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

2024-11-07

《教我如何不想她》(共9篇)

《教我如何不想她》 篇1

个人档案:

姓名:杨健

英文名字:Albert

性别:男

民族:汉

身高:182cm

出生年月:1977-12-29

籍贯:山东梁山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座右铭: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 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现就读院校: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创作于1 9 2 6年, 由刘半农作词, 赵元任作曲, 它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追求个性解放、渴望自由、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和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强烈愿望。歌曲分为四段, 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比拟, 表现出歌曲中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和亲人浓烈的思念、热爱之情。

创作时词作者刘半农教授正旅居英国伦敦, 对远方祖国和亲人充满强烈的思念之情, 于是写下了感情真挚的歌词;当时对语言学颇有研究的曲作者赵元任教授也旅居美国, 在思想情感方面与词作者有着共同的感触, 因此特意选此词进行谱曲, 借以表达这些海外游子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结合歌词的结构, 曲作者采取了变奏曲体、三段曲体两种结构的特点, 通过引子——主题——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尾声的结构形式, 采用了变体分节歌的曲式, 将词与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注重了在曲调和歌词音韵方面的搭配, 是歌曲中声韵结合的典范。

其曲式结构如下:

歌曲由一个短小、明朗、轻柔的引子开始, 是以主和弦的分解为骨干音构成的4小节的乐句:

乐曲由钢琴、小提琴在中速、柔和中进行, 为歌曲思想感情的抒发铺垫了宁静、平和的基调。乐句分为两个乐节, 建立在主调E大调上, 第三小节旋律上行而后又进行了渐慢处理, 加强了思念的意味并自然引现了主题。这种浮动性的旋律与节奏处理与听众心理产生了情感共鸣, 在歌曲的一开始便进入状态, 达到思念的意境。钢琴织体简单, 以E为持续音, 其余声部保持着均匀的节奏, 引子不仅为主题的初次陈述作了情绪上的铺垫, 同时它贯穿全曲, 使整首歌曲达到统一。

歌曲主题以级进和小跳形式进入, 曲调平稳, 围绕中音区属音中速进行, 给人以凝眸、思念的感触;第二句在基本重复第一乐句的情况下, 只是在第三小节做了变化, 结合语境又形成情感上的小波澜, 前两句为主题的第一部分, 是叙事乐句, 通过描写天上的微云和地上的微风展现出春天柔美的画面, 语气平稳舒缓、节奏松弛、旋律典雅, 钢琴仍以E作持续音伴奏, 色彩单纯、气息平和、优美的旋律和清淡的歌词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感觉;第三句是衬词“啊”, 旋律从低音上行仿佛是情感由内心向外的倾诉;第四句表现情绪由平稳趣于激动,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表现情感小高潮, 最后诉出内心情感——“教我如何不想他”。后两句的旋律上扬, 音域扩大, 出现e 2, 节奏随情绪变化而稍加快, 伴奏和声织体丰富多变, 将思念的情感趋于浓烈。

主题之后是节奏缓慢的四小节间奏, 它是对前面情感的收拢, 使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 同时也为后面的变奏作了铺垫, 其节奏和规模与引子相同, 但旋律走向与引子相反, 和声进行也发生变化, 从下属到主的进行转变为六级和弦到二级和弦再到主和弦的进行, 从而在情感表达和音响效果上都与引子有所不同。

变奏一的结构、规模与主题完全一样, 也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分为两部分。前两乐句为第一部分, 是叙事部分,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使人仿佛来到凉风习习、月光皎洁的海边, 歌曲用拟人手法把海洋与月光之间的情感描绘出来, 作者将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情感寄托在夏夜迷人的月光和海洋上, 与主题乐段相比, 在旋律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乐句较新颖地从六级音开始, 采用跳进与级进交替方式上升。每小节连接处的大跳使旋律线象波浪忽高忽低, 起伏流动, 节奏以附点节奏为主, 与旋律相得益彰, 钢琴伴奏则继续以E作持续音, 坚持巩固和声的岗位, 在和声上是以二级和弦开始继而采用主属交替的方式进行, 使音响效果发生了新的变化。乐段的第二部分是情感的再次抒发, 比主题段的情感有所加强, 前两句在旋律和伴奏方面与前乐段相同, 在第四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时旋律突然从前段的四度跳进变为七度跳进, 使思念的情绪骤然上升, 情感再度升温, 此时和声进入B大调, 经过一个终止式最后结束在调式主和弦上。

变奏一结束后间奏再次出现, 对主题进行收拢的同时酝酿情绪, 为乐曲的进一步发展做情感铺垫, 与引子近似仍为四小节的规模, 只是音乐在B大调上进行, 延续变奏结束的调性, 乐曲应该进行到变奏二了, 但此时引子突然闯入, 四小节的完全再现直接从E大调开始, 使人重新回到引子宁静、平和之中, 让激动的心情走向平静, 为歌曲的高潮作好情感铺垫。这种创作手法的运用把整首歌曲显明地分为上下两大部分。

变奏二也是一个四句结构, 前两句的写景描绘出“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的秋意, 落花流水和充满倦意的鱼儿给人一种失落和惆怅的伤感, 曲作者也赋予这段歌词多愁善感的曲调, 与音调相呼应, 节奏前松后紧, 旋律节奏松弛, 在“水面落花”后有一个短小的休止, 若有所思, 到“慢慢流”时突然用上行四度将语气提升, 紧接着用两个三度下行表现落花顺水而下的伤感。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发展, 乐句从低八度的五音开始并迅速提高到八度, 形成句式的一个亮点, 随后乐句又降回六级音, 经过一个四度跳进落脚在主音上。接下来是乐段的第二部分, 曲作者的写法较新颖, 从“啊”开始旋律突然闯入e小调, 用前两次变奏的句式再次使情感涌现, 只是在旋法上稍作改动, 在色彩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情感上增强了焦虑、忧愁的意境。第四句奇妙色彩更为突出, 几乎全部由小二度特性音程集成的音调, 语气近似吟诵, 具有宣叙调的色彩,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节奏跳跃, 呼吸短促, 急切的律动使紧张、激动的情绪再度增强, 此时主题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又一次顺势点题, 表达内心情感的实质, 它是在e小调的基础上再现主题相同的旋律, 经过终止式最终落在G大调主音上。

紧接着是第三次间奏的出现, 它是第一次间奏的完全再现, 由于G大调调性的延续, 使它的音域有所提高, 间奏使激动的情感再次趋于平和。

变奏三从e小调开始, 其结构和规模没有任何变化, 但第一、二句在低音区进行, 使得乐曲色彩变的暗淡、悲凄, 更加深化了不安、怅然的情绪, “枯树”“冷风”“野火”的惨淡景象, 更是让人感到孤独和惆怅, 乐段的第一部分两个乐句在节奏和旋律走向上大体一致, 调性再次从G大调回到e小调, 节拍也从3/4转化为4/4, 使音乐由飘摇转向稳定, 更加坚定了冬季的无情和凄凉。第一句从e和声小调的五级音开始, 旋律曲折不定, 和声小调中升七级音 (#5) 的下行级进加入, 增强了音乐的紧张性和戏剧性。第二句提高了音域再次模仿第一乐句, 在最后的“烧”字先在二级音上装饰了一个倚音, 最后回落到主音, 仿佛燃烧的野火摇摆不定。乐段的第一部分既描述了北方严冬的冷酷, 又在语气上给予有力的支持。第三句的衬词“啊”在结构和规模上没有变化, 调性回到E大调, 在明朗的大调性上仿佛思绪豁然开朗。第四乐句节奏变化不大, 连续进行的八分音符直到最后一个符点音符结束, 但在旋律上有较大的变化, 最后的点题句“教我如何不想他”, 也同样是节奏无变化而旋律很新颖, 将前三次的旋律线打破, 先采取级进上行, 在乐句中部的“何”字突然一个八度大跳, 将思念的情感急剧提升, 紧接着“不想”继续上行, 并冲破前以前音域, 达到全曲的最高点, 随着力度的加强, 速度的渐慢, 掀起全曲的最高潮, 使思念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最后, 乐曲在高音区的主音上原速渐渐消失, 尾声是间奏材料的再现, 将高涨的情绪趋于平缓。

