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思想

2024-10-10

圆融思想(共9篇)

圆融思想 篇1

“胞民物与”是张载提出的生态色彩鲜明的代表观点。张载在看待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时, 将人与自然天地置于圆融的广阔视阈中进行审视, 构筑出人与自然天地共存共生的和谐状态。“乾称父, 坤称母;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帅, 吾其性。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1]在张载看来, 天地与人之间属于父母子女的关系, 将自然观引申为融洽的家庭观、社会观, 人成为天地之中的一个有机构成。天居上, 地居下, 人居中, 人与人之间均属同胞, 万物与人处于相随相伴的关系之中。“胞民物与”的思想观念采取圆融整一的角度观察世界, “胞”与“与”的关系建构将世界万物皆宏阔于整体之下, 形成整体之下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共存关系。“胞民物与”揭示了关学思想看待人的生态视角, 保持了人与外物的适宜距离, 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胞民物与”观点的提出前提是张载看待“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意识, 这种平等意识可以追溯为“人”与自然的共原性。“在张载的自然观体系中, 包含了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本原的思想。”[2]人与自然之间的本原相同, 人与自然有了共生共存的特定基础, 共原属于本质上的趋同性, 二者的形态差异只是外在表征的不同, 不足以影响人与自然的根本相同性。人与自然二者本原同一为圆融看待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一原多体的外在表现是圆融统一的坚实基础, 因为本原同一, 人与万物的关系并非是紧张地相互排斥, 而是有机互动存在。关学思想的“胞民物与”思想将圆融整一观念带进关中审美场域之中, 使其在展开审美活动之时也能处于审美活动中的各个部分有机统一于审美体系之中, 形成关中审美特有的圆融思想。

一、万物共处的整一观念

“胞民物与”思想中, 民与物均属于非我的外在世界, 民属于非我之人, 而物属于非我之非人。我能与民及物之间形成同胞、相与的关系依托于我与非我在原初本质上的和谐整一。人所存在其中的万物能够协调共处, 本质上的整体性发挥着极大的影响。“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 其所资以为体者, 皆天地之塞;其所得以为性者, 皆天地之帅也。”[3]既然万物之间的本为整体, 内在地具有维系统一的先天条件, 更加方便于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万物万貌的原因更多的因为各自在整体中的分工与角色差异。

关学思想承认万物之间的差异性, 认识到天地自然中人、物之间的不同表现, 然后“存异”的基础是“求同”, 在天地同一的前提下看待“存异”, “存异”就转变为临时、表面的现象性存在。以“同”为前提, 万物皆与我自然相融。“在这个世界里, 人民既与我同生于天地, 当然皆是我的同胞兄弟, 万物既与我同处于天地, 当然皆为我同伴党与。”[4]因为共生共存, 万物可以超越差异, 走向同一, 建构整体观念。万物从同一中产生, 最终走向同一, 殊途同归式的世界存在使得关学思想存有整一的高度建构。关中审美活动的进行, 在这样的整一中表现出鲜明的整体观。关中审美场域中, 审美主体常常具有一种大而宏阔的审美气魄, 将自然万物置于整一的系统观照, 久而久之滋养出关中审美场域大开大合的雄浑气魄。大明宫、秦始皇陵等著名建筑的修建, 体现了关中审美对于“大”的理想追求, 马踏飞燕的雕塑中渗透着对于内在气势之“广”的崇拜。关中审美场域“大”与“广”符号的反复出现, 与万物共处的审美整一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万物共处培养了审美主体的“大”视野, 这种审美目光有利于捕捉审美的“大”对象, 主体与对象在“大”的层面上完成了圆融统一。

万物共处的圆融整一促进了关学思想的体系包容性, 也增加了关学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张载看来, 人类与自然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都是自然界的儿女, 所以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不是对立的, 而是一气相通、融为一体的。”[5]关学思想体系将存在于其中的各个部分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观照之中, 消解彼此之间的对立性, 突出彼此的融合性, 以融合取代对立的思想趋势将理论体系的建构视为动态发展的基本形态。随着“民”与“物”的不断发展变化, 关学也不断吸纳包容变化中的“民”与“物”。开放的理论体系增加了理论的生命力, 形成关中审美场域的时间延展, 万物整一拓展了关中审美场域的空间扩容, 万物变化共处的观念从时空二维角度体现出关中审美场域的生态圆融。

二、相生相与的融合趋势

整体上的万物共处培养了关中审美场域的包容气度, 使其能够以扩纳的姿态真诚接纳审美对象, 与之进行积极地审美互动。关中审美场域将万物广纳其中形成整一体系, 同时也注意处理整一之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有机关系。关学“胞民物与”思想看待整体之中的部分往往建构在将其归为一统的基础上, 从“一”出发审视“一”中之“多”。“张载的‘胞民物与’, 是从人与物有着共同本原的思想出发, 讲人与物的关系是同类伙伴关系, 更为强调人与物的平等, ”[6]既然万物拥有自生合一的先天基础, 拥有可以交流与作用的适宜平台, 那么万物之间在和谐交流与作用中也就体现出相生相与的基本关系。

万物共处的原初整一构成提供相生相与的前提, 相生相与关系形成之后部分之间的地位则呈现出平等的基本形态。“张载的‘胞民物与’, 并不是单纯地讲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而是要从人与物属于同类、互相平等的立场出发, 要求根据自然物的特殊性, 予以合理的对待。”[7]“胞民物与”思想中万物的相生相与并不认为强势群体可以取代弱势群体, 而是将审视的关键落实在“相”中。万物平等, 成为整体, 整体之中彼此之间的地位平等, 由此关中审美场域也对世间万物采取平等眼光, 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只有与万物的平等共处中才能健康成长, 获得健全人格。“胞民物与”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万物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 而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8]关中审美场域中主体的塑造首先需要对“人”进行去主宰化的思想锤炼, 使“人”学会放下姿态, 平等看待世界, 万事万物才能落入“人”的审美目光, “人”才能由此成为审美主体。

“胞民物与”思想中, 相生相与的部分关系处理已经超越了“人”的类属限制, 不仅需要人群个人之间的相生相与, 还要求主体以平等的眼光审视非人之物。“君子不仅应以同胞关系待人, 爱人如己, 而且应以伙伴关系待物, 兼爱万物。”[9]关学思想中, 可以与人成为平等伙伴、同胞关系的不仅局限在“人”的层面, 而是站在世界整体的高度将相生相与的关系处理扩大到人与物之间。这种人物相与的关系定位开拓了主体的审美视野, 使得审美场域超越“人”的群体汇集, 走向了包罗万象的宏阔体系, 大大拓宽了关中审美场域的作用覆盖面。关中剪纸、皮影中出现大量拟人化的艺术渲染, 可以看作是主体以“人”的标准将社会生活中的物化对象进行类人处理, 拉近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甚至最终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类属界限, 显得妙趣横生。

