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诊断

2024-09-25

微生物诊断(共9篇)

微生物诊断 篇1

古树名木是被称为“绿色古董”, 是活的文物、历史的见证, 是国家林木资源的瑰宝。[1]峡江县拥有众多的古树名木, 据2013年峡江县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成果资料, 境内古树名木1086株, 其中国家一级71株、二级226株、三级783株、名木6株。有害生物是导致古树名木衰竭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 一些古树名木往往由于未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最终导致了树体的衰竭或死亡。本文提出了古树名木有害生物诊断的流程与要领, 旨在指导峡江县古树名木有害生物专项调查, 分析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类型, 为预防和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诊断

近年来, 全国各地对古树名木的现状都做了大量的调查, 基本搞清了当地的古树名木资源, 这些基础工作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一些地方对森林的有害生物, 主要是森林病虫害也做了调查研究工作, 有的地区已建立了森林病虫害的名录。峡江县结合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对境内古树名木的的有害生物也做了初步分析, 初步认为全县古树名木因病虫害引起主干枯死、腐朽的古树名木占12%;危害古树名木的病害多以叶部病害为主, 但也有一些为枝干病害;枝干虫害主要有蚂蚁、白蚁、天牛、粉虱、介壳虫等。

病虫害直接影响到古树名木的生长、存活和保存, 同时, 由于古树名木树龄较长, 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诊断, 很容易造成古树名木的快速衰竭, 甚至死亡。以往对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和经验, 这样难免出现差错和误诊, 很容易造成古树名木不必要的损失, 特别是错过有效治疗的良机。因此, 必须制定一个规范的诊断流程和要领。

1.1 诊断流程

一般来讲, 诊断古树名木有害生物危害症状, 首先是作初步观察, 当发现有危害状或症状时, 需仔细观察, 必要时应采集标本, 再进行实验室鉴定和确诊。其诊断流程如下:了解健康树木的各项特征、功能、习性等;现场调查是否有人为设施妨碍古树生长, 调查土壤状况及是否浸水;了解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危害状检查有无各虫态的存在;观察有无病原菌引发的病症与病状;如系病害应检查明确是初次侵染还是再次侵染引发;应尽可能长期观察发病的过程;详细观察植物各部位的发病症状及程度, 判定其发病或健康级数;尽量收集以及了解当地气候的变化;诊断时可与健康植株作对比。

1.2 标本采集及诊断要领

1.2.1 病株标本采集及诊断要领。

一是尽量采集刚发病的部位, 且从初期病症到末期枯死的部分, 每一阶段病害标本尽可能采集全。二是在采集枯死的枝条时, 应采枯死部分以下的病健相连部位。因先端枯死的部分常有杂菌混杂, 会影响诊断。三是采取病根时, 较小的树木可以将整个根部掘取, 而较粗大的树木可以采取粗根的一部分以及地际部的树皮。四是做好记录, 如寄主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以及病害发生状况等。同时调查土壤质地、当地气象条件等, 如使用过农药则还需记录药剂种类与用药次数等。五是如果标本要邮寄或运送, 应将标本以旧报纸或卫生纸等包好, 再装入纸袋或纸箱中邮寄, 不要直接装在塑料袋中。六是植物病害的症状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一般表现在发病部位、病斑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方面, 因此, 症状可以作为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 另外, 植物病组织上的病原物也是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

1.2.2 虫蛀标本采集及诊断要领。

比照健康植株, 若发现生长势明显减退或有危害状的植株, 应仔细观察, 包括植株的某一解剖部位, 如芽、梢、球果和种子、枝条、树皮、叶片等。在观察虫蛀的同时, 可利用捕虫网、枝剪和高枝剪、锯、不同类型的诱集器等捕捉害虫。野外采集时, 应尽可能采全某一害虫的不同虫态, 必要时应将一些末龄幼虫或蛹带回室内饲养, 直至成虫, 并对害虫造成的危害状进行取样, 以利于鉴定。野外采集及时做好记录, 内容包括寄主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以及虫害发生状况等, 同时调查有无使用药剂以及药剂种类、土壤质地及当地气象条件。

害虫的鉴定主要依据其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另外, 对一些常见害虫, 也可根据采集到的不同虫态直接做出判断。对一些鉴定存在一定难度的害虫则可送相关专家进行鉴定、确诊。

2 古树名木有害生物危害类型

2.1 病害危害类型

根据古树名木病害危害分析, 可将古树名木的病害危害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真菌病害。真菌是一类低等的生物, 没有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数真菌是腐生的, 一部分能寄生在植物体上, 成为植物的病原物。80%以上的植物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是植物病原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常见的有锈病类、白粉病类、煤污病类、炭疽病类等。二是细菌病害。细菌是一类原核微生物, 常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 细菌是人类和动物病害的重要病原。有些植物细菌病害在农林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 如由细菌所引发的溃疡病等。三是病毒病害。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的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寄生物。已发现的病毒都是细胞内寄生物, 它们是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病害。四是类菌质体病害。类菌质体也是一类植物病原, 这类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过去被认为是由病毒引起的黄化和丛枝类型病害, 现在发现许多是由类菌质体引起的。[3]

另外, 据专业人员调查结果来看, 不当覆土、不当设施是造成植物生理性病害的重要原因。不当覆土之所以会对老树造成伤害主要是因为老树根部环境的土壤含氧率大量降低, 对根部的生长造成不良环境。根为获得生活能量, 摄取存于土壤孔隙的氧气, 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土壤中若缺乏氧气时, 其古树生长势明显下降。[4]

2.2 虫害危害类型

根据古树名木虫害危害分析, 可将古树名木的虫害危害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钻蛀型害虫。此类害虫蛀食植物体树干或茎部的韧皮部或木质部, 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很大, 严重时可造成植物体整体死亡。如鞘翅目中的天牛、象鼻虫以及鳞翅目中的蝙蝠蛾、木蠹蛾以及透翅蛾等。二是食叶性害虫。此类害虫是以咀嚼式的口器啃食植物的叶片, 包括大部分鳞翅目的幼虫、鞘翅目中的金花虫、金龟子等。三是根部害虫。如蝼蛄、夜盗蛾、地老虎以及蛴螬等, 以切断植物根部造成皮层环剥导致植物死亡。四是刺吸性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 如同翅目中的蚜虫、介壳虫、粉虱以及半翅目中的蝽象、缨翅目中的蓟马, 它们除了直接造成植物体枯萎变形更间接诱发煤污病。五是病原媒介昆虫。有些昆虫与病原菌进行共同演化并充当媒介且帮助其传播, 如造成松树大量死亡的松材线虫病其媒介昆虫是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已经造成了江西省大量古松树迅速死亡。

