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点(共12篇)
临床特点 篇1
小脑梗死因发病急, 临床表现复杂, 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又容易被继发的脑干损害症状所掩盖, 临床容易发生误诊。现将48例经脑CT、部分经MRI核查确诊的小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5~2007年住院患者共48例。男32例, 女16例, 年龄48~72岁, 平均61岁。有高血压病史28例, 脑血栓形成病史8例, 糖尿病史8例, 冠心病史24例
1.2 临床表现 活动时起病8例, 睡眠不足后发40例, 均眩晕起病, 有旋转感伴恶心、呕吐及步态不稳。其中枕部疼痛20例, 呈持续性头痛, 有早期视乳头水肿4例, 水平性眼震20例, 旋转性眼震4例, 耳鸣4例。一侧指鼻不稳16例, 一侧肌力弱8例, 发病时均无意识障碍。48例中有8例为晨起后突然发病, 眩晕、频繁呕吐及步态不稳, 被耳科以眩晕症、梅尼埃病收入院。5例发病54 h、3例72 h后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双侧瞳孔缩小、四肢强直性发作等脑干受损征象。
1.3 颅脑CT及MRI48例中经CT证实20例, 另28例颅脑CT未能确诊, 行颅脑MRI检查做出诊断。共查出小脑梗死灶44个, 在一侧小脑半球40个, 小脑蚓部4个。其中20例合并大脑半球梗死病灶24个。8例重症小脑梗死, CT早期未发现梗死灶, 但呈现中脑水管扩张, 第三脑室、侧脑室扩大, 第四脑室受压等征象, 说明脑干受压引起阻塞性脑积水。4例在发病5 d后CT示小脑半球多发性梗死灶, 另4例MRI示小脑半球及大脑梗死灶。
1.4 治疗48例全部采用保守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 (1) 一般处理:①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以备急需;②控制血糖:对12例血糖增高者均给予应用胰岛素, 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③保持呼吸道通畅, 8例重症患者均给予吸氧;④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及时检查电解质防止其紊乱, 8例重患者均通过血气分析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2) 高颅压治疗:8例重症患者应用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6 h用药1次, 6例维持1周, 1例用药10 d。 (3) 在患者颅内压情况稳定后应用金纳多20 ml 静脉滴注, 1次/d, 疗程为10~15 d。48例中有24例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胞二磷胆碱0.5 g 静脉滴注 1次/d;12例合并应用脑蛋白水解物。8例重症患者有6例病程中有发热, 疑有肺部感染, 故加用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2次/d, 共用3~5 d。
2结果
40例轻者平均住院30 d, 眩晕消失, 生活自理;8例重症小脑梗死, 治疗1周后神志清楚, 6例眩晕消失, 肌力由3级恢复为4级。
3讨论
本文所收集的48例小脑梗死其中8例早期的表现就与小脑病变相差甚大, 曾被诊断为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在突然出现脑干症状后才得以确诊。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群, 以40~60岁为好发年龄, 85%~90%的小脑梗死发生在小脑后下动脉的支配区, 尸检证明椎动脉闭塞占50%,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占30%。
小脑梗死是一种扩展性后颅窝占位性病变, 小脑和脑干在解剖学上紧密相邻, 血液循环非常密切, 因此当小脑梗死超出临界大小就造成脑室受压。小脑梗死的表现为枕、额部疼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或有短时间意识不清。经过12~96 h的稳定后, 发生进行性高颅压及脑干受压征, 此系梗死的小脑水肿压迫脑干, 使四脑室梗阻, 引起急性进行性梗阻性脑积水所致。有学者按病情进展不同将小脑梗死分为3型:①良性小脑梗死, 常见。约占小脑梗死的81%~95%, 预后良好;②假肿瘤型小脑梗死;90%的数小时至10 d (平均5 d) 出现继发性意识障碍及体征加重;③昏迷型小脑梗死:发病后短时间内出现昏迷, 预后不良。
本组48例从临床表现来看, 有40例属良性小脑梗死, 另8例分别在病后54~72 h出现脑干受压症候, 属假肿瘤型小脑梗死。
本组48例小脑梗死, 经脑CT证实20例, 另28例脑CT未能确诊, 而经MRI检查出诊断。这说明颅脑CT对小脑梗死的确诊率较低, 此系因后颅窝骨质产生CT伪影, 对低密度病灶影响大所致, 而颅脑MRI则不受影响, 诊断率可达100%。
小脑梗死一旦明确诊断即应密切观察, 特别注意意识变化, 急性期应严格卧床, 并尽快应用脱水药物、对抗自由基药物。在病情稳定后应用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药物。对于良性小脑梗死, 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 本组经治疗后46例痊愈。
综上所述, 小脑梗死本组看有以下特点:①发病突然, 几乎全部有眩晕, 步态不稳等前庭小脑症状;②有小脑受损的体征;③脑干受压在发病3 d后出现。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 凡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 突然出现持续性眩晕, 检查有小脑或脑干损害的表现, 应首先查到小脑梗死, 应争取时间做颅脑CT或MRI检查以及早确诊。
临床特点 篇2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和新生儿。夏季多发。大便:黄绿色或蛋花汤样,伴较多粘液,有腥臭味,每日5-10次,轻症无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伴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镜检少量白细胞。
3.产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流行于夏季,发热、呕吐、频繁多次水样便,多伴有脱水、酸中毒,镜检常无白细胞。
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感染学龄儿童,夏季多发,发热、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脓血便,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镜检:大量红、白细胞。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夏秋季好发,先腹痛、后腹泻,初为稀便或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大便镜检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
6.空肠弯曲菌肠炎:夏季多发,6个月-2岁婴幼儿好发,发热、恶心、腹痛、腹泻初为水样,很快转为粘液样或脓血便,有腥臭,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红细胞。
7.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新生儿、婴幼儿多见,夏季好发,易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医学教育网原创起病急,发热,腹泻,大便性状多样易变,镜检结果也多样。
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发生于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大便为暗绿色海水样,大便镜检大量脓细胞和革兰氏阳性细菌。
9.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多发生于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者,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可见伪膜,轻症停用抗生素很快痊愈。
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分析 篇3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92-01
缺血性肠病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肠道供血不足而发生的肠壁缺血性疾病,是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道缺血性疾病[1],可累及全消化道,死亡率可达70%~90%。由于缺血性肠病以老年人为主,且并发多种疾病,再加上该病缺乏临床特异性,因此诊断较困难,容易导致误诊,延误病情[2]。笔者对3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现将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3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42~83岁,平均(68.5±8.5)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32例,占88.89%;病程5 h~65 d。本组所有患者均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其中18例患者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占50%。36例患者合并其他病症情况,见表1。
1.2 临床表现
36例患者均表现为腹痛,部分患者有发热、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超声检查阳性16例,阳性率为44.44%,CT检查阳性17例,阳性率为47.22%;CT血管造影术阳性6例,阳性率为16.67%;误诊3例,均误诊为肠梗阻,误诊率为8.33%。所有患者均行生化辅助检查,见表2。
1.3 治疗方法
