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充(精选4篇)
一次性根充 篇1
一次性根充法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根管填充技术, 其适用于有瘘管的单根管牙齿, 不可复牙髓炎症早期 (活髓牙) , 尚未感染根尖组织, 残根但长期无症状, 且能保证根管预备等操作完全在根管内的患者[1,2]。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分别采用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各58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分别采用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 观察组58例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20例;年龄16~51岁, 平均 (42.7±5.6) 岁;每位患者1~2颗患牙, 共74颗牙。其中上颌前牙16颗、前磨牙11颗、磨牙9颗, 下颌前牙8颗, 前磨牙15颗, 磨牙15颗。对照组58例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17例;年龄17~49岁, 平均 (41.0±5.9) 岁;每位患者1~2颗患牙, 共78颗牙。其中上颌前牙20颗、前磨牙10颗、磨牙8颗, 下颌前牙12颗, 前磨牙18颗, 磨牙10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患牙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根管准备
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麻醉, 麻醉完成后常规根管预备常规应用3%过氧化氢和氯化钠进行根管冲洗, 用甲醛甲酚溶液进行根管消毒和封药, 用普通牙胶尖和Vitapex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充填。
1.2.2 根管填充
观察组用甲醛甲酚液纸尖消毒根管2 min, 取出后用纸尖吸干。Vitapex根充糊剂加牙胶尖严密充填根管, 切勿超充或欠充。然后拍摄牙片, 符合根充标准即作永久性充填。对照组牙髓坏死者开放引流至症状消失, 活髓者在局麻下摘除活髓。对照组的根管预备同实验组。用消毒纸尖将根管吸干, 然后用甲醛甲酚液纸尖于根内7d, 注意将纸尖上多余的液吸干, 纸尖不要靠近根尖孔, 以防止甲醛甲酚液渗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疼痛, 7d后取出纸尖, 根管达到根充标准即进行根管充填。
1.3 疗效判定标准
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咬合功能完整x线片显示根充严密合适, 尖周透射区消失、牙周膜间隙正常、硬板完整。失败:患者咬合有轻度不适, x线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变化不大。
1.4 统计学方法
首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然后熟路采用SAS8.2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在根管治疗术过程中, 经过根管预备和冲洗已将根管内大部分的感染物质清除, 且根充糊剂的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性化学剂, 具有杀菌、中和炎症物质, 促进牙本质和骨组织生长等作用。糊剂中的碘仿缓慢溶解于组织液中, 游离出碘, 持续作用, 可促进根尖周病灶的修复。而糊剂中的氢化泼尼松糖皮质激素是安全性高的抗感染制剂, 能有效的缓解根充后的反应并抑制炎症反应。牙胶尖又可严密堵塞根管以隔绝外界感染物质。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一次性根充法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 降低治疗费用。对两组治疗失败的患者分析发现:根管预备不充分和根管预备中造成根尖组织炎性反应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失败患者均为后牙, 可能因为牙的位置较深, 操作不便, 根管准备不充分所致。传统分次根充法的开髓引流虽可减压获得缓解疼痛的效果, 但是反复操作, 容易导致复合感染, 使根管内微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
综上所述, 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具有疗效确切、治疗周期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锦兰, 涂春梅.外伤性露髓牙一次性根充法及多次根充法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0, 5 (31) :17-18.
[2]文振玲.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10 (6) :213-214.
[3]罗志.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130例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09, 10 (11) :2445-2446.
