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2024-07-06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2篇)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危险”这两个字大家并不陌生吧?在生活中,危险时时刻刻存在着,只要你一不小心做了危险的事,哪怕一个细微的微不足道的动作,“危险”它就来啦!遇险之后该怎么做?我举了几个例子:

火灾是常见的,他夺走了许多人生命。大火灾发生后,先要冷静,慌张只会拖延时间而让你更快窒息。要先冷静地用布之类的捂住鼻子,(最好用湿的),然后沿着墙壁很快地下楼,(如果人多,要有秩序地下楼,以免摔跤,拖延时间。)千万别坐电梯,走楼梯就好,如果坐电梯,就会很容被困在里面。如果这时你的路被火,木头之类的挡住了,别慌,靠在墙边,尽量别呼吸到烟雾,在周围找看看有没有水源,如果有就用水把全身打湿,回到墙边等消防叔叔来。消防叔叔来了,要找找身边有没有瓶子之类的可以发出大声响的物品,让消防叔叔们发现你,尽快救你出来。

触电也很常见。如有有人触电了,必须马上拔掉电源,或用绝缘体之类的东西将触电者移开,如果伤得很严重绝不可以用皮肤触摸触电者,否则你也会触电。然后赶紧拨打120送到医院急救。

世界上的人口那么多,很多人都是因意外而去世的,生命十分珍贵!所以,以上的例子都要铭记在心,如果遇险了就可以做到“保护生命”的作用!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4

生活中有很多人影响着我,爸爸就是其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位,他那浓浓的爱,滋润着我。在以前,不懂事的我,经常被爸爸打,那时我甚至都有些恨爸爸了。一天,我委屈地问妈妈:“妈妈,爸爸老是打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傻孩子,怎么会呢!爸爸非

分享>

点评

100%好评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但那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细致的爱。——题记自从进入初中,就大考小考不断,而

我因为前几次考试名列前茅,就开始有些沾沾自喜,对待学习再无从前的认真了。于是之后的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无尽的深渊里,无法自拔。当时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

分享>

点评

90%好评

父母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这种爱在世间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有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花瓣包着花蕊,花梗支撑着花瓣和花蕊,这样就有了一朵一朵美丽又清香的花。在我家,我是那娇贵的花蕊,妈妈是那遮风挡雨的花瓣,爸爸就是花梗,他支撑着整个

分享>

点评

64%好评

父母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这种爱在世间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因为父

母的爱,我们有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花瓣包着花蕊,花梗支撑着花瓣和花蕊,这样就有了一朵一朵美丽又清香的花。在我家,我是那娇贵的花蕊,妈妈是那遮风挡雨的花瓣,爸爸

分享>

点评

60%好评

山,那样高大,稳重,深沉,而我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父爱,如山一样的父爱。我的父亲--一位人民教师,他在学生眼中是位好老师,在我眼中是个好爸爸。我爱他。他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当我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无知的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我,带着我去认

分享>

点评

80%好评

父爱,一生的财富。父爱是山,呵

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直到初一那天狂风怒

分享>

点评

89%好评

我看见,我的笑脸,总是荡漾在你眼眸的深处。我听见,我的岁月,总有一支歌那在深处流淌。岁月里,送我上学的人是你,接我放学的人也是你,我们并肩走过春路过下送走秋又迎来冬,但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却不超过十句,过横道时你从不说让我小心,却紧紧的把我拉在身边,像小时

分享>

点评

88%好评

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很普通,普通得一走进人群,就再也辨认不出他了。父亲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我感到了他对我的爱。这种爱,既广阔无边,又深刻细腻,我每次想起来就不能不激动。那是我刚考上市内的中学的时候。父亲

分享>

点评

60%好评

我是一匹小马,而爸爸的爱是广阔的大草原,任我驰骋;我是一条小鱼,而爸爸的爱是无边的大海,随我遨游;我是一只小鸟,而爸爸的爱是茫茫的天空,助我飞翔。母爱是细腻而无私的,父爱则伟大而坚强的。我的父亲在我眼中就是世上最伟大的人

分享>

点评

66%好评

一株茉莉也许没有让人沁脾的芳香,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爱就是这样,犹如茉莉一样静静

地开放。无论你在何方,父那慈爱的眼睛定会伴随你一生。小时候,总是很喜欢缠着爸爸,爸爸走到哪,我就喜欢跟到哪,爸爸也从来没打过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到舅姥爷家帮忙干活,我一个人跑了出去,想到邻村去找爸爸,结果被邻村一个在地里干活的人抱了回来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直到初三。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

分享>

点评

89%好评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5

放眼望去,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我忍不住拥抱这儿的每一棵树,去亲吻每一片叶子……闭上眼,静静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慢慢地,仿佛自己化身作一片叶子,是那么的翠绿,是那么的轻盈。

呼&&呼,阵阵秋风轻抚着我的身体,我挥一挥衣袖,作别了枝头,向空中飘去。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欣喜地跟她们打招呼:嘿,悠悠的白云,你可别飘得那么快呀,可否让我跟随你一起遨游蓝天?嘿,美丽的蝴蝶,我也会飞啦,可否与我一起在花丛中捉迷藏?嘿,清甜的山泉,我渴极了,就让我来尽情地吮吸你们吧!

