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类电视节目(精选8篇)
演讲类电视节目 篇1
2015 年12 月31 日, 媒体人罗振宇在北京的水立方做了一场名为《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这场演讲从晚上20 :00 开始, 到次日凌晨结束, 一共用了4 个小时, 时间刚好和一台传统的跨年演唱会一样。演讲会现场超过4000 名观众, 从飞机位的800 元, 到内场票的2000 元, 票价也和一场跨年演唱会相差无几。此外, 《时间的朋友》还通过优酷网进行全球直播, 缴费成为优酷会员的网友可以在网络上同步收看,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这和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看晚会直播异曲同工。但是, 从成本核算来看, 这场跨年演讲显出了巨大的优势。各家卫视的跨年演唱会需要明星云集、舞美炫酷、3D虚拟技术保障等等, 动辄就是上千万元的投入, 而《时间的朋友》就是一场演讲, 主讲者只有一人, 舞美只有一块大屏, 除了配合演讲者说话语速自动播放的PPT, 几乎不需要其他的技术保障, 水立方的租金可能是这场跨年演讲所需的最大费用。但论影响力, 几个月后, 还有人谈论2016年跨年演唱会上谁唱了什么歌吗?可是, 《时间的朋友》演讲会之后, 不停地在网络上发酵, 其中的各种言论、观点、邀请的嘉宾甚至是制作的PPT被网友热烈转发点评, 非但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忘记, 反而越来越火, 在微博微信中被多次引用。难怪罗振宇在演讲会现场放言, 要和观众有一个20年的约定, “这样的跨年演讲要连办20 年”。
放言要做20 年, 有多少个节目能有这样的底气? 2016 年初, 16 岁的《超级访问》和11岁的《康熙来了》结束录制, 不再播出。这两档谈话类电视“常青树”节目的停播引发了网友的怀旧情结。他们统计了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电视节目——《综艺大观》14 年、《曲苑杂坛》20 年、《开心辞典》13年、《我猜我猜我猜猜》16 年、《同一首歌 》11 年、《 幸运52》10年……可以看出, 长寿电视节目以综艺类居多, 演讲类少之又少。《时间的朋友》却可以放言再做20 年, 这一网络直播的现象级视频, 将在2016 年影响着演讲类电视节目的生态圈。
从表1 可以总结出国内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特点:
(一) 从讲座到演讲再到演讲秀的形式转变
《百家讲坛》是纯粹的语言传达, 一个讲台, 主讲人用讲的方式传递内容, 里面掺杂的非语言部分比较少。从《开讲啦》开始, 主讲人开始有了非语言表达部分, 如神情、手势或者其他肢体语言传达的活动。这一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超级演说家》以及其后的一系列节目中运用更为极致。《精彩中国说》更是首创将“讲”与“演”分开诠释与演绎, 舞蹈、唱歌、小品等都成了演讲的一部分。2015 年演讲类电视节目更加重视演讲者“秀”的非语言表达部分, 在动作、道具、演绎等方面有更多的突破。从《健康演说家》开始, 演讲类节目引入大屏PPT同步播放成分, 开始向国际流行的TED演讲形式靠拢。
( 二) 从名人到素人的主讲人转变
《百家讲坛》的主讲者多为知名大学教授、博士、官员、作家等社会名流。有学者对百家讲坛的100 名讲者进行简单统计, “在这100 名讲者之中, 有69 位拥有副教授或者教授职称。而这69 位教授之中, 中文或者文学专业的教授有22 位, 历史学教授有20 位。其余的教授也多是政治、哲学、传媒、法学等人文学科方向的学者, 鲜见理科学者, 没有工科背景的教授”。[1]
《开讲啦》的主讲人要求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榜样力量, 其中有企业家、学者、运动员、航天员、新闻发言人、钢琴家、导演、演员、作家、艺术家、教育家等, 相比《百家讲坛》, 来自各行各业的主讲人层次丰富了许多, 不过依然没有摆脱名人范畴。
从《超级演说家》开始, 主讲人开始从名人向素人转变。有激情、有个性的普通人登上电视荧屏, 讲师、舞蹈演员、相声表演者、在校大学生、婚礼主持人……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只要敢说、会演, 都是演说家, 都可以得到观众的点赞。2015 年, 《超级演说家》颠覆了演说的传统概念, 一位连话都说不好的残疾网店掌柜崔万志凭借着特殊的经历和人格的魅力获得了当季的年度亚军。
而新晋演讲类节目《超级老师》《健康演说家》更传达出素人演讲者的身份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会表达、擅演绎的状态向行业化、社会化、科学化方向细分的转变规律。《超级老师》节目组从全国招募的千名优秀教师中, 深挖筛选出近百名各有特点、身怀绝技的教师达人, 用演说的形式展现新时代“麻辣教师”的课堂风采。《健康演说家》的主讲者是从国内医学发达的上海地区青年医务工作者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4.4 岁, 虽然并非医学界的权威“大拿”, 但是有激情、有个性、有态度, 更有科学精神的医务工作者用演说的方式, 向观众清晰表达了当代的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或疾病防治知识, 值得一看。
主讲人的转变体现出从学者到社会精英的名人主讲人再到会表达的素人和行业先锋素人过渡的特点。
( 三) 从人文历史知识到生活经历再到行业细分的内容转变
《百家讲坛》开办之初, 其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但是最能够引起观众强烈反响的是历史和文学类的话题。观众的需求决定了节目内容的转变, 随后《百家讲坛》一直以此作为内容重心。而《开讲啦》是一档“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 主讲人在节目中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 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因为长达半个小时左右的独立演讲体量, 必须选择名人这一主讲人类型, 才能够拥有足够丰富的故事, 以便进行详细个人经历的表达。而《超级演说家》的内容可以说是素人版本的《开讲啦》, 比如第一期《超级演说家》的演讲标题:
1.《不是所有的90 后都叫许豪杰》
2.《女人何苦要运动》
3.《别跟自己较劲》
4.《做真实面对自己的人》
5.《TCK在上海》
6.《跳舞的人可以》
7.《我身边的未成年犯》
8.《我不是偶像》
