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布特点

2024-09-29

临床分布特点(精选11篇)

临床分布特点 篇1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各种介入治疗手段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现象也日趋严重[1]。为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和控制院内感染,对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从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液、脓液、分泌物、血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89株,均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仪GN鉴定板鉴定,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质控菌株。

1.2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挑取纯培养2~3个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溶于2.5m L无菌生理盐水中,与标准0.5麦氏单位胶乳浊度比浊管比较,使菌液成0.5麦氏单位;无菌棉签沾取菌液均匀涂于M-H培养基表面,10min稍干后用上述贴上药敏纸片,M-H培养基置35℃培养18h后观察并测量、记录抑均环直径,记录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NCCLS)严格执行。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塞肟、头孢哌酮、氨曲南、头孢西丁、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药敏纸片,均购自Oxoid公司。

2 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种标本中的分布

189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占51.3%,其次为创面分泌物、脓液、尿液、咽拭子、血液,分别占13.2%、11.6%、10.1%、6.3%、4.8%。见表1。

2.2 铜绿假单胞菌在各临床科室的分布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ICU病房,占36.0%,其次为呼吸内科、肿瘤科、烧伤科、泌尿外科、骨科和普外科,分别占25.9%、13.8%、9.0%、7.9%、4.8%和2.6%。见表2。

2.3 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西丁、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孟多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均达90%以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塞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7.1%、38.6%、32.8%和31.2%;对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氨曲南耐药率为25.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8.6%和18.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最敏感,耐药率仅为12.2%。见表3。

3 讨论

院内感染是患者在医院受到感染从而进一步引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常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近年来院内感染的趋势为:革兰氏阳性菌种感染下降,而革兰氏阴性菌种感染上升。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革兰氏阴性细菌之一,目前感染率不断上升。本研究结果显示,189例铜绿假单胞菌以痰液标本为主,占53.1%,与相关报道一致[2,3],说明铜绿假单胞菌是我院呼吸道中常见的感染菌。从各科室的分布来看,ICU病房、呼吸内科和肿瘤科是院内感染位居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36.0%、25.9%和13.8%,与相关报道一致[4]。这可能主要与这些科室中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铜绿假单胞菌之所以能引起院内感染,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1)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体皮肤、呼吸道及胃肠道中也有较广泛分布。加之医院的特殊环境,如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者通过分泌物排泄、吐痰等可以将铜绿假单胞菌散播到医院各个角落,造成这些细菌在医院分布更为密集;(2)由于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中的不规范,或者之前消毒灭菌的不利,如各种医疗器械上均存在铜绿假单胞菌,进一步扩大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的散播,造成交叉感染。还有许多侵入性治疗,如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等长期应用都会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入侵感染;(3)部分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护理欠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从本研究可以看出ICU病房、肿瘤科患者体质虚弱,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且多为消耗性体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免疫力差,容易引起铜绿假单胞菌的入侵;同时,还有类重要人群为外伤患者和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外伤或烧伤造成体表完整性破坏,使在体表存在的铜绿假单胞菌容易进入体内,并且创面组织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使得铜绿假单胞菌更容易在这里定植、繁衍,造成创面感染,严重的还会在肌体内进行播散,引起脓毒败血症;(4)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加重的主要因素。临床医生在对一些长期住院和慢性病治疗过程中,不进行药敏试验,对抗生素选择不合理,往往凭经验用药,或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从本研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塞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这与我院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大量广泛应用有关。同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为85.2%,表明本院亚胺培南等一类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较大的优势,但也应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耐药率的上升。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5]。因为目前临床上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上升趋势,并且这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株,表现出对碳青霉烯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耐药、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耐药[6]。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外排系统的作用、外膜对药物的低通透性等。这类耐药除了细菌本身的耐药性外,大多数是由于抗生素的盲目应用,造成抗生素选择压力造成的[7,8]。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从痰液标本中分离最多,主要分布于ICU病房、呼吸内科和肿瘤科,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降低菌株的耐药性,减少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压力。

参考文献

[1]吴漪华,崔继春.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05例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138-139.

[2]唐凤强,孟红,张力,等.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6):406-407.

[3]林赛玲,肖艳辉,徐金花.31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结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9):673-675.

[4]周黎,李尤薇,邱宗文,等.27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06-107.

[5]曹孟淑,胡杰贵,徐元宏.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5):280-283.

[6]许宏涛,张秀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3):141-145.

[7]李琳.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5):487-490.

[8]WLTERS MC,ROE F,BUGNICOUT A,et al.Contributions of an-tibiotic penetration,oxygen limitation,and low metabolic activity to toler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to ciprofloxacin and tobramycin[J].Antimicrob Agents and Chemother,2003,47(1):317-323.

临床分布特点 篇2

粤北地区地下热水资源分布特点

本文在总结了粤北地区地下热水与断裂构造、岩浆岩的关系,初步认为粤北地区地热条件不仅受新华夏系北东向断裂的控制,还与南岭东西构造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与岩浆岩,特别是花岗岩有关,并尝试提出了在粤北地区找地下热水的工作方向.

