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共10篇)
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 篇1
一、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日趋多元化,除传统的对原材料投入、加工、销售获取利润外,通常采用投资、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拓宽生产经营渠道、提高获利能力,其中,投资是经常发生的。投资是企业为了获得收益或实现资本增值向被投资单位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企业对外进行的投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仅规范企业持有的长期权益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共4 章17 条,其中第一章为总则,第二章为初始计量,第三章为后续计量,第四章为披露。该准则系统规范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持有期间账面价值的调整和损益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等内容。
二、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主要问题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权益性投资在范围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子公司投资,即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二是对合营企业投资,即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共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三是对联营企业投资,即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四是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在明确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后,应当确定各种方式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起点。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分别企业合并的不同类型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该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用作合并对价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2.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企业通过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或发行股份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以及支付其他对价的公允价值。以支付现金作为对价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不含从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以支付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的,应当按照支付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支付的非现金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其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可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经适当调整后作为其公允价值;既不存在活跃市场,也无法取得同类或类似资产市价的,应当以该项资产预计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其他合理的方法估计的价值作为其公允价值。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被投资单位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该长期股权投资原则上应当以投资各方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账面价值的调整和损益的确认
企业取得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投资收益,当然如发生投资不利也要承担投资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应当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调整长期股权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损益。1.成本法。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子公司投资;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追加投资外,其投资成本在持有期间基本上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超过部分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权益法。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二是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差额不要求调整投资成本;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损益。取得投资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应随着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准则中规定投资企业需要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损益的基础上经过适当调整后计算确定,有关调整因素包括如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同产生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不同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等。但考虑到实务中的具体情况,投资企业无法合理确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比,两者之间的差额不具重要性的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取得被投资单位的有关资料,不能按照准则中规定的原则确认投资损益的,可以以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同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无法按照准则中规定进行核算的原因。被投资单位发生超额亏损的,投资企业在确认应分担的亏损额时,应综合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的账面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以后,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确认投资损失,同时减记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另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将履行其他额外义务的,还应确认预计将承担损失的金额。
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新旧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投资准则相比,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差异:
(一)规范范围不同。原投资准则规范了所有权益性、债权性投资的核算;新准则仅规范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初始投资成本确定及调整不同。原投资准则未规范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确定,同时对投资者投入长期股权投资的作价也没有公允性的要求。新准则规范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其中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另外对于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作价有公允性要求。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准则要求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净资产的份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进行调整;新准则要求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并且仅要求对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部分进行调整。
(三)对子公司投资的核算方法不同。原准则要求母公司对持有的子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要求母公司对其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在日常核算及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体现为权益法。对子公司投资核算方法的调整主要是考虑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相协调、防止母公司在子公司实际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前垫付资金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情况,并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和税法差异,熊臻,海峡财经导报2007/04/19
[2]怎样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许海波,海峡财经导报2006/11/23
