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2024-09-18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共9篇)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篇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的内容是根据课程的目标,有目的的选择一系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程目标,同时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物化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与途径。由此可见,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根据两位学者的课程内容定义,对 X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按照一定的目的筛选出来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按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那么笔者在此最为关注的便是课程编排的逻辑序列和课程内容对所有相关经验知识的选择。从课程内容编排的逻辑顺序来讲,幼儿心理学与幼儿卫生学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人体生理解剖学作为学科基础的,人体生理解剖学需要开设在心理学与卫生学之前,至少同时开设;而钢琴的开设是需要乐理基础的,应该在乐理之前或者和乐理同时开设。从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选择来看,课程在基础课部分缺失较多,如语文、数学、职业道德与法律等相关基础性学科缺失;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六法”课综合为一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从课程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看,实践课类,应有见习与实习组成,而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和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只有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见习部分缺失。学生第二年末就不在学校了,都进园了,就跟毕业了没什么区别,到明年快毕业的时候再领证。一般第二年末直接就签工作了,周边的幼儿园都能进。(教师 X1)

嗯,我们没读完 2 年级就算毕业了,我们二年级末进园实习了一个月,然

后又回到学校考试,然后就彻底的不用去了。学校联系的幼儿园,但没有教师指导。后来就是自己找幼儿园,学校也推荐。(毕业生 B1)

学生第二学年第二个学期上一半就走了,我这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上不了几天,我主要还是教社会科学。(教师 X3)

Q 学校与 X 学校的课程内容现状比较相似,笔者在调研期间发现 Q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法课—沉与浮、摩擦力等课时,学生几乎都听不懂,笔者在访谈的过程中,得知这些学生没有上过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我们没有上过物理课,也没有上过化学课,也没有你说的自然科学课。(在校生 Q1)

我们小学的时候有过,但是在这里没有上过自然科学课,物理听说过,但不知道讲什么。(在校生 Q2)

她们都没上到初三,物理在初中学过,光记得都是连线的小灯泡,但是那时候也没怎么学,也没听懂过,哈哈。(在校生 Q3)

从这两所学校的课程内容来看,不难发现这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

一些共有的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顺序不符合知识逻辑体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缺失而引起,但部分科目的安排不是由其相关科目的缺失而引起。笔者在调研期间对两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顺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顺序的现状。首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基础课类课程都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其次为专业课方面,专业理论基础课一般分别出现在第一、二学年,其中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出现在第一学年的第一二学期,幼儿文学与教法课一般出现在第二学年的第一、二学期;专业技能课从第一学年到第二学年末,或者到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前半学期。再次,实践课程安排在了第三学年整年或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笔者在此重点分析了 X 学校的技能课程顺序安排以及实践课程的安排顺序。技能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的有钢琴、舞蹈、书法、美术、民族民间、基训(舞),从第二学期开设的有歌唱、视唱、健美操,从第二学期开始,专业技能课大部分就开设了;另一方面笔者要分析的是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在课程内容部分已经详细说明了部分内容缺失的现状,在这里笔者要分析的是其顺序现状,实践课程的实习部分主要开设在第三学年,中间学生再无返校与教师接触反应问题的机会,直到最后毕业的前两周,学生返校取得其毕业证书。Q 学校在课程顺序方面的现状,与 X 学校存在着相同点,但也有其不同之处,不同之处表现为技能科目设置的顺序有所不同,如钢琴、舞蹈、美术、书法、乐理与视唱练耳从第一学期开设,从第二学期开设的主要由手工、幼儿舞蹈等。这是笔者对两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现状的介绍,笔者在网上也对有学前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了搜索,几大门类课程的开设顺序中,技能课与实践课都存在与 X 学校和 Q 学校相似的现状。

由于课程的实施主要依靠学前教育专业一线教师与学生的实施,所以笔者

首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现状做了简要的调研:X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教师 40 余名,第一学历研究生 2 名、本科生 18 名、20 名大专、2 名中专生;Q 学校学前专业课教师,第一学历研究生 2 名(含一名实习生)、其余大专生居多,由于该校教师转岗现象严重,无法确切统计其专业课教师数量与学历等。其次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现状做了必要的了解:X 学校招生分为秋季班与春季班,秋季班一般为初中毕业生,而春季班为初中肄业的学生,学生的年龄多在 14-17 岁之间,女生为主,在校生大约有 1000 人;Q 学校学生与 X 学校学生的年龄相仿,在校生 600 多人,占学校人数的四分之一,且 Q 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有三年制与五年制两种。笔者在此需要阐述一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程一般包括见习与实习,但在此笔者依据导师的建议,根据知识外显与内隐这两个维度,对课程进行了重新的的划分,分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技能训练(手工技能、与幼儿及家长的交流沟通技能、艺术技能、教学技能等)、见习和实习;理论教学包括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1.在校生总体情况

