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2025-01-02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精选12篇)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1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阶梯, 是人发展的动力。中职政治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 政治教师在中职政治教学中, 要优化教学方法,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惯例

(一) 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中职政治传统教学中, 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学生只充当观众, 从来不敢多说, 更不敢质疑。这样的授课方式, 极大地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压抑了他们活力四射的创新潜力。在新课程理念下, 中职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惯例, 构建师生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迸发出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 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和谐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拥有个性、人格、尊严, 让学生在不受压抑的愉悦情境中, 释放潜能, 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智慧之花。

(二)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是新课改提到的重要概念, 在新课改理念下,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 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 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后, 中职政治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 优化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之在参与教学中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 大胆地质疑, 热烈地讨论。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疑问, 设置具有悬念性、趣味性的政治问题, 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 让学生展开讨论, 以开拓创新思维。如讲“商品的概念”时, 教师可采用迂回式提问: (1) 你穿的鞋子、衣服是不是商品? (2) 大自然中的空气是不是商品? (3) 医院给病人输的血液是不是商品? (4) 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这种迂回式提问,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所以政治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调动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中职政治教材是富含创新内蕴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对同一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教师不要划定框架, 规定标准答案,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 运用不同方法去思考, 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个问题, 并探求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 应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时事热点, 设置一些问题,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如就“我国嫦娥探月的胜利升空”问题, 我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其升空的意义。比如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或政治常识几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分析后认为, 从经济上说明它对认识太空、开发太空资源有深远的意义;从哲学角度看, 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充分说明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运用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从政治上看, 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实践证明,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 围绕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想象, 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 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 给人以多种感官的刺激, 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能将过去的事件重新再现, 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开阔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更加深入。

如在讲“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色”时, 可先让学生观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的录像及回归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录像片段。然后, 教师提出:“一国两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实行的?会影响我国的国家性质吗?”通过学生的分析、综合、讨论, 其思维得到了延伸, 问题得到了解决,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 学生在信息网络中收集有关资料、整理数据时,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延伸与提高。

五、解放学生的时间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开发学生的智力很有必要。解放学生的时间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解放学生的课堂时间, 二是解放学生的课外时间。解放学生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脑、动口, 各抒己见、交流讨论。政治教师不能只把学生困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 不能满堂灌, 不能把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圈定在课本上, 而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该提供让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增长见识, 获取课堂中难以得到的思想成果和知识营养。为此,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观念, 要把学生当做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而绝不能把他们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学, 不会的问题由教师点拨, 引导。

解放学生的课余时间, 就是教师不要把大量的抄写作业布置给学生,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 使他们成为有特长的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促使他们去思考和研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如学生学习《政治常识》可开展“时事政治论坛”活动, 学习《哲学常识》可开展“哲学兴趣小组”活动, 通过专题讨论或辩论等活动形式来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理念与目标。中职政治课肩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是学生走向成才与成功的途径。在中职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 提升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使学生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下走向成才, 走向成功。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2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大王职业学院 隋晴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简单地说,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学生分析:中职学生大多基础太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提高和加强,采取必要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非常必要。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能力目标

能正确合理分析我国的经济状况能从各个片面的经济发展中看到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

教学方法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图文并茂是政治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美图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的青睐。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它具体形象,不但给学生形成政治概念提供丰富可靠的想象根据和判断根据,而且插图中包含着许多文字所不能包容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插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探究色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1、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

2、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的改变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想想小时候家里的情况和现在有区别吗请爷爷奶奶讲述过他们过去的生活吗大家来说说。

【教师总结】 农民家庭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从老四件到新六件 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电脑轿车的转变。

2、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人们精神生活的美丽图片。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分析讲解。

3、改变发展不均衡局面缩小城乡、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学生讨论】怎样认识西部大开发工程。

【教师总结】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算一算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

【播放视频】“新世纪经济建设的目标”

【教师点评】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引导学生透过日常现象看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明显增强。

1、基本实现工业化。

【多媒体资料】教师结合资料进行分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

3、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

【教师讲评】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学生讨论】家庭的消费变化

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多媒体资料】片面追求经济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图片和材料

【教师讲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它既不是哪个人一时心血来潮提出来的也不是哪个人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它在党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书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结合学生家庭的各方面的变化请同学们了解我国新型农业化道路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家

