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

2024-08-16

农村空心化(精选12篇)

农村空心化 篇1

农村空心化现象是中国农村发展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是当前国家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 MP)认为,城乡间预期收入的差异是推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经济因素[1]。同时国内学者从城乡规划[2]、村庄空间形态[3]等视角,阐明了“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并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综合性、动态性、地域性,从中提炼发展了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及农村空心化调控“三整合”等基础理论[4~5],但缺少从理论上对山区地域空心村进行深层次探讨。本文通过对地质构造复杂,土地资源稀缺、城镇化进程缓慢、交通十分不便的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控调机制及其深层次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山区空心村治理的有效措施,对当前全面开展的土地整治和宅基地管理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山区农村空心化表象透视

(一)概念解析

从地理学(聚落空间形态)的角度来看,“空心村”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新住宅向村庄外围及道路两旁发展,村庄内部出现大面积的空闲宅基地的一种“外实内虚”、“新边旧心”的空间形态异化现象[6]。从经济学角度将空心村定义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的青壮年劳动力且大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批的流向城市,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村庄,农村建设失去了主力军,从而导致农村经济萎缩、人才流失的现象[7~9]。现存的农村空心化的概念,大多是这两种意义上的综合。

(二)农村空心化的特点

由于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的空间形态受交通便捷的影响很大,因此,它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距离公路主干道越近,农宅的质量水平越高;(2)距离公路主干道越近,村庄的人均占地越少;(3)距离公路主干道越近,村庄人口密度越大。

(三)农村空心化的表现形式

在自然状态下,村落的空间演化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平缓的过程,而且一般呈现向心性的集聚态势[1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农民在村外和公路附近建设新房,乡村建设用地外延内空,农村聚落逐步空心化,导致许多农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村庄中心衰败,外围扩展无序的“空心村”现象[11]。对地处重庆市武陵山区的黔江区所辖舟白、石门、蒲花、桐木、堰塘、濯水、三门、路东、平坝、五台十个村(该十个村是典型的老、少、山、穷地区,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化转移并未带来农村居民用地的相应流转置换,村庄呈现明显的新旧农宅闲置)进行调研发现,按照空心化演进过程经历出现、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期五个阶段[4],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正处于兴盛期向稳定期的过渡。空心化典型的形式是多核型跳跃式[2,12],且新宅多建于村庄外围和公路主干道两侧。这种多核型发展模式是由山区本身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农户居住相对分散造成的。

二、山区农村空心化调控机制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经济统计指标来自重庆市武陵山区的黔江区所辖舟白、石门、蒲花、桐木、堰塘、濯水、三门、路东、平坝、五台十个村的2008—2009年农村经济统计报表,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实地调研所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农村空心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分析主要调控因子对重庆武陵山区的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二)空心化调控因子主成分分析

调控是指在尊重空心村演进的客观规律,把握系统内部各种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为实现空心村的转型,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关联的系统或系统要素进行干预和调节,使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达成理想状态的过程。两种关联的系统要素称之为调控因子。通过对黔江区所辖十个村调查发现,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自然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小,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构成了在中小尺度上农村宅基地的废弃、闲置。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复杂的社会经济要素组合成几个主要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

依据专业知识和已有社会经济资料,现选定八个因子作为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进程中主要的调控因子:X1为农民人均纯收入、X2为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X3种粮直接补贴、X4为农村金融投入(指政府每年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X5为外出打工人数、X6交通便捷度(交通便捷度=农村道路所占地面积/农村总占地面积)、X7为培训技术人才数量(指农村每年派出培训人员的数量)、X8项目审批周期(指每年所批复的项目数,求五年的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的特征值、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第一、二、三主成分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9.334%,故选取三个主成分。由因子载荷矩阵表3中各因子在三个主成分中载荷系数的大小可以分析出三个主成分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第一主成分与X2、X4、X5、X6成很大的正相关,第二主成分与X1成较大的正相关,第三主成分与X3、X7、X8正相关性较为显著。结合各变量的实际意义,归纳重庆市武陵山区调控因子为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因子、农民购买力因子、现行规划管理制度因子。

(三)调控因子实际影响分析

1. 城市化发展及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因子的实际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外出打工人数X5是由城市化迅速发展所引起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X2、农村金融投入X4、交通便捷度X6代表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些因子占54.116%的贡献率,对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的演进影响十分明显。从十个村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外出打工人数已超过50%,村庄对人口的吸引力降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低层次的农业结构降低农村的吸引力。在所调查的十个村中,多达五个村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10%以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由此可以看出,空心村是由于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转变造成村庄内部建设用地闲置[3]。(2)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重庆武陵山区十个村的交通便捷度仅在0.27%~2.4%之间,农村的金融投入也较少,在农民对交通便利的需求下,不断向村外和公路主干道两侧修建新房,加之宅基地浪费严重,加快了旧宅的废弃、闲置速度。

2. 农民更新住宅的意愿和能力与现行规划管理制度因子的实际影响

农民人均纯收入X1是农民人均购买力的体现,培训专业人才数量X7、项目审批周期X8代表现行的规划管理制度。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原有住宅面积小、区位差和房屋质量低下与村庄外围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形成明显对比,促使农民放弃旧房另辟新址建房。同时,现行法规对废弃宅基地的处理没有具体规定,在量大面广的住宅更新过程中,农村宅基地表现出粗放发展的势头。然而重庆武陵山区,村庄规划至今仍未落实,70%的村级干部规划意识浅薄,认为村庄规划可有可无,各村相关技术人才的培训没有得到重视,农民建房速度远远大于废弃宅基地复垦速度,土地产权不明确,对空置户缺乏相应的管理。

三、山区农村空心化调控措施

(一)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增强农村对人口的吸引力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成为农民选择住宅的基本条件。通过调查发展,农民之所以在村外或公路主干道两旁新修住宅,主要是因为村庄内部交通十分不便。这样就需要对重庆武陵山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减小城乡差异,提升农村对人口的吸引力,使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人口流动等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农业集约、节约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吸引一些资金雄厚的工商企业家投资农业开发,缓解国家、集体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同时引进外地人才、技术及管理经验,为发展高效农业创造条件。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入新机制,促进重庆武陵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开展农村用地规划,引导农村实心化发展

从重市武陵山区目前情况来看,村庄规划尚无普及,在生态植被脆弱、耕地面积稀缺的山区,部分土地已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因此,需对农村土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有序管理,引导农村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加强宏观调控,依法管理宅基地

政策是土地利用的直接决策因素,它通过管理政策、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直接影响着空心村的形成与演化[5]。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重庆市武陵山区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对农村住宅用地的监管力度,首先,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用房占地面积,对重庆武陵山区现有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结合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其使用年限。其次,鼓励进城定居的农民,对其宅基地进行有偿转让。最后,做好废弃宅基地善后处理工作,对部分可以转变为耕地的宅基地进行土地流转,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占补平衡。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尤以城乡差异较大的山区为最。通过对重庆武陵山区进行实地调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发现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是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购买能力增强与现行规划管理调控手段乏力等因素发展不协调引起的。这必然对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鉴于此,提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开发,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开展农村用地规划,加强政府对农村住宅用地的管理等相关措施,以促使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人口流动等方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山区,农村空心化,城乡统筹,调控因子

参考文献

[1]HARRIST J R,TODARO M 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J].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70,(1):177-184.

[2]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6):8-13.

[3]张军英.“空心村”改造规划设计探索:以安徽省巢湖地区空心村改造为例[J].建筑学报,1999,(11):12-15.

[4]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

[5]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10.

[6]张昭.关于河北省空心村治理的理论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7]童荣萍.“空心村”现象的科学认识及治理[J].农村经济,2006,(10):25-26.

[8]曾学龙.贫困地区“空心村”现象的出路与新农村建设探讨[J].甘肃农业,2006,(10):31.

[9]钟勇.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问题探讨[J].桂海论丛,2006,(4):19-21.

[10]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3):257-262.

[11]尹昌斌.中国未来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1):29-32.

[12]许树辉.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1):11-12.

农村空心化 篇2

--“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山西省永和县赵家沟村归来有感

2013年6月12日-18日,笔者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实践活动,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临汾市永和县的坡头乡的赵家沟村驻村5天,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分别入户或到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累积交流农户20余户,与30余位县、乡、村的基层干部,以及10余位乡小学教师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流。在驻村生活和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充分感受到了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村近年来收入增长对“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强烈感受到在当前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山西永和县和赵家沟村发展现状

永和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东邻隰县,南连大宁县,北与石楼县接壤,西与陕西延川县一河之隔。全县人口6.4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辖2镇5乡,79个行政村,306个自然村。永和属十年九旱,属雨养农业县。全县土地可利用面积169.5万亩,人均占有26.25亩,现有耕地面积34.7万亩,人均5.37亩;基本农田11.8万亩,人均1.87亩,林地面积66.4万亩,其中乔木林31.39万亩,经济林35万亩。林木绿化率36.5%,森林覆盖率17.3%。目前红枣、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2010年底,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35.5万亩,产量达到1700万公斤,经济林产值达到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具有丰富的煤炭、煤层气等地下资源。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亿元,资产投资完成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1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616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63%和31%。赵家沟村是坡头乡呼家庄行政村中的一个自然村。呼家庄共有农户146户,人口523人,耕地总面积7000多亩,其中包括退耕地1800亩。5200亩的种植土地上,沟坝地1600亩,其余是坡地。赵家沟村,现有村民65户,234口人,除去外出务工人员和读书人员外,在村常住约130人,其中低保户9户、五保户1户,耕地面积2500多亩,其中平地600亩,主导作物是玉米、核桃,核桃有1300多亩,3万多株,已发展养猪户8户。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即使山西永和县赵家沟这样偏僻较穷的山村,国家取消农业税、种粮直补、退耕还林、新农合医保、养老、危房改造等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老乡们的生活虽然还比较困难,但是比前几年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不低。

二、“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现状

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赵家沟户籍人口数234口人,在村常住约130人,基本上就是老年人和儿童。经我们与河北、湖南、内蒙等其他省的“百村调研”的同志们交流,其所在的农村也都基本是这种状况。农村人口外流在给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农民荒”和“撂荒”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近几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下,“民工荒”的问题时而引起普遍关注,所谓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问题的讨论也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就在公众对“民工荒”问题寄予注意的同时,却将藏匿于“民工荒”背后的另一种“劳工荒”现象--“农民荒”给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屏蔽掉了。何谓“农民荒”,相对应制造业的“民工荒”来说,就是从事种植粮食等农业的合格劳动者(农民)的大幅减少。“撂荒”就是有耕地没有种,成为荒地,这是农业中的“开工不足”。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事关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大局。据报道,在全国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地区的农村,土地撂荒的面积并没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强而减少。相反,随着农业高成本、贫富差距拉大的种种现实,部分农民认为“种地不如打工”,使土地撂荒的面积有增无减。

