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装备业

2024-07-24

海洋装备业(共4篇)

海洋装备业 篇1

海洋装备业又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备、海水综合利用设备、海洋矿产勘探采集设备、海洋环境探测仪器设备、修造船设备等。其中, 海水综合利用设备主要在海水综合利用业进行研究, 这里重点研究山东省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矿产勘探采集设备和修造船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由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产业高度关联, 可影响和带动冶金、机械、电子、新材料等50多个行业的发展。尽管其科技含量不及海洋生物技术产业, 但在中短期内对于提升传统制造业, 促进国民经济的作用却高于生物技术产业。因此,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 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 对于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开拓海洋高新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国内外海洋装备业发展概述

1.1 国际海洋工程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 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不断回升向好, 市场需求明显扩大, 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并逐渐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1.1.1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上升期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 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增加, 油气资源需求和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 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目前在役的海洋工程装备多为20世纪建造, 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集中期, 因此,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新增需求和大量老龄化装备的替代需求同步上升。

1.1.2 产业布局呈现梯度转移趋势

纵观全球, 欧美国家继续垄断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和关键配套领域, 并逐步退出中低端装备制造领域。新加坡、韩国等抓住机遇, 加强技术研发, 提高制造水平, 在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地位。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 阿联酋船企迅速崛起, 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力量。而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也在积极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国际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呈现错位竞争、梯度转移的趋势。

1.1.3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呈高科技化发展趋势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呈现深水化、大型化、高科技化发展趋势。① 深水化。海洋工程装备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不断创造新的记录, 新一代钻井平台、钻井船作业水深已近4 000 m, 钻井深度超过12 000 m。② 大型化。海洋工程装备甲板可变载荷、平台主尺度、载重量、物资存储能力等性能指标大幅提升。其中, 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甲板可变载荷能力由最初的2 000~3 000 t发展到7 000~23 000 t, 主机功率由3 000~7 000 kW发展到20 000~40 000 kW, 大型化趋势明显。③ 高科技化。海洋工程装备业逐步向高附加值、智能化和系统化发展, 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1.2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力量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 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能力不断增强, 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已经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力量。

1.2.1 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明显提高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体系逐步形成, 国家能源局依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骨干企业集团, 先后成立了国家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等。同时, 一些船舶企业分别建立和加强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 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自主研发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1.2.2 重大装备制造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 我国在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建造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包括出口美国的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亚洲首艘具备3 000 m 作业能力的深水起重铺管船、深水三用工作船等。产品范围越来越宽, 作业水深越来越深, 有些产品已实现批量接单。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建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完成7 000米级海试, 标志着我国深海技术装备研制开始走向世界前沿。

1.2.3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依托大型造修船基地、新建专业海洋工程装备基地, 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战略布局基本形成。

1.2.4 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据统计, 2010年, 我国企业海洋工程装备订单金额24亿美元, 约占世界市场份额11%, 较“十一五”初期不足5%有了显著提高。2011年以来, 我国企业抓住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繁荣的时机, 积极开拓市场, 加大接单力度, 截至2011年8月, 已累计承接钻井平台、辅助船等海洋工程装备订单金额达46亿美元, 为实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2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与海洋科技先进国家相比较, 存在着较大差距。

2.1 高端技术对国外依赖性强

诸多核心技术, 尤其是深水核心技术, 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 深水工程技术能力十分薄弱, 成为与国外海洋工程技术水平主要差距之一。

2.2 研发能力不足

大部分船舶、海洋工程及重装备企业缺乏复合型领军人才, 科研经费投入较少, 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总体水平落后于先进国家15年左右, 因此, 大力发展海洋工程事业, 开发海洋工程核心技术和装备, 将是今后我国海洋工程发展的主攻方向。

3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在全球海洋经济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在不断地深入推进落实, 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 海上新城、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等蓬勃发展, 同时, 正在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和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这些都需要海洋装备业的大力支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发展海洋工程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 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度高, 涉及领域广, 关联度大。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 对于发展海洋产业、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现状

随着海洋产业发展, 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规模实力不断增强,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 全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配套规模以上企业150余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1]。2010年山东省船舶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536.3亿元人民币, 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业实现产值116.42亿元和3.61亿元, 这一数字分别是“十五”末的5.2倍和30倍。