近几年对“三农”的政策以及全国农民、农业、农村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怎样完成的”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介绍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必然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师生讨论】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进而再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这种状况决定我们的战略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

明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

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信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学总结,第一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在扶持农用工业实现以工补农、促农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村产业链特别要大力发展公司制的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抓住开放兴商、现代物流、业态创新、大企业大市场培育等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第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即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讨论分析。

西部大开发——我们共同的责任 目标深入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明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自己的责任树立立志于祖国建设事业的决心。围绕“西部的历史与现状”、“西部的未来与展望”两大主题搜集材料写出交流搞稿件要阐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目标明确自己的责任各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1、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变化的状况。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教师提问】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回事儿吗 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现象。

3、经济增长方式

【多媒体图片资料】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粗放型—单纯以数量的增长为中心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集约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

4、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

【多媒体图片资料】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投资、出口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科技

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

【教师引导】什么样的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学生讨论】自己日常的行为社会的变化等内容。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型社会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师生归纳】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必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案例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帮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小康社会要实现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同时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激发学生为未来国家发展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能够相信在未来的国家社会发展中他们才是中流砥柱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发展越来越好。

新时期中职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篇3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中职学生的思想逐渐的走向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成型,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他们来说非常的关键,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中职政治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政治知识,还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最大可能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一、培養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创新有多种形式,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选择这些教学方式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由于传统教学的影響,很多学生在教师的说教式教学影响下,学习兴趣比较低,为了能够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政治的信心,应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兴趣的培养仅仅通过教师的强调是不能够实现的,应该让学生养成主动关注政治知识的习惯,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最大可能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习惯有多重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一些比较有趣的时事新闻,通过新闻案例与课本的知识相联系,然后向学生细致的讲解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时事新闻是兴趣的激发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每个事件案例引起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于该掌握的知识印象更加的深刻,从而也就达到了提高学生政治水平的目的。在向学生讲解实施案例的时候应该具有选择性,选择一些与课本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作为中职政治教师应该对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负好责任。

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的学习,而对于文化课以及政治类课程往往兴致不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提高政治水平,就应该从提高学习兴趣入手,适当的开展课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开展课外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让他们能够有健康的思想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通过在活动中对政治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认清学习政治知识的重要性,既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又要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例如组织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会助人为乐精神的伟大之处,或者通过观看各种投票选举活动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这种现场活动实践的教育,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政治知识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逐渐的重视对于政治的学习,其次课外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他们平时的心理压力,在释放压力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接受良好的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政治教学环境。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使中职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三、汲取生活资源,创新课堂内容

教材是学生和教师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支撑课堂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活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本,为课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取之不竭的素材。它包含着国家政治大事,生活琐碎小事,这些都是政治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把生活引进课堂上,让学生紧跟时代的脉搏,改革的步伐。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创建情境式教学法,以众所周知的事件为切入口,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也可以设置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既能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增添中职政治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积极组织辩论活动

为了营造比较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政治科目的学习,让他们对应该掌握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组织辩论活动需要教师选择有意义的辩题,辩题的选择要符合中职政治教育的要求,最大可能的将生活实际与教学相互结合,这样学生在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引起学生的更加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在辩论的而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法,这也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所以,辩论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让他们在学习政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感情的培养和共同的进步,而且良好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提高中职学生的政治水平,既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也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应该为他们做好指导工作,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教学支持,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素养,从而达到中职政治教学改革优化要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志远.新形势下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创新方法初探 [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8).

[2] 马辉.如何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3(1).

[3] 方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浅淡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3) .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4

一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一, 中职学校的政治课受传统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 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是中高考的主科, 普遍比较受重视, 而政治是副科, 那么就要给这些主科让路, 政治课被主科占用的现象经常出现, 学时严重不够。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 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学不学无所谓, 喜欢就学, 不喜欢就不学, 认为政治课可有可无。

第二, 由于中职学校自身的特点不同于高中, 高中以升学为第一位, 以分数为第一位, 培养精英, 而中职学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造就更多、更好的一线合格技能型人才。因此, 在中职学校专业课承担了培养学生的大部分任务, 文化基础课的作用就被淡化了。这就导致长期以来, 很多中职学校只重视专业课, 轻视包括政治课在内的文化基础课, 造成学生偏科, 学生只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 而对文化基础课却漠不关心、听之任之, 政治课更是无人问津。

