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结构

2024-06-17

费率结构(精选9篇)

费率结构 篇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是我国第一部法定强制保险,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在保证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最大可能地获得及时的基本保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费率因子和浮动机制是确定车辆保费和费率的主要因素,对于汽车强制保险的费率厘定,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第一个步骤是根据车辆的风险程度的不同(先验费率因子)计算出各类型车辆的基础费率,第二个步骤是根据历史经验事故次数再对算出的基础费率进行相应地调整。根据汽车强制保险实施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不同国家在这两个具体步骤的操作上关注程度不一,从而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有些国家对车辆的风险分类考虑较为细致,因此先验费率因子较多,相对而言对费率浮动机制方面考虑的较少,费率浮动系数显得数量较少且相对简单。而有些国家对车辆的风险分类考虑较为简单,因此先验费率因子较少,相对而言在费率浮动机制方面考虑的较多,费率浮动系数数量较多,较为复杂。尽管各国对先验因子和费率浮动机制方面关注程度不一,但是都是要尽可能的达到保险费率与风险成正例的目的,使得投保人的保费负担尽量公平合理。

与大多数国家相同,我国交强险的费率厘定也是通过这两个步骤完成的。我国交强险的费率厘定上采用了两个费率因子,分别为车辆类型因子和使用性质因子,根据这两个因子同时结合座位数/吨位数将所有车辆的风险类别划分为42个,42个风险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交强险基础保费,也就是新车初次投保交强险时的标准保费。

与商业车险不同,我国的交强险实行独立核算,经营的原则是不亏不赢,因此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2008年在社会公众对交强险提出了质疑,认为保费高、赔偿限额低,经营中存在暴利。为平息公众的质疑,中国保监会调高了交强险的赔偿限额,同时调低了大部分车辆类型的保费。伴随着赔偿限额和保费的调整,交强险的经营效益开始恶化,逐步沦为亏损业务,各财险公司对交强险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开始的欢迎承保逐渐变化为有选择的承保,并且对其中的部分严重亏损业务以各种理由变相地不予承保。交强险业务从盈利到亏损,除了赔偿限额和保费调整方面的原因外,在费率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以下从几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我国交强险在费率公平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从交强险费率结构方面来看,在费率水平准确反映被保险车辆的风险水平上还需要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有:

(一)交强险实行全国统一的保费模式,无地区差异,因此客观上存在地区之间的费率不公平

自2006年7月1日交强险正式实施后近6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赔付率相差极大,从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看,交强险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南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的赔付率较高,而在北部和西部省份地区赔付率则相对较低,赔付率最低的青海和西藏地区与赔付率最高的江浙、广东地区,赔付率相比相差两倍以上,由于全国各省份的交强险保费完全相同,这就意味着北部和西部地区用本地区的交强险的保费补贴了东部沿海和中部、南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

虽然交强险业务在最初实施时曾明确说明: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交强险业务经营的情况,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交强险费率。但是自正式实施至今已5年有余,实施地区差异化交强险费率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而论。

(二)不同车辆类别之间的费率不合理

交强险业务在实施初期,由于缺乏相应数据支持,费率制定不尽科学合理,曾引起了“暴利说”的质疑。2008年保监会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调高了赔偿限额,调低了大多数车辆的费率,从调整后三年多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交强险不同车辆类别之间的费率仍存在不尽合理之处且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营业性车辆交强险赔付率较高,而非营业性和家庭自用交强险赔付率较低,这表明不同车辆类别之间的保险费率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实质上是风险较低的车辆在交强险保费上变相补贴了风险较高的车辆。保险正常运行的前提是不同风险状况的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与其风险水平成比例,而目前我国的交强险保费恰恰在这方面存在不足,调整不同车辆类别之间的保费是当务之急。

(三)赔偿限额分布不合理

目前交强险实行分项限额赔偿制,赔偿金划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金、医疗费用赔偿金、财产损失赔偿金三大类,各类赔偿金之间不能相互使用。具体为: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被保险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由于交强险的医疗费用类赔偿金限额仅为1万元。而在有的交通事故中,受害方花费了高昂的医疗费用后,最终未造成伤残后果,反而得不到交强险的完全赔偿。如果同时被保险机动车未购买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就会造成受害方无法拿到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赔偿的情况发生,由此产生的矛盾日渐突出。鉴于此,部分法院开始对交强险的分项赔偿限额提出质疑,2008年9月5日,北京市昌平法院在总结相关案件后,专门向中国保监会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取消交强险赔偿金分类限额。

