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精选9篇)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篇1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论文
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我来讲是一个十分熟悉的一个词语,主要原因是:我在所参加的机构里是做给涪陵李渊的小朋友做团体心理辅导的。我一直觉得这个活动十分的有意义,在愉快的氛围中给小朋友们做心理活动等,可以为小朋友们保持健康的心理。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
它通常包括一两名领导者和多名团体成员,由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或活动组成。
在团体活动中,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反馈,相互支持鼓励,增进成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增进成员对他人心理的认识,促使成员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良好行为方式,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和促进成员的人格成长。
抛开团体辅导的书面形式定义来看,其实我觉得,很多的时候,团体心理辅导是在玩游戏,演心理情景剧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对他人进行心理辅导,气氛不会过于沉闷。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相对于个别心理辅导,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优势如下:
1.发展与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一个人来说,社会性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团体辅导较之个别辅导能更有效地发展其人际交往能力。在团体中,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一系列互动,参与者可以观察、体验人际关系如何形成,人际沟通如何进行以及各种微妙的人际反应,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增进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增强归属感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当团体凝聚力形成并增强时,会让团体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员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要保持和团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会以团体为荣,爱护和保护团体的形象及荣誉,并且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去应付外界。这种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经验。
3.体验互助与互利
在团体活动中,成员一直在彼此帮助,互相支持,提出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分担相互之间的困难。每一个成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对别人很重要。对任何人来说,被需要的感觉是很重要的,这种体验使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欣喜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自信心。助人是快乐之本,受助是成长之源。来自于团体中的互助互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成员不仅可以在团体中充分感受,而且还会扩展到他们今后的生活中,使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和助人的行为继续下去。
4.发展良好适应行为
团体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在团体中,成员彼此提供行为示范,他们可以通过团体经验进行仿效性学习。在个别辅导中,来访者可仿效的只是咨询员一个人,在团体辅导中除了辅导者外,还可以有其他成员的行为可以模仿和参考。团体辅导能够给成员提供接受反馈的机会,团体中他人的建议、反应和观点往往是很有价值的。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成员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团体的反馈比之个别情境的反馈更有冲击力,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发展适应行为。
5.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
在团体辅导中,信息和资料的提供是辅导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辅导者之外,成员之间也常常传递资料,如就业信息,社会资源等。团体成员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对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这种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无疑为团体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开启了他们的思路,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6.“和别人一样”的体验
在团体中成员通过经验与感受的分享,产生“和别人一样”的体验。当个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会把自己的问题看得很独特,于是会感到恐惧、无助和失望。在团体中他们发现别人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他们不再会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可怜的人,孤单感减少,同伴感增加,他们也因此矫正了个人错误的看法和假设。由此,他们不仅会降低自卫心理,而且还会彼此认同与关注。
大学生处于充满新任务、新挑战的成长期,孤单感尤其严重。在这一阶段,在许多矛盾冲突和自我怀疑的挣扎中,他们往往以为自己的问题很特别而感到孤单和彷徨。通过团体辅导,他们会有很多机会在分享过程中经历伙伴感和获得认同,这对他们战胜成长期的困扰,具有很大的帮助。
7.探索与自我成长
团体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温暖、支持的团体氛围,使个体处于一个比较安全与温暖的情境中,因此很适合培养成员积极面对生涯的态度,积极地评估自己的价值观,使自己更为成熟地接受挑战。
但同时,团体心理辅导亦存在不足之处,如:
1、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
2、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3、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4、某些个人隐私,在事后有无意暴露的可能
5、对辅导者要求高,否则会给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6、极端内向者不宜参加
团体心理辅导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台湾学者黄惠惠认为,团体是由人组成的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命的成长历程。团体发展过程大致经有定向阶段、冲突阶段、整和阶段、成效阶段和巩固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任务,而每一个阶段都是相互相成的,不可或缺。