三、和谐大化的精神旨归

“胞民物与”的思想在万物共处的整一观影响下, 关学思想能够平等融洽地看待整一之下的部分关系, 促成万物之间的相生相与。立足万物相生相与的良好基础, 万物在相生相与中彼此之间的差异性逐步服从于整体之下的统一性, 万物统一性逐步彰显, “求同”趋势下的圆融影响力逐渐增强, 最终走向和谐大化。

关学思想强调“一”是“多”赖以存在的基础, 由“一”看待“多”时, 将“多”看作是“一”的衍生变体。“‘气’凝聚起来就会形成天地万物, 而当气散化弥漫于宇宙空间, 就成了‘无形’, 并且强调, 有形的万物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10]关学代表人物张载将万物归结为“气”, 万物以“气”维系, 因此不同的物态只是“气”的不同表现而已。整一体系中, 部分之间的不同形态由此可以看作是“气”的不同表征。万物的本质都是“气”, 本质同一, 以“气”相和。部分的差异随着整体的包容性增强逐渐消解, 更加适应于整体机能的有效工作, 部分的独立性逐渐被整一性取代。作为个体的“部分”逐步隐退, 作为整体之一的“部分”角色逐渐鲜明, 在走向整一的整体趋势中, 曾经的不同个体表现被看作是一种阶段性的暂时存在, 当它进入整体构成其中之一的, 这种暂时的个体退居部分整一功能之后。“胞民物与”的最终走向在于“民”、“物”与“我”的整合。关中审美场域中, 审美主体与对象、不同主体、不同对象都为整一场域的形成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构成审美场域后, 元素的区别性相互交融, 形成整体。

“胞民物与”思想的和谐大化走向还表现为关学思想对于宇宙、世界的认识。张载认为, 宇宙、世界的整体系统之所以能够形成, 是因为“这是人的参与, 所以天道、万物最后都必须要有人心参与其中, 天道、万物、人心是相贯通而非互为外在的。”[11]“人”在宇宙中属于连接天地的有机纽带, “人”可以与“天地”上下沟通, 因此万物、世界、人心在和谐整一中, 有限形态大化为“无”, 形成一体, 构筑了关学思想中的圆融世界。关中审美场域借鉴了关学思想对于“圆融”世界的理解, 首先将审美活动置于天、地、人相通的环境下展开研究, “人”在审美中更多地只扮演着审美主体的角色, 但通过将对象与理想串联起来, 形成审美活动体系。

参考文献

[1][宋]张载.正蒙·乾称篇[A].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 1978.62.

[2]乐爱国.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13.115.

[3][宋]朱熹.西铭解[A].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141.

[4]陈俊民.张载关学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122.

[5][8][11]宣朝庆.张载[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1.121, 124, 148.

[6][7]乐爱国.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M].海天出版社, 2013.117, 118.

[9]樊小贤.论张载“胞民物与”的生态思想[A].宋义霞主编.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研究[C].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236.

[10]许葆云.中国最后的大儒:王阳明、张载与关中三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4.209-210.

圆融思想 篇2

游圆融寺流汗的公牛桐花烂漫时节,去了趟圆融寺。

圆融寺即圆融无碍禅寺,创建于五胡十六国的乱世,是豫北地区的第一古老佛寺,有“太行小灵山”之美誉。其实,早就听说它的大名,也知道如今的主持是果建大和尚,一直想去看看,只是没有机会。

四月十八日,前往市里参加焦作首届马拉松比赛,赛后,有幸游览了圆融寺,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夙愿。虽说寺庙在修武县,可离焦作市区倒挺近的。在朋友的陪伴下,从缝山针下来,沿着蜿蜒的`山路,约莫三里的样子。一路上松柏郁郁葱葱,春风惬意,时有鸟鸣。

从寺后绕到正门,顺坡而下走了一阵子,足见寺庙的宏大。从一个侧门进去,就来到了寺庙的正门。门前开阔,正前有一石鼎,两边各有一石狮虎兽,据说是唐朝的石雕。很雄健,不知何故,却用长铁链子拴着,想是让它看家护院的,防止跑了罢。说真的,也曾去过别的寺庙,像月山寺,清凉寺,观音寺、胜果寺,游览了圆融寺后却发现它与别的寺庙不太一样。一般的寺庙大都坐北朝南,而圆融寺却是坐西面东,它也是全国唯一一处以佛教圆融思想而命名的千年古刹。所谓“圆融”,即“破除偏执,圆满融通”,“无碍”,即“心无挂碍,行无所碍”。圆融寺在我看来,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一是井,一是心经,一是大雄广场。据了解,该寺庙有深不过丈的井泉计十七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像藏经阁后老祖卓锡泉,古佛洞中龙脊泉、卧虎泉,观音、地藏殿的甘露泉、起悲泉,碑廊南北之净心池、洗钵池,大雄广场之洗目泉,念佛堂处极乐泉,龙亭庇护之龙泉,鲁班井、智慧泉、药师泉,钟鼓楼旁乾坤井,古佛殿后圣僧卓锡泉,都深不过丈余,且井井水盈。每个井上都有石栏和镇水井石兽守护,雕刻精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佛教经典。全经只有一卷,二百六十字,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文辞优美、琅琅上口。关于心经刻石,在别的寺庙没有看到过,在圆融寺看到了有三处,地藏殿两侧各有一经幢,乃六角形石柱,大概两米多高,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造型小巧精致。该寺主持果建大和尚抄写的心经被刻在幢身上,还有一面刻有“以法为鉴”四个大字,字迹娟秀。在地藏殿前南北各有一影壁,分别刻有康熙和乾隆手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委实难得,不知道从哪里搜寻到的,看来果建师父真是用心良苦呢。由于近来自己空闲时也在抄写心经,于是,分别在心经影壁前留影纪念。有人说抄写经文,可以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康熙、乾隆两位帝王,于日理万机之暇,仍择经而书,诵经刻典,这不仅是在增强其佛学修为,更重要的是在寻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大悟性。看着影壁上清丽洒脱、圆润饱满的书法,也是一种享受呢。康熙抄心经系为母延寿,有前款:“康熙岁次壬午十月初三,为皇太后千秋节因阅河堤途中驻跸景州熏沐拜手敬书恭进遥祝无疆之寿”,真乃孝心可嘉。

在圆融寺,没有大雄宝殿,却有大雄广场,这也是与其他寺庙所不一样的地方。大雄广场位于寺庙中心地带,广场正中立有9.9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及阿难、迦叶两位尊者,仰望佛像气势雄伟,法相庄严,此刻方知道自己的渺小。环顾四周,大雄广场以天地为屋宇,又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别具特色。时有游客焚香礼拜,一脸的虔诚。印象深刻的还有圆融寺训----“四修”,即修行要诀:当勤精进,慎勿放逸;修身要诀:知止有定,自重则威;修心要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德要诀:慈航普济,广度群灵。读来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不觉中已日薄西山,说真的,圆融寺之行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呢,当然,值得赏玩摹写的地方还很多,只是时间匆忙,期待下次再好好细览了。

