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2024-07-01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精选8篇)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1

农机合作社是将农机的服务、营销、供应与生产等进行统一化管理, 进行市场化的运作, 建立起农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农机合作社的建立与健全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是农机手与农机户实现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有效途径。

1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特点

1.1 农机管理的科学化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建设必须坚持的管理原则包括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等, 必须做到规范有序、严格管理、遵章办事、建章建制。为确保农机管理的科学化, 应实现三个“四统一”。具体来说, 就财务管理而言, 必须做到管理统一与单车核算, 收费标准必须统一, 收缴机耕费必须统一, 采购油料与配件必须统一;就机务管理而言, 必须做到检修机具统一, 技术培训统一, 技术标准统一, 技术鉴定标准统一;就生产管理而言, 必须做到生产规划统一制定, 统一调度机车, 作业质量标准统一, 供应油料统一。各项工作在运行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守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相关制度与规章, 实现滚动式发展, 避免资产增值出现流失。

1.2 整地连片化、标准化

在通常情况下, 农机作业合作社所装备的大型机车都在90马力以上, 且作业耕深是在25cm以上, 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 实现深耕深松, 从而使整地的标准与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整地可以实现连片作业, 最小连片地块可达到300亩左右, 最大连片地块可达到1 000亩以上, 可使机车的利用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1.3 生产经营的市场化

农机作业合作社科学组织了田间生产活动, 包括实行订单农业、养畜大户联合种植以及租地种植等, 其目的均是为了确保种植面积, 使合作社经济收入得到一定的增长。具体来说, 订单农业是指合作社与农户签定种植收购合同;养畜大户联合种植是指合作社组织调动养畜大户进行统耕统收与田间分管;租地种植是指合作社可以租用农户的土地进行种植, 然后每年给予农民相应的租金, 而农民则可以选择搞第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

2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运作方式

2.1 社员组成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社员主要包括种田能手、农机户等, 而合作社就是通过充分利用种田能手的技能与农机户提供的农机设备获得一定的农业技术支持, 实施保护性的耕作工程。另外, 农机作业合作社主要是经营农民承包流转的土地或者主要农田的作业等。

2.2 出资方式

农机作业合作社一般是由社员进行出资入股, 且资金主要是用于供件商店、供油站、修理部、库房的生产资料的购进与维护。

2.3 管理模式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社员享有退社自由、入社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平等权利等, 且在通常情况下是由合作社主动与农民签订农业农机作业的项目合同或者土地流转合同, 然后对社员农机作业作统一安排。

2.4 利益分配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社员在合作社的管理、经营与生产中均有参与, 是按照作业量或者出工进行计工与考勤。社员的利益分配主要是实行按劳取酬, 即按照社员实际的作业量或者工数发放工资。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利润可按工时与股金进行合理的分配, 然后按照农时季节进行结算与分配。另外, 有机具的社员需服从合作社的调度与安排, 需上交一定的管理费, 且收入与支出需自行负责。

2.5 服务方式

农机作业合作社会为社员提供联系作业、技术培训以及机具修理等, 且其作业质量标准与价格收费标准也是统一制定。此外, 农户与合作社是按照作业季节进行分期结算。

3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作用

3.1 增效增收

农机作业可使生产成本得到一定的降低, 使粮食产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并由此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农机作业合作社则是通过对大中型的农机具的充分利用, 将农民分散经营的一些土地作集中连片地处理, 可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经营机制、技术以及资金做较好的整合, 能够有效进行资源的配置, 实现标准化的生产, 从而提升农产品流量, 并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得到一定的提高。

3.2 解放劳动力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可以有效解放农村的劳动力, 使农民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减轻, 促进社会的分工与分业。农民可以依据市场价格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 将主要的作业环节交由合作社, 然后外出从事其他工作, 使其劳务收入得到进一步的增加。

3.3 提高作业水平

农机作业合作社可以起到推广农机新技术的作用, 并使农业机械化的作业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合作社采取的是集中连片机械作业, 其优势是可以实现节本增效, 并起到典型辐射的作用。