从上面的标题可以看出, 《超级演说家》中的演讲者为了获得共鸣, 内容上多以个人经历为主。不过普通人相比明星名人来说, 经历和阅历相对单薄, 因此演讲内容只是某一段生活经历或者身边事情的感悟, 时长也控制在3—5 分钟, 是缩短版《开讲啦》。不过, 也正因为演讲者来自庞大的素人草根群体, 他们所说的内容都是普通人的身边事, 反而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015 年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内容突破来自《超级老师》和《健康演说家》。数学、物理、医学这些自然学科通过“老师”“医生”的职业形象有了登上演讲舞台的机会, 反响也远比制作人想象中的好。而商业、管理学、金融学等仍是演讲类节目的内容缺口。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内容是节目蓝海呢? 从生物、时间维度为主讲内容的《时间的朋友》无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其实, 《时间的朋友》这样的跨年演讲样态并非原创, 类似的样态最早的当属TED演讲。TED演讲是1984 年由理查德·温曼和哈里·马克思共同创办。从1990 年开始, 每年在美国加州的蒙特利举办一次。如今, 在世界的其他城市也会每半年举办一次。它邀请世界上的思想领袖与实干家来分享他们热衷从事的事业。“TED”由“ 科技 (Technology) ”“ 娱乐 (Entertainment) ”以及“设计 (Design)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 在主办者看来, 这三个领域共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这场盛会涉及几乎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见解。参加者称它为“超级大脑SPA”。发展到现在, TED演讲的主要形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依然是一个主讲者 (有时候也会是两个) , 一块大屏幕 (展示一些演讲中需要的图片或者文字) , 配合情绪的钢琴演奏 (有时候有, 有时候没有) 以及超过千人的现场观众。
TED演讲形式为国人所知, 应该归功于乔布斯。在他主政苹果公司期间, 每一场苹果新产品的发布会都是乔布斯本人担任主讲人,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跌宕起伏的演讲和为了更好的演讲节奏而调整到位的PPT。在苹果发布会后, 国内不少的互联网企业也都采取了这一经典而又务实的方式发布产品。比如罗永浩的坚果手机、雷军的小米手机发布会等等。近两年来, 这一发布会形式开始在其他领域蔓延, 比如徐峥的电影《港囧》发布会、某大型地产企业的地产项目发布会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发布会在舞美设计、灯光配合、大屏显示、观众场地等选择上, 刻意地追求一致。这说明“主讲人+ 大屏PPT”的模式正渐渐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时间的朋友》把一个普通的跨年演讲演变成了一个现象级事件。
2016 年, 线下如火如荼的发布会式演讲能否成功移植到线上?电视台在改造了大量国外成熟电视节目之后, 能否对大热的互联网视频进行电视改造呢?笔者用节目模式的思维大胆做出这样一个预测:2016年演讲类电视节目或能出现一档基于《时间的朋友》模式的新电视产品, 在内容和制作上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 演讲时长限制在20 分钟内
20 分钟的电视节目听起来太过短暂, 似乎无法传达足够多的讯息。不过, 这一时间的限制却是有理论依据的。TED大会策办人克里斯·安德森就把每场TED演讲限制在18 分钟以内, 因为“这个时间长度足够庄重, 同时又足够短, 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通过迫使那些习惯于滔滔不绝讲上45分钟的嘉宾把演讲时间压缩至18 分钟, 你就可以让他们认真思考他们真正想说的话”。安德森还说, 如果你希望你的讯息像病毒般扩散, 这也是一个完美的时间长度。在电视领域, 韩国CBS TV推出了主题演讲栏目《改变世界的15 分钟》, 节目组邀请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就社会趋势、教育、经济、青年人、和平等主题进行15 分钟的公开课。 这15 分钟, 比TED的18 分钟更短, 要求主讲人的内容更精炼。
(二) 主讲人风格的打造
有人说, 中国非常缺乏优秀的演讲者, 而偶有能言善辩者, 也多失于“干货”不足。“技”“料”两难全, 这话听起来虽然泄气, 但也从反面说明找到正确的主讲人, 节目便成功了一半。电视台可以利用自身主持人的资源优势, 对主讲者进行培训。不过, 不要试图改造主讲者, 可根据主讲者的个人特点进行扬长避短的风格化打造, 避免主讲者的情绪不足、单一。
(三) 演讲内容根据演讲时长反复调整
确定好主讲人之后, 节目编导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和主讲人磨合内容上, 反复修订演讲稿, 以便让演讲达到最佳效果上。《像TED一样演讲——打造世界顶级演讲的9 个秘诀》一书中就“如何把一个复杂的陈述压缩至18 分钟左右”提出了一些建议——“三的法则”, 即把大量观点高度浓缩为三大要点, 仅仅通过这番提炼, 你就可以大大增强陈述的创造性和影响力。
(四) 舞美风格强调专注演讲的舞台区和专注聆听的观众区灯光打造
TED演讲和韩国的《改变世界的15 分钟》的舞美灯光风格与目前国内演讲类节目的舞美灯光效果差别很大。后者还是以一般综艺节目绚丽豪华的舞美风格和热闹温馨的灯光效果为主, 但是作为一档以内容打动人的纯演讲节目, 舞美设计应体现“少即是多”的简约理念。打造以主讲者为主的灯光效果对电视节目来说是比较前卫的理念。特别是当主讲者在走动的时候, 如何追光?当讲述到情绪节点的时候, 灯光如何配合?以专注聆听为主的观众区灯光效果如何打造, 既能表现观众的情绪又不过于喧宾夺主?这些都是电视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全新课题。
(五) PPT和演讲完美结合
演讲时需要同步PPT, 苹果发布会把这一形式带到中国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有冲击力的图片和跳跃文字的PPT也是一种生产力。有研究者发现, 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杏仁核区域在处理生动事件时, 表现得最活跃。研究者让实验对象看图片, 包括能激发消极情绪的图片, 如鲨鱼露出牙齿的样子;能激发积极情绪的图片, 如温和的亲情图片;以及普通场景的图片, 如人们站在自动扶梯上。然后, 研究者展开两项不同的研究, 检测实验对象记住了多少细节。一项研究在实验对象看完图片的45 分钟后进行, 另一项后续研究在实验对象看完图片的一周后进行。研究者发现:“两项研究都表明, 人们对情绪增强、清晰度高的图片的记忆更清晰。”[2]
(六) 音乐氛围打造
现场钢琴师或者专业midi伴随演讲者的情绪进行度身定制的音乐氛围打造。
(七) 超过100 人的现场观众
主讲人演讲情绪会在和观众的互动中更加被激发。
就在笔者成文之时, 辽宁卫视《有请主角儿》正式播出。作为辽宁卫视2016 年开年改版的“尖刀先锋”, 《有请主角儿》号称国内第一档TED“新闻亲历互动真人秀”节目。在已经播出的节目中, 从79 个孩子的妈妈到“鹰爸”的严苛教育方式, 从乙肝斗士现场拍砖雷人举动引发质疑到打拐英雄上官正义卧底十年, 《有请主角儿》是第一个起用新闻当事人作为主讲者的演讲类节目。节目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演讲”的方式, 透过当事人的视角, 还原新闻真实, 直击个体命运。深入分析这档节目, 与笔者之前所分析的7 条规则恰好全部符合。其他电视台能否再度推出类似的节目, 改变演讲类节目的电视生态, 笔者也将继续关注。
摘要:全网直播的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16跨年演讲的成功给了演讲类电视节目诸多启示。本文剖析了目前国内演讲类电视节目的生态圈现状, 对比《时间的朋友》采用的“主讲人+大屏PPT”的TED演讲模式, 预测演讲类电视节目将会出现的新变化, 以及电视台制作这一节目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演讲类电视节目,《时间的朋友》,TED演讲,主讲人
注释
1[1]曹阳.《百家讲坛》与TED演讲的传播学比较.新闻世界, 2014 (8) .
2[2][美]卡迈恩·加洛.像TED一样演讲——打造世界顶级演讲的9个秘诀.中信出版社, 2015.
