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2024-07-14

创业(通用12篇)

创业 篇1

2009年以来, 尤溪县按照国家人社部和福建省、三明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创业文化, 弘扬创业精神, 增强创业本领, 投身创业实践”的尤溪创城理念, 致力开拓创新, 先行先试, 全县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群众创业本领不断增强, 逐步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两年多来, 全县新培育私营企业527家, 个体工商户增长3854家, 全县创业贷款总量达到9143.5万元;建立创业孵化基地4个, 征集创业创业项目123个;组织创业培训1801人, 创业培训合格率达98%, 创业培训成功率35%以上;创业企业生存指数45.62%;创业带动就业13615人, 创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42.05%以上, 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创业效率等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1. 政府推动, 全员参与。

把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摆上政府工作重要议程, 由县政府整合资源、明晰责任、协同推进。通过广泛宣传, 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等家喻户晓;采取部门联动, 明确联席会议和组成单位职责范围, 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使分工协作、合力共为形成共识;强化责任考评, 县政府与乡镇、部门签订责任状, 将创城工作目标纳入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创城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2. 立足县情, 引领创业。

把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发展第三产业带创业。抓住近年来县城扩容、人员聚集的有利契机, 在城乡结合部的西城镇建立了“农村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业一条街”, 在新开发的城关镇大儒名城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小区”, 引导各类创业人群, 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投资小、经营形式灵活的特点, 自主创办微小企业。二是立足产业特色抓创业。充分利用尤溪县“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优势, 鼓励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创业活动。为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尤溪县建立了4个创业示范乡镇, 并在国家级闽湖水利风景区设立“库区移民创业园”, 制订出台各项扶持措施。众多农村劳动力依托全县1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参与到生猪、渔业养殖及金柑、芦柑、竹业、油茶种植等农业创业项目上来, 实现了自主创业。三是发挥“三大三小”抓创业。围绕尤溪“三大三小” (三大:矿业、纺织、林业;三小:水电、鞋业、食品) 产业格局, 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各类人员领办、创办企业, 2009年至今, 全县新增私营企业527家, 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

3. 强化扶持, 优质服务。

重点是加强资金扶持, 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将小额 (担保) 贷款贴息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九类人员。同时增加担保基金, 提高个人小额贷款额度。县创业指导中心简化办事程序, 与各金融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并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小额 (担保) 贷款贴息的申请、审核和审批, 着力提高小额贷款的创业扶持成效。为扶持创业, 全县各相关部门还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 为各领域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扶持。

4. 强抓培训, 增强本领。

确定尤溪县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尤溪职业中专学校为创业培训基地。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 将创业培训与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有机结合起来, 要求各培训机构按规范要求, 提出开班申请, 尤溪县创业指导中心进行跟踪督查和考核考评。两年多来, 各培训机构严格按照SIYB的教学课程、教学时间进行规范培训, 学员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设计。我县特别注重创新培训模式, 开展了“专业+创业”培训、“课堂+现场参观”培训模式, 并确定了4家创业实训 (见习) 基地, 在组织创业培训的基础上, 组织创业培训人员到孵化基地进行见学和实训, 进一步提升了创业人群的创业本领。

5. 典型示范, 形成氛围。

以“海西应先行、创业在尤溪”为主题, 大力宣传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内容和优惠政策, 群众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断提高。注重树立典型。在创建过程中, 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创业人员, 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 在《三明日报》、三明创业网、尤溪电视台等媒体上宣传报道了数十位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和创业事迹, 进一步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原动力, 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创事业, 能人创大业、企业创新业”的良好氛围。

尤溪县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下阶段, 尤溪县将对照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考核标准, 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 更强劲的推进措施, 认真抓好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为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城乡劳动力收入水平, 促进尤溪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创业 篇2

小本创业技巧:创业中必须避开的创业忌讳

如何创业才能获得成功?想要创业成功,我们首先就必须学会避开创业忌讳,那么在创业中存在着那些创业忌讳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创业中必须避开的创业忌讳吧!

创业中必须避开的创业忌讳一:没有十足的信心

信心是致胜的法宝。可一些人在期望创业时,总是觉得自信心不足。怀疑自己是否有驾驭项目与风险的能力。但如果怀有这种消极心态,再好的机遇与幸运也会与你擦肩而过的。所以在创业中,首先就必须要有十足的创业成功的信心。

创业中必须避开的创业忌讳二:没有稳赚的方法

很多人创业失败,都认为是项目不赚钱。但失败的原因就真的是因为项目不赚钱吗?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赚钱的方法。如果想创业成功,就不要过份计较项目好与不好,而要琢磨自己是否真正愿意冒险进入这个行业、而且逼迫自己喜欢这个项目。如果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好方法加巧手段,烂尾楼也能变黄金楼。

创业中必须避开的创业忌讳三:总是避开市场竞争

要说竞争,在这个社会,没有哪一行哪一业没有竞争的了。可因为有竞争,才使企业发展更加快速,社会发展才会多元化。但如果希望在风平浪静的日子获得创业的成功,也许只有梦中才存在。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办公的事实早已人人皆知。鱼龙混杂也是当今社会行情的真实写照。只要我们自己始终坚持“唯精唯

创业 篇3

2009年7月30—31日,江苏省首届创业教育论坛在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召开。江苏省首届创业教育论坛以“创业教育在行动”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行动工程的意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实施创业教育“十个一”工程。

常熟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常熟又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创新之城。改革开放以来常熟成功创造了“离土不离乡”的经济发展之路;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走出了一条市场引领产业,产业提升市场的富民之路;积极倡导全民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民众无阻碍自主创新、企业无障碍自主发展的经济腾飞之路。常熟是一座创业型城市,平均4户家庭就有一个老板,常熟招商城是创业经济的发源地,是成千上万老板的摇篮。创业经济是常熟富民的根本,也是建设和谐常熟不竭的内在动力。常熟的创业氛围,激发了常熟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为常熟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

早在几年前,常熟市教育局领导就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求各职业学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创业激情,把被动就业者变成激情满怀的创业者。回顾近年来常熟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探索,有成功的实践案例更有丰富的实践体验。

培养创业意识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要将被动的就业转化为主动的创业,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业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地掌握创业知识,积极提升创业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即使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大多数学生想的也只是有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些基础,能成为技能型人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而很少有学生梦想毕业以后从事经营、去创业,成为一个企业家、经营家。造成学生缺少创业意识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创业教育、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了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职业学校迫切需要重视和开展创业教育。为此,常熟职业教育多途径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如何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焕发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转变学生的就业方式,使他们成为“愿意创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创业者。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局要求全市各职业学校成立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要求各职业学校利用学校画廊等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创业教育,宣讲创业知识,以全方位、立体型的宣传方式,向广大师生灌输先进的创业理念。有计划地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召开创业推进会议,召开创业先进交流会,开展创业成功人士经验交流等活动,反复强化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没有文化知识、没有技能的人固然不是时代的人才,而一个光有知识和技能但没有创业意识的人,在客观的现实环境和市场竞争面前,纵有满腹经纶也会束手无策。现代人才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应该是知识+能力+创业意识。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

走进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无论在“生活创业园”,还是在“文化创业园”都能看到“小老板成就大事业”的醒目标语;走近常熟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楼的画廊,就能看到学校创业知识的宣传和创业成果的介绍。

2008年4月23日,常熟职教中心隆重召开了“学生创业实践工作大会”。在会上,校长金玉书对创业实践工作的开展作了明确指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精心设计创业计划,努力提高创业本领,并要求学校其他领导和老师实实在在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导和服务。

2009年2月17日,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召开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常熟市教育局领导、行业企业领导、毕业生代表、在校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各位代表畅所欲言,对培养创业意识,加强创业教育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一致认为职业学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应该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2009年3月3日,“我创业、我快乐”女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常熟职教中心拉开序幕。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月芬、千黛名媛女子美体美容连锁机构总经理杨淑意、太平洋财产保险常熟支公司总经理钱红、常熟好运来家居总汇总经理王梅、常熟华联宾馆董事长黄文华等十位女企业家通过演讲的形式,讲述了她们成功创业的故事,实实在在的事例不但吸引了与会的全体学生,更强化了他们的创业意识,点燃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开设创业课程

为有效推进常熟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各职业学校以课程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构建创业教育专门教师队伍;构建具有创业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把创业教育融入到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中。

近年来,各职业学校重视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创业教育教师的的培养和实践。通过举办企业家为主导的各种培训班,开设各种实用的创业知识培训课程,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创业知识;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高校等机构进行培训,引导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工商、税务、劳动、法律等部门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让教师掌握更多、更系统的与创业相关的知识,构建学校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聘请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家等作为兼职教师,保证了学校开展创业课程的教学。