3.4 提高社员收入

农机作业合作社实行的是统一服务点, 可以有效避免无序竞争, 且同时可以起到降低油耗的作用, 使农机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实现农户与社员的双赢。

3.5 深化土地改革

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使土地在农机作业合作社进行集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权市场的构建, 从而使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4 举例分析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应用与发展

4.1 案例资料

某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 因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工业化的加快, 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现转移, 且发展业和稳定农业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所以, 为了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该市采取了农机作业合作社这一出路。该市现有的农机作业合作社共有12家, 其承包经营的土地共388.33h㎡, 其年毛收入为5 825万元, 净收入为145.01万元, 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4.2 股东结构与机械装备

案例中的12家农机作业合作社股东共有91个, 是由工商业者、农科员、村干部、种粮大户以及农机手等构成, 且合作社均严格按照相关条例组建, 其制度完善, 证照齐全, 建有机械操作的使用制度、机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另外, 因农机作业合作社的成立, 机具的运用更为有效, 且农民的购机实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4.3 服务项目与优惠政策

除了承包地进行服务外, 该市的农机作业合作社还对一些周边地区提供了粮食加工、机插、排灌、植保、机收、机耕等服务, 使农机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 且实现了以较少成本获得较高产出的目标, 使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此外, 除了省政府规定和工商、税务规定的以奖代补的统一优惠外, 该市、县两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 即对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合作社给予以奖代补2万元, 且购机补贴在原有补助的基础上增加了10%。对农机作业合作社扶持力度的加大, 无疑可以有效促使其快速、稳定地发展。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利于家庭承包制度的稳定, 粮食生产体制的创新, 可以使耕地抛荒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少;有利于推广创新科技, 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 并使农业技术普及到位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创新农业标准化的推广管理, 可使粮食质量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案例中的该市自建立农机作业合作社后, 稳定农业与发展工业间的矛盾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 该市的合作社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 因而其服务对象与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且其利润空间相对较窄, 需要政府与相关部门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关注。总的来说, 该市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发展赋予了当地农民合作新的内涵, 并为其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新方法, 可以减少耕地抛荒面积, 并对粮食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分经营间的矛盾, 可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以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解放, 使二、三产业得到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建立也可以使农机适应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并使农机化的作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从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 使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得到一定的保障。此外, 农机作业合作社还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起到增添后劲的作用,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春玲, 郭洪元.浅谈农机作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 (6) :17.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2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农机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80-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广大农机用户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产生的连结农机用户(家庭农场)与市场的非盈利性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对于农业机械的大力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通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几年来,通榆县按照省市农机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要求,积极引导、扶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数量达19个,会员发展到200多人,对于发展全县的农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协调农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农机事业,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农机用户与农机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广大农机用户调整有方向,增收有了希望。

2 通榆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种种问题的产生,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2.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资源难以优化使用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刚刚组建时,少部分农民以资金形式入股,大部分农民则以物化形式加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这其中包括一些诸如农机具、土地、场房等。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营的主体,按规定,社内的成员可以从中分红。可是在实际运营的过程当中,尽管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的是民主化管理形式,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统一每位合作社成员的经营意愿,因此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有时只能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去经营。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设备资源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分离的,如果真的出现了意见分歧,就会使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设备资源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与有效的保护。

2.2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大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保证为合作社的成员服务,有时还可以跨区域作业,通过农机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农机运行的经济效益。可事实情况是,在农机用户对外服务过程中,由于地域的广阔性,农用机械运行的速度不是十分快,距离远的由于农用柴油的涨价,使得农业机械要走相当远的路程。因此,这就实际上导致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成本和服务质量的增加。

