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定义

2024-09-07

特征定义(共5篇)

特征定义 篇1

0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 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 全球最先进的社会已然成为一种全面的信息加工系统。在这样的社会中知识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今天的城市建立于知识资源的基石上, 围绕大学和金融资本为中心, 基于媒体通讯网络构筑而成。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 带来了教育目的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今天的人们已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历史上产生的旧知识和成长、生活中所产生的新知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往往需要未曾学习过的知识或自己创造新的知识。我们发现传统教育体制的知识传授系统承担不了这样的历史任务, 而移动学习的出现给这场危机带来了一线曙光。

我们围绕移动学习的讨论, 不仅仅是在讨论某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而实质上是思考我们教育系统的未来蓝图。

1 移动学习 (m-learning) 的定义

m-learning起源于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obile Education"研究项目, 近10年来其发展速度出人意料。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 (Desmond Keegan) 在2000年庆祝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的学术报告中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介绍到中国。移动学习, 在今天的教育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 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进入这个领域。

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 众多定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移动学习。

国内外较权威的定义有:

(1) 芬兰的"Telenor WAP移动学习"研究项目的报告中给出的移动学习定义是:由于人们地理空间流动性和弹性学习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2) Alexzander Dye等人在它们的题为《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的文章中对M-Learning作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学习,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3) Paul Harris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是: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和E-learning的交点, 它能够为学习者带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

(4) Chabra和Figueiredo的定义:移动学习就是能够使用任何设备,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5) Clark Quinn从技术的角度对移动学习作了这样的定义:移动学习是通过IA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设备实现的数字化学习。

(6)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给移动教育的定义是:移动教育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 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 (如手机等) 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认识与理解取向无外乎以下3种:第一, 是将移动学习理解为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 如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 (Desmond Keegan) 提出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的3个发展阶段的观点;第二, 认为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 学习内容与数字化学习相同, 只是信息与知识获取的方式借助于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 如欧盟《数字化欧洲行动研究计划》中, 特别开展的一项名为“MOBIlearn行动”的移动学习专项研究计划中对移动学习的界定;第三, 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来开展研究, 认为从内容与形式方面看, 移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相关的特点使得其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技术与方式, 如英国伯明翰大学移动学习研究小组的观点。

本文作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使用移动终端, 呈现微型学习内容, 并利用片段化时间, 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

2 移动学习的特征

通过上述国内外较权威的移动学习定义的梳理和分析, 笔者认为移动学习的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16点:

2.1 学习形式的移动性

这是移动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不再受传统教学固定场所和有线网络固定接入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步行中、行驶的汽车上进行学习。同样, 学习者不受时间的限制, 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 而不必按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访问网络教育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同样, 教师也可在移动中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简而言之, 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支持者和学习者都是可以移动的。

2.2 学习设备的无线性

移动学习的技术设备必须具有支持无限传输的特征, 这是由学习形式的移动性决定的。在移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只有基于能够无限上网的学习设备, 才能够自由、方便且有效地实现学习资料的传送。

2.3 泛在性

这是M-learning区别于E-learning的一个根本特征。所谓泛在性是指任何人 (Anyone) 在任何时间 (Anytime) 、任何地点 (Anywhere) 学习任何信息 (Anything) 。M-learning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学习方式所望尘莫及的, 极大地满足了"总在线"的学习需求, 这也奠定了M-learning在未来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2.4 学习方式的混合性

学习方式的混合性也是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移动学习模式提倡的是一种“混合性学习” (Blending Learning) , 即将E-Learning和教师主导培训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 它是对传统教学改革和对E-learning反思后变革的融合。

2.5 学习时间的间隔性

移动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没有整段的学习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随时随地提供学习内容, 方便学习者在移动中学习, 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的零碎片段。

2.6 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移动学习的技术实现基础是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 数字化学习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传输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实现双向交流。这种学习过程的交互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信心, 形成学习者对待学习的乐观态度, 培养学习者的交流沟通能力, 发展学习者的个性等。