演讲类电视节目 篇2
是很多电视编导的职业梦想,因为全国能过“一”的电视节目并不多。
《非你莫属》与《职来职往》的区别比较以及分析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主持人:要知道一个电视节目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有极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更是需要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以及强大的控场能力,《非你莫属》的主持人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绍刚,张绍刚早年在央视二套主持《今日说法》,常年主持法制节目让他具备严谨、严肃、专业的主持特点,这些要素恰好是职场节目所需要的,再加上他成熟、儒雅的形象更加符合这类节目的定位和需要,但是让观众们欣喜的是,张绍刚在节目中更多是体现了他在表现属于自己符号以外的东西,观众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与求职者以及嘉宾们的幽默调侃,并且尺度把握地恰到好处,这也让原本严肃的求职节目多了分娱乐元素,而这也正是观众们想看到的,观众们不喜欢一始而终的风格,略微而不失本质的改变会让人觉得惊喜。《职来职往》的主持人李响以前是芒果台的知名主持人,他以前的节目大多与娱乐相关,这次主持职场类节目观众们显然感觉不痛不痒,因为在《职来职往》上李响既没有张绍刚的那种成熟儒雅也没有原本属于自己的娱乐风格,这就造成扬短避长的困惑,好在李响的职业素养相当过硬,虽然自己的主持没有太多亮点,但是在控场能力以及随机应变上做得还是非常完美的,总的来说,张绍刚在这类节目的综合主持能力上要稍胜不少。嘉宾:
我个人觉得职场类节目之所以能成功,跟这些嘉宾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这些嘉宾大多是国内知名企业的CEO或者高管,他们在职场是职场达人,但是他们在镁光灯下更是电视达人,许多个性鲜明的嘉宾已经由职场明星变为电视明星了。《非你莫属》以世纪佳缘婚恋网副总裁刘惠璞为代表,而《职来职往》则是以北京天启一方广告公司媒体部总监马丁为代表,但是《非你莫属》和《职来职往》最大的不同在于《非你莫属》的面试嘉宾大多为各个公司的董事成员,而《职来职往》则为各个公司的高管甚至中层,所以对于在电视上的求职者来说,在《非你莫属》能面对各个公司最顶层的上司,那么接收到信息和内容会更广阔一些,这些顶层上司更多时候会从职业前景和职业生涯角度为求职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解答和帮助,虽然是求职,虽然是面试,但是《非你莫属》的面试嘉宾更显人性一些,如:解决网的许怀哲、聚美优品的陈鸥、人众人的杜葵……这些嘉宾在节目既是老板也是老师,教会了求职者很多也教会了观众很多,相信这也是节目吸引观众的地方吧。而《职来职往》的嘉宾大多为企业的中高层,所以他们所为求职者提供的东西更多是职场上的,而不是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并且在整个面试的氛围中,《职来职往》的嘉宾会给求职者压力大一些,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在观众看来也好也不好,因为观众会更把这整个过程看成是一场秀,既然是秀并且很职业的秀,那么职业和秀便都不可少了,压力大对于求职者来说会艰难一些,而观众大多都经历过求职者的心境,那么他们肯定会站在求职者这一边,希望嘉宾们给的压力不那么大,这样势必会产生对面试嘉宾的排斥感,一个好的节目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观众对节目里边的任何东西产生排斥感,哪怕一点点的排斥感都会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但是反过来,压力也正是职场面试的真实体现,既具有压力也需要具有缓冲的部分,拿捏准确才能把节目做得职业而不失娱乐,显然《非你莫属》的嘉宾们在这一点上更胜一筹。
节目环节设置:两档节目的环节设置大体相同,都是每晚若干个求职者进场求职,然后由嘉宾灭灯或留灯的方式决定是否聘用该求职者,而两个节目在环节的细节部分却稍有不同,《非你莫属》在其节目三个环节“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谈钱不伤感情”中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晰,很多环节都串联在一起,这在编导人看来是有失职业素养的地方,但是好在观众对此倒并不在意。而《职来职往》在其环节部分做得相对完美一些,他们的环节界限明显,每个环节完成该环节需要完成的内容,尤显得非常专业,并且《职来职往》会有“求职故事”这样的视频环节,而这是《非你莫属》所没有的,我个人觉得添加这样的视频环节无论是对于面试嘉宾还是电视观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求职者来面试,整个过程只是该求职者所展现出来的一部分,而视频的这部分正好填补了求职者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以便于面试嘉宾的考察,而对于求职者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在现场求职过程中求职者本身会收敛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很多有利于自己或者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都没有被表现出来,那么通过视频真实记录下来以后以便于面试嘉宾根据其内容找到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既利于求职者的成长又利于招聘方的确认,再者,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因为大家相对场上求职者的问题也会将自己对号入座,相信这就是电视与观众一种无形的互动方式。而两档节目也同时设置了第三方的评委老师,《非你莫属》是由国际时尚礼仪专家周思敏、启铭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校代团队总监莫华璋、心理咨询师陶思璇轮流助阵,《职来职往》则是由国际EAPA资质心理学家雷明老师坐镇,两拨评委老师大多都是学习心理学出身的,所以对于求职者都会有现场的辅导和帮助,但是《职来职往》的雷明老师在求职者的求职过程中仅仅只是对于求职者的心态和状态进行分析,并没有准确地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观看整个求职局势,所以略显主观一些,而《非你莫属》的老师们则尤为客观一些,他们会真正地站在客观的角度为求职者以及招聘的面试嘉宾们分析各个人的心态和性格,并对他们提出意见,所以在这一点上《非你莫属》的第三方评审团表现得更为出色,而观众们也乐于看到更为客观的点评。
节目发展前景:
就目前的收视情况来看,《非你莫属》领先于《职来职往》,并且《非你莫属》最近实行了一周双播制,把每个求职者的时间加长,并且更可观的是《非你
莫属》已经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节目风格,既有内容严肃的求职部分,也有嘉宾相互的良性竞争,例如观众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为做婚恋网站的刘惠璞和慕岩在现场的“对掐”,幽默风趣却并不失风度,观众们就乐于看到严肃职场节目娱乐的一面,而且随着新一批企业老板们的加入,《非你莫属》中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并且新加入的老板们也是更有特色,比如观众们就见到了中国房地产大亨潘石屹的身影,这种不断地更新嘉宾对于观众对于节目组都是特大利好的消息,因为无论是从商业赞助还是收视方面,《非你莫属》节目组都能赚得钵满盆满,而《职来职往》在节目的特点塑造上则略显一般,既没有嘉宾们良性竞争,也没有快速地嘉宾更新,这就导致节目被拖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因为没有好的亮点就没有好的收视,那么也就没有好的商业赞助,也就没有了快速地嘉宾更新,所以关键的关键在于其节目组能找自己身上的特点,并且是《非你莫属》没有的,我个人觉得既然《职来职往》有视频环节的优势,那么就放大或者扩展这一优势,通过对这个环节的改良以增加求职者与嘉宾以及电视机观众的潜在互动,而形成《职来职往》的独特亮点,等有了亮点就有了后续的良性循环,但总体来看,《非你莫属》的前景非常开阔,值得观众期待。
演讲类电视节目 篇3
关键词:TV2.0,演讲类节目,创新方向,《开讲啦》
在当前娱乐节目泛滥的时代, 煽情性、同质化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 电视演讲这类节目长期处于疲软状态, 在当前新媒介环境下中央电视台与唯众传媒联合打造的《开讲啦》在2012年8月开创了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风, 将其定位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 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 向电视受众分享他们对于生活与生命的感悟。以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关怀使观众看到了节目的诚意, 实现了演讲类节目的成功“逆袭”。
一、TV2.0视阀下《开讲啦》创新之道
TV2.0的概念在中国是由著名媒体人杨晖率先明确化并加以践行, 其核心价值诉求为“观众参与、观众互动、观众决定舞台, 让电视最大程度为观众创造独特的个人体验。”《开讲啦》是TV2.0电视概念的试验田, 节目的受众定位、内容、表达方式, 再到营销, 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互联网互动精神。
(一) TV2.0下的理念创新
(1) 平等理念:有态度的对话。《开讲啦》对于演讲类电视节目的一大创新就在于节目中始终贯穿了平等对话的理念。以往的讲坛类节目往往都是以嘉宾单一输出话语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对话交流至多作为辅助节目效果所用。而《开讲啦》则逆行其道, 45分钟的节目中近30分钟都用于嘉宾与青年代表的对话交锋, 以青年观众为主导, 彰显受众个性, 体现平等对话的诉求, 正是TV2.0电视理念的应用。不单单满足于参与式传播, 而是利用传播平台来彰显自我个性, 名人接受草根青年的质询和挑战, 平等理念营造了一种反权威的语境。
(2) 分享理念:有温度的演讲。《开讲啦》原制片人吴晓斌强调:“演讲只是我们寻找共鸣的一种方式, 这个节目强调‘分享’, 分享自己的经历。”[1]以往的演讲节目诸如《百家讲坛》是精英学者话语体系的强势传输, 在讲历史、讲过去、讲别人, 实际上是一种态度有余温度欠缺的演讲;而《开讲啦》则是一种分享式的交流, 嘉宾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讲现在、讲自己、讲人生, 和青年代表深入讨论, 在讨论中形成共识。这也是TV2.0注重以人文为本、创造用户体验的核心理念的践行。
(二) TV2.0下的生产战略创新
(1) 节目生产“深层互联网化”。《开讲啦》的节目制作带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 从前期嘉宾、青年代表到主持人的选择, 全方位体现了“TV2.0”的互动精神。为了真正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在选择嘉宾上, 节目组在网上和高校同时展开演讲嘉宾的征集活动, 打出“你想听谁讲, 我们就请谁来”的口号;在青年代表甄选上, 利用半年的时间在各大高校进行了“青年代表校园行”的宣传活动, 通过网络和线下调查的方式来遴选参与节目的青年代表;在演讲主题上, 改变了以往由编导拟定策划的方式, 选择进入高校展开问卷调查, 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呼声, 将这些想法作为节目策划的核心来源。节目由谁来讲, 讲什么主题, 代表怎么产生都由观众来参与决定, 这是对以往演讲节目生产模式的创新。
(2) 民营机构与央视“制播联合化”。《开讲啦》还实现了民营传媒结构和中央电视台的联合互动, 有效发挥民间创意力量。此节目是由央视一套和唯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利用官方和民间两个平台制播的联合化实现了创意传播管理。民营传媒机构在中国的发展, 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内容创意产业, 创新能力有余, 但平台资源一直是发展的壁垒。而对于央视, 它在全国电视市场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优资源, 优质的“媒介接近权”恰能为民营传媒的创意可以提供广阔的平台, 二者之间联动合作可以实现一种资源利用最优化。
(三) TV2.0下的节目创新
(1) 叙事形式。《开讲啦》的节目形态相对固定, 节目叙事者主要由演讲者、主持人、青年代表构成, 从不同的叙事者身份切入看此节目的叙事方式, 处处体现TV2.0节目的“即兴创新”精神。首先, 《开讲啦》的演讲者实现了“即兴”演讲, 这和以往演讲类节目有显著差异。演讲者独立一人位于舞台中央, 没有演讲台、演讲稿和提示器, 前方和左右都被400位青年观众包围, 在这样极具“压迫力”的场域内完成15分钟的即兴演说。其次, 《开讲啦》主持人展现了“即兴”总结的平等对话态度。撒贝宁放下主持人的身段和矜持, 在节目中时而和演讲者、青年代表调侃制造笑料, 时而敏捷机智地对嘉宾的回答也做出回应。他以平等的姿态和嘉宾、青年观众交流, 实现TV2.0话语权的相对平等。最后, 青年代表践行了“即兴”提问的互动精神。8位草根青年代表改变了以往演讲节目只是演讲者唱独角戏的节目编排, 以问答的形式营造了具有张力的戏剧冲突, 使得节目变得鲜活生动。