2.3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差距

在农村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所有农村的农机资源,从而提升本地农机的服务能力,为农民增强创收水平。在实践中通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三大难点:一个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农用机械要想更好地开展跨区作业进行服务,就需要一些功率大些的农业机械,这些功率大的农用机械用途广,可以更好地开展异地流动性跨区作业。毫无疑问,这类功率大的农业机械价格偏高,动辄上万或十几万,即使有农机购置补贴,也需要自己花费很大财力。二是作业条件改善难。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机化作业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难以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加之农村农田的条块分割的基本情况没有也不可能有改变,因此要实现农机社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技术、服务水平难以提升。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各项政策鼓励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但要增强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3 通榆县今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离不开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大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与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机用户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了农业机械化的综合装备水平,真正体现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效增收作用,是现有农村经营体制下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

3.1 进一步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时的各种章程,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建立健全民主的管理制度,既保证集体的权力得到尊重,又保证社员的利益不受侵害,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要由合作社来详细制定并實施,通过建立起高效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合作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促进土地面积的集约经营

土地面积小而且远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合作社的运营成本,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农田作业。因此,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土地的集约经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按千家万户的各种利益关系、统计数据等,这项工程应该由政府部门来做。

3.3 多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制定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在购置农机补贴方面和基本建设投资方面向合作组织倾斜。农机部门要加强引导,在管理、技术、信息、装备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多方支持,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继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3

截止目前, 全市农机部门共争取项目40项, 其中国家农机购机直补项目11项;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29个, 共投入购机资金15629.2万元, 其中向上争取4539万元, 农民自筹及利用北欧贷款11090.2万元, 落实大中型拖拉机877台 (其中90马力以上拖拉机220台) , 大中型农具1546台套, 大中型收获机188台, 插秧机654台。

(一) 农机合作社组织形式多样化

1. 农机大户联合型农机合作社

由一个拥有较大规模农机资产、形成一定的服务实力的农机大户牵头, 本村或邻近几个村的农机大户自愿联合, 以实物出资组建的农机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在鹤岗市农机合作社中占有相当比例。例如东山区东方红乡的小山、萝北连生农机作业合作社等。

2. 村集体所有型农机合作社

村领导班子过硬、集体经济实力强、农机管理经验丰富的行政村, 由村集体投资组建农机合作社, 这类合作社既满足本村作业又外出作业增加收入。在本村作业时带有福利性质, 作业期间, 只向农户收取作业成本费, 外出作业的收入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和村公益事业。如:绥东镇永兴农机作业合作社、东山区红旗乡长胜农机作业合作社。

(二) 农机合作社服务模式逐步市场化

1. 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拓展发展空间

合作社根据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 依靠自身优势, 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承租、托管土地,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拓展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兴隆农机作业合作社、新山农机作业合作社等都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上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多的承包3000多亩, 少的承包200多亩。

2. 合同化服务, 提高效益

全市86%以上的合作社采用了“五统一、一核算”的订单作业模式, 实行“统一联系业务, 统一作业质量标准, 统一调配机车, 统一组织收费, 统一后勤服务, 单机核算”。据统计, 今年三秋期间, 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订单及连片作业面积占整个作业面积的70%以上, 通过订单作业, 尽管合作社每亩让利农户5~10元, 但单机收入仍在2万元以上, 多的收入近4万元, 比未入社的机手收入增加5000~8000元。

(三) 农机合作社的管理运行日益规范化

1. 内部管理逐步规范

鹤岗市的已经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 包括章程, 各项管理制度, 并设立了各种运转机构。

2. 服务逐步合同化

合作社在向农户提供服务时逐步由双方的口头商议、即时交易、君子协定转变到签订作业合同, 实行订单作业。通过合同作业, 保护了各方权利, 规范了作业行为, 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也提高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3. 经营运作逐步产业化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 围绕农机的作业服务, 拉长链条, 向农机销售、维修服务领域拓展, 形成专业化特色, 同时服务项目更加细化, 已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

二、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 投入资金不足, 发展规模小

鹤岗市农机专业合作因为资金投入不足, 拥有的多为拖拉机, 小麦玉米收割机, 犁、旋耕机等普通机械设备, 而高效、低耗、环保、多功能的先进机械设备少, 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二) 作业项目单一、经营服务范围不宽

全市65%的合作社仅从事田间土地平整、收获等作业, 机械忙一季闲一季, 机械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因为没有其他经营项目, 人员也是仅忙两季, 人力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浪费和经营服务单一使得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后劲。

