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2024-09-19

习俗(通用12篇)

习俗 篇1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大暑各地习俗: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温汤羊肉是莆田独特的风味小吃和高级菜肴之一。把羊宰后,去毛卸脏,整只放进滚汤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

习俗 篇2

爱新觉罗.恒兰在《豆汁儿与御膳房》中写道: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夏天, 民间粉房用绿豆磨成的粉浆偶然发酵变酸, 尝起来酸甜可口, 熬熟后味道更浓。清朝末年, 一位姓丁的回民以卖豆汁在北京闻名。到第三代丁德瑞时, 在西花市路北火神庙前设点经营豆汁, 生意兴隆, 很受欢迎, 人称“豆汁儿丁”。1949年后, 丁德瑞加入后来的锦馨豆汁店。锦馨豆汁店一直延用“豆汁儿丁”的制作方法经营豆汁。

豆汁是将绿豆浸泡十几个小时后, 磨成稀糊, 经过滤、沉淀、发酵后用旺火煮沸, 再用微火保温, 即可食用。《北平风俗类征》载:“豆汁是北平特有的一种食品, 别处的人既没有机会喝它, 也没有胃口喝它。”而北京人爱喝豆汁, 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一碗烫嘴的豆汁, 几个酥脆的焦圈和一小碟咸香的酱菜, 几乎成了北京小吃的象征。京城有种说法:“不喝豆汁儿, 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

豆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钙、铁等微量元素, 具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和美容等功效, 既是独特风味的北京传统小吃, 也是老北京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7年, 在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 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教养习俗的反叛 篇3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用科学的育儿观来武装自己才是现代妈咪的明智之举。赶快来看看专家的观点吧,千万别耽误了宝宝的成长哦!

“小孩照镜子会害怕的,会做噩梦,会变成哑巴的。”

其实小婴儿都很喜欢照镜子,对镜子里的自己很感兴趣,妈妈爸爸可以利用镜子和孩子玩不少游戏:

首先是从镜子里让他认识自己,唤起自我意识。孩子4—5个月时妈妈就可给他照镜子,一边点点孩子本人和镜子里的孩子说“这是宝宝”,也让他认认妈妈和镜子里的妈妈,反复教他这样玩,他就逐渐认识自己了。

从镜子里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7—8个月起就可做这个游戏,妈妈抱着婴儿坐在大镜子前,点点他的鼻子,再指指镜中的小鼻子说“这是宝宝的鼻子”,还有把着他手去摸自己的鼻子,再模妈妈的鼻子。通过游戏反复这样做,他就会认识自己的鼻子和别人的鼻子,听到“鼻子在哪里”的问话,就会去指自己的鼻子。这样一个一个认眼睛、耳朵、嘴巴、头发、小手、小脚等,慢慢地就可认识不少自己身体的部分,玩的时候可以编一个简短儿歌配合着念,又可做做不同的动作如做做小眼睛,拉拉小耳朵,张张小嘴巴,拍拍小手手等等。

照镜子的游戏既帮助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区分他人、他物,进一步认识周围事物,又锻炼了身躯、四肢活动和协调能力,没什么不好的。

“孩子吃手不卫生,最好绑起来。”

几乎每个孩子都“吃”过自己的手指,这是因为就婴幼儿发展的历程来说,在婴幼儿期,孩子喜欢用手的接触与嘴巴来探索与学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6个月之后,宝宝经常会把东西放到嘴里尝一尝,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有时候宝宝吃手指正是由于口腔期的不满足,才使得他用这种方式来发泄或借此得到补尝。

父母应在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宝宝的发展,如尽可能在宝宝出生的母乳哺育,使宝宝得到很好的口腔经验。或提供一些替代品如奶嘴或其他无毒大玩具,让宝宝去“吃”,以丰富宝宝的口腔经验。此外,父母还要给孩子提供多种不同的玩具或教具,让宝宝用手玩,用感官的接触视、听、嗅、味觉的经验来丰富宝宝的生活视野。

要想让宝宝改掉“吃”手指的习惯,最好是让他双手不空,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让他有事可做。

“冬天很冷,一定要孩子多穿,多包裹。”

随着冬季的来临,天寒地冻,婴幼儿更需保暖。但是,保暖要讲科学性,不宜过暖,俗话说:“要使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以免造成危害,要知道婴儿冬季也会“中暑”的。

首先,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内三层外三层,势必会限制其手足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宝宝出世后手、足会活动,是先天提供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冬季孩子的衣物不宜穿得过于厚重,要以不影响孩子手、足活动和呼吸为前提。聪明的父母应当给孩子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手接触的东西越多,活动越多,对大脑形成的刺激越多,大脑发育越快,细胞的功能就越成熟,越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其次,过度保暖不利于孩子增强抗病和耐寒能力。如果害怕孩子被冷风吹着而整天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使宝宝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减弱,容易患各种感染。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从不出大门一步,就会由于缺乏日光的照射,容易患维生素口缺乏性佝偻病,后者不仅使患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还会进一步削弱其抗病能力。冬季要注意婴幼儿房间的通风换气,3周以内的婴儿可在室内进行空气浴,每次12分钟,但室温不应低于20℃。有条件最好进行水浴,水浴时室温应在18℃—20℃之间,水温应在35℃—36℃之间,最好用澡盆给新生儿洗澡且动作要迅速。遇上晴天应当让孩子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

此外,婴幼儿不能用电热毯取暖。因为后者是持续供热,如果此时孩子全身又捂得很严实,散热不灵,就会使体温随着被窝内的温度不断上升,高热和大量出汗时间一久就会对孩子的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出现冬季“中暑”现象。

冬季“中暑”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重则可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婴幼儿容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适应性较差有关。特别是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又较为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出现高热。持久的高热及过高的热量会损害婴儿的脑组织,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孩子一哭就给他喂奶”

