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文化论文

2024-10-09

水文文化论文(精选12篇)

水文文化论文 篇1

水, 是一切生命之源。例如地球上没有了水, 那么就会像月球一样没有任何生物, 没有树木绿草和鲜花, 当然就没有人类了。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 都是讲究逐水而迁, 傍水而居, 面水而住。一个地方, 只要有了奔流的江河或湖泊, 就会多些灵气, 多一些娇媚。

水是生命之源, 也是人类文明之源。世界四大古代文明, 都发祥于古代的江河之滨。例如:古巴比伦文明发祥于古代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 (即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祥于恒河流域;而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因之, 中国人自古至今称黄河、长江为“母亲河”。

水, 不仅是一切生命之源, 它还深含着一种智慧。孔子曾说:“仁者乐山, 知 (智) 者乐水。” (《论语·雍也》) 这几乎是中国人都耳熟的一句话, 但智者为何乐水?世人却多不能详。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对孔子的“智者乐水”做过如此解释:“智者达于事而周游无滞, 有似于水, 故乐水。” (《朱子集注》卷10, 上海古籍出版社) 这就是说, 明智的人为人处世很通达圆融, 很灵活变通, 与水性相似。此乃智者喜欢水的原因所在。水有深度而流动的特性, 因此智者经常寄意于水以深邃的理念、飞舞的思绪、浪漫的情怀。

水是山的灵魂。但人们往往崇拜高山。常言道: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认为群峰叠嶂, 山峦逶迤几千里, 何其壮观, 似乎山的境界高于水。岂不知, 水却是山的血脉和灵魂。如果一座高山缺少了水, 那么这座山也就不堪设想了:既没有山溪、飞泉和瀑布, 也没有花草树木和动物, 更谈不上花香鸟语、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这样的山就变成了没有生命、没有灵气的死山秃岭了。因此山和水是不可分离的, 我们常常把山和水并称, 如人们常说的山水画、山清水秀、山高水长、高山流水、山穷水尽、游山玩水等。

水, 拥有高境界的善德。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 (李耳, 字聃) 十分崇尚水, 他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最高境界的善莫过于水。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利, 它往往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沟渠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自然的道德标准。不言而喻:要想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就应效法水的这种滋润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水的甘居低处、低调做人的谦虚品格。

水, 拥有无穷的力量和坚韧执着的毅力。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七十八章中所说的那样:“天下柔弱莫过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是水, 但水能以柔弱之躯攻克制胜最坚强者, 是其他无比的。例如水可将顽石击穿, 把铁溶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水的力量, 水的坚韧和执着。

水, 不仅能穿石溶铁, 它还可以排山倒海之势, 勇往直前, 从万丈悬崖之流而下, 形成浩大雄壮的瀑布, 从这里让我们看到水的勇敢和魄力。

水, 源于高山积雪的融化, 然后不舍涓涓细流, 或寻山谷而下, 形成流泉、溪水, 或绕过田野, 穿过城市, 经过百转千回, 汇纳百川, 而终入大海,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水的团结进取的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宽广胸怀。

江河之水日夜奔流不息, 海洋之水朝来夕去, 从不违反大自然的规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水的勤奋、诚信和笃实。

自然界的云、雨、霜、露、雪、雹等, 均是水的灵魂和化身, 其变化无穷。水既可蒸发变成大气升腾九霄, 又可化气为云, 飞滚于宇宙天空;云又可变成雨雪降落大地。如果说云和雪是水魂的舞蹈, 那么雨雹则是水魂的吟唱或交响乐。

水,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能上能下, 但它时刻在观望着世间人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水的灵动和超然。

水, 还能以其特有的形态和姿态, 以其自身的深沉和蕴藉, 寄托着无穷无尽的寓意和哲理, 给人们以各种联想和启迪。自古至今, 用水作喻的古语名言、成语、俗语等, 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箴言警语。例如, 孔子看到流去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 用此语来感悟时间的易逝和宝贵。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运动常新不腐的道理。“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则是对人生行为的一种告诫。“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是对居官用权者的忠告。“水滴石穿, 木锯绳断”这个成语则启迪人们, 只要恒心持久坚持不懈, 就定能成功或达到目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句名言说明能宽容别人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 胸怀宽广的人, 才能像大海那深远广大。“江湖从来迎清泉, 大海终须纳细流”启示人们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的处世为人的道理。俗语说:“山无常势, 水无常形”, 说明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 人们要审时度势去处理各种问题。从“水静则明”, “水静犹平”的俗语中, 可悟到做官廉明和处事公平的训示。从俗语“鱼得水游, 鸟乘风飞”中得到可借自然的条件达到生活的目的, 享受生活的乐趣。

水, 在诗人的眼中, 更是显得汩汩灵动, 溢溢才情。因此在中国的文学史上, 水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如果缺少了水, 那么一部中国文学史就会变得失血失魂。如果没有水, 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和《楚辞》, 则一大半不复存在。《诗经》的开篇则是“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楚辞中的《湘君》则有“令沅湘兮无波, 使江水兮安流”的诗句。至于被称为“诗歌王朝”的唐代, 在众多的骚客诗人中, 无论是放歌大浪滔天的黄河、长江, 还是吟咏洞庭、西子湖水, 无一不牵动着诗人们对水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的向往。在《全唐诗》集中, 描写水景观的佳句则比比皆是。我们仅从唐代著名的诗人作品中摘取一些有关“水”的诗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的“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王维的“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王湾的“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戴叔伦的“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钱起的“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柳宗元的“烟消日出不见人, 唉乃一声山水绿”。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李贺的“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张祐的“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淮河近酒家”,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李商隐的“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南水接天”, “飒飒车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等等。

以上所录含有“水”的诗句, 只不过是诗之瀚海之一滴而已, 但均是诗人对“水”景的赞歌, 水则是描绘绚丽诗篇的奇墨异彩。

水文文化论文 篇2

——夏智慧 摘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咀嚼先哲的“四字”真言,别有一番滋味:水,原来具备那么多优秀品格!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词千篇、丰碑万座。可它不以为然,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洋溢着谦谦君子之风,有品位,有内涵,有境界,在低调中彰显着高贵。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肩并肩,手挽手,一个方向,一个步调,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们分开,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盖因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和谐之美,妙不可言。

三曰坚忍。水至柔,却柔而有骨,执著的信念不懈地追求,令人肃然起敬。你看那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你看那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你看那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急不躁,千万次地“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实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无私之爱是真爱,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无私之爱是至爱,渡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水任劳任怨;布置“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水殚精竭虑。无私之爱是大爱,仰观天空,一滴水见太阳,却从不与春争艳;俯瞰大地,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却只见物而不见水。因为宽厚所以崇高,因为献身所以美丽,不图索取却回馈丰厚,应了那句“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名言。

五曰灵活。不拘泥,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高度灵活性是水的特点。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因变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水便拥有了无穷魅力。

六曰透明。惟其晶莹剔透,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才无做作,不欺瞒,去浮华,才不被假冒,无法伪造;即使蛰伏地下千尺,依然清澈真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

七曰公平。水不司偏见,无论高低远近、亲疏贵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叫做“水平”。更有甚者,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叫做“高水平”。倘遇沟沟坎坎,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

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治理 篇3

【摘要】随着人类黄河治理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入,将不断深化对黄河河情、运动规律的认识,更新、改造黄河治理手段、探求新的治黄新途径,丰富黄河水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同时,黄河水文化指导人类治黄实践,使黄河治理途径和手段更加符合黄河自身运动规律,更有效地调控黄河洪水和泥沙运动,减除水患,为民造福。通过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黄河的实践反复过程,将把人类治黄带进人水和谐发展的新的阶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念将日臻完善。

【关键词】黄河水文化;三条黄河;标准化堤防;理念

Yellow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Water Culture

Zhang Jia-chun1,Zhang Feng-ao2

(1.Jinan, Shandong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Bureau Water Authority Water BranchJinanShandong250032;

2.Texas Yellow Jianye Engineering Co., LtdDezhouShandong253000)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human practice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Yellow River will continue to deepen the situation, the movement of knowledge, update and transform means Yellow River, Yellow River to explore new ways to new, rich content, and content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aming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guide human practice, ways and means to make the Yellow River Yellow River itself more in line with the movement of more effective regul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floods and sediment movement, flood abatement, to benefit the peopl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practice iterative process, will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 new stage of human Yellow River water into the people,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 of Yellow River" concept will be perfected.

