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2024-09-13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共9篇)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1

第二讲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第一节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一、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二、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目标的制订

制订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可操作性(目标应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抽象;目标应指向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2、发展性(发展是最好的治疗)

3、针对性(针对当前中小学生最为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心理发展问题和需求,同时兼顾个体差异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4、时代性(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制订目标,并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调整和更新目标)

三、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维护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中间目标(矫治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三)具体目标(一般目标、特定目标、过程目标和年龄目标)

1、一般目标是指所有团体心理辅导都会包含的共同性目标,主要有:第一,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同时也增进对他人的理解。第二,通过团体内部的社会交往,帮助团体成员增强人际信任,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成长成熟。第三,沟通观念,交流思想,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以加速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第四,通过团体氛围引发共鸣,为团体成员提供社会支持。第五,培养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特定目标是指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专题目标,其目的性非常明确。特点目标或主题一般围绕几个大方向:学习问题,生活问题,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

3、过程目标是指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

4、年龄目标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任务的不同来确定侧重点的目标,它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小学阶段的目标侧重于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中学阶段侧重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提高中学生应对身心变化及处理心理矛盾的能力,并提高选择能力和克服压力的能力;大学阶段侧重于增强选择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积极开发自我潜能,以更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二节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

一、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种类

1、按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分

(1)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

(2)训练性团体心理辅导

(3)治疗性团体心理辅导

2、按团体心理辅导是否有计划性分

(1)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

(2)非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

3、按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是否固定分

(1)开放性团体心理辅导

(2)封闭性团体心理辅导

4、按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背景的相似性程度分

(1)同质性团体心理辅导

(2)异质性团体心理辅导

5、按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参与的动机分类

(1)志愿性团体心理辅导

(2)非志愿性团体心理辅导

6、按团体心理辅导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分类

(1)精神分析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引导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引导成员自我分析,领悟自己潜意识层面的内容。适合于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治疗)

(2)行为主义团体心理辅导(适用于各种不适应行为、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问题,例如考试焦虑、社交恐惧等。具体的辅导方法有团体放松训练、团体系统脱敏、角色扮演等)

(3)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情境中借助团体其他成员的反馈来帮助求助者认清自己在信念、思维方式或归因方式等方面的偏差,以及偏差导致的不良情绪问题或问题行为的产生,以改变不合理认知与情绪,消除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角色扮演、认知家庭作业等)

(4)会心团体心理辅导(是个人中心疗法理论运用在团体心理辅导上的成果。会心团体的原理:自我知觉、感情表现、自我肯定、接受他人、有信任感、完成角色。会心团体的目的是通过团体气氛的营造和团体内部良好关系的建立,鼓励求助者在团体中解除心理防御机制,如实地探索和认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提高自我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潜在能力,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5)Adler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气氛和团体内部的积极互动,促进团体成员正确认识自己,并且重新培养起团体成员积极的“社会兴趣”,增强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建立新的心理平衡,解决心理问题。它对社会适应问题、行为适应问题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6)现实团体心理辅导(美国心理学家W.Glasser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把现实疗法运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中,可借助团体气氛帮助求助者正视现实,认清自己的责任,并得到团体其他成员的尊重和认同,以发展成功的认同经验,从而做出积极改变。)

(7)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通过演出角色,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绪和态度,并达到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目的。完整的心理剧包括三个阶段:暖身阶段-表演阶段-讨论分享阶段)

(8)家庭团体心理辅导(辅导的特点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做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的病态情绪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谐相处、正常发展的目的。)

7、按团体心理辅导所涉及的不同内容领域分类

(1)人格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团体心理辅导、情绪团体心理辅导、性心理团体心理辅导、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等。)

(2)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帮助

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适应学习环境;矫正学生不健康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消除学习中的苦恼和困惑。具体的技术有头脑风暴、集体系统脱敏法、团体目标激励法。)

(3)生活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休闲心理辅导和消费心理辅导。)

(4)职业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以及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选择、准备和安置职业,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二、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架构

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选择与确定应服从于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既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合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又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尽可能全面地设计辅导内容。

第三节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一、团体辅导的原则

1、民主的原则

2、共同的原则

3、启发的原则

4、发展的原则

5、综合的原则

6、保密的原则

二、中小学团体辅导的原则

1、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

2、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3、问题与经验想结合第三讲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

第一节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概述

一、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是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明确团体的功能与目标的前提下,系统地设计一系列团体活动,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活动方案,以便领导者进行团体活动,从而确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进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一个好的团体辅导设计应该具有目的明确、对象清晰、理论基础正确、实施步骤完整、形式多样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团体领导者易于执行等特征。

二、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原则

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应考虑的原则:

1、以人为本。

2、注重细节

3、有机结合4、循序渐进

5、不断完善

第二节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一、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步骤

1、问题调查

主要是了解特定群体的背景资料和相关问题,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咨询实践等方式,了解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困惑和他们的心理需求,选择中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团体辅导的主题。