《教我如何不想他》具有较强的艺术特色, 是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之作, 它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点题乐句: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 给人以亲切、流畅之感, 在之后的三次变奏中虽然调性不同, 但旋律基本保持原貌, 始终贯穿全曲, 丰富发展了这一民族特色, 据考证这句旋律是以京剧西皮原板过门末句旋律为素材创作的, 歌曲旋律简练, 曲调亲切、生动, 与歌词所表达的意境相吻合, 词曲音韵考究, 结合周密, 是词曲音韵结合的典范之作, 曲作者赵元任还借用西欧的作曲技巧, 在和声运用及调式综合方面把中西结合起来, 丰富发展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所具有的艺术特色是作者根据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音乐发展的需要而精心设计出来的, 这首作品也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音乐和借鉴西欧作曲技术的典范之作。

参考文献

[1]马东风.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

[2]陈国权.歌曲写作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3]于林青.中国优秀歌曲百首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4]李湜, 兰中辉.中外名曲欣赏[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1.

[5]季秀萍.心灵的完美表现——中外名曲欣赏[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教我如何不想她》 篇2

“教我如何不想他”提到赵元任,不得不提他的语言天才。他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是天才的语言学家。他不仅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更是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

赵元任原籍江苏常州,1892年生于天津。他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几乎每到一地,他都能很快学会当地的方言。有一次,他同客人同桌就餐,这些客人恰好来自四面八方,他居然能用八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19,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赵元任担任翻译,每到一地,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在途中,他向湖南人学习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当地人跑来和他称“老乡”。

1926年,在赵元任与梁启超两位导师指导下,王力完成了他的论文《中国古文法》,论文后注有一句附言:“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中罕见。”赵元任批语道:“删!——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在赵元任先生看来,西文包括的语言种类很多,没有精通所有西文的文法,不应该轻易下这样的结论。

虽然按照导师的意见删去了附言,但对“言有易,言无难”这句话的深刻思想,王力还没有完全明白。后来王力在论文《两粤音说》中提出“两粤没有撮口呼”,依据是他的家乡话博白话没有撮口呼。但1928年赵元任先生到广州进行方言调查时发现,广州话有撮口呼,马上就给王力写信,信中以“雪”字为例,说明广州话有撮口呼,《两粤音说》中的结论错了。据王力本人回忆,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论文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论文题目本身有问题,调查方言要一个一个地点去调查,不能把两粤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第二,由博白话没有撮口呼推断两粤没有撮口呼,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至此,王力才真正理解了“言有易,言无难”这六个字的分量,并从此将赵元任先生的这六个字作为座右铭。

美国语言学家裘斯1957年曾赞誉说:“赵元任在语言上头从来没有过错误。”然而,1972年,赵元任写了一篇题为“回想我在语言上犯过的错误”的幽默诙谐的演讲稿,坦陈自己在语言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作为对老朋友过誉的回应。

他曾经觉得语言的分布是跟着地理政治上的分界走的。有一年到欧洲旅行,他就无形中假定一国说一种话,或是一区说一种话。他开车在瑞士玩,因为第二天准备送车去检修,晚上住下来后就先用小字典查了汽车各部分的德文名称。没想到第二天修车的跟他讲的是法国话,这把他急坏了。赵元任说:“那不行。晚上用功用的是德文功,这车非得用德文来修不成。”这次欧洲旅行给他的印象很像坐着长江的轮船从上海到重庆,一路停一个码头变一点口音,很难说一个方言到什么地方为止,另一个方言从什么地方开始。也就是说,语言或方言的分布并没有明确的地理政治分界线。

赵元任是个纯粹的学者,打心底里喜欢钻研学问。他学习数学、物理、哲学、语言等多个学科,而这一切都源于兴趣。纯粹,意味着心无杂念。他有他的抗拒,他害怕行政事务,终生不愿意当官,只愿埋头学问。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无趣的人,他同样有着深厚的“文人气”,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中的美好和快乐。他曾告诉儿女们,自己研究语言学只是为了“好玩儿”,所以学得再多也不会成为负担;在他那里音乐也是真实的享受,大学时代,无论主修哪一门功课,他总要辅修音乐课程。他创作了百余首歌曲、钢琴曲,最为人熟知的是那首刘半农填词、他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世间很少再有如赵先生一般的人,“教我如何不想他”!

(摘编自潘冬《赵元任:走到哪儿都是“老乡”》、苏金智《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等)

相关链接

①赵元任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大师,他还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值得尊敬和钦佩的人文学者。他具备了当代一个人文学者的所有特征:尊重人的价值,培养并训练人的技能——科学的技能和艺术的技能,富于人情味和人道主义精神,还常常带着教人愉快的幽默感。

(陈原《赵元任全集·前言》)

②他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美国留学期间对数学、物理、哲学等学科有过专门的学习。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既有西方现代科学精神的影响,也深受我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他从事现代语言学研究重视语言事实的实地调查,重视对语言材料的鉴别和归纳分析,不说没有根据的话。

(苏金智《赵元任研究语言学的实事求是精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元任曾用八种方言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交谈,也曾在陪访途中很快就跟湖南人学会了长沙话,甚至被认为是老乡,这说明赵元任的确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B.王力在“没有精通所有西文的文法”前提下就轻易得出“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中罕见”的结论,赵元任用“言有易,言无难”六个字对他提出了批评。

C.美国语言学家裘斯赞誉“赵元任在语言上头从来没有过错误”,赵元任却用“回想我在语言上犯过的错误”的演讲回应,这说明他“有着深厚的‘文人气’”。

D.赵元任坐着长江的轮船从上海到重庆的经历,让他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语言的分布是跟着地理政治上的分界走”的`语言学观点。

2.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是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语言的?(4分)

3.赵元任有哪些人格魅力“教我如何不想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试题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1.【分析概括】(3分)

A(A项的信息区域在第二、三段,文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是为了说明赵元任有语言天才,学习语言非常快。B项对文意理解有误,赵元任给王力的批语“言有易,言无难”是告诉王力一种治学的理念,是一种提醒而不是批评。C项内容含意理解错误,“写了一篇演讲稿”回应老朋友的过誉,不能说明“文人气”,只能说明赵元任治学的严谨和善于自我反思的态度。D项误将类比当现实,“赵元任坐着长江的轮船从上海到重庆的经历”是用来和欧洲旅行进行类比,得出“语言或方言的分布并没有明确的地理政治分界线”的结论。)

2.【筛选整合】(4分)

①随时随地学习语言。如每到一地,都学习当地的方言;向湖南人学习长沙话。

②通过实地调查来得出正确认识。到广州进行方言调查时,发现广州有撮口呼。

③以实践来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在瑞士修车的经历,让他纠正了语言的分布有明确的地理政治分界线的错误认识。

(答出①②点各得1分,答出第③点得2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

3.【分析综合】(5分)