【Key words】Yellow River culture;Three Yellow;Standardization dike;Philosophy

1. 前言

(1)黄河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悠久灿烂,作为中华文明的黄河水文化,在新中国人民治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对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生存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中国水利工作者不断调整、完善新时期中国水利发展思路,丰富和发展水利文化,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基础保障。黄河人不断探索、追求新的人水和谐治黄方略,已从建国初期的传统地利用黄河、改造黄河的“除害、兴利”为主方略,转变成如今的与环境协调、与自然和谐的“保护、发展”为主方略,逐步形成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

2. “三条黄河”理念,提高了综合治理黄河的能力

(1)人民治黄60多年来,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的原则、“拦、排、放、调、挖”处理泥沙的方针,彻底改变了黄河三年两决堤、百年一改道、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忧患局面,实现了伏、秋大汛不决口的治理发展目标,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维持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黄河以多沙闻名于世,且水沙异源、年际内分配不平衡,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t,其中4亿t泥沙淤在下游河道内,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平均抬高约10cm,形成了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4~6m、甚至10m以上的地上“悬河”,导致河道平摊流量降低、输水能力下降,增加了洪水漫滩灾害频次,加剧了洪水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量。黄河两岸频发的水、旱灾害,严重威胁着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黄河安危仍是国家之患。

(2)被称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沙运动最复杂、综合利用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如何正确有效地治理开发与保护黄河,使黄河生命特征水资源总量、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能力、水流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能力等方面指标得以正常体现,实现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新时期黄河人治理黄河的重中之重。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国家新时期水利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2001年提出了建设“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

(3)构建统一的、联系的、互动的、以工程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和科学化实验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三条黄河”治河新体系,有利于客观的、科学的、整体的、系统的认识黄河,加快黄河自身运动规律地探索和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黄河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endprint

(4)黄河实施的“三条黄河”工程建设,十几年来基本完成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水闸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等重大建设任务,建立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法制制度,提高了黄河抵御大洪水的能力,缓解了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升了黄河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展示了现代化治河体系的广阔前景,为实现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目标,探求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理途径。随着“三条黄河”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必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黄河运动自然规律,增强黄河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提高综合治理黄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3. 标准化堤防建设理念,固筑了黄河防洪安全工程保障体系

(1)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是“原型黄河”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之一,目前已基本完成。完成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总长度约占黄河下游临河堤防长度1371.2 Km的83.6%。

(2)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总长度1147Km,建设内容包括堤防、险工和附属工程三部分,主要设计指标:堤防——堤顶帮宽至12m,临背堤坡坡比均为1:3;堤顶道路柏油面宽6m,三级公路标准;淤背区宽100m,坡比为1:3,顶高程与2000年设计防洪水位平。险工——坝型结构以粗排乱石坝或扣石坝为主,坝顶高程低于相应堤顶1m,坦石顶宽1 m,外边坡1:1.5、内边坡1:1.3;根石台顶宽2 m、高程与2000年相应3000m3/s流量的水位平、边坡1:1.5。附属工程——堤顶植行道林,临背河堤坡植草,临河护堤地植防浪林,淤背区植适生林、生态林;沿堤每10 Km设管护基地一处。

(3)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通过实施堤身帮宽、放淤固堤、险工改(拆)建、硬化堤顶、栽植草木等项目建设,提高了工程整体防洪标准,消除了黄河下游淤背区断带和部分重点险点、险段,大大增强了河道束水能力、河势控导能力和洪水防御能力,并综合了黄河水文化、周边生态环境以及相临工程风貌等因素,建成了“防洪保障线(堤防及淤区、险工工程)、抢险交通线(堤顶柏油路面)、生态景观线(放浪林、行道林、生态林、适生林、堤坡草坪)”黄河防洪工程集合,固筑了黄河防洪安全工程保障体系,为防御黄河下游花园口站22000m3/s、高村站20000m3/s、孙口站17500m3/s、艾山站及以下11000m3/s流量的洪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基础。加之黄河辅以每年(2002年开始)进行的调水调沙试验(2002~2004年)和调水调沙生产(2005年及以后)以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洪水调度和防洪、抗洪管理等非工程措施,构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黄河防洪安全体系,全面提高了黄河抵御大洪水灾害的综合能力。

(4)依托标准化堤防工程,对镶嵌在黄河标准化堤防上的水闸工程,实施了重点闸区建设和闸体修缮。重点闸区建设本着整体统一、和谐靓丽的原则,突出以草皮为基础,模纹组团点缀,高中档树木搭配,甬道休憩硬地结合的构建风格,突出当地历史、人文景观与治黄特色,建成了景观层次丰富、错落有致、黄河文化彰显的亮丽景观。闸体修缮以暖色调为主,与相临区域黄河防洪工程整体建设规划相协调,在相临黄河工程自然景观与绿色植物的衬托下,凸显其现代醒目的审美时尚,给黄河生态景观线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亮点。也是黄河人文精神风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在治黄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数字化管理理念,增强了黄河治理的宏观把握能力

(1)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改变传统的黄河管理模式,提升黄河业务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推动黄河水利现代化建设,制定、上报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2003年获水利部批复。“数字黄河”工程进入了建设期。

(2)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六个主要应用内容之一。2003年底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包括黄委监控中心、省局监控站、市局监控站、县局监控站、水闸现场监控站(远程监控系统现地站)五级建设,每级监控站都有对引黄水闸实施远程监测、远程监视、远程控制、远程管理和调度功能,但不同的级别控制及监视权限不同,实现了引黄水闸闸门的自动控制,多种水文信息及引水量的采集、计算和记录,闸前、闸后、闸室图像的现场全方位监测,以及闸基扬压力、绕渗的数据监测等。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建成和运用,实现了黄河干流、年度水量调度、黄河下游引黄水闸引水远程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水量调度控制能力,使水量调度工作效率与质量显著提高,增强了黄河防断流能力。

(3)据了解,在近年的黄河治理过程中,已建设开发的“小花间致洪暴雨预报系统”、“小浪底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黄河防洪决策支持系统”、“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较完善地完成了黄河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任务,形成了黄河防汛减灾、水量调度、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平台和信息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黄河管理与决策方案建立在丰富、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增强了黄河治理的宏观把握能力。

5.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与管理理念,构筑了黄河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为2240 m3,约占世界人均拥有水量的1/4。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的省(市、自治区)有18个,海河、淮河、黄河片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在350~750 m3之间。随人口增加,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将进一步降低。可见,我国人均拥有水量相当紧缺,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endprint

(3)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严重。黄河河川径流仅占全国河川径流的2%,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12%的人口及50座大中城市、晋陕宁蒙接壤的能源基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的发展供水任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黄河供水不堪重负,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和持续增长的供水需求,超过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下游河道长时间的断流、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严重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站全年断流226天,河道断流长度达700多Km,占下游河道长度的90%以上。黄河下游长时间的断流,加重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增加了防洪的难度和洪水威胁,破坏了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恶化了下游河道水环境,并使河口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出现困难。目前,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高达67%以上,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支撑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4)实施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符合中国国情、黄河河情和自然规律。1999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施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自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根据《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水量调度方案,采取科学的水量调度措施,不断调整水量指标,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用水计划管理,精心调度、实时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沿黄及相关地区城乡居民生活(工业)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业灌溉用水,确保了河道控制断面流量指标,取得了连年不断流的辉煌成就。同时水量调度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机制不断完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水量调度实践经验。200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2006年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实施,规定了黄河水量调度计划、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的执行,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规范了黄河水量调度方案制定、水量分配、水量调度(应急调度)、监督管理等行政行为,依此建立了控制用水总量、遏制用水浪费、控制入污总量“三条红线”要求的黄河水量调度的法律机制,为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实施最严格的黄河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安排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法律保障。从此,黄河水量调度与管理走上了法制轨道,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黄河治理终极目标的实现,构筑了黄河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6. 结语

治理黄河新理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黄河、运用黄河的实践过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内涵深厚,内容丰富,巩固了黄河防洪安全工程保障体系,构筑了黄河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了黄河洪水调控把握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随着人类黄河治理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入,将不断深化对黄河河情、运动规律的认识,更新、改造黄河治理手段、探求新的治黄新途径,丰富黄河水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同时,黄河水文化指导人类治黄实践,使黄河治理途径和手段更加符合黄河自身运动规律,更有效地调控黄河洪水和泥沙运动,减除水患,为民造福。通过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黄河的实践反复过程,将把人类治黄带进人

淮安水文化建设探析 篇4

关键词:水文化,淮安市,经验,对策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文化反映着不同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有学者认为:“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狭义的水文化是指:“河湖等水景观以及河湖等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感官发生刺激, 人们对这种刺激会产生感受和联想, 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和活动。”[2]也有学者对水文化的定义再次进行了诠释:“广义的水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 以水为载体, 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载体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统称;狭义的水文化是与水有关的各种社会意识, 如与水有关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民风习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3]

二、淮安发展水文化的成功经验

淮安市最大的优势就是水多, 大运河、淮河、盐河、故黄河、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 水源丰饶。依托充沛的水资源, 淮安市做好如下四件事:

1. 优化产业结构, 提出“压粮、稳菜”的战略。

如今淮安的许多稻田不再是双季稻或者三季稻, 而是一季稻。这种仅施土杂肥的无公害稻米, 价高又旺销。这是当地农科所研制出的一种有机米, 已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证书。

2. 调整经营结构, 推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目前, 淮安盱眙龙虾已名扬天下, 仅南京和上海, 对盱眙龙虾的需求量就达到每天28吨左右;洪泽的四季鹅, 年产100余万只仍供不应求;青浦区正大集团有五个大的蛋鸡场, 蛋鸡不是笼养, 而是散养, 不是喂添加剂, 而是用粮食饲养, 现在“正大”鸡蛋产销两旺。