体温可以不升,手脚冰凉,哭闹不安等,此时采取一些简易的保暖措施就可以解决了,如调高室内温度、用热水袋或热水瓶放在新生儿被褥外面取暖,也可将新生儿抱起来与母亲的胸腹部直接接触来取暖,这也是很好的办法。

当孩子大小便后将尿布被褥弄湿,也可使身体不舒服,即便是使用“尿不湿”也会使孩子不舒服,只要将湿尿布换下来,换上干爽的清洁尿布就可以了。

孩子在睡梦中饥饿了也会哭闹不安,喂些奶,吃饱了很快就又入睡了。仅有个别是因先天性维生素口缺乏性佝偻病引起的夜间哭闹和不安。确是引起的夜间惊哭,需要请医生来解决。

孩子患有尿布疹、湿疹、皮肤糜烂等情况时,也是引起哭闹不安的原因。当有哭闹不安的情况出现时,应仔细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查找不到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仍无济于事,这可能与新生儿的气质有关,那就需要母亲仔细观察,如何顺应他的生活规律,使他安静下来,不妨常常抱抱他,与他“说说话”,抚摸一下他的头部、身体等,使他产生一种安全感,可能会好一些,这样母亲就要辛苦一点了。

“孩子小,什么也听不懂,不用多说。”

“现在不说话也没有关系,迟早会的。”

别以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成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不要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以后,而他还不会从口中说出,如果说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他的要求就已经达到了, 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不要用儿化语和宝宝说话

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不管孩子怎样说话,父母都应该用正确的语言来回应每件事,并用标准的话语来纠正孩子的话,这样就可以通过父母的正确语言示范,宝宝能较早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不要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就把舌头放手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和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逐渐正确。

切忌语言环境复杂

冬至习俗有哪些 冬至节习俗 篇4

冬至的7大习俗: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的习俗:古代传统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南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圣诞节习俗日记:美国圣诞节习俗 篇5

圣诞节习俗日记:美国圣诞节习俗

一个自由且多彩的国家,圣诞节是他们快乐狂欢的日子。美国的民族复杂,所以其庆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部分室内都有别致的布置,门外悬挂着美艳的花环及绮丽的饰物。梵谛冈:如果你想在世界的圣彼得教堂参加由教皇亲自主持的圣诞弥撒,虽然那里可容纳三万五千人但仍需预先定位。其圣诞弥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时举行,教皇坐在八个侍从抬着的轿子上穿过群众,一边向信徒们祝福一边走上祭坛。教皇着白袍外罩金黄色祭服,登上圣彼得大教堂的祭坛,以拉丁语念出祷告词。零时整,号角手吹响的喇叭,安放于大祭坛上的摇篮本被覆盖着。

这时,圣婴耶稣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了。教堂内的各国信徒眼眶里含着热泪,以各自的语言唱出悠扬的“平安夜”。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视前往圣彼得大教堂,亲谒教皇,受其祝福,为一生中的荣幸。日本:虽然日本非基督教国家,但战后日本过圣诞节的风气十分风靡。原因之一与各大商家的促销有关。有的百货公司以圣诞树作装潢,在店内布置雪景,增加银色圣诞的气氛。各色茶店、夜总会、酒吧也都安置一株圣诞树以应景。十二月中旬各商店人山人海,大家为准备圣诞礼物赠送亲友而忙碌。善心人士亦趁机致赠礼品予东京室内五十二所肢体及心智障碍的儿童。

习俗 篇6

在英国,最主要的庆祝活动将在复活节星期日举行,但是这期间还包含了两个银行假日--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星期一,这两天都是国家法定假日。在进行正式的庆祝活动和宗教庆典的同时,在遍及不列颠和北爱尔兰的乡村、小镇以及城市中都将举办很多有趣的活动。

复活节期间在英国北部还要举行滚鸡蛋比赛。据一位来自当地的这项活动的爱好者说,这项比赛就是将煮熟的鸡蛋顺着一个斜面往下滚,其中滚的最快,没有偏离方向并且能够从两个木柱之间穿过的就是优胜者。这是兰开夏郡普雷斯顿市埃文翰姆公园进行的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

复活节游行也是复活节传统庆典的一部分,参加复活节游行的人通常要带复活节面具或者复活节帽子。而传统上,这些面具和帽子应该带有春天的鲜花和彩带的装饰。

全国各地重阳习俗 篇7

旧时重阳节这天, 海南儋州市光村镇新富村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会在黎明前起床, 长辈们起火生灶, 然后其他人手持一根稻草或者较细的树枝点燃一端使其冒出星火, 然后全家人会齐声高喊“赶山猫”。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还懂得一些遗留下来类似咒语的东西, 当其他人只是发出欢呼声时, 他们会小声用方言“嘀咕”这些咒语。这些咒语很可能是祖辈们流传下来, 用于拜祭先人时一种特殊口语。

“西方土神、南方土神、北方土神、东方土神……”, 有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得这些咒语的开头几句。除了是古人信奉神灵的一种表现外, 现在的“赶山猫”习俗大多是人们以此来表达一种驱赶鬼神疾病, 祈祷吉祥安康的用意。

河北:天气预报

香河县九月九日, 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 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 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 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祭缸神忌回娘家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 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 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 家家烙煎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 旧时, 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 忌回娘家过节, 有“回家过重阳, 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江浙:凿旗秋祭

重阳节, 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 连缀成旗, 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 除非亲友家有丧事, 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 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 互相馈赠, 称为重阳粽。

两广:王母会元帝宴

连川重阳, 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 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 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加。阳阳江江市市重重阳阳节节放放纸纸鸢鸢, , 并并系系藤藤弓于其上, 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 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 倾城而出, 赛神酬愿, 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 俗语说:“九月九, 牛羊各自守。”