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 篇2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在1年以上 (不含1年) 的各种权益性投资。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当其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账面价值时, 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 企业就必须终止确认, 或者不能再以原账面价值予以确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长期股权投资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其实际价值的确认直接影响企业总资产的计量, 进而影响到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本文依据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减值核算方面的比较, 来探究其合理之处及有待商榷之处, 并提出一些个人的浅显看法。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则的国际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99年7月正式发布了IAS36, 允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但对商誉减值损失的转回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 。IAS36规定, 企业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定是否已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 从而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损失的恢复表明在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 资产在使用或出售中估计的服务潜力有所提高。如果资产服务潜力并没有提高, 仅仅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使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增加, 即使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也不允许资产减值的转回。
2001年美国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的会计处理》 (SFAS144) 规定, 企业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之后, 应以减少了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资产的新成本入账。对于计提折旧的资产, 新成本应在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摊销完。不允许修正以前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均认为, 当有充分证据显示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时, 应该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可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这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的体现。
然而, 在对以前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上, 三者之间有较大差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都不允许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而国际会计准则认为, 当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时, 可以全部或部分转回减值损失。我国新准则不允许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旨在防止企业通过转回减值损失来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但是, 这一规定也有可能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真实价值不符, 导致资产减值的前后计量标准不同, 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核算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不难看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的后续处理方面仍有不足。从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来说, 减值损失不予转回的规定不尽合理。
(1) 违背了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无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是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已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均不允许转回。笔者认为, 当被投资企业经济好转且有证据表明减值因素削除时, 以上规定会使得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低估, 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也违背了真实可靠的原则。因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初衷是为了从原有资产中剥离出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企业资源, 从而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样地, 如果减值因素消失后不允许全部或部分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 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会低估企业资产价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对报表使用人的误导。长期股权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资产, 对企业期末利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旨在合理反映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真实价值。但当企业对在一年以内有处置意向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损失时, 可能会引起相邻两个会计年度利润的较大变动。尤其是当外部经济环境出现较大波动或者是被投资企业经营不稳定时, 以上所述情况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进而容易误导报表使用人, 影响其做出正确决策。
四、优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核算的建议
(1) 合理转回减值损失。资产被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 当资产的预期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账面价值, 确认该资产的减值损失是符合逻辑的;同样, 当资产的预期未来经济利益高于账面价值, 允许全部或部分恢复已确认的减值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因此, 当企业所处环境有所好转, 且有证据显示以前影响资产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时, 应该允许企业转回全部或部分已计提的减值损失, 但不得超过已计提的损失。
(2) 健全减值核算准则。在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核算时, 准则对一年以内有处置意向的长期股权投资与一年以内无处置意向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视同仁, 都不允许转回前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但是,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一年以内有处置意向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一年以内有处置意向的长期股权投资 (比如企业准备在下一年度用某项长期股权投资与其他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应该采用另一套减值核算方法, 即当确有证据表明前期的减值因素已经消除时, 企业可以部分或全部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 从而达到公允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真实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
[2]周忠惠, 罗世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北京:会计研究, 2000.9.
会计专题之长期股权投资 篇3
先来看看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也就是什么情况下用成本法核算,什么情况下用权益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他的采用成本法。其实,共同控制就是合营企业,重大影响就是联营企业,还有一个控制就是子公司。回想一下我们在阿木说会计专题之长期股权投资(1)中所说的三类权益性投资内容。
第一类是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
第二类与第一类相反,也就是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在这个前提下又分了两类:
1、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2、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第三类是以交易目的持有的权益性投资。
由《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来规范的有第一类和2.1,那么也就是说,由权益法核算的是第一类中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成本法核算的是第一类中的子公司和
2.1。(注:2014版准则中2.1已经不由《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来规范了,也就只剩下子公司了)这里怎么去判断属于哪一类,在2014版《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规定了什么是重大影响(联营企业),是不是控制(子公司)要看《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是不是共同控制(合营企业)要看《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规定。里边内容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反正我是不喜欢看,那么还有一个简单但不全面的方法,就是直接看持股比例。>50%是子公司,20%-50%之间的是合营和联营企业,<20%就是第二类。因为成本法比较简单,我们先来看一下成本法。
1)追加投资时按我们前边说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不做账务处理。
3)分红时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宣告时: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发放时: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
4)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时不做账务处理。
5)因情况变化导致权益法转成本法,成本法转权益法时这个后边专门来讲。
6)发生减值时;
08长期股权投资评估说明 篇4
海南民生长流油气储运有限公司股权评估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一、评估范围
