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

2024-08-25

丧葬习俗(共12篇)

丧葬习俗 篇1

摘要: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我的家乡江苏泗洪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丧葬习俗,如哭丧、丧服、埋葬、头七隆重的祭祀仪式等。

关键词:泗洪,丧葬,丧服,土葬

1、丧葬习俗研究

丧,在汉语中,本义是指“逃亡”后来表示“死”。葬, 在汉语中,本义是指“藏”,后后来表示“埋葬死者”。丧葬习俗其实就是指人死后到埋葬以及之后要遵循的一些习惯, 仪式等。

对丧葬习俗研究的人有很多,王夫子《丧葬文化学—— 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一书从宏观上给我们介绍丧葬文化的起源,发展,给我们很多启示,但是他只是从宏观角度谈丧葬,对各个地方的丧葬习俗比没有提及。又如,李如森的 《汉代丧葬制度》细致的给我们讲解了汉代的丧葬制度。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汉代又提倡孝道,崇尚厚葬, 所以汉代的丧葬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他只是以一个时间段为纲描写一个朝代的丧葬制度,并没有各个地方的丧葬习俗的描绘。而且笔者查阅很多资料并没有看到有关泗洪地区的丧葬习俗的研究,而本文正式写地方性的丧葬制度,应该有一定的意义。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的殡葬方式可以分为“保存遗体”和 “毁灭遗体”两种类型。前者可以分为:土葬、悬棺葬等, 后者可以分为:水葬、天葬、火葬等。

2、泗洪丧葬仪式过程

2.1擦身、换寿衣

古代的丧葬习俗是在换寿衣之前要给死者擦身,泗洪地区的丧葬习俗里没有擦身只是给死者示意性的擦擦脸、手脚等。寿衣大多是早就准备好的,有的老人在还没去世前就会张罗着给自己买寿衣,有的老人寿衣都收了好几年才派上用场。泗洪地区的寿衣一般为深蓝色或黑色,总之就是颜色很重的色。若是老太太去世了,还会多一块头巾,黑色或深蓝色的,裹在头上。有些老人活着的时候也戴,但是去世的时候裹上就显得比较正式,有地位,有面子。穿寿衣这个过程只是几个人进行,其他的人到门外等着,等大家都可以进来时,死者已经穿的整整齐齐,躺在地上铺好的被褥上,而且身上也该着一层被,一直把头蒙上。

2.2安置死者

死者一般是躺在铺好被褥的地下,死者头前要点上一个油灯(就是很故事的那种,也叫洋油灯,成为“长明灯”), 据说是为死者指路用的,所以它必须一直亮着,知道死者被葬;还得放一个很大的棕黄色的盆,这个盆用来烧纸钱,家乡用的就是那种很大很粗糙黄纸剪成的方形的纸片,而点这个纸钱的火就专门用“长明灯”的;除此之外还要放一碗米饭,米饭中间竖直地插着一双筷子,这是给死者上黄泉路上吃的,所以家乡很忌讳吃米饭时把筷子竖直插在碗里,因为只有死人吃饭时才会这么做。

死者的孙子、孙女就一直跪在死者的头前,一是表明对死者的眷恋不舍,二是照看着不能让“长明灯”熄灭,还得不停的烧纸钱。一般在死者安放的屋子的外面会搭起一个 “奠堂”。

2.3丧服

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里很重视丧服,分为斩衰、齐衰、 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泗洪地区虽然没有这种说法,但是丧服也是非常讲究,按照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分别有不同的丧服。

儿子的丧服是白色的圆形孝帽、白布做的上衣,长过膝, 腰间系麻绳,鞋上要用针线全部覆盖式的缝上一层白布。

女儿的丧服是一条长长的白布,搭在脖子里后两头接近膝盖,身上披着一整块白布,一般会连头一起蒙上,手里会有一条不太长的白布,俗称“手巾”,基本是用来擦泪的, 鞋子也是蒙上一层白布。

孙子辈的丧服是一个白色孝帽,帽子中间再缝上一小块红布,俗称“花帽子”,鞋子上也只需缝上一小块白布。

重孙辈的则是在孝帽上缝上一小块绿布,鞋子上缝上一小块白布。如果死者年龄很大90岁以上,视为很长寿,则孙子辈的孝帽整个都做成红色的,中孙辈的孝帽都做成绿色的。

其他的亲戚,若是男的则带个白色孝帽,脚上缝一小块白布;若是女的则有一条长的白布,挂在脖子里,脚上也缝上一小块白布。

2.4报丧

在前几年电话还没有普及时,死者主家确定好亲戚名额和死者丧葬时间时,会找族里几个健壮的稳妥的青年,分为四个方向寻找亲戚向其告知死讯,俗称“跑信”。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向亲戚告知死讯都是靠双腿的,所以叫“跑信”。 后来有了自行车,“跑信”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再后来有了电话,就直接打电话告知了。

2.5正吊过程(办丧事当天)

泗洪地区丧葬习俗宴请亲友这个仪式是很隆重的,它比结婚、孩子满月时宴请亲友的仪式多了很多,而且复杂很多。

2.5.1亲友的吊唁

亲戚接到“跑信”通知以后按照通知的时间来到死者主家,没走到门口时就会哭死者,死者的儿媳妇们会一起迎着哭出去扶着来的亲戚。迎亲的儿媳妇们哭着去迎来吊唁的人,如果死者是公公的便哭“我可怜的爷啊”或“我可怜的嗒啊”之类的(需要说明一下泗洪地区的“爷”或“嗒”是爸爸的意思),如果死的是婆婆便哭“我可怜的娘啊”之类的, 这俗称“迎亲戚”。

2.5.2迎“猪头祭”仪式

所谓“猪头祭”,是在宴请亲友那天,已婚女儿和侄女要准备一个像摆祭台一样的物品,主家会提供一个桌子,两个男子抬着,每个已婚的女儿和侄女要准备一个猪头(猪头是生的,但是被屠夫刮完毛、洗干净的),猪的两个鼻子里分别插上一根葱,放在桌子的中央,再摆上四碟类似饼干的点心。这天早晨根据长幼次序,从村口把准备的这几件东西放在主家准备好的桌子上,一直从村口哭到死者所在地,当然主家会有很长的迎“猪头祭”的队伍,这个队伍都是女性, 大多是同族的侄媳辈的,每个人头上都顶着白布,哭着去迎 “猪头祭”,再跟着女儿或侄女的猪头祭回来,无论死者有多少个“猪头祭”,这些迎“猪头祭”的队伍都是这些人。如果死者的家族很大,这个仪式会进行很长时间,迎“猪头祭” 队伍里的人大多要哭上大半天,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迎“猪头祭”的。

2.5.3设宴请吊唁宾客()

泗洪地区丧事正吊俗称“扒干饭”,“干饭”就是米饭, 设宴时的餐具是全新的,一般都是比较小而精致的瓷碗(俗称“花碗”),亲朋宾客们吃完饭便直接把碗筷带走。

2.5.4烧马烧轿,出棺下葬。

出棺下葬多为天黑后,出棺时需要八个壮年抬着棺木(俗称“举重”)。在抬棺木下葬前会有一个仪式死叫“烧马烧轿”。 这个仪式很讲究,是家属亲友们最后一次向死者告别。

主持者在一个椅子上放上死者的牌位,椅子后面放有迎 “猪头祭”的那个祭桌,上面放着猪头,鸡,四或六碟点心。死者的儿子排成一竖行,头上系着一个长手巾,手巾拖到膝盖,手里拿着手臂粗、半臂长的柳树木,用这个长手巾包着柳树木的两头,弓腰,双手与膝同高。死者孙子右手拎着马灯(照明的工具,现在也有用手电筒的),左手拿柳树枝,跟在放有牌位的椅子旁边,后面便是儿媳妇,以及族里男女。刚出家门长子要把抱着的那个一直放在死者头前烧纸的劳盆摔了(俗称砸劳盆)。

把棺材下葬埋好后,儿子们手中的柳木要按顺序插在坟头,亲友宾客送的花圈盖在坟上。所以如果是新坟的话,从柳木上就可以判断死者有几个儿子。

3、结语

泗洪的丧葬习俗很大一部分继承了古代的丧葬习俗,如确定人死后的哭丧、报丧、丧服按男女、长幼不同也有很多不同、土葬、“头七”祭祀等。但是也有很多与中国古代丧葬不同的地方,如“猪头祭”、“砸劳盆”、“柳木棒”等。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土葬”是因为我们汉族对土地的热爱, 也认为只有入土才能安息。而“猪头祭”则代替了沿袭了古代祭祀中的“猪,牛,羊”,但是只取了其中的“猪”。所以研究泗洪地区的丧葬习俗是件很有趣也很有必要的工作。

丧葬习俗 篇2

为亡者举办丧事,一些习俗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办丧事俗称过白事,一般情况下,人过六十而亡的,其丧事如同喜事一般红火热闹,所以,又将丧事称为“喜丧”。

整个丧事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尽孝送终:

当病人垂危时,应及时通知所有子女等直系亲属,让他们尽可能多抽点空闲守护在病人身旁,直到病人咽气为止。这可使子女晚辈多尽一点孝心。还可以在病人临终前听取遗言,日后按照遗嘱处理好病人生前未能处理的事宜。

二、小殓

当病人故后,及时破窗遮红。破窗,即捅破窗纸,或打开窗扇,以便让灵魂仙逝,同时也放走病人生病时的那些病魔、晦气。遮红,即将室内外所有的红色东西用白纸贴住,并在屋门街门的门板上,撕去原来的红对联,贴上白纸,影壁上冲门也贴一张,据说鬼魂怕见红。屋屋内有镜子,用白布遮住那是鬼魂怕阳光,镜子会反光。

同时主要亲属为死者穿送老衣。这送老衣又称寿衣,有的又将穿寿衣叫“装裹”,因此寿衣又叫“装裹衣裳”。一般情况下送老衣是四季衣裳(单衣裳、夹衣裳、棉衣裳和鞋帽等)。所有上衣不系扣子,裤子不系裤带,据说用扣子会扣 死,用裤带会勒死,亡者难转生。上衣将衣襟搭住就可,有的缀上几根带,但这带子搭住就行,不能结死结。腰带就横放在裤腰处。穿好衣裳后,为死者简单整容。整理好后,从病床移到停丧的灵床上。灵床一般用木板床,床上铺谷草,谷草上铺黄褥子。死者面朝上躺在灵床上。这时,用麻丝将两脚绑在一块。用栓有线的铜钱放在嘴里上下牙之间,那穿过钱孔的线,挂在耳朵上。那麻丝叫绊脚丝,嘴里的那钱叫“含口钱”,又称“含口”。接着用一块布盖在死者身上,这块布叫蒙头,有的叫盖头,多用蓝色,上边有时还绣上金童玉女等。布的一边中间有一个纵向豁口,长度约一尺,布的这边盖在死者头部,将死者的面部遮住。死者头下的枕头顶上往往绣一些传统绣花。如过奈何桥之类的。(寿衣盖头不宜用缎子,可用绸子,据说用缎子,以后家中断子,绸子才子孙兴旺。)

三、报庙:

把上述工作做完后,死者的儿女烧倒头纸。倒头纸,一般用纸做成钱搭子形,或做成包袱状,里边装上纸钱。死者的亲属在灵床前烧这纸钱,放声痛哭。同时,有人燃放爆竹。然后,孝子头上戴一块白布,这块白布通常六尺长,纵向折几折,戴在头顶,脑后结个结,俗称“泪头布”。戴好后,由人提着灯笼,领着孝子到土地庙去烧纸钱,哭拜。俗称报庙。过去报庙,为表示孝顺,孝子光着脚,当今不再这样。

四、穿孝挂幡

报庙回来,直系亲属穿孝衣——白褂子、白裤子、幔白鞋。孝子的孝衣不缝边,就是所谓的“斩衰”。女儿、儿媳与孝子一样,都戴泪头布。其他人,孙辈白孝帽,曾孙辈戴蓝孝帽,玄孙戴红孝帽。再后边的已出五服不再戴孝。