作 者:凌造  作者单位: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4) 分类号: 关键词:粤北地区   地下热水   断裂构造   岩浆岩   地震  

临床分布特点 篇3

一、服务业外资经济的分布特点

(一)外资经济涉足的行业领域比较广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我国服务业共包括13个行业门类、41个大类和161个中类,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没有涉足的中类有19个,外商投资企业没有涉足的中类有14个。外资企业都没有涉足的有12个中类,仅占行业中类总数的7.4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九成以上的服务业有外资进入,对外开放的程度已经较高。

(二)外资经济行业分布较集中

在服务业161个行业中类中,按营业收入排名前32名的行业拥有94.21%的营业收入,93.54%的资产总额,85.70%的就业人数,81.31%的企业单位数,并且,个别行业集聚了份额较大的外资。例如,电信业独揽服务业外资经济1/4的营业收入,吸纳近1/5的就业人员;超过15%的企业单位属于房地产开发经营,该行业集中服务业中1/4以上的外资资产。

(三)外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各行业均有外资企业的地区包括:北京、辽宁、上海、福建、山东、广东,这些都是东部发达省市,而涉足行业最少的地区包括:西藏、宁夏、青海、甘肃等西部落后省市。以上海为例,服务业的外资企业占企业的25.02%,从业人员达17.65%,资产为24.20%,营业收入占45.63%。

(四)外资经济以独资企业为主

服务业中,外资企业在以独资形式建立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53.29%,合资企业占34.53%,合作企业占9.9%,股份有限公司占2.26%。独资经营是大部分外资企业采取的投资方式,其次是合资经营。在服务业中,独资企业形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第三是金融业。这些行业在服务业中所占份额比较大,在跨国企业的投资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需技术门槛高、知识需求密集、管理水平差异大。

(五)外商投资企业是外资经济主要的投资主体

服务业的外资经济主要是以外商投资企业占主导,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外商投资企业都高于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服务业外资经济的份额均超过70%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但是,港澳台商企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例如,在房地产业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上都超过了外商投资企业。

二、服务业外资经济的比较优势

(一)内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外资经济在部分行业占有率已经较高

我国的服务业,由于开放时间较晚,从整体上看,内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外资经济的占有率低。但在不同行业中,外资经济的占有率差别较大。从行业中来看,外资经济对营业收入的占有率在妇幼保健活动行业达到87.89%,在快餐服务业达到83.72%,在其他寄递服务达到66.14%,休闲健身娱乐活动达到63.79%,水资源管理达到62.30%。外资经济对营业收入占有率超过50%的还有通用航空服务、电信、证券分析与咨询等。

(二)内外资经济行业分布结构趋同,但外资经济行业分布不均衡程度更高

内外资经济的行业分布结构趋同,内资企业资产在服务业的分布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Spearman相关系数达0.918,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0.764。然而,通过计算内外资企业各行业市场份额的对数方差越大,行业份额的差异程度越大,不均衡程度也就越大。计算结果显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对数方差都比内资企业大。这表明,与内资相比,外资经济行业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更高。

(三)内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相似,但外商投资企业高学历人才比例较高

2004年,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达6746.66万人。内资企业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927,0.9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其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最高,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的最低。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中高学历人员的比例远高于内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略高于内资企业。

(四)外资经济劳动投入的效益高于内资经济

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劳动收益率,即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达74.03万元,内资经济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为43.01万元,比外资经济低31.02万元。外资经济与内资经济劳动收益率差距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绝对差距达122.16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资的劳动收益率是内资的3.79倍,是相对差距最高的行业。

(五)外资经济的资本投入效益高于内资经济

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资产周转率,即每万元资产创造的营业收入,达4370.92元,内资经济达2594.31元。外资经济比内资经济高1776.61元,是内资的1.68倍。从销售毛利率来看,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销售毛利率高于内资经济。内外资经济销售毛利率最高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最低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内外资经济销售毛利率差别最大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相差24.17%。

(六)外资经济税负压力明显小于内资经济

由于服务业中外资经济的规模较内资经济小,因此外资经济的税收规模也较小。在服务业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这三个行业中,内外资经济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相差不大,相差较大的三个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七)外资企业劳动报酬高于内资经济

临床分布特点 篇4

关键词:天祝,藏族,乙型肝炎基因型,临床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大约有4亿HBV感染者,几乎1/3的人曾感染过HBV,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仅中国就有1.5亿人感染HBV,其中2 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因此导致大约50万人死亡。肝细胞癌(HC)在癌症死亡率中已跃升为第4位,而HBV感染为其主要病因,根据HBV全基因组序列异质性≥8%或S基因序列异质性≥4%,将HBV分为A-H 8种基因型[1]。不同民族HBV基因型分布不同,不同HBV基因型感染者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别。本研究旨在了解天祝藏族HBV感染者基因型及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我院2010—2013年武威籍天祝藏族门诊或住院患者(患者间无门诊和住院重合计数现象),共500例,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选取HBV-DNA大于103copies/ul者,共208例,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血清基因分型检测。208例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7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42例和原发性肝癌(HCC)36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6例,年龄15~70岁,平均(41.00±3.70)岁,排除其他肝炎病毒导致肝脏病变疾病。诊断均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2 仪器和试剂