3 结语

对古树而言, 由于生长缓慢, 有的甚至已出现衰退现象, 因此很容易遭受病虫的侵入。但由于古树名木是我们人类的瑰宝, 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见证, 因此, 必须倍加重视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防治。树木有害生物诊断对一般人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 且古树名木的分布相对分散, 因此, 古树名木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加强林技人员及农村义务林管员的技术培训, 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诊断病因, 适时加以治疗, 确保古树名木的恢复生长。

古树一般树势比较弱, 吸收能力差, 且树体高, 往往存在防治比较困难, 防治成本高、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因此, 对于古树名木的有害生物防治要预防为主。另外应进一步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古树名木一般性的叶部病害和吸汁害虫、食叶害虫, 往往不会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但蛀干害虫、干部病害由于其发生隐蔽, 防治困难, 故对古树名木造成的威胁严重。这类有害生物本身发生规律研究较少, 适用药剂不多, 加上古树名木上防治措施的特殊性, 防治困难大, 因此, 应加强对蛀干害虫、干部病害发生和防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国祥主编.中华古树名木[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7.

[2]曾辉, 朱丽辉, 李冬, 李慧茹.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23-24.

[3]吴时英主编.城市森林病虫害图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黄碧丽.泉州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分析 (泉州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综合复壮措施研究) [J].武夷科学, 2001, 17:19-23.

微生物诊断 篇2

诊断药品是指用于造影(碘化油)、器官功能检查(组织胺)及其他疾病诊断用的制剂(刚果红)。包括体内使用的诊断药品和按药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人体免疫缺陷)抗体、梅毒检测试剂和ABO血型分型检测试剂。

生化药品是指以生物化学方法为手段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精制而成的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品.比如氨基酸、肽、蛋白质、酶类。

生物制品是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学技术制成的免疫制剂或有生物活性的制剂。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预防用生物制品 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球蛋白三类。

疫苗是由细菌或病毒加工制成的。过去中国生物制品界和卫生防疫界习惯将细菌制备的称作菌苗,病毒制备的称作疫苗,有的国家将二者都称作疫苗。类毒素也可称作疫苗。疫苗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

①灭活疫苗。制备过程是先从病人分离得到致病的病原细菌或病毒,经过选择,将细菌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收获大量细菌,再用物理或化学法将其灭活(杀死),可除掉其致病性而保留其抗原性(免疫原理);病毒只能在活体上培养,如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复制增殖,从这些培养物中收获病毒,灭活后制成疫苗。

②活疫苗。指人工选育的减毒或自然无毒的细菌或病毒,具有免疫原性而不致病,经大量培养收获病毒或细菌制成。活疫苗用量小,只需接种一次,便可在体内增殖而达到免疫功效,而灭活疫苗用量大,并且需接种2~3次方能达到免疫功效。二者各有优缺点。现在,疫苗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制备,主要用于尚不能用人工培养的细菌或病毒。

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外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保持不患相应疾病。

γ-球蛋白是血液成分之一,含有各种抗体。人在一生中不免要患一些疾病,病愈后血液中即存在相应抗体,胎盘血也是一样。有些传染病在没有特异疫苗时,可用γ-球蛋白作为预防制剂。现今给献血人员接种某些疫苗或类毒素,从而产生高效价抗体,用其制备的γ-球蛋白称特异γ-球蛋白,如破伤风、狂犬病、乙型肝炎特异γ-球蛋白。有人认为γ-球蛋白是“补品”而当作保健品用,这是不对的。

治疗用生物制品 包括各种血液制剂、免疫制剂如干扰素。按治疗作用机理可分为特异的(如抗毒素和γ-球蛋白)和非特异的(如干扰素和人白蛋白等)。临床医生将抗毒素及γ-球蛋白作常规治疗用药品,实际上也起预防作用。血液制剂在治疗用生物制品中占非常大的比例。中国生产和正在研制的血液制剂已有50余种。有些单克隆抗体已用于治疗。血液中某些含量少的组分整合到微生物基因中,可大量生产,如□因子。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见表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

注:1 中国无此制品;2 将批准使用;3 研制成功;4 研制中;5 仅小量使用。

诊断用生物制品 大都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属于免疫学方法诊断。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诊断用生物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不仅用于传染病,也用于其他疾病。主要包括两类:①诊断血清,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抗毒素类、肿瘤类、激素类、血型及 HLA、免疫球蛋白诊断血清、转铁蛋白、红细胞溶血素、生化制剂等。②诊断抗原,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毒素类、梅毒诊断抗原、鼠疫噬菌体等。此外还有红细胞类、荧光抗体、酶联免疫的酶标记制剂、放射性核标记的放射免疫制剂、妊娠诊断制剂(激素类)、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预防、治疗和诊断三个方面。

预防 疫苗(包括类毒素)的发明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大多数烈性传染病已有疫苗,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性质特点、传染源、传播方式,用于预防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①消灭传染病的疫苗。有些人类传染病病原体没有中间寄主,有可能用疫苗高度免疫人群,使病原体不能在人群中传播并最终被消灭,如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用疫苗高度免疫后,有可能被彻底消灭。

②保护群体的疫苗。如中国的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感杆菌多糖疫苗、流脑多糖疫苗、卡介苗等。例如,以昆虫为中间寄主的传染病,往往难以消灭其传染源,但当群体达到一定免疫水平,即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时,就能控制其流行。尽管人群中有少数人没有接种疫苗,但由于群体具备足够的免疫能力,阻断了传染源,这些人也可受到保护。

③全球性而局部流行或地区性传染病用疫苗。对伤寒、霍乱、鼠疫、森林脑炎、黄热病、斑疹伤寒等疾病,在人群中疫苗免疫有针对性,如疫区人群、常发病地区易感部分人群进行普遍接种疫苗。

④保护个体的疫苗。有些疾病只侵袭某种类型的人,或某些人感染了某种疾病后,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流行性感冒对老年体弱的人,水痘病毒对病房体弱儿童。这类疫苗有多价灭活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链球菌疫苗等。