白鞋也有讲究,孝子的鞋如双亲只死了这一个,另一个还活着,白鞋在脚后跟处留下一截不幔,如双亲都故去了,白鞋就全幔上了。孙辈只幔鞋的前半部分。

灵床前摆上灵桌,中间一香炉,香炉里插上三支“打狗饼”,这打狗饼,由一根秫秸棍(这是一根打狗棒)和插在一头的圆饼组成。传说阴间多恶狗,亡者到了阴间遇到狗,先用饼喂狗,狗还不让路,就用打狗棒打它。灵魂就可以顺利的到阎罗殿报到去了。香炉里点一炷香,据说魂灵由这支香引导,一条道走到黑,直到阎罗殿。香炉后,摆三碗饭,多用挂面;桌子一边,点上一支蜡烛。(又叫长明灯)

孝子跪在停丧屋的屋门一边,叫守孝。女儿、儿媳分别坐在灵床两头。顺序以长幼分左右,大的在头这一边、二的在脚那一边,三的又到头这边,四的在叫那边。依次律推。

守孝期间,孝子在男客吊唁时跪拜回礼,儿媳、女儿女客吊唁时陪哭,并注意在香炉里续香(一枝香点完时接上另一支香)和续蜡,不让香燃烧间断和不让灯熄灭。不的话,死者的魂灵失去了引导会走错路,或因路黑找不到路,自然 难以顺利到达阎罗殿报到。

乡邻则制作门幡挂在门上。门幡由白纸条做成,纸条的数量是死者的岁数。每条纸是由几节互相连贯在一起的几小条组成,每条纸的节数,表示自死者往下有几辈人。如死者有孙辈,纸条是三折;有重孙辈,纸条四折。栓在一起的地方还绑有馒头与木炭,拴在一竹竿上,挂在门的一边上方。死的是男的就挂在左边,死的是女的挂在右边。(左、右以面朝门外确定)

五、报丧、吊孝

报丧:挂起招魂幡后,派人报丧。首先注意的是要向人主家报丧。所谓人主,死者是男的,死者的外祖母家就是人主,如死的是女的,她娘家就是人主。另外母族的所有亲属舅舅妗子,姨妈表兄妹等都需要报丧。儿女亲家,当然也是需要报丧的。报丧帖式如下

正寝 孤子某某某泣血告家门不幸祸及严父某月某日寿终 这是一个父亲死了母亲健在的报丧帖,而且只有一个儿子。如果母亲死了、父亲健在,只有一个儿子,则改为:

如以前双亲中一个故去,这次又亡故另一个,“孤子”改为“孤哀子”;兄弟多的,要一一列出。

在报丧帖上,左边也可写上出殡时间例如:

内寝哀子某某某泣血告家门不幸祸及慈母某月某日寿终

某月某日某时出殡内寝 吊孝,又称吊纸,其实就是一种祭奠活动。收到报丧信 哀子某某某泣血告家门不幸祸及慈母某月某日寿终 息后,这些亲戚都会马上到死者家中去,一般情况,去吊唁的人都带一包炉供,几张纸钱(一种黄色的烧纸),到灵桌前先施礼,多数是跪拜,有的行鞠躬礼,最近有施默哀礼的。多数接着哭一通,有的礼毕即退出。男的吊纸,孝子还礼;女的吊纸,女的陪灵人还礼。

停丧期间,每天傍晚都要由人领着,到报庙的地方烧一次纸,参加的人包括死者的所有晚辈,孝子、儿媳、女儿、侄儿、侄女外甥等,一般男的到报庙处,女的出了家门不远就地烧纸。领着烧纸的人,手提灯笼,走在前边,烧纸的队伍跟在后边,队伍的顺序按亲近远疏排列,孝子一般需左右两人扶着。

六、入殓

入殓就是大殓,“大殓”指收尸人棺,现在实行火葬的只是履行这一程式。时间一般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有的在出殡的前两天晚上。有时为避免双日,选在出殡的当天凌晨。大殓意味着死者与生者将阴阳两隔,是亲人与死者的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

收尸盛殓的棺材,多以松柏木制作,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 籽,或以为导致绝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 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棺材外面一般漆成黑色,也有用木材本色的。棺材头上往往贴有五燕碰寿的图案。(中间一个篆书的寿字,四周均匀的围着五只蝙蝠,蝙蝠俗称燕巴虎,五个蝙蝠寓意五福)寓意福寿双全。棺材身上有的还画上一些图画,如龙,花鸟等。

棺材底铺上一层柴火灰,灰上铺棉絮,棉絮上铺一层黄纸和冥币,棺材内四周贴上花墙纸,棺材盖内面也贴上花墙纸。

入殓有一定的程式,入殓前,先去烧纸,如同停丧的那几天的傍晚。烧纸回来,治丧的总理宣布入殓,这时那些穿白戴孝的人们都到院子里,跪在地上;攒忙的(帮助治丧的乡亲)到屋里,撤去灵床前的供桌;在治丧总理的指挥下,先由死者的女儿媳妇做最后一次整容——“净面”,先洗脸,后拿镜子照照,接着把头扶正往死者的下巴两边脖子周围放些棉花以保持头不变形。这时是不许哭的,所做的这些工作除放棉花外,都是做做样子就行。然后将用过的脸盆镜子传出室外,将这两件东西叩放在瓦口底下。有的还给死者手下放些日常死者爱用的东西。这是陪葬制度的遗存。最后儿媳将蒙头扯下一块,叫扯富贵。净面这一环节结束,这时请刚才“净面”的女眷出去。

总理指挥乡亲将棺材抬到灵床前放地下,叫来孝子,由孝子抱头,众乡亲将死者的尸体移入棺材中,这时要去掉脚上的绊脚丝,口中的“含口”。孝子再一次整理尸体,主要是看手放的顺当与否,不顺当纠正。脚下放一络子,没有络 子放一土坯。

总理接着喊“打帽”,随即众人将棺材盖传进屋内,将棺材盖左右与棺材两边对齐,慢慢由材头向下移动,使材盖上的木隼进入材边上的穴中。

总理宣布“钉帽”,由木匠将准备好的钉钉入棺材预留的孔中,以防止棺材移动时棺盖脱出。这时孝子在一边,随着钉钉的过程喊,棺内是父亲,喊“爹,躲钉。”,棺内是母亲,喊“娘,躲钉。”

上述程序做完后,将原来的灵床传出去,原来床上铺的谷草收起放在墙角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条板凳拿来,众乡亲将棺材放置在板凳上,放在原来灵床那地方,摆正后将灵桌搬回来。灵桌上香炉里的那支香灭掉,换成三支香,这三支香点着后,将其熄灭,插在香炉里。香炉后摆上九个九个头的花馍馍,每三个一组,成为“白祭”。原来点着的蜡烛也就熄灭了。众人撤出灵堂,众亲属嚎啕大哭。

棺材上放上第二天出殡时长孙打的招魂幡,孝子们手中拿着的哀杖。哀杖一般是用一根一米左右长的秫秸,缠上白纸条,这纸条预先剪成一边有剪口的形状,粘在秫秸上那剪口翘起,另外还不远粘缀一朵白花,一般孝子的哀杖上缀四组白花,盟儿、干儿的哀杖缀两组白花。这哀杖又叫雪柳,还叫“哭丧棒”。

招魂幡 招魂幡,制作的材料有:秫秸、竹簚、白纸、黑纸、线等。招魂幡分两大部分:挂幡的哀杖和幡。

哀杖一般用秫秸做成。制作方法:幡的顶端用火烤后做成龙头状,整个秫秸都用白牙纸缠住,纸的牙子飞起,不远缀上一朵白花。龙头上方向两边插两竹簚,竹簚也用白纸缠住。顶端扎成白花状。向下弯的地方准备吊幡。弯曲处多有白花点缀。如是有孙子、重孙的,缀的花有的是用黄红纸做成的彩花。

幡用纸和竹簚做成。分为两部分,吊幡纸的彩蓝,吊的幡。

吊幡纸的彩蓝,俗称草帽,由竹簚做成。如死者还年轻,不用彩蓝。彩蓝具体做法:截六根一尺左右的竹簚,用白牙纸缠住,每三根绑成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绑成一个六个角的星状。两个三角形交叉处对角绑一根弯曲的竹簚,三根弯曲的竹簚成圆拱状,交叉在一起的地方摔线,吊在龙头的向下弯曲处。竹簚上缀一些白花。

挂的幡,通常在一张三角形的黑纸底边上粘上三条吊打,这三条纸,中间的有十三四厘米宽,两边的有六、七厘米宽。这些纸条剪上图案。有的在中间那一条上,剪成四个圆钱图案,每个圆钱中央写一个字,自上到下为“引路童子”。两边的纸上,一般剪两竖行长方格图案。三条吊打下都有燕尾花牙。那张三角形黑纸,是由一张四方形黑纸对折做成的。对折处放一竹簚,三角形的顶端留一个小眼穿线,准备绑花篮中心。如果死者是55岁年轻的,三角用白纸。

棺材头上放置着第二天出殡时要摔的老盆。这摔老盆有个传说,据传,陶业的祖师爷范蠡做陶器发了大财。他就在每年的三月半和十月半,为穷人设棚施粥,此举很受百姓的敬重,跟他学做陶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一天,他想:我又没有儿子,死后这个家业交给谁呢?经过再三思虑,决定把乡邻们请来说说。他取出头一天做的老盆,说:“我死后,这老盆咋处理,请你们给我想想办法。”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把它献给皇上;有的说用红缎子包起来,想你时拿出来看看;范蠡都不赞成。这时,有个小伙子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时候,我给你摔了吧!”范蠡同意的点了点头说:“好,百年后,我这份家业就让这个小伙子请受(继承的意思)了,大家就给做个证吧!”自此以后,人死后,人们就买来瓦盆,让死者的长子在棺材前给摔碎,这就叫“摔老盆”。谁摔了“老盆”,谁就请受(继承)家业。现在一般由长子摔盆,但并不意味着父亲的遗产只由长子继承。

这老盆是一个瓦盆,里面装有麦麸、红花、红枣、粉条之类,用纸糊住。

棺材下有晚间要烧的小轿,轿前上上贡品。现在改为一 10 张纸上画的轿车。

入殓后,孝子的泪头布就缠在头上,头上还需戴上孝帽,这孝帽与别人的不同,上边的两个角上要缀棉花朵。

女的也将泪头布缠在头上。

灵堂外搭起灵棚。灵棚中冲着灵堂门设上香案,供桌后贴一张“央状”。央状的格式一般是这样的:

某年某月某日故显考某府讳某某之灵柩某年某月某日生 这是儿子为父亲办丧事的,如是孙子为祖父办丧事的,“显考”改为“祖”。为母亲办丧事央状如下

某年某月某日故显妣某府某太君之灵柩某年某月某日生 11 灵棚两边往往写有对联,内容多是表达死者一生的贡献,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例如追思父亲的“椿形已随云气散,鹤声犹带月光寒”追思母亲的“壼范垂型贤推巾帼,婺星匿彩驾返蓬莱”。

七、上供

在出殡的前一天下午,家族的晚辈都到灵前上饺子供。这饺子,有的是素馅,有的是肉馅。

如果是喜丧,这天下午,有的丧家还请来乐班吹唱。吹唱的剧种多是河北梆子,内容往往与孝贤故事,常唱到晚上十来点钟才结束。

八、夜祭、烧小轿

出殡前一夜的12点,死者的亲属要进行一次夜祭。多数情况是死者的儿女自己掏出钱来,为死者准备一些平时死者爱吃的食物。到午夜,将这些食物摆在供桌上,在神位前放上一个碗,一双筷子,供桌这边摆上儿女们要用的筷子。放两声炮,将家中的灯都熄灭,儿女们跪在灵前,等一段时间后,夜祭结束。家中灯再亮起,儿女再拜,站起,一起在灵前吃供桌上的这些食物。吃完后,由孝子去烧小轿。

烧小轿的地点就是前几天烧纸的地方,孝子不打灯笼,路上不许出声,默默走到烧纸的那个地方,焚烧纸钱并将原来供在棺材下的那个小轿烧掉。原来烧小轿时,孝子心中默念抬轿子的,现在多不再默念。烧完后,扭头往回走,不许 回头。有的,去时带一把谷草,回来时拖在身后,意思是不留下脚印,以免鬼魂跟回来。