纳入本次评估范围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民生长流”对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持股98%的投资,初始投资成本588.00万元,账面价值588.00万元;对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持股87.22%的投资,初始投资成本2,076.79万元,账面价值2,076.79万元;对海南民益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持股20%的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65.04万元,账面价值165.04万元;对海南民享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1%的投资,初始投资成本226.49万元,账面价值226.49万元;对海南民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持股1%的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45.07万元,账面价值145.07万元。
二、评估过程
(一)前期准备
对纳入评估范围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构成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向企业提交评估准备资料清单和资产评估明细表,指导企业填写长期股权投资申报评估明细表及相关资料。按照资产评估规范的要求,将纳入本次评估范围的被投资公司,列为独立的被评估单位,按照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估思路,实施评估。
(二)现场勘查
审核各被评估单位提供的资产评估明细表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相应科目是否相符,索取的各项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有效。查阅并索取股东会决议、章程、投资协议等相关资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对未纳入独立评估对象的非控股子公司根据已审的会计报表对其经营情况进行核查与了解。
北京卓信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拟转让
海南民生长流油气储运有限公司股权评估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三)评定估算
按照评估相关的法律、准则、取价依据的规定,根据被投资公司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适用的评估方法,进行评定估算,确定被投资公司评估结果,进而确定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值。
(四)汇总归档
将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评估结果汇总,撰写长期股权投资评估说明,编制评估工作底稿,整理归档。
三、评估方法
我们对“民生长流”控股子公司的全部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了评估,然后将各公司评估后的净资产按照出资比例予以折算以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对于“民生长流”的非控股公司的投资,我们是在查阅投资协议、验资报告、出资文件的基础上,以取得的被投资单位评估基准日会计报表所披露的净资产按出资比例予以折算以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具体评估过程
(一)关于对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的评估
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27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李晓峰,注册住所:海南省海口市海甸东路14-1号,注册资本:人民币陆佰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工程项目投资策划、酒店管理服务,农业开发及咨询服务,仪表仪器、燃气用具、普通机械、化工原料及产品(专营除外)、五金交电、汽车和摩托配件、电子产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及装饰材料、矿藏产品(专营除外)、聚酯切片、厨卫设备、卫生洁具、电子产品的销售。
北京卓信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拟转让
海南民生长流油气储运有限公司股权评估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我们对“民生长流”的该项投资及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成立后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核查与了解,根据评估规范要求,对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及负债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了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将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按照出资比例予以折算,确定“民生长流”对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按照上述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估后,得出以下评估结论:
截止至本次评估基准日,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评估前账面资产总计3,603.18万元,评估价值3,731.96万元,增值128.78万元,增值率3.57%;账面负债总计2,552.46万元,评估价值2,552.46万元;账面净资产1,050.72万元,评估价值1,179.50万元,增值128.78万元,增值率12.26%。
“民生长流”对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的投资比例为98%,确定其长期投资评估价值为1,155.92万元,较其账面值588.00万元,增值567.92万元,增值率为96.58%。
(二)关于对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的评估
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于1999年4月8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王奋,注册住所:文昌清澜镇渔港,注册资本:人民币贰仟叁佰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石油及制品、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的销售、水产品。
我们对“民生长流”的该项投资及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成立后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核查与了解,根据评估规范要求,对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及负债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了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将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按照出资比例予以折算,确定“民生长流”对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按照上述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估后,得出以下评估结论:
截止至本次评估基准日,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的评估前账面资产总计
北京卓信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拟转让
海南民生长流油气储运有限公司股权评估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2,199.22万元,评估价值2,742.89万元,增值543.67万元,增值率24.72%;账面负债总计-14.60万元,评估价值-14.60万元;账面净资产2,213.82万元,评估价值2,757.49万元,增值543.67万元,增值率24.56%。
“民生长流”对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的投资比例为87.22%,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为2,405.08万元,较其账面值2,076.79万元,增值328.29万元,增值率为15.81%。
(三)关于对海南民益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评估
海南民益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29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汪成明,注册住所:海口市海甸四东路民生大厦二楼,注册资本:人民币陆佰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燃气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热力及燃气建筑安装;燃气仪器仪表、设备的销售;燃气对外技术合作服务;能源科技培训及咨询服务。
“民生长流”对海南民益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20%,我们在查阅投资协议、验资报告、出资文件、了解被投资单位资产及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海南民益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评估基准日经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列示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按照出资比例予以折算,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为149.81万元,较其账面值165.04万元,减值15.23万元,减值率9.23%。
(四)关于对海南民享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公司的评估
海南民享投资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24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刘东明,注册住所:海口市海甸四东路14-1民生大厦5楼,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亿陆仟伍佰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旅游项目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开发,工业项目开发,农
北京卓信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拟转让
海南民生长流油气储运有限公司股权评估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业项目开发,水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金属材料,机械设备,机电产品的销售。