①具备超群的语言天赋。精通多国语言,会33种汉语方言。

②是纯粹的学者。心无杂念,不愿当官,埋头钻研学问。

③治学严谨(是一位严师)。做学问讲依据,不轻易下结论,提出“言有易,言无难”的理念;两年后仍不忘把实地调查的结论告之学生。

④幽默有趣(好玩)。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回应老友对他的赞誉;有文人气,追寻生命的中美好和快乐;研究语言学只是为“好玩”,把学习音乐当作享受。

⑤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既是语言学家,又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还专门学习了数学、物理、哲学等多个学科。

⑥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既有西方现代科学精神的影响,也深受我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学贯中西。

教我如何不想它 篇3

时值深秋,窗外秋雨潇潇,我独拥被衾倚在床头,倾听雨打梧桐的声音,好似沁人心脾的乐章,引我思绪游离。淅淅沥沥的雨拨动心弦,教我如何不想它?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呼啸着。潇潇夜雨似肖邦夜曲,滂沱大雨似李斯特狂想曲。乌云遮住了夜空,隐没了星辰,紫色的夜空就剩一轮残破的月透着微弱的光。我想念着那完整皎洁的月,想念着美好的盛夏,想念着我的那个小伙伴。它是一只乌龟,一只笨重的乌龟。自从我出生,家中便养了这只乌龟,说来它比我还大两岁。乌龟使我的孩童生活有了别样的乐趣,抓蚯蚓,喂食,我仿佛在照料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或许是乌龟本身就有点笨吧,它背着重重的龟壳,企图爬上阳台,一米高的墙仿佛是道天堑,阻挡它的前行。“咣当!咣当!”它又从墙沿摔下来,可是仍不放弃,累了便在壳中休憩一会儿,养精蓄锐。等补充体力后,便开始了“漫长征途”。长大后,我明白了,它并非是笨,而是渴望自由,渴望阳光。动物也是生命,有几个生命愿意受到束缚呢?于是,在它拖着身躯蹒跚爬行时,我不禁为它鼓劲。可能吧,并不是每只乌龟都长寿,周末的清晨,我发现它年迈的身躯已无力爬行,蜷缩着四肢,闭目养神般。我拿起它,却发现它一动也不动。儿时的我怎能漠然看见生命逝去,我拿着它,问父母:“它,死了吗?”父母说:“是啊,它老了。”我有些不甘,陪伴十多年的朋友就这样离去。我有些失望,却又无奈,于是和父母一起将它埋在了楼下的桂花树下。放下铁铲,我心有不忍,不禁喃喃道:“睡吧,朋友。”那一年秋,桂花香满小区,落英缤纷。如今又是秋,深深的寒意透射出秋的冷酷。窗外那潇潇夜雨也变成了滂沱大雨。这扣人心弦的乐章,这气势磅礴的雨声,是否在为它哭泣?在这个深秋夜,我拥被听雨,听着雨声,教我如何不想它?

《教我如何不想她》 篇4

一歌词的浓浓诗意

1920年2月, 刘半农去欧洲留学, 在旅欧期间, 远离故土的诗人日夜思念祖国。9月, 诗人写下了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 借恋歌的形式畅抒游子之意, 倾诉对祖国的感情。

在《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诗里, 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通过情景的创造, 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眷恋。刘半农善于捕捉外在物象以抒写内在情意, 全诗共四节, 每节都是一幅抒情小画:“微风”拥着“微云”;“月光”吻着“海洋”;水面的“落花”和水底的“鱼儿”共游;冷风中的“枯树”与暮色中的“野火”互映。两相不同而又相互联结的物象, 构成了色彩各异、韵味有别的图景。而诗人由衷的爱国之情, 就在这颇为奇妙的艺术想象中, 得到尽情的表露。那海风相融、花鱼相亲等客观景象, 无不溶注着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主观情愫, 恋情不绝如缕, 景色处处撩人, 诗篇所拓展的意境, 含蓄而真切地显露了一个天涯游子对祖国刻骨相思的情怀。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诗颇有民谣之风, 读起来朗朗上口, 令人遐想。这首诗不但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手法, 而且吸收了西方诗的重视联想与暗示的长处。同时, 诗歌还注意到听觉形象的要求, 形象生动鲜明, 语言通俗简洁, 节奏流畅, 格式整齐匀称, 更显余音萦绕、意味无穷, 确实是初期白话诗中的成功之作。歌词是以恋歌形式出现的, 诗人把祖国比做恋人, 柔肠百结地向她倾诉着内心的衷曲。和内容情致相一致, 诗篇格式十分整齐, 每节五行, 第一、二、五行七字, 第三行一个字, 第四行八个字, 每节换韵, 最后一行“教我如何不想她”重复, 形成了回环旋律, 流转字里行间, 起了强化情感的作用, 委婉周至地表述了对祖国绵绵思念之情。诗篇音律协调, 节奏鲜明。诗句含有浓厚的情感, 极具感染力。

二曲调的委婉吟韵

在景物描绘上, 歌曲的曲调整体风格是简洁朴实的, 然而, 由于每段的景色各有不同, 曲调的处理也就各自有别。第一段为表现“微云”与“微风”, 曲调大部分以小跳与级进徘徊在四度之间, 显得平和柔美, 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感觉。第二、三两段各自前两个乐句的绘景, 其旋律的节奏和音型虽然相类似, 但由于夏与秋的各异, 前段连续运用了不同方向的跳进转级进, 使曲调连绵而起伏, 表现了月海相恋的动人情景;而后段曲调则变得舒缓而从容, 点化了落花和鱼儿“慢慢流”“慢慢游”的状态。第四段前两句对“枯树”“冷风”“暮色”的描绘, 曲调主要以级进在低音区里进行, 表现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 蕴含着浓重的苦恋情思。

在激情抒发方面, 其曲调在总体上仍然保持着简洁朴实的特点, 而在各段的分别处理上又显示出细微的差别, 既精确又细致。这首先表现在过渡段上, 各段中“啊”的感叹和随之出现的第三句歌词, 均是由写景到抒情的过渡。其中一、二两段的过渡乐句, 曲调大致相同, 均是由低到高的同向级进和小跳上行了十一度后, 旋即以一个反向的六度大跳造成向前进行的趋势, 为推出之后的主题乐句做了必要的准备。第三段在“啊”之后, 突然用一个带有朗诵调特点的乐句, 使曲调陡现奇峰, 准确地表现了歌词突变的激情, 并顺势进入之后的主题乐句。第四段的“啊”再现了一、二两段的曲调, 是对前者的回应;然后用了一个四度同向跳进和三度、六度两个连续反向跳进, 为推出最后一个主题乐句做了大跳之前的反向预备。对经过过渡而推出的主题乐句的处理就更为精当细致。首先, 作曲家为它赋予了鲜明的民族色彩, 据赵先生说:它“有点像西皮原版过门的末几字”;其实, 这个乐句正是在京剧音乐中过门音乐的基础上, 经过改造提炼而成的, 它既婉转又流畅, 既亲切又自然, 是用真正中国味的曲调唱出的中国人的情感。其次, 这个主题乐句在各段以及全曲的末尾先后出现了四次, 虽然曲调大体未变, 却由于对其进行了多次的调性、调式变化, 因而不但使歌曲的主题得到了不断地强化和深化, 越发显得格外地突出, 而且由于它的贯穿全曲, 也使得这首歌曲更加完整统一, 民族色彩更加夺人耳目。

三词曲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十分钟爱的声乐体裁, 而词曲的紧密结合也是判断艺术歌曲好坏的一个基本标准。好的歌曲, 除了应该有好的歌词外, 当然还应该有好的旋律。歌曲中旋律的发展, 既符合歌词内容表现的需要, 适应歌词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又应保持自己的音调风格, 富于逻辑地有序发展。

