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新闻

2024-10-03

国际科技新闻(共10篇)

国际科技新闻 篇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说过,“争夺强权的斗争不仅以政治压力和军事力量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争夺人心的斗争”。而这场赢得人心的战争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传媒在海量的数据、事实面前,它不是照样传递客观信息,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对信息加以筛选,经加工整理,强化自己的观点、满足本国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需求。这些信息经过传递最终会在国际公众脑海中定格,形成国际形象。所以可以说,传媒虽然并不能决定国际公众的思想,但它却可以左右国际公众的思想。徐小鸽教授就曾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传媒业迅速扩张,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散播信息能力的提升,其实质是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争夺。在这场较量中,我国由于新闻传播实力较弱而处于劣势。西方媒体包装下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中国在全球信息传播中力量失衡的一种体现。只有在客观分析国际新闻格局的背景下,总结中国科技发展中的特征,才能辨识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形象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新闻传播格局“西强我弱”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信息传播网络,垄断了世界传媒的声音。据相关资料,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占据世界新闻总量的2/3,[2]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基本上主宰了全球国际新闻的报道。[3,4]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滞后,致使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中总是处于劣势,它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日益加剧,中国也不例外。资料显示,新华社的日发稿量为200万字,美联社为1700万字,合众国际社为1700万字。中国海外发行的报纸只有人民日报等少数几家,美国海外发行的报纸杂志有400多家。中国中央电视台仅第4套、第9套节目实现了全球覆盖,美国的卫星电视节目已经占到全世界卫星电视节目的50%以上。[5]在全世界的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中文的信息只有0.4%,而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6]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自由散播信息的能力能够增加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劝诱潜力。[7]中国传媒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对等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中话语权的缺失。由此,中国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哪怕中国通过调整国家的行为表现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来努力改善已有的国际形象,很大一部分相关信息也会被西方媒体过滤掉,而达不到国家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国际科技形象发展存在三大矛盾

1、多维性与统一性的矛盾

国家科技形象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反映。科技领域的各个要素在国家科技形象中所占的地位、表现形式和影响力都不同。各要素之间不能替代和取代,更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化或平均化。各种科技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国家科技形象的多维性特点。

多种科技要素的综合传递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形象。如果各科技领域协调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统一性,则有利于国际公众对该国国际科技形象的认知。反之,在国际公众中易于形成混乱的国家科技形象。

我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科技事业几经波折。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各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虽然在部分领域获得了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成果,但部分生产部门仍保留有十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这种反差给构建中国统一的科技传播形象造成了困难。

2、连续性与突变性的矛盾

对于国家科技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特征。良好的科技形象基础有利于促进国际公众对科技形象认知的良性发展,不良的科技形象基础则将成为建立良好国际科技形象的巨大障碍。

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会促使特定国家在某一特殊时期进入跃升期,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在内的综合国力会大幅提升。这种变化打破了国家科技形象连续性变化的轨迹,更多的呈现突变性。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了重大变革,科技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公众“落后的中国”的固定思维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事实的冲击下,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认识,这是我国科技传播必须解决的一个命题。

3、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当前,科技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首先表现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科技传播依托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期刊、图书、电视、广播等,同时新兴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也对其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组成部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传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将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种多元化导致从传播源、传播途径和受众形成复杂的网络。

新闻媒介是舆论的激发器、承载者,它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需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激励国民,维护国家利益。坚持舆论的主导性是科技传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

科技传播多元性与主导性是一对矛盾体。对科技传播“收”的过紧,一定程度上会使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科技传播内容的可信度较低。对科技传播“放”的过开,则不容易把握对外科技传播的声音。能否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科技形象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八大阻力

1、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滞后性

近年来,国内业界专家对于从问题出发的、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较少。例如:如何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将传媒产业同新兴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结合等科技新闻传播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鲜有论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宏观战略研究和总结科技传播的发展状况。上述科技传播的研究着眼于科技传播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意义,不能真正解决科技传媒业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的问题。

2、科技新闻传媒的边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型的业态,伴随其中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化,科技传媒领域和受众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都给商业媒体了巨大的拓展空间。我国在科技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都受到商业媒体强烈的冲击,科技新闻传媒的定位常常在主流媒体、大众传媒二者间游离,个性和特色日渐模糊。同时,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传媒最为重要的新方式,其个性化服务、互动式服务和多媒体服务直接触动了传统媒体的市场根基,在科技新闻传媒领域也不例外。

中国媒体的科技新闻在新闻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总体水平不高,一些部门还将科技新闻编辑部门撤并。据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中国部分中央级报纸及北京市属报纸为期半年的调研统计,科技新闻的平均比例只占3%至4%,个别报纸甚至仅为1.6%,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科技新闻传媒呈现边缘化趋势。

3、科技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缓慢

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的主流经营模式仍是围绕着传播内容将相关环节联系起来的,这种产业经营实体彼此间相互联系很弱。它对于传播产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利用率较低,开发出的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这种经营模式只是在一个初级层次上运营。对于单个传媒企业而言,经营成本低,运行效率低,产出效益低。而对宏观层面上而言,在社会维持如此低效益的经营实体则需要付出很大的经营成本。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直接导致中国科技新闻传媒业缺乏同世界传媒集团竞争的实力,在对外宣传中往往受制于人也就不奇怪了。

4、对内、对外科技新闻传播方式不加区分

我国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对内、对外传播方式不加区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科技事件,通常用对本国国民的传播思路和传播方式对国际公众。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受众对于同一种表达常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乔舒亚库珀雷默在《淡色中国》一文中也提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传播信息的误读。文中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郑必坚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这一说法是对“中国威胁论”回应。汉语的“崛”是一种象形文字,看起来像一座略有裂痕的大山正在被什么东西冲破。这个字也许在地理学意义上所做的讨论多于国际政治意义:它描绘的是一场地震。“peaceful rise”这个词在国际知识界广为传播,随之产生的效果却与郑必坚的初衷相悖。[8]

5、国际传播渠道不畅,传播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发展不足,整体新闻传播能力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科技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媒体。话语权的缺失导致西方媒体帝国可以根据其国家利益的需要筛选中国科技信息,影响甚至左右本国国民乃至国际公众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舆论导向。即使中国科技传媒将部分中国科技的实际状况通过部分渠道传递到国际社会,但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经过多次信息丢失,最终在到达受众时信息很可能与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出入,因而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6、科技传播体系组成部分相互割裂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机构、组织(包括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学会、科技出版机构、科技媒体组织、科技咨询及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9]在我国科技传播实践中,专业科研单位、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普组织各自拥有相对固定的从业人员团体,组织机构和人员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有效整合专家资源,科技传播体系还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以孤立的传媒资源与国际高效运转的传媒体系抗衡显然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7、科技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构建适宜科技新闻传播特色的定位和经营模式是决定科技传播单位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单位过去属于事业单位,缺少考虑市场因素,因此从业人员结构缺少市场营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这对于科技新闻传播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及其不利。

同时,科学技术向纵向深度发展和横向交叉发展,要求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工作者不光具备新闻功底,而且要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否则很难准确把握科技事件对社会经济所蕴涵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长期沿袭前苏联文理分科的模式,从事新闻的工作者专业层面较单一,对科技成果进行二度创作有很大的难度。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下科技新闻传媒的新需要。

8、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存在预期悖论

科技新闻以科技发现为主要报道对象,尽管报道内容有差别,但其中一点是共同的,即科技知识在科技新闻中必然存在。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科技发现报道随意化、盲从化;第二,自然事件报道求快化、求新化;第三,科技人物典型报道模式化、简单化。

面对扑面而来的科技新发现,多数记者很重视,很快将之报道出去。但在报道中,一味求快,就容易产生失时报道。报道者往往对科技发现持有积极的倾向性态度,但如果分析不站在科学的客观的立场上,即使是善意的赞扬,也会导致受众对新成果的过高期望,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最终会否定成果的学术价值。在意外事件报道中,由于时间有限易于只重事件表象而忽视了本质的真实。宣传正面典型人物,片面强调优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报道出的人物与实际中的人物产生很大距离。这些都会造成科技新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国际形象的塑造。通过经济改革和建设、对外开放以及和平外交等的种种努力,我国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近年来,西方媒体包装下的“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成为困扰我国与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建立互信和合作机制的阻路石。分析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完善中国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提升中国科技新闻传播能力,进而引导国际舆论对我国形成综合的、统一的、客观的国际科技形象。

参考文献

[1].刘继南.《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2].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韩源,王磊.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浅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总第1 00期)

[4].韩源,王磊.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3月,总26卷,第3期

[5].http://ww.media t singhua edu cn

[6].刘伟胜著.文化霸权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7].Eytan Gilboa“,Media Diplomacy:Conceptual Divergence and applications,”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Summer,1998,Vol.3,Issue 3

[8].Joshua cooper ramo etc.al.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翟杰全.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科研管理,2001

双周国际新闻 篇2

这名韩国选手是在eSTRO拿到EM洛杉矶站第五名后加入的,他们用这样的阵容来保证自己在EM ll总决赛上的名次。eSTRO从Hyunjin"miffy"。Son因为一些私人原因宣布自己停止活动后就已经开始和ari接触。termi在谈到ari时说到这名新签约的选手是非常有天赋的选手,而且他相信这样的天赋会给战队带来质的飞跃。ari将会在EM总决赛上代表eSTRO首次登场。

PGS集体跳槽 mym买入波兰劲旅

目前在GotFrag com世界排名中居于榜眼位置的波兰战队PGS在几个月前出现就被传其经营管理出现问题。传言似乎已被证实。如今,MYM已经完成与PGS CSl.6战队的签约,PGS五名主力全体加盟MYM。在PGs俱乐部时,这支波兰队伍囊括WCG、ESWC、SEC等众多世界上最重要的赛事冠军。MYM俱乐部经理Danlel‘Nostra’Thornel也表示了他对此次签约的看法:“我很多年前就已经认识Filip,wlktor和Lukasz。并在去年认识了Jakub andMarlusz。一直以来我都对他们充满期望,现在他们来了,我真的很高兴。他们是战场上最棒的队伍之一,他们有着光明的未来。”

mtw合并noa noa NoA NoA易帜mtw.dk

就在2008即将来临之际,mTw宣布合并NoA,NoA成为mTw旗下的CS战队mTw.dk,同时,NoA的拥有者Lars EIben将从明年开始取代mTw的CEO---Mlrko Scharping成为mTw新的管理者。mTw将同时运行两支CS队伍,而mTw dk主要参加国际一系列的赛事,而mTw德国分队主要是参加国内的EPS联赛。

美国星际选手idra加盟estro

美国选手Greg“ldrA”Fieids最近加盟了韩国职业战队eSTRO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十月份,一个名为星际争霸明星赛邀请了北美最好的16位选手来参赛,在挑战赛中,韩国选手同北美选手的差距显而易见,尽管如此,北美选手还是在几场比赛中发挥的十分出色。但是没有一个人获得真正的胜利。经过eSTRO教练和队员们的一致考虑,G reg“IdrA”Flelds获得了五名选手中最多的支持。

人族选手demuslim离开4kings

欧洲魔坛近来人事变动频繁,这次轮到4KIngs的本土选手DeMusliM。在今天4Klngs官方网站宣布人族选手DeMusIiM离队。之前4KGrubby在接受采访时也曾经提到DeMusllM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这也可能是他离队的原因之一。

丹麦老牌强队asylum整体加盟mod

丹麦传统CS强队Asylum于本月初宣布复出。近日Asylum找到了新东家——MoD(Ministry of Defence),MoD的前任分队mlrror/cAP因西班牙GameGune未成行而与俱乐部分道扬镳,之后MoD旗下的CSl.6分队一直呈现空缺状态。而在Asyjum再度闻人人们视线之时,MoD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几个成名已久的小伙子。

赛事篇

cPL07冬季赛事成鸡肋赛事

到截稿之日起,CPL2007冬季赛已经开赛。在遭到业界的无视和G7联盟的联合抵制之后,CPL07冬季赛终究还是映入了眼帘,但很显然,CPL与往昔的盛况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CPL 2007冬季赛的比赛项目包括奖金被阉割了的CSl.6、CS:s和HaIo 3,从报名参赛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上来看,本届CPL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鸡肋赛事。

DotA成为EsWC08正式比赛项目

DorA(Defense of the Ancients)是一种团队合作和个人竞技并存的RPG地图。自从面世以来吸引了很多魔兽爱好者的目光。目前SK、MYM都已组建了自己的OotA分队。继ESWC组委会宣布了08年的比赛计划以及首批入围的比赛项目后,他们决定将DotA以及第一人称射击游戏Quake 3列入ESWC 08的正式比赛项目。DotA的比赛将在最近的版本地图上进行,并采用5V5的形式。

北美势力问鼎cGs

CGS2007冠霸电玩挑战大会总决赛,在经过长达一周的紧张激烈的角逐后正式落下帷幕,最终芝加哥Chimera获得最后的总冠军。而赛前最为大家所关注的武汉龙队因为签证问题很遗憾的缺席了本次比赛。

峰如略转csl.6即将登录cGs

国际科技新闻 篇3

怎样把国际科技新闻写好、写活, 以增强其可读性、趣味性, 是每个国际科技报道新闻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1]。笔者在充分考虑读者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对如何增强国际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进行了探讨。

一、借鉴国外媒体在科技新闻传播中的采编经验

西方媒体的科技新闻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积累的采编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生活化的报道视角

同样的新闻传播内容采取不同的报道视角, 呈现出来的传播效果完全不同。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 科技对生活的渗透和影响也日益广泛, 无论是太空探索还是基础研究, 无论是新材料的诞生还是生物医学的重大突破, 几乎任何科技新闻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需要我们在科技新闻报道中采取生活化视角, 以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角度来报道科技发现、科研成果。

西方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 为了进一步适应受众的需要, 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可读信息, 国外科技新闻报道采取了新的报道方式:将科技新闻以商业化的视角输出, 通过诠释科技带给受众的影响和便利, 让公众能够更为直观和快速地了解相关信息。这也是《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财经和商业板块中会出现科技新闻的原因。另一方面, 相对于国内记者而言, 西方媒体的科技传播队伍, 可谓经验丰富、身经百战, 很多科技新闻记者都拥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都从事了多年的科技新闻报道, 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 可谓是“个中高手”。另外, 有些科技新闻记者对其报道领域的认知和理解甚至能与专业科研人员相媲美, 可谓真正的“专家型”记者。

因此, 他们在处理与人们生活相距甚远的科技报道时, 能从受众的基本需求出发, 找到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视角, 将生硬枯燥、晦涩难懂的科学内容“翻译”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内容呈现给受众, 尽力做到“受众想要知道什么, 我就告诉他什么”, “受众应该知道什么, 我就告诉他什么”。如此做受众的贴心人, 大大增强了科技新闻的可读性, 从而也强化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就目前的状况而言, 西方媒体已经跨越了科普阶段, 而直接进入了科学服务阶段。

(二) 全面客观的报道手法

更重要的一点是, 西方媒体在报道科技新闻时, 会尽力做到客观全面和公正, 也就是说, 不仅报道这项科学发现和科学突破给社会带来的重大意义, 也会报道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让读者对其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真正坚持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客观原则。比如, 2015年8月3日, Nature网站刊登的《科学家宣布发现石墨烯的“小鲜肉表亲”锡烯》的文章, 除了介绍科学家可能研制出这种新材料之外, 也引入了其他科学家的反驳意见。科学需要也欢迎讨论, 这种不偏不倚的报道风格也值得我们学习。

二、精品意识

其实, 并不是科技新闻本身没有趣味, 从某个角度讲, 科技新闻所蕴含的新奇性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本性, 如此说来, 科技新闻包含着的趣味要比其他种类的新闻更多。

科技新闻不讨喜, 传播效果差强人意, 归根结底, 还是科技新闻写得不够生动有趣。事实上, 那些表现手法好、趣味性强的国际科技新闻, 也会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记者在撰写新闻时, 树立精品意识, 从标题的制作, 到文章的谋篇布局, 再到行文表达, 都精雕细琢, 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愉悦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 精心设置导语

美国一位著名新闻学者说:“导语是记者展示自己杰作的‘橱窗’。”一个好的导语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抓住报道事件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看下去。比如《科技日报》2014年7月23日的一篇报道《太阳突然安静下来, 黑子去哪了?——太阳黑子神秘消失令物理学家感到迷惑》, 这个标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标题一方面搭载了目前火遍全国的《爸爸去哪儿?》电视真人秀的“去哪儿”顺风车,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 以疑问的形式提出, 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产生共鸣与思考, 引导读者从正文中去寻找答案。由于人们都具有好奇心, 因此, 这类标题非常抓眼球, 可以获得较高的点击率。

另外, 《科技日报》2014年4月18日2版头条《精子和卵子如何“认出”对方——英发现卵子用以识别精子的受体》、2014年5月13日2版头条《太阳有个“失散多年的兄弟”——有助于寻找地外生命并阐释太阳最初形成时的奥秘》、7月15日2版头条《银河系有了“自拍照”——最大规模银河系星际尘埃3D图出炉》、2013年9月26日1版“总编辑圈点”《美国“人造太阳”正在地平线升起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等标题都诙谐有趣, 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二)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好的标题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 但仅有标题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丰满立体的报道手法来继续抓住读者的心, 让他们产生继续阅读的意愿。独具匠心的故事化策略能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这样定义故事化策略:“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 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 客观实践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

还是以《太阳突然安静下来, 黑子去哪了?》这篇文章为例, 在叙事策略上, 作者也顺着读者的思路, 大打悬念牌, 在文中使用了很多疑问句, 比如, “要出大事了?还是闲着没事?”“不知今年的平静期是同样短暂, 还是会持续更长时间?”等, 大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尽管本文并没有最终解释“太阳黑子”究竟去哪儿了, 因为科学家自己也不清楚, 但却用具体的科学事实, 向大家阐述了一个现象, 启发读者的思考, 也算不辱这篇科技新闻报道的使命。

同样采用这种策略的还有《科技日报》2014年4月3日2版文章《研究称宇宙或是一个“液态超流体”》, 在文章开篇作者写道:“我们常说‘宇宙空间’, 但它究竟是什么?空空如也, 还是塞满了可供光子、电磁波及其他所有一切移动的介质?”用几个疑问句, 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让读者有继续阅读下去、一探究竟的愿望。

(三) 通俗生动的报道语言

科技新闻的报道讲究专业性和准确性, 而对于公众来说, 过于专业的术语又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因此, 科技新闻也需要通过简单明了地表达。在科技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编辑者应当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传达出科技新闻中所包含的原理、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使公众能够在不借助于其他工具的情况下了解科技新闻事实。同时, 描述性、形象化的语言能让枯燥的科技新闻事实变得鲜活有趣, 文章活泼耐读。

比如2014年6月13日《科技日报》2版文章《地球真实年龄比原先推算的要“老”6千万岁》,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当我们不断把眼光扫向深空时, 却意外发现身处的地球家园年龄被低估了。法国科学家通过对‘时间胶囊’——封闭在石英中的古老气体研究分析发现, 地球的年龄比我们原先推算的要‘老’6000万年左右, 而月球也是这样。”

后面“研究人员表示, 当回首进入‘时间的深处’时, 人们会发现早期地球上事件的发生时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刚刚形成的地球, 几乎不按‘经典地质学’的常理出牌, 譬如说那个时代岩层就是缺失的”, 等等, 文学化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 给这篇文章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大大加强了其可读性。

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 时代正在呼唤着国际科技好新闻, 把国际科技报道写得生动有趣, 已成为我们科技记者亟待攻克的课题。要想写出鲜活的、可读性强的国际科技新闻, 记者就要在充分了解和熟悉科技工作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 同时树立精品意识, 制作一个鲜活有趣、引人入胜的标题, 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和注意力, 然后再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 写出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 对读者最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科技新闻传播前沿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科技素养的功用。

摘要: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们对国际科技新闻的兴趣和需求量与日俱增, 但因其内容上与生俱来的专业性、知识性和复杂性为其可读性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本文以几篇国际科技新闻为例, 从形式和表达两方面, 对如何提升国际科技新闻的可读性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国际科技新闻,可读性,报道内容,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J].科学中国人, 2004 (1) :10-11.

