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定义

2024-09-29

可持续发展定义(精选8篇)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1

银行保险的定义及起源发展

银行保险是一个集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为一体的综合体,从产生到发展变迁,都是实务领域领先于理论研究。即便如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还是致力于银行保险的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的理论界定和产生动因两个方面。本节将分析银行保险的概念界定。

一、银行保险的定义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一个法语词,初始意义具有明显的“银行”与“保险”融合特征。什么是银行保险?是一种销售渠道还是创新产品?是一种业务形态还是新型组织?正如众多的经济学概念一样,银行保险的概念界定也是多种多样的。业内学者分别从销售渠道、经营策略、组织形式、业务流程等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进行界定。本书将各种定义归纳为三种:渠道说、产品服务说和经营策略说。

1.渠道说。渠道说是对银行保险最为直观的理解,也是银行保险发展早期的主要定义方式。从银行保险的最初形式来看,所谓的银行保险指的就是利用银行等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寿险产品)。多利萨?K.弗勒(Dolisa K.Flur)就得出这样的结论:“Bancassurance is a term for selling of insurance by banks.”寿险营销与研究协会(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LIMRA)所编写的保险词典中认为银行保险指的是“通过银行与建房互助协会下属全资分支机构,而不是保险公司提供寿险服务。”我国台湾学者也对此作出类似定义:“透过银行将保险产品销售给银行客户。”(凌氲宝,1999)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险公司2002年发表的《亚洲的银行保险》报告中也认为,从最为简单的形式上看,银行保险就是经由银行销售保单。Swiss Re, Sigma, Bancassurace Developments in Asia-shiftinginto a high Gear, July,2002.经合组织(OECD)在2000年的报告《世界金融服务的一体化:前途与问题》中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通常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或保险公司销售银行产品”(most commonly refers to banks selling insurance products and usually vice versa)。

2.产品服务说。产品服务说是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学者Alan Leach在其出版物《欧洲银行保险中的问题及2000年发展前景》一书中提及:“银行保险是包括传统银行、储蓄银行和建房协会在内的,对保险产品进行制造、营销和分销的服务。”英国保险业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的一种经营行为,即银行销售通常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美国学者Michael D.White博士,将银行保险定义为“由银行或其分支机构、银行和保险公司交叉持股的机构,经营具有资产管理功能的保险类产品、交叉营销或销售银行和保险产品所能带来的任何产品或服务。”Michael D.Whit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Bank Insurance, the National Underwriting Company, 1998.at p.XXV.在德国,银行保险也被视为由保险公司和银行所能提供的满足客户需求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我国的学者郑伟、孙祁祥也从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理解银行保险,认为“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排,其中,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负责产品的销售。”

3.经营策略说。经营策略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其主业经营相关的商业策略。瑞士再保险公司1992年发表的《银行保险: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竞争的调查》中,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旨在金融服务市场以一种或强或弱的一体化方式经营的策略”。根据慕尼黑再保险集团(Munich Re Group)在2001年的报告《实践中的银行保险》中的论述:银行保险是指“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同时(或者)向一批相同的顾客提供保险与银行产品和服务”(Bancassurance is the provision of insurance and bank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rough a common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or to the same client base)。Munich Re Group, Bancassurance in Practice, 2001.经营策略说强调银行与保险公司两个不同的金融部门联手进行产品开发、营销和分销。在我国,学者栾培强(2000)对此定义为“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Start-up),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Venture)经营保险产品。”(栾培强,2000)张洪涛则将银行保险视为“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张洪涛,2003)

通过上述三种定义,我们不难发现:经营策略说比渠道说、产品服务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银行保险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渠道说还只是停留于对银行保险现象的表面特征和初期表现的归纳,无法反映银行保险所具有的建立销售联盟、合资企业、新建企业等其他高级经营模式的特征,而且还容易使人产生银行保险就是在保险代理人、经纪人销售以外的第三条补充性渠道的误解。其实,随着银行保险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银行保险可以创设和包容更多的银保合作,而不仅仅是借助银行的分支网络销售保险产品这种银行保险早期的模式。产品服务说更注重的是银行、保险两大金融部门联手开发、营销和分销保险产品的特性。此时的银行保险,已经拥有更多银行和保险相融合的特点,银行不再是单一的分销渠道,而是参与保险产品的前期设计和开发,此时的银保产品具有更强针对性、更适合银行销售的特点。这种说法显然比渠道说更进一步,但还不是全部,一个成功的银行保险经营还包括诸如文化、技术、渠道整合等其他因素,因而产品服务说也失之偏颇。经营策略说强调的是,银行、保险的结合是双方的一种策略选择,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双方间的策略选择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相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策略选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有效地实现各自资源的整合,这就要求双方不仅要在渠道、产品方面实现整合,而且要在技术、文化等方面实现融合,因而经营策略说比渠道说、产品服务说更全面地反映了银行保险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

在归纳汇总并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之后,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定义方式,还是有失宽泛,并未将合作双方、全部内容涵盖其中。因为从金融一体化的角度来看,银行不仅仅可以销售保险产品,而且还参与到保险产品的制造环节,向客户提供的银行产品同时具有保底、保障、投资等几种功能〔一般认为,保险业务可以划分为保险产品的制造环节(manufacturing)和销售环节(distribution),其中制造环节包括产品设计、承保和理赔,传统意义上只有保险公司才具有制造环节的专业性;而销售环节可以外包或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来做,并非保险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所在〕。

我们认为,银行保险是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发生的一系列资金互动、工具复合和业务交叉的“全方位融通”。对此,本书理解的是广义的银行保险概念,特提出如下定义与读者探讨:“作为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金融服务融合和创新的产物,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相互融合渗透的战略,是充分利用和协同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金融产品,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一种综合化金融服务。”

二、与银行保险相似概念的区别

在理论探讨层面,有几个概念与银行保险相类似,在理论研究中经常相互借用。但实际上,下述概念具有较大的差异:

1.银行保险与保险金融

根据Sigma的理解,银行保险并不仅仅意味着银行单方面进入保险领域(bancassurance),也包括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领域,即保险公司出售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关的产品,后者被称为保险金融(assurfinance)。也就是说,广泛意义上的银行保险不仅仅局限于银行经营保险业务,还包括保险公司经营银行业务,实现的是交叉销售和相互渗透。但在实务操作中,由于银行产品由银行提供的理念深入人心,银行保险往往是指银行进入保险领域,本书也是基于这个理解为出发点。相反,保险金融在实务领域中少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资产专用性,由于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领域的成本往往高于银行进入保险公司的成本,因此保险金融远远未发展到银行保险的程度。

2.银行保险与银保合作

银保合作是国内的“专有名词”,在英文中并无特别的术语与之对应。一般情况下,银保合作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所能够从事的所有业务合作。与国外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有所不同,国内处于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下,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两方主体,难以到达银行保险最高程度——一体化的程度。因此,在国内“银保合作”是较银行保险出现频率更多的一个词,主要涵盖了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多方面的合作内容:一是代理合作,主要有代理销售、代收保险费、代理支付保险金及理赔金等,即银行保险的初级发展阶段;二是互补合作,主要有协议存款、资金汇划结算、一般性融资和信用式融资、保险资产托管、购买银行代销基金、电子商务、银行卡业务以及固定资产投保和员工保障计划等,这主要是基于银行在资金结算和保险公司在风险保障方面的优势;三是深层次合作,包括数据库连接、人力资源合作、产品的联合开发等。可以看出:银保合作是基于两方独立主体之间的业务合作,而银行保险则是基于共同的利益、使用共同的业务平台、为共同的客户提供经双方共同研究的银保产品,在发展的最高阶段有可能合二为一。