HBV-DNA测定使用ABI公司的DE-7500荧光定量PCR仪;HBV基因测定使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基因扩增仪PE9600型。试剂、引物及探针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在208例藏族阳性HBV中,检出C型102例(49.04%),B型87例(41.83%),B、C两型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B+C混合型3例(1.44%),主要分布于ASC、CHB组中;D型16例(7.69%),主要分布于LC、HCC组中(见表1)。

3 讨论

(1)不同地区人群感染HBV的基因型构成存在差异[2]。基因型A、D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欧洲,基因型B、C主要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E型多分布在非洲,F型多分布在南美洲,G型仅在法国和美国有单个病例报道,这种地域分布反映了HBV感染史中发生变异的特点。国内学者研究显示[3,4]:我国HBV基因型南方以B型为主,北方以C型为主。本研究显示:天祝藏族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D型相对多见,表明天祝藏族人群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优势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方人群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与地域和民族有关。

(2)本研究还显示,随着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和肝癌(HCC)疾病程度的加重,C、D基因型的分布逐渐增加,B基因型的分布逐渐下降。表明C、D基因型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易引起较严重的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更大,预后较差。

(3)Zumbika[5]研究发现,B+C混合型基因感染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认为混合型基因感染可能和严重的肝脏疾病相关。本研究检测到的B+C混合型基因感染都在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中,表明同型基因型在不同地域致病能力不同。

综上所述,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优势基因型为C型和B型,D型相对多见,C、D型与较严重的肝脏损伤有关。B+C混合型感染与严重的肝脏损伤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殷继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调查[J].实用肝病杂志,2010,13(1):19-22.

[2]Kidd Liunggren K,Miyakawa Y,Kidd A H.Genetic variability in hepatitis[J].J Gen Virol,2002(83):1267-1280.

[3]苏冬娜,吴诗品.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及其意义[J].临床荟萃,2002,17(22):1303-1304.

[4]朱冰,仇瑞珍.广州地区小儿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因型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杂志,2002,27(1):29-31.

临床分布特点 篇5

关键词:疏勒河花海灌区;地下水;分布特点;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40

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中的第二大河流,但是其处于沙漠地带,受干旱、沙尘、盐碱地等条件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农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已对该地区进行了水利工程的建设。疏勒河地区现有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三个部分,由于受当地沙漠气候的影响,加上花海灌区地下水分布少、蒸发量大等特点,使得其水利工程建设遇到很大的障碍,并且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花海灌区地下水均衡分布的意义十分重大,在保证当地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还可对灌区内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1 花海灌区概述

1.1花海灌区地下水分布特点

花海灌区地理位置距离玉门市新城区57公里处,其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荒漠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8.3毫米。花海灌区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米左右,其地下有很厚的松散堆积物,可以很好地储存地下水资源。但是花海灌区的地貌情况比较复杂,地下的岩石层比较多,这就使地下水资源在水平位置上的分布出现不均衡的现象,灌区内有些地方的水资源明显匮乏,特别是农业发展密集的区域,这为农业种植和灌溉带来很大的障碍,当地水利部门要对其地下水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合理建设水利工程。

1.2花海灌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花海灌区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当地居民饮用水,特殊情况下还会用于农田灌溉。花海灌区的地下水开发是从1957年酒泉钢铁公司建立的酒钢花海农场开始,当时打钻的6口井沿用至今,6口井是为了保证当地居民有足够的饮用水。2003年~2008年间,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规模逐渐扩大起来,在当地水利部门的驱动下,对花海灌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灌区内的饮用水井和灌溉井增加了许多,基本上覆盖了全区内的灌溉面积,居民的饮水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花海灌区内的地下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地下水资源总水量的94%左右。

1.3花海灌区地下水均衡计算

地下水均衡指地下水经过雨水的供给与排泄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自然环境下地下水资源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但是由于人为的开发利用,会打破地下水资源的均衡状态。不管对农业灌溉还是居民的饮用水源,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当地生活环境和农业的发展。花海灌区的地下水均衡状态是由降雨量供给、其他溪流的流入、洪水流入、蒸发、人工开采保持。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花海灌区内的地下水资源排泄量大于供给量,地下水资源呈现入不敷出的状态,究其原因,大多都是由于人工开采引起。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在没有得到很好的补给情况下,人为开采过于频繁,导致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使用,影响了灌区内的地下水均衡。

2 花海灌区地下水改良措施

花海灌区主要以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为主,对其进行健康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当地的农业健康发展。当地水利部门要组建花海灌区地下水考察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维护花海灌区的水利均衡状态,促进花海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健康发展。

2.1加强当地水利工程建设

花海灌区的水利工程已建项目有很多,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面临着很大的改革,之前的水利工程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当地水利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改良措施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花海灌区地下水资源含有丰富的盐分,在进行农业灌溉时可以先对水资源进行脱盐处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盐分对农作物的危害。水利部门要结合花海灌区的地貌特征,对水利项目的选址工作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作出正确的水利工程建设决策。

2.2加强农田整合工作

花海灌区内的土地资源以沙漠地和盐碱地居多,在进行农业建设之前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整改措施,包括土地的平整和盐碱地的脱盐处理工作。改善土壤营养不良的现状,通过移土培肥措施,增加当地土壤的营养成分,以及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这样就可以适当地减少农业灌溉的用水压力。