河南:开封菊花会

土族风尚习俗漫笔 篇8

一、土族的宗教信仰

土族在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之前,其先民主要信奉萨满教,后受当地与周边兄弟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形态和宗教信仰开始向多元化嬗变发展,据考察统计释、道、儒、苯等多种宗教信仰兼而有之。不过,在这多种宗教信仰中,除藏传佛教格鲁派之外,都未能形成土族全民性的宗教信仰观念。据土族高僧三世土观的《土观宗派源流》及《佑宁寺志》记载,在互助郭隆寺(即佑宁寺)尚未修建前,在此处建有一处萨迦派寺院,最早宏传者为萨迦派。十四世纪末,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发展迅猛,逐渐东进而波及土族地区。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藏吐番赞普达玛灭佛,声势浩大,在西藏曲卧日山修行的三僧闻讯携带佛教经典逃出西藏,辗转来到青海尖扎、化隆驻足兴教收徒,后曾居住在互助红崖子沟乡东口小刹白马寺。公元十世纪末,西藏三僧的高徒、藏传佛教后弘期鼻祖喇勤贡巴铙赛圆寂于此寺。在以上诸师徒的弘佛教化下,互助地区的土族信佛者日渐增多,习佛之风盛行不衰。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三世达赖喇嘛经白马寺去今佑宁寺等土族地区传教。明万历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喇嘛去西藏时亦到此地传教。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互助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佑宁寺初步建成,并陆续修建喇嘛寺庙15处之多,从而使藏传佛教在互助土族地区牢牢扎下根来。清朝伊始,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寺僧大增,高僧倍出。由此,土族人民笃信藏传佛教,乃至普及全民,使土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受到极其深刻的影响。

互助土族自古以来便与汉、藏等兄弟民族混居,因此,土族除信奉藏传佛教外,尚有崇敬多神的宗教信仰习俗,几乎村村都建有寺庙神殿,诸如娘娘庙、龙王庙、二郎庙、黑虎庙、山王庙、山神庙、土地庙、崩康(藏语,意为十万佛像殿)、俄博等等。每年除各大寺院举行盛大的宗教法会外,民间亦有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如村庙法会、护青会、转山会、祈雨会等等,主要是祭祀酬神,禳灾祛邪,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一年一度的村庙大会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宗教文化在土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譬如一年一度的村庙会,便带有极为浓郁的宗教氛围。庙会期间邀请职业法师跳神祭祀,法师手持特制羊皮鼓(土语称“抗格尔干”)跳神舞表演,敲击手鼓会发出“邦邦”之声,故俗称村庙法会为“邦邦会”。村庙会一般以村为单位举行,会期因地而异,有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举行的,也有在秋季庄稼收割后举行的。届时,由村民共推德高望重、办事公道干练的人为“会头”负责法会各项事宜。“会头”们几经研究和周密估算,向家家户户分摊人力物力任务,并限时上缴。他们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地组织村民酿造醴酒、磨面榨油、购买柏枝、香表、酥油、干果、供品及猪羊鸡等祭祀用品,还要向临村发送参会请贴、邀请若干祭神法师表演神舞等,事事做得周密不疏,尽如人意。临近会期,“会头”在村民中挑选身强力壮、麻利精干的男人和妇女到村庙宰猪杀羊、蒸馍头、榨油饼、杆长面、鏊烙点心,忙碌数日。干活虽说劳累,大家却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便如期召开祭祀盛会。

法会伊始,首先在村庙举行气氛庄严肃穆的酬神仪式,由领头法师主持,在大殿供奉神佛的净台上供献猪羊鸡三牲花红、大坛醴酒、各类法器、供品,点燃无数大小酥油灯,焚香煨燥,吹奏白螺法号,敲响大钟,在法师的示意下,全村男女老幼在殿外叩头祝告,祈祷佛光晋照,神灵保佑村庄泰宁,岁岁平安。

酬神祭祀结束后,法师来到庙前场地开始跳神舞。法师个个高束发髻,头戴护法帽,身穿黑袍,外罩坎肩,腰系四开叉裙子,左手持单面羊皮鼓,右手持细长鼓捶,有节奏地敲击法鼓,发出清脆悦耳之声。法师们随着鼓点起舞,缓急跳跃,舞姿粗犷豪放,时而左蹦右跳,时而前后空翻,时而打车轮,技艺高潮娴熟,令观众眼花缭乱,齐声叫绝。当神舞跳到高潮时,领头大法师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铜币等物,并轮番在脸颊、手肘、胸前插入铁钎,毫无惧色,显示其神通之广大。最后层层穿越用十几张方桌搭建的高台,在最顶端表演手倒立等多种高难动作,然后空翻落地,动作惊险,观者咂舌。整个表演过程集神舞、体育、杂技为一体,极具自娱娱人的效果。

会期长短并无定例,一般为三天。其间全村男女老幼齐集村庙,会上供应丰盛的饮食。小孩们欢天喜地,大人们漫话承平年景生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喜悦,互勉互励,团结友爱,充分体现了古老淳朴的村风民俗。第三天则是庙会的高潮期,在庙前广场设置神坛,中立神幡,高三丈三尺,象征三十三天;幡杆下埋一尺八寸,象征十八层地狱;幡杆顶端横绑双齿木叉,叉尖各戳一馍头,含日月经天之寓意;幡杆用绳索从东南西北四方固定起来,绳上吊有内装五谷杂粮、红枣、花生、糖果、核桃等的小布袋,俗称“粮蛋子”,同时挂有用黄表纸剪裁的浮云、水浪、连环扣等纸幡,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法会宣告结束时,人们蜂拥而上,争抢馍头、粮蛋子和纸幡,说是抢得馍头者可生贵子,抢得粮蛋子者来年庄稼丰收,抢得纸幡者可拿回家去焚化祛邪,保宅平安。