但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回复并未得到司法部门的认可,部分法院开始对交强险的分项赔偿限额说不,2011年10月成都中院就曾终审驳回保险公司的上诉,理由是保监会自行制定的《交强险保险条款》并非部门规章,且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冲突,不能作为依据。目前法院不认可交强险分项限额赔偿的案例越来越多,甚至部分地区法院系统以与全国人大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相违背的理由正式发文明确对交强险分项限额赔偿的规定不予认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由国务院于2006年颁布实施的,其中第23条规定了交强险责任限额划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无责任赔偿限额。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由全国人大2005年颁布实施的,从法理上来说,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的效力要高于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因此法院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客观上却使交强险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因此从维护交强险的法律地位方面来说,迫切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四)费率浮动办法不合理

目前我国交强险的费率浮动采取随车因素,即续保时的交强险保费根据该车在上一保险年度是否发生有责保险事故来确定浮动比例。在交强险业务开始实施的初期,由于当时家庭自用车辆相对较少,单位车辆(营业和非营业)较多,驾驶人员相对固定,费率浮动仅采取随车因素是完全合理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私家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家庭开始更换新车或购买第二台私家车,家庭自用车辆的数量已经超过营业和非营业车的数量,因此交强险费率浮动仍然只采取随车因素就显得有些未与时共进了。对于更换新车或购买第二台车辆的家庭来说,不管之前连续几年未发生保险事故,新车的交强险都要按照基准费率执行,同时我国现行的交强险费率浮动办法在基础保费差异方面考虑较少,因此费率浮动的结果就显得不够公平合理。

现行交强险费率浮动办法中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即没有充分运用车辆的损失经验,下浮限制条件较上浮要多,在确定费率下浮比例时,根据过去三年的损失经验来进行确定 (如连续三年及以上保险年度未发生保险事故才能享受30%的费率下浮) ,而在确定费率上浮比例时,仅根据过去一年的损失经验来进行确定,对消费者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同时从精算原理方面来说,也有欠妥之处。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对家庭自用车辆的费率浮动增加随人因素,同时对费率上浮和下浮,都根据过去3年的损失经验来进行确定,尽可能的提高浮动结果的公平合理性。

三、完善交强险费率结构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现行我国交强险在费率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够公平合理地问题,费率水平与风险水平不成正比,因此对完善交强险费率结构提出以下几点个人建议:

(一)适当增加费率因子

强制保险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在实行初期我国交强险费率厘定只考虑使用车辆类型和车辆使用性质两个较为简单的费率因子是情有可原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应充分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汽车强制保险和我国商业汽车保险的经验,充分利用被保险车辆的各种有效风险信息,增加交强险的费率因子。

现行交强险费率最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地区差异性的体现,而事实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交通密度、气候条件以及人的性格特点和驾驶习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被保险车辆的风险水平必然不会完全相同。从世界上其他国家汽车强制保险的发展经验来看,地区之间也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以美国马塞诸塞州为例,2007年全州个人汽车强制保险业务被划分成了33个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的费率相差最大达到3倍以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理、气候、交通密度之间的差异要远远大于美国马塞诸塞州,因此在交强险的费率厘定中,增加地区因素对公平投保人的保费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调整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的50%,或者打通死亡伤残和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同时剔除交强险中的财产损失赔偿部分

从目前世界各国实施的汽车强制保险的历史来看,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障重心始终是因人身损害而产生的医疗、收入损失等基本、急需的费用,而且保障的受害人范围不断扩大,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基本上来说,欧美国家的汽车保险赔偿包括人身和财产损失部分,这与其汽车强制保险发展历史长,社会法制体系较为完备有直接关系。而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建立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的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均未将财产损失纳入强制保险的保障范围。

从本文之前的分析看,交强险医疗费用分项赔偿限额较低,不能充分保障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医疗费用补偿,是造成我国法院系统不认可交强险分项赔偿限额的根本原因,而如果单纯取消医疗费用分项赔偿限额,就需要提高交强险的基准保费。同时由于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的存在,客观上降低了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投保率。因此综合考虑,建议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将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调整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的50%,或者打通死亡伤残和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以彻底解决交强险面对的尴尬法律境地。同时剔除交强险中的财产损失赔偿,以此手段促进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投保率的提高,由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不分人身和财产损失,因此一方面可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对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赔偿保障范围,同时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保险公司商业车险的保费规模和利润率,弥补和平衡交强险提高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后带来的亏损。

