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代使命

2024-12-27

大学的时代使命(精选12篇)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1

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机构, 在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生成现代大学文化的过程中, 担负着极为重要和极其艰巨的新使命。既要立足国情, 紧跟现代大学教育创新实践的发展, 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发展规律和新特点, 不断拓展自身职能作用, 修正发展定位, 为学校的教育创新和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 又要揭示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整合学校图书资源、凝聚学校科研成果, 开创大学图书工作新局面。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渲染

在现代大学全面发展中, 图书馆的使命是应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 除了具有一般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外, 还负有现代大学发展要求所赋予的特殊使命, 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大众, 在大经济、大教育和大科研的框架内, 对原有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模式进行重新整合, 生成与现代大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机能。

1. 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服务器。

图书馆应是现代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的服务器。当前,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标准的多样化人才, 是现代大学的基本价值和主体职能。多样化人才培养使现代大学出现了多样化学生群体, 在校内, 不再是整齐划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生, 还包括成人教育、高职教育、高教自考等等不同类型教育的学生群体。然而, 由于不同学生群体不但在综合素质、社会经历、职业年龄等方面存有差异, 而且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 这些学习目标与学习需求, 必然要求图书馆这个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责任与使命, 强烈要求大学图书馆对原有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进行革命性变革,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进行科学定位, 建立一个目标明确、资料丰富、信息宽广的引导平台, 成为现代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高端服务器。

2. 现代大学科研创新的推进器。

科研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发展基础和立身之本, 而为科研创新提供科研导向和学术导航正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使命。现代大学科研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互动过程, 以时代的标准和宽阔的视野对学校以往的科研成果进行理性梳理与哲学归纳, 去粗取精, 提练焦点、集合亮色, 巩固和提升已有的科研成果, 再用现代思维和世界视角, 在“扬弃”的层面上, 发扬光大“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格物致知”的求知精神、“求真务实”的实验精神, 在跌宕起伏科研发展历程中凝练优势与特色, 进而取得原创性成果和实质性进展, 生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生态。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是大学科研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3. 现代大学文化生态的变频器。

图书馆作为大学校本文化传承与积淀的特殊平台, 通过对学校历史和现有的文献、文物、图片、图书资源的收集、整理、传播, 承担起沉淀与光大优良校风、生成与弘扬传统校本精神, 对接与延续名师文化、萌芽与涌动文化新思潮的使命与责任, 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变频加压, 提供不竭的物质动力和精神源泉。另一方面, 要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 光靠现有的课堂灌输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 把图书馆建成所有大学成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精神园地, 以卓有成效的图书与信息资源服务, 让所有大学成员都可以在这里汲取丰富的科学文化营养, 不断丰满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思想道德水准, 进而形成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知识体系, 成为激励他们自觉自律投入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二、影响大学图书馆使命的几个因素

现代大学图书馆有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并轨的社会背景, 要完成时代发展所赋予的新使命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不仅要直面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矛盾, 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老问题、新老矛盾的交织对高校图书馆现实使命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1. 科学化管理体制缺失。

我国许多大学的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与实现使命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 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图书馆“一体化”管理机构缺位或职能虚化。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社会化融投入机制缺失, 学校、有关部室、各教学院系对图书馆工作的组织领导出现断裂或阻隔, 对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 一些图书馆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难以协调解决。二是大学图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或内容陈旧。制度体系建设是大学图书馆馆建设和实现使命的基础与前提, 制度建设应是图书馆使命、任务、目标的规范和固化, 光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是不能完成使命的, 即使取得了某些成效或成果, 如果没有长效和科学的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 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不能得到巩固和推广。

2. 现代化服务手段缺位。

拥有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手段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完成使命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不少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迟缓, 服务与管理还是以纸质和经验为主, 不能把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优良传统、先进经验、成果成就, 特别是馆藏的丰富历史文献与自产文献, 包括孤本、善本历史文献资料和现代学报、学位论文、教师或科研人员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进行组织、收藏的同时进行数字化, 大大限制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层次和水平。二是图书服务与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学图书馆整体上看, 只能单一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去覆盖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需求, 这必然产生服务与需求间的落差与矛盾。

3. 可持续发展资源匮乏。

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图书馆完成使命的主要途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如果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的支撑和市场化的资源调节机制, 就意味着发展活力的窒息和原动力枯竭。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所需资源和经费几乎完全依赖政府和学校拨款, 在资源融投资、经费管理、资源更新等诸多方面, 缺乏主动权和自主权。另一方面, 大学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收益分配方式不甚科学合理, 有悖于在市场化和社会化条件下服务的基本规律。目前, 几乎所有大学图书馆的分配都沿续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 全部上交学校, 图书馆除了行政办公费用外, 可用于发展的基金几乎没有。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的实现方略

现代大学图书馆要实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就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前期我国大学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难得机遇, 制定符合国情、省情、校情, 具有自身优势和自身特色的发展方略, 以“三个建设”为重点, 对图书馆工作进行高效创新和变革。

1.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是大学图书馆实现使命的组织基础。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是大学图书馆在把握现代大学教育改革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为强大动力, 在“试”中探索前进, 在“闯”中开辟新路, 突破陈旧落后的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管理方式上, 都有全新的内函和外延。其基本表现形式是:一是建立科学化的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有关部室负责人、各教学院系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校图书工作领导委员会”, 负责制定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协调解决图书馆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 为图书馆工作的和谐、科学、快速发展奠定组织基础。二是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要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校本特色, 对过去自身行之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 以多层面的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建设在图书馆机制创新中的保障作用, 真正改变实际工作中制度建设与发展实践相脱节的状况。

2. 建立市场化的服务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服务机制是大学图书馆实现使命的主体方式。其一, 贴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 社会与市场对大学图书文献资源的需求呈动态变化趋势, 只有在市场竞争与比较中, 才能清楚了解学校馆藏各类文献资料的过去价值、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 清醒认识校馆服务体系的优势与缺失。其二, 以市场化的标准改革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 合理布局服务时间和调整服务方式, 根据不同图书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学校成员的学习需求, 运用时间交错、迭次使用、饱和利用等行为方式, 达到以现有的图书资源取得最好的服务效果之目的。其三, 以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资源整合, 能动地发挥校馆图书资源与市场图书文献资源的互动与互补特性, 加强校馆文献资源“自我造血”与“自我完善”的功能。

3. 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

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是大学图书馆实现使命的人才保障。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是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方面, 要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补充新鲜血液, 调整原有的管理人员结构, 改变图书馆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 又要立足现实, 加强对现有馆员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鼓励馆员通过继续教育或自学渠道, 加强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与图书馆现代科技改造同步是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的方向。图书馆在建立管理新队伍过程中既要以队伍建设加快现代科技改造进程, 以提高馆员整体素质, 为现代科技改造奠定人才基础。同时, 又要以现代科技改造有效促进管理队伍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改造推动馆内管理人员去探索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掌握新技术、形成新能力, 从而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队伍整体专业层次。

摘要:现代大学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大学文化生成的过程中, 学校图书馆担负着极为重要和极其艰巨的新使命, 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在完成使命与直面挑战的互动之间, 不仅折射出大学图书馆曾有的辉煌和现实的困境, 更昭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关键是要明确所承担使命的内涵与外延和设计好使命的实现方略。

关键词: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实现方略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2

望过去,从缀满甲骨文的钟鼎到布满烽火印记的长城,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过青年的热血、责任与担当。改革开放_年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代代年轻人的永续奋斗。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之关键所在。

