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模式改革

2024-05-14

监管模式改革(精选8篇)

监管模式改革 篇1

近年来,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新一轮食品监管机构改革。2014年底,扬中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完成了食药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的“三合一”机构改革,基本建立了在市场综合监管体系下的食品监管体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对照国家关于“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小差距。扬中市是江苏省镇江市下辖的县级市,下辖2个街道、4个镇和77个村社区,总人口34万。经2015年底数据统计,食品生产经营者达5133户,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者3942户,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小作坊等其他经营户1058户,民间流动厨师133户。食品监管机构改革现状体现在:一是职能调整情况。该市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管职能上将食品综合协调、生产经营和化妆品等监管职责进行归并调整,在管理体制上从“九龙治水”转变为“一条龙”模式。二是机构设置情况。市局层面内设食品综合协调科和食品监管科,下设食品安全监督所,在乡镇均设置监管分局(内设食品科)。三是人员配备情况。现有食品监管人员共26人,监管人员与管理对象户数平均比例达1:190。

从运行实践来看,在市场监管体制下的食品安全工作还有存在诸多问题:改革不到位,食品安全重心不突出。按照中央的改革精神,综合设置的市场监管机构要确保食品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得到强化。但是,从职能整合、机构设置等方面来看,我市食品监管并未得到明显加强;权责不对等,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在机构改革后,基层监管要同时面对三个“婆婆”,多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层层下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尤为突出。监管分局作为最基层的监管力量,市场监管工作繁杂,加上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性不够等原因,许多工作顾此失彼、不堪重负;技术支撑不足,食品监管手段落后。现今互联网时代日益发达,网络监管、技术支持、创新手段对于提高监管效能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市未对食品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无专业检测能力,加上缺乏信息化建设、电子溯源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等创新平台,食品监管只局限在传统的原始手段,停留在巡查、整治等老套方式,技术短板明显,监管效能低下;全民参与度不高,社会共治不完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生产问题、监管问题,还涉及到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市场治理、法治建设、信用评价等诸多问题。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配合,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综合治理及信用评价体系健全等综合调控手段,因此,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也就尤为重要。

针对目前食品监管体制上的问题,根据国家关于加强食品监管体系建设的部署精神,故提出以下强化的工作建议。一是加强食品监管科室配置。建议全面清理市场监管职责,制定职责目录和责任清单,将简政放权、弱化监管的领域和职能进行调整,针对源头性、任务重等不同特点,力争细化食品科室,分为食品综合协调科、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餐饮消费监管科,将化妆品监管职能并入药械监管科。二是加强综合协调职能。建议高配市食安办,设置专职副主任,专门负责全市食品综合协调工作,完善各项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牵头抓总作用。三是做实食品专业监管机构。建议食品安全监督所独立运行,确保编制和人员满足高风险行业监管、重大活动保障、事故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的需要,将食品专业监管机构与综合市场监管分局有机结合。四是合理调配基层分局规划。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所建设的同时,根据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较大乡镇建立监管分局,在较小的乡镇派驻食品监管人员。

强化人才培养,充实基层监管力量。一是引进专技人才。通过招录、划转等手段,配足编制。二是加强基层力量。建议参照国家食药总局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每个基层分局按照至少0.11人/千人口比例配备食品监管人员,确保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三是健全考核机制。认真开展绩效考核,对照结果兑现奖惩。为风险高、责任大的监管执法岗位提供政策支持,作为重点培养和优先提拔的重要对象,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

强化装备建设,创新“人防加技防”监管模式。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市场”资源优势,逐步建立基础数据库、信用征集库、移动执法等系统,建立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二是改善执法装备。借助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的契机,在经费、装备上向食品监管方面倾斜,达到国家总局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的70%以上。三是提升食品检测水平。整合现有全市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建设全市食品检测中心和基层食品快筛室,从“土”办法向技术手段转变。