不知什么时候,我被大风吹落在一条溪流中。这清澈见底的溪水顿时让我感到清凉而愉快。我对旁边飘流着的水草和浮萍说:快来做我的游伴吧!随后,我碰上了虾哥哥和鱼小弟,征得他们的同意后,与他们一起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玩得正起劲,突然,风势加大,把我吹得晕头转向。迷糊中,隐约听到一个小女孩自言自语:多么漂亮的叶子啊,做片美丽的书签吧。

此时,我被小女孩的话语惊醒了。在她手上,我不再是一片普通的小叶儿,而是成为了她的珍宝。今后,将陪伴着她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这一天愉快的旅程,使我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以**为话题的作文 篇6

我们刚吃完早餐,舅舅说:“要不明天你们去我公司旁的酒店呆一天吧,那里有空调凉快,”我们都不想去酒店,后来姥姥说:“那我们明天去你老姨家吧,就当去玩了。”我们一致通过了姥姥的建议。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出发了,到了以后,我发现他们家有一个小孩,两三岁左右,我们在一起玩呀、闹呀,不知不觉,就这样我们一起玩了一个上午。

吃完午饭,所有的人都去睡觉了,我进屋一看,我们睡觉的房间是一张高低床,我睡上面,姥爷睡下面,一开始我很兴奋,怎么也睡不着,后来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我醒来的时候大家都醒了,都在客厅里聊天看电视呢。看了没一会电视,舅舅打电话说来接我们啦我们就下楼了,上车后舅舅告诉我们我们那栋楼没有停电,我们听了都大吃一惊,不过也没有关系,既然已经出来了,就当是在外面旅游了一天,也挺好的。

以遇险为话题的作文 篇7

一、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话题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们为了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往往会组织一系列的听、说、玩、演等活动, 而忽视了对写作的训练和指导。同时, 教师也会抱怨: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有点难度, 学生的表达中有许多语法和拼写等问题。写作又会影响教学进度, 批改比较费时费力,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易操作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教师规避对学生的写作指导, 转而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练习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指导。但是, 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其中任何一项能力的滞后都会制约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段英语话题写作的思维激发和能力培养策略

1.取材——源于教材, 贴近生活。例如,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话题是Our animal friends, 要求学生学会介绍动物的特征, 并通过整单元学习, 学会用完整的语段表达自己喜爱的动物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喜爱的小动物, 通过有组织的语言进行完整表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就可以通过引导,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话题写作。

2.建构——激发思维, 形成框架。在确定好写作的话题之后, 教师就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下一定量的语言印象,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让他们回忆语言知识, 学会新旧整合、学会完整表述语言, 并在生生和师生互动中集思广益, 学会分享。最后, 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他们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作文框架。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中, 师生通过对话、游戏和集体讨论形式确定本单元作文话题为My animal friend (s) , 学生可以描述一个或两个动物朋友, 可以通过对它 (们) 外貌、能力、习性等的描述让老师和同学来猜猜看究竟是什么动物, 或是直接给出动物名称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其中一位同学描述的是一位动物朋友, 她通过对动物朋友兔子的外貌、能力等的描述让老师和同学喜欢这只小兔子, 并在结尾富有童趣地询问老师和同学是否喜欢, 比较富有个性:

My animal friend

Hello!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 is white and black. It has a fat body and two red eyes. It has four legs and long ears too. It doesn’t have wings, but it has four legs and two big teeth.

It can run, jump, sleep, drink and eat, but it can’t swim or f ly either.

It likes me and my friends.It is a nice rabbit.

I like my rabbit.Do you like it?

Miss Ni, do you like my rabbit?

通过教师的引导,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搭建作文框架, 他们对于朋友的描述都相对比较完整。而且我们要明确:学生的话题写作只不过是对所学知识一个比较系统的复习, 我们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通过教师有技巧性的引领, 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维运作, 将口头表达细致地自我重构, 通过书面语言呈现出来。

3.写作——善于模仿, 活用词句。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型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 为了完整表述一篇简短的文章, 学生势必要从教材表达着手, 对句型进行简单修改, 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优美的, 或是能使句子之间衔接更通顺的, 或是比较有新意的词汇和句子, 如果学生能在他们的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不仅能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且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就要带领学生对这些词句加以关注, 进行有意操练、举一反三, 在反复的口头操练中让学生将这些词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4.评价——相互学习, 鼓励创新。为了调动学生模仿写作和活用词句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措施, 例如在学生的好词好句旁敲上一个五角星, 并和学生约定, 集满20个五角星可以兑换一张作业免做卡。相信在这种鼓励性措施的推动下,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车辆遇险时的应急处理 篇8

行车中,各种险情大都是突然发生的,只有在瞬间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阻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人员伤亡等。因此,掌握一些特殊的驾驶技术和应急措施,对确保特殊情况下的人身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一、应急处理原则

1、沉着、冷静。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沉着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切勿惊慌失措。在瞬间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是做好避险的先决条件。

2、重减速、轻方向。遇到紧急情况,首先是减速,只有当减速后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相撞时,才采取打方向避让的措施。高速时直接打方向,尤其是急打方向,往往使本可避免的事故无法避免。

3、先人后物,先人后己,当危及人员伤亡时应优先考虑保护人员。当自车和他车有可能发生危险时,应为对方提供便当的避让措施,把危险的避让措施留给自己。

4、避重就轻,减少损失。危急关头,如何能避免重大事故、重大损失,就如何处置,可以不受交通法规的限制,以减轻事故损失后果。

二、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

1、车辆碰撞时应急措施

车辆碰撞多发生于前车突然减速或突然改变行驶方向。其损失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撞击速度和部位。

(1)当车辆有发生侧面碰撞可能时,首先应控制方向,顺前车方向极力改侧撞为刮撞,以减轻损伤程度。同时驾驶员身体向右侧倾斜,双手应握紧方向盘,后背尽量靠住座椅靠背,稳住身体,避免被甩出车外。

(2)即便已采取制动措施,车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相撞时,还应判断撞击方位和力度。若主要方位不在驾驶员一侧,则驾驶员应双臂稍曲,紧握方向盘,以免肘关节脱位。同时,双腿向前挺直,身体向后紧靠椅靠背,使身体定位较稳,不致头部前倾撞击挡风玻璃或胸部前倾撞击方向盘。若判断车辆撞击方位在驾驶员一侧或撞击力相当大时,则应毫不犹豫地抬起双腿,双手放弃方向盘,身体侧卧于侧座上,避免身体被方向盘抵压受伤。