3.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旅游产业。

目前淮安每个县区都利用水资源创出了特色产业。注重水文化旅游建设, 已开发的盱眙山水游、白马湖景点、涟水五岛公园、淮河风光带、洪泽湖大堤, 都是凭借水资源开发出的生态旅游景点,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来淮观光的游客每年已超过百万人次。

4. 依靠传统优势, 推广餐饮产业。

近几年来, 淮安餐饮业营业额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在北京, 已有超过10家淮扬菜连锁店, 生意红火。淮安的10多所高等院校和培训中心开设了烹饪、食品专业, 在校培训人数达千人以上。“淮扬厨师”已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市场品牌, 厨师人才已遍及日本、东南亚和欧美。

三、推进淮安水文化建设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水利建设。水文化作为文化建设和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为人类谋福祉, 推动现代文明科学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1. 加强淮安市水文化专项研究

淮安水文化研究已经开展了二十余年, 在这二十余年中本着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水文化发展相结合, 形成了开展淮安水文化研究和加强水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推动了淮安水文化事业的发展, 服务于水利事业, 对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淮安水文化已从理论研讨阶段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 迈上了新的台阶。新时期淮安应该进一步加强淮安水文化研究, 水利部门和水利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并大力推动水文化研究, 并在研究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和水利部门应该重视、支持淮安水文化的研究和水文化的建设。围绕淮安境内重大水事活动和水利工程建设, 组织水文化研究人员深入基层考察调研, 总结好的典型经验, 召开理论研讨会, 用研讨成果指导实践。开展水文化专项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要从水文化建设实践中选择, 研究方法要做到贴近淮安水文化基层, 贴近水文化实际, 贴近水文化工作者, 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水文化建设项目上服务于水文化事业。要加强水文化研究就必须有专业的水文化研究人才与水文化研究机构。因此, 淮安必须大力培养水文化研究人才, 充分发挥水文化研究机构的组织、协调与服务作用。在开展水文化研究与进行水文化建设中培养研究人才队伍, 特别要在研究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在不断研讨交流中, 互相切磋, 提高水文化人才的理论研究水平, 定期开展水文化论文评比, 鼓励水文化研究人员努力学习文化艺术、历史、美术等社会科学和水利建筑等自然科学知识,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创造优秀研究成果, 造就出一批优秀的水文化研究人才。水文化研究机构是水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平台, 对水文化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它为水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人文环境与物质条件。

2. 注重淮安水文化设施建设与修缮

首先, 保护和维修淮安已有的水文化设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人类支配河流和地下水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 但对水的健康发展也形成了严重的伤害, 对水文化设施造成了破坏, 从而影响了水文化的建设。历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水文化遗产, 应该视其为水利之宝、民族之宝、国家之宝, 加以保护、维修, 作为向广大水利职工和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其次, 兴建淮安新的水文化设施。随着水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已有的水文化设施已经不能承载目前淮安水文化。必须兴建新的水文化设施才能满足淮安水文化的发展要求。水文化设施是指繁荣水文化事业, 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如兴办报刊社、出版社、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开展文艺体育的设备、设施等。从广义上讲, 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应该是一件水文化作品。因为每一项水利工程都是水利职工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都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都为当地增添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此, 在兴建新的文化设施时, 一定要把每一项水利工程视为一件文化作品来创作, 精心设计, 精心建设, 精心管理, 将其建设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工艺品, 把淮安每一处水利工程管理区建设成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旅游景区。

3. 积极举办各种水文化活动

水文化活动是指与水有关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水利行业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是水文化最主动、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活动, 是把各项水文化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位淮安人的根本措施。加强淮安水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包括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淮安水利职工;包括繁荣淮安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建设。只有蕴含水文化的实践活动才会丰富多彩, 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水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水文化活动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 教育类水文化活动。主要是水利行业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培训、学校教育、知识竞赛等;各种争创先进和创建文明活动, 如争创先进单位、先进集体, 学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事迹, 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职工等;各种学术活动, 如重大水利问题的研究、淮安水文化研究、水利科学技术讲座等。第二, 艺术类水文化活动。以水或水利为主题, 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演示活动, 如文艺演出、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赛诗会、摄影、美术、书法、金石展等。第三, 健身怡神类水文化活动。以水和水域为舞台开展的各种水文化活动, 如游泳、垂钓、龙舟赛、泼水节、皮划艇赛、溜冰、冲浪、水上旅游等。

参考文献

[1]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杰.水文化建设研究初探[J].城市规划, 2003, 27 (9) .

水文文化论文 篇5

1、概念:校训是指学校提出的对学校全体人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能概括出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工作实效,所以被教师和学生持续、长久地传递下去,经过长时间的淘洗,就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校训。产生后的校训再经过整合、提炼和升华,更能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生,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培养目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造就培养教师和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曾指出:“要以校训为关键,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2、西杆庙小学的校训:春风化雨,播绿成荫。

3、阐释: 春风化雨,原出自于《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用以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绿,为自然,为春天,为万物生灵的颜色,绿色的教育孕育绿色的生命,播撒下绿色的种子,用爱的春风春雨去化生养育,收获一片冉冉遮天的绿荫。绿色的教育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期待,西杆庙小学的每一位孩子都彷如一颗颗幼小的种子,她的萌芽、成长需要肥沃土壤的滋养和雨水甘露的灌溉,西斋小学的绿色教育便是要求以慈爱的情感呵护每一个孩子、用关心的语言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用真挚的行动去启迪每一个孩子、用远大的目标去激励每一个孩子,犹如春风化雨,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那么必会播绿成荫,今天的一点青葱,会是明天的森林。春风化雨蕊蕾绽,幼苗成萌会有时。“春风化雨,播绿成荫”的校训一以贯之了西杆庙小学“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的核心理念,也有了新的期许和训示意义,将具体行动和美好愿景融而为一。

二、校风

1、概念: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领导作风、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管理特色,是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校风是一个学校各种风气的总和,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其要素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是学校品味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

2、西杆庙小学的校风:科学求真,人文向善。

3、阐释:

在2001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因此,把科学人文交融起来,才是绿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综合考虑,仔细斟酌,将已有的先进的经典理念为我西杆庙小学所用,将“科学求真,人文向善”作为西杆庙小学的校风,力促广大师生养成这样的一种风气,再合适不过。科学与人文各有所长,科学为人文提供基础,人文为科学提供意义。从各个角度来分析,绿色教育的本质与时代趋势都是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教育。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人文评价得失;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则更关心于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文化,确立为人之本,科学文化,奠定立世之基,科学与人文,实同源共生互通,互补而不可分割。科学是求真的,而人文是向善的,求真向善的也一定是美的,“科学求真,人文向善”作为西杆庙小学的校风,是绿色教育理念的所倡导的一种风气、一种体验、一种追求,它的根基是人文性,而发展方向则是科学性,其宗旨乃是使人朝着人性的方向发展,为广大师生的生命发展构筑绿色通道,达到人人、人物之间的和谐共进。

三、教风

1、概念: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的风气。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教风与学风也是双向与互动的。教风不立,学风何以树;教风不端,学风何以正。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以及高尚的思想品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完善师德、师仪、师艺。师德是教风之魂,缺乏师德,毫无责任感,就算水平再高,也达不到教书育人的基本目的。师仪是教风之形,良好的形象、文雅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就是树立在学生面前现实生动的参照榜样。师艺是教风之本,渊博的学识、独立的见解、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张扬。

2、西杆庙小学的教风:爱生善诱,寓教于乐。

3、阐释:

爱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真正关爱学生的西杆庙小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有教无类,关爱全体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善诱:小学生年龄小,处于由蒙童到明慧的过渡阶段,培养兴趣、诱发感情,关键在一个“诱”字,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要要在此多下功夫,多挖潜力,根据小学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正确的诱导、启发。每堂课、每次活动、每次答问等,老师都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因材施“诱”,因此,西斋小学的老师们只要能善于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寓教于乐: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西斋小学的老师们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是教学,教育,乐是乐趣,兴趣,意趣,情趣。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就要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也需要学校指导思想的变革。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兴趣、成功、审美、创造、理解、尊重和依赖贯穿于教育之中,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与教学观念。

四、学风

1、概念:学风,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的风气,是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风又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的概念,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同时也是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对于小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和阶段,学风的好坏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优良的学风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治学态度,在学生成才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学风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2、西杆庙小学的学风:乐学善思,自我焕发。

3、阐释: 乐学善思:寓教于乐是对于西杆庙小学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而乐学善思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兴趣开始,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真正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让自己爱上学习,乐于求知,拥有创新思维和鲜活的创造力。西斋小学只有倡导了乐学的良好氛围,学生们才能求实奋进,才能由学而思。思可使其由表面看到本质,由肤浅变得深邃,由一般总结出规律,作为学生,就要从小学时期善于思考书本中的和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使自己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自我焕发: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所谓潜能,即潜在的能力和力量,是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或能力。人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但这一潜力需要积极开发,才能使潜力变成实际的能力。对于西杆庙小学的孩子们而言,自我焕