强化齐抓共管,构建社会共治体系。一是做强各级政府食安办。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市镇村三级联动”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强化风险交流、执法互助、司法衔接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监管合力。三是加强企业自律。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舆论等重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监督作用,明确社会责任,推动行业自律,加强舆论引导。四是构建信用评价体系。组建由政府主导,征信办、监管部门等共同参与和广泛认知的信用评价平台,形成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局面。

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监管体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坚强堡垒,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真正确保食品监管能力在监管资源整合中得到强化,确保食品监管机构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有效履行职责,才能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监管模式改革 篇2

为确保商品展销会登记取消后能继续履行好展销会监管职能,依照《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迅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创新监管方法,有效应对商品展销会登记审批取消,切实维护良好的展会市场秩序。

一、深化学习强认识。国务院取消了商品展销会登记,但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和《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商品展销会的职责并没有取消,工商部门仍承担着对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和参展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展销会涉及到的各类经营行为进行监管的职责。在新形势下,工商部门展销会监管重点转向对展销活动的行为监管。为此,分局严格要求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纠正取消展销会登记后工商部门不需监管展销会的错误观念,坚决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展销会监管有关通知精神,认真履行监管职能。

二、积极转型创机制。根据省、市局统一部署,分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夯实三个基础,实施两类备案,构建商品展销会备案监管新机制。一是摸底调查,建立商品展销会基础数据库。分局结合近五年辖区商品展销会举办数据,对辖区6个展销会经常举办者、3个展销会场馆进行调查摸底,掌握辖区专业展馆、常用临时展馆以及经常性办展单位的信息,建立辖区商品展销会数据库。二是主动宣传,告知商品展销会监管变革内容。通过镇E-TOWN网、宣传单张等形式向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场地提供方宣传,争取支持和配合。三是加强行政指导,规范办展行为。指导场馆出租者使用规范合同文本;指导举办单位展前报送《参展经营者参展资格审查登记表》,审查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指导展销会场馆出租者报送《展销会情况登记表》。

三、主动介入促服务。一方面,及时明确三方责任。分局借助日常巡查、召开座谈会、发放展会须知等形式,广泛告知市场经营主体新的法律法规,有效明确展销会举办单位、场馆出租者、入场经营者三方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靠前开展消费维权。分局建立合同制维权机制,与场内经营者约定消费侵权损害赔偿办法,安排专职人员处理交易纠纷投诉和消费投诉,并在展销会场显著位置设置投诉信箱,公布投诉电话以及维权联系卡,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监管模式改革 篇3

关键词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

0引言

科学有效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对保证检验检疫工作的有效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大通关”具有重要意义,是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核心。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第17号令《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对此作出原则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又于2004年出台《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程序(试行)》等3个工作程序,对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对统一全国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各口岸的客观条件,海关、港务的业务操作模式以及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如何结合口岸实际,对进出境集装箱实施有效的检验检疫监管是摆在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青岛前湾港区承担青岛港进出境集装箱业务的主要部分,2007年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TEU,占山东省沿海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的90%以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外贸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探讨前湾港区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对山东省乃至全国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港区特点

近年来,随着码头建设中外资的引入,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步伐逐年加快,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其岸线长度、水深、桥吊技术参数、装卸效率、陆域纵深等均为中国之最。

1.1航线众多

目前,前湾港区2期集装箱码头挂靠有78条国际航线,逾10条外贸内支线。国际和地区航线主要有美西线、美东线、欧洲线、澳洲线、中东线、西亚线、波斯湾线、黑海线、东南亚线、韩国线、日本线、韩日线、台湾线、香港线等。集装箱来源地复杂,相当部分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携带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较大。

1.2接卸能力强

从硬件设施看,前湾港区2期集装箱码头具有国内一流的接卸能力。港区泊位长,航道水深泊位实际水深,有冷藏集装箱插头个,可以全天候停靠第5或第6代集装箱船。装卸设备方面,港区拥有超巴拿马型集装箱桥吊26台,轮胎吊77台,集装箱拖车78台。从接卸效率看,该港区曾创下昼夜接卸集装箱的世界记录(以上均为前湾港区2期码头数据)。港区强大的集装箱接卸能力一方面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给检验检疫部门的通关效率带来严峻考验。