“民生长流”对海南民享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1.21%,我们在查阅投资协议、验资报告、出资文件、了解被投资单位资产及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海南民享投资有限公司评估基准日经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列示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按照出资比例予以折算,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为270.02万元,较其账面值226.49万元,增值43.53万元,增值率19.22%。
(五)关于对海南民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持股公司的评估
海南民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于1993年7月31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刘东明,注册住所:海口市海甸四东路14-1民生大厦,注册资本:人民币陆仟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压力管道、燃气具、低压电器、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市政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化工产品及原料销售;土石方工程;公路项目投资;公路、燃气工程施工,工程信息咨询。
“民生长流”对海南民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1%,我们在查阅投资协议、验资报告、出资文件、了解被投资单位资产及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海南民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评估基准日经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列示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按照出资比例予以折算,确定其长期股权投资评估价值为111.39万元,较其账面值145.07万元,减值33.68万元,减值率23.21%。
四、评估结论与分析
(一)评估结论
通过实施上述评估程序和方法,得出以下评估结论:
北京卓信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拟转让
海南民生长流油气储运有限公司股权评估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技术说明
评估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2,013,862.77 元,评估价值40,922,201.05元,增值8,908,338.28元,增值率27.83%。
(二)评估结果增减值因素分析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增值,主要是“民生长流”控股子公司海南民生商贸有限公司、中油管道文昌石化有限公司,非控股公司海南民享投资有限公司在评估基准日的净资产评估增值,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增值。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总结9 篇5
2009-12-16 9:43:00 文章来源:环球教育 【大 中 小】 【打印】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即合营企业)或重大影响(即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分为三步:投资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的核算。
(一)投资时的核算
投资时的核算应先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然后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1.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上述成本法下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一样,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视同捐赠利得),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二)持有期间的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下,持有期间有二件事:确认权益、计提减值:
1.确认权益
确认权益分为二种情况: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变动和资本公积的变动:
(1)由于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变动,投资企业应确认投资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应注意:
1)一般情况下,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应注意:
①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调整需要考虑的调整因素有:一是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二是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 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重要性项目,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可不予调整。下列情况可以不调整:a.如果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b.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c.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收益,但应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及其原因。转
2)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账务处理是: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损益调整)
3)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发生亏损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0
长期应收款 0
预计负债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性的应收项目,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
企业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以及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情况下,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即冲减长期应收款);在进行上述处理后,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2)被投资企业净利润以外的权益变动(资本公积),投资企业应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企业的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期末计提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计提资产减值应当按照“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规定处理。计提减值的账务处理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三)处置时的核算(确定转让损益)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同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处置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
——××公司(损益调整)
——××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借或贷)
【例13】综合例子说明权益法核算的全过程
甲公司投资于D公司,有关投资的情况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1000万元给B公司,受让B公司持有的D公司20%的股权(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假设未发生直接相关费用和税金。受让股权时D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则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成本)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4000×20%=800(万元),因初始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2007年12月31日,D公司200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600万元;本因某经济事项使资本公积增加150万元。假设不考虑对净利润的调整。甲公司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损益调整)(600×20%)120
贷:投资收益 120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其他权益变动)(150×20%)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3)2008年3月12日,D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甲公司于4月15日收到。
借:应收股利(200×2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损益调整)40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4)2008年D公司发生亏损2000万元,甲公司确认投资损失:
借:投资收益(2000×20%)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损益调整)400
假设2008年末甲公司对D公司的投资可收回金额经测算为7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投资成本1000+损益调整(-320)(120-40-400)+其他权益变动30=710(万元),而可收回金额为700万元,需计提10万元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
(5)2009年1月20日,甲公司经协商,将持有的D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丁企业,收到股权转让款8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8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D公司(成本)1000
—— D公司(损益调整)-320
—— D公司(其他权益变动)30
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 篇6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 通常视为长期持有, 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 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 以分散经营风险。