(三)避免重复性的奖励或惩罚

从国外汽车强制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过程看,在费率厘定中可能会存在重复性的奖励或惩罚。近些年国外在避免重复性的奖励或惩罚方面进行了实践应用,譬如,美国马塞诸塞州2007年将个人汽车驾驶员分为“有经验的” (获得驾驶执照6年以上) 和“缺乏经验的” (获得驾驶执照6年以下) 两类,“有经验的”驾驶员的强制保险基础费率较低,而“缺乏经验的”驾驶员的强制保险基础费率相对较高。而在费率浮动方面,发生相同事故次数或违章次数时,那么“有经验的”驾驶员的费率上浮要大于“缺乏经验的”驾驶员。这种浮动办法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费率厘定中存在的重复性奖励或惩罚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该问题的严重性。交强险作为强制保险,应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公平性和平稳性,因此在制定交强险的费率浮动办法时,应该采用先进的精算技术,尽可能避免重复性的奖励或惩罚,不仅公平投保人之间的保费负担,同时还要注意费率浮动结果的平稳性,将被保险车辆各年的保费水平变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保费发生大起大落的情况。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当前交强险费率结构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提出了通过适当增加费率因子、调整费用赔偿限额、防止重复性的奖励或惩罚等方面来完善费率结构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对完善我国交强险的费率结构有积极性的意义。

关键词:费率结构,赔偿限额,费率因子

费率结构 篇2

据了解,日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日前转发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人社部发〔2015〕70号文件适当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的通知》,决定自10月1日起,将全市企业单位生育保险费率由原来的1%降低为0.5%。

全市企业生育保险费率降低,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此次生育保险费率下调后,参保职工的相关待遇不受影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在降低生育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继续抓好生育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同时,严格加强生育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待遇和发放,切实维护好参加生育保险职工的合法权益。

费率结构 篇3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消费结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我国的内需问题开始凸显。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 至此“扩大消费需求”已多次出现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文件中。十多年间, 学界和政府就扩大消费问题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探索。时至今日, 内需还没有得到有效振兴, 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一直下跌。因此, 对如何扩大消费需求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仍然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

(一) 消费率偏低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 是指消费占GDP的比重。最终消费率的高低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但他能反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状况。2000年~2010年, 在投资率持续增高的同时, 最终消费率却逐步走低。2000年投资率为35.3%, 2010年上升到48.6%, 而世界平均投资率水平仅为20%左右, 我国要高出20个百分点左右。同期, 最终消费率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10年的47.4%, 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三十多个百分点。[1]

(二) 消费结构不合理

自建国以后, 中国经济需求结构中的消费率一路下降, 但主要的原因是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由建国初的70%下降到2010年的33.8%, 而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基本维持不变。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的60%下降到将近20%, 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则由不到40%上升到将近80%。2010年, 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已达到76.8%, 而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只有23.2%。

二、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宏微观分析

(一) 消费率偏低的宏观分析

1. 加速工业化战略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所实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一套以GDP发展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加速工业化发展战略。[2]以GDP增长速度为标准考核地方政府政绩, 难免导致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激烈竞争, 造成大量重复性建设项目。由于“比较优势”陷阱, [3]企业过分依赖技术引入而导致缺乏自主创新。一些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类型区分度不明显, 造成产品结构功能重复雷同, 加剧了产能的过剩。

2. 投资率过高导致消费需求萎缩

投资率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 由于投资报酬率递减规律的作用, 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 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就必须不断提高投资率。一段时期内, 社会总资本的规模是相对固定的, 投资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 投资率提高了, 与此相适应消费需求就会相对萎缩, 从而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发达国家储蓄率比较低造成的机遇, 扩大出口, 用净出口需求弥补国内需求不足。[4]

(二) 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微观分析

1.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致规律, 劳动者所得份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高于企业所得份额, 政府所得份额相对较低并保持平稳。但我国的国民收入从1992到2008年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体现出国民收入的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政府和企业收入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而居民收入所占份额则呈现快速下降趋势。[5]

2. 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19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3年的0.9下降到2006年的0.68。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国企转制使得城镇企业职工的就业稳定性明显下降, 对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预期明显增强。与劳动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相配套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住房以及教育制度改革均明显增加了居民的支出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预期明显加大导致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增强, 平均消费倾向明显下降。