山东省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初步形成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中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以东营为中心的浅海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北海船舶重工的10万载重吨浮式生产储油船 (FPSO) ,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起重铺管船,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的固井设备, 山东海洋仪器研究所的海洋浮标等仪器设备, 青岛华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的海水淡化超滤膜设备, 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海洋环保油水分离设备, 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的压载水处理系统, 德国埃斯倍传动系统 (青岛) 有限公司的海洋风电装备, 青岛港 (集团) 有限公司港口机械厂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16~40 t门座起重机、32 t带斗门机等系列产品,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2 山东海洋装备业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山东海洋装备业水平与江苏, 广东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 比起浙江还要强一些。但是在改革开放后30年中, 山东与这几个地区的差距在拉大, 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对海洋装备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在过去多年时间里, 山东省对海洋的开发一直把眼光局限在渔业、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上, 对海洋装备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在最近几年, 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业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种状况有所改变, 但是, 由于基础差, 对市场的敏锐性差, 市场意识差, 尽管有所作为, 但在上项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3.2.2 规模化程度较低

船舶企业规模化程度不够, 现有大型造船企业基础设施不足, 配套设施不完善, 更新改造速度缓慢, 信息化程度不高, 难以适应新的造船形势发展要求, 造成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滞后, 影响了该行业的新技术孵化和提升, 同时, 技术发展的瓶颈又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形成恶性循环怪圈。

3.2.3 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

海洋装备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其生产行业和技术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从目前山东海洋装备业来看, 行业融资担保难。船舶工业尚没有建立融资担保的主渠道, 企业投融资能力受到明显的制约。在技术开发领域更是缺乏资金, 科研投入较少, 研发队伍不强, 设计能力薄弱, 产品研发能力不足。所以, 资金不足对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2]。

3.2.4 欠缺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在行业发展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 山东地区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 因此该领域中高端人才非常欠缺。山东青岛虽然有海洋科技城的美誉, 但是其科技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在海洋生物, 海洋基础学科领域的科研人才占绝对优势, 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等应用型领域科技人才却非常欠缺。人才的欠缺和缺乏对该领域人才的吸引力是影响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3]。

4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山东发展海洋装备业, 必须要紧跟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前沿, 坚持陆海统筹, 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科技创新, 扩大对外开放, 着力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水平, 大力发展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装备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关键装备, 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大省, 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4.1 山东海洋装备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1.1 扩大招商引资, 打造战略合作联盟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招大引新, 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围绕基地建设和集群发展, 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省内空白项目、配套产业链延伸、新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鼓励引进大项目国际知名企业在山东建立研发中心。积极争取环渤海产业圈、长江三角产业带、珠三角产业带的优势资源向山东转移, 探索联动发展机制, 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4.1.2 实行陆海统筹, 促进企业联合发展

推进陆上装备制造企业与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 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陆海结合的产业格局, 实现联动发展。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上下游产业的战略合作, 建立行业间以重点产品或共性关键技术为纽带的协作同盟, 协调解决产业合作中的各种问题, 形成相关产业既有专业化分工、又能协作共赢的良性合作格局。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相关配套企业的战略合作, 强化供需双方在技术、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的交流与协作, 加快建立协作加工、区域配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4.1.3 提高科技创新, 加快高端产品研发

巩固提高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能力, 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依靠科技创新,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搞好产品认证工作, 推动企业创建产品名牌和服务名牌, 支持企业申报著名商标认定, 加大名牌和著名商标宣传力度, 建设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围绕人才培养及产学研活动, 广泛开展企校合作。坚持引进培养结合,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结合企业招商引资、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重点创新项目建设, 通过集智攻关、团队引进及高薪聘请等方式, 引进学科技术带头人和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落实中央和省人才激励政策, 建立完善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 参与山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

4.1.4 加大政策支持,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利用省级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产业技术研发资金、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各类科技专项资金等, 要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完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体系, 探索银企合作促进机制。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 促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按规定对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 (套) 海洋工程装备给予奖励。制定土地和海域使用规划时, 应考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需求, 对重点项目所需土地、岸线、海域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域使用规划。

4.1.5 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推进机制

发挥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作用, 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落实相关政策, 努力为企业发展服务。建立完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 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强化行业管理与协调服务, 抓好行业规划、行业政策、行业法规、行业标准的落实, 建立完善行业管理体制和统计调度、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法律援助等工作机制。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在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2 山东海洋装备业的发展重点

4.2.1 海洋油气装备业

以烟台来福士、中海油 (青岛) 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武船重工、蓬莱巨涛海洋工程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重点, 加快研发制造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固定式桩基平台、移动平台、深水浮式平台设施、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浅海固定采油平台、大型模块等钻井平台;起重铺管船、半潜式起重铺管船、半潜式自航运输船、半潜式深水钻井船、多用途工程船、举力式半潜船、钻井船等海洋工程船舶;以东营科瑞控股集团、胜利高原公司等企业为重点, 加快研发海洋石油钻采设备、压裂成套设备、固井成套设备、液氮泵送设备和连续油管作业设备等海洋油气井下作业设备[4]。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化、深海化、专业化海洋油气装备集群。