在学校中,团体心理辅导可应用于不同的方面,如:学业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环境适应辅导、升学择业、危机干预等等。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形式,在大学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的心理困惑,更甚者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适时开展一定的团体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让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篇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团体咨询的良好效果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并很快为许多有识之士运用于社会团体和企业乃至学校教育。八、九十年代后,国外许多大学已把之纳入学校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国内八十年代后期,个别人开始学习、研究此类课题。1991年清华大学樊富珉举办“团体咨询培训班”,1996年编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团体咨询的理论、方法、技巧,开始并推动了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学生人际交往训练及对神经症等学生的治疗等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方面,且多为短时间内集中训练。结合心理学教学,用之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探讨还极少。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地改变人的思维及人格等因素,已为很多研究所证明。本研究探讨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更好的将二者结合,探讨并证明团体咨询方式是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方便、切实可行办法。我校在黑龙江省“十·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团体咨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把团体辅导应用于大学生社团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实验就是在我们应用于大学生社团活动中的进一步推广研究。
二研究采用的方法
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人才培养、普及推广相结合等方法。
1理论研究
不断学习团体咨询的理论、方法,查阅、研究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检索了“学术期刊网”2001年~2010年所有有关团体辅导的研究,相关的实验研究已有几十篇,其中部分为团体治疗小组研究。总体而言,团体咨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实验研究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实验,研究对大学生思维能力、情绪调适、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自信心等人格因素的影响;结果主要由心理测量、通过16PF等量表进行定性、定量的对比评价,形成实验报告、论文。还进行以团体心理咨询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和开展以团体心理咨询为主的大学生心理社团活动。
(1)基础实验研究
实验效果的评估是核心与关键之一。我们选择了以“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16PF)”、“团体训练自我评定量表”、“团体训练他人评定量表”、“个人评价问卷(PEI)”、投射测验——自画像为主的评估工具。
(2)“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16PF)”
分别对四届我校大学生实施16PF测试。16PF使用华中师范大学戴忠恒、祝蓓里1988年修订本,施测前给予统一指导语,施测后原始分的统计采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PES项目组的“心理测量工具箱2.0版”,检验用MicrosoftExcel软件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由此对16PF常模比较修订,为实验研究的16PF测量做参考基础。
(3)团体咨询实验研究
从2008.8~2010.7两年时间,我们对我校本科生共进行了四组团体辅导实验,分别为:2008.9~2008.12:07级中文、计算机专业16人;2009.3~2010.7:07级文秘、计算机专业15人;2009.9~2010.1:08级文秘、计算机16人;2010.2~2010.7:03级中文、计算机18人。
其中一组的详细实验方法如下:
①实验对象为本校07级本人所教心理学课的大二学生,中文、计算机专业,先说明小组活动,请大家自愿报名,把报名的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6人。时间2008.9.1~2008.12.29.
②实验方法是结合本人的心理学课的教学,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运用团体心理咨询小组训练的方式进行实验。主要由心理测量,通过“卡特尔16PF人格测量”(16PF)、绘画投射测验、自我评定和他人评定量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团体训练自我及他人评定量表,参照樊富珉等人设计的量表,做了个别修订。绘画投射测验,请学生以“自画像”的形式表现自己,结合“15个自我”进行。
③实验内容参考团体咨询及相关的小组训练的有关资料,根据对大学生思维习惯、创造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意识、自信心、内外向、情商等人格因素的影响,设计选择教学内容,名称为“个人心理成长小组”;教学形式为游戏、活动、讨论等小组互动的团体咨询形式;每次的活动内容结构设计基本包括热身活动、以活动——认知探索为主及以情境-认知探索为主的三个部分。每周一次(周三晚6:00~9:00),实际进行14次。
(4)实验结果
①16PF测量统计结果
经统计检验,实验组成员在“稳定性”和“恃强性”二元人格因素上,变化差异显著;在二元人格因素“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上,变化差异显著,见表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
由16PF的人格因素的具体内容看,说明实验对象的人格因素向着积极、成熟、合作、自主、自控、进取的方向变化,且变化显著。
②团体训练自我及他人评定量表统计结果
在所评定的10个项目上,自我及他人评定均为积极的变化,且变化显著。自我评定的变化平均分为+3.58,他人评定的变化平均分为3.72,见表2。
结果显示,实验成员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认知及体验的成长,部分成员变化明显。
④问题讨论
16PF是较科学、全面的人格测量工具,就每个因子看,如果变化超过二个标准分,就可以认为被试有了显著变化。如果单独统计实验成员个人的变化,我们发现,多数被试的多个人格因子,均有超过2个标准分的变化,所以其具体实验效果就大多数被试而言,应该是更为显著的。
团体训练他人评定量表发出48份,收回48份;团体训练自我及他人评定、绘画投射测验,均未设对照组;绘画投射测验不易量化,比较相对困难,均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完善。
团体咨询的实验效果,如何更科学、有效的评定?这也涉及到大学生人格素质的评定问题,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
⑤结论
团体咨询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诸多方面有积极、明显的影响作用,个别大学生人格特质改变显著。作为心理学教学的辅助形式,乃至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团体咨询以小组游戏活动、讨论、体验等训练方式为主的教学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影响作用,显著优于以学科教育及讲授为主的普通心理学教学。
三研究的意义
团体辅导是一种新内容及新形式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通过特殊设计的团体活动,使成员认识、体验自我及他人,尤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具体体现于心理学教学的辅助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相关选修课的教学、大学生业余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大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及教育等组织活动方面,均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实践推广中,我们努力致力于发展性团体咨询理论方法在高校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和大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实践运用,初步形成体系。一是结合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及选修课进行的教学研究及应用;二是提高大学生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的团体辅导水平;把团体辅导方式应用于学生工作和学校教育;三是应用团体辅导的方式,以各个班级的大学生心理委员为核心,建设大学生心理互助团体,挖掘大学生团队自身本有的能量,逐步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EdE.Jacobs.洪炜等译.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吴武典.团体辅导手册[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1.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陈秋燕.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在心理素质训练课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Dec.2003,12.