⑤控制先天性疾病的疫苗。如风疹活疫苗。风疹病毒对受感者本身没有多大危害,但若孕妇感染,可侵犯子宫内发育的胎儿,造成新生儿先天性畸形。

⑥有接触某些传染病危险的人用疫苗。如接触狂犬病后或去疫区应接种这种疫苗。中国无黄热病,但去非洲、南美洲的人员必须接种黄热病疫苗。疫苗类制剂都含有抗原,接种人体后,刺激体内免疫系统细胞,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以防止相应病原体的感染,这种免疫称作自动免疫。γ-球蛋白(包括一些抗毒素)是起预防作用的抗体,给人注射后可不感染相应疾病,这种免疫称作被动免疫。由于体内的新陈代谢,所注入的抗体半衰期很短,1~2周即消失,但其优点在于生效快。各种疫苗的使用大多有一定对象,不同疫苗有不同的接种途径。接种方法有肌肉、皮下、皮内、皮上划痕;口服有糖丸、胶囊或液体;气雾法分气溶胶法(如腮腺炎活疫苗)、喷鼻法(如流感疫苗)。一般来说,浓度较大的疫苗宜采用肌肉或深部皮下注射,如果注射皮下浅层,往往局部出现硬块或无菌化脓。皮上划痕疫苗不可注射。皮内注射疫苗用量少,但有的可能反应较强,有的免疫持久性差。口服疫苗方法简便,较为理想。常规用的只有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和口服卡介苗,正在研制的有口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和霍乱疫苗等。治疗 用于治疗的生物制品包括各种血液制剂、抗毒素和其他免疫制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前者如各种抗毒素和特异的丙种球蛋白;后者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白蛋白等。血液制剂是指健康人或胎盘血液经分离提纯后制成的多种有效的血液成分,每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生理性能。对病人来说,除大量失血者外,绝大多数人只需要某一种或几种成分,如甲型血友病人只缺□因子,补充□因子即可满足需要,这样既节省血液,又可提高疗效。血浆可代替全血功能,白蛋白可代替血浆。γ-球蛋白除用于防治某些传染病外,还可用于治疗γ-球蛋白缺乏症。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生长、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多种物质活性,是免疫反应介质之一。转移因子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介质,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凡细胞免疫低下引起的疾病均可采用。转移因子还可抗感染(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

诊断 用于诊断的生物制品可分以下几类:

①体内试验诊断制剂类。常用的有布鲁斯氏菌素、结核菌素和锡克试验毒素(白喉)三种,皮内注射0.1ml,观察反应,判断是否患过相应疾病或免疫接种成功否。

②一般传染病的诊断制剂类。包括各种诊断菌液、病毒液和诊断血清。

③诊断肿瘤用制剂。如甲胎蛋白血清、癌胚抗原诊断试剂盒等。

④测定免疫水平的诊断制剂。测定人体内所含的五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以Ig单价诊断血清与患者血清作定量测定,用于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测定,亦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指标。

⑤激素用诊断制剂。如妊娠诊断制剂。不良反应 使用生物制品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这与制品的菌种毒种、型别、抗原浓度、所用培养基、灭活或减毒过程、佐剂、保护剂、受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接种史、传染病史、被动获得抗体等因素有关。接种疫苗和类毒素常见的反应,如细菌内毒素引起的毒性反应,所有细菌制剂都可引起发烧和局部的肿、痛、热的炎症反应,一般在接种后48小时内发生。精制类毒素和病毒类疫苗,一般反应比较轻微。活疫苗类接种后实际上产生一次轻度感染过程,在活菌或病毒增殖到引起发烧或其他反应之前,常有几天或长一些的潜伏期,这些感染反应常伴有低热,有的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微生物诊断 篇3

沙门菌属均有致病性,具有极其广泛的动物宿主,最常侵害幼、青年动物,使之发生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局部炎症,易对成年动物引起散发性或局限性沙门菌病[2]。

仙台沙门菌( Sendai salmonella) 是感染人的一种常见沙门菌,可对人和动物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当卫生不良、过度拥挤、气候恶劣、内服皮质类激素、分娩、长途运输以及发生其他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引起鸽子发病,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 材料

普通琼脂平板、药敏试验琼脂平板 ( M - H平板) 、麦康凯琼脂平板、绵羊脱纤鲜血琼脂平板、沙门菌 - 志贺氏菌分利用平板( SS平板) 、普通肉汤、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斜面、西蒙氏柠檬酸钠琼脂斜面、糖发酵管、莱佛逊( Leifson) 氏鞭毛染色液等按照参考文献[3]介绍的方法,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自制; 多价O血清、药敏纸片,由某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小白鼠,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鼠伤寒沙门菌标准菌,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2 方法

2. 1 细菌的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死赛鸽的肝脏、脾脏,革兰染色镜检,采集的病料无菌操作连续划线接种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绵羊脱纤鲜血琼脂平板,从中分离得到1株可疑细菌,经过革兰染色镜检确定其纯度后接种到普通琼脂斜面,37℃培养24 h,4℃保存菌株,待用[4]。

2. 2 生物学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按照参考文献[2 - 3]的方法进行。将普通琼脂斜面上的纯细菌分别接种到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绵羊脱纤鲜血琼脂平板、普通肉汤及各种生化试验管,对生长的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16 h肉汤培养物悬滴法观察运动性,莱佛逊( Leifson) 氏鞭毛染色法观察菌体及鞭毛。

2. 3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对37℃、24 h肉汤培养物计数,调整菌量约为2. 4×109cfu / mL ; 革兰染色镜检纯度,再用灭菌棉签将普通肉汤培养物均匀涂抹于M - H平板,将药敏纸片压贴于M - H平板上,4℃放置2 h,然后经37℃、24 h培养,再判定分离得到的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5]。

2. 4 动物致病性试验

对37℃、24 h肉汤培养物计数; 革兰染色镜检纯度,试验组小白鼠分别腹腔注射初分离纯菌培养物( 约1. 5×108cfu / mL ) 0. 4 mL / 只、0. 2 mL / 只,灌胃0. 5 mL / 只; 对照组小 白鼠注射 肉汤剂量 为0. 4 mL / 只。无菌操作取小白鼠肝脏,并用其新鲜切面涂布麦康凯平板、普通平板,37℃培养24 h,观察菌落形态。制备传代菌37℃、24 h肉汤培养物,含菌量约为1. 5×108cfu / mL ,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

2. 5 生长温度试验

纯菌接种肉汤,37℃培养24 h,含菌量约为6×108cfu / mL ,经高温处理后划线接种普通平板,37℃培养24 h,观察结果。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低温生长温度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 1 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

分离菌为革兰阴性( G-) 的细小杆菌,散在排列,有鞭毛,能运动,无芽孢及荚膜。普通琼脂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形隆起; 麦康凯琼脂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形隆起; 绵羊脱纤鲜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形态特征与普通琼脂平板一致; SS平板上为小菌落,其余形态特征与普通琼脂平板一致; 在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混浊性生长。

3. 2 生化试验结果

分离菌株在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底层变黄斜面变红,底层产酸,沿穿刺线生长。在葡萄糖生化试验管中呈漏斗状生长,采用莱佛逊( Leifson) 氏鞭毛染色法染色,菌体呈蓝色,鞭毛呈红色,见表1。