赵元任不但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 更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正因如此, 它在歌曲创作中, 特别注重音乐的曲调与歌词的字调的和谐统一。在《教我如何不想他》中, 他运用仄高平低的原则处理了“天上”“头发”“银夜”“月光”“海洋”“落花”“枯树”的乐调。此外, 平声字相连时, 多用先高后低的曲调, 如“微风”“微云”等;仄声字相连时, 多用先低后高的曲调, 如“恋爱”“水面”“水底”“野火”“不想”等。这些调法的运用, 确实使歌词重要的字调和乐调配合得法得体, 产生了字正腔圆的理想效果, 使人不但听得懂, 而且也听得自然了。

在歌曲的曲式安排上, 作曲家根据歌词通过不同景物抒发同一激情的章法特点, 和四段歌词在句式、段式上大致规整又稍有变化的语言结构特点, 为歌曲恰切地采用了变奏曲式结构, 即在主题进入之前先由引子进入, 组成了引子——主题——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尾声的结构形式。在起始的引子之后, 为歌词第一段谱写的曲调作为全曲的主题部分, 有着简洁、平易而柔婉的特点, 表达了纯朴、深挚而又绵长的想念之情, 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 随后的三段通过各自不同的局部变化, 使第一段确立的音乐形象又被逐层刻画得更为生动和丰满;第二段即变奏一的前两个乐句由第一段相应乐句的平和变为起伏跌宕;第三段即变奏二的前两个乐句, 又一转变为舒缓而从容;到了第四段即变奏三的前两个乐句, 又以三拍子与四拍子相循环的混合拍子造成了一种突然的变幻, 给人内心震荡。由于后三段的曲调局变是在第一段曲调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这些变化并没有背离统一。加上各段之间以及尾声均用了同一曲调的间奏和尾声相连接, 这就使全曲的曲调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深刻印象。足可见, 变奏曲式长于连绵回环地抒写感情的功能, 在这首歌曲的创作中被发挥得何等至情至理、尽善尽美。

四结语

《教我如何不想他》之所以能久唱不衰, 除了诗作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 同时也应归功于著名学者赵元任, 身为语言学家的他对歌词的内涵和韵律能更好地把握, 曲调婉转动人, 词曲完美结合。这首歌自问世以来, 一直以它优雅的风格和深刻的爱情意味打动着人们, 不仅成为音乐会经常上演的曲目, 而且被定为音乐院校声乐学生的必修曲目。在中国音乐史的长河中, 这首艺术歌曲必将成为经典, 散发他独特的魅力。

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先生运用刘半农先生的诗作于1926年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曾经在国内外风靡一时, 现在仍然久唱不衰。对此的研究目的在于从歌词与曲调上剖析《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经典名作, 更深层次地了解这首作品的词曲艺术。

关键词:歌词,曲调,结合

参考文献

叫我如何不想她 篇5

桂花树不高,和旁边足有五层楼高的树木一比,成了小弟弟。桂花树的叶子是两片两片对着生长的,中间比较宽,两头尖尖的,颜色翠绿,常年郁郁葱葱。

桂花树开花前,花蕾只有米粒那么大,但它也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花开后,香味更浓了,从很远的地方都可以闻到。桂花金黄金黄的,很细小,花瓣仅米粒般大。它们好像喜欢热闹似的,都是一束束地挂在树枝和树叶中间,每一束都有十几朵,像一群群害羞的小姑娘。稍微站远一点儿看,桂花树上就像挂满了小星星一样。单朵的桂花颜色呈米黄色,有四片花瓣,它们非常小非常小,小得我都不敢去碰它,生怕我伸出手指一碰,花瓣就会飘落下来。

傍晚,人们吃过晚饭在小区里散步,他们常常会在桂花树旁驻足,呼吸着桂花浓郁的香气,偶尔吹来一阵秋风,细细的桂花飘洒满地,顿时一粒粒桂花铺在地上,细小的桂花编织出了一张金黄的地毯。

桂花的样子不仅迷人,它的用途也不少。它经过加工可以制造成桂花糖、桂花酒、桂花酥……

“叫我如何不想她” 篇6

“她”字的创制以及关于“她”字“造型”的极为热闹的争论,让我想到西方早就有的一种观点,即中文因为汉字结构而不太适合于抽象思维,更有利于直观的形象思维。换句话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表意文字的汉字,不像西方的拼音文字那样,其含义多半已见之于文字符号。表意文字本身就是可以理解的。它的读音也许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或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发音,但是就像阿拉伯数字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读音一样,其含义却是“一目了然”的。正是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在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具有显著地位(汉字书法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早期研究中国思想和语言的西方学者已经热衷于这类话题,并以此分析所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他们当时面对的还是文言文和古代汉语,其语言比较的结论是:西方的逻辑思维主要借助句法上的组合,而表意文字使中国人推崇类比思维。中国古代哲人不擅长从抽象概念出发来进行演绎,而是喜欢用具体事例说明问题;他们不喜思辨,而以比照见长。此乃具体的、形象的思维。

关于中国语言,西方早有不同的说法,上述观点只是其中一种,然而却是很重要的一种。这种说法是否有理,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或许也不是一篇论文能够说清楚的。但就“她”字创生之初的不同观点以及围绕该字的字形而展开的激烈争辩而言,这种说法似乎不是向壁虚构,至少是笔者马上想到这类观点的一个缘由。由“他”字派生出的“她”字,以及许许多多其他此类汉字都告诉我们,思考已经进入文字,一切包含在字形之中。

每种语言都为思想和交流提供了基本模式,都有特定的规范,以调节思想和交流的程序。人们在运用一种语言时,几乎无法摆脱其特定规范。什么规范占据主导地位并融合于语言结构之中,这在不同语言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威廉·封·洪堡于一八二六年三月二十日在柏林科学院作了一个题为《论中国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报告,分析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利弊。尽管有些人会从“后现代”、“后殖民”的立场出发,对洪堡观点提出异议,但我还是要说,洪堡对语言本质问题的锐利目光是不可否认的。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智力承担着用语言表述思想的职责,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还是对思想和语言做出了区分。在他看来,人有两种智力活动,一种指向思想,一种指向语言。毫无疑问,洪堡更赞赏西方主要语言的语法、逻辑性及其功能,而汉语(我们在此谈论的是文言文)因语法“缺席”只能构造简单句式,无法写出复杂的从句,哲学思考中充满模糊性。尽管洪堡注重的是书面语言的语法结构,但是他并不认为一种语言的形式架构越是复杂,功能肯定越强。他也不排除汉语在形式上没有的东西可能存在于思想,一方面的缺失或许正是另一方面的优势。鉴于汉语字形不变、句子的含义来自词义本身、词的组合和顺序以及上下文,洪堡认为汉语的语言结构能够促进人对概念排序、大胆组合的乐趣,更有利于语言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想,中国古诗的魅力很能说明这一点,当然并非仅此而已。谁都知道,西方的认识论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文化,洪堡的思考也只是许多思考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学者在分析语言与逻辑的关系时,并没有说汉语没有逻辑,也没有说中国人不会逻辑思维,而是说哪种语言更便于逻辑思维。同样,中国在近代以前没有区分男女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也不意味着不能表达第三人称的“她”。然而,语言学中的一个定论是:语法结构越是完整和明确,一种思想便更能在语言上得到精准的表达。在此,“她”字依然可以拿来作为例子;同样,在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将古文译为白话文的时候,将五个字或七个字译成一行字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这个问题。