笔者对文化基础课、理论基础课和实践课中的专业技能 课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150 份,其中有效性问卷为 85 份,其他 65 份无效问卷,由于部分学生正在一年级,所以一些课程还没接触到,部分其他原因,笔者针对此题又进行了补发,补发份数为 100,回收的有效性问卷

为 95 份(由于上次的经验,这次发的全是要毕业的班级,并且教师督促学生认真填写)。针对此题,发放问卷 250 份,其中 180 份为有效性问卷。科目的学习

2.毕业生综合反馈

笔者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现在的幼儿园教师)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人数为 40 个,其中 31 份为现场回收,9 份为电子问卷。这 40名幼儿教师只有 2 名在 X 市某公立幼儿园,29 名在 X 市私立幼儿园,9 名为其他城市,其中 32 名为配班教师,3 名为主班教师,还有 5 名为保育员(主要在B 市)。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钢琴教学,现状分析,内容及方法创新

一、中职学校钢琴教学现状

(一)学生音乐素养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对高学位人才的需求,导致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而普通高中也在一次次地扩招,这就导致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成绩较差,而家长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校园接受学校的统一管教,避免过早进入社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于是就选择了中职学校。由于这些学生大多数接受的是乡村或城市的义务教育,在课程安排中音乐课并不被重视,有的甚至就没有上过音乐课。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音乐素养低。这就导致学生在接触到钢琴课时,入门比较难,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学好钢琴取决于天赋和后天学习,而中职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导致在钢琴方面的发展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二)教学方法陈旧,忽略实践

中职学校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教学配置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钢琴教学多是以老师讲述技巧和相关知识并对内容做示范,然后学生开展练习。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无疑否定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学生的想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中职学校的钢琴教学也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存在偏差,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却执行力不够,使得学生即使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却还较难做到完整地单独演奏曲目。

(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由于教材和学习时间的限制,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教师无法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吸收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也无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其实,中职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而且普遍水平较低,教师应该针对他们的学习特点由简到难进行教学,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曲目逐渐引导他们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而且这部分学生既然在中职学校学习钢琴就势必希望钢琴能成为他们的一个特长,未来他们很可能就是音乐的传播者。因此,在传播音乐知识、传递钢琴技巧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创新中职学校钢琴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几点建议

(一)中职学校钢琴教学内容的创新

1.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内容,使每个人都做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钢琴教学中指法练习是基础,因此要重点教学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传授知识,比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重点进行指法学习,可以向他们传授《哈农钢琴练指法》的相关知识,为他们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指法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吸收情况向他们传授相关曲目的知识,比如《车尼尔599》《车尼尔849》《小奏鸣曲集》等演奏曲。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2.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音乐的传递仅靠老师讲解和示范就会显得乏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音乐会现场欣赏专业演奏,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传递音乐知识、文化和精彩演奏,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形象、更具体,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中职学校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

1.走出课堂,层次教学。音乐是自由的,所以钢琴的学习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和练习。老师要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还要促进不同层次间的学生相互交流,互补互助,共同进步。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给他们安排汇报演出,让他们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对于水平低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练习简单的曲目,培养其学习兴趣,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以增强其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能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还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保护。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老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并且在课上可以适时播放经典曲目让学生欣赏,既营造气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加强实践。钢琴的学习成果终有一天是要接受大众的检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和课后多给学生表现机会,使学生把自己对曲目的理解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并为以后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总之,中职学校钢琴教学工作还有待提高,这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努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促进课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顺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有效教学与实践[J].广东教育,2013(32).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篇3

【关键词】钢琴教学 兴趣 灵活 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18-01

某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样说道: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三大钥匙是字母、数字以及音符。这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说明了音乐在人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的学生尚处于启蒙阶段,通过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总共有88个键,演奏的音域宽,表现力丰富。但是要想充分在学前教育中实施良好的钢琴教学,就必要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实施有效的教学,才能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前教育中用钢琴演奏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教育和启蒙学生。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加强新的钢琴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完善

