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管理

2024-09-21

农业项目管理(精选12篇)

农业项目管理 篇1

农业档案是指在农业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按归档制度集中统一管理起来的文件材料的总称。它包括文字材料、计算材料、图纸、图表、照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 计算机软件、实物、标本等形式存放的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区划档案等。农业档案是农业生产及农业科研活动的结晶, 能为农业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及导向作用, 做好农业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一、加强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 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夯实新农村建设

农业的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心逐渐向农村地区转移。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幸福感、在农村建设中树文明、构造文明和谐的民风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核心。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大力改善, 这要求农村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农业档案的相关资料, 了解地区的人文环境、土地资源等情况, 以便掌握整体的资源、资产情况, 进而根据所提供资料, 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 为开展后期的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思想指导。

(二) 维护农村稳定, 构建和谐新农村

农业档案的管理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 其对农村的资源存有状况、资源分配状况等都有明确的记载, 因而在例如承包土地等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上, 农业档案的管理有助于减少农户之间的纠纷, 并能维护农村的稳定和谐气氛。同时, 农业档案中对现有资源状况作出了很明确的记载, 因而, 可以帮助新农村建设中合理规划村内资源, 保持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新农村。

由此可知, 农业档案的管理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后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 加强农业档案的管理势在必行。

(三) 加强档案管理,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经济、科技相比上世纪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的整体素质上升, 产生了对生活越来越高的要求, 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因而对于办事的效率要求提高。传统生活中, 农民不识字, 缺乏文化, 因而缺乏对相关农业知识、本地区的农业状况、基本资源、比较优势等方面的专业了解, 而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现代农民都是有文化、有修养、有素质的人群, 逐渐产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进一步了解的自发需求。农业档案管理的加强, 能为农民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信息, 为后续的农业活动提供良好的指导。同时, 农业档案实施管理之后,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将信息传递到本区的档案馆, 促使本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整合, 便利了全区的农业科技化、现代化, 对全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农业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 提高党群干部以及普通百姓对档案工作的认识, 提高档案化的意识

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对农业档案管理的意义、重要性进行宣传, 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档案有所了解和认识。同时开展《档案法》的学习教育, 提高群众、干部对档案的法制意识, 并征求相关人员的全力支持, 落实档案的保管、安全、人员等问题, 积极为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二) 规范农业档案管理

由于农业所涉及的范围广, 因而农业档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去分散性, 因而, 需要对这些零散分布的信息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 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档案的指导作用。同时, 由于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人们对办事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 农业档案上的信息量不断增多, 因而需要对档案进行现代化的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档案资源进行处理, 保证资源能够得到及时传递和方便地查阅,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随着信息量的逐年增加, 农业档案逐渐复杂化, 为使得档案工作有序进行, 有效为农业发展服务, 要求农业档案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 对工作高度重视,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广大老百姓谋福利;其次还要具备相当的农业知识及管理工作经验, 并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 拓展自己对农业知识的了解, 积累扎实的知识和常识, 能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利用所学知识做出适当的处理, 避免恶性状况出现。

三、加强农业档案管理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业档案源于实实在在的一线生产, 是经长期实践的农学科研活动中得出的经验结晶, 是整个农业阶段性生产的历史记载, 能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有效地指挥及管理, 农业档案中记载的相关资料反映农业的发展动态及规律, 对保持农业科研的持续性、指导农业活动的正常发展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近年来, 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农村转移, 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在国家的规划大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农业档案是农村建设的主要指导参考, 加强农业方案管理, 合理利用档案资源, 为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服务, 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四、总结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重大。加强档案管理, 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 档案部门应当积极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建立并完善农业档案管理体系, 并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产品带来的益处, 为农民提供全面、准确的农业知识、资源状况等, 并提供最新、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市场信息、生产信息以及相关技术信息等, 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及利用现有资源, 以市场为导向, 以高新技术为手段, 以生产最大化为基本目标, 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整体风貌的不断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节节看涨的最终目标,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发展。

农业档案的有效管理能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并能有效引导农业生产活动, 其一方面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夯实新农村建设, 同时还能维护农村稳定, 构建和谐新农村, 并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档案部门应加强农业档案的管理力度, 从设备、员工以及整体重视态度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 从农民需求、当地环境及条件、市场需求等方面加强外部因素的导向作用, 积极构建农民最需要、资源最节约、优势最明显、市场需求最大的信息资源, 在新农村建设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最大化利用比较优势, 为新农村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做贡献。

摘要:农业档案是农学科研活动中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结晶, 源于实实在在的一线生产, 是直接源于生产的信息资源汇集, 能有效地指导、引导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档案反应了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一般规律, 在指导农业的正常发展、保持农业科研的持续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随着近年来,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逐渐提上议程, 农业档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导参考, 为农业服务的指导思想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 在新形势下, 意识到农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搞好农业档案管理, 合理利用档案资源, 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的整体风貌提升、农民的综合收入看涨, 为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作贡献。本文从农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如何加强管理以促进农业发展及农业档案管理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出相关阐述, 以期促进农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重视程度、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加强档案管理后农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农业档案管理,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巩文红, 仇惯生.农业科技档案与现代农业[J].农业科技管理, 2008 (03) .

[2]车丽英.论农业档案管理与农业发展[J].管理科学, 2012 (07) .

[3]陈丽.加强农业档案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业务研究, 2008 (02) .

农业项目管理 篇2

一、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以下简称专项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国农办[2000]125号)及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专项项目特点,特制定本《细则》(试行)。

第二条专项项目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和立项原则为宗旨,体现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农业各行业的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示范推广、支撑体系等方面的优势,注重提高良种繁育及综合生产能力,引导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为农业综合经济实力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凡农业部归口管理的专项项目,均依照本细则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专项项目包括“秸秆养畜”、“优质农产品示范”、“良种科研推广”、“原种扩繁基地”、“育草基金”、“菜篮子工程”6个专项项目和国家农发办批准由农业部负责组织实施的其他专项项目。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类,“秸秆养畜”、“优质农产品示范”为多种经营示范项目;“良种科研推广”、“原原种扩繁基地”、“育草基金”、“菜篮子工程”为良种繁育项目。

第四条专项项目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分行业组织实施。各级行业计划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评审、申报和验收组织工作,相关业务部门负责项目推荐、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专项项目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模建设、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按项目管理,强化前期工作;按立项条件,择优选择项目。

二、立项条件

第六条专项项目要符合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相衔接;贯彻开发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预期效益明显;地方财政资金配套能力强,有偿资金归还有保障;当地政府和群众有较高的项目建设积极性;有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和技术力量;项目承担单位须具有法人资格,并具有相应的自筹资金配套能力。

第七条多种经营示范项目开发的产品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基地建设示范、辅射带动作用强,项目规模效益明显,有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形成区域主导产业,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每个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年度投资规模原则上不低于80万元。

第八条良种繁育项目繁育及推广的种子、种畜、种禽、种苗应是优质、高产、市场适销的品种,并有较大的推广范围。名特优新稀品种资源开发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每个新建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年度投资规模不低于80万元,续建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年度投资规模原则上不低于5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须拥有拟繁育推广品种的品种权或生产经营权,有相应的新品种开发能力或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有一定的扩繁推广条件和较强的技术力量,具有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的经营机制。良种科研推广项目为农业部确定的种子百强企业或种业百强创建单位,并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固定的生产基地。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须拥有自己选育的新品种。

第九条良种繁育项目所繁育推广的种子、种苗属于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须经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项目须列入国家或省级原种场或良种场体系建设规划,涉及新品种或配套生产及推广的须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第十条根据农业产业政策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有关要求,各专项项目投资方向为:“秸秆养畜”重点扶持秸秆饲料开发及牛、羊品种改良、示范养殖等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优质农产品示范”重点扶持农业名特优资源开发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商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设施建设项目。“良种科研推广”按照农业部组织开展的“创建种业百强”活动的要求,重点扶持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良种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建设和完善良种选育(引进)开发、生产、加工、储备、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原原种扩繁基地”重点扶持原原种、原种扩繁、良种生产性基础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和仪器设备等建设项目。“育草基金良种基地”重点扶持省级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菜篮子良种工程”重点扶持果菜茶、畜禽及水产品良种繁育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服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十一条专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农业部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建设规划和阶段性实施方案,据此组织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直属垦区等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地方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在与本级财政、农发办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凡申请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均须符合相应的立项条件,由省级行业计划管理部门组织评估、筛选和申报工作。

