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监管模式

2024-07-05

集中监管模式(精选5篇)

集中监管模式 篇1

一、引言

财政集中支付, 简单来讲, 就是将每一个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集中起来放进国库, 然后再由国库通过在自己账户下设置不同类别的账户进行集中性管理。从而, 各单位只需在自己的预算范畴里决定需要采购什么, 再由财政部门直接把款项支付给供应单位。这样的方式, 对于我国的财政资金的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 它可以把财政资金的经济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对我们的财政支出的加强、资金规模的增长乃至对市场的宏观掌握和调整控制都十分有利。另一方面,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全程控制, 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和使用效率, 都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因而, 加大对我国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探析, 对现实生活中资金监督管理乃至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财政集中支付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人员缺乏集中支付的观念, 思维素质跟不上制度的更新

自从市场经济在我国全面革新至今, 我国的经济体制已有了诸多好的改变, 同时, 问题也逐步凸显。2001年, 我国财政部在这年3月16日发布了关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文件, 制度的建立由此开始。2007年, 在5月, 又有深化国库集中收付的意见。由此可见, 财政集中支付已经在我国开展了多年。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发现管理者的思维大多停滞不前。很多岗位人员对于财政集中制度的认知很是欠缺, 工作时很随意。例如, 预算如在事前没做好, 当有大额资金集中支付的时候。而银行财政备用现金却不够充分的情形下, 财政集中支付就面临着一个自垫资金的问题。这就容易断开管理链条, 不利于监督, 不符合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再比如, 有些岗位工作者对于资金集中支付的密码把控不严, 常常发生使用初始密码、长时期不更改密码等情形。这样, 会让财政资金的保存出现极大风险。且还有部分员工不够敬业, 不好好做事, 只会推诿责任, “互踢皮球”。

(二) 系统建设不足, 对信息的把控不对称

关于集中支付信息, 常常会出现不对称的问题。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直接对应的是收款第三方, 因而, 它有一个极大的弊端, 就是很难有效的把控第三方账户的事实情况。因为集中支付只是支付, 并不能了解实际业务和工作的展开情况, 所有, 它的付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感”。且信息化后, 基本上所有的付款都能经由网络实现支付, 非常便捷快速。但同时, 会减低了中间环节的监管, 使预防性的举措难以开展。一是现阶段的财政授权支付, 单位可以在国库授权额度内自行办理支付手续或提取现金, 只有预算单位的内部监督, 并不经过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的审核, 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漏洞。二是对于直接支付审核中被剔除的金额, 预算单位是否又改用授权额度进行了支付, 只能通过事后的现场核查、决算审核或专项检查才能得知, 严重影响了审核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不利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所以, 信息的不对称也是我国集中支付的一大阻碍。

(三) 内部监督管理缺失, 保障体系亟需完善

在我国, 财政支付的岗位设置存在很大缺陷, 人员配置不合理。有的支付岗位事情少, 却分配的人多, 有的岗位又需要“一人多职”。这样不仅带来人员的浪费, 更是使工作环节和岗位间相互制约的机制被损坏, 容易出现监管体制上的“真空地带”。其次, 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是我国财政集中支付易出现风险的一个极重大的因素。我国仅仅是明确了财政资金要怎么样集中支付, 却没有明确对每个环节的支付要怎么样实行监管。并且, 在财政制度步步革新的现在, 监管缺乏的问题就愈加凸显。因而, 一个完整有效的财政监管的体系的构建, 对于我国财政制度上的管理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三、解决财政集中支付监督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 增强集中支付岗位工作者整体素质

对于集中支付, 它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制度。因而, 它的工作人员也要学习它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集中财政支付制度的构造。我们可以展开学习培训课程, 在专业层次加强财政支付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从而对财政集中支付的风险可以合理防范和规避。在科技信息层面, 我们也要加强培训。因为现在的科技快速成长, 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等都会发生极大改变, 我们要确保财政工作者能跟上财政体系的变化。比如说, 现在有很多新兴的支付软件, 如果支付人员这类软件的了解不够充分, 那么在操作时就失误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并且, 如果对软件的使用不熟练, 支付时也会延误时间, 减慢工作的进度。同时, 由于财政集中支付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应用, 所以它的岗位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必须过关。我们可以普遍性的对集中支付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 以及法规条令层次的学习, 加强工作责任心, 增高风险意识, 做好风险预防, 有效开展工作。