在我们调研的赵家沟村目前的2500多亩耕地中,还很少有撂荒的现象,但是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目前种玉米、核桃等的主要劳动力都是60岁左右的农民,纯朴的农民大叔大娘,出于对土地和耕种的自然感情依然坚守耕作,但是现在每人平均要经营20-30亩耕地,劳动力严重“超负荷运转”。二是种田辛苦而收入少。该村农民基本上早上5点起来下地,晚上8点回来,带着干粮和水,栉风沐雨,锄禾日当午,有的田地在5公里以外,有时候就要在地里过夜;据农户介绍,一年收获玉米约3万斤,销售收入3万元,种子化肥等成本投入1.3万元,如果计算上每天的劳动力成本70-80元,一年到头净收益率很低。三是目前农村已经出现种粮的农民不足,再过5-10年,这些老人无法劳作之时,种粮主产区的劳动力将后继无人,据调查了解,青壮劳力由于种地纯收入太低、种地条件太苦和不体面而不愿回村耕种,青年一代农民 “打工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加和谋生的主要办法”、“城乡流动、迁移并定居城市日渐成为农民的最高理想”,即使他们在外务工遭遇困境返村,由于务农经验严重缺乏,也成不了合格的农民。四是在这些地区土地流转在制度上和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加上种地的低利润率,社会资本进入正常闲置土地进行耕种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尽快解决,若干年之后,“农民荒”将不可收拾,农村已经存在的“撂荒”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加上粮食生产的时令性,一次发生,影响一季,持续发生,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农村义务教育面临“人去楼空”的严峻形势。

我们调研所在的坡头乡在上世纪年代全乡小学生最多时约有800位,2007年减少为200位左右,2009年开始减少为90位左右。现在全乡已经没有初中学校,原有的初中改成了中心小学,有教职工24位,现在中心小学只有68名学生,其他行政村还有四所小学,共有21名学生,平均每个小学5名学生。中小小学的1-6年级分别只有13位、9位、10位、11位、14位、11位小学生,3700平米的校园面积,正在新建的校舍总投入130万元,如果学生继续减少,国家对学校的教学、住宿等基础设施、教职工的经费财政投入将面临巨大的浪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将受到极大影响。原来乡里建设的行政村小学,有的已经只有几个学生,有的校园已经撤销而“人去楼空”,改作“养猪”、民房等其他用途。据调查了解,乡村小学学生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三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的适龄儿童的减少,近年来该地农村大多一户家庭只生1-2个孩子,而上世纪大多4个孩子左右;二是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带走了适龄儿童;三是乡村学生到县城、城市等教育条件更好的地方上学。

此外,在我们的调研中,农村学校民办教师的“同工不同酬”问题比较突出,永和县中小学共有30名民工教师,占,其中坡头乡小学有一名,据校长介绍,民办教师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上都很出色,但是工资待遇仅为“公办”教师的1/4左右,“公办”教师每月工资为2000-2600元,民办教师每月仅为670元左右;民办教师的处境让人心酸,每次年底公办教师发奖金的时候,校长都让民办教师不来上班,怕民办教师因为没有奖金而感觉不公平和难过。

(三)乡村政权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面临严重挑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的各项涉农政策在乡村的贯彻落实,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维护乡村生产生活秩序,都需要乡村基层干部具体实施。在永和县这样的农业县,伴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的普遍外出务工,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干部队伍建设面临严重挑战,我们所在的赵家沟村平时看不到青壮年村民,基本上年轻的夫妇都外出务工,留村的主要就是老人和儿童,村里的主要青壮劳力和主要干部就是村支书一人,村委会每年包括工作补贴在内的工作经费只有3万多元,他要服务包括赵家沟村在内的呼家庄行政村共146户、523口人,事无巨细,疲于应付。乡党委书记、乡长应同样面临这样的工作状况,在我们驻村的一周内,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除与我们交流外,每天从在到晚都是处于上下奔波在全乡各处田间村头。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广大乡村干部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创业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村优秀干部的先进典型。但是,在乡村政权组织和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科学素质、工作方法、党性修养还存在“短板”的情况下,更为严重和紧迫的问题是乡村干部队伍“人员短缺”、“后继无人”。

(四)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处于被消失的前夜。

目前,由于人口大量外流,留守的村民除过偶尔看电视和电影下乡外,赵家沟村的传统文化生活基本处于空白,传统的社戏、戏曲、民俗活动已经基本上“曲终人散”,赵家沟村的古戏台已经破败不堪、长满杂草。按照目前的趋势,再过10到20年,随着老人陆续过世、儿童外出求学,赵家沟村这样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生态村落,可能将面临“空巢”的境地,在赵家沟这样的村庄,农村的传统和文化生活形态将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往事。这样的情况在南方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同样触目惊心。据报道,在广州清远连州市文化广场旁,乘45分钟的公共汽车,再徒步40分钟的山路,穿过连绵山坳,便到了河背村。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与农耕文化和生活形态密不可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以“消灭”农村、消灭农耕文化作为代价,如果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不复存在,“水泥森林”和“鸽笼生活”覆盖神州大地,那么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代价就太大了。

三、“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原因解析

经研究发现,“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现象正在我国内地部分农村上演并日显严重,这不仅将对“三农问题”的终结产生深刻影响,亦将给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等带来诸多变数,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共同原因是当前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向城市的单向输出,即在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农业和农村投入产出率相对较低、相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较差,农村的人才、劳动力、资本、消费者(孩子上学、就医等)持续、单向的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资本和劳动力净流出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临近城市以外的农村较为明显,尤其是以种粮为主的农村。

进一步思考发现,农村劳动力和资本向城市的大量流动,并非是资源有效配置、要素重新分配的新形式,而是城市又一次对农村的“汲取”,只是“汲取”的不是“资源”,而主要是劳动力。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城市凭借着对农村的相对优势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向城市,这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却也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过度外流”。我们到农村调查不难发现,全国各地乡村所聚集和留守的全是妇女、老人、小孩,青壮年劳动力在内地众多农村已近乎绝迹。

虽然农村农业向城市和工业的劳动力、资本流动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是,纵观世界工业化国家,乡村“空心化”却不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必然结果。目前这些现象有的地方刚刚出现苗头,有的地方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尽快研究应对,以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单向度的城市化战略如若不改变,不只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而且中国农业发展的后劲将彻底丧失,最终只能是农村、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愈演愈烈。

四、有关政策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民荒”和“撂荒”问题。

“农民荒”、“撂荒”,正困惑着打工者众多的农村地区。解决“农民荒”、“撂荒”问题刻不容缓。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中央要求,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2020年。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保住18亿亩耕地,最重要和实际的是要“保住耕种18亿亩地”,“有地必种”比“有地可种”更为重要。如果有地无人种,或者耕种程度不足,将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开工不足”,必然导致全国范围的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和引发通货膨胀,并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国际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作为13亿人口大国,我国确保粮食安全不能寄托于国际市场,必须依靠国内基本自给,自给率应达到95%左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的问题,必须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调节粮食生产的“利润率”这个支点,从降低投入与提高收益的角度调节“撂荒”行为。

建议一,完善和调整城市化战略和模式,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真正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落实和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的要求。

建议二,价格和补贴,重点是价格。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依然偏低,这直接导致种粮相比其他行业的利润率低,需要逐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粮食价格提高了,农民才能根本上有种粮的积极性。调研中也发现,种粮农民近年来最大的收入增长是得益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建议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将稳步提高粮食市场价格作为粮食价格调控的指导思路。种粮的财政补贴,由于政策执行成本、存在的“骗补”现象、对市场价格的扭曲效应等问题,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建议三,完善农产品补贴政策。一是继续完善鼓励农业生产的种粮补贴政策。自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以计税耕地面积发放补贴资金的方式一直面临质疑,时有村民在网络论坛反映补贴没有和实际耕种挂钩,媒体报道也是有报道“骗补现象”,这是补贴政策执行难留下的政策漏洞空间。二是建议财政补贴的侧重点从“补耕地”改为“补餐桌”。在将针对种粮补贴政策作为鼓励农业生产辅助手段的同时,侧重研究对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乡中低收入群众的影响,予以财政补贴。把补贴给农产品的终端消费者,由于城市中的政策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较好,政策的漏洞小,同时这种补贴对粮食价格市场信息的扭曲效应小,有利于农业企业、农户等各方面的种植行为决策,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建议四,研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制度。农村撂荒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转包、转租、互换、入股等多种。推广一些地方建立的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转做法,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作用,使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可以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或由村委会收集农民土地流转意向信息、将规划范围内的农民承包地“反租”过来,平整后将连片土地公开招租给经营户或社会企业,从事集约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经验权流转收益,又可以外出务工或者就地务工。建议五,研究国有资本进入规模化农业生产领域。在当前粮食价格还不能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撂荒土地的区域,农户和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国有资本弥补“市场失灵”,建议成立省级国有粮食种植企业,按照县域组织粮食生产,确保在“有地可种”前提下的“有地必种”。同时,在企业大规模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情况下,要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事关全局。“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李昌平均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要稳定联产承包制,要学习日韩的成功经验,要避免重蹈农民失地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的“菲律宾模式”。

建议六,发展现代农业,应对“农民荒”。农业人口日渐减少、传统农业文明日渐衰落是社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的最终出路,也是农业人口日渐减少、传统农业文明日渐衰落的需要。由于传统农业在资源配置上已经达到了极限,改造传统农业最好的办法是引进现代技术。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同志在谈“四个现代化”思想时就提到了农业现代化问题。现在,虽然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离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前,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鼓励规模化农业生产、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完善农机具补贴政策、加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交通和气象等设施、完善农村物流条件,稳定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应对农业人口后继无人的困境。

(二)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

由于农村适龄儿童的大幅减少,并且趋势更为明显,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需要随着“服务对象”的转移而转移,根本的解决之道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县城、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学校规模,平等的对城市户籍和流动适龄儿童提供义务教育。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校舍建设的前瞻性,摸清情况,提早应对,对于一些尚未投入农村校舍建设的县域要集中力量办好县乡中心校,暂缓建设新的村小学,加大中小学生的住宿补贴和伙食补贴政策力度。

(三)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需要新思路。

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权组织建设是受干部队伍影响的。乡村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一是要继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科技文化素质、转变思维方式、改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加强党性修养;二是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对于条件艰苦地区的乡村组织要加大补贴,以吸引合格人才从事乡村干部工作;三是要把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放在解决农村“空心化”、城市反哺农村的大框架下考虑进行。