2、车辆爆胎时应急措施

当轮胎急剧泄气和爆破时,车身将立即倾斜,方向盘随之以极大的力量自行向该方向急转,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此时应注意:

(1)抬起加速踏板,双手紧握方向盘,尽力逆向抵住方向盘的自转,努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当速度降到适当时将车驶往道路一侧停车。

(2)切忌向其相反方向急转方向盘或急踩制动。否则,车辆会发生蛇行或侧滑,使驾驶员更加慌乱,势必造成翻车或撞击等重大事故。

3、车辆倾翻时应急措施

车辆倾翻一般都有先兆,如横向倾翻时,驾驶员身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有向外飘的感觉;路肩外斜坡翻车时,车身先慢慢倾斜;纵向倾翻时,驾驶员会有车头下沉或车尾翘起的感觉。当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将要倾翻时:

(1)双手紧握方向盘,双脚钩住踏板,背部挺靠座椅靠背,尽力稳住身体随车一起翻转。若车辆连续滚翻,则应尽量使身体往座位下躲缩,抓住踏板,变速杆等将身体稳住,避免身体在车内滚动。

(2)有可能跳车时,应向翻车相反方向或运行方向的后方跳车,切不可顺着翻车方向跳出,否则跳出车外后反而会被车辆压碾。

(3)翻车时,如感到不可避免地要被甩出车外,应当毫不犹豫地在甩出的瞬间猛蹬双腿顺势跳出车外。落地前双手抱头,缩腿、顺势滚动、自然停止,不要伸展手、脚强行阻止滚动,否则更加剧损伤。

(4)翻车后,应及时放出油箱内的燃油,卸下蓄电池,以防再引起火灾。

4、车辆失火、爆炸时应急措施

车辆在碰撞、翻车、坠落时均可能产生明火,甚至会引起爆炸。

(1)车辆在碰撞、倾翻、坠落后,人员尽可能地快速离开车辆,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挡风玻璃处脱离;当火焰逼近无法躲避时,应用身体猛压火焰,冲出火区。冲出时,注意保护好外露的皮肤。当车上装有易爆物品时,应及时远离危险区,爆炸前,应利用地形地貌,迅速就地卧倒,以免遭受二次伤害。

(2)隧道中发生火灾时,应迅速驶出洞外,远离车辆、人群,再设法灭火,以免引起人员伤亡和交通中

断。驾驶员应及时关闭点火开关、油箱开关,有可能时还应取走车上的燃油。

5、车辆倾犄或悬空路肩时应急措施

此时,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车辆倾翻,驾驶员应组织好人员脱险,然后仔细观察险情,采取相应措施。注意保持车辆平衡,不能冒险开动,以防发生倾翻。

6、车辆制动失效时应急措施

车辆制动失效,意味着速度失控。为此应设法降低车速。将挡位迅速换入低速挡。逐渐均匀地拉驻车制动。不在万不得已时,不要一次拉得过紧,以防驻车制动装置失效、损坏。控制行驶方向,将车辆靠向路边,逐渐减速停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可适度地使车辆右侧靠向防护栏使其摩擦产生阻力,强制车辆减速。切忌贴靠过度,造成翻车。

7、车辆方向失控时应急措施

迅速松抬加速踏板,将挡位换入低速挡。逐渐均匀地拉紧驻车制动。当车速降至适当再踩下制动踏板减速、停车。

8、车辆掉入河水时应急措施

以坚守为话题的作文 篇9

我也知道这样一个人,他就在我的身边。

他住在我家楼下的小型停车场旁,一间保安亭般的小屋子便是他的住所,路人常常将它融入背景,视而不见。他上点年纪了,黝黑的皮肤,不高的身型,小小的眼睛,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但他那额头上、眼角边,条条深刻的皱纹以及那两鬓白发,配合着他行动时微微的迟缓,尽显着他的年迈与苍老。他在这里很久了,没有人请他来,也没有人不让他走,可他就是待在这里,帮我们住户看守车位,不让外来车辆进入。也因此,不论我们多迟回家,总有一个车位空在那里。他从没要人感谢他的坚守,如果你哪天上前对他说一声谢谢,他反倒要不好意思起来,僵僵地扯扯嘴角,还没挤出一个完整的笑就已经背了身,喉咙里囫囵一声“不客气”,然后又窝回他的小亭子里。

所以那天,当我听见他响亮的呵斥声,我是惊讶的。那天,我在写作业,突然听见楼下有很响的争吵声,就打开窗户张望。才知道原来是他在阻止陌生车辆进入。“你不是这个小区的,不能停这里。”“给我钱也没用,这里的车位都是留给住户的!”他拦住那辆车,反反复复地说着这两句话。那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混着不熟悉的口音,我这才知道,他并不是本地人。那个被拦住的车主,显然也听出来了,正大骂着:“我不是这里的,你这个外地佬更不是!多管什么闲事,走开!”他的脸渐渐涨红了,说的仍是那两句话,却一声比一声严厉了。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 篇10

家是一个筐,装进去的是你我他„„

家是温馨的小屋。妈妈疼我,爸爸爱我,我是在家的呵护下长大的。考试前,爸爸妈妈左叮右嘱咐,只怕我不认真。晚上,夜风悄悄地吹,我在灯下复习功课。听,又是电话铃,八成是妈妈打的!刚接上,妈妈的话一泻千里:“记着,明天去时带上面包、饮料。今天晚上别胡吃西瓜,小心明早肚子疼。呀,我给忘了,明天你奶奶给你做饭,想吃啥就买啥,听见了

吗?”“妈,我知道了,谢谢关心。”我挂了电话,回味着妈妈那质朴的话,觉得心中如小溪在欢乐歌唱。虽然妈妈没有亲自照顾我,但母爱却顺着那细细的电话线跑进了我心房。啊,温馨啊,我的家。