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则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比率计算的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1995年的83.1%下降至1999年的71.4%, 2000~2004年, 该比率主要在74%一线窄幅波动, 之后反弹至2006年的78.9%高点, 2011年该比率回落至74.8%。

三、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 调整收入分配, 增加居民消费能力

第一, 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我国垄断行业共有职工833万, 不到全国职工的8%, 但其工资和奖金收入的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和奖金收入的55%。究其根源, 我国很多生产要素和能源资源是国家所有, 由于没有完善的要素市场, 国有垄断行业是在无偿的使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的租金最后就表现在国企的所谓利润中。国有资源的租金理应和国企的经营利润区别开来, 不应完全由其支配。[6]第二, 加大二次分配力度。一是改变不合理财政的收入结构;二是提高公共财政的再分配支出比重。我国再分配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只有30%左右, 远低于世界平均的45%。

(二) 健全社会保障,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1.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要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将正规就业的城镇务工人员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框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 加大对低收入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力度, 提供保障性住房。

2. 提高社会保障支付标准

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的框架, 但不同地区的保障支付标准跟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 农村和贫困地区支付标准亟需提高。2010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07.18元, 其中食品支出1804.45元, 仅食品支出这一项就与当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几乎等平。逐步提高社保标准, 缩小差距也是《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

(三) 改善消费环境, 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1. 规范消费信贷, 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要在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严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 规范发展消费信贷, 发挥消费信贷对于家庭消费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 增加消费信贷资金, 扩大现有消费信贷产品, 开发新的消费信贷产品。在小城镇开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手房贷款以及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向农民自建房、购买耐用消费品、农机具、交通工具提供贷款。

2.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降低交易成本

很多外向型企业愿意做外贸却不愿意做国内市场, 原因就在于在WTO的框架下,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利用的是国际市场发达的市场基础设施和交易框架。完备的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使得企业只需把产品按照订单要求生产出来, 而不必过多的考虑市场以外的事情。而国内市场则不同。物流的成本太高;市场分割保护严重;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彻底等造成了体系市场化程度不够, 交易成本过高。

(四)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 积极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城镇化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需求, 即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创造投资需求, 城镇化引发农村人口转移和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 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 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据估计, 城镇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消费增加1.4个百分点, 直接带动GDP0.4个百分点。

2. 统筹好城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城镇化能极大的带动消费需求, 但不可以无限制的加速。城镇化是城乡资源、利益、制度变化变迁的过程, 应统筹好诸多方面。[7]一是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二是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三是城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四是城镇化过程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顾纪瑞.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消费经济, 2011 (6) .

[2]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天津:南开大学, 2010.

[3]刘涛雄, 周碧华.我们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吗[J].宏观经济研究, 2012 (6) .

[4]吴敬琏.增长模式有根本缺陷[J].商界 (评论) , 2012 (1) .

[5]彭爽, 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J].经济评论, 2008 (2) .

[6]何承文.垄断国企与民企员工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 2012 (3) .

深圳社保费率 篇4

昨日多家媒体报道国家要求部分省市从5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这对深圳是否会产生影响呢?记者获悉,目前,深圳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率已按国家和省的最低标准在执行或已下调费率。此外,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调整预计于前后出台。因此,此次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深圳不构成影响。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已处于下限标准

此次国家要求“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据悉,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现阶段深圳市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已经是按国家和省的最低标准在执行。在缴费比例方面,广东省要求各地市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应在13%至15%之间,目前深圳市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3%,是按广东省要求的下限标准在执行。

失业保险费率

此前已下调待遇不降

此次国家规定“5月1日起,失业保险总费率在20已降低1个百分点基础上可以阶段性降至1%至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深圳此前已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精神下调了失业保险费率。自年12月1日起,深圳市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由3%下调至1.5%,其中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由2%下调至1%,个人缴费费率由1%下调至0.5%。

据悉,深圳市失业保险费率下调后,失业人员可以享受的各项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不受影响,并未降低。

7月再降工伤保险费率

且不影响待遇

此次国家要求“降低工伤保险平均费率0.25个百分点”。而深圳市自7月1日起,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准费率统一下调了20%。201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参保单位按现行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的50%下调费率。

据了解,今年7月1日起,深圳市将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要求,制定实施新的八类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标准,在基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总体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水平的目标。参保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的影响。

生育保险暂无下调空间

此次国家要求“降低生育保险费率0.5个百分点”。据了解,2015年10月,在国家、广东省的统一部署下,深圳市职工生育保险缴费费率下调为用人单位月工资总额的0.5%。目前,深圳市职工生育保险基金处于当月收支赤字、消耗历史结余的状态,暂无费率下调空间。

医疗保险政策调整

预计20前后出台

在医疗保险方面,今年将进行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改革,在省的统一部署下,深圳市相关政策调整预计于年前后出台,为此缴费费率调整工作也将在广东省方案的统一部署下进行测算确定,在广东省未出台相关政策方案前,暂不做调整.