(四)适当集中:拯救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

对于山西永和县这样的农业大县,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农村的凋敝是短期内难以避免的,建议在集中建设县城的基础上,加大对地理位置分散的农村整合力度、推进坡地梯田退耕还林、完善农田流转和转租服务,将人口大幅减少的农村适当集中,规模化的提高基础公共服务水平、保留和恢复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建筑群落格局的改变必然改变生活形态,生活形态的改变必然改变文化习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消灭农村”。在这个进程中,要避免“消灭农村”、单纯以城镇化替代农村、以单元楼替代村庄。

五、结语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农民幸福,则国运盛、民心稳、社会和谐。当前,新时期“三农”问题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对其存在的问题依然要保持密切关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农民向产业劳动者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水平和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因单向度的城市化政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过度外流,加上资本等外流,而使农村“空心化”,农村生产日渐萎靡、农村社会逐渐凋敝,“农民荒”应然而生。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出现了“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国情变化。

如何应对农村空心化问题 篇3

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留守人口规模扩大,全家迁移现象增加

1.留守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家庭基本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体,造成三大留守群体,改变了农村家庭的存在方式。

2.全家迁移。在调查村庄出现了大量全家搬迁的现象,而全家迁移现象是造成耕地抛荒和农村住宅荒废的主要原因。

(二)农业劳动力紧缺,呈女性化、老龄化现象,耕地抛荒

1.农业投入减少。农民倾向于种植劳作较少的作物,而减少耗费劳动较多的作物。

2.耕地抛荒。由于种粮补贴按耕地面积补贴,而不按实际种植情况补贴,在一些农民看来,拿补贴不种地去打工比拿补贴种地还更具有经济效益。

3.耕地流转程度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在空心化严重的村庄,农民外出打工空留出来的耕地没有人承包流转。“空心化”的村庄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发展出专业合作社来组织他们的生产。

(三)建新房弃旧房,空心村问题严重

农村住宅空心化的演变趋势:

1.交通不便的自然村落面临着逐渐消亡处境。

2.交通便利的村落或城镇面临着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外扩内空”,侵占耕地的现象严重。新增居民住房随交通干线延伸,这就导致村庄散乱、缺乏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难、侵占耕地现象严重,一户多宅现象在空心村的蔓延。

(四)农村组织发展落后,农村社区治理水平不高

在空心化村庄的背景下,村民自治进入低水平重复,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难以执行。在较低的村庄治理水平情况下,原子化的农民难以合作,各种合作组织成长缓慢。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应当是二元城乡结构下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化速度产生的。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无法享受城市部门提供的稳定、充足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社会公共服务,他们就无法放弃基于农村户口和土地使用权而带来的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二)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民乡土情结,导致“人走地留屋留”

1.我国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农业效益不高,土地难以产出利润时,农村中的耕地粗放经营和撂荒,难以形成有效流转。

2.宅基地取得的无偿性、使用的无限期性以及无留置成本性,使得村民更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宅基地。

3.粮食直接补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民享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

4.农民对故土家园、乡村生活的眷恋等也令农民不愿意放弃村中住宅和耕地。

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分析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等等。

(二)加强农业投入,发展旅游农业等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增加农业效益

在耕地资源少的地区,农业比较效益较低,从事农业难以吸引农民,造成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匮乏和耕地抛荒等空心化现象。在这类地区,不仅要加大农业投入,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如发展“农家乐”、旅游农业、创意农业等,增加农业效益。

(三)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组织的发展

要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包括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等。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在培养新型农民的同时,还要注意推动各种农村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的良好发展。

(四)加强村庄规划,合理进行宅基地整治

对于日益消亡的自然村落,建议鼓励恢复原始生态环境。要因地制宜,根据村情不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宅基地整理与小城镇建设,中心村的扩展与自然村合并结合起来,使村庄建设既不浪费土地,又能满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五)提高村庄治理水平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要根据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实际情况,增加外出人口作为村民代表的比例,合理调整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村委会选举时间,严格控制委托投票,从而保障外出流动人口能够参与到村庄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来。

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研究 篇4

关键词:人口迁移,农村空心化,对策

农村人口一直向外面流出让农村常年居住的人口不停地在减少, 促使了空心村的出现。现在深入农村调查, 村庄里基本上见不到年轻人乃至中年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或打工或经商, 农村里面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的空心化不仅仅是劳动力的外流, 还有资金的流失、教育、科技的流失。农村空心化应该以处理好人口空心化为中心, 把处理好农村科学技术空心化、农村社会服务的不到位和资源利用不能达到最优化, 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空心化作为突破口。根据农村空心化突出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1 农村空心化内涵

农村空心化的定义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释, 从地理学方向进行研究:把农村空心定义为农村向城市的过渡, 发展过程中因为农村人口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引起“人走房空”, 以及建造房屋所占用的土地通常存在另选建造地, 原来的旧房便空置在一边, 重新修砌的房子多数是修在旧房的外面, 导致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减少、原有的住房土地被闲置废弃, 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循环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展开研究的:把空心村定义为农民、资源从农村里面地区资源先天不足地区向外面条件好地区以及城镇移动, 使得村庄农村人口流失、房屋没有人住。

2 农村空心化表现形式

2.1 农村土地空心化

农村土地空心化主旨的是:“土地被抛弃, 重新修建的房子随意占用耕地, 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人走房空, 被抛弃的可使用田地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面积一直在减少的状况。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 2008-2012年, 中央一次一次不断将资金投放于农村危房补助达到731亿7200万元, 扶持1033万四千户贫困农户改造危房。数以万计的农村贫困人群已经离开了用泥和草混合建造的破烂房子、土坯房等危险房子, 很多农村家庭都拥有了崭新的房屋。

2.2 农村公共服务空心化

现在中国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很多到外面打工的人都不带孩子一同前去, 将他们的子女留在乡下。现在已经有五千八百万的农村儿童没有父母在身旁。再加上财政税收制度与“分级管理”教学体制不协调, 地方财政力量薄弱不能承担太重的负担, 没有稳定创立学校的基本条件的支持, 教师工资不能及时发放, “民转公”难以实行, 农村税费改革使得教育拖入锐减。最终导致教师流失问题严重, 从而加剧农村教育的空心化。财政支持的重点不突出,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民看病难, 看病贵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3 农村空心化的影响

3.1 粮食产量下滑

农村可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数量、资金和农业技术是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生产资源约束。农村中可以从事劳动的力量持续不断地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转移, 粮食生产受到资源约束的因素不断增加, 粮食需要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不然会影响到我国粮食的供给安全。到了21世纪以后, 我国粮食总量连续8年供给量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量, 粮食自给率最低可以达到87.56%, 是我们国家建立到现在的最低值。2008年粮食收成情况很好, 总共收到的粮食达到52871万吨, 我国开始步入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另一个前景, 后来的金融危机却给粮食生产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3.2 土地抛荒严重

2012年全国整整一年土地被抛弃的面积达到三千万亩, 全国耕地面积十八亿两千六百万亩。根据统计可以看出, 2012年湖北省全省313.5万亩耕地面积被抛弃, 总体耕地面积为5023.95万亩, 抛荒的比重上升到6.24%的样子。2012年广东省耕地面积4317.75万亩, 广东省土地被抛弃现象十分普遍偏远地区这样的问题更为严重。该省南部偏远地区因为水利设施的短缺使得陆丰市河西镇湖田村、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鱿鱼两个村庄抛荒现象非常地严重。

4 我国治理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某些农民不愿意承担农业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农业生产结构你的不合理是的这些农村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甚至有些人就处于贫困状态。建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激励办法, 完善高等院校科学技术研发的人与企业有才华的人的流动, 推动科学技术研发成果运用、处理、收益、管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转型。

4.2 增加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投入

第一, 中国政府要加大对惠农的财政支出, 主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的支出范围, 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让供给渠道不受到阻碍, 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调动市场和社会种种方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学利, 张少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6) .

农村空心化 篇5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非农化的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当时的二元社会体制下,空心村的产生有了可能。在经济,自然,社会文化以及制度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空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范围越来越广,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我国农村“空心化”这一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影响;对策引言

空心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城镇化过程中发生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对于农村“空心化”,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程连生、冯文勇等,把相对成新原则、功能转换原则、绝对抛弃原则、人口锐减原则作为界定空心化聚落的4个条件集,将空心化聚落定义为“居住在农村的住户,在空间欲望驱使下逐渐向周边新扩带迁居,导致原聚落成新度下降、非居住房屋增加、废墟面积扩大、人口密度锐减,并与新扩带形成强烈反差的一种聚落形态。由原来成新度相对均质的聚落,发展为新旧二元结构的空心化聚落的过程”。这一概念完整而准确地概括了农村空心化的特征。

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的出现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大批农民工的进城, 而且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 剩下的则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 这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空心”;而受前者的影响,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出现,它具有以下特点:随着距离村庄地理空间距离的加大,农庄的质量水平呈现递增状态,村庄的人均占地呈现递减状态,村庄的人口密度呈现递减状态,家庭规模向小型化转变。

本文将以空心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机制,以及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2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2.1当前的现状

统计发现,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43%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约90%的村庄和耕地。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及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成为城市化和城乡土地利用配置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1

hm2左右,多在0.200 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来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 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 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调查显示,山东临朐县2001 年出现了80多个“空心村”, 河北石家庄在2002 年6 月前有201个“空心村” ,到2003 年5 月,河南省临颍县326个行政村已有三分之一形成“空心村”。

随着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投资比重增大。农户逐渐向周边地带如耕地上迁居,一旦有一户人在耕地上建房,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这种占地具有放大效应。原来的大量耕地遭到破坏,人地矛盾加剧。

2.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2.2.1 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农业的发展,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经济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量条件好的农户已经具有了更新其住宅的能力。城市吸引了许多农民进城来工作,却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保障,进城的农民无力在城市购买住房,只能在农村置地建房。

农村“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的快速变迁, 加剧了分家立户及其建房高潮的到来。原有旧住宅环境较差、面积偏小等固有缺陷, 促使农户住房投资区位的明显改变[ , 从而使旧宅基地的废弃或闲置成为可能。而交通线的一侧或两侧,土地利用空间更为广阔的村外成为建新宅的首选。

2.2.2农民对住宅的要求更高

旧有的聚落形态特征是住宅建设布局无序,宅基地缺乏统一规划,邻里间隔小,房屋采光、通风效果差,且每户的住宅面积也很小,加上道路狭窄,排水排污能力差等多种因素互相交织,使人们在选择宅基地时不会对旧宅基地产生偏好。而迁居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势,地貌,河流等人居环境更为理想,住宅用地的扩展空间大,农户建房的随意性和自主性更强,这样新宅会更宽敞,舒适。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对住房环境、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废弃旧宅基地建新居成为可能。

2.2.3农户主体观念狭隘

受传统消费观念的支配,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对建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建房欲望的扩张必然导致村子向外围扩张。同时中国人又极富虚荣、攀比之心。因而大家都想往村子外围和马路边上建房,用房子来挣面子。这种攀比、虚荣之心也促使农民向外围建房。最后,中国农民建房选址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特别重。很多人选址不是按照村里规划来,而