36例患者中18例给予保守治疗,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让肠道休息,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同时对合并疾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维持酸碱与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氨基酸、葡萄糖液等支持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其中2例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另外18例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行坏死肠管切除术。
1.4 疗效判定
有效:超声显示腹部异常消失,大便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无效:超声显示腹部异常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转外科手术治疗。死亡:保守治疗或手术抢救无效死亡。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确诊33例,占91.67%;误诊3例,误诊率为8.33%;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死亡2例,死亡率为5.56%。
3 讨论
本组病例患者资料显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高危人群[4],缺血性肠病具有体征缺乏特异性及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特征,早期腹肌软,压痛点不固定。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腹泻;第2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腹部反跳痛、肌紧张等,是出现肠坏死及腹膜炎的表现[4],因此,在诊断时对剧烈急性腹痛、血便、腹泻、腹部反跳痛、肌紧张和强烈消化道排空症状特别是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应重点考虑缺血性肠病,及时行腹部CT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及时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李培亮,仝麟龙,李红普.42例缺血性肠病临床探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1):8-9.
[2] 楼国春,杜勤,董向毅,等.缺血性肠病17例临床表现及误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49-50.
[3] 李蕾.严重缺血性肠病1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3):271.
[4] Wang B.The value of sonographic diagnosis for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tlromboembolic disease[J].Chinese Joumal of Practial Surgery,2006,26(6): 409-411.
性溃疡临床特点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1996年至2008年收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78例。男性76例, 女性2例。年龄60~82岁62例, 70岁以上55例, 其中8例>80岁。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诊断经胃镜检查证实。18例接受外科手术, 同时有手术标本证实。以同期非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60岁) 107例作为对照组。
1.2 统计学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组间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当P<0.05时, 认为组间比较统计学上差别显著.
1.3 结果
老年组消化性溃并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与非老年组比较, 老年组溃疡出血发病前较少有溃疡病史或上腹疼痛史, 见表1。
表1显示两组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特点, 上腹疼痛≥3个月者在老年组仅32例 (41%) , 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 (P<0.005) 。在饮酒、劳累等诱因方面老年组不如对照组明显, 但服用解镇痛剂或激素的老年患者溃疡并发出血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0.005) 。
本组老年溃疡病出血患者有48例存在并发症, 远高于对照组。这些并发症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最多 (20例) , 其次为高血压病 (11例) 、冠心病 (10例) 、糖尿病 (3例) 、胆囊炎和胆石症 (9例) 、慢性胰腺炎 (2例) 。老年组溃疡出血在性别方面所占比例为97%, 也高于对照组 (80%) 。
1.4 胃镜下两组溃疡特点及比较
本文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185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 结果见表2。
老年组溃疡部位以胃溃疡为主47例 (67%) , 十二指肠溃疡仅19例 (24%) , 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74例 (69%) 比较差异显著 (P<0.005) 。值得注意的是胃镜检查时, 老年组31例 (40%) 患者仍在活动出血, 部分溃疡部位的出血量及速度较大。相比之下对照组检查的仅18例 (17%) 仍见活动性出血, 差异显著 (P<0.005) 。
通过胃镜检查, 溃疡大小以直径1.0~1.9cm为多, 老年组平均单个溃疡面积 (1.9±0.8) cm× (1.9±0.8) cm, 显著>对照组 (1.1±0.6) cm× (1.1±0.6) cm, 老年组的溃疡具有大、深、苔厚等特点。
老年组通过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 发现16例癌性溃疡出血。16例胃癌在胃镜下可见到溃疡直径>2.5cm, 表面覆盖灰白色或灰黄色物质, 不易用水冲净, 周围黏膜发红, 糜烂溃疡不规则或呈虫咬状。16例中有凹陷性溃疡9例, 隆起型表面凹陷3例, 息肉型1例, 凹陷型溃疡周围蠕动波消失3例。其中2例经手术标本证实。与对照比较, 老年组患胃癌的比例显著增高 (P<0.005) 。
1.5 治疗与转归
老年组除一般治疗措施外, 其输血量显著大于对照组 (表3) 。
由于老年人机体顺应性差, 粘膜修复能力差, 都伴有动脉硬化, 治疗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对延长,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而愈合时间延长约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胃镜 (1次/月) , 症状改善不明显, 头晕乏力, 上腹疼痛, 腹胀症状消失缓慢。胃镜下见溃疡表面无凝血块、周围红晕、黏膜皱襞不向溃疡集中。两个月后镜下可见到皱襞向溃疡集中, 并有少量薄白苔盖于溃疡表面。
2 讨论
2.1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之胃、十二指肠溃疡, 据有些资料报道, 消化性溃疡在老年人并未因H2受体阻滞剂问世而显著下降, 相反, 其并发症却有增多趋势。
引人注意的是, 本文收集的老年溃疡病出血占同期相应病况住院患者的42% (78/185) 。由此可推测, 老年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整个人群中的构成比可能较高, 应当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随着年龄增大,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上腹疼痛出现率渐减少, 疼痛不典型, 本文仅有32例。而且胃溃疡以高位溃疡多见, 疼痛的部位各异, 常放射至背部、胸部、剑突上方, 还可以出现吞下困难和吞咽时疼痛等特点, 临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食管、贲门癌、心绞痛、心肌梗死, 应注意鉴别。
2.2 老年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或无症状
本组41例有呕血或黑便。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 周期性、节律性常不明显, 血管脆性增大, 自身凝血机制差, 大都有长期饮酒、吸烟、服药史以及抑郁、焦虑等因素, 近几年一些研究表明,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剂 (NSAIDS) 广泛影响可能促使老年溃疡病并发出血。经过对照研究发现, 老年溃疡服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剂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高于对照组2~3倍。从表1分析, 服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剂者显著高于对照组, 因而不能忽视非甾体类解热镇痛剂对老年溃疡诱发出血的可能。
2.3 药物治疗
老年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仍然主要依赖内科治疗, 采用强有力的急救措施控制出血, 促进溃疡愈合为治疗之关键。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和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 H2受体阻滞剂效果较为肯定, 近年来临床上常选用奥美拉唑, 一般认为其疗效优于H2受体阻滞剂。
输血量组间t检验:P<0.01;其余χ2检验:P<0.005, P<0.01
溃疡面积t检验:P<0.05;其余为χ2检验;P<0.001, △P>0.05
