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数学

2024-12-10

身边的数学(通用12篇)

身边的数学 篇1

正确的课程观是以育人为本的课程观,它主张构建课程体系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三方面的因素.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必须重视“双基”和基础性,我们不否认过去在贯彻双基和基础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不能因为在贯彻中存在问题而全面否定双基和基础性,关键在于用什么原则去确定或选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时代在发展, 所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应与时俱进. 关键还在于, 确定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后应如何去教,用什么方法去教,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这样一个事例:1999年高考试题有一个“轧钢”应用题,当时阅卷结束后,某地区在进行抽样分析时,发生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在调查中发现一份试卷六个解答题有5个题得0分,而只有这一题得11分(满分12分),调查人员非常吃惊, 后来从资料中发现这个考生的爸爸在轧钢厂工作的,而他经常到轧钢厂去玩,所以比较了解“轧钢”是怎么回事, 而那年高考本题的得分平均不到1分. 姑且不去讨论此题的好与不好,但从知识的获取来看,学生如此,而作为我们又如何呢? 所以新知识观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以及在教育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获取和使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要有新的认识和措施,不仅善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还要善于从生活中、自然界、社会上获取知识;既要尊重知识,又要有批判精神;要高度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使自己在一生中有能力去不断深化、充实、更新已有的知识,并敏锐的适时去获取新知识.

最近,笔者在《MM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中看到作者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应恰当地操作八个变量(数学返璞归真教育,数学审美教育,数学发现法教育,数学史志教育,演绎推理教学,合情推理教学和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变换教师角色,真正做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如何使学生学会表达与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发挥何作用? 如何对教学过程有效控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等,从而达到以上目的.

我们知道,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题至今几乎已经涉及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函数、数列、不等式、概率、统计等,而在教学中,如何把研究性学习渗透进去并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是现行高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新课程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不能与高考要求相悖. 笔者几多尝试,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1. 让学生自觉走近生活,贴近生活

开始笔者在课下给他们一些好像与学习无关的题目:周末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多接触,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了解一下在他们的工作中有无和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关的东西. 记得第一次调查时,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搜集到一些材料,诸如啤酒厂的、建筑工程的、公交公司的、税务方面的,等等. 通过这样的途径和方式,既能加强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又或多或少地学到了许许多多他们以前“熟视无睹”的东西. 通过这种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周围,注意周围,让他们发现应用题就在身边,而不要用“新问题类”的眼光去看数学应用题.

2. 整理材料 ,创设情景进行课堂教学

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搜集到的材料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涉及天下三百六十行,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整理这些材料,并把它们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它们创设一些问题情景,“诱导”学生较快地进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知道, 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活动,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并在各种情境、问题、过程、结构…之中寻求其本质,概括一些范例,以探讨其一般性,借助不断发展的组织化、图式化与结构化,从而达到进一步的形式化、算法化与符号化、公理化.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是非常多的,笔者就从这些材料中选择不同的材料作为基础展开教学的.

案例:在讲授不等式部分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们班一名学生的家长是在食品厂工作的,食品的生产需要配料,而配料就要有不同的比例,我事先布置给这名同学一个小的思考题:千克糖水中含有千克糖(),若再添加千克糖和千克水,则糖水是否变甜了? 你能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

类似的问题还有:建筑学规定,民用住宅的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板面积,但按采光标准,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不应小于10%,并且这个比例越大,住宅的采光条件就越好.问同时增加相等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住宅的采光条件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请说明理由.

看起来一个个小小的问题,又非常贴近生活,解决起来也不是很难,真正用到的数学知识就是不等式(b + m)/(a + m)>b/a(a >b > 0,m > 0)的性质. 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时 ,让这位学生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就非常顺利.

3. 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数学教学担当着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任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索发现的机会,其目的是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由此可见, 老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两者又统一于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这就是对“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发展.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学生的自我建构,我们老师讲的、写的只是一些需要加工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必须掌握加工的方法呢? 笔者认为一个班级是一个小的“数学共同体”,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就要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创造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今天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考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力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有责任培养富有时代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教师应该成为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创造者.