1.注重钢琴教学观念的更新

随着现在社会快速发展,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要求越来越专业化的现实,这就迫切需要钢琴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意识日益创新,钢琴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坚持走钢琴教学与幼儿园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让我们的专业老师经常走进幼儿园的课堂,去调查研究当下的幼儿都喜欢什么样的幼儿教师,需要怎样的课堂、然后再回到自己的钢琴课堂去指引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能力有准备的,受幼儿喜欢的幼儿教师。

2.加强钢琴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完善

新课改之前的钢琴课程标准已经不能够适用于如今钢琴教学。而目前首要的就是要修定和完善新的课程标准。设定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标准必须立足专业,立足学生;设定钢琴课课程标准必须兼顾技巧和能力;设定钢琴课课程内容必须兼容练习曲、乐曲和儿歌伴奏,结合幼儿教育工作加大幼儿歌曲伴奏的比例,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课标。

二、把握学生心理——树立自信、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到职高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文化课学习较差的学生,所以老师要极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重拾自我、重塑自我,因为这是转化他们学习态度的基石。因此,在入学第一堂课上我告诉大家:对于专业学习我们大家都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们要有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把钢琴学成。

三、转变学生思想,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钢琴学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的作用,才能够让学生踏实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钢琴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在每天的學习和训练中不断坚持。

四、紧跟社会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及风格,提高艺术修养和音乐表达能力,以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以及向高等音乐院校输送合格的高职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面向全体学生

钢琴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授课方式,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授课形式。

通过集体课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理论、方法及作品分析等钢琴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省去了个别授课内容的重复讲授,使讲授内容更系统,更有条理。学生在一起也可取长补短、互帮互学。

通过小组课把教学进度和内容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小组授课。这是中职《钢琴》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计划、教案的填写要以小组课为主,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要求和奏法,解决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一个组的学生布置同一首曲目,让他们各自弹奏,教师指导并分析其优缺点,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六、注重学生钢琴弹奏技巧的培养

钢琴弹奏对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心灵的协调性有很高的要求,真正要做到“心灵手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坐姿弹奏状况进行纠正定型,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弹奏习惯。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以及视唱练耳、儿歌音乐等基础教学,让学生的耳、目、口、手得到充分协调。

钢琴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琴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正英.如何有效实施中职学校音乐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2,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篇4

摘 要: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企业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切实发挥教育的引导之能、治本之效,是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前提和思想保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时期企业改进和创新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反腐倡廉教育;创新。

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意义随着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凸显出来,创新宣教形式已成为反腐常规“武器”。深入研究分析当前企业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廉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教育的引导之能、治本之效。为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洁防线,预防职务犯罪,提供坚强保障。

一、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企业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各类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创建工作,使廉洁文化进车间、进班组、进家庭,逐步形成了的良好社会氛围。但个别企业尤其是基层生产单位在落实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缺乏针对性。一是笼统式的教育多,针对性的分类教育、专题教育少、千篇一律,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其感化力、渗透力较弱,只图表面形式,不讲实际效果;二是教育不分层次,重点不突出。理当好成为重点对象的领导干部,实际中往往成为教育的薄弱点;三是个别单位把应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的教育活动搞成了全员教育,对象不明,表面上颇具声势,实则冲淡了重点,致使反腐倡廉教育走了过场,没有突出教育的针对性。

(二)缺乏系统性。个别企业没有真正将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有时在工作安排上过于依赖上级,上级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对教育的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没有系统周密的总体规划,满足于把下文件、定计划、填报表作为教育工作的手段,其结果往往是有计划,没落实;有布臵,没检查;有要求,没成效,没有把教育工作真正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来要求和落实。

(三)缺乏创新性。一些单位未能根据反腐倡廉教育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一味地硬性灌输,缺少活力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开展活动不够灵活,缺乏创意,未能有效地把教育寓于实践。

(四)缺乏互动性。个别企业领导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要求比较低,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简单地采用填压式灌输的办法,受教育者难免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形,使教育工作滞后于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

(五)缺乏协调性。近些年,尽管各地企业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了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但具体工作仍由纪检监察部门来唱主角,其它部门依旧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布臵给一些部门的工作,以种种缘由来推诿、搪塞,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各部门组织宣传教育的成绩和效果,与单位领导晋职晋级、年终考评等无太大关系,导致宣教工作被动应付,不推不动,何谈主动。

二、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干部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反腐倡廉教育是虚功,费时耗力,成绩难以确定,效果难以把握,背离中心工作。只有将腐败问题一查到底,对腐败分子严惩不贷,才能彰显反腐的决心和实效。而普通职工认为,我既没权又没势,想腐都没条件腐,自然不必再教育我了。以如此想法去开展和参与宣教工作,势必形式主义,走过场。