科技新闻月报 篇4

The Cover封面故事

逐渐治疗法:随着食物过敏反应的逐渐增加,新的治疗策略可以帮助患者根据自身的耐受性而进食。Features特写

道德剧:普遍意义上的利害关系,而非仅仅是文化的价值,对于塑造孩子的对错观念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In the News科学新闻

灌溉问题:卫星数据显示,灌溉压力的增加,使得印度北部的地下水正在面临枯竭的境地。

彗星尘埃中隐藏的生命之源:从一颗彗星的晕轮中采集的样本显示,彗星或许将氨基酸带入到了早期地球上。

灵感来自于蠕虫的超强力胶水: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材料,这种材料或许在某一天可用于将身体中的骨骼进行粘接。

在海水中降解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研究显示,除了可见的塑料材料,更小型塑料材质也正在污染着海洋。

可“携毒”的货币:美元在隐藏微量可卡因方面效果显著。

抵御恐鸟的树叶:一种生长于新西兰的树拥有着很特别的树叶,这些树叶或许有着抵御那些已消失很久的巨型大鸟的功效。

发现深海物种:科学家发现了此前未知的深海物种,它可以发出生物光信息。

减少睡眠的基因:对一种名为“DEC2”的基因进行改造可减少人、老鼠和果蝇的夜晚睡眠时间。

神经细胞玩Simon says游戏(Simon says是英国传统儿童游戏,大致可以理解为“你说我做”——译者注):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人体中存在镜像神经细胞的证据。

全速前进中的太阳系外行星:行星间剧烈的交感作用或许在构成许多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体系机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或许已经逃离或者已从一个大灾难中恢复过来。

量子精灵: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依靠量子结构的奇怪的成像种类。

雌激素对抗乳腺癌:一项新研究发现,雌激素可以帮助某些患者治疗顽固的乳腺癌。

新药研究:一种抗骨折的新药研制成功,它对于上年纪的妇女以及正在进行前列腺治疗的男性的骨保护尤为有效。

转圈走:人们在路标或者其他方向线索无效的时候容易迷路,形成转圈走。

石器时代的火焰工程师:新证据表明,早在72000年前的南部非洲,人们就已经使用烈火加热石头来为制造削切工具做准备。

Science News科学新闻(2009-09-26)

The Cover封面故事

资源开发:广泛使用的医学成像同位素原料的不可靠供给,促使美国做出进一步开发本国资源的努力。

Features特写

搜索隐藏的维度:黑洞,无论其大小,都可以展现出空间的新领域。

In the News科学新闻

根基粘结剂:科学家确认了一种硫氮链,它在此前从未出现在活体生物上。在临界状态下,它可以令机体保持连接。

粒子物理研究: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不对称性或许不能说明一种新型且大量的基本粒子的存在。

恢复生机的哈勃望远镜:最近发布的图像表明,经过维修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重新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观测平台。

猕猴体内线粒体DNA置换成功:研究表明,这一新程序可以中断某些严重的遗传疾病。

减肥手术的益处可造福后代:如果一名妇女经历过减肥手术,那么她的孩子比起那些严重肥胖的妇女的孩子要健康得多。

感觉到热的老鼠:不同于变得肥胖的老鼠,拥有免疫基因中一个遗传突变的老鼠可以蒸发掉它们所吃的脂肪。

演奏猴子的音乐:一项新研究发现,绢毛猴(tamarin)的叫声使得音乐家产生灵感从而创造出乐曲,而这种曲子看起来可以改变这种灵长类动物的情感。

小女孩会最早出现对于蛇和蜘蛛的恐惧:一项新研究表明,11个月大的时候,小女孩可以很快将可怕的面容与蛇和蜘蛛的图像联系到一起。

心脏形成研究:科学家确认了形成心脏的基因。

新基因赋予内脏细菌抗生素抗性:科学家在人类内脏的普通细菌中发现了拥有抗生素抗性的新基因。

果香型驱虫剂:一项新型研究表明,成熟香蕉散发出的气味能够阻断果蝇以及蚊子探测二氧化碳的能力。

国际新闻 篇5

根据沃尔沃汽车集团发布的消息和外媒报道, 上个月起第二代全新XC90开始交付欧洲消费者。

沃尔沃汽车集团2015年5月在全球交付销量为39, 919辆, 较之2014年5月的40, 449辆, 同比微跌1.3%。不过在西欧市场 (不含瑞典) , 5月销量从14, 671辆同比增长8.6%至15, 935辆。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 沃尔沃5月销量从7, 126辆同比下降2.2%至6, 967辆。

美国车市5月销量增长1.3%德系上涨日系不佳

根据Autodata提供的数据, 2015年5月美国轻型车新车销量为1, 634, 952辆, 较之2014年5月的1, 608, 827辆, 同比增长1.6%。

1至5月份, 美国轻型车新车累计销量达到7, 046, 586辆, 去年同期为6, 743, 533辆, 同比攀升4.5%。

在各车企中, 大众、奥迪、宝马和奔驰等德系车销量均同比上升;美系中的通用、克莱斯勒上涨, 福特下跌;日系中的丰田、日产、本田 (品牌) 和马自达下降。

德国车市今年来首跌5月新车销量同比下滑6.7%

根据德国机动车辆管理局KBA (Kraftfahrt-Bundesamt) 公布的数据, 今年5月份德国车市出现下滑, 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跌了6.7%。

今年5月份, 德国乘用车注册量达到了256, 385辆, 较去年同期下跌了6.7%;这也是该国车市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前5个月中, 德国累计乘用车注册量达1, 305, 410辆, 同比提升3.6%。

5月份大众汽车依然是德国销量最高的车企, 大众品牌上月在德国的销量同比下滑3.8%至55, 785辆, 不过其上月在德国市场中的份额依然高达21.8%。

加拿大交通部拟设新法规欲获权强制车企召回

综合外电报道, 加拿大交通部希望能够通过设立新的法规获得授权, 追随美国行驶强制要求车企对问题车辆进行召回的权力。

加拿大交通部长Lisa Raitt表示, 如果这项法规能够通过, 其将有权强制要求车企以及进口商对召回车辆进行免费维修, 并且对不予配合的车企进行罚款。目前在加拿大还只能够依靠车企主动对故障车辆发起召回。

沃尔沃汽车任命印度总经理开拓当地市场

沃尔沃汽车印度公司近日宣布, 该公司已经任命Tom von Bonsdorff为其总经理, 任命立即生效。

Tom von Bonsdorff在沃尔沃汽车已经有17年的工作经历, 曾担任过运营和管理职位, 曾在美国、瑞典、芬兰以及亚洲地区任职。目前其已到印度新德里就职, 前任总经理Tomas Ernberg将被调回瑞典担任新的职位。

Tom von Bonsdorff表示, 印度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 将成为沃尔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近期该公司在印度市场推出XC90、V40 Cross Countryua即将推出的V40和S60T6汽油版。

韩国五大车企5月全球销量跌4%现代起亚出口疲软

据韩联社报道, 今年5月份韩国五大车企 (现代、起亚、通用韩国、雷诺三星及双龙) 在全球的整体销量持续疲软, 同比下跌4.2%。

今年5月份, 韩国五大车企在全球总计销售了716, 813辆汽车, 较去年同期的748, 026辆下滑4.2%;其中五大车企在韩国本土销量为121, 497辆, 同比微增0.2%;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下滑5.0%至595, 316辆。

现代汽车、起亚汽车5月份全球销量同比下滑通用韩国公司5月份全球销量止跌回升。

出口疲软英国4月乘用车产量同比下滑3.8%

英国汽车工业协会SMMT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由于面向中国及俄罗斯市场出口疲软, 今年4月份该国乘用车产量同比下挫3.8%。

今年4月份, 英国乘用车产量达到128, 312辆, 较去年同期下跌了3.8%;其中98, 382辆被出口至海外市场, 同比下滑7.6%;余下29, 930辆供应本土市场, 同比提升11.1%。尽管在主要出口市场遭遇下滑, 不过由于未来几个月本田及MINI等品牌将陆续推出新车型, SMMT预计未来几年英国汽车产量将保持平稳增长。

史上最大汽车召回突破4千万辆本田占一半

综合外电报道, 5月底, 菲亚特、福特、本田、通用和宝马等车企再度因缺陷高田气囊召回数百万辆汽车, 因高田气囊被召回的车辆总数达到4, 000万辆以上, 其中本田车最多。

5月中旬, 丰田、日产、本田和大发等总计召回1, 165万辆以上高田气囊车, 将这一迄今规模最大汽车召回案的涉及车辆数字扩大为3, 600万辆。其中美国市场占据3, 400万辆, 而本田公司占据1, 960万辆。

方智勇正式出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CEO

6月1日, 保时捷宣布方智勇 (Franz Jung) 于今日起接替潘德旭 (Deesch Papke) , 正式担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一职。自2014年加入保时捷并出任海外及新兴市场副总裁以来, 方智勇先生展现了在品牌及市场创建与拓展方面的卓越才能。

在负责保时捷海外及新兴市场相关工作期间, 方智勇先生曾管理保时捷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子公司以及亚太、拉美、中东与非洲销售区域, 这些区域拥有大量独立经销商。

苹果高管称汽车为终极移动设备暗示发展规划

综合外电报道, 苹果公司高级运营副总裁高管Jeff Williams日前在技术研讨会上将汽车称作“终极移动设备” (Ultimate Mobile Device) 。外媒认为该言论暗示苹果将开发汽车。

今年4月份, 盛博公司分析师发布报告称, 苹果将打造汽车产品, 同主流汽车制造商抗衡, 并列举了多条理由。苹果对该类报道未予置评。但《美国汽车新闻》等媒体指出, Jeff Williams等于是变相暗示苹果将进军汽车市场。

不过Jeff Williams表示, 苹果的汽车互联系统Car Play, 是迄今为止苹果在汽车行业走到的极限。

丰田4月全球产量跌3%仅日野品牌增长

丰田汽车公司近日发布了其4月全球产销量数据, 上个月该公司在日本本土及海外工厂的产量均遭遇下滑。

今年4月份, 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生产了805, 872辆新车, 同比下滑3.2%;其中日本本土产量同比下滑4.7%至312, 365辆, 海外工厂产量则同比下滑2.2%至493, 507辆。

从各个业务部来看, 上个月丰田业务部产量同比下滑了2.3%, 为712, 878辆;大发业务部产量跌幅较大, 同比下滑11.6%至78, 408辆, 日野业务部则实现增长, 同比提升6.2%至14, 586辆。

十大最值钱汽车品牌排行榜德系涨日系跌

国际新闻 篇6

近日, 雷诺-日产联盟公布, 其通过协同效应节省的开支在2014年再创新高, 达38亿欧元, 远超2013年的28.7亿欧元。这一佳绩主要得益于联盟首批采用CMF (Common Module Family, 通用模块架构体系) 模块化平台生产车型的上市及近期联盟对四大关键部门的整合, 提高了采购、工程设计和制造三大领域的协同效应, 从而大力推动了雷诺-日产联盟2014年协同效应的整体提升。

雷诺-日产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表示, “我们的CMF模块化平台体系会继续在采购、车辆工程设计和动力总成等重要领域推动协同效应。此外, 雷诺汽车和日产汽车对工程设计、制造与供应链管理、采购和人力资源四大关键职能的整合, 也加快了这一势头。”

特斯拉任命Burberry前高管担任北美销售总裁

据彭博社报道, 特斯拉汽车公司已经任命奢侈品集团Burberry前高级副总裁为北美销售总裁, 希望能够强化该公司车型作为豪华品牌的形象。

Ganesh Srivats于上周被正式任命, 其主要任务包括负责特斯拉的品牌营销, 使该公司车型高端、高科技的形象深入人心。其自2009年起负责Burberry战略和零售事务, 最近所担任的职位是该公司美洲零售高级副总裁。

北美销售总裁是特斯拉新设的职位, 该公司3月份宣布将全球销售与服务总裁罗姆·吉兰 (Jerome Guillen) 将改为负责客户满意度 (customersatisfaction) 和售后事宜, 并表示将聘请区域高管分别负责亚洲、北美以及欧洲地区销售业务, 以期迅速提升新车交付量。

PSA上半年全球销量仅微增0.4%雪铁龙下滑

综合外电报道, 标致雪铁龙集团PSA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该集团累计销量仅同比微增0.4%。

PSA在声明中表示, 上半年销量表现平平主要受南美市场的拖累, 且雪铁龙品牌也表现不佳, 因此抵消了在欧洲市场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 PSA累计全球销量为1, 546, 889辆, 较去年同期微增0.38%。其中标致品牌同比提升3.9%至886, 638辆, 主要得益于308和2008车型的推动;雪铁龙则遭遇2.7%的同比下滑, 前半年销量为606, 803辆, DS品牌则同比下跌16.2%至53, 448辆。

上半年在欧洲地区, PSA累计销量实现了2.9%的增长, 达到983, 544辆。其中标致品牌销量同比提升6.7%至557, 187辆, 雪铁龙同比微增0.5%至385, 703辆。

现代在北美召回14万辆索纳塔

综合外电报道, 由于部分车型座椅安全带插扣存在缺陷, 现代汽车近日在北美地区召回了14万辆索纳塔轿车。

涉及此次召回的车型为2015年款索纳塔 (召回地区包括美国及加拿大) , 这批汽车的生产日期介于去年4月和12月之间。

现代称, 召回汽车的前排乘客座椅安全带插扣存在缺陷, 如果安全带金属锁舌 (metal tongue) 未按正确方式插好, 安全带插扣可能会卡住并无法固定 (此时仪表盘上的警示灯会亮起) , 存在安全隐患。

雷克萨斯拟进入印度市场

据《日经新闻》报道, 丰田汽车公司计划将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引入印度市场, 预计最早在2017年开始上市销售。

根据计划, 丰田将在印度德里等主要城市开设3家或更多经销店, 在日本生产的RX、轿车以及其它车型将会率先向印度出口。丰田在印度合资设立的丰田基洛斯卡汽车公司目前正在筛选经销商, 预计今年内将确定入选名单。

去年雷克萨斯的全球销量达到58万辆, 同比攀升了11%, 丰田计划今年将其销量提升至62万辆以上。

意大利车市连涨10个月

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 (ANFIA) 日前公布数据显示, 上个月该国新车销量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截至6月该国新车销量已经连续增长10个月。

今年6月份, 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46, 682辆, 较去年同期的128, 272辆提升14.4%;上半年中, 该国累计新车销量由去年同期的758, 064辆增至872, 951辆, 同比增幅为15.2%。

各车企中, 菲亚特克莱斯勒上个月意大利销量同比攀升了20.1%, 达到41, 847辆;大众排名第二, 6月销量同比提升10.4%至11, 294辆;福特紧随其后, 同比提升16.3%至10, 430辆;欧宝上个月意大利销量为8, 280辆, 同比上涨2.7%。

丰田任命新任CCO

据《底特律新闻》报道, 丰田汽车近日称, Shigeru Hayakawa已被任命为该集团新任首席通讯官 (chief communications officer) , 接替之前因“涉毒”被捕的Julie Hamp。

本月初, 据路透社报道, 丰田汽车曾宣布该集团涉嫌走私违法药品的首位外籍女性董事Julie Hamp已提交辞呈。6月中旬, 东京成田机场的海关人员在从美国寄给Julie Hamp的包裹中发现了大量羟考酮片 (一种镇痛处方药, 在美国合法, 在日本需经政府许可且仅限个人携带) , 随后日本警察厅以涉嫌违反《毒品取缔法》为由逮捕了Julie Hamp, 不过后者对走私违法药物一事予以否认。

据日本媒体最新消息, Julie Hamp已于近日获释, 并免于日本检方控诉。

法国拟今年颁布法令统一电动车充电网络

据路透社报道, 法国政府计划今年年底前颁布一项关于统一全国电动车充电网络的法令, 旨在让该国电动车主充电更方便。

法国《回声报》 (Les Echos) 日前披露称, 法国政府希望电动车主在任何充电站点都能为电动车充电, 而不必局限于特定充电网络, 如博洛雷集团 (Bollore Group) 旗下Autolib、法国EDF电力集团以及一些地方性的电力公司所提供的充电服务。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 公布的数据, 去年法国电动车销量由2013年的9, 622辆骤增至12, 488辆, 同比增幅为29.8%。目前法国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有9, 400个, 预计到2020年该国电动车充电桩数量将达到4万个。

日本豪车需求增长上半年奔驰销量超大众

据彭博社报道, 得益于日本豪华车市场的需求增长, 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在该国的销量反超大众, 并有望16年来首夺日本进口车品牌全年销量桂冠。

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的数据, 今年上半年中, 奔驰在日本市场的销量同比攀升19%至32, 680辆, 而大众品牌在当地销量则同比下跌17%, 仅为29, 666辆。除了奔驰外, 上半年保时捷及宝马旗下MINI在日本的销量增速均达到三成, 分别同比骤增31%和33%。

相形之下, 日本整体车市却有所萎靡, 今年上半年中, 日本普通乘用车累计注册销量达到696, 390辆, 同比下跌10.7%。计入小型车 (排量660cc以下) , 上半年日本乘用车注册销量为1, 404, 193辆, 较去年同期的1, 554, 597辆下滑9.7%。

希腊欲脱离欧元区菲亚特和标致雪铁龙或受损

综合外电报道, 希腊濒临脱离欧元区, 可能导致南欧车市受冲击, 殃及菲亚特和标致雪铁龙等车企。

从2012年起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仍然未能摆脱债务阴影, 欧洲多国领导人表示, 如果希腊不愿遵从严格的预算及其他经济改革, 就不能继续留在欧元区。

今年7月5日, 希腊举行全民公投, 决定是否接受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拯救方案。初步统计结果显示, 超过61.3%的希腊人反对, 38.7%希腊人支持方案。这意味着希腊有可能被迫退出欧元区。巴克莱银行预测称, 希腊最早7月20日脱离欧元区。

韩国五大车企6月全球销量增3%仅现代下跌

今年6月份韩国五大车企 (现代、起亚、通用韩国、雷诺三星及双龙) 在全球的整体销量止跌回升, 同比增长3%。

今年6月份, 韩国五大车企在全球总计销售了756, 475辆新车, 较去年增长3.2%;其中五大车企在韩国本土销量为135, 218辆, 同比提升11.5%;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增长1.5%至621, 257辆。

各车企中, 现代汽车6月份全球销量同比下跌1.2%至408, 026辆, 起亚汽车上个月全球销量由去年同期的245, 487辆跌至263, 927辆, 同比增幅为7.5%

宝马燃料电池车本月首次路试联合车企建加氢站

据彭博社报道, 宝马将在本月对其燃料电池车 (FCV) 进行首次上路测试, 该款车型由丰田与其共同打造。

早在2014年, 宝马与丰田已经开始合作研发燃料电池技术。宝马内部人士称, 宝马考虑采用丰田FCV燃料电池车的电池系统, 用于宝马i5车型。

国际新闻 篇7

美国《消费者报告》12月2日发布的年度汽车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 特斯拉的旗舰产品Model S型轿车获得98分的最高分, 获用户满意度最高车型。

本次调查覆盖《消费者报告》注册用户中的35万个车主, 主要衡量标准是受访者在综合考虑款式、舒适度、燃油效率及养护费用等各方面条件的情况下, 会否再次购买同一款车型。调查中, 98%的特斯拉车主表现愿意重复购买。

《消费者报告》表示, 特斯拉Model S自2012年上市以来迅速获得青睐, 不只是内部宽敞、舒适且充满驾驶乐趣, 而且使用成本很低。该款车型在设计、表现和实用性方面的评分都比较高。

不过, 对于Model S来说最近遭遇到了麻烦。由于电动马达以及变速器在组装的过程中存在故障, 特斯拉决定在挪威召回1100辆Model S车型。

欧美汽车厂商热衷非洲“淘金”

随着非洲大陆尤其是撒哈拉南部非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档汽车需求量日益增大, 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众多欧美汽车厂商顺势加大了拓展撒哈拉南部非洲汽车市场的力度。据非洲开发银行估算, 早在2011年, 非洲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3亿。

德国保时捷汽车集团斯特加特汽车制造厂20年前在南非设立了一家分厂, 最初出产的大部分保时捷牌轿车只供出口, 但随着本地市场的迅速发展, 近来已转向以本土销售为主。据统计, 近两年来, 该厂生产的汽车近四成在非洲大陆出售。目前, 保时捷集团已先后在南非、加纳、留尼汪、毛里求斯、埃及、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国设立了分厂或销售网点。

德国宝马汽车集团2012年在非洲大陆共销售汽车3.4万辆, 同比增长11%。德国奥迪汽车集团过去3年在非洲共出售了2.2万辆汽车, 销售业绩翻番, 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据介绍, 宝马集团和奥迪集团都计划继续扩大在非洲, 特别是撒哈拉南部非洲市场的汽车销售业务。

宝马CEO明年5月卸任研发总监转投大众集团

宝马集团近日宣布, 从2015年5月开始, 现任生产负责人哈拉尔德·克鲁格 (Harald Kruger) 将成为新一任管理委员会主席 (相当于CEO) 。

宝马表示, 到2015年5月13日, 下一届宝马年度大会结束, 现年49岁的克鲁格将出任管理委员会主席, 而现任主席58岁的诺伯特·雷瑟夫 (Norbert Reithofer) 将接替现年77岁的Joachim Milberg, 担任监事会主席。