(三) 是作业成本问题

燃油税费改革后, 燃油补贴直接按土地面积补贴农民, 如果提高作业价格, 许多农民则放弃机械作业, 导致农机作业量减少, 反之, 则导致农机作业成本的提高, 影响了社员的收益, 制约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三、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 加大宣传, 提升影响

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要经常性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加大宣传, 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要重点宣传有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知识、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同时要推介先进典型, 扩大影响力。

(二) 统筹发展, 量质并举

农机管理部门要结合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发展状况, 对现有合作社进行整合, 培植典型, 优化内部结构, 拓宽服务领域, 实现规模效应, 要引导合作社之间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 打破地域等限制, 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有效增强农机专业合社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做到扩大数量的同时, 提升服务质量。

(三) 加大培训, 增强能力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4

近年来, 在滨州市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度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仅有1家, 2008年先后登记注册了25家, 总数达到26家, 注册资金4685万元。

(一) 组建规范。

全市2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 经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都有明确的章程和健全的制度。

(二) 形式多样。

从目前滨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看, 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机户之间的联合, 如邹平成才农机合作社、邹平东来农机合作社、邹平县兴灿农机合作社;二是村与农机户之间的联合, 如博兴县利民农机合作社、博兴县鸿运农机合作社。三是农机部门与农机户之间的合作, 如沾化县下洼镇农机合作社、邹平县孙镇农机合作社。

(三) 特色鲜明。

多元化主体牵头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格局, 使农机专业合作社涉及不同的领域, 呈现出各自的特色。26家合作社主要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 服务领域涉及粮食生产和本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作业, 既有专业化, 又呈多样性。

(四) 体现共赢。成立合作社, 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机具统一调度, 使农机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五) 效率提高。

邹平成才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5月23日注册, 现有各类机械66台, 2008年秋季, 与淄博市张店经济开发区石桥办事处签定0.158万hm2玉米收获-深耕-小麦播种的作业合同, 调集114台机械参加作业, 实现作业收入350万元, 单机平均收入突破3万元。

(六) 效益明显。

邹平东来农机服务合作社, 以东来农机公司为依托, 专门抽出15台大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成立东来农机作业服务队, 并吸收16个农机作业队, 拥有各类机械160多台套, 2008年承担了邹平县政府下达的高速公路沿线玉米秸秆还田小麦保护性耕作任务, 作业面积0.18万hm2, 合作社年收入达281万元。

二、农机合作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登记注册程序需要理顺。

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比较困难, 需要当地工商管理部门积极配合, 尽快理顺注册程序,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二) 农机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主要是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等, 需进一步装备排灌机械、植保机械等, 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三) 机库用地问题急需解决。

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 绝大多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存在着农机具无处存放的问题。滨州市26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农机原值达5000多万元, 由于无专用库房存放, 长年日晒雨淋, 造成机具老化、损耗严重, 给农机手带来经济损失。

(四) 贷款融资比较困难。

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具占用资金较多, 除少部分政府补助外, 绝大部分需要农民自筹, 融资问题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 急需给予信贷支持, 提供各种低息贷款。

(五) 社员素质有待提高。

广大社员开拓市场、驾驭市场和抗御市场风险方面的能力较弱, 市场调研水平和信息捕捉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社员政策法规意识淡薄, 缺乏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相关技能。

(六) 管理机制急待完善。

目前多数合作社是由社员分散经营、独立核算为主, 社员只交少量管理费, 有的甚至不交管理费, 合作社自身发展无资本积累, 难以发展壮大。

三、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建议

(一) 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 建立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二是建立部门互动机制, 积极协调农业、财政、工商、国土等有关部门,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注册登记、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库房用地等便利。

(二) 多措并举, 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 及时总结农机合作社典型经验。二是强化培训, 对合作社负责人、社员以及农机大户进行梯级培训, 不断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加强与农机合作社的密切联系, 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发挥农机合作社装备优势和组织优势, 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三)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机合作社不断壮大。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5