道教与武术的圆融贯通 篇3

道教思想源流众多,有古代的鬼神思想,如殷商的鬼神崇拜;有巫术和神仙方术;有纤纬神学和黄(黄帝)老(老子)之学。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以长命为年夜乐、以羽化永生为极乐、重生恶死的宗教,永生久视是道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道教主张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双重的:一是在现实的世界上建立一个和平公允的世界,无灾难、无战争、无疫病;另一是得道羽化进入仙境。宗教一般都认为人的寿命皆由天定,而道教却认为人的寿命决定于自己。魏晋时呈现的道教经典《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这是道教异于其他宗教的一个特征。

道教徒们一辈接一辈地研究、实践永生不死之术,研究多种修炼精神和形体的体例。这些体例统称为道教方术。道功指的是修身养性方面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坐忘、守一、养性、存思等。道术指的是修命固形的方术,如吐纳、导引、服气、胎息、辟谷、药饵等。这些道功道术对气功,健身术和养生等有一定价值。

道教的这些求永生的修炼体例,有许多为武术所吸收。如武术中广泛使用的“丹田”之说,则源于道教的守一术;而武术的呼吸体例及气血之说,则来自道教吐纳之术。至于武术所强调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中的精、气、神,是中国多种文化形式中所共有的,也同道教思想有关。武术与道教同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环境,因此,道教对武术的影响远远超过于其他宗教,道教的宗教精神、理论和修炼体例被融摄于武术文化之中。

道教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关于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与原则。这种精神和观念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融摄,形成了一种武术技术指导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内家拳的实践原则和理论即来自道教哲学思想。

道教理论体例为武术提供丰富的营养,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概念,自汉以后,主要为道教所吸收并加以成长。道教为了建立自己的“天人合一”的神学体系及神仙修炼体系,创建了以黄老学说为指导,以“易”理为基本结构的内、外丹修炼体例体系,这种理论体例体系为武术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宋明之时,以道家贵柔持静为原则,以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易”理为指导的内家拳的呈现,同道教理论实践的成长有密切关系。

“道在养生”是道教的基本追求,因而“重生”、“全生”等养生思想观念亦深刻地影响了武术文化。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拳术都极鲜明地突出了养生价值。总之,道教文化的渗透使武术成长为合养生、技击为一体的武术实践体系。

圆融思想 篇4

肖冬明

(2012年9月28日)

尊敬的于建江先生,尊敬的李主席,大泗镇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满怀着喜悦和激动之情,迎来了非常尊贵的客人。感谢泰州圆融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建江先生在我校设立“圆融助学资金”,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我们学校指导工作。这不仅是对我校一千五百多名学子的拳拳关爱,更是对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泰州市大泗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出席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力,努力实现“减负增效提质”这一基本目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考,谢圣雨同学以总分696.5分的成绩获得正取省泰中资格,实现了学校历史上零的突破;中国平安保险

公司在全国110所平安希望小学中开展“乡村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活动组委会对全国平安希望小学推荐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了10位“乡村最美教师”候选人,我校小学部教师张卫东荣膺其中。

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企业家心系大泗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学子送来了温暖,帮助他们完成各自的学业追求,让我们全体师生心存感激,也给了我们继续励精图治,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动力。你们的捐赠是真诚的,你们的关爱是无价的。你们的善心和善行实践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着“和谐社会”的美丽画卷。对我校学生而言,捐资助学活动不仅解决了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困难,而且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分享到和谐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其战胜困难,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的信心和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捐资助学活动也是一次成功的、深刻的教育活动。

请领导们放心,请来宾朋友们相信,我们将不辜负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这一份关爱付诸行动,严谨办学,努力工作,做大做强地区教育,把大泗学校办成一所让政府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受益的优质学校。这里,我想特别对受助同学说几句话:“贫困并不可怕,立志应该远大。”同学们要借资助的东风,鼓起奋斗的双翼,以进取者的姿态努力搞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爱心人士的善举,将来当我们踏入社会有了能力之后,还要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祝愿圆融投资的事业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圆融思想 篇5

考核教师便是考核学生, 学校如何考核教师, 教师便会如何考核学生。这是一个正向传递的关系。理想化的管理期待只能唤醒觉悟高的少数人, 但绝不可能形成群体性的道德高地。妄图通过师德教育来改变教师评价学生的行为, 注定是行不通的。唯有改变管理, 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促使每一位教师都向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努力。所以说, 好的制度能尊重人、激励人和成全人, 劣的制度则会打击人、束缚人、践踏人。比如常见的现实是, 学生成绩一出来, 校长忙着给各班级排名次, 并据此考核发放教师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作为教师, 他怎能不为分数着急?冷静点的尚能克制, 暴躁点的常会把担心、愤怒、怨恨等垃圾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如此说, 倒不是帮教师说话, 只是道出一个管理的基本问题:教育的问题根本上要从管理层面去寻找症结和解决办法。缺少科学的富有激励引导的制度和管理, 教育只会因此变得简单、粗暴、冷漠, 甚至走向非人性化。

如果学生的分数只是作为笔试的一部分, 学校的检测还包括笔试之外的听、说、读、实际运用等能力的测试, 还包括学生的心情、对读书的兴趣、对世事人生的观点、公德私德修养的调查等, 这些都与分数一起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 教师还会死揪着分数不放吗?至少不会声色俱厉, 不至于跟学生总板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如果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 除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还包括学生参与学科活动的成绩, 还包括学生评教的分数, 还包括其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等诸方面, 作为教师, 还会恶语相向或是惩罚学生吗?我始终相信, 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切的爱, 只是因为背后时时悬着一根非科学的评价鞭子, 使得他们不得不将深爱转化为简单着急乃至粗暴的行为, 甚至逐渐走向教育的反面。

当然, 校长会有两种说辞:一是这样评价太繁杂, 不好操作。二是上级领导需要成绩, 考核学校也是看分数。第一种其实不是主要问题, 许多国家、地区和学校在教育评价方面作出了示范,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学习, 可以根据本校校情制定出科学又便捷的评价制度。关键是第二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改变教育评价观念和态度, 这是关键。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必须高瞻远瞩, 看到教育的未来, 看到教育的应然状态。

当然, 作为校长, 既要有理想有志向, 也应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方格之内求圆融, 积极探索, 寻找结合点。在大环境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 先行先试, 搭建起相对科学的评价制度, 为教师提供一定的人性化教育空间, 引导教师走向绿色评价、生态教育之路。

同时, 作为教师, 也应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追求理想的教育, 追求人性化的教育评价,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发展学生。说到底, 依照旧评价制度得到不高的评价, 无非是损失一些名利而已, 看淡一些, 以此换来学生健康发展、阳光生活, 师生彼此和乐, 这又岂不是人生的幸事与收获呢?