雷瑟夫从2006年起执掌宝马集团, 在各大车企掌门人中属于时间较长者。分析人士对宝马换帅举动表示认可, 也指出克鲁格仍然属于较为保守的人选。

此外, 因宝马研发负责人赫伯特·迪斯 (Herbert Diess) 将加盟大众, 明年出任大众乘用车品牌CEO职务, 宝马任命现年54岁的Klaus Frhlich接替迪斯位置, 即日起生效。

PSA将借助插电混动技术提升车型性能

据World Carfans报道, PSA集团近日表示将借助插电混合动力技术来提升旗下车型的性能表现。

PSA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外透露的这一消息, PSA集团十分看好插电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 这一技术不但可以极大的提升车型的燃油经济性, 还可以使车辆有着不错的性能表现。

PSA集团希望将插电混合动力技术推广到旗下的各款车型, 其中包括运动跑车车型。在应用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之后, PSA集团下的车型竞争力将有所提升。

美国11月电动汽车销量整体下滑

美国11月电动汽车市场小幅下滑,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类车型的销量总和为9535辆, 此前, 连续46个月的月度同比增长已在10月停下脚步, 销量也已连续两月低于一万辆。

销量排名第一的日产聆风 (LEAF) 纯电动汽车创造了新的11月新销售记录, 共售出2687辆, 月销量同比连续第22个月增长, 聆风今年前11个月的累计销售总和达到27098辆, 自2010年12月在美国上市以来的历史销量总和达到了69220辆。

因高田气囊隐患本田将在全球扩大召回

因安全气囊隐患, 本田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召回, 那么, 自2008年起, 全球因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召回的汽车总量将超过1, 900万台。公司也将在日本扩大召回, 将有超过13.4万台汽车被召回, 主要涉及2002年至2013年产的6款车型。

本田之前在美国召回汽车的范围仅限于11个气候温暖湿润的州, 后来又将召回范围扩大到美国全国, 召回汽车的数量增加了260万台。上周二, 本田一位发言人表示, 公司正在计划在其它市场进行类似的召回, 具体车型和数量还在分析测算之中。

高田安全气囊在充气过度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爆炸, 进而高速弹射出金属碎片伤及车内人员, 目前已经导致五起死亡事故。由于消费者对高田安全气囊安全性能的担忧与日俱增,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上个月要求高田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召回所有使用高田安全气囊的汽车。但高田公司拒绝了NHTSA的要求, 声称其安全气囊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尚未查明。

奥迪将推出纯电动SUV

据德国媒体报道, 奥迪计划把其产品线向纯电动领域扩展, 在美国推出一款小型SUV, 配备纯电动驱动系统。这款车将成为特斯拉的直接竞争者。

“我们的工程师已经开始为此工作”, 奥迪CEO施泰德日前在柏林说道。“这款车将达到零排放标准”, 施泰德说道, “从外形上来说应该是一款跨界车”。这将是奥迪产品线中首款纯电动驱动的车型, 并成为该公司大力发展超环保车型战略的一部分。此前, 奥迪已经确定在明年推出R8跑车的电动版, 这款车将给予A3 E-Tron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而研发。

福特在俄罗斯增产嘉年华

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日前宣布将从明年开始在俄罗斯与本土合作伙伴Sollers集团启动小型SUV翼博的组装生产, 嘉年华五门掀背车也将很快在Naberezhnye Chelny工厂进行生产。

由于俄罗斯经济发展停滞, 加上俄罗斯货币贬值, 俄罗斯车市从2013年起就开始面临销售下滑的趋势。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实行了制裁, 这对于俄罗斯国内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近期石油价格的下跌再度加重了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困难状况, 俄罗斯汽车行业今年销售的降幅达到了两位数。

根据欧洲商业协会 (AEB) 的数据, 俄罗斯今年前十个月的汽车交付量下降了13%, 至200万台左右。福特汽车的销售状况更加糟糕, 前十个月销量下降了41%, 仅有50, 226台, 其中福克斯车型销售的跌幅达到60%, 只有22, 526台。

凯迪拉克将推7款轿车5款SUV

12月5日, 在通用汽车位于上海金桥的创新研发中心, 通用汽车总裁丹·阿曼先生、凯迪拉克总裁约翰·德·尼琛先生与中国媒体分享了通用汽车及凯迪拉克品牌的2020年战略。

产品线过于单一, 一直是制约凯迪拉克发展的瓶颈。主销车型仅有XTS和SRX两款, 新车ATS-L刚刚上市, 正处于销量爬升阶段。与其他竞争对手丰富的产品线相比, 显然是太少了。所以凯迪拉克将会加快新产品的研发进度, 2020年前将推出多款全新产品, 包括紧凑型轿车、大型豪华车、紧凑型SUV和7座中型SUV, 届时凯迪拉克将拥有7款轿车、5款SUV的丰富产品线,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凯迪拉克计划2020年全球销量将达到50万辆。

现代起亚2014年全球销量将超800万辆

现代起亚汽车日前透露, 今年的全球销量将比去年 (756万辆) 高出44万辆, 并突破800万辆大关, 距上次突破700万销量仅过去了2年。据悉, 郑梦九会长在当天的出口扩大战略会议上公布了今年的销量预期值。

郑梦九会长表示, “今后的市场环境也不容乐观”, “依靠出口的扩大, 今年的销量将超过800万辆”。他还强调, “艰难时期的发展才能显示出真正的实力”, “克服不利的市场环境, 让大家看看我们汽车产业的实力”。现代起亚汽车尽管面临着全球汽车需求复苏缓慢、内需经济停滞等不利条件, 但今年销量将超出年初设定的销售目标 (786万辆) 14万辆。

德国将加大对电动车销售补贴

德国总理默克尔 (Angela Merkel) 日前宣布, 德国政府将加大对电动车的销售补贴, 以助力实现在2020年前让100万台电动车上路的目标。

尽管德国仍然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 但德国政府目前刺激电动车销售的力度还不够大, 并且之前计划的中期销售目标也没有能够如期完成。默克尔近日在德国柏林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进一步加大电动车销售补贴非常有必要, 我们必须要与各个州进行商议。”到目前为止, 德国并没有实行像法国那样的对电动车销售的补贴措施。在法国, 购买电动车的买家将获得多达6, 300欧元 (折合人民币约4.8万元) 的补贴, 这将大大降低电动车昂贵的价格。

德国现在只有2.4万台左右的电动车上路, 德国政府正在考虑对销售电动车的汽车商j家实行税收减免政策。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VDA) 的看法, 法国、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电动车领域抢占了先机, 而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领域才刚刚起步。他们表示, 德国在2014年年底之前, 将发布17款电动车型, 2015年将继续发布12款新的电动车型。

通用车型点火线圈故障导致死亡36人

据路透社报道, 通用公司旗下车型点火线圈故障导致的驾乘人员死亡人数与通用公司之前公布的数据不相符。目前, 通用公司车型点火线圈故障导致的驾乘人员死亡人数被确定为36人。

通用公司在经过11年的拖延之后, 终于决定召回近260万辆存在问题的车辆。这些问题车辆的点火线圈在钥匙插入时以出现钥匙滑脱, 导致突然刹车、安全气囊不工作的安全隐患, 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科技新闻 篇8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4月5日发表公报称, 欧洲中部时间当天00时38分, 大型强子对撞机值班组报告对撞机达到束流稳定运行模式, 两束各为4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束流在4个交汇点发生对撞, 质子束流总能量达8万亿电子伏特, 创造了一项新世界记录, 大幅增加了对撞机的潜力。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说, 这标志着2012年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运行, 最大限度收集对撞数据。

该中心加速器及技术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 根据两年来每束质子束流最高能量3.5万亿电子伏特的运行经验, 他们今年在不影响对撞机的情况下提高了能量。虽然能量提高幅度不大, 但成倍增加了发现某些粒子的可能, 比如发现超对称粒子的机会大增。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报说, 质子束流总能量达8万亿电子伏特时, 可能产生的希格斯玻色子数量将远大于总能量7万亿电子伏特的状态, 但是背景噪声与希格斯玻色子信号混淆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因此, 要确认或彻底排除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还需要强子对撞机运行一整年。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基本粒子, 是粒子物理当前研究的重点, 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2011年12月,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两个小组宣布, 从强子对撞机的数据中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一些科学家认为, 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范围已经大大缩小, 今年可能取得成果。

强子对撞机今年3月开始运行, 预计运行到年底后长时间停机维护。2014年下半年重新启动, 逐步将质子束流加速至7万亿电子伏特的最高设计能量。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构建“事件视界”望远镜洞察黑洞行为

腾讯科技讯 (过客/编译) 尽管科学家们猜测一个巨大的黑洞正潜伏在我们银河系的中心, 他们仍然不能肯定黑洞能够解释在那里观察到的奇特行为。现在研究人员们能够有史以来的更近距离的观测这一区域而且探索其中的物理现象, 而且有可能阐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巨大矛盾。

科学家认为热离子漩涡所包裹的黑洞存在于我们银河系的中心

天文学家们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观察到一些古怪的事情。比如说, 大约一打恒星看起来正围绕某一无形的物体运行。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颗恒星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围绕看不到的物体进行为期16年的轨道运行, 速度达到了每秒约3000英里 (5000公里) 。相比之下, 太阳在太空中的速度只有137英里每秒 (220公里) 。

根据运动定律, 这些群星的轨道应当是由在银河系中心的某一巨大物体的引力引起的。但是天文望远镜在那里什么都没发现。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马克-里德在最近举行的2012年4月份美国物理学会上说到:“重要的是那些所有的轨道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 在宇宙中有一点存在, 而且在这个方向上的图像上你看不到任何东西。”

所有的这些都发生在一个相对于银河系来说非常狭小的区域, 宽度大约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100倍。无论如何有非常虚弱的无线电波从这一区域发射出来, 科学家们称之为人马座A星。通过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相对比, 研究人员们已经能够确定这一物体几乎不移动, 速度低于每秒1公里 (0.62英里) , 甚至比地球围绕太阳的转速都要低得多。

如果人马座A星是中等质量的物体, 它很可能将被临近物体的引力所拉动从而做出某些运动。里德谈及这个物体的表面静止问题时说:“发生这种情况的唯一解释就是人马座A星被一个非常巨大的物体所束缚。当你进行分析的时候, 你会得到一个四百万太阳质量的下限。”

黑洞的密度限制

天文学家们不能够精确的观察银河系中心来精确测量人马座A星多么巨大, 但是他们能够肯定的说它的半径大约只有地球太阳间距的十分之二。这就意味着在银河系的中心, 相当于大约四百万倍的太阳质量的某种物体坐落在这一足以放下水星轨道的区域中, 而且基本上是无形的, 比它周围任何的轨道星体发出的光都要弱。

那使得这一物体的密度只有一个黑洞理论限制的八分之一。因此目前科学家无法肯定的说这一物体就是一个黑洞, 它看起来很像。里德说:“尽管已经有了二选一的解释, 它们事实上比宇宙中的超大质量黑洞要古怪的多, 而且超大质量黑洞机会已经确定是存在的。”另外一个奇特的解释是那里存在一个由未知种类的重费米子微粒组成的球体。但是即使存在这样一个球体, 也不可能有那样的密度来解释所有的迹象。

近距离观察

为了最终解决这一谜题, 天文学家们渴望直接拍摄到银河系的中心。这一区域不仅遥远昏暗而且由于它和地球之间存在的尘埃而很难观察到。科学家们最近开始了一个名为视界望远镜的项目。这个仪器将整合世界上的许多射电天文台, 把它们转变成为能够精确测量的干涉仪, 最终的分辨率将足以区分出天马座A星。目前为止, 视界望远镜项目只整合了三个天文台, 夏威夷、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州, 观察时间也达到了15到20个小时。但是天文学家们希望很快能增加更多的观察点和观察时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艾弗里-布拉得里克说:“视界望远镜不是一个梦想, 它不是处于设计阶段, 而是正在进行的项目。”

测验广义相对论

黑洞跨越了物理学上两个最成功的理论, 一个描述的领域很大而另一个描述的则很小。黑洞引用了大量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这个理论描述了质量如何扭曲空间和时间构造来产生引力。但是对于黑洞非常小的空间维度的一项说明同样需要涉及量子力学。因此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矛盾的。

尽管视界望远镜目前只获得了初始数据, 布拉得里克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借助这些数据来测试广义相对论的空间和时间预测。布拉得里克说:“即使有今天的这些数据, 我们能够确认天体物理学黑洞高阶构造有趣发现。我们基本上能够辨别广义相对论的偏差。广义相对论此刻仍然是安然无恙的, 但是不会太久了。”

来源:中国科技网

怎么读懂霍金的心

在今年1月的霍金七十大寿庆祝会上, 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 这位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下称“ALS”) 的天才物理学家身上又添了新装备———一条看上去颇为俏皮的黑色头带, 头带上还系着一只轻如羽翼的微型火柴盒。

这便是由Neuro Vigil公司研制的i Brain, 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玩意儿能将纯粹的思维转化为计算机指令或语言, 哪怕只是轻轻一眨眼, 也可心领神会, 就好比是人类“肚子里的蛔虫”一般。

在人脑与电脑之间建立起某种程度的“默契”, 是神经学家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被运动神经元疾病宣判“终身监禁”的霍金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对象, 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目标。在他的家庭办公室里, 从语音合成器、Skype摄像头、高级定制计算机、“读脸”红外眼镜到特制监测器, 可谓一应俱全。据报道, Intel正为霍金量身定做一套面部识别软件, 届时, 即便是微不可见的表情变化, 也逃不过计算机的“法眼”。

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副教授露丝·欧哈拉看来, 作为迄今为止“最出色”的读心仪, i Brain为霍金的大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这位已届古稀之年的科学家目前只能通过所谓“面部开关”来维持其日常交流与科研工作,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信号, 也要花上好几分钟才能发出。相反的, i Brain可自动接收脑电波信号, 并将其实时“翻译”为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活动。

据说, i Brain的研发工作得到了霍金本人的支持。在实验中, 研究人员发现, 即便已经虚弱到无法抬起一根手指头, 霍金依然能通过思维活动创造出某种“持续并反复出现的信号模式”。譬如, 当他“想象自己正用右手挤压皮球”时, 计算机可接收到相应的脑电波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言语、文字或命令。

最新问世的读心仪还包括Zeo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应用和时钟-无线电发报机, 两者均可记录并分析用户的睡眠模式;Emotiv Systems的Epoc头戴式耳机配备一系列应用和附件, 从神经反馈仪、3D大脑地图到风靡世界的“愤怒的小鸟”, 可谓一应俱全, 不过, 真正的奥妙却是隐藏在那几个看似不起眼的电极当中, 任何“小心思”或“小表情”都会被明明白白地写到“脑门上”。

对于ALS及其他运动神经疾病患者来说, 读心仪的问世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用i Brain之父菲利普·洛的话来说, 只需点头、摇头或是轻轻一眨眼, 计算机便可代为“收发邮件、开关电灯, 甚至能与客人进行一场言之有物的对话”。

然而, 霍金本人似乎依然对i Brain心存顾虑。“目前还是我的面部开关动作更快一点。”他在邮件中写道, “若是有朝一日, 情况发生变化, 我想我会尝试菲利普的系统。”

的确, 如何实现霍金脑电波与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的融合, 仍是摆在研究小组面前的最大难题。无论如何, 菲利普都将义无反顾地将“读心”进行到底:“能够让霍金这样的人物更好地与世界沟通, 哪怕只能改善一点点, 不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来源:中国科技网

月亮惹的祸:“泰坦尼克号”沉没科学解释

泰坦尼克号 (RMS Titanic) 是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 于1912年4月处女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泰坦尼克号由位于爱尔兰岛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 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泰坦尼克号海难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 同时也是最为人所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纪念日, 美国纽约格恩西拍卖行将在4月一次性拍卖5500多件“泰坦尼克号”遗物, 而好莱坞经典巨作《泰坦尼克号》也将以3D形式重返银幕。

事实上, 2012年不仅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 也是鲜为人知的月球最近“近地点”100周年。1912年1月4日, 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 那一天, 月球“近地点”的距离是1400年中最近的。美国科学家相信, 这一千年一遇的天文现象导致海洋潮汐异常升高, 正是不断起伏的潮汐导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

美物理学家抛月亮惹祸论

1912年4月15日凌晨, 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顿驶往美国纽约的处女航途中, 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 导致至少1523人遇难。

100年来, 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 存在多种说法, 有的说法称是因为轮船航速太快, 导致根本没有时间避开冰山;有的说法称“泰坦尼克号”上使用了大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次品铆钉, 导致“泰坦尼克号”船身钢板外壳和冰山相撞后立即发生开裂;还有的说法称“泰坦尼克号”舵手罗伯特·希契斯在慌乱之中听错命令, 转错了方向舵, 从而导致“泰坦尼克号”的船难。然而日前,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物理学专家唐·奥尔森和鲁塞尔·多谢尔在最新一期美国天文学杂志《天空和望远镜》上撰文披露,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可说是由一系列“巧合”造成的, 而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悲剧的“罪魁祸首”, 其实可能是天上的月亮!

“泰坦尼克号”二副查尔斯·莱特尔获救后面对英国调查团的询问时, 曾解释客轮沉没当晚的天气状况说:“当时天上没有月亮。”幸存乘客劳伦斯·比斯利后来也在他的著作《泰坦尼克号沉没记》中称,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时, 当时夜空中并没有月亮, 只有群星闪烁。在那宿命的夜晚, 如果天空中有明月照耀, 那么“泰坦尼克号”上的观望哨就可能会及时发现冰山, 从而避免致命的碰撞。

月球近地点距离千年最短

事实上, “泰坦尼克号”沉没当晚天空中月亮“缺席”也许只是导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部分原因而已,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 1912年春天, 北大西洋航运线路上之所以出现数目异乎寻常的大量冰山, 很可能是由一起千年不遇的天文现象引发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 1912年1月4日那天, 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 同时那一天, 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是1400年时间间隔中最近的距离。

研究发现, 1912年1月4日, 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只有35.6375万公里, 而平时的“近地点”距离大约为36.3万公里。

比利时天文学家简·米尤斯通过精确计算发现, 在历史上要找到一个比1912年1月4日更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 需要回溯到公元796年, 当年一个最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大约是35.6366万公里, 而未来则要等到2257年, 才会出现一个比1912年更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测算发现, 只有到2257年, 才会出现一个35.6371万公里的最近“近地点”距离。这意味着1912年1月4日月球到地球的“近地点”距离, 堪称是至少1400年时间间隔中最近的距离。

巨大月球引力“引爆”冰山

这一史上罕见的月球“近地点”距离必将在海洋上引发异常凶猛的“近地点潮”, 除此之外, 科学家还发现, 1912年1月4日当天, 月球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反方向, 使得当时的月亮是满月, 从而还会导致特别高低起伏的“朔望潮”;同时那一天, 地球距太阳的“近日点”距离也正好处于一年之中的最近位置, 导致太阳引力对潮汐的影响也正好处于一年之中最强大的时段。这三大天文现象非常“巧合”地在同一天出现, 导致那一天的海洋潮汐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变得尤其强大, 科学家测算发现, 这些“巧合”导致那一天月球对海洋潮汐的引力影响比平时至少增强了74%!