二是教育内容形式陈旧。十八大以来,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在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在经常性教育方面,缺乏突破和创新,甚至仍以开会、学文件、读报纸、看电教片等单一的灌输型、警示型教育形式为主,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以案说法,现身说法,典型案例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寓乐的方式方法比较少。系统以外的文化宣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检察机关等社会资源联系较少,系统内部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心声不能及时反馈整理,内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

三是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已制定的制度不够健全且落实不够到位,一些日常宣教工作的开展仍然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活动开展随意性较大,开展效果也因单位和领导干部重视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已有的一些制度、规定结合实际不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还比较笼统,影响落实的效果。在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特别是缺乏把反腐倡廉教育有效贯穿于业务工作方面的比较系统的制度机制,个别人员和部门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热情不高,被动应付,逐步形成的“大宣教”优势不尽理想。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就必须摸清规律,讲求实效,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的首道屏障作用。

(一)把握科学性,做到讲科学、重规律。

首先,反腐倡廉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注重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反腐倡廉教育则注重人的思想品德的塑造;其次,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政策性,而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则具有更强的道德性,它内化为人格的修养,稳定而长期地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改变表面化、简单化、理论化以及照搬照套的做法,围绕教育的对象和内容设计相适应的方式方法;第三,反腐倡廉教育具有独有的规律,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把握将极大地提高教育的实效。一是心理规律。加强对党员干部心理规律的研究,及时把握其特点。通过开展价值观引导,交心谈话等方法及时解决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二是违纪规律。加强对宣传教育规律的研究,及时找准宣传教育的最佳时机、最好方式、最准切入点,使宣传教育事半功倍,达到效果最优化。

(二)突出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一是在教育的对象上,将企业领导干部、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作为重点。通过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作风教育、党纪国法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以及科学发展观,做到自重、自察、自省、自警和科学发展。将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洁身自好。二是在教育内容上,要密切联系实际,针对反腐倡廉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干部职工思想脉搏,紧紧围绕当前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和思想苗头,根据不同岗位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三是在教育时段上,要把领导干部任前、任中和退休前作为重点。领导干部任职前,要提前进行任前诫勉谈话;领导干部在履职期间,要适时开展廉洁从业诫勉教育;干部退休前,要及时进行拒腐保廉晚节教育,使他们在岗廉洁自律,退后两袖清风。

(三)注重前瞻性,做到未雨绸缪。

廉政宣教的目的在于防患未然,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站在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早教育、早提醒、早预防。一是要进行警示教育。运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将警示教育与查办案件相结合,通过案件剖析,挖根源、摆危害,举一反三,达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二是实行谈心提醒教育。对发现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廉洁等方面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或有群众信访举报,经查实问题轻微、构不成党纪、政纪处分的,视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任前谈话、诫勉谈话教育。三是及早开展预防教育。如预防节假日收受贿赂或婚丧嫁娶摆宴敛财,则应在春节、中秋等节假期间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提前明示;在重大项目招投标、采购、施工等关键环节对廉洁自律工作进行早部署、早提醒、早预防,并抓好监督检查。

(四)注重协调性,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

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难度大,仅靠纪检监察部门孤军奋战难以奏效,因此,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一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教育领导机制。统一部署党风廉政教育工作,集中研究解决廉政教育重大问题。二要抓落实。分解任务、细化目标、量化考核、加强督查,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联动、纵横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党风廉政教育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更不错位。三要形成合力。发挥“大宣教”格局优势,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及时调查研究,确定工作方式和教育形式,加强系统流程管理,密切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五)突出社会性,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创建。

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创建是企业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综合性立体式教育。创建活动要以“廉洁从业,诚实守信,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为核心,紧紧抓住“倡导廉洁风尚,构建和谐企业”这个主题,通过报刊、广播、媒体、网络、内部信息刊物、职工食堂、电梯楼道等宣传舆论阵地,开办专门的网页和宣传栏目,加强双向互动,整合纪检监察、新闻宣传、文艺演出力量,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反腐倡廉演唱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征文、摄影书画作品展等活动,让廉洁文化进车间、进班组、进家庭,传播廉洁文化,奏响反腐倡廉的主旋律,全方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提升遵纪守法意识,用廉洁文化影响人、感化人、教育人,不断将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六)实现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教育内容制度化。把反腐倡廉理论学习作为企业党委组织系统学习的重要内容,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全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发挥中心、班组等基层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将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落实在“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活动中。二是教育形式制度化。建立健全廉政责任状、廉政培训、廉政谈话、述职述廉、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台账等各项制度,狠抓制度执行。三是工作考核制度化。年初,制定计划,把教育任务、目标进行量化、细化;年中,定期开展检查督促,推动工作的正常开展;年底,进行专门性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评级、升职等激励手段直接挂钩,调动积极性。