第三, 政治课教材及教辅资料发展滞后, 政治观点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新的, 需要与时俱进的, 但政治课教材及教辅资料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点陈旧, 理论深奥, 更新缓慢, 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学生不喜欢, 给教师授课也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同时, 许多政治课教师仍一直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 陈旧落后, 教与学严重脱节。老师讲、学生听, “满堂灌”“一言堂”, 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不是主动地去参与, 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感觉受到束缚, 便失去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21世纪, 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如何把我国建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素质教育是唯一的出路。职业学校成了素质教育的第一个突破点。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政治课正是德育的主平台和有力支撑点, 可见, 中职学校的政治课肩负着推进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使命。因此, 要推动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 必须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的人才。如何才能提高中职学校政治课的教学?作为教师, 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把改进课堂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而且, 当前一些新情况、新特点的出现, 也决定了教师再不能用旧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去教新时代的学生, 必须进行创新。

二新特点分析

第一, 为了升学率, 教师不停地把知识都塞给学生, 要学生死记硬背, 并加大练习, 大搞题海战术,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个性和创造性被抑制, 个人的潜能没有得到挖掘。而中职学校不存在升学压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长, 以及学生个性的塑造, 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中职学校。

第二, 中职生普遍基础知识较差, 个性张扬, 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 但动手的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很强, 思维活跃, 喜欢表现自己, 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 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将会极大地压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第三, 中职学校的政治课包含的内容比高中的政治课要多得多, 除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时势政治之外, 还有哲学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不同的科目必须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匹配, 特别是一些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科目, 如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必须要进行实践性、参与性的教学, 这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满足的。

第四, 当今社会, 网络信息高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 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软件。这就给教师利用网络、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 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这些新事物。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学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提高。

政治教学的困境, 加上新形式、新特点的出现, 促使政治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找出路。如果教师教学新颖、生动, 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又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信学生肯定会喜欢上政治课。据调查, 中职生学习效果以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教授他人比较好, 分别达到50%、75%和90%, 而视觉的教学效果要远远优于听觉、嗅觉和触觉;而且, 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 通过练习、联想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习效果会更佳。这就要求教师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多讲、多动、多练、多看、多想、多示范。因此, 我们要引入参与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活动, 使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体验教学, 从最基本的感知到逐渐理解、巩固知识, 再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最后将知识内化, 自己创新认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愿意学, 把学生留在政治课堂, 政治课也才有了自己生存的意义和发展的空间。下面就政治课的教学提出几种创新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

案例可以用来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步, 给学生介绍某个案例, 说明问题所在, 提出问题。第二步, 分析案例, 由学生个人或分小组就案例进行分析。第三步, 针对问题发言, 案例分析结束后, 根据前面提出的问题, 可以由学生个人或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第四步, 讨论解决方案, 由老师就问题组织全班开展讨论或分小组讨论。最后, 通过讨论确定解决办法和从案例中学到的知识要点。这种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在没有实际问题和事件的压力下, 了解问题的实质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它为学生们提供机会, 让他们互相交流思想,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激发学生了解更多问题的欲望。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正式讲课之前, 一定要准备好案例, 不要临时抱佛脚。在授课过程中,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小组进行单独辅导, 不要遗忘他们。最后用短暂的时间对相关问题深入讲解, 作出结论, 节约时间。

2. 分组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教师能够控制的多渠道交流方式。首先, 把讨论的目的和方法向各小组说明, 以教授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确定好讨论题目。然后, 各小组成员就自由讨论话题, 发表意见, 互相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对各小组讨论进行巡视, 发现学生在讨论时离题太远, 要及时指出, 保证切题讨论, 并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评价。最后, 每个小组派代表对讨论结果做总结性发言, 由全班同学对各小组发言进行评价。老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总结归纳出要点。讨论能得到学生以某种方式运用所学知识的反馈信息, 讨论可使学生在交流经验时改变自己的态度。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又能让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学到知识, 寓教于乐, 启发学习, 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调动。为了使讨论产生更多的见解, 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 一定要分小组讨论。采用讨论方法时, 确定讨论题目十分重要。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从学生希望学习的知识、获得的技能入手, 结合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讨论题目。授课过程中, 还应根据上课情况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问题作解释, 及时消除学生的疑问, 统一思想。