九、出殡

出殡是一个很隆重的环节。这一天,亲朋好友都来祭奠送殡。丧家也为亲朋准备下宴席。

我们这里的风俗还兴闹女婿,女婿来祭奠时,人们将他拦在门外,不给他抬进供品,让他给小费,多数是要烟,也有要钱的。女婿到灵棚跪拜时,有的还在后边扯腿。

祭奠的供品,亲戚远近不同,祭品也不一样。全了有炉供、红祭、白祭,炉供是饼干,红祭是猪肉,白祭是九个九个头的花馍馍。另外有的还有酒、烟、炮仗。女婿家的祭品上述内容都有。

另外死者的亲家,要为死者的女儿、外甥挂孝,或为死者的儿子、媳妇、孙儿挂孝。所谓挂孝,就是准备一段白布或色布披挂在女儿、儿子、儿媳和外孙孙儿身上。

这天,门口有知客身穿孝服,头戴孝帽,坐在那里。有祭奠的进门,他站起来给来人施礼,多为作揖。来人还礼。知客身后有一铜器,俗称“当当杆”,男的进门敲一下,女的客人来,敲两下,通知里边陪灵的人。所以有俗语“打点”“当当杆不是当当杆是点”。

来人进灵棚祭奠。将带来的祭品置于供桌上,根据与死者的亲属关系,施礼不同。女婿多施三拜九叩礼,有的只是 鞠躬,有的跪拜,叩三叩。灵棚内两边死者的侄子、外甥、孙子等陪灵。来人施礼时,这些人都跪拜还礼。亲戚、乡邻还有给丧家钱的,这叫“续份子”。

女客进灵堂哭奠。

多在十一点时,为亲戚开席,男客有酒菜,饭多吃粉条菜、馒头。因此有人开玩笑说:“什么时候吃你的粉条菜。”送葬的人也都吃饭,即使不饿,也要吃一点,叫去坟上不空嘴。

丧宴进行时,由管事的带领孝子、孝妇给来人谢孝。即孝子全副装束,执哭丧棒、招魂幡为参加宴席的亲戚跪拜。

谢孝回来,就准备起灵。

起灵,是出殡前一个重要环节。撤去供桌,帮忙的将停丧期间院子里、屋里、街门上贴的所有白纸撕下,摘掉门幡。灵堂上,众人在总理的指挥下将棺材放正,材头冲着屋门。这时由有经验的人在棺材上拴好绳索,以备抬棺材、下葬时时使用。总理高喊:“请人主!”如死人是男的,他老娘家人就是。这些人中由长辈做代表,到灵柩前作个揖。这叫“参灵”。如是女的,女的娘家人就是,也是直系长辈做代表参灵。参灵的人退出后,在一个人的吆喝下,抬起棺材,运出院外,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车上。抬棺材这活是个力气活,尤其是在棺材头那里抬得,要用手扣住材下牙子,肩膀用绳索扛起,没有点力气的人是不能让他干的。棺材放置好后,孝子与孝妇等人都跪在灵车前,长子左手持哀杖,右手拿丧盆。只听总理一声“起驾。”送葬的鞭炮响起,孝子右手将丧盆高高举起,狠力的将丧盆摔到预先在地上放好的砖上。然后起身,在两人的搀扶下,走在前边,后边是其他送葬的人。孝子前有长孙打着招魂幡。现在有的前边安排有举花圈的、捧遗像的。

灵车在后,送葬的队伍在前,意味着送葬的拉着灵车。每隔一段路,有人高喊:“谢孝啦!”送葬的人们跪下,表示感谢大家帮忙送葬。坟地近的,直接走到坟上;坟地远的,往往走出村子就都上车了。

整个送葬队伍,前边是放炮的,接着是吹唱的和撒路钱纸的,打幡的,男的穿孝服的,女的穿孝服的。后边是装棺材的车;再后边是其他送葬的车。如拉花圈的车,拉纸扎的等等。

一路上,由撒路钱纸的人在送葬队伍前抛撒路钱纸。这路钱纸在做幡时已经做下,有白色、蓝色、红色、黄色的;将色纸先剪成圆形,再在圆纸中央剪出方孔,周围剪些扁圆形孔。将剪成的纸钱用秫秸杆穿起来,路上好用。

十、下葬

到坟地后,将棺材从车上抬下来。一般情况是放在坟坑的下方,材头冲着坟坑。这时,有的要请人主参拜,参拜毕,由一人指挥,众人拉住托棺材的绳子,慢慢将棺材送入坟坑 中。让孝子到坑边看棺材摆的符合不符合预先看好的向口。摆好后,在棺材头土壁上挖一土龛,放置义饭罐。接着由有经验的乡亲将女儿准备的席裹住棺材。众乡亲铲土埋住棺材。坟坑填的高出地面时,将招魂幡插上,继续填土成土堆。其间,孝子们围着坟自左向右转,孝妇、孝女围着坟自右向左转,转三圈后,跪于坟前。随着填土,还让孝子到坟前将招魂幡往上拔三拔。

基本成型后,宣布下葬结束。

十一、抢富贵

下葬完后送葬的那些孝子、孝妇、孝女,回到家门口时,有一个必做的事。门口预先已经放好了一个盆,盆内放上凉水,和一个勺子;桌上放一把刀,和切成片的馒头。他们到门口拿起勺子在盆里搅合几下盆中的水,把刀在盆边上磨几下,拿起一片馒头,吃一嘴,将剩下的扔到门楼上,才进门。在宅神前磕个头,才进入家内。据说谁先到谁会得到富贵,所以叫“抢富贵”。

十二、圆坟

下葬的第二天早起,天蒙蒙亮时,孝子、孝妇、孝女等如下葬时的装束,到坟前,上上供,跪拜,然后将昨天填坟时留下的土填到坟上,将坟头修整好。这就是“圆坟”。圆坟时,还要将昨天插在坟上的幡用铁锨铲倒,倒向的方向,选没有亲戚的那一方。圆坟回家后,出殡时穿的孝服才脱下。过去守孝期间,穿白裤子,幔白鞋。现在多数改为戴黑袖章,以表示对亲人去世的哀思。

十三、烧七纸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烧七纸”。

虽然说的是烧七,但其实不是在七日这天才烧,而是从去世之日起推算,每到六日时就烧,这叫做烧活时不烧死时。有的还请僧人和道士诵经、共经过七次(即七七四十九天)追荐。据说是为了超度亡灵,摆脱苦难。“斋七”礼仪还要求备办不同的祭食。比如有的地方是“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馅饼,“四七”火烧(干饼类),“五七”扁豆馅水饺,“六七”“尽七”无定食。

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 七七又称“尽七”。

有的地方相传“五七”是五阎王值班,这个五阎王喜欢闺女,去上坟的是女的,男的就不去了。

烧七纸时如遇上烧纸这一天是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叫犯七。有的说:“亡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意思是说,犯七有利于活人,但亡人却会因此而受罪遭难,所以,遇此情况,活人需要为亡人消灾救难。据说这一天是七阎王值班,七阎王很厉害。这一天丧家上坟时,沿路在道旁插上小旗,这小旗,由红绿色纸剪成三角形,粘在一个竹簚上。每插一个小旗,用提着的壶中的汤水浇一下。以便让死者的 魂魄有地方躲藏,跑累了,喝点水解解渴。一直到坟上。到坟上,在坟头上插上一个预先糊好的纸伞,周围插上小旗。在坟前祭奠一次。

嵩明老猴街村回族丧葬习俗研究 篇3

关键词:嵩明;老猴街村;回族;丧葬习俗

嵩明属于昆明的一个县,包括多个回、汉村镇,老猴街回族村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猴街回族丧葬习俗不断演进和发展。丧葬习俗中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同时也受到周边汉族村落的影响。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大致相同,而又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丧葬礼仪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礼仪,老猴街回民对其也是相当的重视。从具体的丧葬习俗中,我们可以从中窥探老猴街回民的信仰寄托,对死亡淡然而又不失庄重的态度,节俭的生活作风以及平等、一视同仁的道德观念。

一、嵩明老猴街村回族

嵩明老猴街村是一个回族、汉族杂居的村落。其中汉族仍占主要部分,回族作为一个小群体,仍然存活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下文将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老猴街回族的生存状况。

(一)自然生态环境

老猴街村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牛栏江镇,位于牛栏江镇东边,位于320国道线旁,交通便利,位于北纬25°05~25°28、东经102°40~103°20。

气候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混合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干湿分明,光照充足。海拔高度为2003.9米,平均年降水量929.6毫米,6~7月为雨季,年平均温度在13~14摄氏度之间。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其中大棚蔬菜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耕地总面积3773亩,其中水田1980亩,旱地1793亩。老猴街村民大部分家庭都在饲养牛、羊两种牲畜,主要食用肉类也是牛羊肉,大部分自产自食。也有少部分家庭饲养马,方便农业运输,但一般不食用,同时兼养鸡、鸭、鹅等家禽。

(二)社会生态环境

老猴街村辖清真寺一村、清真寺二村、玉皇阁、上节、中节、下节村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86户,人口4905人,其中回族294户,1390人,多为金姓、马姓、撒姓。

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庄稼,养殖牲畜为主。近几年随着大棚蔬菜产业的迁入,租赁土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村民就业。大多数家庭建造起了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村落中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公共厕所,垃圾集中摆放处,全民健身娱乐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道路为水泥路面,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嵩明县有多个回族村落,呈分散状态,并与汉族混居。男女到了婚嫁年龄,一般就会选择周边回族村落适龄男女婚嫁,少数人也会外嫁汉族,几个回族村落互相通婚,关系密切。

(三)精神文化環境

“回族是以伊斯兰宗教认同为前提、以中国人观念为认同基础的族群集体概念”[1]老猴街清真寺一村、二村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教徒称“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对回族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村中有清真寺1所,位于村子中心处,也是老猴街回民生活居民点的中心。同时清真寺也是讲经、礼拜,穆斯林重大节日聚餐的场所。清真寺内各种宗教活动由管寺(管理清真寺职务)和阿訇负责。

“‘元典是指那些具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性意蕴,又在某一文明民族历史上长期发挥精神作用的书籍。文化元典因其首创性、涵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成为该民族垂范久远的指针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2]《古兰经》就是伊斯兰文化的元典,是我们精神的寄托,为人处事的准则,指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

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默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也叫“清真言”,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具体为伊斯兰教六大信条,基本功课是“五功——念礼斋课朝”。《古兰经》说:“行善者,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且确信后世。这等人,是遵守他们的主的正道的,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

“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伦理道德关注人与安拉、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4]穆斯林相信前生后世,一切善恶都会得到最终判定,所以穆斯林大多严格恪守道德规范,努力行善,力争死后进入天堂,免受火刑的惩罚。伊斯兰教倡导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坦荡面对死亡,珍惜过好每一天。

二、嵩明老猴街村回族丧葬礼仪

《古兰经》说:“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5]人的生死是由真主前定安排的,人是无法改变的。伊斯兰教义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规律,我们不应害怕死亡,要坦荡的面对死亡。死亡是现世世界的终结,更是来世的开始。深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虽然回族散居全国各地,但其丧葬习俗大致相同。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鲜明独特性。没有鞭炮,没有花圈,是一场端庄严肃的丧葬仪式。

(一)归真前

回族一般不说“死”字,而把死亡称为“归真”或“无常”。

在病人生命垂危时,要把他安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作为亲人,在病人身旁守候,并及时通知在远方的儿女和亲属,使亲人能够见到最后一面。而且在最后时刻,亲属或家人要把“清真言”提及给他,使他在明白的时候念出“清真言”,带着这句最高的言辞,归向真主,面向后世。随后要赶紧到清真寺里请阿訇做“讨白”(意为忏悔,悔罪),旨在祈祷真主饶恕病人的罪行,忏悔和反省自己的一生。留遗嘱,主要包括财产的分配和施散以及对所欠债务的偿还,以求清清白白的离开人世。要“口唤”,即消除邻里乡亲、朋友之间的误会、隔阂,互相原谅,愉快的了结往事。期间禁止嬉笑打闹,更不能胡乱哭闹,要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病人安详离世。

(二)归真后

停“埋体”。当人归真后,阿訇给亡人暝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正其头,脱其衣服,不带一丝凡俗入土。亲人到清真寺借水床,幔帐,将尸体以仰卧姿势平放于水床上,头朝北,脚朝南,面稍向西(麦加圣城的方向),用白布盖住,用幔帐挡住,以防在清洗亡人的时候外面的人看到。清真寺用广播通知村民,谁归真,因何归真。村民得知消息后,奔走相告,不用邀请,都会自觉赶来帮忙,安慰亡人家属,为他们分忧解难,不计报酬,帮忙料理后事。也有“助丧”这一礼节,老猴街回民根据自己能力大小,或多或少给予一定经济上的帮助。一般情况下,早上去世下午埋葬,下午去世次日埋葬,一般不超过三天。所以,如果当天未能埋葬,还要“守夜”,一夜香烛不断,亡人亲属守至天明。