生存与发展, 不仅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所面对的重大课题。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 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趋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决定将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 意味着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趋势将更加激烈。一个企业如何在优胜劣汰的激烈市场竞争中, 站稳脚根, 求生存, 求发展, 更是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难以避让的难题。“一年热火, 两年凑和, 三年散伙。”传统意义上的乡镇企业, 民营企业经营周期宿命不断在现实中得到复制和延续。就是过了三年、七年之痒的生存企业中, 清产核资后, 资不抵债, 负债经营的企业也比比皆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不是取决于其经营生产规模的大小, 而是决定于其资产营运的质量。”财务会计人员是经济实体资产的核算反映者, 财务会计管理者, 和经济实体中经营决策管理人员对资产保值增值负有连带责任。那么, 企业决策者如何在企业原有的生产基础上, 在原有的供、产、销资金周转的形态上, 突破现行行业的局框再投资和发展, 多品种, 多行业进行投资与发展, 达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分散降低经营财务风险之目的?其操作原则性如何确定和把握?此为一个企业经营战略中, 事关生存与发展的, 具有方向性的生死悠关的路线问题。本文对此做一探讨。
二、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原则性确定与把握
1、原有生产经营 (营运资金) 资金不可占用原则
一张资产负债表, 总体反映的有二种资产:即流动资产, 和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中长期股权投资资产是反映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发展”这一块的重要规模效益指标。每一个持续经营中的企业, 和其资产运营相对应的重要流动资金无非有两块:一块是维持企业供、产、销及简单再生产的流动资产资金 ( 营运资金 ) ;一块就是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产生后与之对应的再投资资金。两者区分不可相互占用的底线在那里?前者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转的“血液”, 后者是营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分散降低经营财务风险的“造血”、“输血”的“血液”。前者资金一个营运周期周转完成后, 结果是盈利、盈亏平衡、或亏损。盈利、盈亏平衡的结果, 对企业的持续经营无实质性影响; 从亏损的结果看, 只要亏损额不大于折旧额和资产减值准备, 则企业仍可持续经营, 无倒闭之虞;而后者经营特点是高投资, 高收益, 高凤险。高投资资金的投入方式如果是在不影响企业供、产、销最低限度资金周转的前提下, 从原有生产经营资金中抽取置入, 且投入额度不低, 那么其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新行业产品项目中, 经过竣工投产, 一个营运周期周转后, 结果有两种: 一是有收益, 收益额度不管高低, 对企业经营自然是锦上添花。恶就恶在后一种结果, 高风险结果带来亏损, 甚至血本无归。至此 , 其必然累及本企业的简单再生产的流动资金再循环, 连本来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 造成原有生产经营资金链断裂, 从而危及原有的整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此, 此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原则性中原有生产经营 (营运资金) 资金不可占用原则。
2、人力资源的优先配备原则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市场竟争的优胜劣汰,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竟争。企业要进行本行业外的投入与拓展, 除了本行业内与新行业高度相关的一批转过来的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人才外, 还需在新行业内同样造就一批称职适合人才, 以适应新行业的拓展。
3、行业适合对路相关原则
有了资金, 有了人才, 下一步的关建就是切入对路以及和原行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行业本身是薄利行业, 全体职工忙活一年也撑不上多少利润, 以至造成劳动生产率抵下, 企业盈利能力低下。不入朝阳行业, 入了夕阳行业, 市场份额已被几乎瓜分完毕。一无行业的实际操作经验, 二无一套成熟对路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入行的那一刻起, 就面临着注定失败, 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何况, 初来乍到, 原有行业的成功熟悉的实际操作经验及经营管理模式与新行业的关联度的高低有多少, 是高度相关还是低度相关?原行业的转移过来的人财物是否能顺利找到切入点?行业产品经过产出期, 成长期, 成熟期, 接下来就市场份额来说, 很快将进入饱合期, 过剩期。选择性的瞅准时机退出市场, 或在经营保本点原则下减少市场份额, 将闲置积累资金投入到新行业, 这与当初入行同等重要。
4、企业决策权力机构精干得力原则
人、财、物到位, 行业适合, 将一系列资源整合团结, 在市场上打拼, 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董事会, 经营者, 同样无济于事, 于事无补。甚至一盘散沙, 置企业于亏损, 持续经营难于为继, 人才骨干流失的危险竟地。经营理念, 管理方式的更新与创新, 人才激励机制的制定和执行在于董事会, 企业经营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在于董事会。有了一个机构精干, 决策正确得力的企业决策权力机构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功的必要保障。
5、企业文化适应原则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三流的企业管理靠家族, 二流的企业管理靠制度, 一流的企业管理靠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企业品质与员工素质, 不断提高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打造企业竟争市场的核心价值、核心竟争力, 最终靠企业文化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原有生产经营 (营运资金) 资金不可占用原则, 人力资源的优先配备原则, 行业适合对路相关原则, 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原则中的实际操作性原则。而企业决策权力机构精干得力原则, 企业文化适应原则, 则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原则中的保障性原则。操作性原则与保障性原则, 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各环节各阶段影响中互相联系, 各有侧重, 相辅相成, 不可偏费。没有资金, 企业不能生存;有了资金, 靠人来经营管理周转, 保值增值;将资金投入到适合相关的行业中去, 是企业立足市场, 长足发展的前提。企业决策权力机构精干得力, 是企业人、财、物资源运用得当, 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保证; 而企业形成核心竟争力, 核心价值, 在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适应建设是其必由之路, 必要保障。企业成立之初, 能否持续经营, 能否出师报捷, 看你是否能在市场竟争中的定位准确, 能否把握得住机遇;企业进入持续经营后, 竟争的重心最终就是企业文化。以上五原则处理得当, 操作得当, 是否有效果, 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有一个精干得力的企业决策权力机构董事会, 经营决策管理者。
参考文献
[1]范姝.我国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变化对企业的财务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2]王红霞.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J].现代商业, 2012 (12)
[3]骆国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会计处理解析[J].财会通讯, 2012 (19)
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篇7
权益法是企业在购入作为长期投资的股票时,“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要反映企业在持有股票期间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中实际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上发生的任何变化,包括该企业取得的利润、发生的亏损、获取的捐赠、支付的股利,都要按投资份额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依据《投资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这种情况包括: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1)投资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但仍部分或全部保留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
这种情形是指,投资企业虽然还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但所拥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已不再具有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的能力。 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2)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这种情形是指,虽然投资企业仍然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比例,但由于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其控制和影响的能力受到限制,投资企业已不能依其所拥有的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
HacK50.com-,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3)计划近期内出售被投资单位的股份。这种情形是指,投资企业原准备长期待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但由于改变投资目的,企业不打算长期持有而计划近期内出售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响已不重要,再按权益法核算已无意义。
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 篇8