打造“水文化”班级的尝试 篇6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水,真有那么大的能耐吗?回首刚刚带完的2008届初中毕业班,我俨然醍醐灌顶。原来,“水”也蕴涵着一种文化,一种和谐、自由、灵动的文化。

都说教室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为了激发毕业班学生向上的动力,我先在教室前方的黑板左上角粘贴醒目的“距离中考仅有××天”,黑板上方的标语是“滴水穿石战中考”;教室后方的黑板报的内容就是八个大字“超越梦想,赢在中考”……我还精心组织策划了“超越梦想,梦圆08”的迎战中考主题班会,班级里充满紧张浓郁的备考氛围。可是,随着第一次月考成绩的揭晓,班上学生的成绩不仅没有略微进步反而大部分学生有了明显退步。学生们怎么了?难道我精心设计的教室文化对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染和渗透吗?难道他们对迫在眉睫的中考熟视无睹吗?我决定先召开一次针对班级现状的主题班会——“我们怎么了?”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共同探讨“我们”目前出现问题的缘由,当然这个“我们”包括学生和我。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申老师,我们能理解您精心布置教室的用心良苦,可是每天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铺天盖地的‘中考二字,真的好紧张。”“现在父母老师每天都把中考挂在嘴边,我都快崩溃了。”“走进11班的教室我感觉就像电视里文化大革命张贴大字报的场景。”“现在我每天除了压抑还是压抑,考不上二中我该怎么活?”原来,教室布置过于单一的暗示,平添了毕业班学生心理的紧张。本来注意力的适度引领,使学生产生“内紧”状态,能促进行动的效率,是有积极作用的;但紧张过度,则会走向反面,产生焦虑,抑制思维的散发,甚至诱发逆反。

我庆幸自己较早地意识到这次失败的班级文化设计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我们师生间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共同打造了全新的成功的“水文化”班级。

(一)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学生的思想引领、人格塑造,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它同样需要像载歌载舞的水一般灵动、诗意、执着。教室环境布置,在无声地营造着育人的氛围,在关注和雕琢的同时,也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切不可过分“功利”。

重新设计教室文化时,我把“距离中考仅有××天”的提示牌移到了教室后墙,内容也更改为“距离实现我的梦想还有××天”。从语言的角度,不难发现,一个“仅”字骤增了学生对中考的恐惧感,一个“还”字缓解了学生对中考的焦虑。从摆放的位置也消除了学生每节课看黑板时受之影响的忧虑。仅仅是一句话的更改,一个位置的变更,就让学生们拍手叫好,他们普遍反映每天一进教室看到后墙的这句温馨提示就能警醒自己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朝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冲刺,而不再是单一地受到中考的桎梏。

此外,我还将班干们征集到的中考楹联放在后墙黑板报上展示,上联“九年铸剑只为炉火纯青”,下联“一朝出鞘定当倚天长鸣”,横批“六月凯旋 舍我其谁”。孩子们相信这样的铮铮誓言才是他们自己的心声。

过去,班主任传统的做法是在教室前方黑板上张贴班训,我认为四个词语固然能铿锵有力地展现班级风貌,但毕业班的学生需要的更多是激励。中学生本身就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赞扬。而激励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推动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让他们信心百倍地鼓起前进的风帆,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于是我将以往呆板单调的口号式班训改为瑞士心理学家的励志名言“每一天不管用什么方式,我都会变得越来越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激励自己。

(二)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教室环境布置要“曲高和不寡”,如果教室布置的取材过多地局限于名人名言、名人典故,这虽然能给学生以崇高榜样的引导,但学生会缺少自主意识的张扬,从而产生“曲高和寡”的尴尬效应。我让学生鲜活的思想成为教室布置的主角:悬挂的条幅是学生创作的“凡人智语”,才艺展示台“风景这边独好”不断推出学生新的文学创作,《班级宣言》——“我的梦想我做主”里,学生和老师们用色彩缤纷的纸片剪成“心”形,上面挥洒着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梦想和对班级的祝愿,67颗“小心”汇集成1颗“大心”,承载着九(11)班67位师生昂扬的斗志和笃定的决心。

在班歌的抉择上,我同样主张“我的班歌我做主”。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心中偶像着手,从他们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渗入,让他们自己遴选最适合毕业班的曲目。这一方式极大地点燃了全班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当孩子们郑重选择周杰伦的《蜗牛》作为班歌,当他们动情地演绎“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的激情时,我知道这种内在的力量已经完全转化为主人翁的责任感,中考已经从最初的“要我考好”转为“我要考好”的凌云壮志。

(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中考是初中生面临的人生中第一次大考,毕业班的阶段更是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伴随着成长的,是无尽的烦恼和焦虑。因而,教室文化设计在对学生进行理性引领的时候,就不能无视孩子们感性抒发的需求。譬如,我们班在“班级心声”栏目中完成了《老师,我想对你说》, 《网络,想说爱你不容易》,《青涩的果实我们该不该摘?》等专题版块。每个专题之后,我们都要进行一次讨论,把可资借鉴的东西告诉孩子。

心理学上著名的“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理智的做法不是漠然或回避,而是积极地面对。教室文化设计这个阵地建设,更不能漠视这个规律。

(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如果教室的设计长期维持一种模式,这样的教室只能如一潭死水,在学生的心里掀不起半点涟漪,成了没有生命活力的摆设。我和学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让我们的教室成为潺潺流淌的小溪,不断带给我们新的营养、新的风景。尽管毕业班学习繁忙,我们还是约定了有关栏目的更新周期:黑板报里的“学习园地”、“难题挑战”等栏目两周更换一期,“班级心声”每月作一次改版,“班级政务栏”中的 “表扬栏”和“曝光台”,每日更新;宣传栏设置了“辉煌一刻”专栏,采用填充式更新,即随时把取得不俗成绩、为班级争光的同学的事迹和照片制作成卡片展示出来,补白式的操作留给更多的学生期待、希望和机会,起到了很好的暗示和激励作用。

初中生正处在花样的年华里,他们更需要每天拥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室环境来滋润他们的心田,熏陶他们的心灵,为人师者,何不让孩子们在这花样年华里,尽享水性和谐的班级氛围呢?

论湖北旅游与水文化 篇7

1 沧海桑田, 造就了湖北山水地貌的本质特征

对一方水土的追根寻源, 是众多旅游者的天性。远古遗存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远古时期的长江西部地区被地中海占据, 海水淹没西藏、青海、川西、黔西等大片地区, 形成了一个广阔的海湾。在距今一亿年前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后, 留下云梦泽、滇池等几个大水域。这些水域所形成的水系, 由东向西流入地中海。在距今约三四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后, 地面被抬高, 逐步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 这就形成了今天向东流的长江形态。秦巴山脉大量的水土流失, 泥沙俱下, 冲击成了江汉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赋予湖北神奇而独特的地质地貌, 既为荆楚生民铺就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又奠定了水文化的厚实平台, 山岳景观和湖泊水体景观, 使湖北成为富集旅游资源的大省。

神奇的地质构造、肥沃的田野和广阔的水域, 成就了鱼米之乡的农耕文明, 使“湖广熟, 天下足”成为可能, 也使湖北成为具有高富集度旅游资源的资源大省。湖北省共有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 (湖北) 、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郧县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大别山 (黄冈) 国家地质公园等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 14处省级地质公园。近30处国家森林公园, 以及如利川小河水杉森林沼泽湿地、神农架大九湖泥潭藓沼泽湿地等多类型湿地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弥足珍贵, 游人所至, 既可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又可追古抚今, 增长知识。

2 万山来朝, 造就了湖北旅游的灵秀特色

秦巴云雨潇湘水, 千山万壑向荆楚。西高东低、起伏连绵的地里走势, 使得山重水复, 江河纵横, 水网交错。境内西部山脉蜿蜒千里, 如龙走水。神奇神秘神农架, 层峦叠嶂, 一览众山小;幕阜山脉飞瀑名泉、苍翠欲滴;桐柏山“比华山高限, 与黄山竞秀”;大洪山峰俊林幽, 洞奇泉醇;大别山, 神州气象于此大别;“亘古无双胜景, 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 其建筑群被收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八百里清江, 使千山来朝, 万川来会的峡江激流戛然而止, 变成一碧万顷、仪态万方的湖光山色, 灵秀气韵油然而生。宏伟的三峡工程和面目一新的峡江集聚了秦巴山脉的雄峻神奇和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力量。当三峡大坝泄洪之时, 置身左右岸, 飞流如万马奔腾, 撼人心魄。你会感受到山的力量、水的力量、中国人民的力量。万山来朝的地理地貌, 使湖北具备修建这类蓄水工程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方面山高水长、万木竞秀, 另一方面山高水急、万峰争雄。由于具备这些条件, 湖北以50多座大型水库跻身国家水利风景旅游区。

