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学生(共12篇)
宿迁市中学生 篇1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4分)
1. 如果3x3m- 2n- 4yn-m+12=0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n的值分别为().
A. 2、3B. 2、1C. - 1、2D. 3、4
2.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3. 已知 2x-y- 3 +(2x+y+11)2=0,则().
4. 若方程组,.则m、n的值分别是( ).
A. m=2,n=1 B. m=2,n=3 C. m=1,n=8 D. 无法确定
5. 为紧急安置100名地震灾民,需要同时搭建可容纳6人和4人的两种帐篷,则搭建方案共有().
A. 8种B. 9种C. 16种D. 17种
6.“十一黄金周”期间,几位同学一起去郊外游玩. 男同学都背着红色的旅行包,女同学都背着黄色的旅行包. 其中一位男同学说,我看到红色旅行包个数是黄色旅行包个数的1.5倍. 另一位女同学说,我看到红色旅行包个数是黄色旅行包个数的2倍. 如果这两位同学说的都对,那么女同学的人数是().
A. 2B. 4C. 6D. 8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36分)
7. 已知x+y=4,x-y=10,则2xy=_______.
8. 已知x+2y=3- m,且2x+y=- m+4,则x-y的值是______.
9. 在代数式 mx +n 中,当 x=3 时,它的值是 4,当 x=4 时,它的值是 7,则 m=______,n=______.
10. 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那么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
11. 三元一次方程组中,x=______,y=______,z=______.
12. 已知方程组.若设x/2=y/3=z/4=k,则k=______
13. 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这两种小虫共有腿108条和20对翅膀,则蜻蜓有______只,蝉有______只.
14. 一商贩第一天卖出鲤鱼30千克,草鱼50千克,共获毛利润310元,第二天卖出鲤鱼25千克,草鱼45千克,共获毛利润267元,若该商贩某个月卖出鲤鱼700千克,草鱼1 200千克,则共能获毛利润______元.
15. 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______元钱.
三、解答题(共计40分)
16.(本题10分)解下列方程组:
17.(本题6分)已知方程组,中的未知数x、y的和为0,求m及方程组的解.
18.(本题7分)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 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 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 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 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19.(本题8分)因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谷后,形成了许多堰塞湖. 为了尽快排除险情,决定在堵塞体表面开挖一条泄流槽,经计算需挖出土石方13.4万立方米,开挖2天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又增调了大量的人员和设备,每天挖的土石方比原来的2倍还多1万立方米,结果共用5天完成任务,比计划时间大大提前. 根据以上信息,求原计划每天挖土石方多少万立方米?增调人员和设备后每天挖土石方多少万立方米?
20.(本题9分)某镇水库的可用水量为12 000立方米,假设年降水量不变,能维持该镇16万人20年的用水量. 实施城市化建设,新迁入4万人后,水库只够维持居民15年的用水量.
(1)问:年降水量为多少万立方米?每人年平均用水量多少立方米?
(2)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保用年限提高到25年,则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多少立方米才能实现目标?
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 B 5. A 6. C 7. - 42 8. 1 9. 3,- 5
10.11. 2,0,4/3 12. 2 13. 2,16 14. 7 320 15. 150
18.(1)1个大餐厅可供96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60名学生就餐;(2)能,理由略.
19. 原计划每天挖土石方1.3万立方米,增调人员和设备后每天挖土石方3.6万立方米.
20.(1)年降水量为200万立方米,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50立方米;(2)该城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要节约16立方米的水才能实现目标.
宿迁市中学生 篇2
一、环境分类及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二、命题指向
1、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环境描写
2、分析相关环境的特点、作用、特点与作用
3、分析相关环境描写的技巧(抑或兼作用)
4、赏析相关环境
5、特例——物象的作用
三、高考题型:
09年10年11年高考试题类型再现
作用类(特点和作用)
【11广东】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11江西】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09浙江】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分析技巧类
【10安徽】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10江苏】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09安徽】13(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赏析类
【11浙江】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边。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2)渲染冷寒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硕大无朋的冰块”“严寒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种冷寂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格。
结尾: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来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衬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7.勤劳坚强: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导致生病,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2分)爱护子女:不让海龙学习原始的捕鱼法,把海龙骂回来,教导海龙天气冷别去耍海水,半夜不见海龙,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找。(2分)18.原因有:(1)敢于承担因为爸爸生病带来的家庭困难责任;(2)艺高胆大,不惧寒冷的海水,水性好;(3)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可以捉很多鱼;(4)觉得捉尖头鱼很有趣,一直想尝试。分析原因:(1)海龙的爸爸生病了,一家人的生活产生困难,海龙决定承担起这个责任,何况家里只有他能有这样的能力,说明海龙是一个懂事而有责任感的男孩。(2)海龙喜欢一年四季在海水里洗澡、潜水,无论是怎样的天气,海龙一点都不会害怕,这说明,常在海水里浸泡的海龙,熟悉水性更熟悉这里的鱼性,艺高胆大,所以海龙有完成捕捉尖头鱼的本事。技巧类
以诗歌散文为例说一说写景的技巧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白描手法、远景近景、动景静景、视觉听觉等】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色彩搭配、视角、动静、用词生动、描摹到位】
c《荷塘月色》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烘托、叠词、直接描摹、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观察角度;情景关系等】
②答题思路——点明描写的技巧,结合文句分析具体描写的内容,而后阐释作用。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
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评价鉴赏)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题目可以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拟,或能概括全部情节,或能点出核心的部分情节:可以从人的角度拟,或是主要人物,或点明主次人物关系;可以从物的角度拟,常常是文中反复出现的物是标题;可以从表现的主题的角度拟,或直接就是主题,或含蓄表现主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可以以人物的情感为题;还可以综合上述信息,使用修辞取有文采的题或幽默的题。如本题根据情节取题,本文的情节包括订碑-看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索,又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可以从人物角度取题,如从王石匠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该词从说人物的角度提示情节,并暗示小说主题。可以从主题角度取题,如“洗碑之悟”,若用“碑”也有象征义,暗示碑的纪念之意,对人的警醒教育作用。
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四、突出主题。
五、烘托人物形象。在本文里,主要是二点。但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作答而无法得到高分。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开放性的,可以从负任心、管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不能离开文本。物象类
(与自然环境的作用有点类似)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等;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性格、情感;④推动情节发展;⑤寄托作者情感;⑥象征、隐喻手法;⑦线索 答题示例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洗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的、自制橘子水,体现了主人公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的特点;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体现了主人公敏感,细腻,谨慎,多虑的性格特征;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体现了主人公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的特点。
(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答案: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环境描写是小说的重要要素,其作用有: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境;⑤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环境,要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对小说氛围的创造,对小说情节的推动。(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答案:
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①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③“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
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观点三:使小说得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①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②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含的反思层次丰富,针对面广。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为探究题,答案开放程度较高,注意从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考虑。主题涉及小市民习性、人际关系、上海文化等,结构关注线索、故事的展开和结尾,象征要挖掘“洗澡”的多重意蕴。注意结合第(1)小题的选择考虑。
五、小结回顾
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六、课堂练习
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师父一怔。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却是扶不起。师父愕然。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山雨凄迷,山风如诉。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这篇小说写景简洁,试分别分析这三处写景的作用。(6分)①风雨凄迷,山色空濛。②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③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答案详解】①答: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②答:体现了师傅面临徒弟的死亡威胁而本能地生出的寒意,又渲染了师徒决斗前的恐怖气氛。
2007年宿迁市中考作文评析 篇3
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外界收获思想、精神、力量、勇气、自信……当然,外界也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启迪和帮助。于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就可能拥有希望,走向成功。
请以“有你,一切都有可能”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试题解说
这道全命题作文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写作提示中提及到的大都是一些抽象的东西,要想做好这道作文题,首先要确定好文题中的“你”这一写作对象。“你”可以是一个人,一个能左右时代发展,改写一段历史的重量级人物,或让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非常人物;可以是一件事,比如,一张产品改造图,让一家濒临倒闭的大型企业起死回生,上千人保住了饭碗;还可以是一种精神支柱,一份爱心,一句名言,一种毅力、责任感、信心等,让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其次是选择真实感人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再次是留意写作要求。如此操作,方能写好。
三、佳作评析
例文一
有你,一切都有可能
——给“自信”先生的一封信
敬爱的“自信”先生:
您好!