关键词:新旧企业会计准则 股权投资 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是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相关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和使用的重要信息。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规范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标准,投资收益的确认,后续计量以及披露的内容都作了重大调整。本文就调整的部分进行分析研究(注:以下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简称“现行制度”)。
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条件的变化
现行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是在投资按投资目的分类的基础上,对长期投资中的权益投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长期投资确认条件的权益投资均为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条件是从形成原因加以规范的。具体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不同原因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的确认条件又进行了规范。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以及重大影响以下,且再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对于其他方式取得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现行制度没有大的变化。从新准则的确认条件来看,对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不管投资的目的如何,都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在没有达到重大影响的,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才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而对于没有达到重大影响的,在活跃市场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则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而是属于金融工具准则规范的金融资产。从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条件的比较可以看出新准则认定的范围要狭窄些,也就是说,企业在执行新准则的时候,要将现行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不符合新准则确认条件的要分离出去。
计量方法选择的变化
现行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规定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其中成本法的核算范围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法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通常认为,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资本的,则认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被投资企业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产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的控制和影响能力受到限制,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调度和使用资金。
权益法的核算范围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规定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虽然方法没有变化,但方法核算的具体范围在发生变化。成本法的核算范围包括:对子公司投资;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里在重大影响以下,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
权益法的核算范围包括:对联营企业投资;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来看,新准则发生以下变化:将现行的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日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调整为权益法。将现行的对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投资没有达到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情况下采用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有控制,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响的判断没有规定具体的投资所占被投资企业有关指标的百分比,而是企业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自行判断。
权益法具体核算的变化
(一)初始计量
现行的制度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应变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对于差额的处理,是按一定年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而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从以上可以看出主要发生了以下几点变化:
长期股权投资参照对象的不同:现行制度是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新准则是被投资单位的可辨认净资产。虽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实质上就是净资产,但新准则规定的是可辨认的净资产。这就意味着被投资单位的资产有可辨认资产和不可辨认资产之分。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并未对可辨认资产进行解释,符合会计样条件的资产应认为是可辨认资产。
长期股权入账的计价基础不同:现行制度是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帐面价值。新准则规定是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是按历史成本原则记量的入帐成本减去折旧或待摊以及计投的减值准备后的差额,而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公平交易所反映的市场价值。可以说公允价值的引进是这次新准则在进行计量的一大亮点,也是会计改革的重大措施。对差额的处理不同:现行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以后各期平均分摊记入损益。而新准则规定,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份额不处理,对于小于应享有的份额,记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对差额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必然会影响到以后各期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进而对各期的利润产生影响。
(二)后续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篇9
(一)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这类对子公司投资应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时发生的审计费等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这类对子公司投资应按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 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对未来事项作出约定且购买日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 也应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三) 以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同。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 成本法
在成本法下,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股权时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以后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除此之外,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但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 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 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由于我国企业当年实现的盈余一般在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因此, 通常情况下, 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是由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 一般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 而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处理。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 则仍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当年的投资收益。
[例1]甲公司2006年1月1日以8000000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10%的股份, 购买过程中另支付相关税费20000元。乙公司为一家上市的中小企业, 其股权不存在活跃的市场价格, 且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甲企业在取得投资以后, 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注:乙公司2006年分配的利润属于对其2005年及以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1) 2006年1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020000
贷:银行存款8020000
(2) 2006年从乙公司取得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8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00000