身边的数学 篇2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数学吗?当然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认真观察它们会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有一天,妈妈问我:什么是平行线?我张口就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妈妈指着客厅的门说:我把门框的边无限延长,是不是直线?我点点头。妈妈又指着门旁边的沙发说:我把沙发的靠背的`一条边无限延长,是不是直线?我点头称是。门框的边和靠背的边永不相交,但平行吗?我顿时傻眼了。生活中这么鲜明、直接的例子让我马上知道了我的错误。我马上改口说: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可见,生活也是我们的老师,它能增加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给我们提供了应用的机会。

直线的相交与平行处处陪伴着我们。在城市道路上斑马线是平行的,十字路是相交的。马路旁高大的树木,棵棵排排相互平行。地上的瓷砖平行与相交相互交错。建筑工人用铅锤来检验墙与地面是否垂直;我们拿起筷子让它们相交来夹起饭菜;铁轨平行保证火车的顺利通行……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常做的事情。正由于直线的相交于平行,才构成了我们美丽多姿生活、形状各异的物品。没有它们,生活难以想象。

做身边的数学 学有用的数学 篇3

一、凭借生活,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1捕捉生活,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我在教学时采用寻找身边的数、收集整理数据、模拟生活情景、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学习北师版《一分钟能干什么》这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实践,初步感知一分钟能干什么,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一分钟能写18个字,一分钟能读2篇短文,一分钟能做30道口算题,一分钟能背5个单词,一分钟能拍40下皮球,一分钟能跳跃35下,一分钟能……在本课的总结中,有的学生说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宝贵的,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我认为商人把时间看成金钱,我们把时间看成知识,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从中不难看出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应用意识。

2模拟生活,进行思维实践。

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比如,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设计这样一段。请小朋友写写“我的家”:(1)我()岁。(2)我爸()岁。(3)我家()口人。(4)我掉了()颗牙。这些数据,能让学生显现出生活回忆,对“数”与“物”的映射也易于理解了。

二、源于实际生活,服务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提炼出后又服务于生活,曾听过一节课,教师利用春游乘车这个情景,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老师说:“下周我们班就要去春游了,老师要联系车子,我们一起来找个最佳方案,好吗?”学生马上回答:“好。”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获得了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紧接着老师出示投影: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四年级师生共170人。学生小组合作,很快列式计算。第一组方案:面包车4輛,大客车3辆。列式:200x4+240x3=1520元;第二组方案:面包车7辆,大客车1辆。列式:200x7+240=1640元;第三组方案:面包车1辆,大客车5辆。列式:200+240x5=1400元;第四组方案:大客车7辆。列式:240x7=1440元。

老师问:“各组的分法不同,但都解决了问题。你们认为哪种分法最佳,为什么?”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第三组的分法最佳,恰好乘下全年级的师生,而且省车、省钱、省能源。

三、依托生活事例,挖掘数学思想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将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挖掘数学思想。

如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收集的大数不但丰富而且有价值:“农博会7天迎客1500000万人次;雄伟的万里长城全长6700000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正常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四千二百万次;光的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千米……”于是在教学时我撇开教材,就利用学生收集到的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些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我还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找的大数。这样的教学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吗?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篇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中突出了知道、识别、感知、了解等词语, 很多章节都要求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去获得初步认识进而归纳要研究的知识或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具体教学, 尤其是讲授新知识时, 必须注重知识的实际情境, 给出具有代表性的, 具有较大研究意义的实例,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 去品味, 进而获得自己的体会认识, 从中抽象出自己对将要学习知识的认识, 提出自己的见解。另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使教材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很大扩展。其中, 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优势, 教师借此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丰富多彩的感性素材,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过程教学,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涉及的行为动词有经历、模仿、发现、探索等, 这些都强化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过程体验。而教材的设计编排也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一思想:通过设置“探索与研究”、“思考与讨论”等栏目, 让学生在体验抽象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 结合个人状况自主思考、拓展思维, 从而使学生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一个最终知识结论的理解、记忆层面上, 而是更加倾向于发现知识的来源,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上。

实验的方法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极好方法。通过实验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 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实际现实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进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

在学习“椭圆的定义”时, 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的: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绳子和两枚图钉, 按课本的要求自己动手画椭圆, 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椭圆的画法, 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 让学生思考:

(1) 纸板上作图说明了什么?