2.3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发制度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在维持地下水均衡上有很大的作用,不能一味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否则会引起花海灌区内地下水位下降。当地水利管理部门要制定严格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制度,农业灌溉尽量使用水利工程引流过来的水资源,对井眼的使用要有明确的使用制度,距离水利工程近的农田应尽量少使用井眼灌溉。

3结语

花海灌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的地区,保持其地下水资源的均衡显得十分重要。在利用其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原有的地下水均衡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科学技术采取合理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措施,同时又能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健康发展状态。

作者简介:惠磊,本科学历,玉门市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资源。

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5 9:23:56

临床分布特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由医、护、药人员发现并上报成功的68例氟喹诺酮类药品所发生的ADR报告。

1.2 评价方法

数据均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用药及反应出现的时间顺序是否合理;过去是否有该药反应的相关报道;反应发生后撤药的结果;反应症状消退后再次用药的情况;是否有其它原因或因素[2]。

2 结果

2.1 报告来源分布

68例氟喹诺酮类药品所发生的ADR报告中, 住院病历47例, 占69.1%, 门诊及其它21例, 占30.9%;医师报告35例, 占51.5%, 药师报告22例, 占32.3%, 护士报告11例, 占16.2%。

2.2 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68例氟喹诺酮类药品所发生的ADR报告中, 男性46例, 女性22例;最小年龄12.5岁, 最大76岁, 平均38.5岁。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P<0.05) 。

2.3 给药途径分布

给药方式引发的68例氟喹诺酮类药品ADR中, 肌肉注射最多有40例, 占58.9%, 其次是静脉滴注16例, 占23.5%;静脉推注9例, 占13.2%;口服3例, 占4.4%。局部与口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 (P<0.05) 。见表2。

2.4 ADR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68例氟喹诺酮类药品所发生的ADR报告中, 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其中又以皮疹与荨麻疹居多;其次是光毒性。轻度光毒性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脱屑及色素沉着, 严重则可出现疼痛性大疱;患者消化系统反应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结肠炎及消化道出血等;循环系统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心慌胸闷、心率加快及心音强弱不等;患者神经系统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疲劳、坐立不安、视觉异常及失眠、噩梦等, 严重者甚至出现幻觉、抑郁与惊觉;此外, 68例患者均伴有肌腱炎或肌腱损伤。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构效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新氟喹诺酮类药物研究十分活跃, 新的药品不断上市。目前, 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以及环丙沙星等。近两年来新品如二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以长效为其主要特点, 以上三种药物在消除半衰期上分别达到了20~25h、8~12h、8h, 抗菌谱进一步扩大, 抗菌作用更强, 吸收更好, 不良反应也相对更少, 因而市场前景广阔,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新氟喹诺酮药物依然会发生一些不常见的、特殊的不良反应, 如腮腺及乳房增大等。因此, 医护工作人员应深刻认识和熟练掌握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合理使用药物, 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其单独和联合用药量, 避免不合理联合用药, 明确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以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摘要: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上报成功的68例氟喹诺酮类药品所发生的ADR报告, 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 从ADR报告来源、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过敏反应、光毒性、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 局部与口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结论 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禁忌证以及其单独和联合用药量, 避免不合理联合用药, 明确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以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抗菌药物,氟喹诺酮,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邓盛江.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7 (3) :41-46.

临床分布特点 篇7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布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非发酵菌, 常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 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 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 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有增多的趋势[1]。为了给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现对本院2013年分离自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如痰、脓液、尿液、腹腔引流液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91株 (排除重复菌株) , 其中痰液标本最多, 占87.9% (80/91) , 其次为尿液5.5% (5/91) 、伤口分泌物4.4% (4/91) 、其他2.2% (2/91) 。标本采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并立即送检。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所有分离菌株严格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及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2]。结果参照2012年美国临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药敏判断标准判读结果[3]。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购自辽宁省临检中心)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 5.6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科室分布情况

依次为神经外科病房、干诊三病房和呼吸病房, 均为26.4% (24/91) ;干诊二病房和肾内病房均为6.6% (6/91) ;循环二病房4.4% (4/91) ;神经内一科病房1.1% (1/91) ;泌尿外科病房1.1% (1/91) ;普外科病房1.1% (1/91) 。

2.2 91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最高, 为64.0%, 其次是阿米卡星59.2%、哌来西林/他唑巴坦为59.2%、左氧氟沙星56.1%、环丙沙星56.0%;耐药率最高的为头孢吡肟75.0%、头孢他啶70.0%;其次分别为为哌拉西林54.0%、庆大霉素50.0%、妥布霉素48.0%、复方新诺明46.0%, 见表1。