三、保护庄稼的宗教活动

护青会。所谓护青会,即是保护庄稼丰收的宗教活动。每年农历四五月间,绿草茵茵,柳密莺啼,禾苗茁壮成长之时,土族村庄普遍进行护青活动,俗称“护青会”或“青苗会”。这一活动是借助神灵的威摄力禁止人畜糟踏庄稼成长的民俗民风。届时,全村男姓村民汇聚到村庙,首先由护青会主要负责人主持祭神仪式,庙内青烟袅袅,鼓声咚咚,钟声悠扬,法号声嘹亮,诵经之声不绝于耳。一阵虔诚祭祀祈祷之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请出护法神箭与神轿开始踏勘青苗之行。出巡队伍堪称宠大,锣鼓法号开道,高举蓝底白边上绣北斗七星图案的月牙旗者紧随,其后为双手高擎护法神箭和四人抬神轿,再后是几十面彩旗组成的护法仪仗队,彩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旗上分别绣有青、黄、赤、白、黑五色龙王法像,以及十四面天尊神像。这支声势浩大的护青队伍浩浩荡荡,由近及远地循本村地界踏勘巡查,每到田间地头,都由老者们作一番庄稼长势的评价。踏勘结束后,回到村庙歇神。同时由护青会负责人作巡查总结报告,宣布保护庄稼的具体措施和人畜糟踏庄稼的惩罚条例,措施强硬,惩罚赔偿严厉,教育村民不仅要管理好自家的庄稼,更要爱护别人的庄稼,全村齐心协力,互相监督,以保证粮食丰收。

插牌。插牌和安镇是防止自然灾害的宗教活动,在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旧时代,土族人也往往借助想象中的神灵威力去战胜自然灾害,这种古朴的美好愿望,相沿积久而成为习俗了。土族村民在举行护青活动的同时,于每年四五月间还要进行插牌宗教活动。届时,男性村民到村庙请出护法神箭和神轿,不畏山高路远,到全村共同崇敬的神山,举行插牌仪式。山上建有祭祀神灵的神坛——俄博。神坛四周用粗大木桩围成正方形的栅栏,底部埋藏内装佛教经文、五谷杂粮、名贵药材等的宝瓶,栏内装满青白色石块,上插木制护法神箭、松柏树枝、饰以红布条和藏文经幡。四周用象征圣洁的白色石块叠成石堆,年代越久石堆越大。插牌队伍经艰辛攀爬来到镇守和保佑村寨的俄博将护法神箭和神轿供奉于正前方,四周插各色彩旗,点燃柏树枝煨桑,上香花表,向神灵敬献活羊。高僧大德或精通佛教经籍的喇嘛席地而坐,手持法器,摇动法铃,口诵经咒,虔诚祈祷。众信徒念诵六字真言,施放禄马,抛撒施食,祭洒净水醴酒,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宗教气氛极为浓郁的氛围中,将上书符篆经咒的四棱大木橛打入俄博前方地下,成为镇邪魔防冰雹、防山洪的标志性神物。插牌仪轨结束后,宗教气氛顿失,大家在俄博傍围坐一圈,尽情分享献牲鲜羊肉,猜拳饮酒,兴致浓烈,气氛活跃,变宗教活动为村民的踏青野游聚会。

安镇。土族人民为抵御旱涝、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往往选择村界、山岭和垭口等处,用土筑成方塔形的土堆,土语称作“苏克多”,即所谓镇。在科学技术滞后,生产力低下,宗教理念浓厚的封建社会,把“安镇”作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美好愿望的寄托,使其成为借助神威抵御自然灾害的镇守重镇。安镇时先于选择的地方挖掘大坑,坑内安放经过装藏和喇嘛诵经开光的宝瓶、佛经、刀箭戟矛等神物,然后用土掩埋后筑成方塔形的土台。最后由喇嘛或法师口诵经咒,赋予抵挡冰雹,防御旱涝,消除邪疫的神力。上面是善意的风尚民俗,但也有恶意的安镇习俗。当本村与外村因草山、水利、耕地等原因引起纠纷时所安的秽物镇,以诅咒和祈祷鬼神加祸于对方。这种恶镇多选择在村界的山嘴或隘口暗中进行,先挖好大坑,内装粗黑罐缸盆碗、刀箭戟矛、符咒木桩、白鸡白狗、死马头颅、毒蛇毒蝎、破毡烂衫等凶器秽物,然后用土掩埋夯实,不使仇家发现。土族先民就是用这种原始古老的宗教迷信活动,寄托着抗衡仇家,降吉祥平安于本村,降天灾人祸于仇村的天真而幼稚的希冀。

四、几种禁忌习俗

由于深重的宗教迷信观念和长期的生活习惯,土族人民有着独特的禁忌,用以约束人们忌食某些食物,忌做某些不吉利的事情,否则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这种原始的忌讳一直保留至今,未见其衰。

忌食。土族人从不食偶蹄动物如骡马驴肉,也不食用爪趾动物猫狗肉,这与土族崇拜信念有关。据民间传说,大唐玄壮法师曾骑白龙马赴西天取经,回来时驮回了大量佛经,有功于芸芸众生,故不食马肉。土族人普遍信奉本民族的保护神骑骡天王,认为此天王身坐神骡,身著盔甲,面如蓝靛,双目暴突,一手持降魔金刚杆,一手托盛有魔血的头盖骨的骑骡天王威武勇猛,保护众生,法力无穷,故不食骡肉,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天上的龙不可擒而食之,因此地下的驴得以幸免,故不食驴肉。猫辛辛苦苦捕捉老鼠,外保庄稼,内保粮仓;狗不分昼夜护院保宅,皆有功于人,故不食猫狗肉。迷信说法认为,谁若今生违忌食用骡马驴猫狗肉,那么来世将会转生为畜生。起初,人们用这种荒诞不经的迷信理念劝告和制约人们,但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土族人普遍遵奉的独特饮食文化。