农机合作社在甘蔗“双高”基地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本人认为:

一、农机合作社有能力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机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农机生产经营服务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各地的大中型拖拉机手基本上都带机加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因此, 农机合作社和专业服务公司有能力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适合为糖料蔗“双高”基地提供甘蔗生产耕种管收的机械化作业服务, 从而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发挥机械优势, 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

农机合作社使用大中型拖拉机作业改变了传统的甘蔗生产方式, 以土地“小块并大块”和土地流转为契机, 在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相对连片面积13.33hm2以上, 单幅地块长度200m、宽度25m以上、坡度13°以下的糖料蔗“双高”基地进行机械化作业, 采取120 马力左右的拖拉机配套机具深耕、耙地作业, 实行开行 (沟) →施肥→斩种→消毒→摆种→覆土→压土→盖膜一体化的种植流程, 每亩播种量5000~6000 个牙, 损牙率小于2%, 蔗种覆土厚度5~8cm。据调查数据显示, 农机合作社采用机耕、机种、机管的甘蔗比传统种植模式种植的甘蔗, 普遍实现亩产增收3t以上, 以传统种植模式亩产5t计算, 土地产出率提高60%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逐渐发展壮大, 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新主体, 在提高农机化水平、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 促进新技术、新机具推广, 土地集约经营, 提高农机利用率, 实现甘蔗生产节本增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机械深耕, 抵御自然灾害

农机合作社按照糖料蔗“双高”基地机械化技术要求, 机械耕深30cm以上, 深耕稳定性≥90% , 开沟深度垄顶至沟底为30~50cm, 种植行距1.2m以上的等行距或宽行1.2m以上、窄行0.4~0.5m的宽窄行。一是利于中耕田间管理, 抵御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二是能加强土壤的透气性, 从而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效养分;三是利于消除杂草和病虫害;四是促进根系发育,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五是可深层施肥, 利用作物残茬、蔗叶和有机肥, 有利于逐步熟化下层土壤, 增加根系吸收营养范围。

四、甘蔗“双高”基地, 让农机合作社发挥更大作用

糖料蔗“双高”基地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适应大马力农机作业, 让农机合作社的大马力农机发挥更大作用。今年那丽镇马鞍岭甘蔗“双高”基地, 溢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3 台大型拖拉机在深耕松土, 一台大型拖拉机带着甘蔗种植机在种蔗, 20 多天时间, 就基本完成40hm2“双高”基地的犁耙、种植任务, 充分发挥了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五、抢农时, 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6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 培育和发展新型的农机组织, 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 在当前多种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中, 农机专业合作社比个体农机户、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专业大户都更具有生命力和优越性, 更能适应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 将逐步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组织形式。

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整合农机资源的基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增加, 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 无锡市滨湖区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拥有各种农机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拥有单机数量增多虽然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但也出现了农机闲置不用的现象, 造成农机具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高, 反过来又影响农民购机的积极性。而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农机资源, 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先后, 统筹安排, 机动灵活, 有组织地进行连片作业, 从而提高农机具的作业效率;可以组织开展跨区作业, 从而拉长作业链条, 延长作业时间, 增加使用农机具的收益;还可以扩展服务领域, 组织农机开展运输、维修、兴修水利、乡村道路建设等作业, 从而拓宽创收渠道, 确保农业机械“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2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优化农机结构的载体

对于千家万户的农民来说, 由于经济实力和田间作业需求等因素的制约, 他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同时拥有各种功能不同的农机, 大多数农民都是以单机作业。对于他们来说机械生产只是局限在生产的某个环节, 更多需要机械化作业的环节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去完成。农业机械的不配套, 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各种不同功能的单机和大、中、小型的农机有机组合起来, 实现统一管理, 统一安排, 有效开展农机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 专业合作社能够实现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的转变, 即:由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 由侧重于生产环节机械化转变为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 由侧重于农业机械动力增长转变为农业机具、配套农具的增长。