注: ⊕表示产酸,产气; + 表示阳性; ( + ) 表示迟缓发酵; - 表示阴性。

3. 3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结果见表 2)

mm

注: 分离菌对抗生素有高度敏感( 抑菌圈直径≥16 mm) ,中度敏感( 16 mm > 抑菌圈直径≥3 mm) 和不敏感( 没有抑菌圈或抑菌圈直径 < 3 mm) 。

3. 4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

腹腔注射初分离纯菌培养物的小白鼠,5 h后活动减少,精神沉郁,呼吸急促,皮毛倒立,7 h后死亡。试验组小白鼠经解剖后从肝脏分离、鉴定得到感染菌; 纯菌培养 物试验组 小白鼠,每天每只 灌胃0. 5 mL ,连续灌胃3 d后死亡。从灌胃组小白鼠胃、盲肠及粪便分别分离得到3株待检菌株,经生化试验鉴定为感染菌; 对照组小白鼠在试验观察期间未见明显异常。腹腔注射传代菌37℃、24 h肉汤培养物的小白鼠,12 h后活动减少,精神沉郁,48 h后精神恢复正常,试验组与对照组小白鼠经解剖后从肝脏均分离、鉴定得到感染菌,对照组小白鼠未见异常。

3. 5 生长温度试验结果

分离菌株生长温度最高为57℃,最低为5℃。

4 讨论

经微生物学诊断,以鼠伤寒沙门菌标准菌为参照,鉴定该菌为仙台沙门菌[6,7],虽然分离菌株为葡萄糖胺阳性,但杨正时[6]指出仙台沙门菌此指标存在0% ~ 9% 阳性波动范围。在试验过程中,以沙门菌多价O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未鉴定出分离菌株血清型,可能为多价O血清含有的O因子血清种类较少,分离菌的血清型不在该范围,也可能是分离菌株含有Vi抗原,因有Vi抗原的菌株不被相应的抗O血清凝集。在细菌分离、鉴定时未分离得到其他病原菌,是否存在病毒感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沙门菌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学诊断法、PCR法、病理学诊断法、临床诊断等。微生物学诊断法特异性高,缺陷为操作繁琐、耗时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快速检测。PCR法、病理学诊断法、临床诊断等方法特异性不高、影响因素较多,与微生物诊断法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沙门菌病的诊断还应以微生物学诊断法为主。

传代菌鞭毛丢失,致病性减弱。推测仙台沙门菌可能存在Vi抗原,这与3. 1中的假设存在一致性。Vi抗原存在于伤寒沙门菌及某些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表面,其作用在于保护O抗原,使其免受相应O抗体的中和及补体的作用,是伤寒沙门菌的重要侵袭力。在普通培养基上多次传代后易丢失此抗原,可能是造成分离菌株致病性减弱的重要原因[2]; 另外多次传代可能造成分离菌株含有毒力基因的质粒丢失,不能正常编码相应产物,侵袭力降低,导致其致病性减弱。

仙台沙门菌的致病性类型与伤寒及甲、乙、丙三型副伤寒等血清型相同,属高度适应性,对于动物不能引起自然感染,高度适应于人类[2]。但是在饲养条件较差、气候突变、营养缺乏及其他传染病暴发时,可引起赛鸽机体抵抗力下降,环境中的病原菌包括人类自身携带的病原菌均可以水平传播的方式,通过饲料、饮水等感染赛鸽消化道。关于仙台沙门菌对动物特别是对赛鸽感染的病例鲜有报道,试验为仙台沙门菌对禽类致病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离菌株温度耐受性较强,可同时耐受57℃的高温和5℃的低温,表明此菌株环境适应性较好,这可能是引起本病大面积在鸽棚内暴发的重要因素。建议鸽棚内应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鸽群为原则,淘汰病鸽,隔离疑似感染赛鸽,对发病初期的赛鸽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再结合临床症状对症治疗,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支持治疗;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改善饲养条件; 对易感鸽群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条件的饲养厂可采用分离菌做成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防治,进而达到控制本病的目的。J. D.Robbins等[8]研究表明,Vi抗原是保护性抗原,结合3. 1和3. 3,若分离菌株存在Vi抗原的假设成立,可进一步研制仙台Vi多糖疫苗。

5 结论

从病死鸽肝脏、脾脏均分离得到致病性仙台沙门菌( Sendai salmonella) ,并指出该病的首选诊断方法为微生物学诊断法。

参考文献

[1]张耀相,李健强,王彤光.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与肠炎沙门氏菌致病性比较[J].中国兽医科技,1998,28(9):26-27.

[2]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李健强,李六金.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穆杨,柯霓霞,许信刚,等.犊牛腹泻病原的分离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5):79-80.

[5]张耀相,张晓英,邢福珊,等.猪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9):33-34.

[6]杨正时.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PRESCOTT L M,HARLEY J P,KLEIN D A.微生物学[M].沈萍,彭珍荣,译.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微生物诊断 篇4

miRNA在肿瘤诊断与生物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尽管早在1993年就有科学家发现线虫细胞能产生非编码的miRNA(MicroRNA)并具有调控蛋白翻译的功能[1-2],但直到21世纪初期,miRNA的`重要性才引起广大生物医学工作者的注意[3-5],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6-7].miRNA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被杂志评选为十大科技新闻.研究发现,miRNA表达与动植物的组织器官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生命活动过程密切相关;miRNA表达失控将导致重大疾病,例如肿瘤的发生.本文着重介绍miRNA的发生过程,miRNA在肿瘤发生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miRNA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引起生物医学工作者对miRNA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视.

作 者:张亮 ZHANG Liang 作者单位: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北京,102206刊 名: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年,卷(期):200613(3)分类号:Q786 R730关键词:miRNA 肿瘤 诊断 生物治疗

微生物诊断 篇5

1 材料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及斜面、普通肉汤、亮绿胆盐-四硫磺酸钠肉汤、M.H.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绵羊血琼脂平板、三糖铁琼脂斜面、柠檬酸盐琼脂斜面、葡萄糖、乳糖、M.H.培养基等生化试验培养基,按参考文献[5]制备;药敏试纸,购自杭州某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沙门氏菌多价血清,购自宁波某生物公司;小白鼠,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方法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试验

无菌条件下采取发病弱小的死亡犊牛肝脏、脾脏、粪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绵羊血琼脂平板,肝块肉汤培养基做厌氧培养,粪便再接种亮绿胆盐-四硫磺酸钠肉汤,37℃培养24 h,划线接种麦康凯平板,37℃培养24 h。将分离到的可疑菌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斜面,37℃培养24 h,4℃培养保存待鉴定。