在以拉丁文为基础、依托于字母和语音的西洋文字中,创造一个新字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且也很常见。汉语则不然(繁体汉字变为简体汉字不属于这里所说的造字范畴)。像“她”这样的新造字,在汉语中只能属于不多的一些例外。十九世纪中叶以降,中国不断努力翻译介绍一种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西方的知识文化体系,并试图把西方的科学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西学”的译介大大丰富了近现代汉语学术词汇。现代汉语(尤其是科技和学术用语)的很多重要词汇与概念均产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还有许多词汇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质变。新字新词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层面和语义层面。一般说来,人们在发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习惯规则受到冲击甚至威胁时,会努力寻找新的精神依托,新的发现或价值转换会体现于语言。

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语言上的新发现所引起的发明创造,能否都称得上不平等现象的表征?这个问题则是需要具体讨论的。以“她”字为例,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中认为,当初那些把汉语中没有欧洲语言第三人称阴性代词的对等词视为“汉语本身的一种缺陷”、并想尽办法加以弥补的做法,与其说反映了汉语本身的不足,还不如说恰好体现了“语言之间的不平等”,因为在西方,“在把法语的阴性复数elles翻译成英语的没有性别区分的they时,人们没有感到什么不便”。而我以为,语言的嬗变和革新有其自身规律。这里其实并不存在“平等”和“不平等”的问题,而只是“有”和“没有”的问题。法语和英语各自原有elles和they,且为习惯用法;德语中的阴性单数、复数和一般复数均为sie,也是语法使然。它们之间的翻译当然不成问题。“她”字的创制,直接与中西语言接触有关,与翻译有关。古汉语中没有与英、法、德、俄之she、elle、sie、она的对应词,在现存字库中找一个词,通过新增词义与之对应(如当时不少人所做的那样),本在情理之中。如果认为此举不尽如人意而另创新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她”字的创制及其争论,不能说是西方文化霸权和胁迫的结果,而是许多有识之士的自觉行为。不管在汉语还是西方语言中,大多数新词的创用前提是,新的事物要求创造新词和新概念。一个伟大时代的出现,往往会使语言成为巨大的实验场所,新词层出不穷。我们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拉伯雷、龙萨和蒙田那里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在中国近现代士子学人那里也能看到这种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新词是对已经存在的词汇的新的解释和理解(词义更新),或者是字或词的新的组合。中国近现代介绍西学的时候,很有一些概念是西方有而我们没有的,这就给准确译介带来麻烦,由此才有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之说。针对“她”字创生之初的诸多非议,刘半农在据理力争的时候指出,即使“她”字不能在汉语中最终确立和流行,仅仅作为西方语言的一个翻译词,它的存在也是有理的、有用的。这样看来,创造新词还是一个需求的问题。

不同语言的交流或碰撞,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痕迹。我们不否认政治和文化强权会带来话语霸权,然而,某个新造词或外来词,一般发生在“归宿语言”之内,“出发语言”只是起因。因此,新造词的创制或外来词的接受,多半是接受者的主动行为,而不是对话语霸权的屈服。不管是化学元素汉语新字的创制,还是对西方标点符号的借鉴和采纳,或者对正规汉语语法的探索,都是学习“西学”亦即“新学”的必然结果,也是汉语现代化的需要。在众多译介活动和话语实践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时人的孜孜追求所带来的成果,也能看到语言上的“适者生存”。今天看来,现代汉语缺少“她”字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如同现代汉语一定需要标点一样。

本书作者关于“她”字创生的观点是很贴切的:“‘她’字在汉语中的合法化,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它来源于霸道的西方,不是因为西方语言中有的,汉语中也就必须有,而是因为它在根本上与汉语在新时代被激发出的现代性诉求或者说现代化需要发生了关联,从而为汉语所接纳。在这里,‘她’字的西方性与现代性只是偶然发生了重合而已。”作者把主要原因总结为:“首先,它有精确性的要求。”“其次,它还有简约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应该说,这一观点不但适用于“她”字,也可以用来说明一百年前的许多汉语“新生”词汇和概念。

至于古汉语中没有欧洲语言里第三人称阴性代词,是否一定就是“汉语本身的一种缺陷”,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语言学家肯定能够证实,某种语言更适合表达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情状,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法语对某些事物或情状的表述,远比其他语言更丰富、更准确。其原因是:在历史进程中,由于特殊的社会发展状况,法兰西人(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对某些事物或情状的语言表述更注重细微的差别,从而也就更细腻,有更多的同义词可供选择。于是,表述某种事物或情状,在法语中可以做到细致入微,而在其他语言中也许只能粗略表述,或者只能说个大概。当然,也完全可以换一种语言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不同母语的人的相互交流中,我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语言中没有你们这种说法。”此说很能体现语言之间的差别。本人在不少场合下说过一些语言表述的“不可译性”,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在当今世界的现存语言中,德语创制概念的空间尤为宽广,几乎没有多少拘囿,从而特别适合于哲学思考。海德格尔充分认识到并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很难想象,他用其他语言也能做出同样的哲学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德语(海德格尔的德语)成全了他的不少思路。

再回到《“她”字的文化史》,我想谈一下阅读这部书稿时所想到的一些研究方法。

这本书立刻使我想到了“知识考古学”。福柯把自己的研究看做“知识考古学”,其实就是一种类型的话语分析,钩稽“话语实践”亦即“话语事件”,或曰通过局部研究强调历史话语的偶然性、断裂性和物质性,以呈现事物不再以同样的方式被感知、描述、刻画、表达、分类和认识。当然,联系福柯只是本人阅读这部书稿时的直接感受所引起的,并非看重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或谱系学方法的哲学追求及其浓重的解构色彩,而是直取字面含义:l’archéologie du savoir——知识考古。(我在文中采用的“知识考古学”是中国大陆学界约定俗成的译法。福柯所用的l’archéologie du savoir,其实译成“知识考古”即可。尽管在英汉、法汉、德汉辞典中,archaeology、archéologie、Archologie译为“考古学”,而且它也确实是一门学科,但是在特定组合中,尤其是同“知识”之类的抽象概念的组合,西方语言中的这个概念常常表示查考和钩稽。王德威将福柯著作的书名译为《知识的考掘》,还是比较贴切的。)

另外,本书书名马上会让人想到陈寅恪的“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之说,这也是本书作者研究“她”字时的明确的方法论追求。应该说,本研究是成功的,我们确实看到了“她”字的一部色彩斑斓的文化史。我们应当把陈氏说法看做方法论和方向性的定位。将其落实到实处,当为很具体的研究,而不是以一个字为依托来撰写文化史,世上也还无此先例。以“她”字为例,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字的文化史”,是文化史中的一个事件,文化史的一个截面。

当然,作为一个对“概念史”或“历史语义学”做过些微研究的人,我很自然地会把“她”字考古与历史语义学联系起来。该著全方位地揭示出这个字的生成语境和发展脉络,并将单独词语的分析扩展为词语群、概念架构和概念网络的探讨。历史语义学不仅分析特定概念(词语)的“含义”和“运用”,也观照相近概念、平行概念、对等概念、颉颃概念同某个特定概念的关系,探索它们多层次的关联,这在本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字的文化史》这部新颖而精彩的论著,不仅是作者奉献给史学界的力作,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相关研究所期待的跨学科成果,读后受益匪浅,相信许多读者都会喜欢它。