3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基地

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而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认可和掌握程度。在这方面, 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发挥实验基地的作用。首先, 专业合作社可以请区、镇农业和农机培训机构、农机推广部门及农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 分期分批对农民和其他农机户开展新机具操作技术培训;其次, 合作社还可以组织农民开展现场示范, 现场学习, 互相帮助, 互相提高;再次, 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和生产厂家或科研机构合作, 通过研制开发或引进新机具、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

4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实现主要农产品全程机械化的龙头

前几年, 无锡市滨湖区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个体农民使用单机作业较多, 机械化的程度长期停留在某个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上, 主要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没能实现, 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

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一方面, 合作社整合农机资源, 优化农机结构, 能够为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必要的机械装备;另一方面, 合作社推广和应用了新机具、新技术, 为农产品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以马山为例, 该镇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重点, 2010年成立了滨湖区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立兴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并将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应用作为主攻方向, 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推广、业务指导和开展跨区作业等措施, 2010年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了重大突破, 达到了96%, 比“十五”末期增加了45个百分点。

5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的主体

资金投入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在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中, 有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的购机补贴投入, 银行信贷投入, 社会资金投入, 个体农民的投入, 农机大户投入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投入等。在各种投入渠道中, 中央等各级财政的投入是一种补贴, 带有引导和奖励的性质, 银行信贷的投入仅仅是起到一种补充的作用, 而个体农民现有的收入水平决定他们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 所以, 在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体系中,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投入的主体。首先, 农机专业合作社本来就是由农机大户和一般农户组成, 它整合了农民的资金, 将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 使得农民购买大型农机成为可能。其次, 合作社整合机械资源, 优化装备机构, 拓展服务领域,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又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增加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再次, 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带动更多的农民对农机的投入, 从而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的渠道;同时, 合作社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投入的趋势, 又可以利用更多的中央等各级财政的补贴资金, 有利于逐步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

农机化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篇7

1 模式

从农机化合作组织的组建形式上可以看到, 一种是以资金、土地入股, 按股分红, 机具实行统一作业, 分散管理。另一种是以资金、土地和机具入股, 按股分红, 机具实行统一作业、统一管理。主要理由是旧机具不好量化入股。在机具入股上, 大部分合作社都分2步走, 即旧机具不入股, 实行统一作业, 分散管理;新机具入社入股, 实行统一作业、统一管理。这是农民的发明创造, 从生产形式上看, 可做到统一整地、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和统一销售, 实现了“六统一”。合作社的成立, 打破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 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了农民分工、分业, 增加了农民收入。

2 作用

(1) 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农机化生产合作组织引导会员带头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带动了农业和增产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使粮食作物增产幅度明显。以吉林省敦化市为例, 大豆平均增产了15%~20%, 播种和收获期分别缩短了10~15天。

(2) 统一作业价格, 维护了农机作业市场良好秩序。合作组织间相互联系、沟通, 合理制定作业价格, 避免恶性竞争, 维护了农民和有机户的利益。

(3) 传递活源和新机具信息, 增加社员收入, 促进新机具推广。合作组织、社员之间积极交流活源和新机具信息, 有效解决了有机无地耕、有地无机耕和会员选择优良新机具问题。

(4) 开展学习和技术交流, 提高了会员技术素质, 及时排除机械故障。

(5) 推动农机化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通过发展合作组织, 教育引导会员, 会员影响农民, 改变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传统思想, 树立走合作化大生产新观念, 为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子, 调整生产关系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效果

(1) 发展生产的投入从未像现在这样多。自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 合作社成员在购买农业机械和发展生产上的资金投入大幅增长, 敦化市的合作社户均投入3万余元。

(2) 科技意识从未像现在这样好。过去, 农机部门每推广一项新技术或一种新机具都很难, 导致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如今, 合作社的农民都是一些思想观念新、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和信息灵通的农机大户, 他们聚集合作, 增进信息和技术交流, 提高科技种田意识。

(3) 团结协作的氛围从未像现在这样浓。以前, 由于农民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户与户之间没有联系, 信息不灵, 生产成本高, 增收项目少, 农民增收十分缓慢。合作社成立后, 农民间合作日益密切, 社员内部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团结协作, 相互配合, 共同发展壮大和受益, 共同致富。