4.2.2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装备

立足国家海洋石油与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战略需要, 加快研发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设备、无废开采综合设备、高效自动化选冶大型设备、低品位与复杂难处理资源高效利用设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突破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技术和安全开采技术, 重点研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设备、大洋金属矿产资源海底集输设备、现场高效提取设备等;突破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 重点研发异常环境条件下的传感器、传感器自动标定设备、海底信息传输设备等;突破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重点研发海洋遥感设备、声学探测设备、浮标、岸基远程雷达等;适应水下观测、海上作业及救捞工程等需要, 着力突破水下运载技术, 生命维持系统技术, 高比能量动力装置技术, 高保真采样和信息远程传输技术, 深海作业装备制造技术和深海空间站技术等关键技术, 研发生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水下探测打捞深潜器、浅海管线电缆维修装置、海底管道内爬行器及检测系统;规划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等科学工程。

4.2.3 海洋仪器设备

适应海洋仪器装备高集成、多平台、数字化发展趋势, 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青岛国科海洋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 发展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海洋台站自动化观测仪器、深海可视抓斗、无人机海洋遥感监测设备、海洋腐蚀监测机器人等海洋监测设备。鼓励有实力的单位研发深海环境监测设备、海洋油气矿产勘探设备、海洋观测探测设备、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设备、海洋气候和极端海洋天气过程预测、海洋灾害频发区和脆弱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估设备、污染监测设备、大洋渔业信息技术设备等。适应人口及经济要素向海岸带聚集的趋势, 着眼于逐步扩大海洋空间利用, 围绕辽鲁跨海通道工程、上海海上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台湾海峡光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海上机场、海底储藏基地、人工岛、海上娱乐场、大型海上公园建设工程, 着手研制相关的海洋工程装备及设施[5]。

4.2.4 海洋装备

重点推进豪华游船、滚装船、冷藏船、液化天然气船 (LNG) 、军用舰艇、特种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提升船舶配套的国产化率;优先发展深海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适时引进动力定位系统、中央集成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 提升海洋工程配套的国产化率;大力发展海洋仪器设备制造, 积极开发深海水下探测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重点支持超级油轮、大型集装箱船和散货船, 大型船舶推进系统, 自升式钻井船、深海浮式生产储油卸油 (FPSO) 船, 水声探测潜、浮标系统等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年鉴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2]孟庆武, 孙峰德, 宋建光.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25 (6) :70-75.

[3]孙吉亭.蓝色经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9.

[4]谭晓岚.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26 (7) :12-16.

[5]孙吉亭.海洋产业资源与经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0.

物流装备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篇2

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源于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造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这种非正常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危机的出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差了10多倍。

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行业遭受重创,也给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表现为市场上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流产生冻结。企业筹借不到资金,银行资金充裕却不敢放贷,使得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减少,资金链条断裂,导致美国房地产和汽车价格下跌,结果百姓更不敢消费。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状况迅速波及世界主要国家。中国自然也未能独善其身。不过,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有自己的“防火墙”,现在也是它最健康的阶段。但是,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已经显现。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我国的经济外贸依存度达到70%,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今年9月份我国GDP从两位数的增长下降到一位数;税收增幅从20%以上下降到2%,预计10月份的税收将是负增长。

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不仅仅是金融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的确起到了“强力制动”作用,而导致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还包括宏观调控、产业升级、房地产出现泡沫、新《劳动法》颁布、人民币升值等,并且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早已存在:

一是宏观调控。前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过热现象,政府不断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如调高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在今年年初还对这些措施进行了加强。

二是产业升级。我国企业过去多是为国外企业代加工生产,这在广东地区尤为明显。而中国劳动成本的上涨,导致在产业升级中,大批中小型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或者向内地搬迁。

三是中国房地产出现泡沫。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调控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

四是新《劳动法》颁布。新《劳动法》的出台使国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造成一些企业利润率迅速下滑。

五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汇率从2005年7月的8.3升值到最近的6.8左右,升幅超过22%。

这五个因素已经逐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来势汹汹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紧随其后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无异于雪上加霜,造成了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景气。

影响到底有多大

毋庸置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转折的双重影响,作为服务于整体经济发展的物流装备业,必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也许不能再继续保持近年来20%以上的快速发展了。最先尝到金融危机之苦的是叉车企业和一些外向型企业,现在,包括货架、托盘、输送分拣设备、单元化产品、以及系统集成、物流信息化等几乎整个物流装备行业都明显地感觉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正日益加重。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叉车行业承受的压力比较大。从销售情况看,近3年来,我国叉车年销量和出口量均以3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叉车销量达到93632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93%;其中叉车出口31287台,同比增长51%。而7月份之后,叉车销售尤其是出口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实早在2007年,国内叉车市场就出现了需求增速放缓的征兆。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统计,2007年我国工业车辆销售量约16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其中,国内市场叉车销售量为11.4万余台,比上年同期增长26.66%;出口形势更好,其中,电动工业车辆(包括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和电动步行式叉车)出口16200余台,比上年同期增长51.7%,内燃叉车(含集装箱叉车)出口30600余台,比上年同期增长78.6%,叉车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美洲和俄罗斯等地。显然,我国叉车销量增长越来越依靠出口拉动,因此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非常敏感。而恰在此时金融风暴迎面袭来,叉车企业受到的巨大冲击可想而知。