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作。它作为反腐倡廉的首要环节,必须应反腐倡廉形势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创新。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找寻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并付诸实施,才能切实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的治本之效。

参考文献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创新专题 篇5

马环环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和实施,奏响了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号角。新标准本着“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内涵,全方位创新课程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照新课程标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

一、树立新的舞蹈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为了培养将来能够胜任幼教工作的幼儿园教师,[1]因此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宗旨,树立如下基本理念。

首先,应“淡化技术,注重审美”。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练就学生审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大千世界处处皆美,教师应通过舞蹈来启迪和深化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引导和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接纳和欣赏学生不断创造美的能力。

其次,应“淡化临摹,注重创编”。为了方便教学,临摹以前的组合、临摹别人的作品,是教师一贯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伸手可得的方法快捷方便、省时省力,尤其适合刚踏人工作岗位的教师使用,但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师只会动手不会用脑,只会学不会编,只会守旧不会创新,进而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创造能力低下,课堂效率下滑,因此舞蹈教师在临摹教学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改编内容或重编内容;课堂上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思,比多练更重要,也就是要通过范例欣赏,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舞蹈创编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从原有的教材和教育模式走出来,而且要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把握舞蹈教育的最新动态和信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舞蹈人才。

再次,应“淡化数量,注重兴趣”。舞蹈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不是由教授舞蹈的数量来决定,而是由激活学生的兴趣来体现。学生很容易对舞蹈课程表现出由衷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因此,激发兴趣需要贯穿舞蹈教学的始终。开始阶段应把学生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舞蹈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在结束阶段要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从而把兴趣延展到对新的舞蹈教学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第四,应“淡化结果,注重过程”。学生是主动学习者,在舞蹈教学中也应是主动探究者、体验者和实践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学舞、跳舞、编舞的快乐过程。尤其是幼儿舞蹈创编课,要放手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幼儿舞蹈的特点及动作规律,教师可尝试不事先做示范,不直接告诉他们编排步骤,而只在他们有挫折、有困难时,在精神上、方法上、策略上给予适宜的引导。只有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音乐、探究动作、编排舞蹈、合作交流,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舞蹈的快乐,从而提升学生创编幼儿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构建新的舞蹈课程体系

(一)基本原则

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舞蹈是一项较为综合的活动,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参与,并具有一定的活动强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人校前多数没经过严格的筛选,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舞蹈,且年龄偏大,基本都在18—20岁左右,其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定型,因此科学有序、循序渐进地安排舞蹈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应突出时代性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观念的转变,舞蹈教学日新月异。好的舞蹈内容能起到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耐人寻味的作用,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面。可以说,舞蹈内容不更新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没有时代精神的灌注,就没有生命。因此,舞蹈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挖掘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审美心理。

第三,应注重创造性原则。舞蹈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其主旨,也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标。创造性思维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同时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动作元素,为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服务。因此,舞蹈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具体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为基础阶段,开设“舞蹈基础训练”必修课,以低难度的古典舞身韵为中心课程,对学生进行从元素、律动到动作短句,从单一动作到组合,从分解练习到组合强化的训练,以达到放松学生肢体韧带,提高其灵活性和协调能力的训练目的。同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简单的舞蹈小组合进行赏析,帮助学生了解舞蹈,提高其学舞蹈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二、三学期)为积累阶段,主要以民族民间舞为主,根据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藏、汉、蒙、维、傣常见舞蹈形式的基础内容压缩整合,编排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突出各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不同与表演性训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与舞蹈辨析能力。

第三阶段,为提高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时能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素质的启蒙教育,[2]所以幼儿舞蹈和课例分析的学习必不可少,学生应掌握幼儿基本舞步、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将来能够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

第四阶段,为实践阶段。只有具备“教”和“编”的双重职业能力,学生才能完成今后幼儿园的教学任务,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园教师。[3]本阶段的学习重点为幼儿舞蹈创编与排练,创编内容包括自娱性幼儿舞蹈和表演性幼儿舞蹈,可以采用分析引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与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真正实现从“技能开发”到“职能开发”的转换,[4]为后期校外实习实训奠定基础。