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立鸿鹄之志,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做中华文化的坚实弘扬者。广大青年唯有坚定信仰,坚执信念,坚持信心,方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表达、陈述自我时,中华儿女已然在全世界面前奏响前进的序章。

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 篇3

抗战时期,毛泽东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徐向前、罗瑞卿等一批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以及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等学贯中西的学者联手执教抗大,在偏远闭塞的黄土高原上,培养出了十余万甘愿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优秀指挥员。

全国解放后,这里又承担起和平事期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重大使命。今天,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国防大学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闪现出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和历久弥新的现实意义。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给现代战争带来巨大变革。在每一次大的军事变革中,顺应变革潮流的军队,才能够乘势而上,甚至后来居上;否则,就会被变革的潮流所抛弃。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新军事变革,同样是中国军人面临的崭新任务。

新的考验摆在国家面前,也成为中国军人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作为全军最高军事学府,有着85年历史的国防大学无疑承载着破局重任,为国家安全、国防应对提供智力支持,为当前局势下的军队建设,培养更多高级指挥人才,全面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信息等各领域安全。正如校长王喜斌上将所说:“我们倡导科研育人,就是要在传统的教学育人的基础上,摒弃‘重传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启发,重诠释、轻探究’的教育模式,把科研实践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寻求‘课堂与战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点,推动我军高级任职教育模式全面转型,找到人才培养质量跃升的增长点。”面对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课题,国防大学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加快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步伐的进程。

20多年前,钱学森同志曾提出:我军未来的师长、军长都应是硕士、博士。作为我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的桃李天下决定着军队的未来和希望。如今,国防大学已为全军输送了近2000名博士、硕士,其中400多名担任了军师团指挥员。国防大学培养的新一代中高级指挥员已经在演兵场上崭露锋芒。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专访国防大学战略部、作战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等多个部门的专家代表,倾听“将军摇篮”名师们的探索与思考,探寻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军人使命。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司法部首届优秀教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参与国家《合同法》、《物权法》立法和《民法典》的起草论证和研究工作;近12年来参与省市地方立法研究和评估工作。现兼任中国民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民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组组长、湖北省妇联副主席。

公开发表专业学术和高教研究论文几十篇, 撰写著作和国家级规划统编教材等十余部, 主持国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 近十项省部级课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分获国家、教育部、省市政府和中国法学会多项奖项。指导的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于201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真诚、平和, 内敛又不乏坚韧和宽厚, 不知不觉就能给人以温暖, 让人获得信心与鼓励。这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陈小君。虽是初次见面, 但会让人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 即刻远离陌生、距离与拘谨。作为分管学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 她有不同工作岗位的任职经历, 有几十年的教师生涯, 还有十余年分管学校就业工作的经验。但她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管行政工作忙得难以脱身, 但她仍不放弃上好每一节民法学理论课, 总是以写出几篇专业论文而感到身心愉悦。身为一位副校长, 她更愿意将个人的智慧变为一种资源和大家一起分享, 更愿意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幻化成激励他人、成就他人的力量, 努力让自己培养的学生有特点, 让自己酷爱的教育有特色。“要使就业工作做的好, 就得心里有学生”, 一句朴实的话语, 跳动着爱的音符, 弹奏出爱的旋律。

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 关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就业工作, 宛如一幅悠长而深邃的画卷, 随着陈小君副校长的讲述慢慢铺展延伸。

“四个三结合”打造全校就业氛围

2002年3月4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了关于调整学校有关机构的通知,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从学生工作部 (处) 分离, 单独建制为正处级单位”, 统领本、硕、博各层次学生就业工作。在当时, 全国高校内虽然已经有学校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但是多设在学生工作处或招生就业处之中。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而今, 历经将近10年的探索, 这个独立建制成长的部门已经成长为专业化程度高、服务意识强的校内优秀单位, 并营造出全校全员促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陈校长, 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贵校的就业工作, 您会说什么?

陈小君:我认为是“四个三结合”。即将招生、培养、就业三结合;群体促就业三结合;校内文件与部委规章和国家法律三结合;毕业教育、就业教育、思想教育三结合。

具体来说, 第一是招生、培养、就业三结合。我校以就业为实质导向, 在招生、培养过程中进行招生计划的确定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并且由校长亲自担任招生小组组长, 其要求招办、教务部和研究生院向校务会议报招生计划时, 必须同时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关于各专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书面意见。

我们吴校长说过一句很朴素的话, 学校不是为教师办的, 学生没有饭碗, 教师不可能有饭碗。学生的饭碗不解决, 绝不考虑教师的饭碗。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我们顶住压力硬是撤了几个教学内容空泛, 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 并压缩了一些专业的招生。即便是品牌专业之一的法学, 其招生也从最初将近2000人的招生规模到现在不到800人。虽说调整招生计划一段时间内引发了一些教学单位的异议, 但最终看到学生的就业情况得以改观, 大家才都觉得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可以说在贯彻招生、培养、就业三结合的过程中, 我们采取的是硬举措、硬挂钩。我们也戏称这种做法为倒逼机制。因为我们深知, 只有通过认真调查和有效反馈, 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重视就业部门反馈的意见既是对工作机制的探讨, 也一定会推进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进步。

第二是就业管理岗位人员、教师和职工的群体促就业三结合。现在学校已经做到就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刚化, 70%的学院建立实施了全员导师制。即便是普通教研岗位的教师, 也对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有些令人感动和敬佩的育人故事。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全校促就业的良好氛围。学校还专门组织利用校友资源组织多场招聘会, 企业对话会, 温馨的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或指导就业。为此, 学校每年设立特别贡献奖, 奖励那些在非就业工作岗位上的教职员工, 甚至毕业校友。

第三是校内文件、部委规章和国家法律的三结合。法律是法系统中最高位阶的, 国家部委的规章和地方法规, 都不能违背上位法的精神和内容。我校是财经和政法类院校, 法学专业学生对就业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不少了解, 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不少学生一到就业岗位, 甚至在择业、创业的过程中, 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涉法问题。为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和帮助问题的解决, 我们将学生可能涉及到的《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等12个法律内容挂在网上, 设有相关的问题解答。比如在就业中, 固然有学生考虑不成熟的地方造成违约, 但是在国家的法律中并无禁止性规定, 部委规章精神是不提倡, 而我们的工作是要告诉学生, 这种行为不仅对自己诚信有影响, 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希望你尊重对母校对教师的情感, 慎重抉择, 减少违约, 也告知违约可能产生的经济和道德风险。总之, 我们要做的是道德、情感教育, 即一些细致的思想工作, 这些举措比扣押毕业证书等手段要人性得多, 并更具合法性。几年来通过这样的教育, 学生的违约率逐年下降。而针对类似的问题, 我们也正在着手做一个关于就业法律体系的研究, 现已在学校立项, 作为教育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第四是毕业教育、就业教育、思想教育三结合。毕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感恩教育, 一种文明教育, 一种价值观的教育, 甚至是一种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就业教育则涉及网络、信息等内容, 强调就业的方法和路径。我们始终认为, 到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国未来青年运动的方向, 所以我们率先出台了针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文件, 并将其贯穿整个就业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始末。

应该说, 这几年我们并没有单纯追求就业率上的数字, 抓就业不唯就业率, 而是始终强调学以致用和育人为本的理念。我常对学生说, 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到底为了什么, 你能为自己祖国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贡献什么, 每一个青年学子进校后至少毕业时都有必要深刻的思考。所以, 我们将这种除职业价值观之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贯穿在学生成长、毕业和就业工作中。并且, 育人是千秋之业, 是就业工作的基业长青之道。