据本刊记者初步调查,进入9月份后,国内多家知名叉车企业的销售订单锐减,生产量下降50%以上。部分叉车企业还出现了裁员现象,更有一些叉车企业无奈之下挂牌出售,却无人问津。

与叉车行业相比,目前货架、单元化产品、输送设备、系统集成、物流信息化和自动识别等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比较小。

以货架行业为例:2008年上半年,货架产品仍供不应求,货架生产企业订单排得满满的,对小额订单干脆不接。但是由于钢材成本非常高,企业的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今年下半年,为了完成上半年的订单,货架企业的产量依然很高,并且随着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利润增加了。但货架企业普遍担心的是,原本谈好的项目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被延期或者取消。同时,今年年底前拿到的订单会减少,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的生产和效益。

输送机行业:与货架行业类似,由于合同执行周期较长,输送设备生产企业受到的影响并不太明显。也有部分企业反映,目前一些客户取消了合同,或者合同延期执行。

物流信息化和自动识别行业受到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以某知名自动识别企业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的订单较往年有所减少,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因为其客户生意不如以前,一般性的订单基本被取消,重要的订单也在推后。由于该企业在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金,眼下还能应付。

如何迎接挑战

面临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我国物流装备业将何去何从?物流装备企业该如何迎接挑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在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到底要拖多久?

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形容这场全球金融动荡也许再恰当不过了。对于金融危机何日能够痊愈,全世界多个权威经济组织与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概括起来,乐观说法是一年后可以结束,悲观预测则会持续5年。

无论如何,当前,各国都在积极出台经济振兴方案。为了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重新站起来,美国、欧洲和日本政府不断推出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救市措施。然而,其效果很一般,投入的资金好像打水漂一样,在荡起几圈涟漪之后,水面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在美国政府拿出“救市方案”没多久,通用汽车面临破产、花旗银行即将倒闭的问题又浮出水面。由此可见,经济严重下滑的负面影响正在加深。

中国政府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非常迅速。9月以来,国务院已连续颁布了诸多刺激经济的政策,其中包括投资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4次降低存贷款利率等。但是,这些措施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中国经济何时能够跨过金融危机这道槛?正处于高速发展周期的中国物流装备业何时才能继续高歌猛进?目前仍然是未知数,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

实际上,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装备业的影响已经开始量化在一些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了。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收效不理想,如果国际经济继续衰退,企业势必会减少投资项目,减少物流工程改造项目,减少物流装备采购需求,这将会对物流装备行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其增长速度将会进一步下滑,甚至负增长。果真如此,物流装备企业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遭遇最困难的危机,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物流装备企业已经开始转变经营策略,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准备安全度过经济寒冬。

其中,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叉车企业,较早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国内某知名叉车企业采取的措施就有一定代表性:首先,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以适应现在订单突然减少的局面。其次,苦练内功,把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档次,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销量。

相对于叉车企业的做法,货架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回访老客户,争取新订单;不再对小订单挑三拣四,以保证业务量少受影响;加强回收应收账款;在业务操作上更加小心谨慎,坚决不承接可能产生坏账的项目。

输送机行业厂商的应对措施包括:保证项目的成功率,保证稳定拿到项目;加大市场宣传投入,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少数资金雄厚的企业开始考虑并购,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金融危机对于物流信息系统供应商和咨询服务商的影响并不严重,这恰好是其进行市场整合的好机会。

自动识别行业厂商的应对策略是:不断研发新产品;减少不必要的产品功能,尽量把产品价格降下来;保持12个月以上的现金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

专家支招

2008年这场“突发性的危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当时,由于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经济不景气,消费市场低迷。今天看来,两次金融危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这两个时期企业的应对策略也会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经过记者的了解和对一些行业专家的采访,我们总结出三条经验供物流装备企业参考:

第一,坚守“现金为王”理念,保持镇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认为,“在这个‘冬天’里,谁拥有现金,谁就可以生存发展,具有竞争优势。企业不要盲目扩张,等到经济形势明朗时再寻求最佳投资商机也不迟。物流装备企业应该保证资金安全,注意回款情况,尽量收缩投资项目,做好过冬准备。”从目前看,为保持企业的正常发展,至少要保有12个月以上的流动资金。