2、确定主题

针对辅导对象的特征,确定一个尽可能具体的主题,设定一个初步的团体目标,形成对团体辅导的大概设想。

3、收集资料

确定问题的重要性及成因分析,采取特定的辅导策略。

4、确定主要内容

包括团体心理辅导所采用的活动、参加对象、需要的场地和设备等。

5、形成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明确说明主题、目标、对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步骤等,形成书面计划。

6、修改和完善

可以与同行一起考虑设计中是否有不周全的地方,对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要包括:

1、团体名称

2、团体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3、团体目标

4、团体的性质

5、团体的领导者

6、团体对象与规模

7、时间分配

8、活动场地

9、活动过程

10、效果评估

11、特别说明

第三节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一、团体辅导的原则

1、民主的原则

2、共同的原则

3、启发的原则

4、发展的原则

5、综合的原则

6、保密的原则

二、中小学团体辅导的原则

1、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

2、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3、问题与经验想结合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2

一、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部分管理者把学生看做被管理者,认为自己有绝对的管理权威,导致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参与性不够,而中考“指挥棒”仍在发挥作用,管理者认为书本知识学习重于其他各种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愉快程度随年级上升而下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过重的学习压力和老师统一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其社会阅历和思维方式将发生剧烈变化,尤其在巨大的学习竞争压力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信息和自我意识觉醒,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甚至全体学生个性形成。按照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方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手段之一。

二、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

初中学校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主要有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心理剧、敏感性训练、认知―行为改变法等。

(一)团体讨论法

团体讨论法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辅导方法之一,指某个团体就共同关心的、比较有意义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使问题更清楚,达成共识。参加团体讨论法的人数一般以10至15人为宜,讨论时尽量保证面对面交谈,讨论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团体讨论的目的在于讨论过程中成员充分参与、沟通,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心声,教师无须对答案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达到理解他人、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矛盾和困惑,并深入感受别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学会站在客观角度审视问题所在,并学会如何客观地处理。活动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设计形象;模仿与表演;内化为自我形象。使用此法时,教师要注意减少说教内容,提供自由轻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尽量减轻学生的戒备心理。

(三)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指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要求组员按时完成,达到培养良好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因此,要改变其不良行为,只有通过环境。这一方法在使用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必要时可提供示范。这种方法具有预设性,活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学生容易掌握,也乐于积极参与。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辅导。利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时常用的辅导形式,将其运用在初二年级现代化管理中。通过研究、探索班级环境改善模式,尤其要探索使用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改善班级环境将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以及探索怎么使用团体心理辅导才能更好地改变班级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了教育管理者的共识,通过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和教师、家长“唯成绩论”思想的严重影响,多次失败经验、错误归因、消极情绪等使学生经常遭受挫折,出现自卑、对现实不满等心理问题,最终造成自信心下降,即自我效能感低下。每当面临新的任务时,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回避失败的动机;在身心健康方面,由于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而郁郁寡欢,学生难以体验到人性潜能发挥带来的“高峰体验”。

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教案 篇3

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准备工作

1进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

2关于气质的心理健康辅导。

3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4制作辅导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自卑心理

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对话形象地了解自卑心理现象。

课件一:

自卑的心理现象

对话:

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诵比赛?”

乙:“我怎么能行啊!”

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这表现出乙缺乏自信,自卑。

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二、自卑的危害

课件二:

1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自卑心理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而告终,过于自卑等于自我毁灭。

既然自卑的危害如此之大,必须引导学生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三、消除自卑、培养自信

要消除自卑,必须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

课件三:

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由此画面引出心理学家关于大象的成长实验:一只大象从小就被一根不太粗的链子锁住,经过无数次努力都不能挣脱链子的束缚站起来。长大以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链子了,然而它不再去努力。即使链子放在身上不加任何固定,它也不会去努力。这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小时候每一次想站起来都站不起来,他就形成了自己不行的认识。

过去的行为结果告诉它自己不行。其实它现在行不行?

学生:行。

这就形成了自我认识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产生“错误的肯定”。这种“错误肯定”是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产生“错误肯定”的原因很复杂,对人来说,除了行为结果之外,还有他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不恰当评价和反应。

课件四:

产生自卑的原因:

1自我认识与真实自我之间存在差异。

2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被看得太神秘。

多数认为自己不行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行。使他们产生这种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看得太神秘,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20万人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智力特别高的人约占千分之三,智力特别低的人也约占千分之三,而绝大多数正常人的天赋都是相差无几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表现出来的智力和能力有较多的差异,这并非天赋的差别所造成,而是有多种原因的。有自信心、努力程度和方法等主观原因,也有环境、机遇等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起主要作用。因此,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没有自卑的理由。

道理虽是这样的,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肯定”和错误认识很难一下子改变,他们的影响也很难一下子消除,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努力,需要学习一定的方法。

(二)培养自信的方法

1端正认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一味与人比高低,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课件五:

凡·高的画《星光灿烂》

请同学们谈谈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到美吗?

