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微生物

2024-10-07

手微生物(共3篇)

手微生物 篇1

摘要:目的: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动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乒乓球界素来就有得正手者得天下的传统技战术思想, 因此正手攻球技术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的教学地位重要;方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结果:通过14周的实验, 实验组学生正手攻球的肘关节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角度分别为105.08o、85.05o, 肩关节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角度分别为23.64o、45.86o。正手攻球考核数量实验组为30个, 控制组为17个。结论:实验组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与击球回合数明显好于控制组学生。

关键词:正手攻球,生物力学,高校乒乓球

1 研究目的

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青少年业余训练中正手攻球技术的学习, 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但参加训练的学生专项基础往往较差, 人数多、授课教师少, 运用哪种方式较快教会学生正手攻球技术成为乒乓球教练讨论的热点。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运用录像观察法及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 对实验组学生的攻球动作进行分析和改正, 旨在为青少年业余训练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择山西省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乒乓球业余训练课2013级暑期班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29名、女生11名, 40名学生的身体状况良好, 由于本研究只对正手攻球的技术进行分析, 所以性别的差异可以忽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关于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的学术期刊及中国知网电子数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2.2 实验法

由于提前忽略了性别的差异, 所以把40名学生随机分成2组, 每组学生20名。考虑到教师因素对本实验的影响, 所以两组学生都由一名教师任教。在8周、每周三次课2学时的乒乓球选修课中由于教学进度不同,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并最后通过正手攻球回合数的质量与数量进行考核。

1.开始阶段。

1-2周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正手攻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并要求学生进行正手攻球的徒手动作练习, 要求学生持拍、引拍、挥拍时动作规范。要第二周结束时, 全体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正手攻球的原地徒手动作。

2.分组多球练习阶段。

3-6周时间, 每周的前半节课对控制组学生进行多球练习, 发球频率为40/m, 在多球训练时不断的指出学生动作的不足之处, 使学生及时改正;后半节课对实验组学生同样进行多球训练、强调学生动作的合理性, 并为学生安装摄像机, 并在学生动作稳定后录制学生的动作过程5秒钟。课堂的其余时间要求学生做徒手动作, 并在课堂最后阶段进行整理运动。下课后教师根据录像数据对实验组学生绘制关节简图, 并找出击球合理上台率高的学生与击球不合理上台率低的学生关节角度之间的差异。并在下节课堂上告知学生挥拍动作的具体差异。

3.分组单球练习阶段。

7-8周时间, 每周上课时实验组学生之间及控制组学生之间都进行单球练习, 要求学生正手攻球每组20个, 课堂完成10组;然后每组50个, 课堂完成2组, 完成后打升降台比赛。对控制组学生在练习时提出动作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改正的意见。对实验组学生同样提出不足并待动作稳定后对实验组学生摄像5秒钟, 在课下对实验组学生进一步分析关节的动作角度。在下堂课上做针对性的指导。

4.考核阶段。

对两组学生都进行考试, 观察两组同学动作的标准化程度并计录学生正手攻球回合数。

2.2.2录像观察法

如图所示, 本文采用PANA-SONICM9500录像机同步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正手攻球技术的拍摄。摄像机置于学生运动方向的右前方, 距离被测对象攻球的距离约为5m, 摄像机离地高度为0.8m。摄像后对图像进行简笔处理, 并根据乒乓球击球原理对肩关节角与肘关节角进行定义。

本研究中肩关节角:持拍手侧肩关节点与同侧肘关节点间连线和持拍手侧肩关节点与同侧髋关节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本研究中肘关节角:持拍手侧肘关节点与同侧腕关节点间连线和持拍手侧肘关节点与同侧关节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3 结果与分析讨论

3.1 实验前的前测分析

如上表1所示,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正手攻球的测试, 几乎全体学生一个回合内最多能打5个球, 甚至有的学生只能打1个球。前测数据中实验组与控制组测试结果无差异。

3.2 多球阶段正手攻球肘关节、肩关节运动角度分析

3.2.1 实验多球阶段持拍手肘关节角度分析

持拍手的肘关节角度变化在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多球训练阶段, 实验组的肘关节运动角度随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下表2所法