%

3 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A) 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属于条件致病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4]。随着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定期对一定地区一定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以指导临床用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大部分以痰液为主, 来自呼吸道, 分离科室主要为神经外科病房、干诊三病房和呼吸病房, 均为26.4% (24/91) , 这与国内的报道基本相一致[5,6,7,8,9]。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科室的或者病情较重、或伴有呼吸道疾患, 痰液易淤积于肺内, 有利于鲍曼不动杆菌滋生, 尤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能其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 更容易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本研究药敏结果提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 对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的耐药率达到75.0%、70.0%;对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等耐药率也高达45.4%。曾作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首选药物的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其耐药率为34.0%, 低于2011年中国CHINA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监测结果[10]。因此目前还可以作为本院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32.8%, 也低于2011年中国CHINA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监测结果[10], 这可能与本院较少使用此药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研究中出现35株 (38.5%) 多重耐药 (MDR) 和22株 (24.2%) 泛耐药 (PDR) 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目前临床上治疗MDR株感染主要采用酶抑制剂、米诺环素, 或两者合用[11], 但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黏菌素作为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后杀手锏, 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强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但国外有文献[12]报道已有对多黏菌素耐药的菌株出现。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 且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 主要机制:碳青霉烯酶的产生, 苯唑西林酶是鲍曼不动杆菌中最重要的碳青霉烯酶, 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下降;药物外排泵的过度表达, 可以将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抗菌药物泵出细菌细胞外;对高产Amp C酶伴外膜孔蛋白的丢失, 使得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减少, 而耐药等因素导致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交叉耐药, 甚至出现“全耐药”的菌株[13,14]。

社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特点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社区接诊的98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诊断标准参照Fujimura等诊断标准略作修改: (1) 符合慢性咳嗽的入选标准; (2) 通气功能正常, 气道高反应性 (BHR) 阴性; (3) 具有下列指征之一:过敏物质接触史、变应原皮试阳性、血清总Ig E或特异性Ig E增高、外周血EOS增高或咳嗽敏感性增高; (4) 激素治疗有效; (5) 排除EB、CVA、变应性鼻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其中男46例, 女52例, 年龄25~72岁, 平均年龄 (53.89±1.03) 岁, 病程8~12周, 平均病程 (10.15±2.37) 周。该组试验的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组研究的全部过程和目的,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 》中慢性咳嗽诊断流程为指导, 对98例咳嗽时间≥8周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及Leicester咳嗽问卷调查。检测方法: (1) 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2) 胸部X线检查; (3)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4) 肺通气功能+组胺激发试验; (5) 血嗜酸粒细胞 (EOS) 分类计数、变应原皮试 (SPT) 、Ig E检查; (6) 根据以上信息作出初步诊断, 并进行病因治疗; (7) 如仍不能作出诊断, 或初步治疗无效者, 选择性进行以下检查, 包括鼻窦X线平片或CT检查、胸部CT检查、食管24 h p H值测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咽镜检查等; (8) 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反应确立病因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发病原因调查

该组试验患者的临床原因较多, 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9例, 占39.80%, 其次为鼻炎/鼻窦炎22例, 占22.45%, 支气管炎12例, 占12.24%, 咳嗽变异型哮喘10例, 占10.20%, 慢性咽炎7例, 占7.14%, 胃食管反流5例, 占5.10%, 肺间质纤维化3例, 占3.06%。见附表。

2.2 单因与多因分布状况

该研究数据显示单一病因46例占比46.94%, 二重病因33例, 占33.67%, 三重病因12例, 占12.24%, 四重病因5例, 占5.10%, 四重以上病因2例, 占2.04%。见表2。

3 讨论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慢性咳嗽的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慢性咳嗽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3], 肺炎支原体感染、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为典型病因[4]。对于部分慢性咳嗽患者而言, 会表现出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 在神经系统方面, 表现为烦躁、嗜睡。很多慢性咳嗽患者会并发多种疾病, 如脑膜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等[5],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 需要不断提高慢性咳嗽的诊疗效率。通过对该组试验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39例, 占39.80%, 其次为鼻炎/鼻窦炎22例, 占22.45%, 支气管炎12例, 占12.24%, 咳嗽变异型哮喘10例, 占10.20%, 慢性咽炎7例, 占7.14%, 胃食管反流5例, 占5.10%, 肺间质纤维化3例, 占3.06%。数据显示单一病因46例, 占46.94%, 二重病因33例, 占33.67%, 三重病因12例, 占12.24%, 四重病因5例, 占5.10%, 四重以上病因2例, 占2.04%。

了解慢性咳嗽的产生原因, 首先从反应开始, 肺炎支原体介于病毒与细菌间, 是能够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其大小为200 nm, 没有细胞壁, 仅有细胞膜[6], 是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 目前被发现的已有8种类型, 其中仅有肺炎能确定会对患者致病, 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上的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鼻、口分泌物, 最后由空气传播。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的感染分为支气管炎和肺炎, 还有少数会累及道肺部, 引起慢性咳嗽发生。

在该研究中, 根据对98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 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慢性咳嗽的并发首因。因而, 在慢性咳嗽的临床诊疗过程中, 要重点检查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 并针对性进行治疗, 对肺炎支原体的精确诊断有利于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雪峰, 刘建平, 申昆玲, 等.慢性咳嗽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调查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王雪峰, 王加亮, 董丹, 等.慢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质量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16 (4) :309-312.

[3]何梅燕.131例慢性咳嗽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14 (2) :273-274.

[4]陈永丽.118例慢性咳嗽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30 (12) :1911-1912.

[5]汤卫红, 江雪娟, 姚泽忠, 等.105例慢性咳嗽克雷伯菌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17 (2) :458-460.