(二) 明确集中支付系统的范围

上面我们提到, 财政集中支付信息的对称, 对财政集中支付的监管非常重要。因而, 建设一个有效的财政信息系统, 明确集中支付系统的范畴, 就可以高效解决制约财政集中支付的质量问题。现实中, 很多的财政资金都是授权支付, 这就限制了集中支付对资金的监管。所以, 我们要按照部门的预算范畴, 有选择性的确定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的范围, 避免将同一项目资金划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 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审核的覆盖面。同时加紧监督业务科室规划每个时段的资金预算, 细化到每个月、每个星期, 对于后期的资金使用也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超出预算范围的一些不予支付, 做到计划行事, 有效掌控资金。同时, 对每个部门间的联系也要紧密起来, 各部门的信息一定要一致。加快对数据接口的建设, 要保证能快速的查询和追踪, 从而有效的管理资金的运转。

(三) 完善内部监管体系

事实上, 监管体系的完善, 不单单是一个“事后”阶段的监督管理, 它更是一个“事前”的有效预防和把控。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管理监督, 能够让集中支付的业务开展的更顺利, 在监督和管理两个层面都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去执行。从开始财政资金预算, 到输进信息系统, 然后审核签字, 最终支付, 达到资金的使用效果。要构成一个动态的、时刻灵活变换的集中支付系统, 然后在这个系统里, 设置不一样的岗位, 每个岗位给予不同级别的权限。要按照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要求, 配足必要管理人员, 避免一人多岗行为, 杜绝因人员不足造成的风险。从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个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督。这样一个动态的监管系统, 对财政资金的安全能够有效的监督和使用, 有助于信息传递的高度透明, 促进工作的效率。只要财政资金一出问题, 就能立马找到问题的根源, 从而解决问题, 让财政资金可以高速有效循环。这样, 所有的运转都会有迹可循, 有助于全程监管。

四、结语

当前, 我国的财政集中支付正在不断的革新、不断的成长。一方面, 我们要借鉴先进的经验, 取长补短, 融合自己的民族特点, 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 我们要积极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逻辑性关系, 加大各个岗位之间的联系, 让每个岗位互相牵制, 同时构建更完善的监管体系, 不断革新, 促进我国财政集中支付的有效运转。

摘要:在我国的财政管理改革中, 财政集中支付是极重要的构成。财政集中支付摒弃了原来的财政拨款形式, 这对于我国的财政资金腐败的预防, 乃至对整个财政资金的管理都有极重大的影响。本文从现阶段具体的财政问题出发, 对如何加强财政集中支付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监管,财政集中支付,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加强财政集中支付监管相关问题的探索[J].当代会计, 2014, (2) .

[2]吴景宽.论如何加强财政集中支付监管[J].中外企业家, 2014, (6) .

[3]谢湘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外资, 2013, (14) .

集中监管模式 篇2

关键词:会计核算;集中;国库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4-0058-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银行法》都明确规定经理国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据此,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设立专门国库机构来履行经理国库职责,包括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预算支出拨款等国库会计核算业务。这种分散核算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基层国库人员,不能适应人民银行加强国库监管的需要,导致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过程中重核算轻监管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文拟从国库会计核算集中入手对集中趋势下的国库监管展开探讨。

一、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及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1.国库会计核算集中的内涵。国库会计核算集中即指人民银行基层行国库按照“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原则,在不改变其对同级财政和征收机关履行服务职责与监管权限的前提下,依托现代的网络技术和远程数据通讯技术,通过远程客户端方式接入上一级行的国库会计核算服务器。基层国库会计核算业务以上级行国库的《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服务器为存储和处理中心,基层行国库在客户端录入预算收入、支出、退付、更正等基础数据,对预算收支的分成报解上划等会计核算过程则由上级行国库集中完成。但核算集中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把县支行国库会计核算集中到中心支行国库,待条件成熟时再把中心支行国库会计核算集中到省级分库直至总库。本文只讨论将县支行国库核算集中到中心支行国库的情况。