第二,最重要的是物流装备企业要树立信心,并且向客户传达企业的信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经济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传递信心就需要通过广告、会议、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企业品牌,展示良好形象,树立企业信心。因为有了信心,客户才愿意与企业做生意。其实与进行投资相比,企业在宣传方面投入的费用要少得多,也更易做到。一些物流装备企业的宣传费用正在增加,说明它们在严冬来临的时候对宣传更加重视。例如,知名物流软件企业博科资讯最近就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启动“贏在物流”的大型活动。实践表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宣传造势的企业,往往更容易度过难关,并在经济形势好转以后能够占据更为有利的市场地位。

第三,加强市场调研,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往往危机来临的时候也是商机大量涌现的时候。企业应当在面临危机时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在危机过后,抓住商机迅速崛起,实现超常规发展。因此,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时,企业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商机,为今后的发展早作准备。

此外,物流装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例如,国务院出台了未来两年内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其中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政府大规模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在物流领域,主要体现在各产品批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方面,肯定会对物流装备业的发展带来益处。

海洋装备业 篇3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最近对媒体表示, 今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以及能源装备制造的相关支撑技术和装备, 加快促进能源装备的绿色低碳发展。在高油价的刺激下, 石油装备业又重新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石油石化装备前景甚好, 并认为行业景气度会比去年更高。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 以及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等措施的出台, 这将为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多专家认为, 我国应注重石油产品的多元化进程, 并且宜向农村等领域开拓新市场。以液化石油气为例, 长期以来液化石油气用于城市燃气, 然而对液化石油气进行深加工以用于化工领域已然是大势所趋。

以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为例, 在高油价的刺激下, 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统计显示, “十一五”期间, 我国石油石化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1019家快速增至2 023个, 将近翻一番。全行业资产总额从674.16亿元增长到2005.6亿元。五年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均增长了3倍以上。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利润总额等指标的增长均在两倍以上。但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和业务发展模式不合理、国产化率低等成为困扰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之一。

据介绍,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目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占1/3左右, 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 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这一比率更低, 行业高端装备和制造技术大都依靠进口。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53×104m3/h烟气脱硫装置于2010年6月10日开工, 热电厂锅炉排出的除尘合格烟气经该装置进一步脱硫处理后, 生产的副产品硫酸铵化肥质量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该装置投用的最大效应是绿色环保, 预计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2 000 t以上, 降低粉尘排放量150 t以上, 环保效应和社会效益突出。这套烟气脱硫装置是新疆2009年限期治理项目, 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塔氨法烟气脱硫装置。装置主要由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和硫酸铵后处理系统组成。这套装置采用双塔布置、直排烟囱和空塔技术等先进工艺, 提高了装置运行周期。同时采用烟气预除尘和硫酸铵单效蒸发工艺, 有效解决了国内其他装置硫酸铵后处理系统不能连续运行的问题。

面对日趋强化的能源约束,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 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石油石化行业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

目前, 我国包括石油石化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外延式为主, 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消耗来拉动, 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产出效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表示, “十二五”期间, 石油装备行业要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减排降耗的新产品。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优化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并强调要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

海洋装备业 篇4

1 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施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胡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拥有广阔的“海洋国土”, 有18 000多km的大陆海岸线和数千个海岛。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km2。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石油资源量约为230亿~300亿t, 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 仅在曾母贫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瓮地的石油储量就有将近200亿t, 一半以上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还有储量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1]。

这片辽阔的海域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是中华民族今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速我国300多万km2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必然的战略方向。

1.1 海洋开发的重要性

1.1.1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供应形势

我国资源消费加速增长而资源保障不足。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产比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锰、铬、铜、铝和钾盐等矿产的消费依赖于大量的进口。

中国石油过多依赖进口: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与金额在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5 983万t, 2004年突破1亿t, 2006年达1.452亿t。2007年进口原油1.63亿t, 成品油1.389万t, 总量接近2亿t, 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预计, 2020年我国大约60%的石油以及至少30%的天然气都必须依赖进口[2]。

1.1.2 海洋油气是未来油气资源的主要来源

根据美国能源署提供的资料, 石油仍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2020年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4.7%。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 预测世界石油需求到2020年将达51.85亿t, 到2030年达58.8亿t。亚太石油需求2020将达16.35亿t, 其中印度和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最快, 年均增长速度将达3.5%和2.2%;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11.9亿t和13.3亿t;中国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5.96亿t和7.85亿t。

据预测, 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将分别从2005年的33%和28%提高到2020年的42%和36%。目前全球深水油气田产量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10%。随着近年来深水油气用发现比侧的增大, 预计在未来的3~5年, 深水油气田的产量将达到20%[3]。