各职业学校还联合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地方经济的特色编写创业教育市本教材。编写了《就业与创业指导》,将“创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税收与法律”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融入其中。编写了《公共职业素养教程》,其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篇》和《就业创业篇》就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形成了创业课程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制,做到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统一,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相结合。

各学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安排上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所有专业一二年级利用班会课和选修课时间开设《公共职业素养教程》,所有毕业班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创业课纳入正常教学体系,着重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诠释和创业观念的培养。二是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着重创业能力的提高。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听取创业成功者的讲座、创业学生报告和交流,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一起体会创业成功者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三是将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真正的创业实践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开展创业教育,着重创业实践的指导和扶持。

累积创业知识

各职业学校在开设好创业教育课程、系统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也积极渗透创业教育。在传授知识锻炼技能的同时,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把创业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渗透到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培养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长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各职业学校定期聘请劳动、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校,通过讲课、交流等形式讲解如“如何申请执照”、“如何纳税”、“如何申请贷款”等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讲座分析就业形势、宣传创业优惠政策,让学生了解与创业相关的知识。

各职业学校在学生真正开始创业实践前,还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模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中去,学习创业的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创业案例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让学生当一回“小老板”,让每个学生做创业方案设计。指导学生从选择何种企业、企业的选址、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形象设计、企业的融资和理财、员工的聘用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如何运作自己的企业。还通过讨论、答辩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独立能力、社会能力。然后教师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总结、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选择正确创业项目和正确创业程序、创业方法有一定了解。

各学校还通过组织“创业计划书设计大赛”、“创业大家谈”、“优秀创业成果展示评比”、“创业之星评比”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各学校还针对学生缺乏创业信心和勇气的实际,通过校报、画廊等媒介,一方面大力宣传学校内创业实践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职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创业艰辛经历和成功喜悦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身边,创业不是高不可攀。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激发内在潜能、开发创业思路。

搭建创业平台

学生的创业知识不断累积,学生的创业激情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否有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合适的创业土壤,有没有合适的创业平台。2009年5月至2010年初常熟职教中心依次建设了生活创业园、文化创业园和科技创业园。

生活创业园,是以学校师生生活需求为背景设立的,按照“个体户”的经营模式运作,经营和提供师生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方面的服务,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型创业基地。旨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市场、发现资源、结交朋友、锻炼自己,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友。在2009年5月21日开园后,“极度动漫”、“车辆养护中心”、“净馨洗衣店”、“5230理发店”、“芳草屋”等9家学生创业公司先后落户。目前12位学生成了创业实践的小老板和个体工商户,3位学生在超市当起了职业经营者,200多位学生成了这里的创业实践者。创业园管理模拟园区管理模式,创业园的工作人员全部由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担任。

文化创业园,是以校园文化为背景,按照“公司化”的经营模式运作,专为校内外文化建设服务,构建特色文化建设的创新型创业基地。旨在鼓励学生策划设计各类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打造学校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经营,学会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如今已打造成功“四大中心一公司”:一是艺体中心,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服务开发区及周围企事业单位,承接艺体锻炼和比赛项目。二是特色文化中心,创作专题灯谜,主持灯谜赛事,策划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三是文印中心,承接学校各种印刷业务。四是广告中心,对内承接学校画廊的宣传、学生的胸卡、毕业照的拍摄,对外承接各种广告业务。五是创新园艺绿化养护有限公司,从事校园绿化养护及各办公室内盆栽花卉的摆放管理。

科技创业园,是一个以专业建设为背景,“项目孵化”为体验,创办“专业工厂(专业店)”,联办公司、合作企业,与地方社会实施对接,按照“集团化”经营模式,提升骨干专业示范能力,发挥立足东南、服务全市、面向社会对接、辐射与服务作用的创新型创业基地,又是学校加快专业建设、加强产教研合作模式,推动最具创新激情、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其目的在于鼓励和吸引校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办经济实体提供人才、技术、项目支撑。让学生学习重用人才的营销策划,学习集团化的运作模式。

除了常熟职教中心的创业园已经成为展示创业实践的品牌窗口、成为吸引各界的亮丽风景外,常熟其他各职业学校的创业实践基地也正在不断成熟、日趋完善。

开展创业实践

学校的创业实践既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创业实践需要创业平台,更需要正确的组织领导、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各职业学校将创业工作放入重要议事日程,规划学校工作要考虑创业教育,部署年度工作要考虑创业教育,各校都组建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和协调全校力量,挖掘和发挥全校智慧,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学校各部门分工协作,明确任务、要求、职责,构建创业实践工作网络,建立创业实践工作责任制,强化目标考核,从制度上推进学生创业工作。

建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以“创新、高效、服务、协作”为理念开展工作,为创业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与指导。各创业园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保卫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各部负责人均由学生担任。制定了《创业园管理办法》《创业园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管理规定,实施有学校宏观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创业园管理模式。

创业实践是“真刀真枪”的实践,经营不善就会导致亏损,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控制风险,要求各校在开展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小步勤走、稳步推进”的原则,同时制定《创业工作条例》,对创业主体开发的创业项目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创业主体制定《创业实践方案》,包括组成成员、服务产品、经济核算、投资主体、管理运行机制、发展规划等各部分,学校创业领导小组可以根据评估、招标等形式确立创业方案的可行性,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管理上加以指导,在工作上提供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尝试创业的积极性。

为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学校还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性政策。一是设立了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对部分创业项目学校不仅不收取房租等费用,还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二是为了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作为在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创业实践活动计入学生的学分。三是将参加创业教育、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在各级各类评优中优先考虑。

在哪里创业?怎么创业? 篇4

3年前, 很多人不关心移动改变世界, 但我们和其他公司在这方面下了赌注;两年前, 更多人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潜在机会;而在过去一年, 有些公司开始开花结果。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挑战, 比如海外上市市场的冷却, 让投资人更为谨慎, 比如巨头的介入, 加大了创业成功的难度。但是, 海外上市公司在2012年的成长正带回投资人的信心, 国内不少创业公司也已经达到千万元级别的月收入, 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正在崛起。

对于2013年的投资和创业环境, 我还是抱乐观态度, 明年我们再来参加极客公园创新大会时, 一定会有更多的创业者、投资人带着微笑坐在这里。

移动互联网5大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在复制过去PC互联网的成长。今天的移动互联网, 就像是2000年-2002年左右的PC互联网, 但是它还有移动的特质, 发展也更快速, 比当时PC互联网的发展快3-5倍。

移动互联网接下来的发展有5个比较大的趋势:

趋势一, 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的数量激增。今年可以向5亿迈进, 就像以前PC数量的增长, 这会带来巨大的机会。

趋势二, 竞争越来越激烈。巨头、大的互联网公司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移动互联网, 同时更多的创业者在进入, 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 把别人的成功案例拿来改改已经不够了。

趋势三, 渠道整合。移动互联网的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依赖应用商店, 渠道的增长没有用户和产品增长的速度快, 这意味着创业者获取流量的成本在增加。我相信接下来会有少数品牌渠道的出现, 而流量和渠道的运营也会更精细化, 而非之前的一次性下载。

趋势四, 货币化的完善。虚拟货币的模式在游戏行业已经基本成熟, 让我们欣慰的是, 随着多个千万级移动应用的出现, 非游戏货币化模式发展得比想象中要快, 一些国际品牌已经愿意投放移动广告了。

趋势五, 数据化创业。之前不管我们创新的点子从哪里来, 基本都是精英创业的过程, 刚开始做小规模运营, 然后再在过程中分析用户需求。但在大数据时代, 创业者可以通过已有的公开数据挖掘用户需求, 找到创业方向。

哪些领域适合创业?

