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类电视节目

2024-10-03

创业类电视节目(精选5篇)

创业类电视节目 篇1

摘要:基于创业类竞赛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是指高校以培养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的教育方式为基础和主要手段, 整合课程、师资、孵化基地、企业等其他各种资源开展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有突出优势, 但是也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 亟待改进。

关键词:创业类竞赛,创业教育,模式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际创业教育发展潮流的影响下,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从最初的起步阶段, 历经自主探索阶段和试点阶段逐步迈入如今的全面发展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 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创业中心和创业实习基地。创业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 程度不断深化, 各高校也逐步摸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在诸多创业教育模式之中, 基于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被许多高校所尝试。这种模式存在许多优势, 也有一些不足亟待改进。

一、什么是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开拓性素质和事业心的教育, 其本质在于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其他教育一样, 创业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一定目标的指导下, 创业教育活动中各要素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组合方式及运作模式, 这就是创业教育的模式。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是在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方法体系, 是高校的课程、师资等各种资源有机结合、共同运作的方法体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 我们可以把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 根据创业教育实施对象和传播方式, 有的学者将创业教育模式分为聚焦模式和全校模式。根据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手段, 我们也可以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划分。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从创业教育实施手段这一层面来说, 它是指高校以培养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为基础和主要手段, 整合课程、师资、孵化基地、企业等其他各种资源来开展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重心在培养和推进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 在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 提升学生的开拓性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国内的创业类竞赛始于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随后,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主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这一竞赛掀起了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比赛的浪潮。除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外, 国内陆续出现了各种创业类竞赛, 一些创业类竞赛与特定的学科、专业相结合, 各具特色。例如, 教育部与财政部于2008年批准资助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也在2008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大赛由金蝶软件 (中国) 有限公司承办, 以创业计划书为基础, 采用“电子对抗系统”结合“ERP管理软件”为信息化环境的竞赛平台。近几年来,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 国内的创业类竞赛得到了迅速发展, 种类繁多, 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展示提供了广阔平台。随着创业类竞赛的发展, 国内许多高校也在培养学生参赛的过程中, 逐步摸索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形成了以创业类竞赛为基础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培养指导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 参加创业类竞赛为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 引入相关课程、指导老师和企业人士的指导,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实践环节深入体会和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

二、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对这一模式下的高校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 我们大致可以分析出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能够较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当前的“9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 渴望展示自己, 功利心较重, 讲究实际。推动学生参加竞赛, 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 锻炼自身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领悟。这种方式相较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来说, 更容易被“90后”大学生们所接收。根据调查, 有6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比赛, 有43%的学生参加过竞赛。调查还发现, 参加过竞赛的学生比未参加过竞赛的学生更愿意创业, 并且在创业能力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可见, 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比赛中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并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的相关知识, 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开拓性素质和事业心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在创业意识的激发和能力培养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2. 能够为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 便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和推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通过竞赛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培训。在竞赛的过程中, 一些有创业潜质的优秀学生可以脱颖而出, 一些优秀的创业计划也会凸显出来。竞赛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 也为学校和社会发现具有创业潜质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学校可以对一些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工作, 帮助这些学生提升创业能力, 实现创业。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和风投公司也可以找到较好的创业计划, 帮助这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合作共赢。

当然, 在研究中, 我们也发现了这一创业教育模式的不足和问题, 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创业类竞赛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这种创业教育模式存在自身局限。当前, 我国的创业类竞赛种类繁多, 良莠不齐。许多竞赛与实际创业相距甚远, 竞赛的指导教师和专家评委大多来源于学校, 而学校中的许多老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 对作品的指导和评价有一定的局限, 学生对于社会了解不足, 往往只是依赖书本知识和自己的想象闭门造车, 许多参赛作品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存在较大问题。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以指导和推进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为基础,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 许多高校都将获奖的多少和获奖的层次作为办学能力的体现, 难免陷入功利化的怪圈, 偏离教育的初衷, 从而出现过分追求学生的获奖率, 而忽视学生真正能力培养的情况。在此种模式的影响下, 一些学生也容易产生为比赛而比赛, 为拿奖而拿奖的思想, 学习浮于表面, 功利心强。在比赛结束后, 许多学生的作品就束之高阁, 学生们也并未进一步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 进行创业实践。