三、创新舞蹈教学方法

传统的舞蹈教学往往采用一板一眼的灌输式教学,这与当前新课改“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创造”等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大力创新舞蹈教学方法,通过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

(一)自主引导法

舞蹈教学不仅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舞蹈知识技能的实践意识,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一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胆设计动作、情绪、队形等,从而主动获取知识;二是让他们分小组设计舞蹈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实践情景中,开展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体验感悟法

体验感悟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习惯形成及个体发展,主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观赏体验——综合探究——动作分析——动作内化——尝试表演——感悟反思等环节。

(三)案例探究法

此方法的目的在于以典型案例为切人点,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和互相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程序为:确定要探究的舞种——设计探究内容——收集信息——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评价——建立范型。

(四)情景模拟法

以就业为导向,还可以将舞蹈教学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之中。比如在教授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时,视学生为幼儿,视教师为幼儿园教师,模拟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学生可以在这种仿真、愉悦的场景中锻炼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中职计算机教育创新思维研究论文 篇6

1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如今,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在学生眼里,计算机只是一门学科,并不是一种工具,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无法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学效率低下。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计算机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时间较少,课程安排十分不合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如今,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中职计算机创新教学思维和对策分析

2.1创新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样计算机教学也存在着创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的创新必须是结合教学实际的,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教学方法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2.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之所以被逐渐取代,就是因为灌输式的比较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现代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也没办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渴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新体制教学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案例:在进行“用Excel处理软件函数”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函数的种类,然后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份“期中考试成绩表”。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问学生:“大家想知道自己考试排名情况吗?”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说:“那我们一起来制作期中考试排名表吧!”教师先为学生做了演示,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实地练习,并让学生在教师制作的表格的基础上创新表格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营造学习情境:课堂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摇篮。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计算机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为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3结语

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计算机教学现状可以看出,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等等。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滕济红.创新思维有效链接———浅议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2]戴芳.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2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篇7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不能仅仅从智能方面进行解读, 还需要从其内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这种创新更是一种氛围、环境、境界, 只有认识到这个层面, 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为了培养语文学习的氛围, 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1) 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氛围, 首先就要认识到学生的天性, 小学生在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这虽然是一种不足, 但是也孕育着崭新的可能, 碰到一些不理解的事情或者问题, 学生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而这种热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奇心, 好奇心不同于我们经常用来提高学生的那些外在的方法, 好奇心更加内在。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 这种方法更加积极、持久。要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就需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从而引导其兴趣, 激发其潜能。

(2) 尊重学生的想法。小学生想事情没有很强的逻辑, 往往天马行空, 完整度和严密性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些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矫枉过正, 那样只会打压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的话, 学生对于创造性就会产生恐惧感, 这样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非常不利。

(3) 施行激励教学。有一句俗话“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这句话不无道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定型, 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学生创造性的激发与教师的激励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 要善用激励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的小发现, 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这样就使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 增强创新活动的动力。

2. 创设有创新价值的情境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创新情境, 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 就需要对其进行情境锻炼, 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语言重组。创设情境可以从基本的语言着手, 语言并不只能起到表达的作用, 通过学习语言, 学生能够对课文产生新的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课文进行重组论述, 在不脱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表现出来, 而这种表现也就是创新。

(2) 激发想象。课堂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用到想象的教学方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相应的景象, 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单纯的知识的学习, 只会使人更加死板, 只有依托于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得到不断的开拓,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具体的实践来巩固和提高, 只有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鼓励创新见解。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学生会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 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想法进行鼓励。例如, 学生对“卧冰求鲤”这个词语有不同的理解, 鲤鱼不是应该去钓么, 用破冰求鲤不是更好么。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肯定, 并进行必要的疏导, 使学生既能充分的理解, 又不至于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2) 尊重差异领悟。在对教材进行审美理解的时候, 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的感受, 教师应该因势利导, 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细致的解析, 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文章学习的美感, 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可能,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进行精心的设计, 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要为学生留有空间,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李培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11) .