1.3集装箱堆存集中

目前,该港区拥有225万m2的集装箱堆场,集中分布在港区共13个连续码头前沿堆场内,集装箱堆存十分集中。集装箱集中堆存,一方面为检验检疫部门的口岸巡查提供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该港区尚未设立专用检验检疫卫生处理区,集装箱堆叠情况复杂,给检验检疫部门实施卫生除害处理增加难度。

1.4物流服务发达

前湾港区海关闸口内外共有较大规模的集装箱场站逾20家,从事外轮代理业务的船务公司逾50家,从事进出口、货代、运输、仓储、中介等物流服务的公司数量更多。[1]由于物流服务行业具有政策敏感度高的特点,港口物流服务功能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给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增加难度。

1.5信息化手段完善

该港区通过建设EDI中心和开发码头管理系统实现较先进的港区作业系统;通过与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通过加强视频设施建设,使视频监控基本覆盖港区主要作业区域。港区信息化手段的完善为检验检疫部门推行电子监管提供良好的环境。

2存在问题

受国家宏观管理层面监管配套手段不完善、港区检验检疫卫生处理和查验配套设施落后、通关压力大等因素的制约,港区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进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

(1)存在监管盲区。①对于通过外贸内支线中转的进境集装箱,由于无法获得准确的集装箱堆存和中转信息,检验检疫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监管;②对于装载物不属于检验检疫范围的进境重箱,按照“箱随货检”的原则,缺少对货物的监管手段,因此无法对此类集装箱实施有效监管;③对于进境空箱,目前当地海关、港务部门不凭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凭证即可放行,逃漏检现象客观存在。

(2)作业地点分散。目前前湾港区海关闸口内尚未建成检验检疫专用查验区和查验平台,检验检疫工作有的在闸口内临时查验区进行,有的在闸口外集装箱场站内进行,作业地点比较分散,不但影响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有效性,而且增加企业物流成本,降低通关效率。

(3)卫生处理效果欠佳。由于在进境集装箱堆存过程中不对疫区箱和非疫区箱进行区分,因此难以保证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集装箱的卫生处理效果。

2.2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

出境集装箱的检验检疫监管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受各种条件制约,实际装载出口食品、冷冻品的出境集装箱与报检企业提供的《集装箱检验检疫结果单》不对应的情况时有发生;(2)由于出境集装箱箱量大、场站多且集中,检验检疫人员工作压力较大。

3改革方案

从前湾港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解决目前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势在必行。

3.1进境重箱

在前湾港区,进境重箱对通关时限的要求最高,因而其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必须体现出“动态”的特点,“一体化电子监管+流水化箱体除害+集中式抽查检验”的模式比较符合港区实际和工作要求。

(1)一体化电子监管发挥前湾港区信息化手段比较完善的优势,通过加强海港口岸快速查验系统的推广应用以及与港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连接,实现集装箱申报、检疫查验、放行的全过程电子化,简化手续,规范操作。

(2)流水化箱体除害针对前湾港区集装箱业务集中的特点,在集装箱进出闸口处设立喷淋式卫生除害处理设备,对来自疫区进境集装箱箱体进行流水化卫生处理,提高卫生除害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目前进境集装箱卫生除害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3)集中式抽查检验拟实施抽检的进境重箱,由运输单位直接运至闸口内检验检疫查验区,由检验检疫部门开箱抽查,完毕后放行;需要检验检疫部门与海关同时实施查验的集装箱,可由双方工作人员在闸口内进行交叉作业,缩短查验周期,提高通关效率。

3.2进境空箱

在进境空箱的监管方面,前湾港区内检验检疫、海关与港务部门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从目前各口岸的工作实践看,进境空箱往往“空箱不空”,检验检疫部门应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实现有效监管。具体工作模式可以归纳为“以船带箱+港内查验+场站协检+日常监管”。

(1)以船带箱集装箱检疫部门提前从船舶检疫部门获得进境空箱信息,并督促船代公司报检。通过这种做法,检验检疫部门在海关取消进境空箱监管条件(《入境货物通关单》)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对进境空箱的有效监管。