(3) 2007年从乙公司取得股利时:
应冲减投资成本金额= (8000000+15000000) ×10%-10000000×10%-800000
=500000 (元)
当年实际分得的现金股利=15000000×10%=1500000 (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1500000-500000=1000000 (元)
借:银行存款1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
投资收益1000000
(二) 权益法
在权益法下, 企业进行投资时, 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应按差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同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在期末, 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 首先, 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 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确定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 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进行利润分配时, 应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 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 应当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例2]A公司2006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股票100000股, 每股面值10元, 市价12元。A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40%, 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相等。2006年B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600000元, 2007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2007年B公司全年净亏损5000000元, 200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
A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 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成本) 1200000
贷:银行存款1200000
(2) 2006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损益调整) 240000
贷:投资收益240000
(3) 2006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B公司”账户的账面余额
=1200000+240000=1240000 (元)
(4) 2007年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B公司1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损益调整) 120000
宣告分派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成本) ”账户的账面余额
1200000+240000-120000=1320000 (元)
(5) 200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收益13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损益调整) 1320000
(6) 2007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成本) ”账户的账面余额为零, 未确认亏损=5000000×40%-1320000=680000 (元)
(7) 2008年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 A公司可恢复“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账户账面价值=2000000×40%-680000=120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损益调整) 120000
贷:投资收益12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长期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 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继后期间, 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未超过被投资单位账面价值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 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不作为投资收益;超过投资单位账面价值留存收益中本企业享有份额的部分, 确认为当期损益。 (2)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从而形成企业合并的, 应当改为成本法核算, 并进行追溯调整。若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 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有差额的计入当期损益;若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 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二) 成本法转权益法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 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 应当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 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 应当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为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一)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以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其他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二)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编:《新企业会计准精读精讲》,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 篇10
读
相比于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风险较大,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往往涉及企业整体经营策略和长期的发展规划,还会给企业造成巨额的现金流出;另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还会涉及到对被投资单位的管理、投资收益的计算以及减值测试等复杂的问题。为了防范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相关规定建立起完善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控制目标
(一)保证长期股权投资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目的一般包括控制或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对子公司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或者通过持有的部分股权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施加重大影响,如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无论是哪种方式,投资企业都可以获取一定的被投资单位技术、产品、原料等方面的优势,并分享被投资企业的营业利润。为了最大程度上获取以上收益,企业在选择被投资企业时,应综合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部署。具体来说,选择时要突出主业,既可纵向通过选择上游或下游企业以保障原料的供给或产品的销售;也可横向选择同类企业,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取得规模效益;为了实现跨行业经营,也可以选择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合并,从而实现企业经营集团化,分散经营风险,但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将长期股权投资有机地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之中。不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长期股权投资只能是盲目投资,只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
(二)保证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相配比
企业收购、兼并活动的成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与投资活动相对应是系统的筹资活动。筹资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成本,特别是债权性筹资,企业要担负硬性的还本付息义务。长期股权投资不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变现能力差,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收益不能弥补筹资成本,会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影响。因此,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要以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为限,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的规模和时间要与筹资的现金流量尽量保持一致,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保证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相配比,还表现在企业选择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是最优项目上面,即企业应当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在现实工作中,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存在为投资而投资的现象,长期股权投资效益低下,资金使用严重浪费。在上市公司中,如果大股东利用相对控股权挪用现金流,进行盲目投资以增加自身的控制权,还会侵犯到小股东的权益。因此,在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就要从根本上防范低效项目的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主要控制风险