是请“风水先生”看风水,抢龙头宝地。而已建新宅的区位又潜在的影响了农户对宅基地的选

择。一些素质较低的农民珍惜土地和法律观念淡薄,于是大批农户相继搬到村外,宅基地占地面积迅速扩展。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已经不能给农民带来高收益,新宅建成后,许多农民依然选择外出务工,形成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居住空间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恶性循环。

2.2.4制度不完善,规划管理滞后

根据《土地管理法》“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的规定, 农户新批宅基地必须用旧宅基地来置换, 房产归房主所有, 限期在一定时期内拆除旧房。但是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的农民并不多,并且没有严格的相应惩罚措施。我国目前比较成体系的土地使用制度只适用于国有土地,对农村的使用制度至今无实际可行的法律法规。宅基地的无偿无期使用是农民滋生超标抢占宅基地的根本原因所在。宅基地管理,耕地保护的正常实施所依靠的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发展规划也普遍缺失,或是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

3.农村“空心化”的影响

3.1 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村落空心化是与居住用地的扩展相伴而生的,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双重浪费。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9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0.43 ,我国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猛增,同时又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地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由于空心村是一种核心和边缘的空间分异现象,空宅地,废弃地大多位于村中央,这对以后的村庄改造以及退耕还田造成一定的困难。

3.2 稳定的人居关系遭到破坏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聚落较为稳定和协调。住宅空心化不仅会影响和改变着农户间睦邻友好的关系和农村的干群关系,而且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旧宅更显区位差,内部出现萧条景象,交通更加不便。旧村的养老问题,改造问题,以及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农村的不安定性因素增多。随着住宅用地的扩张,势必加剧农村人地矛盾。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社会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民富裕、农村振兴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空心村”继续蔓延将导致农村居住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势必造成这些闲置土地升值,由此引发家族内或家族间的矛盾,既不利于农村的繁荣,又威胁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3.3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

住房投资比重大,生产性投资不足, 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农民把所有积蓄都

投到房子上了, 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低。同时, 用于住房的投资多了, 用于其他生产性投资的资金自然就少了, 这影响到农村扩大再生产能力, 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真正的繁荣。

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人才短缺、资金流失、土地抛荒、组织涣散等问题趋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

社会现代化必须是人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农民。随着大量素质较高的农民外出务工,目前农民的素质与“新”相去甚远,这不能不说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远忧。

4.农村“空心化”的解决对策

4.1对空心村进行改造

农村“空心化”问题与国家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扎实推进我国空心化村庄整治势在必行。

顺应村庄演变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空心村,改善村内的卫生条件和空气质量,交通条件,优化村内居住环境。在旧村建一些娱乐设施,公共设施,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因地制宜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宅基地。

鉴于空心村改造过程中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借鉴城市经营理念进行“村庄经营”,即对村庄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等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为“空心化”改造筹措资金。

4.2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2004 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 对如何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提出了一些可操作、实用的措施;《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也对宅基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要求, 宅基地的集约利用受到极大的关注, 要实现村庄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空心村”改造势在必行。

制定10年发展规划目标,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和跟踪制度。修订完善的农村宅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在政策法规方面为解决多占、超占、强占宅基地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政策法规依据。减少农民对宅基地需要的压力,以“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拆迁、统一建设”为主要手段,通过行政、法律、经济途径管理农村建房,开展宅基地整理,向旧村要地。促使宅基地使用有偿有限化,同时培育宅基地转让市场,针对新占宅基地实行征税,提高土地使用的边际成本。

4.3大力促进农村城镇化和集镇城市化,统筹城乡就业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允许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同时让大量的农民同时进入城市,城市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压力。

因此,统筹城乡就业至关重要。

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等,倡导农民工就近就业。

4.4加强对农村建房的技术支持

空心村的形态特征非常直观,但其发展机理,动力及过程却十分复杂,亟需理论创新和科技支撑。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推进乡村聚落由“生活”功能向“生活,生产,生态”的多功能转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面开展农村用地规划应首先进行在村组一级基础上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的地域范围和边界红线。规划引导建房朝向一致化,房屋间距最小化,既有利于村庄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村内居住环境质量,又可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宅基地。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现状,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坚持集约用地要求,强化农民居住质量,鼓励开发兴建农户多层住宅小区。同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细化建新拆旧规模、用地布局,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约束和控制村庄外延,道路、通讯、电网改造和环境保护等分项规划要与村庄规划修编同时展开、同期实施,规划要注意区分类别和有一定的超前性。

4.5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工具,加大对科学文明的宣传力度,减少“风水”等思想在住宅建设中的影响,淡化农民在建房上攀比,跟风的观念。同时加大对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对国土资源的隐患意识,引导农民合理分配生产性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健康,长足发展。

统一了标准, 排除了不平等、不公正、不透明的建房占地, 从根本上消除纠纷和矛盾,改善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

5.小结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3 年3 月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知, 全国土地开发

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1340 万公顷(20100 万亩), 其中全国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600 万公顷(9000 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 %。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 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86.67 万公顷(4300 万亩),约占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的48 %。我国耕地补充潜力巨大,尽管如此,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机械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为保住我国耕地的18亿亩红线,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农村“空心化”这样浪费土地严重的影响农村长足发展的现象,应该尽快予以整治。

参考文献:

[1]王海兰.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J].农村经济, 2005,(9): 21-22.[2]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J].城市规划, 2001, 25(6): 8-13.[3]冯丽.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调控机制探讨.理论界, 2008 ,(2): 174~175.[4]单胜道.“空心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农村经济,2000(3): 242-245.[5]张春娟.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J].哲学视界,2004(4): 83-86.[6]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

学,2005(3):257-262》

农村空心化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篇6

【关键词】空心村;农村空心化;空心村治理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剩余劳动力也增加了,外出务工也就增多了。虽然从2004年国家逐步减免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农民进城的脚步并未停下,农村人口外流不断增加。[1] 截至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相比上年继续减少。农村流动人口总量大幅增加,结构年轻化。[2]2013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33.7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流动人口中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这就表明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业性减弱,每年回老家不足2次。

一、农村空心化的内涵

张昭定义空心村为:“空心村是村庄盲目扩大,新住宅向村外发展,出现内部宅基地大量闲置的一种结构特殊的村庄,是国家与地方在土地利用出现中间差异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状况。[3]我认为农村空心化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居住地空心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纷纷外出,不断进入城市,留守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全家都迁出现象严重增加。留在村里的基本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许多村民不愿意在村内盖房而是选择在村庄外或者公路旁,而我国的村庄规划往往不到位,村民选址的随意性大,随着时间推移就形成了村庄周围是新房村庄内的房屋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2.“一户多宅” 现象突出,浪费土地资源

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城市迁移,还有就是放弃村中年久的老房子在村外围或公路两旁盖房子,大量的原住宅废弃、空置或半空置,这样的住宅空置率就使土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土地的资源严重浪费。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往往这些还是高中及大专学历的人群,现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尚未完整,土地因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高而抛荒的现象出现。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对住房的需求,导致大量的土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既有农村的住房还有城市住房的“一户多宅”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

3.缺乏农业劳动力

现在农民倾向于种植比较简单耕作的农作物,而减少经济作物的耕种面积,像河南的豫东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农民依赖化肥和农药,不再制作没有原始的有机肥料耕地质量降低,本应该产生积极作用的种粮补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从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青壮年劳力都进城务工,那么留在村里的是老人、妇女、儿童,缺乏人力耕种致使农田抛荒。再加之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村庄外围面积较大,增加基础建设难度。

4.农村组织发展落后

在空心化村庄的影响下,有能力的人都走出去了,村民自治回到了原有的低水平中,老弱病妇对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难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难以合作,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缓慢。

二、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速度缓慢

农村空心化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城镇化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也想在大城市留下来,因为城市在有教育、就业、社会资源、社会保障、政府的投入有绝对的优势;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更促使农村人在城市中留下来,然而户籍制度的改革的成功也制约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政府各项政策、公共物品、社会资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优先投入到城市中,如果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不能享受到城市提供的公共物品、社会资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他们就不会放弃农村户口上的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城乡之间的这种差距,推动农村空心化的形成。

2.农村土地、宅基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人走地留屋留”

我国农村的农业在现行的生产条件下,农业所产生的效益并不高,而有些村庄的土地经营散漫甚至抛荒,村民自愿流转的土地也都是时间较短、面积小,不能形成有规模的流转。从2004年开始国家逐步减免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土地价值的增高,让农民开始越来越重视土地,土地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珍贵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比如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农民享有越来越多的福利,对家园、乡村生活的眷恋这些都是农民转换身份的阻力。

三、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建议

1.进行城乡改革,土地置换有利于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是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一个举措,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如果改革的不彻底有可能导致了农村宅基地的闲置,倘若农民在大城市落户困难,在中小城市要好一些,但还是总有一些条件限制阻碍他们在城市定居,在有限的资金下更倾向于在在农村建设新屋。要向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医疗、教育、保险、住房等公共服务,以此来吸纳农民工进城定居;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民工对土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有自主处置权。土地资源的紧缺,在城市发展中就衍生出利用级差地价来进行改造。土地置换有利于城乡土地节约,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4]温岭市松门镇松建村以旧村改造为契机,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拆掉126户老屋,建成小康型住宅 128 套,人均占用宅基地面积从原来的94平方米下降到68平方米,而人均住房面积则由原来的36平方米提高到64平方米,全村通过宅基地整理净增耕地390多亩,村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齐全,集体增收600万元。

2.增加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旅游农业

整治空心村的前提要改造传统农业,政府要强化自身责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耕地资源少的地区,有步骤的整合农业资源;政府应积极鼓励农业资源少、农业效益较低、人力资源不足和耕地抛荒等的地区,针对这类地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着力发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农家乐”、休闲农业、私家农场等,以提高农业收益。

3.积极培养新型农民,提升生产技能

农村空心化影响农业及劳动力的发展。首先,政府及各级部门要培养新型农民、技术能手、企业带头人,就必须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但是我国的现行条件不足,但是将职业农民准入制度与农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来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其次,建议将农业职业教育由专门的学校可以延伸到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我们应该以政府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的这个平台,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核心是提升农民综合生产技能,形成一个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4.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

可以从各个村庄的历史的条件看,村庄交通便利,沿公路新建住宅较多的村落,可以把原有村落恢复成可用耕地,在新村建设上加强其用地规划和利用,加强宅基地管理,这样也没有远迁村民更容易接受。要根據实际情况、考虑村情、经济、生态,使村庄建设合理不浪费土地,还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7.3亿 人口比重53.73% [2014-1-21].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121/111553161.html.

[2]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11-18]2014http://www.chinadmd.com/file/svstc6uspizostxvuwtwsuuc_1.html.