3. 头脑风暴法

它是一种用来产生主意的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进而产生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讨论每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现在培训项目中用得非常多。首先, 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其次, 要求学生尽量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要求他们不要对别人的想法作评论, 以便大家尽情地就问题提出建议。再次,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所产生的各种想法, 并进行分类, 放弃多余的或无关的想法。最后, 对分析结果做出选择。这种方法学生依靠他们的经验进行学习, 他们可以从可供选择的多项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做出抉择, 使课程产生了高度的参与性, 更加生动活泼, 并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 要注意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甚至使性格内向的人也要谈出他们的想法。同时, 不允许任何学生中途发表带有批评性的意见,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顺畅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而评价应该放在最后作归类分析时进行。

4. 角色扮演法

它是将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写成剧本, 要求学生在剧中扮演特定角色, 目的是让学生演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表演结束后, 进行全班讨论, 评价表演结果, 分析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 (1) 准备阶段, 制订“角色扮演”教学计划, 编写剧本, 描述每个角色要扮演的情况。 (2) 介绍阶段, 介绍角色扮演的目的。选出愿意参加演出的学生, 其他学生当观众。给自愿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时间, 帮助他们排练。 (3) 表演阶段, 自愿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表演。 (4) 结束,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写下角色扮演的结果, 将结果与课程的目的结合起来。由角色扮演者说出什么地方表演得好, 什么地方还有待提高。此种方法锻炼学生必须快速地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的能力, 并帮助学生获得应对实际问题时的信心, 对于指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有重要作用。但是, 角色扮演要提前计划, 写出剧本, 必须设定好表演时间, 对表演者提出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 而不是恶意的人身攻击。

5. 游戏法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程需要采用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可以是在导入新课时, 为了引出授课内容, 引起学生注意, 提起学习兴趣而采用;也可以是在学生和老师彼此不认识的情况下, 为了消除大家的隔阂, 增进了解和感情而采取;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 学生和老师都比较疲惫的时候, 用于醒脑的游戏;或者为提问或贯穿整堂课教学内容而设的游戏都是可以的。形式不拘一格, 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游戏, 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游戏;既可以是单对单的游戏, 也可以是单对多, 还可以是多对多进行。根据授课的需要而选择相应的合适的游戏。游戏法是教学中的破冰, 寓教于乐, 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以及积极性、参与性, 也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有利补充和支持。但需要注意, 游戏时间不能过长, 从而影响讲授知识点的时间。游戏的选择要慎重, 应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筛选。

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还有经常会采用的讲课法和练习法。讲课法是教师讲授课程内容, 并辅以向学生提问和学生作答的方式。而练习法则是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练习题或作业, 即通过做练习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实效性、针对性。讲课可以用于讲解学生不熟悉的知识。如果学生对问题已经具有了相关的背景知识, 且能够互相交流经验, 可以采用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用来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学习, 它是一种在学生清楚地知道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的情况下采用的。练习法是在学生已经获得了专门知识以后进行的。角色扮演法用于在讲课的开始阶段以唤起对问题的认识, 并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讲课结束后, 学生在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时, 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因此, 教师上课不能拘泥于一种固有的思维中, 应该开拓思维, 进行创新, 根据实际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感性知识传授可以利用演示、参观, 理性知识则采取讲课法, 培养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则用角色扮演法, 培养分析能力用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总之, 在教学中应以一种方法为主, 有机配合选用其他几种教学方法, 这不也是一种创新吗?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中职学校的政治课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摘要:中职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及自身特点的限制, 加上政治课教材及教辅资料发展滞后, 教学方法的落后等原因, 导致学生讨厌学习政治。但中职学校政治课担负着推进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巨大使命, 必须推动政治课教学, 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同时, 中职学校重视培养学生技能, 中职生学习基础差, 动手实践能力强, 中职政治课众多的教学课程以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这些特点都要求中职政治课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创新,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开拓思维, 不断创新, 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政治课,中职学校,教学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

中职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 篇5

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目标应是通过教学促使中职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培养健全的人格。《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做好中职的德育教学,笔者觉得要在“六个必须”上下功夫。

一、必须开好中职德育课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二是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有的学生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表现在几个方面: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普遍差;思想松散,行为习惯不良;自信心不强,心理素质较差,常引发自卑、孤独甚至自闭等心理。因此,面对学生实际,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开展道德、理想、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必须有一套好的德育教材