融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走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任何一个地方, 随便问任何一个本校的学生、教师, 哪怕是后勤员工, 对于“就业工作做的好, 就是心里有学生”的朴素就业理念张口就来, 这不仅让外校参观者为之称叹, 也让全校教职员工对就业工作心怀敬畏。也正是在这样浓烈的就业氛围下, 东风日产、法国雪铁龙、德勤等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国银行、盈众控股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竞相来校招聘, 诸多校友满怀对母校的深情频频返校共商产学研发展大计。财法大学子不仅在就业人数上, 在就业质量上亦节节高升。

记者:您觉得学校能够获得外界认同和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陈小君:就业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的天职。进一步来说, 首先我觉得对学生就业的工作一定要从根本上抓。不能只抓就业率, 给学生一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比直接给他一个岗位更重要。

其次, 学生培养环节中, 在保持本校特色品牌的同时, 应该将融通的意识贯穿进去, 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特色专业教育, 形成毕业生走上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法学是我校三大品牌专业, 但其他专业在办学之初, 就论证了其定位问题, 即考虑了其与学校品牌专业的衔接或是借助已有的较高平台不断的探索的因素。其中, 本科生形成了“融通性、应用型、开放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强调“人文化成、融通创新”的卓越人才培养特色。同时, 在全校开设“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管理学通论”等三通课程和具突出优势的系列研究型讲座, 以特色化的知识结构凝聚打造核心竞争力,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说, 没有特色的教育就是没有生命的教育, 也是无所作为的教育。所以, 作为学校应该不断探索学科专业特色, 挖掘属于自身的软实力或核心竞争力。

第三, 毕业教育、就业教育、思想教育要紧密结合。很多人认为就业工作独立后就属于学生工作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 并非如此, 要进行联动, 并且在全员化、全程化的就业服务过程中要有硬举措。比如对现在很多学校反馈就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问题, 我们选择采用更加灵活的机制, 让学生选择范围更大。第一, 我们将三个非专业课程打包, 规定学生选择两个, 而就业指导课在其中处于相对优势的课程, 易获得学生更多的青睐。第二, 请外校的专家、企业高管等业内人士现身说法, 进学院讲座, 将灵活的就业指导与学校的“三通”课程结合起来。此外, 我们还设有专门针对公务员、司法考试等专项就业指导课, 分模块进行培训, 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其实, 很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如何处理, 而是是否重视这个问题, 不能光看制度的短平快就不顾其他条件盲目上, 更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

青年教师和学生要有志于学、有志于问、有志于行, 培养专注与责任感

作为副校长又身兼就业指导中心直属领导, 陈小君有很多事务性工作要处理, 平时的闲暇时间很少。但她总会抽时间跟所带的学生们交流心得, 安排他们课题调研, 了解论文写作进度, 讨论立法问题以及工作找的如何等等。在近日公布的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中, 她所指导的学生高飞的博士论文——《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获得法学专业唯一的全国优博论文。困扰很多就业工作者的业务与自身发展问题在她身上看不见踪影。对此, 陈小君说, 关键在于专注和责任。

记者:关于育人和自身发展, 就业指导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二者兼顾, 您有哪些建议?

陈小君:我非常真诚的告诉青年教师和学生, 要有志于学、有志于问、有志于行。同时, 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理念——专注和责任。

所谓专注, 是考虑到学生的培养, 不是专注于成才、出人头地。我始终认为, 只要心里有学生, 其他东西都是自然而然就来了。现在我取得了一点成绩, 我觉得是持续甚至艰苦付出后自然的回报, 并没有什么特别要祝贺的。现在的确有很多人在抱怨工作的重复和无聊, 他们可能闲暇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而没有在意, 而以专注心态爱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其中去充实自己太重要, 面对外界的诱惑, 应学会说“不”。

所谓责任, 如果你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担当, 就意味着你比别人更辛苦。我总是认为, 教师绝不只是在课堂, 绝不只是在备课, 绝不只是在实验室, 绝不只是在做文章, 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尽职尽责。培育学生到了最重要的关口 (就业) 时你在哪里?固然不一定给他找到一个岗位, 但是可以尽力给他提供帮助。比如引导学生不要灰心, 找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总之, 责能志远, 有责, 才能追逐高远的目标。作为教师和管理者, 就业工作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件高尚的事情, 一定要多亲近学生, 多倾听来自他们的需求, 多干一点对他们有利的工作。

应该说, 就业工作不仅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也是与时代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个时代的责任。相信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是有使命感的, 且会尽己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成果会慢慢的显现出来。而当这种氛围凝结成一种学校的文化, 每个人肩上的使命感更会油然而生, 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终身的发展关联起来。还是那句话, 心里有学生, 就会追求优秀或卓越, 心里有学生, 除了就业工作外, 还会带动其他工作的进步。

就业工作改变明天, 任重道远

经过不断的主动投入与摸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做法,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明确了科学的办学定位;以弘扬主旋律为导向,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体,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内就业工作制度体系和自我考评机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 学校正逐步明晰着未来的工作方向。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日前提到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正好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 在这样一个时期, 学校现在或今后的就业工作将有哪些新举措?

陈小君:今年学校重要工作之一的就业, 一是打造信息快车道, 即让学生更快、更早、更全面的了解他们需要的内容, 建立全程化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就业指导服务信息体系。二是要在四个三结合方面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从目前来看, 四个三结合已经全面覆盖我校就业工作中, 但是过去我们只是有了大致的勾勒和行动, 现在我们要将全部内容进行梳理, 成为完整的就业工作脉络, 让它规范化、科学化、固定化, 成为我们自觉遵守的准则, 同时也把它作为依法治校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十二五”期间, 学校就业的四个三结合工作会更加深入具体。我认为, 这是一件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大事, 既是对之前工作的总结, 更是一种升华与延续, 而这种延续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和打造核心竞争力。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5

提到青春,很少会有人把它和责任联系在一起。青春是热情奔放,责任却坚定如山;青春是神采飞扬,责任却使人眉宇紧锁;青春的你有时以挥霍光阴来显示洒脱,责任却使人感喟人生的厚重与珍贵。青春和责任就这样看似矛盾,但最后统一到了我们青年身上。

93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用羸弱的肩膀担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多少年青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忠诚和英勇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建国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又有多少热血青年以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已任,将汗水洒遍大江南北,用拼搏和创新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弹指一挥间,党的十八大就要召开,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我们激荡起强烈的成就感、自豪感,为之欢欣鼓舞;报告指出前进中我们又面临着资源环境、发展不平衡、三农和民生等众多问题时,我们又激荡起强烈地责任感、使命感,为之热血沸腾。

不同的历史境遇赋予了青年人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同样的青春使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行业领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的学生党员,我深深感受到我国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十七大报告从市场体系、“走出去”战略、开放型经济、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成绩。作为青年一代,将有机会亲身经历我国事业新的辉煌,我深感骄傲。

青年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青年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要工作。

广大青年一定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把握好自身定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满怀青春的激情,勇担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代年轻人,身在福中应知福,要不怕吃苦、不怕磨难、不怕吃亏,不贪图眼前的物质享受。要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要敢干肯干,敢闯敢试,敢于冲锋陷阵,要少一点圆滑,少一点老于世故,多一些激情,甚至是多一些“幼稚”,发挥好年轻人在社会中应有的作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