以上程序做好后,接下来就是清洗亡人,俗称“洗迈伊特”。给亡人清洗,男女有别。一般男人无常后由阿訇清洗,女人無常后由常年礼拜并熟悉丧葬习俗的妇人清洗。家人买好香水,卡凡,请村子里知名的,熟悉伊斯兰教丧葬礼节的老人剪“卡凡”和清洗身体,如果特殊情况没有人清洗的话,也可以由家人学着清洗。清洗亡人的人也要自己先洗“大净”,表现对亡人的尊重。用汤瓶壶(回族专用壶)乘洁净的清水给亡人做“大净”,从大小便污位处开始清洗,然后洗涤手、脸,漱口,呛鼻各三遍,按照先上后下,先右后左的次序清洗全身,直到洗干净为止。清洗完之后,用三层白棉布包裹,以遮盖羞体,在白布上洒上香水,既能清香身体,还能防蚊虫。随后,由阿訇诵读《古兰经》,告诉人们不要害怕死亡,人最终都会走向这一步。

站拜,也叫“折那在”,主要是为了给亡人赎罪。把亡人放到经匣里,抬至清真寺,将经匣放到中间,头北脚南,阿訇和其他熟悉伊斯兰教义的礼拜人围绕而站。孝子手持白布包裹的赎金逐一传递给每一位站拜的人。每位参与者接过赎金,用阿语轻声说:“我已接受它,我再把他转赠给你。”顺时针传递一圈,逆时针再传递一圈,传递多少人就意味着赎金增加多少倍。然后由阿訇领头,并排站立。阿訇进行“瓦尔日”演讲,即劝解人们如何更好的生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和谐,又涉及信仰问题,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生活方式,敬主爱人,劝解人们朝着善行而努力,珍惜每一天,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接“杜阿”,祈求饶恕罪恶,把天堂恩典赏赐于他,最后众人互说“色了目”,接“杜阿”,殡礼结束。

(三)埋葬亡人

殡礼结束后,将亡人抬往墓地掩埋。穆斯林一般情况下实行土葬,如遇在海上“归真”,也可进行水葬,但忌火葬,火葬被认为是最严酷的刑罚,只有安拉有权利使用火刑去惩罚恶人。过去要求妇女不能尾随,现在似乎也没什么特殊要求了。运送亡人一般不用车辆,以抬人为贵。全村没有事的老少都尾随着亡人一同到墓地,途中老少接力,争先恐后的抬经匣,穆斯林认为抬送经匣可以消除自己的罪恶,抬的过程中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急,要平稳,不能惊扰亡人。运送过程中不允许放鞭炮,扔纸钱,也不打鼓奏乐,禁止家人哭叫打闹。抬至墓地,事先已经挖好了坟墓,而且老猴街回民有自己专门的墓地,坟墓朝向西方,麦加圣城的方向,洞口狭小,仅容一人通过,坑深2米,不要求修墓打碑,深挖深埋。虽对修墓打碑不作要求,但受汉族村镇的影响,老猴街许多回民也为亡人修起了墓碑,并在墓碑上刻下家庭族谱。随后将亡人从经匣取出埋葬,诵读《古兰经》章节,祈求凭借《古兰经》的尊贵饶恕亡人,接“杜阿”,把经匣抬回,尾随送行的人到亡人家中吃饭,吃完后众人互道“色了目”,整个丧礼结束。

(四)纪念亡人

自亡人去世之日起进行悼念活动,规模大小和纪念频率根据自身家庭情况而定,村人俗称“做日子”。每到这个时候,家中点上香,请村中常年做礼拜、熟悉做油香的老妇人下“特思米”炸油香,宰羊,请阿訇到家中念经,吃饭。吃过饭之后由阿訇带领家中男性成员“走坟”,到亡者坟前诵经祷告,意为请求真主搭救亡人,开天堂之门。到斋月,村人自发的组织起来为“把斋”的人做饭,一起进食之后才回到家中。斋月最后的头一天晚上到清真寺里“守底格勒”(守夜),据说这一晚亡人的灵魂会回来,如果家人做了这些,亡人就会安心地、吃饱喝足地离开。

三、嵩明老猴街村回族丧葬仪式特点

回族的丧葬仪式在整个丧葬系统中是比较特殊的,是丧葬系统中独特多彩的一支。其具体的丧葬习俗也与回民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处事方法密切相关。从这些具体的丧葬习俗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求土葬、速葬、薄葬、人人平等的特点。

(一)实行土葬

回族丧葬的主要形式是土葬。真主从土地上造化我们,同时我们也从土地上复活。土地被认为是与水一样纯洁的东西。穆斯林民众始终保持有“入土为安”这一说法。所以回族一直使用土葬,并一直持续至今。

虽然也有其他一些民族实行土葬,但回族的土葬与其他民族是不同的。老猴街清真寺放有一个经匣,全村共用一个经匣,重复使用。所以经匣是不随亡人一同入葬的。把亡人抬至墓地,从经匣中取出埋葬,经匣带回清真寺,供下一个亡人使用。老猴街回民的坟坑内不作任何铺垫,不用木板支撑,也不用砖砌,认为最接近泥土才是最好的。清代穆斯林学者王岱舆在《正教真全》一书中的风水章中说:“不用棺椁,至理有二:一乃自然,二乃清净。自然者,缘人之本来乃土也,返本还原,复归于土,谓之自然;清净者,乃人之血肉葬于大地,遂可化而成土,若以不洁之水投于江海,即无不洁之味;若倾于其器中,其秽愈甚。较之此理,此非清洁乎。”[6]回民深挖深埋,不会过多的占用土地,土地可以循环利用,几年后人们可以继续在上面耕作。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一种非常干净,环保,卫生的丧葬习俗。

(二)主张速葬

回族主张速葬。人“归真”后,尽快归土,才是对亡人最大的尊重。一般下葬时间不超过三日。笔者调查中的一户人家就是头天夜里老人“归真”,第二天就开始着手办理丧事,清真寺阿訇“晌礼”过后,做完那些仪式后,就抬亡人至墓地进行埋葬。如果尸体停太久,特别是在夏天这个炎热的季节,就会很容易腐烂,这被认为是对亡人的亵渎。如果在外地死亡,路途遥远,回到家乡需要的时间过长,就选择就地掩埋,没有要求亡人一定要和祖先埋葬在一起。

(三)主张从俭节约,薄葬

在丧葬过程中禁止大操大办,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更不需要任何的陪葬品。人死后力求不为生者带来任何经济和生活负担。厚葬被认为是无意义的,这并不能使亡者后世的生活幸福一点。安拉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是看他临终前带走的财富多少,而是看他的“伊玛尼”(信仰)的坚定和他所行的善功,而善功的大小也就是個人主命和社会主命的完成的程度。尸体会腐烂,但人的德行是不朽的。穆斯林追求“两世吉庆”,只有在今世例行善功,虔诚信仰,后世才能进入天堂。回民进行埋葬时,甚至连棺椁都不用。家属一般也只是头戴一顶白帽,不披麻戴孝,不送花圈,不放鞭炮,不奏哀乐。坟墓也不要求修碑打墓,也没有豪华的内饰。这些种种都体现了回族崇尚节俭,主张薄葬的特点。

(四)平等观念

在客观物质世界人或许是不平等的,但在真主面前我们穆斯林都是平等的。所有人丧葬习俗都是一致的,同样的三层白布,同样大小的墓坑,墓内也不用任何陪葬品,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安拉是造物主,是权威者,之所以让每一位穆斯林都成为其虔诚的信仰者,就是因为他始终一视同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穆斯林,奖赏行善者,惩罚作恶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老猴街回族具体的丧葬习俗中,为我们展现了伊斯兰人民所秉承的宗教信仰,人生信条。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勤俭节约,团结互助,孝亲敬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的道德品质,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丧葬习俗的调查研究,可以加深对回族丧葬习俗的了解,挖掘深层的文化意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老猴街回族丧葬习俗按伊斯兰教法要求,又结合当地具体风俗,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4]桂榕.文化再生产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文化圈研究——以云南回族为例[M].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3.

[2]协会秘书处.中国宗教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77.

[3][5]马坚.古兰经(译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7,33.

[6]王岱舆.正教真诠[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35.

试论古埃及丧葬习俗演变 篇4

一、早王朝时期丧葬习俗

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100~2680年) 墓葬的演变, 表现了丧葬习俗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马斯塔巴的同时, 还建造殡葬庙。在第一王朝的墓葬发展中, 我们已经看到了晚后王朝的金字塔复合建筑的原始形态。除了坟墓建筑外, 丧葬习俗中的另外一些表现就是陪葬品和遗体的保存。在埃及人看来, 人们去世以后, 死者在地下世界继续生存, 但是必须有维持其地下世界生活所必需的食品和用具。据已发现的陪葬品来看, 食品主要有谷物、鱼、肉、水果以及葡萄酒等, 还有一些食品存放于贮藏室内。[1]此外还有陶器和石器器皿, 以及铜制品、工具和武器在内, 几乎所有墓中都陪葬有化妆品。

遗体作为丧葬习俗中最重要的内容[2], 其在地下完整无缺地保存是死者在地下生存的首要条件。[3]埃及人死后, 最初都是直接埋于原始的竖墓的沙地中, 尸体上腐败的液体和水分逐渐被干燥的沙漠所吸收, 因而随之出现脱水现象, 最后变成了干尸。但是后来, 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 马斯塔巴墓的出现, 用木、砖建成的使埋葬的尸体不能直接与沙地接触, 所以为了保存尸体, 大约从第一王朝开始, 人们发明了麻布包裹尸体的新技术。第二王朝时, 采用了尸体涂抹树脂的包带防腐技术, 并使死者的形体再现。但是直到第二、三王朝为止, 还没有学会取出内脏的方法解决腐朽的问题。

二、古王国时期丧葬习俗

埃及的古王国时期 (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 , 是金字塔建筑的鼎盛时代。绝大多数金字塔都建造于这个时期。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 均修建于此时, 组成了吉萨金字塔的核心, 标志古埃及“金字塔时代”的鼎盛阶段。[4]

在丧葬习俗上, 马斯塔巴和金字塔的实用价值就在于它们是王公贵族大臣的陵墓, 是保存他们遗体的地方。但是为了保存遗体, 必须把它制成木乃伊。从第四王朝开始, 埃及人把内脏, 特别是肝脏、肠、胃取出, 促使空洞的肉体 (内腔) 迅速干燥起来, 以便更好地保存。此外, 在吉萨的海泰斐丽丝王妃 (胡夫的母亲) 的墓中还发现了具有四个间隔的所谓“卡诺匹斯”的雪花的石膏箱, 用于保存经过处理的内脏。[5]到了五、六王朝时, 下层阶级的人们也把取出的内脏单独存放在木箱中的石灰石的“卡诺匹斯”罐子中, 并且把尸体用树脂浸上的带子缠捆, 至此已经完成了木乃伊的制作技术。

还有一个令人注意的现象是在举行葬礼时, 为死者陪葬太阳船或其模型。许多金字塔配备有石坑, 其中有些形状类似船开, 在这些石坑中还姉了木制的船。最著名的是1954年在胡夫大金字塔南侧18M处的石坑中发现的胡夫太阳船。它显示了太阳神崇拜的传说。埃及的君主国王被尊崇为神和“太阳之子”。因此为胡夫王陪葬太阳船, 其目的也是保证与太阳神一样的航行。

三、中王国时期丧葬习俗

中王国时期涵盖了第十一和第十二王朝 (约为公元前2133~前1786年) 。第一中间期以来, 以及中王国时代, 地方贵族通常在中、上埃及沿着尼罗河沿岸的悬崖营造岩窟墓, 在那里开凿岩石, 建筑列柱室, 并用壁画装饰, 连接盘根错节安放被葬者雕像的小房间, 或者还有壁龛。在这些雕像的面前摆上供物, 而埋葬则在礼拜厅的内部。

