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精选8篇)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为期7天的中华传优秀统文化学习,作为一民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本次学习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全国暑期班主任培训为主题。培训过程中,诸位专家从“孝道” 入手,抓住当前普遍而在的社会问题根源,围绕《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从仁、义、礼、智、信角度对什么是教育、如何去教育等方面作了详细诠释,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教育、德性的本源问题作了全新的解释,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活学活用,令在场所有教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教师感动的泪如雨下。下面是自己四天培训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彩课程。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2
编者按:
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基地政治一组是由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共12位教师组成。在导师方培君的带领下,于2014年12月承接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的子项目“政治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一年半的课题研究中,采用了课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进行了实践研究,对当前上海市正在使用的上教版和科教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上教版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四套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完成了四套《政治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内容及教育水平描述表》及相应的《政治学科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内在联系表》。
在前面两期杂志上我们已经刊登了小学年段和初中年段的研究成果,本期呈现高中年段的研究成果,为广大一线政治学科教师提供实践模板。更期待大家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参与教材的建设,推进研究的深入,不断提高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3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汇聚于此,形成了河南独具特色的大中原文化。地处河南,我们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发挥河南大中原文化和地理的优势。建设河南,加快推进河南文化强省的进军步伐,使其成为引领中华文化发展主流的生力军,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一、古都开封——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华文化就绽放出了它的光芒。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横穿河南省,途径三门峡、古都洛阳、古都郑州和古都开封,所到之处留下了千年的文明与生机。
河南省所辖地市好多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中国文化历史的缩影”之称。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中,河南处于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理应从河南省抓起。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的东部,地处豫东大平原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这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上曾经有7个朝代先后在开封建都,因而开封享有“七朝古都”“七朝都会”的美誉。此美誉更是让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显得格外异彩纷呈。在中国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作汴梁,简称为汴,随着朝代的更替,有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不同称谓。
开封与北京、南京、杭州、西安、洛阳、安阳、郑州等城市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八大古都中仅河南省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河南省开封市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秉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之星。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中原文化,这就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一般意义上讲的是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流、文化中的精华。”因此,挖掘中华文化,从地处中原的开封市着手意义深远。
二、挖掘北宋文化,弘扬大中原文化
我国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北宋是继唐代之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高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宋文化的发展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繁荣的,开封曾被誉为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汴梁城更是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在西方人眼中,富丽堂皇的汴梁城俨然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他们羡慕和向往。
历史上在开封建立都城的几个朝代中,要数北宋时期建都时间最为长久,历经九帝,达168年。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显赫的历史地位,同时也起到了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挖掘北宋文化,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历史性价值功能。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两部作品,都集中凝聚了北宋文化的精髓,他们在作品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古都开封在当时的喧嚣与繁华。盛传颇广的“一苏二杭三汴州”则突出了开封这座城市在当时的繁华景象,古人的“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甲天下”等诗句,也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古都开封在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
今天开封市内的龙亭湖畔,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按照原图再现出北宋当时的繁华景致,生动地诠释着古都开封那份厚重的历史,令世人叹为观止!
古都开封,自古至今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枢纽城市,以便利的交通设施、丰富的物资储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成为今天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开封的龙亭湖和包公湖经改造后连通、环绕整个城区,使得开封这座古都名副其实地享有了“北方水城”的美誉。
三、清明上河园——中原文化中律动的音符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拾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在他的歌曲《清明上河图》中,把张择端的旷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宋代坊市人文景致,一一地谱写在了乐谱中,使其律动在音符上,从而勾勒出了清明上河图的乐谱版。乐曲中所描绘出的北宋人们的生活场景,仿佛正荡漾在天际问,使得这幅巨作真正地、立体般地律动了起来,律动的音符带着听众一起穿越时空梦回到大宋——“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但凡领略过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人们,无不为之感慨万千!清明上河园,是1992年7月建造完成的,是我国目前以反映和浓缩北宋文化为要旨的大型主题公园。
步入清明上河园,园内仿宋的古建筑群随处可见,环绕于园内四周、林立于“北宋”的市井之中。园中,民俗表演的专业演员穿梭在“大宋”的街市里,往来于游客中,他们的服饰虽比不上唐朝服饰的绚丽多彩,但演员们穿梭其中,仍旧如梦似幻。店铺里,店主的叫卖声响彻于耳,吸引着来来往往游客的目光。街道上,车夫赶着马车吆喝着跑过,马蹄的急促声在游客耳旁作响。游人们漫步在仿宋的街市里、陶醉于其中街景坊市的布景中,的确有穿越时空梦回大宋之感!