2.对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重视不足, 缺乏指导教师的甄选、培养和激励机制。在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下, 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是不系统的。他们是在一次次比赛的过程中,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吸收和学习创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这种模式虽然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却忽视了系统的创业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 这一模式对学生的关注较多, 对指导教师的关注较少。学校将大量资金都用于组织、激励学生参加比赛, 对指导教师的甄选和激励却缺乏重视。指导教师是整个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是否真正获得锻炼和提升, 学生的作品是否真正得到完善和提高都依赖于教师的指导, 但是在模式的实际运行中, 指导教师并没有专门的甄选机制, 大多是学生团队自己寻找而来的较为熟悉的专业教师, 出于义务帮助和指导学生。对于指导教师, 学校也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指导教师良莠不齐, 对学生的指导投入也不一样。这种情况极大地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1.建立和健全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在基于创业类竞赛的创业教育模式下, 高校不能忽视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高校应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实际创业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 设立相应的课程, 让学生全面修习。学生在学习了系统化的课程之后, 在竞赛的过程中进一步演练和深化所学知识和技能, 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2.加大投入, 整合资源, 重视对指导教师的甄选、培养和激励。高校应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立和发展。在对指导教师的甄选上应严格把关, 加大对指导教师培养的投入,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高校应走向社会, 与企业合作, 整合资源, 甄选一些优秀的企业人士和校友加入到创业教育的指导之中。同时, 高校自身的一些MBA、EMBA课程班里的学员资源也可以投入到创业教育中, 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3.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 走出功利化误区, 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当前, 创业类竞赛种类繁多, 良莠不齐, 因此高校在引导学生参加比赛时应该注意对创业类竞赛的甄选, 推进学生参加高质量的创业类竞赛。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 高校要注意对学生的“去功利化”的引导, 改变传统的应试性的培养方法, 让学生在竞赛中真正得到提高和锻炼。同时,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 积极邀请企业人士和成功校友参加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 了解创业的实际环境, 体验创业的实际过程。

参考文献

[1]刘万兆, 西凤茹, 李学东.创业教育本质与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4) :96-100.

[2]竞赛模拟视角下研究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北京教育, 2014, (10) :14-17.

[3]孟芊, 刘震, 申跃.从创业竞赛到创业教育:对于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09, (11) :17-20.

创业类电视节目 篇2

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茶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身也具有特殊的艺术气息,对人们思维的形成、性情的熏陶都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开放,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在一起进行交流,因此,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现阶段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群体,思想比较激进,对新事物很好奇,也很受其影响。本文正是对茶文化进行描述,并在大学生的创业中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

关键词:

传统茶文化;大学生创业;示范作用

现如今,社会中的创业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关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只注重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却忽略了其自身的创业思维模式,以至于到现在为止,仍没有人做过任何研究。由于社会过于复杂,大学生在进行创业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诱惑,无法有效的展现出自身专业的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仅要讲解书本中的知识,还要注意思维模式的培养,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创业时能抵御各种诱惑和磨难。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学生在创业时对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高校大学生在创业时存在的不足

1.1“眼高手低”现象

当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毕业于一些高等学府,就把自身价值看得很高,大学生缺少自身的定位。也有些大学生家庭出身优越,在创业的过程中“眼高手低”,不屑于一些小企业发展,这样导致大学生很难树立自身的就业观,没有敢于创业的思想意识。针对大学生的这种“眼高手低”现象,学校多会安排一些创业的成功之人给大学生进行经验指导,使其在步入社会创业时,能够有规律可循,少走一些弯路。而且现今的大学生多数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在安逸的环境下长大,缺少独立意识,遇到困难,很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1.2“缺少自信心”现象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我国高校不注重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而且很多大学生总愿意将自己的学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作比较,在这方面就显露出了自己的不足,导致大学生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招聘企业注重的是学历,这必然导致普通毕业的大学生与重点毕业的高校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自信心不足。而且有些岗位在招聘人才时强调男女的差别对待,在就业过程中,女生总是处于劣势,导致很多高校的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没有公正合理的发展平台。