2.7 普及性

移动终端的大量涌现和普及, 为移动学习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持有移动终端的人都可以成为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者和教育者, 即使在偏远山区的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从而使得教育得到普及, 具有广泛性。

2.8 定制式 (自主性)

“定制式”是指学习者产生学习需求, 向移动学习终端、远程专家或服务器发送学习请求, 得到相应的反馈, 移动学习终端收到应答后将其呈现出来, 供学习者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定学习内容, 这一特点不仅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也从移动学习的叙事结构 (从时间维度上解析移动学习) 角度反映了移动学习的特性。

2.9 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在设计和开发移动学习内容时, 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考虑采用多种版式, 能够有效地满足各种需求 (如残疾学习者、盲人) , 然后采用基于XML的共时多媒体综合语言系统 (SMIL) 可以顺利实现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分配和发送。

2.1 0 学习内容微型化

学习时间的间隔性、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学习者注意力较容易分散都要求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小的信息单元、狭窄的主题、相对简单的问题及呈现”。移动微型学习“不太适合运用于内容覆盖全部主题的学习情境, 但在运用结构化的小信息片断去更新和补充现存知识时最为成功”。

2.1 1 学习技术的融合性

移动学习将诸如个性化、多媒体、情景智能、触觉交互、移动设备、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相互融合, 实现了从有线虚拟学习环境到无线虚拟学习环境的转变, 这同基于有线网络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网络学习和数字化学习是有所区别的。

2.1 2 灵活性

无论从学习时间还是学习资源的角度来看, 移动学习都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媲美的灵活性。从学习时间上来看, 由于移动学习系统随时随地提供学习内容, 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PDA、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移动设备在移动中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等信息的交流, 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的零碎片段。移动学习使得教和学能够随时随地发生, 移动学习技术让学习者方便灵活地进入学习。从学习资源上来看, 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 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存储在互联网上, 可以及时更新, 为学习者实时地提供最新的学习资源。

2.1 3 及时性

移动通讯设备可以使学习者及时获得信息、及时进行学习交流、知识共享、协作和知识建构。由于在移动计算环境下, 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 学习者可以在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马上学习, 因此移动学习又可称为及时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因特网, 借助移动终端及时进行辅导。

2.1 4 网络性

移动学习是基于移动计算的网络教育, 以移动因特网为平台, 通过移动终端接入实现网络教学。因此移动学习是一种网络教育, 但又有其特殊性, 是网络教育的扩展。

2.1 5 跨时空性

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教师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 可以将自己最新的教学资料传到网上, 随时对教学资源库进行修改更新。2.16虚拟性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动态地组建虚拟学校, 虚拟教师队伍, 学生可以动态地组建虚拟班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关系也可以是动态虚拟的。

3 移动学习系统的环境结构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对任一正在进行的移动学习进行环境结构的剖析, 其媒介环境是基于Web 2.0和无线网络技术的, 其中的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媒介、学习资源是构成移动学习系统的必要因素, 如图1所示。在移动学习情境下, 这些要素富有了新的内涵和特征。

3.1 学习者

学习者在移动环境下进行学习, 不同于课堂情境下的学生, 他们通常在户外进行学习, 如工作现场、野外或交通工具上等。学习者基本处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 需要不断给予可激发学习投入和持续的刺激与反馈。让学习者在移动学习体验中始终有一种自由、开放、快乐、愉悦的感觉。

3.2 学习内容

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微内容” (Microcontent) , 即“小片段、松散连接、一直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载体。微型内容可以是一个小文本、图片图像、一段音频或视频小片段、一个小Flash, 或者就是一个链接。从内容来源看, 微型内容可能来自一封邮件、一则新闻、一个即时短信 (彩信) 、一篇刚更新的博文、一个Wikipedia中新增的词条、词条下的解释文本, 或是一个小游戏、一组微型测试题。