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有许多再现北宋人文风俗的娱乐项目:包公迎宾、踩高跷、汴河大战、王员外招婿、市井娱乐、编钟古乐、蹴鞠、斗鸡等等。市井内的各种小吃,诸如:孙二娘杏仁茶、花生糕、八味豆腐脑、栗子王等颇具大宋特色。这些小吃制作精细、口味地道,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北宋仿古的游艺设施也颇为丰富,有我们今天熟知的秋千、跷跷板等。园内的娱乐项目可谓是多种多样、应有尽有,让南来北往的游客过足了瘾。驻足于园内,此情此景,可以想见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是何等的闲情逸致、悠然自得!
清明上河园,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具有极强的仿宋特质。景区的民俗表演以展现宋代风情为主题,突出文包武杨,即:“包是包公、杨是杨家将”,梁山好汉故事、宋代民俗等。表演中所包含的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精彩绝伦,赚足了观众的眼球,让人拍手叫好!
园内,市井中的汴绣、木版年画、宋代纺织、琉璃画等工艺制作品,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来客驻足于前。手工艺人的现场制作表演可谓精工巧手,巧夺天工的作品令人赞不绝口!除此之外,还有杂耍、木偶剧等,让游人犹如置身于北宋的真实生活之中。所有的娱乐项目都集中烘托出了以“大宋”为主题。
四、《大宋·东京梦华》——大中原文化的灵魂
游客们白天在清明上河园内领略了大宋文化风情、感受到了大宋璀璨文化之后,晚上在园内,一道丰盛的视听盛宴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自2008年4月起,由著名导演梅帅元策划,投资近1.35亿元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为观众打造出了一台精彩绝伦的水上实景演出剧目。
园内的亭台楼榭、水系桥梁、皇家园林的风范,把夜景中的清明上河园烘托成了一个梦境般的东京汴梁城。美轮美奂的绚丽色彩、繁华奢华的景致,将北宋文化的“实情实景”再现给了观众,犹如一部穿越剧把观众带回到了大宋年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清明上河园内的实景演出,整个剧目时长约一个多小时,由近千名演员共同参与演出。如此强大的阵容和震撼的场面,堪称我国实景剧演出的巨作!全剧共分为序幕和四大部分,分别为:序幕《虞美人》;第一场《醉东风》《青玉案》,以东京繁华市井的彩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缤纷绚丽之感;第二场《蝶恋花》《雨霖铃》,以如梦似幻的绿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清新秀丽之感;第三场《齐天乐》《少年游》,以北宋走向衰败时凄凉的黄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哀怨潦倒之感;第四场《满江红》,以壮志悲愤的红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壮烈义愤之情。
因《大宋·东京梦华》浓缩了北宋历史文化精粹,所以才使得实景剧目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剧目的出彩之处除了4个部分的有机结合之外,还在于它的选景:分别选取了近景、中景、远景三处景致,来共同衬托剧情的跌宕起伏。演出中配以鼓乐、舞蹈、烟花等为背景辅助,烘托剧情的变化;融入声、光、电等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使得剧情十分逼真、入木三分。恍若隔世的“时空穿越”,再配合同步的场景更替变换,营造出了浓郁的情景剧目氛围。由序幕和四大部分以及三处景致烘托,来渲染和衬托该剧目的起、承、转、合,再现了北宋从兴起、繁盛、衰败直至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大宋文化”的绚烂与豪迈令观众惊叹不已。
五、依托大中原历史资源,打造河南文化产业新看点
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现每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总游客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累计上缴税收过亿元。他们倾力打造出的——《大宋·东京梦华》剧目,可谓是振兴河南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足以称作河南省以至国内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清明上河园的成功范例推广至全省,以进一步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使其成为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的一项新举措。
河南省境内的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大古都城市中,蕴藏着多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亟待我们去考证开发、保护和利用。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借鉴开封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的成功范例,合理开发河南的旅游业,使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看点、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有利契机。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河南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然而能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则是新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成败之举。中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据考证,河南地下文物资源丰富,在全国的排行中荣登榜首,地上文物也在全国的榜单上名列第二。如此厚重的文化资源是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天然宝藏,我们理应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弘扬中华文化,打造诸如中原“大宋文化”品牌的创举,是振兴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时代使命!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地域风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礼俗篇中的“地域风情”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2.通过看文、品文、插入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3.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地域广博,萌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白山黑水”、“江南情思”、“云贵边陲”、“大漠豪情”四个部分,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