2.实行国库会计核算集中带来的主要变化。在国库会计核算集中到中心支库的情况下,由中心支行国库在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统一进行参数设置、系统维护、数据报解、资金汇划、岗位日终,统一生成会计报表及统计报表。县支行国库不再具备完整的业务核算功能,明细核算岗每天通过客户端远程登录中心支库核算系统,进行相关业务数据的录入、复核,打印属本支库的会计凭证及各种预算收支报表。中心支库与县支库相互之间的往来业务由以前通过内部往来处理,转换成中心支行国库同机业务处理,县支库已经不涉及资金清算业务。[1]也就是说实行集中核算,中心支行国库将成为国库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处理全辖国库会计核算事项,各县支行国库只是作为核算中心的核算网点办理柜台业务,由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集中监督各县支行网点、中支国库会计核算中心的国库会计核算结果。

3.国库会计核算集中的必要性。目前各级国库使用的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TBS系统)功能十分强大,岗位设置非常细化,实行全面会计核算需设置较多的岗位,而目前基层国库特别是县支行国库国库一般是5人左右,难以满足岗位设置的需要,人员兼岗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情况,虽然随着人民银行县级发行库的撤销,有很多原发行、保卫人员充实到国库部门,但这些部门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岗位培训,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正是因会计核算人员不足,使基层国库穷于应付基础核算工作,对国库监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放松。

4.国库会计核算集中的可能性。健全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适应将县支库会计核算集中到中心支库的需要,使国库会计集中核算具有可行性。现行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包含了“一机多库”的功能,即一台计算机能同时处理多级和同级多库的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只要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完全可以将县支库的会计核算集中到中心支库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处理。

实行集中核算后,县支行国库将减少岗位设置和国库会计核算工作量,对中心支行国库而言也只是通过计算机完成集中核算而并不会增加其业务量,因此,通过国库会计的核算集中,将对基层国库人员紧张状况具有巨大的缓解作用,从而为在国库监管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成为可能,并随着国库基础信息的集中来最终破解基层国库监管中的各种难题。

二、国库会计集中核算对国库监管的影响

1.监管主体全员化,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人民银行履行经理国库职责,做好国库会计核算是基础,保证国库会计核算质量是手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目的。而国库监管是贯穿于会计核算始终,认真履行国库监管职责不是哪个别人的事,而需要所有国库人员在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库款支拨以及预算收入退付与更正过程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保证每一笔业务合规合法。但在目前基层国库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做好监管工作,在中心支库一级配备了专职国库监管员一人,县支库因人员紧张仅明确一名兼职国库监管员。这种配备国库监管员做法虽然对明确国库监管职责与责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给国库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国库监管工作与国库会计核算工作人为分离,割断监管与核算的联系,好象监管只是监管员的事,而与国库会计核算人员不相干,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因此,通过会计核算集中,缓解县支库会计核算人员的具体核算压力,重新优化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形成人人参与监管,人人有监管职责的全员监管的合力优势。

2.提高监管层次,树立监管权威。会计核算集中后,各县支库的业务数据都集中到中心支库,中心支库对基层预算收支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与细致,从每笔预算收入的收纳、级次划分到报解入库以及预算收入的退付与更正,中心支库可以在县支库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集中全辖国库监管资源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实现国库现场检查层次提升一级,从而尽量避免同级国库对同级财税、国库经收处监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情监督以及缺乏全局意识,过多地讲求与财政、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处理好关系问题,使国库能很好地站在政府预算收支工作以及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事业的发展全局来开展国库监管工作,也将对树立国库监管的权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2]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与财政监管 篇3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来, 我国会计集中核算在一些乡镇实施, 其主要做法是: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注销银行账号, 各单位设财务经办员, 作为联接核算中心和单位的纽带, 负责向核算中心申请支款、经办单位财务收支具体业务, 中心对单位财政资金集中进行核算和监督管理。各项资金的收支由核算中心按照规定标准和相应科目编制综合预算, 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单位的一切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后, 报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 单位较小的支出实行备用金制度, 大额商品购买、劳务支出等, 由政府来采购, 核算中心直接支付。专项资金按部门预算所定项目, 结合收支进度拨付。从凭证制作、审核、记账到报表编制等都通过网络来完成, 提高了效率, 减少了差错。

我国一些乡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运作已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提高了财政整体运行效益;二是提高了资金使用透明度, 增强了监督管理的公开性, 有效的防范了做假账行为, 置监督管理于全过程;三是从源头上防范和避免一些违法现象的发生, 制止和减少了浪费现象, 在治理“三乱”及私设“小金库”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统管单位由运行初期的被动接受, 到自觉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了财政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推动了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向纵深发展, 会计核算中心使政府采购真正实现了采购权、物品使用权、资金拨付权的分离与制衡。