(2) 叙事内容。在节目叙事内容上, 《开讲啦》另辟蹊径直通观众心灵深处, 把看似简单的题材做出了别出心裁之感。巧妙地对精英文化进行了大众化解读。节目所邀请的演讲嘉宾代表的是精英文化、名人标签, 但在语境上采用了大众化的解读方式, 使观众在心理上更愿意接受这种文化价值的传输。将人文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 对名人进行通俗化解读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和猎奇心理。偶尔穿插在《开讲啦》清新严肃的节目风格中, 倒也别具一格。
二、演讲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方向
(一) 节目定位:相信真诚力量, 坚持人文情怀
《开讲啦》在节目制作之初就明确表示“其和一般的明星访谈节目最大的不同就在它没有娱乐八卦内容, 也没有煽情故事”, 更多的是励志和分享话题。这对于演讲类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不无启示:首先, 在节目定位上, 始终要做到真诚, 根据TV2.0的电视理念, 把受众的体验放在首位。因此, 要适时根据受众心理变化来调整嘉宾的阵容, 以传递“正能量”为主要诉求。其次, 演讲节目需要做到将人文励志和大众娱乐熔为一炉, 在保证节目真诚本质的同时满足受众娱乐心理, 但要注意节目以人文为核心传播的定位, 做到不管是明星还是学者, 都能真诚、真实分享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让受众有所收获。
(二) 节目制作:深化互动生产, 拓展制播联合
据央视综合频道主任许文广介绍, 《开讲啦》“是央视综合频道第一个完全实现了社会化合作的节目, 央视和唯众传媒共同创意和把关, 但具体的实施由唯众传媒进行。”[2]这种社会化合作恰恰是一种制播联动, 在生产方式上深化了民间传媒机构和中央级媒体的合作, 是对直播联合生产方式的一种拓展。一方面一些比较发达的民营传媒机构恰能为节目提供优良的创意资源和样片;另一方面中央级媒体能为节目提供专业品质的视觉资源, 这种生产方式上的互动为创造精品化的电视节目提供路径。
(三) 节目营销:实现融媒体的整合营销
实现融媒体的整合营销, 是传统电视节目抵抗新媒介冲击的必经之路。融媒体整合营销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 把具有互补性的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3]TV2.0不仅要求在节目理念上体现互联网的互动精神, 还要大大借力于新媒体, 完成融媒体的整合营销。《开讲啦》开通新浪官方微博至今已为时近三年, 但微博影响力还亟待加强。微信营销上《开讲啦》虽然也开设公众账号, 但是在节目信息上未实现每天推送, 传播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开讲啦》的新媒体营销力度还不够。应加大借力于新媒体营销的力度, 整合营销中的价值链, 发挥融媒体平台的集聚效应, 使得节目品牌的传播效益最大化。例如, 可在微博运营方面可以加强和观众的互动, 通过开展“微访谈”这类的线上互动活动来进行微营销等等。
《开讲啦》被舆论盛赞为“中国思想好声音”, 以安静的力量给浮躁的电视环境带来了“清新之风”, 用一种不讨好娱乐化的姿态成功打开了电视市场, 赢得观众认可。当前的中国电视市场也恰恰需要这样召唤受众本心的品质节目。在TV2.0电视理念的指导下, 坚持在节目定位上的真诚人文理念、制作上的创新联合生产、营销上的整合传播, “安静”的节目照样可以发出“不平凡”的声音。
参考文献
[1]中国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综艺台”.2012年度人文节目《开讲啦》[DB/OL].http://ent.cntv.cn/2013/03/28/ARTI1364454501263802.shtml.2013-3-29.
[2]梅花网“今日资讯”.央视开讲啦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DB/OL].http://www.meihua.info/today/post/post_e74b46ba-8964-41f7-a090-728b76fb60f2.aspx.2013-2-1.
[3]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视听界, 2009 (1) :48.
[4]陆地.从吸引眼球到召唤心灵[J].传媒, 2009 (11) .
[5]杨晖, 唐剑聪.中国电视人文价值的构建——以央视综合频道《开讲啦》节目为例[J].电视研究, 2013 (4) .
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探析 篇4
一、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多元认同
1. 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政治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 学术界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展开了讨论, 提出了多元化的观点, 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尽管观点纷纭, 但有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 即:文艺和政治关系密切。“政治作为一种社会观念, 与文艺一样, 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它们的关系是互相渗透, 互为条件的。”文化艺术与政治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国内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诞生, 具有一个深刻的政治背景, 即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这是自从十七大以来, 中共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后, 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瞩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最爱是中华》等文化类电视节目, 其核心都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关注、重温、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凝聚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为根本宗旨。
2. 文化类电视节目体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在我国电视领域, 一直“韩流”盛行, “欧美派”也有众多粉丝。而体现我国文化的节目并不多, 我国的电视节目, 缺乏创新, 缺乏文化自主性。电视领域自主创新, 展现中国文化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传标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 民族的未雨绸缪”。“文明传递”“未雨绸缪”显示了电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以及文化与民族未来的密切关联, 这其中也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类电视节目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
3.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市场认同
2013年10月20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限娱令”发布后, 各大卫视开始转向节目的调整和创新, 加大了对其它类型节目的开发。2013年下半年以来,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成语英雄》等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相继播出, 便是应对“限娱令”的创新之作。文化类电视节目娱乐性不强, 但是从当下电视节目的市场需求来说, 这些节目如果不加上娱乐的元素, 将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娱乐元素和传统文化结合, 是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方式, 获得市场的认同。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热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升华方向
现今电视上成功热播的各类文化节目, 都多多少少掺进了娱乐成分。电视文化节目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娱乐”, 但也必须把握底线, 决不能为了“博眼球”就丢掉文化品格和文化品位。节目内容还是应该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 要保持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纯”度。以《汉字英雄》为代表的益智竞技型文化节目就较好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汉字英雄》的节目成分虽有部分综艺性, 但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该节目能够通过竞技的形式, 将汉字文化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 未来电视台在开展原创文化节目工作时, 应当开阔创作视野和创作思路, 地方电视台可以结合频道定位, 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例如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的《二人转总动员》栏目, 就是典型的地方特色文化节目。该栏目以大赛的形式, 展示真正东北二人转文化, 自2006年开播以来, 不断吸引关东各地超过150万二人转爱好者前来参赛。2014年重磅推出了“首届东北电视二人转大赛”, 在东北平原掀起一股观看二人转的热潮, 一度获得吉林电视台双料收视冠军。
2. 借力互联网的新型传播方式
当然, 有了好的内容, 还要有合适的传播方式。“汉字、成语、谜语、民歌、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 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累积的智慧、思想、信仰。这些传统的精髓, 只靠学校的教育, 书籍的传播, 影响力仍是有限。”而采用对抗性的竞赛形式, 并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将它们展现在大众面前, 是创新而高效的文化传播形式。
3. 激活传统文化, 唤醒民众心理认同
文化类节目还有一个重大作用, 它让人们看到当下社会成员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什么状况。传统文化曾是中国老百姓的“信仰”, 但这种“信仰”在当今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因为种种原因正在被不断削弱。丢掉这种“信仰”会使人们价值观混乱, 导致底线不断降低。躬耕文化之田, 践行媒体责任, 是大力发展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初衷。“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播出, 以往安静地矗立在古籍中的经典文字, 开始重新发出夺目的智慧光辉, ”此后一大批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相继亮相荧屏, 建立起媒体弘扬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
4. 文化输出是更高层次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丰富, 且绝无仅有。纵观世界文明史, 唯有我中华文明能够延绵千年而不断。因此中国的影响力不能是仅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 更应该在文化上发扬光大。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即获得了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 《华尔街日报》以亚洲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节目的决赛。第二季听写大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散, 决赛队伍扩充了港澳台代表队和五个外籍代表队, 这是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积累的重要经验。未来电视文化节目的制作, 眼光都不应只局限在国内市场上, 抓住文化贸易的最佳时机, 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节目走出去, 是应有的战略考量。
参考文献
[1]阎国忠, 张艺声.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J].理论与创作, 2002 (5) .