美国科学家相信, 正是1912年1月4日那一天异常起伏的海洋潮汐所产生的强大冲撞和震撼, 导致撞上“泰坦尼克号”的那块冰山在那天脱离了它所在的格陵兰岛冰川, 最后漂向北大西洋, 并最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事故。

那年春出事冰山出奇多

美国科学家相信, 西格陵兰岛的冰川是北大西洋航线上的那些冰山的主要来源, 格陵兰岛海岸的冰川由于受到剧烈起伏的海洋潮汐的冲撞影响, 冰川边缘开始分裂, 从而形成一块块体积更小的冰山, 它们随后会被海洋潮流带往北大西洋航线。事实上研究人员早就发现, 1912年春季, 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冰山数目比往年异乎寻常的多, 不过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1912年5月5日, 美国水文地理局的科学家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 却将那年北大西洋航线冰山异常之多的现象归结于北极气候“变暖”原因:“北大西洋航线冰山异常增多, 主要是因为去年北极拥有一个非常温暖的夏天, 接着又是一个并不太冷的冬天, 温暖的夏天导致冰川发生融化, 形成了大量的冰山……”

冰山漂流慢很难撞上船

不过, 也有科学家质疑, 冰山在海洋中的漂流速度通常很慢, 行经1200到1500海里的距离通常要花四五个月时间, 从格陵兰岛迪斯科湾到北大西洋“泰坦尼克号”船难地点约有1640海里, 这意味着按正常速度, 一块冰山从格陵兰岛海湾驶到“泰坦尼克号”出事地点要花5个半月, 如果撞上“泰坦尼克号”的冰山是当年1月4日因为异常海潮的冲击影响而从格陵兰冰川上脱落的, 那么它的“旅行速度”未免过快了一点。

此外, 还有海洋学家称, 西格陵兰岛的海洋潮流通常会先将冰山带往北部的巴芬湾, 然后再以逆时针方向漂流, 最终被“拉布拉多潮流”带往北大西洋, 这样的话, 西格陵兰岛冰川上分裂的冰山抵达“泰坦尼克号”出事地点, 可能还要花更长的时间。

然而美国专家坚信, 1912年春天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冰山出奇之多, 显然和当年1月的罕见天文现象及潮汐异常有关。

研究专家称, 一些冰山有时候会在加拿大北部海岸搁浅, 然后第二年又被强大的海潮带动重新漂浮起来, 所以也有专家怀疑, 撞上“泰坦尼克号”的冰山也许并不是在1912年、而是在1911年就从冰川上脱落的, 它在漂向大西洋的途中被搁浅在了加拿大北部海岸上, 然后在1912年1月4日由于受到罕见天文现象和异常潮汐的影响, 再次漂浮了起来, 从而有足够时间在4月15日驶至和“泰坦尼克号”发生相撞的死亡终点。

来源:中国科技网

最新微型卫星推进器仅用0.1升燃料便能飞抵月球

微型推进发动机可使人造卫星以25000英里时速飞行状态下改变方向

该推进发动机将用于清除太空残骸垃圾

【搜狐科学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微型卫星推进器仅使用0.1升燃料便能抵达月球, 它将引领低成本太空新时代。

这个微型发动机体重仅有几百克, 使用电流轰击化学化合物离子产生推进力。它们并不是用于爆炸处于轨道中的人造卫星, 而是帮助太空飞船驶离之前的太空位置, 之前这些任务是由体积笨重、造价昂贵的发动机来完成。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实验室展示了这款微型卫星推进器, 科学家希望它能够引领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本周科学家图解说明“清洁太空1号”如何丢弃“立方体”卫星

“清洁太空1号”如何捕捉自己的猎物:科学家计划在3~5年内发射这种微型卫星

迷你卫星比体积较大的卫星成本较低, 而当前缺少有效的推进系统。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希望微型推进发动机能够使人造卫星以4万公里时速偏离轨道方向。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赫伯特-谢亚说:“此时纳米卫星已进入太空轨道, 我们的目标是让它们能够在太空自由飞行。”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穆里尔-理查德强调称, 我们计算如果要抵达月球轨道, 1公斤重的纳米卫星装配这种新型发动机需要旅行6个月, 消耗100毫升燃料。

“清洁太空1号”将收集满太空垃圾的“废弃卫星”投掷到地球大气层中燃烧

目前, 这种微型发动机将用于“清洁太空1号”卫星,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制的清洁太空1号卫星计划清理太空垃圾。该卫星将“收集”轨道残骸垃圾, 并将这些垃圾投入地球大气层, 使它们在大气层中燃烧。目前, 瑞士太空中心斥资1100万美元的清洁太空1号卫星在洛桑市瑞士科技联邦协会建造。 (卡麦拉)

来源:中国科技网

新型奇特“反重力”跑步机

腾讯科技讯 (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源自太空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正在帮助健身爱好者逐渐喜爱上这种新型“反重力”健身跑步机。

“反重力级”跑步机通过减轻健身者的体重来避免他们过度使用骨骼关节, 从而使过度肥胖者在健身过程中不会出现受伤。

美国连锁高级健身中心Equinox驻曼哈顿分公司的

反重力跑步机基于一个充气垫可使健身者减轻体重, 从而避免体能锻炼时出现的受伤

反重力跑步机可使肥胖健身者意识到自己的减肥目标, 当在这种新型跑步机上锻炼身体时会体重减轻20~40磅。

健身主管史蒂芬-索拉克 (Stephen Csolak) 使用一种反重力跑步机——“重力改变 (Alter-G) ”, 已对多位客户进行了测试, 其中包括:马拉松运动员、以及病态肥胖者。

索拉克对新型反重力跑步机描述称:“当你置身于泡沫之中, 你将漂浮在顶部。”它源自美国宇航局的最新航空技术, 使用气压平缓地举起健身者。如果我们通过改变重力效应有效地减少某人的一定体重比率, 我们将在不同群体获得许多不同的受益。

因此, 马拉松运动员可以用反重力跑步机来训练奔跑速度, 以及在减少受伤危险的前提下锻炼持久忍耐力。年龄较大的成年人可进行减少骨关节压力的体能锻炼, 肥胖者可以不受过多体重的负担阻碍而进行锻炼。

索拉克说:“使用反重力跑步机, 可使体形肥胖客户感受到他们的减肥目标, 将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体重好像减少了20~40磅。”他指出, 反重力跑步机的第一课是监督使用, 由于它使用时非常有趣, 客户很容易就能着迷。

索拉克说:“我并不相信有那样的事物, 除了游泳。游泳也是对心血管重力最小化效应的体能锻炼。”美国体能锻炼委员会发言人杰西卡-马修斯 (Jessica Matthews) 称, 未来我将看到更多反重力健身器材的出现, 我认为反重力健身器材将像神秘力量, 可以将人的身体悬空。据悉, 马修斯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位运动生理学家。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反重力的体能锻炼, 例如瑜珈, 练习者可以使用吊床将身体悬挂起来, 在瑜珈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类似太阳马戏团的特技表演。在瑜珈练习场地, 会有30~40人在一起练习, 将身体半悬在房间中, 这种练习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美国密苏里州健身专家塞布丽娜-梅里尔 (Sabrina Merrill) 现已研制出一种健身计划, 使用丝绸将身体悬挂在天花板。她还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弥合特技表演和健身领域之间的空隙。

来源:中国科技网

火星存在液态水新证据液态盐水或可短期存在

[导读]科学家们假定少量的液态盐水能够短期的存在于火星表面, 其中的盐分让水保持了液体状态, 而且在地球上的实验结果已经验证了这一想法。

腾讯科技讯 (过客/编译) 在火星上仍然存在液态水吗?那个问题已经成为关于这颗红色星球耗时最长和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火星上有大量的水, 但是却被冰冻于极地冰下而且分散在星球地下的大范围永冻土当中。火星稀薄的大气确实含有水蒸气, 而且足以形成云层、雾、霜和雪, 但是对于星球表面液态水的存在来说却太稀薄而且太寒冷。

斜坡上的黑线标记看起来非常像液体流下山坡

无论如何这或许存在一个例外。科学家们假定少量的液态盐水能够短期的存在于火星表面。其中的盐分让水无视稀薄的大气 (和较低的大气压力) 和寒冷的温度保持液体状态。在地球上的实验结果也已经验证了这一想法。

液态盐水曾经被凤凰号登陆器直接观察到。凤凰号降落在了靠近北极点的火星北极圈内, 在降落后曾经在登陆器的支架上发现了微小的液滴, 那很显然是水滴。它们形成并且进行了融合, 而且在升华之前缓慢的沿着支架滑落。凤凰号无法直接分析它们的成分, 但是它们的外貌和行为都像盐水水滴, 而且科学家发现这里的土壤和火星其它位置的一样含有水冰和盐分。科学家推测宇宙飞船的热量导致液滴的形成, 很可能是在降落过程来自它本身的排气。

去年在火星侦察轨道器从轨道中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了液态盐水可能存在的其它证据。斜坡上的黑线标记看起来非常像液体流下山坡。这些痕迹不像其它的痕迹或许能够以滑坡这样的干涸过程来解释, 它们出现于较温暖的季节, 那个山坡正对着赤道而且季节性重复。它们在完全消失以前在山坡上留下了黑色条痕, 而这正是水才能做到的。

上个周科学家们在德克萨斯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上对这些吸引人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除了盐水之外他们找不到一种合理的解释。这些发生“周期性斜坡条痕 (RSL) ”的已知位置已经从过去的7个增加到15个。目前火星上也有另外23处候选位置, 虽然这些地点还没有发生周期性变化, 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在地球的南极洲存在着类似的地理位置, 在那里地下盐水从土壤中渗出流下山坡。根据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乔-利维所述:“周期性斜坡条痕和南极洲水痕都是像水从沉积物中流动一样。如果它像水一样流动, 那么它很可能就是水”。

这个证据表明液态水或许确实在火星上流动, 虽然只是很少量。如果这是真实的, 它将帮助我们理解火星如何在某些方面同地球相似 (而且, 根据其它的证据显示火星上的液态水曾经很多) 。

来源:中国科技网

最大望远镜阵列2016年开建有助揭秘宇宙本源

SKA的碟型天线可以捕捉到50光年外一架飞机发出的雷达信号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6日报道, 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 (SKA) 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建设。据悉, 这个耗资13亿英镑 (约为人民币130.5亿元) 的项目有助于解开宇宙本源之谜。

该项目负责人米歇尔·万·霍莱姆透露, 有关方面将于4月3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讨论SKA阵列选址问题。该阵列由数千个巨大的碟型天线组成, 地区跨度达1900英里 (约3057公里) 。霍莱姆说:“这将对我们洞悉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宇宙发展历史和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用英国科学与探究中心协会伊恩·格里芬博士的话说, 这一项目能彻底转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由于覆盖面积广, 这个项目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我们呈现出银河系的细节画面, 让天文学家得以对诸如黑洞等激动人心的神秘天体进行研究, 进一步了解宇宙早期历史的信息, 也有助于验证相对论。”

此外, 科学界还普遍认为, SKA项目将是人类在太阳系外寻找外星生命的最好工具。因为SKA具有研究这一问题所必需的开创性技术——它的碟型天线是迄今为止灵敏度最高的天线, 可以对来自太空的电磁辐射进行有效的检测。科学家称, SKA甚至可以捕捉到50光年外一架飞机发出的雷达信号。

科学家还表示, SKA从宇宙中获取的信息数量之庞大也令人难以相信——据悉, 该项目每秒钟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目前全球互联网流量的100倍, 每天产生的数据量甚至要用1500万个64G的硬盘才可以填满。

目前, 来自20个国家的67个组织都参与实施SKA项目。不过, 有关该项目的建设地点仍在讨论之中。经过几轮评审, 澳大利亚和南非被确定为SKA的两个最佳候选地址。

来源:中国科技网

神舟九号将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

本报讯 (记者李莉) 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 将首次搭载活体蝴蝶 (卵和蛹) 升空。破蛹成蝶和蝴蝶升空代表着梦想的实现与飞跃, 市教委决定以此为契机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我的梦想”征集活动, 此次活动的参加者均可成为太空活体蝴蝶 (卵和蛹) 的共同认养者。

市教委介绍,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我的梦想与‘神九’同行”, 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均可参加。各区县组织学校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提示书写《梦想卡》, 或登录活动官方网站www.7cbp.com填写电子版。书写梦想的体裁不限, 参与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书写心中梦想, 抒发真挚感情。

5月20日前, 将举行移交梦想仪式, 等待入舱。“神九”飞船顺利返回后将向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发放活动纪念证 (纪念卡) , 并举行太空蝴蝶展览和“梦想秀”展示活动开幕式。参加“我的梦想与神九同行”活动的同学均可成为太空活体蝴蝶 (卵和蛹) 的共同认养者;所书写的梦想均由“神舟九号”飞船携带至太空遨游并返回。

来源:中国科技网

新型仿生机器鱼以假乱真足以骗过真实鱼类

腾讯科技讯 (过客/编译) 为了解野生动物的社会性群体行为生物学家们必须要守候它们几天、几周甚至是纪念的时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正在设计机器生物来近距离模仿它们血肉之躯的兄弟姐们, 这样它们就能被大自然所接受。从古比鱼到蟑螂的各种机器生物正带领科学家们了解动物世界的秘密。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仿生机器鱼, 能够以假乱真骗过真实鱼类并把它们从危险环境中引导出来

根据《每日科学》报道, 科学家们最近获得的突破性进展是纽约大学工业学院研制的一只机器鱼。研究鱼群的科学家们发现鱼群的领头者比它的追随者游得更快, 让鱼群获得引导同时也许是在引导者的努力下离开海岸。

发表于《英国皇家社会阶层》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群美鳊鱼喜欢上了一只白色的无名机器鱼。当它游泳的节奏跟正常的鱼群领导者相匹配的时候, 鱼群就跟在它的后面 (当以较低速度游动的时候它就被鱼群忽略了) 。

纽约大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的助教毛里齐奥-普菲力在《每日科学》中提到:“这些试验为我们指引了新的方向, 我们将开发机器人与活的动物之间的潜在技术应用, 这个领域大部分仍然未被开发。通过观察大自然来引导我们的设计, 而且创造出能够遵循动物们的自然习性的机器生物, 我们或许能够影响群居性动物的行为来达到帮助环境保护和灾难性复原的效果。”

机器动物应用实验 (包括那些我们人类参与的试验) 的领域正在逐渐扩大。目前社会性行为主要依靠描述。然而整理野生动物 (甚至是人类) 的自然习性通常需要科学家们改变一个单一的变量, 比如说身体引导、声音甚至是外貌来研究如何来改变应用领域。根据《生态与进化趋势》这篇文章所述, 机器生物行为实验目前已经在科学文献中用鱼类、鸟类蟑螂和哺乳动物 (包括人类) 组建了一个动物王国。“半机器人”试验甚至将电极植入活的昆虫体内来控制它们的移动和行为。

所有的这些试验都在那里进行?纽约大学工业学院的机器鱼的创造者称这样的机器动物能够解开群体性动物行为的线索, 而且或许能够控制野生动物远离生态灾害。处于技术研究的最前沿, 我们将很快看到让我们引以为豪的自主交互式机器人能够像真实的动物一样集合在一起。不管怎样, 群体情报和群体机器人这个新兴领域承诺将创建一种“生物体的行为构架”, 而且机器生物能够像真实生物一样移动、应答和表现。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发现阻碍生发物质治秃顶药或5年内问世

中新网3月22日电据外媒21日报道,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阻碍头发生长的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被认为是秃顶症产生的根源。科学家还表示, 这一突破性的发现, 或许能使治疗秃顶症的药物在5年内问世。

据称, 科学家研究了秃顶男士的头皮后发现, 他们头皮中的蛋白质PDG2的含量比正常长头发的头皮中此类蛋白质的含量高三倍。他们表示, 秃顶头皮中同样含有头发生长细胞, 但是这种蛋白质阻碍了生长细胞的正常发育。

科学家表示, 只要限制这种蛋白质的增长, 就可以让秃顶头皮的头发重新长出来。而令他们感到兴奋的是, 此前已经有医药公司研制出一款治疗哮喘的口服药, 这种药正好可以限制蛋白质PDG2的生长。

科学家称, 这种口服药应该可以转化成外用药物, 如生发液或生发霜等。他们表示, 这种全新的治疗秃顶的产品或许能在5年内问世。

来源:中国科技网

美工程师发明神奇机械水母:氢为燃料游动灵活

“机械水母”在水中可以像真正的水母一样伸缩游动。

水母游动的动作简单有效, 因此这可以作为水下机器人的理想模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程师约纳斯-塔德塞等人近日在美国海军研究所的赞助和支持下, 发明了一种氢气动力水母机器人———“机械水母”, 这种神奇的机器人在水中可以像真正的水母一样游动。目前, 机械水母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 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机器人最终将可应用于水下营救作业。

为了模拟水母的运动机制, 机器人必须要使用有形状记忆能力的合金。

目前机械水母可以同时伸缩8节身体。

这是第一个采用外部氢作为燃料来源的水下机器人

塔德塞等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智能材料与结构》杂志之上。塔德塞介绍说, 水母游动的动作简单有效, 因此这可以作为水下机器人的理想模型。此外, 机械水母以氢作为燃料, 从理论上讲, 它的能量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塔德塞表示, “据我们所知, 这是第一个采用外部氢气作为燃料来源的水下机器人。”

人造“肌肉”

水母是利用其伞状体内部的环肌进行移动的。当它们收缩时, 伞膜将水母的身体关闭于其中, 并排出水流, 从而推动身体向前移动。当肌肉放松时, 伞膜又会恢复原来的形状。为了模拟水母的运动机制, 机器人必须要使用有形状记忆能力的合金, 也就是说所使用的材料能够记住原始形状。然后, 再将这些材料包装于碳纳米管中, 并涂上一层铂黑粉。

机械水母的动力来自于水中的氧和氢以及表面的铂之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机械水母的人造“肌肉”上, 使其达到伸缩变形的目的。这就意味着机械水母可以从其周围的水中获得再生燃料, 而不是仅仅依靠有限的电池能量。研究团队认为, 机械水母的能量应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目前, 这个机械水母可以同时伸缩8节身体。研究人员正在考虑如何改进, 以更方便的方式单独控制每一节身体。如果能够找到解决方案, 那么改进版的机械水母活动将更加灵活。

这项研究由美国海军研究所提供赞助和支持。他们希望这项发明将能够应用于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

来源:中国科技网

荷兰工程师发明电动翅膀实现人类飞行60秒

整个无线电动翅膀包括Wii控制器、加速计、电动机、一部HTC安卓手机以及织物等部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一位名叫雅尔诺-斯密特的荷兰工程师近日利用视频游戏机控制器、一部安卓手机和自制的织物翅膀等工具, 成功地实现了人类像鸟类一样的有翼飞行。在荷兰海牙的一个公园里, 斯密特像一只巨大的信天翁在空中飞行了60秒。

翅膀所使用的织物重约37盎司 (约合1049克) 。

斯密特根据信天翁的飞行机制获得灵感, 决定发明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像鸟类一样飞行的翅膀。他表示, “我一直都有这么一个梦想。经过8个月的艰苦努力和认真研究, 最终试飞成功, 证明所有的辛苦是值得的。”

其实, 斯密特的梦想也继承自他的爷爷。他的爷爷曾经致力于发明一种未来派的飞行自行车, 尽管一生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但最终仍然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斯密特开始在英国考文垂大学学习工程学时, 他意识到飞行自行车在物理学方面无法实现。但是, 他有了自己的新想法。在神经力学专家伯尔特-奥顿的协助下, 斯密特终于把自己的设计付诸现实。

斯密特的设计是基于机械弥补术中所采用的力学原理, 其思想就是让自己的肌肉获得额外的力量, 这样就可以保证在飞行中能够托住自己的身体重量。他发明的一对翅膀所使用的织物重约37盎司 (约合1049克) 。斯密特介绍说, 使用这种织物很困难, 因为它很容易撕破。“因此, 缝合织物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小心。既要保证翅膀的形状能够让人获得额外的力量, 又不能太重。在顶部, 还要缝进一些骨架, 让翅膀形成空气动力学形状。为了获得托举力和控制力, 我在腿部也缝上了这种织物, 这有些像尾翼。”

根据斯密特的计算, 他需要大约2000瓦特的持续动力以托起自己大约82公斤的身体和约18公斤重的翅膀。他的手臂只能负责其中5%的力量, 其余部分只能来自电动机。他的手臂和胸肌主要负责引导方向和拍打翅膀。整个无线电动翅膀还包括Wii控制器、加速计、电动机和一部HTC安卓手机。

在完成了时长为60秒的飞行后, 斯密特安全降落。他表示, “当你在空中飞翔俯看大地的那一刻, 你会突然感到自己自由了, 有一种强烈的真正自由感。这是飞行的真正感受,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感受。”

来源:中国科技网

利用“聪明”水凝胶能瞬间实现切口自修复

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

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可在几秒钟内凝固形成黏合剂的新型水凝胶, 如尼龙搭扣般足以抵受反复拉伸, 可迅速使一个切口或创面“自修复”。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 如医疗缝合、靶向给药、工业密封剂和自修复塑料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表示, 自修复是活组织最基本的性能之一, 可允许其承受反复的伤害, 生物工程师一直在研究是否可以在如凝胶一样的软组织合成材料里摹拟自修复功能。新研发的水凝胶由聚合物分子链条组成, 网状的“悬侧链”分子如手指一样可伸展以致掌握彼此, 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软组织的灵活材料。这种含水自愈性材料将给医药和工程领域带来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演示了两个已黏合在一起的凝胶, 侧链分子的设计起到使凝胶快速自修复的作用。计算机模拟水凝胶的网状仿真结果显示, 水凝胶自我修复的能力取决于其侧链分子或“手指”的精密长度, 而侧链分子达到最佳长度就能够显示出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当两个圆柱块凝胶被一起放置在酸性溶液中时, 它们会瞬间吸附在一起。研究进一步发现, 通过简单地上调或下降溶液的p H水平, 在低值时它们“焊接”得很牢固, 而在高值时又很容易分开。如此反复多次的过程中, 其焊接强度并没有发生任何减弱。研究人员说, 凝胶在胃酸这种酸性环境里的强度及适应性, 可作为治愈胃穿孔的理想黏合剂或用于控制药物递送以治疗胃溃疡。

研究人员表示, 这种自我修复的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节能和回收材料领域, 有助于减少浪费。此外, 该材料在酸性溶液中的迅速自愈反应, 使其大有希望成为防止含酸性物质从容器中泄漏的备选材料。为了验证这个推测,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先把一个塑料容器的底部挖了一个洞, 然后用水凝胶封住这个漏洞使其“痊愈”。结果显示, 它没让丝毫酸液从这个洞中漏出。

研究人员接下来打算大规模测试该材料的应用。他们也希望能够设计出可在不同p H值中自修复的其他水凝胶, 从而扩大凝胶超越酸性环境下的更多应用。 (华凌)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欲用仿生技术打造真人版无敌金刚 (图)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研制的模块化假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仿生手臂之一。

由日本Cyberdyne公司研制的“Hal”服装可以通过大脑控制, 让失去行动功能的人恢复运动能力。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5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在科幻影视作品中, 充斥着各种赋予人体超强机械功能的题材。如今, 科学家们已经拥有将这种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变为现实的技术和能力。美国西雅图未来智能机构和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等机构专家认为, 将真人打造成“无敌金刚”是可能的。

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无敌金刚》中, 男主角史蒂夫-奥斯汀是一位宇航员, 他在一次试飞事故中严重受伤。在“几乎丧命”的情况下, 科学技术挽救了他。“我们可以重造他, 我们拥有这种技术, 我们有能力让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仿生人。奥斯汀就是这样的人, 比他以前更厉害, 更强壮, 速度更快。”奥斯汀的身体接受的一系列升级包括:眼睛拥有缩放功能和红外线视力, 仿生腿部跑步可以快过汽车, 手臂力量大过推土机。

如今, 仿生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是革命性的。植入胸部的人造心脏可以让患者继续生存, 耳蜗移植可以让患者恢复听力, 仿生眼睛可以让患者重见光明, 而义肢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这些仿生改造的焦点是让患者生存或恢复失去的功能。但是, 有没有可能根据仿生学原理让人们拥有额外的功能, 仿生学能否让真人变成《无敌金刚》中的史蒂夫-奥斯汀呢?