当前, 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动教育评价改革, 2013年, 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推行“绿色评价体系”的建立, 这正是积极务实的举措。作为学校, 如果积极探索, 总结经验, 奉献智慧, 上下联动,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形成全国性的教育潮流。如此, 作为校长和教师, 对上对下, 对国家对民族, 对学生对家长, 不是在做着积极而有意义的事吗?

圆融思想 篇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功能,决定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思辨”与“致用”的圆融。要使“思辨”与“致用”圆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以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文本,学以致用。

一、思辨:顺应儿童立场组合文本

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表明: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他们的智力会在短期内有一些效果。但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优势并不能一直保持下去,自然发展的智力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要顺应儿童的立场进行排列组合。我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时,采用了“三读名言,层推情感”的方法,让学生在自读中逐渐提升学生对诺贝尔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收到预期的效果。

1. 激情设境,自读自悟。

一读名言,知其人。看诺贝尔图文并茂的简介,读诺贝尔名言:“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思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然的后果。”

2. 读议结合,披文入情。

二读名言,感其情。我让学生读全文,问学生从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诺贝尔?用你想到的一两个词写出来,能写出成语来更好。学生读后,让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学生争先恐后地到台前去表现。然后,我让学生再读文章,把他们读出来的结论从文中找理由说明,或者通过读把他们所要表达的那个词表现出来。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如何读得精彩,读出自己的心声。

学生在多次悟读中很自然地思辨起课文为什么那么样去表达。

接着二读名言:“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这次的再读名言,深深感动学生的是诺贝尔对科学的不悔追求。

思辨: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是小学常用的写法。

3. 质疑解惑,探究合作。

三读名言,爱其品。当学生读到课文“……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有的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诺贝尔专设这五个领域的奖项呢?”

“为什么?”我说:“大家再读,会发现哪一个奖项有点与众不同啊?”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和平奖。”

“是啊,为什么他要设和平奖?”

大家在猜测中,在谈到过去和今天的战争时,被诺贝尔爱好和平的精神深深感动。

三读名言:“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的人品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人的心。

思辨:写人往往既写人的“才”,更写人的“品”。

二、致用:从语文的视角解读儿童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文本,更要读懂生本,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前沿,去眺望离他们最近的语文发展区有多远,从语文的视角解读儿童。

1. 了解儿童生活。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要了解他们,并将所了解到的信息和文本对接。

我在上苏教版六年级(上)练习3诵读与感悟中的《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时,是这样设计的:

(1)解构文本。在学生分段读、悟中,回答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结实?(小草知道生命力顽强、知道感恩、小草谦虚)(2)文本与生本对接。讲述我班学生感恩的故事。当时我结合我班张婷同学——一个留守儿童孝敬奶奶的故事,讲到动情处我自己忍不住流下眼泪。

每个人都有故事,但不一定都那么动人。有的同学联系古诗里的内容,也讲得头头是道。

2. 体味儿童困惑。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自我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把儿童当矿物,或者把儿童当作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那是对儿童的侮辱与亵渎。儿童是希望之所在,儿童的创造力如“含金的脉矿”,一经开发,就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如我在上苏教版六年级(上)练习3《语文与生活》修改习作这一部分时,是这样操作的:

师:你们平时作文写好后,是怎么改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师:引出叶圣陶和老舍的名言,点评:名家告诉我们,一是自改,读中改;二是他人听改,两者结合会改得更好。

接着出示学生作品开头部分,请同学自读自改,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并帮着改。

儿童的真困惑到底是什么?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大家发现精炼、精彩、切题的开头就是好开头。找准真困惑,就能对症下药,发展儿童。

三、圆融:通过说、写将“思辨”与“致用”无缝接轨

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形式,所以,说、写最易成为圆融“思辨”与“致用”的契合点。

圆融的最大难点是矛盾冲突的建构,在层层推进中,让学生通过思辨以达致用。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时,抓住文章重点“哈尔威船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设置矛盾冲突。

片断1:出示“诺曼底号”船的精彩图片,让学生产生一种惊呼:好漂亮的船!好安全的船!

学生在这个片断中,发生了第一个认知冲突——这么安全的游轮,怎么会遇难呢?随之进入了对课文重点——船长形象的感悟。

片断2:当学生感悟到这是一场非常可怕的灾难时,接着追问:如此可怕的灾难往往会导致什么后果?可能会相互踩踏,可能会使很多人葬身水中,也可能船毁人亡……

可是从文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船长,其余人全部救出来了,一开始的混乱场面,到后来变得井然有序,这到底是谁改变了这一切?

此时,学生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冲突——照理这么可怕的灾难应该会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可事实却截然相反,哈尔威船长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这样的设计将课文的重点在疑问之后隆重推出,闪亮登场。学生思维的矛盾冲突产生于对作者前后截然不同的心理的反差原因的探究。冲突于重点处激疑而生,它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领之举,挑起了学生的探究欲,也点亮了课堂的兴奋点。这时,再让学生为船长写解说词、嘉奖词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争论中、探究中对船长有了全新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小练笔”各抒己见:《给哈尔威船长的一封信》。

圆融思想 篇7

圆融数学教学,既是用圆融的意境引领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盈着美丽色彩、 创造气息、生命活力和智慧生成。圆融的数学课堂,是“三维目标、四种基本”学科本质的和谐共生,是学生进步和教师成长的圆满共长,是学科教学与人格发展的圆融统一。

众所周知,主体、客体及主体接受客体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三大要素。主体—人的数学素质本身就是一个融各种素质因素为一体的不可割裂的圆融体,是多种因素、多元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提升、浑然为一的圆融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客体—学生数学学习的对象本身也是一个圆融体。数学教材、活动对象等本就是知识、经历、情感、精神、 思维、个性、人格、审美等为一体的圆融体。主体接受客体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协合参与的过程,其本身也是一个圆融收获的过程。据此,我认为, 圆融数学教学应处理好“人、事、物”这三大要素所形成的关系,就是“人人圆融、 事物圆融、人事圆融”的关系。这三对关系相应在课堂教学中的对应内涵如下:

1.“人人”圆融

圆融数学,所追求的发展是“全员、 全面”,即全部的人和人的全部,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发展的圆满共长、学科教学与人格发展的圆融统一。

第一,在价值取向上,彰显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圆融。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第二,在目标达成上,体现终极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圆融。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时要有“圆融意识”,无痕地囊括各因素;第三,在教学地位上,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圆融。圆融的课堂上应着力创造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2.“事物”圆融

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制约因素很多, 包括教学素材选取、教学方式选择、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手段运用、教学信息甄别等。圆融数学应致力于以下三方面的追求, 实现“事物圆融”。

第一,在教学方式上,体现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圆融。圆融数学倡导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圆融,拒绝灌输和机械; 第二,在教学组织上,体现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的圆融。教学中,要以学生有价值、 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等细节为契机,要敏锐捕捉合理利用瞬时信息,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顺学而导;第三,在素材选取上,体现尊重教材与合理创编的圆融。 圆融数学,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对教材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3. “人事”圆融