虽然已经有品牌广告主愿意投放移动广告, 移动广告的发展没有我们原本预测的那么悲观, 但现在依旧不适合靠广告盈利的移动互联网创业。靠广告赚钱的产品需要有巨大的用户量, 而如果有那么大的用户量, 也就不用担心拿不到投资了。

现在看起来, 做大的社交平台的创业机会其实比较少, 因为已经有几个大平台存在了。但是小公司可以依赖这些平台快速获取用户, 比如我们投资的啪啪, 大家应该把大平台看做获取市场和用户的渠道。另一方面, 在一些窄众的垂直领域也许会有社交平台的创业机会存在。

今年, 我们有可能会看到O2O领域的突破。这种突破可能发生在旅游等特别有增值机会的行业, 或者是另一些移动互联网能够改变的传统领域, 比如打车、订餐甚至是推销, 这些领域不用太担心巨头的介入。如果谁有这些领域的专长或用户源, 是非常值得探索的。

企业级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在美国上市公司中, 开发企业级应用的比开发消费级应用的要多。今天正在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会不会带来一些机会, 打破以前国内企业不愿意、不喜欢付费的局面?我很确定, 在5-7年以后, 中国会有非常多的企业级应用创业者。

创业者学会放弃投资人学会放权

虽然我们都知道100个创业者中可能只有1个成功, 但所有的创业者都会认为自己在那1%里面。不过创业一段时间以后, 他们会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之所以造成这种落差, 一方面是由于自己过于乐观和自信,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对行业思考的不成熟。行业转变得太快, 于是聪明人就会有很多新点子, 这些点子要不要放弃?这种心态其实会带来很多挑战。

过去一年我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帮助创业者砍项目, 勇于放弃其实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创业者来说, 一定要抱有平和的心态, 要善于调整, 坚持和维持不是一个概念, 当他们发现方向不对的时候, 就要坚决作调整。当达不到指标时, 他们需要冷静地评估, 严格地查问自己为什么没达到指标, 同时要对自己的执行力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选择投资人方面, 创业者首先应该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欠缺什么。过多创业者认为自己只需要钱, 其他的都是附加价值, 但是他拿到钱之后, 往往会发现当自己走错路时, 没有人来帮他纠正。所以钱不是唯一的需求, 也不是最重要的需求。假如他认为自己的管理经验不足, 那么就应该去寻找人脉很强的投资者来帮忙完善团队。

另一方面, 投资人跟创业者一样, 也必须在执著和放弃之间寻找平衡点。往往懂得很多的VC会强势地告诉创业者该如何去做。我认为好的投资者是那些既能提供增值服务又懂得放权的, 双方彼此尊重, 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跨屏领域有机会也有陷阱

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 移动互联网已经崛起。大家都在猜想:下一个浪潮会不会发生在电视领域?跨屏会产生多大机会?我们有非常多的理由乐观, 也有不少的理由悲观。

乐观的理由很简单。PC多了, 互联网崛起, 智能手机多了, 移动平台诞生, 而现在大屏电视也多了起来, 智能或超级电视领域的机会一定是巨大的。跟手机和PC一样, 电视也能联网了, 此外, 电视屏幕还有自己的特性, 它有非常标准的视频体验, 能让你观看任何的电影和电视剧, 它还是一个适合多人参与的家庭娱乐环境, 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悲观的原因是我们可能面临着很多陷阱。如果PC互联网公司来做, 可能过多想着做一个工具;如果移动互联网公司来做, 可能会过多套用移动端的开发经验;而如果是电视机生产厂商来做, 他们可能又会陷入遥控器控制一切的思路中去。电视跟手机有着巨大差别, 它是家庭的、多人的、轻互动的娱乐设备。同时还有另外一些挑战需要解决, 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么看电视了, 怎么让他们重新坐到电视屏幕前;比如如何解决制造成本外的内容成本问题;最后还有政策监管方面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 我们对这个领域是非常看好的。我个人的看法是:苹果用i Phone重写了手机行业, 我相信它还会用Apple TV重写电视行业。Apple TV也许会有让人一惊的完美体验, 一旦它流行起来, 其他公司就能迅速跟进。一个行业巨头的动作会印染一个产业。

创业 篇5

1、服装:

投入大,服装行业竞争大,到处都是服装店;看似简单实则门槛很高,需要多年行业经验;要求经营者懂服装的流行趋势,会拿货,面料、号码大小、陈列、库存处理、促销技巧等都要精通;最大的问题是季节压货难处理。很多女孩自认为卖服装很简单导致创业失败。

2、化妆品:

投入大(大量产品铺货);装修要求高,行业品牌竞争更大,进货多,投资往往10万以上(产

品有2-3年保质期限制),产品对皮肤有影响。

3、餐饮小吃:

比较油腻,营业时间长(早起采购,晚归打烊),烟熏火燎聘厨师,一般年轻人不愿意干,

卫生状况管理很严格,竞争也大要求有特色和店铺选址要求也高。

4、网店等:适合做兼职,小打小闹,耗时间,需要懂技术推广等。

5、其它偏门:要是没做过具体详细的市场调查研究,风险系数就难说了。

6、饰品行业:行业品牌竞争小,独生子女市场大,投资少利润比其它行业高(3-5倍),产品统一规格,无季节压货,门槛低不需要特别专业培训,不想做了随时甩卖处理容易退出!分析的在理不?饰品厂家直销。

7、服务多元化的城市便利店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我国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少数发达都市中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行业已发展迅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营业额已高达万元以上。

但纵观中国的整个便利店行业,目前仍只处于起飞阶段。种种迹象表明,服务多元化的便利店将是中国大多数地区下一阶段零售业发展的重心。

只为创业而创业 篇6

Jonathan Lin (林耀成)

豆丁世纪(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1994—1998年 康奈尔大学 学士 计算机

1998—2000年 斯坦福大学 硕士 计算机

2003—2005年 哈佛商学院 MBA

我来帮你

如何找寻投资人?

林:在国内寻找投资人确实比较困难,这也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上个学期,我们联合斯坦福大学共同举办了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讨论会(http://edu.docin.com/conf),豆丁网将于近期推出一个线上的创业论坛,提供在线上与投资人、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交流的机会,线下在北大和清华等高校定期举办免费的创业指导课程,邀请著名的投资人和企业高层授业解惑,当然如果你的创业方案好,很可能在这里就找到投资人获得帮助。该论坛即将于近期上线,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怎样让投资人给你投资?

林:想要在创业初期获得投资,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让投资人喜欢你的创业团队,第二就是让投资者信任你的商业模式。在前期把项目论证清楚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业者需要把想法“卖给”投资人一样,去推销他们自己。这些技能和实践都需要反复演练,这种“实战演练”也是我们即将上线的“豆丁创业论坛”所致力于提供给大家的。我们相信经过更多“实战演练”,你肯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创业的第一步:

进攻别人的软肋领域

创业首先要有一个金点子,它解决的是要做什么的问题,很多想创业但一直没有创业的人都在为这个问题而苦恼。而创业的人却是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点子。早在1998年,林耀成先生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创立了一家招聘网站—http://www.skillsvillage.com。招聘网站,现在国内已有很多,如果要创业,很少有人会再涉足这个领域。但当时在美国也有不少的招聘网站,林先生却成功了,几年后网站以4200万美金的价格转让出去。为什么呢?原来当时正值美国硅谷的经济泡沫期,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热点,相反短期工作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很急需的,林先生的网站就是专门针对短期工作岗位建立的信息交流平台,他找到了社会有需求但别人还没有做好的空间,终获成功。目前,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被人占满了,创业好像无从下手,其实“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做到最好,企业也是一样的,再好再多的企业也无法全部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这就为创业者永远提供着创新的机会。在C2C领域,淘宝、易趣等网站已经渐渐做大做强,但这些网站都是以实物类物品为主的交易平台,在信息社会,电子产品的方便快捷是毋庸置疑的,而文档这一典型的电子物品却没有一个专门的共享和交易平台,于是豆丁网在创业者林耀成和他的同伴的手中诞生。

成功的关键:

不断积累小的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被很多人传诵,但另一方面,成功何尝不是成功之母,一个个小的成功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与林先生谈起大学生创业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美国和中国的一些区别。林先生在斯坦福读书时的创业历程中,刚开始和现在很多中国大学生一样也只是有想法的,要靠自己去创办一家公司也是很难的,不过在美国活跃着很多投资人,林先生几经周折,找到了投资人才得以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就创立了自己的网站。有了这次的成功,当林先生和麦刚创立现在的豆丁网的时候,很容易得到了著名投资人Tim Draper的欣赏,并为这个独特的文档共享和交易平台方案投下可观的资金。豆丁网的模型渐渐成功,又让林先生获得了第二个投资商的大力支持,实现了豆丁网的步步壮大。回顾整个历程,一个小方案的成功,一次访问量的提升,都在为获得更大的成功做着铺垫。

豆丁网模式分析

创业 篇7

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 格兰诺维特 (Granovetter) 继承并发展了波兰尼 (Polanyi) 的“嵌入性” (Embeddedness) 概念, 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 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研究经济现象, 都必须考察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网络, 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具体互动, 这种关系结构制约着经济行动[1]。科技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网络行为, 即是一种如何利用科技创业家自身积累的或者是可以借以利用的财务网络、信息网络、信任网络等网络资源的网络行为。科技创业实践表明, 社会网络是科技创业家借以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的重要资源, 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网络是科技创业家获取创业资本的重要资源, 这些资源的拥有状况及其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对科技创业初期的决策及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客观地讲, 无论在国内, 还是在国外, 对科技创业家创业过程中的社会网络与创业资本获取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少见, 有必要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科技创业家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资本获取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2 从社会网络视角审视科技创业家的创业行为

当今科技创业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优势模仿、市场需求多元化等增加了科技创业企业的决策风险, 但也给科技创业者带来了新的机会。识别把握机会、理性的冒险、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是科技创业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侧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entrepreneurial、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等作为关键词也随之流行。一些学者将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创业活动的研究[2], 正如有的研究者注意到的, [3]这反映了理论界与实践界顺应时代的范式转变。