(2) 在绳长不变的前提下, 改变两个图钉间的距离, 画出的椭圆有何变化?当两个图钉合在一起时, 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当两个图钉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 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当两个图钉固定, 能使绳长小于两个图钉间的距离吗?能画出图形吗?

(3) 根据以上作图实验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经过亲自动手实践, 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当2a>2c时是椭圆;当2a=2c时是线段;当c=0时是圆;当2a<2c时轨迹不存在。

可见,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再结合个人的自主思考, 使自己不再仅仅停留在一个关于椭圆的最终的知识结论的理解、记忆层面上, 而是更加倾向于发现椭圆的来源, 体验椭圆的形成, 从而对与椭圆相关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师在研究方法上可以予以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 从个人角度去发现知识、归纳知识, 然后再进行新课的讲授。

加强应用教学, 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让问题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篇5

摘要:本文结合一些实例谈论了怎样让问题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学生能在数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并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的感悟数学的真谛呢?这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古罗马 教育 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呢?

笔者主要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1.实例一

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的教学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道“走了多远?”的问题,在问题中首先规定从起点开始向左记为正,向右记为负,让每一位同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想走的方向和步数。

(学生一):我向左走了3步,再向右走2步,离起点有多远?

(学生二):我先向右走10步,再向左走10步,离起点有多远?同学们此时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这时笔者逐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和答案,写出加法算式,导出加法法则,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把本来沉闷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2.实例二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式的加减”一节中讲到“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在讲课时,笔者拿出一小袋硬币。对同学们说:“谁能帮我数一数这一共有多少钱?”这时,学生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学生一: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二分钟后)数出一共6.6元。

学生二: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三分钟后)数出一共6.6元。

学生三: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一分二十秒)数出也是6.6元。

这时,笔者及时的提出问题:如果这是满满的一大盒,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笔者又及时提问:“为什么?”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这时笔者就比较 自然 的引出:“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只有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才能使学生获取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实例三

在几何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节的新课导入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同学们,在刚才上课之前我遇到了一位以前的朋友,他说他的家乡有A、B两村,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 交通 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离A村较近的C处,B村人希望建在离B村较近的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村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

笔者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同样,在学习圆中“过三点的圆”一节时,笔者拿着一块残缺不全的圆镜走上讲台时,同学们开始都很纳闷,当听到笔者说:同学们,我把别人的镜子打破了,谁能帮我想办法,怎样“破镜重圆”呢。这时,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但没有人能提出大家都认可的方法,此时,笔者就抓住机会说,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过三点的圆这一节,看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会大大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实例四

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实用型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跛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然后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 科学 来源于实践又还源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数学并非仅仅是一堆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应把学数学作为一种过程。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 发展。

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多种多样、经济 美观实用的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开展“奇妙的黄金矩形”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剪、折等实际操作,感到数学的美,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用 计算 机动手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或应用软件。

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 网络 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动的数学活动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好的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很熟悉,数学知识离我们很近。

总之,学生现在喜欢学数学,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然,也与教师的高超教学 艺术 有关系。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设计优质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篇6

关键词:数学;数感;思维;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的第一条建议,可见体验的过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体验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生命领域,调用各种器官去体验、去感受,能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提倡体验学习,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学生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着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没有形成量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因此,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向发展。

如教“24时计时法”时,尝试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一开始,我微笑着说:“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联播是几时?”学生的回答有两种:一是19点,二是7点。我接上话题继续提问:“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时、分、秒、年、月、日。在这些时间单位里没有“点”这个字,因此这个“点”就是“时”。那么这两个答案哪一个正确呢?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小结:这里的19时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的时刻,7时前面应该为晚上7时,这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这就使学生明白了时间有两种表示法,然后我拿出演示教具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运转的,再让学生回忆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便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2时……