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丰富精神世界,打好人生的基础。要正确看待世界、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人生,既要满怀理想又不能太理想化,既要目光远大又要脚踏实地。要勇敢面对逆境,正视各种问题,主动克服困难,而不要怨天尤人,坐等社会为自己的发展创造环境。

我们青年党员要不断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以一时一事论英雄;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博学多悟,立足本单位、本岗位发挥带头作用;要解放思想,勇挑重担,敢于展示才华,展示自己,不怕出错,在平凡中凸显自我价值,发挥创新和带头作用;要加强品质修养,为创新创业打下基础,特别注重培养和修炼五种品质,即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抢抓机会,创新实干;专业敬业,协同协作;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团结友善。集团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多给中青年干部压担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中青年干部破土而出,创造更多的展示平台。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要不拘一格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挑重担。要积极给中青年干部改善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给中青年干部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中青年干部也要主动请领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工程项目开发、科技研发、经营模式创新、为农服务等多方面创业创新,为集团创造更大的价值。

青年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定位,更加明白了历史赋予的责任和重担,也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差距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为万丰事业奉献知识和青春的热情与激情。

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竞争白热化、信息奔腾化的局面,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更要自觉“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常修为人之德,积小德养大德,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干事,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年青一代肩负着强国兴邦的崇高使命,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责无旁贷。

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胸怀报国之志。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我们当代大学生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

自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认清形势,理性爱国,合理表达,永远跟党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追求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让青春因融入民族的伟大事业而闪闪发光。

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要求我们夯实学业基础,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天职,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竞相涌流的形势下,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特长突出、实践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继承和发扬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自觉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自主创新的前列,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以脚踏实地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勤奋学习、开拓创新、发奋成才,为成为一名共和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蓄能量。

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要求我们听从祖国召唤,奉献无悔青春。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主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振兴中华、建设山东的实际行动,志存高远,胸怀祖国,扎根基层,自主创业。在方兴未艾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勇挑重担,把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汇聚成推动祖国飞速发展的洪流,努力成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生力军。

宏伟的目标,庄严的使命!朋友们,旗帜已经举起,方向已经明确。让过去的辉煌,未来的灿烂,都化作我们前进的脚步声吧!朋友们,前进吧,从新的历史起点启程,用我们的勇气和力量,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奏响时代的强音,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建工082班学生党支部

李红利

一名优秀校长的时代使命 篇6

注重文化多元发展

教育学者肖川曾说,“任何人都是生存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而文化本身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再发挥作用的强大的教育力量。犹如阳光、空气作用于植物,文化对于人的熏陶作用,是文化的一种客观效用。”在校园内,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工具与教育材料,对师生的思想行为的作用及影响正在变得愈来愈强大;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就对新时期的校长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多元的文化观,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不同文化的相关知识,树立现代化的办学思想,形成国际化的办学视野。

地球上的东、西方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不同,创造出的文化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体现在日常行为和观念形态上有以下几点:表达感情的方式:东方人含蓄,西方人直白;就生存状态而言:东方人强调和谐,西方人强调竞争;就发展方向而言:东方人求同,强调事物的整体关联,西方人求异,重视个性发展;从领导与管理角度而言,东方文化关注领导者,西方文化关注领导力;就各自优势而言:领导艺术是东方的优势,管理理论是西方的强项。

总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而文化多元的发展趋势对校长“建设校园文化,实施文化引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构建先进育人文化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行为的先导。知识通过人的吸收、内化、融合、沉淀,最终形成人的行为习惯,这是校长建设校园文化、实施文化引领的现实背景。因此,校长应该立足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理念和引领行动的指导思想。

校长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必须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育的优秀民族品质、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丰富的修身之道,将有助于提升校长自身文化素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奠定校长校园文化引领的基础。

校长要落实文化引领,以校园文化影响师生,也必须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与核心竞争力。校长要基于校园文化引领的高度,以“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的思路,努力营造校园文化,为师生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条件;融入现代元素,结合当下的校园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内涵,通过努力,让学生吸收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校长应该不断地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对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加强国际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使教育适应国际化的挑战,促进学校的发展。管理思想是管理实践的重要指导,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校长还要了解东西方管理思想的精华,才有可能实施创新性的学校管理。因此,校长办学的国际化视野也是校长实施“校园文化引领”的文化基础和方向。

落实文化引领策略

第一,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教育在适应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决不能抛弃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只有合理地扬弃、继承、创新,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也才能实现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多元文化相互依存的背景下,秉持继承、发展、交流、提高的原则——将成为校长实施“校园文化引领”的主要方向。第二,校长要高度重視学校的“价值教育”,正确实施“价值文化引领”。同时,校长还应具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又具有强烈色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第三,构建特色的校园文化,落实校长“文化引领”。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许多学校都在致力于建设校园文化,探索特色化的办学之路,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总之,作为教育的管理者——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使命,紧跟时代步伐,融合东西方文化精华,形成融汇东西文化兼具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师生的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落实校长的“校园文化引领”。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7

“漓江画派”是产生于广西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美术创作现象的总概称, “漓江画派”的宗旨是“回归自然, 回归精神家园”, 提倡美术创作要直面自然和生存环境形成的精神感受, 要关注时代, 表现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感及审美观念。“漓江画派”是一个多画种组成的地方画派, 人物画创作在其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但在打造和培育“漓江画派”的早期, 为了取得更快的影响, 在创作引导上更突出风景画和山水画的创作, 使人物创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广西美术创作生态面临失衡的状态。近十年来, 人物画创作走向低迷, 没有产生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改变这种状况是深入培育“漓江画派”必须解决的问题。

翻开中外美术史, 大凡能作为经典传世的美术作品, 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特别是以人物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更是以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面貌而具有特殊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 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对社会形态的感受与体验, 形成了不同的感知和情感, 艺术家把这种情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观念来陈述;在实现艺术创造和个性表现中, 也充分地反映和表现了特有时代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审美形态, 记录了那个时代。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不可回避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一部完整的美术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因此, 艺术创作关注时代, 表现人类社会发展是艺术家应该重视的问题。艺术当随时代才能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但在当下市场经济及快餐文化的影响下, 不少青年画家要么迎合市场, 要么只关注个体生命状态的变异, 追求所谓自我艺术的“纯粹性”, “无病呻吟”、“闭门造车”地在“玩”艺术。他们的作品没有艺术和文化价值, 只停留狭隘的“自我”局限里, 没有时代气息及文化思考, 缺乏生命力。当我们的艺术创作脱离了社会现实, 脱离了时代的发展, 脱离了对当代和未来的思考, 那我们的作品就失去了它的时代价值。我们只有把自己的艺术投入时代的发展中, 我们的作品才能获得生命力和具有价值。艺术当随时代!这是每一个艺术家应具有的观念。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8

一、大数据时代的概念拆析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概念的是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 麦肯锡称:“数据, 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 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可见, 海量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并主导着很多商业环节的运作。对于出版领域而言, 数据不再局限于简单直观的数字, 它包括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甚至是3D/4D信息, 它也可以是博客、空间、微博、脸书、B2B等。这是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组合, 包含着无数梦幻可能性。对于地方性高校学报而言, 单一的以文字为主的出版模式, 已经远远跟不上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多样化和高效性, 尽早在排版手段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在一篇论文的传播中, 不仅用文字作为传播节点, 也引入图片、图像、音频、视频, 甚至是3D技术, 这无疑给枯燥的学术传播活动注入了活力和动态表达, 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前沿信息, 更方便理解和掌握高深的理论和理念。比如建筑节能方式分析的论文, 我们在纸质本中, 所有图片只能做平面化的处理, 但是, 一旦上网发行数字版本, 可以把这个建筑做3D图像处理, 那么在建筑的分层中, 具体哪个层面的节能系统更有效发展作用以及是如何发挥节能效用的, 很直观地很简化地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文因为3D数据的辅助去掉了复杂的面纱, 使技术能更快更好地传播。