[2]陈明.思想政治教育在抵制“三俗”之风中的作用与路径选择[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 2012.
[3]刘茜.文化大众化莫失品味[N].中国文化报, 2014-07-17 (2) .
浅析河南专题策划类电视节目 篇5
亮点分析
亮点一:大策划、大娱乐, 科学运作, 实施程序化管理、多渠道运作和立体化宣传。在节目策划上, 节目表现为大策划、大娱乐, 节目策划的眼光是整体的、宏观的, 不单纯以策划为策划, 以娱乐为娱乐, 而是在各种元素搭配的基础上, 烘托出一种“出乎意料”和“意想不到”的电视娱乐文化生态。如:2007年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大型文艺晚会”上, 晚会以6个乐章 (江西篇、湖北篇、安徽篇、山西篇、湖南篇、河南篇) 精心安排了30余个节目, 充分体现了六省特色。各个省份的艺术家奉献出最具代表性的节目, 或现代歌舞, 或民间小调, 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徽商文化、江右文化与中原文化同台亮相, 异彩纷呈, 既时尚大气, 又充分突出了中部特色。
在运行保障上, 实现模块化、程序化管理, 做到一个环节的运行和另外一个环节互不干扰, 独立运行, 但又密不可分。在宣传管理上, 更是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平面媒体等多种宣传形式, 不仅有事情简单的复述报道, 更有专题类的深层解读, 形成高纵深、立体化的宣传方式, 让不同类型的媒体都能在大型节目制作中分到一杯羹, 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亮点二:大投入、大制作, 精益求精, 以明星大腕聚集人气, 以视觉冲击征服观众。大投入是保证获得大收获的关键因素, 大投入才能带来大制作, 才能形成影响力, 获得大丰收。河南大型电视节目大规模邀请中外知名人士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节目录制的舞台规模庞大, 场景大气, 演播室由室内变为室外, 空旷辽阔, 意境深远。
“中博会晚会”上300多人集体表演, 灯光、舞美、特技、舞台精美组合,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 效果震撼。河南电视台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顶级电视技术专业机构合作, 为晚会提供高科技的电视表现手段;赶制6000多件服装、6000多个道具;协调18家单位4500名专业级的群众演员排练演出, 及时从北京、广州、无锡、青岛等地运来晚会所需器材。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届“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共计108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来河南巡展, 河南电视台动用了多部电视直播车。
“国色天香·200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欢迎晚会暨国际旅游小组冠军总决赛颁奖晚会”华丽的演出阵容和高水准的演出质量, 令现场观众震撼叫绝。宋祖英、莫华伦、理查德·克莱德曼等多位蜚声中外的艺术家纷纷登台献艺, 现场高潮迭起, 晚会启用的帕尼灯、蜘蛛眼等国际领先技术, 营造出时空交错、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 成为国内首创。“艺术家系列歌会”邀请郭兰英、马玉涛、李光曦、关牧村、李双江、乔羽、李谷一、蒋大为、吴雁泽等著名歌唱艺术家共同唱响经典曲目, 唤起人们的群体记忆。
亮点三:新形式、新模式, 多渠道运作与立体化宣传成就大娱乐电视节目形态。在这几场大型节目中, 河南电视节目不再单打独斗, 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形式创新, 通过借脑、借智、借力等方式, 充分发挥公共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优化配置功能, 放大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观念, 科学调配与节目制作相关的资源。
其一, 联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共同参与节目的录制, 像“中博会晚会”和“旅游小姐”这样大型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活动与赛事, 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只需全心全力做好节目的录制, 其余则由当地政府部门来完成, 省时、省力、省人、省物。
其二, 与央视合作, 易出亮点。央视是中国电视业界的老大哥, 在央视的名下, 如“中博会晚会”, 适合晚会主题的国内外明星悉数登场, 极大地提高了晚会的水平和档次, 使节目成为一场顶级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晚会。
其三, 外包专业制作单位, 大型电视节目所需的服装、道具等各种设备繁多, 把这些任务交由专业制作团队来完成是一件省时省力的事情, 而且可以培养锻炼一大批自己的人才队伍。
亮点四:扎根在文化河南的泥土中, 抢占全国的娱乐节目制高点, 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河南电视节目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体和丰厚的土壤、文化的沃土, 因此河南大型电视节目的制作必须立足河南, 发挥“本土化”资源优势。
在立足河南的基础上, 河南电视节目树立了全国概念, 形成抢占全国电视节目资源的良好态势。节目适时邀请国内外明星, 举办全国性的电视节目活动, 以制造全国轰动效应。由于一系列活动的推介, 河南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全球迅速打响。
对河南大型电视节目制作的思考
第一, 节目策划与运作要程序化和制度化。大型电视节目的制作要形成一种可供后来节目制作利用的机制, 创新策划方式, 协同保障, 部门联动, 为大规模、高品质的大型节目的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 节目制作与播出要形成规模化和市场化。规模化才能产生影响, 市场化才能产生利润, 大型节目要规模化生产, 要造成轰动效应, 引起大众的共同参与和互动, 要形成持久的影响力。不断细分市场, 寻找新的广告市场和价值增长点, 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 节目宣传与传播要形成立体化和品牌化。节目要实行立体化和品牌化经营, 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成功打造大型电视节目品牌, 才会形成观众对广告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只有蕴涵深厚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 才具备核心竞争力。要把电视节目作为先进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赋予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追求, 以引起大众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实行品牌化经营有助于受众识别栏目, 提升栏目的知名度, 这对电视节目来说是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和财富。另外, 品牌是广告经营的基础, 凭借品牌的力量, 可为电视台创造更多的效益, 从而为大型电视节目奠定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我国档案类电视节目开发浅析 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开发,档案馆,电视节目
档案是对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原始记录性、凭证性是其存在的根本。而让这些开放档案实现其社会价值就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当前档案部门所进行的档案信息开发一般是以编制目录、举办档案展览、组织档案汇编等方式进行,相对陈旧、单一,尽管有些档案馆拍摄了档案纪录片,在档案网站进行档案展览,但由于档案网站本身的知名度不够,受众主要是档案专业的从业人员、学者和师生,传播范围较小。当前许多档案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学者都关注于一种新的档案信息开发方式———档案类电视节目。这是将档案信息内容以电视制作的手段,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传递给公众的一种档案服务方式。
一、我国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1.目前主要档案类电视节目概况。《国宝档案》是央视第一次以电视栏目的形式,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节目以主持人演播室实物举证、讲述故事为主,穿插器物演示、情景再现、专家点评的形式,将尘封在博物馆中、流失于海外以及民间收藏的历代传世国宝介绍给广大观众,重现国宝背后的真实历史,弘扬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也作为中国名片走向世界荧屏。《档案》是2009年北京卫视推出的一档纪实栏目,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档案类电视节目。除了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共有的场景再现、档案原件展示等,节目挑选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脉搏的选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各个方面。节目在档案资料的收集上下了很大功夫,与各级档案馆合作、向民间征集,甚至查阅、购买了国外档案丰富节目内容。
2.档案类电视节目主要特点。(1)巧用档案的“机密性”特征做文章。将档案的机密性与人们的好奇心巧妙结合起来,是这些档案类节目的一大共性。档案的真实性、原始记录性使观众对节目中的一句一字都加以认同,加之选材上多以大事件或名人为主,更增加了节目的厚重感。(2)“场景再现”多种形式还原事实。为了尽可能给观众呈现历史真貌,档案类节目采用纸质档案、声像档案、老式幻灯机、录音机等道具交叉使用,甚至是桌椅、现场气氛也与节目内容相契合,北京卫视的《档案》节目就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演播室虚拟植入技术,将虚拟元素完美融入真实场景中。(3)标志性的主持人更具吸引力。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可以视为一档节目中的灵魂,能够引导观众按照预期的编排进入节目内容。在主持人的选用上《档案》最具代表性。优秀、多变的主持人也是该节目的一大看点,与一般节目中固定主持人不同,《档案》每期会根据节目主题采用最适合的主持人选,例如在2013年春节特别节目《相声档案》中就大胆启用相声演员李菁、何云伟共同主持,使节目内容更具表现力,同时吸引了众多相声爱好者的关注。