3.银行保险与代理保险

所谓代理保险,是指银行作为兼业代理人,代理保险公司向个人、公司、机构客户销售被代理公司的产品。从上面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比较中可以看出,代理保险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进行产品方面的合作。而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逐步由初始阶段的代理销售、到资本渗透、到银保一体化(即银行同时实现了保险产品的制造与销售,并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有机融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高级层次)。因此,银行保险是更为宽泛的概念,代理保险只是相对狭义的理解。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银行保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银行保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已经由最初的保险公司产品向银行单向流动、发展到银行和保险相互交融的双向流动。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均可向对方渗透,通过资本、工具、业务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局面。

三、银行保险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事实上,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例如,比利时的CGER,西班牙的La Caixa以及法国的CNP等公司,自19世纪就开始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服务了。但真正意义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开始的。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银行保险的发展遍及全球,不仅仅是欧洲保险业的主要销售方式,更成为美洲、澳洲、亚洲等地区金融机构拓展全能型集团的重要模式。伴随着花旗集团将旗下的旅行者财险和寿险相继出售,现阶段的银行保险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书在梳理了全球银行保险的发展脉络之后,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银行保险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的银行保险是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insurance agent)角色,即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介入保险领域。严格意义上说,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因为银行只是介入到保险领域的分销环节。这一阶段,银行尽管也直接出售保险单(银行信贷保证保险),但只是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补充而进行的,其目的是减少银行承受的风险,例如当时许多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时要求借款方必须对其所抵押物进行保险。在这一阶段的银行保险,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关系纯粹是合作关系,不存在保险产品制造环节的竞争,但为银行以后介入保险领域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银行保险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银行开发出与其传统业务的不完全相同的资本化产品,如养老保险年金产品(投保人在银行按支付保费,在约定的某一固定期限之后,一次性或分次归还定额年金,并附加保障功能),从此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银行涉足资本性保障产品的开发,被认为是银行保险的真正起源,因为客观上银行已经涉足保险领域的生产环节与保险公司展开竞争。但这一阶段,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是银行为应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扩展业务范围所致,并非主动地进入保险领域的生产环节。欧洲是这一阶段发展银行保险的主要市场。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银行保险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银行保险的主动发展,银行主动参与到保险领域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二是银行保险开始向全世界扩散,包括美国、拉美、澳大利亚、亚洲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本阶段,银行为应付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采取了新设、并购、合资等措施,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起来,不仅推出的保险产品较上一阶段大大增加,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在银保产品的更新方面,银行逐步介入了保险产品的制造环节,推出了复杂多样的保险产品。如英国的银行开始直接提供纯保障的寿险产品,西班牙的银行也推出了终身寿险产品。在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方面,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机构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在原来代理销售的基础上,探索出银行保险的几种方式:(1)协议合作,即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合作协议或非正式的合作意向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销售联盟。(2)合资公司,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合资成立新的金融机构,结合双方优势,由新的机构经营银行保险业务。(3)兼并收购,通过并购将两个独立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合并。(4)新建模式,银行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设立自己的银行。可以说,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或银行逐步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不仅能够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且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该阶段,首先是欧洲掀起了银行保险的热潮。在金融、税收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更加快了各国金融立法的统一,使不同的金融业务逐步融合。而且,银行随着同业数量的增加,其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纷纷寻求包括保险业务在内的新业务的发展机会。1999年初,欧元的启动使这一趋势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借助于其特有的资源与网络优势,使得通过银行销售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额的比例大幅上升。在银行保险相对发达的国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奥地利)中,其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寿险市场业务总量约60%;而在另外一些国家(比利时、意大利、挪威、荷兰、德国、英国、瑞士、芬兰和爱尔兰等)这一比例在20%至35%之间。2002年,寿险市场保费收入按照销售方式划分的比例为:银行保险65%,代理人8%,经纪人5%,保险公司职员13%,电话直销8%。

随着欧洲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到来,欧洲、美洲、澳洲的商业银行在发展注重批发业务的全能银行和注重零售金融业务的银行保险方面各有建树。

1990年荷兰保险公司(AMEV)与荷兰银行VSB合并,并与比利时银行AG合并成立的富通集团(Fortis),成为欧洲第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专注于银行保险事业的发展;1991年荷兰银行、荷兰邮政银行、荷兰国民保险公司合并成立了荷兰国际集团(ING),业务范围涉及批发银行、零售银行、ING直销、美洲保险、欧洲保险和亚太保险;1995年瑞银集团(UBS)与瑞士第一大寿险公司瑞士人寿(Swiss Life)缔结合约;1997年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与丰泰保险(Winterthur)合并、组建瑞士信贷集团。1998年11月花旗公司兼并旅行者集团后共同组建花旗集团,更是将银行保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开创了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一体的金融集团,成为全球架构“集团混业、法人分业”全能式金融保险集团的典范之作。在这股风潮之下,2000年英国大型商业银行与劳埃德保险集团公司收购英国第六大寿险和年金公司——苏格兰威德斯保险公司,形成英国最大的金融集团;2001年德国安联保险(Allianz)并购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组建了德国版的花旗集团,等等,都是通过并购案实现银行保险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

在亚洲,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的银行保险逐渐占据鳌头,在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银行销售保险更是方兴未艾,对引领国内银保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各家保险公司争先推出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主要以银行代理保险的形式出现。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了银行保险的后成熟阶段,也被称为专业化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银行保险两种截然不同的分化趋势:一种是向银行保险一体化的更高形式迈进,如欧洲的富通集团、安联集团、荷兰国际集团等,这些集团的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实现了高度的融合,不仅在产品开发、销售支持能够运用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平台,而且具有很强的开发银行客户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客户资源的共享,能够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另一种则是将保险制造或承保业务与银行主业相分离,实现银行主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同时,银保模式转为协议销售或战略联盟。近几年,由于保险市场的饱和,欧洲的一些金融保险集团开始剥离风险承保活动的交易:1999年2月瑞银集团出售了保险的风险承保和理赔业务,瑞士人寿回购了其25%的股份且完全控股了合资公司UBS SWISS LIFE;2001年德意志银行将其下属保险控股公司75.9%的股份、与在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寿险公司的全部股份,出售给苏黎士金融服务集团;2004年丰泰保险寿险和非寿险部分的净收入仅占集团的9%和3%,瑞士信贷集团也拟于近期将其剥离上市。但上述案例都没有给银行保险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直至2005年1月31日,曾经为全球开创了银保混业经营金融新潮流的全球最大金融保险集团——花旗集团,宣布将旗下旅行者寿险、年金业务以及国际保险业务(墨西哥除外)售出,才引发了银行保险市场的不断争论。对于花旗集团放弃保险业务的制造,认为其又开创了一个专业化经营甚过全能化经营的新时代的评价似乎为时过早,但是应该承认,花旗集团对于保险业务的变迁,为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对银行保险发展阶段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银行保险的发展历史,就是银行保险从初级阶段走向银保一体化高级阶段的渐进史,也是在销售协议、战略联盟、合资公司和建立金融化集团四种基本模式中,不断博弈和选择的结果。不同国家面临不同的金融监管环境,甚至在同一国家的金融机构也有不同的金融发展需求,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可谓层出不穷、方式各异,本书后文将在分析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对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此处不再详述。

