动力来源论文

2024-07-24

动力来源论文(精选9篇)

动力来源论文 篇1

一、从教育、心理分析范式到生活分析范式

(一)教学动力来源的教育、心理分析范式

教学动力问题是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动力的来源又是教学动力问题研究的重点。综观已有研究,长期以来对教学动力来源的探讨主要存在两种分析范式———教育分析范式和心理分析范式。

教育分析范式抓住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将教学看作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有效调动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心理分析范式抓住教学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主体,重视教学动力来源的内因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两种分析范式分别从教育和心理的视域对教学动力的来源予以探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动力理论的发展,有效地指导了教学动力实践的开展。

如果站在社会生活的视域对教学动力来源予以探讨,不难发现两种分析范式的美中不足:首先,两种分析范式都是站在相对微观的视域对教学动力的来源予以探讨,没有将其上升到中观或宏观的层面,因而对教学动力来源的分析缺乏全面性;其次,两种分析范式都是以实体思维方式来研究教学动力的来源,从各自相对独立的视角出发本位地思考问题,因而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这两种分析范式虽然很好的回答了教学动力来自何处的问题,但对为什么来至何处的问题难以给出满意的解释。

(二)教学动来源的生活分析范式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巴内斯为代表的教学系统开发和模型设计专家就以全新的视野拓展了教学领域的研究,超越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把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宏观领域,为教学动力来源的生活分析范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学动力来源的生活分析范式以关系思维的方式,致力于从社会生活的视域寻求教学动力来源的根源。从表面或微观的视角看,教学动力的确是由教学系统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更是由教学主体的心理因素产生的,但是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分析范式只注重了教学动力来源的“实然性”———事实上来自何处,而忽略了教学动力来源的“应然性”———本应该来自何方,进而忽视了教学动力生成与来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样最终结果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对教学动力的渊源研究,使研究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人类教学活动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演进几乎同步的,要研究教学动力及其来源,生活的圈层就无法回避。教学系统的各个节点都与生活密切相连,没有生活就没有教学。

二、用生活分析范式解读教学动力来源

(一)生活分析范式视野中的教学主体

教师主体:教师是靠劳动所得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个体,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教好学生,奉献于社会,而且也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满足自身的各种生活需要。其实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需要过真实生活的人,不要在教师的头顶上附加太多个光环,不把教师放在神龛上,而是回归现实生活,可以提升教学的动力。

学生主体:来自学生的动力,是教学动力的主心力。社会生活的发展赋予学生学习新的内涵,生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必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提升生命的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人对于自我的认识,对德性的认识,对普遍的善的认识以及人的德性品质的获得,都是在自己精神的主观性中,在生活实践本身中实现的。[1]因此,这些来至生活的“静悄悄的革命”必将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增长点。

(二)生活分析范式视野中的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由于纯粹的理论语言的精致化容易使学生学习倦怠,导致学生不愿接受理论,从心理上排斥理论。因而理论的教学要与广阔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因实践的检验而更加丰富,实践因理论的指导而更加有效,通过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对话,让教学充满活力。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由于有了巨大的中介———生活而变得一致时,才会产生教学动力。

实践内容:实践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化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实践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生活接触,从而发现理论由于没有实践的检验而出现的无效性,实践由于没有理论的指导而出现的盲目性,使教师和学生知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直接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教学的动力。

(三)生活分析范式视野中的教学方法

传统方法:我国是个教育历史悠久的国度,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根深蒂固,传统的惯性影响着现代的教学。有关调查表明,34%的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2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教育艺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魅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使教学动力十足,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3

现代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方式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育质量,使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可以跨越时空还原不可复制的生活领域,这种生活不是生活的原生态,不是对生活现象或事件原封不动照相似的照搬,而是艺术化、戏剧化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典型,也更引人入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生活分析范式视野中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下获得的,是一种生活性的构建。虽然教学的知识目标有自身的规律和逻辑,但其规律和逻辑从属于既定的现实生活条件。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教学必将上升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意味着对单纯知识传递的超越,而强调知识的理解性、迁移性、关联性,以及知识的生活关照与思维方式的养成。所以只有构建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知识目标才可能为教学提供动力。

情感目标:情感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为人类所特有。4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激励的功能,生活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生活实践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激励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如果不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情感上的认识就很难转化为教学的动力。

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学生局限在科学的王国,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只有探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的课堂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在社会生活技能方面的更好发展,使学生从实践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教学的动力。如果让生活技能上升为教学的技能,使学生的学习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持续增加。

(五)从教学环境的角度

空间环境:教学不但要在传统的课堂中创设有利的情景,还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大环境中寻求有利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超越传统课堂与书本知识的生活的实践意义构建,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让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教师不像学究似地教,学生不像书呆子似地学,避免教学活动由于空间环境的限制而缺乏动力,创建现实生活般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动力。

意识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对教学的认识不能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无视教学主体的“实然”生活,应该从教学主体的生活境遇出发,设身处地将教师和学生看作是一个人———一个生活中现实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尊师重教的意识环境的本真状态。教学动力的提升,必然要求教学意识环境朝着生活化的方向改善。只有回归生活的教学意识环境才能为教学动力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六)从教学评价的角度

学生评价:传统的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更多的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的知识接受,忽视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亲身体验的价值。传统的课程由于过分的追求科学体系的完整,从而脱离社会实际和生活实践。学生评价应当把回归培养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和改造生活的能力作为目标,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生活品质,完善人的生活状态,提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使学生学会过美好生活”。5

教师评价: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工作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和激励水平的高低,即:工作绩效=(能力×激励)。这一公式表明,工作绩效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激励水平的高低。因此社会要善于运用激励理论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激发教师教学动力的因素很多,如关心教师的家庭困难、工资待遇、身心健康等都会为教学提供动力。

三、对教学动力来源生活分析范式的评价

教学动力来源的生活分析范式是针对教育和心理分析范式的不足而提出的,虽然生活分析范式继承了前两种范式的某些合理因素,如研究问题的基本框架等,但是在原因探讨方面,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其来源上升到生活的层面,因为不管是从教学系统因素还是教学主体心理现象引申出来的教学动力,其本源还是在社会生活,教学系统的各因素和主体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受其局限。教学世界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教学世界的依据和背景。这既是教学动力社会属性的基本体现,也是生活分析范式遵循的核心理念。对教育和心理研究范式的批判并不是要去否定其对教学动力研究的意义,而是通过指出其美中不足,进而引申出另一种分析的视角———生活分析范式,来展现教学动力来源更为深刻与多元的一面。生活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系统,教育就是这一系统的亚系统,而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其要素系统的任何节点总是直接或间接的与生活这一宏观系统有着必然的相通、相连或相似。微观分析范式将寻求教学动力的起点和归宿都归结于教学或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结果根本无法找到真正的教学动力。因此,要使教学的动力具有持久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就必须建立宏观的生活分析范式,将寻求教学动力的起点立足于教学,而将寻求教学动力的归宿回归与生活,因为随着现代教学动力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教学动力的来源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系统的发展模式,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外延的社会生活问题。

摘要:对教学动力来源的探讨主要存在教育分析与心理分析两种范式。由于这两种范式都是以微观视域和实体思维来分析教学动力的来源, 因而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局限。站在宏观视域, 采用关系思维, 建立另一种分析的视角——生活分析范式, 可以克服其美中不足, 从而展现教学动力来源更为深刻与多元的一面。

关键词:教学动力,来源,生活,分析范式

参考文献

[1]耿文侠.中小学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调查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 (3) , 17.