(2)港内查验在集装箱码头前沿或闸口内查验区实施抽检,解决进境空箱运抵场站后才进行检疫的问题,提高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率。

(3)场站协检对检验检疫部门未予抽检的进境空箱,由集装箱场站协助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检验检疫部门处理。

(4)日常监管在集装箱场站道口处设立视频监控系统,对场站接箱过程中的协检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3出境集装箱

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开发和使用出境集装箱联网核销系统,提高验放效率,可归纳为“企业预检+网上申报+监督查验+电子核放”的工作模式。该模式有助于理顺检验检疫部门、集装箱场站和用箱单位3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效率,简化手续。此外,推广该模式有利于集装箱场站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客户。

(1)企业预检在符合条件的集装箱场站,由经过检验检疫部门培训合格的协检员实施场站预检,并将检验结果录入出境集装箱联网核销系统,作为检验检疫部门受理报检的依据。实施企业预检的前提是集装箱企业管理规范,场站协检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对出境集装箱进行检验。可以通过在集装箱场站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保证场站按照规定实施预检。

(2)网上申报检验检疫部门设立出境集装箱联网核销系统电子化监管平台,集装箱企业登录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提高工作效率。

(3)监督查验①检验检疫部门对场站预检合格的集装箱按一定比例抽检;②对集装箱企业进行日常监管。

(4)电子核放用箱单位在申报货物出口时提供装载货物的集装箱号,检验检疫部门在电子监管平台上核对该集装箱是否已经适载检验合格,如果符合规定,则在该平台上进行电子核放。

4结束语

实践证明,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模式改革中以下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1)对于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来讲,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是全局性的工作,监管模式的改革必须发挥检验检疫部门的综合优势。

(2)由于各港区条件不同,监管模式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改革必须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与港口实际密切结合。

(3)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必须以相对完善的检验检疫查验设施为依托。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检验检疫查验设施的建设已有明确规定,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应抓住机遇,科学规划查验设施,为监管模式改革提供保障。

(4)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改革不能脱离“大通关”工程,必须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松涛,王丽君.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评述[J].中国港口,2008(5):18-20.

改革保障:转变监管思路 篇4

现阶段, 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放宽政策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 美国、欧洲、墨西哥等都经历了利率市场化以及汇率改革, 当时这些国家的银行业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究其原因, 就在于银行对利率市场化后的市场环境没有充分估计和准备, 缺乏深入学习和研究。对于如何为存贷款利率定价, 如何计算资金成本和收益, 一些银行缺乏理性思维导致破产。所以, 我国在进行这两方面改革时也可能出现相似情况, 即利率管制放开后, 个别银行认为是扩大资产规模的良机, 不断提高存款利率来吸金, 以致利差进一步收窄, 最终因规模扩张过快、资金成本压力过大而倒闭。所以, 在放宽金融政策的过程中, 警惕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监管创新需要紧随改革的方向。

首先, 随着金融政策放宽, 一系列改革创新加快, 金融混业经营将迅速发展, 同时面对融合了互联网, 以各种新形式出现的互联网金融, 如P2P贷款、余额宝, 这些跨界经营的创新服务涉及各类不同市场和业务, 容易出现监管不一致的现象。今年8月份国务院同意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通过季度例会或临时会议等方式开展工作, 建立简报制度, 及时汇报、通报金融监管协调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扫除由金融创新带来的监管盲区, 应对金融市场上各种特色业务。而下一阶段, 更应着重明确联席会议制度与各监管部门职能和定位, 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交流合作, 促使监管模式由“机构型”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监管机构改革之一 篇5

——深化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专题报告之一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很大加强,已形成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但其他涉及公众健康的产品风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隐患远远高于食品。我国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重滞后于药品产业的发展,与国际通行的监管模式有很大差距。本轮机构改革中,组建了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当前应当以改革为契机,合理界定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针对监管产品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