[3]张昭.关于河北省空心村治理的理论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

农村空心化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空心化,农村空心化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农村空心化问题逐步出现, 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荒芜、产业退化、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0世纪90年代农村空心化问题就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关注, 研究的角度多集中于经济和地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的流动, 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学界较为成熟的有“推-拉”理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空心化问题给农村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作用, 过分强调其积极意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 在研究中也较为少见, 空心化状况不仅造成农村地区的土地和资源浪费, 而且还会引起产业凋零、文化衰退、留守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其不仅要解决劳动力外流的现实问题, 还要解决就业、基建、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一系列问题, 以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乡村旅游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种心情放松的生活方式, 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得到初步发展,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其发展较为迅猛, 到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不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取得一定成绩, 并在开发和发展中摸索出一整套模式, 这对于促进农村地区增产增收、环境整治、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开展乡村旅游作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途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并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但是, 基于乡村旅游视角对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研究较为少见。

2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演变与表现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部干预条件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呈现不同的特征。刘彦随以山东为例, 通过调研将农村空心化分为出现、成长、兴盛、稳定、衰退5个阶段, 这种演变的划分方法不仅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上世纪90年代, 农村生产技术提高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同时我国工业化大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在“推-拉”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农闲外出打工现象逐步出现, 在打工过程中, 劳动力大军意识到在外打工的收入远高于农业产出, 使得部分打工者将土地撂荒。另外, 高校扩招使得大量农村学子逃离乡村也在客观上加速了空心化进程。

从表现上来说, 农村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土地空心化、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和文化衰退化。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得留守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 部分农村土地撂荒;留守儿童的看护和心理问题凸显;在村庄建设方面建新不拆旧使得村庄外围建设风貌良好, 而村庄内部房屋搁置;农村传统的农业和副业产值吸引力缺乏使得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向其他产业和地区转移;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传统的文化正逐步退化。

3 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空心化的影响

3.1 劳动力回流

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回流。而且相比较其他产业乡村旅游的农户参与门槛更低, 最为典型的是“农家乐”形式的参与方式, 其对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学历等等要求不严格, 甚至老人、儿童都可以成为经营的帮手, 一家“农家乐”能够吸引一到两家农户就业, 而且是家庭的全员就业, 有利于劳动力回流的实现。

3.2 产业复兴

一方面, 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以农村地区优美的环境、朴实的民风和有趣的生产方式为依托的, 传统农业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乡村旅游的开展在客观上会促使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发扬。另一方面, 乡村旅游的开展会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餐饮、住宿、手工业加工、购物等旅游产业的得到发展。另外, 乡村旅游的开展也会使交通、物流、农副产品加工、建筑等旅游相关产业焕发活力。

3.3 公共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 道路、电力、给排水、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乡村环境、标志性建筑、公共休憩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投入内容, 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满足游客需要, 同时也方便了当地居民, 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大量农民参与其中, 并从中获利, 农民也会逐步意识到乡村环境的重要作用, 主动维护农村的卫生、生态和人文环境。

3.4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除却轻松惬意的乡村环境, 农村地区特定的传统文化也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而且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发开展往往围绕某一特定的文化。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会在旅游开发中逐步挖掘, 并通过一系列景观、活动、物品等载体呈现, 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诸如某些手工做法、传统技艺;另外为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开发者往往会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包装打造和创新, 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 诸如传统民俗、节事等。

4 空心化农村进行旅游开发的策略

4.1 深度挖掘传统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将文化的挖掘和包装打造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将传统技艺、名人事迹、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特色活动进行深入调查, 整理成册。其次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选择影响力大、特色明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进行旅游打造。旅游项目打造和旅游相关活动的策划应侧重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 文化的呈现应体现多元化。

4.2 制定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

当前大部分乡村旅游规划就是划出宅基地让农民盖房子或者是转化土地性质搞房地产, 这已完全脱离了乡村规划的初衷。建议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地区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制定村庄的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多规合一的整体规划。并通过规划评审提升规划的科学性, 通过规划备案、规划监察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

4.3 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旅游开发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方面加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村两委”建设, 把热心于公共事务、在村民中具有一定威信的人员吸纳入两委中, 加强干部的廉政思想建设, 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另一方面, 组建村民旅游合作组织, 通过合作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 降低旅游经营的成本, 提升其在竞争市场中抵抗风险的能力, 并通过合作组织与政府、大型旅游企业等组织进行对话, 表达农户利益和政治诉求。

4.4 结合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为空心化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契机, 一方面, 新农村建设的农户新居打造满足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民居、田园等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 积极争取新农村在道路、给排水、网络、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 为旅游的开发解决投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 2009, (10) :1193-1202.

[2]袁芳.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3]李河辉.浅析农村空心化及空心村治理[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14.

农村空心化 篇8

农村空心化的实质是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乡村聚落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者无法将自己完全等同于城里人, 而产生了显著的“两栖”心态, 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对村庄发展缺乏系统、可持续的管理, 加剧了空心化现象的发展。因此,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 农村空心化问题必将长期存在。

1 农村空心化问题形成原因

1.1 政策制度因素

1.1.1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

长久以来, 由于历史和政策因素, 我国二元城乡结构突出, 直接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如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均、教育资源分配比例失调、城乡收入差距大等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 一方面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导致大量农民向城市迁移, 造成了人口空心化;另一方面, 由于外出务工使村中部分房屋季节性或长期无人居住, 处于低效利用状态, 造成了土地空心化。

1.1.2 户籍制度改革并不顺利。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城镇化过程的重要部分。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然而这些流动人口却没有享受城市的保障和福利, 只能算是“伪城镇化”。自1978年以来,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并不顺利, 诸如不愿放弃宅基地等问题阻碍了改革, 进而导致了空心村的形成。

1.1.3 农村土地产权尚不明晰。

目前我国对宅基地的管理尚无明晰的制度, 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民仅拥有土地使用权。但在交易过程中房子不能伴随土地流转而流转, 这样, 旧宅基地和部分旧房屋就被闲置了。此外, 农民建新宅的门槛比较低, 造成宅基地的超标多占和一户多宅的现象, 土地浪费严重。而且宅基地作为不清晰的集体产权, 禁止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流转, 缺乏明确的宅基地退出机制, 导致一些老旧住宅自然废弃, 直接造成了农村土地空心化。

1.1.4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渐提高。

随着农村新型医疗改革和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农村居民享有越来越多的福利。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同时, 各项社会保障仍然可以回村领取,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农民离开农村的阻力, 这也是形成农村空心化的又一因素。

1.2 经济生活因素

1.2.1 城市优越生活的拉力。

目前我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条件方面, 明显优于农村, 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同时, 进入城市高等学府学习的农村人, 学成后, 也大多不愿再回到农村工作。另外,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水平比较低, 因此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一代农民工, 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认为是更好的教育, 离家携儿女外出就读, 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大量流入城市。

1.2.2 农村缓慢发展的推力。

农业生产利润比较低, 致使城乡差距加大。由于很多村镇企业少, 规模小, 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 形成“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居住空间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恶性循环。同时, 由于农村的整体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 农民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 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 缺乏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 用地结构失衡。落后的发展和恶劣的生活环境, 成为空心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1.3 文化观念因素

1.3.1“走出去”意愿强烈。

在城镇的巨大引力下, 农民为了提高生活水平, 陆续走向城镇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尤其是有一定文化水平或有一定理想目标的新一代青年, 都会离开农村, 到城镇去谋生或定居。

1.3.2“房本”观念较重。

我国长期的落叶归根, 房屋为本的思想, 使得绝大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大部分没有房子, 或者租房子) , 即便在城里有了房子, 也不愿放弃自己在农村的户口和房屋, 致使农村房屋空闲问题较为普遍。

1.3.3 土地和市场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完善, 土地所有权尚不明晰, 产生了许多农村房屋纠纷问题。“地随屋走”的局限使农民侵占大量土地建造房屋 (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多房屋) , 以作为自己财产的一部分;另外, 由于农村土地收益较低, 农民的节约用地意识也就不强。这都加剧了宅基地和房屋空心化问题。

2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不利影响

2.1 农业用地浪费严重

近年来, 农村的空地、荒地和废地逐渐增多, 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资源被浪费越来越严重。据国土资源部统计, 全国浪费土地已多达1346.7万hm2。这主要是因为农民进城后平均可使得收入提高13.0%, 收入远远大于务农。再加上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土壤地力下降、肥力下降、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导致很多人不愿务农, 抛地现象严重。

2.2 农业生产关系恶化

据调查, 我国农村60~64岁的老人中仍有62.7%的人在从事农业生产, 65~69岁的老人中有47.6%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 即便是70~74岁的老人中仍有29.2%在进行农业生产。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使农业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弱质化、老龄化、妇女化, 这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众所周知,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民数量众多的国家, 但由于农村空心化, 我国农村依然存在独特的“农民荒”问题。“农民荒”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此外, 农村空心化不仅造成农业资本流失, 也致使农业产业空洞化。由于农业资本金的抽离, 农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得不到更新, 机械化水平下降, 农业技术陈旧, 农业发展自然会受阻。

2.3 农业生产基础受撼动

据统计, 我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占农村全部老年人家庭的比例从2000年44.9%增加到2006年48.9%。当前,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日趋严重, 许多高龄留守老人, 不仅要继续从事耕种活动, 还要承担抚养孙辈的繁重压力。

同时,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猛增加, 2010年已达5800多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力量薄弱, 造成中等职业中学同普通中学比例失调”。“大量空心村的出现, 使当地适龄入学的儿童数量大幅度减少, 甚至好多学校出现不到50名学生和2~3名老师的现象, 基础教育规模在迅速变小不利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和质量的提高”。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人口空心化, 妇女、老人留守家中作为主要劳动力, 大多使用化肥农药, 导致污染水土, 造成环境恶化。农村村落无序扩张使大量宅基地闲置, 造成了严重的空心村现象, 破坏了乡村人居环境。这造成了农村基础建设很难实施, 人文环境遭到破坏。

3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把农村经济放在首位

对于空心村的整治, 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从经济角度来看, 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根本是使农民在农村就地发家致富, 乡镇应向上级政府积极争取改善乡村外部环境。乡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 科学合理地规划农村经济, 积极引进中小企业, 并给予一定奖励政策;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或是扶持乡镇企业, 带给农村一批新型的技术、人才、信息和资金, 从而为农村发展带来鲜活的“外来血液”;适量引进重工业, 吸引外出主要劳动力直接在家就业;对已有的农村企业进行产业改造或升级, 重点发展轻工业, 让留守的非主要劳动力在农村发家致富。

3.2 提高思想认识, 重视基础教育

注重观念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观念决定一切”。从教育角度出发, 乡镇政府应根据民意对村庄进行相应的改造, 并对留守老人、儿童照顾到位, 更不可忽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要加强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过去农村适龄儿童众多, 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现在由于农村空心化, 适龄儿童减少, 可以让留守儿童到附近城镇集中上学;二要搞好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

