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自然灾害诗 搜索结果
白居易的自然灾害诗在白居易的诗集中,有一类诗歌长期未得重视,这就是他的以自然灾害为题材的诗作。其灾害诗共5首,收录在讽谕诗中。一、证史和补史元和三年(808)冬至四年春,中国南方发生严重旱灾,波及到今天的苏、浙、皖、鄂、湘、赣、闽等地。直到四年闰三月才开始降雨,旱情有所缓解。这次旱灾,史籍多有载录。...
2025-01-19中唐永贞革新与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永贞革新失败和革新精神遭遇到挫折,这对白居易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来学者在对白居易的闲适诗的思想内容、文化解读等方面作了很充分的研究,而从政治因素对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影响还稍显单薄。笔者认为,白居易为数最多的前后期的闲适诗的创作都与他早年遭遇的政治打击有关,尤其是...
2024-10-14一、白居易其人白居易,字乐天(公元772~846年),祖籍太原,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县。贞元中擢进士第,元和初召为翰学士左拾遗,以言事贬江州司马,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一生共写诗三千余首,今存二千八百余首。有七十五卷《白氏长庆集》传世,有关写琵琶的诗共有22首。二、白居易的琵琶诗选白居易作为唐代诗人兼...
2024-12-03白居易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理论。2.概括《轻肥》的思想内容,指出其对比手法的特点;分析《花非花》中博喻手法的运用;理解《杜陵叟》中通过人称转换来加强社会批判性的手法;掌握《问刘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写法。3.感受白居易忧民伤时,同情贫苦人民,控诉统治者的博大情怀;体会他重视友谊...
2024-07-30晨游紫阁峰⑴,暮宿山下村⑵。村老见余喜⑶,为余开一尊⑷。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⑸。紫衣挟刀斧⑹,草草十余人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⑻。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⑼。中庭有奇树⑽,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⑾,身属神策军⑿。“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⒀!”...
2024-11-28白居易诗四首 教案7.白居易诗四首课文剖析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一路上飞扬跋扈任骄横,雕鞍肥马返照空中飞尘。请问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人们都称呼他们是内臣。佩红绳大印的都是大夫,佩紫带印绶的全是将军。带夸耀神气去军中赴宴,一...
2025-04-08采地黄者白居易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2题。(8分)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
2024-07-04白居易琴诗作为古老的民族乐器,琴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琴不但具有娱乐之功用,还是文人士大夫的修身养性的工具。白居易是爱琴懂琴之人,他的琴诗是唐代诗人中最多的。琴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30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所以说琴是文化瑰宝,是因为琴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古琴并非是一种...
2025-01-31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四作者:唐·陈子昂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2024-12-29从白居易诗看唐代服食风气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所追求的理想之一。古代人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就是服食所谓的“金丹”(五石散之类)。这种服食之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萌芽,以后各朝各代皆推祟倍至,而唐代更是风靡一时。唐人服食所需的“金丹”的来源主要是药材商人的贩运、地方官员的馈赠及道士的采集。唐人的...
2024-06-03白鹤高空飞翔,鸣叫声传四野。鱼潜伏湖水下,偶尔跃出发声。旷野树木高大,群山连绵巍峨。山崖似玉雕刻,原野多么美好。山岚气色风光,鸟语虫鸣花香。作者|佛子公众号:环球文苑...
2025-01-07随着油画作品的现代化发展, 人们对色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西方油画艺术发展历程中, 色彩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蛋彩画是西方油画艺术中首次突出色彩的作用, 此后根据油画意识的不断发展, 油画色彩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色彩的合理运用使得西方油画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 渲染了油画作品的氛围,...
2024-11-15盛唐时期的王维, 精通音律亦擅绘画, 以其杰出的才能和深厚的艺术素养, 取得了令后学叹为观止的诗画交融的艺术成就。大文豪苏轼曾感慨道:“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r...
2024-12-05道德智慧教育真谛(自然道德智慧诗)阳光雨露育花根 苗圃园艺护花身 道德智慧教育谛 守护本体启人心 明道懂理慧智显 道德立人慧创新 人类文明续发展 回归道德大同心山北河南湖畔泉城山林子 戊戌甲寅己卯甲子聚狮林...
2024-06-10【原文】早冬 (唐) 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气好, 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 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 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 五马无由入酒家。【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 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 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 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寒樱...
2024-07-02唐代小说的主体是传奇。鲁迅认为唐传奇的“文笔是精细的, 曲折的, 至于被崇尚简古者所诟病;所叙述的事, 也大抵具有首尾和波澜, 不只一点断片的谈柄;而且作者往往故意显示这事迹的虚构, 以见他的想象才能了。”[1] (P335) “小说至唐代而一变, ”[2] (P44)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唐传奇以...
2024-07-09白居易养孩真辛苦的故事盛唐诗人白居易一生仕途不顺,爱情之路也很坎坷,在与初恋湘灵分离后,一心抗婚的白居易最终被母亲以死相逼娶了同事的妹妹为妻,那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大龄青年的白居易养孩真辛苦。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龄青年白居易好不容易娶妻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养育儿女...
2024-11-15白居易的创作主张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三年后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为应制举,他与元稹闭户累月,...
2025-02-05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白居易的诗论主张,与正统的儒家诗论一脉相承。主要体现于他的《新乐府序》和《与元九书》中,而以《与元九书》为最全面、最系统。主要内容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负起“俯察时事,泄到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補时阙”、“上下交合,内外胥悦...
2025-03-20白居易在自评其《长恨歌》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风情,即男女私情。《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歌。《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作品的创作是文学活动的起点,“气之动物,物...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