(4) 研究发展生产的时间从未像现在这样多。过去农民是“一个季度过年, 一个季度种田, 两个季度干闲”, 考虑发展生产的时间不多。现在, 合作社的社员喝酒、打麻将的少了, 只要有时间, 就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多打粮, 怎么扩大生产规模, 开发什么新项目, 怎样增加经济收入, 把心思放在研究生产和发展生产上了。

(5) 一事一议从未像现在这样顺畅。以前, 农民议事难召集, 一件小事讨论通过需要很长时间。现在, 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肩负着大家的信任和希望, 事事都听取大家的意见, 意见好统一, 议事好表决, 充分体现出了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所带来的益处。

(6) 思想从未像现在这样要求进步。过去, 农民只要种好地, 不愁吃、不愁穿就心满意足了, 精神追求不多。合作社成立后, 有一些社员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官地大荒地和黑石永红合作社的社员们说:“没有党的关怀, 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我们要加入党组织, 带领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目前, 敦化市农机作业协会成立了党支部, 下设20个党小组分布在各个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成立, 进一步强化了农机作业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 运行更加规范, 加强了党对农机合作组织的领导, 提高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合作社今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合作社发展的新现象表明, 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有利于培育思想进步、科技意识高、懂经营和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有利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抗御市场风险, 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 篇8

1 具体的工作环境的突出影响

1.1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交流、物资交流和信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机经营者和农机使用者组织起来, 以互惠互利、互相协作、取长补短、自愿平等为原则。开展技术交流、物资交流和信息交流活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 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农忙时由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统一调动使用、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标准, 开展机械系列化作业, 解决了农机经营者有机车无机具和部分村农机车少的问题, 做到了优势互补, 利益共享, 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1.2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维护行业利益发挥了监督作用

监督和规范农机供应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 保护广大农机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利, 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民间群众组织同样有责任保护广大社员的利益。在农机供应市场, 假冒伪劣产品一直充斥着市场, 侵害广大农机经营使用者的利益, 还危及着农民的生命安全, 在农村部分地区行政管理形成盲点。在农机作业市场, 如何运用作业合同约束农机经营者和农机使用者, 如何保证农机作业时间、保证农机作业质量、保证作业收费的兑现等问题, 不能全部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发挥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镇通过各种培训, 组织村民有序地到外地务工, 以一人带多人的方法外转劳动力3 290人, 占全村劳动力的60%。他们不仅在外学到了经营知识和专业技术, 有了一技之长, 有的还成为管理人员, 人均增收收入600元。

2.2 促进了畜牧业繁荣发展

为安置剩余劳动力, 在村里修建了养殖园区, 协助村民贷款, 鼓励养殖。同时, 我镇与德隆牧业集团公司合作, 采取公司+农户, 龙头带基地的模式, 养牛3 700头, 养羊38 900只, 养殖户加大了信息沟通, 降低了不良竞争带来的风险, 增加了收入。全镇养殖户发展到323户, 从业人员达到1 500多人, 人均增收460元, 占农业总收入的30%。

2.3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依托农机合作社, 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两年, 对全镇村民实行“两免一奖”政策, 即免农户的合作医疗费、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对于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奖励2 000元, 全镇实现了合作医疗, 使老百姓有病能得到及时就医治疗。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作业的信息平台。有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形成了统一的作业服务质量和作业价格, 避免恶性竞争, 维护了机手和农户之间的根本利益, 在为机手和农户服务的同时, 它自身也得到发展和壮大, 真正实现了“三赢”。

结束语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专业性服务组织,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已逐步遍及我县, 涵盖了农机作业的全过程, 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解决农民机手作业面积不足, 。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 组织不规范, 内部发展动力不足, 造血功能低下等问题, 必须加以重视, 在发展的过程中予以解决和完善, 使之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梦麟.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 2011 (4)

上一篇:组织规律下一篇:现代图形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