治疗时间t检验:P<0.005;其余为χ2检验;P<0.001
寒露的节气特点及天气特点 篇5
寒露的天气特点
寒露期间天气气候有以下几个特点: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C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C以上,海南更高,在25°C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C~20°C,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C,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C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C以下了。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
寒露节气的习俗
防冻害
农谚有云:“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寒露前后.气温更低.此时兹永下由晶莹的白露渐渐转为凝结的白霜。寒露前后,田间作物最怕受寒风侵袭,农家要注意预防田间冻害。
秋钓边
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红叶,学名黄梢。是观赏树木,主要看叶。为历代文人青睐。A早见于司马相如(上林赋》,全国各地都有。事实上,人们在观赏红叶的时候,不仅仅是黄护,还有乌柏、丹枫、火炬、红叶李等树种。漫步在通幽曲径上望山坡。便会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红叶。色彩斑斓的美景。
寒露的节气特点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寒露节气的早晨,我们都可以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晶莹的露珠,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露水已经是非常寒冷的了。也许有身在南方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南方的早晨没有露水,这个原因很简单,二十四节气出自黄河流域,这个时候,江南以南的地区温度还偏高,也不会太冷。
从寒露到它后面的节气霜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却是一年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若是一场冷空气过后,日平均温度下降8℃、10℃很常见。因此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寒露”,意味着一年中凉爽向寒冷的转折。随着寒露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转凉,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随之雨水渐少。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
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寒露养生小知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因为寒露过后是真正的冷了,并没有初秋的燥热,喜欢穿凉鞋的菇凉们可就要注意了,夏季穿的凉鞋就要收起来了,毕竟足部保暖是很重要的,小心“寒从足生”。睡前可以采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防止凉气入体,还能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不要再穿夏季的凉爽衣物了,应该适时添衣,尤其是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当然换季衣服也不宜添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
3、早睡早起
产后出血110例临床特点分析 篇6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特点;宫缩乏力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61-01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h内失血量超过400ml或24h内失血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继发产褥感染、垂体功能低下以及贫血等,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产后出血发病急且来势凶猛,常常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前保健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死亡率。本文对来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110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08年3月—2011年6月来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10例,年龄在21-42岁,平均年龄28岁。初产妇产后出血65例,经产妇产后出血45例,孕周37—41周,阴道自然分娩产妇41例,剖宫产产妇69例,阴道助产3例,出血量在500—2400ml。
1.2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 ml。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3]。
1.3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
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聚血盆接血直到产后2 h,用量杯测量后读数据,用称重法测量被血污染的纱布以及产单的血量,回病房后使用一次性计血量产妇纸称重法测量产妇24小时内的出血量;
剖宫产:负压瓶中除去羊水量+手术中纱布的称重法测量 ,回病房后出血测量使用一次性计血量产妇纸称重法测量产妇24小时内的出血量。
当失血量<20%总血容量(约< 1 000 m1),对生命体征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失血量≥20%—25%总血容量(1000 ml或大于1000 ml),代偿机制无法维持心输出量以及血压,产妇容易并发休克、DIC等,威胁产妇的生命。
1.4治疗
产妇发生产后出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以吸氧、输液以及输血等治疗,依据病因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时有效的止血。按常规按摩子宫,产妇剖宫产时可直接按摩子宫,对于阴道分娩者可经腹壁按摩子宫或者腹壁阴道双手压迫按摩子宫。用药物治疗子宫收缩效果不明显时,可采用填塞宫腔法,对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1例患者,给予输血以及血浆,并且切除患者的子宫对于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采取背吊式捆绑子宫进行止血。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 110例产后出血的原因
由表1可以看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总例数的63.64%,软产道损伤占22.73%,胎盘因素占12.73%,凝血功能障碍占0.91%。本文11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剖宫产的产妇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
表2孕产次数与产后出血例数关系
由表2可以看出,初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率比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率大,可能由于初产妇紧张所致。有流产史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机会也明显增加,是由于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产妇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恐惧等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子宫收缩受到抑制,尤其是剖宫产术中使用麻醉等药物使子宫敏感性下降,平滑肌松弛,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随着医学的发展,有效预防、减少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方面。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是及时有效的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一旦出现产后出血,要立即分析查找出血原因,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法,降低产后出血及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有重要作用。针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产过程,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医生应及时有效的防止产妇发生继发性宫缩乏力;对于急产或产程长的产妇,及早使用缩宫剂,对于精神紧张或焦虑等产妇应给予心理辅导,必要时适当给予镇静剂,在产后 2 h内的严密观察产妇状态防止出现产后出血,对于产后出血要高度重视,规范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彭幼,汪新妮,肖翡英.产后出血91例临床分析[N].现代医院,2010,8.8(10):34-35.
[2]张伟峰,王山米.不同年代产后出血 346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9.5(7):336-338.