中职教育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选修课除《心理健康》外,其他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申请选用。教材的多元化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以此为契机,可进行一删除四增补:删除一些较深较难的内容,突出教学的方向——职业素质教育。增补《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人际沟通与礼仪》、《就业指导》和校本教材《中职生情商教育》等内容;增补实践活动内容,如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增补时政新闻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增补开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国际形势”等专题讲座。

三、必须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和学生终身发展进行教育

当前社会变化对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以及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虚拟社会技术支持下的.个性过分张扬等。

面对这些问题,思想政治课应给予学生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导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忍让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指导他们勤俭节约、自尊自爱;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品质,如勇敢、果断、坚强、自信等心理品质和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冒险精神等,树立终身教育观。

四、必须要有生动活泼的教法

1、引探式教学法,又称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笔者在讲述“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一观点时,通过故事启发学生:人是社会的人,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

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例如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宗教、邪教、封建迷信活动三者的区别时,让学生讨论。以“发展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道德的沦落”为辩题开展了一堂辩论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3、案例教学,主要由质疑、探索、反馈、评价几个环节组成。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思考、分析、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教与学变为合作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语言必须有艺术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学艺术胜于科学。善言者能够激发思维、启迪智慧、引人入胜,而口才笨拙者只能平铺直叙、无滋无味,使人听了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故在教学中如能变换用语,用通俗、口头语言代替书面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说明“新生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这个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这个原理时,我引用了“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提示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一开始就引用老子的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挖掘、创新,丰富教学艺术手段,那么职校思想政治课也就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六、必须要改革考核办法

传统的政治课考评方式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目标,最终难以落实在“行”的效果上,降低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对学生的考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的考评。可以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以下三部分:平时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课后的行为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这样,避免了学生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下表现又是一套,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又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内化,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同时考核要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需要我们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学效能感能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完善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6

【关键词】中职 政治课教学 创新思维 培育

1引言

所谓的创新思维指的就是,在具备丰富兴趣和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已有知识来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最终能够寻找出创造性的途径、方式和结论来解释一些事实或问题。发散性、深刻性和独创性是创新思维所具有的三个自身特性,它们的体现需要以认真观察、与众不同、知识创新为前提下,这些都为文学艺术的发明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思维上的创新,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包括:国民素质的增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者和人才。为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全方面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得到更新的意识、更丰富的知识、更独特的性质品格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为以后的实践和创业提供充分的保障。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言,它不仅仅是中职教育的任务,还是现行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目前,伴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使得中职生源的平均质量逐渐的降低了。由于这些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够充足和牢固,所以,他们对于学习政治的乐趣十分缺乏。同时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过于死板,很难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造成了政治课堂上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想法和动力。如此,学生基本上都不具备学习的兴趣,就更别说去进行思维上的创新了。

我们作为终止政治课的教师,要严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增强学生在思维上的创新。目前,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更深的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学生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来研究及分析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将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善思考、善进取的创造型人才。

3 中职政治的课堂教学对同学们思维上的创新的培育

3.1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要想完成思想上的创新,不仅仅需要主观心理情感(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等)的具备,还不能缺少客观外界刺激(相互竞争、环境熏陶、语言刺激等)的配合。一方面,老师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特性和爱好的前提下,使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法和进程完全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时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增强学生思维创新的培育及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来一种民主、和谐、平等、友善的相处方式,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创新做出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某些失误不能太苛责、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测和矫正能力、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独立完成对事物的思考和对问题的解决,以上这些也都能为学生的思维创新奠定基础。

3.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思维上的创新的情境

首先,要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了学生能够在思维创新能力上有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师必须做到的是:努力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环境,要求包括民主、平等、和谐及自由的氛围,促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行更深、更有用的想象、实践及创新。教师严禁做的是:突破传统授课的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的禁锢,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

3.3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我探究问题

就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思考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其更有效地发现学习的乐趣。总的来说,老师在设计学法指导的时候要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前提,并且能够因人而异,做到最适当的指导。

4 思维上的创新,鼓励同学们实践,为就业服务

尽管现如今的学生并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却具备着超强的动手和模仿能力,也热衷于所有的实践活动。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就更应该去发现和鼓励学生的这些思维上的创新,这将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很大的指导意义。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充足的教学实践活动、科技劳动活动或者文体手工活动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来锻炼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就中职政治的课堂教学而言,它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培育学生运用所学政治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上的创新,和能力上的提升。这些措施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定势思维上的突破,使其思维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和应用,最终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更深入、大胆的研究和标新立异,进一步在实践中得到创新和成长。

5 结论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教育迫切地需要创新,需要中职政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全面地寻求出来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便学生能够在思想、思维和能力的提高上,在独立人格和创业品质的完善上得到更有力的帮助,最终达到培养出更多的有利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胜德. 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

[2]王永新. 论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思维. 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6) .