科技创业家植根于社会网络之中, 因此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 科技创业家的社会网络和资源积累, 即集中考察科技创业家网络及其在资源积累和整合中的作用, 运用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分析科技创业家网络的本质、网络在传递知识和资源方面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网络如何互补, 以及社会资本和关系资本在决定创业活动成败方面的重要性, 及信任和关系资本, 即考察信任的本质及其对社会资本创造的影响;集中关注网络和关系资本, 分析企业如何捕捉和利用网络的知识创造价值等问题已经成为创业研究关注的主题。[4]一般说来, 科技创业家的社会网络具有三种构成要素:成员之间交换内容信息;网络治理机制;由成员之间的交叉关系所创造的网络结构。从网络内容来看, 有些研究关注科技创业家获得无形资源的渠道。例如, 网络关系为科技创业家承担风险提供感情支持, 社会网络为科技创业过程带来的一个关键优势就是获得信息和建议的通道;而与风险投资家和专业服务组织的联系是接触关键人物和市场信息的重要方式。从网络治理机制来看, 信任、权利和影响在网络交换中是关键因素。与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协调相比, 网络治理具有独特的成本优势。网络结构是各参与方之间直接和间接联系的模式。格兰诺维特引入关系强度的概念描述了个体成员组成的关系网络的紧密和疏远程度, 他以互动频率、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等四个维度将关系分为强联系 (strong ties) 和弱联系 (weak ties) , 并提出了弱关系优势的假设。例如, 弱联系网络是通往强联系网络不一定包含的信息来源的“桥梁”, 有时弱联系在获取某种信息时却更重要[5]。因此, 科技创业家网络覆盖面越广, 可能发现的机会也就越多。对此可以作出的进一步的诠释在于:科技创业家通过与广泛的社会网络的积极互动以及由此收集信息、由交谈而思考和评估资源这三种认知活动来发现机会。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中有两个基本要素, 即行动者和社会关系。前者一方面是有意识的行为主体, 另一方面其行为又不得不受社会网络的制约;后者则是在行动者之间因某些特定的关系而发生互动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联系模式。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性资源能对创业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正如笔者在以前的研究中所指出的[6],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创业家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科技创业家网络一般被分为个人网络和社会网络两种类型。个人网络是建立在相互认同、全面信任基础上的, 网络节点是由与科技创业家日常活动直接关系的人组成的, 包括家庭成员、同乡、同事、配偶、同学、老师、朋友等血缘、地缘、业缘、亲缘、学缘等关系者;而社会网络是在某一市场或产业中, 为某种目的而形成的较为松散的关系同盟, 包括代理商、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中介、政府等构建起的社会性网络。由于网络节点之间交流接触的强度是有区别的, 据此网络联系可以划分为强联系与弱联系。弱联系的主体间存在较高的异质性, 可以提供不同的资源, 因而对企业的经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个人网络中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联系属于强联系, 而社会网络中各主体间的联系则属于弱联系[5]。社会网络与科技创业资源获取及科技创业家成长紧密相关, 对大多数科技创业家来说, 他们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 但相对于个人网络而言, 社会网络对他们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社会网络将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

社会网络视角的创业研究认为, 价格机制失灵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给科技创业家留下了创新空间, 科技创业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卡森 (Casson) 认为, 创业家专业于对稀缺资源协调的判断, 他们的这种判断力高于其他人, 之所以高明是因为他们取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优于别人[8]。对于创业网络的重要性, 布朗 (Brown) 和罗斯 (Rose) 特别指出, 贯穿这些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影响和形成创业战略的财务网络、信息网络与信任网络的作用, 通过这些网络, 财务与管理的外部化也使企业运作得同样有效[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有的学者认为, 创业是一种网络行为[10]。

3 科技创业家的社会网络与资源禀赋

科技创业是资源匮乏前提下的机会驱动过程, 是蕴涵大量不确定因素的行为过程, 但科技创业家创业时并非一无所有, 科技创业家创业前资源禀赋构成其创业的资源基础。Patrick Firkin指出, 科技创业家创业的资源禀赋构成包括经济资本 (Economic capital)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和个人资本 (Personal capital) [11], 其中经济资本是科技创业家所有的可直接变现的各种财务资产的总和, 包括个人存款、持有的股票等。社会资本是嵌入科技创业家现有稳定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中的稳定资源潜力, 其价值取决于关系网络规模与关系成员所有的资本量, 分为基于家庭关系的 (Family orientated) 社会资本与基于社会网络的 (Network orientated) 社会资本两类, 另外, 还包括社会资本范畴的文化资本 (Cultural Capital) 。科技创业家个人资本由个人资本范畴的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 人力资本又包括一般人力资本与特殊人力资本及其他个人属性 (Personal Attributes) 所组成, 一般人力资本包括个体受教育背景、以往的工作经验及个性品质特征;特殊人力资本包括产业 (Industry) 人力资本 (与特定产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与创业 (Entrepreneurial) 人力资本 (先前的创业经验或创业背景) [12]。

科技创业家在创业初期往往并不具有充足的经济资本, 并且由于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缺乏历史业绩而难以通过抵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 其仅仅凭借某项好的思路或发明而去发现和捕捉机会, 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并创造出潜在价值, 亦即科技创业家并不具备创业所必需的足够经济资本。创业初期的创业资源极其有限, 其通常寻求控制资源而非拥有资源, 如建立在科技创业家创业精神、能力素质、人格魅力等禀赋基础之上的人脉关系、社会网络有助于科技创业家获取政策扶持的倾斜、风险资金的青睐甚至银行贷款的资助, 还可以适当地发掘律师、会计师、有关专家、技术顾问等“外脑”资源。人力资本同样是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从资本担保性的角度来看, 科技创业家的担保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因为, 科技创业家虽然拥有人力资本, 但是其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易剥离, 且许多科技创业者因缺乏运营企业经验而声誉不足。在一般情况下, 人力资本的担保性弱于非人力资产, 非人力资产的投资专用性更高;而且,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很可能使非人力资产拥有者在投资后受到要挟, 因而, 科技创业家的人力资本担保性较差[13]。由于创业初期的艰苦环境和难以预测的市场前景, 科技创业企业并不足以吸引稀缺性人才加入, 甚至是不乏科技创业家的不少早期创业的合作伙伴在创业艰难时期伴背信弃义、中途退场, 但最终成为企业财富的人力资源正好是科技创业家最初的资源禀赋。通过社会网络方式积聚的创业资源既可以降低创业成本、推进创业进程, 同时又降低创业风险。如果将人力资本包括在广义的经济资本范围内, 科技创业家的资源禀赋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尽管独立的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均可以为科技企业家创业资本的积累创造条件, 但科技创业家的经济资本有助于其构建更为健全的社会网络, 而其社会资本亦为科技创业家获取经济资本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 科技创业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创业过程中具有规模效应, 两种类型的资本自身在不断膨胀和扩大, 其表现形式亦在隐性和显性之间不断转变, 同时随着创业历程的不断演进, 科技创业家不断成长, 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科技创业家个人所拥有的金钱财富、品牌声誉以及在创业家市场中的价值得到提升, 其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将更为健全和丰富, 并且规模性和异质性都将得到提高。科技创业家的资源禀赋与其创业资本积累关系如图1所示[14]。

4 科技创业家社会网络与创业资本获取

就科技创业家创业过程来说, 两个方面的资本尤为重要, 一是创业所需资金, 二是社会网络 (包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因为资金主要完成现货交易, 而社会网络资本则经常是满足长期合约的要求, 两者之间并不完全可替代。如何获取这些资本, 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制度安排以及交易成本结构,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创业家个人筹措资本的能力, 后者是区分创业家与非创业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创业家创业资金的来源结构有一些统计数据可供观察, 但缺乏制度的分析, 而创业家社会网络资本则大多被认为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而让给社会学、人类学和研究创业的学者去研究。表1是有关研究者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整理的一个比较[15], 整理后的数据分为三类:一类是创业家创业资金中个人积累 (包括从家庭继承的财产) , 第二类是从亲戚、朋友、熟人等关系网络获取的资金, 第三类是从正式的组织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获取的资金。