3.2.2 实验多球阶段持拍手肩关节角度分析

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是以腰带动小臂为主的动作, 肩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先被动的外展, 随后由三角肌和胸大肌收缩发力。在实验中肩关节的发力角度变化如下。

3.3 单球阶段实验组肘关节、肩关节角度分析

本实验的11-14周为单球阶段实验。本阶段实验组学生及控制组学生匀两人一组进行正手攻球单球练习其中实验组学生肩、肘关节角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在单球阶段, 正手攻球动作的肩、肘关节角度基本定型在引拍结束点与随挥结束点的各项数据都与多球的最后阶段相似。在单球阶段对学生更进一步的强调球拍拍型对击球落点与过网高度的影响, 让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全面体验收臂与固定拍型相结合的合作, 更进一步了解合理击球, 为接下来的考核做准备。

3.4 正手攻球考核情况

通过8周的学习, 无论实验组还是控制组, 对正手攻球的基本技术、基本动作都有了较深的了解, 同时在多球与单球的不断练习之后, 击球的回合也得到了提高。如表5所示。

考核时, 组内学生自由配对进行正手攻球, 每对学生最多三次机会, 击球一个回合时、记击球数量为1, 动作成绩分为a、b、c三个等级a为击球动作合理, 标准化程度较高;b为击球动作相对合理, 标准化程度一般;c为击球动作一般, 标准化程度较差, 考核中如有一名学生动作达到a的标准, 就在相应的地方记入1。

从上表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无论击球数量还是动作的标准化程度都明显高球控制组学生, 这一结果证明本方法对提高高校选修课学生正手攻球的能力时作用显著。

4 研究结论

1.实验组学生在通过力学关节角度分析后, 攻球的动作与击球回合数明显高于控制组学生, 因此说明通过本方法具有提高学生正手攻球技术的作用。

2.对于没有乒乓球基础的青少年来说, 只挥大臂不动小臂、小臂外展角度不够、收小臂随挥结束点较远是正手攻球技术中易犯的错误,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录像观察让学生反复观看自己的错误动作, 从而提高徒手动作的标准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晓栋, 张立新, 肖丹丹.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中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的运动学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57-51.

[2]贾小飞.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生物力学解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2:139-141.

[3]苏丕仁.现代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常瑞宏.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02, (8) :102-104.

[5]曹爱斌.普通高校乒乓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1, (8) :77-78.

手微生物 篇2

生物手抄报1

一向对生物学习惧怕的我开始从网课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

从一个细胞开始,似乎距离我对它的认识还十分遥远,它并不十分拢近生活,并且细胞那么微小,探索它有些困难,兴趣也提不上去。

在调整好了心态后,再次投入到生物这门学科中去,也发现了原来生物也很有趣,从食物平衡一节课开始,如何吃的营养,这样引人好奇的小事离我们的生活十分平近,其中也拥有生物知识,一节课听下去,我反而觉好十分有意思,深陷在其中的各种问题。面对不适的身体状况是缺少了什么难生素我都有了了解,并且已经运用到我的饮食中去。学以致用,让我的兴趣一就顺着好玩的知识提了上去。

再到后来学习了消作文化与呼吸,我又明白了在人体内更进一步的构造与多个奇妙的系统,他们也与我诉说着自己的神奇,一份食物在经过各个器官时被逐一消化,每种能量都有指定的消化流程,再化为不同的可吸收能量,这样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让我在接下来对每一章的学习都怀揣着期特。

一步一步探索人体奥秘,每一个人体系统的过程都把我向生物学习之路变得充盈,也不再乏味,也就是在每个靠近我们的生物例子中发现了乐趣,也更加愿意面对生物学习。

有了学习兴趣,也有了对于生物学习的信心,我在下学期的生物一定会超越上一学期,在生物中能看到我对它的热爱及一定会学好它的决心。

生物手抄报2

在最近的生物课上,我们班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

现在就让我说来给你听听。

“嘀铃铃”上课了,楼道里传来一阵高跟鞋的声音,老师来了。大家都陆陆续续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生物课就这样开始了。