二、当前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收视率”主导节目选题。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希望能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认可,都需要有资金的保障以便支持整个节目的制作过程、提高节目质量,而“收视率”则是当下最能直观体现节目受喜爱程度的指标,广告收入与收视率息息相关。为此,电视台不约而同地为提高收视挖空心思,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选择观众心仪的嘉宾以及选题。大众娱乐导向下,观众多喜欢能缓解压力的娱乐性节目,对于科教类节目兴趣不大。尽管在广电总局的压力下,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加大对法治、道德等科教类节目的投入,大大削减了娱乐性节目的比重,但迫于广告的压力,即使是档案类节目,在节目选题上还是会青睐于揭露名人隐私等问题。
2.档案部门参与程度低致使大量档案资源未开发。档案类电视节目多为电视台独立开发,虽然一些历史档案题材的节目在档案资料的收集上与一史馆、二史馆有过合作,但档案部门的参与程度极低,只是被动地进行档案提供服务。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的保管场所,拥有最丰富的档案资源,尽管过去“重藏轻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导致档案编研产品多以政府机关的内部参考资料为主,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馆藏档案值得开发利用,许多适合作为电视节目。
3.故事类电视节目泛滥向档案类节目发起挑战。中国电视节目一直在不断改革创新之中,随着“以人为本”观念植入到中国电视工作,民生新闻得到广泛重视,在其发展到当前阶段,又一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形态——故事类电视节目出现了[1]。故事类电视节目是从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事件出发,充分利用电视叙事对节目题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借助戏剧化的表现手法,体现人文关怀。正是由于“讲故事、听故事”这一形式符合中国老百姓传播和获取信息的传统习惯,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故事类电视节目,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河北卫视的《天下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等。与其他故事类电视节目相同,档案类电视节目也采用故事性的编排方式,在选题和节目制作上二者存在一些共性,致使许多观众并不在意该节目是否具有档案类节目的特性,容易使档案类电视节目混淆在一般的故事类电视节目当中。
三、档案部门参与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开发要求
1.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和宣传平台。尽管电视台在独立开发制作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存在许多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制作要完全由档案部门独立承担。开发档案信息制作成为电视节目需要考虑到档案馆馆藏资源、人员技术状况、资金、日常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并不是各级各类档案馆都具备独立开发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条件。档案馆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独立开发或与电视台合作共同开发。在媒体形式多样的今天,再优秀的节目也离不开有效的宣传, 尤其是网络宣传。据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2012年共计172期节目在优酷网总播放超过1068万次,平均每集播放62000余次[2]155。观众通过北京卫视官网以及其他视频网站也可以获取线上资源,作为电视媒体的补充。《档案》在2011年4月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及时更新节目的相关消息,并拥有近7000粉丝的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微博都可以作为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推送手段,实现双向交流。
2.平衡观众需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档案类电视节目在选题和编排内容时应协调观众需求和社会责任,档案类电视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故事类节目,档案类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媒介还原给观众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即使是名人专题也旨在通过还原历史人物的生活面貌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传递档案中的知识,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档案部门应担负起给社会展示真实历史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为了经济效益牺牲档案背后的社会效益。因此档案类电视节目应更重视节目质量,选择集故事性、趣味性、教育性、人文关怀于一身的题材。
3.培养主动开发意识并提供动力支持。档案部门作为档案的保管部门是进行档案信息开发天然的主体,而由于主动开发意识的缺失,档案部门的开发工作长期停留在档案阅览、制发档案复本、证明,档案目录,简单的档案汇编等浅层开发方式。各大电视台在竞争的刺激和广告支持的推动下看到了档案的价值,制作档案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的档案组织机构中却少有奖惩机制,档案工作人员也不需要通过编研来评定职称,工作缺少动力支持。但档案信息开发需要经济动力,各级档案馆上报开发选题,并由国家档案局进行筛选,提供课题经费。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还可以争取社会公益基金,以保证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持续性。
4.维护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真实性。故事类电视节目产生之初是讲述真实的人物及事件,但好故事毕竟是有限的,在内容上又难免出现雷同。为了满足节目数量上的需要,一些电视台降低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放大个人隐私和社会的阴暗面,甚至请演员弄虚作假。同时情感类故事比重增多,涉及家长里短,甚至是浅薄低俗的内容。贵州卫视的《人生》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这两个曾引起收视狂潮的故事类电视节目正是忽视这一点最终消失荧屏。节目内容的真实性是档案类电视节目持续发展的灵魂,也是其与一般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差别所在。在选材和节目表现形式的设计上,在考虑观众喜好的同时更要尊重档案真实性,避免盲目追求节目效果、高收视率而弄虚作假。只有维护节目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在混杂的环境中树立档案品牌,而不是昙花一现。
电视社教类节目的价值 篇7
一、记录价值
对电视社教类节目记录价值的认识, 我是从《东方时空》开始的。当年《东方时空》下设《东方之子》、《生活空间》等子栏目。《东方之子》专注于名人访谈。《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它从奇人异事开始, 逐渐转向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上世纪末社会急剧转型的岁月里, 它成了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我记得有期节目叫《命若琴弦》, 记录了一个从外地赴京考学的琴童孤单无助的故事, 那份彷徨和茫然至今仍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多年后, 《生活空间》改为《纪事》, 栏目编导再次找到十年前拍摄的主人公, 推出系列片《时间的重量》。十年, 改变了什么, 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更糟?记录, 在这里不仅仅是真实的再现, 它被赋予了历史的内涵, 让人沉思、催人反省。随后, 《纪事》迎来了短暂的辉煌, 它勇敢地触碰禁区, 直面人类的死亡。它曾经无比强悍地记录下了一个癌症晚期患者最后半年的生活, 那位年轻的白领, 微笑地面对镜头谈起过往。那一瞬间,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有尊严地生, 有尊严地死。多年后, 我在BBC的纪录片里, 再次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身患绝症的英国老者, 执意把人生中最后的时光留在了录影带上。记录在这里并没有停止呼吸, 而是得到了重生。
二、档案价值
近年来, 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致力于“口述史”项目的摄制工作。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遍访抗战老兵, 讲述老兵的抗战岁月和人生经历, 推出了系列片《我的抗战》。崔永元说:“我们采访他们的时候, 不预设主题, 让他们撒开了讲, 从他们的孩提时代一直讲到现在的生活, 他们的个人史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 适当的时候, 我会推出《我的一生》系列, 用影像为历史存档。”