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存在主要问题

1. 进行会计集中核算, 撤销了单位会计岗位, 使单位

经济、会计工作的执行者和知情者会计人员“靠了边”, 而会计核算中心远离原始凭证记载事项的发生环境和地点, 缺乏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

2. 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 单位发生的违反财经法纪

的事项为在会计核算中心顺利审核过关并报账, 一些人想方设法完备有关的手续, 而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报账后, 使这些经济事项的会计核算处理融入了繁多的核算业务, 给审计加大了难度, 降低了审计效率。

3. 集中核算部分改变了单位的核算和监督权, 也改

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会计处理差错, 信息失真与泄密, 领导挪用单位资产的责任很难确定, 淡化了会计责任。

4. 核算中心对资金具体用途不能准确把握, 容易导

致被挤占、挪用, 专款专用受阻, 造成资金使用的偏差, 专项资金不专款专用现象发生。

5. 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实物资产很难进行定期清点, 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核算中心仅具备核算功能, 而财产清点由单位实施, 固定资产等实物短少单位容易出现时报账, 可能造成账实不符, 出现会计核算与财产管理脱节。

6. 因核算中心人员对各单位情况了解不多, 一些单

位如不及时报账, 一些往来款项挂帐, 很容易变成呆账死账, 最终只能核销, 出现国有资产流失, 一些往来款项不及时清理。

7. 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 执行较为困难。

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一些单位出现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实行集中核算, 容易出现对某一支出项目单位请求支付与中心支付的矛盾, 缺乏规范、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三、对会计集中核算进行财政监管存在的问题

1. 理顺关系困难。

会计集中核算后, 单位一切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 还必须在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方可办理, 开支要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账户。一些单位领导、报账员难以适应这一方式。

2. 收入完整性的监管较难。

施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 原来各单位会计与领导依法组织的收入与财政拨付的可用资金非常清楚, 集中核算以后, 单位的报账员不进行账务处理, 对单位的收入情况不清楚, 报账员还必须在单位领导、财政国库与核算中心之间了解情况, 发生诸多矛盾。

3. 支出的合理性难于控制。

在会计集中核算后, 资金使用不能严格按预算标准执行, 只从报账手续程序上审核, 各单位在福利、奖金发放上尽管得到控制, 而福利奖金的项目和标准上会计核算中心难以掌握, 控得太死, 对单位创收和向外争取资金的积极性, 有一定的影响, 而放得太松, 则可能导致相互攀比, 很难保证支出的合理性。

4. 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掌握。

会计核算中心在代理会计核算监管中, 只是识别票据真伪, 识别不了经济事项的真伪。核算中心对单位单据进行账务处理, 要求手续完备, 真实合理, 这可能导致已支的不能及时入账, 还会发生真票假事的现象。

5. 固定资产的相符性难以保证。

核算中心会计负责许多单位的会计工作, 如果只管记账, 对核算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一般是按报账员提供的资料核算, 单位有资产处置权, 一些单位领导与报账员法制意识淡薄, 或由于工作不需而没有向中心提供真实情况, 中心也不能知道各单位的资产处置情况, 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6. 专项资金管理难。

现行规定中一些专项资金没有管理费开支, 也不可提取业务费。财政无力安排业务费, 向上争取资金的单位从中列支一批必要的差旅费、办公费就很难防范。上级部门对一些专项资金管理也不够严格, 导致管理困难。

7. 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清。

会计集中核算后, 尽管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而财务收支的审核职责却是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 如果财务发生了违纪违规现象, 追究会计责任时, 难以界定责任, 造成单位与中心的责任不清。

四、乡镇会计集中核算财政监管的策略与措施

1. 合理定位会计主体与责任。

按照会计相关政策规定, 各单位是会计的主体;明确定位会计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的身份。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需要统一、规范管理体制、工资等会计人员关系, 保障其相对独立性。

2. 严格定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核算、监督及管理。

遵循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管理、核算及监督的基本要求, 适当分离, 但不脱节。核算及监督职能的行使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核心点。

3. 有效定位单位及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负责人相关责任。

单位会计责任主体为主要负责人, 负责审批资金、对外投资、处置财产权等。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后, 会计信息资料归纳整合, 最终以会计报表的形成, 递交信息, 它的完成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现。