水利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篇9

近年来,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环境舒适性的追求, 水利旅游赢得了快速的发展。实践上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对水利旅游的研究热潮, 然而在基本理论上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水利旅游资源具有区别于一般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深刻认识它的分布规律, 有助于按照水利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从而为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一、地理空间分布特点

水利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总的来说包括内陆江河型、沙漠绿洲型和临海海洋型。为了和地理环境相适应, 这三种类型在水资源利用上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特点。

(一) 内陆江河型

内陆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江河的利用, 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河流具有分布广、水量大、循环周期短、裸露在地表、取用方便等优点,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淡水资源。不论是古代文明的摇篮, 还是现代文明的居地, 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环境。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黄河与长江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此外河流还是水上交通的通道, 不少江河都以“黄金水道”著称。河流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着动力资源。一些大江大河多发源于高原山区, 源远流长, 落差巨大, 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

江河不仅为人们带来供水、灌溉、舟楫、水产、电力等方面的利益, 还造就了峡谷绝壁、溪流飞瀑、山光水色, 如雄险奇秀的长江三峡, 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 水碧山清的漓江春色,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

(二) 临海海洋型

人类的生命来自海洋,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 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利用“宝库”。原始社会、石器时代是临海海洋水利的始萌期, 最初的临海人类从海岸地带捕捉鱼、虾、贝、蟹;以鱼骨为箭弩猎取禽兽为食;进而饲养与种植稻粟等。随着航海水利的发展, 发现新大陆、对非洲掠夺及贩奴热、殖民地占领与土地分割、贸易与军事争夺, 是封建时期及资本主义早期与海洋利用相关的活动。15世纪后,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崛起, 都是对海洋交通争霸而发家的。20世纪50年代后, 海外贸易和海运事业促进亚洲经济腾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 亚洲四小龙兴起, 是借助于海港与海外商贸, 发展海洋经济。

21世纪, 全球已进入海洋经济大时代。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全球海洋仅天然气储备就达140万亿立方米, 而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量。海洋水利越来越丰富多样, 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与仓储、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水淡化也是人类利用海水的重要形式, 解决了全球1/5的人口供水问题[2]。

(三) 沙漠绿洲型

由于沙粒的高透水性使得同样量的降水被蒸发比黏土少, 沙粒的凝结水可造成空气中的水分被拦截下渗, 因此沙漠的浅层丘间积水和深层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资源对支撑沙漠地区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沙漠地区, 如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和河西走廊等, 都是盆地结构, 周围有积雪的高山。盆地里特别是靠近巨大山体的山麓地带, 沉积了巨厚的松散沙砾物质, 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贮存条件。源自山区靠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 在流注盆地后, 河水除一部分消耗于蒸发外, 大部分都渗漏到松散的地层中, 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这些地下水资源, 如能加以开发利用, 对工农业的发展会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在中国沙区特别是新疆地区, 利用地下水灌溉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开挖坎儿井, 利用地下水灌溉, 就是最成功的创造。

对于沙漠化国家来说, 水利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和希望。沙漠化国家纷纷拓展水利工程多样性, 如大力普及滴灌、喷灌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改善农田排水系统;加大水库建设和维护以强化国家战略水资源安全;注重开发新的水资源, 开发雨水、地下水等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水资源, 经处理过的废水采用滴灌技术可以用于植树造林领域[3]。

二、时间分布特点

水利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从人类有史以来到18世纪中期, 为古代发展阶段;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乃至20世纪40年代, 为近代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 进入现代发展阶段[4]。

(一) 古代水利旅游资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人类有史以来到18世纪中期的几千年中, 世界各地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 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 加快物资流转, 发展商业, 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

1. 用于灌溉的沟渠、堰等工程景观。

如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及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 通过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用于灌溉, 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分布于伊朗、中国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在西汉之前就有了, 人们根据当地雨量稀少, 气候炎热, 风沙大的特点, 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带开凿成列的竖井, 其下有暗渠, 然后通过明渠把水送到农田里灌溉。

2. 用于农业的排水工程。

早期农业是在河流沿岸发展起来的, 需要排干沼泽, 进行土地垦殖。荷兰的排水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它是与围海造田联系在一起的。如公元4世纪, 这一带就开始出现人工海堤。从10世纪开始, 盛行筑堤造田工程。最初在圩田内实行自然排水。1612年开始利用风车抽水围垦沿海低地。几百年间, 依靠人工堤防共围垦出7 100km2以上的土地, 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1/5。

3. 用于交通运输及灌溉的运河工程景观。

运河是人工开挖的通航河道。古埃及已有记载, 中世纪以后在欧洲得到大发展。19世纪以后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 规模也越来越大。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运河是公元前1887至前1849年, 古埃及塞劳斯内特三世时期建成的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古苏伊士运河。法国于1642年建成了布里亚尔运河, 把卢瓦尔河与塞纳河联接在一起。1681年完成的朗格多克运河长250km, 把比斯开湾和地中海连接在一起。这条运河沿途建有108座船闸, 一条165m长的隧洞和三座大渡槽。1893年, 希腊的科林斯运河开挖成功, 把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联接在一起。