江汉平原的秀美, 则是另一番韵味。千里沃野, 四季分明, 绿色常在。当金灿灿的黄花铺天盖地进入视野, 游人会陶醉在这广阔的色泽海洋;当万顷稻浪飘向远方, 会让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游人心驰神往, 暂时忘却城市生活的千篇一律和压力重重, 享受身心的释放和丰收的喜悦。

3 人水和谐, 造就了湖北旅游的人文特色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于是逐水而居成为生活首选。逐水而居、以水相伴、以堤为命是江汉平原的生活写照。一片汪洋的云梦古泽, 由于水退人进, 被分而治之, 星罗棋布散落在两湖平原之上。4000多条中小河流, 近千处河流, 使这里的人居环境有一种“她在水中来”之感。包括三峡、丹江口水库在内的近6000座大中小型水库, 蓄积1200亿多立方米的水库, 使其成为世界上人工水景最富集的地区。丰沛的水资源, 为湖北提供灌溉之水、舟楫之便、发电之能、养殖之利、旅游之景。汉水拥抱长江, 成就了大武汉。大武汉做大了水文章。“六湖联通”工程使武汉成为湖中之城、城中之湖, 城内两江四岸的江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化休闲江滩。东湖沙湖联通, 再造了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南水北调水源地所在地丹江口市被冠以“中国水都”。汉江北去, 惠及京津华北地区, 造福中华子孙。湖北旅游最亮丽的名片, 如大三峡、神农架、武当、荆州古城、恩施大峡谷等等, 处处都是水景观, 处处渗透着山水文化, 处处秀色可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山清水秀的荆楚大地人才辈出。古往今来, 有屈原行吟泽畔、昭君大义出塞、李时珍本草济世、毕州胶泥铸字, 有诸葛亮运筹帷幄, 有辛亥志士血染武昌, 有共和国元首故里, 有将军之乡红安……一条母亲河, 多少赤字事。

一支“龙船调”, 平添几多人生快乐。一首“洪湖水”, 引来多少他乡客。“一库清水送北京”, 寄托湖北人民的海量纯真, 一条大江, 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川地貌与人文精神浑然一体, 湖北的山, 湖北的水, 湖北的水文化, 奠定了湖北在中国旅游和中国水文化中的重量级地位。

4 辉煌的治水成就, 助推湖北成为水利强省、旅游强省

湖北区域发展格局中,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全省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全力推进, 整合了社会各个方面力量, 旅游发展将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而中央大兴水利决策, 今后十年年均投入200亿治水兴水, 这既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千载良机, 也是湖北旅游发展的强劲支撑。其中生态水利的建设, 将使得湖北的山更青、水更绿。百湖生态修复的实施, 将再现千湖之省的江南水乡情韵;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建设, 将使湖北山区地区涌现更多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施, 将使全省绝大部分县市和乡镇的滨河、沿河生态得以改观, 河湖景观更加适合人居, 也更加适合旅游。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北省5-10年水利建设规划, 将建设“布局科学、功能完善, 工程配套、管理精细, 水旱无忧、排灌自如, 配置合理、节水高效;河清水畅、山川秀美, 碧水长流、人水和谐”的美好蓝图。汉江流域被国家列入第一个流域现代化建设试点, 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将沟通长江汉江, 重现2000多年前“扬夏水道”, 畅游湖北的旅游者, 既可欣赏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灵秀山水, 又如同进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露天陈列馆, 领略荆楚水利的宏伟壮丽风采和水文化的无限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深厚的旅游文化, 两者有机结合, 将极大地提高湖北旅游的品味, 极大地丰富灵秀湖北的内涵, 给湖北旅游烙上具有个性的魅力标签, 将有力地助推湖北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

摘要:湖北是水资源大省, 其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条件, 既福祉荆楚大地, 也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水文化。以地质地貌的本质特征、万山来朝的灵秀特色、人水和谐的人文特色作为三条线索, 试论湖北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精粹, 以及其中蕴涵的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揭示了湖北旅游颇具亮点的水文化特征, 在青山绿水之间, 追寻湖北旅游与水文化的有机结合。分析了湖北水利政策为实现灵秀湖北向旅游强省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湖北旅游对水文化挖掘的深入, 以及湖北水利设施建设的完善, 以水文化为特色之一的湖北旅游势必有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湖北旅游,水文化,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淑玲.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J].中国农村小康科, 2006, (10) .

[2]曹诗图, 陈晓亮, 张文雅.湖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J].理论月刊, 2010, (3) .

关于水文文化及其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8

文化是民族实现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 而水文文化的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成果少、管理缺, 为了顺应时代要求, 推进水文文化建设跨越发展, 必须加强水文文化的建设与体系建立, 实现水文文化的健康发展, 更好展示水文的社会价值。强化水文文化, 对内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对外能树立水文行业形象, 提升水文的品质, 增强水文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2 水文文化概述

2.1 水文文化内涵

在防汛抗旱过程中, 水文文化的了解至关重要, 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基础性的公益事业。水文文化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关于水文与水、水文与人、水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文化。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物化层文化, 主要包括站容站貌、水文设施设备、办公环境等; (2) 水文人的交际礼仪和各项管理制度; (3) 在水文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等, 表现为敬业精神、管理理念、职业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等。

水文文化是水文行业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水文的主体价值和精神风貌, 是水文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也是增强水文核心力的重要因素。水文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社会的全而发展不断对水文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与之相适应的水文文化也需要得到相应提升, 与时俱进是水文文化建设的基木特征。

2.2 娄底市水文文化工作的开展

任何行业经历发展滞后, 都将积累自己的文化, 而水文文化是水文事业发展的根基, 娄底市将水文文化建设立足于水文中心工作, 不断补充新内容, 创新工作思路, 使水文文化不断展示出多层次、多框架的立体空间结构, 逐步建设成让广大水文人引以自豪的, 具有特色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文文化体系。

该市结合水文行业特点,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文文化, 使水文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不断产生和发展, 并为全体水文职工所接受和遵守的文化。通过紧密结合水文行业实际,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文文化体系建设中, 努力推动水文系统和谐文化建设, 打造和谐水文。

3 水文文化的建设

水文文化的建设, 关系到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构建水文文化, 进而为经济社会提供公益的服务, 需要就当前水文行业的基本特点与发展方向, 紧扣水利、水文中心工作。

3.1 倡导行业核心价值观, 体现水文精神文化

在党的十八大中, 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行业价值观的形成, 则主要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 融入到水文行业中, 体现出水文人的凝心聚力、热爱事业的品质。各地的水文部门都应当结合当地的水文特点, 依据服务水利、服务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 决定本地的水文核心价值观, 进而积极倡导使其成为全体水文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

对此, 水文相关部门需要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积极鼓励职工创作行业书画、文学作品等, 并有计划地为其组织体育运动会、知识兴趣竞赛、摄影展、技术技能比赛、参观交流等, 尽可能营造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 进一步增进职工的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职工体质, 陶冶职工的情操。

3.2 以活动为载体, 丰富水文文化生活

水文文化主要是人对于自然生态水的认识、思维模式与观念, 对水运动规律的不断认识, 从而形成最终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形态。以往采用的是最古老的石刻测水方式, 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 浮标测流替代了传统方式, 之后又开发出流速仪船上测流、缆道测流, 而如今已经开始采用ADCP等更为先进的测流方法。为传承水文文化, 还可以创建国家水文博物馆, 将全国的水文文物、文献等进行归纳收藏。以国家、流域、省的名义, 命名各地最早设立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 从而形成重要的水文文物保护站 (点) 。

3.3 完善行业制度、法规, 体现水文制度文化

近年来, 我国的许多省, 先后颁布了水文条例, 并且在业务、财务、政务、基本建设等方面, 相继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 强化了制度的执行, 体现了水文行业制度管理特色。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 实际工作中制度不全面、制度过时、制度缺乏的情况始终存在, 诸如目前水文系统的党务、文化、档案、信息 (网络) 安全、咨询服务、行业规范及标准、法规等方面的制度、规章等, 同时进一步完善、修订、制定, 使制度、规章能够覆盖整个水文系统, 使制度能够真正落实, 成为单位管理的“管理者”, 最终提高办事的透明度、质量与效率, 使水文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化、法治化, 充分彰显出水文制度的文化特色。

4 水文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水文文化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 与水文传统文化相承接, 与水文发展相适应, 与水文特色相吻合的先进文化体系, 是水文文化精神内涵和物质载体得到丰富完善的集合体。水文文化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文化体, 它是包括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精神形态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

4.1 水文文化体系的主要任务

4.1.1 创新物质形态文化, 建立水文形象识别系统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 主要指水文文化中处于物质状态或物用状态的文化要素的总和, 如水文建筑、水文测报设施、水文仪器设备、工作生活场所的绿化美化、水文职工着装仪表、水文标识等。用先进文化的创新理念进行策划、设计、创作鲜明个性和方向感、立体感很强物质形态文化, 给社会大众一个崭新的形象。