美国西雅图未来智能机构远见分析师理查德-杨克认为, “首先, 这需要的研究资金要远远超过600万美元。但是, 现在有许多的技术可以非常接近地实现这一目标。我可以肯定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仿生人的机械手臂可以拥有与奥斯汀一样的力量。他的仿生视力, 可以通过隐形眼镜实现, 而且视网膜移植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中。我相信, 这些技术肯定会不断提升, 并实现更多的功能。”

那么如何实现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呢?杨克对此表示, “在物理理论方面, 这肯定是可行的。在实际操作方面, 我持质疑态度, 可能有很大困难。两足动物并不适合如此速度的跑步运动, 但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实现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我完全相信, 人类身上这些能力的大幅提升, 将不仅可以应用于普通公众生活, 肯定也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在未来数十年中, 人类的力量、耐力和感知等方面的能力将肯定得到显著提升。”

人类各种能力提升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肌体本身仍然很虚弱。在日常生活中, 这些增强的功能很容易损伤肌体。装上一个足以提起一辆汽车的仿生手臂, 这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 如果真的使用这条手臂去提汽车, 可能就会损伤身体的其他部位。实现每小时100公里的跑步速度, 同样会引起这些问题。

目前, 身体的仿生部位可以模拟人类的功能。但是, 要想真正进入功能提升时代, 这些技术必须要进一步改进。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安德斯-桑德伯格博士表示, “我认为, 很容易地重塑人体并将其功能增强到无敌金刚的水平是可能的。”桑德伯格认为, 人体功能提升的可选项包括感知能力增强, 如红外或紫外视力以及听力增强等。将来总有一天, 盲人装上人工视网膜后, 不仅仅可以拥有视力, 而且其眼睛还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 拥有录音、缩放等功能。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科学家诺伊尔-沙克教授对于打造真人版无敌金刚的想法持怀疑态度。“你已经拥有了完好的腿脚, 我不相信会有人愿意在身上加上其他物体。”不过, 沙克教授认为可以通过仿生设备“外骨骼”实现人体功能的增强。日本Cyberdyne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名为“Hal”的服装, 就是类似的外骨骼。它可以帮助失去运动功能的人恢复运动能力, 其主要原理就是先获得负责传递肢体运动信息的神经电信号, 然后将其转化为服装的运动指令。

沙克教授的另一个思路就是使用可以通过思维进行控制的设备, 不过这种设备不是人体的一部分。他表示, “如果我确实非常想要一条强大的手臂, 但我又不希望它固定在我身上, 最好的情形就是它仅仅随时伴在我身边, 我动它就动, 并完成我所希望的动作。我想你将来应该会看这种事物。”

来源:中国科技网

美设计真空管道磁悬浮星际列车:时速3200公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近日设计了一种名为“星际列车”发射系统, 该系统利用一条长约1000英里 (约合1609公里) 的真空管道和一条超导电缆将磁悬浮列车送往低地轨道。研究人员认为, 这种技术不仅仅可以实现, 而且实现成本也要远远低于火箭成本。

“星际列车”发射系统利用一条长约1000英里 (约合1609公里) 管道和一条超导电缆将磁悬浮列车送往低地轨道。

尽管“星际列车”系统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其基本概念却非常简单。因为磁悬浮列车是悬浮于轨道之上, 因此不必要担心摩擦问题。理论上讲, 它们的速度要远远超过现有的每小时大约350英里 (约合每小时563公里) 的时速, 可达每小时2000英里 (约合每小时3219公里) 的轨道速度。当然, 为了让乘客能够安全地加速到这一速度, “星际列车”系统需要大量的轨道, 同时需要防止极音速列车被周围的空气撕成碎片。据设计师介绍, 长约1000英里 (约合1609公里) 的管道, 通过模拟中间层的低气压, 应该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管道的大部分将与海平面齐平, 出口点需要高出海平面大约12英里 (约合19.3公里) 。用于火车中的磁悬浮技术同样可以用来将这条管道悬浮起来。在发射管道中, 位于20千米高度的带有2000万安培的超导电缆, 每平米产生的悬浮力大约为4吨。通过高强度缆绳解决真空管本身所需的多余的浮力, 如迪尼玛超强纤维的强度足以满足这种用途。另有一套备用系统足以保证悬浮系统顺畅运行而不出故障。

“星际列车”系统的设计者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詹姆斯-鲍威尔、乔治-麦瑟和约翰-拉瑟尔。他们指出, 这种设计方案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太现实, 但是支撑12英里 (约合19.3公里) 长的电缆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与支撑比这长得多的太空电梯所需要的工程技术相比, 要简单得多。工程师们提出, 可以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或西伯利亚等极地地区建造这种系统。此外, 南极冰原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选址点。

研究团队估算, 建成可载人“星际列车”系统, 可能需要20年时间和600亿美元的成本。这些数字听起来很大, 但是如果考虑到航天飞机的各种费用是“星际列车”系统成本的三倍时, 你就会认为这套系统确实很经济。而且, “星际列车”系统一旦建成后, 向低地轨道运送货物的成本每公斤仅需50美元, 而目前的技术将货物和人员送上低地轨道, 每公斤重量分别需要花费1万美元和10万美元。这意味着, 太空旅行的车票只需要大约5000美元。设计者估计, “星际列车”系统的事故率与现代的客机差不多, 安全系数较高。

“星际列车”系统还有一项优势, 那就是它能够将数吨重的材料快速送至轨道, 这一能力可以用来有效地防御任何大型天体撞向我们。研究人员也把这一功能看作是“星际列车”系统最重要的应用。目前, 我们人类还没有防御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的能力, 甚至还没有提前发出撞击警报的能力。如果继续使用现有的发射系统, 这种情况仍然无法得到改善。为了能够真正实现防御天体撞击, 人类需要更强大的报警系统以及多个大型高速拦截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预先安装于轨道上, 随时监测和抗御可能到来的威胁。这就需要将数吨重的设备发射到轨道上, 这对于当前的高成本发射系统来说, 是不现实的。

来源:中国科技网

设计师推神奇面罩借助呼吸为i Phone充电

“AIRE面罩”利用呼吸产生风能, 然后将其转化成电能为电子产品充电

人们无论是读书、走路、跑步甚至是睡觉时都能用AIRE面罩为电子产品充电。

对于很多苹果迷来说, 虽然苹果产品功能强大, 但电池存储有限导致频繁充电还是相当让人头疼的。近日巴西一名设计师突发奇想, 设计出一款利用人类呼吸转化成电能、为苹果手机充电的神奇面罩, 既方便又环保。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11日报道, 此人名叫约措·保罗, 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 他设计的这款神奇充电器设备被称为“AIRE面罩”, 里面装有一个小型的风力涡轮机, 把呼吸产生的风能转化成电能, 这些能量会通过一根电缆线传输到电子产品内。

保罗表示, 这种充电器能够在室内与户外都可以使用, 无论是睡觉、走路、跑步、还是读书, 只要人处于呼吸的状态, 就能产生电能。如果这种装备能批量投入生产, 那么对减少碳排放量也相当有好处。

“虽然很多现代工具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很多帮助和益处, 但它们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这款利用人类呼吸发电的装置不仅可以节约能源, 还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鼓励人们加强体育锻炼, ”保罗说。

来源:中国科技网

美研制速度最快四腿机器人“猎豹”

北京时间3月7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官网近日宣称, 该机构委托波士顿动力工程公司研制的机器人“猎豹”近期以每小时18英里 (约合每小时29公里) 的成绩打破了有腿机器人的陆地步行速度最高记录, 成为速度最快的四腿机器人。

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介绍, “猎豹”的目标是步行速度超过人类, 成为能够逃避人类追捕的战场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工程公司一直在致力于“猎豹”机器人的研究, 这也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最大机动性和操纵性计划”的一部分。

由波士顿动力工程公司研制的机器人“猎豹”成为速度最快的四腿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工程公司总裁马克-莱伯特介绍说, “猎豹在飞驰。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能够飞驰的机器人。”有腿机器人此前最高步行记录是每小时13.1英里 (约合每小时21公里) , 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腿机器人实验室研制的“平面两足机器人”所创造的。不过, 将来“猎豹”还可以奔跑得更快, 目标时速可达70英里 (约合每小时113公里) 。

“猎豹”机器人其实是利用真实动物的生物力学的众多机器人之一, 这些动物包括鱼类、狗等。除了“猎豹”外, 波士顿动力工程公司还研制了“大狗”、LS3等著名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设计目的也是军用。此外, 波士顿动力工程公司正在研制一种类人机器人, 代号为“亚特拉斯”, 这种机器人可以直立步行和慢跑, 可以从狭窄的通道挤过, 可以利用机器手臂抓东西。该公司表示, 除了军事用途之外, 这些机器人还可以用于人道主义援助, 如急救和灾害响应等。

来源:中国科技网

最新观眼测谎软件精确率超经验丰富警察

腾讯科技讯 (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目前, 最新一款计算机测谎软件能够准确地探察分析说谎者, 其精确率超过了经验丰富的警察。

最新研制软件可以跟踪分析眼球活动, 从而鉴别出说谎者, 其精确率可高达82.5%

这款计算机软件主要是跟踪眼球活动踪迹, 鉴别说谎者准确率可达到82.5%。甚至经验丰富的警察鉴别说谎者的准确率仅能达到65%。

该软件对志愿者进行了40次面试, 志愿者试着隐藏他们藏匿支票的事实。这些志愿者接受一位退休警察的一系列质问, 建立一个“基线资料”来分析他们的眼球移动, 之后再问询他们是否拿了支票。

这款软件通过寻找测试者眼球移动的不同信息, 发现说谎者的精确率能够达到82.5%。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的艾费奥玛-沃古 (Ifeoma Nwogu) 称, 研究人员希望对更多的测试样本进行反复实验, 同时, 他们希望进一步研制这项技术, 从说谎者口中获悉其他“玄机”。

沃古说:“我们知道眼睛能够泄露出说谎者的信息, 但其他人体部分是否会泄露出类似的信息呢?”

人体其他器官很少能够泄露说谎者的信息, 退休美国联邦调查局反间谍特工乔-纳瓦罗 (Joe Navarro) 在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时说:“这项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过度信赖人类的面孔, 将人类的面孔作为唯一身体泄露信息的部位。作为一名调查员, 我认为研究分析某人并不能仅局限于表面, 而应当深入地进行分析, 必须对整个身体进行观测研究, 并不能仅依据面孔信息作出结论。”

来源:中国科技网

工程师借助光学伪装技术让奔驰车隐形 (图)

哈利-波特和霍比特矮人佛罗多-巴金斯的隐形斗篷让所有人羡慕不已。不过, 隐形并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

现在, 科学家能够让整辆奔驰F-Cell“隐形”

借助于光学伪装技术, 奔驰公司的工程师制造出一种幻觉, 让汽车消失于无形

工程师让汽车驾驶者一侧覆盖上一层LED“毯子”, 同时在另一侧安装数码SLR摄像机

摄像机拍摄下汽车乘员一侧的影像, 影像实时呈现在驾驶者一侧, 让F-Cell能够被看穿, 看到车后的景象, 进而达到隐形效果

工程师驾驶F-Cell行驶在汉堡的高速路和巴伐利亚的大桥上, 这辆隐形奔驰的出现让路人陷入惊讶之中, 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光学伪装技术最初由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开发, 所运用的科学原理与天气预报播报员和好莱坞电影人使用的蓝幕相同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哈利-波特和霍比特矮人佛罗多-巴金斯的隐形斗篷让所有人羡慕不已。试问, 谁不想过一把隐形的瘾儿呢?现在, 科学家已经能够让整辆汽车“隐形”。借助于光学伪装技术, 奔驰公司的工程师制造出一种幻觉, 让最新款零排放F-Cell奔驰消失于无形。

奔驰工程师为汽车安装LED“毯子”

奔驰工程师让F-Cell驾驶者一侧覆盖上一层LED“毯子”, 同时在另一侧安装数码SLR摄像机。摄像机拍摄下乘员一侧的影像, 影像实时呈现在驾驶者一侧, 让F-Cell能够被看穿, 看到车后的景象, 进而达到隐形效果。这项技术最初由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开发, 所运用的科学原理与天气预报播报员和好莱坞电影人使用的蓝幕相同。

在奔驰的宣传片中, 工程师驾驶F-Cell行驶在汉堡的高速路和巴伐利亚的大桥上, 这辆隐形奔驰的出现让路人陷入惊讶之中, 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You Tube上, 这段视频引发网友们的热议。一些人担心隐形奔驰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相撞事故, 其他人则对其充满痴迷, 认为可以在任何地方停车而不用担心被开罚单。

奔驰表示将大规模生产氢动力车, 不过, 高昂的制造成本仍影响着这种汽车的普及。据媒体报道, 工程师虽然找到了降低成本的方式, 但氢动力车的成本仍旧很高, 让欧洲和美国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无力承受。奔驰F-Cell采用电动发动机, 可输出134马力, 行驶距离达到250英里 (约合402公里) 。据分析师预测, 商业氢动力汽车不可能在2015年前成为现实。以美国为例, 发展氢动力车的主要挑战是建造加氢站的费用。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从骆驼鼻孔得到灵感建巨型沙漠绿洲 (图)

创举:这个规模庞大的巨型温室将建于卡塔尔, 维持包括树木在内的所有类型的植物生命。

神秘的鼻孔:这是骆驼神秘而复杂的鼻孔, 它使这种驼背的哺乳动物能在高温环境中生存下来。

近距离观看:该系统将在四周用太阳能泵水, 这个类似于骆驼鼻孔的冷凝系统负责灌溉所有植物。

聪明的设计方案:这张图解展示了树篱是如何为生长在那里的植物提供湿气和保护的。

计划运行中:正如图片显示的, 开发人员已对该系统进行试验, 希望今年完成这个庞大计划。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从骆驼鼻孔中得到灵感, 计划完成一项貌似不可完成的任务———在沙漠里种植一片人造森林。这个计划建在卡塔尔的巨型露天温室耗资330万英镑, 将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生态系统带到这个地球上最不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一切都得益于这种驼背哺乳动物的鼻子。

科学家将借助自然力量实现“撒哈拉森林计划”。按照该计划, 用于浇灌树木、蔬菜和水藻的水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地表水, 二是用泵从沙地以下200米处抽上来的冷水。

将水冷凝。撒哈拉森林计划中灌溉系统的运作原理和骆驼鼻孔的作用一样。骆驼呼出湿气, 鼻子马上将它们吸回, 冷凝成水, 这样骆驼就能在炎热的荒漠中可以活下来。晚上, 这种哺乳动物还能用鼻孔从温暖潮湿的空气中吸入水分, 从而保证体内进行正常的水合作用。

从骆驼鼻孔得到启发的设计师们表示, 他们将把这一理论用在这个10000平方米的沙漠计划的取水方案上, 目前已成功进行了相关试验。他们还将利用太阳能把水输送到这个巨大玻璃结构建筑物的任何地方。

炎热的沙漠空气会蒸发夜间形成的地表水, 但巧妙地放置树篱可以将它们在逃入空中之前冷却下来, 从而使这个温室保持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理想温度。树篱制造的较冷的湿气在这个温室周围流动, 然后进入含有从沙地深处抽上来的冷水的冷管中, 再次被冷凝。这将为温室里的所有植物源源不断地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潮湿空气。

撒哈拉森林计划的挪威籍首席执行官乔金-豪格表示:“卡塔尔的这个试点项目将证明用技术系统减少废水的好处。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是, 那可能有助于设计有利于环境、社会发展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

撒哈拉森林计划的迈克尔-波林还是康沃尔“伊甸园计划”的主要建筑师之一, 他对《新科学家》杂志说:“充分利用表面海水间的温差, 确保该计划是环保的, 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按照目前的计划建设的这个温室最快会在今年7月投入运营, 11月在多哈举行第十八次缔约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 游客将有机会亲临现场, 参观这个人造的巨型沙漠绿洲。

来源:中国科技网

英国建筑系学生发明垂直养鸡场 (组图)

这就是英国学生安德烈·福特提出的高产量养鸡方案:鸡被固定在“矩阵”里, 水、食物和氧气通过特制管送到嘴内, 排泄物通过另一条管道排出。

这就是垂直养鸡场所需要的装备:把鸡固定起来的架子、为鸡传输食水和排泄物的管子、负责电流刺激避免肌肉萎缩的电极。

这种看上去颇为惊悚的垂直养鸡场, 非常类似电影《黑客帝国》当中的“矩阵” (The Matrix) , 据设计者称可有效利用空间, 每立方米平均养殖11.7只鸡。

被“矩阵化”养殖的鸡都是“无头鸡”, 即被摘除了大脑皮层的鸡, 其感知能力被阻断。据方案提出者安德烈·福特称, 鸡被这样处理后, 即使高密度养殖也不会觉得难受。

像《黑客帝国》里的“矩阵”那样来养鸡, 鸡受得了吗?英国学生安德烈·福特的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就饱受质疑, 不过他坚信, 只要摘除了鸡的大脑皮层, 阻断其感知能力“矩阵”化养鸡方案反而更加人道。

英国一名建筑系学生安德烈·福特近日提出一个新的高产量养鸡方案:即摘除被饲养鸡的大脑皮层, 阻断它们的感知能力, 这样即使在非常拥挤的环境中, 鸡也不会产生难受的感觉。

英国每年饲养和宰杀的肉鸡数量高达8亿只。而为了加快鸡的生长速度, 这些鸡被关在不见天日的笼子里, 并且不允许外出走动。部分肉鸡在还没长大前, 就会因心肺功能无法支持过快生长的身体而死亡。

为此, 美国普渡大学哲学家保罗·汤普森曾建议采用“盲鸡养殖方案”。他称, 一些“意外失明”的鸡已经被培养成一种做实验用的鸡。与正常鸡相比, 这种“盲鸡”不介意拥挤, 也不介意生长在没有阳光照射的环境。汤普森认为让鸡失明是一种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这样它们就不必因为空间的拥挤而难受。

而安德烈·福特则提出一个“无头鸡养殖方案”, 即摘除鸡的大脑皮层, 阻断它们的感知能力, 但同时保持鸡的脑干的完整性, 其自我平衡的器官还能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它们还会继续生长。这样即使在非常拥挤的环境中, 鸡也不会产生难受的感觉。

福特表示, 他提出这个方案有两个理由:一是可满足消费者对鸡肉不断增加的需求, 二是能去除鸡对痛苦的感知, 给它们提供一些“福利”。

被去除脑皮层的肉鸡还将被去除鸡腿, 之后它们会被塞进养殖场, 这样可以节约饲养空间, 一个养殖场最多可养约1000只。福特所建议的这个垂直养殖场是矩阵形的 (类似电影《黑客帝国》里的矩阵) 。鸡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食物和氧气通过特制管子送到嘴内, 排泄物通过另一条管道排出。这种养殖办法大大提高了家禽的饲养密度, 由目前的每立方米3.2只增至11.7只。

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 就是这些肉鸡的肌肉无法得到锻炼, 为此福特又建议采用电击法。他认为与现存的饲养加工方法相比, 他提议的方案更人道一些。“现在普遍采用的养殖方法才是不人道的, 只是我们消费者并不能感觉到, 在食品包装袋上也看不到注明, ”福特说, “我的方法和传统的养殖方法存在很多差异, 根本区别就是我的提议让鸡不再痛苦了。”