4. 用于防洪的堤防工程景观。

自古以来, 世界上最普遍的防洪措施就是沿河流两岸修建堤防。公元前3400年左右, 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罗河左岸大堤, 以保护城市和农田。尼罗河大堤从开罗至阿斯旺约有900km, 并向上游继续延伸200km。公元前2000年左右,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了比较完整的保护土地的堤防。此外意大利的波河河谷、法国的低洼地、英国的沼泽地以及巴基斯坦信德省内都有许多古老的防洪堤防。

5. 用于地下水开采的井灌工程景观。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 其年代为距今约五千七百年[5]。

(二) 近代水利旅游资源

1824年, 英国人阿斯普丁 (Joseph Aspdin) 发明了硅酸盐水泥, 从而带动了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使土木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钢筋混凝土, 这进一步推动了轻型混凝土建筑物的发展, 也大力推动了水利资源开发的飞速发展, 也导致了19世纪70年代水电站的出现。1878年法国建成世界第一座水电站, 其后水电站大量出现, 世界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是瑞士于1879年建成的勒顿抽水蓄能电站;1913年建于德国北海之滨的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座潮汐电站;中国大陆最早建成的水电站是1912年云南省昆明市郊的石龙坝水电站[6]。

(三) 现代水利旅游资源

20世纪40年代, 是近代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折点, 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已开始在水利资源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利用光弹模型分析和设计水工结构;利用喷灌、滴灌和渗灌等节省灌溉用水;利用遥感、超声波等手段分析、鉴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在水利资源开发与建设中, 20世纪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具有大型化、综合化、跨流域、多目标等特点, 水电站的数量和装机容量均有很大发展等。20世纪80年代末,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 如瑞士和法国的水能资源已几近全部开发。现代水利旅游资源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应用, 包含了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旅游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科学知识。

这一时期的典型水利旅游资源有:1982年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共建的伊泰普大坝;1989年完工的塔吉克斯坦罗贡坝;1970年竣工的埃及尼罗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阿斯旺高坝;1985年投产的美国巴斯康蒂抽水蓄能电站, 是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建于圣玛珞湾的朗斯潮汐电站;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建于圣玛珞湾的朗斯潮汐电站, 装机24万kw。1978年建成的日本海明号波浪发电试验船, 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波能发电站;2009年完工的中国三峡水电站, 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电站[7]。

参考文献

[1]靳怀堾.中华文化与水[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05.

[2]王颖.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EB/OL].中国海洋报, http://www.shuiwenhua.org/showart.asp?cat_id=6&art_id=1775, 2008-03-10.

[3]左强.埃及的水资源及水战略[J].世界农业, 1996, (11) :43-45.

[4]钱正英.中国水利六十年:下[J].江淮文史, 2010, (5) :4-19.

[5]蒋超.世界水利史[EB/OL].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053897.html.

[6]高安泽.中国水利百科全书.著名水利工程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临床分布特点 篇10

根据患儿的大便镜检结果显示,80例患儿中有50例存在菌群失调,其中可见真菌孢子与菌丝的患儿共37例。真菌性小儿腹泻的菌种分布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37例真菌性小儿腹泻患儿的菌种分布特点 表2

通过真菌性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后效果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对其进行准确的病原学微生物诊断对于病情的判断与治疗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涂片镜检来判断菌种比例,可以很快地确定小儿腹泻的原因,从而使医师能够尽早地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避免误诊和拖延治疗时间的发生。 小儿真菌性腹泻主要有以下表现:肛门处可见黄色假膜,粪便次数多且呈泡沫状、部分患儿粪便发绿、有发酵臭气。通过对其大便进行染色镜检,即可准确地诊断疾病原因。由本文研究结果所示,导致真菌性小儿腹泻的病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33.3%,热带假丝酵母菌为26.7%,查阅文献后得知,这与患儿的日常饮食结构有关系。菌群失调对于真菌性小儿腹泻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诱因,这也和小儿身体抵抗力低下、肠道菌群不够完善有关。当对其大量地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会导致肠道中一些敏感菌被大幅度杀伤,最终使得肠道中菌群严重失调,发生内源性感染。

甘南州草场土壤分布及特点 篇11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属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是黄河、长江的分水岭地区。地处东经100°45′45″~104°45′30″, 北纬33°06′30″~35°34′00″之间, 辖7县1市。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年均温度1℃~13℃, 大部分区在3℃以下, 寒冷湿润是甘南州的主要气候特征。≥10℃积温持续期一般仅有2个多月。年均降水量440毫升~800毫升, 是甘肃省内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总土地面积5812.05万亩, 天然草地面积4084.05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 是甘南州的重要优势资源。甘南草原是甘肃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 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

甘南草场受地形、气候、水资源及生物诸因素的影响, 垂直分布比较明显, 从海拔2000米河谷滩地到4500米高寒山地, 土壤分布依次有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褐土、棕壤、暗棕壤、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及高山草甸土, 在低沉滩地还有沼泽土分布。

二、主要草场土类分布

高山草甸土:分布于积石山、西倾山、大里加山、扎油梁、迭山、岷山等海拔4000米~4500米的高山地带, 年均温在0℃以下, 降水量在600毫米~800毫米, 山高坡陡, 母质多为残积冰喷物。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碌曲、玛曲、夏河、卓尼、迭部各县海拔2700米~4000米中高山地带, 是区域内的主体土壤。年均温2.0℃~3.6℃, 降水量500毫米~700毫米, 坡度较缓, 母质多为残积堆积物。