一、我国健康产品监管的体制问题

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都出现过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美国1937年发生了二甘醇污染“磺胺酏剂”事件,造成了107人死亡,催生了美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使FDA的职能得到空前加强。上世纪以来,各国政府不断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且方向趋同。一是监管职能从地方向中央集中、从分散向一个部门集中。美国FDA是联邦机构,各州有它的派出机构,有效克服了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监管范围从药品扩大到大多数与健康有关的产品,甚至包括烟草、牙膏、漱口水、婴儿用品。即凡是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功能性改变的产品,都在监管范围内。三是监管方式从注重生产经营环节发展到全球、全产业链的围绕产品生命周期的无缝隙监管。四是保持监管机构的科学性、独立性和权威性,通过立法不断扩大监管权限,保证监管绩效。与之相比,我国现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差距较大。

中央与地方监管责权不清。一是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监管权在地方,地方保护严重干扰了日常监管执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往往是各地的税收大户。在查处药品案件中,地方久拖不决、失之于宽。药品、医疗器械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流通使用,现行体制下,国家药监局对跨区域案件的查处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二是地方食药监局不是地方政府组成部门,除食品外,其他健康产品安全未能纳入地方工作重要议程,国家局的政策要求也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地方食药监局隶属于地方卫生部门,监管资源有限,无法承担药品安全的监管责任。技术支撑体系低水平重复。食品药品监管科技含量较高,需要高素质人才和尖端装备的支撑。目前,食药监部门共有技术监督单位1687个,数量较多,但资源分布不够合理。地、县级检验机构数量较多,人才、装备水平不高,基本不能发挥识别风险的作用。据典型调查,地级市检验机构一年可抽检上千批次药品,检出不合格率仅为2%。~3%。,其中包括不同地方的重复抽检,没有主动发现一起系统性风险。地、县两级检验机构占用了全国80%以上的检验经费,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国家级的技术支撑机构存在严重的人才、装备、经费不足的问题。随着电子监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药品质量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有效追溯,大部分地市以下药品检验机构可以精简合并。

二、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保护公众健康的政府部门,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我国按照国际上普遍的健康产品监管模式,将健康产品的监管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建立了集中、独立、专业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当针对不同健康产品的风险特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监管事权,科学配置监管资源,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提高监管绩效。

对下一步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监管事权。针对健康产品的风险程度,建议:

(1)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环节由中央监管,经营和使用环节由地方监管。为了保证中央监管的集中、统一、高效,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在全国设置若干派出机构。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环节的执法检查,组织跨区域风险监测,监督地方监管工作。(2)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由中央负责,监管由地方负责,省以下分级管理。(3)保健品、化妆品安全标准由中央制定,准入和监管由地方负责。

第二,优化监管技术力量配置。加强中央和派出机构的技术支撑单位建设。大幅精简、整合市和县基层技术支撑机构,在有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中心城市建立高水平的区域技术机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主要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要提高它们的机动能力和快速检验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承担检验任务,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监管力量。

监管模式改革 篇6

银监会称,此次监管架构改革设有一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各部门按照原有分工,继续履行与有关部委沟通联系、受理市场准入事项等职责,做到对内无缝隙衔接,对外无感觉过渡。

此次监管架构改革将有限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向前台监管部门倾斜,调整后内设22个部门中,监管部门由11个增加到17个,占部门总数的77.3%。

两中心撤销设城商行监管部和信托监管部

撤销2个部门(培训中心、信息中心),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专司对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民营银行的监管职责;设立信托监督管理部,专司对信托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

统计部、稽查局、融资性担保三部门改造

改造3个部门(统计部、银行业案件稽查局、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设立审慎规制局,牵头非现场监管工作,统一负责银行业审慎经营各项规则制定;设立现场检查局,负责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现场检查;设立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部,牵头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

五部门按监管职责内容命名

按监管职责内容命名各机构监管部。银行监管一部为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银行监管二部为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银行监管三部为外资银行监管部;银行监管四部为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