有人说,拥有了你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拥有了你一切都有可能。一开始我还将信将疑,但是自从那件事以后,我就认定这句话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了。(用一句至理名言直达话题,很自然地打开了叙写的话匣子)
记得小学时,有一次学校要举行英语口语比赛。那时的我是一个极其内向的小女孩,总是一个人坐在班级的一个角落,不爱与别人交流,一和别人说话,脸就红得像一只熟透了的红苹果。(“我”的内向性格造成了“我”的不自信)
可班主任老师为了锻炼我,竟然帮我报了名,我知道这个消息后,不知道该怎么办,竟然一个人躲起来哭了。我心里不知默念了多少遍“我该怎么办”。我一说话就脸红,况且英语口语也不是太好,我拿什么和别人比,肯定是倒数第一了……(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真实可信)
这时,我忽然好像听到一个声音:没关系,不用怕,其实你真的很棒!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突破自我,勇于超越自己,不能自卑,没有一棵小草可以自惭形秽,更何况我们是万物之灵!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自悟其理,是走向自信的第一步)
我四处张望,没有一个人,我有点儿害怕,忙问:“谁在说话?”又隐约听到一个声音:“我是自信。”我有点惊讶,又有点儿疑惑:“你在哪儿?”“我在你心灵的深处。”(虚拟人物,巧妙地托出主人公,写法别出心裁)
忽然觉得心里很充实,我擦干眼泪,回到班级,认真地练习起口语来。
比赛的时间到了,我在台下静静地等候着,不免有些紧张,双腿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到我了,我又突然听到那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的。”我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走上台,自信地完成了比赛。台下掌声如雷,我看到班主任正朝我竖着大拇指。(心理活动的描写再一次把事件发展推向高潮)
对啊,拥有了你,真的一切都有可能!(水到渠成,点题自然)
愿你永远与我相伴!(祝愿的话语符合书信的结尾,最后还应写明落款才好)
[评析]
这篇考场佳作好在:一、以书信的形式谋篇布局,新颖独特。二、人物虚拟得妙。致信的对象是考生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自信”。三、思维活动描写细腻。 思维活动推动着事情的发展,让考生从不自信走向自信,走向成功。
例文二
有你,一切都有可能
水的坚韧告诉我水滴石穿的可能,绳的坚持警示我绳锯木断的可能,以亿计数的沙让我明白聚沙成塔的可能,然而,有你一切都有可能,你就是爱。(用富有哲理的语言,深情倾吐爱的力量的神奇,入题自然)
那是去年的一天,下着细雨的午后,天空像蒙上一层黑纱,如同众人心中的阴郁,教室里,灯寂寞地亮着,笼罩着可怕的沉默,偶有低低的哭泣声传来,那全是因为——我们曾经的同学飞飞身患白血病,而且现在已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听她的表哥说,恐怕她不久就……(环境描写预示着不幸可能发生,此处的省略号用得恰到好处)
“为什么?她是多好的女孩呀,为什么老天对她那么残忍?和我们一样,都是14岁,可……”一边的小雪说不下去了,她无力地闭着眼睛,洁莹的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不断落下来。(小雪的诉说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我们必须接受飞飞病重的事实,大家都很难过,不是吗?”(暗示大家心理上必须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呢?”我抬头询问大家,虽然得白血病的人存活率很低,但我们还是应该做些事情鼓励飞飞勇敢面对。(语言中透露积极向上的一面)
“叠千纸鹤!” “叠星星!”“给她买礼物,带上她最爱吃的东西!”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一种想法,一份心意,一片情怀)
说做就做,下午阿萌就买了很多彩纸,下课的时候,我们女生就围在一起认真地折起纸鹤,用心去编织一个个美好的祝福,我在纸的背面写道:“亲爱的飞飞,勇敢面对这一切,加油!祝你早日康复!”(以叠纸鹤传递对飞飞的深情祝福)
小玉精心挑选了飞飞最喜欢的电影海报,请同学们签上自己的名字,每个人都郑重地接过笔,表达心中对飞飞的关怀:“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希望,我们相信,你一定能逾越困境!”
……(省略号中保存着大家不尽的爱心,用得好)
我们去看望飞飞,带上三大包的纸鹤和大家一起买的食品、书籍和玩具。
“飞飞,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湖公园玩,到时我请客!”小杰笑着说。
这时,阿萌抢着说:“不不,到时我们去××广场玩!”
“好了,好了,我们先别说了,来帮飞飞把千纸鹤挂起来吧!”小玉说。
此时,清晨的阳光透过纱窗照射进来,照亮了飞飞微笑的侧脸,照在一张张溢满爱心的脸上,照亮我们彼此的双眸。(“阳光”是对飞飞康复美好的预示)
“飞飞,你知道吗?这些千纸鹤是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折的,连男生都帮忙了呢!”我忍不住说,“所以,请你加油,战胜病魔!”(同学们的关爱是飞飞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
“加油!”大家异口同声,眼前的飞飞虽不能言语,却早已热泪盈眶,她的眼神里充满了让我们难以名状的光芒。我知道,那是坚定和感动交织的情感。(用“加油”的呐喊,再次把同学们的关爱表达得更加完美)
数月后,飞飞竟奇迹般地出院了,在学校的操场上,她的笑容里充满了阳光的气息。(故事的结局让人欣慰)
爱,有你,一切都有可能;有你,可以创造奇迹。(结尾点题精妙)
【评析】
宿迁市中学生 篇4
一、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笔者对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6个专业的大学生, 进行随机抽出300名学生 (每专业男女个50名) 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问卷292份, 回收率97.3%, 有效问卷286份, 有效率95.3%。
调查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发展最后阶段, 是体育意识培养最佳期。对学生健身意识产生直接而深远影响。能够认识到健身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人数, 占总人数的36.9%。能够认识到健身活动是有必要的学生人数, 占学生总数的50.98%。能够认识到健身活动对健身有积极性的, 占学生调查总数的82.9%。同时,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女生们, 还对体育健身比男生更加重视健身。
二、健身动机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对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6个专业的大学生, 进行随机抽出300名学生 (每个专业50名, 男女人数相等) 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问卷292份, 回收率97.3%, 有效问卷286份, 有效率95.3%。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学生39.9%的学生认为, 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身健美;其中有31.1%的学生, 把健身活动当作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的一方面;其他的29%和学生, 将健身活动当作消遣和娱乐的一项活动, 或者是将其视为是一种在自己情绪和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 能够自行缓解压力的一个很好和手段。笔者经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发现男生将参与健身活动, 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 少数人为的是能缓解压力。但是相反的是, 大学女生, 参与健身活动主要是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紧张, 极少数为了消遣娱乐。就这一点来说, 当代大学生健身活动参加的主要动机和目的, 呈现多样性, 符合大学生当前的多元化需求。
三、健身活动频率与时长分析
笔者对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调查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36.98%的学生能够保证一周3次的体育活动, 可见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同学很少, 并且女生活动占44%, 男生只有32%。笔者对一些大学体育教师和辅导员进行调查, 活动实践每次保证活动1小时的只占36.13%, 男生能达标的占52.9%, 女生只有19%, 其余的学生并不能达标。由于性别的差异导致出现, 男生每周活动次数少于女生, 但每次的活动时间要长于女生。
四、学生健身活动项目与形式分析
笔者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球类等活动量不是很大的项目, 是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学生较为常见的体育锻炼项目。娱乐性和竞争性的锻炼需求在性别反映上各异, 男生喜欢跑步、羽毛球、足球、篮球等, 女生喜欢慢跑、散步、健美操、花样毽子等。笔者充分认识到, 在大学体育课的开展中, 要以学生的兴趣差异为基础, 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
五、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参与的措施
1. 充分利用认识和兴趣的因素。
通过这次调查, 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 90%以上能够对健身活动有足够的认识, 但依然有10%左右学生健康意识还是欠缺, 大学生健身主要动机还是健身健美为主。体育锻炼行为尚演变为习惯, 尤其是女生不能长久的坚持。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不同, 鼓励男生参与对抗性与竞争性的项目, 激励女生参与娱乐性的体育项目。由于学生锻炼缺乏自主性, 学校的场地有限, 学校的体育器材的人均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现有需求的制约现状,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将学生的健身活动与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将学生分组, 参与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
2. 借助健身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持久的耐力。
高校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熟期的交界, 在从事健身活动中是较为集中, 条件最有保障的群体。大学体育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自理习惯的最佳时期, 是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最佳塑性期。高校体育教师要巩固和提高学生健身活动的参与度, 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需要体育教师变更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积极变换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稳定特点, 加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兴趣,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同时在健身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持久的耐力。
3. 以全民健身意识为出发点, 突出体育健身活动的战略性。
当前形势下,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体育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体育锻炼形势, 依托业余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塑造他们的人格。全方位地开展体育健身实践活动。
此外, 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学, 要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身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还要教会学几项项运动项目, 学生才能投入到终身体育运动活动中来, 在体育技能的练就中, 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关注学生的人格完善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摘要:当前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 家里的独生子, 家长全方位地保证孩子营养饮食, 家长真正重视学生健身情况的却很少。大学生能主动参加健身活动更少, 笔者对此在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大学生做调查, 深入研究分析现状, 希望能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有新进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健身活动,现状
参考文献
[1]朱家雄.教育卫生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宿迁市中学生 篇5
来源: 日期: 2009-3-16 19:58:31 被阅读272次
根据人事部门公布的职称评审结果,宿城区13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获得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日前,他们喜滋滋地领到了任职资格证书。
宿迁市中学生 篇6
摘要:土地是现代农业要素配置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对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现状和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工作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宿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速度,提高其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宿迁 土地资源 流转 规模经营
土地是现代农业要素配置的基础和关键,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也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课题和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必然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提高农业产出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如何引导、完善、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现状
近几年来,宿迁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并相继出台了《农业适度规模2012—2015年工作计划》、《宿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相关文件全面指导全市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3年12月,全市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城乡统筹试验区改革的契机,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实现当年新增土地流转98.77万亩,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3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85%;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12.9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34%。
二、宿迁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工作的成果