学生:月亮、旋风、烈火、村庄、树林等;不美。

这时再告诉同学们这是凡·高创作的世界名画《星光灿烂》,因为它的调色技术很高超而被艺术鉴赏家们推为世界名作。画是由很多元素组成的,如:色彩、构思、形象、寓意等等,只要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突出就可能成为好作品。人和画一样,也是由许多元素构成,只要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出色就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准备做下面的训练活动。

2训练活动

课件六:

活动一:目光炯炯

要求:两人对坐,目光对视一分钟,轮流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态度肯定,大声说三遍。

继续对视,轮流请求对方做某事或借东西。一分钟内以各种方式要求对方,对方则反复拒绝。注意体会感受。

讨论提纲:

1说优点时每一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一次一次地遭到拒绝,心情如何?

3拒绝别人时有何感受?

4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你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学生:说优点时感到一遍比一遍自信;一次次地被拒绝,心情很不好;拒绝别人时,觉得对不起别人;以后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要尽力帮助别人,等等。

你拒绝别人时觉得对不起别人,别人拒绝你时他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当你一再要求他时,他可能会不好意思,如果你再坚持一会儿,他可能就答应你了。做事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课件七:

活动二:优点轰炸

要求:小组成员轮流被别人指出优点,每个人只对被谈论者指出一个确实存在的优点,被谈论者只允许静听,不必做任何表示。注意体会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

讨论提纲:

1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

2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3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你有何感受?

学生:被别人指出优点时感到很高兴;大家指出的大多数优点和我以前认识到的完全一致;有许多优点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这使我加强了对自身优点和长处的认识;指出别人的优点时,我会想这一点我不如他,应该向他学习,等等。

课件八:

培养自信的初级方法是:

1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和客观地认识自己。

2 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优点并积极发扬它们。

课件九:

“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能背下来。通过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罗伯特·安东尼”

集中注意于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是一种积极暗示,有利于成功。比如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时,如果看见路上有一块砖,常常会眼睛盯着砖,心里想着千万别撞上去,结果往往就会撞上去。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砖头以外的路上,心里想着一定要骑到没有砖的路上,结果大多不会撞到砖上去。这就是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的不同作用,罗伯特·安东尼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积极暗示。

学生:这段话说得虽然有道理,但也不能忽视缺点。在注意优点时,不能忘记克服缺点。

在培养优点时确实需要克服很多以往的不良习惯。请同学们双手交叉,看看自己是左手的拇指在上还是右手的拇指在上。然后请同学们用相反的方式交叉双手,大家有什么感觉?

学生:别扭。

要改变一个如此小的习惯动作都感到困难,要克服缺点、消除自卑、培养自信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努力。

课后活动

列出自己的每一条优点,天天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它们,坚持一个月,争取养成积极暗示的思维习惯。

幼儿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4

1.认识到生气原来是一个普遍现象,很正常。

2.知道生气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摆脱生气后的快乐。

3.分享几种简单、文明帮助他人和自己消气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PPT,气球和打气筒各一,背景音乐,纸、笔,折纸飞机的方形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绘本阅读中引出“生气”的主题

1.师:你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很开心,我真喜欢,但我发现小波今天有点怪,他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

2.结合PPT图片,讲述绘本故事第一部分——令小波越来越生气的三件事情。

师:演出的时候,奶牛突然狠狠地踩了小波一脚,让小波在台上差点摔了跤,丢了脸,真让他生气!但是他想想,能不生气就不要生气了吧,于是他在内心轻轻地安慰自己。如果是你,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呢?

师:小波就是这样安慰了自己,终于让自己不生气了。但是上课的时候,小波回答不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老师批评小波的时候,他的同桌居然笑话他,这件事情,让他无法原谅,不能忍受,他非常生气!放学的时候,妈妈让一个阿姨来接小波,一路上,这个阿姨不知道怎么回事,把车开得冲来撞去,非常危险,还差点撞到了路上的小动物,这让本来就已经生气的小波更加忍受不了了,他更加生气!

二、经验交流中发现生气的现象

师:你们有没有像小波一样,遇到过一些忍无可忍的、让自己非常生气的事情呢?都是一些什么事?

教师结合PPT进行归类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忍无可忍要生气,有的来自生活上,有的来自学习上,还有的来自和其他人的交往上。而且,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的事,不光你们会遇到,周老师也会遇到,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会遇到。

三、实验观摩中认识生气的危害和消气的必要

1.师:一个人一直生气,总是生气,好吗?为什么不好?幼儿结合经验讲述。

教师小结:原来,生气有那么多的坏处。

2.借助气球实验来感性理解充气与释放的过程。

师:我们的身体就像这气球,本来好好的,但是遇到不高兴的事就生气,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生气,遇到不满意的事还生气,身体里的怒气越来越多,再生气下去的话,我们的身体会怎么样?

师:这可怎么办好?快来救救我们的身体!我们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让自己消消气,把身体里的怒气一点点赶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原来的健康。

四、讨论、寻找消气的办法

1.就小波踩花的发泄方式进行讨论。

师:小波可不想让自己的身体被气炸了,他听了你们的建议以后,决定赶紧去想办法消消气。他打开家门,看到门口的一排花,就走过去,哼哼哼,用力踩了一朵,哼哼哼,又用力踩一朵,就这样踩了一朵又一朵。你们觉得他这样的消气方式好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样的消气办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伤害自己,一点都不好。

2.小组讨论各种摆脱生气找回快乐的好办法。

师: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小波,帮他想一些既方便又文明的消气好办法呢?