[3]姚虹. 中职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教研版),2012(3) .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7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创新思维指的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 让学生学会对事物融会贯通, 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新的思考。通过这些新的思考, 进而让问题的解决的方式有了新的方向。创新思维是现如今中职学生特别需要的一个特质, 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够让很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轻松。与其他思维方式不同, 创新思维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其中, 发散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就是其明显的特征。具备了思维的创新性, 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独辟蹊径, 并对自己的结构体系进行一个重新整合发展。

二、中职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

目前,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行, 在中职院校中, 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中, 政治教师的教学往往都以“说教”为主, 课堂氛围沉闷,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完全不能被调动起来。加之政治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又较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并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根据相关调查, 在中职院校中, 学生逃课率较高的课程便是思想政治课程。即便不逃课, 很多学生在课上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状态, 要么是悄悄玩手机, 要么就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

三、在中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变得日益完善。而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双向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作用。目前, 很多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 学习能力较差, 就更别提所谓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了。而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局限性也让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并与时代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 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学习, 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 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方式。这些都能成为学生未来成功进入职场的有用筹码。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的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调整了自己的招生人数。大量的扩招让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可避免的大幅度下滑。现在的中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 对于政治学习缺乏基本的兴趣。因此, 中职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渐渐忽略了。而此时再提创新思维的培养,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并利用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四、中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充分尊重学生, 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基本前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本无从体现, 学生仅仅进行着单调的机械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是明显行不通的。新形势下, 课堂不应该仅仅是课堂而已, 教师也不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导师。在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模式下, 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 而教师也应该只是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引导者。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 教师应该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例如, 当教师就一问题要求学生发言的时候, 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给出的答案给出过于果断的正误判断。即便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定出入, 教师也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 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供有力的氛围。又如, 对于在政治课堂上存在分歧的问题, 教师不应该“一竿子打死”, 而是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 进行头脑风暴。这样的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又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形成相互的碰撞, 有助于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也十分重要。正确的角色定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新性思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养成向权威发出挑战和质疑的学习精神。在挑战和质疑中, 学生学会了不盲从, 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自然而然也就逐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和新颖的思维方式。其次, 政治教师也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 认真提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促进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融会贯通, 并在课堂上变得更加自信。这些角色定位的转变都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

(三)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就业, 而很多中职学生虽然理论学习能力较弱, 但是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 政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质, 让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 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上一些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或技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 积极思考, 勇于动手, 在实践中体会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

五、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 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 对于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的未来发展变得更加顺利。

摘要:现在, 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中。但在中职教育中, 政治教学却一直采取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与时代的特征是完全不符的。因此, 在新形势下, 中职政治教育应进行全面改革。而在中职政治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成为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林胜德.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8) :125-126.

[2]胡金胜.创新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6) :62.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8

关键词:政治课,中职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改进、创造和完善出新成果的能力。新成果, 不仅包括新技术、新产品, 还包括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案等。现代职业教育不再只是职业技术培训, 而是把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全面教育, 是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把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不再是中等技术与管理人员, 而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中职教育不但是对知识的传递, 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 不去探索新的道路, 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 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 要想超越别人, 非有创新精神不可。”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强, 而提出问题能力差, 因而缺乏创造性。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性?是天生的吗?肯定不是!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中职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求我认为一是教师要提高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二是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创造教育对我国教育来说虽然不是一种新思

想, 但无疑是一个新课题, 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将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 也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是关键。为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师应做到: (1) 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2) 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3) 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4) 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 (5) 使评价和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二、在实践中培养和呵护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创造源于问题解决, 因此, 教师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的思维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问为本”的教学就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其一般程序是: (1) 参照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目标; (2) 辨别能够达到这些教学目标的问题; (3) 澄清与问题有关的实施和前提; (4) 从分析和评判出发,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材料供他们探究; (5)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进行探究; (6) 从对问题的理解出发去解决预设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学不同, 这种教学实施的前提就是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在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学习。