2013年,宿迁市全面实施农民合作社“十百千”培育工程,着力加大“五好”示范社培育力度,提高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市共发展各类合作社990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2家,市级五好示范社266家。新增农民合作联社75个,新增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112个,新培育市级“五好”示范社100家、县区级“五好”示范社200家,新增入社农户12.46万户。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是农村土地使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也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也是我国农村近几年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据宿迁市有关领导介绍,3年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宿迁2013年仅用半年时间就率先完成了这项宏大工程。目前,全市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0万本,各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结束。
目前,宿迁市农业大户达到7376户,家庭农场4031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59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面积244.46万亩。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性、统一服务型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71.35%。
三、宿迁市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数农民以种地为生,无其他谋生技能
宿迁全市耕地面积45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8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水产、畜禽种类繁多。宿迁是典型的第一产业在全市GDP中占重要比重的城市。农业用地在当地不仅仅是作为耕地存在,同时农业生产也是当地大多数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些除却农业耕作再无其他谋生技能的农民更是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来维持家庭开支。因而,这一现象就成为了阻碍土地资源合理使用与规模流转的首要难题。
(二)部分地区流转土地转作非农用途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农用地规模流转后,滞留为荒地或是用于其它非农用途,个别人为了从土地流转中得到好处,而扩大土地征用规模,致使部分地区流转后的土地闲置、转作建设厂房或是商业住宅区,这种现象在市县城区的周边地区时有发生。这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相背离,更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定的“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相违背。
(三)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无法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乡镇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加之经过几次土地承包流转,农户手中的田地不断被零分细划,农户的承包地面积小且比较分散,集中连片流转的较少,大部分都是户与户之间零散的、小面积的流转。并且,全市很多农民一直都是“各自为政”,种植的作物品种五花八门,形不成规模,灌溉设施、农机工具也有所缺乏,对土地的管理也欠缺科学规范,没有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正确引导,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农民常常都是“看天吃饭”。
(四)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土地规模流转缺少相应保障机制
调查发现,宿迁目前的土地流转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全市较多乡镇仍缺少流转土地的有效机制,缺少相应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流转信息不畅,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自行流转,没有到当地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报批、备案及申请变更登记,其中:口头约定的占23.8%,书面形式的占67.6%,而通过法律形式的只占8.6%。由此可见,就当前的土地流转形式而言,约定不明的多,约定明确的少;而书面协议也是内容不规范的多,内容规范的少。有些村还存在连锁流转现象,接受流转的农户又将自己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其他农户,形成锁链式流转。由于这些流转不具备合法的法律效力,流转双方的责权不明确,例如流转后的土地用途、使用年限、能否转包等都没有得到确认。一方面导致土地流转的纠纷不断,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掠夺式经营。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地流转的纠纷多发生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其中53%的纠纷是“村委会调解”解决,47%是“双方和解”解决。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土地流转机制仍不够完善,这也就成为了制约土地进一步规模流转的主要因素。endprint
(五)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稍显不足
所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土地集中经营,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宿迁的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租赁形式,先由村委会将农户的土地流转出来,然后再租赁给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承包经营,面积较小的直接由种粮大户从农户手中将土地承包过来。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那是为了专门应付上级部门考核检查的,至多行使的是村集体的职责,将土地集中起来再租赁出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搞土地股份合作,更不要说农民能按股分红了。
四、加快宿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速度,提高使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组织对“失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政府应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这一过程应遵循“劳动者自主选择、市场适当调节、政府合理促进”的方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采取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就业的办法进行。政府可出面联系当地一些需要劳动者而又不需要过高劳动技能的企业接收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失业”农民,促进农民在收取地租的同时也能通过“再就业”以获得劳动报酬。政府还可以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失地”农户学习另外的谋生技能,使得农户增收。同时政府还应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其改变就业、生活观念,并在一定范围内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自主创业,在解决自身再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实现再就业过程中的“一带多”。
(二)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建立土地流转长效监管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成立相应的监管小组,监督被流转土地的使用。国土部门应当收紧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审批权,从法律政策方面来控制农用地转作商业的现象。此外,政府部门在监管土地使用的时候应严格实行“三不得、三禁止”原则。即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不得超过用地标准,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规模;不得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还可以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律上保护土地资源的使用。
(三)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要解决四个前提:“一是加快修订法律法规,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来修订《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土地流转与征地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协调推进;三是建立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四是实现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制。”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规模效应,没有经营的集约化,也就没有现代化。要突破农业的自身瓶颈,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首先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分散、零碎的土地从千家万户置换出来集中连片,然后按市场经济规律重新安排使用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生产集中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大大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没有土地的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规模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国家目前正在培育农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方式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一个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壮大,它的能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同时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未来通过确权、通过颁证、流转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土地流转形成的结果就是规模化,因而,唯有扩大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才能促使形成规模化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越来越成熟,包括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等多元化的这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成长,再加上农业生产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流转,未来农业生产的这种模式,无论是对粮食生产的效率、质量或是农业生产的效益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四)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在我们的调查中,要求“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农户的比例占到40.8%。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资源规范合理流动,这既有利于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又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进入市场。农村土地流转必然涉及相关制度和政策衔接,如土地征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土地流转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国家土地政策的衔接,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要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和客体,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规则,构建适应市场化的土地管理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搞好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将土地转让、租赁、抵押和入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一是建立合理有序的运行模式,形成以政府部门服务、社会中介参与的土地流转体制。二是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强化中介服务的功能,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等服务。三是开展土地定等和土地价格评估工作。合理地确定各类农地的质量等级,客观公正地评估其市场价格,为公平地交易提供参考,为政府科学地加强对农地市场的价格管理奠定基础,为经营者合理地选择经营项目提供依据。
(五)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大优势项目扶持力度,整合各项农业帮扶资金,优先扶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各类农业项目,并优先安排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各职能部门对于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产量较低的农田的改造、新型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和新型农作物品种、新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推广等各级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对流转后用于高效农业建设的土地,各级财政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逐年进行完善;加大配套服务建设力度,各乡镇要加快组建劳务、农机、农业技术等形式的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规模整治、新型品种推广、灌溉设施配套、农业新技术应用等工作,健全新型农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政府.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试行)[Z].2012—09—17
[2]曹蒙等.苏北五市农村土地流转——以沭阳县为例[J].中国农资,2013(16)
[3]尚艳琼.苏北农村流转土地承包大户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牛立业等.依法有序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基于甘肃省平凉市的典型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09(4)
〔本文系全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课题“苏北五市农村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情况调查”,(项目编号:GCX2012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宿迁市中学生 篇7
(一)问题提出。