第十二条专项项目实行联合申报制度。省级行业计划管理部门在汇总业务部门推选项目的基础上,会同本级财政厅(局)、农发办,对拟申报项目进行审查、论证,并于实施年度上一年6月底前,以计字文联合向农业部申报,同时抄报国家农发办。项目申报材料一式10份,包括联合上报的计划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项目单位自有资金证明和资产负债表。

第十三条在项目自下而上申报的基础上,农业部分行业组织专家评审工作。依据专家评审报告及国家农发办下达的年度总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控制规模,经综合平衡后于同年7月底前完成拟建项目推选工作。对经技术审查和评信论证可行的项目,由农业部、国家农发办对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分别下达编报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和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控制指标的通知。

第十四条省级行业计划管理部门依据核定的项目总投资和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控制指标,须在同年10月底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的编报工作,同时附有省级财政部门出具的地方配套资金和有偿资金偿还的承诺文件。

第十五条根据国家农发办《关于颁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计划报表和项目代码表的通知》(国农办[2000]202号,农业部办公厅转发文号为农办计[2001]7号)的要求,省级行业计划管理部门在报送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同时,须附送由其计划软件统一输入的软盘数据一式两套。

第十六条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经农业部审查通过后,会同国家农发办联合批复,下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条专项项目建设资金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筹措,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单位集体自筹资金和农民群众自筹资金(以下简称自筹资金)。资金配套比例按照《关于调整农业结合开发资金投入比例的若干规定》(财发[2000]36号)执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要列入本级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自筹资金根据建设实际的需要,须按不低于规定的比例足额配套。

第十八条专项项目资金使用范围

(一)多种经营示范项目:种植业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排灌设施及输变电设备、田间机耕路、苗圃或购置种子苗木、简易温室大棚等;养殖业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养殖设施、品种改良及防疫设施、饲草料开发及小型饲料加工设施、小型交易场所建设等5种饲养业项目所需的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补助;农产品加工(屠宰)、购存所需的厂房、库房、质检、环保等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等。

(二)良种繁育项目:农作物、牧草良种繁育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设施及输变电设备、田间机耕路、防护林网、简易温室大棚,以及良种生产加工必备的晒场、厂房、库房、质检贮藏工作室等;畜牧水产良种繁育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养殖设施、灌排设施、饲草料开发及专用饲料小型生产设施、质检设施、隔离及防疫设施、环保设施等;新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原种及原种提纯和扩繁的补助费用等。

(三)专项项目按财政资金的2%提取前期工作费

由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的建设单位提取、使用,并在地方配套资金中安排。项目前期工作费的支出范围,限于项目立项至实施前发生的勘查设计、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等业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不得用于项目无关的出差补助、招待费用等方面的支出。新建项目开办费,在总投资控制规模之外自筹解决。

(四)项目管理费的提取

按财政资金的1%提取后,由负责项目管理的单位提取、使用,并在自筹资金中列支。项目管理费的支出范围,限于项目的日常管理、财会人员培训、中期检查、竣工验收等业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出差补助、招待费等方面的支出。

(五)其他

多种经营示范项目和良种繁育项目建设确需的土地征用或租赁费(限建设期内)、专用运输车购置费只能在自筹资金中列支。

第十九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独立核算,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挤占挪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核算,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试行)》(财农发[1998]51号)的规定,独立设置账簿,实行独立核算。自筹资金应做到先入账,后支出,以保证项目建设资金核算的完整性。群众自筹资金不能入账核算的部分,须有当地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农发办进行实地验收、评估作价后,出具的有效证明。

第二十条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农发办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项目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完工后要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出具正式审计文件。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五、项目实施

第二十一条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计划执行,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须按项目申报程序逐级报农业部和国家农发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二条要加强项目的建设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对主要单项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对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第二十三条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农业部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定期汇总年度项目实施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实地抽查。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项目跟踪检查管理制度,会同同级财政、农发办,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协助、督促建设单位落实配套资金,及时纠正项目实施存在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如期建成投产。省级主管部门须于项目立项实施的次年2月底前,向农业部汇总报送本省年度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和工程进度情况,同时抄报国家农发办。

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定期向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和同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和工程进度。

六、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十四条项目完工后,要严格组织验收。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完成资金决算,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并提出验收申请。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农发办及时组织竣工项目的验收工作,形成验收结论。省级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向农业部提出验收申请,报送自验报告。经省级验收合格的项目,须在主体建筑物和项目区挂设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使用的农业综合开发统一标志。有关标志式样及挂设形式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农业部根据年度验收工作计划,组织项目的抽验工作。对抽验不合格的,要限期完善和改正。以擅自变更计划、挪用资金和项目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除进行通报外,自发现问题之日起,三年内不再安排该项目所在省其他专项项目。

第二十六条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达到设计要求;各类资金是否足额、及时到位,资金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经济指标和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第二十七条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管理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项目工程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及审计报告、财政决算、竣工图、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及工程管理制度等。

第二十八条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国有资产移交的手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工程管护工作,提高工程效益。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行项目投产后的评价工作,加强对项目运行的后续指导工作。

七、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细则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农业管理来自太空 篇3

成立于2015年的佳格农业是其中一家卫星数据服务公司。提供的数据服务是通过人造卫星遥感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作物长势做监测,解析卫星照片得到相应数据,再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和卫星数据分析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面积测算、长势监测、产量预估等农业管理服务。截至目前,佳格的客户包括5家种植土豆、牧草、水稻、玉米和火龙果农作物的农村合作社,并在2015年9月得到了经纬中国和磐谷资本的千万元级人民币天使投资。

通过人造卫星来监测农作物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做数据分析和结果预测,在过去3年中,美国的Spaceknow和中国的禾讯农业是中美两个市场上的主要玩家,但它们的主要客户是政府、大型企业及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其提供付费性质的决策参考服务。

相比其他卫星数据服务公司,佳格创始人张弓表示,将卫星图片数据与每一位客户的使用场景结合的数据产品,才是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以往的遥感卫星大多使用的是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卫星图像,那是一种针对大片耕地的图像处理方式,它们只能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估算一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并不能应用到个体种植户的承包范围。

为个体种植户提供数据服务的难度在于中国的种植面积更为碎片化。1万亩地往往分割为成千上百块种植地,分布着不同品类的农作物,佳格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来做识别,最终的结果可以做到最高精度达到0.5米的数据分析,这一密度可以精准监测每一个地块的,比如,一块地之前种过的品类、长势情况、气象、本地种植等数据,这些数据呈现在佳格大数据耘境平台这套SaaS农业管理软件上,通过云服务帮助种植户管理耕耘、浇灌、播种、施肥、喷洒和收割,佳格再向用户收取费用。

2015年之前,张弓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Ames研究中心的数据科学家,他在NASA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卫星和气象图片分析,创办佳格的动力来自一则收购新闻—转基因农业巨头孟山都以9.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一家硅谷创业公司Climate,后者是一家农业数据分析公司,除了提供土壤湿度和历史天气数据,还可以为孟山都的农场主用户预测产量。

深入研究这一商业模式后,张弓看到了卫星数据的商业价值,因为Climate做的事情和他所做的工作很类似,通过卫星图片做出数据分析和结果预测。当时,NASA免费公开了数千G的海量卫星图片数据,张弓意识到除了服务政府,卫星领域还有很多商业价值有待开 发。

随后的两年,张弓开始了创业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商业、创业方面的知识,研究产品方向等。对于他来说,回国创业的风险较大,毕竟他已经在美国生活了8年时间。

但是经过两年的市场考察,他发现在美国拓展农业客户有一定难度。美国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7个农资公司垄断了80%的市场。2015年10月,张弓决定回中国创办佳格,在他看来,国内市场并没有垄断型的大型农资公司,最大的农资公司也就占3%左右的市场份 额。

当时,佳格拥有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十多颗卫星遥感资源,还有NASA公开的免费卫星图片数据。佳格要做的事情是,对收集来的种植数据进一步分析,以数据产品的形式呈现给客户,比如在客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在网页上看到自己土地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来做下一步决策。