从表1可看出, 美国、中国 (大陆) 和中国台湾三种不同的经济中创业家创业资金的来源有着高度的近似性。其中, 个人积累的资金 (包括家庭继承的财产) 约占创业资金的一半, 原始数据还显示出, 家庭财产继承只占很小的比例。这表明, 大多数创业者的创业是靠自身劳动积累开始的, 而不是继承家产的结果。另外, 从关系网络获取的资金占创业资金的24%—30%, 而从正式的组织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获取的资金不足1/4。无论在金融市场很发达的美国还是在相对不发达的中国 (大陆) , 对创业企业的融资都只是创业资金来源中不大的一部分。从表1中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尽管各个国家 (地区) 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但创业家创业资金的获取结构并不存在很大差异。尤其与人们一般的想象有所不同的是, 注重关系网络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利用关系网络的融资比例上, 并不比更注重正式组织制度的美国来得高。这表示, 创业企业在资金获取上普遍利用了创业家社会网络的作用。但可能隐含的区别在于, 中国大陆和台湾在通过正式的组织结构获取资金以及个人积累资金上, 可能同样要依靠关系网络的支持, 这在中国 (大陆) 经济转型时期的市场状况下被很多个案所证实。不少科技创业企业通过与银行、政府的关系网络而获取贷款是常见的事实。

注释:1.美国数据来源:Inc.Magazine 500 (1992) , “Source of Seed Capital” (经归类整理) ;2.中国数据来源:《中国私营企业年鉴》 (1994) (经归类整理) ;3.台湾数据根据Tyler Biggs (1988) 的估计 (见Hamilton, 1998:60-61) ;4.个人积累包括个人储蓄和家庭继承财产;5.包括亲戚、朋友、同志、乡邻的资金借贷和支持;6.包括银行、信用社借贷以及风险投资、按揭资产和政府担保贷款等。

不可否认, 经济资本是创业过程中稀缺的重要资源, 融资行为是科技创业家资源整合行为的核心。由于缺乏信用记录, 科技创业家通常无法赢得风险投资家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即使在美国, 也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新创企业在创立期能够筹集到风险资本。大多数科技创业家在耗尽自身的经济资本以后, 转向求助于其家庭、朋友和熟人, 社会资本成为其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如表2 所示, 在全球创业观察 (GEM) 项目参加国或地区 (2002 年共计37 个) 中, 基于家庭关系的社会资本是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占51%;其次是基于社会网络的社会资本, 占38%。[16]全球创业观察 (GEM) 2006的报告显示, [17]在2005年共计35个参与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 创业企业与受资方关系为:54.3%来自家庭成员和亲属, 32.8%来自同事、朋友或邻居, 12.9%来自具有商业创意的陌生人。可见, 社会网络对创业融资活动影响很大。

科技创业家利用其以社会关系网络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创业资金, 一方面跨越了难以获得借贷资本与风险资本的障碍;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简化了融资手续, 缩短了融资时间, 降低了融资交易费用, 保证科技创业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必要的资源以迅速组建新企业。科技创业家将其社会资本转化为可控财务资源, 进而提升为科技创业企业启动资金, 保证了科技创业企业的迅速创建, 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创业机会。

科技创业家的社会网络, 是一种蕴含于结构本身的个人资源。科技创业家利用社会网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高度依赖于科技创业家先前拥有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通过利用社会关系网不仅能改善科技创业家的创业环境, 而且能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前所述, 当科技创业家进行资本融资时, 由于没有信用记录, 通常不会博得风险投资家和金融机构的信任, 但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亲戚朋友会依据与其长期交往所形成的牢固关系而进行天使投资。有关调查表明, [18]科技创业家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其社会关系网络:北京、天津、南京、长沙等四个城市创业家的创业资金均主要来源于其社会关系网络 (亲戚、朋友、同事等) , 其比重分别为:77.8%、90.9%、87.2%、100%, 见表3。

此外, 科技创业家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外部资源, 使科技创业企业实现外部成长。所谓外部资源就是科技创业家可以支配但是并不拥有所有权的资源, 这可以降低科技创业失败的风险。

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 [19]当代中国企业融资可以通过三条渠道:内源型融资、亲情熟识网融资 (简称亲熟型融资) 和正式金融制度型融资 (简称制度型融资) 。内源型融资主要是指科技创业家利用自身的工作积累或者原来创办企业经营所得来投资于新办的科技企业。这种融资方式简单明了, 对于科技创业家来说有很大的自由度, 但是不利于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尤其是对于科技企业创办来说。亲情熟识网融资主要是指科技创业家通过家族、同乡、朋友和技术伙伴的关系网络, 通过共同出资或者借贷的方式, 取得创办科技企业所需的资金。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比较充足的资金, 而且也有利于建立合作关系, 不足之处可能是创办企业先天就存在产权纠纷, 而且科技创业家的行动也容易受到制约。对于科技创业家创办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说, 正式金融制度型融资往往是最困难的, 除非科技创业家已经具有了一定名气。此外, 尽管国家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以及科技企业创办, 各级政府都提供了专门的资金来支持科技创业家创业, 但覆盖的范围有限, 不可能解决所有科技创业家的融资难题。

4 结论

金融支持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GEM参与国的情况来看, 新创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私人权益资本, 包括自有资金、亲戚朋友借贷和引入私人股权筹集资金;二是创业资本融资;三是二板上市融资。GEM项目中主要也是考察两种类型的新创企业融资途径, 一类是非正式投资 (informal investment) , 主要针对私人权益投资的情况, 另一类是创业资本投资 (venture capital) , 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所有创业投资前一年的数据和信息, 用于衡量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给新创企业创业投资的状况。

尽管从GEM参与国家和地区金融支持的情况来看, 在创业资本中, 非正式投资占新创企业资金来源的比例相当高, 但是创业资本投资对于推动新创企业发展的作用却非常大, 尤其是对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据统计, 2003年, 我国创业资本投资占全部国内资本投资的比例仅为0.8%, 列在GEM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最后一位, GEM的均值水平为8.O%, 说明我国全部国内投资基本上都来自非正式投资, 创业资本投资所占的比例极低。从创业资本投资占GDP的比重来看, 我国为0.04%, 比2001年的0.01%有所提高, 但是仍然属于创业投资水平极低的国家之列[20]。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条件下从事科技创业, 社会关系网络确实很重要, 甚至关系的强度将远胜于信任, 这在科技创业家与政府部门的网络构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 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运作方式尚不够规范、运作效率也不高, 网络各主体间的联系松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科技创业家在网络构建的过程中, 必将经历由“关系”网络逐步向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过渡, 这是我们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科技创业家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资本获取乃至科技创业家成长的创业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创业 篇8

上海乐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规范诚信, 铸就发展之路

上海乐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ww.happycz..com) 是目前驻扎在上海虹口网上创业园区中的一家初具规模的企业。2 0 0 7年初, 乐宠刚刚入驻园区时仅有它的两位创始人驻扎在园区5楼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2007年4月18日“乐宠网”正式上线, 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 网站业务从一开始的在线充值、购物频道, 发展到潮流时尚、夸克影视、互动体育、竞猜游戏、社区论坛等多个频道;网站用户从初建时的零开始, 到现在拥有1万多名会员、3000多名活跃会员;网站流量从没有排名到Alexa网站排名达到8万名以上;08年8月企业注册资金由于业务规模的拓展由一开始的200万增加到500万。

关于进一步的发展, 乐宠表示首先是要把网站做规范、做诚信。乐宠在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一直坚持寻找有品牌的合作伙伴, 目前已经与招商银行、chinapay等进行合作。这两家企业的专业、规范和权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乐宠的诚信度。乐宠网也表示感谢招商和chinapay能与乐宠这样一个新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合作, 将来也还会继续寻找其他合作单位, 提高自身的方方面面。乐宠网创建以来能得到这些发展成果, 得益于对行业机遇的把握, 自身的刻苦努力, 以及园区政府的多方协助。

二、网上创业机遇

1. 政府支持

对于驻扎的虹口创业园区内的典型企业“乐宠网”来说, 政府和虹口园区对其在发展道路上的帮助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虹口创业园区不仅有市级的优惠政策, 还得到了虹口区就业促进专项资金的辅助, 所以在政策扶持方面园区能给予创业者极大的支持。

2 0 0 7年初, “乐宠网”刚入驻园区就获得了免费配置的全套办公家具和租凭费用极为便宜的电脑设备, 用园区负责人的话说, “他们提个包就可以来创业了”。园区配有100M宽带端口, 并对上网费用给予补贴。对于“乐宠网”这样新入驻的企业还能享受房租补贴以及其他专项税收和开业贷款等资助。因此“乐宠网”在企业创建起步阶段的费用省下了一大笔, 政府如此实质性的扶持不仅减小了网上创业者的压力, 更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提高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在园区“乐宠网”所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随着入驻时间的延续逐步递减, 当然到后来企业也慢慢走上经营的正轨, 可以有正常的资金流来给企业运作了。

在具体运作方面, 园区招募了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负责运作。为了适应网上创业的特点, 咨询服务公司专门开发了网上管理平台软件, 此外还经常联合政府主管部门、物业公司等与“乐宠网”等的创业者一起交流沟通,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工作。在这么人性化的创业环境中, 创业者不会由于刚开始起步不懂各种规章制度而迷茫走弯路。