了解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人们,受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形成独特的生活习慣和风土人情,进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本单元我们将到东北感受白山黑水的壮美,到江南感受锦山秀水的情思,到西南感受云贵边睡山川的秀丽,还将去塞外体会大漠的豪情。
(一)学习《白山黑水》
1.自读“经典导读”,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什么。2.读“经典原文”,并结合注释理解意思。3.集体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阅读“拓展园地”,了解作长白山人参传说。
5.布置“思考实践”的内容,理解“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俗”。
6.读“诗词长廊”,并试着解释一下,背诵。
7.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北”的由来。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这样的象形字。
(二)学习《江南情思》
1.提出要求:按照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节《江南情思》 2.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3.对于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5.读“诗词长廊”,教师解释,背诵。
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水”的由来。
(三)学习《云贵边陲》
1.自己结合前面的自学方法自己学习《云贵边陲》的内容。2.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汇报给大家听。3.其他同学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鼓励学生和父母分享!5.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边”的由来。
(四)学习《大漠豪情》 1.自学《大漠豪情》的内容。2.集体汇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汇报书中内容。有相同兴趣的孩子可以互相补充。
3.在学习《思考实践》中,激励学生课下借助网络与书本资源,了解一带一路。
4.读“日积月累”,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5.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漠”的由来。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5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 十五 课 无义则乱
教学目标:
1、理解“无义则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无义则乱”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无义则乱”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无义则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孔子的伦理观念里,义是人们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节制机制,义以“只当如此做,不当如彼做”的判断形式,過制主体的行为向恶的方向发展,并把它导向善。因此,义的缺失将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孔子认为,如果没有义的节制,某些被人称赞的品质、性情也会失去道德的价值。例如,孔子认为勇是构成君子人格的要素之一:“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但他又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这就是说,只有受义节制的勇才是善的,否则,勇反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恶。又如,孔子教导学生要“敬事而信”,“主忠信”,但同时他又认为,忠信必须合于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不合义的忠是愚忠,不合义的信是小人之信。
如果没有了义,就连勇、忠信这样的品质也会失去道德价值,其他自不待言。
二、新课教学
1、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
《列子·说符》
语译:做人不顾道义,只会吃喝,就是鸡狗了
2、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交:一起,同时。②征:争取,取。
语译: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将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君王!何必谈利!讲求仁义就行了。君王说:怎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家族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争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3、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仇怨。
(宋)程颢、程顾《二程集・周易程氏传・益》 注释:①昏:惑乱。②蔽:受蒙蔽。
语译:利益,是众人所共同需要的。只想着对自已有利,这种危害是极大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灵感乱而受蒙蔽,忘记义理;追求太多,就会发生侵夺,并且导致怨仇产生。
4、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尽心下》
语译:孟子说:“不相信仁德、贤能,那么国家就会空虚;不讲礼义,那么朝野上下的秩序就会混乱;没有清明的政治,那么国家的财政开支就会不够用。
三、思考讨论
1.阅读四则选文,结合社会现实的具体事实,说说如果失去了“义”,将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什么危害?