大数据的有效采集挖掘与处理, 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益处和效率。比如, 在2009年甲型H1N1病毒大暴发的几周前, GOOGLE的几位工程师联名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准确预测冬季流感病毒在美国暴发的范围及其他信息, 甚至具体到了州和地区。这令美国的公共卫生官员和全球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感到震惊和不可思异。但事实上, GOOGLE工程师们正是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才得出了以上结论。GOOGLE每天都会收到全球超过30亿的庞大搜索指令, 工程师们把5000万美国人最经常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2003年至2008年间的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 一共处理了多达4.5亿个迥异的数学模型, 并最终找到一个预测与官方数据相关性高达97%的模型。有效地利用、整合、分析数据, 带来的巨大收益是惊人的。学报既已深处大数据时代, 且作为学术期刊的重镇, 更应有效利用、整合、分析数据, 尽快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把学术传播推向一个更先进的路径。

二、大型期刊数据库对于学报数字化发展的制约

大数据时代为学报发展带来了各种可能性, 可是学报仍然把自己的数字化实现形式与大型期刊数据库紧紧捆绑在一起, 这是非常局限而危险的。很多地方高校的学报编辑在计算机技术更新与理念更新上存在阻滞, 认为只要纸质学报出版后, 及时把小样文件上传大型期刊数据库, 依靠大型期刊数据库的传播, 就实现了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这种等靠别人的依赖型观念, 会制约学报的技术发展, 只会使学报越来越落后, 越来越限于被动, 而没有能力去主载自己的数字化行为。

作为大型期刊数据库而言, 不论是万方数据、中国知网还是重庆维普, 它们无一例外地在中国走数字化道路的初期为学术传播贡献了各种技术、智力和财力, 可以说是数字时代学术期刊数字传播的开路先锋, 功勋卓著。但是,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 弊端彰显。这种弊端是根本性的分歧, 是不可逆转的——大型期刊数据库归根到底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 而学报是为了传播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它应无偿地供给社会。自从学报与大型期刊数据库签约之时, 尤其是合同期一般长达三年, 学报就被绑架到了大型期刊数据库这条大船上, 普通的高校地方学报一年只能拿到几百块钱的检索费, 却将所有信息与先进技术成果的数字形态授权给大型期刊数据库作以数字传播。而大型期刊数据库将这些数据集合成大数据卖给各大高校图书馆, 而普通的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想要查阅信息, 就必须有账号, 下载就要付费。没有账号、不想付费的广大社会读者, 就无法检索、下载所需学术论文。这与学报的服务于大众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而欧美等国家很多大型数据库早就实现了开架阅读、无偿下载。

学报想要在大数据时代真正地有所作为, 在排山倒海的信息中不被湮没, 实现自身社会公益性的价值传播, 就要找到一个新型的终端传播方式, 建立一个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 而这个平台是不以赚钱为第一以及主要目的的, 它是为了繁荣学术, 普通读者不用付费也能平等地享受到科学带来的福音和影响。

三、掌握传播新技术, 突破学报数字化发展的瓶颈

学报编辑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做好学报的传播工作。目前学报需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如何实现学报传播数据的多样化。为了学报更好地传播, 应考虑将音频、视频、3D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网络传播中, 使读者更直观地阅读, 而不仅仅是死板的文字。2.如何克服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的问题, 使学报能被第一时间检索。目前互联网就像汪洋大海, 充斥着无法计数的信息, 但这些信息的价值密度相对较低, 检索结果, 通常有很多信息是失效信息或垃圾信息, 面对此问题, 学报必须提高自己的检索效果和效率, 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好学报的摘要、关键词和英文翻译等技术标准, 使学报数据主题鲜明, 能够被有效、及时地检索。3.学报如何去驾驭本学报海量的数据, 以便于数据储存、搜索、共享、分析。云技术的发展确实为数字出版带来了强大的技术可能性, 学报编辑除了要学习和掌握云技术等先进传播技术, 还应积极地探索与其他学报合作, 组合优势栏目和互补技术经验, 共同打造一个属于学报自己的网络出版平台, 真正从技术上去实现对于学报数据的海量管理, 而不是仅仅依存各大期刊数据库, 在他们的平台上去被动地进行数字出版, 而整个技术实现过程, 学报毫不参与, 也并不知情, 除了拿一点微薄的数字稿酬, 更无法分享它巨大的利润。

四、学报发展新论:数据、技术与思维的三足鼎立

在大数据时代, 学报想要发展, 掌握数据与技术固然重要, 但提升编辑伦理、创新性与强化服务意识也同等重要。

作为学报编辑, 固有的传统地坐在办公室中等作者的工作方式已经落伍了, 现在倡导的是利用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站一对一沟通等在线约稿、采稿、专家审稿、排版等新型的数字出版方式。编辑不断在技术领域寻求进步和强大的同时, 更要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编辑伦理上, 遵守公平、平等、诚实的突破固有思维, 敢于挑战新事物, 寻找新机会, 敢于说不, 积极地寻找、探索适合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新路径。要忠实于读者, 服务于读者。学报生存的广大基石, 恰恰不是那些被数据化了的下载量和影响因子, 而是真正阅读本刊并为之传播学术的读者们。因此办好学报, 不能舍本求末, 要认清实现学报数字出版的最终目的, 还要扩大学术传播半径,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性传播。

地方高校学报正处于尴尬的瓶颈期, 它的纸质发行数量只有区区几百, 网络发行却因为大型期刊数据库的各种技术、经济主导而形同虚设, 完全是被动地走程序。要突破这种瓶颈, 就要正确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风险, 要掌握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契机, 尽快建立专属学报自己的集约型出版平台, 像欧美知名的大型数据库一样, 开放存取。而实现这个目的, 仅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头脑和编辑主体意识, 只有编辑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真正为学报的前途去奋斗和探索, 才会打破瓶颈, 迎来转机。

五、大数据时代:要掌握新型的传播方式

目前, 已有论文在论证编辑是否能在微博或空间约稿且与作者、读者交流。这样, 稿件进程、审稿情况与作者沟通事实, 都被一一记录在博客或空间里, 杜绝了学术腐败, 同时也保持了信息的透明度。这种方式有待论证, 但理念是先进的。在大数据时代, 一切传播方式都成为可能。我们就是要深挖数据与信息传播的最大可能性和有效通道来传播学报、传播学术。

当然, 大数据时代并非是完全模式。数据的井喷、吸引眼球载体的多样化, 势必带来信息阅读的竞争和过劳化, 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精力是有限的, 当他被一些数据吸引, 必须自动地放弃另一些数据, 这就给学报的数字化带来一种制约, 一定要实现信息精英化传播, 不能做信息垃圾。笔者认为, 学报数字化进程, 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完美上传, 另一方面, 要做好相对于读者和作者的服务性工作。比如说快捷有效的采稿方式、能高效率地处理稿件、第一时间在线回答读者询问, 为广大读者提供好的下载和信息外延服务。对于相关论文的检索, 也有一定渠道实现。这些都有可能最终为学报发展提供更好的传播途径。作为编辑, 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积极地尝试和体验、寻找。

参考文献

[1]刘伟侠.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的整合与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 2013 (5) :1.

[2]陈幼玉.加快高校学报国际化的思考[J].学报编辑论丛, 2004 (10) :34.