福特表示, “无头鸡养殖方案”与人造肉的目的都一样——在不造成痛苦的条件下合成动物蛋白, 但人造肉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现阶段的技术还无法人工合成血管。

原作:O livia Solon原载《连线》杂志网站来源:中国科技网

美拟建“地下公园”光导纤维把阳光带到地下

腾讯科技讯 (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美国纽约没有过多的空间享受阳光照射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目前, 一位照明设计师相信未来街道之下的“地下世界”也能接受阳光照射。

他们希望在光导纤维技术的帮助下, 将一个地下废弃有轨电车站转变成为全新的地下公园。这个地下照明项目有望在曼哈顿区下东区1.5英亩地下终端区域实现生命正常呼吸, 通过光导纤维将阳光转移至地下。

地下照明项目的设计师指出, 为了建造这个地下公园, 我们正在计划使用当前的先进技术———现已建造成型, 这个系统使用光导纤维来收集阳光, 并反射至地下环境, 植入地下公园天花板的太阳光分散盘能够将反射的太阳光线分散开来。

他们解释称, 这个终端车站建造于1903年, 用于地面电车穿行于威廉斯堡大桥, 但是自1948年以来, 它一直未被使用过。

地下公园的设计师一直在试着筹集项目经费, 他强调称, 太阳光线射入地下环绕, 将携带一定的波长来支持光合作用,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这里种植树木和地下草地。

光导纤维可以阻挡没有危害的紫外线, 避免人体皮肤晒伤。目前, 这一计划仍在讨论阶段, 但是纽约高速运输管理局已表明认可这一观点。

对于设计师而言, 下一阶段将建造实物模型, 并希望人们能够在地下公园里生活在阳光之中。

来源:中国科技网

神奇旅程“将实现:纳米火箭在人体内遨游

腾讯科技讯 (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 通过研究人员建立纳米等级火箭, 科幻情节即将成为科学现实!这非常像科幻电影《神奇旅程》中的迷你普罗透斯船, 它能够处理一位患病俄罗斯科学家大脑的血凝块。目前, 科学家最新设计的纳米等级火箭有望未来一天能够在人体内巡游, 或者执行医学任务。

1966年著名科幻电影《神奇旅程》中一种微型船可治愈一位科学家的脑血栓

这些纳米火箭是由荷兰奈梅亨大学的科学家建造的, 他们声称纳米火箭未来将成为挽救人类生命的”微型货船“。

负责该项研究的简-范-赫斯特 (Jan van Hest) 教授称, 我们的纳米火箭是基于多聚体的简单设计, 它们是球形体。

由于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分子和标记分子或功能酶放入纳米火箭容器之中, 在纳米火箭外侧放置缩氨酸,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这种纳米火箭可以进入人体送递药物。

这些纳米火箭将以过氧化氢为燃料在人体内巡游

这些纳米火箭可进入人体释放药物, 对患者进行治疗

这些纳米火箭仅是细菌的十分之一大小, 自装配进入微粒球体容器, 并使用过氧化氢作为燃料。当铂纳米微粒分解时可将能量转化为氧气和水, 期间产生快速能量排放, 引起推进力和方向移动。

然而, 在“神奇旅程”变成现实之前, 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首先, 过氧化氢将耗尽, 从而纳米火箭能够自动补充燃料, 这一过程对人体组织是有害的, 科学家需要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师约瑟夫-王 (Joseph Wang) 称, 这是朝向“神奇旅程”迈出令人激动的一步!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日本研究机构:着手钻探可燃冰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2月14日宣布, 其钻探可燃冰的工作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力争于当晚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海底进行钻探, 为明年的生产试验做准备, 本次钻探工作预计将持续到今年3月下旬。

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 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白色结晶体, 能像天然气一样燃烧。地球上可燃冰的储藏量非常大, 被认为是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新能源。可燃冰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 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

钻探工作原定于14日上午进行, 由于天气状况恶劣而推迟, 目前正准备在今日晚间开始。生产试验将于明年1月至3月实施, 预计钻探和生产试验的费用将达到170亿日元 (1美元约合77日元) 。如能实现稳定生产,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希望在2018年度实现商业生产。

此次钻探的地点位于爱知县渥美半岛以南70至80公里的近海海底, 该海域被认为埋藏着约1万亿立方米的可燃冰, 相当于日本十几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届时,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深海探测船“地球”号, 将在海面下约1260米处可能蕴藏可燃冰的地层钻4个井。

明年的生产试验将研究是否能切实从海底开采可燃冰, 以及开采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用3D扫描技术重建鸟

类化石脑部

渡渡鸟是已灭绝的不飞鸟

渡鸦 (Corvus corax) 的脑部3D重建

科学家们使用3D X射线扫描仪, 观察了近100种现生鸟类和立体保存的鸟类化石, 对化石鸟类和现生鸟类的脑进行了数码重建, 以研究鸟类飞行的起源。

鸟类在离巢之前, 头骨便已发育到固定大小。当头骨定型后, 脑才继续生长直至充满整个头骨。因此, 鸟类头骨可以精确记录脑的形状和大小。

利用3D扫描技术, 科学家们已经测出小脑绒球部 (flocculus) 的大小。在鸟类中, 小脑绒球控制了飞行中的视觉集成和平衡信号, 帮助鸟类注意在空间中移动的物体。

项目的主持者, 英国苏格兰国立博物馆的S.Walch说:“通过研究鸟类脑中各部分所占的相对体积, 我们能够揭示小脑绒球是怎样逐步演化, 以适应不同飞行方式。还有助于推测鸟类是何时获得了飞行能力。”

研究的焦点在于, 小脑绒球的体积越大, 鸟类处理视觉和平衡信息的能力是否就越强?

如果这一点得到了证实, 可大大推动鸟类演化研究。另外, 该研究还有助于解答那些与鸟类极为相似的恐龙到底是“纯”恐龙, 还是次生性不飞鸟 (次生性不飞鸟的祖先是能飞行的鸟类, 后因生活环境改变而适应性地失去飞行能力) 。

只有使用了英国阿伯泰大学 (Abertay University) 的高精度X射线micro-CT扫描仪, 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医用的CT扫描仪分辨率只能达到1.5毫米, 而这架科研用的高精度扫描仪分辨率可达6微米, 可以在不损坏标本的前提下, 使其内部结构纤毫毕现。

研究者们特别观察了一些不飞鸟 (如渡渡鸟) 的脑部结构, 以探究失去飞行能力后, 小脑绒球的体积有无减小。他们认为, 当飞行能力退化时, 脑中的相关结构也会退化。

来源: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学家发现并复原3亿年前远古森林

中新社南京2月20日电 (盛捷) 20日,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博士正式公布十年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复原了3亿年前“植物庞贝城”, 实际复原如此大规模的远古森林为世界首次。

著名的意大利“庞贝城”知者甚多。一场火山喷发, 让庞贝城中的2000多人葬身于火山灰和熔岩之下。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 再现了城中被埋葬的人、动物、家具、建筑物等生活场景, 反映了古罗马时代社会生活的真相, 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庞贝城完整、真实的保存和展示, 与火山这种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是密切相关的。

王军说, 该“植物庞贝城”位于内蒙古贺兰山西北角, 保存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森林的群落结构保存完美, 可鉴定其植物类群组成、树木的密度分布、森林的分层结构等等。经过十多年来, 对1000多平方米面积的森林面貌进行了三维重建, 发现其植被由石松类、有节类、瓢叶类、蕨类、原始松柏类、苏铁类等六大植物类群组成。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种已经灭绝的孢子植物———瓢叶类拟齿叶的完整的树冠标本。

王军表示, 由于以前植物标本保存条件的限制, 迄今人们所看到的地球历史上的远古森林的复原图均为“概念性复原”, 都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误差, 此次实际复原1000多平方米面积的远古森林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此前, 王军课题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者Hermann Pfefferkorn教授在内蒙古乌达煤田发现一距今约3亿年的成煤沼泽森林, 其被火山喷发所埋藏, 因此完整的保存了森林的群落结构, 可以说是“植物庞贝城”。

“植物庞贝城”揭示了复杂性瓢叶类植物能够在局部区域占据统治地位, 并让科学家了解到高层植被科达与封印木是不能在同一生态环境下共同生存的。此次发现肯定了华夏植物群 (现今中国及东亚) 、欧美植物群 (现今北美和欧洲) 的植被无论从植物类群上和生态习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此次植物群所处的环境是地球处于冰室-温室过渡的气候背景, 因此这项研究对探测现代植被随气候变换的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研发防震新技术给建筑穿橡胶隐身衣

这是东京的几栋防震大楼。英国研究人员认为增压橡胶可以帮助大楼防震。

综合国外媒体2月15日报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大楼防震技术, 他们称由增压橡胶组成的“外衣”能让震波绕过建筑物, 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

威廉·帕内尔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表示, 地震易发区的大楼的地基如果围上增压橡胶, 从理论上说可以阻止弹性波穿越地面影响大楼主体建筑, 弹性波只会从橡胶两侧通过。

“理论上, 我们已经证明了橡胶对于某种特定的弹性波是具有‘隐身’效果的, ”帕内尔介绍称, “我们的团队正在努力对这一理论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希望能把它应用到实践中, 用于一些建筑物的防震, 或者更现实地说, 用于保护建筑物某些特别重要的位置。”

当然, 如果给地震易发区所有的大楼都围上橡胶缓冲带或许是不现实的, 但是, 这种技术对于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防震及防恐怖袭击意义重大, 比如高压电线塔、核电厂和政府大楼。

大楼“隐身”技术是科学家近期研究的多种“隐身”技术中的一项。“隐身”技术就是使物体在波通过时达到几乎“不可视”的状态, 不管是光波、声波还是振动波。多年前, 科学家就开始对光波隐身进行研究, 但对阻止大型固体传播振动波问题的相关研究却很缺乏。

来源:中国科技网

诺基亚WP旗舰机Lumia 900成本为1300元

市场研究公司IHS i Suppli今天发布报告称, 在对诺基亚Lumia 900手机进行拆机后发现, 这种手机的制造成本约为209美元。此外, 从诺基亚Lumia 900使用的部件来看, 这款手机并非市场上最尖端的智能手机。

负责拆机的IHS i Suppli分析师安德鲁·拉斯维勒 (Andrew Rassweiler) 称, 微软和高通都正试图证明移动版Windows Phone 7系统的效率;与此同时, 这两家公司还正试图证明, 使用较当前高端技术落后大约一代的部件也能制造出全功能的智能手机, 而且其成本较为低廉, 希望藉此吸引诺基亚以外的其他硬件制造商。

这种选择上的差异并非仅限于处理器。诺基亚Lumia 900手机使用512MB的DRAM内存, 而其他大多数智能手机都使用1GB内存。而且, 预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原因是下一代的微软移动版OS对于内存的要求将会更低。

另一个例子是蓝牙芯片。诺基亚使用较老版本的博通芯片, 而并非最新最好的芯片, 虽然两者之间的价格差仅为2.50美元, 但也可作为诺基亚以价格竞争为目标的例证。

对诺基亚而言, 其所采取的战略看起来是在价格上与其他手机展开竞争, 同时又能提供类似的功能。在无补助金的情况下, 诺基亚Lumia 900的零售价格据悉为450美元, 比i Phone 4S要低200美元左右。i Phone 4S的裸机起售价为649美元, 具体则要视型号而言, 其制造成本在188美元到245美元之间。

另一名参与了拆机分析的IHS i Suppli分析师韦恩·兰姆 (Wayne Lam) 称, 微软也正在帮助诺基亚走出困境。他指出, 虽然拆机分析不涵盖软件成本, 但据悉微软对Windows Phone 7手机收取的许可费仅为每部手机不到5美元, 远低于传闻中的15美元。与此相比, 据传诺基亚为塞班OS支付的许可费为3美元, 这意味着两者相差无几。

国际翘楚 顶端科技 篇9

很快,这个团队所研发成功的“超级免疫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2012年10月,众森源与美国著名的Medistem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该技术用于干细胞研究,消息被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后又引来全球许多著名的机构包括国际巨头药物公司龙沙公司(Lonza)等纷纷寻求与众森源合作;著名的Seeking Alpha网站将其作为头版消息向全球作了介绍……

“世界级头脑”

众森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抗体生物试剂以及诊断和药用抗体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汇集了数名首席科学家和留学归国的高级研发人才,其中包括199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理查·罗伯茨博士。正是这批“世界级头脑”的倾力合作,为公司发展提供了绝对的优势。

1993年,理查·罗伯茨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他最早发现了核酸的生物拼接过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在全球最初获得的限制性酶有四分之三由他的实验室发现或分类。作为一名从事自然科学出身的管理者,吴炯博士深知高技术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创新,为此他邀请理查·罗伯茨博士一起在江苏宜兴创建了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研究院。研究院作为众森源公司连接世界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桥梁,在诺贝尔奖得主理查·罗伯茨博士的影响下,全世界许多生物医药科技精英加入研究院、服务众森源。总之,研究院不仅引来了许多世界顶级科学家加盟,也为众森源带来了新的技术,更提高了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开创性模式

众森源生物技术公司与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研究院合作,可以说为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事业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模式。“在众森源,我们将利用最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为引导,创造出一流的高科技产品,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回过头来依托众森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支持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研究院的长远发展,通过引进世界一流人才来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引进最先进的生物医药前沿技术来这里进行孵化并向产品转化,这样研究院又进一步向众森源不断输入新的先进技术和开发新的产品,使众森源公司可持续在这一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吴炯博士这样说。美国高盛前资深投资经理Denver Dale就对这一发展模式深感兴趣,并希望能引进国际风投资金同众森源合作。

“正如理查·罗伯茨博士希望的那样,众森源和研究院分别代表了现代生物医学科技产化业发展的两条腿,我们将昂首阔步走在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列。”吴炯博士欣喜地说。

精尖类企业

精尖技术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吴炯博士团队所研发成功的超级免疫技术是根据机体产生针对特异性抗原免疫应答的特点采用高效特异性靶向免疫刺激方法,在动物机体内诱导产生高质量的特异性抗体,实验表明新方法比现行国际普遍采用的常规免疫方法产生的抗体亲和力和特异性高10~100倍,并且产生的很多抗体很难用常规技术制备获得。这些高质量的抗体不仅可以作为有效工具用于基础生物医学研究,同时也可用于制备新一代临床诊断试剂和疾病治疗药物,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公司成立以来,考虑到国家的实际需要,通过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研究院主要集中开发肿瘤的生物治疗和糖尿病防治。在Tom Ichim博士和林峰博士的带领下,研究院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团队创造的“高活性自身特异性肿瘤杀伤细胞诱导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比现行临床应用的CIK、Dc等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效果要强10倍以上。目前团队与国内数家肿瘤医院合作显示了新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显著效果,被很多肿瘤患者称之为生命的希望。

另一方面,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惑国人的一大疾病,考虑到世界上许多糖尿病治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为此,研究院着力于研制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且有效的糖尿病防治药物。从控制血糖着手,研究院同韩国科学家一起合作成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大量生产安全有效降血糖天然产品——松醇(Pinitol)。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糖尿病人往往不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的缺乏,而是由于机体缺乏传递胰岛素信号的第二信使。要治愈糖尿病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体内细胞胰岛素信号的传递问题,而不是光靠注射胰岛素的“治标”作用。松醇是合成胰岛素第2信使(INS-2)的主要成份,世界一些著名的糖尿病科学家已证明,给糖尿病人补足松醇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然而由于松醇化学合成困难,只能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松醇只能成为少数病人的“奢侈品”。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研究院与韩国科学家一起成功攻克了松醇的生产制备技术难关,运用其具有自身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目前可大量生产高质量的松醇产品,这将为我国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无限生机。

技术型高层

吴炯博士作为众森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正是他对生物医药的技术敏锐和高瞻远瞩,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决策性的指引。

吴炯博士早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和法国健康研究院。他在生物制药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输出了多项颇具价值的成果:国内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抗癌药物白介素-2(IL-2)的中文名称是由他命名的,并协助刘新垣院士将这一药物在国内产业化;1996年他应国家科委海外专家小组之邀,协助开发超级干扰素药物,创收达1.7亿人民币;他建立了一种新型抗菌理论,通过阻断细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细菌;他参与创立了美国著名的Cell Signal ing Technology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抗体制备技术,可高效生产制备磷酸化抗体,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技术公司的核心技术:曾担任美国cellApplications公司资深副总裁;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Yamanaka的获奖之作iPs就是用吴炯博士在美国Cell Applications公司领导开发的产品制作而成。

吴炯博士先后担任过“蛋白质磷酸化位点数据库的构建”、“磷酸化酪氨酸磷酸化酶PTB1B在胰岛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以及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等多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并获得多项美国专利和第二十五届国际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大会Ferid Murad奖。他也是国内多家政府和公司的科学顾问包括湖北省人民政府特聘顾问。目前吴炯博士除担任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宜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和众森源生物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外、还担任浙江理工大学等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特聘教授。

在与国内同行合作过程中,吴炯博士也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在第11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上,他被邀请作为专题发言人发言。大会只有少数几个专家作为专题发言人进行发言,包括一些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世界级资深科学家。吴炯博士报告的新型载药系统平台可以适用于目前所有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升级换代,填补国际空白,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科技新闻 篇10

腾讯科技讯当谈论到技术的进步时, 四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而且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开幕, 我们的想法就是收集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一些非常酷的新技术。从极度精准的计时器到超级平滑的运动服, 让我们了解一下今年夏天奥运会终点线背后的技术力量。

量子计时器

上一次在伦敦举办奥运会可追溯到1948年, 欧米茄的第一台终点摄像机彻底改变了计时方式。这台装置被称为电子眼, 它能够精确到千分之一秒 (毫秒) , 对于仍然使用手动计时的那些年代的比赛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改善。

我们快进到历史的今天, 计时方式再一次变得比以往更加精确。欧米茄的新量子计时器将使2012伦敦奥运会的比赛时间将精确到微秒。不夸张的说, 那比眨一下眼还要快, 眨眼大约需要350, 000微秒时间。欧米茄计时器最强大的部分是能够同时为六位不同的运动员进行计时。

除了改善起跑器和发令枪之外, 一些奥运会短跑运动员也会得到专门设计成减少空气阻力的有窝运动服。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于高尔夫球, 耐克公司的最新Pro Turbospeed装已经在风洞测试中证实它有可能缩短0.023秒的时间。考虑一下在百米冲刺比赛中的时间是多么的相近吧, 这种设计意味着比赛结果的区别, 或者带着金牌回家或者甚至都没登上领奖台。

在2008年奥运会上, 英国跆拳道选手莎拉-史蒂文森几乎被从四分之一决赛中淘汰出局, 因为裁判没有判定她在回合的最后几秒做出的击中头部的两分。英国团队的代表进行了抗议, 而且回放了录像。在仔细观看了比赛录像之后, 裁判修改了他们的决定并且公布史蒂文森是获胜者, 允许她晋级半决赛。

减少阻力的田径服

跆拳道传感器护具

尽管她并没有赢得金牌, 这种死里逃生仍然引起了人们留意到当判定这样的比赛时可能出现的认为错误。从今年开始, 所有的参赛运动员将穿上布满传感器的特制服饰和护具。这些传感器是由西班牙的Daedo公司生产, 当出现击打的时候它们会记录有效击中得分, 它们将成为裁判员的助手而且有希望减少计分错误的可能。

花式游泳的爱好者将很高兴听到一种新的双镜头摄像机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拍摄这项比赛。之前, 由于光线在水中或者空气中的折射方式不同, 评论员不能从上方或者水下同步拍摄。需要处理大量的图像也让现场直播存在这样的拍摄问题, 但是日本NHK广播公司最新的双胞摄像机已经带来了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摄像机将合并水上和水下的两个镜头所获得的图像来产生一个单一的画面。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完整而又不失真的游泳运动员镜头。

同步摄影

自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以来, 当一名运动员的起跑器向后移动了5毫米的时候, 通过测量就能检测出抢跑行为。如果这种移动是在发令枪响后的0.1秒内触发, 那么抢跑就会被公布出来。通常人类对声音的反应不能快于0.1秒, 因此比这个时间快的任何动作都是违规的。伦敦奥运会使用的这种起跑器不是依靠运动, 而是通过传感器来测量运动员作用在上面的压力来检测抢跑行为。

发令枪已经经过了改善。由于短跑运动员距离发令枪的距离不同, 传统的发令枪的枪响到达每个人的时间都有轻微的不同, 因此需要一个更好的系统。今年的发令枪完全的电子化了。当比赛开始的时候, 枪响会通过每个运动员背后的扬声器进行播放, 这就保证每个运动员会在同一时刻听到枪响。

自动摄影术

路透社的摄影师们已经借助大量远程控制的自动摄像机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今年他们将使用这些摄像机从各种各样的新视角来拍摄奥运比赛。这些摄像机被安置在传统摄影师通常无法到达的地方, 它们将通过一个操纵杆进行控制, 而且能让控制者在三个轴线上控制摄像机进行倾斜或者旋转。这种自动控制系统也简化了全景拍摄和延时拍摄。

(中国科技网)

未来战场的“超级战士”世界主要军用机器人大盘点

军用机器人是高技术战争的先导, 是抢占21世纪人工智慧领域制高点和主动权的标志。美国多年来积极推进研究开发和使用军用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军用人工智能车辆、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潜水器等领域的发展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那么, 究竟当今的军用机器人发展态势如何?目前已投入战场的机器人有哪些?