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炎患者 (年龄均在60岁以上) 为研究对象, 102例患者中, 男70例, 女32例;年龄最小66岁, 最大94岁, 平均 (70.2±2.1) 岁;合并症:白血病1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 肝硬化4例, 尿毒症5例, 肿瘤20例, 糖尿病30例, 脑血管疾病40例, 各种心血管疾病45例, 慢性呼吸道疾病50例。发病季节:11例夏季发病, 25例秋季发病, 66例冬春发病。发病诱因:5例由于劳累所诱发, 34例因受凉诱发, 55例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其余8例由于其他原因所致。
1.2 临床表现
102例患者中, 65例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呼吸系统症状, 其中23例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 18例患者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24例患者表现出嗜睡、精神萎靡、意识障碍、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37例患者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 其中18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5例表现为胸痛症状, 12例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2例患者伴有咯血症状。发热情况:61例患者体温正常, 30例患者表现为低热, 11例患者表现为高热 (体温>39℃) 症状。
1.3 临床体征
老年肺炎患者可以听到肺部干湿性啰音, 呼吸频率、脉搏明显加快, 呼吸音逐渐减弱及紫绀等症状, 有的患者会伴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本组102例患者中, 紫绀26例, 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25例, 心动过速34例, 呼吸频率增快43例。
1.4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检查。有的患者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与白细胞增多现象, 其中中性粒细胞升高41例, 白细胞升高37例。 (2) 血生化检查。血清钾<3.5 mmol/L者31例, 血清钾>5.6 mmol/L者10例。血清钠<133 mmol/L者20例。 (3) 痰培养。2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4例变形球菌感染, 5例肺炎链球菌感染, 16例混合感染。 (4) X线片检查。通过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 67例患者可见斑点状或者片状阴影。肺不张者11例, 伴有较为明显的肺气肿以及肺纹理增粗者40例。
1.5 治疗方法
由于老年肺炎患者的生理特殊性, 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时常常会采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 一旦临床确诊后, 应积极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氟喹诺酮等都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 一般临床上采用两种以上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
入院患者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 待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更强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 临床积极采用氧疗、排痰治疗, 多给予患者一些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其次, 应该根据患者合并症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对症处理,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发热、咳嗽、纳差及乏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肺部啰音完全消失, 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好转:患者发热、咳嗽、纳差及乏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 呼吸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身体各项指标也基本趋于正常;无效:患者发热、咳嗽、纳差及乏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无显著改善, 出现气管功能衰竭或者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总有效=痊愈+好转。
2 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中, 痊愈55例 (53.9%) , 好转46例 (45.1%) , 死亡1例 (1.0%) , 治疗总有效率为99.0%。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总结, 笔者认为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老年肺炎高发病季节在于冬季、春季。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具有较大的温差, 而老年患者全身身体状况较差, 自身抵抗力较弱, 很容易受到导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侵袭[4]。 (2) 老年患者合并症较多。很多老年患者均会合并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 这就大大增加了老年肺炎的发病风险[5]。肺炎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咯血、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但是这些临床症状极易混淆于其他疾病, 导致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 很容易被漏诊。 (3) 由于老年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 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机体反应能力也相对较差, 一般不会表现出典型的肺炎症状, 甚至也没有呼吸道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呼吸系统改变、吞咽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等相关[6]。 (4) 大多数老年肺炎患者常常会表现出白细胞轻度偏高或者正常的现象, 且大多数患者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 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要病原菌。 (5) 老年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菌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毒血症等症状,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菌血症。 (6) 老年肺炎并没有明显的肺泡炎症渗出症状, 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炎症反应、肺间质炎症反应为主, 炎症吸收相对较慢, 因此在X线片下主要观察到肺纹理增粗, 支气管肺炎形态较多等现象[7]。
本文笔者认为老年肺炎患者由于年龄相对较大, 基础疾病较多, 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 特别是缺乏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导致很多患者及临床医师容易忽略, 漏诊误诊率相对较高, 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8]。同时, 老年肺炎患者极易并发其他疾病, 不仅仅会累及患者的呼吸系统, 同时会影响老年人的整个身体状况。黄胜奇等[9]研究表明, 长时期处于肺炎状态极易导致心脏功能衰竭、毒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其次, 老年患者生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长期用药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对患者的病情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 一旦确诊后应合理应用抗生素, 不可随意盲目进行抗生素治疗, 为此在应用抗生素前有必要进行痰培养试验, 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10]。
关于老年肺炎的治疗, 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措施, 临床医师应全面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 选择正确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保证患者全身各器官都能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及时纠正患者缺氧、水电解质紊乱, 时刻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需要加强患者的身体素质, 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等情况, 以防出现药物毒性反应, 避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症状。
老年肺炎患者发病率高与病死率较高主要是和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季节反映、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有关, 老年肺炎患者诊断难度较大,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老年肺炎的认识, 全面掌握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尽可能提高临床确诊率。本组研究显示, 所有患者一经临床确诊后, 立即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9.0%。由此可见,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 及早诊断, 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患者病死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红.罗红霉素和头孢米诺联合治疗老年肺炎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0) :29-30.
[2]伊明江·达吾提, 米日故·艾山.易坦静辅助治疗10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0) :127.
[3]邱细梅, 丘海轶, 张育娟.深圳市光明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1) :81-82.
[4]苏俊权.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对高龄老年人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5) :111-112.
[5]马军庄, 李英.盐酸莫西沙星片在门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0) :38-39.
[6]彭升, 何洲, 郭明春, 等.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输液泵给药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9) :17-18.
[7]王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7) :41-42.
[8]李海岳, 李建汉, 廖颖文, 等.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4) :35-37.
[9]黄胜奇, 吴昔林, 胡秀弟.左卡尼汀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3) :59-60.