[5]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Dec.2003,4.
[6]周叶露.试谈团体辅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7]谭亚莉.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4.(S1).
[8]邓丽芳.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9]曹静.团体辅导与学生成长[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 (03).
[10]鄢呈玥,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篇3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教育;实践探索
进入大学以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怀揣梦想,对未来充满着向往与期待,希望能够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然而,远离父母和家人后所面临的全新生活环境也极易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既有对新环境的适应较慢,也有人际关系交往中的障碍,更有面对就业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困扰。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抑郁心理,对未来发展产生迷茫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这也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积极探索。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
团体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主要应用于团体情境下,具有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双重功效。以教育、职业辅导、社会交往或个体发展为标准进行划分,不同团体辅导也呈现出不同特征,具有各自不同的工作重心。总体来说,团体辅导强调对个体情感、思维和行动的综合考查,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成员间自由互动交流,鼓励成员自行决定对问题的目标定位和解决方案,无需进行深度重建人格,更加关注与个体毕业相关的自我潜能挖掘,具有发展性。在必要的情境下,团体辅导也会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共情手段,营造一种轻松、愉悦、信任的氛围环境,让个体通过倾听、交流和合作来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此,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反映”“澄清”“角色扮演”和“解析”,教师在此过程中多以辅助角色出现,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和合作,并能积极有效地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二、应用团体辅导开展大学生心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1.团体辅导与知识讲解完美融合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也导致在广大学生当中流传着一句话:“毕业就是失业。”当然,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部分学生的激情与斗志,以更加激昂的精神状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会给部分成绩较差、意志较弱的学生带来畏难情绪,甚至会被这种压力所击垮,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心不在焉。针对这一现状,很多大学辅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充分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将团队辅导引入大学心理课堂教学实践,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实现对现有课堂教学知识的深度拓展,充塞并活化课堂知识,让学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积极传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正能量。当然,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也应与课堂知识教学相一致,结合后者来设定团体活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点,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2.团体辅导有助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旺盛斗志与激情的群体,对各类活动的参与热情度高、积极性强,因而有别于传统教学实践的团体辅导活动在形式上也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参与。团体辅导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对新环境的适应与体验,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协作交流,都有助于广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在与各类主体相关心理辅导活动中,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仅个体自身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更能帮助他人建立信任感,以团体辅导活动中的“信任背摔”为例,要想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伙伴的压力,就要我们建立彼此间的信任,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保持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再以“同舟共济”为例,每个人都要牢记团队的愿景与目标,在团队利益面前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当进入沼泽地的时候,也必须秉承“一个也不能放弃、一个也不能抛弃”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收获团队协作所带来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3.有助于引导团队成员的自我探索
将团体辅导应用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在互动交流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辅助引导角色,学生才是开展团体辅导教学法的主人翁,才是活动的真正参与主体。课堂交流活动在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有集体之间的互动,也有个体之间的互动,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开放的互动交流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生活、学习、情感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游戏的形式释放出来,得到身心上的缓解与放松,并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借鉴学习他人的长处,在自我探索中不断完善调整自己的认知,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主动、自主的行为习惯。
与传统的心理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团体辅导教学方式在形式上更为活跃,在寓意上更为新颖深刻,并能引起广大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参与,本文在介绍团体辅导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积极功能,希望借此推进其在大学生心理教学实践中的更好应用。
参考文献:
[1]钱利清.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战线,2011(9):123.
[2]李明.“团体辅导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初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6):60-65.