忌门。土族人十分崇敬大门,认为大门是招财进宝,纳福避邪的关口,故家家都有忌门的习俗,土语称“吾迭祭拉”(“吾迭”即大门,“祭拉”为汉语的“忌”)。忌门有喜忌与恶忌之分,即生育忌门和疾病忌门。生育忌门,就是每当新生儿诞生后,生怕外人带入邪气冲撞新生婴儿健康成长,便在大门外贴上一方红纸,男贴左女贴右,外人一目了然,来而却步。疾病忌门,家中有了危重病人,或出现传染病人时,不仅在家实行隔离,还在大门外一侧煨一堆火,并在门傍上方挂一筛子,表示谢绝入内,标志十分醒目,来者望而止步。若不是闲暇串门而有要事办理,便在远离大门的地方叫出人来,首先按大门外的标志,向东家道喜或道忧,然后说明来意离去。

五、大年初一迎喜神

土族人普遍有春节初夕守夜的习俗,家家户户腾出空屋点燃大火,全家男女老幼围坐在火堆周围,一面闲聊家常,一面吃年饭。半夜时分分食猪头肉,俗称“咬鬼”。凌晨时分大家纷纷换上新装给老人长辈叩头拜年,长幼有序,分别散发年钱。整个夜晚无人睡眠,气氛热烈,场面和谐,人人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初一早晨当红日冉冉升起时便到村里进行隆重的迎接喜神和新年团拜活动。天蒙蒙亮,各家各户将骡马驴牛羊猪悉数赶到院子里,头上扎上钱马(用黄表纸剪制的福禄寿长方形纸条),尾系彩色布条赶出家门。这时,全村人赶着打扮起来的生畜,兴高采烈,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卜定的方位迎接喜神。人们见面频频作揖道喜,互道“新尼玛赛涅”(土语,意为新年好),情真意切,气氛热烈。团拜结束后,用各家带来的柏树枝煨桑,烧香化类,叩头迎接喜神驾临村庄,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喜神保佑村庄安宁,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团拜迎喜仪轨结束后,大家互相道别回家,开始走家串户拜年,一般都打发男女小孩去拜年。孩子们欢天喜地,笼子里提上年馍馍,进出于各家各户。他们乐此不疲者,是因为他们会从老年人那里得到压岁铜钱,至少也会拿到多少不等的糖果、红枣、核桃之类好吃的东西。

六、相助力耕岂有偏

土族人民在长期和衷共济、同甘共苦的劳动实践中,使四邻齐心协力劳动生产的淳朴高尚的美德成为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任凭岁月沧桑。而人民和睦相处、相依相存的古风不变。宋代诗人王禹■在其五首《畲田词》中的第四首中这样写道:“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诗中强调的劳动人民的协作精神,在土族群众中普遍存在着。在封建社会,土族人民依靠着瘠田薄土,古老的生产方式,过着中国封建式的贫穷生活,但他们团结和睦,相助力耕耘的协作精神,是值得称道和赞许的。就拿农事中的起粪、翻粪、运粪这几个劳动环节而言,无不体现着劳动协作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在旧社会尚无化肥,农民种地全靠家肥。然而农民辛苦积攒的家肥,单靠自家的力量是无法运送到田间去的。于是便出现了少则5-6家,多则十余户的变工组活跃在每个劳动环节中。不过这种变工,并非人工换人工,也非畜工换畜工,更不是一工顶一工,而是将每家的活儿干完为止。如起粪,是把家中马牛羊圈和院坑所积家肥起运到大门外的粪场上去。届时,基本常年固定不变的变工组成员们自带铁铣、背斗等劳动工具,挨门逐户地背运到粪场上去,大户须两三天,小户一半天,家家粪场上堆积如小丘。翻粪,是把堆积在粪场的大块家粪打碎后堆成正方形的粪堆,使其充分发酵增加肥力。届时,变工成员自带铁铣榔头,挨门逐户地进行翻打。这项农活多由妇女们完成。在劳动中她们时而家长里短,品头品足,时而歌声悠扬,笑声琅琅,往往把劳动的热情推向高潮。驮粪,就是把翻好的家肥运送到各家各户的田地中去。届时,变工成员们自带装粪口袋,赶上自家的牲口开始运肥。这项农活往往是鸡鸣而起,日出而歇,劳动量较大,故由男人们承担。驮运肥料时人员轮流驮运,送走一轮,大家便围着大火取暖,互助斗乐,谑而不虐,笑语连天,其乐无穷。

在以上三个劳动环节中,轮到谁家就得为大家准备早餐、午餐和晚餐,各家尽其所能,做出最好的农家饭菜招待大家。每当用餐时,你敬我让,先长后幼,和颜悦色,亲如一家。

习俗 篇9

1、拜月光的用品。

拜月光的食物主要是月饼和棱角,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饼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许多地方都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习俗吃一些土特产和时令水果。比如广东人过中秋,在吃月饼的同时,还有吃芋头、菱角、田螺和柚子的传统习俗,虽然这些传统食品吃的含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灾的意思。

2、拜月光的节目主要是玩花灯,舞火龙和烧塔。

玩花灯,舞火龙和烧塔这些活动是平时我们很少玩的节目,一般到中秋节才能上演,北京,江浙和广东三个地方对于这几种活动的青睐程度是差不多的。

3、拜月光时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

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食物月饼习俗赏月,拜月,玩花灯,舞火龙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饼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许多地方都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习俗吃一些土特产和时令水果。比如广东人过中秋,在吃月饼的同时,还有吃芋头、菱角、田螺和柚子的传统习俗,虽然这些传统食品吃的含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灾的意思。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

各地拜月光的习俗来源

各地拜月光的习俗来源如下:

1、广东人拜月光:

广东人拜月光从北宋兴起。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2、江浙人拜月兴起于清代。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江浙一带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3、北京人拜月光就要追随到远古时代。