先前报道

]深圳人,到时候你到手的工资会变多吗?每个月交的社保费积少成多可能还是个大数额所以降低社保缴费,真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低于省标准

2015年,国务院统一部署的养老保险费率为28%,其中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目前,个人缴费比例与国务院规定的标准一致,单位缴费比例为13%,深户还有地方补充(单位)1%。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仍执行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为2030元/月,低于广东省2408元/月的标准。

深圳户籍员工养老保险缴费公式总缴费=单位缴费个人缴费按下限最低缴费基数深圳最低工资:2030元计算(单位不能低于这个下限)单位缴费=2030×14%=284.2元/月个人缴费=2030×8%=162.4元/月深圳户籍员工养老保险费用=446.6元/月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费率将再下调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伤保险只需用人单位缴纳,且是强制性的,职工个人不需缴纳。

年初,深圳对工伤保险费率进行调整,规定201月1日~6月30日,工伤保险一档、二档、三档行业参保单位的基准费率分别由0.4%、0.8%、1.2%调整至0.2%、0.4%、0.6%,再按规定确定各参保单位向上或向下的浮动费率。

上述负责人表示,年7月1日起,深圳市将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实施新的8类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标准,在基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总体上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水平的目标。

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研究 篇5

一、高速公路费率确定的影响因素

从出行者角度来看, 影响收费公路交通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出行需求, 出行需求与国民收入、人口数量、家庭拥有汽车数量和居民生活方式等呈正方向变化;二是出行者效用, 表示为出行阻抗的负的线性函数, 可度量表示出行阻抗的行驶费用、时间费用、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三是替代运输方式和路网中替代出行路径的服务水平, 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 都会改变出行者对替代路径的效用值。

二、高速公路费率确定的方法

1. 现有高速公路费率确定的计算方法。

目前国内确定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反算法、类比法、级差效益法等方法。通过对国内现有公路收费费率的分析, 本文, 笔者建立了一个公平、合理、科学的收费标准——构建公路网络双层规划模型, 为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提高路网系统效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双层规划原理及应用。

双层规划是双层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 上层问题和下层问题都有各自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本文, 笔者基于高速公路通行费费率制定的问题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 决策部门为政府部门, 交通需求为跟随者。决策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和管理来改变某种交通方式的广义出行费用, 从而影响出行者在出行时对于路径的选择, 但不能控制他们的选择行为。出行者则对现有的交通方式进行比较, 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的行为习惯选择交通方式。

3. 双层规划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以与收费公路关系密切、相互有直接影响的局部区域路网为研究对象, 道路使用者以出行的路段阻抗为路线选择的依据, 引入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高速公路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双层决策关系, 建立网络条件下的费率优化模型, 求出费率。

4. 固定需求下的合理费率模型。

假设存在有向交通网络G= (N, A) 。N为网络所有节点的集合, A为网络所有有向弧 (即路段) a的集合。固定需求下的合理费率模型如下。

(1) 上层模型。

式 (1) , (2) , (3) 和 (4) 中, xa, ya为弧a上以基本车型计算的交通流量和一般费率水平, r, s为分别代表一个起始节点与一个终讫节点, qrs为在研究时间段内OD对r-s间的交通需求量, 若弧a在连接OD对r-s间路径k上, 则δars, k为1, 否则为0, fkrs为OD对r-s间路径k上以基本车型计算的流量, γ为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Cbd为建设成本的小时平均等额折现值, T为税金, θ为基本车型时间价值的倒数, Ω为弧a上以基本车型计算的行驶费用。

三、实例计算

某交通网络有4个节点和5个双向路段, 其中路段2为收费路段, 其余为不收费路段, 交通网络节点和路段的具体特性值如图1所示。

假设收费路段2的经营成本和税金是与路段流量无关的函数, 且数值为0, 路段2每营运小时的单向车道分摊的建造成本为68 000元, 费率y是待确定的变量。据上述已知条件建立上层目标函数为最大化收费交通量, 约束条件为收费收入能够弥补建造成本, 下层为固定需求下交通量分配模型的双层规划模型。计算结果 (固定需求的双层规划模型下的最优解) 见表1。