[2]李森等.生活性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 49.

[3]孟献华.情感领域下的教学目标建构J.教学研究, 2004 (1) , 76.

[4]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3-64.

[5]金建生.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辩证存在J.教育评论, 2005, (2) , 41.

动力来源论文 篇2

养老院属于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长期的,大量的。尤其是高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其日常护理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如果纯粹依靠雇佣劳动力解决,其成本会非常高昂,必将大大超过绝大多数老人自身甚至其所有子女承受力的总和。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人力养老保险制度

其实大部分老人在60-70岁以前,部分人在75岁以前身体很好,体力和智力上完全能胜任照料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工作,比如帮助他们翻身,擦洗,喂饭,用轮椅带他们到户外活动散心。还有中青年人及部分青少年,他们在课业、工作之余,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可以做志愿者。所以我们想,可以将这些劳动力利用起来,为高龄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去服务。但是完全没有回报的服务,难以长久的吸引人去参加,为了解决积极性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人力养老保险制度,凡是参加了这一活动的人员,其付出的劳动都折合成积分,记录到其个人养老账户上,这些积分可以折合成现金金额,用来支付义工本人住养老院的费用,对于中青年义工,其本人暂时用不到,可以用于折抵亲人住养老院及接受同类护理服务的所开支的费用或积分,也可以存在自己的个人账户上,等到自己年岁大了需要享受这样的服务时,支付费用。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充分利用了一切可用的劳动力,从而科学合理的降低了养老院的劳动力成本,减轻了老人、家庭、社会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这一模式,就像义务献血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一样,一旦推广开来,必将对解决我国的养老问

题带来很大的帮助。

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空巢

如何解决空巢老人问题(专家观点)

2006年02月15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第一,过去中国由于传统家庭结构趋于稳定,这个问题还不明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社会渐行渐远,趋向解体,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景象已经很难看到。第二,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们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第三,现在的新生代生长在文化断裂阶段,传统美德在新生代身上的痕迹不是很深刻。第四,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这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

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可以说这四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的社会,已经迎来了“银发浪潮”,所以,今后这个问题还将更加严重。

如何解决好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第一,确确实实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用社会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主要靠政府,敬老院、养老院不仅要办多,还要办好,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归、老有所终。这是政府的责任。现在各个家庭要想回归到传统社会已经不太可能,把赡养老人的问题推回家庭也不可能,只有靠政府来挑大梁。第二,对于家庭的责任不能放弃,政府要鼓励,社会要提倡,同时还要有具体措施。第三,恪尽孝道是传统美德,对于这些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这是社会的导向问题,引导子女“见先思齐”。与其批评坏的,还不如引导好的,要在道义上谴责做的不好的人改过自新,形成良性循环。第四,要从文化的角度努力,必须要把传统文化的美德和精华继承下来。凝聚着中华民族核心的东西就是文化,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如果在文化上不遵从,还怎么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谈中华文化不要泛泛而谈,应该具体到细则和每一点。只有在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得到保障,才能把空巢老人的问题解决好。

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管怀伦

动力来源论文 篇3

摘要:本文从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国家及各州的法律法规、职业分析、招生制度、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及教学能力等方面分析德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探讨我国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办法。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4-0060-03

收稿日期:2015-03-07

作者简介:蔡霞 (1977-),女, 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数控铣工高级技师,高级钳工。研究方向: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职业教育。 (广东 佛山/528237)

王正东(1979-),男,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工学学士,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数控铣工技师,高级钳工。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工艺教育、职业教育。 (广东 佛山/528237)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尽管很多教师想了不同的办法,但学生依然“不领情”。然而,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也是从普通中学分流出来的,可绝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要比我们的学生学习状态好很多,这不禁让人疑问,这是为什么?我们怎样也能让我们的学生有很好的学习积极性呢?为此,需要研究德国的职业教育情况并反思我们的做法,考虑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如何实施我们的职业教育,让学生学有所得,让老师教有所成,让社会用有好评。

首先,在德国的社会中,人们从思想上非常认可和尊重职业教育行业,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与普通教育是平等的,甚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普通中学教育。对职业学校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的看待上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没有行不行之别。这种思想意识形态决定了,那些读职业学校的学生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没有有什么差别,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没有自卑感,学生很乐意接受自己选择的职业,进而接受职业教育。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被社会认可的,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都是无奈的办法,而且,自从他们进了职业学校,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打上了学习差,能力差的烙印。有些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可以从事同样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

其次,在德国,不但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给予极大的法律保障,各个联邦州也有相关法律确保职业教育顺利进行。不仅如此,德国的行业协会也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活动,这些协会制定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则;还有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所也在职业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该机构根据《职业教育法》起草各行业的职业教育条例,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职业)进行精细、更新和调整,研究技术进步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供咨询,不断开发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等。这些完善而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了职业教育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定进行,职业学校学生可以很放心地接受职业教育,而且学生本身的思想就很认可这种教育,同时,学生也很清楚,他们的职业是在既定的规定前提下是自己的选择,他们必须努力学习自己选择的这一技之长,否则将来是没法就业的。所以,这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给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我国,职业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在很多政策法规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从政策上对学生的职业进行规范,职业能力标准化,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能力。

第三,德国的职业分析使得学生很早就开始考虑自己适合做什么,学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大约从五年级就开始了,我们经常看到有十多岁的小学生总是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到两周,这些学生是来通过参观、了解或者简单地操作体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如果问到他们对自己这几周的学习有什么体会时,也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觉得他看到的这些很好,自己很感兴趣,而有的同学表现出不太感兴趣的状况,也有些学生没有太多感受。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此时,学生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一旦学生自己选择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他的学习动力自然就会很足。如果说这个动力是来自于学生自己,那么,在学生真正读职业学校之前,必须有专业职业分析,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相关单位会给该学生最中肯的意见。职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选择和未来的学习目标。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接受职业教育,其学习动力当然很强。而我国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基本没有职业分析,学生被动地被普通高中淘汰,又无奈地被职业学校录取,除了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同给予学生心理上的自卑外,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所选得专业一无所知,对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更是一片迷茫。所以,我们的社会及职业学校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尽快让学生了解自己,给学生一些职业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及兴趣趋向有清楚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由德国职业教育探索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第四,从招生制度来看,德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由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企业进行招生的,企业有自己的师资。企业根据其本身的需求,在全德国范围内寻求自己需要的人才,然后有企业和学员协商在公司和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以德国R+S GROUP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只招收10名学生,每年8月份在全德国内选学员,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他们招收的学员的物理和数学都要在1到 3分范围(1分为最高分,6分最低)。招收来的学员首先和企业签定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了学员在企业学习时间、在学校学习时间、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休息时间、学员培训阶段的生活费等等。企业招生意味着学生很有可能将来就在该企业工作。那么一个学生一旦要是被一个公司录取了,他就必须努力学习,因为他如果想在毕业后要留在该公司工作,他必须努力表现,努力学习,即便不想留在该公司工作,他也要必须通过毕业考试,才能到其他地方就业;而且在培训期间,如果3次考试不过的学员,公司有权解除合同。所以,这种招生制度促使学生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在培训公司工作或者毕业后到其他公司工作。而且这种在企业主导下,培养出来的学员,在企业工作中也自然很顺利,学员所学的东西就是企业需要的东西。反思我们的职业教育,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操作教学都在学校完成,只有最后时间直接推向企业社会实践或者顶岗实习,而且就目前为止,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工作和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别。经常听企业抱怨我们的中职毕业的学生至多算是学徒工,必须进行企业二次培训才能胜任该企业的工作。这说明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的内容和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我们近些年有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一些与企业有联系的教学模式推出,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生单纯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现状,但相比之下,企业的参与度远远不够,特别是企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参与是非常缺乏的。所以,学生在学习面前看不到未来,不清楚自己将来到底做什么,学习动力当然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固然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我们的学生相比德国的学生要多很多,但是我们必须尽快改变我们职业教育现状。企业不能只使用人才,而应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从各个层面提高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与职业学校教师一道研究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同时,也要让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中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知道企业的运作,甚至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有自己想用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一定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新的状态。