4.1.2 完善制度形态文化, 建立水文行为规范系统

制度形态文化包括:明确的法律法规, 适用的体制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 良好的行为准则, 管用的道德规范等。用制度管人、管事, 用规章来约束职工言行, 用机制来激励职工提高素质, 确保职工队伍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确保各项水文工作任务的完成。形成既体现现代文明又有可操作性的实用的行为规范系统。

4.1.3 整合精神形态文化, 建立水文价值理念系统

精神形态文化, 主要是指水文行业的核心价值, 水文精神, 水文理念, 水文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 水文职工的工作作风。通过水文文化的作用, 在全行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以形成独具本行业特色的具科学性、现代性、系统性、统一性的价值理念识别系统。

4.2 加快水文文化体系建设的措施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紧密结合水文行业实际, 加快推进水文文化体系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水文文化的繁荣发展。

4.2.1 领导要抓紧文化

党委书记是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 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全面统筹协调, 各项工作启动到位, 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2.2 进行具体的规划

根据水文化战略规划和水文文化发展规划, 结合本单位实际, 及早制定水文文化体系建设计划, 方案要有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4.2.3 研究要深入

利用政研会这个平台, 将水文文化研究列入每年计划, 经常组织研究成果交流;也可成立水文文化研究小组, 抽调写作骨干分课题研究攻关, 研究提炼出河北水文文化的丰富内涵, 把水文的优良传统和行业精神总结提炼出来, 把水文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提炼出来, 及早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体系。

4.2.4 制度要完善

进一步制定完善水文文化建设制度, 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动力和自觉行为。制定一系列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真正做到了软指标不软, 文化软实力发挥硬作用。

4.2.5 宣传要跟进

要加强水文文化传播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自办刊物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 对水文文化建设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满足职工对文化的认识和需求。

5 结语

深入贯彻水文发展核心理念, 健全水文管理制度, 水文文化是水文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水文文化建设是水文行业发展而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 必须要立足水利和水文中心工作。与时俱进,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拓展水文文化建设领域, 提升水文文化建设档促进水文事业科学发展。

摘要:以掌握水文系统文化建设实际状况为前提, 推进水文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从水文文化前期基础工作、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社会部门协同等多个方面着手, 结合行业特点, 提出具有独特性的观点和举措。本文探讨了水文文化及其体系的建设, 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文化,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素云.加强水文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研究[J].江苏水利, 2015 (1) :46~48.

[2]蔡璇.浅议构建水文和谐文化[J].中国科技博览, 2014 (48) :90.

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设计 篇9

人类在长远的发展史中, 通过与水的接触、运用、欣赏等实践活动, 形成了水文化。人类常把水与哲学、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美学、文化传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产生了许多与水结缘的物质或精神财富。

水与人类的文明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沿水而居, 水环境从人类产生的那刻起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逐渐又因水衍生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 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明史。

孔子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让人对水的灵动享受不已, 中国的比德思想更是把人类对水的崇拜发挥得淋漓精致。

水造就了人类文明, 但是如今人类发展的文明却把水逐渐地消灭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倡导人类尊重水资源, 保护水文化。水文化的重要性杂近些年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挖掘保护水文化的地域性, 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 重视水文化的生态环境营造, 不仅留住了水文化, 更是留住了人类文明。

2 乡村水文化资源分类与设计策略

2.1 乡村民俗地方特色型水文化资源

地方水文化民俗有端午节、泼水节、龙王节、龙舟节等;水神祭拜、鬼节放河灯、出海前祭拜龙王庙等宗教仪规无不表现着浓厚的水文化;各地的饮食水文化更是数不胜数, 如品茶节、酒神节、醋神节等。

2.1.1 运用原则

严谨的保护民俗水文化的乡土性。水文化民俗是长期以水为畔的居民, 对水的认识、理解, 还包括他们与水发生各种活动中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等。民俗的形成是经历史的发展, 将人类与水的各类活动, 通过升华、精炼、提取而获得的精神财富, 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当地文化、历史的元素、特点, 具有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在运用民俗水文化的时候, 因因地制宜, 严谨的去挖掘、保护当地的民俗水文化, 不歪曲、不捏造, 确保水文化的原滋原味。

因地制宜保留差异地域特色。民俗水文化资源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 具有着较强的场地性, 例如一些对水的节庆类、信仰崇拜类的水文化资源往往存在于独特的以水而生的村域文化中。不同的村域会形成不同的村庄水文化, 即使是同一大水域, 水域的南岸村与北岸村都会形成不同的村域特点, 因此因地制宜的保留其村域的水文化特点, 也是开发的一大关键原则。

2.1.2 运用方法

参与体验型的文化活动开发。民俗水文化是人类长期与水相处所衍生出的各类与水相关的生活习俗与信仰, 正因为其来源于生活, 在运用时文化活动的开发就可以多往参与体验型发展, 例如增加水上活动的自助性, 游客可亲自参与到这些民俗中, 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亲自祭拜水神、制作水产品等, 将游客充分的融入到当地水文化中。

相互结合、综合式开发。民俗水文化的发生往往有着特定的时间、空间、特点, 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乡村环境中民俗, 保留着朴素纯朴的特点, 其民俗水文化常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相互存在, 如果在开发时, 各种文化能相互结合的共同开发, 更能将水文化发展宣扬得更好, 各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同时发展, 更能将传统的水文化真谛深入人心。

2.2 乡村文体娱乐型水文化资源

文体娱乐一直是人类满足生存后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享受, 各类文体娱乐型的水文化资源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早在屈原《九歌》诗中的《河伯》、《湘君》两篇中, 就对古代一些水上娱乐活动进行过描述。到了唐宋时期, 大型水上娱乐活动发展形式更为丰富, 例如一种在水上表演木偶戏技艺的艺术形式———水傀儡活动就很盛行, 活动生动的将一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再现在人们眼前, 以愉悦人们心理。自古以来端午节的水上赛龙舟在如今依旧备受人们喜欢推崇, 这都是文体娱乐型的水文化资源, 现代各类新文化的加入, 新的娱乐型水活动也发展起来, 例如水上游乐场、水文化主题公园等, 这些娱乐活动的产生都来源于历史长河, 是传统水文化的发展与延伸。

2.2.1 运用原则

充分挖掘水体自身资源。水文化的娱乐休闲性活动例如漂流、游水、乘舟、观景等, 常需要依赖于水的自然属性。在娱乐水文化活动的设计中, 如何在传统的水活动之上, 再深入的挖掘其特色, 是这类资源开发的重点。

与时俱进的设计原则。现代的水文化活动对其功能上有了新的要求, 例如活动的大众普及性、空间的公共性等, 故娱乐型水活动设计应与时俱进, 根据各类年龄参与者的心理要求、活动特点, 将活动设计得具有大众普及性。水活动的空间设计上还要将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公共性融入其中。

2.2.2 运用方法

创建主题公园型。当河流水域宽阔时可以创建以水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或水上游乐园, 水上游乐园是以水上娱乐活动为主的主题公园, 设计可以将乡村中传统的水上娱乐活动与现代主题乐园的休闲方式结合起来, 即保留了乡村的传统文化, 又赋予了它时代的气息。该类乡村河流旅游开发项目易带动周边经济的兴起, 在江苏例如汤山的“水魔方”游乐项目的开发就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人气上升。

创建时代特征的健康休闲产品。人类与生俱来就带有着亲水的渴望, 水能在不同层面上给予人类满足与抚慰, 使人身心健康。一些以水为载体具有时代特征而开发的健康休闲旅游项目很值得推荐, 例如水疗度假村、水上活动村等。这些健康休闲产品的组成类型有很多, 例如足浴、水鱼足疗、温泉疗养、垂钓、划船等, 都能让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时俱进, 健康向上, 符合现代人类的心理、生理需求。

3 小结

无论是乡村民俗地方特色型水文化资源, 还是乡村文体娱乐型水文化资源, 都是人类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智慧结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现代河流景观设计运用到乡村环境建设中来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未来乡村环境建设市场空间开发度大, 效果明显, 而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将是其关键突破点。

摘要:尊重人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水文化, 因地制宜的运用水文化营造特色河流景观, 是景观设计师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将乡村河流水文化进行了分类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探究不同方式的运用手段, 以增进对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运用与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乡村,河流景观文化,特色,设计

参考文献

[1]孙高峰.浅谈城市水系景观与人文资源的共融—以邵阳市资江风光带规划为例[J].湖南城建高等转科学校学报, 2002.

[2]黄国平, 马廷, 王念.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中国园林, 2002.

[3]王中华, 邓明静, 王海侠, 冯晨静, 杨建民.京杭运河 (江苏段) 河岸生态景观带设计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 2007.