初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篇7

关键词:《教我如何不想他》,民族性,艺术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的艺术歌曲, 是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而创作的, 它以西皮过门的核心音调为旋律基础, 将鲜明的民族特色融入到自身的创作中。反映了在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作曲家将音乐创作与人生理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也表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 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 首先必须去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风格特征。《教我如何不想他》作为一首艺术歌曲, 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歌曲是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的, 它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直观看法; (2) 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不只是起节奏和合生村托的作用, 往往是用特定的音型, 或者是比较精致的织体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和内涵; (3) 结构精致, 艺术歌曲一般都短小精致, 是种音乐小品, 在聆听和演唱的时候要非常注意细节, 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 (4) 内容十分丰富, 歌词往往来自于诗人的作品们, 其内涵十分丰富, 艺术价值也比较高; (5) 艺术歌曲也需要歌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 细腻的声线, 清晰地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

以下就是本人对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初析:

一、理解词曲

1、春夏秋冬, 思乡思国

首先阅读整首歌曲的歌词, 然后想象当时的时代背景, 结合当时词作者的心情, 可以看出, 歌词是分为4段, 也是分别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开始进行描写, 作曲者赵元任采用了通体式曲。

第一段中“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飘着些微风”中“微”是整句的着重理解的字, 这个字在乐曲中的喉头容易上提, 声音容易挤, 所以在控制要气息的同时, 咬字也是关键, 在读的过程中然后记住感觉, 然后在唱的过程中找到读的感觉带上气息把它唱出来, 在第二“微”字时, 正好这个音是在换声区, 再加上与前一音诗6度的关系, 所以不仅在气息支撑的情况下会加强点语气, 从而会凸显这个字, 在第一段结束句“教我如何让不想他”中“教”和“不”是着重理解的字, 因为歌词前面一句是“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从歌词的意思上理解, 这句与后面一句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形成了因果句, 在“发”字上又进行了6度跳进, 所以在陈述结果的这个“教”字便要加强语气, 突出这个字, 而又因为这句是在陈述结果但却运用了反问的语气, 通俗的解释就是“让我怎能不想到他呢?”, 做一在“不”字上强调的了语气。也反映了当时作者十分思念故乡的心情。

第二段和第三段中运用了排比句:“月亮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在度二段中唱到“夜”这个字的时候, 又出现了一个换声点, 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声音容易直, 没有搭上气息, 容易过多的用嗓子, 因此在唱的时候要低8度练习, 但又不能把这个字唱的过于强, 正是因为看到了银色的夜, 所以让作者再次想到了祖国, 想到了家乡。

第三段与第二段在曲调节奏、音型上很相似, 但各具特色。第二段是赞美“月光”、“海洋”相连的缠绵的感情, 旋律连绵起伏。第三段的旋律平稳、从容, 特别是“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中“花”、“水”前的休止符的运用, 形象地描述凋谢的花瓣落水和水面接触的瞬间状态。第三段的“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两句的节奏、附点, 这里的情绪要激动点, 这种有附点的节奏往往是表现一种不安的情绪。

第四段描写的是冬天, 所以情绪也要随之变的比较沉重些,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表现了一种凄凉的景象, 歌曲中主人公对苦难中的故乡和亲人的深切的思念,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中“残霞”二字应将拍子唱满, 特别是“霞”字和它面前的装饰性的半拍, 要强调得有韵味, 要把字念好。要把“摇”和“烧”的深深地痛苦表现出来。到了作品的结尾处, 可以弱唱, 表现了一种对思念的向往, 在这里, 演唱时也可以强唱,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 从而更加突出作者对祖国的想念之情。

2、词行乐动, 乐传词义

大致了解后, 则要进行歌曲的曲式、和声的分析理解。歌曲伴奏是由钢琴和小提琴编配而成的, 引子有4小节, 到了第三小节处伴奏开始渐弱, 因为这是歌者要准备好开始演唱, 也给歌者一个预示, 提醒进入感情, 开始准备。

第一段的分句是4+4+7, “天上飘这些微云”为一句, “地上吹这些微风”为一句,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为另一句, 在结尾句中作者采取了我国传统京剧西皮原版过门来发展而来, 在19世纪20年代初, 我国流行的歌舞大多都是旧曲填词, 但赵元任却能想到采用民族音调来创作, 这在当时是十分不容易的, 也是一种创举。

第一段结束, 又是4句的节奏, 和引子部分一样, 到了间奏的第3小节伴奏开始渐慢, 在安静中进入第二段, 乐段的分句与第一段是一样的4+4+7, “月光恋爱着海洋”为第一句, “海洋也恋爱着月光”为第二句,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为第三句, 从歌词的含义中可以看出作者很想念故乡的爱人和亲人, 就已“月光”和“海洋”进行了拟人, 最后在“这般蜜也似的夜”这句中音乐随之加强了语气, “夜”这个字在音乐中进行了6度了大跳, 之所以在演唱的气息控制上要多加注意, 因为在唱“夜”字的时候喉头容易向上提, 随之气也容易跟着提起来。

接着又是间奏, 前两段描写的是春天和夏天, 在进入下一个季节的时候, 间奏还是在平静中进行, 这段的间奏为8小节, 前4小节的情绪是停留在前两段的情绪中, 第3小节依然是渐慢了, 从第5小节开始间奏从mp到了pp, 像是作者在心里述说一样, 接着音乐慢慢进入了秋天, 第3段的分句是4+4+7, 第一句是“水面落花慢慢流”, 第二句是“水底鱼儿慢慢游”, 第3句是“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段的曲式结构与前面两段基本一样, 都是4+4+7的结构, 但随着四季的变化, 音乐处理也有变化, 演唱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 到秋天, 心情也随着更加的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之情, 音乐和演唱语气也是随之更加沉重和期待, 从第3句的“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中可以感受的到, 秋天燕子要飞往回家的路, 此时自己却还是身在异乡, 不能回去看望自己的祖国和亲人, 其中“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这句从原先的E大调转为了G大调, 音乐中运用了3个连续附点8分音符, 语气带些急促, 最后还是难以改变事实的回到了原点“教我如何不想他”, 还是不能回到自己思念的地方。

音乐继续进行, 接着还是4小节的节奏, 这段的分句是3+3+6, 第一句是“枯树在冷风里摇”, 第二句是“野火在暮色中烧”, 第三句是“啊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是全曲的最后一段, 也是四季中的最后一季, 冬季, 音乐中也配合的十分贴切, 冬天的到来使人变的会更加凄凉, 但到了“啊西天还有些残霞”这句又从G大调转为了原调E大调, 音乐开始前两句是凄凉的, 到了最后一句, 情绪更加激动, 演唱时更加要突出思念的心情, 歌曲在最后一句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的“教”字上进行了渐慢, 也预示了全曲即将结束, “如何”的“何”字上, 音乐运用了8度大跳, 并进行了音乐的延长, 感情得到了升华, 经过一个装饰音后, “不想”处音乐更加加强了语气, 直接代入最后一个字“他”, 也是争取一直强调得一个字, 接着是最后4小节的结束句, 音乐从渐弱到渐慢再到最后的结束。整首的歌曲的结构图如下:

二、演唱中“情”与“技”的配合

《教我如何不想他》中, 第一段写的天上的微云、地上的微风, 这一句是弱起, 钢琴伴奏在这边也很轻的, 这时歌者应该进入冥想的状态, 接着引发出亲切、感人的E大调旋律;第二段可以说是第一段的再现, 也表现了歌者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 月光和海洋带来的是平稳、静止和懒散的感觉;第三段中“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两句的情绪就更激动些, 最后由原来的E大调转为G大调, 所以歌者的情绪也要随之改变;到了最后一段心情会比较沉重些, 最后还是落在“教我如何不想他?”上, 歌者要唱出中国古代书生吟咏诗词的那种韵味。做到演唱创作中的感情饱满和技巧的配合也就能很好诠释出这首作品。