[3]刘志新.高校文科学报专业网刊的发展策略——以知网版“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2, 27 (6) :106-109.

[4]王颖.学报发展新论:数据、技术与思维的三足鼎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86.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9

关键词:环保教育,高中地理新课程,可行性

一、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结合的必要性

台风“莫拉克”肆虐台湾, 带给台湾同胞无尽的灾难。在我们伸出援手支援他们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反思:近些年频发的台风、洪水、地震、雪灾等灾害, 除了自然因素, 是否存在人类自身的原因?

可以看到, 改革开放后, 经济条件发展了, 但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却是一天天变差了。看看我们身边:农田被工厂取代了, 冒出阵阵黑烟、流出臭水;清澈的小河流不见了, 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生活垃圾;生活中到处是白色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和筷子……面对大自然, 人类总是热衷于索取, 却不愿好好的去保护。天灾不但是大自然反抗, 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在谴责老天的同时, 是不是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答案是肯定的。环保问题是整个人类都要直面的问题。

地理学科与环保教育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环境保护问题,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 更大程度上落在学校、落在教师的肩上。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 一名受教育者至少有十几年在校园里度过。他们今天的思想, 将直接决定地球未来的状况。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日趋成熟, 人生观世界观日趋稳定。因此, 将高中地理课程与环保教育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结合的可行性

1、从新课程标准的理论上探讨

要想将环境保护教育恰当的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理性认识二者的关系。毫无疑问, 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但高中学生毕竟面临着考试、升学的压力。因此必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首先我们必须研究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以明确掌握将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程度以及方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素质。要求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 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珍爱地球, 善待环境。因此, 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更应当利用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保护大自然,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高中的地理教材上来看,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终贯穿其中, 选修6还特别设置了环境保护。可见环保教育与之融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丝毫不做作。

由此可见:将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结合是完全可行的。在贯彻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 将环保教育融合其中, 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2、从教学实践上探讨

环保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高中地理多种课程方式。除了以前开设的必修选修课, 还增加了校本课、研究课。这些充分的课程设置、开放的教学环境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将环保理念渗透其中也可以极大丰富地理课程。不仅增加学生的知识, 也可以培养他们环保的理念, 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这和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又是相互吻合的。在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实施中, 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立足教材结合实际

分析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课程设置,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终贯穿其中, 选修6还特别设置了环境保护课程。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渗透环保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在必修、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在此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实际,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理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例如在必修1的第三章第三节里谈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能够了解到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质增多、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水体污染、水资源缺乏。但很多人都认为在江南水乡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恰巧当时发生了太湖蓝藻爆发的事情。我乘机让他们观看了相关的新闻报导。布置他们回去查找资料, 根据相关资料绘出苏州地区可用水资源分布以及分配图。指导完以后, 每个组把自己的成果拿到课堂上展示。在看了自己和同学搜集的资料以及绘制的柱形图、扇形图以后, 他们感到震惊。从他们绘制的地理图表上他们得到认识:苏州可用水也不多, 人平均下来就更少了。同学们纷纷说没想到江南水乡也缺水, 也理解了苏州自来水价格为什么那么贵。

(2) 巧妙开设研究专题

将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结合, 还应充分利用课堂探究和学校开设的地理探究课。

“汶川地震”、“莫拉克”后台湾遭受水灾等等一些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 我们及时开设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专题。学生积极性很高, 搜集了很多资料。资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有文字、图片、视频。在组织各个小组汇报的过程中, 汇报的同学绘声绘色, 听的同学也认真仔细, 还不时提出补充。大家还一起观看了《后天》这部电影。通过这些直观的资料, 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灾害发生后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他们激烈争论也讨论、分析这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在帮助他们理顺思路后, 他们归纳出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 深刻认识到人类滥砍滥伐、随意排放废物废气等行为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如果这样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 相信他们将来走上社会都能把环保理念贯彻到自己的生活、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这样的效果, 是我们希望将来能够看到的。哪怕不是全部学生, 只要我们现在的努力能为地球的将来的好环境做一点点贡献, 我们就应该很高兴。

(3) 指导撰写小论文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在研究相关问题后都应该积极撰写论文。尤其在开设研究专题后更要指导学生写总结性的论文。

高中生还不怎么会写论文,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指导他们研究小问题写一些小论文。例如以中学生消费与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很多同学都写得非常好。有的提出要勤俭节约, 不要浪费, 因为地球资源有限, 要保护地球、不能浪费资源;有的提出吃饭要自带饭盒、筷子, 不使用塑料饭盒、一次性筷子;有的提出在班级、学校分类回收垃圾, 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的倡导搞好身边的绿化, 为美化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这些小论文中, 我们欣喜的看到高中生对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心, 也看到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心。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会他们更加理性的认识问题、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能够将模糊的环保观念真正转化为自觉的环保意识。

这也正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所要求的, 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 更要在情感、能力上有所得。只要提供一个平台, 他们就可以做得很好。

三、存在问题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必须面对重大问题, 环保教育非常重要。我们高中地理教育尝试承担起环保教育的重要的责任。因为地理学科本身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设置上着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我们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 不仅教给学生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 更要教给他们查找相关知识的方法, 培养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提高他们认识、分析、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并且转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以后能够把环保的观念持续下去, 将带动更多的人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

但是由于高中仍然要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 在将高中地理课程与环保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另外与地理相关的校本、研究课程还不是很成熟, 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继续尝试、开发, 也需要教育专家进一步指导。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10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为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国际社会大变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社会的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际竞争的加剧。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目标,力图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为自己定位。各国为了实现国家目标,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有利地位,纷纷把教育改革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作为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二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正在进入新的知识经济形态。与建立在土地和人口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建立在资本和资源基础上的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和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知识、技术和信息发展靠创新、靠人才,归根结底要靠教育。三是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断增强。在全球化的时代,“所有的机构都需要以全球性的竞争力作为策略上的目标,不论企业、大学、医院,等等。除非它能与同业中世界级的领导者并驾齐驱,否则不会有存活的希望,更不用说成功了”。[1]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创建世界一流的教育、提升教育的全球竞争力作为战略目标。四是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物质载体,也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中国社会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续30 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穷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实现了转型,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面临着国际社会大变革和国内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凸显的双重压力,既处于新的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也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总结的,“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当我们审视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几乎所有的战略目标都指向2020 年这个被赋予特殊重要意义的年份。到2020 年,我国要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学习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意味着中国社会更大的变革,意味着一个真正强国的崛起。

3.国际与中国教育大变革

国际社会大变革把教育推向社会经济发展舞台的中心,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运动,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则是这场教育改革运动的主旋律。与以前的局部改革不同,这是一场教育的全面改革,涉及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课程教学到管理体制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与以前阶段性的教育改革不同,这是一场长时期的教育改革,已经持续30 年的教育改革仍呈方兴未艾之势。

与国际社会的教育改革大势相一致,中国教育在经过文革后的恢复发展之后,以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改革。在新的世纪,面对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我国在2010 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宣告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运动的开始,我国教育进入了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时期。

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恢复和重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比较教育学科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力,比较教育学科也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社会大变革给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已引发教育大变革。无论是当前的社会变革还是教育变革,在我国历史上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在国际社会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发展路径,这就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大变革和教育大变革也赋予比较教育研究更多的使命,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新的挑战,要求比较教育研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道路选择。

二、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使命

在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承担着阐释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引领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国际交流等重大历史使命。