如果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看,教学中只是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简单的表示,显然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本节课在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了解表示时刻的两种方法外,还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中:“24时计时法”的应用,体会到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不易出错,常采用24时计时法。运用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这样从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角度看,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应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会大大推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设疑:一场足球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中间休息20分钟,如果19时开始,几时几分结束。这样学生就为探索数学方法创造了条件。一场比赛共用45+20+45=110分钟=1时50分,因为比赛从19时开始,所以在20时50分结束。因而,学习数学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给传统的数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于实践,归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还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渭源县会川镇梁家坡小學)

借助身边的生活探究数学问题 篇7

一、生活化数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一)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客观而言,数学课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枯燥性,许多学生欠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高度重视对于学生学习情趣的激发.例如,在讲解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内容时,以往的经验往往是让学生背诵公式,而后进行联系运算,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也较为枯燥乏味,效果较差.笔者设计了兔子和乌龟在赛跑比赛后,进行刷墙比赛的情境,使得学生很快被吸引其中,纷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墙壁的面积,而后教师再进行讲解,效果极为理想.

(二)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

应当从小处注意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帮助其建立对于数学正确的认识和思维,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比橡皮”“比书本”来了解长度的含义,而对于“位置”这一内容,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座位和自己好友的座位进行联想,从而掌握“位置”的含义.

(三)教学应当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秉承生活化的原则,可以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对于“利息和利率”这一课程进行讲解时,笔者便设计了“去银行存钱”的情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利率的含义”“为何不同期限存款利率不同”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观察,亦能学会利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在其心中也能树立起将现实和知识相结合的认识.

二、对于数学和生活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究

(一)有效的联系生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必须树立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的宗旨,并且以此原则为中心进行相应的实践,根据学生所处环境的客观情况设计合理的情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包括解决问题在内的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生活化情境的设置不能过于复杂,如果设置学生去证券公司投资的情境,那无疑是不合适的,应当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例如,在进行克、千克等重量单位相关知识的讲授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经常食用的“可比克薯片”举例:包装袋上显示,整个包装100克,薯片重量98克,由此,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到,整个可比克薯片包装的总重量大概为2克.

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计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模拟超市的情境,鼓励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零食来“开超市”,并且对“商品”进行定价,例如矿泉水每瓶1.5元、苹果每个2元、橡皮每块3元……而后,学生向同桌购买两件“商品”,并且自主计算“价格”和“找零”.这种方式极为活泼,受欢迎程度极高,而且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得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进一步加强“数学就在我身边”的认识.

(二)活跃气氛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都必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设置情境,将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利用游戏

小学生生性好动,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游戏当中.例如,在进行有关周长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选取两名学生,来演绎“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入有关周长的知识,这种方式不仅活泼、有趣,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从根本上保证知识的传授,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问题.

2.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进行和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合适的意境,让学生能够感到“身临其境”,加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8、9数字时,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拟人化的数字,让数字自己开口“说话”,讲解相应的知识,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吸引,相关教学也事半功倍.

(三)以数学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应当积极地鼓励和指引学生利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数学对于自己生活的作用,最终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学习积极性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未来成长.

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计算的教学后,笔者在下课时布置作业,学生自由分组,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对教室、黑板、门窗的长宽进行测量,而后设置问题:如果教室需要粉刷,那么,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在对统计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分别统计自己所坐的一排学生的情况,例如笔的数量、每天回家的次数、每周运动的次数……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统计技巧的同时,真正地了解统计的含义,对学生和他人交流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数学就在身边”的正确观点,采取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数学和生活两者之间的结合,将学习和生活合二为一,积极地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掘数学因素,贴合生活,指引学生利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数学对于自己生活的作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贴合生活,发掘数学因素,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身边的数学 篇8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当数学知识不再是简单的呈现时,学生就会去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当老师出一道计算题时,学生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式子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更还原于生活。

2.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生活中,老师应该主动发现生活的数学问题,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挖池塘算面积,银行利润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的意识就会增强。

3.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一群数字一对符号的学习,而是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数学就切切实实地发生在他们身边。 老师可以在教学时采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答案,这样学生就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当问题被解决时,学生会有很高的成就感,这样就会更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二、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1.数学教材生活化