除此之外园区还与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合作, 努力在政策和专业管理基础上提升“软”价值。如“乐宠网”就可以通过协会进行诚信承诺登记, 提高社会信誉度;通过协会的牵线搭桥与一些知名企业 (如eBay) 、高校学者等进行研讨交流, 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于虹口创业园区对网上创业带来的机遇, 做了相关调查, 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看出在“政府搭台扶持, 公司市场化运作, 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个人诚信经营”这四个方面, “乐宠网”以及其它企业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各方面都更益于发展了。

2. 市场巨大

网络市场是个全球性的大市场。不同于任何区域性的技术, Internet是全球一体的, 它消除了距离的障碍, 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连成一体。在这个市场内, 不需要任何中介, 就能将产品和服务信息传送至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顾客。其次, 网络市场具有成长性。这个规模巨大的市场, 还在快速增长着。仅从中国的情况来看, 每年的增长率都在20%左右。

在市场方面, “乐宠网”和其他网上创业企业一样, 极大的进行推广, 通过报纸广告、论坛推广、友情链接等各种网络营销手段让尽量多的网民来知晓它, 并使用它。当然光凭宣传是不够的, 网站真正的使用价值才是吸引更多网民来登录的重点。因此“乐宠网”从一开始就很注重网站业务的拓展, 从一开始只有网上话费充值、游戏币充值到目前拥有潮流时尚、夸克影视、互动体育、竞猜游戏、社区论坛等多个频道。网站的粘稠度在不断增强, 于是“乐宠网”被网民慢慢认可。从建站初期的零访问量, 到现在拥有5 0 0 0多名会员、1 0 0 0多名活跃会员, 网站流量从没有排名到Alexa网站排名达到8万名以上。这些数据目前也天天都在增长过程中, 说明了网络潜在市场的巨大。

3. 成本低廉

网上创业生产成本、开办费用和营销成本等的低廉是吸引更多创业者选择Internet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产成本低廉。网上创业经营的产品大致有两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乐宠网”既有形的家用电器、小饰品、化妆品等商品, 又有无形的手机、游戏等的充值业务。在降低成本上“乐宠网”通过Internet将市场需求信息迅速传递给企业以决策采购量, 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 相应地节省了大量材料采购费用和库存带来的资金积压。

同时, “乐宠网”利用网络空间代替了“门面”这个物理空间。相对于门面少由几千、多由几万元的租金费用来说, 网络空间的租金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 “乐宠网”通过网络收集市场信息、发布商品信息、开展售后服务、发布广告, 成本比传统的营销方式要低得多。据“乐宠网”统计, 通过网络营销可提高销售数量10倍, 然而它的成本只是传统广告的1/10。营销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 电子商务可以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 极大减少人力、物力, 降低了成本。同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 大大提高了效率。因此网上创业也将是帮助大家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可靠手段之一。

4. 营销方便

企业市场营销的大量工作是在收集企业所需的信息, 如消费者需求变化、对未来产品的欲望、现行营销策略的反应等, 同时将企业的产品信息、生产信息和企业的营销策略等, 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出去, 并力争更多的人能接收到且受到影响。Internet在信息传输处理上有巨大优势。在这方面, “乐宠网”充分利用Internet上提供的各种工具开展网络营销, 如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网络广告等。Internet为企业的网上创业者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新的舞台, 为创业者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网上创业风险

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网上创业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这些风险虽然不会给创业者带来损失, 但增加了成功的难度。

1. 资金风险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 “乐宠网”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用户从初建时的零, 到现在拥有1万多名会员、3000多名活跃会员;网站流量从没有排名到Alexa网站排名达到8万名以上。在现阶段“乐宠网”正处于扩张期, 但支出仍大于收入。它的负责人称“乐宠”已具备了取得更大成功的把握, 但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资以提高技术、销售能力, 进一步开拓市场和服务能力。因此, 2008年8月“乐宠”花大手笔把最初的200万注册资金增加到500万。

对于“乐宠网”来说, 它目前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广告、产品销售利润、手机冲值服务的利润等, 但是这些收益远小于它目前的支出。这些资金方面的风险要如何来面对呢?首先, 要尽快开拓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让更多的网民成为“乐宠网”的活跃会员或者消费者。因为对于此类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其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 入网人数越多,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就会呈下降趋势, 但网络的收益却随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企业网络规模越大, 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其次, 要在各方面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支出, 做到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

2. 市场风险

乐宠网”是一个以销售商品和提供手机冲值服务等于一体的网站, 如果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市场不匹配, 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具体表现在: (1) 市场的接受能力难以确定。由于实际的市场需求难以确定。 (2) 市场接受的时间难以确定。产品和服务推出后, 顾客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其性能, 对新产品和服务持观望、怀疑态度, 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 从产品和服务推出到顾客完全接受之间有一个时滞, 如果这一时滞过长将导致企业的开发资金难以收回。 (3) 竞争能力难以确定。网站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常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同时还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要规避这样的市场风险, 企业必须提前做充分的市场调查, 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周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既要有避开风险的机智, 又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

3. 法律与信用环境不健全

现阶段, 我国网上经营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传统的法律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应用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电子合同、在线支付、产品交付等问题虽有了初步的法律规范, 但还没有做到全面的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保护、欺诈等问题困绕着消费者, 使之不敢大胆地在网上购物。而且很多网站没有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网上信用评价与监控体系, 致使“收货不付钱”、“收钱不发货”等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此类情况的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也会影响网上企业的信誉。

在这方面“乐宠网”也只能以自身的自觉来保持自己的良好信誉, 但由于法律和信用环境的不健全, 其利益随时又可能受到损害。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上海乐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乐宠网 (www.happycz.com) ”的实例分析来阐述网上创业的机遇与风险。阐述了网上创业者应如何抓住机遇, 规避风险, 来成就一个成功的事业。要成为一个创业者不仅要有一个沉着冷静的头脑, 还必须有诚信、有激情、有智慧、有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惠良: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张振中:威客李晶的网猎生活[J].大众理财顾问, 2006 (11)

[3]刘春颖: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新思路——创建网上商店[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3)

[4]刘健张永世:2007年上海市电子商务报告[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5]张铭洪:网络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9

创新启迪创业创业改变格局 篇9

创新创业是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增进民众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 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今年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迎来了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时期。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聚集, 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2014年,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 在孵企业8万余家, 就业人数175万;国家高新区115家, 园区注册企业超过50万家, 仅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1.3万家;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 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 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577亿元。

2014年夏天, 华中科技大学新生代毕业生在资本市场上好消息不断:6月3日, 华科大电信系2011届硕士毕业生柯尊尧等创办的米折网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7月16日, 机械学院2005届硕士毕业生杨永智开发的海豚浏览器获畅游1.2亿美元战略投资;7月21日, 软件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黄承松等创办的卷皮网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一年前, 计算机学院2003届本科毕业生姚欣凭借其创办的PPTV获得两亿美元的融资……华中科技大学历届学生、校友创新创业已形成同群效应, 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特别是80后、90后学生、校友在创业圈屡现“惊艳”, 在业界和高校拥有了良好口碑。

这些理工生为什么能在创业道路上绽放耀眼星光?在新常态下, 大学生创业最需要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

在新常态下, 经济增速放缓, 虽有改革和政策助推,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人创业也面临不少困难, 更不用说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了。个人认为, 当代大学生具有开放视野,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更具创业的激情, 特别是掌握了新知识、新技术, 成为创业创新的有生力量, 但是所缺乏的是关于创业的前期指导和创业理念的教育。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并非让他们毕业后立即创建企业, 而是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和独立的意识, 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发挥学科特长, 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 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创业活动的含金量。同时, 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所言:“一流大学开展创业教育, 不是帮助学生开办公司缓解就业压力, 更不是把学生都往商业这条路上引导。一流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 是创造平台和机会, 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 有梦想又实干, 这些创业者将来可以创办企业, 也可能是创办社会公益事业, 或者在大型组织中创造性地改变现状, 实现创新突破。”

“创新开启创业, ‘四个维度’普及创业教育”, 是华中科技大学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工作思路。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 从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四个维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以“公共平台”“学科平台”和“教师团队”为主要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工作体系, 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目前学校已建立22个各具学科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联创团队、机械创新基地、电工电子创新基地、冰岩作坊等在全国高校都是颇有名气的科技创新基地;还有一批以DIAN团队为代表的“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每年参与基地活动的学生近2万人次, 一批批创新创业新星从这里走出, 闯向市场。

通过设置服务大学生需求的创业模式, 开展富有层次的创业教育, 整合多方资源。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一站式”服务平台, 提供创业场地、政策咨询、项目评估和智力支持, 形成了独特的“华中大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的创业教育模式, 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专家指导为补充的创业实践模式, 以学校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大学生创业社区为辅的创业扶持模式。