四、结论

提高我国消费率探析 篇6

一、消费率变化分析

1、消费率的国际比较。

由表1可知,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逐渐由60%回落到40%左右, 远远低于国外水平。2008年世界银行公布了48个国家的消费率, 除文莱外, 我国的消费率处于最低水平。 (表1)

2、我国消费率结构变化分析

(1) 总体体现出消费率逐年递减。从表2可以看出, 我国的消费率从1978年的62.1%逐年递减至2007年的49%。 (表2)

(2) 消费结构呈现出居民消费比重偏低而政府消费比重过高。其中, 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制约着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根据表2, 进一步分析居民消费之所以呈现出递减的态势, 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逐年递减导致的。

(3) 物质型的消费较多而服务型的消费较少。最终消费支出可以分为实物性消费品支出和服务性消费品支出两大类。2001年和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6.2%和28% (2005年《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 , 而同期美国居民个人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58.88%和59.4% (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 。据此可以近似计算, 2004年我国实物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占整个GDP的比重分别为39.1%和15.2%, 相应美国这两种消费支出分别占GDP的34.7%和50.8%, 我国实物消费支出率与美国相比还略显偏高, 而服务消费支出率则远低于美国。因此, 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低是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我国低消费率原因分析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时期, 工人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成本都由企业和政府承担, 工人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长期性支出不需从工资中支出, 居民的储蓄动机并不强。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 我国实施了养老、住房、医疗体制等改革, 改变了原有的“铁饭碗”制度, 企业不再直接负担工人的养老、住房等支出。根据中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36.08%,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52.25%,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20.44%, 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22.76%。而在农村, 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外, 其他种类的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上不健全, 使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 人们在现在不得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 用于防范未来风险, 从而导致我国的高储蓄率 (低消费率) 。

2、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一般主要通过总负担系数的变化对消费产生影响, 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工作人口。根据美国经济学家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如果社会上青少年和老年人比例增大, 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反之, 消费倾向下降。从表3可以看出, 从1982~2007年我国的年轻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而15~64岁人口和老年人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也会带来消费率的下降。 (表3)

3、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际统计数据20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 1960年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 1980年为0.21~0.27, 从2000年开始, 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 并逐年上升, 2006年已升至0.496, 2007年达到0.48。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 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 这两个数字的比在我国是10.7倍, 而美国是8.4倍, 俄罗斯是4.5倍, 印度是4.9倍, 最低的是日本, 只有3.4倍。这也就意味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 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这带来二者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200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表明, 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1元,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倍, 这都会扩大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 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 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 全国性的消费倾向就会较小, 从而消费率比较低。那么, 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我国消费率的逐年下降。

4、收入增速慢于经济增长。

表4显示:总体来说, 居民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速。其中, 尤其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的增长, 导致农村消费乏力, 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洗衣机45.9台, 空调8.5台, 电冰箱26.1台, 家用计算机仅3.7台, 像摄像机、照相机、组合音响、微波炉、排油烟机、沐浴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在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几乎为零。居民收入增速慢于经济增速, 根据消费率的定义, 这也会导致消费率的下降。 (表4)

5、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及消费信贷。

我国向来尊崇儒家文化:崇尚节俭, 不愿借贷消费。先存钱后消费, 是将现在收入用于未来消费, 其结果是减少了即期消费, 降低了即期消费率。而西方推崇及时行乐:先借钱消费再还钱, 是将未来收入用于现在消费, 其结果是增加了即期消费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消费信贷正在迅速兴起, 如住房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助学贷款等, 但由于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起步较晚, 尚不健全,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期消费, 不利于消费率的提高。

6、投资率与消费率。

在一定程度上投资率与消费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投资率越高, 企业未分配利润越大, 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越少, 消费支出越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高投资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此外,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统计指标体系落后于实际, 统计范围不完整, 相当一部分服务性产品的消费没有纳入统计范围之内, 比如计算机服务、电子商务、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物业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低估了我国的消费率。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8》整理而成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提高我国消费率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下面就如何提高我国消费率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1、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我国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为低水平、多层次、广覆盖, 保障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公务员、国企职工、城市居民, 非国企职工和农村居民也应该享受同样的保障, 这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我国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使消费信贷真正能够刺激消费。在城镇, 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教育、住房覆盖到所有劳动者;在农村, 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重点投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领域。