2.阅读下面“延伸阅读”中孙叔放讽谏楚王的故事,说说芈叔为政为什么“不义”?楚王纳谏后楚国能称霸诸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延伸阅读
孙叔敖论“不义为政”
楚王让芈(mi)叔担任地方官,芈叔收的赋税最多。楚王知道后非常高兴,就在朝堂上称赞芈叔,把他奉为百官的榜样。
令尹孙叔敖听说了这件事,仰天大笑。楚王见了,很不高兴,说:“令尹对我有什么不满意吗?为什么不告诉我,反而在朝堂之上羞辱我呢?”孙叔敖回答说:“我是楚国人,我的老家有一个池塘,乡人用它来谋取利益。有一个吴国人经过楚国,看到里面养满了鱼鳖,就对乡人说:“我擅长捕鱼。”我的那个老乡听了很高兴,于是马上给他准备渔网、船、桨等捕鱼用的器具。但那个吴国人却向我老乡的池塘跑去了,说:‘我在这里捕鱼。’我的老乡很生气,皱着眉头说:‘我还以为你能捕捞江河里面的鱼来帮助我呢。如果是这样,我池塘中的鱼本来就归我所有,哪里还用得着你呢?而现在,楚国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不是您的子民。芈叔作为当地的官员,从来没有听说他出台什么好的政策吸引邻国的老百姓来这里,反而从大王您本来就有的财物中掠取过来增加他的税收,这其实是在挖大王腿上的肉来喂大王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大王的大臣们都可以做到,不只芈叔一个。而现在,大王您在朝堂之上夸赞他,号召大臣们向他学习,大臣们因此都会仿效他去做,这就会被敌人所利用。这是国家的忧患啊。”
楚王听了,恍然大悟,说:“说得很好。”于是,很快罢免了芈叔,并且在全国下令说:“各地官员,如果有谁仿效芈叔搜刮我的百姓,增加自己的税收,就要受到刑罚的处置。”命令一出,楚国的百姓们都很高兴。几年后,楚国就称霸诸侯了!
五、积累与感悟 1.汉语中有许多与“义”有关的成语,请査阅“义不容辞”“义正辞严”“仁至义尽”“背信弃义”“义薄云天”这五个成语的意思,写在积累本上。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6
《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
执教人:于彬
一、内容简介: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记住二十四节气歌,并了解与二十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背24节气歌。
2、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气和农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2、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人们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季节变换的时间,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过程:
1、出示一些节气的典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24节气的兴趣。
2、出示24节气歌,让学生诵读几遍。(读出韵味)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逐句分别指名说说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老师综合学生的答案逐一显示正确答案。
(3)、教师简介这两句的意思。
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图片)
(1)、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
(2)、春季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一到,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天长了,太阳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不过虽然春日渐暖,但因天气的变化仍然无常,农作物的防寒防冰还是必要的。(3)、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雨水)随着雨量的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气相对比较寒冷,雨水之后,阳光温和、细雨飘飘的日子渐渐走来。我们明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清楚,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的关健时期。
(4)、各种躲藏起来过冬(冬眠)的动物开始被惊醒是哪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此时气温、地温都上升的较快,地上的草木生长得也快,正是春耕大忙的季节。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人们到郊外踏青,寒食,扫墓是在哪一天?(清明)
清明时节,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在农业生产中,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6)、“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描述的是哪个节气?(谷雨)谷雨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这个时节的雨量开始明显增多,五谷得以生长,田间的管理十分重要,农业生产已进入繁忙时期,因此要抓住时机,精耕细作,不误农时。
(7)、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习俗:在这天,大人会煮鸡蛋给小孩吃,意思是说这天吃了煮鸡蛋不会退夏(退瘦)。请问这是哪天?(立夏)立夏表示什么?(表示进入夏天)夏季的开始。
(8)、哪个节气是说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末成熟?(小满)小满: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春种作物正值生长的旺盛期,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表示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的节气是哪个?(芒种)
(9)、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指哪个节气?(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小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这段时间雨量很大。小暑前后,暴雨最多,也正是防洪的紧张时期
(10)、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哪个?(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我国许多地区有“三伏不热,五谷不结”的农谚,反映出这段时间的气温与农作物生长的密切关糸。大暑的气温高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但过高的气温,农作物反而受到抑制。因此,要注意防高温,促进作物生长。(11)、表示进入秋天的节气是哪个?(立秋)
(12)、哪个节气表示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处暑)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要结束了,三伏已接近尾声,“谷到处暑黄”和“家家埸中打稻声”,描绘了处暑后秋收的景象。
(13)、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指哪个节气?(白露)
(14)、秋分:在天文学上,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我地已进入凉爽的秋天。
(15)、寒露: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雷电渐隐。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多方面了解天气预报,因地制宜,抢收抢作有利农事.(16)、天气渐冷,开始有霜是说哪个节气?(霜降)。
(17)、表示冬天来临的节气是哪个?(立冬)在气候上,真正冬季的开始,不是以“立冬”这天作为开始日,而是以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度为冬季。
(18)小雪表示降雪的开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前后,一般在黄河流域会出现初雪。在我地,降雪的机会不是很多,尤其在大雪前,大的降雪比较少见。但由于冷空气南下的机会多,防寒防冰还是须抓紧。
(19)“大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表示降雪开始大起来。在农业上,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这主要是说雪铺盖在地上,因温度低,能杀死越冬的虫子,给农业带来好处。
(20)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季节,古代称“日短”、“日短至”。也就是说这天,白天在一年中是最短的,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线的北移,白天时间渐渐长起来。正如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民间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21)、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哪个?(大寒)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虽然在气象记录中,大寒没有小寒冷,但各地仍然是寒冷时期。“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谚语,也说明大寒是一年中的寒冷期。所以,需要继续做好农作物的防寒工作,也必须注意牲畜的安全过冬。大寒节气,我地相对雨水较少,气候也比较干燥,加之人们取暖,很容易酿成火灾。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春节大部分是在大寒节气里,随着爆竹一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22)、“节气就是节日,节日也就是节气”这个说法对吗?(不对)