[3]方金荣.浅析心理团体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的效果与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1(1):55-57.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团体心理辅导 篇4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我校的教育实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团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有效,有以下四点理由:学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情绪、学业、生涯发展、性、自我认同等重要发展课题的辅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完成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目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有:性质——教育性;重点——满足一群学生的共同需要(同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情境——班级全体参加。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发展性功能:完成该年龄阶段青少年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
2、预防性功能:预防该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3、矫治性功能:对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给予纠正。
四、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
1、要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2、一视同仁的爱心;
3、要有专业精神。
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注意的事项
(一)精心营造和维护团体辅导氛围
1、良好的辅导氛围的要求:信任、安全、真诚、坦率、合作、互动、活跃、有序。
不良辅导氛围的表现:紧张、防卫、调侃、迎合、应付、涣散、呆板、无序。
2、氛围营造的技巧:做好热身活动;设计好开场白;设计好第一个活动情境(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与可探讨性);注意座位的排列;不要因多余的环节中断已经形成的氛围。
(二)灵活控制活动过程
1、设计好活动板块。
2、控制讨论的时间。
3、及时制止调侃或语言攻击,保护学生心理,使学生免受伤害。
4、讲清游戏规则、讲清楚活动细节、指令明确。
5、问题具体,少而精。
(三)让学生“动”起来
1、与一般的心理讲座相区别。
2、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中。
3、教师要先“动”起来。
4、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注重从情景体验出发
一般以心理剧表演、小品、案例分析、心灵日记、辩论等形式呈现。场景模拟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的同感。角色扮演(心理剧)或小品要有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专注投入。
(五)促进学生主体自我发展
操作上要提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
1、确保每个学生都被辅导教师注意到了。
2、教师讲得不要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3、调动好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
(六)辅导教师要易被学生接受
1、良好的个人素质——亲和力、自信、真诚、举止得体。
2、得体的语言——亲切、诚恳、简洁明确、鼓励性语言。
3、一定的组织能力——当机立断、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周密思考。
中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不同。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闭锁性、动荡性与社会性。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
2.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目标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心理成熟的成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而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青少年按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也就是尽早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3.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而中学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学校、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考试焦虑;学习负担造成之紧张;师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性知识缺乏;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可见大部分问题涉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关系。又如学生厌学、逃学问题行为的出现,初看是社会因素(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实际上还是由于教育因素(有的教师偏宠好生、歧视差生,教学方法的死板又使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还施加压力、加码)与家庭因素(家长、教师的读书无用论或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学生不胜负担,对学习恐惧)所致。学校心理咨询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开展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4.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方式方法不同。
中学生由于自主力差,经验较少,自我观念没有成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或不知如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而特别要注意指导与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心理预防的基础上,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中学生才会主动意识到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咨询指导。心理指导的工作还要推广到教职员工及家长的范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意识到孩子们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会督促他们找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亲自带他们去共同接受集体咨询或家庭咨询。同时,在咨询指导时,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5.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对咨询工作者素质要求不同。
教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一般咨询人员应有的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与解除心理负荷、改善当事人认知结构的技能,而且要熟悉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并且有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故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教师及政工人员或行政干部担任此职更为合适的。
6.中学生心理咨询要采用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密性、交友性、认知性、启发性、整体性、明确与委婉相结合、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治疗与咨询相结合等原则)。
7.心理咨询宜个别进行,不能围观旁听。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转变健康观点及教育观点