师:两个好朋友一组好好讨论,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好办法画下来。画好马上送上来,老师给你们贴到黑板上。(幼儿分散讨论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分享各种消气的办法,体验成功消气的快乐

1.集中后请各组代表上来介绍好办法,然后选择3~4种有代表性的好办法表演。

教师结合PPT小结:原来帮助别人赶走怒气、找回快乐的办法可以是带他吃点好吃的、看点好看的、听点好听的、玩点好玩的。

2.把这些好办法拓展到自我消气的运用。

师:小朋友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瞧,现在的小波在大家的帮助下怎么样了?(出示PPT中小波开心的笑脸)

师:这些办法可真好,这些办法除了可以帮助小波,还能帮助其他人吗?能不能帮助你们自己消气呢?谁曾经在自己生气的时候,用“吃点好吃的”这个办法帮助过自己?

3.再次分享消气的好办法。

师:你们跟我分享了那么多好办法,我也想出了一个既方便又文明而且还很特别的好办法,就是用一张纸来帮助自己消消气。我把心里最最生气的事情画在了这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折成了一架飞机,让这架飞机来把我的怒气带走。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幼儿桌面操作)

活动延伸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二、教材分析

《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

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5分钟)

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写出5个我是一个XX样的人。(1+5分钟)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我是谁?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不善表达的人。

2、游戏:①将纸收齐后放到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4分钟)

师小结:a.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了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b.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

(三)别人眼中的我(18分钟=5分钟+8分钟+5分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己的认识、了解总有不全面的地方。听听别人的意见,你对自己会有新的认识,会有新的发现。心理游戏“戴高帽”

方法:请一位成员坐在团体中央,然后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世....),全组进行表扬,优点轰炸。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所观察到的,哪些是不觉察的。每个成员到中央戴一次高帽。(实事求是评价)(先找一位同学演示一遍,再分组进行)

规则:

1)必须说优点。

2)夸别人优点时态度要真诚,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3)参加者要体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别人的人。

(四)巩固提高自信心《掌声响起来》(5分钟)方法:学生试想,十五秒可以鼓掌几下。然后进行比赛。讨论:设定可能实现的目标才能成功;对自己正确的计划,就可以自信而勇敢的实现目标。正确评估自己,可以更自信,更成功。

五、教师小结(2分钟)

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教案 篇6

团体名称

一 团体名称(主题)及目标

为了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我们设计了此团体人际关系的辅导方案,希望通过该方案达到班级成员关系更加融洽,增进成员间相互认识,增强亲切感和归属感,形成坚实的团体凝聚力,为以后的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二、团体对象: 南昌大学

三、团体规模:

四、团体地点: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准备

1、说明团辅的主体是同学们而非领导者

2、大家积极参与到团辅中,用心体会,重要的是大家在游戏中的受到的启发

3、请大家关掉手机或将手机调成振动的

七、活动方案设计:

在团辅正式开始前,领导者先进行一些相关情况的介绍。介绍自己和协助者。简单说明团体心理辅导。缩小包围圈

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包括你自己。

2.让每个队员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膀上。3.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是大家要一起向着圆心迈3大步,同时要保持大家已经围好的圆圈不被破坏。

4.等大家都搞清楚了游戏要求之后,让大家一起开始迈第一步。迈完第一步后,给大家一些鼓励和表扬。

5.现在开始迈第二步。第二步迈完之后,你可能就不必挖空心思去想那些表扬与鼓励的词语了,因为,目前的处境已经使大家忍俊不禁了。

6.迈第三步,其结果可能是圆圈断开,很多队员摔倒在地。尽管很难成功地完成任务,但是这项活动会使大家开怀大笑,烦恼尽消。

讨论交流:大家在迈第三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当有人快要被挤出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们认为要做成功这个游戏我们应该怎么做?

你戳我爆

1、请成员在一分钟内找个同伴,手拉手坐在一起;

2、请每组的两位同学比比看,指甲长的为A,短的为B。让A去挑选一个充好气的气球,给B发一条绳子和一根牙签。

3、B用牙签戳破气球,但不能将气球戳爆。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礼品。

4、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5、主持人总结:“气球两端较松弛,表面张力小,所以不容易破;中间绷得紧,表面张力大,所以容易破。”

“这个物理原理和人际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时,你千万不要触碰对方的紧张面。例如,有的同学家境贫寒或个子很矮,很不乐意别人谈论自己这一点,你就要避开这个话题,否则,容易像牙签戳气球一碰就爆,引发反感、争吵甚至打架。反之,你可以找对方松弛的一面去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打好气的气球12个,牙签数根,小礼品2件

合力吹气球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场地:不限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2.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夫妻双双把家还

准备:十个气球 游戏规则:我们邀请十组男女选手上台,手手相联,背背相对,齐心协力把夹在背上的气球,从起点运到终点,以用时最少者获胜。让我们看看谁是最默契的夫妻拍档。手挽手,背靠背从起点到终点运球,比速度。

人椅

游戏规则:

1所有的学员都应该围成一圈,每位学员都应该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学员的肩上; 2听从训练者的指挥,然后每位学员都应该徐徐坐在他后面学员的大腿上; 3坐下之后,培训者可以再喊出相应的口号,例如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4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看看那个小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获胜的小组可以要求失败的小组表演节目; 相关讨论:

1在这个游戏中,你的精神状态是否是一直如一的,还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2如果产生懈怠心理的话,会对游戏的进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总结:

1阻碍这个游戏成功的一大敌人就是产生懈怠心理,认为有这么多的人一块做游戏,自己稍微少使点儿劲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殊不知如果大家都这样想的话,“人椅”是绝对建不成的,相反大家可能会一起摔在地上;

2同样在集体工作中也是一样,作为团队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帮助团队工作的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使得大家都获利;

团辅反馈表

1.请用一句话表达今天参加团辅的感受。

2.在本单元中哪个人或是哪个游戏环节给您印象最深?为什么?

3. 在此次团体辅导中,您有什么收获?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石河子市某中学初中三年级某班目睹同班同学突遇车祸身亡的学生, 共54名。某周四中午该班级一名学生突遇车祸身亡, 同学们目睹事发过程, 事发当天整个班级成员出现哭泣、不安、难过、自责、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 不能正常上课。班主任立即联系心理学工作人员, 对该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在问卷调查前, 分别在学校的协调下获得家长与学生的知情同意。本研究发放问卷54份, 排除4份不完整问卷, 实际有效问卷为50份。年龄13~16岁, 平均 ( 14.26±0.66) 岁。男生27名 ( 54.0%) , 女生23名 ( 46.0%) ; 汉族47名 ( 94.0%) , 少数民族3名 ( 6.0%) 。

1.2工具

1.2.1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 (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 PCL-C) [9]

该量表共17项, 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级评分, 总分范围为17~85分, 评分越高表示PTSD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总分>38分则为PTSD症状筛查阳性[10]。包括3组症状群: B组 ( 反复创伤性体验症状) 5个条目, 1条及以上阳性判B组为阳性[11]; C组 ( 情感麻木与回避状) 7个条目, 有3条及以上阳性判为阳性; D组 ( 警觉性过强所致易激惹症状) 5个条目, 有2条及以上阳性判为阳性。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12]。

1.2.2汉密顿焦虑量表 (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13]共14个项目, 采用0~4的5级评分法, 分别对应无症状、轻、中等、重、极重。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 超过21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 超过14分, 肯定有焦虑; 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 低于6分, 为没有焦虑症状。

1.2.3汉密顿抑郁量表 (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14]共24个项目。采用0~4的5级评分法, 分别对应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总分超过35分, 可能为严重抑郁; 超过20分, 可能是轻或中等程度的抑郁; 低于8分, 表示无抑郁症状。

1.3团体心理干预方法共分为5个部分, 即建立关系 ( 干预者自我介绍, 介绍活动目标。进行生命意义的讲解及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故) 、宣泄情绪 ( 鼓励同学们采用诉说、哭泣等方式充分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 心理干预人员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共情) 、深度放松 ( 教授同学们进行放松训练, 消除躯体紧张感及不安感) 、解除遗憾 ( 设计解除遗憾、迎接新生场景, 同学们与离去的同学遗物———书包进行一次临终告别并书写哀思寄语, 完成其残缺的心理事件) 和调整应对方式 ( 调整认知结构, 区分不合理认知, 讲解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问题, 以成员分享和干预者教授的方式使成员掌握对负向情绪体验和消极生活观念的应对技巧) 。每周2次, 每次1.5~2 h, 共3周5次, 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完成。团体心理干预者2名, 均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心理学临床应用研究方向硕士, 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实践培训, 具有一定的团体咨询经验。

1.4问卷填写研究对象于干预活动前、干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均集中在教室填写问卷, 全部问卷由心理测量人员以团体的形式指导填写, 对个别有问题者进行一对一解答, 当场统一回收问卷并编号。

1.5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 3.1双录入;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 ±s) 、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 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数进行统计描述, 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L-C量表各症状群得分比较干预前, 8名学生 ( 16.0%) PTSD症状筛查阳性; 干预1个月后, 2名 ( 4.0%) PTSD症状筛查阳性; 干预3个月后, 4名 ( 8.0%) PTSD症状筛查阳性; 干预6个月后, 1名 ( 2.0%) PTSD症状筛查阳性。团体心理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PCL-C量表B, C, D组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1) , 见表1。

注:t1值为干预后1 个月与干预前比较, t2值为干预后 3 个月与干预前比较, t3值为干预后 6 个月与干预前比较。* P<0.05, **P<0.01。

2.2 HAMA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干预前、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超过7分 ( 可能有焦虑) 分别为11 ( 22.0%) , 12 ( 24.0%) , 10 ( 20.0%) , 4 ( 8.0%) 。1个月后与干预前HAMA总分及躯体、精神因子得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 3个月、6个月后与干预前HAMA总分及精神因子得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1) 。见表2。

2.3 HAMD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干预前、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超过8分 ( 有抑郁症状) 人数分别为4 ( 8.0%) 、3 ( 6.0%) , 3 ( 6.0%) , 2 ( 4.0%) 人。干预前、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HAMD得分最高分均 < 20分。干预1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3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迟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认识、迟缓、睡眠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1) 。见表3。