沉船遇险记 篇11

潜入舰舱

1979年6月16日,我将潜水船“北极鹅嘴”号驶出了纽约长岛的琼斯湾。

“圣迭戈”号是一艘美国重型巡洋舰,在1918年为一批货船护航时在火岛以南约10英里处遇难。一些船员声称这艘军舰触碰了一颗水雷。我作为一名职业的潜水船船长并不介意它沉没的原因,只是满足于我有一批优秀的船员和船上20名装备水下呼吸器的潜水员,当时大家都渴望到水底下去寻找沉舰里的东西。

3个半小时以后,“北极鹅嘴”号驶近失事的舰只,我们在那里抛下了铁锚。我叫来船员多琳·奥尔森和拉斯·汉森,因为多琳和拉斯都是领有许可证的船长,他们在我潜水期间可以照管“北极鹅嘴”号。

我穿上潜水衣,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朝着锚索游去。海水清澈极了,大部分潜水员已经到达海底,我看得见他们呼出的气泡冒到水面。多么动人的景象!

我下潜20英尺,已经能够辨认出失事船只黑乎乎的轮廓,它就像一座大教堂的荒凉废墟那样紧贴海底耸立着。

我向舰尾游去,想在舰身上找个入口,就是我前几次潜水时利用过的入口。我知道它是通往一个存放轻兵器的小铁柜,在那铁柜里我前几次曾经发现过有几箱弹药。我琢磨那些枪枝的位置应当就在附近。它们即使遭到腐蚀,也将成为出色的纪念品。

潜入象“圣迭弋”号这样失事的舰船是危险的,初学潜水的人肯定不宜担任这项任务。军舰底朝天翻了个儿,停在深达102英尺的水下,当我游进舰内迂回曲折的漆黑通道时,顿觉一种震撼神经而使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感。

我发现了入口处游了进去,用手电筒向前廓四周照射。我对失事舰船的这个部位非常熟悉,但当我再往深处游时,我看见生锈的舱壁和朽坏的舱面已在冬季倒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船体内部的形状。

猛然我听到一声巨响。我转身向第一舱壁回游了40英尺。当我游到那儿时不由得惊呆了。刚才听到的竟是一堵舱壁倒塌下来的声音,这一下把我原先进入失事舰船的缺口堵死了。

我陷入了困境。

如进迷宫

我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我想高喊救命,祈祷平安,奋力挣扎—— 我想把这一切变成一场我能从中醒来的恶梦。然而这并不是恶梦。而且,我现在的困境是我自己造成的。我没有装备妥当就潜到水底—— 没有系上指引我返回的保险绳,没有可以替换的空气桶,尤其重要的是没有潜水伙伴。我脑海里立刻闪现出4年前的情景,那时我的几位同事就是从这同一艘失事舰船内把一个潜水员的尸体拖出来的。他们发现他距离一个本来可以从那里脱险的洞口仅10英尺,但是他已经慌了手脚,解下了潜水装备,拼命想游离险境。他的手指由于徒劳地企图扯裂船壳而抓扒得皮开肉绽,白肉外露。

我试图松弛下来,因为我知道自己越是激动,我的空气就耗得越快。我想,我的体质很好,把空气的供应时间再延长25分钟应当说是能够办到的。但是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必须更深入地探查沉舰,找到一个足以让我脱离危险的出口处。

我想到了甲板上的大炮,潜水员惯常经由炮塔中间的通道挤出去,设法进入潜水船。如果我能走到炮塔那里,我就会赢得脱险的机会。然而,由于这艘军舰舰底朝天,炮塔很可能埋在海底的沙子里了。况且,再往深处下潜就会大量消耗宝贵的空气,因为身体所受的压力越大,你就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以充满肺部。

面对这些可能性,我畏缩不前,但转念一想,觉得我必须在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之前一鼓作气,尽快地找到炮塔。

我发现了一个可以潜入军舰深处的入口。当我弯弯曲曲地穿行迷宫式的狭长走廊时,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上千个险恶的幻象,每个幻象都使我想到可能就要魂归地府了。

急中生智

我来到走廊的岔口,右边是乱七八糟的管子和破碎杂物,我只好选择左边的路,但走了大约40英尺便到了没有出路的尽头。我退了回来,小心翼翼地绕着过道里的管子和其他破碎杂物向右边游去。才游了20英尺,我的手电筒的灯光开始暗淡下来。要是没有灯光,我就如同死人一般,无法找到周围的任何出路。因此,现在我要跟快用完了的电池和越来越少的空气供给赛跑。

在第二条通道里,我突然瞥见了从船壳的一条裂缝射进来的亮光,但裂口太小,我钻不出去,我知道我的潜水伙伴这时也许正在返回到锚索那儿,所以我决定停下来,好歹试试去引起他们的注意。

我找到一段铜管,把我的一只橡皮手套套在铜管头上,然后把手套伸出裂口,来回挥动。要是有人注意那只手套,他就至少能够通过狭窄的裂口补充几个空气桶来。果真如此,来了个潜水员。

我把一只胳膊伸出裂口,用小刀在船壳外沿刮出这样几个字:“被困……空气……绳索。”

那个潜水员以他最快的速度游向海面,把我的困境告诉其他潜水员。

由于我桶里的空气只够用几分钟了,我不由得心慌意乱。如果我能再坚持一会儿……估计拉斯是会来救我的。为了节省空气,我改变了呼吸频率,每隔一次心跳才呼吸一次。有一瞬间,我想继续游向前去,用尽空气拼出最后一点精力去自找出路。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拉斯向我游近时呼出的气泡声。