2、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要提高农民消费除了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保外, 更主要的是增加农民收入, 即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途径是,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 不仅要增加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更主要的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社会发展的目的应是共同富裕, 经济的发展不应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作为代价, 只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才会提高, 消费率也才会提高。这就要求加大初次分配中工资占GDP的比重, 再分配是运用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从而提高消费率。政府应把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

4、完善消费信贷市场。

完善消费市场、解决消费者融资难的问题, 使有消费欲望, 但需借钱消费的消费者的提前消费成为可能, 从而提高当期消费。但同时我们一定要吸取美国人的过渡消费信贷带来的这次金融危机, 注意防范银行发放消费信贷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5、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消费品结构。

要想有效扩大消费, 除了考虑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因素外, 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情绪、消费预期、产品供给与需求间关系等因素的研究。从上述分析可知, 我国在服务性消费方面的不足,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方面第三产业中很多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 有利于减少失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三产业, 提供消费者所需求的更多的优质产品, 促进消费。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 整治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清理虚假广告、价格欺诈以及强制消费者接受商品和服务等等, 因此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保障消费者权益, 树立居民消费信心。同时, 通过扩大农村消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服务业、调整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等一揽子措施进行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唐玲.我国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 2003.8.

[2]孔静芬, 郑旋.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J].经济纵横, 2008.6.

[3]董辅礽.提高消费率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 2004.5.

[4]王仕军.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原因何在[J].开放导报, 2008.6.

降低社保费率不会引发支付危机 篇7

解决社保费率过高、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 成为社会共识。我国社保“十二五”规划曾要求各级财政将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 这也是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投入, 来降低企业和个人社保缴费比例, 但遗憾的是, 该目标并未达到, 在未来的“十三五”, 希望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十三五规划提出,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而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关键要解决“钱从何来”。“十二五”规划降低社会负担的目标没有达到, 也正是卡在这点上。对此, 有关方面曾经表态, 只有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上, 才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如果没有划拨国有资产补“缺口”, 就没有条件降低费率。

通过国有资本金收入划转、国企上市股权划转, 改变目前的社保筹资机制, 拓展资金来源, 给企业个人减负。这确实是迫切要做的事。此次“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 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而在之前, 山东将超过33亿元的国有资本正式划拨到新成立的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名下。

但也要看到, 国有资产划拨, 这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但与此同时, 许多个人尤其是企业, 正被社保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以北京为例, 一名平均工资水平的职工在30年里企业和个人缴费近百万元, 其中由企业负担的部分超过总额7成。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 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由此造成的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 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尤其是对那些尚处于孵化期的小微企业、创业公司造成很大压力。

所以, 国有资产划拨不应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必需前提, 在划拨完成之前,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工作完全可以同步启动。例如那些对社保负担较为敏感, 在眼下处境尤为艰难的企业, 如中小民营企业, 制造业等, 完全可通过降费率, 先把它们的社保费率降下来。今年初, 国家为小微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率, 之前部分省份也下调了工伤、生育保险费率, 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毕竟只占社保缴费的“小头”, 真正要降企业社保负担, 必须从养老、医保开始。

把社会保险费率尽快降下来, 并不会马上造成支付危机。事实上, 养老金固然有较大缺口压力, 但这种缺口是中长期的, 数据显示, 去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逾3万亿元, 而医保基金更为宽裕, 结余超过7000亿一直花不出去。在降低社保费率同时, 加快国有资产划拨, 把社保资金的“失血”尽快补足, 并非难事。

江西: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 篇8

近日,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在江西落地,以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经江西省政府同意,江西省人社厅、财政厅下发《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阶段性由20%降低至19%;失业保险总费率在2015年已降低1个百分点基础上阶段性降低至1%,其中:用人单位费率由1.5%降低至0.5%,个人费率为0.5%。降低上述两项保险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社会保险费率调整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江西要求各地要以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为契机,加强扩面征缴,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参保人员各项社保待遇标准不降低和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中国低消费率现象解读 篇9

1. 近年来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

1978年至2005年间,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最终消费从2239.1亿元增至96918.1亿元, 最终消费的增长率远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导致消费率从1978年的61.43%降至2005年的52.94%。