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30例;60~64岁22例, 65岁以上34例。病程界于5~25年, 多数为10年左右。56例均诊断为2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24例在60岁前明确诊断, 32例在60岁后起病或诊断。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即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者12例, 消瘦乏力15例, 单纯空腹血糖增高且无症状者22例, 感染 (肺部、尿道、皮肤、胆道) 32例, 冠心病30例, 脑梗塞6例, 肾功能减退17例, 其中合并尿毒症者4例、2例入院时即表现为昏迷。1.3实验室检查空腹尿糖:就诊时首次测定空腹尿糖阳性者16例, 阴性者40例。空腹血糖:低于3.5mmol/L 10例, 3.5~7.8mmol/L 0例, 7.9~11.1mmol/L 16例, 11.2~16.5mmol/L 24例, 16.7~33mmol/L 6例。24h尿白蛋白测定:低于30mg 20例, 30~300mg 19例, 大于300mg 17例。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26例, 有陈旧性心梗表现者10例, 房颤4例, 早搏8例, ST段压低大于0.5m V 10例, T波低平及倒置12例。脑CT检查:6例脑梗塞, 其中腔隙性脑梗塞4例、脑血栓2例。
1.4 治疗方法
1.4.1 一般治疗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宣教, 使其了解糖尿病知识与控制要领, 解除顾虑, 并配合、坚持治疗。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 要选择适合于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方式和总量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以降低血糖、保持体重、增强体质。1.4.2饮食治疗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 要提倡平衡饮食及少量多餐的原则, 既避免热量摄入过多, 又防止营养不良。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
1.4.3 药物治疗
在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不能控制病情时, 可采用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对病情轻、文化程度不高或自我监控能力差的患者, 宜选用短效或中效、副作用小的药物, 如D860、达美康、美吡达或中药制剂。15例因有明显并发症症状而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1.4.4 并发症的治疗
根据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较多的特点, 采取对症治疗, 如降压、降脂、控制心律失常、血液透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并发症
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者34例 (61%) , 其中冠心病30例 (54%) 、心肌梗死10例 (18%) 、脑梗塞6例 (11%) ;并发糖尿病肾病17例 (30%) , 其中尿毒症4例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例 (38%) , 以末梢神经炎、脊髓病变、植物神经病变为主;糖尿病性低血糖10例 (18%) 。在以上并发症中死亡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 最易被误诊及漏诊为糖尿病性低血糖。
2.2 糖尿病肾病
调查中, 有17例并发糖尿病肾病, 4例转化为尿毒症, 2例死于尿毒症。随着年龄的老化, 各器官的代谢功能持续下降,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并存有其它多种器官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 加之糖尿病本身所并发的微血管并发症, 都可加速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滤过滤降低。当肾脏负荷超出其代偿能力时, 即可出现糖尿病肾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 数年即可发展为尿毒症。因老年人糖尿病的症状多不典型、病情易被掩盖, 很多患者都是先出现肾病症状后就医, 在诊疗过程中才发现糖尿病。此并发症的治愈率很低, 发展到尿毒症期时, 只能通过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术来延长生命, 因此死亡率极高。
2.3 糖尿病性低血糖
56例中有10例因糖尿病性低血糖而收治入院。多数低血糖患者其症状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且主要表现为脑功能损害, 如精神障碍、嗜睡、瞻望、昏迷、缺乏任何前驱症状, 称为“未觉查性低血糖”[1]。由于患者不能主观觉察低血糖, 从而可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引起低血糖的原因绝大多数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有关。本组中有误将同类降糖药物合并使用或剂量过大或应用半衰期较长的降糖药物。还有4例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于夜间多次发生昏迷、抽搐, 经询问病史均与胰岛素用量过大, 晚餐过早或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造成吸收缓慢导致夜间低血糖。尤其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自主调节功能差[2], 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另外长期使用异烟肼等药物或饮酒等, 均可引起低血糖。由于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并发症, 一旦出现低血糖, 易导致严重的不可逆性改变, 因此老年人在糖尿病服药期间应定期测量血糖, 防止低血糖的出现。
2.4 实验室检查特点
空腹尿糖多为阴性。由于肾小动脉硬化, 肾小球滤过滤降低, 肾糖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因此, 除非血糖过高, 症状十分明显, 以尿糖测定作为老年糖尿病的普查筛选和诊断并不可靠。2.5治疗通过饮食疗法及药物治疗, 有40例高血糖患者血糖恢复正常, 其中8例仅靠单纯饮食疗法即恢复正常, 32例为饮食加药物治疗见效;4例将血糖控制在11mmol/L左右, 2例死亡, 10例低血糖患者经补糖等治疗恢复正常。通过治疗发现, 除了一些必须的药物治疗外, 饮食疗法的作用及疗效尤为明显, 对于症状轻、患病时间短的患者通过严格控制饮食, 可以不依靠药物就将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合理饮食的主要原则是实行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膳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只有这样, 才能积极控制体重、科学安排膳食, 不但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而且能有效预防心血管损害[3]。
3 结论
通过以上56例老年糖尿病的资料分析, 可以发现老年糖尿病多具有并发症多的特点, 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最为严重, 近年来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 本组2例死亡, 均死于糖尿病肾病所致的尿毒症。另外, 糖尿病性低血糖最易被误诊及漏诊, 一旦出现低血糖, 极易导致机体各器官不可逆性的改变, 因此, 用药时应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和疗效。空腹尿糖多为阴性, 可能与老年人肾小球动脉硬化、肾糖阈值升高有关, 故单凭空腹尿糖阴性对老年人不能排除糖尿病。在治疗方面, 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 更应重视及推广提倡饮食疗法。目前, 糖尿病研究已证实, 其发病与高脂、高糖饮食、过量饮酒和肥胖密切相关, 因此, 控制饮食将成为治疗老年糖尿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在诊断、治疗及护理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6例中合并心血管病变者34例,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7例, 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21例, 合并糖尿病性低血糖10例。死亡2例, 均死于尿毒症。化验检查:空腹尿糖多为阴性。治疗:单纯饮食控制8例血糖恢复正常, 饮食控制加药物治疗40例恢复正常。结论 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多, 糖尿病肾病为主要致死原因, 低血糖易被误诊及漏诊, 饮食控制疗效显著。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低血糖,饮食控制
参考文献
[1]陆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医源性低血糖[J].国外医学 (内分泌学分册) , 1994, 14 (3) :138.
[2]孙黎明.Octreotide纠正高胰岛素血症并防止由磺脲类药物过量导致的低血糖[J].国外医学 (内分泌学分册) , 1994, 14 (1) :49.