第五,德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状态,从被动的听老师讲课转变为主动学习。一方面,德国的教学活动不是学校单方面制定出来的,而是由包括国家联邦职教所汇集五个机构(联邦政府、联邦州、学术界、工会及雇主)一起商讨职业教育涉及的内容。其中,联邦政府提供法律法规依据,联邦州是由各个州职业学校的教师组成,他们主要讨论各自州的教学情况,雇主是有各个公司代表及各个协会成员组成,主要提出公司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考核方式等,而工会主要提出学员的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及在各个地方培训的时间,最后,根据讨论结果,才能制定教学大纲。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要通过企业的职业情况总结出行动领域,然后再从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一个专业的学习领域形成后,就开始进行课程开发,即各个学习领域的内容、项目及学习情境开发。课程开发的思路如图2所示。从上面的学习领域形成到学习情境设计都很清楚地看出,无论是哪个教学环节都与企业活动息息相关,学习情境设计中是以企业工作任务为蓝本进行改编的。而在具体教学实施中,采用的是行动导向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主地在学习知识,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企业将来要用到的,所以,学生从内心具有学习的动力。

而在教学模式上,德国的职业教育采用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即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接受职业教育,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学习。企业学习中有企业的培训师进行培训,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是从做事开始的,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学生就容易接受。学生很多情况下不会厌倦,同时,在企业做的事情中,有些不理解的知识,在学校的理论教学中正好能补充。所以,双元制教学模式及行动导向课堂让德国的职业类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不会让学生总是有听不懂、学不懂的挫败感,学生就非常乐意接受职业教育。而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中,所有的内容全部基本上没有企业的参与,基本上属于空白。这又一次警示我们,要想搞好职业教育,必须要与企业有联系,职业教育没有企业的参与,是没法走得更远,闭门造车已经不行,必须联合企业,开发我们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打破我们职业教育所采取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一步步建立自信,学会一技之长,到企业也才能有更好的发挥和创造。

第六,德国的师资也值得我们思考。在德国,想当一名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师资考核。其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而且需要定期到企业去学习,甚至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而在企业的培训师不但经过严格的师资考核,而且其本身就是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对企业的运作过程、技术核心比较清楚,在企业技术更新时,培训师也能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情况。这种师资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的是企业需要的知识,而且,教师讲解的内容不是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而是从使用的角度开始讲解,这种先做再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容易接受,学生不会觉得不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知识。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很多是大学毕业就任教的。大学所学的知识本身就是学科体系构架下的理论知识,来到职业学校自然教授的就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会多一些,而学生的基础有限,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决定了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否能被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德国的职业教育从理念上得到了全民的认可;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州在法律和法规上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在学生选择职业时,相关机构给于学生职业分析,让学生最大程度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在招生制度中由企业主导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并且学生对该职业感兴趣的人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状态,学生从被动的听老师讲课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法让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这些因素都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我们的职业教育也急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在法律法规上需要进一步完善,为职业教育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学生选择职业时,为学生提供最大帮助和职业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有清晰的认识,选择属于自己的职业;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让老师参与企业生产中,同时也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在教育教学中,要指定更适合学生及企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案;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教师教学能力及企业需要的技能操作能力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陈永芳,颜明忠.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1):53-56.

[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1):47-57.

[3]王方玉.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研究[J].职教论坛,2011(18): 90-92.

[4]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

[5]刘玉东.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J].海外职业教育,2010(4):168-169.

[6]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7):58-59.

[7]潘庆玉.德国职业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27-128.

[8]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总想研究[J].海外职教,2006,11(11):62-64.

[9]谢莉花.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中的专业教学论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电气技术专业方向为例[D].东南大学,2008.

[10]李军.对德国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体会[J].教育与职业,2011(7):161-162.

“屈蹬技术”与短跑动力来源 篇4

短跑是一项典型的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力量是基础,技术是载体,速度是核心。专项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强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提高速度这一终极目标。即通过合理的技术将已获得的专项力量经济实效地利用起来,提高和保持最高速度,以至提高我们的短跑成绩。力量、技术和速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力量好比硬件,技术好比软件,速度则是我们工作目的。没有高级的硬件做支持或者是没有相匹配的软件系统,我们是不可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的。短跑这项古老而又最具观赏性的竞技项目,在其地相当长的成功历史经验上,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科技含量,使得短跑成绩越来越接近人体的极限。在我们欣赏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力量与技术完美结合的表演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力量与技术是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基础条件。然而纵观近年有关短跑的文献资料,未能发现有关将现代短跑技术——“屈蹬技术”与新动力来源学说——“髋动力”学说结合而论的。不是单谈“屈蹬技术”的优点就是单论“髋动力”的原因。对“屈蹬技术”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髋动力”和为什么其能量大限度利用“髋动力”这些问题尚未见相关报道。

1 屈蹬技术

“屈蹬技术”是相对传统的基于后蹬理论下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的技术而言的短跑技术。在传统的后蹬理论下,为了获得更大的、效果更好的后蹬力量,髋、膝、踝三关节要充分蹬直。但是随着塑胶跑道的出现,由于其表面介质本身的防滑、高弹力的物理特性,使得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的必要性不复存在。另外,各国体育科研工作者分别通过肌电实验证实了膝关节在150°-155°间其肌肉活动强度最大事实;通过生理学试验证实了膝关节从164°增大到168°时,髋踝间的距离缩短的事实;从肌肉生理学角度认为要获得最快速度,是不可能获得最大力量的;用生物力学分析得出充分蹬直膝关节会减小肌肉拉力角,降低拉力矩,而不利于蹬后的折叠摆动等种种支持“屈蹬技术”的科学依据。然而这并没能很好地解决“屈蹬技术”这一先进短跑技术与“髋动力”这一短跑新动力学说间的关联问题。这种脱离“力量、技术、速度”完整体系,就技术而谈技术优点的分析方法是不利于从宏观上解决问题的。笔者认为结合“髋动力”学说,“屈蹬技术”有以下优点:

1.1 “屈蹬技术”有利于加大支撑腿同侧髋关节的伸展速度与幅度

现已证明,支撑腿在重心移过支点后进入后蹬阶段的过程中,股后群肌对短跑的加速作用是非常大的。其中主要包括股二头肌、半健肌、半膜肌,合称股三弦肌或腘绳肌。但是它们都是同时横跨髋、膝两关节的双关节肌。起伸髋作用的肌肉除了臀大肌和大收肌处,股二头肌、半膜肌这三块肌肉对伸髋也起重要作用。因此,大腿后侧肌群在大用力急速后划时,容易引起作为伸髋肌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在髋关节处的主动不足,从而影响髋的伸展速度,继而影响其周围肌群收缩发力,导致髋这一动力源的工作效率降低。因此传统的后蹬理论要求髋、膝、踝关节要充分蹬直发力的技术要领是不利于髋这一动力源发力的。因为超过一定限度蹬伸范围,越是用力后蹬越是容易引起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在髋关节处的主动不足。所以为了使髋关节能更迅速有效地发力,我们应采用“屈蹬技术”,避免双关节肌在髋关节处的主动不足。