“用影像为历史存档”, 正是社教类节目的档案价值所在。作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社教类节目日渐成为留存历史的最佳载体。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在国内媒体上被大力宣扬。偶然间, 我在《三联生活周刊》读到了远征军中有位老乡, 常熟人邹德安, 抗战时, 他大学毕业、投笔从戎, 以随队参谋的身份参加远征军, 赴缅作战。解放后, 他半世飘零、孤老云南。这条信息激起了我拍摄的热情, 但等我在网上寻找这位老兵的下落时, 却遗憾地发现他已告别人世。这样的缺憾在电视人身边一直在上演, 我们没去发现, 但也许更缺乏的是一种留存历史的意识。
这样的人生故事一旦被记录下来, 就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档案, 你能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体温, 深刻地感知一个时代的表情。
三、审美价值
社教类节目除了记录历史, 还会无声地输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编导的社会意识悄悄地渗透到一部片子的灵魂深处, 在冷静理智的客观叙述背后处处留有主创人员的道德判断。一个人的态度、情怀、审美, 在每一部片子中显露无遗。
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以《灰熊人》、《白钻石》、《世界尽头的奇遇》三部人物专题片, 深刻拷问了人类在与自然和谐共存中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其中, 《灰熊人》记录了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蒂莫西·崔德威尔在阿拉斯加与灰熊相处的经历, 最后他被饥饿的灰熊吞噬, 葬身于茫茫的野地。这惊骇残忍的一幕就发生在蒂莫西把镜头对准灰熊的瞬间。在片中, 导演赫尔佐格回看了这段由蒂莫西亲手拍摄的影像, 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 最终按下了暂停键, 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人类与自然的沟通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总会有人勇敢地抵达彼此的边界。赫尔佐格告诉我们, 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 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在他的片子里, 看不到恐惧, 看不到绝望, 有的只是征服和由此带来的心灵的救赎。每一位主人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有着或大或小的梦想, 一个爱和灰熊待在一起, 另一个却总想着有一天能乘着自己发明的氢气球飞越圭亚那丛林。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导演, 更感动了观众, 这样的片子是有精神的, 它给人以向善和向上的力量。
县市级媒体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制作水准都相对落后, 我们要学习优秀纪录片人的创作理念和专业精神, 有责任、有使命记录家乡的历史, 传播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怀。
立足本土, 深入挖掘本地资源。2005年, 《福地常熟》推出“老宅印象”系列, 在与城市化进程的赛跑中, 抢救性地拍摄了一批古城区的老宅。许多老宅拍摄时已人去楼空, 住户早已搬离, 没等节目播出, 老宅已被拆除。健康巷巷口的常熟第一家西医院, 东门大街上的八角楼, 狭长拥挤的泰安老街, 都先后消失在镜头背后, 永远成为了让人怀念的影像。这样的记录也许是琐碎的, 它有时甚至都不能形成一期完整的节目, 但它却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十年后, 当我回看这些影像时, 街声杂沓, 我甚至能闻到那些熟悉的味道, 一个时代的气息就这样被永久地保留在这些零碎的光影里。记录让历史凝固。
与时互动, 积极见证时代进程。新世纪的十年, 是全国各地义工组织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十年。2006年, 我们开始关注义工, 追踪记录他们的活动, 倾听义工的心声。经过广泛而紧密的接触, 我们知道了大量感人的幕后故事。流水琴川义工团是常熟本土最早也是最大的义工组织, 在它成立六周年之际, 我们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倾听流水》, 镌刻下一群年轻人无私奉献的时代风貌。记录见证生活。
凸显人物, 传播大爱情怀。当你拍摄一个人物的时候, 总是避不开这样的追问:你为什么要拍他?就像赫尔佐格准备拍摄《白钻石》中的主人公格雷姆·多灵顿一样, 他一定是被对方身上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所吸引, 心里暗想:小子, 我就锁定你了!主人公不好找, 这几乎是社教类栏目编导的共识, 那些公众人物一不小心就被做成了枯燥无味的“高大全”, 而稍有亮点的普通人又很容易滑向扁平化。但无论如何,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活出了精彩的普通人, 他们需要你去发现, 为之感动。记录因人而生动。
演讲类电视节目 篇8
一、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
“寻租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求利益活动。”[1]美国经济学家J.布坎南和A.克鲁格,将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而形成的超额收入,称为“租金”,将通过权力谋求“租金”的活动,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2]后来,“寻租”一词被广泛延伸到诸多领域,泛指用权力或权利来换取利益的一种交易行为。细忖当下火爆荧屏的“帮忙类”节目就会发现,其节目本质,是底层阶层话语权无法表达或实现而无奈地将权利转租给电视媒介,最终获得权益或利益的一种交易行为,体现出“权利寻租”的本质特征。
(一)底层阶层:
社会的边缘化群体
底层阶层,也称作社会脆弱群体、弱者群体,它由“底层”作为定语修饰核心词“阶层”。从字面意义上看,底层阶层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社会底部的群体层级。那些无资本、无权力、无关系、无声望而逐步沉沦于底层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都可归为底层阶层,而生活处于贫困状态的城乡居民、农民工以及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甚或大学生“蚁族”等,都是底层阶层的典型群体。底层阶层的存在日渐固态化、边缘化,几乎成为社会竞技场上“几无还手之力”的群体存在,但他们还是以不同的生命态势顽强地存在,以不同形式的抗争表达着被社会边缘化后的生命意愿和生活抉择。
(二)底层阶层:
电视媒介传播中的失语者
在大众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等媒介的诉求对象主要是消费能力强的城镇居民,为底层阶层叙事的媒介少之又少。电视频道对底层阶层的真实生活关注很少,没有办满足底层阶层所需要的频道或栏目,一些栏目如《农业新闻》等在经济效益的市场化追逐中因收视率低而被删减甚或淘汰。虽然新闻、电视剧、电影、综合等电视频道也对底层阶层进行电视叙事,但这些栏目要么是主流媒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性运用,要么停留在底层阶层的丑陋与不文明等行为事件的报道上,要么对底层阶层进行乌托邦式的想象性叙述……少见真实反映底层阶层生活状态与生命质感的电视频道或栏目。底层阶层往往是被“聚焦”、被“关心”、被“同情”、被“和谐”的群体,成为电视媒介的失语者,他们的权利和话语权被限制、扭曲、漠视。
(三)电视“帮忙”:
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
“帮忙类”节目的出现,无疑是底层阶层“权利寻租”的典型表现,是无奈的底层阶层在体制内进行抗争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是转型期的中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利益纷争,底层阶层具有寻求帮助的多样需要;另一方面,电视媒介具有贴近民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职责以及拉升收视率的需要。内外因的有机结合,促使“帮忙类”节目蔚然成风。综观当下电视节目的“帮忙”内容,无论是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劳动就业、利益纷争、投诉维权,还是生活环境、个人情感等,大多数问题都应通过政府部门或者法律途径得以解决,但由于底层阶层的弱势,他们难以通过正常途径维护自身权利,实现自我发展,无奈之下只能将自身的权利“售卖”给电视媒介,通过电视媒介权力的帮助来获得自身权益的维护或实现,典型地体现出“权利寻租”的本质特征。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具有双重的效益:一是求助者“权利寻租”后获得的权益维护;二是电视媒介在将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电视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二、底层阶层“权利寻租”的背后
(一)被削弱的底层阶层的话语权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呈现出两种表面上看似相互矛盾的趋势:一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二是细化碎片的不断聚合。[3]社会分层结构细化和聚合的结果,是形成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并且强势群体日渐成型,弱势群体日渐庞大,社会结构正日益向两极化趋向发展、集中。