尽管拥有了大量的全球免费卫星图片资源,但佳格还是缺乏国内的农业数据,所以在最开始,张弓用了两个月时间跑了中国十多个省。这是一次大面积的市场调研,在此过程中,佳格拿到一些主要作物的基本数据,比如种植柑橘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公司一开始也锁定了10至20亩的小农种植户,将他们视为目标客户,但是张弓很快意识到,其最大的市场应该在更具规模的合作社。

“一个农村家庭一年需要五六万的收入才能维持整个家庭的开销,承包10到20亩地,一年才赚几千块钱。”张弓说。

佳格开始将目标用户转向流转土地较多的农业公司。这类合作社通常以股份制的方式将农民土地,以及拥有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的个体户等集约起来种植。经营者们都拥有大规模的土地资源,并以此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种植品类更为细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佳格选择大规模种植的主要粮作物为市场切入点,比如马铃薯、牧草、玉米、水稻和火龙果这五大品类,通过市场分析找到其中的标杆客户。佳格的第一个客户是东北的一个种植了4000多亩玉米的农业合作社,负责市场的员工带着产品模板和这家合作社谈合作,帮助他们分析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长势,最终估计未来产量。

不过,佳格提供的标准模块数据并不能满足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它为此也加入了更为灵活的定制分析服 务。

几个月前,一名客户发现种植的柑橘染上了一种真菌病,佳格通过数据分析后发现,这种病的发生概率与湿度有关,于是开发了一个监测湿度的模块以帮助客户估算发病的概率。还有一位种植牧草的客户遇到了作物只有在小雨天才能够收获,大雨天则无法收获的问题,佳格的前线工作人员把这名客户的种植场景数据发回来研究,发现原来6小时10毫米的降水是一个界限,低于这个数字就能收获,否则就不能收获。

“我们卖的不是数据,而是数据产品。”张弓说。基于对未来降水过程的评估,佳格还为这个客户提供收割规划方案,以规避牧草变质的风险。

关于佳格未来的商业模式,张弓表示远期盈利模式在于金融,比如为农业金融提供风控和投资决策分析。目前佳格会按照面积、等级和所需要的模块向客户收费,值得一提的是,佳格透露已经在火龙果和牧草品类中盈利。下一步,佳格会在目标客户和种植品类等方面扩充。

农业项目管理 篇4

据悉, 中央要求在2009年3月份前完成新增中央投资对应的建设任务, 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切实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针对新增投资安排的5类农业项目, 农业部要求各地要实行分类指导, 确保进度。对于农村沼气项目, 要求要在2008年12月20日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工作, 将建设任务分解到村、养殖小区或服务网点, 确保在2009年2月28日前完成任务。

农业项目管理 篇5

陕西省农业厅

关于印发《陕西省农业基本建设

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局(委),杨凌示范区农业局,韩城市农业局,厅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我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水平,我厅近期对2006年制定印发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陕西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在2006年版本的基础上,针对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以来农业部门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一些不符合当前项目管理工作实践的条款做了修改和完善,吸纳了各地在项目管理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现将该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有关重大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及相关业务处(局、室)。

—1—

陕西省农业厅

2012年8月27日

抄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省发改委、省财政厅;驻厅监察室。陕西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2年8月27日印发 共印30份

—2—

陕西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农业厅管理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含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的申请、安排、实施和监督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应严格遵循基本建设有关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投资额较少的小型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合并简化程序。

第二章

职能分工

第五条

省农业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负责编制全省农业

—3— 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管理全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基建财务、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及监督检查等工作;厅内各行业处(局)负责本行业项目实施日常全程监管工作等。

第六条

市、县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的前期申报、组织实施、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及建成运行等负总责。

第八条 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法定代表人按照各自职责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第三章

申报审批

第九条 省农业厅有关处(局)按照“各负其责、责权一致、相互衔接”的原则做好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

(一)项目遴选。厅内各行业处(局)根据国家、省级有关项目建设专项规划及申报指南要求,提出本行业项目布局意见,并对市级及厅直单位申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审,提出遴选意见,经主管厅领导审定后报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在此基础上经综合平衡后提出项目申报意见,提交厅行政会议研究审定。

(二)项目审批。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负责权限范围内初步设计与概算的审批,以及投资计划的编制、上报和下达等。

—4— 第十条 市、县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做好本地区项目申报组织工作。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时,建设单位原则上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和工艺较为简单、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可由建设单位编写。

第十二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立项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设计机构编制初步设计与概算。

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应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等进行编制,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

第十三条

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按照下列权限进行审批:

(一)中央投资600万元以上的,初步设计与概算由省农业厅报农业部审批;

(二)中央投资6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初步设计与概算由省农业厅审批;

(三)中央投资100万元以下的,初步设计与概算(实施方案)由市级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上报省农业厅备案。

第十四条

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经批复后,应编制施工图设计。

第十五条

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总投资变更超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10%以上的,要重新向原审批机关报批

—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预算总投资变更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与概算总投资5%以上的,要重新向原审批机关报批初步设计与概算文件。

第十六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与概算等文件逐级报送至省农业厅。要求地方配套资金的,在上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须附有计划或财政部门的资金配套承诺文件。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七条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

第十八条

工程建设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十九条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招投标法、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关于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详见《陕西省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财政专项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土建或田间工程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或房屋类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必须由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第二十一条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采购都要依法订立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6— 保和违约责任。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在投资计划下达后6个月内开工建设。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并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6个月。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复要求实施项目,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确因客观原因需要变更的,应按程序向原项目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变更。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实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设单位,应将原始凭证复印后按照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建立备查账务。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变更用途或擅自处臵。要切实加强对工程的管护,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保项目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

第二十七条

项目建设完工后,应委托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对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二十八条

要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从项目申报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

—7— 项目档案管理。

第二十九条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督促项目管理单位对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实施方案)批复的各项内容后,应在3个月以内申请竣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市级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市级初验合格后申请省级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二)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三)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投资计划下达文件;

(五)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

(六)竣工决算、竣工审计报告;

(七)工程质量检验报告;

(八)其它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省农业厅接到验收申请报告后,根据权限组织竣工验收。

—8—

(一)中央投资600万元以下、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由省农业厅发展计划与财务处组织验收;

(二)中央投资2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由省农业厅有关行业处(局)组织验收;

(三)中央投资100万元以下的,委托市级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省农业厅备案。省农业厅视情况进行抽验。

中央投资600万元以上的,按程序报请农业部组织验收。第三十四条 竣工验收应组成验收组。验收组由验收组织单位、相关部门及项目管理、工艺或工程技术、基建财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含5人)单数。其中工程、技术、财会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三十五条

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核发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对不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由验收组织单位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无法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验收要求的,由验收组织单位逐级将验收情况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六条

中央投资低于50万元的项目,竣工验收组织部门可以视情况简化验收程序,但须将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表上报省农业厅备案。

第三十七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办理竣工

—9— 财务决算审批,并根据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六章

违规处理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

(一)不按权限及时限要求报批初步设计与概算的;

(二)未按规定履行项目报建程序的;

(三)未按要求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

(四)滞留项目资金,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

(五)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或者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移交不及时的。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采取第三十八条的处理方式之外,可停止拨付建设资金;情节严重的,撤销项目并收回项目资金:

(一)投资计划下达后,在规定的开工期限内未完成项目选址手续的;

(二)投资计划下达6个月后尚未开工的;

(三)擅自变更建设性质、内容和投资规模的;

(四)建设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隐患的;

(五)财务管理混乱的;

—10—

(六)套取、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采取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处理方式之外,可减少或暂停安排所在市、县和项目建设单位新建项目:

(一)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

(二)建设单位有2个以上在建项目未按时完工的;

(三)项目实施存在严重问题,导致项目不能发挥基本功能的;

(四)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的;

(五)未完成项目整改工作的;

(六)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第四十一条

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有关人员违规违纪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承担监管、监督责任的人员要尽职尽责。对由于不尽职责发生问题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失职责任。

第七章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是指使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以扩大生产(业务)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能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新建、扩建、续建工程项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

—11—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是指国家安排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预算内专项资金,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和建设单位与之配套的项目建设资金。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省农业厅原制定印发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陕农业发[2006]257号)同时废止。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浅议加强基层农业项目资金管理 篇6

关键词 基层农业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近年来,国家对于财政管理工作愈加重视。从预算、绩效、管理和执行等方面对于财政制度进行完善。作为国家农业政策的具体体现和财政对于农业发展的扶持,农业项目,尤其是基层农业项目资金在国家财政资金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基层农业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效率和力度直接决定财政资金所发挥的效用。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府对于基层农业建设投入资金日益加大,为社会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环境,推动农业综合生产力快速增长,奠定了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坚实基础。但这其中依然有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表现于基层农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方面。