紧跟着,拉斯把他带来的两个空气桶推进一个来,我立刻把它捆在背上。每一桶空气将额外给我30分钟的时间去设法闯出这个水下迷宫。我已经感到精神转好些了。

孤注一掷

拉斯还给我带来了一支手电和一条长长的保险绳。我急速地抓住手电,拉住保险绳的一端,又潜回到失事舰船的深处。这时,依靠拖在身后的保险绳,我可以回来索取更多的空气桶。

当我费力地游回到失事舰船的深处时,拉斯已把另一只备用的空气桶拴在狭窄裂口的外边,然后顺着船壳外侧开始寻找一条通道可能把我弄出去。

为了避免气息急促,我给自己规定了步速,谨慎小心地游过杂乱无章的狭窄走廊和凌乱地散布着杂物的空间,我不断地冲撞管子,碰在凸出的尖物上面,并且拐错了弯。恐惧使我喘不过气来。

不久,我来到了一个形似一座炮塔的内部地点。那里有个狭窄的洞口,如果我卸掉空气桶把它拖在背后,我的身体也许可以刚刚通过,但无论如何我非得碰碰运气不可。

但是当我挤过洞口时,空气桶从我手里脱落了。调节器陡然从我嘴里抽走,几乎把门牙拔掉。我必须做出抉择:要么去寻找我已丢失的空气桶,要么设法沿着保险绳退回70英尺去取拉斯留给我的另一只空气桶。我不相信我能利用肺里残存的空气游那么远,但是我能找到丢失的空气桶吗?

也许我应该放弃斗争,张开嘴巴,让肺里灌满海水。这样做只要花几秒钟工夫,接着我就能够永远安息了。

这是发疯!

终脱险境

突然,觉得被什么东西抓住了我的右肩。心慌中回头一看,啊,原来是拉斯!他是通过该舰另一个洞口,设法找到一条围绕炮塔的路下来的。

我突然抢过拉斯的口罩,猛吸了几口空气。我差不多摆脱了困境,拉斯和我能够实行互助,共同吸取他桶里的空气,沿着他身后拖着的保险绳设法离开失事的舰船。

我们没有遇到多少困难就蜿蜒通过炮塔爬出去了。可是我已在靠近海底的地方呆了70分钟,我还必须减压1个多小时。我们沿着锚索游到离海面10英尺处,在那里找到了两套专为我们准备的复式空气桶,这是我们机灵的同船水手放下来的。

我们终于轻松地回到了海面,这时船上每个人都松了口气,纷纷向我们祝贺,当我凝视着闪耀在灿烂阳光中的美丽景色时,似乎揭掉了一层黑色的幕布。

回到潜水船上,我脱下潜水服,向拉斯和其他足智多谋的伙伴表示谢意。随后我走到下面的船舱里去休息。拉斯来到门口,面露笑意。他向我开玩笑说:“那时如果我没有露面,你会怎么办呢?”

论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 篇12

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 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

B.在离婚诉讼期间, 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 致妻子溺水身亡的, 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C.甲在火灾之际, 能救出母亲, 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 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 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 因担心罪行败露, 甲未阻止丙喝咖啡, 导致乙、丙均死亡。甲对乙是作为犯罪, 对丙是不作为犯罪。

司法部公布的参考答案是:ACD。

也就是说, 女友和妈同时遇险, 只能救出一人的时候, 要求你救妈!

笔者认为这道司法考试题是值得商榷的。先不论母亲和女友同时遇险应该先救谁, 这道题的出现产生了许多争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刑法学教授徐松林认为, 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在母亲和女友同时处在危难当中, 不管选择救谁都不构成犯罪, 为此题目中甲为救女友而没救母亲的行为是不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徐松林解释道, 判定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 首先要看当事人是否有作为的义务, 刑法规定对近亲属包括母亲在内有救助义务, 但是刑法未规定当近亲属和其他的人同时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一定要救近亲属, 因为生命权都是平等的, 在两者只能选其一的情况下, 不管选择救谁都会造成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所以不会因为救了女友或者是路人而没有救近亲属就构成不作为的犯罪。那何种情况下会构成不作为犯罪?徐松林举例解释说, 如果近亲属遇到了危险, 在能够救助的情况下而不去救助, 就成立不作为犯罪。而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却提出, 甲对他母亲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 也有能力救助, 但没有救助, 所以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彭新林指出:甲对女友只有道义上而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 所以如果先救其母, 女友死亡的, 不构成犯罪, 反之, 如果先救女友而母亲死亡的, 构成不作为犯罪。北京市盈科 (广州) 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丁一元也认为, 甲对母亲有赡养义务, 不救则涉嫌遗弃罪, 而对女友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徐松林和彭新林这两位法学专业人士居然都会对C选项中甲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产生意见分歧, 那就说明这一选项的法律答案不适合应用到实际案件中去, 而只适合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因此司法考试是侧重选择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考试, 而不是选择理论型法律人才的考试。所以C选项不适合出现在司法考试的题目中。

正如上所述, C选项适合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笔者认为除可以从刑法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外, 从法哲学的角度也是可以进行探讨的, 以下即是笔者的见解。