3.3 完善农村法制化

对乡镇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 责任到位, 相互监督, 同时, 需要相关政策法规予以指导与约束。空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土地空心化, 农村土地占用情况尤其严重, “人走屋空”, 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 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 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政府应出台相关科学合理的解决政策, 约束人们合理使用土地, 不得滥用、废弃。

3.4 提升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政府应该适当给予空心家庭老人更多的医疗优惠与关心、重视。对缺乏卫生服务的村及时建立卫生服务站, 对已有相关基础设施的村进行设施优化, 完善农村医保政策, 医疗费用及时报销甚至直接扣除。卫生服务站配备至少两名医务人员, 定期为农民体检。

3.5 合理筹措空心村治理资金

在空心村的治理与改造过程中, 资金短缺始终是个重大障碍。这几年经济迅速发展, 农民手中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闲置资金。乡政府应当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治理与改造, 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与供给, 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公共产品的积极性, 并予以高于银行利率水平的利息。同时, 政府还应当号召其他人员、企业对农村投资, 对有关企业给予荣誉称赞和利益回馈。

3.6 提高农村生活条件, 留住人

从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的现实看, 收入差距只是城乡差距的基本诱因和主要表现形式, 生活质量的差距才是城乡差距的根本。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 在实现农村由“空心化”向“非空心化”转变中, 不妨效仿城市, 积极组织各种业余活动, 吸引农民参与, 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挽留农村人员。政府可以适当高薪聘请农业专业人才, 特别要引进在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中能对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加工营销、种植养殖、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

4 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展望

4.1 治理农村空心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4.1.1 我国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 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等体制刚刚开始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仍旧存在。我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是根据血缘继承关系和地理位置把户口划分为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 给城乡发展筑起一道高墙。对于农村土地制度, 农民可以无偿取得、长期使用, 占用大量宅基地, 没有进行集约管理,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需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医疗卫生体系、教育等方面仍需要加快改革。

4.1.2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 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 收入比为3.1:1。住房方面, 农村废弃房屋管理不善, 利用效率低, 环境破坏;城市居住环境良好, 生活便利。医疗方面, 一般村里只设有卫生服务站, 乡村医生技术水平低、待遇差, 而城市各方面水平相对较高。教育方面, 很多村级学校撤销合并, 教师数量不够、专业单一, 在贫困地区, 还存在着校舍破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生无钱读书等情况。

4.1.3 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很难突破。

城市发展潜力大, 存在更好就业条件, 农村人坚信“走出”农村, “走进”城市。然而落叶归根的观念使得他们保留农村住房, 导致房屋空置, 加剧农村空心化。而且, 农村人口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意识淡薄, 随意侵占土地, 滋生浪费。

4.2 农村空心化问题解决之路

4.2.1 改革制度体系, 调整社会结构。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建设规划, 加大落实措施, 调整居住、就业、教育、医疗、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与制度, 实现政策的统一和制度的公平。完善户籍制度, 正确引导人口流动, 进行制度创新,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居住条件。

4.2.2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引导人们回乡。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以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为主, 发展乡镇企业, 以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氛围吸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同时, 政府需提供创业资金, 鼓励外出者回村创业。很多农民在外务工增长见识, 掌握一定技能, 加上农村优惠政策, 吸引他们返乡大展身手。

4.2.3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农村空心化 篇9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 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两个并行的趋势, 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是同样重大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对于农村向城市化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并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 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的呵护, 极大的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除父母的原因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最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不公平。

1.1 教育起点不公平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19元。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直接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 农村会很容易就会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资——较差的人力资源——更低的收入”的恶性循环当中, 这样城乡教育差距只会变本加厉。

(2) 城乡生育率差距。

农村的生育率较高, 农村家庭需负担的子女数超过城市家庭, 相应地农村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就会成倍地增长, 家庭对教育的投资能力就会显著的降低, 每个农村孩子受教育投资的数量比城市孩子少得多。

(3) 城乡居民对教育投资认识的差距。

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利益让孩子辍学打工, 这样不仅节约学费, 而且孩子打工还可以给家里赚钱。反观城镇居民, 他们愈来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孩子的教育投资趋于多元化, 家教、培训班等各种方式层出不穷。

1.2 教育过程不公平

(1) 城乡教育经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的不公平。

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 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616.28元。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581.88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

从教学条件看, 城市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 大多数学校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农村学校设备简陋、陈旧, 而且多是城镇学校的淘汰品。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又由于待遇偏低, 一些高文凭、高素质教师也开始流向大城市, 造成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年龄老化, 知识陈旧。

(2) 知识信息和教育内容不能平等地提供给每个学生。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对学生教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就如高考, 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主要是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依据制定的。

1.3 教育结果不公平

由于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的不公, 使得城乡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不能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学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道德修养程度。农村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没有获得充分发展。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校学生数、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等指标来测量农村的学生都低于城市学生。

2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2.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 打破维系多年的二元经济体制,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2 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 努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 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 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收入的上升会使得农民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加大。

2.3 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资, 改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的分配向经济发展相对低缓的地区倾斜, 在过程上缩小与城镇儿童教育的差距。

2.4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 农民工在城市务工, 本身收入不高, 居无定所, 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归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乡镇企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工业发展所造成的, 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途径。

3结语

人口空心化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充分利用农村结构转型这一机遇, 加大改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的投入, 完善农村教育体制, 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高度重视教育, 打破城乡教育的不公, 提高农村儿童的素质,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把我国建设为现代化强国。

摘要: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教育不公平等原因, 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很大的问题。通过分析留守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人口空心化,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 2008, 3, (2) .

[2]李小芳.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经济学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空心化 篇10

关键词:空心村现状,困境,治理对策

农村空心化过程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阶段。农村“空心化”演进过程是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与人的主体行为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 江西省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 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 造成农业户籍人口和乡村常住人口“双减少”过程中, 农村居民点用地反而增加, 更未适时退出实现优化配置。最终, 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乡土文化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农村“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村庄空间形态视角的空心化和乡土文化习俗视角下的空心化。

1 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现状及困境

为真实掌握江西“空心村”现状, 课题组就江西20个县市100个行政村1000位农户展开调研。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样本点农户, 总共向农户发放问卷1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860份;向村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95份。

1.1 江西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总体分析

2015年, 江西省总人口4565.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670.万人。乡村户数923.2万户, 乡村劳动力2096.7万人, 其中农业从业人员846万人。农民外出从业人员842万人, 其中省外务工561万人。江西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输出大省, 2006~2015年, 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 仅2008年受全球金融影响出现短暂小幅回落。2013年江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5万人, 2015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 绝对数量上呈递减趋势, 但总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呈上升态势 (见图1) 。

到2020年江西新型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53%提高到2020年的60%, 预计“十三五”期间, 江西至少有4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和就业。这将带来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现象更为严峻。

1.2 村庄调查空心村现状

本次调查的100个村庄, 有效样本村庄95份, 村庄总人口15.267万人, 总户数3.546万户, 户均4.3人;总劳动力79930人, 其中外出务工34777人, 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动力43.51%, 青壮年基本上都逃离农村;留守农村劳动力45153人, 比重超过50%, 己经很难看到传统意义上的“庄稼汉”, 取而代之的是“386199”部队 (妇女、儿童和老人) 留守耕作。留守农村劳动力中兼业户现象严重, 选择农闲时就近务工或者反季节性短暂外出务工, 全职从事农业非常少。

外迁家庭户数15%以内的村庄户数约为32.26%, 16%~35%以内的村庄约为25.81%, 36%~50%以内的约为12.9%, 50%以上外迁占比约29.03%, 且据调查甚至有的农村外迁比例高达96.8%, 几乎全村外迁。

1.3 农户调查空心村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样本点农户, 总共向农户发放问卷1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860份。

1.3.1 留守农民视农业为副业现象严峻。

观察点860户农村家庭中涉及4304人, 其中劳动力有3547人, 务农型劳动力1631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45.98%, 户均1.9个农业劳动力, 而且绝大部分属于兼业农民, 农业只是附带, 更多精力投放在非农产业。其中, 全职外出打工型劳动力1291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36.4%。其他劳动力625人, 其中包括自创企业、在家做家务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17.62%。

1.3.2 留守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 青壮年劳动力出现断层。

观察点农户最低年龄20岁, 最高89岁, 平均年龄53岁。其中, 3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不足6%;50岁以上年龄的农村劳动力占52.97%, 超过半数;且60岁以上年龄占总观察户的29.21%, 远超全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14.9%。江西外出务工劳动力中约50%都是3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 60岁以下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90%以上。可见留守农村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农民, 且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群体, 江西农村老龄化逐步加重。

1.4 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治理困境

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形成原因复杂, 归结起来主要原因有: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 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影响;三是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形成的社会因素影响。

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治理困境主要有: (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城市吸纳能力有限。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持续向非农化转移, 使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要高于且快于其他产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老龄劳动力被城市淘汰返回农村现象普遍。 (2) 土地流转加速、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大势所趋, 带来农业劳动力过剩,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农业人口转移, 进一步加剧农村“三留守”问题。 (3) 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短期难以彻底扭转, 稍有能力和追求的农民将寻求一切机会逃离农村。

2 村庄空间形态视角的空心化现状及困境

2014~2015年,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对乐平市、袁州区、万载县、南城县、铅山县、峡江县、安福县、吉安县等地14个乡镇28个村, 采取座谈、走访和实地察看等方式, 对“空心村”现状进行了调查。

2.1 江西总体闲置房屋比率较高, “空心村”现象普遍

改革开放以来, 江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呈不断上升态势, 尤其在90年代初期和2010开始加速向上增长, 由1980年人均9.09m2上升至2013年人均49.11m2。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对“空心村”现状调查显示:江西“新房圈老房, 村心不见人”的“空心村”现象较为普遍。此次调查的14个乡镇28个村中, 共计2661余户农户, 拥有房屋3469幢, 平均每户人家拥有1.3幢房屋。其中举家外出679户, 占总户数的26%, 闲置在两年及以上 (指一年中11个月以上时间无人居住) 房屋988幢, 占房屋总数的28%。在闲置的988幢房屋中, 质量较好的有539幢, 质量较差的有232幢, 质量极差已基本无法居住的有217幢, 分别占闲置房屋的55%、23%、22%。