2.2 生化试验

生物学特性和生化试验按参考文献[2,5]介绍的方法进行。

2.3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将分离菌的普通琼脂斜面纯培养物接种到普通肉汤,37℃培养12 h,镜检为纯G-小球杆菌。用麦氏比浊法计数,将细菌浓度调到3.5×108/m L,用无菌棉签将肉汤培养物均匀涂抹于M.H.琼脂平板上,每皿贴4种抗生素试纸片并压实,4℃作用2 h,再37℃培养24 h,观察结果。

2.4 动物致病性试验

取健康小白鼠8只,在试验前饲养3 d,无异常后将小白鼠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6只,对照组2只。试验组小鼠分2组,每组3只,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4.5×108/m L的分离菌肉汤培养液0.2 m L、0.4 m 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无菌肉汤培养液0.2 m L、0.4 m L。接种后隔离饲喂,饲喂条件相同,每2 h观察一次症状,对死亡小白鼠进行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取死亡小白鼠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2.5 血清型鉴定

将分离菌在普通琼脂斜面反复传代8次,丢失菌毛及表面的微荚膜,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斜面上的细菌冲洗后,甲醛灭活后放入离心管中,6 000 r/min离心20 min,弃去上清液,得到的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配成菌液,用沙门氏菌多价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测定血清型。

3 结果

3.1 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阴性(G-)小球杆菌,散在排列,初分离有微荚膜有鞭毛,无芽孢,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菌比普通平板生长菌杆状明显,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杆状明显。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24 h,长出中等大小、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绵羊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生长出灰色、中等大小、无溶血、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麦康凯平板37℃培养24 h,长出中等大小、无色、透亮、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菌落。

3.2 生化试验结果

对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表示产酸产气。

3.3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应用17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mm

注:抑菌环直径<10 mm为耐药,在10~20 mm之间为中度敏感,>20 mm为高度敏感。

3.4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

对照组小白鼠注射普通肉汤,3 d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健康。注射0.2 m L肉汤培养物12~15 h时小白鼠活动减弱,皮毛倒立,呼吸加快,蜷缩一团,16 h后全部死亡。注射0.4 m L肉汤培养物12 h后小白鼠全部死亡。剖检死亡小鼠,肝脏出血坏死,颜色变暗,质地变软,个别肝脏白色钙化;脾脏肿大、坏死、出血。从死亡小白鼠的肝脏、脾脏分离鉴定到与感染菌相同的革兰阴性(G-)小球杆菌。

3.5 血清型鉴定

使用经过丢失菌毛和荚膜的细菌,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用一定浓度的菌悬液做血清型鉴定,与沙门氏菌12种标准多价血清不发生凝集,与单因子血清也未发生凝集。

4 分析与讨论

1)犊牛腹泻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引起,临床上常见发病季节为初春和冬季,由于气候的影响,细菌性腹泻比较常见,常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寄生虫及病毒引起的犊牛腹泻临床上也比较多,应引起高度重视[4,6,7]。本次从发病牛粪便、肝脏未分离到其他致病性细菌,粪便寄生虫检验也未检出引起牛腹泻的寄生虫,临床上选用敏感抗生毒治疗并服用益生菌,发病牛痊愈。可以确定本次发病牛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

2)经微生物特性生化试验试验鉴定及参考资料介绍[2,5]的细菌,分离菌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没有鉴定出来,是由于沙门氏菌血清型太多[1],用于鉴定的血清型只有12种,分离菌没有包含在此12种血清型内。

3)对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同时使用其他敏感药物及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对治疗痊愈的牛饲喂多种益生菌制品补充体内正常菌群,同时可以控制在治疗期间的牛不会发生其他细菌性疾病[6,7]。预防该病必须做到三个环节,控制好传染源,对环境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健康牛口服沙门氏菌弱毒活疫苗及多种益生菌制品,建立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致病菌不能生存。

参考文献

[1]陈溥言.家畜传染病学[M].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李健强,李六金.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余贺.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6]穆杨,柯霓霞,许信刚,等.犊牛腹泻病原的分离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5):79-80.

微生物诊断 篇6

布鲁氏菌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为了做好诊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 控制人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 优良的诊断技术是布鲁氏菌病防治的先决条件。下面就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技术做一概述。

1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发展

长期以来, 诊断技术的改进一直是布鲁氏菌病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细菌培养法可以直接检出布鲁氏菌, 得出确定性诊断结论, 但布鲁氏菌分离培养条件要求苛刻, 需要几天至几周时间, 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要求。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在布鲁氏菌病中得到应用, 平板凝集反应 (PAT) 、试管凝集试验 (SAT) 等血清凝集反应和免疫电泳、补体结合试验、反向间接血凝、酶联免疫及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等诊断方法, 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和补体结合试验 (CFT) 是国际贸易指定试验, 而缓冲布氏杆菌抗原试验是国际贸易规定试验[1], 但是所有这些方法均不能严格区分疫苗免疫和强毒自然感染诱导的血清学反应, 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使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布鲁氏菌病中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 已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开辟了布鲁氏菌病及布鲁氏菌污染物早期诊断和检测的新途径, 为防疫 (或防治) 部门提出有效防控措施和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1 特异性PCR检测

Fekete等[1、2] (1990) 首次报道了用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 目的片段为635bp, 该序列是编码牛种布鲁氏菌S19的43KDa外膜蛋白基因的一部分, 该方法对布鲁氏菌属是特异的, 适于布鲁氏菌属所有种和生物型, 非常敏感 (低于100个细菌) , 由于专利的原因, 作者没有公布引物和靶序列的相关内容, 因此这个实验从未被其他实验室重复过。唐浏英[3]等 (1995) 针对牛布鲁氏杆菌36k Da OMP基因设计引物, 扩增180bp产物, 是6个种间的同源性很高的保守序列, 检测结果证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李兰玉[4]等 (2000) 针对牛布鲁氏杆菌31k Da OMP基因设计引物, 试验结果表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也较好, 但当进行实际应用时不同地区和不同病期患者的阳性率波动较大, 而且不能区分感染和免疫, 也不能判明是发病者或是感染者, 只能表明是否受过感染。王胜昌[5] (2002) 等利用编码31k Da布鲁氏杆菌蛋白 (BCSP31) 的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的引物, 对布鲁氏杆菌R型、S型抗原, 及其他不同病原菌分别进行内、外引物PCR反应及套式PCR反应, 试验证明此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的特点, 尚未进行实际应用评测。有学者认为PCR技术还不稳定, 尚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应结合其他检查判定结果。