第十二王朝恢复了中央集权统治后, 许多贵族又遵从古老的习惯埋葬在国王陵墓的附近。但是仍有大规模的贵族墓在各自的地方建造。[6]从已发掘的墓葬来看, 普通人采用木棺, 而王家贵族多用石棺, 通常在长方形的石棺内装进人形木棺。人形棺是按照木乃伊的形体制作, 在棺木外贴上纸草或亚麻布, 表面再用石膏固定上人形木棺的外侧描绘了木乃伊的脸面和胸饰, 棺内装有木乃伊, 棺上往往还描绘有碑文和供物, 棺上记载的文字, 通常是为非王家出身的人物编写的, 它吸取了金字塔的咒语而构成了所谓”棺文”。这些金字塔文主要是一些祝福国王沿着金字塔的阶梯或金字塔的倾斜面的阳光顺利通向天国, 确保过往的复活再生, 享受特权的咒文。

在中王国时代出现了初具规模的金字塔建筑工人的村镇——拉宏。城镇分为:卫城, 东城区, 西城区。为了建造金字塔, 历代法老征集工匠作为建筑金字塔的主要力量。这些工匠由国家供养, 集体居住于金字塔附近, 逐渐形成了一座金字塔城镇。

四、新王国时期丧葬习俗

到了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67~1085年) , 丧葬习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对古代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了解主要来自新王国时期。原因之一是从新王国时期保存下来许多木乃伊, 尤其是保存很好而且制作精细的王室木乃伊。

在丧葬习俗上, 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木乃伊制作技术的改进和完美。[7]在古王国时代, 木乃伊制作技术仅仅是初步的。到了新王国时代, 从第十八王朝开始, 用钩子从鼻孔中掏出脑髓, 以便更好地保存木乃伊。至此, 木乃伊的制作已经完美。大体说来, 木乃伊的制作, 从剖出内脏、掏出脑髓、浸泡曹达、填充香料到最后包裹, 整个制作过程大约需要70天, 或者更多些日子。而一般平民的木乃伊制作则简单得多了。希罗多德记载了木乃伊制作的三种方法:一种“最完备的”制作方法是先从鼻孔中用铁钩子把脑髓钩出, 然后用石刀在侧腹上切开一个口子, 取出内脏, 把它们分别清洗后, 用没药、桂皮等香料填充, 再缝好。最后, 把尸体放在曹达里浸泡70日以后拿出洗净, 包裹起来, 外面涂上树脂。第二种方法, 把松树油通过肛门注射进去, 并堵好, 然后放在曹达中, 到时再打开肛门, 让已被溶化了的内脏流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把尸体放曹达里浸泡70天。至此古埃及木乃伊制作技术达到高峰。

另外值得一提的, 从中王国时期初期, 开始有把肝、肺、胃、肠干燥处理后分别放在四个罐子里面的习俗 (同时四个罐子分别标记着受到贺鲁斯的四个儿子保护) 。[8]到了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 四个罐子的盖子变成代表贺鲁斯的四个儿子的人头、狒狒头、狼头、鹰头造型。从第三过渡期开始, 肝、肺、胃、肠往往在干燥处理后, 用亚麻布包裹起来, 放回腹腔或两腿之间。贺鲁斯的四个儿子造型的罐子仍然放在棺木或墓室中, 但是礼仪的意义大于实质的意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古埃及丧葬习俗是由灵魂观念而产生的。各个王朝时代的丧葬习俗, 清楚地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来世信仰。通过对木乃伊制作加工技术的完善, 古埃及丧葬习俗也由简单的埋葬, 一步步发展到在来世信仰指导下进行系统规范的丧葬仪式, 直至最后罗马帝国占领埃及, 基督教取代太阳神传说, 而传统埃及的丧葬信仰渐渐消失, 留给现代人的是许许多多未解之谜和令人着迷的神祕色彩。

参考文献

[1]金寿福.永恒的辉煌——古代埃及文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21.

[2]希罗多德.历史 (第二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3]刘文鹏.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南树华.试论古埃及木乃伊与来世信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05月, 第34卷, 第3期.

[5]刘文鹏.埃及考古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

[6]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上古部分)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年.

[7]J H Breasted.Development Of Religion And Thought InAncientEgypt[M].New 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 1959.53.

丧葬习俗 篇5

丧葬,又称为白事,过去都具有较重的封建伦理和迷信思想,礼俗繁多。解放后,大都从简了。当今的习俗,大致有如下内容。

净身装衣:人在百年归寿前,要按男左女右之规,在厅堂一侧铺上床,然后移置床上守终。同时属女性者,要替其梳头,若是男性,则要刮胡子。去世后,由死者子女或兄弟婶母到河(井)边盛回一小盆水(又称灵水),加抹药(秽草)和柚子叶煮之,替其浴身。毕后,按男双女单的寿衣为亡人着衣,并将一枚银币放于其口中谓之含口银。然后让亡者头里脚外地躺在床上盖上寿被,头戴寿帽,脚着白布底寿鞋。同时在亡者脚前放祭桌,放上一个香坛,点上蜡烛,摆上碗饭,饭上插一双筷子。

报丧上孝:特地向族戚友告知家人不幸去世的消息,谓之报丧。去报丧者把书面讣告交给主人,未备书面讣告者,就把某人逝世,何时入殓,何时出殡等告诉主人。其方式有专程登门口诉和讣告两种。无论父死(称正寝)母亡(称内寝)作为其子女、儿媳等都要先向本族长辈下跪泣告,随后由本族治丧理事会派员到母外家及五代内的姻亲家报丧,至于其他的族戚友一般则以讣告形式通报。过去有父故由宗亲主事,母亡则由母外家说话算数的礼制,其目的是警示人们在父母生前,要尽到作子女的孝敬之责,故民间至今仍有父亡畏族亲长辈,母逝怕舅父表兄之说法。向宗长和母外家跪泣,除表悲伤外,还有祈望得到他们的关心,理解和帮助之意。

按丧葬礼制之规,从亡者尸体移至厅堂始,所有丧家男女,要披上麻衣守孝。一般情况下,都不宜离开,甚至就餐,也得在地上,不许上桌。凡有房亲族友来吊唁时,都要跪在灵侧磕头答礼。连五服内的房族成员及眷属也要按制挂孝,女儿媳妇还要哭尸,诉对亲人的思念。与此同时,要请阴阳,要张贴门联,门联皆用白纸,只有高寿的亡者张贴红对,意把白事作红事办。

作为主家出嫁的女子,侄女,侄孙女及嫡亲得悉报丧后,都要以奠仪、香烛、锦衣、挽联及挽帐等专程前来或以其他方式以表悼念,尤其是女性,将到家时一路哭诉,其悲哀情绪,更催人泪下,如是女性亡者,其娘家的悼念方式尤为隆重。

排七

入殓钉棺:将亡者尸体装入棺椁,谓之入殓。入殓时,先由孝男蹲跪在亡者身边为其喂饭,方式是用筷子的一端先喂亡者,后用筷子另一端夹饭菜自食,以示送别;未满三岁的直系儿孙,要由大人抱着,从棺椁中间传过,以免死者以后亲近儿孙,为儿孙免除病灾易养成人;如夫妇一方去世,另一方要与亡者分梳,即将一把完整的发梳,折断一半,放入尸体脚下,以示夫妻分离,永不干扰;同时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生活用品放在其手中,以备亡者在地府使用;此外,还要在亡者手上放一串粘(籼)米糍,意给亡人喂犬,以平安走过奈何桥。盖棺前,亡者的儿媳,还要点燃香火,在寿衣一角,烧穿一小洞口,意是亡者到了九泉后能认得自己的衣裳。大殓时,要按道士择定的吉时盖棺,然后钉棺。钉棺时,属男性亡者由族上长辈,属女性亡者,由其娘家长者,在棺椁一角,轻轻地钉一下,然后交由有关人员正式钉棺,而钉棺人员又必须留一枚钉子以作“留丁”(子孙钉)盖棺后,孝子及内眷仍要守尸守孝。

祭奠出殡:祭奠即用祭品向亡者致祭。是为亡者出殡前一次颇为隆重的致祭仪式。按本地习俗,祭奠一般定在中午至下午四点间进行。致祭前先把棺椁从厅堂移至祭场。祭奠时,由有关人员主持,并分层次,按序进行,一般先由主家孝子及内眷主祭,毕后由娘家亲戚代表祭之,最后是族亲代表。

致祭仪式结束后,接着就是抬棺出殡,其程仪是由身穿孝服的亡者外孙架着遗像先行,其后孝子执着哭帐,后面是棺椁,其后的顺序是孝子家属、五服内的房族,出嫁女夫婿,侄女婿,之后是锣鼓八音,跟在最后的是撑挽联、花圈。将至茔地时,孝子须在路边下跪“谢孝”,其意是望宾客止步不要再送了。而其他孝男、眷属及房族等仍须随棺到墓地。下葬时,还有一项仪式,即阴阳经过一阵念词后,向跪在墓前的丧家送葬者撒米,以示人人平安,家家贵发。随后折下挽联,脱下孝服,沿着另一路(不在送葬原路)返家。至家后,要在入门前先上厕所,以示去掉邪气。而负责在家工作人员,则在出殡后即打扫家宅内间和撕下白纸(含红纸)门联,重新贴上红纸新联,以示否去泰来。

拉祜族传统丧葬习俗中的生态利用 篇6

【关 键 词】拉祜族 丧葬习俗 生态利用

丧葬是人生最后的礼仪,是生者对死者举行的人生祭礼。清代康熙年间居住在楚雄一带的拉祜族还有“不殓不葬”的情形,《楚雄府志》卷一载:“倮黑,居深箐,择丛篁蔽日处结茅而居,遇有死者,不殓不葬,停尸而去,另择居焉。”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拉祜族从游猎向农耕生产转变和宗教观念不断增强,拉祜族人越来越重视丧葬礼仪,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丧葬习俗。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笔者多次到田野点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曼迈村以及与曼迈相邻的曼弄老寨、邦盆老寨等等进行调查,在勐海县拉祜族的社会调查中,了解到他们的自然生态观念在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反映,其中传统的丧葬习俗中就有着丰富的生态观念和生态利用的知识。

拉祜族历史上有土葬和火葬两种形式的葬礼,在漫长的迁徙中,拉祜族曾长期保持游牧经济时期的丧葬习俗,盛行火葬。西双版纳一带的拉祜族现在一般盛行土葬,只有死不好的情况或者是下葬的日子与死者相冲,才会偶尔实施火葬,怀孕的女人死亡就必须是火葬。在拉祜族生活的村寨旁边一般都会划出一片林地作为村民们的墓地,正常死亡包括病死的人都可以进入这片墓地安葬,墓地被看做是神林一样神秘,也叫“竜林”,人们不能随便进入,更不能乱碰里面的林木。丧葬祭奠仪式一般是针对中年或是老年人正常死亡而举行的,特别是高寿的老人,葬礼非常隆重,全村寨都禁止生产劳动、忌讳杀生、喧哗,凡愿意参加葬礼的都可以参加。

当村子里有人亡故,过去一般是鸣枪通知全村的人,现在是通过广播通知,村民知道消息以后都会纷纷向死者家赶来帮忙和慰问家属。曼迈的拉祜族老人去世,一般由其子女来帮洗澡穿寿衣,将死者摆在他平时睡的地方,其头顶处要点上蜡条,一直到抬出去都要让蜡条亮着不能熄灭,外人来到后,会用手沾水在死者手上摸一下,表示帮死者洗浴表达对死者的不舍之情,并向死者讨一点福气。老人最得力的儿子或孙子要在老人一落气时用竹子砍一个弩弓,有枪的要备好,等出丧时走在前面射箭或放枪,为死者开路。每家来的时候都要用芭蕉叶包一点大米和一对蜡条交给死者家属,表示对他们的慰问和办丧事的经济支持。

这里的拉祜族无论老少死后都不久留,第二天必须抬到山上埋掉,如果是年轻人早上死的,下午5点左右就抬出去埋了。出丧之前用白布将死者尸体包裹起来,用藤蔑将尸体牢牢拴在两根竹杠上,便于抬走防止在发丧的路上尸体掉落,出门的时候脚先出头朝后,这样魂就不会被留在家中。发丧的队伍有一个带路人,叫“桩西巴”,一般由中年强壮的男子担任,他走在队伍最前面,要提着装水的竹筒、米饭一小罐、火把一支还有一根桩(带叶的竹杠,象征家神的引领),射箭的人走在旁边,一路开道,后面跟着死者,之后是帮助挖坟的人,女人只能送到家门口,不能送到山上。