习俗 篇10

过去每年,为了欢度泼水节,举国放假5天。今年,政府大惠于民,放长假10天。据说,原因有二:一是希望将泼水节打造成象西方的圣诞节一样的主要节日;二是让在新首都内比都辛勤工作的各级公务员有更充裕的时间返回仰光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有了“长假”的概念,节前的市场供应立马呈现“经济规律”,人们纷纷抢购年货,带动菜价上扬。节日里,商场、餐馆几乎全部歇业,想找个地方买东西、吃顿饭,都很难如愿。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人人载歌载舞,相互泼水。泼水象征着温馨、清凉、吉祥。缅甸人以泼水送旧迎新,祝愿来年去除污秽,消灾减难。

泼水看似简单,但细究起来,也有文雅与狂野之分。所谓文雅型,这主要是对一些贵宾。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至于狂野型,主要是青年之间对泼。这些人泼起来简直是不要命,他们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管喷浇。而泼洒的水,往往是由大冰块溶化的冰水,浇在身上,冰凉刺骨,寒意顿生。

缅甸人大多信奉佛教,男女老少温文尔雅,谦恭有加。可到了泼水节,他们象换了个人似的,尽情宣泄,无所顾忌。年轻人可以从早到晚恣意狂饮,醉酒当歌;也可以当街狂舞,引来围观者一片喝彩。此刻,纵观满街的年轻人,竟找不出一个身穿传统服装—“纱笼” (缅甸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均着此服,俗称:国服)的,取而代之的尽是入时、前卫的奇装异服,多数年轻人则更钟爱黑色文化套衫加牛仔裤。

泼水节期间,有三种人不会被水泼身,一是穿着袈裟的僧侣,二是身怀六甲的孕妇,三是老年人。除此之外,人不分男女,位不论高低,财不区多寡,彼此之间,即使素不相识,也可以相互泼水。这个时候,男人“欺负”女人,小孩“犯上”大人,也不会被责骂。相反,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在缅甸,4月份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大家互相泼水过年,既感受到了节日带来的喜悦,又给炎炎夏日带来了难得的清凉。这个时候,城市的主要街道两旁一下子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临时舞台(泼水站),都是由市民、企业自发组织或由政府出面搭建而成。今年,仰光的大街小巷旁搭建的泼水站有300多个,短短1.3公里长的茵雅路上竟汇集了130多个。有的宏大气派,有的小巧玲珑,但共同的特点就是向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尽情泼水,让人们以水为纽带分享节日的欢乐。泼水站周围,到处可见年轻人狂欢的场面:舞台中央男女青年载歌载舞,舞台临街一边大家手执水管把水洒向过往的人群和车辆;一辆辆敞篷泼水车从泼水平台前依次缓缓通过,车上的人们更愿意在台下多逗留一会,甘心接受这清凉的祝福。

缅甸的泼水节一直带有浓浓的文化气息,但现在也逐渐渗进了商业味道,可谓是与时俱进。一些公司、企业抓住泼水节商机大做宣传,它们的泼水站搭建得非常气派,广告味十足,还邀请明星站台走秀、尽情放歌,时而也会在现场派发免费的商业宣传品,吸引的围观者众多,场面十分火爆。

日本商务习俗拾趣 篇11

日本人的酒宴

日本人待客敬酒时,往往先在桌子中间放一只水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块干净白纱布。敬酒前先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过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一按,再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客人喝完后也同样做,以示宾主之间的友谊和亲密。

日本人很少举行家宴,商业宴会也难得让妇女参加,商界人士也没有携带配偶出席宴会的习惯。日本商界最普通、最大量的宴会是在大宾馆里举行的鸡尾酒会。每位费用数千日元,酒会结束时,主人往往向宾客赠送巧克力、雨伞、电子用品等小礼品。日本人的宴会气氛比较轻松、活跃,但不在宴会上洽谈业务。

日本人的作客

日本人串门作客,要事先和主人通过电话或其他手段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门铃通报姓名。要是这家没有装门铃,也不能敲门。应打开门上的拉门,询问:“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帽,穿上备用的拖鞋,然后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就座时,背对着门坐表示有礼貌。只有在主人劝说时方可移向尊贵位置(壁龛前的座位)。用餐时,要是对桌上某种菜的吃法不清楚,可向主人请教。在日本人家里,没有让客人参观房间的习惯,因此,不要提出类似的要求。进卫生间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到了告别时间,要主动提出来,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家(住所)后要及时打电话,告之已安全返回,并再次表示感谢。过一段时间再见面时,仍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日本人的礼貌

日本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究礼仪是日本人的好风尚。日本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很讲礼节,举止彬彬有礼。早上见面,互问“早上好”,在接触交往中,“请”、“谢谢”、“对不起”、“辛苦了”、“请多关照”的礼貌用语是口头禅。

日本人没有互相让烟的习惯,他们确信吸烟有害健康。日本人在工作、学习或公共场所,相互交谈柔声细语,绝不高声喧哗;女人同男人迎面相逢,停下让男人先行;商店营业员对进商店的顾客,不管是否购买商品,均微笑相迎,鞠躬相送。

日本人的名片交流

日本人认为,初次见面交换名片是个重要的仪式。他们点头躬身,双手毕恭毕敬地举着名片,连声说“请多多关照”。回送名片也要有礼貌,不能像打桥牌那样,把自己的名片随便扔给对方。正规的互赠名片礼仪是: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右手递自己的名片,并调转方向递给对方,以便对方观看;左手则同时接过对方的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看清对方的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表示已清楚对方身份。日本人的姓名日语发音较难,日本人自己也难以掌握,如若不会,可当面拿名片向对方请教,不算失礼。日本人认为对待名片就像对待本人一样。接过名片后,放在手里乱摆弄,或不看就随手放人衣袋,是不礼貌的。如果参加商业谈判,应该向房间内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要遗漏,以表示相互友好,相互尊重。