态度决定行为,意识支配行动。教学中,人对过程、结果、行为、体验等的态度和感受,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最终走向和效果。因此,圆融数学要处理好“人与事” 的辩证关系:

第一,在教学评价上,体现呵护自尊和激励进步的圆融。圆融数学,要把教学评价提高到“生命”的高度进行,通过建立多元性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多维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的有效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圆融。圆融教学追求“教的有效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圆融和谐”。在教学活动中,要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 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圆融” 数学教学的特质

1. 核心要素

圆融数学所追求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其核心要素是和谐与智慧。和谐是 “圆融数学”的核心要素之一,主旨在于塑造优美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从情感、审美教育入手,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构建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和创造欲望,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感和愉悦感的活动中,自由快乐地成长。包括:教学氛围和谐;教学目标和谐;学导互动和谐;过程环节和谐。智慧是“圆融数学”的内在要求。圆融课堂要体现智慧,教学必须关注“五性”:规律性、敏锐性、灵活性、创新性、艺术性。

2. 基本特征

第一,目标高度达成。课堂教学灵活变通的目的不是追求表面热闹,搭花架子, 而是为了高度达成教学目标,实现各种目标要素的融通畅达。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二,方法灵活善变。圆融的课堂, 学生一定是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一定是“有规则的自由”。圆融的教学方法也一定是灵活的、变化着的,这种灵活与变化其实就是为了顺应学生自由地学习。要以圆融的态度,综合考量和合理运用各种因素,使学生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圆融”色彩伴随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环节转承自然。课堂教学由各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之间是有机联系的, 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圆融课堂的各个环节联系是紧密的、巧妙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且转承是无痕的、 自然的,让教育水过无痕般地水到渠成。

第四,课感人事合一。课堂教学是人、 事、物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学对话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在对话中提高师生双方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人文修养的艺术。 圆融的课堂,师生神情专注,情感与文本共鸣。课堂上的对话自然,且不断生成, 师生都从内心深处表达着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进入忘我的境界,呈现出“人在画中游”的悠逸状态。

3. 实施要领

圆融数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和理想, 有其基本的操作要领:

第一,综合构思—圆融教学的基础。 “综合构思”就是在备课时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生活见闻等教学资源融为一体,从宏观上把握,微观处入手,有效融合汇通教学各要素。教学设计遵循“三融三不”原则:“三融”即“数学” 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指导”与“自主”融为一体;“三不”即“点线面体”的学习不分家、 “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分家、整堂课的教学流程不分家。“教学流程不分家”是指整堂课虽然有明显的板块设计,但板块内部及板块之间皆是“圆满无缺,交互融汇,彼此扶持,互为完整一体”的。“综合构思”体现了“融”的巧妙,让教师吃透“课标”精神,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创新地处理教材,并将三者巧妙融合。其核心是“备学生”,一是看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二是看教学方法是否能让学生接受,并能引发其学习兴趣;三是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学生的课堂反应,并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向进行教学预设,进而把整堂课连贯成一个立体化的圆融体。

第二,有无相生— 圆融教学的灵魂。《老子》中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整节课来说,“综合构思”是 “有”,它看得见、摸得着,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的走向;而我们实际用的是字里行间的“无”,也就是设计背后的理念,正所谓“有中生无”。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做到学科间衔接紧密,课堂与生活融会贯通,知识理解和技能习得相得益彰,真正达到实施“无痕”但精彩“有痕”,又所谓 “无中生有”。正因为“有无相生”,才让学生们在“智慧玩耍”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通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示出 “综合构思”的人本理念,让教学设计“有中生无”;通过多维对话、实践体验,让 “无痕实施”在学生心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正所谓“无中生有”。这种浑然一体、 彼此辉映的教学艺术,使文本、教学、师生成长交融成一个完美的“圆”,从而达到 “人本合一、融通畅达”的教学境界。

第三,收放自如— 圆融教学的核心。圆融教学就像武功的某种境界,要收放自如—“收得准,放得开”;要“境由心生,了然于胸”,变方为圆,融汇一体。 首先是要以活为旨,弹性推进。课堂预案的实施应立足于一个“活”字,敏锐捕捉信息,灵活调控步骤,步步跟进,环环相扣,使教学富有弹性,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焕发、智慧共生的圆融历程。其次要以生为本,顺学而导。圆融的教学,就要明确“学生在哪里,要去哪里,怎么去” 三个问题,找准教学逻辑和现实起点,选好合适的教学方式,把好主线,纲举目张, 用好素材,借力发力。再次是以做为主, 多着并举。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 解决问题的过程。

圆融思想 篇8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我, 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人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 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 智慧多。

生:你的牙齿有点凸出来。

生:眼睛小小的。

生:脖子很长。

师:脖子长好啊!天鹅的脖子多长, 那是高雅! (众笑)

生:你有点驼背。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 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 (众大笑)

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师: (与学生握手) 谢谢你, 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 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 (齐读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这是薛法根老师的一段开场白, 三言两语, 却精致灵气。没有深厚的功力, 又怎能在课堂上如此游刃有余、圆融通透?

想起《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 砉然响然, 奏刀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 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 道也;进乎技矣……’”

“技”应该属于方法的一个范畴, 主要指对一种工作达到方法熟练和灵活运用的层面, 在课堂教学技能上则表现为基于丰富的工作经验, 通过反复练习及反思体悟所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式与心智活动。“道”, 就是规律, 简单地说, 悟道就是要思考教育教学的规律, 通过悟道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

薛法根的课堂教学能自由地行走于两者之间, 既有“技”的精湛展现, 又有“道”的臻化境界。在技与道之间穿梭自如地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他的课堂简单而不俗, 简明而深刻, 所谓大道至简,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广大一线教师最为佩服的是他的课堂评价语言,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看似轻轻一拨, 仿佛漫不经心的一点, 却意味深长, 耐人琢磨, 余味无穷!

(二)

薛法根的课堂语言为何会达到如此深入浅出、炉火纯青的境界呢?细品薛法根的课堂评价语言, 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追问式评价:

追问式评价指的是在课堂中, 教师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后承接着做出一连串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气势, 一问到底, 追根究底, 使正确答案或观点在这样的追问中逐渐浮出水面。

在薛法根的课堂上,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激烈有趣的场面, 请看他在执教《燕子》 (苏教版第8册) 时的一个小小的片段:

师:黑得光亮了, 你觉得它黑得美吗?

生:好像有点美。

师:外形美, 那春天的景色呢?

生:迷人。

生:美!

师:飞行的姿势?

生:美!

师:停歇时的姿态?

生:美!

师:你心里的滋味?

生:美! (众笑)

薛法根老师牵出“外形美”这个线头以后, 犹如抽丝剥茧, 在不断地追问评价中引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脉络。最为巧妙的是他顺着课文的这条脉络, 由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最后给课文的层次巧妙地打了个结——“心里美”, 课文的立意立刻提升了。当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时, 薛老师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一对一的正确答案上, 而是顺着话题, 故意荡开一笔, 最后深入课文的中心。这样的评价举重若轻, 让听课老师大为叹服!