曼迈寨的坟地在东寨门出去向西走300米左右的大路边上,这里树林长势很茂密,埋在这里的人一般是认为死得好(正常死亡)的人,病死也算正常死亡。这里的拉祜族其坟地不像其他地方有隆起的土堆,不注意的话根本不知道这里是他们的公共坟地,必须仔细辨认,挖过坑埋过人的地方,会有点微微下陷看得出一个四方的坑形,所以不能随便跨进去,不然踩在人的坟头上也不知道。村民们对此地都心有余惧,觉得是鬼魂出没的地方,他们小心翼翼,远远地指给笔者看,嘴里还小声叨念着让死去的魂灵原谅自己来打扰的祷词,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我也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来到坟地要用生鸡蛋选墓地,只要是死者愿意埋的地方鸡蛋就会破碎,在鸡蛋破碎的地方,先由“桩西巴”用竹筒滴水划出挖墓坑的范围,相当于是一个界线,人们就顺着这个界线挖墓坑,这个墓坑的大小其讲究是在深度,子孙多又孝顺的会把墓坑挖深一些,他们会请求帮忙的人再帮挖深一些,好让自己的亲人能入土为安,如果子孙孝心不够墓坑挖不深,随便挖一点,日后很可能会被野兽或者是猪、牛来把尸体刨出来,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因此他们的墓坑常常会有3米或者更深。墓坑挖好后,在墓底先墊一块桂花树板,抬尸体的人将尸体头朝东脚朝西的方向下葬,下葬时死者的脸是对着坑底的,由几个青壮年用砍刀噼噼啪啪迅速将捆绑尸体的藤条砍断,任尸体自由落入坑中,由于慌乱往往会砍坏尸体。尸体入坑以后如果脸部朝下面对大地,说明死者没有什么遗憾和记挂的东西,以后也不会给自己的后人带来麻烦,好好走了;如果尸体在落下时发生翻转,面部朝上,说明他有不放心的事情,那么死者老朋友或者是他的儿子会赶紧叨念让他放心的走,不要记挂活着的人等等,然后由死者的亲人下去坑中将他的身体翻转过去。在尸体的头脚、两边及上面都要放入桂花树板,就形成了棺材。将土填好后,每个人都要在周围扯一些树叶为死者扫墓,亲人走在前扫,后面是来送葬的村民,扫完后将树枝丢向西边的树丛中,并打烂祭献的饭碗,吐唾沫说:“你在你的,我在我的,你是你,我是我,不要来打搅我们啦……”说完不要回头的走回寨子,路上每个人还要摘一点树叶不断拍打自己的身体,防止鬼魂跟着回来,到家后将树叶插在“粱”[①上,鬼就不敢进房了。可是据村民们传说“粱”在晚上12点以后就会失去作用,这个时候死者的魂就会回来拿他喜欢的东西,有时他喜欢的人的魂也会被他带走,为了防止鬼魂出现,全村每家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死者家守夜,这样人的气息很重,鬼魂不敢近身。

在出丧的时候,家里的人已经把待客和祭献的猪杀好了,在猪肉上必须要用“粱”盖好,以防不好的鬼魂附在肉上伤害到人,人们在一起吃饭一起守夜,每天要给“页尼”②和死者献饭、滴水,一直要守丧三天,这三天要让死者家灯火不灭,人声鼎沸,一方面防止不利的鬼魂来侵害死者家属,另一方面是安慰死者家属,让他们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受原始宗教灵魂观念的影响,拉祜族认为人死以后还有灵魂存在,对亡者灵魂的牵引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要让灵魂回到拉祜族的祖地与祖先们在一起,如果没有很好的将亡灵引回祖地,它是会危害村寨和村民的,因此拉祜族的老人在送葬中会吟唱古歌引导灵魂回到故地,这样的古歌一般不能随便吟唱,不会唱的人也不能乱唱,不然自己的灵魂会回不来。古歌引着死者的灵魂去到祖地,并将他的生活做了安排之后,领唱的老人还要将送魂的活人魂又领回来,分出死人和活人的界线。如果送魂歌和招魂歌唱不完整,要么死者的灵魂不安常常要来侵扰活人生活,给活人带来烦恼甚至灾祸;要么活人魂回不来会发疯病,不能健康生活。

等到第十三天的时候,还有一次隆重的祭奠活动,这一天要将死者生前自己养得最好的牛或者猪杀了祭给他,最后举行一次祭奠死者的活动,至此丧礼才告结束。之后每年农历2、3月间,拉祜族各家会到坟上去做一些祭奠活动,相当于我们过清明节一样,有的家庭做的仪式很隆重,家族中的人都要聚集在一起,祭奠亲人祈祷先人保佑家族兴旺,热闹非凡。

至于凶死如雷击死、车撞死、摔死以及自杀而死等等都属于死不好,凶死的人以年轻人居多,这些人是不能进入“竜林”中安葬的。如果是死在寨子外面,那么其尸体不能再进寨子,必须就地掩埋,一般是亲人、朋友去帮助死者更换衣服,并包裹白布,只是白布的长度没有给老人包得那么多,让死者能够干干净净的离开,就地抛鸡蛋选择死者同意下葬的地方挖坑掩埋,埋的时候死者的脸部也要朝地下,让他不要牵挂活人的世界。如果是在寨子里凶死的就要看情况而定,只要是吃药毒死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时间必须马上送出寨子,一刻也不能留,亲人们也会为他梳洗更衣裹布,然后和来帮忙的村民将其抬出寨子,送到“不好的地方”去埋葬,所谓“不好的地方”是在寨子西门以西离寨子较远、专门埋凶死的人的山林,这里由于人迹罕至、树林茂密、潮湿,给人感觉阴气逼人,人们认为这里的鬼魂大都经常会害人、使人生病。寨子里其他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如果是白天在天黑前必须送出寨子,如果是晚上就等第二天早上4、5点钟时送出寨子,总之都不能久留。对于这些凶死的人,送出去埋葬以前,亲人还是会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帮助念诵一些送魂的祷词,意思就是要死者安心的走,去寻找祖地,不要牵挂活着的人,死者送走埋葬以后,家中的老人要在家里杀鸡叫魂,叫活着的人不要跟着死人去,所有的人出去哪里的赶紧回来等等。

除此而外还有对婴儿的夭亡的处理。贺开拉祜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医疗条件不好,婴儿出生以后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婴儿死后由母亲为其穿上新衣服,放入编得稀的竹背篓“拉兹”中,由家里的长辈为其念诵送丧祷词后由男人背出去,送到寨子西寨门外百米左右的山上,用抛鸡蛋的方式选择地方,将背篓挂在最近的那棵树杈上,任其融入自然。村民对这里有很重的惧怕心理,他们听说来附近采茶的人常常会听得见小孩凄惨的哭声,让人更觉心惊肉跳。

对于凶死的人不再每天献饭和滴水,等到第三天早上由家人杀鸡、煮鸡蛋去山上祭奠一次,之后第十三天时隆重的再祭一次,杀鸡献饭,将祭品在坟前吃完不能带回家中,丧礼结束一般不会再去祭奠。当然记挂孩子的父母有的偶尔会偷偷去山上看一看,送去一对蜡条寄托自己的哀思。如果家中遇到不顺的事情,有灾有难的时候,家里的男人也会带一点祭品和一个小型的“粱”来山上祭奠给凶死的人,他们将“粱”挂在树枝上,希望他们不要去干扰活人的生活。

拉祜族的丧葬习俗中包含了原始崇拜的内容,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崇拜自然、崇拜山林、树木和水源等等,甚至崇拜逝去的长者,这些崇拜是他们对周围环境和自身认识不清的表现,但客观上让他们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生态、保护其生存环境。他们的生态保护和利用的传统,融汇在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包括他们丧葬仪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敬畏的情绪,在现代社会人们看似愚蠢、无知的行为,在传统的拉祜族生活中则表现出巨大的力量,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敬畏周围一切生灵,利用生态的同时更会保护和关爱生养自己的生态环境,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粱”用竹篾编制成多边形盘状物体,人们认为它的眼睛多,能看见四面八方、上下左右不好的东西,具有避邪的作用,尤其它的形状像太阳光一样会刺到邪恶的魔怪。

②“页尼”是拉祜语称呼家神,即祭祀自家去世的亲人,他们有护佑家人的作用。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的出殡 篇7

一、出殡前

从殡到葬是有一段时隔的, 丧家在此期间准备墓穴、筹备葬礼等。间隔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贵贱有别。周代礼制规定:天子七月而葬, 诸侯五月, 大夫三月, 士和庶民一月。汉制则不同于周礼, 葬期大为缩短, 如文帝自死至葬仅七月, 武帝十八日, 明帝十一日, 章帝十二日。民间更是长短不一, 没有常例, 由丧家酌情自定。后世官宦豪富之家为择“风水”好地, 有将灵柩停殡数年的。通常情况下, 葬期不宜拖延太久, 应使亡故的亲人尽早入土为安。由于战乱、灾荒、死于远方他乡、家境贫寒等特殊原因, 数年乃至数十年不葬者也是屡见不鲜。元代婺源一带崇尚厚葬, “丧亲, 贫则不举, 有停其柩累数世不葬者”[2]。在封建社会, 久殡不葬历来被视为是非礼之举, 为社会舆论所不容, 仕宦者要受到弹劾惩处。唐开元年间, 朔方令郑延祚母卒, 殡僧舍不葬达二十九年, 监察御史颜真卿“劾奏之”, 使郑氏兄弟“三十年不齿, 天下耸动”[3]。宋代明文规定:未葬其亲者, 缙绅不得为官, 士人禁止赴举。许多官僚因拖延父母的葬期被贬职或丢掉了乌纱帽。

将灵柩从殡所运往墓地下葬称为“出殡”, 亦称“发引”。在出殡送葬的过程中, 历代以来有许多习俗, 五花八门。明、清京师旧俗, 出殡前, 丧家要请阴阳先生将死者的生卒年月日、享年几何、殡葬日期写在一张白纸上, 灵柩出城时交关验证, 类似于活人使用的通行证, 俗称“开殃榜”或“写殃书”。“京师人家有丧, 无论男女, 必请阴阳先生至, 令书殃榜, 盖为将来尸柩出城时之证也。”出殡的前一天, 亲友前来祭奠送葬, 延僧诵经, 与众孝子守坐在柩旁, 彻夜陪伴, 俗谓之“伴宿”, 亦称“坐夜”。第二天早晨, 孝子用新帚扫去棺上的浮土, 倾倒在炕席的下面, 谓之“扫财”;随后在棺角垫一铜币, 谓之“掀棺”;接着行“辞灵礼”, 棺柩出堂, 孝子手执纸幡前行, 诸晚辈与众亲友随之, 披麻戴孝, 齐声嚎哭。出门后将棺柩放在送葬的灵车上, 前置丧盆, 焚烧纸钱, 上路时孝子将丧盆摔碎。对丧盆有这样的描述:“形如扁缶, 底正中有一孔, 置砖上, 砖糊以纸, 作书套形, 摔时必使粉碎。”出殡摔盆的习俗时至今日依然流行。

二、出殡途中

出殡途中, 送葬者要拉着灵车的绳子 (古人称之为“绋”) , 使灵车缓缓行进。此俗起于周代, 《礼记》中有“助葬必执绋”之语。绋绳的根数和执绋的人数依死者身份而定:天子六绋, 执绋者千人;诸侯四绋, 执绋者五百人;大夫二绋, 执绋者三百人。执绋者还要口唱哀悼死者的挽歌。挽歌相传出现于春秋晚期。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 在齐、吴艾陵之战中, 齐国大将公孙夏为鼓舞士气, 表誓死一战之决心, “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云:“《虞殡》, 送葬歌曲。”后人多从其说, 认为《虞殡》就是最早的挽歌。可惜这首挽歌的歌词内容已经不得而知。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挽歌, 以汉乐府中《薤露歌》和《蒿里曲》为最早。据崔豹《古今注》的解释, 这两首悼亡之歌出自汉初田横门人。田横为历代忠臣的榜样, 为人熟知。其为齐国旧贵族, 秦末从兄起兵反秦, 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 不久被汉军所破, 投奔彭越。刘邦建汉后, 因不愿称臣而自杀。田横死后, “门人伤之, 为作悲歌。言人命奄忽, 如薤上露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汉武帝时, 宫廷乐师李延年为之谱曲, “《薤露》送王公大人, 《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使挽柩者歌之, 亦呼为挽歌”。从此以后, 皇帝和贵族官僚出殡多用挽歌。“汉魏故事, 大丧 (即天子之丧) 及大臣之丧, 执绋者挽歌。”唐代皇帝和品官出殡, 送葬的队伍中还配有专门吟唱挽歌的乐工, 谓之“挽郎”, 具体人数多寡不等:皇帝二百人, 一品至三品三十六人, 四品至五品十六人, 六品至九品十人。后世悼亡的挽联, 可能就是由古代的挽歌演变来的。