4. 统一规范制度, 加强预算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经费开支指标。加强预算管理, 加快各个部门预算进程, 适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 妥善处理政府采购和集中支付间的关联, 落实统一性、完整性的财政管理, 规范管理专项资金, 适时跟踪访效专项资金, 构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对专项资金私自挪用或霸占情况, 要一律追究到底。按照专项资金的性质, 合理设定相关业务管理费, 管理专项资金, 提高使用资金效益。

5. 加大透明度, 行使政务公开机制。

避免单位随意性开支, 加大资金透明度, 行使政务公开机制。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及财务流程要具体公开, 把各个单位的资金开支情况定期公开, 由群众、社会来监督, 真正防范和治理腐败的发生。

6.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严格执行会计人员上岗制度, 建立考核淘汰机制;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完善其体系;加强对企业人员进行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会计良好的执业环境;既要控制会计人员的频繁流动, 又要充实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翟胜宝.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1)

[2]姚红芹.浅议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政监管[J].现代商业, 2011 (8)

[3]毛金芬.浅议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政监管[J].消费导刊, 2008 (12)

[4]陈亮.乡镇会计集中核算规范化的途径[J].江苏农村经济, 2005 (8)

监管的三大模式 篇4

美国的证券法规体系堪称是世界上最完善、最有效率的证券市场法规体系。事实上,美国对于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态度也经历了由最初的容忍转为谴责的过程,1930年前,华尔街所信奉的投资格言就是“内幕交易是投资制胜的唯一法宝”,而1929年股票市场的崩溃以及其引发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直接导致美国政府对此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起草者认为,包括市场操纵在内的过度投机交易行为,是引起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原因,由此,《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反操纵条款开创了禁止操纵证券市场的先河。在美国,证券监管采用双轨强制模式,法院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并行,共同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结合美国证券交易法及其规则,《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条第5项规定以及相关判例,在符合下列要件的情况下,操纵者应承担法律责任:(1)原告须证明被告(即操纵者)有操纵的主观(willful)意图,操纵必须要有欺诈的目的,即有“以制造虚假和人为市场价格为目的”;(2)原告遭受损害;(3)被告从事了操纵市场的行为;(4)原告必须证明其损害是操纵行为的结果且原告是以被操纵者所影响。目前世界上,日本、加拿大、菲律宾等国的证券法体系也基本属于美国模式。

英国——自律型监管模式

与美国不同,英国实行三级制的证券监管体制:第一级为英国贸易工业部,它是英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它并不行使全部的证券监管职能,而将其大部分职能通过转移指令授权证券和投资局来行使,但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对证券和投资局的规则、指令和措施的复查权,并有权收回部分和全部授予给证券和投资局的监管权力;第二级是证券和投资局,它是贸易工业部转移令赋予的监管证券市场的机构,它本身不是一个政府机构,而是一个被纳入自律体制之内的私人公司,受英国贸易工业部的监管;第三级是证券自律组织,主要是以英国证券商协会、收购与合并专门小组、证券业理事会三个机构为核心。这三个机构制定并实施有关证券活动的规则,其代表经常向政府机构征询意见,并保持同政府部门的联系。这三个自我监管机构是与政府机构相对独立的,它们通过自身组织和规则进行有效的监管。

欧陆国家证券法体系——介于立法监管型和自律监管型之间

集中对账模式风险之我见 篇5

摘 要 近些年来,集中对账管理模式在保障银企资金安全、防范案件等风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操作管理层面来看,集中对账仍存在较多的控制缺陷和风险隐患。对此,笔者对集中对账模式风险进行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 集中对账 风险

一、集中对账模式下银企对账工作的主要风险

(一)岗位设置风险

1.银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不到位

《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单位银行存款账户对账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单位存款对账工作由资金结算或会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营运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前台和后台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同时也明确“各行公司、集团、机构业务部门负责协助做好单位客户信息变更的维护工作,协助催收逾期未收回的对账回单等”。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加之业务部门人员紧张的现状,使业务部门并未真正参与到对账工作中来,对账工作仍然是会计、营运管理部门的“专利”。然而,会计、营运管理部门的人员大多固定在工作岗位上无法走出去,对于那些对账单回收不及时、账项核对不相符等特殊类账户,仅靠会计人员的电话催收、追踪,无法保证对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亦达不到应有的对账效果。