三、想象在声乐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的运用

在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中, 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 歌唱者要马上要感觉自己进入了当时的时代, 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们在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要感觉自己已经身临其境, 希望得到个性的解放, 为纯真的爱情而热情歌唱。所以想象是歌唱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因素, 要通过各种途径, 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的感受, 并且把它升华情感、意境的想象, 再创造性的运用于歌唱中, 是歌唱获得生命力。因此, 歌唱者必须在歌唱实践中、生活实践中, 锻炼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的观察力、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再加上自如的表现力, 只有这样, 才能在演唱创作中更好地完成音乐中想象的刻划。

演唱者比较容易忽视小型艺术歌曲的存在, 以前我曾也这么认为。通过分析和练习, 发现艺术歌曲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就必不可少的, 它锻炼歌者们重视的气息、咬字、呼吸等等, 也是锻炼歌者歌唱能力的基石。通过分析完这首作品, 让我深刻的感受到, 艺术歌曲的重要性和选歌的重要性, 在今后学习过程中, 我也不断地多多练习艺术歌曲, 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笃刚, 著.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2]张前, 王次炤, 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3]范晓峰, 著.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教我如何不想她》 篇8

关键词:艺术歌曲,音乐,演唱

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艺术歌曲是随美声传入中国的, 距今不过百年。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 人们对艺术歌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懂得了其无穷魅力, 更多的人喜欢上艺术歌曲。作为音乐传播者的我们应用音乐去感动人, 感受其中的浪漫色彩, 让他们的心灵真正的得到升华。今天我们主要谈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赵元任 (1892~1982) 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奇才”,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也是一位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他于1910年赴美留学, 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攻读数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在中美两地执教和从事研究。赵元任在音乐、文学、科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他1914年创作《和平进行曲》成为写中国钢琴曲的第一人;1928年出版《新诗歌集》成为中国出版个人创作艺术歌曲的第一人;同时他还是深入民间采风并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先驱者, 是将我国民歌改编为合唱的第一人;也是将我国民歌配置钢琴伴奏并将歌词译为英文的第一人。在“五四”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下, 赵元任主张大胆借鉴西洋的新音乐, 同时也十分重视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遗产的继承。创作了如《呜呼三月一十八》、《我们不买日本货》等具有强烈民主和爱国思想的富有时代精神歌曲。在《卖布谣》、《劳动歌》两首歌里, 他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善良质朴的小生产者的悲惨境地寄予无限同情。他的抒情歌曲, 如《秋种》、《听语》、《海韵》, 也揭示了人民对解放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截止1949年, 共发表歌曲四十多首、大型合唱曲一首、钢琴小品三首。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海韵》等, 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广为流传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最喜爱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刘半农, 诗词通过形象的语言, 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内心无限真挚的恋情。这种恋情是情人之恋, 还是思乡之恋?赵元任自己说:“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 但‘他’可以是男的‘他’, 也可以是女的‘她’, 也可以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是因为歌词是诗人刘半农当年在英国伦敦时写的, 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歌曲的音调吸收了京剧的曲调, 但我们从中根本听不出单纯的京剧音调来, 因为完全揉合在作者创作的调子里, 我们只觉得曲调新鲜、优美、动听, 充满了诗情画意。像这样成功地吸取民间音调创作, 至今仍是我们创作上应当借鉴的。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音乐会的基本保留曲目, 男女高低声部都可以唱。有人解释此曲是通过描写风景如天上的云、微风、水面、鱼儿、海洋、月光等来表达对人的感情。有的解释这是一首被看作是爱情诗, 怀念人的诗, 或思念故土爱国的诗。总之是重复着念之情。有人认为这四段诗是写白天、黑夜、暮春、深冬。我认为是写春、夏、秋、四季中思念之情, 通过写景爱抒发心中之情。这首歌有四段:第一段是写天上的微云、地上的微风。第二段是写天上的月光、地上的海洋。第三段是写水面的落花、水底的鱼儿。第四段是写枯树、冷风、野火、残霞。这四段最后都落在“教我如何不想他”上。教我如何不想他, 要把这句的韵律唱的非常讲究。节奏上不能太机械, 而要有中国古代书生吟诵诗词那种韵味。

《教我如何不想她》 篇9

关键词:菩提树,教我如何不想他,艺术歌曲,作品分析,比较研究

一、前言

西方艺术歌曲的发展,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荷马史诗》。从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 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 西方艺术歌曲的艺术性日趋完善, 歌唱中词曲、伴奏与歌声的结合, 更加贴切。因此, 艺术歌曲也逐渐成为了西方音乐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门类。民国时期的中国音乐家, 致力于“西学东渐”“以中化西”, 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推向了黄金时期。歌曲音乐也继而成为了那个时期的“文化特产”。在这个过程当中, 两种文化的碰撞, 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惊喜与思考。

二、何谓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 是一种歌曲体裁。狭义上的艺术歌曲, 主要是指:由钢琴伴奏的独唱或者重唱、合唱, 其歌词内容多是以诗人的诗作, 按照其特有的格律, 用音乐来加以解释和陈述的一种歌曲体裁, 是文学与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果实。如17世纪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19世纪的德奥艺术歌曲等等。

美国纽约大学音乐欣赏教研室主任罗杰·卡曼认为:“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最富特色的体裁之一, ”1这里他所说的“浪漫主义”时期, 便是艺术歌曲在欧洲发展的巅峰阶段。这段时期,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歌曲作曲家, 如: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马勒等。其中舒伯特, 更是被学界称为:“歌曲之王”。

三、舒伯特和他的那场《冬之旅》

1. 舒伯特《冬之旅》的简介与创作背景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 一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 这是十分惊人的。他的作品里, 体现了古典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思潮的美妙结合。诗词与音乐, 在他的笔下, 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与互补。其声乐作品集——《冬之旅》, 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诗集为文本, 24首歌曲组成的抒情音画, 将一位寒冬深夜的旅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感怀, 刻画得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全套作品, 有8首以大调作为主调, 16首以小调作为主调, 奠定了其阴郁、不安的核心乐思。作品发表于18世纪20年代, 在启蒙运动和拿破仑战争的双重影响下, 那时的西欧, 封建制度渐现衰败之颓势, 整个欧洲也处在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 艺术作品也继而衍生出新的潮流。另一方面, 这场大变革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如贫富不均、社会矛盾激化, 文艺上迷茫与期盼的并存状况, 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如此, 声乐套曲《冬之旅》, 便应运而生了。其中歌曲《菩提树》, 正是《冬之旅》套曲中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佳作。

2.《菩提树》的分析与联想

该作品由主调E大调开始, 中板速度、3/4拍, 弱起进入, 弱起节奏的安排, 贯穿全曲。8小节、一连串三连音组成的紧凑前奏, 犹如时光在主人公的梦境中倒流, 将听众拉进故事中, 跟着主人公的思绪, 回到了青年时代的菩提树下。

弱起与附点音符的搭配, 形成了一种呢喃的语气, 隐喻出一种对青春美好时光的追忆及感慨的情愫。

音乐色彩温婉如水、柔和而隽永。从24小节开始, 乐曲转向e小调, 4小节的连接, 成为调性色彩转变的伏笔, 从第29小节形成了段落A1。音乐色彩渐变晦暗、凝重。

旋律材料虽与A段相同, 但和声、调性已然与呈示段形成了明显对比, 特别在钢琴伴奏部分, 作曲家描绘出了一副旅人步履蹒跚、在黑夜中前行的生动景象, 但该段并不是完全的对比段落, 从36小节的最后半拍, 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 调性上回到了主调E大调, 情感从阴郁冰冷转向了无限的神往与憧憬。