近期,泰康人寿推出《泰康金满仓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这是一款银保渠道期交分红型产品。

据介绍,“金满仓B”在保险期满时一次性返还客户累计缴纳的全部保费。同时,每年会返还一定比例的生存金,客户投保5年在保险期间内每年可获得年交保费的4%,投保10年则每年可获得年交保费的10%;每还会根据经营状况派发红利,且生存金和红利均可以复利累计生息。此外,客户投保“金满仓B”即可获得相当于保额1倍非意外身故保障、2倍意外身故保障、3倍公共交通意外保障和高达5倍航空意外身故保障。

据了解,该产品购买人群为出生30天~60周岁的人,每份1000元,3份起售 犹豫期内退保要扣掉10元钱的工本费。

回到家中仔细研读,将相关内容列出,分析对比一下各家的长短。希望能帮到那些打算去银行存款,保不齐被说动心的用户们,能冷静分析一下考虑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产品。

【泰康金满仓两全分红保险】

保障+理财,高达4倍的意外身故保障。最低500元的标准,让普通家庭也能进行理财。其保单具有分红功能。但未提及保单贷款功能。

《点评》本产品收益一般般。意外身故4倍保障是个亮点;500起步,走平民化道路。

【平安金玉满堂万能两全保险】

趸交型,1万起售,3-65岁的人可买,保障到70周岁。该保险可转换成年金。保障保证年利率1.75%,按月公布利率并按月复利。

《点评》保险保障一般;亮点是保险期限到被保险人70周岁,且50周岁时如果缴费满5年,可转换成年金领取做养老之用;保证回报率1.75%不算高。

【英大元宝B款分红两全保险】

趸交型1万起,30天-65岁人可买,保险期限5年。提供高达4倍的意外身故保障。保单贷款为现金价值余额的80%。

《点评》5年确保收益为8.4%+分红;意外身故4倍赔偿及保单贷款功能为其亮点。

【中国人寿鸿泰分红保险】

趸交或年缴,1千起售,30天-75岁人可买,保障期限5、10、15、20年(最多保障到80周岁)。急用现金时可申请退保。趸交型5年确保收益为3.5-4.8%(按年龄不同)+复利红利。《点评》几无保障可言;确定收益偏低;急用现金时只能退保;唯一亮点是投保年龄放宽到75周岁。

至于3、5、10年缴费的保险,随后整理完毕再一一列出。

中国人寿济南市分公司推出的一款集理财与保障于一身的新型银行保险产品——国寿鸿丰两全保险(分红型)在我市各大银行网点及邮政门市全面上市,这是自去年银行调高存款利息后中国人寿推出的首款分红保险产品,该产品不仅给保户的“钱景”带来更大的投资空间,而且更加突出了保险的保障功能——三倍意外身故保障和一倍疾病保障,使这款银行保险产品在投资理财的基础上更加回归了保险保障功能,极大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据悉,此款保险一推出,就受到百姓的热烈追捧,仅元旦三天,保费收入就达到300多万。

据了解,此产品集投资理财、保险于一体,且保障功能突出,集中表现在:保障期间,被保险人如因意外身故,按保单载明基本保险金额的3倍给付;一年内因疾病身故,返还所交保险费,一年后疾病身故,按照保单载明的保险金赔付。这是目前为止银行保险市场上提供风险保障最高的险种。投资鸿丰保险,意味着客户将得到四部分回报:本金+固定收益+分红+风险保障。此外,该保险还是一款纯趸交险种,即只提供一次性交费方式,不再提供分年交费,这在大陆寿险市场可是首开先河。由于鸿丰保险最短只有5年,一次性交费的定位不仅避免了市民后期交费的麻烦,更便于闲散资金集中理财。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2

信息技术是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展最为广泛和影响深远的技术, 我们人类也在逐渐的进入到信息社会。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下的关于一切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使我们人类对于了解自然世界的一种抽象或者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东西, 但是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我们写在纸上或者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表现出来, 让我们通过这些数据来更详细的了解事物的具体信息。通过我们的的指令或者描述的概念来展现出的一种形式。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基础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的应用技术、信息的安全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 在我们人类最开始的时期, 人类语言的产生就是信息产生的最开始时期。人类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信息的交流, 来促进情感的表达, 语言信息促进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的进行发展, 人类通过语言信息提高了人类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 随着人类对生活不断的创造和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 就出现了在我们小学历史课本上所知道的象形文字和印刷术, 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发展加以迅速, 推动了我们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进步;

(3) 人类发明的第一台电报机、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无线电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这些发明和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彻底的向信息化社会发展。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 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 电视、广播、电报、传真和卫星、微波通信等技术的发明, 快速的推动了我们人类趋于信息化社会的的发展;

(4) 电脑的发明使信息技术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

(5) 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引用电脑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开发出了第一个军事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过这种将电脑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传输技术慢慢的走入我们的生活, 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主导着一切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信息技术得以飞快迅速的发展。

1.3 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

通过学习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呈平稳和不断上升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就是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这些技术为主导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收集和整理, 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让我们了解信息技术是如何产生并从中获取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的。因为信息技术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操作软件来进行实行的, 所以信息技术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信息技术所渗透的领域比较广泛, 对这种领域的的行业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所以在整体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稳的。

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阅读信息技术课本材料了解到, 在我们的生活中, 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上的改变处处可见。比如我们现在最广泛使用的电话, 电话改变了我们人类的通信方式, 而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改变了我们人类的学习工作方式, 还改变了我们所进行的娱乐活动方式, 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网上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微博微信接收信息, 信息技术不断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2.1 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

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最核心的就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目前的软件技术已经在以计算机为中心转变成了以网络为中心。集成电路的设计巩固了软件的核心地位, 软件技术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功能, 软件技术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 成为了推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

2.2 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容

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呈现出了统治者的角色, 电话、有线电视、和计算机这三种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网络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内容, 通过这三种网络在技术上的相同运行理念, 他们各自业务内容上进行相互的覆盖和融合。随着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增加, 打破了各自行业原有的界定, 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都在趋向于计算机网络的方向发展, 无线宽带技术正在逐步向个人化信息方向发展。

2.3 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项目

开发应用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得以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我们所用的电视机、手机和电气等设备都可以在网络终端上进行个人信息设置, 以前, 我们所接触到的网络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 而现在互联网在服务体系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开发应用话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项目。

结合以上的分析内容, 在我们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趋向于数字化、综合化、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在逐步改变, 但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不会改变的, 软件技术会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信息技术在发展核心内容的前提下, 结合多元化的网络设备, 就会以多种新型和迅速的方式发展。

3 结语

我们在课本上所了解到的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逐渐的得到发展, 有着更高层次和内容的进步。信息技术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是我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广泛、发展最快速、应用最多, 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技术。我们的生活也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我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简单, 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高中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变得尤为重要, 从最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开始学习,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内容,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思想, 还会让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得到启蒙, 也许将来我也会投身于研究信息技术专业, 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我自己的微小力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 信息技术还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就是还有能够发展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升民.数字传播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06) .