日本人的送礼

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把送礼看作人与人之间联络感情、加深友谊的一种重要手段。日本人在送礼时很注意“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过重会被认为你有求于他,过轻则会被认为你轻视他。日本人讲究礼品包装,礼品包上好几层,还要扎上漂亮的缎带或彩绳。接受礼品的人,一般要回赠对方,不然会被认为失礼。收礼的人可以将礼品转送给别人,第三者还可以再转送下去。日本人送礼忌送双数。礼品数目一般以三、五、七最多。日本人一般不当客人面拆礼品。

日本有许多传统的送礼节,不同的送礼时节,礼品的价值和种类也不同。一年中最大的送礼节是岁暮和中元。12月1~31日为岁暮送贺年礼。中元送礼节还分地域:7月1~15日是关东地区,7月15日~8月15日是关西地区。中元岁暮礼品以食品为主,如糖果、酒、奶制品、食用油、咖啡、茶叶、衬衫、围巾等。礼品价值一般在03万~1万日元之间。亲自送礼比较正式,邮寄则要另寄信说明。收到礼品要回信感谢。送公司礼品还要考虑到部长、科长、秘书、女职员等,份数应该充足。公司与公司送的礼,只需电话致谢。

日本人喜欢名牌货,但对装饰着狐和獾图案的东西很反感,日本人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到日本人家做客,携带的菊花不能超过15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16瓣菊花。日本人对乌龟很钟爱,以乌龟为造型的各种礼品很受欢迎。

日本人的忌讳

日本人不仅忌绿色,还忌讳荷花。日本人喜欢奇数(单数),如1月1日(元旦)、3月3日(女儿节)5月5日(男儿节)、7月7日(牛郎织女节)等。但对“4”、“9”和“49”特别讨厌。原因是,在日语中“4”的发音与“死”的发音极为相似,而“9”的发音同“苦”的字音相近。因此,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尽量避免使用这类“不吉利”的谐音数字。

日本人的时间观念

日本人时间概念极强,生活节奏快。一般日本人的性格也表现急躁;日本人走在马路上目不斜视,争分夺秒似跑步;乘电梯时如果电梯一时不来,就立马爬楼梯,绝不长时间久等;为了一件事,他们可以三番五次地连续打电话催办,直到有了结果为止,绝不拖拉。

日本人的插花

插花也称花道。日本自古就有插花习俗。15世纪末,随着和歌、能乐、茶道、庭院建筑等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始有了插花活动。明治维新后,花道成为培养女人的品德和艺术修养的途径。插花人根据自然花草的浓艳素淡,取意剪裁,插在精选的各种容器里,赋予其生机。花灼灼,叶蓁蓁,浓抹“飞香走红满天春”,淡抹“一剪梅花万样娇”。

上古抢婚习俗初探 篇12

汉字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汉字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化史。我们经过细心察访、研究汉字,抢婚便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说文解字》关于女部中共收字238个,实际加上重文以及主题从女构成且与女部相邻的字有250多个,在全书中属于最大的部类之一。在这个庞大的女部字类里,通过对“婚”、“妻”、“娶”、“妇”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古的抢婚婚俗。

在甲骨文里我们是找不到“婚”字的,《说文解字》说:“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1]又说:“昏,日冥也。”[1]许慎认为,古代娶妻一般是在黄昏举行的,所以,“婚”字里面有个黄昏的“昏”。那么,为什么要在黄昏时结婚呢?其一,源于许慎的解释,他认为妇女是属阴的,夜晚也是属阴的,所以定在黄昏。其二,“娶妇以昏时”是当时的民间婚姻习俗所造成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日落黄昏后娶亲就成了一种风尚。当然,凡事都是多面的,我们不能仅仅就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黄昏迎亲还有另外的原因。有些男人通过正规的礼节可能娶不到妻子,所以他们就不得不去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抢老婆。他们出去抢个女人回来,“生米煮成熟饭”后,女子也只能认命了,就乖乖地和这个男人生活一辈子;有的男人原有老婆,又看中了漂亮的又不愿意嫁给他的女子,就要去抢。既然是“抢”,当然会有人抵抗,而且还要逃跑,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去抢了。当日落黄昏的时候,田地里的农活也干完了,这下就有时间有条件去抢妻了。“婚”字又在经史典籍中多借黄昏的“昏”字,黄昏娶亲是上古抢婚制的遗风。

在甲骨文中,“妻”字甲骨文下面是一个女字,上面是一只手,整个字形像是用手来抢夺女子。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妻子是抢来的女人。《说文解字》:“妻(小篆作),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1]为什么从“又”?许慎也在说文中很好地解释了,他认为“又”是手,是女子操持家务、履行妻子职责的意思。但是在上古时期,妻子的获得大多来源于征伐或者武力抢夺。被俘虏回家的女子,不仅要在家内从事服役的工作,而且还要被人强制性用手抓住,由字的形体便可知当时的妻子是如何得来,她们的地位是如何低下。从“妻”字我们可以看出,抢婚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

妻子娶回来以后就变成了“妇”。《说文解字》:“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1]“服”就是“服侍、服从”的意思,女子就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说做饭,打扫卫生,缝补,喂养牲畜,服侍丈夫,生养下一代等。妇女的地位在家里也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古代的妇女又被叫做“执箕帚”。可见,在古时候,妇女必须服从男子,只能在家里面料理家务,她们仅仅被看做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说文解字》:“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3]古时,“娶”常作“取”,如《诗经》中“娶”常写作“取”。“取”字在甲骨文里,字形像用手去抓耳朵,《说文解字》:“取,捕取也。周礼:‘获者取左耳’。”[1]也就是说在古代战争中,士兵是用割取敌人耳朵的数目去报功,“取”是动词,带有强制性的意思,于是“取”便引申为“以武力获取”,以此看来“娶”的本义便是夺取妇女作妻。“娶”既表示武力的获取,当然也可以很顺当地表示抢夺别家的女子为妻。可见“取妇”便为“抢妻”之意。