其实,每个学生对影响自己英语学习成绩的因素都会进行分析,加以解释和推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不同归因,势必会影响学习的动力,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研究学生英语学习归因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学习的动力性特征,以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随着归因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迄今为止,学习归因的不同情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资料也很稀少,不过为数不多的研究资料为本课题的设计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论据和启示。胡胜利于1996年对小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成功失败结果的归因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把成功主要归因于教法、努力、目的和策略,而把失败主要归因于努力、策略、能力和基础[1]。
众所周知,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八级考试通过与否是决定其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为英语专业二年级以下的本科生的水平测试,是英语专业八级(TEM8)考试的前测试手段之一,是英语专业重要的全国性考试,其目的在于考查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解学生专业四级成绩并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宿迁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败的归因特点如何呢?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以为下几届的学生的四级考试的工作积累资料。
(二)理论依据。
归因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 1958年提出的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理论,韦纳(B.Weiner)则将归因理论直接应用于教育,他着重分析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归因现象。韦纳等人提出个体通常从能力的大小、努力的程度、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机遇)的好坏这四个方面对行为的成败作出归因,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从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同一个原因具有这三个维度的属性。当然韦纳承认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行为,但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对行为影响最大的最主要的四种原因[2]。
由于人们经常进行各种情境下的归因,于是个体就形成归因的倾向性。归因的倾向性既是个体对已发生的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的解释,也会影响随后的情感、期望及其相关行为。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成败归因倾向有助于教育者引导学生形成适当的积极的归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归因训练提供实证性的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依据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为依据来设计问卷调查,旨在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成绩归因的广泛调查,研究:(1)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成绩归因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基础的学生是否存在归因差异;(2)了解什么样的归因特点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更有利,及其特点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英语专业四级成绩与归因方式之间具有正相关存在。
假设二: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专业四级成绩归因上有显著差异。
假设三:不同性别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专业四级成绩归因上有差异。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预备研究和正式研究[3]。
(一)预备研究。
1. 调查前在有关学校举办有关归因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讲座,确保归因调查的顺利开展。
2. 问卷的编制:为尽量扩大问卷的内容的涵盖面,在编制问卷前,采取与学生个别谈话、座谈的方式确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成败的九个主要原因;同时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最后确定问卷内容。
(二)正式研究。
1. 被试:
选自江苏省一所本三院校英语专业三年级(专业四级成绩在三年级上学期公布)与四年级(未通过者可在三年级再考一次)随机各抽出的两班学生,共163人,其中男生23人。
2. 材料: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有结构的问卷。所用的归因量表由成功与失败两个分量表组成[4]。问卷内容是根据调查学生及其他人研究的结果对学生可能有的归因列举了如下九项:能力、努力、兴趣、试题难度、运气、教师教学水平(他人帮助)、英语基础、学习方法、环境等。
3. 测量:
采用9点量表,要求学生对问卷中每一种因素对自己学习结果所起作用的程度作出评定,评分分九级,“1”表示作用“极小”;“9”表示作用“极大”。
4. 步骤:
(1)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是国家级统考,要求学生根据英语考试结果作出判断,填写归因问卷。(2)计算统计采用微机处理。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成绩归因特点。
从表一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败的归因特点存在差异,影响学习成败的九项因素有不同的排列次序。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成功是努力、学习方法得当的结果,而失败则是学习方法不当、努力程度不够和试题难易,这种归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过根据上述统计,大约有16.7%的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对后续学习很不利,学生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在对失败归因时,有25%的学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会使学生感到无能为力,进而对自己的后续学习产生一种无助或无望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易形成“习惯性无助”或“推卸责任”特点。
(二)不同性别的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成绩归因。
在成就和失败归因方面,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存在着重要差异,归纳起来就是男生常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原因,尤其是能力这个稳定因素,把失败归为外部原因运气不好等外部原因;女生的归因特点是把成功归为外部原因,尤其是运气,而把失败归为内在原因,如能力等。
但是从表二可知,调查结果并不是完全如此。英语成绩一向好的女生与一向差的女生对成败归因有差异,前者也常把成功归因为能力、努力等内在原因,把失败归因为试题难、运气不好、身体状况差等外部原因,与男生的归因特点没有很大差异;后者则与他人研究结果相似。
(三)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成绩归因。
表三说明,在成败问题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显示出年级的归因特点。
归纳起来,三年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试题容易、有兴趣、努力、个人的英语基础好;失败结果更多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低、运气不好、试题太难、英语基础差等。四年级学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学习方法等;失败结果则更多归因于努力、学习方法、试题难等。
(四)不同基础的英语专业学生对成败的归因。
表四显示,英语成绩一向好的学生(即有成功经验)在英语考试中对取得成功的归因倾向于原有基础好、能力强、非常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有兴趣;对失败的归因一般趋向试题难、努力不够、运气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
这些学生的归因在性别上差异不大,男女生常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学习方法、兴趣等。但是在年级上差异较大,三年级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英语基础好;将失败结果则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低、运气不好、试题太难等。四年级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学习方法得当等;失败结果则多归因于试题难、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当等。
表五显示,英语成绩一向差的学生(即有失败经验)在英语考试中对取得成功,归因于教师水平高、试题容易、努力等;对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不够、原有基础薄弱、试题太难等。
这些学生的归因在性别上有差异,女生常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教师水平高、努力、试题容易、有兴趣;而男生则归因于努力、学习方法、教师水平高等。在年级方面差异较大,三年级学生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试题容易;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低、运气不好、试题太难、英语基础差等。四年级学生多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失败结果则归因于试题难、学习方法、能力、运气不好等。
(五)影响学生归因差异的因素。
1. 学生个人特征存在差异
影响学生作出归因的个人特征一般包括他们的人格特征、社会角色和已有的因果结构或图式三种因素[4]。首先,学生的人格特征影响他们对其成败结果的归因倾向。如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水平低的学生却没有表现出对其成功的明显的归因偏好;在失败的情况下,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倾向于将其归因于缺乏努力,而水平低的学生则倾向于将其归因于缺乏能力。其次,学生的社会角色影响他们的归因。例如,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显示:女性后进生比男性后进生倾向于更多地作出外部归因,她们喜欢用运气好来解释成功,对于失败,则归因为能力较低。最后,学生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有关哪些原因将会产生特定结果的因果图式也影响他们的归因。
2. 学生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利用外部信息
在教学中可供学生用来推断其学习成败原因的外部信息很多。首先,最明显的是他们自己的成绩本身。有关学生当前成绩的反馈信息及他们过去的成败史对他们成功或失败作出归因有很大影响。一般说来,当目前的成绩与先前的结果一致时,学生更多作出诸如能力或试题难之类的稳定归因,而当目前的成绩与先前的结果不一致时,学生则倾向于作出诸如努力、运气之类的不稳定归因。其次,有关其他人成绩的信息对于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作出归因也是很重要的。当自己成绩与他人成绩不一致时,学生常将其归因于能力、努力或运气,与他人一致则归因于试题难易。
3. 教师行为对学生归因产生影响
如果说学生的性别、家庭环境等影响其归因的因素是教育的力量所无法改变的话,那么通过改变教师行为来改变学生的归因则是教育本身所能够也应该做到的。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是指向教师的[5],因此,教师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学生对成败结果的归因。比如,教师的言语反馈、口头要求、直接指出原因等。
五、结语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成败归因中看重努力、学习方法的价值;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归因差异;原有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归因不同;英语专业四级成绩与归因方式之间具有正相关存在。
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归因对于学习成绩、心理品质、后续学习等都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归因将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把学习成败归结为努力,学生会更看重努力的作用,对以后的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智力差、能力低,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产生自卑感。从这次的调查研究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归因基本倾向是正确的,不过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所表现出的差异不可忽视。
根据上述分析,通过改变教师行为来改变学生的归因是能够也应该做到的,因此,教师必须正确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科学归因,从而让学生正确对待成败,促进今后的学习。
(一)针对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科学归因。
教师要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归因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如教师应尽可能指导学生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增加他们的满意感和胜任感,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学生对失败作出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归因,防止其无助行为的产生。但是,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分强调某种归因,如对“习惯性无助”的学生,除要努力引导他们对失败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还要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功体验,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改变原来的归因特点,形成积极的归因,在以后的行动中更加努力。总之,归因作为一种认知因素,对人的情感、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因人因事因时地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归因,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英语兴趣。
学习方法是一种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个人的努力程度对于学习成败有重大影响。但是仅有努力,没有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师必须开展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6]。
参考文献
[1]胡胜利.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J].心理学报, 1996, (3) .