学生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应纳入到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中。教育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率,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衡量教育工作的片面标准,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班级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指导原则,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开展行之有效的学校心理卫生教育。
二、辅导员与受辅者在精神上的协调一致
辅导员与学生应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从中小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帮助他们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同时教师应注意克服对心理辅导有损无益的过分同情与怜悯的心态。
三、辅导员要尊重受辅者的人格
辅导员对受辅者人格的尊重,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接纳。辅导者要给受辅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关心。辅导员要使受辅者重新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改变现状的动力。
3.专注。辅导者要专心倾听受辅者的心声。
4.平等。辅导员要和受辅者之间平等地互相谈心、切磋、协商,杜绝“我教你听”的说教或命令方式。
5.信任。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受辅者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
四、辅导员对受辅者应以诚相待
辅导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受辅者才会信得过辅导员或班主任,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五、辅导员应对受辅者的隐私注意保密 受辅的学生坦诚地向辅导员倾吐心声,寻找帮助,辅导员应注意保密,不能轻意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作为新闻传播,或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学生的材料等。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5
——“心”的开始
活动主题:“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2级物理学二班第四组成员
活动场地:成龙校区教室
准备材料:七巧板两副
活动时间:15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游戏
两个人一个小组。一组作为传递人员。每一组拿一副不完整的七人员巧板,作为传递人的那两个人拼成拼的图案分为五百分,每一组的人按图案不同,得的分值不同,每一组有自己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除了传递人员。其他人都不可以动
过程中,做出每一组的任务表。过程中,不能让其他人看见对方的任务表,最后揭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人先将自己这一组的任务进行分析。再将七巧板进行合理分配,分就比较高,活动展示了团队沟通合作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三、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设计人:林筱竣
团体心理辅导心得 篇6
在还未接触团体心理辅导之前,一直以为这样的团体辅导活动只是大家聚在一起玩玩游戏,熟悉熟悉。以为是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然后大家就能打破隔阂,成为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团体。
然而直到真正开始进行团体辅导活动,真正开始融入团辅活动时,才发现团辅并不是如我之前所想的那样,至少,并不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活动就能让整个团体完全凝聚起来,而是要通过多次的活动,长时间的较亲密接触才能达到我以前所想的目标。
记得初次团辅,是上午先上了理论课,由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团辅活动,包括理论介绍和动员大会,以降低我们对团辅效果的过高期待。还说了在团辅活动中,希望大家能放开心扉,和大家一起分享内心想法。当时听见团辅活动并不能如我想象中的那样时,并且很是在意“分享心中想法”那句话,心里有些失望又有些害怕,但还是抱着期许的心态等待着下午第一次的团辅活动。
团辅开始时,首先进行的活动是“大风吹”。大家围坐成一圈,听完指令后开始按照指令进行活动。本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但因为有了惩罚项目,我也开始有些紧张起来。因我本身性格较为腼腆,不喜欢接受惩罚时要当着所有人表演节目,因此在活动开始时便完全集中心神,一听见指导语便动了起来。也鉴于此,我成功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当坐下来的那一刻,心里长长的舒了口气。不知道是因为自己不用接受小惩罚了,还是因为看见别人因没有找到位置而将面临小惩罚,竟然欢喜了起来。“大风吹”活动结束后,竟然生出一些意
犹未尽的感觉来。
接下来的活动依然是些小活动,如“相识接龙”、“互相按摩”、“马兰花开”等。进行“互相按摩”活动时,我看见有些同学因为需要按摩的是异性同学而有些顾虑,那时候我还暗自庆幸我附近的都不是男生,还小小的轻松了一把。然而接下来的“马兰花开”活动,因为规定的人数是七个,且队伍中必须得有男生。于是,我落单了。一个人在周围转了两圈,发现其他人都已经成功开了花,组好了队伍,而我再加入进去已是多余。那时候心中很是担忧,既担心只剩下自己一个,又担心最后剩下的人要接受惩罚,一时急的乱转。正当我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正好看见有一个队伍还差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那时候想也没想,拉着同样没找到队伍的一个男生就进去了。在那一刻,哪有什么不熟悉,哪有什么顾虑,只想着要赶快找到归属。而加入那个队伍之后,我笑了,笑的很开心,很轻松。
后来,我们几个人成了一个小团体。再后来,我们一起讨论着要给小组制定契约,要给小组取个霸气的组名等等一些琐碎的事,于是越聊我们小团体内气氛越热烈,以至于所有团辅活动都结束后,大家还是兴致勃勃、意犹未尽的。
在那个小团体中,我们为我们的小组取了“花儿与少年”的组名,意义着我们组内六个女生,一个男生。大家一起希望着我们这个小组能像花儿一样娇艳美丽,像少年一样生动活泼。为了贴合我们的组名,大家还一起喊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们就是这样红”这样带着青春的不羁的口号。看着组员们笑的如花儿一样的小脸,那时候感慨
颇多,甚至想象着我们的小组,能一直这样,开心的笑下去,坚持的笑下去„„
小组定下来了,记忆最深刻的是划拳选组长,以及后来划拳选观察员等等因为没有人主动而需要通过划拳选出一个人当作代表的时候。我对自己的领导能力不自信,因此期待着自己不被选上。然而事与愿违,所有需要划拳的时候,竟然都是我胜了,以至于这件事成了组内成员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被选上时,我很担心,怕自己不能领导大家一起前进,反而耽误了大家。但是看着大家信任的目光,我知道自己这时候不能退缩,于是暗暗给自己打气。虽然后来发现组内成员有比我能力更强的人,于是什么也没说,配合她一起管理着这个小组。那时候心中并没有怨恨,反而有一些感谢她,而且从她从容的面对所有事件的态度中学到了很多。也因为自己挂了组长的名而没有为小组办些什么实事,因此在后来的分享时,我反而说出了一些心里话。
八次团辅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是“建高塔”。建高塔顾名思义就是建一座高高的塔。只是在建高塔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不能说话,只能靠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我是通过划拳选出来的观察员,所以只需要及时记录小组成员的言行举止就行,并不需要参与建高塔的过程中去。
看着小组其他成员通过手势比划选定最后方案,看着成员们互相协作一起完成任务,看着成员们因为某一些细节而互相无声的笑着,看着小组内成员因为害怕时间不够而焦急着,看着所有的一切,不知
为何,想到了以前见过的聋哑人。他们也是这样,因为不能说话,因为听不见声音,只能靠着手势比划着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意思。那时候,心里酸酸的,眼睛涩涩的。尤其是在看见组内有成员因为其他人没有理解她的意思,而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心里更加酸涩。然而当最终组内的分歧最终因为理解而化解了,气氛也渐渐好了起来的时候,我看着他们无声的行动,心里终于好受了很多。
后来活动结束后,我仔细的回忆老师为我们准备这个活动的深意,大概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即使身有缺陷,即使一时不能被人理解,但最终还是能过去在,最终还是能绽开笑颜的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管面对什么,只需坦然的面对,仔细的想办法解决,不管是什么人,最后都能如高塔一般,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傲然的立在高处„„
对于我一直有些抗拒的分享,最终让我决定说出我的烦恼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内疚没当好组长,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通过跟小组成员的长时间接触下来,我相信他们会为我保密,相信他们会给我安慰或建议。所以我说了,借着“热座”活动,我说了压在我心里很久的问题。