在前10分钟里,大家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今天,我们学人体的结构!大家把书翻到第二页!”“哗哗哗”大家齐刷刷的拿出笔,开始记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又写又画,我没在书本上又写又画。10分钟后,男性人体结构很快就学完了。我们开始学女性人体结构。一瞬间的功夫,全班的男生开始处于兴奋状态,尤其是我的同桌,他开始变得格外兴奋,眼睛一直盯着女性人体结构图,嘴里还在不停嘀咕着什么,手里还禁不住比划着什么。。在老师讲到卵巢的时候,他的嘴里竟然发出“啧啧。。”的声音,我想他肯定是想到了一些少儿不宜的画面。便转过头来看了看他,看他没什么反应,我也没在意。便转过头继续听讲。可又过了一会,他竟然发出特别满足而且又有点肉麻的声音。我再也受不了了,问他“你怎么了,犯神经啊!”他说“卵巢诶,卵巢诶”“你没事儿吧。”我说。“卵巢诶。

我想他现在像个神经病,再没理他,继续听讲。

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下课了。他还在盯着那幅图,传来一阵阵肉麻声,我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哎,本来平平常常的生物课,仅发生了这样肉麻的事情,真是让人受不了呀。

手微生物 篇3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改进。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投篮得分多少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投篮形式多种多样,中距离的跳投是目前篮球场上最简单、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得分方式。因此,掌握好跳投的基础———原地投篮技术,加强投篮的手法练习,并不断提高投篮命中率,对于在比赛中取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防守技术的发展、防守面积的扩大和队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投篮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日常的投篮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投篮手法,是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等技术动作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和转换其他进攻技术动作、在不同距离和位置均可运用的特点。整个动作由下肢蹬地、伸臂举球、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等环节构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手腕、手指用力是最后作用于球体的环节,最后用力直接影响投篮命中率。换言之,也就是最后的手型直接影响了投篮命中率。篮球初学者必须掌握好动作要点,尤其是投篮手型的控制。由于受到训练手段单一等因素的影响,篮球初学者往往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投篮技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合理的训练方法,以供篮球爱好者练习之用,同时,引入一些心理训练的手段,以改进和提高篮球爱好者的投篮技术。

2. 分析与研究

2.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正确手型

投篮时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外沿和指跟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手心空出。手腕后仰,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大拇指和小拇指位于球的两侧,大拇指和小拇指形成的夹角正对篮筐,保证球的飞行方向。球出手时,手腕用力、快速下压,通过食指和中指将球拨出去。根据物理学原理,作用于球体的力点越多,受力点越均衡,球体的飞行就越稳定。所以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保持球飞行方向的大拇指、小拇指不发力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要均衡地作用于球体,而非食指和中指的简单下压。压腕拨指后,指、中指和无名指必须形成一个稳定的扇面,该扇面正对投篮方向。

2.2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易出现的错误

2.2.1 食指、中指下压力量过大。

初学者往往因为上肢投篮力量不足,害怕投出“三不沾”而刻意加大食指、中指的下压力量,过猛的下压往往导致手腕的压腕动作变形,压腕的方向没有正对篮筐。同时,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没有很好地保持正对篮筐的扇面,从而使球的飞行方向发生偏转,导致投篮不中。

2.2.2 小拇指、无名指拨球。

由于持球位置错误或者五指指间距过小,导致投篮时最后的拨指由无名指、小拇指完成,不但使球的飞行方向发生了左偏,而且因为小拇指、无名指无法与手腕的压腕动作形成连贯的发力,导致投出的球旋转不够,有一种飘的感觉,命中率肯定不高。