现在小学的数学教材经过几次的修订, 较上世纪的数学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贴近生活的数学例子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些例子很是很抽象,感觉像是把数学与生活绑在一切而不是很好地融合。 但是也有一些很好的例子,比如“ 2年级的小明和小红帮妈妈买水果,小明买了一个苹果一个梨子共五元钱,小红买了一个橙子一个梨子一个苹果八块钱,请问一个橙子多少钱? ”这样的题就很贴近生活,小朋友经常会陪妈妈去买水果,所以他们也会结合当时的场景运用数学并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所以,教材更生活化改进会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2.老师教学方式生活化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知识灌输式教学,首先老师要明白知识的传递并不只是对课本的照本宣科。 当老师在教小朋友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情景模拟的方法,比如,选出10个小朋友,让小朋友排成一排,问10个人减去4个人还剩几个人, 就可以找小朋友上去数,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更深刻。

3.提升家长生活化教学的意识

孩子在幼年的学习, 对他们最重要的影响人物就是他们的父母,很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们也会忽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因为他们缺乏对孩子生活化的教育,所以,提升家长生活化教学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因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比如,要教孩子加减法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拿实物教孩子, 比如“ 小明和妈妈比赛跳远,小明跳了1米,妈妈跳了1.6米,问小明比妈妈少跳了几米? ”这样的问题就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真的会去跳远测试。

身边的数学 篇9

一、“活”用生活情境为载体, 巧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 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 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 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比如教学“24时记时法”时, 我没用课本提供的例题, 而是用课件直接出示了一个9时的钟面,

师: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

生:可能在上课, 也可能在睡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天中有两个9时.

师:我们怎样来区别这两个9时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4时记时法.

这样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主动性相应得到发挥, 激发他们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 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性.

二、“活”用生活实际与现代媒体, 感悟知识内涵

现行教材编写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 要让学生揣摩知识内涵尚有一定难度, 我们可借助生活实际性, 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性、再现性特点, 拉近时空距离, 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苏教版第五册“识整千数”想想做做有这样一道题目:东东和小明家以及少年宫都在人民路上, 东东家离少年宫5000米, 小明家离少年宫3000米,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这道题目比较复杂, 由于没有交代清楚他们两家是在少年宫的同一侧还是两侧, 所以会出现两种情况, 但是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 只作出一种情况.为了能使学生清楚地明白题意, 讲解这题时我找了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家, 东东家和少年宫的位置, 学生很清楚地理解了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问题迎刃而解.

另外, 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未形成, 所以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 为了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 我借助了照相机这一多媒体设备, 让学生在拍照这一活动中, 更清楚地去观察物体, 初步建立起他们的空间观念, 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活”用身边物品, 感知知识本质

数学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 学生一般很难掌握知识的本质.要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必须善于利用身边的物品, 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 在教学“认识面积”这一课时, 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桌的封面、文具盒的封面, 等等, 揭示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样, 就让抽象的面积概念变得形象, 易于学生理解.

还有,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比较, 更加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例如, 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这一课时, 首先让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接着直接揭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然后让小朋友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跟自己的指甲比比看, 哪个指甲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接着又让小朋友找找看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孩子们找出了很多, 比如开关按钮、键盘按键、纽扣等.通过这一活动, 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1平方厘米有多大.

通过灵活运用身边的物体, 能够使抽象的、模糊的、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益于学生理解吸收.

四、“活”用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生活经验产生学习兴趣, 解决数学问题, 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 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 创设情景, 设疑引思,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 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掌握新本领.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节数学课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同学们争先恐后, 踊跃发言, 都说出了自己家的位置.在学生们非常兴奋的时候, 我设疑提问:大家都能说出来, 那你能画一张家在学校什么位置的地图吗?同学们想了以后, 有的同学就提出了问题:我和某某同学都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可我和他离学校远近不同, 方向还有点偏, 该怎么画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因势引导, 提出了远近用比例尺确定, 方位用角度来确定的数学问题.在这样的实际问题中,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学们在轻松的气氛中, 掌握了本节课的数学问题, 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就是用日常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获得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使学生爱学数学, 乐学数学.