他们并没有如我所想的给了我建议或是安慰,而是很明确的指出了我话语中的矛盾点。那时候,看着他人传回给我的纸条,看着上面的字,我已是愣住了。原来在我心里压了很久的问题,让我纠结、让我担忧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因为我自己没找到其中的关键之处而已。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正是当时的我最贴切的形容。即使没有恍然大悟般的大彻大悟,但他们的话语依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而在那之后,在那个问题上,我至少能明白,让我在意纠结的事,不过都是因为我没看清楚,没抓住其中的重要点而已。这样想来,我能坦然很多。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篇7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为对象, 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 通过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提高适应能力, 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心理辅导过程。
2. 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过渡时期, 也是个人性格形成、人格完善、自我意识统一的关键时期。然而,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 独生子女、单亲家庭、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大一新生一进大学校园, 处于“断奶期”, 新环境不适应, 生活不能自理, 学习不能自主, 人际交往不顺畅, 孤独、自卑、焦虑、敌意、恐慌、抑郁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内心深处迫切希望有人指点迷津, 能早日走出困境。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模拟社会情境, 活动过程中自由、安全的氛围、人本主义的理念、真诚互助的模式, 不仅能够对每一个参与者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能够使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协调生活方式等影响深远。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3.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团体心理辅导中, 团体成员通过讨论、交流, 彼此传递、交换有关资料和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与技巧, 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通过积极主动地观察、学习、体验, 从而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改善, 有利于进行自我教育。
(2)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准确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氛围。团体成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大胆地敞开心扉宣泄情绪, 诉说苦闷, 释放压力, 能得到其他成员的关心、帮助、安慰和呵护, 能体验到来自团体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和团体成员的距离越来越近, 关系越来越好, 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同时对他人的信任度也油然而生。团体成员在互相倾诉心声、讨论遇到的困惑、困境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过程中, 他们的情感、行为以及一些态度如恐惧、愤怒、对抗、严厉、怀疑、沮丧、羡慕、嫉妒、敌意等都可以被辨别出来, 团体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可以从多元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消除一些心理压抑的行为, 合理宣泄情感, 在互动中碰撞、交流并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 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抗挫抗压能力增强。
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 篇8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在团体中引导人们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而专门组织的活动,具有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功能,因而它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研究并总结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发展情况、研究现状(包括研究被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工具)、优点与局限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将会促进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进一步发展,使它在治疗、教育、职业训练等众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综述;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B84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17—02
一、引言
团体心理辅导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Group也可译成为小组、集体、群体,Counseling也可译成咨商、辅导,所以团体心理辅导与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概念相同。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辅导或个体咨询而言的,顾名思义,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的情景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它通常包括两名领导者和多名团体成员,由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或活动组成。在团体活动中,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反馈,相互支持鼓励,增进成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增进成员对他人心理的认识,促使成员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成员社会适应性,促使成员的人格成长。
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由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开始传播。最初是在大学校园里兴起,如今逐渐也走向中小学校园。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也发生着多样性的变化,从过去的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情绪抑郁等主要领域,开始向网络依赖等崭新领域尝试探索。正如罗杰斯所讲“团体是本世纪传播最快的一项社会发明,而且是最为有效的。”他认为,团体为“正常”的人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团体成员可以坦诚、开放的互动,尝试更多的行为,并把它扩充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团体辅导进行研究,主要运用在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自信心教育、人际交往及某些问题的心理治疗等方面。现在团体辅导与治疗的引用范围也日趋广泛,它既可以被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症如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等,也可以被用于调节正常人的心理障碍,用于发展性目标,即帮助正常人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适应问题。
二、研究现状
1.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被试上的情况。团体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小学生为辅导对象的比例相对较小。另外,还可以看到团体心理辅导逐渐开始研究其他特殊的群体,如教师、士兵和聋生,这说明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域逐渐扩大。