2.2 典型案例分析-安福县洲湖镇诸桥村

据调查, 安福县洲湖镇诸桥村11个村小组560余户共2300村民当中, 有10个村小组出现了“空心村”现象, 全村共800幢房屋, 现有200余幢是闲置房屋, 仅闲置建筑物占地面积就超过2.4hm2。诸桥村“空心村”现象最为严重的第七村小组, 全组25户居民仅有2户仍在老宅居住, 闲置房屋达到35幢。“空心村”的情况在安福县金田乡前溪村更为典型, 全村230幢房屋中, 有50余幢闲置房, 其中有30多幢空置房屋连城一片, 周围新建房屋形成完整“包围圈”, 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空心村”内废弃和闲置房屋的宅基地大多建设在宜居宜耕的土地之上, 建设面积也比较大, 再加之房屋间同被废弃的通道、场地、院落、茅厕、舍屋占地, 平均每两幢老房就要占用近667m2的土地, 成片“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3 村庄空间形态视角的空心化治理困境

当前, 村庄空间形态视角的“空心化”问题较为普遍, 甚至出现安义县南坑村一个人的村庄现象。治理困境主要有: (1) 老旧观念难转变。“祖宗家业”思想、“风水”、“庇荫”等观念根深蒂固、顾虑重重; (2) 老房产权难梳理。农村中老屋的户主大多经历几代分家, 所有权也一直没有进行过梳理。“拆旧”涉及一大串村民的切身利益; (3) 土地执法难落实。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针对农村耕地保护问题, 国家出台了“一户一宅”政策, 但在农村地区很难落实; (4) 治理资金难“给力”, 自发拆旧难带动。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 针对农村宅基地拆除的土地“增减挂”政策补贴标准普遍较低, 村干部和村民均反映“拆旧”政策“不给力”, 农民“拆旧”的积极性很低。

3 乡土文化习俗视角下的空心化现状及困境

3.1 农村教育发展困难, 学校数量和质量日渐萎缩

受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农村总体入学人数长期呈现下降态势。另外, 随着人们对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 农民在外务工的经历使他们更懂得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他们多数人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尽能力都会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 农村地区的教育往往不能满足家长们的这种要求, 涌入县城甚至省城现象普遍。农村学校出现的生源日趋匮乏, 甚至一些学校一个年级只有几个人的现象。最终, 乡村教师流失多、城乡小学教师结构更趋不均衡与“空心村”的学校学生人数减少相互恶化循环, 很多乡村小学办不下去而逐渐关闭。

3.2 乡村人居关系遭受严重破坏

农民迫于生存和发展需要选择外出务工, 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但是以往的人居关系却受到了破坏。村民外出前, 在同一片田地里干活, 在同一个村子里生活, 经常相互帮忙协助, 彼此间熟悉而亲切, 天天能面对面地交流, 拥有共同话题, 拥有共同的利益关切。这种特殊的人居关系稳固、朴素、和谐, 充满浓浓的乡土味。但是, 在各自奔赴城市谋生的后, 农村朝着“空心化”的方向变化, 这种和谐的人居关系的存在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乡村人居关系逐渐被城市人居关系同化甚至取代。

3.3 乡土文化被边缘化, 传承与发展缺乏有效载体

乡土文化是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江西农耕文化形式多样, 风土人情、节日庆典, 民俗礼仪、乡规民约、传统技艺等民俗文化, 民谣、谚语、酒令、号子等民间口头文学, 牧歌、秧歌、船歌、山歌、儿歌、戏曲、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等等。

大量乡村文化精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逃离农村, 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弱、群体越来越小。在相对于农业文明更为先进的城市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入侵冲击下, 使原有农村文化中的重情义、重家庭和重乡土归属的美好品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乡村文化秩序逐渐淡化、边缘化, 导致了乡村社会精神文化的空心化, 传承数千年的农村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一些地方政府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措施, 导致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缺乏有效载体。如此一来, 农村文化鲜有农民愿意传承, 乡土文化逐渐被丢失, 如江西岳家拳、唱社戏、舞龙狮、玩龙灯、刺绣以及地方戏种等都逐渐淡去。

4 江西农村“空心化”治理对策建议

江西农村“空心化”问题较普遍, 主要表现为农村产业空心化、人员空心化、乡土文化、土地节约利用不足及宅基地闲置并存等问题的现实挑战, 严重制约“三农”发展, 对于国家提出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发展智慧农业”等要求是非常不利的。

4.1 人口结构视角的空心化治理建议

一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就地城镇化, 以产业发展支撑带动农民城镇化;三是完善惠农政策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 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 发展智慧农业;四是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机制;五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4.2 村庄空间形态视角的空心化治理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鼓励村民自治;二是探索多中心主体协同治理, 严格执法, 探索农户宅基地有序退出和有偿退出机制;三是建立多元化农村住房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 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四是总体布局规划先行, 健全宅基地整理、复垦、置换制度。

4.3 乡土文化习俗视角下的空心化的治理建议

一是创新机制稳定提升农村教师队伍, 实现全国教育资源共享战略;二是从开发农业新功能和发展农村旅游入手, 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三是借助“百县百园”工程、休闲农庄及博物馆等载体传承与保留乡村文化传统习俗。

参考文献

[1]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2]王国刚, 刘彦随, 王介勇.中国农村空心化演进机理与调控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 (1) :34-40

农村空心化 篇11

一、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势在必行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已从1995年的8.6亿人降至2010年的6.7亿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也下降到了38.1%,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数据显示,我国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全村2/3的人外出打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三留人口”比例过大,分别达到5000万人、4000万人、4700万人。我国2.46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者素质下降、耕地抛荒、宅基地废弃等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约2.48亿亩,户均近一亩,人均220多平方米,很多农村新旧房没人住,村庄“散、乱、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难配置、效率低,很多村庄处于半荒弃状态,成了名符其实的空心村。

空心村里大量废弃的土地正在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更直接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众多有识之士都呼吁,把农村空心村整治上升为国家保耕地、扩内需、惠民生重要战略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土地流转和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耕地红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优化城乡土地配置的新举措,更是逐步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平台。

二、借鉴美国经验,采取集约化经营模式从战略上规划并解决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

集约化经营模式是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农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科技化、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率很高。借鉴美国经验,用集约化经营模式从战略上整体规划和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值得大力推行。

(一)制定鼓励政策,用市场手段引导农村从家庭分散经营向农场式规模化经营转变

引导农村规模化经营是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重要特点和经验。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美国农业就已基本实现了农场式规模化经营管理。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农场经营规模大。据统计,2007年,美国共有220万个农场,土地面积为3.73亿公顷,平均每个农场土地面积为170公顷。

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场式规模化经营,但政府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转租或吸纳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将农民手中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实行企业式集约化经营模式。

(二)鼓励和引导企业式农场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经营管理,形成高度融合的产业化体系

在规模化基础上,形成高度融合的产业化体系,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经营,是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另一重要特点和经验。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为205.6万人,仅占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1.4%。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07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平均耕地面积高达181.4公顷。同时,美国农业还将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支持等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高度融合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化体系。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目前不仅经营规模小,而且大多以传统的粗放式简单加工为主,科技、机械化水平不高。对于平原地区的农村,应鼓励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的企业式集约化经营模式,对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山区,应鼓励实行规模化、科技化经营。以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获得高产出和高商品率,形成现代集约化、高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农业形态,建立以农工综合企业、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为主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打造一条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紧密相连的产业链。

(三)科学规划,引导农业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布局

美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在行业上实行比较严格的分工,20世纪初已基本实现种植专业化,建立了各种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如东北部地区“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地区“小麦带”,大湖区附近的“玉米带”、南方的“棉花带”、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带”等。

我国地缘广阔,气候和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应制定科学规划,结合各地农村气候、地理和资源等条件,规划我国农业特色产业带,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四)制定和完善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

美国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在立法、制度、政策等多个层面扶持农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农业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007年,美国出台了新农业法案,形成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一百多部重要法律为配套的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内容涵盖农业市场、农产品贸易、农业信贷等各方面,从根本上保障了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推动了农产品出口。

美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也非常完善,形成了完善的价格支持、财政补贴、信贷税收、对外贸易等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如美国每年根据玉米、棉花、大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对资源休耕的土地给予补贴。对农业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减免可达应缴税收的48%。

我国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用政策杠杆、税收杠杆等推动农村建设、事业发展。一是要加大农业补贴,在农业支持方式和结构上进行调整,稳定农户收入,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信贷,尤其是对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大力扶持,为他们购买机械和土地改良提供专项贷款,鼓励他们建立现代化自动设施体系,改进经营活动和耕作措施,购买先进技术、开拓国内外市场等。三是制定向农业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投资的税收政策。

(五)加强对农业的行政管理、指导和调控

美国农业部各级职能部门以及各种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不仅管理和调控农业发展,也对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引导。

从我国农业管理和调控看,一是要增强管理手段的法制化。对各级农业部门的权力和义务、履行职能的范围等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二是农业政策可以学习美国主要通过项目方式实施,有利于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三是注重金融、货币、财政、风险管理、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四是注重预算和绩效管理,对农业部门所取得的成绩和预算安排进行合理的监督、评价和约束。

(六)加强科技和教育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美国加大对农业的科技和教育投入,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07年,美国新农业法案再次加大了农业研究和推广力度,预算达15亿美元,农民可便捷地享受到政府的科技服务。为了推广科研成果,全国3000多个县几乎每一个县都设有一个合作推广站,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美国农业教育作用突出。内战后美国建立了大批赠地学院,培养了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大批实用型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我国也应加强科技和教育对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实施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构建新型农科教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建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基地,将农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迅速转化到农业生产领域。

参考文献:

①刘强.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 农村空心化难题待解.农民日报,2012年03月31

②农村空心化,三农直通车网站,2011年10月31日

③张光、程同顺,美国农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影响[J].调研世界,2004(10)

④卢任.美国农业政策的特点及启示[J].农村.农业.农民,2005(8)

⑤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人大经济论坛——农林经济学版

⑥张梅,杨志勇.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态势[J].西南农业学报,2010(4)

农村空心化 篇12

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区位、资源、历史等因素,发展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农民农业收入低是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利益导向驱使下,大量人员外出打工,空心化日趋严重。黄土高原地区应发挥新农村与小城镇同步建设的主导优势,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空心村风险治理[10]。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农业收益差,外出打工人数逐年递增,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缺失,导致农村人口非农化后遗留在农村的宅基地难于流转,常常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11,12]。为了探究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以甘肃省榆中县甘草店镇为例,深度分析了空心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并提出治理措施,为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整治和社会统筹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黄土高原陇中地区(图1),干旱缺水,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甘草店镇距榆中县县城25km,辖13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4593户1.77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18户1.6748万人。辖区总面积约为99.31km2,耕地面积5146.92hm2,其中水浇地446.42hm2,农民人均耕地0.31hm2。研究区毗邻兰州,便于村民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地区空心化现象。研究区13个村庄中有4个村庄处于川区,9个村庄处于山区,具有典型的黄土高中部地貌气候特征,十年九旱,遇上旱灾便颗粒无收。山区村庄耕地无法引水灌溉,导致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最严重的是蔡家沟村,外出打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5%。每个村庄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以宅基地废弃和宅基地空置为主要特征的空心化问题。