2. 反诘式评价:

学生喜爱和老师唱“对台戏”, 如果谁在课堂中难倒了老师, 给老师找到了“碴”儿, 那是学生最为得意的事情了。从心理学上说, 这符合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 老师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故意设下陷阱, 和学生唱唱反调, 欲擒故纵, 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薛法根的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幕, 效果往往奇佳, 达到了意外的效果。比如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他故意“捣蛋”, 急得学生和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样火药味很浓的“辩论”中, 最后为所有的学生拨正了人生价值观的航向, 学生终于明白了: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必须遵守规则。同样在《燕子》一课中, 薛老师又故技重演, 且常演常新。这个教学环节中的反诘式评价使课堂呈现出了一个高潮, 为整堂课抹上了最精彩亮丽的一笔: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 不要紧吧?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 (笑) 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 (大笑) 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一读可爱的小燕子。

(生很有感情地齐读)

这是课堂中多么富有情趣的一个环节!当时很多置身在课堂中的老师不由啧啧赞叹起来:没想到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小”字, 在薛老师的提问下, 居然品味出了如此丰富的意味!薛老师深谙儿童的特点, 看似不经意地抛出两个反问, 却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掘深了课文的内涵。

3. 画龙点睛式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回答往往蕴涵着他们独特的体验、独到的认识, 但乍一听, 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于是, 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就任其自流, 白白地丧失了评价的时机, 让本该产生智慧碰撞的精彩环节黯然失色。我们来看看薛法根老师的评价艺术。

生:小弟弟难忘的是他的哥哥向他许了一个愿:将来要送一辆新轿车给他。

师:天哪!这样的礼物谁会忘记?难忘!

生:小弟弟难忘的是他看到了圣诞节夜晚橱窗里那些美好的东西。

生:小弟弟难忘的是他能坐上保罗的新轿车兜风。

师:腿有残疾的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好的夜晚。难忘!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给他的弟弟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夜。

师:给别人快乐, 自己也快乐!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那晚对自己的弟弟的承诺。

师:承诺将铭刻心头。难忘!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和他腿有残疾的弟弟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夜。

师:兄弟情深, 夜晚难忘!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认识了保罗这个朋友。

师:换了我, 想忘也忘不了!

生:保罗难忘的是小男孩两次让他吃惊的回答。

师:天哪!他竟会这样想!

生:保罗难忘的是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

师:那一晚, 保罗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难忘啊!

有效的课堂评价语, 需要敏锐的课堂信息捕捉能力, 而这样的能力植根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日常教学功底中。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薛老师的课堂评价功力在上面这个课堂片段中可窥见一斑。这个片段中的7句点评, 精当机智, 字字珠玑, 句句良言, 契合了当时的教学场景, 也在这样的评价中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悄悄地不着痕迹地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深处!那种充满个性魅力, 随机应变的课堂评价语, 创造的是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激活的是学生无限的创新思维。

4. 旁敲侧击式评价:

“敲锣听声, 说话听音”, 课堂语言切忌直白、平淡。薛法根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学生遭遇困惑或思维出现梗阻时, 没有直接点名答案或告诉方法, 而是采取迂回战术做出评价, 或是从相反的角度提出假设, 让学生通过对照分析, 做出正确的判断, 或是在教学过程中暂时中断教学主线, 而插入一个与之相关的内容, 在叙述完相关的内容之后再提出问题, 或是暗降台阶, 在一个总问题下找出它的各个小方面, 这些小方面本身互不直接牵连, 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合, 最终解决了问题。曲径既能通幽, 更能在寻找的过程中自得自悟领会寻找路径的方法。请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

师:三年后, 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做国君, 回国后, 他是怎么做的?请自读第四自然段。

生:白天, 他……

师:就这叫———

生:卧薪。

(生接着读)

师:这就叫———

生:尝胆。

师:现在谁来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

师:如果勾践每天都睡在柴草上, 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苦胆, 这样做叫不叫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叫真正的卧薪尝胆。

师:你认为真正的卧薪尝胆还要怎么做?

……

生:他亲自下田耕种。

师:要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他和老百姓一起发愤, 努力。

师:所以卧薪尝胆还有一个意思, 就是他要下田耕种, 他要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 要发愤图强。

师:老师还有问题, 如果他回到越国以后, 还要舂米推磨, 还要下田耕种, 他会认为这是屈辱吗?

生:不会的, 因为是在自己国家干, 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师:在越国他是主人, 在吴国他是奴仆, 是被逼的。

师:所以这不叫屈辱。他这样干了多少年?

生:二十多年。

师:坚持不懈。

师:同学们, 卧薪尝胆的意思可能人人都懂, 可是它包含的忍辱负重, 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要从书中读出来。我们一起读书。

……

师:今天我们学了卧薪尝胆的故事, 学到这里, 我要问大家, 我们现在需要不需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 因为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

生:其他国家都不和我们打仗。

生:我觉得表面上的意思是不需要的, 里面的意思是需要的。

师:我觉得你说得还不清楚, 能说得清楚点吗?

生:外面的意思就是睡在柴草上吃苦胆, 是不需要的, 可是忍辱负重, 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需要的。

师:是的, 有了这种精神, 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所以, 这个苦胆, 尝的是什么?

生:尝的是精神。

生:胆量。

师:就是要有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 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

圆融思想 篇9

在学校“同课异构”活动中, 两位教师同时执教《九色鹿》一课, 但教学内容、结构和方法迥异, 令听课者莫衷一是。下面是两位教师大致的教学思路。

教师甲:

1.《九色鹿》一文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在文中找一找, 画一画。

2.交流一下, 你最喜欢的是谁? 最憎恶的人又是谁?为什么?

3.如果有机会, 你会选择哪一个人物?告诉他自己的心里话, 可以动笔写下来。

教师乙:

1.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有动人的情节。请读一读课文, 了解故事的内容。

2.你觉得在讲故事的时候, 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不能够忽略? 为什么?