2.2 核酸探针检测

核酸探针检测方面, 王希良[6]等 (1996) 构建了p BC4重组质粒, 经KpnⅠ和Bam HⅠ双酶切回收224bp的牛布鲁氏杆菌544A DNA片段, 建立了Dot-blot, 灵敏度可达到5pg, 用该方法检测我国19株布鲁氏菌均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而对5种与布鲁氏菌有交叉反应的革兰氏阴性菌、人的白细胞c DNA等均无阳性杂交信号。Mater[7]等 (1996) 扩增的223bp的核酸保守序列, 用地高辛标记做探针用于病人血清的检测, 血清学检测为阳性和慢性病人的血清, 探针杂交也为阳性, 用该引物对对上述病人的血清进行PCR扩增, 全部扩增出223bp的核酸片段, 而对9例副伤寒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扩增, 结果均为阴性。Fernanderz-L[8]等 (2000) 以牛种布鲁氏菌16S r RNA做探针, 对所有布鲁氏菌种及变种以及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杂交检测, 结果该方法可将猪种布鲁氏菌2、3、4、5生物型与几乎全部的布鲁氏菌区分开, 与布鲁氏菌存在交叉反应的17株革兰氏阴性菌均未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证明16Sr RNA全菌杂交技术在布鲁氏菌检测鉴定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2.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LAMP)

LAMP与PCR相比, 以其简便、灵敏、快速、特异的优势被大量研究, 并在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诊断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新型可视化LAMP的出现使该方法的应用更加简便、安全, 直接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判定结果, 很多实验室在LAMP应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潘文[9]等 (2010) 根据布鲁氏菌种特异的omp25基因建立了应用于布鲁氏菌病检测的新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布鲁氏菌S19株、S2株和M5株3株弱毒疫苗进行检测, 均显示阳性扩增结果。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军团菌、枯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扩增产物电泳图谱及Alu1酶切分析验证了LAMP产物的特异性。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可达到10pg,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布鲁氏菌污染的牛奶样品的检测, 其敏感性达到5.2×103CFU。可视化LAMP方法用于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无需特定的仪器设备和相关专业人员, 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比较高, 阳性结果会直接产生颜色变化, 因此, 检测结果无需开盖分析即可用肉眼观察获得, 一步即可完成LAMP扩增及结果的判定, 降低了布鲁氏菌造成的生物安全威胁, 适合在基层广泛推广应用。

2.4 荧光PCR检测方法

Debeaumont[10]等 (2005) 建立了用于检测人血清样本中布鲁氏菌的Real-time PCR方法, 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细菌分离和血清学方法。Hinic[11]等 (2009) 基于IS711基因建立了Real-time PCR方法用于检测野猪血液样本中的布鲁氏菌, 并与细菌分离和血清学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IS711 real-time PCR方法从血清阴性的样本中检出11.1% (16/144) 的阳性。孟茹[12]等 (2010) 利用二重Real-time PCR技术建立了鉴别诊断布鲁氏菌和结核杆菌的方法, 对24份结核痰样、11份布鲁氏菌基因粗提物及30份模拟奶样进行检测, 符合率为100%。

3 荧光偏振分析技术 (FPA)

荧光偏振分析技术是一种简单的用于检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检测技术, 是国际贸易中指定的检测方法之一。FPA是一种同源性分析, 分析物不需要进行分离, 因而简便快捷。此检测方法的依据是溶液中分子的随机旋转, 分子大小是影响旋转速率的关键因素。用荧光素作为分子标记, 经过68.5°角度的转动时间可通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偏振光强度确定。大分子在单位面积的反射光强度比小分子的反光强度高。大多数的荧光偏振分析是将荧光素标记的分子量小于50k D的小分子抗原加入到待检血清或其他的液体中检测抗体, 如果存在特异性抗体, 则会结合到标记抗原上使分子的随机旋转速率下降, 下降的程度可以用荧光偏振分析仪检测出来。布鲁氏菌病的FPA诊断抗原是用FITC标记的平均分子量为22k D的S1119-3S-LPS。将抗原加入到血清或全血中检测抗体的含量, 反应结束后用荧光偏振检测仪检测结果。血清中抗体的检测大约需要2min, 全血或其他组织液仅需要45s。此方法用于布鲁氏菌病的检测迅速, 可以在实验室和田间条件下进行。Nielsen等 (2008) 建立了荧光偏振分析法用于牛布鲁氏菌的检测, 该方法选择的抗原是用FITC标记的牛种布鲁氏菌LPS-O链 (分子量在20~30k D) , 对9840份牛血清用FPA进行盲测, 同时设强阳性、弱阳性、阴性和A19疫苗免疫的牛血清作为对照, 所有的实验选用同一份标记抗原。最终检测结果表明FPA的敏感性为98.1%, 特异性为99.8%, 经ROC曲线分析, cutoff值由107.2m P降到90m P时敏感性升高到99.02%, 特异性为99.96%。Paulo[13]等 (2000) 用两组猪血清对i ELISA、c ELISA和FPA进行了评价, 一组血清来自加拿大的未感染布病的猪群, 另一组为缓冲抗原平板凝集试验 (BPAT) 和2-巯基乙醇试验 (2-ME) 检测为阳性的血清, 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9.9%、99.5%、98.3%, 相对BPAT和2-ME的敏感性分别为98.9%、96.6%、93.8%。用细菌分离为阳性的37份血清对以上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相对敏感性分别为BPAT 86.5%;2-ME 81.1%;i ELISA 86.5%;c ELISA 78.5%;FPA 80.0%。Nielsen[14]等 (2002) 建立了用于牛乳中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的FPA,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80%以上, 且可以区分S19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Gall[15]等 (2000) 对应用于野牛布鲁氏菌病检测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FPA和C-ELISA、I-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当, 而BPAT效果较差, 同样也证明FPA可以区分S19免疫产生的抗体。FPA不仅可以应用于光滑性布鲁氏菌病的诊断, 同样也可用于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犬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RB51等粗糙型布鲁氏菌引起的疾病。Nielsen[16]等 (2004) 用FITC标记的绵羊附睾种、犬种和牛种RB51的RLPS作为诊断抗原, 试验证明只有RB51的R-LPS作为标记抗原是可行的。RLPS-FPA检测牛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5%和99.8%, 检测羊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和99.0%。此方法不能用于犬布病的检测。FPA用于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 与ELISA相比省去了洗涤和孵育的时间, 简便快速, 样品的用量少, 成本低, 且可以区分S19免疫产生的抗体和野毒的抗体, 用于布病监控对于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有重要意义, 是临床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良好选择。

微生物诊断 篇7

早期诊断乳腺癌和预测患者预后是临床一大难题。对乳腺癌进行筛查和检测常规用乳腺钼靶摄影, 但是, 它对中老年妇女显示效果最好, 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则显示不佳, 假阳性率高, 且有滞后性。某些生物标志物对此具有巨大潜力, 但目前多数生物标志物仅应用在实验中, 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无法常规使用。近些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乳腺癌生物标志物做了大量研究, 笔者筛选出几种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显著作用的生物标志物做一简单综述。