[2]Bernard Weiner.Human Motiv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Publishers365Broadway Hillsdale, New Jersey07642Originally Published, 1980.
[3]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5]Mari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宿迁市中学生 篇8
一、关于创业的认识
由于政府、社会、学校的宣传与鼓励, 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这个话题并不陌生, 甚至很多已经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我研究小组经调查发现, 73.25%的学生考虑过自主创业, 其中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居多。关于什么叫“创业”, 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概念, 也有涉及。9.75%的学生认为成功开办一个企业 (公司) , 并维持经营叫创业, 有56%的学生认为只要有经营活动就叫创业, 20.5%的学生认为开发一项前沿科技项目就叫创业。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创业的范围认定还是比较宽泛的。我们有 意识地询问了学生对于创业成功概率的看法, 63.5%的学生认为成功概率很大, 其他学生大多选择比较乐观的态度。
二、关于创业的动机
根据调查, 我们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创业感兴趣, 原因如下:一是家庭状况的需要。经过调查, 我们发现在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中, 经济情况较好的占9.75%, 经济情况一般, 但能正常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占21.25%, 然而经济情况较差, 通过贷款等勉强支持学费和生活费的, 要得到多方资助的学生占68.25%。由此可见, 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动机大部分源自自身经济的需要,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现状, 并且过往经历使他们对市场对经济消费有独到的看法。二是大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要求, 他们希望通过课余时间, 更直接、密切地与社会生活联系,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 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面貌,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发现自己的不足。根据数据, 当问及创业动机时, 有14.25%的学生选择为了谋求发展的需要, 如认为创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38.75%的学生为了获得独立的需要, 如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见解。32.25%的学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需要, 认为这样可以得到社会肯定。大学生希望在自主创业中证明自身能力的想法可见一斑。 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优势是他们的动机之一, 以高校为基地, 汇聚众多师长和同辈, 他们大多具备各行业的丰富知识, 无疑是创业路上的点金石。一个年轻的群体充满活力与激情, 也怀有抱负与理想, 这是创业团队无可替换的优势。敢于挑战传统, 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同时兼有独特创新思维是大学生群体无可阻挡的优势之一。此外, 四通八达的人际网络更是大学生的独具优势。
三、关于创业的方向和定位
大学生眼中的创业是什么? 前面“关于创业的认识”已经有所提及, 经调查发现我校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是比较明确的, 并不好高骛远, 那么, 在实际创业方向的选择中, 究竟会是怎样? 统计得出有36%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联系较多的领域, 23.5%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 12.75%的学生看准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 其他学生支持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面对创业第一步, 他们追求稳中求胜, 选择自己了解的有把握的行业方向, 善于分析自己的优势, 并积极地运用, 并且青睐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在创业的同时发展兴趣爱好。关于最佳的创业时机, 32%的学生认为, 在大学期间做好充足准备, 毕业抓住创业机会, 21.5%的学生觉得大学毕业后, 先到社会工作, 积累经验后再创业最好, 9.7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读完大学 , 抓紧创业机会 , 35.25% 的学生选择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 积累更多专业知识后再创业。我们还调查了有关创业中资金投入的问题, 30.75%的学生表示只能承受5000以下的资金, 43.25%的学生认为大概投入1万左右, 12.5%的学生认为要投入2万~5万。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资金投入较小、比较稳定的创业方向, 他们对创业的定位清晰而理智, 同时这也显示出大学生创业中资金不足的现象。
四、关于创业中的困难
自主创业的想法许多大学生都有, 而且呼声也高, 但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 显然大学生创业的困难重重。从自身原因来看, 我们询问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9.5%的学生认为是强烈的挑战精神, 18.25%的学生认为是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 14.5%的学生认为较好的专业知识是必备能力, 16.25%的学生觉得是优秀的管理经验, 还有些学生认为是有一定市场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关系等。由数据显示的情况看, 大家的选择比较平均, 可见自主创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很多, 而且基本上都要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这些要求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比较高, 而且不可能同时具备。创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高要求与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创业途中阻碍的原因之一。
五、关于创业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应该多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 积累经验并锻炼能力, 冷静地思考自身不足, 分析完善自我的方法, 不能急于求成。最好合伙创业, 选择能力互补的合作伙伴, 在团队中培养能力, 互相砥砺促进, 谋求更好的发展。缺乏创业知识的教育, 导致盲目创业是创业途中困难与问题之一, 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努力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毕竟缺乏社会经验, 如果学校重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 就能极大地填补大学生的空缺。以何种方式进行创业教育呢?调查显示, 17.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 26.25%的学生希望学校安排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考察, 35%的学生更愿意学校能够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项目, 仍有11.25%的学生选择学校建立校企联合创业基地。我们小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政府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方面, 发布了许多优惠政策加以扶持。自己不足是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针对这个问题, 我国首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税收优惠的政策, 还实行了小额贷款贴息政策, 大学生可以获得小额无息贷款。社会各部门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降低大学生市场准入条件, 减少公司注册资金, 减免大学生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相信这些政策与优惠的全面落实, 会大大解除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忧虑, 使大学生可以专心投入地在经营开拓的创业道路上走下去。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这个群体似乎开始提前思考自己的就业问题, 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意识这个主题, 本研究小组在我院学生中, 采用随机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 发放并回收了400份样卷, 经过样卷回收、统计、分析, 对我校学生创业意识有了大致了解, 也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 希望对正在考虑创业的大学生有所帮助。
宿迁市中学生 篇9
1. 课余生活现代化
调查表明,50% 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上网,其中多数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空洞寂寞的内心,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查阅相关专业的资料。而剩余的大学生中只有12% 的人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看书。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现象,他们认为课余时间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的中点休息站,极少有人把课余时间与课堂时间同等看待。此外,我们还对课余时间长短,大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现状满意度及评价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0% 的大学生课余时间长达3小时,但是大部分的人选择在这段时间里去做一些无益于身心健康的事,只有极少数人抓住这些时间去继续研究课题或者运动放松。这样的生活方式只会让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更加被动,最终只会碌碌无为而成为社会的弃儿,因为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勤劳聪颖的能者,不是懒懒散散的庸人。
2. 课余生活享乐化
根据调查,60% 的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评价是应劳逸结合,的确,相对而言,这样的安排方式是最理智的。但也有很多人反对,在他们看来,课余时间就是用来疯狂的,还有学生选择一味的学习。这充分表明大学生对合理分配时间的概念掌握模糊,这两种都是偏激的行为方式,没有正确的时间规划和利用注定不是一件好事。调查中,在对男女生分别提问环节,我们发现男生在课余时间倾向于运动健身,而女生则倾向于逛街购物,这反映了性别差异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的差异。遗憾的是,无论男生女生,他们都鲜有在课余时间学习的习惯,全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享乐派。总的看来,现如今大学生似乎没有以往学生那种学习的热情,在这个量大于质的时代给每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所谓“愤青”们施以无形的重压,然而处在大学校园中的很多大学生们还没能意识到这种压力正向他步步紧逼,他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醉生梦死。他们平庸着却自称为“天之骄子”,暂时的安逸,以后是要用自己一辈子后悔的人生来换取的!