(23)、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推算的、还是按公历推算的?(是按公历推算的)
4、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哪个节气,并简单介绍。
5、读背二十四节气歌(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
6、学生交流自己收集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板书: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7
一、高中美术教育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功能
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中美术欣赏课是进行美育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在这方面, 高中美术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深入挖掘教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 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在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这节中, 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思想, 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华, 体现我国民族艺术的魅力。在作品的赏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这种朴素美所表现出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 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中,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 无论精神内涵还是形式风格, 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体系。还有, 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所体现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 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 并结合新形式, 结合自身, 强调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美术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 这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直观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如我校在举办书法艺术知识的讲座后, 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参加比赛,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练得一手好字,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如, 在版画一课的学习中, 我利用我们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影响和资源, 以纸板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版画的创作, 课堂上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善美, 感受到了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为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做好普及工作。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方面内容在我们的课本中涉及的也很多。不同地区可以结合自己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如我在介绍七朝古都开封的历史名胜、民间文化、夜市小吃等古都风情时, 学生的反应就非常强烈, 这些都是他们身边所能真实感受到的传统文化, 教育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通过教学, 使学生懂得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就同时在为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做普及工作。
二、高中美术教育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功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 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 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1. 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前者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抗日战士英勇战斗, 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后者是徐悲鸿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 作者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两幅作品都表现了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师在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后, 让学生自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并结合自己引发思考, 完成自我教育, 感受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 有着说教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
2. 利用作品反映的内容增强感染力, 体验中华精神。
例如《折栏图》, 它反映的是汉成帝时, 忠君爱国的武将朱云冒死进谏, 在被推出斩首时, 用力拉住大殿上的栏杆据理力争以至栏杆折断, 后成帝被感动赦免了朱云, 且下令不准换去折断的栏杆, 以示朱云忠贞、耿直的品质。像这类以内容感染人的作品还有《归去来图》、《苏武牧羊》、《地道战》等, 不胜枚举,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引导, 那么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又得到了德育的洗礼。
3. 利用作品的影响和命运激发民族自豪感。
如举世瞩目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瓷器》、《敦煌石窟》、《昭陵六骏》、《中国民间美术》、《中国古典园林》等。这些例子, 无不润物无声的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的精辟讲解与学生的深入思考再相结合, 使我们的美术课堂上澎湃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学生还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 篇8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又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为祖国疆土的开发建设,为文化传承创新做出了贡献。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积淀着民族的智慧、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个精神家园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独特性的认识,应将其表现形态、内在本质、文化精神和形成原因等几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既加以区分,又看到其间的联系;既注意其广度,也注意其深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丰富内涵,总会有新的发现,对中华文化独特性的认识也会提出新观点。因此,深入研究和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中华优秀文化讲座教案】推荐阅读: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08-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7-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20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10-13
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08-26
中华优秀文化兴趣小组10-18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1-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08-2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06-27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