注:z1值为 1 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z2值为 3 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z3值为 6 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P<0.01。

注:z1值为 1 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z2值为 3 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z3值为 6 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 P<0.05, **P<0.01。

3 讨论

在干预前, 本研究对象亲眼目睹了1名同班同学车祸身亡发生过程, 16.0%的初中生出现了创伤后应激反应阳性症状, 与既往对灾难后青少年PTSD的发病率范围 ( 9.4%~95.8%) [15]一致。在3组症状群中, B组 ( 反复创伤性体验症状) 阳性率最高, 其次是D组 ( 警觉性过强所致易激惹症状) , C组 ( 情感麻木与回避状) 最低, 与向莹君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22.0%的初中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8.0%的初中生出现抑郁症状, 可能是因为创伤事件影响了目睹者的焦虑、抑郁水平[17]。可见目睹同班同学突遇车祸身亡会给初中生带来创伤后应激、焦虑及抑郁症状。

干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 在PCL-C总分及B组、C组、D组3组症状群得分较干预前均下降, 与汪智艳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焦虑症状上, 干预在短期内 ( 1个月) 降低焦虑各症状效果不明显, 但在3个月及6个月后焦虑总分及精神症状均下降, 干预的效果明显。在抑郁症状上, 干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降低抑郁总分效果均明显, 3个月后迟缓症状、6个月后认识、迟缓、睡眠症状下降效果显著, 与蔡军等[19]研究结论一致。

初中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理论

1、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这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重要性,很多业界人士也开始针对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展开研究,部分初中学校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应用于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尤其是有助于初中班级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性。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个人日后的幸福感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若是能够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工作,相信会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自信心并树立乐观的态度。

2、相关理论依据。

第一,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地实质性的困难,同时要更为注重学生个体积极力量的培育之上。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能够激发初中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提升其自信心,积极自我的心理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初中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学团体辅导;其次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其将会极大地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

第二,辅导理论。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依据的是辅导理论,其是新兴的应用型心理学的一大分支,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辅导咨询,通过咨询和解答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困难的同时也起到了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学辅导工作。

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作用

1、积极自我和积极关系。初中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团体辅导的工作当中,在活动中释放自己、提出内心的疑惑,从而积极地调整心态、正确地面对困难。班级之间要积极进行交流并且开展一些有益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自我描述”、“优点轰炸”、“天生我才”等。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地看待自己并找到自身优势,通过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着积极乐观心态的班级,其在学习的态度上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都会有很多的提升,学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师班级管理减少了很多负担。其次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和交流,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的效果,这便更加有利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

2、积极适应。积极适应指的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能够迅速地接受新环境,在学习新的知识文化逐渐习惯初中教学模式。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心理学辅导活动中,可以积极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内心,与他人进行交流、增进理解,于此同时学生也逐渐能够接受新的环境和氛围。学生能够积极地、快速地适应新校园生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会轻松很多。

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不是简单的理论加总,而是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即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当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学校这三方的力量,不断开展积极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和健康心理的快速形成。

1、形成良好的班风及促进师生交流。在积极开展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时应充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学校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时应将学生的困难和矛盾融入到其中,开展知识和竞赛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班风的形成。同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辅导和帮助的角色,因此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若是能够积极地促进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时,要促进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心声,尤其是在活动之后要开展自我分析和感悟。

2、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心理学与团体辅导的相互配合,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即在相应辅导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决。

3、培养“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的建立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要。教师不仅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教师应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四、结语

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需要初中学校和教师给予充分的重视,不仅要紧密结合相关理论与依据,同时也要加大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班级管理必须要充分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要充分结合相关理论和依据,不断促进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的开展并建立起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工作作为日后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 林朝阳. 第三方物流嵌入全球供应链的动因、作用与协同管理机制[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4:94-96.

[2] 成榕,王志宏.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3:178-179.

[3] 叶一舵.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 屠建平.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收益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 武士利. 越南初中生学校恐惧心理问卷编制与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 叶红萍,陆伟.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策略[J]. 职业教育研究,2012,08:54-56.

[7] 吴琼靖. 积极心理学下团体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J]. 学理论,2014,12:178-179.

初中生生活压力团体辅导计划书 篇9

〔关键词〕团体辅导;初中生;生活压力

【团体名称】在压力的作用下,绽放朵朵金色花

【团体性质】封闭性、结构性

【成员对象】初三学生20人,男女各10人

【团体次数】5次,每次60分钟

【辅导理念】减压辅导是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压力,二是如何减轻压力。根据心理压力理论,个体自我减轻压力良好者,在生活行为上将会获得成功;自我减压失败者,将会在生活和工作上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以致失败。现今中学生生活在压力的围城里,面对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学业成就各方面的压力,自我减压已经成为中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技能。自我减轻心理压力主要来自生活中对自我的了解和身心放松。