3. 课余生活盲目化
在对于课余生活的态度上,调查表明60% 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光阴的流逝是无所谓的。40% 是认真对待,且能够加以合理安排的。这也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不够强烈。多数人在无课或学校无集中安排的情况下,生活状态时毫无目的盲目的散漫的精神怠慢的。如何合理利用人生阶段不可重复的宝贵的课余时间,需要大学生在平时做好前期安排工作。调查亦表明50% 大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现状是不满意的,他们或沮丧,或悲愤,或无畏,他们总是对生活唉声叹气。只有约1% 大学生是对于课余生活可以做到心满意足。这也表明了每天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青年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成为大海里的一叶孤舟,暴风雨将至,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当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将青春的魅力燃烧到极致。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家人,无悔于岁月,无恨于自己。
4. 课余生活自我化
在回答课余时间是如何利用这一项问卷调查时,30% 大学生认为进入社团参加活动是最佳选择,这样可以提高社交能力,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毋庸置疑,大学校园即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你可以展现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不论是工作还是处世方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提升空间。在课余时间,可以接触社会事物,慢慢与社会接轨。经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的学生,他们在时间利用程度上也不同。如: 大三大四的学生花更多的课余时间在学习上,他们进入图书馆的频率也高达一周四次,而且时长最少为2小时。经调查,他们大多数人都为自己定下了具体的目标,如: 研究生,公务员,村官等,而现在正在做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他们的心智更为成熟,懂得抓紧时间拼搏,懂得为自己的理想付出汗水,在行为和思想上也表现得更为理智。相比之下,大二学生及大一新生就显得极为迷茫,甚至回答的有些迂腐,他们宁愿躺在宿舍睡上一天,或者捧着手机聊天,或者出去玩乐,也不愿拿起书本静心地看书学习。彻底进入自我享受阶段,没有丝毫的顾虑。
二、大学生课余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 课余生活缺少规划,乱象纷呈
由于社会经济迅速的发展,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步入现代化的轨道。与此同时,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给大学生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 ( 1) 过度依赖新媒体导致课余生活呈现空洞化。许多学生下课回到宿舍后会不自觉地打开电脑,至于打开电脑要做什么,自己也不清楚,通常还会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2) 有的大学生固步自封,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对目前生活的见解,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久而久之形成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理,反映出其心智仍处于低水平。( 3) 课余生活结构不明确,体现出大学生安排时间的意识不够强烈,从而使得大学课余生活陷入混乱。
2. 课余生活过分强调个性的张扬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导,他们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喜爱张扬鲜明的品行,因此大学的课余生活也大都呈现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大力弘扬个性,这种个性的张扬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奇装异服”“靡靡之音”,也体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之中,体现在他们的课余生活中。他们表面上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甘于平凡,喜爱新事物,愿意接受新事物,但实质正因为个性化,他们在做事方面容易掺杂个人情感,显得不够理智,容易冲动,缺少必要的成熟。同时,爱“出风头”的他们,急于求成只注重速度,从而导致一事无成。此外,由于大学课余生活的网络虚拟化,大学生拥有自己的聊天平台。因此少与现实生活中人们交往,渐渐地也正在开始与社会脱轨,从而沦为社会变革的牺牲品。
3. 课余生活过分安逸、进取乏力
当代大学生似乎缺少某种激发他们潜力的压力,由于高中生活的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显得极其安逸舒适,具有明显的享乐化。这反映出他们思想层面的教育欠缺,会导致他们盲目前行,过于颓废,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导致大学生形成心理尚未完善,缺乏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以及进取意识欠缺等多发问题。
三、影响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的种种问题,都与其身处的环境影响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解释。
1. 主观因素。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有偏差。从高中进入大学,顿时压力感全无,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开始变得懒散,不思进取,以为自己已经走进了成功的大门,进了保险箱,慵懒的心境造就了他们开始学会享受,心理上开始产生一种放松感、自豪感、无畏感,开始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另外,人的天性就是偷懒,在看似没有任何压力的大学校园,这种天性发挥到了极致,开始失去控制的生活,没有节制的休息,漫无目的的游荡,最终造就了上述的种种问题。
2. 客观因素。1学校方面。大学就是一个自学的天堂,它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求知的地方,而你求索的过程完全在于自己的判断。很多的学校虽然在学生的人数上做到了扩充,但后勤设施及硬件条件还跟不上,造成了现在的学生不能很自觉地安排好课余生活,而学校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也无暇顾及教学以外的课余生活。2家庭方面。父母在大学生上大学初期就给他们自身框定了一个错误认识,即高中吃苦了,大学应该好好享受。基于这个错误理念,父母也开始放宽对孩子的约束,开始有意无意地暗示孩子去放纵自己,在这样的时期,大学生在接到这样的信号时,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出格事来试探父母,在确认父母暗许的信息后,他们就会名目张胆的开始放纵,最终导致现状。
四、改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措施
影响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的空间是多维的,我们应当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这四个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唤起大学生的潜能,丰富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的未来更加的光明。
1. 学校方面。首先,学校应从学生心理出发,走群众路线,去学生中体察,发现他们的真正所需。如: 组建各种兴趣俱乐部,开展才艺大赛,增设各种技能学习交流平台等。其实,大学生们还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课余生活时间多看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然后是参加课外活动,这说明他们有很强烈的愿望与人交流沟通,通过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其次,学校还应与时俱进,注重因材施教,及时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大学生构建出有实效的小型社会,让他们在其中担任职位并体验自己的职业。
2. 社会方面。政府应从人性化角度着手,以爱心、责任心为准则实施举措,进行人文关怀。应学生之需,进行人性化改善,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增加所行措施的效率。而且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兴办更多的大学生实训资源如图书馆、网球场、篮球场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场地去丰富他们的生活,有益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3. 家庭方面。家长们应重视孩子在大学的这段时期,和孩子一起努力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律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并和孩子共同解决孩子在大学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介入孩子的课余时间生活,必要时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独立健康成长。
4. 个人方面。大学生自身应该注意好言行举止,不能认为进入大学就
是进入了天堂,只管享乐,毫无责任感。要保持好在高中时期良好的行为作风,继续高中时期良好的品行。不要被大学多彩的生活所迷惑以至于迷失自己,要坚定自己来大学的目的,为求学来,为求学归。不要以玩乐为主要目的,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良好的修养往往体现一个人的品味与价值,只有较高个人修养的人,才能在课余生活选择上趋于理性与高雅,才能实现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只有在选择中学习,才能摒弃那些负面的,消极的因素;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只有在创新中学习,才能使学习变得有趣。
五、总结
课余生活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余生活中,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能,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锻炼自身实际能力。同时,大学的课余生活还是展现大学生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的大舞台,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境。
正确把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展现异彩纷呈的真正自我。高校则需要深入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从而使当代大学生身心与思想层面可以有高度的提升,从而展现出中国大学生独特的精神魅力与魄力,让世界各地的人看到一个崛起的充满希望的崭新的未来中国。
宿迁市中学生 篇10
1 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在经济发展, 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不断增多, 高校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1 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 对严峻的社会和校园治安形势认识不足, 经常发生宿舍无人门窗不关、贵重物品保管不善、随意使用违章电器、轻信陌生人被骗等行为。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淡薄, 遇事易冲动, 加之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致使大学生酗酒致事、打架斗殴、盗窃财物等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出现抢劫、诈骗、杀人、投毒等恶性案件。
1.2 大学生自主性增强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不断
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们在社会心理、思维观念、价值取向, 生活方式等方面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而与之对应的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仍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 导致学生的行为模式不可避免地要与原有的学生管理体制中僵化和缺失的应对措施发生激烈的冲突, 加上享有管理特权的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强制性遵照执行, 不可避免地在学生和管理部门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以“90后”居多,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 部分人存在着自我意识强, 唯我观念重、互助精神差, 心理承受能力弱、独立生活能力低等不健康心理, 在挫折面前措手无策, 一旦遇到学业、家庭、经济、就业、感情、荣誉等方面的问题时, 容易心态失衡, 如不及时发现和疏导, 就会做出一些不合常理或违法乱纪的事。
2 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学生型大学”是大学最初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 学生既是受教育者, 也是管理者[4]。“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当代大学的管理理念, 大学生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其参与学校内部治理更是逻辑的必然。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应在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和学生这三支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合作下, 才能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的最大利益化, 即达到治理所需求的目标———善治[2]。
新时期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大学生的参与。2008年, 华进甫等人对江苏省内的77所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 77所高校共有保卫干部505人, 占师生总人数的0.53‰[6], 远远低于“江苏省平安校园”考核验收细则中对“在编保卫人员配备不低于在校师生总人数的1%”的规定。在高校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不足, 迫切需要大学生群体的参与。