这些生物标志物包括以下两大类: (1) 三个独立的生物标志物组合, 包括尿激酶依赖性纤溶酶原激活系统 (u PA)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和Thomsen-Friedenreich (TF) 抗原。 (2) 乳腺球蛋白, 骨桥蛋白, 骨连接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和沉默调节蛋白 (SIRT) 。

1 u PA、PAI和TF

u PA、PAI和TF是目前已知的生物标志物中的最佳组合, u PA在实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u PA和它的抑制剂PAI-1, 是第一个得到临床证实的肿瘤标志物, 可作为常规对乳腺癌患者判断预后的评估方法, 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复发率、生存时间的长短关联密切[1]。TF抗原是一种异常糖基化的碳水化合物, 存在于包括乳腺癌的80%腺癌中, 已被证实参与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2]。

Qin等[3]报道显示u PA能检测到83%~87%绝经前乳腺癌, 而TF抗原, 对不典型乳腺癌和绝经后乳腺癌检测效果更好, 达到81%~83%;u PA和TF的组合能检测到84%~92%的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对于u PA和TF的组合, 若与PAI-1联合检测乳头抽吸液, 能发现97%~100%乳腺癌。然而, 这些仍然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进一步验证。

2 乳腺球蛋白 (Mammaglobin, MAM)

乳腺球蛋白存在于正常乳腺和乳腺癌中, 但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比正常对照组中要高。一项研究发现[4], 早期乳腺癌血清乳腺球蛋白阳性率为23.4%, 而到了中晚期这一数值上升至82.9%。表明血清乳腺球蛋白浓度与乳腺癌发展有关。MAM还预示有淋巴结的转移。Luo[5]发现, 利用乳腺球蛋白能够检测到72%的淋巴结转移;当与GCDFP-15 (毛囊肿病流体蛋白-15) 生物标志物相结合时则能检测到83%的转移。但乳腺球蛋白作为一种诊断乳腺癌和判断有无转移的生物标志物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3 骨桥蛋白 (Osteopontin, OPN)

骨桥蛋白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 能够与细胞表面整合素相结合, 由于它的粘合性能, 有学者提出了骨桥蛋白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的假设。Thorat[6]研究显示骨桥蛋白m RNA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很大关系, 骨桥蛋白增高预示着肿瘤恶性度较高及预后不良。

骨桥蛋白有三种剪接变体:骨桥蛋白-A, 骨桥蛋白-B和骨桥蛋白-C。骨桥蛋白-A和骨桥蛋白-B存在于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中, 而骨桥蛋白-C在乳腺癌中选择性表达, 使得骨桥蛋白-C能作为乳腺癌的潜在标志物。Pang H[7]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乳腺癌患者骨桥蛋白-C水平更高, 且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

Li等[8]报道表明, 骨桥蛋白是通过激活丝氨酸酶磷酸化使得上皮向间质转化, 从而诱发乳房癌, 已经证实肿瘤组织和血液中较高的骨桥蛋白水平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但有关骨桥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目前知之甚少。加拿大研究人员Bramwell[9]的一组随机试验中, 对667例绝经后对激素敏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骨桥蛋白水平及其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其与预后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但骨桥蛋白升高的水平与肿瘤复发有关联。这表明, 骨桥蛋白可作为监测转移的生物标志物, 但对监测复发仍需要更多试验进行评估。

4 骨连接蛋白 (Osteonectin, ON)

骨连接蛋白又名SPARC, 即富含半胱氨酸 (Cys) 的酸性蛋白 (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 , 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 参与了骨矿化的形成。ON可能参与和调节微钙化的形成, 从蛋白水平说明乳腺癌组织中微钙化的形成不再是一个被动、退化的过程, 而是一个由多种钙相关蛋白参与的主动形成过程[10,11]。近年来, 大量研究显示, ON作为恶性转化的分泌性细胞因子, 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10,11]。但ON与乳腺癌恶性钙化形成的关系国内外偶有报道, 但缺乏系统研究。

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2, FGFR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 家族包括四个已知受体, 这些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主导的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配体的存在下发生作用。几项研究已经发现FGFR2基因多态性在乳腺癌的易感性、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Kim[12]研究发现, FGFR2维持肿瘤始动细胞 (tumor-initiating cells, TICs) 和促进其致瘤性。首先, 他们从被诱发乳腺癌的小鼠中分离CD29high/CD+24, 并将它们注射到NOD/SCID小鼠, 他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 FGFR2在TICs中优先表达, 且m RNA上具有约22倍的增加。若用药物抑制FGFR2表达, 肿瘤细胞的更新和生长速率则急剧下降。此外, 他们发现26例乳腺癌患者中2例患者FGFR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达到32~293倍;从乳腺癌患者中分离出来的高表达FGFR2的TICs能诱发NOD/SCID小鼠生成多种肿瘤。

6 沉默调节蛋白 (Sirtuins, SIRT)

沉默调节蛋白 (SIRT) 基因是一高度保守家族, 保守SIRT域具有催化活性, 负责与NAD+结合。在不同的生理过程, 如生存、凋亡、分化、应激反应中均起一定的作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七种沉默调节蛋白, 它们位于不同的亚细胞区域, SIRT3、SIRT4和SIRT5位于线粒体;SIRT1、SIRT6和SIRT7位于细胞核内, SIRT2位于细胞液中。

SIRT3负责靶向参与多种酶不同的氧化途径, 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包括癌症密切相关。Finley[13]研究表明, 40%的乳腺癌患者出现SIRT3基因的缺失, 其增强了乳腺肿瘤的发生和进展。Ashraf[14]研究的一组淋巴结转移癌中SIRT3高表达, 表明其与转移有关, 因此, 它被归类为肿瘤抑制基因。