1.2 数据获取

本文系统地调查了榆中县甘草店镇的13个村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村庄所需信息:(1)抽样调查方法。本文针对甘草店13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发放,主要对农户的家庭结构、收入及其来源、家庭人员与耕地面积、宅基地数量及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统计村民外出打工人数及其原因,了解每个村庄的发展现状与村庄建设情况,统计村庄面积、宅基地利用、空置和废弃宅基地面积的具体情况。

1.3 空心化程度计算方法

空置宅基地是指在宅基地上房屋和院落完好,至少一年以上无人居住;废弃宅基地是指由于房屋坍塌、院落破败而无法居住的宅基地。农村空心化程度可用村庄空置、废弃宅基地面积占宅基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H表示农村空心化程度;K表示村庄空置宅基地面积;F表示村庄废弃宅基地面积;Z表示村庄宅基地总面积[13]。

1.4 空心化影响因子选择

根据问卷调查和以上分析,归纳出可能影响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区位条件、经济因素、人口规模、制度与管理、资源现状水平、村民受教育程度六个方面,拟定14个指标,定量分析农村空心化程度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14]。其中,自然区位条件指标为可达性。可达性反应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的难易程度[15]。考虑到区域间的可达性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地理条件和交通设施水平、经济发展和地域人口规模等,故采用加权旅行平均时间距离指标计算。表1公式中,Tij为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时间旅行距离;Mj为节点j的权重,这里指节点所述区域人口规模和村中总收入的几何平均值,即;Pj为j地区人口总数;Gj为j地区人口总数乘以人均收入,即村庄总收入;n为除以i点以外的节点总数;Ai为节点城市i在交通网络中的可达水平。Ai越小,可达性越好;反之,亦然[16,17]。其他影响因素变量说明见表1。

1.5 空心化影响机制定量方法

逐步回归分析是一种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的理论和方法[18]。所谓最优回归方程,就是在回归方程中包括所有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剔除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回归方程。逐步回归分析采取将自变量逐个引入的方法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引入自变量的条件是:该自变量的偏回归平方和经检验是所有自变量中最显著的;每引入一个新变量后,对已引入的自变量逐个进行检验,剔除偏回归平方和不显著的自变量,这样经过逐步引入变量、检验变量,保证建立的回归方程中所有自变量均显著。本文运用Eviews 6.0统计分析,将变量逐个引入模型,对引入的每个变量进行F检验,并对已入选的变量进行t检验,确保每次引入新变量之前的回归方程中只包含显著性变量[13],这样逐步得到最优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空心化程度

基于调查2009年、2013年和2015年甘草店镇各村庄宅基地废弃和空置的统计数据,该镇空心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图2),各村空心化程度在2009—2015年均呈递增的趋势。选定2015年甘草店镇各村庄调研数据为样本,测算空心化程度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13个村庄空心化程度差异显著(图3),空心化率均值为16.7%,标准差为7.7%。其中,三墩营村空心化程度最小,空心化率为6.57%;蔡家沟空心化程度最大,空心化率为36.12%。研究区13个村庄空心化率主要集中在15.8%—23.2%之间,大致服从正态分布曲线(图4)。

统计结果显示:山区村庄空心化程度普遍高于川区村庄,空心化严重的三个村为克涝村、蔡家沟村、钱家坪村(图5)。这三个村庄均地处山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基数大,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有效耕地面积不多且全为旱地,农业产量低,经济发展落后。大量村民外出打工,耕地和宅基地荒废,再加上村庄规划管理欠缺,空心化程度严重。空心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村为东村、西村、果园村。该区域地处川区,土地利用价值高,且部分耕地为水浇地,粮食产量较高,但村庄耕地少,也无法实现大规模种植。

2.2 调查样本统计结果

依据各变量定义和调研数据,计算变量统计特征,结果见表2。13个村庄中,山区村庄有8个,川区有4个;村庄可达性最好为27.4,最差为78.1;村庄人总数最多2558人,最少468人;村庄外出劳动比例最大值55%,最小值11%;户均宅基地面积最大值334.8,最小值204.4㎡;村庄宅化率最大值2.8%,最小值0.4%。依据统计数据变量统计出样本村的均值和范围,标准误差和标准方差,表明样本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表2)。

2.3 农村空心化影响机制分析

影响空心化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利用Eviews 6.0软件,通过OLS方法计算十三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检验相关系数。经检验,自变量之间的存在多重共线性,可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19,20]。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农村空心化程度和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

式中,y为农村空心化程度;X3为纯农业人均收入;X2为加权平均旅行时间;X9为户均宅基地。从截面数据来看,R2和修正R2具有很好的拟合度(表3)。X3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X2、X9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各变量VIF介于0—10之间,不存在多种共线性。纯农业人均收入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526,对农村空心化程度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户均宅基地贡献最小,其值为0.2196(表4)。

注:a.预测变量为纯农业人均收入;b.测变量为纯农业人均收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c.农业人均收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户均宅基地。

注:因变量为农村空心化程度。

农村空心化演进的动力机制剖析:(1)纯农业收入和空心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纯农业收入每增加100000个单位,空心化程度就降低3.5%。研究区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区,常年缺水,山区村庄耕地无法引入灌溉,十年九旱,人均有效耕地少、粮食产量低、收益低。在耕地收入达不到社会平均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宅基地闲置,人口空心化导致宅基地空心化。川区村庄空心程度相对较轻,土地价值高,水浇地占总耕地的43%,耕地产量相对高,但人均耕地只有0.15hm2,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区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耕地种植,耕地机械化程度低。川区村民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为经商。如西村处于乡镇所在地,人均耕地仅有0.13hm2,耕地收入不能维持其生计,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房屋出租或经商,许多村民在沿街购买或租赁店铺、住宅,老宅子空置,造成宅基地空心化现象。(2)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农村空心化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表示的是可达性水平。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越大,该地区可达性越低,导致可达性与农村空心化程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可达性每增加1000个单位,农村空心化程度就降低2.0%,说明地区与地区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人员流动动机与方向,同时说明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空心化程度较低。由于山路难走、盘山公路远等因素,山区村庄与外界及其他村庄的联系性较差,村庄宅基地废弃较严重。主要原因是:部分居住点自然灾害严重,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一般由政府协助搬迁,老宅废弃;部分地区交通极为不便,人烟稀少,不适宜居住,通常也会选择搬迁,原宅基地废弃;还有部分村民原住宅在山上,新建宅基地在山下,虽然耕地位于山上,但原宅基地也会被利用而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此外,山区村庄距乡镇距离较远,与外界联系差,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大量宅基地常年空置无人居住;部分居民在县城购房,老宅被废弃。川区的村庄地理位置相对较优越、村与村之间联系度较高、村庄经济发展快、可达性好、与外界联系方便,空心化程度较低。(3)户均宅基地和农村空心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户均宅基地越大,农村空心化程度越高。户均宅基地每增加10000个单位,农村空心化程度就增加4.3%。户均宅基地基数大主要是因为宅基地被废弃、村民外出打工、经商或在县城购有住宅全家搬迁,村中的宅基地空置无人居住。山区和川区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川区村庄空心化的原因多为一户多宅,川区地理条件位置良好,土地资源相对宝贵,废弃宅基地面积少。如西村空置宅基地有46棕,而废弃宅基地仅有5棕。

3 讨论

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机制来源于经济、区位、制度三个因素的内部驱动和外部拉动效应。(1)经济因素。经济条件差是农民“走出去”的根源,粮食低产和收入低驱动村民离开村庄,城市或其他区域优越的环境和较高的经济收入则是拉动村民外出打工的原因。相反,经济条件好的村庄凝聚性强,生活水平较高,农民外出意愿相对较弱,符合上述研究结果。(2)区位因素。恶劣的生活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闭塞的村庄驱动村民搬迁,外界良好的基建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拉动村民离开村庄。研究证实,川区村庄可达性比山区村庄好,区域联系紧密,居住环境良好,空心化程度明显低于山区村庄。(3)制度因素。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好转,人们对住宅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逐年增加,农村兴起建房高潮,而村庄对耕地宅基地管理审批不严格,导致新建宅基地和旧宅基地并存,宅基地占地失控,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建房热潮,导致村庄出现大量宅基地空置和废弃。

基于以上分析,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主要受农业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因素、土地管理水平的影响显著,同时还受村庄人口规模、村民受教育程度、村民就业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相同因素对不同村庄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不同。根据影响农村空心化的主导因素可将其划分为山区耕地资源贫乏区、川区自然条件恶劣区、综合管理水平滞后区。从统计分析结果看,位于山区的唐家岔村、钱家坪村、克涝村、蔡家沟村的空心化程度最大,可达性差,属于山区自然区位恶劣区;好地岔村、郭家湾村、咸水岔村、唐家岔村、车道岭村废弃和空置的宅基地面积大,属于综合管理水平滞后区;西村、三墩营村、果园村、东村属于川区耕地资源贫乏区(表5)。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与村庄农业经济收入和自然区位禀赋密切相关;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户多宅,乱建扩建也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是解决空心化问题的关键所在,优化村庄基础建设和居住环境是改善空心化问题的必要条件,完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是控制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鉴于甘肃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特有的地形条件、有限的耕地资源和单一的产业结构特性,结合本研究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对策:(1)发展特色产业,合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山区村庄人少地多,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引水灌溉,全面发展特色种植业,如马铃薯。双垄沟玉米是一种旱农作物实用技术,产量高、收入快,副产品秸秆可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此外,可发展中药材种植,全面合理地利用耕地,为村民创造经济价值。川区村庄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但人多地少,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以第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大力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可有效减少村庄劳动力的流失。(2)完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村庄的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聚落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引导作用,投资公共基础建设包括人畜安全饮用水、道路和休闲娱乐场所等。人居环境的改善可降低人们的外出意愿,改善宅基地被废弃和滥建乱扩现象,提高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可达性,实现“村通村”、“社通社”。投资农业基础建设,做好防洪防旱措施,提供安全的农业生产环境,同时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3)完善土地制度,全面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全面统计村庄废弃宅基地和空闲宅基地的数量,并进行资源整合、合理拆除等,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缓解用地紧张。严格制定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规定与土地流转制度。做好宅基地审批工作,做到“一户一宅”,从源头上杜绝耕地资源浪费,防止农村空心化扩散。

摘要:基于对甘肃省榆中县甘草店镇13个村庄的逐户走访调查,测算了研究区农村空心化程度。选取影响农村空心化程度的可能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空心化程度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纯农业人均收入、可达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户均宅基地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农村空心化的实质和根本原因,阐述了空心化产生的驱动和拉动两方面机制。针对甘肃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特有的山区和川区地理类型,差别化地提出预防和改善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的措施。

上一篇:字词教学方法新尝试下一篇:发动机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