李彦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6) .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篇8

关键词:爱情教育;婚恋观;恋爱资格;恋爱挫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93-02

爱情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爱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学会处理爱情中的冲突和矛盾,能够在爱情关系中采取建设性的措施来促进双方的成长[1]。来自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挫折占青年学生自杀原因的44.2%[2]。恋爱是中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恋爱问题也已成为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职学生当中进行爱情教育既是维持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的需要,更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开展爱情教育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爱情教育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爱情教育是中职学生人格顺利发展的保障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可以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由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特殊社会心理任务,而且都有一个特殊矛盾,每一阶段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下一阶段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人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由于没有科学的爱情观做指导,对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渴望往往使中职学生陷入了心理紊乱之中。爱情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向中职学生解析什么是亲密关系,该怎么维护亲密关系。所以,爱情教育开展有利于个体学习建立亲密关系,有利于个体人格的顺利发展,形成健康人格。

(二)开展爱情教育是对性教育缺位的有益补充

在我国,青春期(12到18岁)中的个体正好处于中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性激素分泌逐步增加,性器官逐步发展成熟,开始有了性冲动。在这一阶段,个体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性冲动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但是在我国,性教育长期以来就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普及。青春期中的个体始终对性、对亲密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迫于学习和家长老师的压力,我国的青少年一般采取强制压抑的方式处理这些生理冲动。久而久之,青春期中的个体就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谈恋爱了,发生性关系就是可以的。

谈恋爱是中职学生当中的普遍现象,不少中职学生在性和恋爱方面处理不当,产生了不良后果。对性有科学的认识是进行恋爱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性教育缺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中职学生进行科学的爱情教育作为有益的补充。促使他们在认识性,明白了性与恋爱的关系,之后再发展恋爱关系。

(三)开展爱情教育是预防中职学生不理智行为,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方法

孙景艳的调查表明,有部分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正确,择偶标准不够合理。这些都将是引起青年学生恋爱挫折的潜在因素。受人格发展的不完善、价值观的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职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冲突,常常因为一点点小冲突就可导致伤心、焦虑,甚至失去控制,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稳定。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则显示,恋爱占青年学生自杀原因的44.2%。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理智地对待失恋问题,急需通过爱情教育加以引导。

二、中职学生爱情教育的主要内容

恋爱与人的需要、性格、价值观以及性爱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的各项心理品质都会影响到它的质量。如果一方或者双方的心理不够成熟,不具备恋爱心理条件,便会在其以后的恋爱和婚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爱情教育的内容多而复杂。中职教育目前所进行的爱情教育大部分贯穿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中,其内容大多在于倡导正确爱情观、文明恋爱等,不够系统和全面,也缺乏操作性的指导。面对中职学生普遍的恋爱现象及频发的恋爱挫折,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系统地拓展爱情教育的内容。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中职学校爱情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爱情教育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恋爱的心理资格的审查

日本心理学家西平直喜认为,我们最好在谈恋爱之前审查自己是否有谈恋爱所需要的品质,即恋爱的心理资格的审查。在他看来,谈恋爱最好要有如下心理品质:充分完成和父母的心理离乳,有独立的决策能力;有维持亲密关系的愿望和能力;有承受恋爱挫折的能力;对性有科学的认识。当个体满足了以上几个条件之后,恋爱过程会更加的顺利和富有成效。因此,引导学生确认自己是否有谈恋爱所需要的品质是我们在爱情教育时的一个重点。

(二)培养中职学生的正确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础问题的看法,如对恋爱目的、择偶条件、婚姻幸福的标准等的认识,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体体现[3]。爱情教育应该让中职学生理解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选择合理合情的择偶观。最初的恋爱动机和择偶观决定了爱情的走向,怀着不正确的动机和择偶观去谈恋爱很可能给自己或别人带来伤害。所以我们要在爱情教育当中促使学生抛开那些不正确的恋爱动机和择偶观,把他们的动机和择偶观引导到合情合理方向上来。

(三)培养中职学生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能力

很多中职学生在接收爱和拒绝爱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简单轻率的处理方式,导致一系列令人扼腕的事件。所以我们在爱情教育中要培养中职学生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帮助中职学生在理智分析自己心中的爱之后,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而当面对别人的施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做出判断,并做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要让中职学生要具有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做出判断,坦然而合情合理地估出选择。

(四)培养中职学生在恋爱中采取有效沟通方式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恋爱双方的安全感、亲密感,而错位或无效的沟通则是激发矛盾的导火索。由于成长经历的不同,理想、兴趣、价值观、习惯与态度也会存在差异,中职学生在恋爱中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有效的沟通在维持恋爱关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大胆追求爱情,强调自身感受,却往往忽略对方的体验,欠缺换位思考的意识,因而恋爱双方容易相互责备与埋怨,促使恋爱矛盾升级,引发恋爱挫折[4]。

因此,我们需要在爱情教育中增加恋爱沟通的内容,引导中职学生了解异性在价值观和言语表达上的差异,掌握接纳、信任、尊重、分享、换位思考等沟通的知识与方法,以期预防恋爱冲突,进而减少中职学生的恋爱挫折。

(五)培养中职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中职学生恋爱中的性行为日益增多,但是中职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学生因“性无知”或“性错知”而产生不必要的伤害。中职学生因性行为引发的生理、心理问题有增无减。所以我们需要把性生理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爱情教育当中。在爱情教育当中引导中职学生广泛、科学地认识与性有关的问题;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知识;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能采取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并且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性行为带来的后果,有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上升[EB/OL].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2006.