1.3“焦躁不安”现象

焦虑不安现象主要是指学生在创业阶段所碰到的困扰以及难题,从而引发的负面心理因素。学生的创业阶段是一个与社会因素不断接触以及摩擦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会面临很多生活上、社会上、人际上以及事业上的相关问题,并且,学生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接触到很多不良的负面信息。在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初阶段,以上问题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不安等多种负面心理[2]。

2茶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分析

茶文化在我国当今社会的物质代表便是茶道,茶道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标准,并且,不同视角下的茶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茶道,而不同的茶道提供有效地体现出我国茶文化的内在含义,本文以茶道为出发点,并从学生创业方面出发,在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质量时,具体涉及到的茶道包括以下两点。

2.1显性方面

2.1.1茶道必须有严格的工序

以茶文化中的茶道为例,再将品茶、沏茶两个阶段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不同层面的说法以及意义,茶道可以体现出茶文化的良好行为艺术以及品性艺术,给人一种沉醉、朴实、清新、自然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和慰藉[3]。而怎样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茶道呢,在制造茶道的过程当中,品茶人的整个思想程序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以及良性秩序,并且,在一定的行为规范以及良性秩序的基础上,整个过程还需要有规划性的步骤,并在整体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目标,避免低级性的错误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的发挥出茶道的优势。

2.1.2茶道必须有安静的气氛

茶道作为我国茶文化的核心标准,其还代表着事物的安静化以及悠长化,一套良好的茶道体系能够有效的使学生的内心感到轻松,并且在学生创业阶段的外界因素腐蚀下,学生当前的心灵需要茶道的良性洗礼以及心灵安抚,比如,学生在创业阶段会与社会各种因素产生接触以及摩擦,在此期间,学生会面临很多生活上、社会上、人际上以及事业上的相关问题,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突发状况时,安静、悠长的茶道会使学生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良性的安抚。这种氛围可以使得学生在面对当前问题时内心变得冷静。

2.2品茶追求分享以及静思

大学生在创业阶段会产生一定的自我思维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与学生当前所处环境以及过去所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心理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创业阶段产生很多离奇古怪的想法。针对这一问题,茶文化的引入会针对学生内心的创业思维做到进一步的优化,避免学生再次产生不理智以及不平静的负面心理。通过茶道对学生当前内心的良性洗礼以及心灵安抚,茶道的诸多因素会使得学生的身体以及内心变得清净、自然。学生在创业阶段会一直保持着良好、沉着、冷静的正面心态,从而使得学生健康的成长下去。

3茶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3.1设立适合的茶道选修课程

若想使茶学在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必须设立适合的茶道选修课。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的高校都对茶文化建立了相应的科学体系,尤其是对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程度上设立很多相关的课程。就现在教学模式而言,如果没有设立相关的课程,直接将茶文化课程插入到大学生的课程中,学生是无法有效的掌握其要点的,只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学校可以设立不同的茶道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进行选课,教师与学生可以一起在课堂上探索茶文化的本质,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在设立课程时,还可以成立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茶道选修课,对茶文化中的具体内容作为单独的学科,以此进行独立学习,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2成立体验式教学方法

若想使茶学在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实施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茶文化的学习和大学生的`就业在很多地方都是非常类似的,在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学习中之所以引入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大学生进行创业时,对于所遇到的困难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美的解决。在各高校的授课中,大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有“知行统一”的态度,学校在设立茶道选修课时,应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的教学中,以此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茶文化,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以小组的模式体验茶的奇妙,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分别说出自身的感受,而后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

3.3教师引导下的文化体会

若想使茶学在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自己的文化体会。教师既是学生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引导者,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进行茶文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并将其转变成创业过程中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必须积极与教师及其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配合,教师做到“授业解惑”,小组做到团结互助。教师在进行茶道授课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进行科学的划分,并对不同的问题拟定一个小标题,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互相进行探讨,并总结出自身对茶道的认识,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4课后实践的个体强化