一、从自然法学派的角度

自然法学派从产生、发展到现在,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 可以分为古代自然法学派、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 (包括自然法学派、新托马斯主义自然法学派和现代自然法学派) 。古代自然法学派发源于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 (或称斯多亚学派, 也被译为斯多阿学派) 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所创立, 因在雅典集会广场的廊苑聚众讲学, 故该学派被称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学派 (英文stoic, 来自希腊文stoa;原指门廊或画廊, 后专指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思想体系的中心是“自然”, 他们所说的“自然”,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 而是指一种理性, 一种和谐的秩序。因此古代自然法学派在继承了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之后, 提出自然法是宇宙间的自然存在, 放之四海皆准的行为规范, 指导人类制定实在法的基本准则。古典自然法学派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 它强调法的应然价值, 主张对封建社会的法律进行变革, 成为资产阶级进行革命的重要理论武器。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主张主要是四点:一、理性观。古典自然法学家认为理性是自然法的核心, 是评判善恶是非的根本标准, 不应再用封建观念去评价人的行为。二、自然权利观。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人的自然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自然权利的内容包括自由、平等、博爱、财产、安全、反抗等权利, 国家只是宣告和承认这些权利, 而不是赋予这些权利。三、社会契约观。社会契约观的基本含义是:人生而平等, 但在自然状态下难以维持, 因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会打破这一理念, 所以人们通过订立契约, 让渡出自己的部分权利, 组成国家和政府。四、权力制衡观。孟德斯鸠和洛克等古典自然法学派人士认为,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都倾向于把权力运用到有界线的地方为止, 因此, 必须通过制度的力量, 以权力来制约权力, 才能防止手中有权力的人滥用权力。而新自然法学派是由于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泛滥等原因而兴起的, 针对古典自然法学派内容模糊、高度的概括性等缺陷, 新自然法学家提出了“相对的自然法”的概念, 认为自然法不仅有一般最高原则, 而且有具体可变的内容。这可以说是自然法学对法律实证主义的吸收和借鉴, 是新自然法学对古典自然法学的重大突破。

通过以上叙述, 我们可以知道, 自然法学派虽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张有所不一样, 但总的来说, 其都是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 强调“恶法非法”。因此, 对于解决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的问题, 自然法学派会从人的关于法的价值观出发来判断这个问题。法的价值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法律对于人们而言所拥有的正面意义 (不包括负面意义) ;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 更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法的价值最重要的有三种: (一) 秩序:1.法学上所言秩序, 主要是指社会秩序。2.法律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 在秩序问题上, 根本就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所存在的问题仅在于法律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3.“秩序”之所以成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 是因为: (1) 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 (2) 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3) 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二) 正义:1.在法律上如何实现正义这一价值标准: (1) 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法律只有合乎正义的准则时, 才是真正的法律。 (2) 正义是法的评价体系。正义担当着两方面的角色: (1) 它是法律必须着力弘扬与实现的价值; (2) 它可以成为独立于法之外的价值评判标准, 用以衡量法律是“良法”抑或“恶法”。 (3) 正义也极大地推动着法律的进化: (1) 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 使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2) 正义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它使得依法治国作为正义所必须的制度建构而存在于现在民主政体之中, 从而突出了法律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3) 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 它使得权力控制、权力保障等制度应运而生; (4) 正义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三) 自由:1.法的价值上所言“自由”, 即意味着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 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2.就法的本质来说, 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3.自由在法的价值中的地位, 还表现在它不仅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从主体而言, 法的价值冲突常常出现于三种场合: (1) 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 (2) 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 (3) 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有三种:1.价值位阶原则: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舍鱼而取熊掌, ”就是说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 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在法律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 可以考虑按照位阶顺序来予以确定何者应优先保护。比如, 自由优先于秩序, 公正优先于效率, 生命权优先于财产权等。如:《婚姻法》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男方不得提出离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司机应礼让行人。”2.个案平衡原则:即“脚踩两只船, ”就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 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 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 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3.比例原则:价值冲突中的“比例原则”, 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的价值必须侵犯另外一种价值时, 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就是说, 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 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第4条规定:在社会紧急状态威胁到国家的生命并经正式宣布时, 本公约缔约国得采取措施克减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义务, 但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 此等措施并不得与它根据国际法所负有的其他义务相矛盾, 且不得包含纯粹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或社会出身的理由的歧视。所以, 当母亲和女友同时遇险时, 由于二者都是生命权受到损害, 是处于同一位阶上的价值, 自然法学派会根据个案平衡原则, 判定无论救谁都不违法。这样也满足了题目中甲对自由的需要。