巧用身边素材, 助推数学教学 篇10

如何在课堂上能够彰显数学学科的魅力, 我们数学教师除了要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规范精准的数学语言、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外, 还要学会巧用我们身边的素材, 为我所用,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 辅助我们的教学。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就相当明确地提出了“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 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工具, 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生活的内容。 ”所以, 我们前面所谈的身边的素材, 实际上不过是日常的一些生活用品, 哪怕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把直尺、一个纸箱, 乃至是要丢弃的废品垃圾, 有时就连我们的双手也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它们是我们理解教学内容的有力工具。 有了它们的辅助, 有了形象直观的感受, 我们的数学课堂便不再枯燥, 教学内容便不再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这样, 教师教起来轻松, 学生学起来也感到简单、易学。

一、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保障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人如沐浴春风之感, 对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感召力。 心理学理论就指出:情感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和强化整个意向活动的功能, 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也很重大。 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会促使学生爱学、好学、乐学, 是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的强大动力。 其诱发主要源自教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种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真切的喜爱之情。 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 爱是情感的催化剂。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适当的表情、手势等可以让学生振作精神;教师亲切的眼神, 细小但有效的动作, 和蔼的态度, 热情的称赞, 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 反之, “时时摆出一付师道尊严的架子”, 像位道士似的吓唬学生, 试问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他的学生怎能“亲其师, 信其道”?

二、巧用身边的素材辅助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手段

数学来源于生活, 这是众所周知的。 很多数学问题的提出, 都是在生活实践当中提炼出来的, 例如, 植树问题, 商品购买方案等。 而有些问题若能利用身边简单实用的物品, 理解起来就会更加直观, 通俗易懂。 记得在讲授“可能性”时, 我从家里拿来扑克牌和骰子, 让学生通过抽扑克牌、掷骰子的游戏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学生在玩儿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还有在讲授“认识长方体”时, 我特意从家里找来了一些长方体形状的药盒,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用剪刀沿着棱剪开, 看看长方体平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 这样学生就通过自己的操作与探索, 所学知识也就不讲自明了, 印象特别深刻。最让学生激动兴奋地莫过于用自己的双手来学习了。 在讲授“植树问题”时, 我先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右手, 五指并拢, 五指所在的直线当作道路, 手指当作小树, 手指间的空隙当作树与树的间隔, 引导学生探索出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接着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方法, 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探索锯木材时木材的段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都巧借了自己的双手来讲解, 让很多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难题竟然如此简单地被他们破解了。 后来, 我又进一步追问:若在一个建筑物的四周都栽上树, 树的棵数与间隔数还有上述关系吗? 我让学生认真思考了一会儿, 有个聪明的学生告诉我, 只需把双手托起展开成花样, 手指充当树, 指间空隙当作树的间隔, 通过观察自己的手就能知道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因此, 只要知道了该建筑物四周的距离, 计算出有几个间隔, 也就知道了植树的棵数。 听他一说, 其余的学生也就全部明白了, 原来如此简单。 利用身边的素材辅助教学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篇11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这就要求数学老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着许多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情况问题,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在数学能力训练中体验“生活化”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从贴进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怎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呢?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能力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认识到数学能力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课前带学生到附近银行去参观了解,并以学生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摸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的环境,特别是记录银行的利率,记录时会问:“利率”是什么?“为什么取钱会多一些钱呢?”“为什么利率会不同呢?”……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然后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教学时,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所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找到符合生活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念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自然而然地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相联系。采用这种调查式学数学,学生还会觉得空洞吗?

二、数学思维训练中感受“生活化”

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因此,课堂数学的数学思维训练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受到创新性思维训练。

如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 发现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并通过把盛满沙子的圆锥形容器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器的反复实验发现规律,圆柱的体内容器和是圆锥的三倍。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虽然学生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的自身而言,却绝对是创造。

而对这些数学问题,教学中不应靠教师全堂唱独角戏,讲解每个号码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展开讨论,解决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给那些肯钻研,爱学习的学生留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全体学生探索创新知识的过程。

三、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接近“生活化”

学生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通常道理,再去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我上《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时,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的一个小题目,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物,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走进生活的数学应用题。

把这种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自己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身边的数学 篇12

【教学过程】

一、实践操作, 引入新课

[天平实际操作]

教师展示天平并提问:这是什么?