2.3 修正手型的方法

2.3.1 借助器械的修正方法。

2.3.1. 1 借助7.26公斤铅球的修正方法

原地肩上投篮要求手掌外沿和指跟以上部位触球,手心空出。初学者可以借助7.26公斤铅球的重量和体积来修正。具体的要求:五指尽可能分开,全掌包球,大拇指和小拇指对称分布,借助五指指尖的力量抓提铅球做曲臂悬垂。每次必须坚持到无法坚持的时候才放开铅球。每次训练持续5—10次。放开铅球以后会发现,用力到极致而放松后的手。呈现投篮所需的最佳持球手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自然空出,小拇指、大拇指对称分布。这时候再投篮,会发现压腕拨指时所出现的中指、食指拨球用力过大和小拇指、无名指拨球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改善。投篮时小拇指、无名指控制方向的作用基本可以得到修正,完美的投篮扇面基本可以形成。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修正训练,投篮的错误拨指动作可以完全修正。同时,手腕、小臂的力量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可谓是一举两得。

2.3.1. 2 借助“投篮手套”的练习

所谓的“投篮手套”跟普通手套唯一的区别就是手套的手心部位有体积不等的填充物。体积的大小依据自己手的大小和能达到让手达到五指自然张开,手心空出。指跟及指跟以上部位和手掌边缘触球,并不影响压腕动作的目标来填充。带上“投篮手套”进行反复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进行一定数量的训练后,脱去手套进行练习,投篮错误的手型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周而复始,错误的手型可以得到完全修正,投篮命中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2.3.2 一般性修正方法。

2.3.2. 1 对墙投定点球

在墙高2.5—3米处画一明显圆点标志,练习者距墙1.5—2米处持球于肩上呈原地肩上投篮的基本姿势。投篮时要求两脚蹬地、伸膝、抬肘、伸小臂、压腕、拨指。手指指向墙上圆点之处。球的落点每次务必中圆点。此方法不但能够有效改善投篮的手型,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投篮时全身的协调用力,提高瞄篮的准确性。

2.3.2. 2 原地对空的投篮练习

练习要求:投篮的整个过程必须在原地,没有任何方向上的位移。蹬地、伸膝、抬肘、伸臂、压腕、拨指,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投出的球要求直上直下,没有任何的偏转。每次尽可能把球投高。认真检查自己的压腕、拨指动作。并认真检查手型,尤其是压腕、拨指后形成的投篮扇面。看球的旋转是否正常,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例如球侧旋、球左侧移或右侧移等作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改变。

2.3.2. 3 对投练习

练习者两人一组,相距4—5米,面对站立,进行对投练习,投前做好持球基本姿势,蹬地、抬肘、伸臂、压腕、拨指等环节应协调连贯,重点体验手腕动作和拨指动作。逐步修正,直至完美。

2.3.2. 4 近距离投篮练习

罚球线前半步投篮,要求每次投篮必须是“空心”,用心体会正确拨指的重要性。逐步修正动作,直至动力定型。

2.3.3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心理训练手段。

2.3.3. 1 表象训练法

在脑中回放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正确动作,着意想象手指、手腕在最后拨指动作中最后触球的感觉,原地反复做徒手的练习。在进行表象训练前应做好放松训练,以便形成良好的注意状态,尽快进入表象情境。同时要注意,一次表象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

2.3.3. 2 五点投篮

如图所示,在0°角、45°和罚球线位置,分别取距篮筐中心投影点5—8米的五个点,在0°角位置的点开始进行原地肩上投篮练习。练习要求如下:每个点必须连续投中两个以后才能轮换到下一个点,也就是45°角位置的点;如果五个点两次投篮全中,则重新回到起点,进行连续中三个的投篮练习,依次递增。同时,练习者必须按照原地肩上投篮的动作进行练习,蹬地、抬肘、伸臂、压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没明显的脱节,着重强调投篮手型的正确性,使投篮发力的肌肉形成有效的、正确的“记忆”。

3. 结语

投篮训练,一定要强调并落实投篮技术的规范化,作为各种投篮基础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训练尤为重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作者要不断、反复进行相关的训练,力求做到手型正确,发力协调,形成动力定型,以适应现代篮球投篮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06.

[2]郭永波.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04.

[3]谢铁兔.篮球技术教学训练步骤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09.

[4]郭永波.现代篮球训练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10.

上一篇: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下一篇:英语交际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