一次性根充 篇2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7-2009年我院应用VitaPex糊剂行一次性根充的患者127例 (患牙150颗) , 其中男48例、女79例, 年龄19~65岁, 平均41.2岁。急性牙髓炎15颗 (10%) , 慢性牙髓炎81颗 (54%) , 慢性尖周炎54颗 (36%) ;其中前牙39颗占26%, 后牙111颗占74%。
1.2致病原因
150颗患牙中, 牙外伤15颗, 占10%;发育异常 (畸形中央尖) 6颗, 占4%;磨损28颗, 占18.7%;牙隐裂16颗, 占10.6%;龋病85颗, 占56.7%。
2治疗与结果
开髓、拔髓、根管预备3%过氧化氢液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 用指尖吸干, 导入樟脑酚消毒吸干, 保持根管内干燥, 注入VitaPex糊剂, 牙胶充填, 垫底恒充。其中110颗患牙无自觉症状, 软组织颜色及结构正常, X线示牙根完整, 充填严密, 根尖无吸收现象, 观察1年以上情况稳定, 视为成功治愈[1], 占73%;27颗患牙无明显症状, X线无明显异常, 观察期1年内情况较好, 视为有效, 占18%;13颗患牙有明显症状或体征, X线示根尖吸收区, 视为治疗失败, 占9%。
3讨论
一次性根充可以缩短疗程, 减少费用, 且治疗效果良好, 患者易接受, 满意度高。一次性根充还可避免因使用失活剂而产生的不良反应。VitaPex糊剂的主要成分为碘仿和氢氧化钙, 碘仿具有良好的防腐、减少渗出作用;同时碘仿缓慢溶解于组织后产生的游离碘产生持续杀菌作用, 并使细菌产物氧化, 促进炎症消退, 并可促进根尖周病灶的修复和根尖孔的闭合;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 pH9~12, 其作用持久, 能抑制细菌生长及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 促进硬组织矿化。糊剂中的硅油使其具有流动性和渗透性, 易于操作[2]。失败原因可能为操作时压力过大, 或根尖处渗出物较多, 细小根管或侧支根管难以治疗, 超出部分可能被吸收而使充填不密合影响封闭。
在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的一次性根充治疗中, 应在患牙根尖渗出物较少的时期充分预备根管, 使其具有良好的根管预备形态, 并冲洗充分, 还要使牙胶做到严密充填。总之,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一次性根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的127例患者 (患牙150颗) 的病因、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牙150颗成功治愈110颗, 有效27颗, 失败13颗。结论: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Vitapex,一次性根充,牙髓炎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一次性根充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84例吸毒患者, 年龄19~45岁, 240颗牙齿前后牙各120颗随机分成2组, 第一组行常规冷牙胶侧方加压根充, 第二组进行热牙胶, 垂直加压根充, 术后3个月复诊复查X线片。
1.2病例纳入标准: (1) 颊侧为窦道而非牙槽脓肿, X线片牙胶尖失踪确诊为牙源性根尖周炎。 (2) 排除中重度牙周炎及全身感染。 (3) 吸毒患者病情稳定, 意识清楚, 有独立自主能力。 (4) 法警、狱医监护。
1.3治疗方法:患牙常规上橡皮障, 常规开髓, PRATAPER完成根管预备, 每预备一个锥度, 2.5%NACLO大量冲洗浸泡根管, 同时应用P5超声震荡根管, 每次1 min。前牙根管至少扩至F3, 后牙至少F2, 纸捻吸干根管内水分及残留物, 常规冷热牙胶充填, 拍摄X线片记录。术后3个月复查拍X线片比较根尖周稀疏区变化。
1.4评价标准。以0~3级记分。0为失败, 治疗后根尖病变区变大, 窦道未愈合。1为有效, 窦道闭锁或消失, 根尖周病变区未见明显变化, 2成功:窦道闭锁或消失, 根尖周病变减小或消失。
2结果
根充后3个月后, 戒毒患者回访拍摄X线片比较根尖病变情况。经χ2检验, 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因此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治疗窦道性慢性根尖周炎还有非常有效的, 但不可否认, 热牙胶根充组在根尖周病变的恢复速度还是比冷牙胶要好。见表1。
3讨论
当前, 吸毒的根尖周病患者逐年增加, 具体原因很多, 多数跟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容易加重各种并发症, 同时也容易造成全身感染甚至死亡。毒品对人体危害是其造成多器官功能, 吸毒除了会造成强烈的依赖性, 还可以增加很多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大剂量长期使用还会对中枢系统及免疫系统造成非常严重且不可逆性损害。毒品对人体自由基、内分泌激素及细胞免疫的影响已有报道, 会造成女性不孕, 它对人体自由基有着非常显著的破坏作用, 直接影响我们的体液免疫系统[4]。破坏原理:首先使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受到抑制, 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引起一系列继发性损害, 致使患者体质日渐衰弱。据研究发现[5,6]静脉吸毒者CD3、CD4、和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其细胞免疫功能显示明显的损伤趋势, 表明吸毒者整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原理可能是海洛因等药物毒性代谢产物抑制了T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 也可能是长期滥用外源性阿片样物质引起机体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激素系统退行性改变, 使其对T细胞及其亚群的正常调节作用减退和消失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此外, 吸毒者易并发各种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疾病, 这些除与共同使用不洁注射器有关外, 与吸毒者免疫功能下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7]。在我国各种成瘾毒品滥用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社会乱像, 而且近几年发现吸毒年龄越来越低, 滥用方式也越趋向于注射, 此种方式更容易在人群中造成疾病的大面积传播。很多戒毒机构都在采用美沙酮让海洛因成瘾者戒毒, 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2], 毒瘾未能控制势必对牙髓治疗造成很大困难[3]。吸毒患者自身很难控制牙周卫生状况, 而且患者保护牙周知识、意识缺乏, 导致牙周病发病率较高。吸毒患者由于自身时间上的局限, 很难进行彻底牙周系统治疗。因此, 一旦发生牙髓疾病极易造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本研究主要着眼与此类特殊人群的治疗发现, 只要治疗选择得当还是有可能用最少时间, 最少次数控制此类人群的根尖周疾病。