浙江水文化研究与实践分析 篇10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浙江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江河孕育了灿烂的浙江文明,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显然是浙江文明的摇篮,流淌在浙江的两条江河—运河与钱塘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浙江文化。在浙江的人类历史中,自然所迈出的第一步是逐水草而居,以后“择水而栖,择江而居”,与水紧密相联。从运河、东钱湖、鉴湖的沿河河岸诞生了杭州、宁波、绍兴。至今,浙江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偎依着一条河流。

在浙江水文化产生的渊源中,“跨湖桥文化”是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后,又一个新石器时期文化,它把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移了1000年。人类的文明从来都是和水纠缠在一起的,河姆渡文化中所饱含的丰富“水文化”就是人类文明史的一段缩影。纵观浙江文化源流,流淌在浙江大地的运河钱塘江,滋润了深厚的浙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水文化。回顾浙江的历史,水正是浙江文化产生的渊源。

2 水文化的内涵

水文化是人们在治理、开发、利用、配置、管理、保护以及认知、美化、欣赏、表现水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集合。其特征一是人的劳动实践性,劳动创造了水文化,没有人的长期劳动实践,水只能是自然的水;二是创造水文化的劳动形式的多样性,既有对水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又有对水的认知理解、欣赏表现;三是水文化内容的广博性,包含了人类创造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且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

3 水文化的内容

3.1水制度文化

水制度是一种在水事方面调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整合社会结构、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文化现象。水制度文化包括水经济制度、水政治制度、水法律制度、水行政制度、水教育制度、水管理制度等,以及实行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个体的参与形式。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制度文化有其一致性,也有其差异性,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文明程度。

从古到今,钱塘江海塘管理有规范、严格的制度。从清代开始,设立各段海塘专银,供岁修之用。建立了一种“海塘保固制度”。在保固期内,海塘如有损坏,承修官员必须赔修,就是官员本人去世了,也须由家属赔修。沿塘设立禁碑(可考虑禁碑镜头),以防人为破坏。民间还有些传说,一旦海塘建不好,或者海塘一旦出事,负责的官员要杀头的,传说就这样杀了37个当官的。

正是因为在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得到保障,海塘才能维持到今日,二、三百年来,一直捍卫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水工程文化

浙江水利工程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自然之水就打上了人文的烙印;从大禹治水起,人类就开始了与自然之水的工程博弈。《史记·夏本记》记载,禹“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水,定高山大川”,即他带着测量工具,到各处勘察地形,测量水势。带领百姓“疏川导滞”,排除洪水和积涝,使水回归河槽,流入大海。水工程文化内容如下:

(1)为了防止洪水灾害,保护人类生存而建造的防洪工程。

(2)为了保证农业用水需求的灌溉工程。

(3)为了满足运输和交通需求的水运工程。

(4)为了保证城市用水的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工程。

(5)为了改善环境而设置的池塘、渠系工程、河道。

上述五个方面,是浙江水文化在物质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些物质形态的文明成果,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区域间的交通和经济交流状况,还不同程度地决定了社会其他物质形态的文明进步状况,比如浙江的蜀锦业、酿酒业以及后来的造纸业,都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休戚相关。

3.3水利景观文化

浙江省是水利大省,也是旅游文化大省。吴越人自古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江海湖泊中往来,“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构成了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水文化。

3.4水利科技文化

与我省水利建设历史一样悠久的水利科技,在历史时期中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5水利风俗

水利风俗,是水利历史文化在民间生活层面上的反映,它虽然是民俗文化,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浙江文化中有关水和水利的思想、价值观念及由水而形成的行为习惯,甚至是一段历史时期人们水利实践活动的浓缩与映射。浙江水民俗文化十分丰富,水风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心态。

3.6水文学、水艺术文化

浙江的历史,是治水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水文物古迹众多。水文物古迹本身就是一本刻画着岁月的书,在它身上记载着许多水的历史故事。现存的古堰、古闸、古堤、古河、古井、古桥、古河埠、古船等,是水文化中最凝重的实体物,也是水文化的历史见证物,是浙江不可多得的水文化遗产。

浙江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有关水的作品层出不穷,面广量大,形式多样。如诗词歌赋、格言警句、故事传说、绘画摄影、篆刻书法、铭文楹联、碑文石刻、瀑布喷泉、建筑雕塑等,体现了对水的人文性、包容性、伦理性、和谐性和务实性,反映了浙江人对水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思想传统和文化精神。

3.7水利人物

浙江的治水历史源远流长,涌现出许多彪炳史册的治水英雄人物。

4 水文化的功能

水实际上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尽管科学技术对于了解水循环和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但是,科技的发展需要适应具体环境,并且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期盼,而这又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类有责任建立起符合伦理的、完善的水资源治理系统。水资源管理本身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进程。

水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育人”的功能。

第二,传承水利文明的功能。

第三,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第四,提高水工程文化品位的功能。

第五,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功能。

5 对策与建议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省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贯彻和实践可持续水利发展观。随着可持续水利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人们对水资源性质、水资源开发治理、水资源利用保护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了新的治水理念、治水方略、治水制度、治水手段、治水精神的诞生。反过来,这些新的理念、方略、制度、手段、精神等,又将对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建立研究机构,定期举办水文化论坛。重视水文化研究,培养形成高素质的水文化研究队伍,联合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上一切有志于水文化研究的人士,形成较为完备的水文化研究机构。定期举办以“水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或研讨会,形成水文化研究与传播的有效平台。

二是建立水文化资料库。搜集、整理档案、书籍、实物等水文化研究资料,建立水文化资料库,为广大水文化研究专家和爱好者提供方便。建设水文化网站集中展示广大劳动者治水、用水、管水、护水、乐水的历史、业绩以及治水人物、科学技术、治水理念、治水手段、工器具变化、与水有关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

三是开展水文化普查,抢救保护水文化遗产。我省水文化资源历史悠久、丰富多样,有些水文化的文物古迹,建筑遗址,工器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已经面临破坏与消失。我们应该组织力量进行水文化的调研与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水文化名录,开展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四是采取多种措施,传播普及水文化。采取参观考察,召开讨论会、研讨会,书法、绘画、摄影展览,文学艺术创作,拍摄专题片、影视剧,印制标语图片,编印水文化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水文化宣传,普及水文化知识,以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更好地了解水文化,理解水文化,把握水文化,弘扬水文化。

五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图书室、资料室、阅览室、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建立水文化考察、文学创作、书法绘画摄影等多种兴趣或创作小组,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使广大职工共享水文化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雷.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J].中国水利, 2009, (22) :17-22.

[2]李宗新.试论良好水文化环境的营造[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2, (02) .

水文化产业:一以贯之的繁荣 篇11

《管子·水地篇》中提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流水滋润着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同时,水也是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由此形成了水文化产业。

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到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从秦灭六国的关键一役——“李冰治水”到隋炀帝的“大运河工程”,从大元朝的挥师多瑙河到明王朝的无敌舰队,从大清国割让香港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到国民党丧权辱国的“花园口事件”,从红军长征路上的“四渡赤水河”到共和国民生工程“红旗渠”,从黄河小浪底到高峡出平湖,从东海大桥到“南水北调”,从埃及的苏伊士到新加坡的马六甲,从诺曼底到底格里斯……人不仅因水而生、由水组成,其传承命运更与水休戚相关。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水的命运史。

说到李冰治水,我们知道“都江堰灌溉中国,青城山道行天下”。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也就注定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下的产业选择与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都江堰的水文化影响,我们可以从本土的“放水节”深切感知。比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都江堰为让水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创新放水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向海内外推销这一文化品牌。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正式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曾全程直播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同步领略这一放水盛况。打造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修建都江堰水文化博物馆,摄制电视连续剧《千秋伟业——蜀郡守李冰》,打造李冰文化节、中国文化遗产日·都江堰文化遗产周。弘扬水文化的同时,将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推动水文化产业发展。

崇拜而成的水文化及产业

可以说,人对于水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水文化中文体游乐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久远。屈原的《九歌》中《湘君》《河伯》等多篇即是描述了古代大型的水上祭祀和娱乐活动。唐宋以来,水戏、水傀儡亦很盛行。水文化的文体游乐还向陆地延伸,如“拔河”虽系陆上运动,其竞争冠名以河,含有居其险、背水一战之意。中国象棋棋盘的中间明确标以“楚河”,应当看到这是水文化特征向陆上运动和进军的结果。如今,龙舟竞赛、划船、滑水冲浪等水上竞技已成为世界体育运动项目。现代化的水上公园,游艇更是水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进步。另外,滑冰、滑雪等现代体育运动也与水有不解之缘。而这些,我们往往将之归于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范畴。当然,它们也是正宗的水文化产业。

比如东莞沙田,在文化建设上传承和发展了龙舟文化和疍家文化,将咸水歌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全镇每年的大型活动全部选择在水上进行,设置水上舞台,策划与水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开展水上歌舞表演、举办水上集体婚礼等一场场富有水文化特色的活动,每年春节举行水上激光烟花表演、咸水歌传唱等一个个水文化精品项目,形成独具沙田特色的水文化活动。在文化产业上,围绕滨海水韵景观、海鲜特色饮食等,逐步推动旅游业、特色餐饮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水文化和很多行业、载体进行交融。