(二) 创设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

心理学研究证明, 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独创和革新的精神, 那他就必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无论是对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 还是保持一种松弛的沉思态度, 都要求不必过多地考虑错误的危险性。这并不意味着他把错误看的无关紧要, 而是说他会把错误看做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结论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包容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 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 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 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 如果学生愿意的话, 要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 气氛要轻松活泼, 不反对猜测, 特别是在猜测具有一定道理的时候。

(三) 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习创造能力的提高, 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 他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如收集材料的技能, 包括倾听、观察、发问、探索、澄清;组织材料的技能, 包括比较、概括、评论、分类、体系化;传递信息的技能, 包括提问、讨论、撰写报告等。

(四) 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把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思维是与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是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课堂上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 而应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布置作业等, 也要注意超出某些狭小的范围, 涵盖思维和认知加工的不同层次和水平。

浅析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篇9

一、做好课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

(一) 重视社会形势与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结合

在中职院校中开设社会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类课程, 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提高较为重要, 同时可以开拓中职学生的眼界, 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社会形势与政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中,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基础的打造, 引导中职学生更多地观察与思考社会问题。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妥善评价学生的行为, 将课外资源与课内资源有效结合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 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

中职学生要不断增强自主意识, 在思想政治学习中也是一样。学校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教学, 利用创新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将课内的显性教育与课外的隐性教育结合在一起, 让课内外教育互通有无,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

二、打造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生活, 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与事物, 拉近师生关系, 发现学生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也是最基本的方式。比如, 在学校确定助学金名单时, 思想政治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将名额留给有实际困难的学生, 让学生心存感恩之心, 通过解决问题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 促进师生情感的生活化

情感, 是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个人情感对其个人行为有直接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师会通过劝导与激励等方式给予学生帮助, 给予学生力量。教师要重视个人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 借助情感因素为学生服务不再以念书作为教学形式。在课堂中, 除了基本的思想政治原理、政策这些理论知识讲解外, 教师还可以开设“我的生活”模块, 就生活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师生可以讨论社会热点话题, 就生活内容推动思想政治知识的形象化与直观化, 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的趣味性。比如, 当学生提到“碰瓷”问题时, 教师可以从诚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角度入手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一行为, 让学生了解碰瓷者的心理, 并分析其错误的心理观点, 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成为有趣的教学内容。

三、丰富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创新教学内容, 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不能只限于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虚拟世界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有着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性格与行为, 这是人性的弱点, 更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络具有隐蔽性, 因此很多不良现象难以被人发现, 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 则很有可能影响人的思维与行为。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 成为教育创新的新方向。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积极提高个人的网络操作能力, 深入学生喜爱的虚拟世界中, 了解大环境, 分析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难以分辨正误的世界观。从网络中寻找教学线索, 利用校园网站的建设加大相关问题的宣传, 有益于学生端正网络观念, 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 只做好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表面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深入发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缺陷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需求为导向实施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给学生最大的成长动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与途径, 对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至关重要。

摘要: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发重要。在社会文明深化发展的今天, 做好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有益于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氛围的改变。积极加强课程制度的完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改变, 才能让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改革创新。以浅析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为主题, 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课外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 :179-180.

[2]曾平春.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72-73.

[3]赵定武.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10 (6) :154, 192.

[4]方青路.试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中外企业家, 2016 (14) :184-186.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10

一、防弱化, 抓强化, 迫切需要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实现中职生思想受教育的目的, 是做好中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明晰的思路。随着网络传播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 中职生开始超前深度接触社会, 感受职场经济利益纷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不仅因为时间、阵地所限越来越窄, 而且因为内容、形式所限而越来越少。但提高技能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育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 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唯有锐意创新, 才能有效防止这项工作的边缘化、虚无化, 才能为融入社会、贡献社会需要强大思想保障、精神支撑的中职生提供更加丰厚的思想政治培育服务。

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首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开展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以人为本, 真正把学生的特点及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要和学生多交流, 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分阶段、有步骤地循循教导,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及文明礼貌习惯, 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要做到这些, 光靠说教、光靠“广告”, 是不行的, 一定要改变思路, 走出新路, 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科学的, 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技能的有效培养工程。

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丰富是我们国家的优势, 但不是强项。特别是经历过国际经济危机之后, 我国加快了经济转型发展, 对高素质, 包括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人力资源需求更加旺盛、更加迫切。将来要占劳动力人口大多数的中职学生,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整个劳动力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就难以保证, 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领导地位就缺乏了思想基础。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时, 创新渠道是我们不二的选择。