而伴奏部分则仍然承接了之前乐句的特征, 而此时的三连音节奏却更像是一种涟漪、波澜, 让听众, 为音乐打开了自己的回忆, 进而切身体会到主人翁回忆菩提树下美好光阴的感受, 对比的同时, 且不失统一。不同调性色彩的乐句, 天衣无缝的契合在了一起。这样巧妙的调性布局, 使段落更加丰满、具体, 音乐与诗歌贴合更恰当、精准。

46-53小节进入段落A2, 旋律急转直下, 将调性又再一次带回到e小调。伴奏材料则是取材于前 (间) 奏, 连续的三连音加上低音的铺陈, 犹如呼啸而过的北风, 肆掠并挑战着一心向前、无助而孤独的旅人, 这个调性布局, 再结合上歌词, 进一步品读, 隐喻了世态无常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表达了笔者对于追寻幸福生活、重现美好年华的坚定信念。这段伴奏, 对旋律声部形成了很好的支撑和帮助, 同时也对歌词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与升华。

作品从59小节, 进入了段落A3, 其旋律基本是完全再现了段落A的旋律, 增加的两小节, 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歌曲主体部分结束的加固行为。

而伴奏声部则是取材于段落A1的伴奏织体。笔者认为, 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尾段, 无疑是舒伯特音乐才华与智慧的呈现。曲末是一个模仿前奏的6小节尾声, 形成了首尾呼应的音乐效果。曲式分析图式如下:

歌曲《菩提树》是一首典型的变化分节歌。

笔者在分析该作品的同时, 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在远离德国千万里之遥的中国, 在时隔近2个世纪的20世纪初期, 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本文主要着重讲述作曲家与作品的辩证关系) , 谱写了一首艺术歌曲, 与舒伯特的《菩提树》在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笔者不禁感叹, 如果说18-19世纪, 是欧洲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 那么在20世纪上半叶, 是否可以视为“中国的浪漫主义时期”呢?笔者提到的这位作曲家就是赵元任, 而这首与《菩提树》“不谋而合”的艺术歌曲便是《教我如何不想他》。笔者之所以要提到《教我如何不想他》, 不仅仅因为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更是因为该作品的背景、情感、乃至曲式结构、调性布局, 都与《冬之旅》中的《菩提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赵元任和他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1.《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简介与创作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 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在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中艰难前行, 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空前密切。《教我如何不想他》,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就连赵元任自己也说:“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 但‘他’可以是男的‘他’, 也可以是女的‘她’, 也可以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是因为歌词是诗人刘半农当年在英国伦敦时写的, 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2笔者认为, 在那个年代这样一首作品的出现, 无疑是对民族与青年人的一种抚慰和激励。这首作品的歌词部分, 是由刘半农先生在1920年旅居伦敦时完成的, 到1926年, 赵元任先生才提笔为此诗谱了曲。继而成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留芳至今。笔者认为,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是五四运动鼓励青年人婚姻自由, 解放人性的产物, 它更是寄托了当时海外知识分子对于祖国与民族的那份牵挂之情。总的来说,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典型的民族化艺术歌曲。

2.《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分析与思索

歌曲《叫我如何不想他》, 从主调E大调开始, 弱起进入, 与《菩提树》相同, 这种弱起节奏的使用, 贯穿了全曲的每一个段落,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格律。同时作品采用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较少出现的三拍子 (3/4拍) 。这都可以视为赵元任先生对我国歌曲音乐的大胆创新。作品一开始是四小节的前奏, 不仅仅只有一种引入功能, 它更为作品定下了情感基调、为全曲的乐思埋下了伏笔。旋律声部有着独到的民族韵味, 而质朴、宁静的钢琴伴奏, 又赋予了它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品性。从第四小节的最后一拍, 进入到了歌曲的主体部分, 段落A。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搭配, 让每一小节形成了一种“前长后短”“抑扬有序”的别致线条, 犹如时光的钟摆, 给听众一种怀旧的感受。

段落A1从23小节开始, 依然是E大调, 在34小节转向B大调。本段相对于A段, 旋律形态基本不变, 附点音符的出现, 让乐句稍显紧凑, 律动渐变婉转、荡漾。单从乐思上来说, 更像是对段落A的重述及引申。在34小节向属方向的转调, 让乐段多了一种伸展的意味。音乐引领听众进入新调, 在单一调性充斥的中国音乐文化里, 作者这一做法, 也是空前的。

34小节, 转向B大调。出现转调变化音:#A.

从37小节开始, 是段落A1到段落A2的8小节连接, 前四小节承接了段落A1的B大调调性, 从41小节开始, 调性又回归主调E大调, 继而进入段落A2。段落A2最值得一提的是, 从52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 调性逐渐转向了G大调, 这是一次E大调向上方小三度的转调, 在当时绝对是一种相当新潮的做法, 并且通过实践, 我们得知, 这是成功的。

59-62小节是在G大调上的一段连接。

从63小节开始, 是该作品的尾段A3。经过G大调的4小节连接后, 音乐转向了G大调的平行小调——e小调, 并且出现了4/4拍的拍号标记。音乐忽然间被蒙上了晦暗、凄厉、冰冷的面纱。4/4拍的出现, 使作品一下从较为悠闲的三拍子, 急转进入到一种肃穆、庄严的情感上来。

在67小节, 作品回归主调, 拍号也改回到了3/4拍, 乐思也得以再次回到最初温情而向往的色彩。在感慨的旋律中, 最高音#f2的出现, 以及大跨度音程的上下跳进使用, 推动音乐, 到达全曲的高潮, 给人一种“心欲归, 意难伸”的感触。4小节的尾声, 与4小节的前奏, 前呼后应。

在该作品中, 赵元任先生大胆地运用西皮腔的曲调, 作为每个段落的结束句, 并采用了变化分节歌的形式。但这首歌曲的成功, 也不仅仅得益于音乐的部分, 也更是“刘氏三杰”之首的刘半农先生, 文学才华的展现。笔者在前文中提到, “艺术歌曲是文学与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果实”, 这一特质, 在该作品中展露无遗。笔者从中找到了这样一个规律:本曲一共四个段落, 除尾端外, 每个段落都是一个4+4+6的格式, 而4+4部分的歌词, 多是描写具体事物或者景象, 而后6小节, 多是笔者触景生情的心中感想, 所以音乐在4+4的部分, 无论从旋律跨度还是节奏密度上来分析, 都是较为平稳的, 而后6小节则更具张力。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也是一首典型的变化分节歌。

五、结语

“菩提树下, 教我如何不想他?”。通过上述内容, 我们发现这两首作品:1.同属典型的艺术歌曲作品, 都是E大调为主调, 作品发展中基本都运用了近关系转调;2.同为3/4拍为核心节拍的作品, 二者皆运用了弱起节奏贯穿全曲, 每个段落、乃至全曲都是严谨的方整性结构, 就连演唱音域也几乎相同;3.更重要的是两首作品的音乐几乎都受到了诗词格律的影响, 安排了相应的调性布局、旋律线条以及句式结构。更有意思的是, 它们都有着“先写景, 后抒怀”的文学特点。这也正是艺术歌曲精髓的体现。

我们无从知道, 也不能妄下定论:学贯中西的赵元任先生, 有没有听过舒伯特的这首《菩提树》, 是否有受到这首作品的引导, 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因为笔者坚信, 像这样的文化现象, 在中外艺术领域当中, 仍然有着非常多的案例, 屡见不鲜。这是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 也是我们“走出去, 拿回来, 再创造”的科学成果。诚然, 我们应当在这条路上, 继续稳健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2.

上一篇:海外模式下一篇:中职汽修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