因此, 必须把海洋开发作为拓展我国资源与能源基地, 扩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空间, 决定国家未来发展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

1.1.3 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 我国海洋资源被疯狂掠夺。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周边一些邻国编造各种借口或完全背弃《南海各国行为宣言》原则, 不顾中国反对纷纷抢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岛礁, 并声称对南沙部分岛礁拥有主权或实施掠夺性开采。至2010年, 在南海拥有所谓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 超过1 000口油井被东南亚部分国家勘探和开发, 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5 000万t, 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天然气的年开采量相当于我国西气东输量的2倍, 而我国尚未打一口井[4]。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2年的资料, 南海地区每天产出石油200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2.5亿立方英尺, 其中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5国每天生产石油合计152.5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1.8亿立方英尺, 分别占南海石油和天然气产出的76.2%和72%[5]。据统计, 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 短短十几年时间, 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 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

(2) 极地深海资源的争夺。

据北极理事会的《北极监测和评估计划》报告, 北极地区目前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另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08年7月公布的一份最新评估报告称, 北极地区拥有原油储量900亿桶, 天然气储藏超过47万亿m3。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 同时拥有全球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面对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环北极国家对该地区的争夺日益升温, 北极资源开发的步伐将大大加快[6]。

2007年8月俄罗斯科考队操控2艘“和平”号载人深潜器, 潜至北冰洋4 300 m深海处考察, 并在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国旗, 昭示了俄罗斯对北极部分区域的主权要求。随后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等国相继对北极部分地区宣布主权要求。北极深海科考风波预示争夺世界海洋权益及深海资源将成为本世纪世界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战略行动。

南极是一块拥有大量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和油气资源及科学研究资源的神秘土地;许多国家竞相研究南极、利用南极资源, 甚至在某些领域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3) 深海生物资源开发。

海洋里的矿物、生物资源是陆地的1 000倍, 地球上约85%的物种生活在海洋, 不少物种在深海高压、缺氧、高温环境中生活, 深海生物基因争夺方兴未艾。1992年日本科学家乘坐“Shinkai6500”号深海载人运载器在鸟岛海域4 146 m深处发现古鲸遗骨及22块古鲸骨上附有寄生的小贝和深海虾群。1994年俄罗斯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的热液场探测时, 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 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和鳗类等典型生物群。1995年美国和日本共同对大西洋、太平洋深海调查中, 在奥尻岛海域发现日本海的深海系化学合成生物群[7]。

利用深海载人运载器, 科学家可以进入海洋深处, 进行热液生物群及深部生物圈研究, 并对深海生物基因在保温、保压条件下取样、采集和分析, 在现场环境进行培育。在目前争夺海洋物种基因、瓜分海洋这一人类最后一块共同领域的争斗中, 深海载人运载器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五洋”与“上九天”的技术完全可以等量齐观。

1.2 海洋开发的存在问题

海洋开发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大, 然而, 我国海洋 (尤其是深海) 科学研究的规模与水平与当前国际发展趋势、与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相比极不适应。我国海洋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至少15年的差距。深远海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投入力度不足, 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将来深远海装备技术与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3 加强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1.3.1 研究和完善我国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

在借鉴研究各类国际海洋开发法律法规和其他国家海洋开发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出发, 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机制体制框架。把海洋开发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 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装备产业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各项与海洋开发相关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并逐步建立起海洋开发一元化国家管理体制与统一协调机制。

1.3.2 制定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长期规划

把海洋发展战略、深远海资源开发战略提高到更高层次, 加强宏观战略研究和顶层指导, 加强战略研究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融合, 加强国民海权意识教育, 制定和实施“海洋开发、深远海装备开发”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1.3.3 加强海洋开发技术研究

加强海洋开发前沿技术研究, 提高国际公海资源的探测与开发能力;加强海洋科学研究装备的研究开发和环境条件建设, 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和装备研制等国家资源的统管共用体制与机制。

1.3.4 加强深远海装备研发基础技术研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开展海洋环境与海洋动力学的研究, 海洋装备力学性能研究, 海洋装备极端恶劣环境适应性研究, 标准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立, 试验与测试技术的研究, 工艺技术与先进材料的研究等。加强中间试验验证, 提高工程化实用化能力, 提高先进制造能力。提高优化设计能力, 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提高配套装备研制能力, 提高基础元器件与部件的研制能力。

1.3.5 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深海油气资源探测与开发装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加快以南海为重点的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 加强区域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我国领海与近海的环境保护。