1.阐释教育规律

教育科学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是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一致的认识。因此,当前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围绕世界和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前沿问题开展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而且,探讨教育规律,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根本属性和重要职能。王英杰教授在《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一文中指出:“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2]无独有偶,约瑟·法乐尔(Joseph P. Far-rel)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教育的比较研究就不可能有普遍的科学教育研究。”[3]教育科学知识源自人们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古今中外相关教育经验的总结。无论是理性思考还是经验总结,都离不开比较。“认识就是比较的认识,任何认识离不开比较”。[4]比较教育工作者通过比较研究,研究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异同,从而分析教育内外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阐释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从而推进教育科学知识的前沿。

2.总结教育经验

日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在我国历史上既没有相应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把视野扩大到国际社会,研究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念、政策措施、得失成败,研究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紧迫问题,如: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择校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管办评分离等,在世界范围寻求相应的经验,特别是研究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教训,并根据我国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比较教育研究必须肩负其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总结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大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区域教育创新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改革试验提供咨询服务。

3.引领教育改革

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把引领教育发展与提供卓越的教学、推进知识前沿相并列,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他指出,大学应发挥其学术社团、思想中心和智力领袖的作用,研究教育问题,了解国家的教育需要,探讨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领导国家教育的发展,使教育走上理智发展的道路。比较教育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智库作用。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通过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引领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先后提供了数十篇研究咨询报告和数百万字的调查材料,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较教育研究工作者在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功不可没,引领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调研和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引领教育实践的改革。几十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工作者先后把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布鲁纳、布鲁姆、根舍因、蒙台梭利、加德纳等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介绍到国内,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推广他们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挥着教育改革的示范效应。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肖甦教授等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国化,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姜英敏副教授基于其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为北京市等开发出一系列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华东师范大学的黄志成教授长年从事全纳教育研究,指导我国中小学的全纳教育改革实践;华南师范大学的强海燕教授把国外的浸入式教学模式引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在全国各地开展浸入式外语教学的改革实验;中山大学的冯增俊教授在实验学校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实验以及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等等。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应该继续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做好“顶天、立地”工作,上为政府决策服务,下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做中国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实验室。

4.培养国际化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固有职能,也是最核心的职能。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学科,比较教育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文化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10 多所高等学校招收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40 多所高等学校招收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为了提高比较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部分大学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研究生课程。2010 年,华东师范大学1 年制的全英文教学“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项目”正式启动,首期19 名学员分别来自8 个发展中国家。2011 年北京师范大学2 年制的学术型全英文教学国际硕士项目开始招生,首届招收硕士研究生16人,分别来自12 个国家。同年,浙江大学也启动了学术型全英文教学国际硕士项目。2013 年,在成功开办全英文教学国际硕士项目的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全英文教学国际博士项目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博士研究生8 人。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与奥地利、德国、芬兰三国的大学共同开发了“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并得到欧盟“伊拉斯莫·世界”项目的支持,于2012 年成功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18 人。这些全英文教学的研究生项目,开启了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培养人才,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领袖的新时代。这些项目采用新的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比较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活力。

5.推动国际教育交流

“比较教育的发展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广义的比较教育的历史也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教育交流的历史”。[5]早在1992 年,北京师范大学薛理银博士就提出比较教育是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观点,认为比较教育是理论建设和理论检验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2011 年,顾明远先生撰文《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交流论坛》,重申了国际教育交流论坛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体的多元化发展,今天世界各国的教育更需要在真诚沟通的前提下,在教育理论、观念、价值、制度、政策和实践领域互相交流,在具有跨文化性、发展性和预测性的国际性课题中相互合作”。[6]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比较教育学科天然固有的国际性要求我国比较教育学科承担起引领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和平台。

三、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道路的选择

为了全面履行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中国比较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派,提升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拓展研究领域

我国比较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不断恢复和发展的,最初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即研究和借鉴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进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比较教育教材把比较教育界定为“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7]为了达到借鉴的目的,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传统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学科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开放性,它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国家战略的调整,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战略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传统研究对象国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教育学界应该配合国家战略积极开拓对东南亚国家、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亚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教育的研究。随着国际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强,我国还应该积极开拓对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儿童基金会、欧盟等国际组织教育政策的研究。在对外国教育、比较教育、国际教育进行研究的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发展教育的关注。

2.服务国家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院训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所训是“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从这些院(所)训可以看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就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解决中国教育问题为核心开展比较教育研究,通过研究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道路。其实,这种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比较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借鉴是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最初目的,时至今日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

比较教育研究服务国家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学习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要求比较教育研究者对这些国家战略特别是其与教育的关系开展比较研究。二是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比较教育工作者要配合我国外交重点开展相关国家和地区教育的研究,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培训项目。三是服务国家教育改革。比较教育工作者要围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比较研究,探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追求和路径选择。

3.打造学科特色

从世界范围看,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在70 年代和80 年代后发展势头受阻,进入缓慢发展和调整时期。我国则相反,比较教育学科在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因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黄金时代,逐渐成为世界上比较教育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我国现有比较教育学博士点10 多个,硕士点40 多个,但真正形成品牌和特色的并不多。近年来,一些比较教育研究机构开始聚焦,并逐步形成研究重点,并得到比较教育学术界的认可。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教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的国际组织教育政策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东南亚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的东北亚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和河北大学的比较教育学科方法论研究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语种最全的实体性比较教育研究机构,研究对象涵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研究领域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在苏俄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文化传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每一所大学来说,比较教育学科规模无论大小,都不可能研究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研究领域,要进一步发展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都存在一个重新定位和明确研究重点、打造研究特色和形成品牌的问题。

4.创新研究方法

与其他比较学科相类似,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也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长期以来,由于研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文献研究一直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在当时的条件下,依靠文献分析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是无可厚非的,正是依靠这种经济、便捷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研究为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随着研究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转型与创新不但已经成为客观要求,而且具备了可能性。从历史上来看,比较教育研究者曾经提出过许多研究方法,如因素分析法、比较四步法、科学量化法、问题研究法、教育洞察法等。同时,由于任何方法都是工具,任何有助于教育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都可以借鉴使用。近年来。一些比较教育研究者不断从其他学科那里借鉴研究方法,开展跨国、跨境实地调查研究、田野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型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和建模,利用留学访学机会开展访谈和行动研究等,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研究方法创新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研究范式的转型上。科学研究不仅要求按照一定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问题,而且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深入地分析问题。比较教育研究不仅可以运用教育学的理论,也可以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组织学、管理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如结构功能论、新马克思主义、新制度主义、教育人种志、解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依附理论、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现象地图学、谱系学等。研究范式的转型不能为理论而理论,或者理论与问题相分离,而是理论服务于问题,更深入、科学地阐释问题。

5.创建中国比较教育学派

学派是由对某一学科的基本问题有共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学者构成的共同体。学派的形成,既是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推动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条件。只有不同学派在学术上展开激烈争论与批评,才能促进学者共同体研究范式的改进和学科的发展,才能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阐扬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从庄泽宣在大学讲授比较教育课程到现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学者群体,但是还不能说形成了自己的比较教育学派。近20 年来,顾明远先生倡导研究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在文化研究范式方面开了先河;薛理银和顾明远先生把国际教育交流论坛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框架,开拓了比较教育的新天地;王长纯教授从认识与理解全球化与地方化复杂互动的时代特点出发,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这些新的理论、研究范式的提出,使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向形成学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还不是成熟的学派。我国比较教育学界应该有意识地发展独立的学派,促进不同的学派之间展开争论和争鸣,并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比较教育学派。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化的时代,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与世界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强中国比较教育学界与世界比较教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界不可能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特别是2011 年成功地解决台湾地区比较教育学会在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名称问题、中国比较教育学会恢复在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活动以后,中国比较教育学者逐渐融入到国际比较教育学者共同体之中。我国比较教育学界应该充分利用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将在中国举办2016 年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王英杰教授担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会长的历史机遇,加强与WCCES等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组织、比较教育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站在学术制高点开展国际对话;通过联合建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合作发表、联合学位项目等,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新时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应该是单向度的,而应该是双向的。我们不但要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经验引介到国内,而且要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外,扩大中国比较教育学界的国际影响力。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在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承担着阐释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引领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国际交流等重大的历史使命。为此,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须拓展研究领域,服务国家发展,打造学科特色,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派。