1 农业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资金管理主体不明确,所设立项目资金规范性不足,资金涵盖范围不清晰,资金支出方向模糊。项目建设预算缺乏严谨性和明确的标准,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就以争取立项和投资为目的上报,导致项目建设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无法顺利进行[1]。项目资金支出与项目建设很难具备统一的进度。资金相关财务功能表现不足,管理意识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项目资金无法及时落实。基层农业项目建设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责任划分和清晰的任务分配以及严格的管理秩序,内部不具备健全的控制制度,财务方面,尤其是会计方面的工作没有坚实的基础。此外,地方配套资金无法及时落实,地方财政对于项目建设无法提供保障,容易造成建设项目进度慢,质量不符合标准,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强化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

针对基层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设立项目资金设立之初,就应考虑到当地农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政府出台的诸多法律法规和基层农业项目建设相关的制度给予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工作制度方面的支撑。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政策法规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把控其实质内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2.1 制定完善的项目建设书

首先,搞好项目选址,拟定方案。选定2个以上项目实施地点,根据该地的交通、气候、劳力等科学地预算成本,并进行比较,择优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根据方案制定可行性项目建设书。初步设计的实施,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施工准备,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评价,验收工作等实施过程都应遵循相关程序。所有阶段都应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建设的批准文件。对于所建设项目的性质,负责单位,项目包含内容,项目质量,项目投资规模等各方面不得进行随意变更。项目施工之前,要严格按照项目投资计划和审批文件进行项目建设的组织工作。前期基础工作全部完成并获得审批之前不能进行项目施工。

2.2 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合同

项目合同在项目建设法律文件中占据主要地位。但现实中,许多项目建设单位的合同不具备与之匹配的地位重要性。没有起到对于项目质量必要的约束责任。甚至存在不签合同,或者建设过程不遵从合同规定的情况,直接导致项目建设各阶段,各方面混乱无序。

2.3 项目建设中应存在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对于资金的使用严格遵从国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相关规定。项目款的支付完全依从于法定资料。避免国家资金被挪用套取和非法侵占。其次,项目建设单位提高自身管理意识,建立严格制度,基本建设资金拥有专门明确的管理主体和账户。费用支出形式遵从国家规定,规定银行转账的,坚决避免现金流动。再次,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杜绝。最后,立足实际,节约成本。项目预算工作科学严谨。对于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为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合理性和运行安全性提供保障。

2.4 加强检查工作和监督工作

首先,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项目建设进行反复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其次,工程咨询,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为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性,安全性和项目实施的顺利性提供保障。再次,项目建设过程各阶段情况都要定期向外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建立顺畅的监察举报通道。最后,做好后续工作。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注重竣工验收工作。项目建设完成后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项目的评价工作提供直接条件。

2.5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作和招标投标工作管理

目前,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政府采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竞标单位或企业资质审核应严格把关,以确保竞标质量,竞标价格随市场波动而上下浮动。符合法律规定招投标规定的,必须进行具备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的招标投标工作,招投标要具备规范化的操作,并遵从诚信原则[2]。坚决禁止招标的虚假性。项目中标单位必须遵从合同规定,不得私自对项目进行转包。政府采购工作要有科学性和自身透明度,涵盖项目建设各个方面。此外,基层农业项目建设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充分发挥资金效应和建设项目效应,推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结语

受到地方财政自身存在财力不足以及农业项目涉及范围和时间跨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基层农业建设项目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月玲,魏永信,董保根,等.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及使用的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20):51-52.

[2]谈嵩山.农浅谈加强基层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2200字符业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1):33-34.

农业项目管理 篇7

1.1先进管理方法的缺乏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农业就是单纯的干活, 这种思想对于农业的发展滞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农业机械管理来说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 管理者自身的职责观念不强, 而这种思想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展开产生了消极影响, 而在操作者方面来说, 他们较为落后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农业机械知识, 从而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不够了解或者是在具体操作中进行违规操作, 而其中更严重的就是操作者运用机械设备从中获取私人利益, 而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等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而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农业机械管理的有效进行。

1.2完整管理体系的缺失

我国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上主要依据《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而《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婚丧对我国农业机械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在具体实施中因其在管理上不够全面导致其在有些方面受到了限制, 从而不能够较好的对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而农业机械管理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制度上的不完善, 在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维护, 在实际应用中也不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较好的去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较好的对有关制度和章程进行操作, 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 在具体的管理上导致个人专断行为的发生, 从而使农业机械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 在管理体系缺乏与其相配套的思想研究体系, 农业机械管理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 需要几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管理机械的目的, 从而促进机械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1.3机械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和技术支撑不足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的现状来说, 我国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较好的技术支撑。我国农业受到多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 我国在具体从事农业专业的管理人才上相对缺乏, 而在机械管理的部门中, 有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不足, 对机械知识掌握不足。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农业管理不够重视,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没有较好的引起社会的注意, 而在具体的管理设备和技术上我国还相对比较缺乏, 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较好的保障措施的支撑,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我国专业人才的缺乏的现象。

2 农业机械管理的相关措施

2.1不断更新观念, 加强理念宣传力度

在具体的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 无论是具体的管理者或者是实际的操作者都要根据农业社会的变化不断的更新观念, 在具体的实践中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如可以利用其他有些行业的管理经验比融入农业管理中来。要不断地对农业机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 从而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理念和维护制度, 管理者针对具体情况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农业机械理念的宣传力度, 从而使社会和农民了解农业机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农业观念认识。

2.2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管理体制

农业管理体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和整个农业机械管理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 进行对农业机械的调查和分析, 从而制定适合实际需要的农业机械规范和相关制度措施, 同时还要对有关的监督机构进行不断的完善, 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管理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不断地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在有关共同问题上进行意见交流, 从而更好地解决其自身问题, 从而保证农业机械的各方面都能够较好的和相关部门融合, 从而推动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2.3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我国的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农业机械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地更新观念, 不断在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改进和问题的调整, 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农业机械进行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研究, 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准, 农业机械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与农民进行沟通, 从而在农民的具体使用中获取相关的应用信息, 从而把反馈的信息的改进设计运用到机械设备当中去, 从而使机械设备更好的投入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

2.4注重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技术人才比较匮乏, 农业机械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外直接招聘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人才, 也可以对那些内部优秀员工进行重点培养, 从而做到储备人才的目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慧.加强农业机械管理, 发挥农业机械重要作用[J].北京农业, 2013, (9) .

农业景观在现代农业项目中的运用 篇8

在物质文明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时期, 人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土地种植粮食, 土地带给人们的是近乎于“收获”的心理体验。人们欣赏土地, 是因为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联想到衣食之源、财富积累、国力昌盛。这点可以从古代诗人的田园诗中可以看出:“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歌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 场圃亦就理” (韦应物《观田家》) 。此外土地因四时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色彩, 展现土地的美感, 人们从而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另外人们对土地的欣赏蕴含着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人们辛勤劳作, 获得衣食来源, 形成了许多传统美德, 如吃苦耐劳、尊老爱幼、耕读持家等, 土地成为了这些精神内涵的承载。

真正的观光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是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业景观、聚落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形式。现代社会人们对农业景观的欣赏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 人口增加, 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化, 导致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 而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更加促进了欣赏农业景观这种旅游模式的发展;二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 现代农业往往是规模化生产, 具有更多人为成分, 体现的是理性指导下的规整之美, 农业从单纯的生产变成了一种“大地艺术”。在现代社会中, 应用农业景观的项目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着重利用农业的景观价值, 即在公共区域以造景为主要目的, 如沈阳建筑大学的农田景观 (图1) 、海淀公园的京味水稻田等项目 (图2) ;二是以教育、科研、生产功能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园, 如江苏禾木农博园、聊城“凤凰苑”农业科技园;三是以提供旅游服务为主的农博园, 如无锡农业园 (图3) 。

2 着重利用农业的景观价值的项目

目前农业景观中利用最为普遍的为稻田景观。水稻, 属禾本科, 单子叶, 性喜温湿, 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我国有悠久的种植水稻的历史, 而稻田是人们记忆的载体, 看见稻田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 激发人们对过去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的回忆或者想象, 产生文化认同感。大尺度的稻田产生景观的整体感, 产生开阔的大地艺术般的美感;连绵起伏的稻田可以带给人们视觉和精神上的真正的放松。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稻田建筑景观、海淀公园的京味水稻田都利用了稻田景观。稻田四季更迭, 产生不同的景象。