“政治传播”定义发展探究 篇3

“政治传播”定义发展探究

郭 剑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 10002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717)

目前中国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概念界定尚不明晰,没有统一的认知,甚至出现将“政治传播”和“政治传播学”混淆使用的情况。文章通过梳理政治传播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脉络,比较各种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定义,发现“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这一定义相对准确。

政治传播,定义,术语

引 言

由此可见,对“政治传播”这个术语本身的定义如何界定是重要问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西方各大知名媒体纷纷“抢滩”中国,急于让中国媒体“大开眼界”,一窝蜂似的把西方的新理论、新概念搬到中国。而随着中国的业界和学界逐渐成熟,开始反过来冷静地审视西方媒体及其传播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的呼声高涨。“政治传播研究在中国已经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那种仅仅翻译和解析西方政治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政治生活的需要。”[2]另一方面,政治传播研究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都将政治传播提升到战略研究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政治传播”这个术语的定义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 西方“政治传播”定义的发展

西方的政治传播研究者很少对“政治传播”定义做出明确的界定。目前,西方对“政治传播”定义的研究有两种趋向:即政治学本位和传播学本位。

从政治学本位出发的“政治传播”的定义主要有:

费根(Fagen)在其著作PoliticsandCommunication中认为“政治传播”是政治系统内及政治系统与其环境间的任何传播行为,因而建议研究传播网络(组织、团体、大众媒介、特殊管道等)及传播形态的经济、社会决定因素[3]。

美国的政治传播学者丹·尼谋(Dan Nimmo)和凯思·桑德斯(K.R.Sanders)在其著作《政治传播手册》的导论中指出:政治传播是政治家、政府组织与公民三个环节中的中介或渠道[3]。

20世纪60年代,卡尔·沃尔夫冈·多伊奇(Karl Wolfgone Deutsch)的《政府的神经:政治传播及控制的模式》(TheNervesofGovernment:ModelsofPoliticalCommunicationandControl)等一批政治传播研究专著的出版,标志着西方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开始[3]。

维生素E醋酸酯在牙膏中的用量一般为0.1%~0.5%,可以与中草药复配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牙膏的稳定性。生产时一般在加香精前加入维生素E 醋酸酯[22]。

登顿(Denton)和伍德沃(Woodward)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为一种讨论活动,是关于公共资源、政府权威和政府裁决行为的公共讨论与评价[3]。

美国作家多丽丝·格雷伯(Doris Graber)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为:“政治传播是包括修辞、肢体语言等辅助语言学符号以及联合抵制与抗议等政治行动。”[3]

这一类定义往往将政治传播活动归类于政治活动的一种,应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对政治活动予以分析,显而易见这是不够全面的。

而从传播学本位角度来界定“政治传播”定义的代表是查菲(Chaffey),他提出政治传播就是传播活动在政治活动中所扮演的某种角色[4]。

再如阿尔蒙(Almon)和波尔(Bohr)认为政治传播是一种可以改变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的系统功能[4]。

美国学者布赖恩·麦克奈尔(Brain Mcnair)将政治传播活动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全部有党派人士与政治活动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传播活动;第二,全部无党派人士针对有党派人士的传播活动;第三,关于政治家、党派人士及无党派人士政治行动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或其他形式的政治讨论的集合。[5]麦克奈尔在其著作《政治传播学引论》中提出政治传播讲的是“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也就是说,实际上麦克奈尔将政治传播看作是人类社会中政治与传播的本质性融合,它立足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政治生活。

可以说,无论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还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给“政治传播”下定义,西方学界都是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政治传播”介入合理的本质要素。但是反观这些定义,恰恰缺乏将政治学和传播学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这也是中国对政治传播进行研究时特别注意之处。

二 中国“政治传播”定义的发展

认识和了解“政治传播”定义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很有必要。一方面,通过其定义演变使我们对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政治传播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从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及学术著作的出版情况看,政治传播相关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能够显示政治传播研究在中国发展状况的专著都是在2005年左右出版的。笔者通过阅读国内相关的政治传播研究专著发现,相对而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是较早研究政治传播的;而上海交通大学的谢岳是作为政治学研究者研究政治传播并且产出成果最早的学者,其代表作是《大众媒介与民主政治》和《当代中国政治沟通》;《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是目前较为系统全面的政治传播研究专著;其他还有周鸿铎的《政治传播学》、张昆的《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彭芸先后出版的《政治传播:理论与实务》《新闻媒介与政治》《政治广告与选举》等著作。

受到西方政治传播研究的影响,中国对“政治传播”的定义研究也分为两类[5]:

一类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把政治传播看作一种政治活动,从这个角度给“政治传播”下定义的有:

祝基滢在其1983年出版的《政治传播学》中提出:“理想的政治传播是一种政治符号的共识(共同解释)。”[5]

2005年李书元在《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中提出:“政治传播是由政治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的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过程。”[6]他认为传播与政治是同时诞生的,并且政治传播与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

2009年荆学民和施惠玲在《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一文中提出:“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4]

百度百科给出的“政治传播”是指:存在于政治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以达到待定目的和取得特定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以符号和媒介为途径的使政治信息得以流动的过程[7]。

另一类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把政治传播看作一种传播活动,从这个角度给“政治传播”下定义的有:

2004年学者郎劲松和侯月娟在文章中提出:“政治传播是由政府和其他的政治参与者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符号,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向受众目标传输政治信息,继而影响其政治态度、信念与行为的传播过程。”[8]

2007年鞠丽华在其文章《政治传播的三种模式的解读与启示》中提出:“政治传播是一定的政治传播主体(民众、政治家、政府或政府组织)运用有意义的符号,通过大众媒介与政治传播的对象之间进行的政治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的行为与过程。”[9]

1991年著名传播学者邵培仁出版了《政治传播学》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为:“政治传播者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10]他认为政治的喉舌和特定利益集团的工具是互动行为、过程与相应规范策略的集合。

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政治传播”的定义是:“政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一项内容,以宣传、教育、辩论、广告等方式报道国务活动、党政方针、选举与竞选、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政治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等内容。”[11]

通过阅读政治传播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目前中国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概念界定其实并不明晰,缺乏统一的认知,甚至出现将“政治传播”和“政治传播学”混淆使用的情况。比如西方使用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y,中国学界一般将其译为“政治传播研究”,而不是译为“政治传播学”。甚至有人提出“在很多种情况下,使用‘政治传播学’的称谓不过是为了符合国内研究者的习惯,大可不必深究”这样的错误论断。于是才有荆学民和刘胜君撰文《政治传播研究中的几个核心命题辨正》[12]来辨正政治统摄传播、传媒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几个政治传播研究中易混淆不清的概念。

三 结 语

总而言之,“政治”和“传播”二者本身的广义性使得界定“政治传播”这一术语产生困难。从总体上看,政治传播中政治是基础,传播是着力点, 首先需要对政治的研究下足功夫,从传播反推到基础的政治本身[13]。当前的政治传播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是政治传播研究的主导理论,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事业、管理好国家,是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终极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由荆学民和施惠玲在《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一文中提出的“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这一定义目前能够比较准确地界定“政治传播”这一术语。原因有三方面:

(1)该定义突破了传统上仅从政治和传播二者关系上出发的局限,而是分别解构“政治”与“传播”,从“政治”的本质中探求其传播的要素,从“传播”的内容中探求其政治的要素。“政治信息”限定政治传播的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是与政治相关的;“扩散和被接受”限定传递的政治信息是需要扩散然后被受众所接受的。正如荆学民和施惠玲在文章中提到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政治传播”概念[4]。

(2)如果辩证地分析这一定义,也是符合哲学逻辑的。一方面,政治本身需要传播活动作为宣传手段,比如一战和二战都是通过某些战时特殊的传播方式来鼓舞士兵斗志。“战时宣传和施政宣传研究导致了宣传学和传播学的诞生,而政治宣传分析是政治传播研究的前身。”[14]另外,中国儒家治国思想之核心理念也是将政治思想与传播活动结合起来,借助各种传播活动实现统治者对百姓潜移默化一般的“洗脑”,从而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目的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反之,传播活动也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干预。所以在阶级社会,一切阶级都把传播活动作为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手段。

(3)从术语学角度来看,定义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概念的内涵和界限的确切的逻辑规定。任何事物的定义都是由被定义的概念和定义的概念组成的,其中定义的概念是被定义的对象最近的“属”加“种差”(概念=属+种差)。荆学民和施惠玲提出的“政治传播”定义符合术语学这个逻辑规定,具体而言,“种差”即为“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而“属”概念即为“过程”。

[1] Mcnair B.政治传播学引论[M]. 殷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 荆学民.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J].现代传播,2012(2):62-66.