近日,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购买了数千个名为“侦察兵”的抛投式军用机器人, 用于在建筑物、洞穴等场所的内部执行侦察任务。此前, 美国警方 (特别是特别武器和战术处) 和一些特种作战部门早就在使用这种装置了。

军用机器人是指用于执行军事任务的机器人, 它是机器人发展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用机器人是高技术战争的先导, 是抢占21世纪人工智慧领域制高点和主动权的标志。美国多年来积极推进研究开发和使用军用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军用人工智能车辆、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潜水器等领域的发展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预料, 在未来的战争中, 军用机器人势必会成为人类的“触手”, 代替人类完成难以完成的任务, 成为不折不扣的“超级战士”。

“侦察兵”具有很强的态势感知能力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 美军士兵经常得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陌生的洞穴或建筑物, 去搜查恐怖分子以及反政府武装人员。这不但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人员伤亡, 而且严重影响了美军的士气。如今, 小型抛投式侦察机器人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购买了数千个外形诡异的抛投式机器人, 用于在建筑物、洞穴等场所的内部执行侦察任务。这种名为“侦察兵”的机器人的制造商应用户要求, 在机器人上加装了一个麦克风, 具有很强的态势感知能力。

“侦察兵”机器人是一种近距离遥控侦察机器人, 同一般军用机器人相比, 它的外形显得小巧而另类, 中间为一个长18.6厘米, 直径4厘米的钛合金轮轴, 两端为高强度塑料制成的带齿轮的轮子, 重量只有546克。它的形状看起来就像一个哑铃。前端的两根天线主要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指令。轮轴里装有电池和电子器件。它的红外线夜视摄像头的视距约为8米, 日间摄像头的视距则远得多。当光线暗到日间摄像头无法正常工作时, 夜视摄像头就会自动开启。

作为一款新型侦察机器人, 其最大特点就是个头小、重量轻, 非常适合在狭小空间里执行持久监视和调查任务, 具有很强的态势感知能力。使用者可以将这种小型机器人抛投到暗室或洞穴内, 然后让它们四处移动, 同时传回视频与声音, 对于士兵感知战场环境有很大帮助。如在阿富汗, 士兵通常会将这种机器人投入岩石密布的地区或是抛到墙壁的另一边, 落地后即可使用遥控器进行操纵。机器人在快速行动的同时, 微型摄像头将拍摄到的信息传到遥控器的显示屏上。在建筑物内, “侦察兵”的影像传输距离为30米;在户外, 它的传输距离为室内的3倍。遥控装置的重量不到900克, 配有一块分辨率640×480的3.5英寸显示屏。

事实上, 早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对抛投式机器人产生浓厚兴趣之前, 美国警方和一些特种作战部门早已开始使用这种机器人了。只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小型机器人从来没有小到可以抛投, 也没有坚固到一落地就能工作, 因此把小型作战机器人投入一个房间, 然后让它们传回视频的想法虽然很流行, 但似乎从未实现。但在过去6年里, “侦察兵”机器人的研发解决了这个问题。新型抛投式机器人设计更加坚固可靠, 抗摔能力更强, 可从大约9米高处摔落到坚硬的地面后仍能照常工作, 移动速度达到每秒30厘米。一次充电, 可以持续行走6个小时, 或者在静止状态连续拍摄10个小时视频。

已投入战场的军用机器人

美国在军用机器人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其研究成果已被装备部队, 投入前线战场使用。

“帕克博特” (Pacbot) 机器人。“帕克博特”机器人由i Rbot公司制造, 目前有3种型号:侦察型、探险型和处理爆炸装置型, 全部采用相同的底盘。其全重18—24千克, 可以攀爬54度的斜坡, 可在2米深的水下作业, 也可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开阔地行驶。据了解, 它们早已被部署在阿富汗的群山里, 每天都在公路旁或公路上探测基地与塔利班残余分子隐藏起来的武器。这种机器人的手臂可以抓住并搬运物件, 最善于探测牛或羊的尸体, 那是反美武装很喜欢隐藏炸药的地方。它的前部安装着2条短的前肢, 使它能够爬楼梯。这2条短肢而且防水, 能够跨越浅的河流与崎岖山路。

“魔爪” (Talon) 军用机器人。“魔爪”军用机器人主要由位于北美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奎奈蒂克集团生产, 其首要任务是辅助军事人员完成一些极端危险的特种工作, 包括拆除简易爆炸装置 (IED) 、地区侦查、危险材料/物品鉴定、战斗工程支援和部队辅助等领域。其重量小于45千克, 便于携带, 遥控作业距离可达1000米。自从2000年在波斯尼亚首次部署以来, “魔爪”机器人已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了20000多次任务, 并在世贸大楼的废墟中救过人。

“剑” (SWORDS) 式武装机器人。2007年6月, 美国最新研制的“剑”式武装机器人被正式批准投放到伊拉克战场,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使用的武装机器人。“剑”式武装机器人的全称为“特种武器观察遥控侦察直接行动系统”, 它是“魔爪”机器人的改进型, 高0.9米, 最高速度9千米/小时, 配备有制式5.56毫米M249型机枪, 命中精度极高, 采用电池供电, 可维持4小时的运转, 最大遥控距离达1000米。同时每个“剑”式武装机器人还安装了4台摄像机以及夜视镜等设备, 以确保其具有全天候侦查与作战能力。此外, “剑”式武装机器人能轻易通过楼梯、岩石堆和铁丝网, 在雪地及河水中也能行走自如。

机器人军备竞赛正展开

机器人成本是士兵的10%, 还可降低60%至80%的士兵伤亡率。因此, 一些国家军队已开始利用机器人替代士兵完成侦察监视、站岗放哨、排雷除爆等任务。目前, 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相继推出了各自开发的军用机器人,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 还会有更多的国家投入到军用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中去, 世界已在不知不觉中滑进了一场机器人军备竞赛。

美国五角大楼的决策者认为, 10年内智能战争机器人将成为美军的主要战斗力。为此, 五角大楼投入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军备研究费——1270亿美元, 以完成未来战场上士兵必须完成的进攻、防护、寻找目标等战斗任务。据悉, 美国未来一个旅级作战单元, 将至少包括151个机器人战士。

英国目前研制的机器人当中, 属“手推车” (Wheelbarrow) 遥控车最为有名, 主要用于清理爆炸物, 其最新型号为MK8型。该车目前已生产500多辆, 装备40个国家。其中一种称为红火 (redfire) 的变型车曾在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用于扫雷。

法国AID公司研制一种RM200型 (6×6) 轮式机器人车辆, 用电缆控制, 车重250公斤, 用蓄电池供电驱动, 主要用于清理炸弹等。

德国目前有14家公司和一些大学研究机构从事机器人研究。陆军也积极给予资助, 并考虑若干应用范围。道尼尔·艾尔特罗公司已经设计出一种遥控探雷车SMG。

日本的机器人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现在正积极进行无人车辆的研究。虽然这些无人车辆是为民用目的设计的, 但也能用于军事, 尤其是用于后勤支援。

韩国军方为实现打造机器军团的计划, 预计到2018年止, 共投入8000—9000亿韩元, 届时韩国将成为全球3大机器人技术强国之一。目前, 该计划已有一款战斗机器人投入现役, 另一款“神盾”机器人已在伊拉克通过实战测试, 有两款近期可部署到朝韩边境地区。

(中国科技网)

俄伊尔476重型军用运输机将首飞中国或购买

资料图:伊尔-476参加展览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纽带》网8月5日报道, 俄副总理罗戈津近日宣布, 俄最新型的伊尔-476重型军用运输机将于今年9月初首飞。

据预测, 俄国防部将在2014—2015年间装备首架伊尔-476运输机。俄军方采购的该型飞机总量有望达到38架。

伊尔-476是俄罗斯伊柳申公司通过对伊尔-76进行深入现代化改进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军用运输机, 配备了大量的高技术装备。按照计划, 伊尔-476的批量生产工作将在位于乌里扬诺夫斯克的“Aviastar-SP”飞机制造厂进行。

据俄方介绍, 伊尔-476运输机安装了一套全数字飞行控制系统, 同时还配备有玻璃驾驶座舱。此外, 新机的机翼也经过了重新设计, 其中还采用了大量现代化的技术工艺。在动力系统方面, 伊尔-476将会装备由彼尔姆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生产的PS-90A-76发动机。该型发动机推力为14.5吨, 相比伊尔-76原先使用的D-30KP型发动机的12吨推力略有增加, 同时, 其油耗减少13%-17%, 而且在噪音和排放物方面, PS-90A-76型发动机符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更加严格的要求。

伊尔-476军用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达200吨 (依型号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 最大飞行速度850千米/小时, 在搭载50吨货物时的飞行距离可达7000千米。

除俄空军外, 伊尔-476的另一个主要潜在客户是中国空军。有消息称, 中方可能将购买多达40架的该系列运输机, 其中4架为伊尔-478空中加油机。

(中国科技网)

日美将用全球鹰无人机监控钓鱼岛海域中国舰船

资料图:美国最新型无人侦察机MQ-4C, 又称“海军版全球鹰”

央视网消息 (网络新闻联播编译江易易报道) 据日本NHK8月5日报道, 日美两国政府当天决定动用美军驻关岛基地最先进的无人侦察机“全球鹰”对中国军舰和其他政府船只在钓鱼岛 (日本称:尖阁诸岛) 和冲绳附近海域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控。

来自华盛顿的消息称, 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8月5日凌晨在五角大楼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举行会谈时, 就动用美军无人侦察机“全球鹰”来加强对钓鱼岛和冲绳附近海域的中国船只的活动情况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还同意就关岛成为日美两国共同的军事基地一事进行研究。

美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飞行高度为2万米, 续航能力高达30多个小时, 具备在实施侦察时所摄图像能同步传送的特性, 使后方基地完全掌握实时情报。此外, “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不仅具备同时监控陆上和海上目标, 侦察水下潜艇的能力, 而且也具备诱导导弹攻击目标的能力。

报道称, 目前日美两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动态防卫合作”计划。此次“全球鹰”侦察机的合作, 是这一计划的一个具体实施内容。日本政府认为, 有“全球鹰”侦察机的协作, 日美两国将在对付中国船只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和监控中国海军舰队通过冲绳附近海域方面, 建立一个全面的监控系统。

(中国科技网)

美国陆军计划对“斯特瑞克”装甲车进行重要改进

“斯特瑞克”装甲车 (资料图)

据法国《防务宇航》2012年7月31日报道, 美国陆军工程师正在对“斯特瑞克”装甲车设计和实施重要的改进, 主要工作包括装备更强大的发动机、改进悬挂系统、提高车载电源功率并增加下一代联网和计算技术。

美国陆军现有的“斯特瑞克”装甲车超过了4187辆, 采用了10种不同的底盘和7种不同的双V底盘设计。“斯特瑞克”工程转换提案的第一阶段将首先进行初步设计评审并生产样车。阶段1包括一系列对平台的关键改进, 还包括提高整车的性能、数据处理能力和车辆电子设备的性能。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提高电源功率, 将“斯特瑞克”现有的570安培交流发电机替换为910安培的交流发电机, 并将现有的350马力发动机替换为商用现有的450马力发动机。

“斯特瑞克”工程转换提案还包括改进车体的悬挂系统, 能够在增加整车重量的同时提高车体机动性, 同时改进车内网络, 通过为平台配备“数字化中枢”提高车内成员的数据和视频共享能力。

车内网络包括可控交换机、智能软件、显示屏和处理设备, 在车内平台之间实现保密、可靠的数据共享, 并能减少车内未来系统综合组件的尺寸、重量和功耗。车内网络将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 意味着所有的信息技术系统和电子元器件都将按照通用技术标准生产, 以确保最大化的互操作性。

(中国科技网)

俄媒称歼-20可1:1替换苏-27/30有望装备500架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近日发表文章称, 从2010年底起, 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的照片开始出现在诸多军事网站上, 该机暂时被称为歼-20。不过, 因为当时中国官方并未发布任何有关这款战机的信息, 所以媒体有关该机性能的报道, 只是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的猜测。这款歼-20可能仅是用来验证新技术, 或者充当某种新一代战机的原型机——因为中国空军高官曾于2009年11月宣布, 会在2017—2019年间装备新一代战斗机, 因此后一种猜测的可能性要更大。

原文配图:编号为2002的歼-20战斗机正在露天中进行科研测试。

文章对歼-20的性能进行了初步估测, 并表示这些评估还需进行深入修正:

1、歼-20是一款大小同F-111相似的重型战斗机。该机的首架原型机采用了大尺寸上反鸭翼与全动差动垂尾, 主机翼采用大边条与翼身融合的方案, 它的机动性和操控性极佳。毫无疑问, 该机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能保障它在超音速飞行期间的机动能力与稳定性。

2、歼-20的隐形能力显然优于俄罗斯T-50原型机以及已投产的美国F-35。

3、歼-20的结构设计有很大一部分借鉴了美国F-22A战机的隐形方案。

4、歼-20菱形机头设计与座舱形状都和F-22A十分相似。

5、歼-20进气口形状与F-22A相似, 不过由于采用了和F-35战机相似的DSI进气道, 所以歼-20隐形性更强。歼-20的DSI进气道可进行调整, 它能根据速度变化随时改变进气量, 从而提升发动机效能。

6、歼-20采用的翼身融合方案与F-22A非常相似, 该机的隐形性能显著优于俄罗斯的T-50以及美国的F-35。

7、歼-20的机腹非常平滑, 这表明它同样借鉴了F-22的方案, 有利于提高战机的隐形能力。

8、迄今为止, 中国尚未公布歼-20所配备发动机的型号。对此, 有专家猜测称, 其原型机使用的可能是俄制117S发动机。然而, 鉴于歼-20的整体气动效能, 117S发动机可能无法保障将歼-20这款新型战机的潜能完全展现出来。

9、目前, 中方也未透露任何关于歼-20内置传感设备的信息。到目前为止, 中国尚未展出其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文章称, 歼-20的机体大小与侧重超音速性能的设计方案表明, 中国意在研制一种能够飞抵第二岛链 (包括关岛以及菲律宾) 的远程截击机。而且, 歼-20的量产版还将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从而扩展其作战范围。

文章指出, 借助歼-20的隐形能力、巨大的作战半径以及超音速巡航性能, 中国空军将能够穿透先进防空体系, 消灭诸如美制E-3等远程预警机。此外, 歼-20的气动性能已经显然超越美国的F-35和F/A-18E/F, 而且, 该机的外形设计也能有效抵消美国在探测设备性能领域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 等配备国产LT-3、FT-1、FT-2、FT-3、FT-4、FT-5以及LS-6等相关制导武器后, 歼-20可能会作为与F-111、苏-34同一级别的战斗轰炸机来执行任务, 它的这一定位更接近美空军曾提出的FB-22A“战区轰炸机”。

文章称, 未来歼-20将被用来替换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SK以及苏-30MKK战机。有鉴于此, 将来歼-20的装备数量有望达到400至500架。

(中国科技网)

中国航母平台第九次海试返回航海25天历时最长

7 月30日8时20分, 中国航母平台完成长达25天的第九次航海试验, 返回大连造船新厂码头, 这是历次海试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图为航母平台“破雾而出”, 驶向码头。

7 月30日8时20分, 中国航母平台完成长达25天的第九次航海试验, 返回大连造船新厂码头, 这是历次海试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当日, 航母平台仅仅用时20分钟, 便成功停靠在自己的泊位上。

中新社大连7月30日电 (宋太盛董永君相振威) 30日8时20分, 中国航母平台完成长达25天的第九次航海试验, 返回大连造船新厂码头, 这是历次海试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国航母平台海试时间不断延长, 引起人们关注。

30日7时50分左右, 大连造船新厂附近的海面传来几声汽笛声, 晨雾弥漫的海面上隐约出现中国航母平台的身影。其在5艘拖轮的帮助下, 驶向大连造船新厂码头。仅用了不到20分钟, 这个庞然大物便稳稳地停靠在自己的泊位上。

随后, 航母上的工作人员整齐地在甲板上列队。8时55分, 码头响起了鞭炮声, 工作人员有序地列队走下航母平台。

此次航母平台海试历时近25天, 航行试验近600小时。据辽宁海事部门相关资料显示, 从7月5日起, 航母平台在渤海北部进行长时间海试;7月29日, 航母平台在黄海北部进行短时间海试。

中国航母平台2011年8月起的第一次海试, 时间仅为5天, 此后每次海试时间在11至15天左右。此次海试, 在历次海试中时间最长。

在7月26日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称, 一年来, 中国航母平台开展的海上试验, 均已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正在按计划实施后续科研试验。并称对于航母平台将于8月1日前后交付部队使用的说法, 军方还没有得到相关消息。

(中国科技网)

印度成功试射最新式超音速巡航导弹

新华网新德里7月29日电 (记者陈雪莲) 据印度亚洲新闻通讯社报道, 印度29日在奥里萨邦的昌迪普尔海上发射基地成功试射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

报道说,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在当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45分发射, 其射程达290公里, 能运载重达300公斤的常规弹头, 最高速度达2.8马赫。

资料图:印俄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

报道援引一位国防部线人的话说:“该巡航导弹从地面移动发射器发射, 所有的数据已被重新取回供分析使用。”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由总部在新德里的俄罗斯和印度联合创立的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制造, 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巡航导弹之一。它具有超音速、多弹道的性能特点, 其突防能力、抗干扰能力和抗反导拦截能力, 被印俄媒体称为“最新式的巡航导弹”。

布拉莫斯导弹属于多军种通用型巡航导弹, 它能从战斗机、陆基发射架和军舰上发射。目前, 陆基型和海基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已成功试射。空基型导弹的试射正在准备中。

(中国科技网)

扼住移动互联网入口

在PC上浏览器是唯一的互联网入口。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互联网终端, 访问互联网的途径很多, 浏览器只是众多途径中的一个, 浏览器的重要性虽然难比PC时代, 但是, 第三方浏览器貌似从没这么信心爆棚。

UC和QQ拼得厉害、欧朋和海豚正在抄后路、HTML5炒得热火朝天……以第三方手机浏览器为主的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之所以“热闹”非凡, 是因为看得见的机会及利益格局尚未确定。

第三方手机浏览器价值存争议

对第三方手机浏览器的未来, 悲观者有悲观者的道理, 乐观者也自有乐观的底气。

“手机访问互联网, 可以通过各种App, 浏览器只是众多途径中的一个, ”知名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表达了他对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前景的担忧:“与PC浏览器相比, 手机浏览器的重要性大大减弱。随着苹果、谷歌势力的强大, 第三方浏览器的生存空间变得很小。”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显示, 苹果Safari占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约66%的市场份额, 安卓浏览器位居其后, 拥有约20%的市场份额。

欧朋浏览器总经理宋麟则认为, 从长远看, 系统自带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会被中国本土手机浏览器企业蚕食, 而随着HTML5等技术的成熟和手机浏览器生态圈的培育, 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将重新扼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宋麟认为,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标准HTML5的成熟, 一切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回归网页, 而基于移动浏览器的网页应用将能取代目前流行的App Store的生态链。与应用程序相比, 网页应用省去了下载安装更新的步骤, 给用户带来的方便显而易见。

在宋麟看来, 中国市场最晚到明年年底, 系统自带浏览器领先的局面会被本土第三方浏览器超越, 而“本地化”的研发推广是关键。业内人士分析, 结合中国当前的网络环境, 省流量、速度快是中国手机浏览器用户最关心的要素。在这两点上, 系统自带浏览器均表现欠佳, 针对中文网站及本土手机的优化更无从谈起。

“如果不做本土化的研发运作, 要赢得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宋麟表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手机浏览器Opera的中国区CEO, 在宋麟的主导下, Opera于2011年联手中国最大的手机分销商天音推出了针对中国用户的手机浏览器品牌“欧朋”, 据宋麟介绍,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欧朋稳占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第三, 用户增长率高达300%, 用户留存率远远高于业界平均水平。

“到2013年中, 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对HTML5的支持能达到相对成熟的标准, 到2014年, Web App所占的比例一定会超过Native app。”宋麟断言。