将“四维”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学校开设了《科技创业-创业概论》和《科技创业-商业计划》两门公共选修课, 涉及创业概论、商业机会、创业资源、公司创建、市场营销、竞争分析、企业战略、创业融资、创业计划等9个主题。主讲教师为在企业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咨询与辅导、创业投资等领域内从事工作多年, 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创业课程既面向全校学生, 也与各创新基地合作, 定点授课。

坚持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 篇10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自己开创事业。学生开创事业, 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解决他人的就业问题,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业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 也是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保证高等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我们坚持在学校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不断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推动了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

经过20年艰苦创业, 不仅创造了近4亿元物质财富, 而且铸就了宝贵的“安工贸精神” (艰苦创业的自强精神, 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 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 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培养的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据不完全统计, 前10年毕业的中专生, 有三成已成功创业。沿海各地及淮南本地, 到处都有蓬勃崛起的“安工贸”学子创业群体。早期去沿海办企业的, 资产上亿元的不下10人;做贸易的年营业额超亿元的有7人。淮南本地搞地产开发、网络工程及做贸易、开工厂和办学校的, 资产在5000万以上有10多人。近四年的高职毕业生, 不仅走俏人才市场, 而且已有400多人成功自主创业。

“坚持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能力”, 是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程文化的积淀, 是优良办学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结晶。2006年,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时, 专家组认定“坚持创业教育, 培养创业能力”为我院的办学特色, 并对创业教育的具体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一、坚持知行并举, 全程贯穿创业教育

1、开设创业教育课, 有计划地进行创业教育

学院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以学校的创业史为背景, 编写了近20万字的创业教育教材, 分创业理论篇、创业实践篇和创业案例篇三部分, 纳入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 系统开展创业教育。在“大二”上学期讲授创业理论篇, 让学生掌握一般创业知识, 了解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创业者应做好哪些准备, 防范哪些风险等;“大二”下学期讲授创业实践篇和创业案例篇,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创业史, 弘扬“安工贸”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学生了解创业成功校友的事迹, 传承校友的创业精神, 并以成功校友为榜样, 敢想敢干, 勇于创业。“大三”把学生送到企业工学结合, 实习实训, 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 接受企业熏陶,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创业品质, 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形成承担责任和压力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2、素质教育突出创业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 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为时一周的创业启始教育:利用校报、广播、宣传窗等各种舆论工具,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宣传, 营造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乐于创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组织学生到相关工厂企业参观学习, 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 启发他们根据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唤醒其创业意识, 从而主动适应职业要求, 树立自主创业观念。利用寒暑假,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请名人名家进校园, 举办创业专题讲座;开展工学结合, 校企双向互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思想教育。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 经受锻练, 将来抓住机遇, 准备创业。

3、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创业能力

大刀阔斧地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性”原则设置课程, 根据“应用型”原则确定教学任务, 在实践环节强化创业技能训练。各专业实践课时不仅要占总课时50%以上, 而且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20%要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 毕业设计要到对应企业, 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 接受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和鉴定。

4、推行“双证书”制, 发展学生“一专多能”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使各专业培养方向与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和学生就业技能鉴定接轨, 规定学生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书。与劳动部门和国家信息部合作, 学院设立了与主干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考试点和鉴定站。鼓励学生创造条件, 参加自身专业外的各种技能鉴定和专业资格证书考试, 重视发展学生的“一专多能”。几年来, 先后组织了4000多人的各种技能鉴定考试, 平均获证率达85%以上, 有些专业高达100%。

二、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培养创业能力

1. 根据用人单位需要, 把课堂搬到企业现场教学

2004年6月, 深圳东聚电子集团公司领导亲临我院, 要选拔600人提前培训, 作为管理和技术储备干部。这时我院应届毕业生几乎全部就业, 学院决定动用二年级学生, 先利用暑期两个月集中上完主要专业课程, 其余课程搬到企业现场结合生产实际教学。教务处和有关系 (部) 及时制订现场教学计划, 选派院级和系 (部) 领导及学生辅导员驻进现场管理, 选派10名专业教师轮流驻点上课, 选派优秀党团干部, 在生产现场开展党团教育, 开展党团活动。三个月时间, 学习在现场, 考试在现场, 教育厅高教处派员巡考在现场。学习、培训、就业双向选择有机结合, 保证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2. 围绕创业能力培养, 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总结东聚公司现场教学经验, 从2005年开始, 学院全力推进“2+1”和“1.5+0.5”的培养模式改革, 以苏州“精实”和深圳“东聚”两个订单式培养班为样板, 抓点带面, 采取校企共同培养办法, 制订培养方案, 实施教学指导, 坚持做到五个对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接;关键的技术课搬到生产现场教学, 课堂与车间对接;企业文化引进教材, 学校的思品教育和企业道德规范对接;校企高层互动, 双方领导情感对接, 保证了培养方案顺利实施。教学、生产和科研有机结合, 不仅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而且提高了专业课教师研究和解决一线应用性问题的能力。

3. 适应创业能力培养,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能力。针对学院实际情况, 从2006年开始, 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赋予新的内涵, 提出了专业课教师“三员化”和公共课教师“多面手”的建设标准。专业教师要集“三员”于一身:是教员教好一门专业课, 是实验员能指导专业课实验, 是技术员能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公共课教师要拓宽教学领域, 掌握一门专业技术, 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参加实践锻炼, 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 参加教育厅和教育部组织的“双师型”师资培训班学习, 并限期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到目前为止, 我院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及资格认证考试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学习的已有149人, 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2.33%。师资素质明显增强,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坚持创业实践, 锻炼创业综合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决策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实践证明, 这些能力不是老师课堂上教出来的, 也不是在某种仿真情境下模拟出来的, 而是在创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艰苦20年, 经历了四个办学阶段, 每个阶段都相应开办一些企业, 作为实践创业示范基地;乡镇企业学校期间, 开办了100亩水面养殖场, 60亩水面温流自控鱼苗良种繁育场, 文萃服务部 (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科技职业学校期间, 开办了酒店宾馆, 收购了自动仪表厂, 接管了针织绣品厂;工贸学校期间, 开办了总投资为146.2万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安徽银科织造商标有限公司”;高职学院期间, 依托专业办企业, 开办了大学生超市、数控机械加工厂等。每办一个企业, 都是先让学生参与市场调研和预测, 再让学生参加筹办过程。企业开办以后, 学生参加生产, 介入管理, 跑市场, 搞销售。学生参加创业实践过程, 在创业实践中经受历炼, 不断体验, 丰富了阅历, 增长了才干, 锻炼培养了创业综合能力, 为他们后来的创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在校生进行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从事创业实践, 关键是要有正确导向, 积极引导和科学认知,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对此, 我们将继续探索。

姚多忠, 安徽淮南人, 现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我院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20年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办学经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理念。我们的经验是:坚持知行并举, 全程贯穿创业教育;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培养创业能力;坚持创业实践, 锻炼创业综合能力。本文就此经验予以阐述。

创业 篇11

摘要:本研究以秦川文体乐器公司为对象,依据组织平衡理论,采用动态跟踪调研的方法,以2005年6月到2006年6月的数据为参考,围绕秦川创业过程,从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互动的角度研究创业规律,从而得出,创业是创业者同创业环境动态均衡结果的结论。

关键词:创业;创业者;创业环境;组织平衡理论

1.绪论

创业对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等相关方面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因而更集中偏向创业研究。创业跨越了多重学科领域,成为了一个复杂现象,学者通过研究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创业现象时以本领域的相关概念独特视角为基础,尽管如此,创业研究的学科定位仍不清晰。

目前,学术界分别从机会的视角、流程的视角、过程的视角和资源的视角对创业展开研究,而本研究参照组织平衡理论,以秦川文体乐器有限责任公司为对象,采用动态跟踪的研究方法,以2005年6月到2006年6月的数据为参考,围绕秦川创业的过程,以创业者和创业环境互动的角度,研究秦川的创业规律。最后,本研究得出结论:创业是创业者与创业环境动态均衡的结果。

2.相关文献回顾

2.1.创业研究框架文献回顾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1985)通过分析了过去创业研究,认为创业的组成部分分为4个维度,即创业者、组织、环境和过程,并将四个维度中研究交互各变量与变量关系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Timmons,1999)认为创业的组成因素分为三类:团队、机会、资源,并指明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弹性的重要性也加以重视;(Christian,2000)就由创业者和新创价值在环境中互动的研究框架提出了建议,将创业研究的客体简化,以新价值的创造为主要任务,通过简化主体,从而成为创业者,同时对创新者和新价值创造的互动过程受到环境的影响进行肯定,是发生在动态的内外部变化中,动态的、易变的、复杂且不可预测的。(Busenitz.et al., 2003)与高德纳咨询公司将变量进行交互研究的提议相响应,进一步建议研究者在动态的环境中考察创业机会、组织模式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而且特别强调了机会在创业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些观点无疑都具有核心的价值,在研究框架的构建上推动了创业研究作为一门科学的知发展和积累。(朱仁宏,2004)通过归纳有代表性的创业的定义,通过细化创业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变量,提出了一个包含创业者特征、创业过程、创业结果与创业环境的概念框架——研究边界模型。