[3] 郑一卉.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J].武汉大学学报,2005(3):380-384.

[4] 荆学民,施惠玲.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现代传播,2009(4):18-22.

[5] 孙帅.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重庆社会科学,2011(1):106-112.

[6] 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7] 百度百科.政治传播学[EB/OL].( 2009-04-11)[2013-11-18].http://baike.baidu.com.

[8] 郎劲松,侯月娟.现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制度[J].现代传播,2004(3):34-37.

[9] 鞠丽华.政治传播三种模式的解读及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3):92-95.

[10] 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1] 刘建明,王泰玄,谷长岭,等.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12] 荆学民,刘胜君.政治传播研究中的几个核心命题辨正[J].现代传播,2013(7):14-18.

[13] 荆学民.政治传播与政府新闻学[J].现代传播,2012(1):60-61.

[14] 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1(3):69-77.

版权说明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一经刊用,稿件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权利即转让给本刊。本刊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式、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如作者不同意转让版权,请于来稿时声明。目前本刊已加入的数据库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CEPS。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GUO Jian

The defini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is not clear and without a uniform cognition. Though comparing definitions from western and China,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relative-best on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term

2014-06-06

郭剑(1986—),男,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编辑,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学、传播学。通信方式:guoj@cnctst.gov.cn。

H083;N04;G206.3

A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4

党的十六大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明确提出了 “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并指出城乡关系和“三农”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统筹城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发展县域经济有助于提高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活力,通过打造优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区的工业化步伐,以实现微观经济的活跃,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间接提供经济支持。当然,目前我国的县域经济还存在诸多问题:

1.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全国百强县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则很低。各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也不均衡。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还存在城市化水平低、资金和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

2.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产业结构滞后,大多数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比重偏大,经济类作物推广率低,农业生产率呈劳动投入过多的低水平状态。

3.市场信息不对称,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多是中小企业或个体合伙等,其经营比较分散,获得信息的能力较低,这使其生产经营的决策不能够通过及时的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来掌握市场的供需情况变化,而只能凭借传统思维模式通过以往的“经验”和上一年的市场行情来进行决策,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迎合市场变化,经营的风险性加大,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能够缩减成本提高经营者的效益。而同样限制于县域经济中经济主体的分散性,使得集约化产业群数量很少,已有的大多规模小、档次低,无法发挥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效益优势。

4.政府职能尚未转变过来,服务与管理意识淡薄。政府的经济决策和调控方向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支持,使人才、资金、信息等在产业结构中合理地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益好的产业方向流动,从而推动各县域经济效益的提高。然而当前的政府职能定位脱胎于计划经济,因而政府多沿袭了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导致现行政府重“权力”轻“服务”,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我们要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障碍,盘活微观经济,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升级,逐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新农业结构,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途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要着眼于农业长远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调整产业的区域布局,加快形成优势区域和产业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户+公司的模式,;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

2.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通过工业化着力解决农业问题。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县域工业的发展,应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其资源优势兼顾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业与工业联结,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壮大县域经济。同时,要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工业的理念办农业,用先进的工业技术设备装备农业、把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科学管理办法移植到农业,以工业化为突破口,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3.适应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国际经济市场化、一体化的挑战,县域政府的职能必须转换到遵守WTO规则,为国内外市场微观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主要包括:首先,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县域政府必须根据WTO的有关原则和要求对公共部门的职能、管理法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总的原则是收缩权限,回归政府管理本位,把市场和个体自治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社会,有效解决管理中推诿扯皮的问题;其次,加大改革和监督力度。提高公共行政的公正度和透明度;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法制政府。

4.以特色经济为主导方向,发掘本地区潜在优势。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具体来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必须立足县情,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确立本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使农产品市场多元化,减少同类产品内耗式竞争,营造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生态平衡的双赢局面。其次,从宏观角度分析市场需求,找准本区域市场定位,遵循市场规律掌握发展态势。正确评估本县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依托本地优势要素,逐渐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和战略产品体系。

技术创新定义综述及定义方法 篇5

技术创新定义综述及定义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3个层面对各种技术创新定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技术创新定义多义性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技术创新本身的.变化、发展和技术创新与其它因素的联系;主观原因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绝对性和哲学信仰的差异性.同时,探讨了技术创新定义界定的方法,强调界定技术创新定义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并力求达到历史性、全面性和正确性的统一.

作 者:欧阳建平曹志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法学院,长沙,410083 刊 名: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1 7(4) 分类号:B026 关键词:熊彼特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定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6

打开Photoshop,点击【文件】→【打开】,进入我的电脑选择任意一张图片后点击【打开】。

找到左侧工具栏,单击右键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截取我们想要定义为图案的部分,点击鼠标左键进行截取。

截取完毕后点击【编辑】→【定义图案】,输入图案名称,如图沫沫把图案名称存为“向日葵”,点击【确认】,定义图案就完成啦。

定义图案的填充

新建一个文档,点击【文件】→【新建】,输入新建文档的名称,宽度和高度后点击【确定】,

找到左侧工具栏,单击右键选择【图案图章工具】。

然后再点击屏幕上方【编辑】→【填充】,选择刚才定义的图片,点击【确定】。

如图,填充图案完成啦。

定义图案的删除

如果我们自定义的图案不想再用,想要删除时该怎么操作呢?如图,点击【编辑】→【预设】→【预设管理器】。

在【预设类型】一栏选择【图案】,找到我们之前定义的图案后点击打开,点击右一栏【删除】。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健康定义重建 篇7