二、从古籍透析上古的抢婚

远古的婚制是由“族内婚”发展成“族外婚”,抢婚发生在族外婚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吕思勉先生指出:“‘外昏(婚)之初,始于劫掠’实为确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四),哪女子肯嫁异族?故‘哭嫁’必矣。然而‘抢婚’又势在必行。《左传》僖公廿三年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累世累代的生活经验积累,使先民懂得了原始优生学。既欲婚烤于族外,不抢就找不到配偶。亲迎之必以昏,昏礼之不用乐,皆劫掠之遗迹。”[2]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抢婚现象在商周时期就已经被文字记录下来。《易经·屯卦》“匪寇,婚媾”,说明当时婚姻与强盗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爻辞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这段话描述的就是男方携带武器,骑着有花斑的马,将还在挣扎哭泣的女子抢回家里的情景。由此可见,我国的抢婚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末商初。

《诗经·南山》:“取妻如之何?”[3]《诗经·伐柯》:“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3]这段话说娶妻要通过媒人的介绍,但这应该是社会迈入文明的时候才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在上古时期,由于文明发展的落后,首先讲的就是用武力。“取”即“娶”,上文也论证过,所以这里的两个“取”字无疑是上古抢婚婚俗的体现。

很多证据表明,抢婚曾广泛流行于世界上各个地区,甚至各文明民族的祖先也不例外。抢婚这种婚俗在古代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在国内外,至今都还保留着抢婚形式,只是没有了抢婚的实质。男女双方家庭约好迎娶时间,男方将女方姑娘“抢走”。这里的抢只是象征性的抢,但文明不难看出这是上古“抢婚”习俗的残余。国外比较有名的就是印尼的抢婚习俗;在我国,现在还有景苗族、黎族、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保留“抢婚”的形式。

三、上古抢婚的背景、原因和模式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上古时期人类婚姻的最初形态是杂乱群婚。随着生产力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血族婚替代了群婚。血族婚一般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关系。亚血族婚是血缘婚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这个时候已经不允许兄弟姐妹通婚了,本氏族必须在已通婚对方氏族中寻找配偶。接着发展为对偶婚,成年男子到异姓女子的氏族过着“暮合朝离”的同居生活。对偶婚的男女实行长期同居,便形成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在群婚制到个体婚制过渡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妻子不那么容易获得,男子求婚的范围大大缩小,要到本氏族以外很远的地方去找配偶,有时不得不进行暴力抢婚。”[4]

摩尔根也曾提到过:“当牛羊开始作为家畜饲养从而成为生活资料和私有财产以后,当耕作促使房宅和土地属于私有以后必然会出现一种与当时流行的氏族成员继承制相对抗的运动,因为此时父亲的身份日益确定,而旧有的继承制却排除财产所有者的子女的继承权,而将她的财产给予他的同氏族亲属。父亲们和他的子女共同为争取新继承制而奋斗,这就为世系的转变提供了充分强烈的动力。随着财产的大量积蓄并具有永久性,随着私有财产比例的日益扩大,女性世系必然会解体,而男性世系相应地必然会取而代之。”[5]更直白地说,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男子由于生理条件的便利,他的家庭地位随着对谋生手段的掌握而提高,父系血统对于子女来说也是日益明确的,再加上财富的逐渐累积,这就提高了男子的社会地位,结婚的居住方式也由夫从妻居逐渐过渡到妻从夫居。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就颠倒过来了,男子终于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而女子就逐渐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了。以前任何事情都是女子决定,男子是没有反对的权利的,所以她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必和男子想要获得主导权的思想相对立。于是,男子就用强制和暴力的手段实现自我地位的转化,抢婚习俗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

上古抢婚的原因。为什么要抢婚呢?在母权向男权过渡时期,一是女性不愿失去之前高高在上的女性地位而随从男子到男方家里生活;二是,男性还尚未成为社会的核心,也没有相对较高的经济能力,于是便依靠自身优势用拳头说话。三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抢婚产生的重要原因。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该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婚姻家庭制度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被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这一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这段时期必然产生的这样一个婚姻制度。

模式。从我国古代这一婚俗的发展演变情况和前人的论著来看,抢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原始型抢婚、战争型抢婚和政治型抢婚。原始型抢婚,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抢婚。当父系制确立后,从妻居制转变为从夫居,母权时期从妻居的习俗在人们思想和社会生活中仍有较大影响,通过采用抢掠的形式达到从夫居式的婚姻。由于母权制向夫权制的过渡具有人类历史的广泛性,因而这个时候的抢婚习俗也就有普遍存在的意义。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战争型抢婚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古代部落战争中,每当一个部落战败后,该部落的成员即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妇女成为胜利者的妻妾。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提出:“抢婚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期用战争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野蛮的强制婚姻形式。”[6]

政治型抢婚完全忽视了作为婚姻双方的男女的个人意愿。特别是对于女子来说是完全的压迫性政策,如先秦时期和亲、政治联姻,这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尤为明显。女性就完全是物件,直接就送给对方了,充当的是政治牺牲品的角色。

四、从上古抢婚看女性的地位

从人类出现直至抢婚婚俗产生前,人类更多地从事的是采集、拾取的工作,生产、生活主要依赖于女性从事的较轻体力劳动的采集活动,这种生产关系自然决定了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是重劳动力。由于女性生理特性,慢慢地就在社会生产中失去了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历史就开始上演了,女性成了男性的“奴隶”,从此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人生悲剧。一直到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谁也不敢说女性和男性是真正的平等的。

母权社会以后,当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及劳动生产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女性就失去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便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是家庭的奴隶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成为传统思想。正是由于男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差异,男子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妇女则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从抢婚这种婚俗出现的原因,背景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从抢婚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对女性地位的影响。女性从本质上应该真正与男性获得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权利,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2]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4]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5]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上一篇:团校培训之感悟下一篇:酒店建设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