2.1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稻田景观, 为俞孔坚设计所设计的成功利用稻田造景的项目, 并在2010年获得ASLA景观专业奖, 其设计理念主要是对城市化的不合理扩展、耕地日益被侵蚀、粮食问题日益严重而人们却日益不珍惜土地和粮食的反思。

2.1.1 该项目有以下优点。

(1) 观赏期长。场地采用东北稻, 而东北稻有较长的观赏期———150~200天的生长期;而且见效快, 几个月内就可以形成四季交替的稻田景观。 (2) 建设成本低, 技术要求低。建设成本约151万, 平均约112元/㎡。而普通景观造价约600元/㎡, 稻田景观比一般景观造价节省约: (600-112) ×13500=6588000元。 (3) 管理成本低, 稻田无病虫害, 不使用除草剂、农药和化肥, 采用人工除草, 使用有机肥, 比传统校园的花草管理还要简单。 (4) 维护成本低, 维护成本约60000~65000元, 我国北方普遍栽植的冷季型草坪维护成本为15元/㎡, 稻田景观与人工草坪相比每年节约维护费用15×13500-6500=137500元。几个普通农民就能很好完成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 还可以有收入。稻田年产量约为3000~3500kg, 脱壳后约2000~2300kg, 市场上精装东北有机大米为20元/kg, 稻田每年收获的水稻价值约为5万元。每年收割后的秸秆可作为建筑材料, 修葺学校的茅草屋。 (5) 尊重场地精神, 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场地原属高产农田, 是东北稻的种植地, 土地肥沃, 地下水位高, 适宜水稻种植。 (6) 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农田景观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有直观的认识, 包括24节气文化。师生对水稻种植过程的参与, 潜移默化中形成珍惜土地和粮食的观念。学校每年在固定时候举办插秧节、收割节, 接待中学生参观稻田。稻田年产近万斤的稻米, 被包装成学校的纪念品, 被称为“建院金米”。

2.1.2 设计特点。

(1) 大田稻作基地上的读书台:在大面积均相的稻田中, 便捷的步道连着一个个漂浮在稻田中央的四方读书台, 每个读书台中都有一棵庭荫树和一圈坐凳, 它们是自习读书和感情交流的场所。场地位于教学区和运动场之间, 东北面为学校图书馆, 是学生们紧张学习生活之余休息放松的场所。 (2) 便捷的路网体系: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 用直线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 形成穿越于稻田的便捷路网。3m宽的水泥路面中央, 留出宽20cm的种植带, 专门让乡土野草在这里生长;座椅散布在路旁的林荫下。 (3) 强调景观的动态过程:从春天的播种, 到秋天的收割, 到冬天收割完留在田里的稻米斑块及稻茬, 以及晾在田间地头的稻穗垛子, 都被作为设计的内容。 (4) 可参与性:校园稻田是学校师生参与劳动而共同创造的景观, 参与过程本身成为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参与, 校园景观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5) 生态性:场地收集的雨水通过植物根系净化, 最后蒸发和下渗补给地下水, 当雨水不能满足稻田灌溉时, 水泵将水由中央水系抽到稻田西北侧的水泵中, 通过埂道上的小孔流到田里。当田里水量超过水稻需求时, 多余的水由场地地势较低的东南侧的排水口排出, 进入市政排水系统, 稻田的储水深度为700mm, 最大储水量为7200m, 沈阳地区的年均降水为6904mm, 场地每年降水产生的径流量约为年平均90000m3, 绝大部分降水可储存在稻田中加以利用。 (6) 管理:管理者向田里投放250kg的蟹苗, 每年秋收时保留2块稻田不进行收割, 引来麻雀觅食;稻田成为麻雀、青蛙、浅水蟹、鱼虾、螳螂、蝉、瓢虫、蜜蜂、蝴蝶的栖息地。

2.2 海淀公园的京味水稻田

海淀公园的京味水稻田位于北京西北四环万泉河立交桥的西北角, 西临规划高尔夫球场, 远借西山风景, 东、南两侧分别为西北四环路和万泉河路以及高层居民楼, 是噪音及景观不佳之处。稻田位于西侧低洼处, 远借西山风景, 近品稻香蛙鸣, 再现历史上京西稻田的自然风貌。以稻田、小溪、卵石滩、水生植物为造景元素。低洼的地势使得这片区域水源异常丰沛, 更成为人们开发水田作物的理想场所, 场地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 “稻畦千顷, 江南风物未宜夸”。

设计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 细节处理。稻田局部点景处安装水车、草亭、水井等特色小品, 突出水乡氛围, 营造一种“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悠远意境。 (2) 铺装材料。为了营造丰富的稻田景观, 运用毛石、原木、田埂、卵石等自然铺装材料, 栽植京味水生植物, 岸边的铺装上采用青石板、原木、毛石、卵石。根据俞孔坚反规划的原理, 朴素的带点人工痕迹的小路比起未经处理的原始田埂小路更容易为人亲近, 从而得到保护。设计将传统的田埂小路提炼做成毛石路与木栈道, 使得游玩更为方便, 又不失自然野趣。 (3) 水岸岸线。水岸岸线设计得自然流畅, 幽回婉转, 变化丰富。 (4) 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上以旱柳、垂柳、碧桃、山杏为基调树种, 突出春季“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特色。

2.3 规划设计要点

(1) 师法自然, 即根据场地本身的条件———地形、土质、地域、降水、温度来决定作物的种类、种植方式、种植时间。同时还应该考虑四时的景观, 尤其是当作物收成后也应做到有景可赏, 如农田景观可搭配常绿观果树种, 而划分区块种植不同时期成熟的作物, 或者实行连作的模式。 (2) 强调可参与性。设计中要考虑到游人的可参与性, 只有游人亲身参与体验才会感受到农业景观的美。如稻田景观应设计便于行走的田埂, 以及良好的排水系统, 保证水质的清澈, 以免滋生蚊蝇, 影响观赏。 (3) 选择适宜的作物。农田景观中并不是所有的水稻都适宜营造农田景观, 有些水稻的观赏性不高, 因而造景效果不佳, 有些水稻的生长期过短, 因而造景时间不长。一般观赏用水稻是欣赏其叶片、稻穗或特殊的形状。一些观赏水稻品种色泽艳丽、随风飘逸的长芒具有流动美感, 可以用来布置田园景观。近年来, 日本育成多种观赏水稻, 如筑紫、红浪漫、朝紫、奥之紫等等。

3 现代农业科技园

现代农业科技园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以高产、高质、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或项目为目标, 依靠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通过政府对企业、集团等社会力量的引导增大社会参与度, 形成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 以此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发展方式。由于农业科技园的主要特点在于主要其科学性、高效性、生态性与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非其景观观赏价值, 因此它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合理地规划布置各功能分区, 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资源利用更加节约, 其次是为工作人员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3.1 江苏禾木农博园

3.1.1 概况。

江苏禾木农博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边城镇, 园区占地面积近266.67hm2, 建成了五区———无土草毯示范区、设施农艺区、应时鲜果区、生态林区、循环农业馆, 二馆———都市农业馆、农耕文化馆, 二山庄———禾木山庄、农林山庄等景点。

3.1.2 设计特点。

园区的景点生态大道、种质资源库、百草园、竹种园、小型湿地等景观主要分布在入口处, 园区主要由大棚、温室组成。 (1) 生态大道:位于园区入口处, 全长1km, 采用高尔夫果领等种植技术, 草坪看起来特别平滑、青翠, 像一条绿色的地毯, 即使在冬天也鲜脆欲滴, 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2) 百草园:面积0.84hm2, 引进各类观赏草80多种, 每种草都设置了名牌, 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各个景点的设计比较粗放, 并没有过多的人工痕迹, 这种规划方式给人一种山林野趣的感觉, 但是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 如座椅、垃圾桶。 (4) 现代农业馆展示了很多罕见的植物和先进的栽培技术, 如“浅叶流水栽培”这种高产、节水、节肥的生产模式;物联网技术对大棚温度、湿度等的实时监控、调节, 使得作物能够不间断地生长。 (5) 都市农业馆展示了很多性状优良的室内绿化植物, 如金毛狗蕨等室内喜阴植物组成的植物假山, 既可美化居住环境, 又可吸收有害气体;“无根植物”不需要土壤, 极易管理, 能吸收空气中高的有效成分自我生长, 而且能吸收室内的甲醛和苯。