生:天平.

师:天平有什么用处?

生:称量物体的质量.

师:这里有一只玩具鲸鱼, 哪位同学能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

[在学生称量的同时, 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天平 (包括游码) ]

师:玩具鲸鱼的质量是多少?

生:45克.

师:为什么可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引导学生将天平看成一个等式: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 (读数) ]

师:再加上两只玩具鲨鱼, 哪位同学能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

生操作后说:120克.

师:在这种情况下, 哪位同学能求出一只鲨鱼的质量?

生: (120-41) ÷2=32.5.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提示:利用天平可以看成一个等式去想]

生:利用方程做.设一只鲨鱼的质量为x克, 可得:2x+45=120, x=32.5.

教师在右托盘中再加20克的砝码, 使天平不平衡.

师:这时可以求出一只鲨鱼的质量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缺少相等关系.

师:这说明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找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体会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 通过活动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 共同探究

在北京奥运会上, 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排球比赛, 共赛了12场, 总得分为20分, 如果设她们胜了x场 (胜一场得两分, 负一场得一分) , 请列出方程.

解决方法: (设置问题, 提供阶梯)

(1) 你能用语言表达出题中隐藏的相等关系吗?胜场得分+负场得分=20

(2) 她们胜了x场, 那么负了多少场?

12-x

(3) 你能用方程表达刚才找到的相等关系吗?

2x+ (12-x) =20

课堂反馈:[你来试一试]

中国篮球巨星姚明在一场比赛中24投14中, 拿下28分, 其中三分球三投全中, 那么姚明两分球投中多少球? (罚球投中一个得一分)

相等关系:三分球得分+二分球得分+罚球得分=总得分

解:设姚明两分球投中x球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3×3+2x+ (14-3-x) ×1=28

三、运用知识, 提高能力

【例1】军军今年5岁, 爸爸今年32岁, 几年后军军的年龄是爸爸的?

错解:5+x=×32[爸爸的年龄不增长]

正确答案:5+x=× (32+x)

利用表格分析, 找到相等关系

[学生活动].请用你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中任意一个的年龄编一道符合实际意义的应用题.

同桌的两人为一组, 互相点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的自主活动, 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堂反馈:[你来试一试]课本P93.练一练1、2、3题.

[特别关注]3.据资料, 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0.6℃, 现测得某山脚下的气温为15.2℃, 山顶的气温为12.4℃.如果设这座山高为x米, 请你列出方程.

错解:0.6x=15.2-12.4

正确答案:×0.6=15.2-12.4

【例2】学校春游, 王平负责购买饮料.要购买的矿泉水比茶饮料多5瓶, 其中矿泉水1.5元一瓶, 茶饮料2元一瓶.王平计划花费60元购买这些饮料, 那么两种饮料应各买多少瓶?

解:设茶饮料买x瓶, 则矿泉水买 (x+5) 瓶.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x+1.5 (x+5) =60

四、课堂小结, 自我归纳

由实际问题抽象得出方程, 要经历哪些过程?

1. 读懂题意, 找出相等关系; (审)

2. 设未知数, (设) [若题目已设好, 就不必再设]

3.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列)

五、布置作业, 拓展思考

课本94页1、2、3、4、5、6、7题.

思考题:根据方程2x+3 (x-4) =28编一道符合现实生活的应用题.

【设计意图】通过由方程编应用题,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学生在小学时, 已能较为熟练地运用算术法解决问题, 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等式, 其中既有已知数, 又有未知数.通过比较, 让学生感受方程所刻画的现实模型的意义, 明确列方程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相等关系”.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 通过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会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 在活动中引入新课.

2. 设置的例题与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3.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上一篇:校园网络安全德育下一篇:探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