水文化产业之于城市

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水文化是典型的休闲文化雏形,也是现代休闲文化的根。生活在湖畔的渔民自创了许多源自湖泊的动人歌谣并由此诞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湖泊的传说歌谣,湖泊的诗文辞赋,湖泊的自然风采,千百年沉淀融合成我国的独特湖泊文化,它与山、江、河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山水文化。

现代的水文化产业,更在于它的文化观念渗入特定产品而形成的“增加值”。通常,文化的经济价值以附加值的方式存在于文化产品中。水文化的经济价值可以是“增加值”的方式构成某些特殊文化品,如茶艺、水幕电视、瀑布、其他以水为素材的艺术品和人工景观等。另外水与渔业,水与民风、民俗,水与建筑,水与民间传说,水与诗词歌赋,水与绘画,水与散文游记,水与音乐、书法、雕塑等,都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可以交融促进。

以扬州市为例,扬州的水文化资源优势十分明显。通过以水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做活做强水文化产业,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水文化产业链,进而推动扬州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确实是一种积极的战略选择。以扬州运河和长江扬州段为轴心,利用好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址等文化资源,以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和瘦西湖为辅助载体,以旅游、美食、地方工艺等水文化为特征,将水景观和水工建筑物以及河道岸线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古城文化、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打造具有扬州风格和气派,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重要影响的水文化产业。

尽管有了那么多成功的水文化产业的案例,但具体到每一个城市和园区,如何实现从“水文化”到“水文化产业”跨越;如何保持水文化个性、彰显城市文化特色,重现那些“城镇傍水而依,依水成街道,依水成市”的水文化特色;如何基于区域水资源特性、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资源供需态势,立足于区域内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水利用和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研究命题。因此,还是有很多水资源专家有所顾虑,他们的担心在于城市水域文化资源大多以人工化的生态资源为主。即使是原生自然水域生态资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被烙上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同时,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水系环境污染事件,让公众对于水系开发有了不少阴影。

对水文化宣传报道工作的思考 篇12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弘扬优秀水文化传统, 推进当今水文化创新, 为我国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需要加强水文化宣传报道工作, 为全国水利系统文化建设提供舆论支撑

弘扬水文化, 传播水文化, 促进当今水文化建设, 不仅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也是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号召。水利系统积极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出台《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大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水文化, 以水文化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明了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

足观众审美需求的今天, 更加绚丽、新颖、生动活泼的电视形象俨然成为了各大电视互相竞争的筹码。电视包装作为突出主题、特点与风格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节目确立自己的品牌, 赢得观众的欣赏。

参考文献

[1]刘琳.人文精神在电视包装中描绘了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 也是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水利系统广大职工来说, 面对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 面对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 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以水利实践为载体, 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 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 既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也是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全国水利系统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和中央对水利的战略部署, 把水文化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水利改革发展全局出发谋划水文化发展战略, 注重把水文化建设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 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 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 与积极培育和发展机关文化、行业文化等结合起来。目前, 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已经出台, 明确了发展重点和任务;各地水文化建设实践不断推进, 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日益得到各地重视;水利系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类水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利博物馆、风景区正在大力开展, 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水文化研究掀起热潮, 水文化教育和传播工作得到加强, 基层水利职工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总之, 目前, 水利系

的体现[J].记者摇篮.2010 (03)

[2]郭劲松, 晏礼庆, 纵涛.电视包装的重要性[J].新闻窗.2010 (05)

[3]李诗海.电视包装的几个问题[J].新闻窗.2010 (05)

[4]崔丽红, 杨帆.浅谈电视包装的原则[J].剧作家.2010 (02)

统正在构建水文化建设整体格局, 形成共谋文化发展、共建文化兴水的合力, 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号召。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对水利系统开展水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水利新闻宣传工作者做好水文化宣传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水利新闻宣传工作, 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肩负着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撑作用。水利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融入当代水文化建设的洪流之中, 成为普及传播水文化知识的主平台, 弘扬优秀水文化传统的主阵地, 推进水文化创新的助推器, 促进水文化发展繁荣, 促进水利改革发展, 为我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水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长期治水实践中, 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当今, 水文化建设风起云涌, 水文化创新不断推进, 水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古今丰富的水文化, 成为水利宣传

[5]高天方.电视频道品牌形象战略中的色彩设计[J].艺术与设计 (理论) .2010 (01)

[6]杨轮.电视包装的创意与制作[J].新闻前哨.2010 (11)

(辽宁广播电视台, 沈阳110002) 报道的一个富矿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水也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 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那些被改造的河流湖泊、水工技术、治水工具、水利工程等物质形态的水文化, 凝聚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创造。那些在不同时代治水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形态的水文化, 诸如与水有关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及社会组织, 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行为准则和制度模式。那些精神形态的水文化, 诸如与水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科学著作以及文学艺术等, 不仅是内涵丰富的精神产品, 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

目前, 水文化建设已被融入水利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之中, 人们开始从文化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倡导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同时, 各地开始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角度来谋划水利发展, 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 文化元素开始融合到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 丰富了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 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 展现了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目前, 有关机构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挖掘传统水文化遗产, 开展传统水文化遗产调查, 梳理传统遗产科学内核, 切实保护好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在这一进程中, 水利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水利行业精神, 水利系统广大职工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发挥身在水利系统、熟悉水文化传统、了解水文建设进展的优势, 不断创新水文化宣传报道方式, 丰富水文化报道内容, 服务于我国水文化建设。

2012年5月, 中国水利报社创办了《水文化专刊》, 提出了专刊的办刊宗旨、总体定位、格调品位、服务受众、媒体功能。提出以“普及传播水文化知识, 建设先进水文化, 弘扬优秀水文化传统, 推进水文化创新”为办刊宗旨, 通过努力将专刊打造成“水文化知识的传播载体, 水文化建设的展示窗口, 水文化思想的交流平台, 水文化创新的推进先导”。通过舆论引导, 促进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水利行业精神, 促进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人水和谐理念, 促进水利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水利改革发展;促进水利系统文化繁荣发展。在创办中, 我们设置了文化视点、文化论坛、文化建设、中华水地理等板块, 在选题实施上注重社会视角, 在文章内容上强调人文特色, 在版式上追求疏朗高雅, 在传播效果上, 力求体现高传通性, 为水利系统决策者、实践者, 水文化研究者, 水文化建设受益者提供一道值得阅读的文化大餐。

自创办以来, 《水文化专刊》以其传播水文化知识, 弘扬水文化传统, 指导水文化建设创新, 对行业水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初步建立了读者的阅读依赖, 提升了专刊品牌影响力, 受到水利系统广大水利职工和有关专家的称道。

近期, 我们综合考虑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纸质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报社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对《水文化专刊》进行创新改版。通过增加出版频次, 优化板块定位, 调整升级栏目, 加强专题策划, 丰富报道内容 (如增加水文化建设、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水文化作品、水文化人物等) , 弱化“说教”方式, 强化“文化”功能, 发挥《水文化专刊》的舆论引导作用。

专刊头版。关注水文化大事, 注重热点和落点报道, 注重选题文化气息, 注重弱化“说教”方式, 实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效果。

“水文化论坛”板块。通过维护好专家专栏, 发出权威声音;增加《本刊评论》, 发出编辑部声音, 增加《博弈》, 发出大众心声, 使专刊思想内涵厚重起来, 努力将其建成为水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源。

“水文化建设”板块。通过设定《决策者说》《水文化建设巡礼》《图说水文化建设》《那人那事》《基层动态》等栏目, 呈现接地气、可读性、独特性的文章, 记录水文化建设历程, 梳理水文化建设思路和举措, 交流建设经验, 展示建设成果, 全面推进水利系统水文化建设蓬勃发展。通过努力, 将此板块打造成为“水文化建设实践展示平台”。

“文化地理”板块。通过优化《中华水地理》《摄影水故事》栏目, 新增《生态文明之光》栏目, 丰富重大选题, 增加文章历史厚度和社会宽度, 增强版面文化气息, 打造“水利系统《中国国家地理》”。

“水文化作品”专题, 将集中关注水利系统内外开展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影视、动漫等各种水利文学艺术形式的水文化创作活动。设置“文化水利”“创作园地”“书香文化”“摄影绘画”等板块, 设置《作品鉴赏》《文化观察》《名家在线》《笔会》《新书看台》《创作之路》《摄影天地》《美术大观》等栏目, 分别打造“联系涉水文化大家的桥梁”, “凝聚基层水文化创作者的家园”“展示水文化著述的窗口”“展示水文化建设风采的平台”。

打造好《水文化专刊》, 宣传好水利系统的水文化建设, 一是要开展好自身能力建设, 特别是加强编辑队伍执行力建设, 提高协调、组织、策划、管理、推进选题的能力, 结合栏目, 培养报社自己的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文化学者;二是要注重作者资源建设。结合板块设置和栏目定位, 加强与相关系统内作者, 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 使其成为重要的思想来源, 丰富的内容来源;三是注重对外互动协作, 要开放办刊, 走出去, 引进来, 打造平台, 凝聚力量, 提升专刊品质。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道

上一篇:音乐专业教育下一篇:高中物理要民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