分级建立权力、责任和约束三张清单

银监会成立10年来,银行业在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稳步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此次银监会借鉴危机后世界各国强化金融监管的普遍做法,改革按照监管规则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相分离、行政事务与监管事项相分离、现场检查与监管处罚相分离的思路,从规制监管、功能监管、机构监管、监管支持四个条线,对内设机构重新进行了职责划分和编制调整。

监管模式改革 篇7

关键词:能源监管,法律体系,机构设置,分级监管,市场化

一、美国能源管理体制

美国是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为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 美国非常重视本国能源监管和立法工作。从20世纪30年代起, 美国便开始能源监管立法, 经过不断改革调整, 最终形成如今的能源管理体制。

(一) 实行政监分离, 分别设立能源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

能源部 (DOE) 是美国的能源行政管理机构, 主要对能源进行行政方面的管理, 负责能源领域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具体实施。搜集、分析和研究能源信息, 对油气资源开发、储运等环节分析等都是能源部的具体任务。能源部的使命在于运用最新科技应对在能源、环境和核辐射的挑战以保证美国的安全和繁荣。[1]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 (FERC) 是监管部门, 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 但是在行政上隶属能源部。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政府实施能源方面的职权进行监管, 并监督能源法律政策的实施, 确保能机制有效运行。

(二) 实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级监管的监管方式

美国联邦与州政府实行分工监管。各州政府按照本州相关法律设置了地方能源监管机构。DOE、FERC以及各州能源主管部门、监管机构都按照法律明文规定, 在各自的权限内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上下级之间仅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实质上在涉及具体职权时却各自为政。但是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行使监管权力, 也经常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建立协作关系的现象,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漏管和权力交叉等问题。一些联邦监管法律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州际参与, 确保公正合理, 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及个人利益。这种分级监管的形式适应美国能源管理方式, 是能源大国实现能源合理监管的有效策略。

(三) 建立完备、系统的能源监管法律体系

美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从政策制定到程序履行都比较严密的能源监管法律体系。现今美国参照的能源监管法律主要是《天然气法》, 除此之外, 也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反垄断法律法规。《菲利普斯决议》、《天然气政策法》、《联邦能源委员会436号令》、《放松井口管制法》等也都是能源监管机构依法行事的主要的法律法规。[2]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能源领域, 对能源行业进行有效管理, 能够有效地限制垄断行为, 为企业公平竞争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二、我国能源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大国, 能源短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需要对能源进行合理监管。虽然我国已比较重视能源管理, 但依照目前形势来看,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 法律体系不健全

能源监管必须以有法可依为前提。我国自建国虽然多次涉及能源体制改革, 但是我国能源体制改革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依据国务院的决议进行, 从根本上缺乏法律基础, 这也导致能源管理机构与监督机构职权行使权力时无法可依, 使能源管理机构从根本上不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导致能源监管工作长期处于一种混乱局面之下。

(二) 管理机构级别低且分散

能源管理机构是能源管理的主体。我国的能源管理部门是能源委员会, 主要负责制定能源发展的战略方针, 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我国能源管理的最高部门。但是目前我国的能源主管部门管理模式比较低, 能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散, 勘探、开发、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分布在相应的政府部门, 缺乏进行统一管理的能源管理机构, 各地方之间的能源监管很难达到统一标准。

(三) 上下级监管职权不明

美国实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级监管。联邦与州政府之间不具有上下级领导关系, 各自根据自己的职权进行能源监管, 同时又相互合作。我国在中央设有能源监管委员会, 地方能源监管机构设立以及职责却不是很明确。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且地域广阔, 如果仅靠中央能源监管机构进行能源监管, 显然很难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除此之外, 各省发展状况不一, 能源行业发展不平衡, 进行统一监管也存在一定难度。

三、完善我国能源监管的相关建议

目前, 我国能源问题十分严峻, 进行能源监管体制改革依然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把握能源政策发展方向, 从立法上使能源监管有理有据, 优化能源监管机构, 实现能源监管和立法市场。