2 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海洋装备主要包括各类 (调查、勘探开发施工、生产) 浮动式海洋平台 (TLP、SEMI、FPSO、SPAR、Semi-FPS、FDPSO、LNG FPSO等) 、水下生产系统 (SUBSEA) 、各种运输类装备[海底输油管线系统 (细长类结构) 、VLCC、LNG、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辅助船舶等]和深海勘察作业装备[HOV、ROV、AUV、深海载人工作站 (Deep Sea Work Station, DSWS) ]等, 是实现深远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的高科技装备。随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已成为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 必将提升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能力, 提高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水平。

先进和强大的深远海资源开发装备, 如图1所示, 是应对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实力的利器。

2.1 我国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具备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开发能力。已能建造包括大型液化天然气 (LNG) 船、大型客滚船及铁路渡船、大型挖泥船、万箱级集装箱船、万吨级海洋调查船、数千吨级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高速水翼艇及自控水翼艇、高速穿浪船和实用型小型地效翼船等在内的各种高技术船舶。大部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已形成了基本现代化的、较为配套的船舶总体研究、试验、设计及制造技术体系。

深远海工程装备制造实现了重大突破, 建造了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3 000 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3 000 m深水勘探船、起重能力大于2×8 000吨大型起重铺管船、多用途工作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船、3 500 m深水缆控无人深潜器 (ROV) 、5 000 m深海拖曳测绘系统 (TMS) 、远距离智能无人潜器 (AUV) 、7 000 m深海载人潜水器 (HOV) 等。

我国具有支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与深远海工程装备产业所具有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特点相吻合, 使我国在深远海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2.2 国外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国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如图2所示, 逞现三大特点。

(1) 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海域延伸, 从300 m以深的深水向3 000 m以深的超深水发展, 世界深海油气田的钻采水深纪录不断刷新, 2010年达到了水下2 953 m。

(2) 油气生产系统从水面 (干式) 向水下与海底 (湿式) 转移, 以克服浮式系统因水深加大而面临的极恶劣环境条件、诸多潜在风险及高建造成本的挑战。主流深海和超深海油田越来越多地采用引领未来深海油气田生产方式的“水下生产系统”。

(3) 海洋能源开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包括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

针对传统深海二元作业方式的局限性及新需求, 采用固定或航行式载人深海工作站必将成为21世纪海洋装备技术的前沿与热点技术领域。

2.3 我国海洋装备发展存在的不足

2.3.1 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基本空白

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尚处于世界上的第三阵营, 正向第二阵营过渡。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 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 在总装建造领域发展快速。2000年以来, 我国建造完成和在建钻井平台40余座, 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目前基本未涉足张力腿 (TLP) 、单柱式 (SPAR) 平台等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平台设计建造领域;对LNG-FSRU、LNG-FPSO等高端新型装备尚属空白。更不具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2.3.2 海工装备核心配套设备为国外厂商垄断

我国属于少数能够制造石油设备的国家, 但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只在低端配套产品上占有一定份额, 高端配套产品完全由国外公司垄断控制, 造成我国海工装备总装价值量偏小, 利润较低。对可靠性与寿命及环境适应性要求十分严格、专利技术多、附加值高的深海油气开发配套设备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领域。各种功能模块及复杂的动力、机械、化工、液流和电控设备多数依赖进口。已研制成的3 000 m深水半潜式油气钻井平台中的深水钻机及DP3动力定位系统等大型配套设备的引进经费占据了平台研制总费用的一半。

2.3.3 水下生产系统及多元化开发装备尚属起步阶段

作为未来深水油气生产发展方向的“水下生产系统技术 (Subsea Technology) ”的主要设备尚无自主制造能力, 系统设计技术正在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开发, 海底钻探能源供应 (电站) 系统等未来新技术的研究尚未起步。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及技术处于试开采的前期研究阶段。

2.3.4 深海探测及工程作业装备可靠性及国产化率低

深海探测、安装与维修作业潜器 (ROV、AUV、HOV等) 的关键元器件与材料主要依赖进口, 潜器作业可靠性尚待提高;与潜器配套的水下作业工具、深海安装维修工装具的国产化程度低。

2.3.5 基础科学研究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深远海装备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测试技术等支撑性关键技术、深远海平台理论、流体动力学、平台结构及安全性、推进技术、海洋环境与装备技术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性技术统计数据库有待广泛积累。

当前国际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减排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纷纷涌现, 而我囯尚处缓慢醒悟状态, 研究规模甚小, 创新能力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如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及特种工程船舶等) 的研究不足, 设计仍未摆脱依赖国外的局面。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的基础研究薄弱, 尤其缺乏高效节能、减振降噪、洁净减排的技术研究和产品。

我国冰区船舶的研究设计和建造技术薄弱, 高等级冰区船舶建造从未涉及, 自破冰型运输船舶还处于技术空白。随着冰区船舶时代的来临, 我国必须加紧对冰区船舶展开研究, 避免将这一巨大的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国家。