较数量较少却拥有诸多资源和话语权的强势群体而言,弱势群体的结构构成更为多元且人数众多,并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向。弱势群体因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互动等资源占有方面都居于从属地位,使得他们在社会决策上缺少自主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等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面不可避免地遭受歧视和疏远,甚至连法律保障的某些权益方面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切实解决。不仅如此,转型期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又使阶层的发展呈现出固态化趋向,弱势群体中的精英也越来越难以凭借自身的能力进入强势阶层,这又进一步削弱了底层阶层的话语权。这样,底层阶层群体的话语失语,使得他们既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也无力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呈现出日渐边缘化、失语化的态势。底层阶层的话语失语,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继续在现有体制下沉默,要么在沉默中爆发,形成抗争——或通过向政府部门反映或向媒体求助或举行游行示威等方式进行体制内的抗争,也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或暴力或仇恨或报复等方式发生体制外冲突,甚或出现反社会的行为。
给予底层阶层平等的话语权,让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民主社会发展的表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底层阶层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底层阶层本身的问题,更是社会性的问题。在底层阶层数量日渐扩大、构成日渐复杂多元的当下,其命运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因此,给予底层阶层平等的话语权,让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民主社会发展的表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媒介权力对底层阶层的话语垄断
传媒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说过:“谁掌握了传播的入口,谁就掌握了世界。”[4]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媒介权力的力量。媒介具有监测社会、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等功能,不仅如此,媒介还借助“议程设置”,实现对舆论的传播、引导与控制,并与社会产生非同一般的联系,甚至使人们形成对媒介的依赖。这样,媒介传播信息的权利因控制了信息传播的资源而演化成媒介权力。
媒介权力的象征性基础是媒体文本,媒体文本既是媒体意义的生产者,也是媒体与受众的连接点。因此,媒介权力是通过媒体文本得以表达和实现的。不过,媒介权力并不一定完全具有“扩散影响”和“行使权力”的能力,它总是受到各种权力的压力,这些权力至少应该包括政治干预、机构规制、市场压力(包括经济与竞争)、国家法律以及受众的反馈和消费等,这使得媒介权力总是权衡各方权力和力量,力求找到信息传播的平衡点。或者说,媒介话语是受各种权力力量的规制之后而形成的意义组合。各种权力和力量相互交织,一起角力,共同建构起媒介权力的信息传播结构。
底层阶层消费能力低下的现实,决定了电视媒介难以为底层阶层建构他们的频道或栏目,这也是底层阶层成为电视媒介失语者的主要原因。不过,“帮忙类”电视节目因其强烈的民生性、故事化以及情感、情趣性而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观看该节目。不仅底层阶层将之看作是发出自己声音的栏目,也吸引了众多具有消费能力和时尚话语权而自嘲为“新底层阶层”的中层阶层的加入,甚或社会管理者也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帮忙类节目进行关注,这使得该节目类型的受众群体与阶层骤然扩大,拉升了节目的收视率。于是,打着公益、品牌化的幌子实则追逐收视率和实现经济效益的电视媒介纷纷上马“帮忙类”电视节目,并骤然间火爆荧屏,成为电视媒介“吸金”的重要节目形态。
虽然说,“帮忙类”电视节目因其“维权帮忙”的本质而赢得收视率和品牌价值,但并非所有的底层阶层群体或个人的“求助”都能获得电视媒介的“帮忙”或应答,众多牵涉到政府机关的决策而导致的困民扰民的行为,以及底层阶层反映的高频率“求助”事件,却总是被电视媒介限制、遮蔽、忽略,表现出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对底层阶层话语权的垄断,显示出底层阶层话语权的无力的本质。
三、为底层阶层代言: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底层阶层作为社会阶层群体的存在类型,应该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帮忙类”节目虽然体现出电视媒体利用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实现收视率提升以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一面,但不可置疑的是,电视媒介也帮助底层阶层维护了他们的利益,赢得了一些话语权。事实上,底层阶层与媒介权力一旦联盟,其产生的力量极为巨大,不可小觑。
在新时期,媒介具有更为复杂的身份,它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舆论的引导者、政策的宣传者,还是企业的经营者。虽然媒介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权力机制的规制和影响,但不可否认,媒介仍然具有强大的权力——媒介话语生产的自主权。电视媒介不仅应该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还应该承担起为社会公众特别是人数众多的社会底层阶层代言的社会责任。
(一)强化为底层阶层代言的责任
媒介的职业特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性传播权,即传播信息、评论编辑等专业权;另一项是社会性传播权力,也就是舆论监督权。这就给了媒体控制话语的权力,并在传递话语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话语传播力量。事实上,电视媒介传播的强大力量是由电视受众赋予的,这必然要求电视媒介承担起关注底层阶层的社会责任,树立起电视媒介为民代言、为民请命的社会职责。电视媒介应该尊重受众赋予的媒介权力,不管前面路有多苦,都要竭心尽力地为底层阶层代好言,维护底层阶层的话语权。电视依凭媒介权力而具有强大的话语能力,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声势与舆论影响,对社会产生环境监测、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也使得侵害底层阶层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因忌惮强大的民意而不敢肆意妄为。
不过,舆论监督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电视媒介在维护底层阶层利益的时候,可能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甚或生命危险。不管怎样,媒介应该承担起舆论监督的责任,担当起社会的良心,不能遇到权力、遇到困难、遇到压力就往后退缩或索性“两眼不看,两耳不闻”,而应该将受众赋予的媒介权力以及产生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真心实意地为底层阶层代好言、发好言,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民主化进程。
(二)强化对底层阶层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舆论监督呈现出“铁肩担正义”的媒介责任的话,媒介的人文关怀则通过底层阶层真实生活的呈现,展现出底层阶层群体的情感与处境,呼唤解决底层阶层处境的对策。目前,众多的“帮忙类”节目还停留在“为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办事”的倾诉、投诉的平台层面,只是从做电视节目的角度去呈现底层阶层群体或个人的求助过程,只是为了实现电视的传播,比如难以调解的财产纠纷肯定是寻求律师咨询,由产品质量、价格等引起的矛盾总离不开消费者协会的介入……众多电视节目帮忙方式雷同,甚或节目出现重复“帮忙”,这也使得大多数“帮忙类”节目流于表面,没有介入到事件本质中去。不仅如此,“帮忙类”节目还经常出现有些记者全然不顾求助者的个人隐私以及节目播出
“帮忙类”电视节目存在的众多问题,都体现出电视媒介更多地是从媒介市场化的角度去考量底层阶层的求助,体现出电视媒介对节目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追逐,而没有从媒体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和平民立场的角度去思量。
后求助者要面对的社会生活,以致电视节目满足了电视受众的“窥私欲”却伤害了求助人的情感与态度,严重影响了求助人的正常生活状态。一些“帮忙类”栏目甚至因为求租人不愿意将求助诉之于媒介公共空间,以致这种求助不能带来节目以及收视效益,而对底层阶层的求助置之不理。有些底层阶层因为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的相似性而求助电视媒介,电视媒介却基于播出频率和播出价值的考量,置之一边,不予“帮忙”。“帮忙类”电视节目存在的众多问题,都体现出电视媒介更多地是从媒介市场化的角度去考量底层阶层的求助,体现出电视媒介对节目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追逐,而没有从媒体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和平民立场的角度去思量,这也是很多底层阶层群体或个人对“帮忙类”电视栏目有些失望的原因所在。
媒介“帮忙”应该从底层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角度出发,去叙述他们的情感、心理,从而为底层阶层营造出一个鲜活的话语空间,并能通过帮忙一个,惠及一群,促进国家、社会对求助问题的重视,让社会更趋民主、法制、和谐。“帮忙类”电视节目从做注意力为第一要义提升到做影响力为第一要义,它的生命力才会强盛而长久。
参考文献
[1]卢现祥.寻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17.
[2]孙国华, 龚刚强.求解权力寻租[J].中国报道, 2010 (8) .
[3]孙立平.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特点,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aplay/72437.html.
【演讲类电视节目】推荐阅读:
演讲类节目09-27
电视购物频道演讲稿10-23
竞聘电视台领导演讲稿08-20
电视技术开发部主任竞聘上岗演讲稿(主任竞聘演讲稿)07-11
电视台外宣专题部主任竞聘演讲稿08-02
电视养生类节目06-11
电视演说类节目07-06
教育类电视节目07-21
综艺类电视节目07-04
创业类电视节目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