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 有利于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法制理念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等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升, 确保成人成才。当然, 也有利于增强保卫部门与学生的沟通, 有利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
2.2 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可能性
学生参与管理有扎实的法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9年) 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2008年) 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 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这就要求各高校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又要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上法律、条例, 从法律条文的角度保障了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权利。
当代大学生具备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能力。与中小学生不同, 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 其年龄一般在18-23岁[7], 无论在生理、心理层面上均是迈向成熟阶段的成年公民, 已具备与组织对话以及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吸纳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过程是西方大学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较为成熟的做法;而我国北京大学的学生立法会、南开大学的学生校务委员及学生膳食委员、浙江大学的校园听证制度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能力。
3 大学生安保委员建设的经验与建议
自2010年12月开始, 我院在每个班级中增设大学生安保委员一职, 进入班级干部序列, 由学工部门负责管理, 保卫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三年来, 大学生安保委员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
3.1 大学生安保委员有效补充了高校保卫力量的不足
一方面, 协助保卫部门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工作上, 学生安保委员实行以自我防范为主, 对各自所在班级及班级所开展的活动的安全负责。平时, 配合保卫人员开展安全巡查、大型活动的安保和秩序维持等工作。在近两年的学校迎新、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 部分大学生安保委员积极配合保卫部门进行公共秩序维持和交通疏导工作, 取得了较好效果。另一方面, 配合保卫部门开展安全和法制宣传工作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 向广大学生宣传安全防范和法制知识。使得大多数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极大提高, 各类事件大幅减少。
3.2 大学生安保委员能及时提供校园安全信息, 在学校和学生之间起到了较好的桥梁作用
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信息极为重要。大学中的班集体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单元, 而班级安保委员分布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班级, 基本上是遍布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再加上班级安保委员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 能全天候深入班级, 第一时间将不安全的现象与隐患层层反馈, 充分发挥学校安全管理“第三只眼”的特殊功效, 尤其是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政治敏感期内, 大学生安保委员都能够积极收集信息, 为学校决策和研判形势提供重要参考。每个月, 我们从学生中获取的各类有效信息都不下于数十条。
3.3 大学生安保委员能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引领作用
大学生安保委员通过参加相关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了自律, 在周边同学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引领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绝大多数安保委员所在宿舍及其周边宿舍, 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都较高, 物品丢失和使用违规电器等现象明显减少。
在大学生安保委员制度实践的三年时间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院的学生失窃、学生斗殴等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 未发生一起火灾或人身伤害等恶性案件。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安保委员的作用, 我们建议:
3.3.1 健全体制, 完善大学生安保委员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安保委员的工作职责, 完善安保委员的选聘、任用、考核及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努力做到大学生安保委员工作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安保委员的组织机构, 除了在班级设立专职安保委员班干外, 在校、院系学生会、自管会等学生组织中设立安保部门, 由保卫部门指派专人负责业务指导。在年度经费预算中, 要设立大学生安保委员活动的专项经费, 保证大学生安保委员的培训、演练、奖励等活动的正常开展。
3.3.2 加强培训指导, 提高大学生安保委员的业务服务能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青年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高、肯动脑筋的特点,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学校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及管理学、心理学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强消防灭火、疏散逃生、食物中毒及常见突发疾病的应急演练;带领他们执行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传、帮、带;组织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专题培训、参观考察、警情通报、案例分析、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方式, 把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 提高大学生安保委员的服务能力以及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的安全保卫素质和能力。
3.3.3 严格管理、奖惩, 发挥大学生安保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学生安保委员的管理中, 第一, 要加强日常活动的管理考核, 如, 考核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的参与情况;考核校园安全稳定信息收集的数量、质量及时效性;考核安全巡查、检查等安全管理活动的参与情况及参与效果等。第二, 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安保委员的美誉度。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安保委员或安保委员中出现的好人好事, 要及时加以宣传, 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要求, 凡是班级或学生组织要与保卫部门联系时, 比如, 申请活动场地、申请悬挂或张贴宣传标语等活动必须由大学生安保委员到保卫部门办理, 这样, 可以提高安保委员在班级或学生组织中的地位。第三, 要完善人员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落实安保委员正式班干或学干的政治待遇, 对于表现突出的安保委员, 在入党、提干、综合测评、评奖时优先考虑;对于那些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负责任的安保委员、对于那些动机不纯、存在功利色彩幻想的安保委员及时清除出安保委员队伍, 确保安保委员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 年度评选安全工作先进个人时, 系部选拔推荐上报安保委员名单及事迹、保卫部门审核申报资料, 决定先进人选, 颁发院级表彰。另外, 在平时参与安全巡查、大型活动安保等校园安全管理活动时, 参照勤工助学标准足额支付相应值班补助。
大学生安保委员是我们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力量和得力助手,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 发挥广大安保委员的积极作用, 同时, 要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总之, 对大学生安保委员这朵初绽蓓蕾, 要给予营养、关怀、扶植, 使这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花朵更加鲜艳, 以进一步发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S
摘要:校园安全稳定对高校稳定和发展具重要意义。吸纳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研究了大学生安保委员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 并对大学生安保委员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生参与,安全管理,校园
参考文献
[1]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9-42.
[2]刘江, 孙林, 赵汝平.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思考[J].社科纵横, 2012 (6) :170-172.
[3]周志强.论学生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现实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73-75.
[4]宋丽慧.学生参与:转型时期高校管理的视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0-42.
[5]刘中梅.高等教育管理中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的理念及实现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 (31) :13-15.
[6]华进甫, 朱永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 (2) :83-86.
宿迁市中学生 篇11
一、主要优点
试题视野开阔、结构合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开放性。
1.结构相对稳定,难易程度适中。今年政治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的分布与去年基本一致,仍然是18个选择题、3个主观题。试卷难易程度也与去年大体相当,其中主观性试题均分为23.80,无偏题怪题。
2.试题强调开放,贴近学生探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开放性更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开放性试题更容易发挥,有话可说。
3.立足基础知识,着重考查能力。基础知识是考生形成各种能力的重要前提。今年思品试卷依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中。另外,更加注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主要特点分析
1.客观题。(1)时政题:近两年来的时政题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个国内重大时政,一个国际重大时政。国内时政方面,两年都考了高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2011年考了“嫦娥二号”探月飞行;2012年又考了“天宫”与“神八”对接,这些都是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这无疑旨在鼓励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做创新型人才。而国际时政方面,2011年考了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和核辐射;2012年又考了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这两个时政,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关注国际大事,关注人类共同的家园,进而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2)其它客观题:两年的其它16个选择题也都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主要围绕自我健康成长、关注安全、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情系祖国等方面命题。
2.主观题。2012年的主观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相结合,加强能力考察。每一题都能围绕新课标要求、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教育。如38题的“为林林支招”、39题的“民生问题”、40题的设计活动形式、践行“好人”精神等等。
(2)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价值观和是非观的教育。如38题:【明辨是非,健康成长】以下是初中生林林的部分日志(略)
让我们和林林同学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请你为林林支招,帮他缓解郁闷情绪(至少写出两种方式)
2)林林怎样劝说小明,让他摆脱不良书刊的诱惑?