另外,在大腿后侧肌群发力后蹬的同时,也是大腿前肌群蹬伸的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股四头肌和缝匠肌。而股四头肌中的股直肌和缝匠肌同样是横跨髋、膝两关节的多关节肌。当过分蹬直膝关节时,由于骨直肌和缝匠肌在膝关节处充分伸展,会引起其在髋关节伸展时的被动不足,从而影响髋的伸展幅度,不利于两髋的剪角发力,同样也会影响步幅。因上,为了加大髋的伸展幅度与速度,使髋关节各肌群协同工作,并使两髋能更充分更快速地相互超越,以发挥最大的剪角力矩,采用屈蹬技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好途径。

1.2 “屈蹬技术”有利于加大摆动腿同侧髋关节的屈髋速度在支撑腿蹬伸离地后,就进入了摆动阶段。为了加快摆动速度,除了大小腿要折叠好以减小转动半径外,最主要的是屈髋肌这一原动肌力大小。屈髋肌除了包括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外,股直肌和缝匠肌这两块多关节肌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果膝关节在蹬伸离地时充分蹬直,股直肌和缝匠肌就会在膝关节处充分伸展。当支撑腿离地进入摆动阶段后,股直肌和缝匠肌转化为屈髋的原动肌,由于支撑腿离地悬空进入了摆动阶段,股直肌和缝匠肌则会因在膝关节处负担过大而影响其在髋关节处的收缩效果,易引起其在髋关节处功能性主动不足,从而影响摆腿的速度和送髋的效果。因此,为了加大股后肌群的拉力角,增加其拉力矩以达到迅速折叠大小腿减小转动半径目的,以及避免股直肌和缝匠肌作为屈髋肌的原动肌出现功能性主动不足的现象,我们应该采用“屈蹬技术”,减小支撑腿离地时的膝角,这样不仅会使我们摆腿的速度更快,也会使摆动腿摆得更远,从而加大步幅。

2 髋动力学说

髋动力学说是在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后蹬并非是短跑前进力量的主要来源之后,人们提出髋关节的快速前后剪角——制动运动所产生的力是短跑前进力量的主要来源的一种说法。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股四头肌所产生的后蹬力的主要方向是垂直方向而并非跑进方向;整个支撑阶段膝关节的运动幅度相比髋关节的运动幅度要小得多;髋部肌群是人体肌肉最发达、肌力储备最丰富的地方;短跑运动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后蹬动作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的继续。因为,在认清了短跑运动的本质特征之后,不论是从髋关节本身的结构功能来看,还是从短跑的技术要领来定,我们都有理由相信髋关节是短跑的主要动力来源。但是在大量科学研究证实了髋关节是短跑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后,没能阐述采用何种技术来充分利用这一动力来源,没能说明“屈蹬技术”这一先进短跑技术为什么最适合“髋动力”的要求。

2.1 髋动力需要“屈蹬技术”做稳固支撑

没有一个稳固的支点,再大的力量也没有附着点,发挥不出来,起不到作用。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短跑运动。没有支撑腿在下面做稳固的支撑,再大的“髋动力”只能成为内力,失去作用点而储存在体内,传达不到地面,形成不了推动人体跑进的反弹力。有关研究表明,为了使髋股部肌群处于那种能够使它们产生足够力量的伸展状态,膝关节不应在支撑阶段屈得太多。另外,为了使髋的剪角—制动动作产生的力矩更有效地作用到地面,支撑腿在整个支撑过程膝角的变化宜小,即较小的缓冲与较小的蹬伸。因此,传统后蹬理论下的大幅蹬伸的短跑技术适应不了“髋动力”学说的要求,而“屈髋技术”不仅为“髋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也能够更高效地将“髋动力”传达到地面,形成推动人体前进的反作用力。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髋动力”的肌肉工作条件,还是从“屈蹬技术”对“髂动力”的高效利用来看,现代短跑技术——“屈蹬技术”,体现并符合了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的短跑本质特征。

3 结论

1.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证实了“屈蹬技术”的优点,但没能阐述在新动力——“髋动力”学说下,“屈蹬技术”的优点。

2.通过本文分析研究得出,“屈蹬技术”不仅有利于加大支撑腿侧髋关节的伸展幅度与速度,也有利于摆动腿侧髋关节的迅速屈髋,带动大小腿快速折叠前摆。

3.“髋动力”学说在得到大量理论依据的支持时,没有论证采用何种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4.通过本文分析得出,“髋动力”需要“屈蹬技术”做稳固支撑,以便更好地发力和将力传达到地面,推动人体前进。

摘要:本文在诠释“屈蹬技术”与髋动力学说内涵的基础上,着重从生理解剖角度分析了“屈蹬技术”与髋动力学说的内在联系。经研究发现:“屈蹬技术”不仅有利于加大支撑腿同侧髋关节的伸展速度与幅度,还有利于加大摆动腿同侧髋关节的屈髋速度,并且髋动力需要“屈蹬技术”做稳固支撑。

关键词:屈蹬,技术,髋动力,短跑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对短跑专项力量特点及其部分专项练习的分析研究[J].体育科学,1999,(3).

[2]王保成.现代短跑技术与短跑专项力量训练[R].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2).

[3]王卫星.髋部肌群对跑速的作用与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2000,(2).

动力来源论文 篇5

刚才的攻辩环节,可谓是十分精彩,我方的问题对方没有回答清楚,自己却留下了很多问题。

第一,对方不断混淆“梦想”与“妄想”的概念,一直说梦想就是幻想,曲解了辩题。“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境况。而“妄想”是一种不理性、与现实不符且不可能实现但坚信的错误信念。二者之间所差的是做与不做。同时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梦想不现实,这不也是一种成长吗?下面我将为各位一一列举出对方的问题。

第一,对方所说的自己赋予自己的责任,那我请问各位,为什么自己会赋予自己责任?还不是自己想要这么做?这不就是梦想吗?那这种责任所带来的成长不就是梦想带来的成长吗?

第二,连对方辩友自己都说了,责任很多时候是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那这样完成的事无非就是敷衍了事,那如果对方辩友认为越来越熟练的得过且过也是成长,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第三,有梦想的是少数,实现梦想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真是无稽之谈。我们不要把梦想看得那么遥不可及,梦想其实就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必须努力才能实现的一种状态,梦想可大可小,可远可近,我们小时候梦想做一个科学家这是梦想,长大后我们希望自己的工作突出,希望家人生活美满这也是梦想。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继续重申我方观点。

第一,勇于改变自己的梦想也是成长。每个人在最开始都有只的梦想,我们为着自己的梦想努力,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发现有些梦想对于现在的自己是过于遥远,那我们会把这个远大的梦想暂时搁置起来,转而追求自己更近的梦想,那这难道对我们来说不也是一种成长吗?这种成长不正是梦想带给我们的吗?