2.4 我国海洋装备亟须创新发展

当前应当把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作为拉动内需、促进海洋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通过创新研究开发, 推动海洋装备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 加快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 对于实现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可为加强我国新世纪的海洋科学研究, 提供有力的入洋下海探底的装备保障能力和支撑条件;形成针对深海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新的投资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我国人均能源和资源少的尖锐矛盾。

(3) 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突破与掌握节能、降阻、节材、减排和增效的高新技术, 还可以为海水利用业、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化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海洋运载、施工与采集装备的支持, 从而带动海水利用、海洋矿产、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和远洋捕渔等一批产业的兴起。

(4) 通过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可以在当前我国造船生产能力过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对饱和的时机, 从产能过剩与技术状态良莠不齐的庞大的船舶工业群体中, 及时培育出总装造船与配套设备制造平衡、以“绿色”技术提升其技术和经济水准的新兴产业, 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市场在新的技术基点上的激烈竞争, 完成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过渡。

2.5 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深海工作站, 如图3所示, 是一种不受海面恶劣风浪环境的制约, 可长周期、全天候地在深海水下直接操控作业工具与装置, 可载人进行海洋科学研究、资源探测与开发及海底工程作业的深海工程装备。

针对国际上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从水面转移到水下的趋势, 深海工作站可以创建全新的深海操控作业环境条件, 适于深海水下综合作业, 具有水下作业 (携带干式大深度ROV、湿式近距离ROV) 、水下供能 (备有核动力、水下高压配电、水下供热) 、物资工具和装备的运输与布放、浅水域饱和潜水员和深水域ADS的出站与进站、水下指挥控制中心和类似“墨西哥湾深海油田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建有这样的深海工作站后, 我们可以抢占“明日”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优势。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已经开展了深海工作站的关键技术研究, 至“十一五”末, 我国已具备深海工作站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及小型深海工作站试验艇的设计能力, 并将研制出深海工作站水池试验平台和初步建立起深海工作站标准体系。

按照计划, “十二五”期间, 将完成潜深1 000 m、排水量160吨级、水下作业时间5昼夜的小型深海工作站的建造与海试, 验证关键技术。“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 将建成探测与作业型深海工作站装备 (排水量2 400吨级、工作潜深1 000 m) , 完成与深海工作站相配套的作业潜器与作业工具的研制, 使其具备水下工程设施辅助作业、海洋环境条件探测作业、深海资源勘探作业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重大任务。

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可以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与世界海洋强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并能在海洋开发和深海资源勘探开采利用等方面具有自主甚或领先的优势。这对我国长期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建议国家大力支持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2.6 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

在日本东京南部港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浮动机场, 2002年采用浮动结构建造的2 500 m长的浮动机场对羽田机场进行扩充。

海上浮动基地由多个大型海上浮动平台构成, 如图4所示, 具备空、海港及能源供给、综合保障基地等功能[8]。自主发展我国海上浮动基地对深远海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6.1 总体目标

针对南海权益争端的复杂态势, 维护和保障国家海洋权益, 分阶段攻克和开发出集空港和海港、绿色能源和综合保障基地等一体的海上浮动基地装备, 同时推动国家海洋装备、海洋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共同发展。

2.6.2 发展思路

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求为指引, 联合组织国内优势力量进行攻关, 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 达到高国产率和拥有自主知识权;依据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 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 阶段目标具备显示度和可操作性, 最终建成海上浮动基地。

2.6.3 主要计划

“十二五”期间, 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初步完成海上浮动基地的方案设计。“十三五”期间, 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的部件制造和完成海上浮动演示基地的建造, 并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相关设备研制。“十四五”期间完成资源开发型海上浮动基地的设计和部分建造工作, “十五五”期间建成海上浮动基地。

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对维护我国南海南部海洋国土资源、开发深远海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建议我国应大力支持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

3 结束语

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新时期的海洋观, 应认识到:在陆、海、空、天四大空间中海洋是支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动脉、是远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的最后领地。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对维护我国海洋资源和国家权益、提高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洁, 温宁, 李学杰.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现状[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4) .

[2]高妮.南海划界纠纷中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周守为.南中国海深水开发的挑战与机遇[EB/OL].[2012-01-03].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82494.aspx.

[4]李国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J].晾望新闻周刊, 2004 (39) .

[5]刘中民.被觊觎的岛屿一南海问题概述[J].海洋世界, 2008 (1) :2-15.

[6]胡琳琳.冰区船舶时代即将来临[J].Marine Equipment/Materials&Marketing, 2009 (4) .

[7]Deep Sea Research[EB/OL][2012-01-03].http://gk2.jamstec.go.jp/jamstec/deep.html.

上一篇:地方财政资金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