成功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迅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上规模、上档次,或者打开企业新的销售市场,完成企业靠自身积累很难实现的业绩。如联想集团在收购IBM后,不仅获得了IBM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可谓多赢。但长期股权投资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如果企业没有充分的能力去应对这些风险,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按照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思想,企业长期般权投资控制活动的设计应与投资活动中的潜在风险紧密相关,通过控制活动来应对主要的风险点。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可能涉及的控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长期股权投资不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或产业政策
一般意义上来讲,企业拥有了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就代表着涉入了另外一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虽然近几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的从业范围不再做严格的规定,集团公司中跨业经营现象极为常见,但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依然要考虑国家的相关规定,不能唯利是图,应该做到与国家的法律规定或产业政策保持一致。特别是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的从业范围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执行,国有企业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示范责任,积极主动地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也应破除陈旧的投资理念,把握市场机遇,迎合市场需求,积极地利用长期股权投资,降低经营风险或者是完成企业转型。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未经过恰当的授权批准
授权控制是指在具体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即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对其效益性、合法性以及流程进行核准、监控以决定是否让其发生的措施。授权批准属于事前控制,可以将错误行为制止在发生之前,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部分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大,投资风险大,因此企业必须对长期股权投资设立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通过授权审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避免下级人员由于专业水平不足而导致的长期股权决策失误,或者由于对企业总体战略把握不足而使长期股权投资偏离企业的长远规划。
重大长期股权投资的审批决策权应交由董事会、股东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执行,严格禁止董事会将重大长期股权投资的决策权层层下放。企业中发生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违规行为多与下级人员拥有不恰当的投资决策权有关,例如深圳市三九物业公司原总经理挪用巨额款项购买股票案就是因为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缺乏基本的授权控制,总经理不需经上级公司及本公司领导的同意就可以进行股票投资。国有企业中符合“三重一大”事项的还应按照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及基本程序,对符合“三重一大”事项的长期股权投资交由党委(党组)、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经理班子进行集体决策。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长期股权投资从取得、持有到处置都会涉计较为复杂的会计处理程序。兼并式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会计处理方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类,从税法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免税合并和应税合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给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带来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后期损益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复杂、繁琐,是公认的会计核算难题之一,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失误会直接导致会计数据错误,会计信息虚假,如果误导了信息使用者则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控制流程设计
按照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思想,在明确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控制目标、控制风险点以后,企业应当按照自身情况建立起符合本企业实际投资状况的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流程,并严格执行。
(一)提出投资项目建议
企业应当建立投资预算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或专设的投资管理部门列出拟投资的对象、投资规模、投资目的、预计投资收益等,经预算管理部门审批后,报总经理和董事会审批。企业应当组织专家对投资方案进行战略性评估,以保证投资项目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企业还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组织专家论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至少应当包括投资规模、方向和时机是否适当;投资的技术、市场和财务是否可行;投资项目的预计现金流量、风险和报酬。可行性报告经专家论证后交由董事会进行审批,只有审批后的投资项目才可予以实施。对于审批通过的投资项目,企业应当编写投资计划书
并草拟投资合同,与被投资单位进行讨论。投资合同的重要条款可以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审核后的投资合同应由董事会或相关授权人员签署。
(二)对项目进行投资
企业应当根据签署的正式投资合同,按照投资计划进度,及时足额地投放投资资金,严格控制资金流量和时间。为防止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舞弊现象,要以投资计划为依据,按照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投资业务的会计记录、资金收付和凭证保管的职责分工,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长期股权投资成立后,与投资相关的重要文件,包括投资预算、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批准文件、被投资公司工商登记资料、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应交由专人保管,与股权投资相关的有价证券可委托专门机构保管,或者在企业内部建立两名人员以上的联合控制制度,证券的接触需详细记录和签名。
为保障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提供,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按照投资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详细记录相关资料,核算方法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每年年末,企业在取得被投资企业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后,由会计人员复核被投资公司的财务信息,按权益法或成本法计算投资收益,经会计主管审核后进行账务处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定期对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审查。
(三)对投资项目进行处置
对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或丧失继续持有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及时进行处置。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要由专门部门提出处置报告,列明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种类、数量、原因以及处置方式,报授权部门进行审批,特别重大的还应当报董事会进行集体决策。为防止处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价格应由外聘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也可将整个处置委托专业机构来完成。
(四)对长期股权投资效益进行评价
在投资过程中以及投资结束后,应由内部审计人员或聘请注册会计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理论进行多维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定性地评价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在风险性和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程度;定量地评价长期股权投资的经济性,可以采用的指标包括投资的年现金净流量、投资的内涵报酬率、投资的成本回收期等,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
【论我国中长期股权投资模式】推荐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05-30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06-08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06-08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08-16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09-02
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总结09-24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10-16
省管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指引11-14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