若想使茶学在各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注重课后的实践教学的个体强化。对于创业思维而言,培养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的创业也离不开社会的实践,只有在真正意义上体验过,才能提高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也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训练,才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最后成为强大的个体,并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4结论

四类商铺适合小本创业 篇3

一、超市商铺

大型超市伴随居住区而诞生,拥有高人气的先天优势,大型超市内的商铺大多是分割型的,较独立商铺来说成本要低。经营灵活,因此风险也较低,提醒:超市商铺是依赖于超市而产生的,超市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超市商铺的赢利状况。因此选择有实力的超市或者已经树立起良好口碑的超市,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CBD商铺

商铺投资的诀窍之一就是“看客买铺”,哪里的消费能力高,哪里的商铺投资就越有价值,从城市的发展看,每个城市的CBD(中央商务区)规划都非常有限,因此特别适合一些现代商贸服务行业入驻,提醒:在具体投资项目选择上:一般来说,CBD的商铺客流消费能力相对较高。以商务楼白领为目标消费群的酒吧咖啡馆、健身健美中心、美容美发厅、高级餐厅都会是这些地方的主角。

三、社区商铺

社区商铺将成为潜力最大的商铺类型之一,这在业界已形成了共识。一般来说,一个新的社区只要定位准确,发展环境良好,随着社区的成热所带来的商铺价值提升毋庸置疑。提醒;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一些开发商通过包装宣传,从而促成了社区商铺销售价格虚高,这样商铺就丧失了升值空间,因此投资前进行详细的考察,理性投资非常关键。

四、商业街商铺

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 篇4

(一)策划

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从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是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本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定之依据,即决策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策划如同一座桥,它连接着目前与未来的交叉之处。”[1]

(二)文化类节目策划定义

文化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策划者在对市场与观众普查的前提下,根据电视节目策划和运作的一般规律,以文化立意为电视节目选题创意主题,进行拍摄、制作、播出等电视制播总体筹划和论证,并根据播出平台及广播电视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策划文案的一种电视行为。其具有统筹性、程序性、协调性、前瞻性等基本特征。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作用

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讲到“电视节目策划”时有一句精警之言:“过去习惯提倡以导演为中心,其实节目策划是灵魂。”[2]所以,可以说电视节目策划是一切电视节目的初始,是电视节目创作和运作成功的关键及保证。一个优秀的创意策划,不仅能使电视节目在筹备之初方向明确、定位准确、执行顺畅,更可以在电视节目直播后收到策划既定的收视效果,甚至会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对打造精品电视节目有很重要的作用

精品节目不仅具有超强的可视性、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信誉度和辐射影响力,做好文艺类电视节目策划对于打造精品节目至关重要。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可以创新丰富文化类电视节目样式

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策划创意,首先要考虑节目内容,所有的策划都应该围绕内容服务。为了更好地体现文化内涵,应该不断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以达到节目播出效果最大化的目的。例如,讲坛式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样式的成功,大家耳熟能详的《百家讲坛》的辉煌就印证了这一点,节目采用演绎等故事化的手法,以雅俗共赏的沟通方式探讨文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文化类电视节目样式的日臻成熟。

(三)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中涌现出优秀的策划人员

“随着电视运作的市场化,发散型思维的电视节目生产者开始变得抢手,有无策划能力往往成了电视媒介招收新人时取舍的一项重要标准。”[3]大批的具有策划能力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生产者涌现,不仅确保了文化类节目的丰富鲜活,同时优秀的电视策划人才也是中国电视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策略

文化类电视节目受众广,面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电视节目不仅要追求社会效益,也要追求市场和经济效益,所以策划就成为其重要的指导方案。策划策略直接影响到文化类节目的质量和制播。

(一)精品策略

精品策略是由文化类节目自身属性决定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承担着文化知识宣导教育、政策方针引导等重要功能,它以文化作为表现载体,具备立意清晰、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因此,精品节目成了文化类节目的主要策划理念。