3.学生讲故事,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要求学生课外把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一听。

从上述两个案例看出, 教师甲的教学以“认识人物”为主, 而教师乙则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立足于“意”, 一个是着眼于“言”。这两种教学设计, 或者说由此所体现出来两种教学理念, 到底哪一个更接近最真实的语文教学?参加讨论的老师们基本上分为了两大阵营:一派坚持语文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 叙事性的文章就应该教成“教师乙”的模样;另一派则强调语文教学要有文化内涵, 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精神的引领, 所以“教师甲”的教学更为可取。

不难看出, 言意的孤立和分离并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是普遍地偏执一方, 而丢掉了另一方, 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语言是一种关系。”言和意的关系构成了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特征。朱学坤老师说, 言意关系所形成的整体“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不在单独的“言”上, 也不在单独的“意”上, 而在言和意的关系上——探究言和意的内在关系以及生成的过程和规律, 以使学生学会表达这种关系, 进而达到“文质半取, 即内容和形式并美”的境界。此案例“言意背离”现象反映出了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偏颇, 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影响是孤立的、片面的、错位的。

二、言意和美:语文至境寻绎

言意和美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文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言和意”与“情和景”“文和质”“象和神”“韵和气”等一起构成了文论基本的话语范畴。其中“言和意”是最为核心的一组关系, 这种关系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就是“和美”。“和美”的最高境界统一于“道”, 即不可名、不可言的“道 ”, 不可为、又 无不为的 “道”。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但是“道”的不可言说, 也直接导致了“言意和美”的不可言说, 要试图对此进行一定的阐释, 是一言难尽的, 也是千差万别的。也恰恰是这种不可言说性构成了语文教学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老子》) , 成为了“无为无不为”的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其实, 历代先贤学者一直没有间断对“言意和美”的探索。《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 辞欲巧。”这里面的“情”则是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所要表达的“意”, “辞”则是言语和形式。“信”和“巧”是对“言”和“意”的要求, 即“情”必须要“信”, 是真实的, 是发自内心的, 不能虚假, 不能杜撰, 这样才能打动人;而“言”必须要“巧”, 即是要适当、精巧、巧妙。这是最早对“言意关系”进行的论述。

清代的李渔在《窥词管见》中的话, 则反映出“言意和美”的相对完整的定义:“意新、语新而又字句皆新, 是谓诸美皆备”, 第一次从“言意关系”的角度对“美”进行了阐释, 也表达了“言意和美”的根本特质。

武汉大学刘金波博士在《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之中, 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中国古代文论之‘和’是由言、意、神、韵、气、文、体、法、趣、味、兴等范畴组成的一个文体和妙、言意和美、气韵和谐、美善和合的天 人合一、动静谐和的完整的审美结构。”这里所提到的“言意和美”虽是一个文论范畴, 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和美”, 首先要“和谐”, “和谐就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统一。”也就 是说, 言意只有在和谐论的烛照下, 探索彼此的相反相成、独立共融的辩证关系, 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美, 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原点价值。这里面的言意和美, 笔者觉得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核, 一是基于言意的语文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的和谐、圆润、融通之美;二是言和意在课堂上展开的顺序和侧重符合语言、文化和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

三、言意和美:基于实践的探索

马克思说:“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立组成特殊的王国。”在语文教学实践之中, “言意和美”最基本的实践就是要抓住“言意关系”, 以“言意关系”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下面仍以《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为例, 来谈谈做法。

(一) 由言导意, 洞晓文之本意

“古人作文一篇, 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 即任教立言之本意也。”生活中, 我们说出任何言语, 都是为了表“意”;对于接受者来说, 获得“意”也是先在的期待。只有扣住了真实的“意”, 才能有行动。读一篇文学作品 (包括课文) , 获得“意”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该抓住“意”这一逻辑起点。《九色鹿》的“意”是什么, 又在何处呢?

1.自读课文, 理出一事。

本文是篇叙事性文本, 其“意”一定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密切相关。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对文本的故事进行概括性总结。

师:这个故事中, 有两个重要的人物 (板书:九色鹿调达) ,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谈一谈。

生1: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

师:这是事情的起因。正因为如此, 调达才“千恩万谢”, 并且发誓永不暴露九色鹿的住地。

生2:调达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 向国王告密, 说出了九色鹿的住地。

师:事情发生了转折, 调达忘记了当初的诺言。

生3:九色鹿痛斥调达的行为, 调达受到了惩罚。

师:这是故事的结尾, 每个人物的行为都导致了一个结果。连起来就构成了这样一个故事。

本文按照顺序的叙事结构, 自然晓畅地诉说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直接感受到了文本的叙事用意, 即通过调达背信弃义的故事, 呼唤社会生活需要诚信。

2.研读课文, 勾出几人。

在这篇课文之中, 作者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 有九色鹿、调达、国王、乌鸦和王妃等。但是这几个又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 其背后还隐藏着典型性。他们在对待不同事物的时候, 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差异性, 正揭示了人性的阳光和阴暗。而这, 才是“言不尽意”之时, “意象”所具有的独特意蕴。

我们就可以据此“选择”来展开教学活动。

师: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利益、机遇的选择, 九色鹿、调达和国王也不例外。他们在面对利诱的时候, 分别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生1:调达看到了皇榜以后, 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 心里想的只是钱, 只是好日子, 他选择了告密, 想得到奖赏。

师:这就是“见利忘义” (板书) 。

生2:我特别欣赏九色鹿, 它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调达, 但是不求回报, 甚至连感谢的话都不听, 这个我就做不到, 每次听到别人的夸奖, 我巴不得让他一直说下去。 (生笑)

师:做了好事被人感谢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九色鹿却选择了拒绝, 这就是九色鹿非比他人之处——淡泊名利 (板书) 。

生3:国王是个没有主见的人, 王妃只那么一缠一吓, 他就同意了她的无理要求, 这就叫“面糊耳朵”。 (生大笑)

师:是的, 国王完全被王妃所左右, 哪还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没有主见” (板书) 。

以这三个不同的选择作为突破口披文以入情, 就会发现三个选择的典型意义。在九色鹿的眼里, “诚”即“真”;在调达的眼里, “诚”即“利”;在国王的眼里, “诚”即“色”。这样的价值判断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也向他们展现了一个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 文章诚信之“意”就会通过“象”而立, 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意”。

(二) 据意品言, 悟解言意和美之 道

“意”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即言) 表达出来的。“夫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 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篇文章有什么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表达特点呢?

1.饱满的人物形象——真实。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少有的把人物写得如此饱满、丰富的几篇文章之一。人物形象是 非常真实的, 都具有相对完整的两面性, 直面人性的善恶。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 就要充分关注到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人物。

师:通过阅读, 我们已经简单地认识了故事中的人物, 但是人都具有两面性, 也只有抓住“两面性”才能更好地认识一个真实的人, 请大家再谈谈你心中的某个人物。

生1:我觉得九色鹿既善良又敢于斗争, 救了调达, 不求感谢, 但它在面对调达背信弃义的时候, 又勇敢地揭穿他的嘴脸。

师:没错, 在九色鹿身上, 真、善、美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生2:我觉得调达身上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在被九色鹿救了以后, 并没有立刻逃走, 而是向九色鹿表示感谢。这比我们有些同学强多了, 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连声谢谢都没有。 (生笑) 再说他告密, 也可能是因为家境贫寒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吧。 (生惊讶)

师:这正是人性的弱点, 当利益和追求冲突的时候, 才能见到一个真正的人;而调达就在这一刻败下阵来。

生3:我觉得国王这个角色也是很有意思的, 开始他经不住王妃死缠, 做了傻事;但是在关键的时刻, 他还是辨明了是非, 改正了错误, 给了九色鹿公道。

师:所以做错了事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改正错误。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包括一个人, 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 这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教学就要力图还原这种真实, 让学生把思想放到矛盾的现实之中去揉洗, 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言意和美”, 因为精神和物质始终是统一于世界的。

2.多情的人物语言——巧妙。

本文人物的语言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 在表情达意方面可谓“有情有意”。例如一言难尽的“……”。

“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 的奴仆 , 终身受你 的驱使……” (调达被救后的话)

师:同学们, 你在读调达被救后的这段话时, 会强调哪些词语呢?为什么?

