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核酸(共3篇)
流感病毒核酸 篇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婴幼儿是该病高危人群,患儿以全身发热,手足口出现疱疹、溃疡为典型特征,多数呈自限性,但部分患儿可进展为危重症,并发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甚至死亡[1]。近年来,我国HFMD有爆发趋势,截止2010年已累计爆发177万人次,部分地区呈周期性流行,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其防控形势不容乐观[1]。2014年5月12日至2014年6月16日,盘锦市疾控中心便开展过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102例次,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样本来源:2014年5月12日至2014年6月16日。共检测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咽拭子样品102份。
试剂和仪器:①核酸提取试剂德国QIAGEN公司的RNeasy Mini Kit,批号:145048635;②病毒采样盒(采集咽拭子):海南兴南峰医药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40428,有效期:20150427;③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批号:H20140501,有效期:20150519;③肠道病毒71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批号:H20140301-1,有效期:20150305;④柯萨奇病毒16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批号:H20140301-1,有效期:20150310。仪器设备:美国BIO-RAD IQ5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
1.2 方法
(1)标本采集:发病7日内咽拭子标本,专用棉签,适度用力试抹咽喉壁与扁桃体两侧,避免触及舌与口腔,采样后迅速置入盛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折断棉签,旋紧瓶盖密封,送检,部分以4℃留存送检。
(2)核酸提取:①德国QIAGEN公司生产的RNeasy Mini Kit提取试剂盒在生物安全柜内对咽拭子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取配套无菌Eppendorf管,加入RLT,置入标本悬液,混匀,加入二硫基乙醇,混合加入75%乙醇混匀,取收集管,标记加入以上留取混合液,离心去离心液,按照说明书上操作步骤提取数份病毒提取液;②提取核酸后使用上海之江试剂公司生产的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柯萨奇病毒16型(CA16)核酸测定试剂盒、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测定试剂盒对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使用的PCR扩增仪为美国BIO-RAD公司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Ct值>32为阴性,否则则为阳性。
2 结果
101份样品中肠道病毒通用阳性45份(感染率44.55%、比重26.01%),其中EV71阳性3份(感染率2.97%、比重6.67%),CoxA16型阳性34份(感染率33.66%、比重75.56%),其它型肠道病毒8份。
3 讨论
手足口病(Hand—foot一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流行性传染病,常见感染病毒包括Cox病毒、埃可病毒以及新型EV病毒,近年来常见CoxA16以及EV71,本次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手足口病常呈间断性爆发,90年代后在亚太地区不止一次爆发,我国于2008年呈现流行性爆发,感染数十万例,此后,HFMD呈区域性爆发,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本疾控中心实验室采用目前通用的核酸PCR检测,样本采用咽拭子,检测符合率较高,可基本满足需要。目前常用的HFMD病毒检测方法包括RT-FCR、FQ-PCR等,FQ-PCR略优于RT-FCR法,且技术实现难度更小、操作更简便[2]。
HFMD病毒类型常见CoxA16、EV71,不同时间、不同地域间,统计比重存在较大差异。如王翔军等统计,临沂某院2010—2011年咽拭子核酸测试34例均为EV71型,2011—2013年检测113例,EV71占69.91%,杜银菊统计聊城2010—2012年EV71占HFMD核酸阳性比重为29.31%,提示HFMD致病病毒流行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季节、地域均可成为致病病毒感染比重。
综上所述:本市HFMD防治状况仍不容乐观,月间报告例数仍较多,呈小规模流行趋势,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发挥作用,实验室相关核酸检测阳性率较高,多见CA16型病毒感染,HFMD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民,刘闯.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中国皮肤病性病学杂志,2010,24(7):591-593.
[2]石秀芳.手足口病RT-PCR和FQ-PCR检测方法比较急毫州市流行特征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2013:33-45.
流感病毒核酸 篇2
姓名:
1、核酸检测采样前()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2、采样前()分钟请勿吸烟、喝酒和嚼口香糖,以免影响结果。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D
40分钟
3、采样人员将拭子放入()中湿润。
A
无菌生理盐水
B
病毒保存液
C
灭菌用水
D
5%葡萄糖
4、核酸标本采集时,操作必须严格按照()防护要求。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5、口咽拭子采集方法:使用咽拭子适度擦拭()
A
舌根
B
上颚
C
两侧扁桃体及咽后壁
D咽部
6、核酸标本采集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A
病毒采集管
B密封袋
C
手消毒液
D听诊器
7、采集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次。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8、核酸样本室温保存不超过()小时。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9、核酸样本4摄氏度可以保存()小时。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4小时
10、咽拭子正确使用方式()
A
流感病毒核酸 篇3
一、工作目标 各行政村范围内在疫情暴发时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局部疫情在1日内完成疫点全员核酸检测,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釆取有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保障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健康安全。
二、工作原则 属地负责。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全员核酸釆样检测工作,制定辖区全员核酸检测预案,组织开展采样检测活动。乡财政落实采样检测工作经费、物资保障。
乡级统筹。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村按分工做好全乡采样检测工作保障,统一调配全乡釆样检测工作支援。
网格管理。按属地管理原则,以村为单位,按照“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方式,由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各村配合辖区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具体实施。
分步实施。做好准备,及时响应,有序推进,加强流动人口、租住、留(寄)宿人员管理,确保划定区城内人员一个不漏。各村根据现场工作预案,按照群众发动、信息釆集、按日定人、按序实施的顺序推进釆样检测工作。
三、应对准备 (一)设置采样地点。
全乡以村(社区)为单位共设置9个采样点,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卫生室、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卫生室、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委会、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卫生室、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卫生室、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卫生室、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卫生室、XX村采样点设置在XX村委会、XX社区采样点设置在XX社区居委会。各采样点按照《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52号)规范设置,合理设置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由各村(社区)负责布置,派驻采样人员负责指导。
1、等候区。设置在室外并划分人行通道及一米线,保障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采集。
2、采集区。根据采样点室内条件,选择采光、通风布局较合理房间,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3、缓冲区。空间应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4、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二)组建工作队伍。
全乡以村(社区)为单位共组建9支采样工作队伍,每支队伍中村(社区)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采样人员按《XX县全员核酸检测网格管理分工安排表》配备。指定村(社区)工作人员中1人为组长,组长总负责采样点总体工作,村(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群众组织、采样信息登记、后勤保障、现场秩序等,采样人员负责核酸采样、送样和现场医废物处置等。有条件的可指派警务人员参与现场秩序维护。
四、具体流程 (一)启动响应。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根据疫情爆发情况,启动全县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响应,明确以各乡镇为主体,在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二)迅速应对。我乡根据应急响应,启动工作预案,做好宣传发动、安全保障、派出人员、物资调配等。
(三)开展采样。各村(社区)要摸清常驻人口底数,按1天采集本行政村人数的1/5的人数进行分配,每个标本采集点至少安排2条标本采集通道,按每个通道1小时完成40人份左右的采样速度,分批次安排被检测人群。安排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前收集并登记受检者相关信息(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时间等信息),登记表纸质版应随标本一并送至核酸检测机构,便于及时追溯受检者。如遇发热或疑似患者样本另外用红色贴纸标识并另外存放,以优先检测,按检测报告时限要求,及时反馈结果。
(四)标本转运。各釆样点标本采取完成后,按照村划分的原则进行标本转运,每个标本釆集点,每天至少转运1次。对于疑似样本做到及时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