【辅导目标】

1.正视生活压力,寻找生活压力源。

2.探究自我减压技巧,拥抱压力。

3.自我接纳与自信,促进自我成长。

第一次团体活动——相逢是首歌

【活动目标】

1.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安全、友善的团体气氛。

2.澄清团体目标,了解成员参与动机和对团体的期待。

3.建立团体规范,促成团体的共识和默契。

【活动材料】大白纸3张,彩笔若干,油性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如何记住特别的我(10分钟)

活动规则:给大家3分钟时间,思考如何用创造性的方式介绍自己;然后请每个人用1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要求每个人在自我介绍的最后必须教大家“如何记住我”。

二、糖块分组(3分钟)

教师事先准备好两种颜色的糖果20块,然后将糖块抛给成员,拿到相同颜色糖块的人组成一组。

三、我的团队我做主(20分钟)

活动规则:要求两个小组用10分钟的时间给自己的队伍起一个响亮的队名,设计一个logo,编几句队歌,每个队集体摆一个pose。以最快的速度选出一名队长,队长将负责小组的具体事务。然后每组有5分钟的时间向大家展示队名和logo,并喊出自己的队名,唱出自己的队歌。

四、我的期望(10分钟)

1.向成员分发卡片并填写。卡片的内容是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期望,然后相互分享,让成员根据分享后的感受总结,最终形成完整的、有层次的目标,并贴到预设的“金字塔”上。

2.教师澄清团体目标、功能和主要活动形式与内容。

五、我们的约定(10分钟)

1.教师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意义与目的。

2.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大家举手表决,最后把讨论的规范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全体成员签名,并一起大声宣读团体规范。

六、总结(7分钟)

分发《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心得感受、建议。第二次团体活动——压力零距离

【活动目标】

1.了解现实自我的生活压力事件和压力环境。

2.让成员宣泄自己的压力,协助队员开放自我,正视压力。

3.创造成员彼此关心、信任的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

【活动过程】

一、国王与天使(10分钟)

1.活动说明:发给每个人一张“国王和天使卡”,请每个人在卡片上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教师。教师收齐卡片以后,将全部卡片放在爱心纸箱里,请每个人抽取一张。告诉大家,你所抽到的卡片上的人,就是你在活动期间的“国王”,你是他的“天使”,在整个活动期间你要默默地关心他、帮助他。同时,在全体成员中,某个人也是你的“天使”,他也会一直暗暗地关心你、帮助你。但你一定不可以让对方发现你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活动结束的时候才可以寻找并公布你的“天使和国王”。

2.认识压力烦恼每个人都有,体验倾诉烦恼后的轻松。

二、问卷调查(30分钟)

1.完成问卷:两个小组队员围圈而坐,发放“初中生学校生活情况调查问卷”,请成员完成问卷,问卷生活压力包含9个因子,分别是同伴关系压力、学业成就压力、亲子关系压力、未来前途压力、师生关系压力、他人期望压力、学习负担压力、异性交往与恋爱压力、自我控制压力。队员在音乐《最近比较烦》中完成问卷,队员完成问卷后放在圈中央。问卷采用无记名式,只要求每个队员在问卷上作一个自己能识别的小标记,自己可以认领。请队员给问卷计分,注意不是自己的,如果是自己的,请和其他队员交换。每题事件“没发生过”记0,发生过“没有影响”为 1 分,“轻度影响”为2 分,“中度影响”为3分,“严重影响”为4分, 并累计总分。

2.分享

(1)累计总分即为生活压力现状,分数越高就表示生活压力越大。

(2)队员拿回自己的问卷,看自己的得分,思考:你对自己的生活压力了解吗?你是否能正视自己的压力,并和同学面对面交流?

三、旋转木马(25分钟)

1.活动规则

(1)全体队员围成两个同心圆,男生外圈,女生内圈。

(2)旋转对谈:音乐响起,请内外圈成员对谈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压力和烦恼,内圈先说,然后外圈说。音乐结束时,内圈成员同时向右移一位,开始新一轮对谈。

2.分享

(1)在活动中,你的表现及你的队员表现如何?

(2)当你真诚地开放自我,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客观压力事件及主观压力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

四、小结(5分钟)

(1)教师进行小结:金鱼悠然自得地在精致的玻璃缸里游来游去,它永远享受不到战胜风浪后的快乐。我们要正视生活中的压力,不逃避不畏惧,和压力为友。

(2)分发《心灵卡片》,要求每位成员写下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三次团体活动——拥抱压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压力产生的原因。

2.成员积极面对压力,把压力降到最低值。

一、传数字游戏(10分钟)

1.游戏规则: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每组队员又快又准确地传递数字。每组10人,分别站成一纵队,每组的最后一名队员是龙头,第一名队员是龙尾。领导者将一组数字告知龙头,数字可以包含小数点、根号、平方等。

数字由最后一名队员依次传给最前面的队员,传数字的过程中,不可以说话、对口型,不可以在对方的背上直接写数字,每个人只能通过手指在队员的背上敲拍等方式传递信息。小组成员必须向前看,不允许回头。只要发现违反规则者,必须重新开始。每个小组有10分钟的时间商讨方法。

2.分享

(1)游戏过程中,你的队友传递数字给你的时候,让你感觉模糊不清、产生困惑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2)当你看到另一组的队友传到你们前面的时候,你是否体验到紧张和压力?感觉如何?