2.2.组织平衡理论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Barnard)曾经提出组织平衡的思想。组织平衡包括以下三方面:1、组织内部的平衡,是指个体之间与组织整体的平衡,也是指贡献与诱因的平衡,即组织提供给个人的可用于满足个人的需求、影响个人动机的诱因必须等于或者大于个人对组织的贡献;2、组织与环境的平衡,是指组织作为环境的有机体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即组织是否是环境系统的合理的组成部分,它在系统中承担的职能以及实现职能的状况如何及组织效率如何。3、组织动态平衡,是指组织内外所有相关因素均处于变化之中,组织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3.研究方法

3.1.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定秦川乐器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从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互动的视角,采用动态跟踪的研究方法分析秦川创业过程。本研究运用动态跟踪研究方法的理由是:第一,创业过程充满了艺术性,不同创业过程具有差异性;第二,动态研究可以对创业过程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容易获取研究数据,研究更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从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长达24个月。资料来源共有次级与初级二种来源。首先,次级资料的来源有:GEM创业环境研究报告(2004年、2005年、2006年)、新闻报导、公司官方网站(公司剪报、年报、财务报表)三种来源。第二,初级资料的取得:包含有访谈、观察、试验等方式。访谈是本研究取得主要初级资料的资料搜集方式,受访者的对象包含公司的基层、中层、高级主管及公司的创始人,访谈问卷以半结构的方式进行,每次访谈时间约为1-2小时,过程中使用录音笔以及笔记本进行记录,总计访谈20人次,其中对创始人的访谈达共10次。

3.2.秦川文体乐器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河北秦川文体乐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享誉华北地区的乐器经营企业,在石家庄、保定、邯郸、天津、北京等地拥有11家分公司,一个乐器维修中心、一所音乐艺术总校,十个分校。总营业面积5000余平米,总教学面积6000余平米,公司仓库面积2000余平米,综合实力跻身于全国乐器经营行业前茅。经营范围包括:中外品牌三角钢琴、立式钢琴、数码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管弦乐、打击乐、吉他、电声、民乐、乐器配件、音乐图书及音像制品、灯光音响、广播器材、教学仪器等两千五百余品种。经营模式是以石家庄总部秦川钢琴广场、秦川乐器总汇、秦川乐器维修中心、秦川音乐艺术学校为基地,在石家庄、天津、北京、保定、邯郸等地拥有11家分店的乐器销售、乐器维修和音乐教学一体化连锁运作的综合性经营企业,实行店、校一体的经营模式。公司坚持“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宗旨和“至善至美,秦川乐器”的企业理念。

4.研究结论

4.1.创业是一个从创意发生、机会识别到机会开发的过程

创业的过程和企业的年限没有必然的关系。秦川乐器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成长都遵循了从创意产生、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机会开发这一个过程。秦川乐器学校的建立是个体创业过程的体现;而秦川的成长体现了公司创业的过程。

4.2.创业是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互动均衡的结果

秦川本人对音乐的疯狂热爱和帮助更多孩子实现追求音乐的梦想是秦川萌发创办音乐学校的初衷。改革开发为秦川提供了创业的机会,依据秦川对音乐行业的准求把握和当时市场上音乐教育供不应求的契机,秦川果断创办了音乐学校。在决定是否创业即对创业评估过程中,秦川一方面是对自己信心、能力和毅力的评估,另一方是对市场环境的评估;在秦川开发创业机会即创立企业时,企业最需要的资源即资金来自两部分:一是秦川依靠自己的关系网络筹集的,另一部分是贷款所得;在秦川成长过程中,环境的激烈竞争与秦川本人以艺人对环境的特殊感应,幫助秦川实现两次跨越式发展,促使了秦川的成长和壮大。

4.3.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互动均衡的起点是环境的变化

创业是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互动均衡的结果,但每次互动的起点是环境的变化。秦川的创业最初也是为生活所迫,从小生活艰难,改变生活现状是秦川创业的最初想法,但之所以选择音乐行业,是和秦川对音乐的痴迷分不开的;秦川在两次转型的成长过程中,起点同样是环境的变化,第一次是市场环境即顾客需求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顾客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和个性化趋势,秦川必须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便是第一次转型的动力;第二次转型是竞争环境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和一个城市,跨区域经营是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渠道,这也是秦川第二次转型的动因。因此,无论秦川在创立还是成长过程中,起点和动因都是环境的变化。(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玉利,《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5-38页。

[2]郑馨、崔翼,“创业研究概念框架的演进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第9期,126-126页。

[3]蔡莉、费宇鹏、朱秀梅,“基于流程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13-18页。

创业 篇12

一、大学生创业中创业政策对动力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注册登记。

一方面, 申办私营企业或者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大学生只需带上登记申请书和验资报告等主要材料便可到各级工商部门大厅进行登记注册, 获得相应的营业执照, 申请过程快速方便;另一方面, 获得营业执照后自经营日起一年内不需缴纳个体工商户登记费、证书费和登记费等, 针对资金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申办还采取了分期到位的政策, 并且从事社区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无需缴纳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2. 资本贷款。

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享受贷款的优先支持和信用贷款的适当发放, 在资金不足时可申请5万元以下的担保贷款, 从事当地政府微利项目的大学生享有相应的贴息扶持;贷款时可由高校毕业生的家庭、直系亲属成员的有效资产、稳定收入为联合担保, 贷款的手续有所简化;此外大学生还享有利率的优惠, 在遵循法定贷款利率的前提下可视贷款风险合理地上浮、下浮。

3. 政府服务。

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培训中享有相应的培训补贴, 接受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创业孵化和开业指导等一系列服务, 聘请及培训员工的费用、人事档案的管理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 同时其社会保险参保享有单独的渠道。

(二) 存在的不足

首先, 银行、投资和税务等系统方面创业政策的不配套使得大学生进入市场后面临的创业环境不佳, 受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公平、创业成果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挫伤。其次, 创业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很多创业政策仅仅对明确了方向及原则, 不够细化和具体化, 可操作性不强, 同时各级政府、高校的贯彻积极性、力度也存在不足。再次, 政策的导向层次低, 当下的创业政策大多将重点放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而对大学生自身价值、价值取向等欠考虑, 实效性受到削弱。最后, 政策的含金量小, 创业政策中所减免的费用相比较大学生创业费用微乎其微, 且许多优惠政策、贷款等的限制性条件十分多, 对刚起步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作用很小。

二、完善创业政策以激发大学生创业动力的有效措施

(一) 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自2002年起, 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的建立与发展促使了我国创业教育的不断进步, 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 创业教育政策的完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于全国范围内做好创业教育的普及,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中, 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因此需打破区域不平衡发展并让创业教育贯彻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通过举办教育研讨会、创业活动、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等方式来建立起科学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借助大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的完善、创业咨询指导机构的成立等来逐步完善相应的配套体系。

(二) 完善创业服务政策

创业服务政策的完善能够给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咨询等服务, 有利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规避和创业成功率的提升。高校应当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 借助与社会组织的密切联系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准确的创业评估、模拟等, 并在和政府、社会团体及行业组织的多方合作下打造专门的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确保创业政策和信息的及时发布。此外, 还可通过创业基地和平台的建立来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例如, 广东东莞市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成立, 给大学生提供了免费的经营场地、办公设备、各类证照办理等, 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动力, 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 加强配套政策建设

创业政策的执行部门需强化政策的执行意识, 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 通过监督部门的实时监督来确保各项政策的认真落实;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并适当地减少行政、行业及法律等方面的管制方案, 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由于大学生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 对于一些技术创新的保护意识较低, 因此需加强对大学生创办企业权益的保护力度。据调查显示, 经孵化器孵化后的企业成活率远远超过新创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 高达80%, 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在政策的鼓励下我国2015届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上升到了6.3%, 相比较2014年的2.9%翻了一番, 由此可见创业政策在激发大学生创业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创业政策中所存在的不足, 政府和高校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通过健全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创业服务政策、加强创业配套政策建设等措施对创业政策做出不断的完善, 从而确保创业政策作用的真正发挥。

摘要: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大使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创业, 以期借助创业来带动大学生的就业。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操作难度大、政策配套不到位等情况, 急需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将对大学生创业中创业政策对动力的影响作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创业政策、激发大学生创业动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政策,创业动力,影响

参考文献

[1]许蓉艳.浙江省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2]夏人青, 罗志敏, 严军.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1999-2011年) [J].高教探索, 2012, 01:123-127.

上一篇:投入模式下一篇:中学物理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