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60~80岁。并取同期住院3~40岁哮喘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 男9例, 女17例。
1.2 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选取患者。哮喘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符合GINA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的首发年龄, 临床特点, 并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首发年龄 老年人哮喘发病占同期哮喘患者总数的53.53% (60/113) 。老年组中60岁以后发病者40例, 60岁以前发病者20例。首次发病年龄14~78岁, 为青少年期延续至今者只有8例。青壮年组哮喘首次发病年龄3~40岁, 青少年期开始发病者9例。
2.2 老年患者有吸烟史者28例。青壮年组有吸烟史者只有3例。
2.3 有明确诱因者老年组43例,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40例;青壮年组10例,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7例。
2.4 临床表现 老年哮喘患者咳嗽、喘息、胸闷与青壮年组比较无差异, 而呼吸困难28例, 紫绀16例, 哮鸣音60例, 湿啰音40例等表现更为明显。
2.5 老年组中、重度哮喘多见, 中、重度发作者48例。治疗中使用吸入表面激素的患者少, 而静脉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多。两组患者都常规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茶碱、部分患者使用了抗过敏药物。3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因激素依赖致高血压、糖尿病加重者3例, 1例因使用茶碱静脉注射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病情缓解时间:老年组为 (9.21±4.72) d;青壮年组为 (4.50±2.76) d。
3 讨论
3.1 支气管哮喘发病在人群中有两个高峰, 最常见于儿童, 其次为老年人。
广义的老年哮喘是指哮喘患者年龄>60岁, 而狭义的老年哮喘是指60岁或60岁以后新发生的哮喘, 又称为晚发老年哮喘。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 病程长。本组病程平均为 (10.47±14.33) 年, 而对照组病程平均为 (4±7.03) 年。 (2) 诱发因素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本组患者出现肺部啰音占76%, 半数以上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可能由于增龄关系, 机体免疫功能及局部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 易引起感染所致。加之某些人长期大量全身使用皮质激素, 更易发生感染。 (3) 老年患者中呼吸困难发生率教对照组高, 而且活动后呼吸困难更为突出。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基础肺功能差, 通气储备量小, 并发感染多有关。此外, 某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并发有心源性哮喘, 更加重了呼吸困难的程度。 (4) 老年人基础肺功能较年轻人差。老年哮喘常伴有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常有不可逆的气流阻塞, 可逆性减少。 (5) 老年哮喘重症患者多, 缓解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
3.2 诊断
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多数有长期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的病史, 但皆非哮喘特征性状, 胸部听诊哮鸣音未必很明显, 常与心血管或其他肺部疾病难以辨别。故应注意仔细询问病史, 细致全面体检, 对具有呼吸道症状的老年人应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测, 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及PEF变异率的测定。
3.3 治疗
老年哮喘治疗应吸入药物为主, 特别是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吸入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阻滞剂等。吸入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加用储物器更适于老年患者。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使用使病情加重的药物:严格控制使用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尽量不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因该药可以加重咳嗽, 易误认为哮喘加重。 (2) 老年患者中重度发作多, 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大多需用全身激素, 而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体内清除速率减慢。因此, 口服或静脉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间隔时间应稍长, 剂量应偏小, 并尽可能用短效制剂, 全身用药过程中应缓慢地减量, 疗程不宜过长, 以避免全身不良反应。 (3) 随着年龄增加, 茶碱清除率也会下降。红霉素、喹诺酮类等可降低茶碱的清除, 从而提高其血药浓度。氨茶碱引起的呕吐、心律失常、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对老年人危害甚大, 应予注意。同时应尽量选用较安全大的缓释剂型。 (4) β2-受体激动剂可使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 大剂量易致心律失常。因此, 不要盲目增加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 (5) 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 注意防止受凉、感冒。控制生活环境中的致喘因素。同时, 应嘱患者随诊, 提高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临床特点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3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纳入观察组;同时按照良性肿瘤类型、大小、患者性别、年龄和一般状况匹配30例行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24~58 (42.58±13.56) 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2例, 甲状腺腺瘤患者10例, 甲状腺囊肿患者8例。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26~59 (44.14±12.97) 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2例, 甲状腺腺瘤患者10例, 甲状腺囊肿患者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进行良好术前准备后择期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术中游离甲状腺悬韧带, 暴露甲状腺上极并结扎上极血管,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外支, 之后延甲状腺外侧游离甲状腺, 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下极血管,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 之后切除大部分甲状腺腺体, 保留甲状旁腺附近组织和喉返神经附近组织。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术中游离甲状腺悬韧带, 暴露甲状腺上极并结扎上极血管,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外支, 之后沿甲状腺外侧游离甲状腺, 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下极血管, 注意保护喉返神经, 之后游离并切全部甲状腺腺体。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甲状腺功能情况以评价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4,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和甲状腺功能替代治疗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仅1例 (3.33%) 患者发生甲减, 需进行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全部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32, P<0.01) 。观察组2例 (6.67%) 患者术后复发, 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复发,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1, P>0.05) 。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种类多、发病率高的疾病, 其病灶有单发和多发, 常伴有甲状腺的硬结、肿块、肿大等症状, 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其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甲状腺良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等特点, 其发病率可占甲状腺肿瘤的50%以上, 临床表现主要为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晰的椭圆形或圆形组织, 无特殊不适症状, 肿块较大时常常因为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2]。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进展快, 极容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需要及时提前进行有效治疗。
手术治疗一直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手术方法依据切除的组织范围可分为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甲状腺近全切、甲状腺全切四种。甲状腺全切术是将全部甲状腺组织彻底切除的手术方法, 可以彻底清除病灶, 杜绝肿瘤复发, 但是其手术损伤也较大, 术后容易出现喉上、喉返神经损伤或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 切术后患者将彻底失去内源性甲状腺来源, 必须依靠药物补充甲状腺素, 既进行激素替代治疗[3]。目前, 部分学者对甲状腺全切手术的疗效产生了质疑, 虽然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恢复患者的部分功能, 但是甲状腺及其激素的生理作用十分复杂, 替代治疗显然无法完全模拟所有的生理功能[4]。甲状腺次全切术则是主要针对病灶组织进行切除, 保留了部分甲状腺组织, 次全切术后虽然有一定的概率复发, 但是患者无需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因此对于未出现复发的患者, 其治疗获益明显高于全切术, 即使对于复发的患者, 再次手术的代价也未必高于终身服药替代治疗[5]。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甲状腺次全切术较全切术损伤小、康复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提示次全切术更为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替代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次全切术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更小。综上所述, 甲状腺次全切术较全切术疗效更佳, 适合作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首选疗法。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中国首次城市社区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数据发布[N].大连日报, 2010.