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 篇11

应当说,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要求“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是实现“双中高”的新引擎。而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技工教育改革创新,推动职业培训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激励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然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技能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总量4501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数量更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

与此同时,技能人才队伍产业分布不均衡,高技能人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分布多,在民企和中小企业少;在传统机械加工类工种多,新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少。而且,四成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超过46岁,人才断档问题突出,年轻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要夯实先进制造业人才基础,必须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进程不断加快,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美国成立制造业创新网,要做“制造业大脑”,试图重振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德国提出“工业4.0”。印度推行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拟在“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之间实现互联。为此,许多国家都把职业技能开发作为重振制造业、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纷纷制定促进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国家战略。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制度优势。

必须直面差距与瓶颈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技能人才队伍的较大差距,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就是社会观念尚未有根本转变。“重学历、轻能力;重装备、轻技工;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尚未被扭转,技能成才对青年和学生吸引力不强,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缺乏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从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院校情况看,目前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普遍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资金缺乏的难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技工院校也无法享受到同等层次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教育费附加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技工院校在校生322万人,72.9%的学生来自农村,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城乡贫困家庭。从近几年招生情况看,从2012年起,已经连续4年招生下滑,这其中既有生源减少的客观原因,也反映出技能成才对青年吸引力不强。

其次,政策制度亟须改善。在评价政策方面,学历仍处于人才评价的主体地位,职业技能评价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实中,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都与学历挂钩,这对于学历偏低或无学历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而言,是不公平的。

在用人政策方面,无论是公务员录用,还是企事业单位招聘,动辄就要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造成学生们千方百计挤上大学这座“独木桥”,而不愿上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

在待遇政策方面,技能人才在工资定级、落户等方面,都与其他人才有较大差距。人才评价使用和待遇政策上的不完善,导致技能人才上升空间有限、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收入水平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对技能成才造成障碍。

第三,数量结构有待优化。与十年前相比,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20%,高技能人才仅占5%,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第四,人社部门的工作力度还需加大。为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国家启动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等重点行动计划,但是工作力度还需加大。

具体来讲,一是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影响力、公信力不够,证书含金量不高,与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环节关联不够紧密,未能真正成为技能人才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通行证”。

二是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主体作用需要充分激发。技能人才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关键在企业,要调动企业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工作,落实好技能人才待遇政策,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三是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的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在社会上更好地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良好环境。

紧紧抓住重要契机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必须紧紧抓住。

一是大力实施技能振兴行动。继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抓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培训项目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国工匠”。

选择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集中的城市,试点建设国家技能振兴综合示范区,探索体制机制、制度政策和路径模式创新,打造改革“试验田”。

2016年,国家将研究制定《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以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需求的职业培训制度。

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计划,全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十三五”期间力争使新进入企业的职工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得到至少1次技能提升培训。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构筑广覆盖、高层次、多形式的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建设职业训练院。

二是改革评价制度,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当务之急是健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进程,突破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

探索创新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和做出重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推动解决高技能人才在公务员考录、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享受相应待遇政策问题,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三是以技能竞赛为舞台,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形成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以国内技能竞赛为主体、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全力备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展现中国技能水平和青年技能人才风采。打造“中国技能大赛”品牌,持续扩大技能竞赛影响力。

四是提高待遇水平,加大表彰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动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使广大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匠成为我国中产阶层的主体。

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工作,提高奖励标准,扩大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数。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办法,使其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出国进修、休假、体检等方面享受与工程技术人员同等待遇。指导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奖励力度,并按照有关政策落实相应待遇。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特别是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要加大精神和物质奖励力度。

大学的时代使命 篇12

第一, 要想体现时代特征, 在各课程的整合上要继承发扬。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 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 课程资源要整合, 教学方式要整合, 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英语综合素养。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必须英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认为应该和语数外, 物化生以及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英语音标时, 可以自己设计教学软件, 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应的软件, 我这里就有专门的音标教学软件, 欢迎各位同仁来交流索取。再如, 英语教学强调创设情景, 这就离不开必要的音乐和美术了, 在教英语中颜色词汇时本人亲自发挥了深厚的艺术艺术功底, 绘画了几幅有颜色的水粉画, 对应着这些颜色, 教学颜色词汇就容易多了。

第二, 要想体现时代特征, 必须与时代人文环境有机结合, 我国既有传统的教育思想, 现在, 在新时代, 新形势下, 日渐融入了西方教育理念, 但要灵活处理好平等对话和质疑和我国的传道、授业、解惑传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应该看成对立的, 不可调和的矛盾, 融会贯通,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方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成功路线。

教师应成为英语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准确地告诉我们师生互动关系首先是平等的, 而教师是这三种角色的前提和基础。譬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 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 Unit1 Star signs这一单元时, 为了充分体现教学的时代气息, 体现时代精神, 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将本班的所有同学生日列成表格, 并标明所属星座, 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有效的开始了课堂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要实现平等对话, 实现人性化教学, 做到双向感情交流, 同时教师又要把握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尺寸, 应该有很多形式, 譬如“pair work”。以4人左右为一单位, 进行多种形式的问答讨论活动, 加强学生们的交际性的操练, 通过这个师生和生生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活动能力和学习的创造性。同时, 利用“free talk”形式,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 自由提问, 但教师不能闲着, 要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同时要让学生注意问题的设计要实际, 有针对性, 想法刺激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让每个学生同学们都达到亢奋的状态, 使课堂上气氛浓厚,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如痴如醉, 起到超高的教学效果。

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 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 要想体现时代特征, 必须明白要更新观念, 强化日常管理的完整性。首先作为老师要更新观念, , “观念更新”不是一般地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新观点, 而是从我们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升华而形成新观念, 这种观念应该成为我们自己思想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且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而持续深化更新。

本人认为, 应认真研究学校课程和学校管理工作, 把研究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把日常教学及行政管理当作研究工作来做。实践证明, 教师对自己的教育, 教学进行了研究, 就会产生一种发展的能量, 形成自我发展机制, 从而促进学校产生一种不断追求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一点说明教育的运转和发展能量来自集体智慧。教师要相互团结, 共同协作, 强化学校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为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四, 要想体现时代特征, 必须明白自己作为教师和下一代作为接班人的使命感, 责任感和方向感。教师要塑造教育教学工作使命感, 传递积极进取之人生态度, 确保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多鼓励, 激励学生, 譬如我还经常由衷地用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方式把对学生的信任, 即“你能行”之类的语言告诉学生, 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如:“I am sure you can do it.”“I feel that you can make it.”“Think it over you will find the answer.”等。同时, 也要让学生明白, 作为祖国的接班人, 他们是实现民族兴盛和国家强大的主力军,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 做到洋为中用, 从而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上一篇:激素替代疗法论文下一篇:馆员与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