根尖周炎一次治疗, 减少二次人为操作感染机会, 早期封闭病灶, 达到早期愈合[8]。
本操作需要本人独立完成, 工作量较大, 时间较长, 对质量技术提出较高要求, 故不太适合非牙体牙髓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吸毒人群是一组特殊的人群, 虽然有每天刷牙的习惯, 龋病及牙髓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普遍高于普通人群。根据对不同吸毒年限与龋病发病情况可以看出, 随着吸毒年限的增加, 其龋病发病年龄有上升的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吸毒, 毒品不仅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 使呼吸兴奋心跳加快内分泌失调, 口腔唾液分泌减少, 使口腔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导致龋病发病率增加, 同时伴随而来牙周卫生状况下降以及免疫力的低下是的牙周疾病发展速度更为迅速[9]。口腔疾病的防治缺乏, 导致这一特殊人群的龋病、牙周病发病均高于正常普通人群, 希望从国家从面对此特殊人群牙周护理给予足够重视。
因为患者特殊情况, 所有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都比较迅速, 但是设备准备时间较长, 人员配备不足, 对患者的吸毒年龄和毒龄以及吸食种类以及方式缺乏系统了解, 因此针对短期特殊吸毒患者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资料, 而且此次调查对象的牙周卫生状况较好, 普遍配合意识较好, 治疗过程均在安全可控范围进行, 因此治疗效果跟正常患者效果未见明显差异, 但同时应该考虑到, 很多时候我们此类患者是很难做到如此配合, 而常规治疗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规范牙体牙髓治疗是以后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此次治疗过程中也发现吸毒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恐惧心理也比较常人加重, 在常规操作中经常需要麻醉剂解决心理问题, 极特殊病例出现幻觉及不配合现象, 提示我们在工作中如果接触到此种类型患者, 要高度警惕其吸毒的可能。
在此类患者中, 口腔黏膜疾病例如口腔溃疡经常伴随此类患者, 但其他比较特殊疾病在此次治疗中未发现, 提示该类患者可能在有自身行为能力控制的情况下自身免疫力可能还处于较好的状态, 提示我们以后对吸毒患者牙周检查时应该注意其全身免疫力的变化。
经过本人的问诊发现, 大多数吸毒患者文化水平较低, 以高中级大专居多, 且多为非全日制学历水平, 多数人无业或以流动工作为主, 娱乐行业从业者尤其多见, 多数人喜欢或从事夜间活动。提示我们:对我们的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管始终是该类人群首先面对的问题。
在工作场所选择上因为患者人群活动受限, 治疗时间更为严格控制, 因此在不影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进行分二步进行, 先于戒毒所进行牙周疾病筛查, 后集中时间分批次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治疗过程保证在80 min以内完成。
摘要:目的 探索针对窦道型根尖周炎一次行根管治疗, 解决戒毒患者治疗次数受限问题。方法 83人吸毒人员共240颗患牙, 前后牙各为120颗, 均为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 常规根管预备后, 冷热牙胶充填。结果 冷牙胶成功率为85%, 热牙胶为90%。结论 对吸毒患者只要是治疗时间足够, 在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还是可以进行热牙胶一次根充。
关键词:吸毒,一次性根管治疗,热牙胶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体牙髓病学[M].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7-301.
[2]李武, 王绪轶, 郝伟, 等.男性海洛因依赖者渴求与心身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4 (l1) :992-994.
[3]孙德文.某省吸毒人员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2003, 6 (3) :7-9.
[4]朱京虎.滥用毒品对机体的危害[J].中国药事, 2000, 14 (5) :337-338.
[5]Easterbrook PJ, Yu LM, Goetyhebeur E, et al.Terryeartrends in CD4cell counts at HIV and AIDS diagnosis in a London HIV clinic[J].AIDS, 2000, 14 (5) :561-567.
[6]周文能, 张海燕, 胡秋凌, 等.静脉吸毒人群中20名HIV感染者CD4、CDs淋巴细胞的变化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 6 (5) :274-275.
[7]王桂林, 陆正武, 林志彬.药物滥用免疫功能变化与艾滋病的发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1997, 3 (3) :6-7.
[8]顾远平, 秦明群, 龙世明, 等.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4) :218-220.