(一) 建立并完善我国能源管理法律体系

优化我国能源管理, 必须以立法推动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的法律制度。必须进行能源水平的立法, 制定相应的能源法。不仅要制定一个全面、宏观、系统的能源法, 还需要弥补石油天然气、地热、核能等领域的立法空白, 制定相应的单行法律。同时要加快修订《电力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节约能源法》等, 尤其要强化其中的法律责任, 加大处罚力度。[3]最终形成一套以能源法律为核心, 其他单行法互相配套、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能源法律制度。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能源法律法规管理地方能源行业也是立法的重要内容。这样能使能源管理法律覆盖能源的各个领域, 从根本上避免政府无法可依、企业地位难以确定的局面, 为能源机构履行责任提供制度保障。

(二) 设立能源管理机构与监管部门, 调整能源管理模式

首先, 需要设立一个科学的能源管理机构, 合理调整能源管理模式, 使能源管理机构处于较高的行政位阶, 保证能源管理部门对其下各部门以及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使能源管理部门不受其他部门干涉, 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基础上与其他部门相互合作。此外, 需要明确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能, 除了负责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战略方针, 监管市场运行外, 还负责统筹与协调其下各能源部门, 保障能源行业正常运行。

其次, 需要设置独立的能源监管机构。能源监管部门主要针对能源市场进行监管, 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处于能源管理机构外部, 以确保能够独立行使职权, 对能源管理机构发布的方针、政策以及具体运行进行有效监管。应当调整我国的能源监管模式, 效法美国的“政监分离”监管模式, 使能源管理机构与监管部门互相分离又相互协调, 共同进行能源治理。条件成熟时, 地方以及能源各个领域也应当设置能源监管部门, 建立专业的、独立的、全面系统的能源监管系统网。

(三) 设立分级监管, 相互协作的监管方式

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级监管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当在设立国家级能源监管机构的基础上, 依照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能源发展状况, 在各个地方省市设立独立的能源监管机构, 对自己本地区的能源进行监管。不同于美国的是, 我国根据自己的政治体制, 可以使中央能源监管部门与地方能源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上下级之间适当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设置适应我国政体的能源分级监管方式。

(四) 重视能源监管与立法的市场化

各国都会对能源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 特别是电力、油气等行业, 国家实行行业垄断。国家通常通过价格调控、补贴对能源进行干预。美国早期对天然气和电力实行绝对监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现实需求, 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对能源监管进行重新规划, 部分能源行业实行市场放开, 进行行业内良性竞争。实践中, 我国对煤炭市场已经完全放开, 煤电价格的目标与政策也已确立, 能源市场化已取得很大进展。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与欧盟的市场化经验, 根据能源市场化要求,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能源市场监管法律制度。[4]用法律形式将能源价格、税收以及产权制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确定下来, 便于能源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1]黄婧.论美国能源监管立法与能源管理体[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2) :69.

[2]高晓明.加拿大与美国的能源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 2003 (2) :15.

[3]李涛.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现状分析[J].中国矿业, 2010 (3) :4-6.

监管模式改革 篇8

关键词:美英银行;监管体制改革;启示

一、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银行监管改革

2009年6月18日, “金融规制改革新基石”的金融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这是为了消除次贷危机中所暴露的监管漏洞,稳定金融体系,此改革法案被业内评为是自美国30年代金融危机以来最彻底,影响最大,规模最广的金融监管改革。下面是其中针对银行监管的内容:

(一)新增监管机构,调整银行业监管格局。金融改革法案组建新的“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包括财政部长,美联储主席,证监会主席等,委员会主要的职能是负责及时监控识别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为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意见,构建各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桥梁,弥补了原先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空白。

(二)扩大美联储监管权限。改革法案的重点是强化美联储的监管权限,根据法案,美联储被赋予对一类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并表监管的权利,对于在美国境内直接或间接从事金融服务的公司,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诸方面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三)弥补银行机构监管漏洞。《银行控股公司法》规定:互助储蓄控股公司、工业贷款公司、信托银行等不作为银行控股公司,可以豁免接受并表监管,这使得一些投资银行,如雷曼兄弟等逃避了银行控股公司法的管辖,避开了并表监管。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恰恰表明这种监管松懈加大了体系的风险。因此改革法案规定:凡控制参保存款机构的公司,无论其组织架构如何,都应该接受美联储的并表监管,同时受到《银行控股法》对非银行活动的限制。