古代功臣出殡, 还常常使用军队仪仗。汉武帝元狩六年 (前117) , 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朝廷予其丧葬以隆重礼遇, “上悼之, 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送葬的军队身着铠甲, 列成军阵, 从首都长安一直排到墓地, 绵延百余里, 威武浩荡。后世功臣丧葬罕用大军, 代之以“鼓吹”, 类似于现在的军乐队。明人王琦云:“鼓吹, 古之军容。汉、唐之世, 非功臣之丧不给, 给或不当, 史必讥之。”鼓吹特赐功臣, 一般人是不得使用的。唐宋以后, 鼓吹仪仗普及于民间, 平常人家出殡亦可击鼓奏乐, 此俗至今犹存。

富贵之家出殡, 亲友僚属往往沿途设祭, 谓之“道祭”, 亦称“路祭”。这种习俗唐代已经很流行。唐人封演云:“玄宗朝海内殷赡, 送葬者或当街设祭, 张施帷幕, 有假花假果粉人面兽之属, 然大不过方丈, 室高不逾数尺, 议者犹或非之。丧乱以来, 此风大扇, 祭盘帐幕高至八九十尺, 用床三四百张, 雕镌饰画, 穷极技巧, 馔具牲牢, 复居其外。”清代路祭的形式大致是这样的:死者生前的友朋联合集资购置酒食祭品, 在灵柩经过的大街上摆筵设席, 推举一名声望较高的长者主祭, 灵柩一到, 众人皆跪伏迎接, 主祭者献祭品于柩前, 行一跪三叩之礼, 宣读祭文。祭毕, 孝子哭谢, 灵柩继续前行。“富贵之家, 路祭有多至数十起者。”

路祭时还常常表演乐舞百戏, 让死者在入土之前尽情地享受人家的欢乐。唐大历年间, 太原节度使辛景云出殡, 诸道节度使派员祭奠, “刻木为尉迟郑公突厥斗将之戏, 机关动作不异于生”, 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象, 良久乃毕。缞绖者皆手擘布幕, 收哭观戏”。精妙绝伦的杂耍使人陶醉, 就连重丧在身的孝男孝女们也破涕为笑了。清代京师富家送葬, 路祭者“张筵待之, 优童歌舞于丧者之侧, 跳竿走马, 陈百戏于道”, 热闹非凡。康熙年间, 扬州一带的财主为了显示富有, 出殡时“巧制幡幢、轿马、伞扇、仆御、侍从, 形状如真, 充径塞路;优儿童子, 扮演故事。锦绣如云, 辉煌映日”。上述奢华之举, 使本应悲哀庄重的送葬场面充满了极不和谐的喜庆气氛, 有识之士对这种“尤属悖礼”的闹剧嗤之以鼻, 耻笑不已。然而, 中国自古便有了对生死的另一种理解。“庄子妻死, 惠子吊之, 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因为“杂乎芒芴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 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 自以为不通乎命, 故止也。”意为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 变化而有了元气, 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 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 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 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 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 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 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而箕踞鼓盆而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红白皆为喜事,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 并不需要那么悲伤。

经过种种仪式,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终于将灵柩运到了墓地。众孝子列位嚎啕尽哀, 与亲人作最后的告别;助葬者将棺椁和各种随葬品放入墓穴, 封闭墓门, 起土放坟。至此, 出殡仪式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1]《礼记·檀弓上》

[2]《元史·于文传传》

都安布努瑶丧葬习俗的文化意蕴 篇8

一、都安县布努瑶的丧葬仪式过程

1. 终别。

都安县布努瑶家中有人即将过世 (正常死亡) , 家里的亲属都会齐集床前听遗嘱。家中长子, 即使在多远工作或打工, 须白赶夜赶, 争取倾听到老人的最后嘱咐。在他咽气之前, 亲属要喂他吃一口饭, 不至于让他死后变成饿死鬼。长子要亲自为逝者主持操办好身后事。他们认为, 逝者灵魂到达“蓝陆”老家 (都安县布努瑶的老祖宗地) 成仙后, 就会给子女或者亲戚赐福。

2. 吊唁。

丧家会把逝者移到地上, 撑起蚊帐, 点上灯盏, 为逝者点灯、净身、穿衣, 并移至神台下供吊唁。吊唁亲戚要带块白布, 写上自己姓名, 一半作戴孝用, 一半放进棺材里送给逝者。前来吊唁的人会掀起蚊帐再看逝者几眼。都安县布努瑶视死者如生者, 认为逝者灵魂到老祖宗地后, 会像在人世一样耕作生活并会给子孙赐福。

3. 定墓地。

丧家在逝者手里放一枚鸡蛋。道公从逝者手里拿出鸡蛋, 带逝者灵魂去“扳鸡蛋”找墓地。找墓地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道公看好宝地, 就拿着鸡蛋到山坡上, 让鸡蛋往下滚, 磕破哪里就是墓地;一种是道公看好宝地并插根筷子, 筷端立一鸡蛋, 鸡蛋上放一根茅草。茅草随风转。道公根据茅草指向, 用鸡蛋磕筷子, 如破, 则定为墓地。扳鸡蛋时, 道公会唱道:“此地如你 (死者) 住平安, 在生兄弟子女也安康, 六畜兴旺, 鸡蛋就破烂。”[1]鸡蛋破了, 表示逝者愿意长眠于此。接着拉罗盘定墓向、挖墓坑、修墓室。

4. 殓棺。

棺底铺五张纱纸, 棺头置两块朝下瓦片, 之上置块朝上瓦片。把逝者头部放入瓦片凹槽。逝者身上盖的白布和纱纸张数有讲究, 只能单不能盖双, 双数就意味着家里要再死一人。棺内放五束白麻, 留部分裸露在外。逝者入棺后, 孝子孝孙要在逝者手里放一两块钱, 让逝者在前往老祖宗地的路上买水解渴或打发沿途小鬼。丧家请仙医给逝者治病, 让逝者健康上路。所谓“治病”, 就是宰杀头小猪到野外去祭祀, 并煮吃干净。

5. 下葬。

道公根据逝者生辰八字和天干地支定下葬时辰。如时辰不合, 就要把尸体停在家中数天。送葬出门前, 道公要先赶走恶鬼。送葬时, 棺材经过燃烧的麻油锅。过油锅后, 踢翻油锅, 用碗里一口清水喷向油锅, 并倒扣油锅上, 叫做过油锅。意为给死者净身。下葬时, 孝子从棺里抽出三束白麻, 留两束放在棺材里。此时道公唱道:“天有眼地有眼, 命归阴, 某年某月某日逝者向山神买下此地, 任何凶神恶煞不要侵犯。”道公、送葬每一个人依次往棺材撒三把土, 紧接着, 砌坟成墓。

6. 祭祀。

送葬回来再到墓地祭祀。祭祀物品是玉米饭和羊肉。请道公做法事。法事结束, 每人必须吃一点祭品, 这是赐福。在都安县布努瑶看来是吉利的。吃完之后放鞭炮就回去, 回时不能过头看。整个送葬仪式完成。

7. 做大道场。

送葬仪式完成后才做大道场, 为逝者开路送祖宗归源。做大道场要准备一只羊、一只鸡、一头猪, 羊为逝者开路, 鸡为灵魂引路, 猪送给逝者到阴间养。都安县布努瑶认为“死葬请道公, 修道亡人通天界。”做大道场, 丧家请主家道公, 舅家请客家道公。开道场时, 主家道公向客家道公一一唱逝者生平。客家道公对逝者生平进行总结。唱逝者生平讲究实事求是, 不掩盖好坏得失。接着唱《密洛陀》《密洛陀》用“鬼话” (一说是古瑶语, 一说是宗教语) 唱, 主要唱密洛陀的诞生和创世, 一直唱到密洛陀去世后, 布努瑶的山居生活和迁徙经历。主家道公请客家道公送亡灵上路, 连夜护送, 天亮前到达祖宗地。

8. 戴孝及脱孝。

男的要戴孝49天, 女的戴孝52天, 都安县布努瑶认为, 戴孝满天会有人乘机捣鬼整治其家, 一般不戴满天数, 但须选天数为单脱孝。脱孝仪式都在自家举行, 杀一只小猪, 请一个道公带上祭品到墓地去唱, 唱逝者对后代的嘱咐, 唱完后绕着坟墓扯黑白线拉魂。到此整个丧葬仪式结束。

二、都安县布努瑶丧葬习俗的文化意蕴

1. 体现了布努瑶的伦理观念。

都安县布努瑶丧葬仪式不仅体现出血缘至亲的孝道观念, 也体现出在布努瑶信仰构筑下的团结与互助。在丧葬仪式中, 亲兄弟血缘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姻亲是连接社会关系的纽带。[2]孝子是整个仪式的核心, 从终别、吊唁、定墓、殓棺、下葬、祭祀等一系列活动, 体现出孝子的孝和核心作用。姻亲关系也是血缘关系的另一种表现, 舅家在丧葬仪式中起着重要作用。脱离舅家, 丧葬仪式就算是一场失败的仪式, 逝者的灵魂不能安息。舅家的晚辈也要戴孝, 舅家负责请客家道公, 送逝者灵魂上路到达老祖宗地。都安县布努瑶信仰密洛陀, 奉密洛陀为始祖。每个布努瑶民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都受到《密洛陀》的影响, 丧葬仪式过程中唱《密洛陀》, 是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整个丧葬仪式中, 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居住在山区的民族, 土地本来就少, 墓地选到自家的田地, 他们也乐意让出土地供逝者安息。他们给丧家白封包, 积极参与送葬仪式, 和丧家一起砌坟, 不求丧家的回报, 为减少丧家的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都安县布努瑶都是密洛陀的孩子, 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下, 都安县布努瑶一直秉承着团结互助的精神, 共同渡过难关。

2. 反映了布努瑶的民间信仰。

都安县布努瑶的祖宗崇拜不仅是对过世亲人的追思, 也体现对始祖密洛陀的崇拜。他们认为, 人过世后灵魂是不灭的, 孝子要请神医来给逝者治病, 请道公来送亡灵上路, 亡灵上路之前还会对后代进行嘱咐, 逝者到达老祖宗源地后会像生前一样生活生产, 并且会给后代赐福。丧葬仪式必须要唱《密洛陀》。密洛陀过世前, 对后代的嘱咐主要内容是:他们怎样继承她的家业, 怎么样团结互助管好爱护好她造的人间, 兄弟之间与人为善, 怎么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都安县布努瑶坚信在道场中唱《密洛陀》是送逝者到达老祖宗源地的前提, 能让逝者保佑自己家庭安康。他们把对密洛陀的崇拜发展到对自己祖先的崇拜, 在大道场中会根据密洛陀的嘱咐, 根据逝者的具体情况, 唱逝者生平, 唱逝者对子孙的嘱咐, 内容与密洛陀的嘱咐大致一样。都安县布努瑶崇拜鬼神。他们相信鬼神存在, 人们的一切行为规范都不能触犯鬼神。他们崇拜的鬼神是创世神、家神、凶神恶鬼等, 人过世之后, 一定要做大道场, 否则就会变成孤魂野鬼, 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灾难, 让家宅不能安宁。送逝者灵魂上路, 要请各路天神、地神、各姓阴鬼来送, 要请阴间的鬼去找逝者的灵魂, 路上要给阴间的各种凶神恶鬼送钱, 祖先灵魂才能顺利到达蓝陆老家。都安县布努瑶还崇拜山地。他们对大石头十分崇拜和忌讳, 不能在被称为社、庙、神的大石头周围砍伐树木, 放牧, 也不能到大石头上大小便, 否者轻则有灾难重则失去生命。他们认为人过世之后, 要葬入山地, 砌坟时要用石头砌坟头, 墓碑也要用平整的石头, 灵魂要经过庙, 才能到达老祖宗地, 继续生活, 保佑子孙。