微生物诊断 篇8

1 常见的猪病及治疗问题

在我国的猪养殖产业当中, 猪病的发生对整个养猪产业带来的影响巨大, 不仅影响养殖户的收益, 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猪病发生率在当前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反而呈现愈演愈烈的状态, 给养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 比如近年来流行的N1N1猪流感, 不仅给猪养殖带来强烈的经济危机, 而且还间接的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在实际的养猪过程中, 养猪户不仅要给猪定期的进行卫生消毒, 还要加强对猪的养殖管理, 利用接种疫苗来提高猪的防御能力, 疫苗的使用和发展离不开现代生活技术的应用, 所以在实际的猪病以及治疗的问题上, 要利用现代生活技术来对其进行不断的管理和完善, 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疫苗的作用, 控制住猪病的发散, 对猪病的诊断和防治都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2 现代生活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2.1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对猪病进行诊断, 利用蛋白的克隆表达与纯化技术来对当前的猪病诊断提供一定的创新技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不仅能够突破传统传染性疾病的诊断过程, 将一些烦琐的生产模式进行一定的简化, 而且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诊断模式中稳定性差并且成本投入过高的弊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猪病的诊断不仅更加的可靠, 而且生产的抗原也足够的稳定。利用现代生活技术对猪病进行诊断, 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力度, 而且能够对临床检测的过程提供有效的保证, 这样不仅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猪病的情况, 而且疫苗的生产也会具有较强的作用, 对猪的诊断和防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另外,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疫苗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猪病的疫苗已经逐渐成为未来农业产业必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对猪病实施严格的监控和管理[1]。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利用现代生物基础来进行猪病的防治, 不仅能够有效彻底, 而且能够保证充分达到治疗的目的和效果, 活载体疫苗的研制以及使用, 要尽可能的注意其在人和猪身上使用的区别, 人用疫苗的主要功效是为了安全保障, 而猪使用疫苗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之外, 还要考虑其自身的成本效益, 投入过高的成本容易影响经济效益。非复制性活载体疫苗是利用特定的强毒免疫原性基因来在动物体内进行一定的刺激, 比如利用金扮雀病毒作为载体来表述狂犬病, 利用重组病毒疫苗来防疫人和哺乳动物的狂犬病, 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免疫效果, 而且能够产生相对应的免疫抗体[2]。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需要利用当前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手段, 将传统的方法逐渐摒弃, 结合当前猪的实际情况, 利用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手段, 来进行有效的疫苗生产。病毒活载体疫苗经常被当作载体来被使用, 目前主要由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大肠杆菌活载体疫苗等, 这些都能够直接对猪的病情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和影响, 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不仅对养殖户来说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而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 提高我国的农业产业经济水平。

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微生物的某种表面结构成分来制作而成的, 能够诱发一定的机体从而产生抗体的疫苗, 这种疫苗被称作为亚单位疫苗, 这种疫苗将导致病菌的主要保护性免疫存在的组分制成的疫苗, 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猪的疫情和病情, 而且能够提供一定的控制基础, 当前利用亚单位疫苗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猪圆环病毒和猪细小病毒, 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而且能够对猪的病情实时进行监管和控制, 对猪的健康生长起到一定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3 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的状况下, 农业经济占据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猪在农业产业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之一, 所以猪的养殖以及猪病的诊断、治疗都是当前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不仅对养殖户的运营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且能够直接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要提高主病诊断的准确性, 加大诊断力度和防治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全.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12) .

微生物诊断 篇9

关键词:速滑,青少年,弯道技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4年吉林省运动会1 000m速滑比赛的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在比赛现场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技术动作进行拍摄,采用2台JVC PX-100数码摄像机,按照三维DLT法的要求进行拍摄,采用Quintic Biomechanics视频解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躯干角度变化

按照物理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在加速过程中,空气对物体会产生阻力和相应分力,空气阻力和所在空间气体密度有关,还和物体与空气接触面积及形状有关,导致密度越大、物体接触面积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所产生的对应阻力就越大。所以,运动员在滑行时控制自身躯干打开角度,掌握躯干技术动作,对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作为衡量运动员技术能力的重要参考数据,躯干角度分析极为重要。

结合影像分析得出数据,运动员在弯道滑行过程中,左腿单支撑阶段的躯干角度多控制在±19°左右,而在全力蹬冰的双支撑阶段,由于蹬冰发力的需要,身体会自然向上浮动,角度多控制在±22°左右,明显高于单支撑蹬冰阶段。

研究人员将现场得到的影像数据导入Quintic Biomechanics多维视频动作解析软件,得出相应的身体躯干角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从左腿单支撑滑行时逐步过渡到双支撑蹬冰过程中,随着腿部蹬冰用力,躯干会不由自主地沿垂直方向向上抬起,反之,随着右腿蹬冰结束,向身体中心靠拢的过程中躯干角度呈反向状态,提示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能力,会影响躯干技术动作的发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既要对技术熟练掌握,也要提升核心力量,才能更好的控制技术动作。

我们发现这4名运动员各阶段躯干角度表现出的差异性。就这4名运动员每个运动员个体之间比较,通过数据明显看出赵雪晴的躯干角度在各个阶段比另3名运动员都要大。根据物理学理论,尽量减少运动员在空气中的迎风面积,保持良好的身体动作模型,能有效减少外界带给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对滑行过程中的身体稳定性有较大帮助。根据各阶段所测得的躯干角度数据以及前人做的研究理论,分析得出李奇石躯干角度的过大将导致其受到的空气阻力比其他运动员大,这样会加大其体能的消耗,间接增大比赛对其体能的要求。

2.2 重心速度变化的研究

将4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在右腿蹬冰的过程中,虽然身体配合腿部发力,但由于躯干迎风面积的增加和难以控制的离心力,运动员的滑行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重心也随着技术动作的改变而产生大幅度波动,反之,在左腿单支撑阶段,身体重心维持在核心力量集群附近,在横向和纵向的波动幅度较小,此时滑行速度可以较双支撑阶段大幅上升。纵观世界顶尖速滑选手的身体重心数据,可以直观的发现,高水平运动员在结合技术动作合理化的过程当中,都可以非常好的控制滑行过程中身体重心的波动幅度,从三维角度看,沿各个方向上的分力较小,速度随时间呈正比增加。由于在整个滑冰的过程中,人体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影响,而人体自身产生的动力是一定的,尽可能的通过控制身体重心减小外界的客观影响,运用优秀合理的技术动作,控制身体重心尽可能在最小范围内波动,才能提高竞技水平,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3 结论

赵雪晴躯干角度、下肢关节角度(髋角、膝角、踝角)过大,控制重心的能力一般,蹬冰腿的力量不足,导致其步长较大、步频较小。建议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减小躯干角度和下肢关节角度,增加重心的前倾程度。石晓璇的弯道滑行技术,是4名运动员中技术最优化的。躯干和下肢关节角度较小,重心前倾且波动范围大,摆动腿的着冰技术较合理;步长小、步频高。建议平时训练注重加强左腿腿部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Ingen Sehenau,G.J.van,R.W.de Boerand Gertde Groot:Onthete Chniqueof Speedsk ating.Int[J].Sport Biomeehanies.1987,(03):419-431.

[2]高沫,郭宇杰,张巍,等.速滑女子500 m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姿势特征比较研究[J].冰雪运动,2006,(03):5-7.

[3]结城匡启,阿江通良,浅见高明.久匕一犷久夕一卜忆打妙石加速理论再检讨[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111-121.

上一篇:显微镜操作下一篇:传媒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