二、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手段创新, 打造全新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 从学生个性出发, 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主题教育, 把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理念贯穿于各项主题活动中,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主旋律教育。要重视历史教育, 因为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关键。传统思想道德中蕴含着许多可供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德, 这些都可以以历史为媒介向青年灌输。不能开设历史课, 也要多开历史题材的讲座, 多用历史素材丰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件。此外, 要开展感恩教育, 注重生命意识、生存能力、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 让中职生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要继续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使传播知识的课堂同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 发动所有中职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抓住职校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机会, 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校园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板块, 把校园网变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让陷入迷茫、压抑、空虚、焦虑和就业压力中的中职生得到良好的心理辅导, 能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 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方式是路径, 手段是工具。要通过强化奖惩制度建设, 开展思想政治评价来做好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不明是非的学生要及时指出, 合力纠正。通过学生评优评奖体制, 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 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要树立榜样示范群体, 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引领中职生学先进、争先进。

三、坚持原则, 提供保障, 推动渠道创新,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并不是天马行空, 随意而为, 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1.继承与改革相结合的原则。优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宝贵资源, 是创新的基础。对在以往教学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不能一概否定, 而要有选择地继承,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要建立以学生自主思维、探究、研讨交流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道德在本质上是需要实践的, 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成知识教育硬性灌输给学生, 而应让其回归生活, 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员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生;政治课;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阵地,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就政治课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政治课堂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扎实创新基础;要开发学生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

一、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中职阶段需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创造行为,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因此,要抓住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新想法、新思路。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努力创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不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讲授书本以外的经验知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政治课堂创新的实施

教师要积极参与政治课堂的创新,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改变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提供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政治教师首先要了解学情,掌握班级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勇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职政治课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正确选择教材,同时要求将胶片、幻灯片、图片、音频、视频和电脑等辅助教具运用到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新课改要求提出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塑造师生之间多维度的沟通关系。尊重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建立起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对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决不强制、苛求、压制学生,对有独特见解和观点的学生,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并积极引导,从而把课堂变成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四、拓宽知识视野,扎实创新基础

在政治课教学优化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降低知识记忆组件,分析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组织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活动,让学生有时间接触自然环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是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知识的主渠道,实践则是检验知识和经验的标准,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培养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发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

思想政治课注重民族精神的传播和优秀文化的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充实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随着中职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需要解决的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增加,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结语

中职政治教学创新 篇12

一、中职思想政治创新教育的原则

1. 理实一体化原则。

中职学校的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行动, 学生在获取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 理论联系实践需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并陶冶无尚的道德情愫。波尔茨曼说:“理论是思考的根本, 是实践的精髓。”教师要因材施教, 积极组织中职学生开展以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前提并且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增长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 社会责任感随之提高。

2.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的原则。

教师在种植思想政治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对于探究的知识正确指导。首先要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然后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发现问题所在, 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争辩解决问题, 并有所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交流研讨, 并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控, 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中职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3. 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素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誉, 从古至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经过言传身教、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反省自己、克制约束自己、坦荡自律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历经几千年文明史, 发展到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为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要求, 为创新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摒弃旧的观念与方法、推陈出新,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二、中职政治创新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 历史背景教育创设教学情境。

从目前情况看来, 中等职业学校中除师范学校与导游专业外, 其余所有专业均不开设历史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来看, 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历史教育本身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 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历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关键, 通过历史教育, 能使青少年真正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了解中国人民反抗腐朽统治, 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 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披荆斩棘、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 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建设祖国捍卫祖国的情怀。

2. 多媒体网络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 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提供的数据, 截至2009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 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创新了教育的模式。学校可以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学校网站、网页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 供学生上网浏览、阅读;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心理咨询服务。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来承载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学生的网帖, 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网络条件下学校育人环境的新特点,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让网络成为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3. 校园文化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意识。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学生为主体, 表现在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之上的一种群体文化, 对于学生的理想追求、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综合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功能, 具有思想修养功能即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 具有能力培养功能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和功能。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 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道德传统。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其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和谐, 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离不开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建设。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过程中, 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核心内容。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 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深刻变化。本文阐述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为顺应时代发展, 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原则下, 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政治教育, 对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的创新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上一篇:碱化处理下一篇:现代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