SystemB根充技术改良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个根尖孔发育完成的成年人离体直根管尖牙牙根(上下颌均可)。
1.2 实验方法
1.2.1 根管预备
所有离体尖牙在牙颈部截冠,由同一名医师统一采用改良双敞技术进行根管预备。①工作长度测定: 10# K锉探入根管,直到肉眼从根尖孔看到锉尖,以此标定工作长度;②根管中上段的敞开:用1~3#GG钻达到距根尖孔6 mm处,4#和5# GG钻分别达到距根尖孔8 mm和10 mm处;③根尖部的预备:所有样本均统一使用30#K锉预备至工作长度,此后每加大一号锉,预备深度减少1 mm,逐步后退预备至55#锉。最后使用0.04锥度的30#镍钛矫正锉预备至工作长度。整个预备过程每换一号锉均用10# K锉疏通根管,并用20 g/L的次氯酸钠溶液2 ml冲洗,冲洗针头使用5#注射针头。全部预备完成后用20 g/L次氯酸钠溶液10 ml冲洗。
1.2.2 根管充填
所有预备好的牙根随机分为2 组,每组40 个。所有的根充均由2 名具有相近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完成,每个医生每组各充填20 个牙根。因根管封闭剂的使用对牙胶充盈率的测定有影响,故在本实验中根充不使用根管封闭剂。根充工作长度至距根尖孔0.5 mm处。
改良组:采用冷侧压结合System B技术根充。先用标准牙胶尖冷侧压法充填至20#侧压针插不到工作长度为止,再将System B热压工作尖温度调至200 ℃,分段加热至距根尖孔3 mm处维持压力10 s,带出中上段多余牙胶后,用垂直加压器再加压。
常规组:常规System B技术。采用0.04锥度的单一非标准牙胶尖插至工作长度,不再加副尖,将System B热压工作尖温度调至200 ℃,分段加热至距根尖孔3 mm处维持压力10 s,带出中上段多余牙胶后,用垂直加压器再加压。
完成根充后,所有样本均保存于37 ℃、湿度100%的环境下2 周。
1.2.3 结果测定
将每组超充的样本计数,所有样本均在距根尖孔1.5 mm水平处用硬组织切片机(慢速锯)截断,体视显微镜下数码拍照,用KS100 Imageing system 3.0软件测定PGFA值。
1.2.4 统计处理
超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确切概率检验;PGFA(牙胶充盈率)结果比较采取成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SPSS统计软件(SPSS 10.0 for Windows,standard version)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超充结果比较
常规组8 例超充,改良组2 例超充(表 1),后者超充率明显小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改良组与常规组比较,P<0.05
2.2 牙胶充盈率比较
改良组与常规组距根尖部1.5 mm的PGFA均数分别为(96.8±4.9)%和(92.4±7.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主要是通过电携热尖加热根管中的牙胶后,用加压器垂直加压热塑牙胶完成根管充填。System B技术是近年来热垂直加压技术的发展,它可以准确地控制器械尖端温度与加热时间,加热与加压同时完成,超充少于传统热垂直加压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牙胶充盈率高,但超充率亦较高。研究表明,加热深度越深,超充的危险性也同时增大,而超充显然对根管治疗疗效的维持是不利的[1,2]。
由于根管直径的变化范围很大[3],研究表明,在上颌尖牙根管距根尖2 mm处,颊舌径的变化范围是0.28~0.71 mm,近远中径的变化范围为0.28~0.63 mm[4],而现已证明用初尖锉不能准确的测量根尖孔的直径 [5],因而临床上很难判断根尖部根管的粗细。在热垂直加压技术中,通常使用中等尺寸的非标准牙胶尖来充填尖牙,这意味着充填不同直径根管的牙胶量是相近的,显然在粗大的根管中会因牙胶致密度不足而较难获得良好的充填(充盈不足或超充)(图 1~2)。在本研究中使用冷侧压技术来增加根尖部牙胶的致密度,可有效适应不同形态的根管(图 3~4),从而有效克服了原方法超充率较高及根尖部牙胶充盈率较低的缺点,获得了更好的充填效果,有极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结合冷侧压法改良System B根充技术,通过增加根尖部的牙胶量来克服该技术超充率较高及根尖部根管牙胶充盈率(PGFA)较低的缺点。方法:80个离体尖牙牙根用改良双敞技术预备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常规法和改良法根充,超充样本计数;所有样本均在距根尖孔1.5mm水平截断,体视显微镜下数码拍照,计算机测定PGFA值,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组超充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距根尖孔1.5mm的PGFA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后的System B技术比原方法具有更好的根充效果。
关键词:感染根管,牙髓治疗,根管充填
参考文献
[1] Kerekes K,Tronstad L.Long-term results of endodontic treatment performed with a standardized technique[J].J Endod,1979,5(3):83-90.
[2] Sjogren U,Hagglund B,Sundqvist G,et al.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endodontic treatment[J].J Endod,1990,16(10):498-504.
[3] Dummer PM,McGinn JH,Rees DG.The position and to-pography of the apical canal constriction and apical foramen[J].Int Endod J,1984,17(4):192-198.
[4] Wu MK,Roris A,Barkis D,et al.Prevalence and extent of long oval canals in the apical third[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0,89(6):73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