3.2 农业科技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构成上首先应配置种植业、养殖业和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土地以及设施农业 (管理用房、仓库) 用地以及员工的生活区, 在规划上可以是各功能分区自成体块, 也可以相互渗透, 具体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使生产过程效率更高, 加强各区域之间的沟通。其次要考虑今后的休闲旅游、商业和餐饮住宿等建设用地的发展空间。如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将园区划分为6个功能区, 分别是设施农业主题公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及预留用地等。

农业技术是农业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 而珍贵奇异的植物也是农业科技园的主要吸引力, 因此园内应有一套说明体系 (植物标牌标识、生产种植技术介绍牌等) , 浅显易懂并且完善地展示这些信息。

4 农业博览园

农业博览园就是在一定区域内, 设置乡村景观, 采用度假村式的规划方式, 具有农业展示、旅游休闲、科普体验等功能, 让游客体验农事活动和乡野风光的农业园, 园中一般建有具当地特色的乡村建筑或乡村聚落, 展示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乡村文化、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业景观, 使游客在具有人工痕迹的“自然景观”里放松身心和缓解压力。

4.1 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

4.1.1 概况。

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位于锡山区安镇胶山村北麓, 总面积1km2。园区大棚建筑面积18000㎡。农博园由农业博览展示区、生态康体康居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和农业旅游观光区4大景区组成。园内主要景点有高科技农业展示馆和农耕文化生态餐厅。

(1) 高科技农业展示馆:展馆分东西2栋玻璃钢架结构温室大棚, 总面积1万㎡, 馆内通过竹木廊架分割不同区域, 加上不同的景观小品, 搭配种植各类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类新、奇、特的观赏性植物100余种, 寓意吴地文韵、农科奇观、创意田园。根据奇瓜异果的生长特性合理布局, 东展厅主要种植各类蔬菜、瓜果品种, 西展厅主要以各类花卉、热带植物为主。除了各类观赏植物外, 还集中展示了无土栽培技术、先进的设施栽培、生态美观的立柱栽培、滴灌栽培等先进技术;这里是一个集休闲、观光、游玩、科普教育的寓教于乐, 娱教于人的好场所。

(2) 农耕文化展示馆:位于农博园北侧, 占地约1000㎡, 由3部分组成———序厅、四季厅、吴地农居。序厅主要以中国农事文化24节气为展示主线, 以场景化展演为主要手段, 结合文字、图片、模型等展现手法, 突出农事文化系统和生动典型场景。四季厅有春、夏、秋、冬4个展厅组成, 春厅展现江南一带春季农活以养蚕的蚕桑经济为主, 夏厅妇女们踩着采菱桶采菱, 5月端午插菖蒲避邪, 秋厅收获季节, 展现了当初的扬谷工具, 冬厅展现农村过年喜庆, 杀猪、酿酒等习俗。

(3) 开心菜园:农博园利用独特的资源, 建设现实版的开心菜园, 共有菜园2hm2, 设计将所有地块分割成小块, 每块约10㎡, 30元/㎡, 可对外认领招租, 每位业主可认养2~3块。

(4) 生态餐厅:别具特色, 游客可以一边品尝新鲜健康的蔬菜, 一边听着啭啭鸟鸣, 仿佛在森林中就餐, 别有一番风味。

4.1.2 设计特点。

无锡农博园的景观规划采用自然风景园林式, 即曲折的园路、疏林草地、蜿蜒的岸线, 富有野趣。但景观的细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如植物配置、建筑的颜色和材质都不合理。此外, 植物造景也只是用了常规的景观, 并没有应用作物造景, 没有体现都市农业 (urban homestead) 的概念。游玩设施:园区可租借电瓶车和自行车, 方便游客游玩。

4.2 农业博览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4.2.1 展示文化。

设计中结合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农博园的文化内涵应该是乡村风情, 包括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风物———地方特有的景物;风俗———地方风俗;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 吸引旅游者前来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

4.2.2 生态性。

农业观光园往往尺度很大, 因此对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农业生产区, 通过在单一农作物板块间穿插其它农作物增加物种多样性, 提高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同时可以利用不同作物色彩的不同, 增加艺术效果。非农业生产区的植物配置应营造植物群落, 注意乔灌草地被的搭配。农业生产区与旅馆等服务设施相结合, 将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引进节水设备, 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多次利用。合理施用肥料, 避免富营养化污染。若靠近或者内含自然湿地, 如河流、湖泊等的流域, 应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4.2.3 经济性。

选择乡土树种, 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地农作物和观赏草来适当替换常用绿化植物。

4.2.4 植物景观营造。

营造景观的植物主要分为攀援类植物、观花类植物、观果类植物、彩叶类植物、草坪及地被植物。

4.2.5 参与性。

人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分离, 增加各个区块之间的联系, 方便游客游览, 由于观光农业注重参与性与娱乐性的特点, 区块内园路要强调可进入性。园路应自然流畅, 仿造乡间小路的质朴宁静、曲径通幽。

4.2.6 规划尺度。

区块的尺度不能只顾生产利益的最大化, 还应注意游客的心理需求。区块之间及区块内部的环境营造应自然生态, 人工痕迹不宜过重, 避免规则大尺度、不生态的铺砖广场。

5 嵊州绿城农业综合体

5.1 概况

嵊州现代农业综合体位于嵊州主城区西南部, 横跨澄潭江, 北邻甬金高速, 南侧为山林生态风景区, 东侧为独具地方特色的越剧城、民间工艺园, 西侧为风景秀丽的独秀山风景区, 具有优厚的人文景观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 (图4) 。项目总占地161.5hm2, 位于澄潭江南岸, 东临越剧发源地施家岙。

5.2 规划设计建议

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基地条件, 保留大部分的果园和菜田, 并通过规划整合, 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集约化, 并且保留了农田景观, 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1) 园区应包含5个功能分区:综合服务区、现代农业展示区、休闲农业区、采摘农庄以及农业生产区。综合服务区承担园区科研、接待、培训、办公等功能;现代农业展示区依靠智能温室、智能连栋大棚与连栋大棚展示绿城现代农业科技生产范例;休闲农业区主要承担休闲旅游功能, 提供游客在梅林烧烤、品茶的体验;并在滨江湿地开辟亲子菜园, 建设儿童游乐场;采摘农庄主要利用原有九九农庄规划采摘园区;农业生产区主要承担园区农业生产的功能。 (2) 园内应具有三级交通系统, 分别为主干道、农用道路与步行道路。各主干道环路互为串联, 交通极为方便, 铺装上采用可渗透于水的生态铺装材质。 (3) 水处理:保留现有的水渠, 通过改变堤岸的形式, 降低水位, 方便游客亲水, 增加参与性;保留基地原有的水塘, 并改造使其成为具有蓄水灌溉、亲水观光功能的景观用水。 (4) 展示基地文化:基地具有悠久的越剧历史, 可以在滨区营造临水戏台, 提供人们表演越剧的场所。

6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 农业景观具有以下功能:

(1) 经济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 实现一产与三产的结合, 在降低土地集约化的同时, 提高单位土地的收益, 增加农民的收入。 (2) 生态功能: (1) 为城市的生态屏障, 防止对耕地侵蚀的行为, 保护了耕地, 限制城市的盲目扩张; (2) 农业区域空间具有净化污水、消解有机有毒物质、钝化或降解无机有毒物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3) 休闲功能:淳朴的自然风光也为生活压力日益增长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放松自我的机会, 逃避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生活。 (4) 教育功能:青少年素质活动的基地, 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了解农耕文化、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在旅游过程中, 游客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教育, 增强环保意识。

发掘与利用农业景观表现了人们对农业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新思考与定位, 体现了农业与现代生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董鹏, 李凯, 袁艳平.发展景观农业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 2011 (11) 。

[2] 张欣荣.上海乡村旅游景区植物应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3] 俞孔坚.城市里的丰产稻田——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设计[J].园林, 2007 (9)

[4] 赖雨青.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使用后评价[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4)