2.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领域上的情况。团体心理辅导研究领域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最多;其次是人际交往辅导,然后为理论综述。而且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种类日益增多,只是在自我探索、抑郁治疗、应对方式、家庭亲密度方面的团体辅导还开展得较少。
3.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方法上的情况。所查文献资料的论文中,有些论文可能用到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如同时使用实验法和测量法,本次统计以最主导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以减少重复计量。研究方法主要按黄希庭、张志杰主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即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方法、调查法和其它研究方法。团体心理的研究方法以实验法和测量法以及文献综述法为主,总的说来方法比较单一,有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和统计法一直没有尝试。
4.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工具上的情况。大多数研究论文都没有使用心理量表,有的使用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使用了其它道具。而最多使用的量表是SCL—90,其次是SAS、SDS以及IAS。
5.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不足与局限。(1)从研究对象来说,团体辅导对象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而对中学生、青少年、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很少涉及。(2)从研究领域来说,在研究领域方面的严重失衡,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理论综述多,而想象力、自信心、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提高社会能力、自我探索、生存与发展等方面研究很少。(3)从研究方法来说,总的来说十分单一,有的方法还没有被使用。而且在研究设计上大多缺少对照组,其效果评价仅限于相对较主观的量表评价,采用基础心理实验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还未见报到,对团体辅导效果评价进行心理机制解释的研究少见。(4)从研究工具来说,有的未使用科学的研究工具,而使用者也以SCL—90、SAS、SDS、IAS为主,这些量表多从国外引进,应该考虑对我国的研究对象是否缺乏针对性。(5)从团体心理辅导者来说,主要表现在团体心理咨询师专业训练不足,专业培训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尽管团体心理咨询近十多年已经在内地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各种规范的训练小组和合格的训练主持者相对较少,这与人们对它的需求形成了矛盾。团体辅导对辅导人员要求高,丹麦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足见团体心理辅导中辅导者的重要性,除具备一定个人特质外,还应掌握心理咨询相关理论技术,遵循团体辅导者的职业道德,否则会对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三、建议与展望
1.对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建议。(1)针对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对象现状,由于团体辅导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建议在研究对象上扩大范围,加强对其他特殊群体的研究,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各种不同群体上的应用,实现更多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2)针对在研究领域方面的严重失衡,如果能加大对想象力、自信心、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提高社会能力、自我探索、生存与发展等这些方面的研究,这将能充实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内容,或者使各领域研究数量相对平衡。(3)对于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十分单一,有的方法还没有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研究应尽量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使研究更具有可靠性,打破传统的单纯的说理、讨论和单一方法使用的局限性。(4)关于研究工具,以SCL—90、SAS、SDS、IAS的使用为主,未使用研究工具的占多数,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心理辅导者应懂得心理测量的相关理论、技术和量表操作,以便于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应用,熟悉尽量多的心理量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加大量表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能使研究更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另外,还要编制一些适合我国研究对象的心理测量工具。(5)针对我国团体心理辅导领导者的不足,综合中外咨询教育家的观点,结合内地心理咨询发展的现状,提出包括理论、技巧、计划、个人成长、经验、实习、督导、伦理八个部分在内的培训方案。团体辅导的培训方式可以用采取课堂教学、课堂体验,参与真实情境,观看团体录像带,观察他人带小组,接受个别或团体督导等,以期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团体心理辅导队伍。(6)我国团体心理辅导还应该加强本土化研究,形成本土特色的指导理论,丰富和加强我国团体心理辅导。
2.对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展望。(1)我国团体心理辅导本土化进程将会加快。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是西方先发展起来的心理咨询方法。近年来,关于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呼声渐强,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港台地区和内地学者都在探索如何开发适合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团体心理咨询模式。20 世纪90 年代初,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陈丽云教授从素食、气功、拜佛等我国传统健身方式中得到启发,提出并开创了“身心灵全人健康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并用于辅导癌症病人。到现在,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在香港应用了近十年,身心灵全人健康团体心理咨询模式最初主要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辅导,现在已经在癌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离婚妇女、不孕症患者、大学生等人群中实验。该模式将西方团体心理咨询形式和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相结合,具有比较鲜明的本土化的特征。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不仅直接运用许多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而且从系统的观点审视健康,关注身心协调和全人健康。在“灵性”方面调适的理论,主要是依据我国传统哲学中如“重人贵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等生命观、人生观以协助被辅导者改变人生态度,重建生活理念和信心。身心灵全人健康团体心理咨询模式是对华人心理治疗实践研究的探索和创新,我国的团体心理辅导也必将以更多的形式和途径加快本土化的步伐。(2)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团体心理咨询是否能健康发展和普及,取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团体心理咨询效能研究和团体领导者的训练。
吴武典等人预测,21世纪的我国的团体心理辅导,将出现以下趋势:理论上,将加强理论辅导的研究力度;强调本土化;强调辅导的人生化本位;辅导内容和方法上,职业辅导将成为重点;团体辅导范围将扩展,学校辅导课程将进一步发展;辅导的技术的电脑化,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孙时进,高艳.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应用的多维度思考[J],2006,(5):60-62.
[2]刘佰桥,隋耀伟.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2):150-152.
[3]梁东标.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述评[J].教育导刊,2001,(z1):38-44.