一、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质疑

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 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后, 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定义, 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从而赋予了健康概念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 我国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多维健康观得到了确定, 并有所发展。王广虎和喻坚先生对此依据国情也进行了一些增补, 颇具代表性。但还是没有突破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定义的框框, 仍然在其影响下徘徊, 普遍认为:“健康难以获得”。可人类社会的历史车轮正无情地滚滚向前, 朝着文明的大方向继续进步和发展着, 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上述界定是否正确,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性。因而,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大胆质疑, 实事求是地开拓新思路。实践和科学证明,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 受内外环境、心理、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的影响, 人人都有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角色, 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下面, 我们从微观、社会发展、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层面阐释人民大众心目中对“健康”的理解, 以提炼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 (内涵) 和外延, 以飨读者。我们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定义已把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拔到了绝顶, 外延缩到了极限。在体质实践中, 真正达到符合上述健康定义要求的社会人极为罕见, 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过抱怨, 人吃五谷杂粮, 也不是生活在真空, 哪有一点小病也不得的, 哪有一点也不残的!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 人们可望不可及, 只能望梅解渴, 望河兴叹,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依据辞海对病残等的定义, 一个小小的毛囊炎是病, 一块皮肤割裂形成的疤痕是残, 适应方面的完好又有谁能做得到……如果将上述多维内容再优化组合到一起, 所能达到的人, 简直是凤毛麟角, 就是宇航员的健康也未必能符合上述要求。健康概念是不是被人为地虚化了呢?世界上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绝对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实践性的。就连选拔非常严格, 数量寥寥无几的宇航员都难以达到上述的健康要求, 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按道理讲, 宇航员是应该符合上述要求的, 他们的健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 是多维健康的真正实践者和拥有者, 他们可谓世界卫生组织所界定的健康代表。对健康定义内涵与外延认识的正确与否, 不能仅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评价, 必须把它拿到实践当中检验,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道宇航员的健康就符合上述要求吗?仅从宏观指标来看, 健康质的指标量, 是规范适度的, 符合宏观观察要求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从微观上讲, 生物学医学研究证明, 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含有数百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 它们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 就会在子代出现遗传病。从这一点讲, 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健康的, 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着, 基因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便有可能会产生突变, 形成新的遗传病基因的潜在, 遗传病的根基来自亲代的病态基因, 随时间的推进病态基因只能增加, 不会下降, 更不会恢复到正常。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自身的免疫机制不知已消灭了多少种传染病, 但这都是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完成的。而今天, 人体也还对多种传染病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 一旦某种无自身免疫机制的传染病肆虐, 便无法抵御, 只得束手就擒, 好在由于科技的发展, 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方法, 使人类摆脱了某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时间短, 人体内对多种传染性疾病还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 新的不明有害物质又接连产生, 侵犯袭扰人类, 就更无法抵御了, 就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 研究出有效的具有特异性的对抗机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何况自身免疫机制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需要几百年, 几千年, 甚至上万年……2002年的“非典”爆发, 近年艾滋病的流行, 都证明人类体内存在好多缺陷, 就更不能说我们的体质是绝对健康了。大家都在电视里看到了, 宇航员在执行任务前, 国家领导接见时, 他们是坐在密封的大玻璃罩里的。原因很简单, 怕他们感染上体内无抵御机制的有害物质的侵袭。可见上述定义:“……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谁能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和心理呢?说明上述定义对内涵的要求过于严格, 自然外延也就狭窄了, 狭窄到几乎脱离实践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定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我们则认为时间长了, 人们经过再三努力还达不到上述要求, 其所谓的积极性与作用也会自消自灭的。所以, 其实践价值并不大。那么, 人类究竟拥不拥有健康呢?我们认为:肯定是有的。那么, 人类的健康存在于哪个层面, 又如何表现呢?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又如何界定呢?对此, 我们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进而寻找正确答案。

二、对健康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

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科技信息文明时代, 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其实, 就是非健康人一代一代地离去, 与此相应的是新的健康生命一代一代地涌现、崛起, 如此不停循环往复, 才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永续不断。因为人从出生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直至死亡, 在这一生的生存期中, 婴儿到壮年这一阶段, 相对来说健康占据着较长的时间 (病、残、弱、死的机遇相对只占少数与时间) , 这一现象无以雄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何以进步和发展, 文明又何以永续。健康与病、残、弱等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壮年以前, 健康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占主导地位, 其既是人体本能的一面, 又是人类心灵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之一。总之, 于健康之所求, 人概莫能外, 有残奋斗, 有病治疗, 垂死也要挣扎, 这才是真正生命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联合国称其为人权, 可见健康在人的生命、生存中的价值和地位。细分析起来, 就如企业家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样。人类就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 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 直接或间接地追求着健康效益最大化。换言之, 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 又都是在为自身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保障而实践的。因此, 发展的目的就是令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提高生命、生存的质量, 以谋求最大的健康效益。反过来, 健康的人们又促进和发展社会和经济, 因而健康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形成生产力, 并构成社会。试想, 人类如果没有健康, 不去追求健康, 科学发展观也就随之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发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健康是基石。其中自然属性的健康是物质基础, 行为和心灵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诸项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与定位。这足以说明, 人类社会是健康人的社会, 发展是健康人推动的。所以, 从这一角度看, 历史就是人类健康的发展史。中华民族整体体质的现实健康态, 不论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还是潜在的能力与智慧等方面, 都已基本具备了承担并完成人类赋予自身的一切历史使命的条件, 这就是中华民族体质的总现状。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 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今天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中华民族拥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健康的、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优秀、伟大的民族, 否则早被自然和历史的滚滚车轮所碾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的国民经济得以复苏和振兴, 并取得了高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体质也明显地获得新发展, 潜能得到迸发, 形态指标量增长较快, 国民人均寿命延长,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性竞技比赛的奥运会上, 我国的体育健儿们不仅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所获奖牌总数也名列各国前茅, 不仅圆了体育大国之梦, 并向体育强国挺进。再者, “两弹”试爆成功, 卫星上天, 载人飞船安全回收, 即将又要探月……这一切都表征了中华民族整体体质健康的价值所在。一个种族, 一个民族, 其体质具自己的特征, 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 可也在动态发展, 各个不同历史时期, 各个不同发展阶段, 体质的指标健康量都有相应定位和量的适度规范及优化组合。虽说在形态指标量上不如外国人高大, 而体质实践证明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程度并不比外国人差, 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甚至他们不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这是中华民族健康可喜和值得宽慰的一面。常人都拥有过或正拥有着健康, 健康存在于人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期, 是人生最兴旺、最光辉、最灿烂的阶段。青年和成熟期是能力和智慧的鼎盛时期, 用什么美好的语言形容这一时期都不过分。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 健康在不同时空中所表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再从整个社会层面看, 健康人始终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所谓生产力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三、对健康定义的重建

健康是什么?健康又是怎样展示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一目了然了。健康具有多维性, 是个多层次的大概念。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遗传病基因, 人人都有, 但遗传的几率很低, 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受其干扰, 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根治的水平, 这是我们不将其纳入健康的原因, 这是其一。前面也谈到了免疫缺陷的问题, 人们在某些劣性传染病面前, 只能束手就擒, 相对来讲这种缺陷也是变相的病态或缺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 我们可对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做到人工免疫, 即使对个别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方法, 也可利用已获得的医药卫生科技手段遏制其传播, 将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直至暂时消灭, 在现代条件下成不了大气候。更何况科技也在飞速发展, 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深化与完善创新。但有一点不得不指出, 长期进行人工免疫导致自身免疫机制将难以形成, 甚至退化, 有可能人类会永远失去自身相应免疫机制形成的机会和功能, 造成依赖人工免疫方法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发展与变化, 又随时可能遇到不明的新的有毒物质对人类袭击的不测。然而, 科技的发展总会倾向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 同样, 也影响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自身免疫机制的缺陷态也暂不予纳入健康内涵, 这是其二。实践证明,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 不良的环境可以致病,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地区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大骨节病、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可造成癌症、白血病等。非洲的某些国家的落后与贫穷, 使那里的人民骨瘦如柴, 疾病盛行。所以环境的健康理应纳入健康内涵。天人应该合一, 健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上述分析标明, 健康概念具有社会性、普遍性, 健康人占社会的绝大多数, 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动力。健康既属于个体, 也属于人类社会, 因而也就有了个体健康和群体 (含人类) 健康之分。健康既有航天员健康、飞行员健康、潜水员健康, 又有普通大众健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不同档次。健康是动态的, 成熟期前 (含成熟期) 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成熟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我们从社会、社会发展层面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出发, 对其作如下定义:健康指人的属性及其相应的生活环境, 在常态质量的基础上 (含常态) 出现变化后, 不影响个体和群体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状态时的体质。此定义适用于个体, 也适用于群体、种族乃至人类。这一定义将健康还给了社会, 恢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本来面貌。通过健康素质教育并予以实践, 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 坚持不懈都能获益。以逻辑学划分的原则划分, 进一步证明体质是个大概念、大系统, 体质包含健康 (体质) , 健康 (体质) 被包含于体质。对健康定义的内涵, 本质属性的解读, 以及种级的健康概念内涵、外延的界定, 因文章篇幅有限, 别文另续。