二、从分析法学派的角度

虽然从边沁和耶林的著作中, 我们已经可以看出, 法律实质上是国家的一种命令或规范性声明的思想, 但他们的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法应当努力实现的价值目标的成分, 所以他们不应当被当作分析法学家。分析法学派的真正创始人是奥斯丁。奥斯丁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法律就是国家发布的命令的观点。分析法学派否认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对于法律, 分析法学家们以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为定义要素, 其中, 权威性制定为主, 社会实效为辅。我国刑法关于不作为犯罪规定的内容是这样的:不作为与作为 (身体的静与动) 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 “作为”是不应为而为之 (违反禁止性规范) , 而“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之 (违反命令性规范) 。刑法意义上的行为之特征是: (1) 有体性 (人的身体动静, 排除思想犯罪和纯粹的动物袭击) ; (2) 有意性 (是行为人的意志或意识支配下的身体动静, 排除无罪过事件) ; (3) 危害性 (价值评价———对社会具有重大危害、具有侵害法益现实危险性的举动, 排除迷信犯、绝对不能犯的问题) 。不作为成立犯罪的条件: (1) 行为人负有积极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 (即有义务) ; (2) 行为人具有履行该积极义务的能力 (即有能力) ; (3) 行为人因没有履行该特定的积极义务而导致危害后果的发生 (即有因果关系) 。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的根据: (1) 法律 (刑法) 明文规定的义务。 (2) (特定的) 职务、业务要求的义务, 以及对危险源负有监管、控制义务而产生的作为义务。 (3)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行为人通过合同行为为自己设立一个积极作为的义务) 。即使该合同是无效的或是超过期限的, 也不影响。 (4) 先行行为 (危险行为) 引起的义务。一般认为, 只要制造了危险, 不问是否正当, 都会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但是, 正当防卫行为造成法益处于危险状态后不救助的, 不成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成年人之间从事社会正常风险, 相互之间没有救助义务。 (5) 自愿救助所产生的义务。自愿救助行为, 只要救了, 就必须一救到底。 (6) 紧密的共同体关系所产生的义务 (这种“紧密”的共同体关系所产生的义务, 一般都是指基于风险较大的行为, 如危险性的登山。而相对较为“松散”的共同体之间, 如两个成年人一起去风景区看看、公园看看、马路散步, 即便其中一人遇到风险 (如被动物撕咬) , 其他人不救助的, 也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密切的共同体成员对于其他处于危险境地的成员有保护义务, 这是基于一定事实形成了社会上通常认为的对危险应当予以共同承担、相互照顾的关系, 因而在对方发生危险时, 应具有排除危险的义务。例如, 共同登山的队员, 在发现其他成员陷入危险时, 都有义务求助。 (7) 对危险物、危险行为的监管义务。结论:一般认为, 只要制造了危险, 不问是否正当, 都会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但是, 正当防卫创造了风险无救助义务, 防卫过当创造了风险, 有救助义务 (“需要分清不同情形处理:其一, 如果正当防卫造成被害人死亡也不过当时, 正当防卫人并无救助义务。其二, 如果正当防卫致人伤害, 并未过当, 而且该伤害不可能导致死亡, 亦即没有过当的危险, 正当防卫人也没有救助义务。其三, 如果正当防卫造成了伤害 (该伤害本身不过当) , 具有死亡的紧迫危险, 发生死亡结果就会过当, 那么, 应当肯定正当防卫人具有救助义务。”就正当防卫而言, 在防卫人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 不法侵害已经停止, 而防卫人却既不报警也不将不法侵害人送往医院抢救, 导致流血过多而死亡时, 是否成立防卫过当?在这种场合, 应当承认先前的作为与后来的不作为共同导致了防卫过当。) 。成年人所从事的正常风险行为 (谈恋爱、旅游、喝酒等) , 相互之间没有救助义务 (如梁某与好友强某深夜在酒吧喝酒。强某醉酒后, 钱包从裤袋里掉到地上, 梁某拾后见钱包里有5000元现金就将其隐匿。强某要梁某送其回家, 梁某怕钱包之事被发现, 托辞拒绝。强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 被人发现时已冻死。———梁某对强某的死亡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制造风险, 但如果在你监控的区域 (如自己的家中) , 同时你是唯一可以求助的人, 也认为有救助义务 (作为义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在判断行为人是否有作为义务时如感到疑惑, 要结合生活常识与经验来判断。) 。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1) 纯正不作为犯 (真正不作为犯) :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如遗弃罪、丢失枪支不报罪、拒不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 ; (2) 不纯正不作为犯 (不真正不作为犯) :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为不作为犯罪, 但行为人以不作为实施了通常由作为实施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此为不作为犯的常态。所以, 从分析法学派的角度出发, 根据刑事法律规则, 进行逻辑推理, 可以得出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三、从历史法学派的角度

古斯塔夫·胡果是历史法学派的直接创始人, 而历史法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是古斯塔夫·胡果的学生———萨维尼。萨维尼在与海德堡大学民法教授A.F.J.蒂博特的论战中首次提出了他的历史法学观。针对蒂博特的著名论文《论制定一部统一的德国民法典的必要性》, 萨维尼发表了轰动一时并影响深远的《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一书, 书中充斥着对法律民族性的强调, 如“当法律与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契合不悖, 或逐渐调适而融合无间, 则法的功用和价值在于褒扬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如果说有什么应予谴责的话, 那么, 当是法律类如一种乖戾专擅之物, 而与民族两相背离”[1], 等等, 这本小册子关于法律民族性的最为经典表述是:“在人类信史展开的最为远古的时代, 可以看出, 法律已然秉有自身确定的特性, 其为一定民族所特有, 如同语音、行为方式和基本的社会组织体制。不仅如此, 凡此现象并非各自孤立存在, 它们实际乃为一个独特的民族所特有的根本不可分割的禀赋和取向, 而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特立独行的景貌。将其联结一体的, 乃是排除了一切偶然与任意其所由来的意图的这个民族的共同信念, 对其内在必然性的共同意识。”[2]由此可以看出, 萨维尼及历史法学派重视经验、习惯等的作用。萨维尼于1779年出生于贵族家庭, 这点多为后人所诟病, 认为萨维尼是为了维护自己所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的利益而提出历史法学派的思想, 并不是为了德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如马克思在19世纪上半叶历史法学派非常兴盛时就提醒人们要注意历史法学派可能具有的反动本质。博登海默也说过:“拿破仑的失败和维也纳会议的召开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政治上的反动时期, 帝国王朝的‘神圣同盟’就是其间的表现, 而历史法学派实际上就是这种反动在法学上的表现。在评价历史法学派时, 我们不应忘记萨维尼是一个憎恨法国大革命平等理性主义的保守贵族。再者, 他还是一个反对法兰西世界主义理论的日尔曼民族主义者。他极力反对《拿破仑法典》, 并力图阻止德国也制定类似的法典。这些事实解释了他为什么不喜欢制定法, 反而强调沉默的、不可名状的和意识所不及的力量是法律发展的真正要素———任何立法者都不得干扰这些要素”。[3]对于马克思、博登海默等人的说法, 我是赞成的。但正如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客观上也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解体,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 萨维尼的历史法学思想客观上也给德国, 给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历史法学派产生以前, 人们都认为法产生于理性、绝对精神等形而上学的观念, 而历史法学派就将人们的目光从形而上转移到了形而下, 提出法产生于社会生活本身。所以, 根据经验, 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一直是一个两难问题, 中国从古到今的法律也没有对此作出过规定, 因此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这个问题应当不属于法律的调整范围, 如果硬要予以评价, 也应用道德等非法律规范予以评价。所以, 根据历史法学派的思想, 题目中的甲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四、从社会法学派的角度