(3)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传递数字?当人处在紧张激烈的压力情境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

二、情境观摩(15分钟)

雨荷,一名初三学生,性格文静内向,学习成绩优良。最近几天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扰着,愁眉苦脸,感觉很烦,静不下心学习。原来,最近班内局部调整了座位,雨荷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的同桌是一个外向、敏感、很情绪化的女生。这个女生写字的方式很特别,用力特别大,好像在跟谁赌气似的,用笔在纸上快速而有力地划,发出“哧啦哧啦”的声音,刺人耳膜。尤其是做试卷时,她直接把试卷放在课桌上就写,笔尖透过薄薄的纸张跟铁质的桌面交锋,发出很顽固执拗的声音,分散了雨荷的注意力。

于是有一天雨荷对同桌说:“你不要那么用力写好不好?”同桌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不满地“哼”了一声,埋下头去继续我行我素,而且从此以后,雨荷再跟她说话讨论问题时,她不愿意再搭理雨荷了。雨荷不想和老师说这件事,不想因为这件事把两人关系弄得很僵,但是同桌的举动影响了雨荷的学习,雨荷心里又急又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

讨论:如果你是雨荷你会怎么解决这个烦恼?

三、自我展示(20分钟)

每个小组把生活中你经历的压力事件和烦恼通过小品的方式展示出来,要求每个小组表演小品时要生动形象,主要把那种烦恼、压力的情绪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大家明白你的烦、你的愁。

四、分享讨论(10分钟)

1.看了成员的烦恼、压力展示后,你有何想法和感受?

2.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

五、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压力产生的原因、自我减压的方法,提供一些自我减压的技巧建议。

2.分发《心灵卡片》,要求每位成员写下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四次团体活动——放飞自我【活动目标】

1.释放压力,放松自我。

2.自我肯定,自我接纳。

【活动准备】

播放班得瑞的《日光海岸》《催眠的花园》,自制皇冠帽两顶,已完成问卷调查表。

一、戴高帽子(20分钟)

1.活动规则:10人一组,围圈而坐。请一位成员坐在圆圈中央,其他队员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外貌等)。被称赞的成员只允许静听,不必做任何表示。每个成员到中央时要戴一次高帽。游戏中,必须说优点,态度要真诚,要努力发现他人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

2.活动准备:两顶手工制作的皇冠帽。

3.分享:

(1)参加者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

(2)是否有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进一步认识?

(3)指出别人的优点时有何感受?怎样才能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二、放松训练(30分钟)

1.想象放松法(配乐)

找个安静的地方,舒适地坐下来,轻轻地闭上眼睛,慢慢呼吸,很深很深地吸气,开始数数,由10倒数至1,头部有意识地放松,逐次到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双臂、双腿„„逐渐进入一种有意识地重新塑造自己的氛围,使心中的烦恼、自卑、悲观的自我越来越远„„让一个充满自信、热情、富有魅力的形象走进内心。此训练要连续多次进行,养成习惯,便会达到自我放松。

教师在给出上述指导语时,语气要柔和,语调适中,节奏要逐渐变慢,配合对方的呼吸。指导者也要具有想象力,使语言指导具有形象性。

2.分享:放松的感受和体会。

三、放飞压力(5分钟)

让成员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压力问卷折叠成纸飞机,然后大家一起站起来,放飞纸飞机,放飞压力,让这些烦恼和不快渐渐远去。

四、总结(5分钟)

分发《心灵卡片》,要求每位成员写下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五次团体活动——珍重再见

【活动目标】

1.领导者、成员分享参加团体的体会、感悟。

2.结束团体,团体成员相互祝福、惜别。

3.评估团体辅导的效果。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我们是一家人》《友谊天长地久》《相逢是首歌》,成员填写团体活动反馈单、祝福卡片,纸笔若干。

一、穿越时空隧道(15分钟)

1.伴着轻柔的音乐,团体成员选择最舒服的方式坐好,闭上眼,教师逐一描述几次团体活动的大致过程,并分享总结感受和体验。结束后,成员睁开双眼,分享回忆四次团体活动中印象最深、最难忘的事情和经历。

2.成员填写团体活动反馈单。

(1)我觉得本次团体辅导活动的气氛是,希望以后能。

(2)在本次团体辅导活动中,我对(成员或活动)印象最深,因为。

(3)我的最大收获是。

(4)我对团体活动的建议是。

二、真情告白——寻找我的“天使”(15分钟)

1.让队员把祝福卡片赠送给默默关心支持自己的“天使”,感谢“天使”在这次活动中的关心与爱护。

2.每个队员在背后别上一张白纸,请其他成员每人写一句祝福的话和建议,以作留念。

三、大团圆(30分钟)

1.目的:通过身体的接触传递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与信心。

2.准备:空旷的房间。

3.操作:在团体最后一次活动结束时,教师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安静30秒。然后轻轻地哼唱大家共同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留下永远的、美好的、难忘的记忆。

【总结】

上一篇:耶鲁大学入学申请信英语作文下一篇:学习新小学生守则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