2.对账人员缺乏,不能满足集中对账业务量需求

部分分支机构虽然在会计部门设置了对账岗,但是并未配备专职的对账人员,特别是在二级分支行大部分为兼职,不能满足集中模式下涉及面广业务量大的对账工作,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账任务,难免会产生对账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对账质量。

(二)对账不及时风险

1.对账单发送滞后风险

首先,从流程看,一级分行后台集中制作对账单后,通过外包公司发送到对账客户或各二级分支行,其中发送到二级分支行的对账单需再次通过外包公司或网点进行二次分发送达客户。该流程表明,对账单的发送不仅仅是银行单方的行为,需要外包公司或客户的积极配合,期间如果存在外包公司不支持、客户对账意愿不强、银行对账人手紧张等原因,都将导致账单不能及时发送,影响对账的时效性。

其次,从对账时间看,银行纸式账单一般都是在账务发生一段时间后一次生成,按现行对账制度规定,最短的也要一个月,长则半年,如近期武汉分部审计发现,某支行2009年12月份的对账单中,有近20%的对账单在2010年3月份才发送客户对账。对账时间滞后,如果发生盗窃、挪用等资金案件,得不到及时发现及堵截。

2.对账单回收不及时风险

账单回收不及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银行账单发出后,外包公司或银行对账人员未能及时与对账单位及其财务人员取得联系和沟通,导致对账回收出现延误;二是部分单位账户极少使用,单位财务人员疏于对账,也导致部分对账回收不及时;三是部分单位账户为异地开户,对账单无法及时送达,导致部分对账单收回不及时;四是有的开户单位不重视银企对账工作,对银企对账不予配合,或根本不对账;五是银行人员紧张,对一些对账回复不及时的客户无法及时提供逐一上门对账服务。

账单滞后发送和账单不及时回收,都直接影响到对账效果。当前经济发展迅猛,金融产品推陈出新,企业通过银行账户核算的资金交易量和频率大幅提升,会计核算电子化程度极高,互联网络逐渐普及,使业务处理更加方便快捷,高科技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案件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因此银企对账的及时、有效性更显重要。

(三)对账结果处理风险

对账结果处理是对账过程的关键实施环节,是对账效果的体现,包括账户核对、预留印签审核、不符款项的处理等。该环节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忽视账户交易的逐笔勾对,仅简单核对银行账户余额。二是对银企对账结果是否相符或发生对账不符款项时查证重视不够。

案例一:某支行的一起客户存款资金被骗案件:2009年10月14日,甲公司财务负责人罗某某和某局的一名员工来到某支行,称甲公司在支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余额不符,要求对账。支行会计主管杨某某核查后发现,甲公司账户上的399.8万元存款已于2009年2月至2009年3月期间分3笔转入乙公司账户,并在转入乙公司后又分5笔转入苗某某等个人账户。此时,甲、乙两公司账户余额均为0。

而在此前,分行已分别于2009年4月份和7月份向甲公司寄出了一、二季度的账户对账单。2009年4月份,甲公司财务负责人罗某某发现账户余额不符时,曾电话反馈支行客户经理刘某某,刘接到电话后核查了甲公司的存款账户,并告知对方账户上只剩余2000元资金。事后刘某某向支行副行长廖某某报告了该情况,但是廖某某既没有报告上级行,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追查措施,致使错过了被盗资金的追回时间,形成企业资金损失。

三是对企业对账回执的验印审核流于形式。对账回执的验印审核是对账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也是确保对账行为真实的关键。但在对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问题表现形式一是部分客户存在多家银行开立多个账户,且预留印鉴又不相同的情况,客户收到不同银行的对账单后,并未认真核对分清账户而随意签章,银行对收到签章的对账回执审核不细致,未能发现对账签章不符问题;二是少数银行内外部作案人员,在盗窃、挪用企业资金后,为应付银行对账而私刻伪造印章。如在对账验印环节不能严格审核把关,将存在较大的风险。

(四)对账外包风险

对账外包是指通过外包公司、邮政局等单位,完成银行对账单的制作、传递工作,外包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对账时效性、缓解对账人员压力、满足银行“对账回收率”的要求。但在外包实施过程中也潜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对账外包服务质量和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外包人員素质参差不齐,为完成发送账单任务忙于应付,疏于银行对账制度的控制。在对账单从银行到客户的整个传递过程中,外包公司员工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发送是否及时,是否积极上门催收对账回单,是否正确回应客户关于对账有关问题的咨询等,都决定着对账单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收回。但由于外包公司对员工的考核是以账单发出及回收数量为依据,个别外包人员既想减少往返企业次数,又想提高回收账单数量,便无视银行对账的具体要求,擅自指导对账单位盖章了事,或是发出对账单后,没有继续后续的回收工作,导致账单回收期过长或未回收。