社会法学派的基本立场与分析法学派一样, 认为法与道德是分离的, “实际上是怎样的法”和“应该是怎样的法”这两者之间没有概念或本质上的必然联系, 因此, 对法的理解应从法律内部进行, 而不是考虑其他道德、宗教、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社会法学派定义法的要素也与分析法学派一样, 即: (1) 权威性制定, 即法律是由有权的立法主体制定的; (2) 社会实效, 即法律应该是在社会中有效的和被公众普遍遵守的规则。但社会法学派定义法的要素的侧重点与分析法学派不一样, 社会法学派以社会实效为主, 权威性制定为辅, 而分析法学派则相反。社会法学派的分支较多, 思想各异, 如自由法学、利益法学等, 但总的说来, 有两个基本特点: (1) 用社会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法律; (2) 认为法律不应该像19世纪那样仅仅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 而应强调社会利益或“法的社会化”。[4]

社会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莱翁·狄骥和美国的罗斯科·庞德。狄骥整合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从而提出了他的社会连带主义学说。社会连带是狄骥法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狄骥认为社会连带是一种社会事实:“人们相互有连带关系, 即他们有共同需要, 只能共同地加以满足;他们有不同的才能和需要, 只有通过相互服务才能使自己得到满足。因而, 人们如果想要生存, 就必须遵循连带关系的社会法则。连带关系并不是行为规则, 它是一个事实, 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5]连带关系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是随着国家情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态。例如, 在现代社会中, 有时以首要地位出现的是分工的连带关系, 有时恰恰相反, 例如在原始文明时期的社会中, 占优势的是合作的连带关系。无论如何, 连带关系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事实, 它本身往往是同一的并且是一切社会集团不可排斥的组成要素。”[6]狄骥的社会连带理论虽然曾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法西斯主义者用来当作实行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因为狄骥的社会连带理论强调义务, 忽略权利, 认为人们唯一的权利就是有权履行其义务, 所以法西斯主义者用它当作取消人们各种权利的借口。但是狄骥本人却从没想过用他的社会连带理论进行专制统治, 实际上, 狄骥反对各种形式的国家权力的绝对观, 为此狄骥建立了一套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理论, 他认为“统治者的权力受该公用事业行为限制, 与公用事业的目的相违背的统治者法律是无效的。公用事业是政府权力的基石与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这就是我们的整个理论。”[7]而庞德的社会学法学思想深受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庞德认为法律是确认和协调各种利益的工具, 法律的权威性不是源自理性, 也不是源自民族精神等, 而是源自它所保障的社会利益。庞德提出了三种评价利益的方法:1、经验论, 即根据人们的自身经验对各种利益进行评价;2、理性论, 即根据自由、正义、秩序等法律理念来评价利益;3、权威论, 也就是按照一定时期的权威性观念来评价各种利益。在这三种方法之中, 庞德最重视第一种方法。由此可见, 社会法学派强调社会公众对法律规则的接受程度, 而对于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这个问题, 网上都是用“奇葩”、“神题”等词来形容, 并且网上的调查也表明母亲和女友同时遇险规定先救妈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如:[8]

因此, 按照社会法学派的观点, 法律不应对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这个问题作出规定, 甲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五、从经济分析法学派的角度

经济分析法学派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实行“新的自由放任政策”来解决当代社会的弊端, 主张减少国家干预,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使社会恢复活力。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产权关系的制度, 研究如何利用制度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而在所有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 因此学者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法律, 从而为经济学和法学建立起了桥梁。经济分析法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但对于“交易费用”的定义, 科斯却没有明确表述, 只是叙述了一句:“企业存在的原因可能是运用价格是要花成本的”。因此学者们对交易费用的界定多有争议, 但这并不妨碍交易费用在经济分析法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科斯以交易费用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有两点:科斯定理一, 当交易费用为零时, 不管如何建构法律制度, 交易的结果都会是最有效率的。也就是说, 在运用价格不需要花费成本的情况下, 无论怎样制定法律规则、分配权利义务, 效率最大化的结果都会出现。科斯定理二, 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 不同的法律制度, 不同的权利义务配置, 会出现不同效率的交易结果。也就是说, 当进行交易需要花费交易费用时, 制定不同的法律规则, 最终得到的经济利益会不一样。经济分析法学派在研究的过程中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 都会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经济分析法学家们认为效益是判断法的好坏的唯一标准, 并将效益定义为经济利益, 正如波斯纳所说:“无疑, 大多数的法官 (和律师) 认为, 普通法判决作出的指示应或是关乎正义或合理的直觉判断, 或是不经意的功利主义。但也许两者是一种东西, 如果追问下去的话, 这样一位法官或许不得不承认他所称之为功利主义的正是我所称的财富最大化。”[9]波斯纳是经济分析法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 但他的突出贡献不在于“将经济理论运用于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改善”[10], 而是将经济分析的方法从经济法律领域拓展到了非经济法律领域。以前人们认为不应该用经济方法来分析的法律部门, 波斯纳就大胆地运用了经济方法来进行分析。自波斯纳开始, 几乎所有的法律部门都可以用经济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经济分析法学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哲学流派。并且传闻说波斯纳将来可能进入美国最高法院, 经济分析法学派的地位便愈加重要。根据经济分析法学派的观点, 当母亲和女友同时遇险时, 应该按照救谁可以实现财富最大化的标准来进行救人。所以, 在遇险时, 如果是母亲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题目中的甲应该先救母亲, 否则甲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女友可以替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则应先救女友, 不然题目中的甲应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是笔者对母亲和女友遇险先救谁的分析。当然,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见解, 其他学者也可能根据同一学派的思想得出不同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德]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32.

[2][德]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7.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94.

[4]张圣怀.社会法学派述评[J].学员之家 (法律版) , 1986 (3) :58.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24.

[6]狄骥.宪法论[M].钱克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64.

[7]狄骥.宪法学教程[M].王文利等译.沈阳:辽海出版社.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61.

[8]司法考题:女友和妈同时遇险应先救妈你同意么?[EB/OL].前瞻网, 2015-9-22.

[9]付子堂主编.法理学高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51.

上一篇:椎间孔镜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下一篇:“卓越文化建设年”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