[2]刘小仕.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占位病变术后并发症比较[J].当代医学.2014, 20 (12) :38-39.
[3]刘家秒, 谭慧芳.分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J].当代医学.2014, 20 (20) :82.
[4]陈金花.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 6 (5C) :111.
结肠憩室31例临床特点分析 篇11
关键词 憩室病 结肠
资料与方法
2000~2006年收治结肠憩室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5~79岁,平均61.2岁;病史2天~5年。其中以腹痛、便血等为主要症状者25例(80.6%),临床无症状者(亚临床型)6例(19.4%),为体检中偶然发现。
内镜及影像学表现: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内镜表现为:憩室在全结肠均有发现,憩室呈囊袋状向肠腔外突出,有时易与肠腔相混淆,开口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可见局部肠壁薄弱。憩室有单发有多发,大小不一,多数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局部血管紊乱或消失,肠壁收缩及舒张功能减弱,憩室内可有粪便残留。其中8例患者同期行CT结肠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结肠充盈后可见单个或多个向肠腔外突出的囊袋,多有较窄的颈部和结肠腔相通,有时可见局部肠外瘘道的存在。
治疗及预后:无死亡病例,有2例通过非手术治疗(禁食、抗感染、止血等措施)获得改善,29例(93.5%)行开腹手术,行局部肠段切除或憩室切除术,全部治愈,预后良好。
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年龄>60岁者21例(67.7%),年龄<60岁者10例(32.3%);以结肠脾曲作为左右半结肠的界限[1],憩室位于右半结肠14例(45.2%),位于左半结肠17例(54.8%)。
年龄>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发生率(71.4%)显著高于<60岁组(20%),P<0.05。年龄>60岁组出血和穿孔发生率(90.5%)高于<60岁组(60%),P>0.05。年龄>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出血和穿孔发生率(93.3%和20%)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分别为33.3%和0%),P<0.05。
有2例通过非手术治疗(禁食、应用抗生素、止血等措施)症状缓解,29例(93.5%)采取开腹手术,行局部肠段切除或憩室切除术后全部治愈。
讨 论
结肠憩室的病因尚不清楚,亚洲地区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另外,本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关于结肠憩室的好发部位,国内外的报道差异很大,西方以左半结肠多见,国内的报道多显示好发于右半结肠[3]。本组研究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肠管壁的脆弱化,左半结肠憩室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憩室数目和大小的个体差异较大,本组研究显示单发结肠憩室占多数。
多数结肠憩室为亚临床型,可终身无症状,偶因体检时行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被发现。憩室内物质滞留刺激可引起憩室炎,由于憩室壁通常缺少肌层,故炎症极易扩散,形成憩室周围炎及周围脓肿,从而引起腹痛、出血等症状,少数可发生急、慢性穿孔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内瘘。本组研究提示,结肠憩室是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研究憩室并发症与年龄及发生部位的关系,显示老年人群与非老年人群相比较,发生憩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机会显著增加,且发生并发症的部位以左半结肠居多,差异具有显著性,提示老年结肠憩室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多,且发生并发症的憩室部位集中在左半结肠,是老年人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老年患者,要考虑到结肠憩室的可能性。
考虑到结肠憩室的可能性后诊断并不困难,结肠镜检及影像学检查如CT结肠成像等即可明确之。但需注意的是,急性憩室炎时因肠腔内充气压力升高可能诱发或加重穿孔,所以内镜检查时要特别注意。CT结肠成像可以对结肠憩室进行准确的定位,尤其对观察肠腔外病变(如瘘、脓肿等)更有优势,对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憩室合并出血者,因再出血率较高,故宜在一般状态纠正后尽早手术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和穿孔所致腹膜炎及局部瘘管形成者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憩室切除术和结肠切除术等,并确保吻合口远端无病变残留。