(四)提高国际监管标准与加强国际协作。改革方案要求构建新的银行资本充足要求,引进补充性杠杆比率,即银行在经济繁荣期增加超额资本充足要求,以备在萧条期应对资本不充足的情况,并且呼吁增强对信贷衍生产品和其他场外衍生产品的监管,同时加强G20成员国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以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二、金融危机以来英国银行监管改革

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英国实行“三方监管体制”,即由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管理局共同监管金融业,但在危机面前,三方监管体制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英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金融改革,通过了《2009年银行法》,明确了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危机进行反思,认为金融服务局作为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权力过于集中,在金融系统性风险识别上具有滞后性,下面是英国金融改革中针对银行监管的内容。

(一)转变原本的“全能银行”的制度,将银行业务分为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英国政府认为这将商业银行与外部金融风险进行隔离,在金融危机情况下有利于保护大部分居民的利益,有助于监管机构实行有效监控。改革方案要求被隔离银行将不允许从事与支付和放贷无关的活动,这样如果只是高风险的批发银行业务出现问题,将不影响零售业务,监管部门容易进行处置。

(二)监管体系重构。英国的《金融服务法2012》将FSA拆分为两个机构: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审慎监管局的职能是促进被监管公司的平稳运行,主要监管对象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而金融行为局侧重对消费者的保护。

(三)增强了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监管的职能。英格兰银行拥有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双重职能,宏观审慎监管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委员会来运行,而微观审慎监管更加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三、美英银行监管改革的相同点

(一)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在监管理念方面,要求金融监管部门更加注重系统性风险,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个金融领域的风险,这样才不会出现监管空白、遗漏等现象。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单个银行风险指标合格,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不存在风险。

(二)扩大金融监管范围。按照惯例我们把金融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核心机构,如大型银行等,另一个是非核心的机构,包括对冲基金、影子银行等。而现在非核心机构发展迅速,资金的规模很大,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监管。在这次改革中,美国和英国都提出要对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公司、影子银行等进行监管,使金融监管的范围扩大。

(三)加强国际间银行监管的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国际流动性很大,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常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共识。而目前美国已经把提升国际监管标准和加强国际合作定为改革的核心目标,我国银监会也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就双方在银行监管信息交换和监管行动展开合作。

四、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处于发展时期,主要实行分业监管的模式,银监会主要负责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只负责按照规定监管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等),发布金融业的统计数据和法律法规等,监管权力较弱。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业也有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的趋势,并且已经涌现不少混业经营的银行集团如光大、中信等,必将要求监管体系也做出必要的调整。

五、政策建议

美英两国的银行监管改革都对我国监管体制有借鉴作用,但是照搬照抄他国任何一种模式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国需要在综合两国经验的基础下,建立一种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体制。以下是我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体制的建议。

(一)减少行政监管,健全监管法律体系。我国金融市场的政府干预较多,容易出现寻租现象,所以要借鉴美英两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健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合理划分监管职权和责任,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在监管中的作用。

(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必要的关注,我国消费者的地位处于劣势,所以急需出台保护消费者的法案,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当下的主要任务,这不仅是出于保护公众利益的要求,也是中国金融监管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三)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是风险监管的必要补充,便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达到防控风险的作用。我认为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应该借鉴美英两国的经验,采用法律的形式,对银行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以银行的义务进行明确。同时,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应展开合作,进行信息互享,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四)调整监管模式,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我国银行业目前实行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美国伞形监管的弊端,容易产生监管的空白和漏洞,所以我建议在分业监管基础上,设立一个综合监管部门,负责协调现有监管机构的职责,控制和监管系统性风险,同时应该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金融创新不能脱离金融监管,而金融监管要适度,为创新预留空间。通过这两种措施,对混业经营的银行集团实行并表监管,以逐步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静.美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对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9)

[2]于亮.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金融学博士论文,2014

上一篇:经营行业下一篇:用爱心培养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