[4]唐慧敏,李志德.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6,(14):106-108.
[5]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J].心理科学,2003,(6).
[6]潘晓宁.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06-109.
[7]刘素贞,蔡溢,许明智,朱金富,李恒芬.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2):173.
[8]张晓文.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6):52-54.
[9]何懿琪,黄丽春,蔡清梅,王姗,邱曼华,杨润涛,李雪如,卢苇.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当前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4):440-443.
[10]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2-69.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篇9
陈穗平
活动设计
学习焦虑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感到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景对自己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某种担忧的心理反应倾向。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或应试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我所带的这个班级普遍存在学习焦虑的情况,特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目的(1)了解学习焦虑程度对学习的影响
(2)了解自己的学习焦虑程度和抱负水平
(3)恰当归因,学会调节情绪,控制焦虑
辅导对象:高三、二班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自我测试
(3)放松动作练习
辅导时间:2005年4月4日第七节
辅导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导入: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成绩好的同学在考试中一败涂地,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考试中往往也回有超水平发挥。这是为什么呢?
二、讲述一个学习焦虑程度过重的例子,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
三、知识传授:学习焦虑是指个人由于不能达到学习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导致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的状态。适度的焦虑对学习不但有益,而且是必然的。具有适度焦虑的人往往在学习中伴有轻度的紧迫感、警觉感、忧患感,他们的精神集
1中,思想活跃敏捷,行动积极努力,学习效率很高。焦虑程度过高或缺乏焦虑感,都将引起心理 的不适,使学习过程变得困难重重。
四、学生讨论:
下面有四种情景,描写四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并讨论情景中的同学学习焦虑程度是高还是低?自己与哪一种情景相似?
情景一:某生勤奋刻苦,严于律己,但过分注重师长期望的满足,学习上惟恐丝毫差错,作业总是写了改,改了写,稍有不顺,就自责内疚:“我真的能力很差?”(负疚自责型)(焦虑程度高)
情景二:某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不错,但过于自信。“这次考试我不考个第一,起码第二!”可试卷发下来,不是那么回事。“他怎么会得第一?一定是偷看的。老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自视过高型)(焦虑程度低)
情景三:某学生学习情况较正常,但每当临近考试,便紧张不安,答题时手忙脚乱:“完了,这道题不会做,8分哪!咦?这道题好象做过,可是怎么解呢?唉!”(焦虑程度高)
情景四:某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平时穿着打扮入时,做事懒散,“学习?何必那么累?作业嘛,明天找一本抄抄不就行了?”(娇惯松弛型)(焦虑程度低)
五、知识传授:
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关系,中等程度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差(如上面的情景一和三),焦虑程度过低,缺乏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学习无精打采(如上面的情景四)。这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是难以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所作为。下面我们进行焦虑程度的自我评价。(见后面所附: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六、讲授调节学习焦虑的方法:
1、要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学习焦虑,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如: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不要瞧不起自己;不要疏远他人,苛求他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过度疲劳。一旦发现有明显的疲劳和焦虑倾向是,可适当运动,做放松操。
2、教学生做自我放松操。
七、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先由学生自由发言,再由教师总结,并提出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在平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学习焦虑,轻轻松松地把学习搞好。
(附: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判断下面每句话是不是适合于自己的状态,并在括号内写上相应的分数。评1分表示自己很少是这样的,记2分表示自己部分时间是这样的,记3分表示大多数时间是这样的,记4分表示自己总是如此。
(1)我吃饭很香,胃口很好
(2)对于学习我感到忧心忡忡,就怕考不好。
(3)我特别容易 感到疲劳和乏力。
(4)我的睡眠不太好,睡得不香。
(5)我感到心情平静,很少静不下新来学习。
(6)我最怕家长和我谈学习问题。
(7)我感到肠胃不舒服。
(8)我感到头晕脑胀。
(9)我的呼吸顺畅而自然。
(10)我容易心烦意乱,十分烦躁。
(11)我容易因一点小事而生气或冒火。
(12)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3)我感到时间特别紧张,总觉时间不够用。
(14)我容易入睡,睡眠很好。
给各题记分之后,计算总分。先把1、5、9、12、14、这五题的分数转化一下,原先记的1、2、3、4分,分别转化为4、3、2、1、分,其余各题的分数不变。所有各题分数的总和就是焦虑程度的总分。然后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总分24——31分,轻度焦虑
总分32——39分,中度焦虑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推荐阅读:
小组团体心理辅导12-06
团体心理辅导游戏12-16
团体游戏辅导07-31
同质团体辅导10-09
团体辅导管理10-12
挫折团体辅导05-14
辅导员团体辅导12-16
团体心理辅导者12-19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总结08-03
认识自我心理团体辅导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