3)你怎样看待林林帮助大猛的这一行为?
三个问题从“支招”、“劝说”到“看待”,都是从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辨别是非能力角度命题的。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会合理调控情绪,把握排解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第二问侧重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考查学生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第三问则从学会做人、学会宽容的角度命题,让学生明白做人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
(3)关注国情民情,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如39题:从培养学生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识记能力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再到深入分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的原因,无不体现了对学生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训练,从中教育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进而理解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这一深刻道理。与新课标中“我与祖国”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实际。政治课教学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是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实际问题,政治科考试的最重要特点是“考点、教材重点、时事热点”相结合的“三点式”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社会热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融合。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重视学生实际应试能力的提升。中考思品学科注重能力考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学中要要注意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1.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寻找不同答案,鼓励创新,适应开放性试题答题要求的能力;4.学生根据各种题型特点的解题技巧及实际的解题能力;5.学生正确运用政治术语,语言规范、简洁、条理分明,符合答题要求的去组织答案的规范答题的能力。
3.客观题表述不够严谨,梯度不够,几乎每题不看题干就可以答题;主观性试题缺乏创新,严谨度不够,有的题目在材料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如39题),还有的题目开放性太大,学生随意答题都可以得分(如40题)。
4.注意命题的个性化倾向。最后阶段的复习,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因为不同的命题老师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试卷肯定会带有命题人的个性色彩。因此要收集参与命题老师的相关信息,他们的讲座、他们曾经命制过的试卷等等,以期精准应对。
宿迁市中学生 篇12
笔者在2013年5月对宿迁学院2010、2011、2012级的大学生开展了大学生道德状况和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22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16份, 有效率98.18%。本文分析中运用了调查的相关数据。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问题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较好的, 主要体现在他们有一定的公德意识、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有责任心、懂得感恩、渴望有所作为等。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80%的同学能够做到不旷课, 上课认真记笔记, 对于承诺过别人的事情尽力去实现, 主动关心父母长辈, 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但是, 一些大学生由于社会的或个人的原因, 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值得人们注意。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社会责任感, 过于关注自我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受到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这也助长了他们自私自利、敷衍塞责的心理, 责任感淡薄。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时, 45.37%的同学回答“非常愿意参加”, 但也有49.07%和5.5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参不参加”和“不愿意参加”。一些同学表示, 参加集体活动没什么意思, 又浪费时间, 但是迫于各种压力有时不得不参加。这一现象表明了他们虽有一定的责任观念和集体意识, 但缺乏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弱势群体一般情况下被学界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 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 如儿童、老年、残疾人;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 如下岗职工、失业者等。[1]在社会上, 有的同学对跌倒在地的老人视而不见, 对沿街乞讨的人流露出蔑视的态度。调查报告显示, 表示“愿意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的同学占27%左右。在问及“你们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和行动能否统一”的问题时, 85%以上的同学给出否定答案, 表示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2追求生活时尚, 贪图安逸享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需求也逐步多样化,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在生活上, 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追求高质量化, 吃讲排场, 穿讲高档, 玩也要追求多样化。他们在一些聚会上一掷千金, 对于昂贵的电子产品狂热追随。对于这种风气, 22.69%的同学认为“很正常, 谁都想追求物质生活”, 而59.25%的同学认为“有点担忧, 想去阻止”, 18.06%的同学感到无所谓。在学习上, 学生能容忍上课玩手机、迟到早退甚至逃课缺课的现象。
3行为举止失范, 公德意识较弱
在个人行为举止方面, 有些同学显得过分随意, 自控能力较差。在问及“你会随意践踏草坪和乱扔东西吗”的问题时, 14.81%的同学回答“从不”, 76.39%的同学回答“偶尔”, 8.80%的同学回答“经常”。对于随地吐痰、考试作弊和损坏公物等行为超过75%的同学承认自己做过。这一调查数据显示, 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修养, 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责任意识十分淡薄。在人际交往方面, 部分同学不能冷静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矛盾, 往往失去理智采取暴力手段, 伤人伤己。
4急功近利, 缺乏道德信仰和实干精神
目前, 一些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 就会采取各种手段竭力争取, 甚至通过不良渠道。数据显示60%的同学平时不认真学习, 40%的同学考试的时候有作弊的思想。还有少数同学为了入党或者评先进, 甚至请客、送礼给同学为自己拉选票, 这些行为说明当代社会一部分大学生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荣誉和尊重。这些不良行为表明大学生缺乏道德信仰, 在利益面前容易迷失自我, 缺乏实干精神。
二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经济迅猛发展, 但市场的负面效应也影响到大学生, 主要体现在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 造成许多同学忽视坚守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 一味贪图个人享乐, 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风气盛行。官员贪污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时刻刺激着学生的神经, 屡见不鲜的“拼爹”现象无疑造成许多学生的不平衡心理, 使他们原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扭曲, 动摇了他们对理想追求的信念。
2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实施以来, 取得了不少成就,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改革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十多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扩招, 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滑, 学生的道德素质情况不一。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竞争更多依靠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许多高校忽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道德教育效果不佳。要保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以人为本,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改革的首要地位。
3信息时代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对人们的影响潜移默化却又深远持久。调查显示, 在“您通过哪些渠道获得道德教育知识最多”这一问题上, 50%的同学选择了“网络”途径。目前, 各大高校中都存在数量不小的网络成瘾者, 并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 他们大多沉迷于聊天购物或者网络游戏。青年学生思想活跃, 但他们没有足够发达的心智, 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使他们道德失范。
4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许多高校都重政治说教而轻道德教育。政治伦理代替了公民伦理, 德育内容变得抽象化、高标化, 德育形式变得简单化、强制化, 有的大学生连起码的公民道德意识和行为都没有形成, 出现了到现在还要反复强调“不要乱扔垃圾, 不要大声喧哗, 不要随地便溺”等道德督导, 传统道德教育的扭曲逐渐导致了大学生道德基础的缺失。[2]古希腊思想家和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 而不要空谈道德。”一些大学生只会空喊口号而缺乏实际行动, 道德状况令人堪忧。
三提升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十三条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要靠教育, 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3]因此, 高校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不断提高认识, 从实际出发, 改进道德教育薄弱环节, 强化教育与管理, 注重实践和创新。此外,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一改德育课堂以往的呆板,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渠道、主阵地, 但一些同学没有给予这门课应有的重视。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来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 通过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改进教学方法,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高校还应拓展教育内容, 将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引导大学生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统一起来,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高校教室。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使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 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改变了传统封闭的教学观念, 打破了书本的局限性, 使道德教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与案例同理论知识相结合,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将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带到一个新高度。
3着力突出社会实践教育
传统的道德教育具有封闭性、与现实脱节的缺点, 大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习惯空喊口号, 缺乏社会实践。高校有必要加强学生团体的建设, 让同学们自己组织宣传, 举办社团活动, 更好地深入社会, 服务人民群众, 在实践中强化责任意识, 体味人生价值所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采取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文化辅导、法律宣传活动和科技大赛等形式。所谓实践出真知, 只有付出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否则只是空谈道理。
4引导大学生自觉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固然重要, 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 个体内在品质的形成只有在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并以系统完善的道德教育作为辅助, 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约束能力, 并最终引导个体的道德行为不偏离正轨。这样, 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 就能够自觉肩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之中,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5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领头作用, 并把它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引导大学生形成共识。高校应该结合当地的人文风貌、地理环境和历史积淀, 来激发学生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高校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 能够使学生们沉浸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氛围中, 陶冶性情, 培育“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
参考文献
[1]张倩, 商世杰, 刘志远.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8) .
[2]潘玉昆.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反思[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1) :33—35.
【宿迁市中学生】推荐阅读:
宿迁市政府网06-02
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08-03
宿迁市城市绿地保护条例11-13
宿迁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05-18
宿迁城区05-11
江苏宿迁08-12
初三宿迁中考07-28
宿迁市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5-08
宿迁学院校园07-25
宿迁民营医院效果评估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