第二,梦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它的高标准也注定有梦想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它。只是完成责任,那只是做完了最基本的要求,实现了最低的要求。而真正有了梦想,目的是达到比现阶段更高的水平,那就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而我们成长最足的动力也就在此了。

论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 篇6

系统论原理指出,任何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都必须首先获得稳定的动力予以支撑。循环经济是一个由经济、技术、生态、社会等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从经济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出发,就有必要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动力源是推动系统发展演进的动力要素的来源,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源是指推动循环经济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推动力[1]。从不同的角度看,其动力源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从动力的作用方式出发,将其划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企业追求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目标,企业、公众、政府追求循环经济的资源、环境、幸福指数等社会效益目标是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政策支持、社会监督、法制保障和技术支撑等是循环经济的外在动力,二是从动力产生的主体要素出发,将其归结为企业、公众和政府三个维度。

2 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

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是循环经济发展中作用方式不同的两种动力源。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动力、社会发展动力、资源环境发展动力以及国际竞争环境动力。

2.1 经济发展动力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市场的作用自然不容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通过向经济活动参与者提供持续的经济激励,改变其行为方式,使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并最终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2.2 资源环境发展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愿望越发强烈,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保障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企业研发环境友好型产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之间的共生合作,形成工业生态群落。

2.3 社会发展动力

循环经济涉及面广,影响巨大而深远,从观念到习惯、行为,从生产到流通、消费,从个人到企业、社会,都需要政府支持的促进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其快速发展。此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能力、人口文化素质以及循环经济宣传力度的差异往往致使对循环经济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2.4 国际竞争环境动力

首先,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迫使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的国家不得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及环境、生态等社会综合效益;其次,市场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更新产品,对发展循环经济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三,“绿色壁垒”被广泛运用到国际贸易活动中,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谋求一席之地[2]。

3 企业、公众、政府三维主体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它受着市场作用的影响和制约。在市场中,企业是供方,公众是广义上的需方,市场机制通过成本、价格、利润等信息向供、需双方提供持续的经济激励,以此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推动向前发展。同时,政府作为另外一维主体,在处理市场“失灵”方面也同样有其不可或缺性[3]。因此,市场和政府构成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市场上的供、需双方———企业、公众,加上政府部门是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产生的主体要素。

3.1 企业

企业是循环经济的微观实施主体,也是循环经济动力产生的直接有效来源。在现实和外界条件的作用下,企业面临着双重抉择:粗放式的生产经营与清洁化、集约化、循环式的生产经营,企业最终按照哪种方式去经营生产,取决于哪种方式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优化。对企业来说,经营目标实现和循环经济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矛盾,要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必须着重做好两点:一是转变经营理念,从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现代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创新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环节中实施环境管理,使新的环境管理体系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3.2 公众

公众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广泛参与的主体。作为市场中需求方的代表,其行为方式对于市场供给导向、政府政策取向乃至经济发展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在公众认知及实践方面予以恰当的引导和支持,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形成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3.3 政府

在发展循环经济进程中,政府最主要职责是“规范、引导、激励、惩治”,尤其是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这种外部强制的推动,积极作用尤为明显。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手段来引导市场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目标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公众、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它们通过各自不同的机能推动循环经济向前发展。其中,企业追求循环经济的效益目标及公众、政府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和环境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公众引导消费、履行社会监督职能,政府政策支持、法制保障和技术支撑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从本质上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采用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协调各相关方———企业、公众、政府利益关系的一种机制。

摘要: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需要持续稳定的动力予以支撑。从动力的作用方式和产生主体看,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源分别表现为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和企业、公众、政府三个维度。各动力要素通过各自不同的机能激发系统产生发展动力,推动循环经济向前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源

参考文献

[1]韩玉堂.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Vol.24(4):46-50.

[2]陈芳,薛耀文,师文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Vol.21(1):37-40.

[3]耿永志,闫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J].特区经济,2006,(3):365-366.

动力来源论文 篇7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并采用访谈和文本收集的方法,收集教师教学成长过程中关键活动的资料。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我们从历史、化学、物理和语文四个学科中,分别各选出一位优秀教师。其中,文科2人,理科2人。这样的分布,可以让我们发现其教学专业成长的学科特点的区别。

Q老师是历史学科省级特级教师,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在本校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从大学毕业到现在,Q老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近16个年头。“我觉得如果把我作为一个个案的话,前5年更有价值,后面的话很多就是一种惯性。”我们发现其他几位老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存在类似的情况。H老师是我们学校优秀的化学教师,从教近10个年头,一直在本校工作,也是土生土长的。X老师和Z老师分别任教物理和语文学科,教龄分别为10年和13年。进入本校前都有外校工作的经历,可以说是从外校引进的优秀教师,他们谈的成长关键事件中主要场所不在本校,这更为我们提供不同环境下成长的比较,或许更有启发作用。

一、四位优秀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关键活动及其特征

上公开课是四位教师共同提到的关键活动,这也是学校培养教师最重要的校本研修活动。两位文科老师都有长期阅读的习惯,并把阅读作为专业成长的关键活动。两位理科老师的关键活动是听课。Z老师还提到老教师营造的环境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但其影响更多体现在动力唤起上。

(一)公开课的准备过程及其特征

公开课在四位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都是浓重的一笔。笔者也发现,四位教师在详细描述公开课活动时,其对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准备过程中。为了比较的方便,我们把公开课分为备课和磨课两个阶段。备课是指拿出初稿的独立备课阶段,磨课是指与其他教师交流后的教学设计修改阶段。

比较四位教师的公开课准备过程,我们会发现非常类似。在备课阶段,他们都会找大量的资料进行阅读,以借助于别人的思考来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在教案初稿拿出来之后,在Q老师和H老师的描述中,还有专门对教案进行研讨的阶段。这个过程通过同事的思考来进一步提升教案设计的水平。在磨课阶段,他们针对实践的效果进行信息反馈和研讨修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评课教师的点评非常敞开。而这些外在的智力支持,最后需要上课教师自己消化、吸收,并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修改。

概括来讲,这个过程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自己的深入思考,并借助于阅读资料和同事的研讨,提升思考的水平;第二,这种思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贯彻在实践的全过程中,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化,而实践中的问题又经历了理论上的研讨改进。理论和实践在这里达到了最好的融合。

(二)听课———反思性模仿

H老师和X老师着重谈了他们听课的做法。我们发现,这两位老师的做法上也基本相同。作为向师傅学习的他们,听课次数多,但课后的评课交流倒是不多。这种缺乏课后交流的听课是怎么促进他们提高教学水平的呢?

H老师在入职后的前3年,基本上是听一节课上一节课。

“我自己事先有准备的,而且我觉得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也就是说,哪怕我不去听课,我自己也能去教室直接上课……我会把师傅讲课的过程,尽可能详细地写在我的听课本上,回来后再看自己写的教案,尽可能逐个知识点、逐个时间段地去对照……有时候,我呈现得好,就会保留自己的。”

X老师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听课过程的:

“听课就是先自己备课,备好以后再去听,听了以后再回来改,改了以后再去上,上了以后确实也发现一些问题,和自己预计的不一样,回来还有一个简单的教学反思在里面。这些年,我基本上是坚持下来了。特别是第一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也会听其他老师的课,可以做一个对照。”

梳理他们的听课过程,我们发现有五个鲜明的阶段:(1)自己独立备课的阶段;(2)进课堂听课;(3)对照反思的阶段;(4)融入自己的课堂实践;(5)简单的反思体悟。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与公开课基本类同的特征:第一,独立思考的阶段,以师傅的课作为参照点,提升思考水平。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阶段,便容易被动接受别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只有自己先思考过了,在听课后,才能碰撞出新的思考。第二,这种思考是融入课堂实践的,是有行为上的跟进的,而且这个过程有时候会循环出现,达到理论认识的实践转化和实践检验后的反思体悟。