(二)人文策略

当今传媒注重宣传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思想”,关注人、关心人、关怀人。[4]在具体的节目策划中,文化类电视节目也曾一蹶不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文精神,所以观众不接受,备受冷落。而今我们进行节目策划时,就需要吸取经验,以倡导人文关怀、弘扬优秀传统、提升文化内涵与品位为己任。

(三)观众策略

在“受众中心论”的今天,注重观众意识已经成为策划节目的关键。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化类节目策划人,了解观众的文化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已经成为必修功课。此外,文化类节目也早已从“曲高和寡”向“雅俗共赏”过渡,越来越多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已经完成了“从殿堂到学堂”的大众化改良。

(四)创新策略

策划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新是节目策划的灵魂,策划创新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价值为前提、以创意为核心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活动。[5]而对于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创新更为重要,其创新主要表现在题材、形式、技术、制播方式等方面。成功的文化类节目策划案例,都是在创新思维模式、先进的影音编辑技术、紧扣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敢于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地进行策划。这样的节目往往让人耳目一新,可以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电视市场资本运作的完善,文化类电视节目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对国家、观众、电视台起着极大影响。它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着力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政策引导,在很多方面对社会有着巨大且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作为文化类节目的策划人,我们肩负着寓教于乐、理论宣讲、弘扬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对于策划必须有足够的重视,认识到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惠民工程,这样才能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提供真正有益的策略。

摘要:随着电视市场资本运作的完善,文化类电视节目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对国家、观众、电视台产生极大影响。它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着力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政策引导,在很多方面对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因此,本文以文化类电视节目为根本着眼点,从文化类电视节目面临的问题出发,从文化类节目策划的相关定义、作用等方面,探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策略。

关键词:文化,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

参考文献

[1]许永.收视竞争呼唤电视策划[J].视听界,2002(2):9.

[2]张联.电视节目策划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78.

[3]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4.

[4]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4.

电视节目策划(法制类) 篇5

法制:什么是法制?通俗的理解就是“依法治国”,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法治:是一个动词,所有人都要受到法律的束缚,用法律来规定人的一些活动,才能使人的生活得到规范。

一.背景分析: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向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过渡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封建礼教的深远影响,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水平还较弱,中国旧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司法机制,同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格格不入。要彻底扭转顽固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建构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法治思想体系,真正实现法治,仍需漫长而艰难的法制建设。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作为党政宣传喉舌同时又具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就应承担起普法的责任,利用舆论传媒优势,将法治观念推广到群众中,积极推进社会进步。

从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走势上看,以普及法律、弘扬正气为主要宗旨的电视法制节目一直活跃在我国电视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作用.特别是这些年,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视法制节目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纵观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都已成为各台的“顶梁柱”,收视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有些省级电视台譬如黑龙江电视台、湖南长沙电视台甚至开办了独立的政法频道。在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预测:顺应时代需求和人民呼声应运而生的电视法制节目,其收视前景“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XX电视台到现在为止,总共承办过2期“法治”类型的电视节目,但是都是暂时性的,时效不长,节目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变得十分单调刻板,逐渐丧失了对观众的吸引力,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节目。为此,我建议我台重新开办一档“法治”类型的电视节目。

二.栏目宗旨:

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我们策划在整合原有法制节目资源的基础上,创办一档由主持人、嘉宾、新闻事实组成的多板块的电视法制栏目----《法治天空》(节目名字暂定)。

之所以在栏目名称中使用“法治”一词,而不用“法制”,是因为“法制”仅指一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而“法治”作为表明依法治国的动态概念不仅包括了创制并遵循法律制度即“法制”这一静态概念的全部含义,还代表着“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这样一种深邃的现代法学理念。我们拟开办的这档电视法制节目就是要力求突破宣传法律法规的传统模式,更侧重于引发人们尤其是掌握权力的政法工作人员对“法”这一社会事物的思考和分析,让科学先进的法治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法治天空》的栏目宗旨是:普及法律、推动立法与监督执法、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同时,考虑到法治与德治从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所以,《法治天空》栏目还将注重法与德的融合,寓德于法、以法明德,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理念,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老百姓,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力争使节目成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优秀精神产品。