生1:我会强调“永远”和“终身”, 这两个词语都说明时间长, 表现了调达愿意用一辈子来报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生2:我觉得“驱使”这个词也很重要, 这里面有当牛作马也心甘情愿的意思。

师:注意到那个省略号了吗?

生3:表明调达想表达的报答之情还有很多。

师:那为什么九色鹿不让他说完呢?

生4:九色鹿压根儿没有想要调达的报答。

师:看来省略号背后也有很多意思啊!

再如意味深长的“斥责”。

九色鹿斥责调达的那一段话, 很多教师都觉得很重要, 课堂上一定得引导学生透彻理解, 认真体会。通常的做法是抓住“气愤”, 把语气、语调、语速调整到气愤的程度, 然后还可能让学生带着相应的动作来表演读。然而, 学生拿腔拿调的朗读、夸张滑稽的动作最多只能带来廉价的笑声, 九色鹿的怒不可遏、义正辞严被庸俗化、扭曲化。问题的根本就是出在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过度倚重上, 而“言”的元素没有被充分地开掘。

如果我们深入研读文本, 就会发现这段文字有着鲜明的节奏感:

九色鹿非常气愤, 指着调达说: “陛下, 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 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读这一段话, 我们的语调就会自然而然地高了起来, 语速也会自然而然地快了起来, 原因何在?就在于这段话几乎都是短句子。短句子有两种表达效果, 一是表现出轻快、活泼、童趣、跳跃的情感, 二是表现出矛盾、激怒、悲愤、激动的心情。很显然, 这段话属于后者。如果我们让对话文本从与文本思想内容的纠结之中跳出来, 回到语言的本身, 就会发现别样的天地, 学生也会对这种语言形式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

①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我救了他。

②我曾经救过当时快要淹死的这个人。

读一读, 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只是第一个句子用了逗号, 第二个句子没有。

生2:第一个句子能够读出些愤怒。

生3:第二个句子就好像在讲述一件事, 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师:第一句就选自九色鹿斥责调达的那段话。这段话大量地运用了逗号, 隔出了许多的短句子, 再读一读, 这样的形式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一来, 言和意就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意”需借助“言”来表达, “言”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之中, 很容易就能够把握这种语言独特的表达张力, 感受到深刻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达到了“故其妙处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 于是也便实现了言意和美。

特殊的语言现象、构段方式和语言节奏构成了“言”这个美妙的世界, 传递出无尽的“韵味”, 带来别样的审美享受。“不曰形曰貌而曰神者, 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 至于神者有不能相同者矣。”由“言”到“意”是关注语言、关注语文的重要举措。正所谓“语文教学要从‘内容分析’的泥沼中 走出来, 转向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正道。落脚点在哪儿呢?落脚点在关注语言形式这个‘秘密’。”

(三) 适时摹写, 将“言意和美”牢 记于心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 只有通过实践方式, 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 才是可能的”。作者通过“选择”这一生活和文学话题揭示了“诚信”所带来的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这也正是其独到的运笔之法。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 思考一下自己遇到过什么问题, 又作了何种艰难的选择, 是出于什么样的价值判断而实现的选择, 然后动笔写下来。

附学生一习作片段:

《九色鹿》的故事, 让我想起了上周日发生的事。早在周五, 我就和同桌刘威约好, 周日下午两点到新华书店读杨红缨的《塔顶上的猫》。可是临出发的时候, 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刘威肯定不会去了, 于是我也没有去。第二天上学的时候, 我发现刘威直流鼻涕, 原来他准时去了。虽然他披了雨衣, 但还是感冒了。他没有埋怨我, 但是我心里很不安。面对同样的问题, 我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也更敬重刘威了。希望刘威能给我一次弥补的机会。

这样一来, 价值之“意”, 选择之“言”就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并且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勾连, 实现了“言意”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当然也就是所谓的“言意和美”。

四、言意和美:人生至境的必然 追求

“器大者声必闳, 志高者意必远。”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 如果没有形而上的哲学, 就像一座庙, 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作为一名教师, “言意和美”也不仅仅作为一种教学的根柢, 而是应该上升到人生的高度。

(一) “言意和美”遵循“顺其自 然”

万事万物均是自然之产物, 都有着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教学, 一定要顺应学生之天性, 不拔高, 不焦躁, 尊重生命的本真, 让其来得更恬淡一些、更自由一些;生活, 不要勉为其难, 要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径, 了解自我, 思考自我, 完善自我。生活其实就是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 要善待别人, 也要善待自我, 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生活、工作和成长, 最终抵达自我的“和美”。

(二) “言意和美”强调“关系性” 思维

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在人际上, 教师与学生不仅要通过文本、课堂, 形成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而且还要和领导、同事形成工作关系, 同时还要和家人、朋友, 甚至是陌生人建立起一定的伦理关系。所以, 我们都是世界这硕大的网上的一个节点, 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客观现实: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踩大地, 正所谓“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同时需要有开放的视界, 打通观念的壁垒, 将思维向各个领域伸展, 建立自己理想的城堡。

(三) “言意和美”最终直奔“道” 的方向

“道”是世界本来的状态,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作为教师, 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道”的方向, 即是有追求、有梦想, 有心灵的伊甸园, “有精神的秘密花园”, 有自己诗意的人生状态, 有对课堂生命化的理解和建构。惟有如此, 才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言意和美”是文论范畴, 是教学范畴, 也是人生范畴, 只有站在文化和哲学的高度, 才可以建立与世界真正的融合。同时, 教学不仅与文学相关, 也与人生同源。“‘言意互转’是语文课的本性”, 用“言意”的“和美”能开启语文教学的春天, 也能开启人生的春天。

摘要:“言意和美”是语文课终极的价值追求, 既要由言导意, 洞晓文之本意, 又要据意品言, 悟解言意和美之道, 同时还要适时摹写, 将言意和美牢记于心, 这样方能回归真正的语文教学。“言意和美”是文论范畴, 是教学范畴, 也是人生范畴, 只有站在文化和哲学的高度, 才可以建立与世界真正的融合, 才能用“言意”的“和美”来开启教学的春天、人生的春天。

关键词:言意,和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金波.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勰.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 1986.

[3]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4]李渔.闲情偶寄[M].中华书局, 2007.

[5]易传·系辞上[M].齐鲁书社, 1979.

[6]严羽.沧浪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7]钱正权.“形式”这个秘密[J].语文教学通讯, 2011 (10C)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道德激励下一篇: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