那这种带有模仿性的听课会不会复制师傅的教学风格呢?两位老师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如H老师说:“后来我对照我们俩的课,我发现我们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但是师傅课堂上那些精彩呈现的部分将会一直影响我的教学。”而X老师则进一步说到了个人性格对于教学风格的影响。

(三)阅读———提高思考的参照点

两位文科老师都有长期阅读的习惯,两位理科老师都没有把阅读作为关键活动进行阐述。阅读是否带有文理科的分别,考虑到数据上的缺陷,我们这里忽略这个问题,主要分析阅读对于文科老师Q和Z教学能力的影响。

相对于公开课和听课的活动,阅读相对来说是更加个人化的事情,更加“软性”。Q老师由于是教育学出身,并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其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历史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能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的内容,而且他有良好的阅读和记笔记积累的习惯。Z老师形容自己的阅读内容很杂,而且特别提到自己不看教育类的著作,看的东西比较“文艺”。Z老师对教材内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其中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其学科素养的提高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四位优秀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动力来源

这四位优秀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公开课的能手。Q老师在工作后的第二年便获得县优质课评比第一名;H老师在入职后的第一个月年轻教师汇报课上便得到了极大的肯定;X老师在入职第一年由于偶然的机会得到了高级别赛课的机会,并在团队的帮助下赢得一等奖;Z老师在入职后的第三年获得县内教学比赛的二等奖,且老教师告诉他其实有一等奖的实力。这种在公开课中获得同行认可的成就感,或许是所有动力中最关键的。

除了内在成就感的推动,对自己发展的“逼迫”也是普遍现象。Q老师形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被推着走的”,且重要的“推手”是县教研员。Z老师由于课上得好,常被“逼着去开课”。X老师更是重复强调“一定要逼自己”,并认为参加比赛和活动是逼迫自己成长的契机,觉得自己平时的教学太公式化,很难去发现一些新意。

清晰的工作定位为努力指明方向,也是一个动力来源。Q老师重复提到定位的重要性,并且要有清晰的发展路径。H老师对教学工作中的几块内容及其关系有清晰的定位:“从我的常规教学工作来看,可以将教学分为两块:一块是备课,还有一块就是作业的批改。这是两块显性的教学工作,那隐性的是什么呢?就是与学生的交流,这其实也是你的工作之一,是你的辅助教学。备课对于我来讲,是最为重要的,它会占据我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量。因为只有把课备好,课才会上得精彩。那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在作业反馈里就会省事很多。”这也就为他们在哪些地方需要花费多大精力有更具体的指导性。

此外,一个好的环境,特别是一个好的团队,对于教师工作动力上的唤起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环境的感召带来的动力也是非常大的。Z老师谈到当时与老教师的交往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不是标准化的技术性指导,而是一种精神气场的潜移默化。H老师提到了团队的支撑力量及其相互间交流的坦诚相对。

从我们四位优秀教师的动力来源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内在的成就感,外在的强制性推动,以及外在的环境对教师发展动力的感召和唤起。那么,这些动力来源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Q老师描述自己的经历时,首先是外在的强制推动。“刚开始是被邢老师(县历史教研员)推着走,特别是第一年、第二年的时候。邢老师不断地来听课,逼迫着我不断地改进。”此后,随着教学能力上的提高,内在的成就感驱动也越来越明显。“真正有一个非常清晰、良好的规划,并且按照这个规划一步一步走下去的人是凤毛麟角的,绝大部分人是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成就,然后一步一步脱颖而出的,这是我的观点。”

人都是有一定的惰性的,作为教学专业能力上已经受到同行认同的X老师,提到了自己有时候会变得懒散,这时候会感到很迷茫。所以,“当自己感觉到自己不努力的时候要经常能够把自己拉回来,经常拉一拉自己”。而且作为在专业上已经很有成就感的老师,还是非常强调外在动力的推动,“我觉得学东西学得最快的还是参加比赛,因为平时的教学太按部就班了,公式化地去做一些事情,所以你很难发现一些新意。因为只有有了一个契机你才会很认真地去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才知道我哪些地方还不行,我哪些地方是好的,你才会很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很难简单地讲,外在的动力来源和内在的动力来源哪个具有优先性。这些动力来源实际上是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中,最可靠的是自身的成就感驱动,但这种成就感驱动是需要前期努力积淀能力的结果,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三、讨论与启示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多元化,但是不能离开教师自己的思考和行为跟进。而参与这些活动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促使我们重视动力来源的重要性。

(一)激发思考要有参照点,思考成果要有行为跟进

在我们上文提到的四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中,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参照点”。公开课过程中的“找资料”阅读,同事的交流研讨,听课后的信息反馈和讨论,都在帮助他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提供信息。同样,听课活动和阅读文献也是提供信息的另一个视角。

实际上,教师实践性知识常常蕴含在行为中没有明确的显现,需要通过这些参照点,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而要使这些活动成为提升你自己思考的参照点,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实践性知识,并与这些来自其他视角的信息进行对话。鞠玉翠在对多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详细的叙事研究后,认为“要转变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要求,将其视为开阔视野,深化认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和促进自己反思的工具,而不是高高在上必须服从的教条”。[1]这应该成为我们对待外在理论(来自其他老师或者书本)的原有态度。

这样看来,教师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层面,需要行为跟进把思考的成果实践化。这个过程也在检验思考的成果,如果没有取得行为上的理想状态,就需要不断地改进思考的成果。我们发现,四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都伴有行为跟进的过程。

因此,在构建校本研修活动时,不仅是追求活动形式的新颖,而要更注重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激发教师思考要提供有力的参照点,同时思考成果要有行为跟进,这应该是最核心的机制。

(二)动力来源: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相互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付出意志努力,也需要一定的动力刺激。目前,理论界对于利用外部奖惩和激发内在需求两种手段存在争议,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刺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才能有更持续的影响力”。[2]从四位优秀教师的发展动力上看,内在的成就感可以说是他们最牢固和最具共性的动力来源,但是这种动力来源本身就需要意志努力的支撑,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四位教师的案例研究显示,外部动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职初阶段,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价值还只停留在从他人或书本中而来的认识阶段,没有切身的深入体验。且不可否认的是,受自身经验和视野的限制,教师对于专业发展活动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甚至其专业水平发展到了受同行认同的阶段,还会出现放松和迷茫的时候,要经常“拉一拉自己”。除了带强制性的外部动力来源外,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体发展的文化氛围,是唤起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Z老师和H老师都提到团队的环境所带来的感召力量,这种软性的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动力。

动力来源论文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动力来源,建设原则

人力资源档案作为档案大家族的“新兴成员”,本是伴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进程而引起人们关注的档案门类。但由于人力资源档案集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了企业优秀专业人才成长的综合信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事档案的某些“短板”与“缺憾”,因而渐次成为优秀专业人才培养、选任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并突破了仅限于企业单位的狭小天地,逐步拓展到优秀专业人才聚集的其他社会机构与组织之中。随着人力资源档案的作用功能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开展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活动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共识,迅速扩展为社会性的普遍诉求。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背景下,实施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则理应成为必然选择。因而,探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动力来源,制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原则等,无疑对于促进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一、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动力来源