参考文献
1 Lin OS,Soon MS,Wu SS,et al.Dietary habits and right-side colon diverticulosis. Dis Colon Rectum,2000,43:1412-1418.
2 Simpson J,Scholefield JH,Spiller RC.Pathogenesis of colonic diverticula.Br J Surg,2002,89:546-554.
残胃癌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篇12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3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残胃癌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性患者19例 (59.375%) , 女性患者13例 (40.625%)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 (58.3±9.5) 岁;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胃镜、钡餐、病理等相关的临床检查, 参照临床诊断标准[3]确诊为残胃癌。通过问诊患者原发病:胃、十二指肠溃疡 (29例) 和胃平滑肌瘤 (3例) ;患者首次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为:BilrothΙ式胃肠重建7例 (21.875%) 、BilrothⅡ式胃肠重建23例 (71.875%) 、Roux-en-y吻合胃空肠2例 (6.25%) 。残胃癌好发部位主要为吻合口 (15例, 46.875%) 、残胃大小弯部 (10例, 31.25%) 、前后壁侧 (3例, 9.375%) 、胃底贲门部 (4例, 12.50%)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上腹不适甚至隐痛、胸骨后有烧灼感、恶习、反酸、嗳气、呕吐等症状, 病情严重患者还会表现为贫血、恶液质、进行性消瘦等。病理检查显示:19例患者为低分化腺癌 (59.375%) ;9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 (28.125%) ;低分化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和粘液腺癌分别为2例 (6.26%) 。根据临床TNM分期, 4例为Ⅰ期 (12.50%) ;6例为Ⅱ期 (18.75%) ;13例Ⅲ期 (40.65%) ;9例为Ⅳ期 (28.125%) 。患者或者家属均在知情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诊断方法
本研究采用临床相关的检查方法如胃镜、钡餐、病理等对入院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1.3 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诊断的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耐受性等方面综合分析, 确定手术治疗的方法, 本研究中根治性切除残胃 (13例, 40.625%) 、姑息性切除残胃 (9例, 28.125%) 、联合脏器切除术 (6例, 18.75%) 、腹部探查+空肠造瘘术 (4例, 12.50%) 。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本研究根据患者5年内生存状况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显效:无病灶, 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 未见病灶转移或者胃组织癌, 患者3年内生存良好, 3年后死亡。好转:病灶切除, 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但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贫血和消瘦, 患者3年内死亡;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1年之内死亡。
1.5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患者发病情况、手术方式、并发症等, 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生存情况以及预后。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各种手术方式后患者1、3、5年的生存率进行计算,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患者的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 设定α=0.05, P<α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残胃癌好发部位主要为吻合口 (15例, 46.875%) 、残胃大小弯部 (10例, 31.25%) 、前后壁侧 (3例, 9.375%) 、胃底贲门部 (4例, 12.50%) ;手术治疗方式为根治性切除残胃 (13例, 40.625%) 、姑息性切除残胃 (9例, 28.125%) 、联合脏器切除术 (6例, 18.75%) 、腹部探查+空肠造瘘术 (4例, 12.50%) ;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术及腹部探查+空肠造瘘术治疗患者 (P<0.05) ,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2;患者术后出现感染 (肺部、切口) 、吻合口狭窄、胸腔积液、脓胸、肠梗阻、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均痊愈, 见表3。
3 讨论
残胃癌已经被临床广大医师以及学者公认为是胃癌发生的癌前状态, 有研究表明, 胃切除后发生残胃癌和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残胃癌发生的主要机制为:胃切除之后机体正常胃黏膜屏障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胃切除手术将幽门括约肌正常功能严重破坏, 导致十二指肠液以及胰液反流进入残胃, 进一步破坏功能缺损残胃胃黏膜屏障功能;将胃窦切除之后G细胞分泌功能障碍, 导致胃泌素减少, 胃黏膜的营养功能出现障碍, 导致胃黏膜缓慢萎缩;细菌长期生长于低酸环境下繁殖速度加快, 尤其具有硝酸胺还原酶的细菌迅速增多, 亚硝胺积聚, 极大程度地增加了GSC发生的危险性;EB病毒以及幽门螺杆菌等感染[4]。
残胃癌的临床特征:翻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研究结果, GSC发病率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59.357%>40.625%) ;GSC多发于首次手术治疗后10年以上患者;采用BilrothⅡ式胃肠重建患者发生残胃癌的几率大于其他手术方式 (71.875%>21.875%>6.25%) ;GSC好发部位主要为吻合口部 (15例, 46.875%) , 且多为TN分期为Ⅲ期 (13例, 40.65%) ;Ⅳ期 (9例, 28.125%) 患者, 其根治性切除率和胃癌切除率低, 5年的存活率也相对较低。
由于残胃癌特异肿瘤生物特性, 外科手术是临床目前唯一有机会根治GSC的方法, 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 主要的术后包括切除病灶以及淋巴结清扫。多数的专家或者学者均认为不论患者处于早期还是晚期, 都应该选择残胃完全切除术进行治疗, 如果发现肿瘤有侵犯周边的组织如胰腺、脾脏、肝脏、结肠等则应行联合脏器切除, 肿瘤浸润空肠则联合空肠系膜全部切除, 有效地提高患者总体预后。对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晚期患者, 采用各种有效的姑息性手术以及短路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 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5]。淋巴结清扫术基本术式主要为D2, 但是在首次进行操作时极易导致残胃解剖位置以及淋巴结流向的改变, 相比于普通的淋巴引流具有明显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逆向引流、通过胃短血管想脾动脉周围淋巴结和脾门淋巴结途径、和胃相吻合的十二指肠以及空肠及系膜方向会产生新的淋巴通路引流、纵膈内淋巴引流等方面[6]。
积极地预防GSC能减少发病率,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7~10], 严格掌握胃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是切除的指征;根据患者的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胃肠道重建的方式, 如果患者病情允许, 尽量选择使用BilrothⅠ和Roux-en-y等反流比较轻的吻合方式, 采用BilrothⅡ则加Braun吻合进行辅助进而减少反流;加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6];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达到显著改善预后的效果以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11,12]。
综上所述, 残胃癌好发部位为吻合口部, 常见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男性患者对于女性, 患者就诊时已经进展为中晚期, 采用联合切除术治疗相对较高, 临床上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存活率, 早期确诊以及合理的治疗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由此, 对残胃癌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 具有十分深远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茂申, 毛伟征, 周岩冰, 等.残胃癌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 2012;34 (3) :236~239
[2] 王忠洋.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44例临床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 钟晓刚, 殷舞, 麦威, 等.残胃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及再认识[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2;19 (1) :20~24
[4] 李小军, 张志强, 许文剑, 等.残胃癌29例临床诊治分析[J].疑难病杂志, 2012;11 (2) :139~140
[5] 蔡茁, 黄志新, 娄安亭, 等.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J].安徽医学, 2012;33 (10) :1307~1308
[6] 赵云刚, 王建庭.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 2012;34 (9) :1364~1365
[7] 肖安.发生部位对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 2012;2 (19) :25~27
[8] 王志权.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临床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18 (3) :93~94
[9] 田永生, 梁寒.残胃癌的诊断及治疗[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20 (8) :675~677
[10] 李清国, 王道荣, 汤劲松, 等.残胃癌与初发胃癌外科治疗及预后的比较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19 (8) :622~624
[11] Rabin I, Kapiev A, Chikman B, 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and carcinoma of the upper third of the stomach.[J].The Israel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11;13 (9) :534~536
【临床特点】推荐阅读:
临床分布特点09-29
临床特点:护理06-19
临床特点处理07-27
临床特点分析09-18
临床幼儿护理特点分析05-19
临床应用及特点06-29
危重症的临床特点09-01
临床和脑电图特点07-19
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10-01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