农业外资项目监测评价管理探析 篇9

监测评价工作,作为监督工程进度、支付情况和效益发挥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项目启动实施以来,省、市、县三级项目单位均配备了监测评价管理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按期向亚行提交相关报告,较好完成了项目监测评价工作,受到亚行好评。

1山西河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监测评价做法

1.1科学设定指标,组织开展项目基线调查工作

为对项目实施前后的效益和影响进行全面、客观分析,在项目启动初期,组织市县项目监测人员开展项目基线调查工作(以2009年为基期)。建立项目基线调查工作指标体系,内容涉及农村农户抽样调查、县级乡级基础数据、农户基本情况等内容,组织市县监测人员对项目基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项目实施前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进行分析汇总。

1.2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项目实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从项目实施初期,就应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将项目实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于种植类项目,要求农户尽量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在日光温室和拱棚项目中,提倡使用防虫网和诱虫黄板,减少农药使用量;购置节水设施,推广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技术,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建立了合理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项目区空气、水质、农业灌溉、土壤肥力等方面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除此之外,还将环境监测工作穿插于日常工作中,通过实地调研,对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定期监督检查,指导农户按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3认真组织市县监测人员做好项目常规监测工作

根据《项目协定》和《项目管理手册》等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各市县项目监测人员对项目工程、财务、支付、培训、咨询等工作进行定期监测,及时采集汇总相关数据,按时编制完成《项目进度监测报告》。截至目前,已向亚行上报《项目进度监测报告》共20期。组织市县项目办开展项目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及时采集相关数据,在对所报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起草《项目环境监测报告》,目前已向亚行上报《项目环境监测报告》共6期,圆满完成了项目监测评价常规工作。

1.4强化人员能力建设,定期开展监测评价培训

为提高各市县项目办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省项目办每年组织项目监测人员开展监测培训工作,内容涉及项目基线调查、效益分析、环境监测、完工评价等方面。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与项目人员授课、课堂讲授与地头培训、讲解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等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大大提升了监测人员业务水平,保证上报数据较准确、合理,提高了监测评价工作整体水平。

1.5及早开展项目完工评价工作

完工评价是项目监测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行对项目开展后评价的基础。从2013年开始,加大项目调研力度,通过查看项目档案、听汇报、问询等方式,走村访户,了解各子项目效益发挥情况,为项目完工评价工作做准备。2015年,随着项目进入尾声,工作重心从常规监测向完工评价转移,对农村、农户抽样调查工作进行安排,指导各市县按照要求,对项目整体实施和效益发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赴项目市县督导检查,对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强化与亚行沟通力度,了解亚行对《项目完工报告》编写格式和具体要求。目前,项目完工评价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项目完工报告大纲》已完成,《项目完工报告》正在起草编制中,将于2016年年底前修改完成并上报亚行。

2项目实施成效明显

监测评价结果显示,项目的实施发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1经济效益明显

截至2015年底,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12.97×108元,占中期调整后总投资14.06×108元的92.2%,实现产值18.9×108元,人均增收近3 500元。

2.2项目社会效益突出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项目区养殖业、特色高效优势农业和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直接带动农户39 719户,受益人口达17.9×104人,占计划目标的82.7%;创造劳动就业机会10×104人以上,其中妇女参与达近6×104人,参与率达55%以上。

2.3项目实施生态效益明显

项目实施增加绿地覆盖面积7 780 hm2,提高绿地覆盖率0.1%,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296×104t,年可降低固定粉尘3.89×104t,养殖项目年增加有机肥还田120×104t。90%的日光温室项目户采用管灌、滴灌、渠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约30%左右,大大提升水资源使用率。

规范、高效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该项目于2015年获得了“亚行最佳表现贷款项目”称号。

3项目监测评价存在的问题

项目的监测评价工作总体进展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监测评价工作的开展。

3.1项目设计与监测评价框架中部分指标设计不合理

项目设计与监测评价框架(以下简称DMF)中绩效指标的设定十分关键,它的完成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亚行对项目实施的总体评价。由于监测人员没有参与设计,项目DMF中绩效指标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具体来说,多年生作物的产出单位设为吨,且是按盛果期产量进行设定。这会造成到项目结束时,苹果、梨等多年生作物由于未进入盛果期,根本不可能达到设计产量,这必然会影响亚行对项目的总体评价。

3.2项目监测人员变动频繁,影响监测正常开展

部分市县项目办领导对监测工作不重视,认为监测工作就是报报数据,与工程、报账工作相比无足轻重。认为只要完成了工程,通过了验收,即使不报监测数据,也会得到项目报账的这种心理,导致部分县监测人员变更频繁,监测工作被边缘化,甚至可有可无。还有不少市县监测人员身兼数岗,既要搞工程,还要做报账,又得搞监测,疲于应付,导致所报的数据质量不高,存在漏报、错报现象,这都影响到了监测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

3.3《项目进度监测报告》上报频繁,增加监测人员负担

根据同亚行谈判情况,要在每季度第1个月月底前向亚行报送上一季度《项目进度报告》,一年共上报4次。起草《项目进度报告》是十分繁琐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数字繁杂而琐碎,牵一发而动全身,内容涉及到5市26个县及各个业务科室,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及时递交报告,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十分辛苦。但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并不是每个季度都有工程完成。比如,一季度工程量十分少,甚至根本没有,但还得如期起草报告,反映当期无工程状况,大大增加了监测人员工作量。

3.4项目监测数据上报不够准确,存在重报漏报现象

根据《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单位完成计划工程后,可由县项目办组织开展工程验收,验收通过的工程即可作为项目已完成工程监测上报省项目办。在实际操作中,市县项目人员经常通过电话形式口头上报省里,随意性较大,数据漏报、重报现象时有发生,这都无形中加大省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

4建议与对策

认真总结现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对下一步监测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 DMF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

监测人员要尽早参与DMF设计,确定合理、可行的指标。种植类子项目产出单位要设定为公顷等面积单位,指标设定宜粗不宜细,宽泛而灵活,可操作性强,利于亚行给予项目“满意评价”。

4.2要高度重视项目监测评价工作

监测评价工作是亚行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从项目实施进度、环境监测到完工评价等内容都需要项目单位监测人员编制上报亚行,是亚行了解项目的一个重要渠道。亚行的监测评价业务由实施评价局负责,近几年,随着亚行对项目评价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强人员、制度、资金等方面投入,评价局也随之升格为正局级单位。因此,项目单位要高度重视监测评价工作,尽量使监测人员固定、专职,如特殊原因造成人员变动,要尽快补缺,保证监测工作连续性。要加大监测工作话语权,将监测评价工作与年底项目系统评比表彰相结合,提升市县项目办对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4.3《项目进度监测报告》以半年报送一次为宜

在申报下一个项目时,要向亚行争取半年报送一次《项目进度监测报告》,这样既可反映项目当期实际进度,又可减轻监测人员工作负担,从而有时间、有精力从事其他方面监测工作,做更多有意义的探索与创新。

4.4上报监测数据要以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材料为准

对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思考 篇10

1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特点

1.1 分布分散

农业生产受地域、气候、土壤及政策等因素影响, 大多分散于郊区各个乡镇, 地理位置偏远, 且种养的品种生育期不同, 管理上具有周期性。农业科技项目立足于发展地方农业, 一方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另一方面也是对农业生产的科技补贴。因此, 项目分布面广。农业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受人力、时间、空间等限制, 无法对项目的进展实现全程动态监管, 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监管到位。

1.2 多学科交叉

农业涵盖的领域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 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动态, 同时必须具备管理方面的组织协调能力。由于我国项目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

1.3 参与人员结构复杂性

农业科技项目包括科技攻关、成果推广、转化等多种类型, 这些项目对参与人员科研水平、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不同。如攻关项目注重基础性研究及技术开发, 对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较高;而推广项目更多地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 要求参与人员不仅能指导生产, 更要求熟悉推广区域的实际情况。

2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亟待完善

大多数科技项目管理重心放在立项阶段, 如前期调研、可行性论证, 在实施过程中以及验收阶段, 监管力度不够;在管理过程中, 通过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管理, 约束力不强;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等还有许多不足, 如:项目没有按照进度开展、经费使用不合理或者未完成合同制定的指标情况下, 没有制定严格的惩罚手段,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予以发展和完善。