此界定的对与错需要实践和时间检验, 更需大家思辩。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引发学术争鸣, 推动创新与发展, 与时俱进,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质理论。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内涵过严、外延过窄, 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从社会实践及进步发展层面看, 绝大多数人拥有普遍意义的健康, 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本文从社会进步发展及与人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角度, 给健康予以新的界定。

关键词:健康,体质,社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群体司.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131.

[2]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思考[J].成都体院学报, 2001, (4) :29-32.

[3]喻坚.健康新论[J].体育文史, 1999, (3) :29-30.

[4]刘东海, 等.体质概念内涵、外延及其综合评价[J].体育学刊, 2003, (6) :15-18.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8

【关键词】公益旅游;定义;比较分析

一、公益旅游的产生背景

(一)大众旅游带来的问题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众旅游成为旅游的最主要形式,旅游业也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以经济利益为重心的大众旅游还是带来了很多问题:对于旅游者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娱乐、考察探险、增长见识等等,均属于利己动机的范畴。由于在享受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支付了相关费用,所以旅游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要满足其效用最大化;对旅行社、饭店等旅游经营者而言,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有形或无形的服务,获得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成为其主要目标。这在经济活动中是正常现象。但旅游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旅游者过度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和旅游经营者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给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拥有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损害其利益。如,在很多旅游城市,旅游者乱扔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量旅游者的游览造成城市的交通拥挤,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旅游者到旅游城市的消费会推高当地的物价,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1,2]。

(二)业态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针对大众旅游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专家学者们以及实践界不断寻找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立足于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寻求一种对目的地环境损害最小化的旅游方式,是学界备受推崇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形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一有益于环境的旅游很受旅游消费者关注。然而,旅行社抓住了这一需求,开始大张旗鼓地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开展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现如今,生态旅游已不再“生态”,与大众旅游除名称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生态旅游传入中国有一定的变异,专家们的理解不同,加上旅行社对大众的误解,生态旅游被很多人认作是旅游者到未受污染的原生态地区享受天然生活的旅游,从而受到追捧,生态旅游在中国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3,4,5]。

(三)公益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由于大众旅游的侵蚀产生泛化现象,其可持续性受到质疑。说到底,生态旅游仍然侧重于旅游者,期望旅游者在对目的地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同时满足旅游需求。在生态旅游基础上形成的公益旅游,则更加注重为目的地居民生活或环境带来利益。

公益旅游的权威研究学者Wearing认为[6],公益旅游对新殖民资本主义的大众旅游以及很多由西方国家控制、目的地居民很少享受旅游利益的一些选择性旅游形式,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替代方式。Wearing主要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民到发展中国家旅游的角度来阐述,将大众旅游看作是新殖民资本主义,很多选择性旅游也是由西方国家控制,目的地居民缺乏应有的权益。事实上,如果把范围放大,我们仍然会有类似结论:对一般旅游发展而言,旅游客源地往往是发达地区,或者说旅游者往往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强势的文化背景,旅游目的地居民经济水平低,文化相对处于弱势,所以旅游发展会导致目的地地区的物价上涨,当地文化被旅游者文化侵蚀。而公益旅游的发展,则是更多地考虑了处于弱势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利益,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旅游形式。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斐然,国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消费者。但经济收入在地区间的分配差距明显,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在富人阶层增多的同时,仍有很多人处在贫困线之下。贫困地区往往地处偏远,可进入性差,不仅发展旅游不便,其他产业也由于交通瓶颈而难以发展。而很多贫困地区也有一些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人迹罕至,基本未受污染;植被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具备生物多样性;很多地区为少数民族居住,其服饰、语言、生活方式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少人关注,很多已经濒临灭绝。基于此,我国公益旅游在借鉴国外公益旅游发展经验和通过本土调整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二、我国公益旅游的发展

(一)与国外相比我们公益旅游的不同之处

公益旅游源于美国,由学者Stephen Wearing最早提出[6]。公益旅游最初是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强调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做出贡献的志愿性。志愿性甚至是国外很多公益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之一。目前国外最流行的公益旅游项目为保护濒危生物的多样性及相关的科研考察。另外,在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也有很多人前往公益旅游,为其提供帮助。

国外的公益旅游与生态旅游尤其是生物考察旅游息息相关。但这种形式的公益旅游在我国并没有发展壮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外经济发达,很少有人处在贫困线以下,而且有良好的福利制度和慈善事业做保障;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大众主要着眼点在提高收入,对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多,并不热衷于考察科研旅游。相关科研考察多有经费支持,科研的助手不但不用出资,反而会有一定的费用补助。加上普通大众缺乏相关的知识,往往不能参与其中。所以公益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有了新的侧重点,即以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以及保护当地特有的文化为主。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为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活动和张晓松教授创办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

(二)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代表案例

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是公益旅游在教育方面的一个分支,它由民间发起,倡导旅游者在出行前准备少量书籍和文具,带给沿途的贫困学校和孩子,并强调通过旅游者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传播知识和能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的信心和想象力,最后,通过 www.1kg.org 网站将活动的信息和经验分享出来,让学校和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同时让更多的旅游者受益。其理念为:旅游为主,公益为辅;交流为主,物品其次。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多背一公斤”建立了全职团队,并根据中国目前的政策和法律现实将组织以公司的形式完成了合法注册。“多背一公斤”将自身定位成社会企业,即:不以赢利为目的,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手段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善。这种公益旅游活动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预计到2012年底,“多背一公斤”将为中国5000所以上的乡村学校提供图书、电脑、互联网、教育及师资等方面的系统服务[7]。

nlc202309040303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GZRTDC)是一家非营利组织,组织的目标为对贵州少数民族妇女手中的手工艺进行发掘和传承,同时促进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其使命是致力于在贵州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以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等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保护与传习;促进以乡村妇女为参与主体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帮助当地妇女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维护她们的文化自由和文化多样性、维护她们的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帮助她们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消除贫困,实现乡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全方面发展[8]。由于立足于特定区域的特定人群(贵州的少数民族妇女),所以该项目不如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那样有影响,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三、公益旅游的定义辨析

综上所述,公益旅游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旅游发展形式,尤其是更加关注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环境及其居民利益。同时,公益旅游在我国有较强的生命力,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侧重方向。那么,应该如何给公益旅游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一)公益旅游的不同定义及其比较

国内外学者及学术机构对公益旅游下的定义如下:

(1)旅游者为了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作志愿者活动来度假,它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9]。

(2)公益旅游就是旅游者在参观旅行的同时对目的地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10]。

(3)公益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实现服务意向而旅行前往目的地志愿服务所获得的经历;从狭义上公益旅游讲是将对目的地的志愿服务与涉及艺术、文化、地理、历史、娱乐等传统旅游要素有机结合[11]。

(4)公益度假旅游是从传统的冒险旅游和文化渗透旅游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服务,进而亲自了解目的地社区以及社区居民;公益度假旅游不是对标准度假的简单替代,而是为公益度假者提供一个机会,利用其技能和兴趣,为需要外界帮助的目的地社区做有益的事情[12]。

(5)公益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旅游是指因在异地进行志愿服务而引起的一些非盈利活动的总和;狭义的公益旅游是指旅游者因各种原因在异地进行的包含有志愿服务项目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13]。

以上定义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把公益旅游先看作是一种旅游,然后再界定是一种什么样的旅游;第二、都认定目的地社区环境和居民为公益旅游中的公益受益方。

比较而言,国外学者更多的采用定义(1),即Stephen Wearing的定义。Stephen Wearing是最早提出公益旅游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公益旅游学界公认的权威学者。该定义比较全面,包括公益旅游的形式和目的(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方式(被组织的方式),以及公益的手段(志愿者活动)。但原因阐述得不够全面,在我国因“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不会以公益旅游的形式出现,并且公益的手段不仅仅可以通过志愿(出力)活动,也可以通过捐赠金钱、物资(出钱)的形式实现。比如许多公益旅游者背着书籍去贫困地区旅游并将书捐赠给当地学校或现场捐钱等。

定义(2)严格来说不是学术性的定义,相对通俗,但不够严谨。简单来说,该定义的解释就是公益+旅游,但如果将公益解释为一种贡献而没有进一步的界定,那么这个定义就有些泛化了。比如旅游者在参观旅游时尽量维护景点环境,不乱扔垃圾,或者尽量维持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算不算是对目的地社会的贡献?如果算,那恐怕基本上绝大多数旅游都可算作是公益旅游。

Voluntourism.org给出的公益旅游定义(3)分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方面,比较科学。广义的定义可以看作是志愿旅行(不一定是旅游,如志愿者异地服务),狭义的定义强调志愿服务与传统旅游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有点过于苛刻。在我国并非如此。比如“多背一公斤”组织的公益旅游,旅游和公益是两个部分,并没有有机结合。

第(4)个定义强调了公益旅游的公益性质,并把公益旅游看作是冒险旅游和文化渗透旅游的分支,还解释了公益旅游者的目的(通过服务深入了解目的地社区以及社区居民),但并不是所有公益旅游者的目的都是如此。应该说大多数公益旅游者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旅游和帮助目的地社区居民的目的。

定义(5)的广义定义和定义(3)的广义定义一致,而其狭义定义无非就是定义(1)的另一种说法。

(二)文章对公益旅游定义的界定

我们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包含了公益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活动;公益旅游者参加公益旅游的目的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减轻目的地的贫困(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贫困),帮助灾后重建,扶持弱势文化遗产,以及深入与目的地居民交流等等(这里的目的强调的是公益的目的,与普通旅游形式相区别,当然还有普通旅游的目的);参与的意愿可能是积极主动的自愿行为,也可能是“被组织”的被动行为。如,企业为了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组织员工到贫困地区开展公益旅游活动,让员工意识到当前生活和工作的珍贵,更加热爱本职工作。

另外,在很多新闻媒体中对公益旅游的解释存在极度泛化的现象。如,(1)新华日报报道[14]:苏州市2009年12月31日在省内率先启用以12301为呼叫号码的公益旅游服务热线,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投诉、旅游提示、旅游救援四大功能,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旅游服务需求,并可同时接受中文和英文咨询。(2)大河网报道了“郑州要发亿元公益旅游消费券 可抵扣景区门票”的新闻[15]。很明显,以上两则报道的公益旅游是对旅游者的公益,超出了学术上公益旅游的范围。我们认为,公益旅游是针对旅游目的地社区环境和居民的利益而开发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不赞成将公益旅游像新闻媒体中那样泛化。

我们不赞成公益旅游概念的极度泛化,但也不认为要把公益旅游限定为一种带有严格公益行为的旅游活动。在公益旅游的实践中,有人认为公益旅游中应该是公益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例是1:1,这未免太过苛刻。我们认为,公益成分大到完全的异地公益活动,小到将旅游作为一种公益,都应该属于公益旅游的范畴。另外,以上定义并没有把公益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列出,而是以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活动来界定,这不太确切。仅仅旅游者参加的公益旅游难以保证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公益旅游的有效实行需要旅游者、旅游组织、旅游目的地政府及企业和目的地居民共同参与来保障目的地居民的利益。

nlc202309040303

由此,我们将公益旅游定义为:公益旅游是指在贫困落后等需要帮助的地区开展的,由旅游者、旅游组织、目的地政府、目的地社区居民和目的地旅游企业中的几方共同参与的能够保障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利益的一种旅游形式。该定义要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在贫困落后等需要帮助的地区,二是保障目的地社区居民利益,也就是说,在发达等不需要帮助的地区开展的旅游或者不能保障目的地社区居民利益的旅游都不能归为公益旅游的范畴,而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可以是纯粹的异地志愿服务,可以是志愿服务与旅游活动的结合,也可以是目的地发起的“旅游即是公益”以旅游提升当地居民福利的活动。我们认为,这样定义公益旅游有利于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开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保继刚等著.城市旅游:原理·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450-477.

[2]孙诗靓.资源保护型景区——社区开发中的矛盾与对策优化[J].旅游论坛,2007,18(3):387-390.

[3]田园.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4]李凤娟.关于生态旅游的现状及若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4).

[5]尚丽娜.心理学视角下生态旅游泛化问题新探讨[J].传承,2010(3).

[6]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7]多背一公斤官方网站[DB/OL].http://www.1kg.org..

[8]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官方网站[DB/OL].

http://www.chainreaction.org.cn/guanyuwomen.html.

[9]Stephen Wearing. Volunteer tourism: experi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CABI Publishing, Wallingford, 2001,224 pages. By Ross K. Dowling. Book Reviews / Tourism Management 24 (2003) 116–118.

[10]MARK ROGERS. Voluntourism is on the Rise.TravelAgent. September 17, 2007: 20-24.

[11]Voluntourism官方网站[DB/OL].http://www.voluntourism.org/inside.html.

[12]Globalvolunteer官方网站[DB/OL].

http://www.globalvolunteers.org/faqs/default.asp.

[13]戴玉秀.公益旅游的概念探讨[J].中国商界.2008(10): 93.

[14]苏州开通公益旅游呼叫中心服务热线[EB/OL].客户世界.

http://www.ccmw.net/article/63159,2010-01-03.

[15] 郑州要发亿元公益旅游消费券可抵扣景区门票[EB/OL].河南新农村网.http://www.hnxncw.cn/html/news/4449.htm,2009-5-22.

【可持续发展定义】推荐阅读:

定义内涵07-18

评价定义05-19

报表定义06-04

语言定义07-09

几何定义08-01

重新定义09-04

特征定义09-07

定位定义08-10

项目定义树05-27

新定义型07-29

上一篇:怀念灰仔小兔作文下一篇:《马克:大客户销售》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