其次,对账单外包传递过程中,存在客户信息泄密的问题。银行对账单记载着企业存款账号、余额、印鉴等客户资料,企业对账经办人员将对账回执直接交与外包人员时,有的未装入对账信封,或装入对账信封但未封口,导致上述客户资料一览无遗,银行为客户保密的承诺无法履行。

再次,外包对账单传递过程中,账单交接控制不严。一是银行与外包公司之间、外包公司与客户之间账单的传递签收控制不严,造成账单的丢失、误递;二是外包公司不了解对账岗位制衡的控制,将账单传递给企业财务核算人员或将收回账单交给银行前台记账人员,重现传统对账方式下对账、记账不相容岗位一手清风险,弱化了集中对账的预期效果和作用。

二、形成银企对账风险的主要原因

分析上述银企对账风险形成的成因,既有银行人员认识、重视不够的主观原因,也有企业协助配合不力的客观因素,同时还存在监管层面制度 “软化”导致银企双方对账责权不明晰的因素。

(一)银行层面

1.对账工作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一是银行对账宣传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不能使客户充分认识到对账工作保障银企双方资金安全的重要性。从目前企业对银行对账工作的了解途径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前台开户,与银行签订《对账服务协议》时,才对对账工作了解一二,而前台人员,在忙于处理大量业务的过程中,根本无暇向企业宣传对账工作;二是电子对账推广营销工作力度不够,大部分客户对电子对账缺少了解、认识,有些客户虽签约了电子对账,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方便、快捷的电子对账手段没有在客户中得到大力推广。

2.部分分支行对对账工作的风险内控意识不足

近几年来,对账管理工作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但仍有些基层机构没有把银企对账工作从防范案件的高度来认识,在营销任务重,工作考核压力大的情况下,注重经营业绩的发展,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管理,片面认为银企对账工作与经营、效益关系不大,对账早一点、晚一点、多一点、少一点都无关紧要,影响不大,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银企对账工作的开展,也是造成银企对账不及时或不对账的根本原因。

3.受利益驱动、考核导向的影响,片面追求对账率指标,忽视了对账的过程控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账管理和提高对账回收水平,各行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应的银行对账工作考核办法,其中对账回收率指标为考核各行对账工作的主要指标,也是奖罚兑现各行最直接的依据。受利益驱动,各行片面最求对账率,只关注账单回收的数量,而忽视了对账过程的质量控制。如近期审计发现,有的二级分支行存在通过建行企业网代理单位客户网银对账、对账验印流于形式、对账不符未及时发现等问题,均是片面追求对账率而忽视对账过程所形成。

(二)客户层面

1.认识偏差,对账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被动应付

目前虽然大部分企业提高了对银企对账的重要性认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单位客户缺乏基本的金融风险意识,认为钱一旦存入银行,即使出现银行内部挪用或账务处理错误等问题,也是银行内部问题,由银行负责,没有义务为防范银行内部风险而与银行对账,从而漠视银企对账工作,或被动应付银行对账工作,对对账中发现的问题不积极处理,不及时与银行沟通。

2.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特别是近几年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发展态势迅猛,在银行开户企业中占有一定比例,资金交易活跃。但这部分企业,往往只重视其业务的发展,而疏于企业内部管理,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账务核算不规范,账务体系不完整,无法配合银行对账工作;二是有的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没有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对银行结算制度和规定不熟悉,特别是遇到存在未达账项对账不符时,不知如何处理,而影响银行对账工作。

3.监管层面

我国已经出台的金融法规体系中,缺乏对银企对账行为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约束,银企双方对账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责任认定、追究措施、处罚手段等方面尚为空白。目前,约束銀企对账的制度主要为各家商业银行制定的对账管理办法,但因为是银行内部制度,只能约束银行一方的对账行为,不能对企业形成法律约束,银行对不配合对账的企业毫无办法,而且因对账不及时而造成资金损失时,双方责任无法界定。监管层面的制度“软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企对账工作的开展。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上一篇:节能服务产业下一篇:数据存储与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