1.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推动因素。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获取、加工、传输与利用等技术的总称。其主旨在于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分析与显示,是信息社会背景下科技进步的直接体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已成为实施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档案作为“档案大家族”的特殊成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在来源主体与形成渠道方面,突破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固有模式:人力资源档案的来源主体由机构与组织内部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导致人力资源档案形成范围更为广阔,不仅局限在企业单位,而且拓展到不同的社会机构与组织中;在载体形式与管理要求方面,人力资源档案的载体类型多样、体裁规制差异明显,导致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更加复杂而具体。即不仅要继续坚持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实体管理方式,保障人力资源档案的原始凭证属性,而且要坚持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增加技术含量,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内容的序化类聚、检索服务、开发利用等方面实现变革,以最大限度地顺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利用需求与检索手段方面,因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需求取向零散繁复、人员构成复杂多样、时空范围延宕不定,导致人力资源档案检索手段必须朝着集成化与复合化方向发展,建立内容蕴含丰富、传递途径多样、服务方式灵活的检索体系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则难以达到服务人才培养选任、服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社会需求已经彰显出强烈的迫切性,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普及应用,既可以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与服务手段,更为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提供了强劲推动力量。

2.人才培养选任机制转变的带动因素。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积蓄、选任等已成为各类社会机构与组织履行职责、开展业务、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之一,导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普遍诉求。人力资源档案对于实现人才素质复合化、人才培养目标化、人才使用便捷化、人才管理协调化目标具有不容低估的信息支撑作用,对其缺乏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极易陷入人才任用受到制约甚至人才被埋没的窘迫境地。因而,针对类型不同、特长各异的优秀专业人才所产生的信息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类收集积累,形成反映人才成长的个人业绩、成果贡献、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档案材料,从而更好地为选拔、培养、任用专业人才创造条件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对优质人力资源的占有与配置,有助于实现人才素质复合化、人才培养目标化、人才使用便捷化、人才管理协调化的人事管理目标。随着人力资源档案收集渠道的拓宽、归档范围的扩大,尤其是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利用方式与要求的变化,使以往单纯依托“档案实体”利用而达到满足人力资源档案信息需求的传统手段,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条件下人才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变革的现实要求。因而,人才选拔、培养、任用机制的变革客观要求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活动亦应随之发生变化:从收集积累到信息传递、内容范围到载体形式、保管手段到利用服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诸多业务环节,无一例外地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运转模式———通过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入,满足社会各类机构与组织对专业人才选拔、培养、任用的需要,促进人力资源档案的整体开发与优化配置,进而为形成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培养、任用竞争机制提供便捷途径与信息支持,以增强各类专业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激发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社会档案利用意识提高的驱动因素。社会档案意识是档案及其所载信息内容在社会公众思想意识中的直接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公众信息意识的觉醒,公开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为民所用”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理念,标志着社会整体的档案利用意识得到了切实提高———同样也驱动和影响着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实施历程。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具有鲜明的创新特点,必然对传统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理念模式等形成巨大冲击。因此,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变被动为主动,破除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理念、模式的桎梏,倡导建立新型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以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实际举措达到满足社会档案利用意识,尤其是对人力资源信息利用意识提高的需要。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目标之一在于:实现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共享,通过信息化平台及配套的网络体系,实现人力资源档案的物质载体与信息内容的“分离”,有助于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即时利用、专题利用等需求,实现不同社会组织、机构及个人均可依托网络环境,通过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平台得到不同程度的信息服务支持,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目的。

二、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原则

1.“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兼顾的原则。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是强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实现人力资源档案价值、发挥人力资源档案作用,进而使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由面向机构与组织人才选任的需求拓展到面向整个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的需求。因而,实施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将“满足当前的机构需要”与“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结合为一体加以统筹考虑。人力资源档案所特有的作用功能,理应使其成为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载体和信任物品:既是人力资源档案自身特有属性的直接反映,也是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实施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追求所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人事档案”面临着新问题———除因为必须依托档案实体而受到制约等组织内部层面的问题明显外,涉及整个社会外部层面的问题表现更为突出。如“死档弃档”问题加大了档案管理的业务投入成本“;人质档案”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优秀人才在机构间的合理流动“;克隆档案”问题频频引发机构间的人事纠纷;“注水档案”问题则严重地透支了社会信用,甚至达到挑战“档案公信力”的程度。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传统人事档案过分关注政治控制与身份依附属性,片面强调其对机构与组织的服务功能,而忽视人事档案的信息记录与信用凭证属性,人为地制约其对整个社会的服务功能得到正确体现———暴露出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短板”与“缺憾”!

2.“实体积累”与“信息集成”并重的原则。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档案工作一贯倡导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亦应始终遵循这一基本要求组织实施。因此,要尊重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好“实体积累”与“信息集成”之间的关系,为实施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保障。作为“真实记录”和“原生信息”,决定了档案必须是一种信息内容与物质载体融为统一整体的真实的、客观的物理存在。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使档案所特有的“凭证价值”属性得到保障。因而,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实体积累”与“信息集成”并重的原则,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开展了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忽视人力资源档案实体的收集积累,也不可因片面强调实体积累而冲击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坚持“实体积累”与“信息集成”并重的原则,就是力图以“实体积累”来保障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内容的“真”,维系信息内容的“依据与出处”;以“信息集成”来满足人力资源档案信息需求的“用”,实现不同利用群体之间“互通与共享”,构建人力资源档案的集成系统,从而将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动力来源论文 篇9

一、专业认证的内涵

据《现代汉语辞典》, “认证”是对当事人提出的文件审查属实后给予证明。[1]专业认证 (specialized/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与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 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 为其人才进人专门职业界工作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2]

就其性质而言, 专业认证是一种自发、自愿行为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在市场条件下, 为获得专业教育实力的证明, 学校或专业自愿参加非政府性质的协会并涌过协会自觉进行自我规范活动, 以自愿者组织的身份来取得专业认证的权威性地位。

就其目的而言, 专业认证是为了获得一种资格证明。专业认证是一种由行业或职业团体对学校专业的一种评价, 专业认证给与符合专业认证标准、条件的专业以资格证明, 具备这种资质将向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信心保证, 是保证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符合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要求的有效途径。另外, 专业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 专业认证的目的也是为了适应未来职业注册师的要求, 是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职业注册考试的基础和前提。

就其实施主体而言, 主要包括对口专业 (或职业) 团体或由其授权的专业认证机构。这些团体或机构通常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是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独立第三方的专业组织, 具有很强的行业自律性质, 通过认证对达到或超过即定教育质量标准的专门职业性教学计划进行认可, 并协助专门职业性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向公众提供专业教育质量的权威判断。

就对象的范围而言, 专业认证侧重于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对专业认证的定义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专业认证并非指高等教育中的所有专业。专业认证的范围是对与公众健康、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等问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的一种认证或评价, 例如医药、卫生、工程、法律、师范等, 而不在传统的学科 (如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 中进行。这类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必须有一个确实的质量保证, 即必须有一个经过严格的专业教育认可的专业学位。正是对专业领域、专业标准或专业培训的不断重视, 使专业认证悄然兴起并标准化。

二、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的动力来源

正如洪成文所说:“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从来不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如果只是质量认证机构的一厢情愿, 具备了外部驱动力, 认证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因为任何行为的实施不能缺少内部驱力。”[3]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的内在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机制下高校内在的生存、发展需要推动着学校积极实施专业认证。