虽然手段各异但目标一致

“欧朋的目标是在2014年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宋麟说。

想要成为领导者并非易事。同欧朋一样, UC、QQ、360、百度等亦看好中国本土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 他们各有自己赢得用户的手段。早在2008年, UC就开始了游戏业务的尝试, 如今, 九游作为移动游戏平台, 与网址导航共同成为UC向用户首要推荐的内容。手机QQ浏览器更是与QQ庞大的生态系统牢牢绑定, 打开手机QQ浏览器, 腾讯微博、QQ空间等原生内容均在显著位置。

作为全球著名的浏览器品牌, Opera在中国比较“低调”, 也有人将其解读为“边缘化”。在互联网时代及移动互联网时代, Opera仿佛生活在“象牙塔”里, 其注重研发的程度和工程师主导的文化, 让很多公司都无法认同。

1998年是Opera发展的转折点, 公司的愿景从“提供最好的互联网体验”改为“所有设备上提供最好的互联网体验”。战略方向的调整及清晰化虽然并未导致其公司文化有大的改变, 但是, 去年Opera在中国和天音合资成立“欧朋”, 负责中国业务, 欧朋浏览器成为中文浏览器产品。

宋麟认为, 国外公司在中国做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几乎全部水土不服, 之所以导致这样的局面, 与“简单复制或照搬国外成功产品以获得中国用户”的投机心理有关, 因为要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合的战略定位, 因此才有了欧朋。欧朋有很完整的市场、渠道、运营团队等。“我们希望从零开始, 认真打造一个中国的有影响力的浏览器的品牌, 我们不会依赖总部的资源。”宋麟说。

不久前, 欧朋推出全新改版的资讯聚合平台“新鲜事儿”, 被业界称为“网页版的Flipboard”。“新鲜事儿”在欧朋浏览器首页默认导航位置显示, 该功能的特点是可以对订阅的资讯进行智能推送, 通过在内容抓取过程中添加了热词功能, 对信息进行二次摘选。

“我们不会生产内容。”宋麟表示, “欧朋会把精力放在帮助用户更容易找到喜欢的内容, 我们要帮助用户挖掘内容和发现内容。”

不论是生产内容还是推荐内容, 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用, 对用户而言这是好消息。

(中国科技网)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手机网民达3.88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19日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今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达到3.88亿, 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昭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网民增长空间向中老年人群转移

报告显示, 截至今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但1.6%的增幅也创近年来新低。

报告显示, 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在2012年上半年继续保持, 其中初中学历人群升幅较为明显,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基本饱和, 上升空间有限。

报告还显示, 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 40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 较2011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 而其他年龄段人群占比则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同时, 新增网民中农村新网民的绝对数量也高于城镇,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46亿, 较去年底略有回升。

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2.2%

报告显示, 今年上半年, 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 占整体网民比例升至72.2%, 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而之前坐头把交椅的台式电脑占比则下降至70.7%。

互联网分析师谭光柱认为, 手机网民的增长, 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价格不断走低, 千元左右智能机的大量出现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 这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网民转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认为, 手机适应了农村流动人口多的特点, 因而利用手机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是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更加现实的方式。

手机网民数量的攀升, 带动了相关应用用户的增长。

报告显示, 与整体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稳步增长相比, 手机端视频用户的增长更为强劲, 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 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由2011年底的22.5%提升至27.7%, 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在线看视频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报告称, 至今年6月底, 中国网民使用微博比例已经过半, 其中微博手机用户数量从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

移动支付发展迅速

2011年底, 即时通信在中国网民的使用率超过八成, 根据报告, 至今年上半年, 这一数字继续提升至82.8%。手机上网的进一步普及, 尤其是智能终端的推广, 以及手机聊天工具的创新, 使得即时通信作为中国网民第一应用的地位更加稳固。搜索引擎依旧是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 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应用增速加快。报告显示, 截至今年6月, 两者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91亿和1.87亿, 较去年底用户增量均超过2000万人。其中, 尤以手机在线支付发展突出, 截至今年上半年使用该服务的用户规模为4440万人, 较去年底增长约1400万人。

(中国科技网)

新型太阳能光伏产品落户新疆哈密

日前, 新型太阳能光伏产品——高聚光太阳能项目正式落户新疆哈密市石城子光伏园区, 一期工程为20兆瓦。

据介绍, 这项高聚光太阳能技术有追热功能, 即阳光接收仪器可跟随太阳从东到西移动, 并与之保持垂直, 高效接收阳光。此外, 这项光伏新技术还突破了晶体硅和薄膜太阳能的运用局限, 聚光倍数超过1200倍, 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9%, 具有发电量稳定、发电率高等特点。

8月6日, 新疆哈密石城子光伏园区弗光太阳能电站工作人员从高聚光太阳能基地走过。

8月6日, 一名工人在新疆哈密市石城子光伏园区弗光太阳能电站施工工地安装太阳能板组件。

(中国科技网)

探访好奇号着陆陨坑:蕴藏水的迹象 (组图)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按照原定计划, 于美国东部时间6日1时30分左右成功登陆火星。“好奇”号着陆点为盖尔陨石坑, 它将从这里开始踏上对火星生命探索的征程。此前, 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已经对盖尔陨石坑完成了高清晰度拍摄和探测任务, 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已尽在科学家们掌握之中, 这也是科学家将其选定为“好奇”号着陆点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 盖尔陨石坑可以算是“好奇”号蹒跚学步的运动场。以下是由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所拍摄到的盖尔陨石坑的特写镜头。

1. 反向河槽

反向河槽

地质学家认为, 本图所示的岩石最高层 (接近本图底部区域) 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 即反向河槽。当各个沉积层逐渐粘合在一起时, 就会形成坚硬、连贯的一个整体。此后, 侵蚀过程慢慢扫清周围沉积物, 只留下古老的河槽和沉积物, 形成较高地形。

2. 水的迹象

水的迹象

从图中可以看出, 火星表面存在多种地质过程和地形特征, 如风力形成的沙丘、撞击陨石坑以及可能的河流侵蚀。图中显示的许多岩层都存在硫酸盐和粘土的迹象, 这种岩层吸引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因为这些特征都与水有关联, 因此科学家将盖尔陨石坑作为“好奇”号首选着陆点。盖尔陨石坑直径约154千米, 大约形成于35亿年到38亿年前。

3. 年轻的陨石坑

年轻的陨石坑

本图显示了盖尔陨石坑中的一个年轻陨石坑。年轻陨石坑中出现一条条刚刚形成的垄起。当然, 这里所说的“年轻”, 只是地质学中相对的年轻。这个年轻的陨石坑大约形成于数万年前。盖尔陨石坑在被选为“好奇”号着陆点之前, 科学家们也是经历了数次激烈的争论。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就是, 可能的着陆点是否最具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在预算上又切实可行。对于盖尔陨石坑, 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还包括陨石坑中的锋利山。这座锋利山表现出明显的分层岩石沉积特点。

4. 特别的沉积岩层

特别的沉积岩层

本图显示了盖尔陨石坑中一种特别的沉积岩层, 这种沉积层在赤道附近的其他陨石坑中也可以发现。在图片上部, 是一个布满小坑点的平面, 它被一个大峡谷所切割, 在大峡谷中暗色沙子已积聚形成沙丘。山脊和沙丘顶部大体上形成一道道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轴线, 这也表明了形成岩石侵蚀的风向。

5. 陨石坑底部

陨石坑底部

本图顶部的暗色部分是锋利山的东南边缘, 图片的其余部分则是盖尔陨石坑的底部。在锋利山的边缘, 分布着一些小山、岩石或从锋利山上滚落的碎片。这表明, 山坡上的岩石极易被风所侵蚀。在图片的右下角, 明显可见一种多边形地形。科学家们认为, 这种图案是由于水的流失或冷却导致沉积岩层发生收缩而形成的, 这与沙漠中的泥裂有些类似。多边形地形地貌在火星较高纬度地区很常见。

6. 沉积岩层

沉积岩层

本图可以看到明确的沉积岩层。这种岩层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但是它们应该与湖泊、河流的侵蚀有关, 或与风吹火山灰沉积物有关。

(中国科技网)

研究显示杜鹃利用不同颜色羽毛渗透他鸟巢穴

研究人员发现杜鹃利用不同的羽毛颜色愚弄其他鸟类, 在它们的巢穴产卵, 最后让它们帮助自己抚养后代。照片中的两只鸟都是杜鹃, 但羽毛颜色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杜鹃是鸟类家族的骗术大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 杜鹃是鸟类家族的“骗术大师”, 欺骗其他鸟类, 帮助抚养它们的子女。根据剑桥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研究, 这种鸣鸟利用不同颜色的“外衣”欺骗其他鸟类, 让秘密潜入巢穴的机会实现最大化。即使被其他鸟类识破一种颜色的伪装, 其他颜色的伪装同样能够实施欺蒙, 达到顺利产卵的目的。

在英国, 绝大多数雌性杜鹃的羽毛呈灰色和与鹰类似的颜色, 其他一些的羽毛则呈红褐色, 与红隼类似。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对杜鹃为何进化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进行了研究。研究中, 他们对芦苇莺如何对“入侵”巢穴并企图产卵的木制杜鹃做出反应进行了观察。如果芦苇莺试图抗击杜鹃的入侵, 附近其他鸟类的巢穴在遭遇木杜鹃入侵时也会对其发动攻击。不过, 只有在这只木杜鹃的颜色与威胁邻居的木杜鹃相同情况下, 它们才会奋起反抗。

《科学》杂志报道称, 在现实世界, 杜鹃会换上第二套伪装, 能够更容易地渗透到其他鸟类的巢穴。剑桥大学教授尼克-戴维斯表示:“这项研究发现雌性杜鹃通过进化出不同颜色的羽毛, 帮助它们成功渗透到其他鸟类的巢穴。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鸟类种群——包括杜鹃在内——进化出不同的伪装。”

研究论文合著者罗瑟-霍洛古德表示, 杜鹃“偷偷摸摸”的本性促使巢穴面临威胁的鸟类种群通过观察邻居家的动向发现杜鹃的存在。她说:“它们不仅要从自己的遭遇中吸取经验, 还要从邻居那里吸取经验。”

尽管非常狡猾, 杜鹃在过去25年的数量却一直呈下降趋势。对这种趋势背后原因的解释包括:它们的猎物毛虫数量减少、森林砍伐以及过冬栖息地的破坏。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表示, 了解杜鹃如何与其他鸟类发生相互作用能够帮助保护它们的未来。发言人格雷厄姆-马奇说:“加深对杜鹃生活习性、生存策略以及如何适应环境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这种鸟类。”

(中国科技网)

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交付使用

8 月6日, 工作人员在“深潜号”上的潜水生活舱里调试设备

8 月6日, 工作人员在“深潜号”上的潜水控制舱里调试设备

当日, 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建造竣工并交付交通运输部使用。“深潜号”总长125.7米, 型宽25米, 型深10.6米, 满载排水量15864吨。“深潜号”的最大亮点是配置了一套300米饱和潜水系统, 最大工作深度可达水下300米, 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深潜水支持船的投入使用, 标志着中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也使中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坚实一步。新华社发

这是8月6日拍摄的“深潜号”上的直升机起降平台

8月6日, 军乐团在“深潜号”交付仪式现场演奏

(中国科技网)

太阳耀斑将爆发或影响供电美科学家望多国应变

2011年2月16日, 太阳释放出四年来最强烈耀斑

这张由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2012年3月12日拍摄获取的图像显示, 太阳爆发了一次中等强度耀斑 (右侧亮点区域) , 该强度足以导致地球极圈内区域无线电中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 预计一场太阳耀斑8月8日与9日将大爆发, 影响地球磁场, 美国国家科学院担心, 太阳耀斑会影响至少300台变压系统, 影响电力供应, 因此希望多家政府机构作好应变准备。

美国国家科学院透露, 美国各地约2100个高伏变压站是全国电力网络的骨架, 太阳耀斑的大爆发可能摧毁其中300个或以上的电压站, 这已足以瘫痪整个相互联系的电力系统。该科学院在报告指出, 变压站若受损, 可能需要至少一年或以上才能完成更换工作。太阳耀斑爆发后的第一年, 损失可能高达2万亿美元。

报道指出, 太阳活动已进入活跃期, 并预计在2013年达到一个巅峰。一些美国专家预测, 在未来10年内, 发生“超级太阳风暴”的概率约为7%。该数据看似风险不高, 但影响深远, 已引起官方机构的关注。

据报道, 今年7月, 印度连续两天停电数小时, 6亿多人口的生活受到影响, 显示出电力供应中断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混乱。

报道认为, 美国因太阳耀斑爆发可能面对的长期电力供应中断问题或将更深远, 代价也更高。例如, 商业活动可能停止, 水及燃料无法在短时间内输送到大多数城市, 无法使用现代电子通讯, 机械化交通运输系统将停摆。医院、军事和其他重要设施的备用发电机也可能不足以应对紧急状况。

不过, 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 (NERC) 质疑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预测, 认为太阳耀斑不会造成数百台变压站受损。今年早些时候, 该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说, 太阳耀斑可能会造成电流中断, 但不会损坏变压系统, 因此停电问题不会持续太久。

(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称远古南极洲拥有生长棕榈的绿色海岸

企鹅和棕榈树:研究人员预测全球升温将使棕榈树重返南极洲

这项发现暗示着如果地球继续升温不予以控制, 数个世纪之后南极洲又将重返远古绿洲时代。如果南极洲再次升温, 海平面将上升60米, 覆没一些主要沿海城市, 例如:纽约、悉尼和香港。

科学家在南极洲海底钻探数千米采集到花粉样本, 从而揭晓了数千万年前南极洲的真实状况。他们发现了与现今截然不同的远古南极洲, 在4800万-5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含量较高, 促使温度骤然升高。

通常情况下, 当时的伦敦气温要比现今高15摄氏度, 冒着热气的雨林覆盖在伦敦地区。但是依据最新研究结果, 始新世“温室气体世界”最显著的特征出现在极地, 此前并未在南极洲海底发现大量的化石, 任何陆地残留物质都被冰川摧毁, 或者被数千米厚的冰块掩盖起来。

2010年综合海洋钻探研究计划将钻探管道伸入南极洲海底4千米深处,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詹姆斯-本德勒 (James Bendle) 博士称, 这些始新世沉积层样本是首次详细的考古证据, 能够证实南极洲在始新世时期所发生的一切。

这些深海采集样本揭晓了始新世时期的南极洲, 仿佛通过时间穿梭机器回到了始新世时期的南极洲海滩, 这里拥有温度适宜的海水, 覆盖着苍翠繁茂的森林。

研究人员在同一个沉积点发现了生存在两个不同环境的植物花粉, 一种是低地温暖雨林的花粉, 这一环境主要以蕨类、棕榈和木棉科树木为主。现代木棉科树木包括马达加斯加岛的猴面包树, 因为在粗大的树干中存储水份, 它们也被称为“生命之树”;另一种高地山脉的植物花粉, 这一环境生长着山毛榉树和针叶树。

这些花粉被海水冲刷, 或者被风流携带或者昆虫携载到浅水海滩, 它们在泥浆中保存了0.5亿年。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指出, 当时的南极洲海岸温度大约16摄氏度, 夏季可达到21摄氏度。

(中国科技网)

瑞士研制出能当鞋穿的袜子

能当鞋穿的袜子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9日报道, 瑞士光脚公司 (Swiss Barefoot Company) 最近研制出一种能当鞋穿的袜子, 声称这种袜子穿上去感觉和光着脚一样。这种名叫“瑞士保护”的袜子足底部位用PVC材料做加强, 十分结实, 经久耐用, 而且能够抵挡住利刃可能带来的伤害。袜子的设计很时尚, 像手套一样有5个脚趾套。

该公司表示, 这种袜子是喜欢光脚走路者的理想装备, 也可以作为攀岩等户外活动的装备。公司还透露, 其正在研制和设计一种能穿着跑马拉松的袜子。

袜子足底部位用PVC材料做加强, 十分结实, 经久耐用

这种袜子是喜欢光脚走路者的理想装备

袜子的设计很时尚, 像手套一样有5个脚趾套

(中国科技网)

气象专家指导如何解读各类暴雨预警信号

新华网石家庄7月31日专电 (记者任丽颖) 7月中下旬进入汛期以来, 全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连, 气象灾害预警频发不断, 记者31日联系河北省气象局气象专家郭迎春, 具体了解广大市民该如何解读各类暴雨预警信号。

据气象专家郭迎春介绍, 暴雨预警信号按照强弱可分为红、橙、黄、蓝四种, 其中, 红色预警含义为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其对应的防御指南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 (除特殊行业外) ;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橙色预警的含义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 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 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而近期河北较为频发的黄色预警可解读为: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 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最弱的是蓝色预警, 具体含义是: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 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 确保安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 做好排涝准备。

31日上午6时, 河北省气息局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气象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按照预警提示注意防范。

(中国科技网)

卫星拍到40年前美登月旗帜仍矗立月球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 40年前, 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最后一次登上月球, 也最后一次将美国国旗插在月球表面。根据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除了“阿波罗11”号任务外, 所有登月任务插在月表的美国国旗在经历着40年的岁月变迁后仍屹立不倒。

美国宇航员共在月表留下6面美国国旗, 通过对国旗在月表投下的影子进行分析, 科学家证实除了“阿波罗11”号外的所有美国国旗仍然屹立不倒。每次登陆月球, 宇航员都会留下一面美国国旗, 象征着他们在科学和工程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1972年12月, “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将一面美国国旗插在月球表面。“阿波罗17”号是最后一次登月任务。这幅照片由月球勘测轨道器的照相机拍摄, 上面箭头所指的就是国旗以及投下的影子

1971年“阿波罗15”号任务期间拍摄的照片。每次登陆月球, 宇航员都会留下一面美国国旗, 象征着他们在科学和工程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1969年7月20日, “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 实现了人类的登月梦想。在踏上月球土地时, 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说:“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 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1972年12月14日, 宇航局执行了最后一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7”号任务。

左侧箭头所指的就是1972年4月“阿波罗16”号期间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和投下的影子

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期间, 宇航员将一面美国国旗插在月球表面。40多年过去了, 这面国旗仍屹立在月表

借助于月球勘测轨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科学家对国旗随着月球旋转在其周围投下的影子进行分析, 最后证实国旗仍矗立在月表上。月球勘测轨道项目研究员马克-罗宾逊表示:“根据月球勘测轨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除了‘阿波罗11’号外的所有美国国旗仍然屹立不倒。在‘阿波罗11’号起飞离开月表时, 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报告称国旗被发动机的排气吹倒, 现在看来, 奥尔德林说的是真的。”40年过去了, 美国的登月任务仍旧是人类唯一一次登上其他星球。罗宾逊表示国旗是否仍然不倒是2009年月球勘测轨道器发射之后他和他的小组最想揭开的谜团之一。他说:“这些国旗经受住月球表面恶劣的紫外线和温度考验, 仍然矗立在月表, 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我现在很想知道它们已经变得什么摸样, 是否已经严重褪色?”月球表面的环境十分恶劣, 温度在零上250华氏度到零下280华氏度之间。

(中国科技网)

日本公司研制“变形金刚”可由手机控制

腾讯科技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目前, 日本一家电子公司最新研制一款3.9米 (13英尺) 高的超级机器人, 能够由一部i Phone手机控制, 操控者仅是一个微笑表情, 便能发射子弹。当操控者操作机器人时应当不要在电话中开玩笑, 这样很容易射击子弹。这款机器人是由日本东京“水道桥重工”公司研制的, 它将是一个乱开枪的“好战分子”。这款机器人被命名为“Kuratas”, 装配着一个未来派武器系统, 其中包括能够一分钟内射击6000 BB发子弹的加特林机枪, 而启动机枪仅需要操控者一个微笑。Kuratas机器人可通过单人驾驶舱内操控者进行控制, 也可以由机器人外部使用连接3G网络的一部智能手机操控, 目前这款机器人售价为90万英镑, 是由30个液压关节连接。买家不必担心这款机器人只有一种灰色颜色, 事实上依据不同买家需要, 可以选择16种色彩, 其中包括黑色和粉红色。7月29日日本千叶市举办的奇观节上, 工程师Wataru Yoshizaki和Kogoro Kurata, 以及操控者安娜站在Kuratas机器人前方与参观者亮相, 据悉, 这两位工程师从2010年就开始致力于设计这款机器人。水道桥重工公司最新发布一段视频显示, 美女操控者安娜依据步骤指令控制着Kuratas机器人。如果不采用机器人舱内控制方式, 人们可以站在机器人外侧建立“主从系统”, 使用3G网络手机来控制它的移动。自动瞄准系统可以锁定敌方目标, Kuratas机器人不会让任何目标逃离, 操控者一个微笑表情便能射击子弹。Kuratas机器人高3.9米, 重4吨 (不包括操控者体重) , 这种四轮机器人确保能够很容易运输, 操控者驾驶这款机器人最高时速为6.5英里。

上一篇:农村夏季猪中暑防治下一篇:创业类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