2.2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农业科研、高校和推广单位等科研团体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经济利益关系, 难以实现科技资源融合, 造成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 大量科研经费分流, 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1,2]。新兴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部门通过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科技资源配置等方法来提升农业科技项目质量, 实现产学研结合, 就目前而言, 效果并不显著, 据统计, 2012年,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 “十一五”期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3 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

在项目立项阶段, 协调好农业科研、高校和推广单位之间的关系, 将产学研结合作为选择立项的方向之一,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 制定定量考核目标, 对无法量化的内容制定评判标准, 明确奖惩机制;根据项目的特点, 制定实施过程中几个考核点, 把只关注结果的管理方式转变成重视过程管理, 明确将项目日常进展情况定期汇报纳入考核内容, 完善中期评估体系, 通过邀请业务专家现场考察, 验证实施效果和实施进度。

3.2 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培训

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管理部门, 还取决于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实施单位的主管部门。实施单位的负责和自觉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对项目的顺利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显得极为紧迫。因此, 针对实际情况, 开展农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指导相关人员如何申报项目, 实施过程中各方配合做好资金管理、进度管理、项目数据汇总以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

3.3 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后评估

农业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是针对已完成后一段时间内, 对农业科技项目在技术水平、综合效益、项目管理、成果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制定评估体系及评估标准, 定量评价项目成果的后续情况。一方面考察了科技成果的延伸和带动作用, 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应用, 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另一方面及时有效反馈信息, 为决策和管理提出建议, 以提高科技项目质量、决策及管理水平, 为科技决策和计划制订提供依据[3]。

3.4 建立农业科技项目信用档案体系

为规范项目管理过程, 对项目实施单位及实施人员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内容实施情况、项目进度及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信用评分体系和评价标准, 通过综合评分来评价单位及主持人的信用情况, 建立相关信用档案, 作为后续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的参考条件。

3.5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管理

成果档案管理是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一部分,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 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成果产生。这对项目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增强项目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 严格把关档案资料的数量以及质量。二是要明确档案管理目的。农业科技项目归档的内容, 包括项目申报到验收、成果申报到获得奖项、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档案的分析, 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服务。三是要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方便信息查阅[4]。

3.6 推进农业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

构建农业科技项目信息管理平台[5], 分别对项目申报、立项、验收、归档等部分建立管理平台。由项目实施单位通过网上注册, 在线填报项目申请、进展情况、验收总结及经费使用情况等信息, 实现在线打印功能, 统一项目填报格式, 保障填报数据前后一致以及填报格式规范, 确保项目管理效率。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管理平台, 及时掌握实施单位项目进度及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等信息, 同时, 收集项目取得的成绩, 为建立项目成果资源库积累第一手资料, 为提高农业科技项目质量提供参考。

摘要: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现状, 总结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 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以促进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进行。

关键词: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国莲, 谢忠谊, 陈明, 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 :358-359, 363.

[2]陈怡.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学术评论, 2012 (Z1) :147-149.

[3]康力平, 赵丑民, 王禹钦, 等.科技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创新[J].石油科技论坛, 2010 (4) :41-44.

[4]王毅, 张景娥, 张铁桦, 等.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农业科技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 2013, 32 (5) :60-63.

农业项目操作经验谈   篇11

2.发展养殖。搞养殖一定要紧盯市场,讲科学。另外,对所谓的快富信息一定要加以警戒,因为打着农业高科技晃子骗人的比较多。

3.做一些农作物桔杆类的小型投资,可以合伙经营,搞一个桔杆回收站,更可以做一个沼气池。稻草用来做草垫子,用于冬天大棚的保温,还有小麦的桔杆可以做纸等。既是商机,也是农民收益的一个不小来源。

4.通过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对少、精、贵的农业产品进行选择时机的储存,在选择时机的销售,这个差价,如果做好了,肯定是不错的。

5.如果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可以找几个外地来的客户进行代收购工作,从中拿取一定合理的好处费。如山东寿光的胡萝卜收购工作,在收购旺季的时候,一天都有赚五六千的。

6.通过市场信息,透过地区差价,时间差价等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区间,时差倒买农产品,不过信息要灵、速度要快。

7.对草编,柳编类市场了解一下,如果你生活的地方适合生产此类的原料,你不妨可以试一下,另外,你预先一定要联系好收购工作。

8.选择当地的名、优、特产品进行开发,如同山东蒙阴的光棍鸡一样,还有什么大娘水饺等,这都是特色。资金充足的,也可以搞一些特色开发,有农业特色气氛的环境开发起来一定不错的。

农业项目管理 篇12

现代农业发展中, 寻求高农作生产效率,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实现农业机械化, 是现代农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考虑到当前农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农业机械管理想要具备强劲的后劲动力, 必须要认清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 农业机械管理的发展

国内农业人口占大多数, 农业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搞好农业生产, 是关系农户生计的大问题。现阶段, 如何提升农作生产效率, 是今后发展农业必然要思考的问题。而农业机械在提升农作效率方面意义重大, 但是, 现阶段, 整体农机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体现在:

1) 农机产品技术不高,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 存在不小差距。尤其高端技术方面, 国内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低, 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正因为此, 国内农机产品价格普遍要高, 产品结构趋向不平衡。

2) 农业机械设备市场定位不准确不清晰, 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比较大, 前景比较广阔, 但是很多农业产品在定位过程中, 由于存在市场定位不是很准确不够清晰。我国很多生产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厂家虽然定位于瞄准了大型农机市场, 但是自身生产的设备在功能和使用性能上达不到相关的要求, 无法满足市场的正常需求。而很多中小型生产厂家, 虽然在客户群体上比大型设备生产厂家较为广阔, 但是设备的定价和使用能力极不协调, 无法满足正常的农业生产需求。

3) 农业机械设备的定价偏高, 由于农业机械设备和制造成本一直较高, 由此也就导致了农业机械的最终销售价格平偏高。在农机市场不管是小型的农机设备还是大型的农机设备, 虽然在购买过程中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额外补贴, 但是由于销售价格偏高, 导致了消费者只能望尘莫及, 暂时不会购买农机设备, 这对农业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技术措施

考虑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提高农业农机化水平,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 普及农机农业推广水平, 是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最根本的要求。针对目前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今后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务必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3.1 重视技术创新, 提升技术水平

提升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 应加大对农机技术的创新。将创新的理念, 融通到技术投入的每个环节。同时, 在财力和物力多方面, 均应给于足够的支持。针对性开发的农机新技术, 务必切合实际因地制宜, 适合本地农艺操作要求, 使农业机械密切联系农业生产。总之, 技术上的创新, 确保农机始终处于高科技水准。

3.2 准确市场定位, 明晰顾客群体

找准农机推广市场, 明确客户群体, 是高农机推广效益的关键。今后农机的研发和推广, 必须切合客户需求, 开发相应的农机产品, 确保开发生产的农机功能, 很好地满足农户的操作需求, 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总之, 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 必须要有清晰的市场布局, 确保市场定位的合理性。

3.3 优化产品制造, 控制销售价格

目前, 农机产品价格高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 影响着农户购机的热情。对于农机价格高的问题, 有必要自多方面着手解决。第一, 控制农机研发成本, 降低制造成本输出, 提升农机实用性。第二, 优化产品制作工艺, 提升农机生产效率, 降低农机制造成本。第三, 完善直销渠道, 剔除中间环节。自上述三方面的努力, 将很好预控销售价格。

3.4 加强农机推广, 调动购机积极性

重视农机推广工作, 在发展农机事业中很重要和关键。加强农机推广, 将先进实用的农机具, 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 达到提升农作效率的目的。由此, 在农机管理工作中, 农机产品的推广和发展, 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做好此项工作, 第一, 农机管理人员务必了解先进农机技术的发展动态, 掌握最先进的农机设备, 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其推广到需要的农业生产中去。第二, 拓宽农机推广渠道, 积极构建农机推广信息平台, 引导民众了解更多的农机信息。此外, 重视农机宣传, 提升民众对农机性能的了解, 重视农机技术培训, 增强社会对农机的普遍认同度。

4 结语

目前农机器械管理过程中, 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管理过程中, 要想实现农机机械管理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就需要及时的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不断优化农机机械管理的产业结构, 增加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资金投入, 降低机械生产、研发和销售过程中各项成本, 最终降低设备的价格, 真正的惠及千万农民。

参考文献

[1]张莹.农业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6, (5) :22.

[2]金凌.农业机械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 2014, (24) :127.

上一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分析下一篇: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