首先,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这一发展趋势推动各高校积极实施专业认证。1992年开始, 我国建设部就在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土建类学科领域开始了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探索。2006年初, 我国工程高等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成立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并选择了8所高等学校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2007年初,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提出了要开展医学教育认证的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底, 我国专业认证已扩展到在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及环境保护等关系密切的十个专业领域进行试点, 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英语等。以上的试点工作将不断地调整、完善专业认证的相关体系, 最终极有可能通过以点带面, 实行专业认证制度的全面开花, 我国这一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将推动各高校积极实施专业认证。

其次, 市场机制下高校内在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进一步推动着各高校主动实施专业认证。当前,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仍然是需求大于供给, 高校绝大部分属于公立性质, 但是市场机制对高校发展的调节作用将发挥得越来越充分, 要求高校有更高的自律能力和自律动机。而通过参与专业认证, 各高校可以更公平、合理地参与市场交换和竞争, 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规模, 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反过来, 在市场条件下, 高校作为独立法人直接面向社会, 高校的资源和生源来自社会各界和公众对学校的信心, 而专业认证的目的就是为学校提供专业教育资质的认可证明, 从而帮助各高校在参与竞争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获得在招生、就业、经费拨款、校友捐赠等方面的优势。据专家预计, 到2008年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人数达到峰值, 随后高校生源竞争将逐渐成为学校一项突出问题。[4]因此, 实施专业认证是由高校内在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所推动, 是各高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贯彻自律精神的契机。

(二) 相关院系与本行业发展趋势的接轨及专业内在的建设和教学改革需求也推动着高校主动实施专业认证。

一方面, 相关行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实行推动着各高校相关院系积极实施专业认证。在2001年底, 国务院学位办在首次组织的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全国法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会议上表达了将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衔接方面的要求, 并提出了通过国家资格证书考试等环节实现衔接的建议与设想。教育部发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其中第22条明确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规范和改进学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 逐步建立与人才资格认证和执业准人制度挂钩的专业评估制度。”由此可见, 为了确保未来的专业人员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前受过系统而规范的专业与职业训练, 想要申请专业注册师资格的人员必须首先在经过专业认证的院校学习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 而高校理应跟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 专业内部建设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推动着相关院系积极实施专业认证。专业认证既是过程, 又是结论。作为结论, 它向公众提供专业教育质量的权威判断, 引导并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作为过程, 它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并促使专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目的。因为, 在实施专业认证的过程中, 各高校既可以通过自评, 又可以通过专家、企业人士的考察, 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支撑条件、经费投入等进行全面的梳理, 发现不少平时“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5]的问题, 从而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学校专业办学的内在完善、改进机制, 保证本校人才培养工作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三) 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多资源的占有也促使高校积极实施专业认证。

其一, 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促使高校实施专业认证。教育部公布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包括通过标准和针对计算机技术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补充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两个指标就是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专业认证将考察学校能否为教师提供机会和条件, 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 包括所在院系教师队伍能否形成合理的梯队, 是否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是否已经制定了专业教师队伍进修、科研和发展的规划。同时, 专业认证也将重点考察支持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教学设施是否齐全, 计算机、图书资料与网络条件能否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习所需等支持条件的情况。因而, 实施专业认证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满足教师更多资源的占有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二,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构成了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的内部动力。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全面, 这一外部需求也日益转化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但是, 新近一份调查显示, 60.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工程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工程训练, 工科学生一般都缺少对工程设计和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的理解。工程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主要特征是侧重于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课, 而学生工程训练实践太少, 没有解决好面向工程实际问题。[6]由此可以窥见, 高等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专业认证将以学生为中心, 重点考查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 考查学生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层面考查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并且以更大多数的学生状况而不是少数优秀的人才作为考查整体, 真正从以教育投入为核心转向以教育产出为核心, 从而促进相关专业和教学的整改,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国各高校先后对全校本科专业进行了评估, 国家教育部也结合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对各高校的专业结构布局进行了实地考察, 对新办专业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这些先期的评估工作为专业认证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路子和有益经验。但是, 专业认证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 毕竟是一项新课题。各高校在明确已有动力来源的基础上, 更重要为实施专业认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这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相关院系和广大教师共同作出努力。

(一) 学校的各级领导要对专业认证引起重视, 调动

相关院系带头人与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形成其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校的各级领导, 特别是学校“一把手”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真正把专业认证工作当作“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这是专业认证实施成功的领导保证。如果高校只有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抓专业认证, 或者把专业认证看成是“教学口”、“某院系”的工作, 专业认证实施的力度将不够, 视阈将受限, 效果也不会好。“质量工程”实施的主体是高校教师, 其成果推广和应用的主体也是高校教师。因此, 高校实施“质量工程”要更加重视对广大教师的宣传教育,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质量工程”真正成为每位教师“我参与、我奉献、我践行”的自觉行动。否则, 他们仍然会在教学的实践中墨守成规、消极地对待学校倡导的教学改革, 甚至阻碍“质量工程”建设成果的辐射和推广。此外, 学校领导还要注重形成相关院系带头人与团队成员互相影响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认证是相关院系带头人与团队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关系。项目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成员, 是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探讨教学改革、组织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指挥者。如果没有优秀的项目带头人, 整个团队就会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反过来, 只有带头人, 没有团队各成员的合作, 专业认证的实施将无主体, 难以继续。

(二) 相关院系要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合

理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并通过自评为实施专业认证做好准备。

相关院系首先要改变一贯等待行政命令的被动发展模式, 积极了解专业认证的相关程序和要求, 明确专业认证不仅是提高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措施, 而且是促院系质量改进的主要方法。它加强了社会、学校和实业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最终实现了为社会、本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正如杨永斌先生所言, “认证”就是“认真”;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充满快乐、智慧且轻松的认真培育过程”;它不仅培育了学生, 而且培育了培养人才的院系。[7]同时, 各院系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来的办法, 通过对周边地区各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解, 组织教师及相关人员对专业认证试点或者是已经通过认证的学校的调研;邀请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管理人士、技术专家进行研讨, 从多方面了解当今科研机构、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形成既符合认证要求又满足学院确定的培养高等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外, 相关院系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评, 不断加强专业的整改, 为实施专业认证做准备。

(三) 广大教师也要以实施专业认证为契机, 通过主动参与专业的自评和整改, 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双赢。

广大教师首先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专业认证, 不能把认证组织定位为一个单纯的监督机构和职能机构, 而应当定位为一个服务机构, 把为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认证机构的一个基本功能, 以加强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和实业界之间的密切联系, 保证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并能在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和跨国流动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 广大教师要认识到实施专业认证将成为促进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契机。因为,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 培训和改造师资队伍自然也是重要内容之一。比如, 认证指标中要求“有一定数量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或企业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 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而现在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教师是本科毕业后读研, 取得相应学位后走上教育岗位的, 缺乏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高校应增大和支持这些教师到企业兼职, 增加必需的实践锻炼和培训的经历, 从而逐步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总之, 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 包括上好课, 指导好毕业论文, 主动、按时、保质地完成认证的一切工作, 等等, 并深入认识教学科研工作与专业认证的关系, 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双赢, 为实施专业认证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样室.现代汉语辞典 (修订本) [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夏天阳.各国高等教育评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

[3]洪成文.质量认证: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以欧美高教质量认证实践为参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 .

[4]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概论[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7, (5) .

[5]李茂国, 张志英, 张彦通.积极推进专业评估与认证, 引导工程教育协调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究, 2005, (5) .

[6]郑秀英, 姜广峰.付志峰开展专业认证提升工程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12) .

上一篇:辅助课堂教学下一篇:异位微生物修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