[2]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5):30-33.

[3]苏彦捷,高鹏.亲密关系中的日常冲突及其解决[J].应用心理学,2004,10(2)37-42.

创新中职德育教育内容 篇9

【摘要】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本文从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入手,就工作的创新突破口进行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思想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07-0183-02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除了考查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还肩负着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任。但从目前来看,很多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不明,将关注点局限于常规检查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班主任往往忙得不亦乐乎,却收效甚微。班主任应当将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辅之对学生的勤看、勤问、勤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思想教育低效的问题,走向良性循环之路。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亟需创新

(一)思想工作目标与学生的需要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观念、新思维对新一代青年带来极大的冲击。随着大众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普及,学生的主要信息源早已不再仅局限于课堂。高中学生已初步建立起自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对社会了解不全面,生活经验大多缺乏。因此高中生并不具备处理繁杂信息的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正是班主任思政教育的重点。反观目前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往往过分强调教学的政治性目的,从而忽视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处理能力。班主任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常常直接将书本中现成的理论灌输给学生,没有将学生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不同的想法进行结合.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手段已和当前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脱节。

(二)思想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班主任是班级日常管理的组织者,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德育教学任务,现阶段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都是重形式轻效果。思想教育活动的片段化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班主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参与度低,从中的收获的德育教育自然很少。以学校运动会为例,运动会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现。班主任在组织时缺乏整体规划,将重点全部放在体育特长的学生上,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反而被忽略。

(三)思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本质上是班主任将思想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辅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但是当前班主任过分注重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目前大多数班主任依旧沿用说教和惩罚的手段,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沉迷网络、追星等现象报以粗暴强制镇压的策略,学生对此越发的反感,结果收效甚微。这种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简单的教育手段直接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当代学生追求独立、注重自我的特点相互矛盾。

(四)思想教育工作缺乏联合动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缺乏必要整合是目前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困难的重要原因。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不可孤立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家长在高考的压力下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而忽略在校园中的行为是否规范。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律特点研究不够深入,重应试轻德育的现象依旧存在。同时,思想教育工作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现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往往会长期性经常性地下发一些指导文件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但是大部分学校对此也是流于表面的执行,教育主管方面也缺乏相应监督。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青少年的金钱观与道德等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追求个人利益与享乐主义的思想对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教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

二、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工作创新的根基也是实施教育手段的理论依据。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从制度设置特点化、教育方式差异化、班级管理人性化这三面来体现。

1、制度适用

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班级制度来提供保障。班主任应当根据学校的思想工作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级管理制度与措施上要力求完善,克服管理上的盲c。而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制度设置时要将评比制度与相关的评比标准一并归纳入内,力求做到职责清楚,奖惩分明。同时,班主任的以德治班将带领班级管理逐渐走入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

2、因材施教

当前学生十分注重个性的发展,因此创新学生个体管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管理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现代班主任在面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要对学生展开多方面的调查,才能制定出最佳教育方案,最终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例如,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各有各的性格特点,无论家庭环境还是综合素质都各有差异。

3、人性管理

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充分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之中。班主任通常将班会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宣传渠道,但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朗读学生守则与校纪校规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这个良好的平台,鼓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班级一周内的行为规范总结之中。例如班会上一些班委反映近段时间里一些学生纪律上有松懈现象,个别男生课后去网吧打游戏的现象屡禁不止。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可将决策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出谋划策商讨解决方案。

(二)掌握批评艺术

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往往会涉及到学生在学习或行为规范上的问题和错误,而如何进行批评教育真正到达教育目的是班主任的工作难点。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区别场合、对象,还要考虑方式、方法,更要注意语言的选择、语气的变化,实际上批评教育学生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这就涉及到批评的艺术。批评艺术反映了对当前提倡的尊重教育的理念。教师首先充分的尊重学生,学生才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起到思想教育与工作创新的目的。

三、结束语:

上一篇:最精彩的竞聘中层干部岗位演讲稿下一篇:课堂教学常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