进入21世纪, 我国经济水平突飞猛进, 2003年~2006年, GDP年均增长10.4%。但我国的消费率却出现了大幅减少, 2001年至2005年, 消费率从60.99%下降到52.94%。目前, 我国最终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低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

2. 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与政府消费率大幅上升。

在我国的最终消费结构中, 政府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长期保持“二八”比例。1978年到2005年间, 居民消费总额增长了39.31倍, 远低于政府消费的53.19倍。居民消费的不足, 靠政府消费拉动最终消费。

二、中国出现低消费率的原因分析

1. 高投资率对消费率的挤出作用。

1992年~2002年间, 我国投资率平均高达39%, 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22%。高投资率意味着它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挤出了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2004年全年投资、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5%、32.3%, 而这一数据在2005年上半年变成了75%、-18.7%。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曲线的走势几乎是反向的, 考虑到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很小, 当投资率上升时, 必定挤出部分的消费率。

工业化进程是导致我国投资率高的另一原因, 加之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等领域投入大量资金, 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乐观的是,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会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2. 居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影响了可支配收入的来源。

2005年, 我国人均收入为1100美元,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落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徘徊在10%左右,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还略低于城镇。由于个人所得税数额的相对稳定, 对于中国大多数居民来说, 其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其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所以, 收入低增长率最终会反映在低消费率上。

3. 高储蓄率降低了最终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从1978年的210.6亿元到2005年的141051.0亿元, 我国储蓄额增长近670倍。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 过高的储蓄挤出了可支配收入, 从而导致低消费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导致高储蓄率的一个原因。对未来的不确定, 人们谨慎消费, 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

4. 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率的作用。在我国, 分享

每年新增GDP40%的低收入群体, 有着较高的消费倾向和较低的储蓄率;而占新增GDP60%的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却很低。

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 意味着低收入群体用于生活必须品的消费更多, 所以这类人的消费率比较高。对于高收入群体, 日常支出并非占收入的主体, 相比之下, 他们更愿将收入用于储蓄以获得更丰厚的经济回报。这两类人群不同的消费倾向——一方面低消费人群较高的消费率对总消费率的贡献较小, 另一方面, 高收入人群较高的储蓄率又加速了消费率与储蓄率之间的差距, 使消费率久久徘徊在较低水平。

三、对提高消费率的可行性措施分析

1. 合理投资, 适当调整经济建设支出比重。

近年来, 政府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 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却不足。具体地讲, 财政应增加道路、运输、桥梁、水利、电力、科研、文教、卫生等固定资产投资。为了保证经济建设支出的合理规模和结构优化, 政府投资应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向基础产业和非竞争性行业转移和集中。

2. 稳定储蓄, 提高社会保障。

(1) 努力为居民提供其它安全的投资工具。改革开放后几次较大幅的调息, 都不曾减弱国民的储蓄热情, 本息的安全是人们进行金融资产投资的第一选择。如何挖掘储蓄以外的安全投资工具是将储蓄导向市场的重要措施。向国民开放收益稳定的设施项目, 既能吸引大量储蓄型投资者, 又能降低了公用事业的投资成本。 (2) 建立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步伐, 建立起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社会保障机构, 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社会保障重大事宜;同时要成立社会保障监督机构, 建立与健全监督机制, 对社会保障基金中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模式, 严格各种保险金的管理, 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3) 重树消费观。提倡节俭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消费观。但是, 如果把节俭理解为压制正常消费, 压低消费倾向, 那也是不可取的。因而随着收入的增长, 国民消费水平要提高, 我们要转变对节俭内涵的理解。同时适当地宣传提前消费、多元消费等新型消费理念, 让民众对消费充满新的热情, 保持并推动消费率的稳步增长。

3. 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1) 合理缩减垄断行业获得的高收入。2005年我国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 不足全国职工人数的8%, 而他们的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根据《反垄断法》的实际需要, 改革自然垄断行业企业的治理结构, 科学规划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与收入增长, 逐步破除各类行政性垄断, 拓宽社会资本的进入渠道。 (2)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较大一部分社会群体因为就业区位或者行业差异, 导致自身收入增长弹性较小、增长缓慢。重视提高这部分人的基本工资与福利, 提高城镇居民与农民工最低收入保障标准;扩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范围, 覆盖更多人群, 通过提供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提升低收入人员的就业起点, 提高收入。

参考文献

[1]潘成夫:我国最终消费率与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 2006

上一篇: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下一篇:自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