3. 展示了布努瑶的歌谣艺术。

都安县布努瑶丧礼, 不仅有道公唱的《密洛陀》和根据死者生平唱的歌, 还有舅家和丧家请来的歌手唱挽歌。舅家请来六位或八位歌手 (瑶话叫“么开”) 前来打斋, 丧家请来本族两位歌手 (瑶话叫“么塞”) 作陪, 双方歌手一唱一和, 唱的歌用瑶话说叫“萨当努”, 一般唱一天两夜, 大的丧礼唱三天三夜。“萨当努”是都安县布努瑶人民世代相传下来的俗仪古歌, 是悼念逝者, 开导晚辈的歌, 是送逝者灵魂到老祖宗地时, 途中经过一百二十个关, 送到铜桥金桥, 逝者到此, 与亲人诀别的歌。歌手绘形绘色地模仿死者的神态、动作、口腔、音调, 唱凄凉的分离歌, 使在场的人无不流泪痛哭, 悲痛欲绝。接着按班排辈唱嘱咐歌, 教后人安分守己, 与人为善, 尊老爱幼, 艰苦创业等等。整个“萨当努”共有《迎么开》《探坟路》《唱悼歌》《送么开》四个部分, 歌词内容积极向上, 主要向后代传授生产经验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句式讲究对称。《迎么开》唱的内容主要是父辈的人生经历及过世的原因, 子孙要听从他的嘱咐, 遵从密洛陀的嘱咐。总的来说, 都安县布努瑶的“萨当努”, 不仅仅是宣泄痛失亲人的哀伤痛苦之情, 也起到安抚死者和使亡灵得以超度的功能, 寄托死者生前美好的意愿, 是一种心灵净化和美好意愿的表述。

纵观整个都安县布努瑶丧葬仪式, 让我们认识到:都安县布努瑶透过丧葬仪式, 不仅使伦理观念、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得以保存和传承, 同时在共同的密洛陀信仰下, 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仪式过程蕴含着都安县布努瑶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黄钰, 黄方平.民族知识丛书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0.

全国各地重阳习俗 篇9

旧时重阳节这天, 海南儋州市光村镇新富村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会在黎明前起床, 长辈们起火生灶, 然后其他人手持一根稻草或者较细的树枝点燃一端使其冒出星火, 然后全家人会齐声高喊“赶山猫”。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还懂得一些遗留下来类似咒语的东西, 当其他人只是发出欢呼声时, 他们会小声用方言“嘀咕”这些咒语。这些咒语很可能是祖辈们流传下来, 用于拜祭先人时一种特殊口语。

“西方土神、南方土神、北方土神、东方土神……”, 有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得这些咒语的开头几句。除了是古人信奉神灵的一种表现外, 现在的“赶山猫”习俗大多是人们以此来表达一种驱赶鬼神疾病, 祈祷吉祥安康的用意。

河北:天气预报

香河县九月九日, 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 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 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 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祭缸神忌回娘家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 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 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 家家烙煎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 旧时, 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 忌回娘家过节, 有“回家过重阳, 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江浙:凿旗秋祭

重阳节, 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 连缀成旗, 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 除非亲友家有丧事, 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 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 互相馈赠, 称为重阳粽。

两广:王母会元帝宴

连川重阳, 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 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 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加。阳阳江江市市重重阳阳节节放放纸纸鸢鸢, , 并并系系藤藤弓于其上, 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 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 倾城而出, 赛神酬愿, 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 俗语说:“九月九, 牛羊各自守。”

河南:开封菊花会

过年习俗的未来 篇10

春节最壮观之处,便是那惊世骇俗的人类大挪移了,但这只是宏观景象,对个人来说,过年不仅仅是往返奔波,它也是每年一度的高密度社会活动,走亲访友、故友重聚和各种圈子的聚会欢宴,所以虽然年夜饭只有一顿,但各种团圆饭却可能会吃上好几顿,人们借此机会重新确认各种人际关系,或建立新的关系,包括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或圈子之内的。

对于在外做事的年轻人,过年更多了一层含义:这是他向家乡社区展示其身份、事业成就、人格形象和文化面貌的一次良机,通过穿着、举止、谈吐、消费方式,乃至新车,传递出诸如:我长大了、学会做人了、出息了、有志气了,阔了、老板了,有文化了、有品位了、是城里人了,等等信号,这一过程将帮助他在家族和社区内取得身份、确立位置、赢得尊重。

当然,人们平时也一直在这么做,但春节是这些活动最密集的场合,短短十来天承担了上述社会功能的极大份额,因而也是注重这些功能的人们最为敏感和认真的场合;这已成为一项极为牢固的习俗,用博弈论术语说,它是一个由协调博弈(coordination game)所产生的稳固 的聚点 ( focal point, 也叫Schelling point),即,众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这个时间(春节)和地点(家乡)从事这些活动。

假如没有达致这样的协调,上述社会活动的效率就没那么高:你想去亲戚家做客,人家却没空;你想和一个老圈子重聚,却很难凑齐人;你衣着光鲜、开着新车、谈吐不俗,想招摇一下,却没引起几个人注意;大家都在各忙各的,自然很没趣。正是传统节日这样的聚点,提供了一个高效率调整社会关系的机会。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发秩序,幸运的是,人类在许多事情上都能达致协调,比如向被分隔在两个房间的两个人分别出示十张卡片,每张卡片由图案区分,让他们各选一张,假如两人选的一样就都有奖励,此时得奖的机会显然很低,但假如十张卡片里只有一张是红色的,绝大多数参与者都能赢得奖励,即便更微弱的线索也有助于协调成功,比如十张卡片从1到10编号,大概很多人都会选1号。

协调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参与者都相信其他参与者有着和自己差不多的思考方式、知识背景和动机:都想赢得奖励、都会将颜色视为惹人注目的线索,都认为1是比6更特别的数字,等等;帮助达致协调的共同背景中,有些是普世的,比如人们都相信冷了会抖,乐了会笑,馋了会流口水,但很多(或许更多)是基于共同的文化和传统。

文化为参与者提供了比普遍人性更丰富的信息背景,帮助他们识别那些容易引起共鸣的协调线索,比如问纽约人:假如和人约会又忘了约定具体地点,会去哪里赴约?得到的答案多半是中央车站,但要是问一个非纽约人,他恐怕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同样,假如一个外国债主来传统中国讨债,大概也不容易猜到年关是最佳时机,因为一个人假如在春节还流落在外躲债,其声誉损失将是最高的,此时有关他落魄和欠债不还的坏名声将获得最佳传播机会。

文化不仅为协调创造了条件,其本身(部分的)也是协调的结果,那些由长期重复发生的、涉及整个社区的协调博弈所形成的聚点,以习俗的形式积累下来,构成了我们的传统;而来自过去的传统会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延续下去,将取决于我们生活形态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变迁,具体而言:子女及其核心家庭与父母和同胞所组成的大家庭的关系将如何变化?已经定居外地的个人是否仍在意且可能在家乡社区确立其身份和地位?那些源自家乡的社会关系是否仍在个人关系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一个方面在可见未来大概不会有多少变化,巨变已经发生过了,几世同堂的大家族早已瓦解,子女组建的核心家庭多半与父母分住,眼下的春节家庭团聚大致发生在父母家庭与子女核心家庭所构成的扩展家庭之内,而很少发生在更大范围内;而在现有扩展家庭范围内,春节团聚的意愿仍十分强烈,看不到弱化的趋势,只是团聚的地点选择可能会变得更灵活。

后两个方面则正在迅速改变,并将随城市化的深入而继续改变;相对于传统社会,现代城市生活中,个人所面临的文化环境更为层次化和多面化,家族的、同学的、邻里的、工作的、各种兴趣圈子的,在这些不同侧面所面临的文化传统和建立的人际关系,相互之间可以是且往往是高度隔离的,不像传统社会把它们都捆绑在一个体系之中,要么进入,如鱼得水,要么退出,孤家寡人,相反,在现代城市社会,个人可以很灵活的分别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构成自己独特的生活形态。

显然,这些不同侧面的关系所对应的社会活动,并不会恰好与某个共同的地点联系在一起,而在传统社会,它们恰恰被与“家乡”这个地点捆绑在一起;所以,一个35岁才离开家乡的、因而其主要社会关系结构已在那里建构完毕的人,是很难舍弃春节这样的机会,来重新确认这些关系的,除非他在那里混的很差,想逃避。

相反,一个在青春期尚未结束便离开家乡,随后在大学、职场和繁华多样的都市生活中建立了各方面关系的人,家乡只是个遥远的回忆,可能很美好,但并不是他如鱼得水的地方,或他确立其身份和地位的地方,或他生活和价值重心所在,随着城市化深入,这样的人显然会越来越多。

同时,随着家庭成员居住分离度的上升,家乡甚至将不再是多数亲戚长辈的居住地;家乡因而不再是过年地点的必然选择,“回家”将越来越多的成为过年的唯一理由,其地点将变得更随机,或许只是扩展家庭中拥有最大房子的那个核心家庭。

家乡的习俗 篇11

海蛎饼由面粉、海蛎、胡萝卜丝、瘦肉、紫菜做成。入锅炸完之后,外皮金灿夺目、香脆可口。里面的馅料呈金字塔状,上层的海蛎、瘦肉,柔嫩多汁;下层的胡萝卜丝、紫菜清爽美味。一口下去荤素搭配、海陆俱全。那味道,神仙走过都要停下尝一尝。

春节期间,福清很多人家都会炸海蛎饼,这成了福清特有的习俗。春节期间,你若去福清乡下,便能听见那不绝于耳的噼噼啪啪的炸海蛎饼声和烟花爆竹声。我们家也不例外。只见外婆将油倒满了锅,拿出了一个铁制带柄小圆铲,将面糊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又将红宝石一般的胡萝卜丝放于底下,再将褐色的紫菜放在上面,接着将海蛎和肉放在上面。这海蛎可是整个海蛎饼的点睛之笔,没了它,海蛎饼定会失掉一半的美味。这海蛎必须用刚刚捞上来的新鲜海蛎,只有这样,海蛎饼才会那么鲜、那么香。最后再涂上一层面糊,入锅用中火炸10分钟左右便好了。可10分钟对我来说却很漫长,我像只馋猫似的不停地在油锅旁转悠,等着做第一个吃海蛎饼的人。海蛎饼终于出锅了,我一口咬下去,香软的海蛎在口里慢慢融化,再加上香脆的皮,美味至极,一股香气直沁心田,简直比山珍海味还好吃呀!

说起海蛎饼,还有一个传说呢!当年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海蛎、番薯粉混合加水然后炸成饼吃。这便是海蛎饼的起源。可见我们福清的海饼还是小吃界的“长老”呢!

北京豆汁习俗 篇12

爱新觉罗.恒兰在《豆汁儿与御膳房》中写道: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夏天, 民间粉房用绿豆磨成的粉浆偶然发酵变酸, 尝起来酸甜可口, 熬熟后味道更浓。清朝末年, 一位姓丁的回民以卖豆汁在北京闻名。到第三代丁德瑞时, 在西花市路北火神庙前设点经营豆汁, 生意兴隆, 很受欢迎, 人称“豆汁儿丁”。1949年后, 丁德瑞加入后来的锦馨豆汁店。锦馨豆汁店一直延用“豆汁儿丁”的制作方法经营豆汁。

豆汁是将绿豆浸泡十几个小时后, 磨成稀糊, 经过滤、沉淀、发酵后用旺火煮沸, 再用微火保温, 即可食用。《北平风俗类征》载:“豆汁是北平特有的一种食品, 别处的人既没有机会喝它, 也没有胃口喝它。”而北京人爱喝豆汁, 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一碗烫嘴的豆汁, 几个酥脆的焦圈和一小碟咸香的酱菜, 几乎成了北京小吃的象征。京城有种说法:“不喝豆汁儿, 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

豆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钙、铁等微量元素, 具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和美容等功效, 既是独特风味的北京传统小吃, 也是老北京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7年, 在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 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上一篇:粗煤气净化系统下一篇:儿童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