三、栏目定位

《法治天空》的定位有两个基点:

1.立足于法,传达法治理念。法是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是创作的立足点。离开了法,电视法制节目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栏目要紧跟国家法治建设的步伐,扣紧社会热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揭示报道对象所蕴含的法律与道德价值,着重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受众的法律水平和道德素质。

2.加强人文关怀,凸现地域特色。xx电视台只是区域性的城市电视台,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人才资源,都无法与省台相比,根不用说中央电视台了,因此,在栏目的发展定位上绝不能盲目“攀比大台”,而必须扎根地方现实,办出地域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真正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广大电视受众所认可和接受,从而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新办的《法治天空》将加强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发生在我市老百姓身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及事件当事人的前途命运,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多为市民和外来打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帮助,把普法教育的宣传效果落实到实处。

四、栏目要求

立足新闻性、突出思想性、加大监督性、提高可视性、不断社会化。

1.新闻性:指栏目的选题首先应具有新闻价值,真实准确、时效性强且为我市百姓普遍关注,它已经是或者至少可能成社会的热点。

2.思想性:指栏目在传达事件表层信息之外,尤其要加入理性的思考和解说。3.监督性: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所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对一切偏离法治轨道和道德准则的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曝光、鞭挞,尤其要对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的法律执行情况实行监督,促进我市司法公正和执法公平。

4.可视性:栏目的选题应当与老百姓生活息息有关,为老百姓所普遍关注,而且题材内容要尽可能生动曲折,尽可能包含多一些的故事情节。

5.社会化:指在确保节目质量、完成播出任务之余,加大栏目的宣传推广工作。

五、栏目设置及相应的选题

《法治天空》设立三个独立成篇又相互贯通的节目版块。每周三期,每期为一个固定的版块,节目长度均为30分钟左右,播出时间为周一,周三,周五。1.“举案说法”:以新近发生在我市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意义的一个典型案例或社会热点事件为报道对象,从法律和道德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事件当事人的命运,深层剖析事件背后蕴涵的深刻法律或道德价值。该版块主要采用“案情报道+专家点评”的制作模式,但根据选题的性质可综合运用场外调查、演播厅访谈等其他表现手法。(播出时间:周一 PM4:25)2.“律师随行”:以观众来信来电咨询的法律问题或投诉的与法有关的社会焦点事件为报道对象,通过栏目派出随行律师这一特殊形式到现场面对面地向老百姓介绍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该版块将采用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整个过程。(播出时间 :周三 PM4:25)3.“法律咨讯”:把握法治进程,传递最新最快的法律信息,让受众及时了解我市、我省乃至全国法治建设的现状,掌握最新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该版块以主持人在演播厅口播的形式,用轻松通俗的语言把同属于一个主题的法律咨讯有机地串联起来,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传递法律知识。(播出时间:周五PM4:27)

六、栏目包装

1. 片头一个,长度15″ 2. 宣传片一个,长度20″

3. 三个版块的过渡片花各一个,长度10″ 4. “专家说法”的标版一个,长度2″

5. “相关新闻链接”的标版一个,长度2.30″ 6. 片尾标版,长度30″ 7. 背景音乐

七、栏目可行性预测: 首先,在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民众自我维权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代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同其它媒体的法制专栏一样,拥有着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这一点是毌庸置疑的。

其次,在广电机构改革后,原有三家县级电视台已经整合为一个市级电视台,扩版创办全新的电视法制节目有着比较充裕的人、财、物优势及独到的宣传优势。

《法治天空》强调现场感,侧重案情现场报道,专家评案说法也不采用演播厅访谈的繁琐形式,而由出镜记者或者主持人在采访现场串联完成节目的篇章脉络,所以,制作成本不会很高。另外,由于节目中已有两个版块由联办单位负责采制,从整体而言,《法治天空》不会占用我台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它将以最少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几点,我们预测开办这么一档法制节目的成功率很高,它将大有可为。

八.人员安排:

演播室主持人 1名 场外记者 2名 录像师 2名 编辑 2名 后期制作人 2名 灯光师 1名

上一篇:国际科技新闻下一篇:广告学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