草甸土:分布于碌曲、玛曲、夏河等县的河谷滩地、湖泊外围及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降水量600毫米~700毫米, 年均温度2℃~4℃, 土壤地质地轻壤或砂壤, 剖面明显沉积层。

沼泽土:主要分布于玛曲、夏河、碌曲等县各河流上游或沿岸低洼处, 常年积水, 低温多雨, 有机质很难分解, 草泥炭层厚1米以上, 乔科滩的泥炭层达10米以上。

山地栗钙土:主要分布于临潭、夏河、舟曲、卓绝尼各县的河谷高阶地及低山丘陵地带。年降水400毫米左右, 年均温4℃~8℃, 有机质积累较弱。

山地黑钙土:本土类在甘南草场区分布面积较小, 仅在碌曲县东部, 卓尼、迭部、舟曲海拔3200米以下河谷高阶地有小块分布, 黄土母质。

此外, 在舟曲、迭部、碌曲、夏河、白龙江、大夏河上游, 洮河中洲森林地带, 分布有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森林褐土等土类。

三、主要草场土类特点

高山草甸土:植被以短根茎莎草和耐寒禾草、菊科为主, 总盖度60%~90%, 土层厚30厘米~60厘米, 表层有10厘米左右的毡状生草层, 常见冻胀丘和冻裂缝, 质地沙壤, 多含砾石角粒状结构, 土体上紧下松;淋溶较强, 土壤平均p H值6~7.5, 有机质含量7.3%~17%;全氮含量0.23%~0.73%, 全磷0.12%~0.16%;全钾2.6%~2.05%, 速效养分中水解氮173 ppm~469ppm, 磷0 ppm~5ppm, 钾129 ppm~287ppm, 由于低温多雨, 通透性差, 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充分分解, 丰富的潜在肥力得不到发挥利用, 植物多呈莲座状、垫状、亩产鲜草165千克, 适宜于牛、羊、马夏季放牧。

亚高山草甸土:植物以密丛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 杂以其他杂类草, 覆盖度70%以上, 土层厚薄不一, 一般在50厘米~100厘米, 质地轻壤或砂壤, 多含砾石, 粒状或团粒结构, 过渡层常见锈色斑纹, 生草层厚10毫米左右, 黑褐色以下即迅速变为浅黄或黄棕色, p H6.1~8.5, 有机质含量4%~20%, 全氮含量0.20%~0.75%, 全磷0.14%~0.29%, 全钾1.93%~3.74%, 速效养分含量中水解氮91ppm~496ppm, 磷2ppm~8ppm, 钾80 ppm~300ppm, 肥力较好, 亩产鲜草291.03千克~374.72千克, 宜于牛、马、羊春秋放牧。

草甸土:植物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菊科为主。覆盖度90%以上, 土层深厚, 可达0.8米~2米, 生草层20厘米~30厘米, 根系致密毡状, 土色黑褐, 腐殖层30厘米~50厘米, 过渡层多呈锈斑或石灰斑, 土壤p H6~8.3, 有机质含量11%~32%, 全氮0.51%~1.4%, 全磷0.22%~0.45%, 全钾1.39%~2.3%, 速效养分中水角氮206ppm~900ppm, 磷4ppm~5ppm, 钾147ppm~357ppm。地势平坦, 水足草茂, 亩产鲜草600千克~1000千克, 是良好的冬季牧场。

沼泽土:植被以湿生苔草、高草为主, 且多丛生于草丘墩上, 母质为河湖沉积物, 泥炭黑褐色, 在沼泽边缘地带, 剖面可见到灰蓝色潜育层, 杂以锈色斑纹, p H5.3~8.5, 有机质含量10%~72%, 全氮含量0.27%~2.03%, 全磷0.09%~0.30%, 全钾0.8%~2.26%。速效养分中水解氮100ppm~976ppm, 磷0ppm~8ppm, 钾100ppm~209ppm。养分不够完全正确, 磷钾较缺, 水草严重差异较大, 一般在400千克~500千克, 宜于牧马、牛。在沼泽部位常有泥炭土分布, 要进一步查清贮量, 合理开发, 有效利用, 把泥炭土资源尽快用到燃料、肥料、饲料上去。

山地栗钙土:植被以禾本科为主, 有机质积累较弱, 碳酸盐淀积部位约30厘米~50厘米, 土壤质地为轻壤、粉状结构、具白色紧实底土层, p H8~8.5, 有机含量2.34%~6.4%, 全氮0.17%~0.46%, 全磷0.12%~0.15%, 全钾2.1%。速效养分中水解氮74ppm~257ppm, 磷3ppm, 速效钾50ppm。

山地黑钙土:植被以禾本科、菊科为主, 混生有豆科、莎草科。具有腐殖积累和碳酸盐淋溶淀积两个成土过程, 质地轻壤或中壤, 团粒结构, 剖面中部有紧实的灰白色淀积层, p H8~8.1, 有机质5%~6%, 全氮0.31%~0.37%, 全磷0.14%~0.16%, 全钾2.08%。速效养分中水解氮170ppm~242ppm, 磷3ppm, 钾50ppm~95ppm。

四、建议

上一篇:微博公益的发展对策下一篇:职业技工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