3.3 学习媒介

移动学习的泛在和交互的特点要求小型、移动方便、高速、高效的媒体终端, 如笔记本电脑 (Laptop PC) 、平板式电脑 (Tablet PC) 、基于英特尔Menlow平台推出的更具便携性能的超级移动电脑 (UMPC) 、掌上电脑 (Palm PC) 、个人数字助理 (PDA) 、口袋电脑 (Pocket PC) 、智能手机 (Smart Phone) 、ipod、Gameboy、各种电子辞典、学习机、图形计算器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泛在计算物品与设备, 比如可穿着的电脑 (Wearable PC) 和可佩戴的数字珠宝 (Digital Jewelry) 等等。

3.4 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资源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直接或改造的利用, 也可以是对巨型内容 (Macrocontent) 的分解或者抽取, 还可以是由统一了消费者和生产者身份的特别用户 (Prosumer:Produce和Consumer的合成词) 通过各种媒介应用服务创建生成;可以是以人力资源存在的在线专家, 也可以是以信息资源存在的服务器。为了能及时有效地服务于学习者, 这要求在线专家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服务器中信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十足且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资源的质量将是影响学习者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4 结束语

学习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现代社会人才竞争越演愈烈, 使得学习具有了“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的特点, 怎样利用现代信息工具促进学习者快速、有效、个性化、愉悦地学习是值得教育技术工作者探索的问题, 而移动学习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践视域。

本文作者认为影响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可以归纳为2个方面, 6个要素。

4.1 硬件基础

(1) 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是基本条件; (2) 3G网络的构建和铺设, 这会影响到学习者使用时的媒体格式和信息传输速度; (3) 微型化、个性化、多媒化、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开发。这些要素相互作用, 共同构建了移动学习的外部学习环境。

4.2 软件配套

(1) 如何更好地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2) 如何建设丰富多样的微型学习资源; (3) 如何更为有效合理地进行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 以使内容的呈现更为有趣。软件要素的配套建设使得移动学习得以发展和应用。这些影响或制约移动学习发展前景的因素和问题, 应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和产品提供商未来共同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摘要:移动学习, 为信息化时代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提供了一种极具希望的解决方案。运用文献分析法, 首先梳理移动学习的概念;进而归纳出移动学习的“十六特征”;最后对移动学习系统的环境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以此提出了未来移动学习发展所应注意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移动学习,定义,特征,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媛.基于情境认知的移动学习变革[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 (6) .

[2]韩玲, 满朝辉, 邵文.移动英语教学的构成, 特征与评估[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12) .

[3]李振婷.移动学习——熟悉化学习的新动向[J].教育技术导刊, 2007 (1) .

[4]THEO HUG.Micro Learning and Narration: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Utilization of Narrations and Storytelling for the Designing of"Micro Units"and Didactical Micro-Learning Arrangements[C].The fourth Media in Transition Conference, 2005.

[5]GABRIELE FRANKL.Mobile and Motivating:How Something Very Small Can Become Big[C].Microlearning Conference2006.Austral-ia,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 2006.

[6]What is Microlearning[EB/OL].http://www.microlearning.org.

特征定义 篇2

“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慧。“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对于“文化”一词,《牛津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历史的沉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类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精神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管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信念、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一系列价值选择时进行价值排序的活动。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企业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美管理文化的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学说传入中国,随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界争先恐后地引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在两次重大核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后,伴随着“企业文化”在20世纪后半叶的蓬勃发展而形成。它是由IAEA在1986年出版的安全丛书No.75—INSAG 4《安全文化》中,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各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正如前面提到的,“文化”一词,本意就体现为人类群体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是价值观、标准、道德和可接受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其目的是在立法和监管要求之上保持一个自我约束的方法还提高安全。因此,安全文化必须根植于组织中各个层次所有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高级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至关重要。IAEA-INSAG倡导:“安全文化被强调为基本的管理原则”,其目的就是要规范所有参与核电厂活动的相关组织与个人自身行为以及相互的行为。

因此,国际核安全国际咨询组的专家在编写安全文化定义时,认为在上述措辞严谨的表述中有3个方面的含义:

1、强调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与单位有关,又与个人有关。同时还牵涉在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应该具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2、工作态度、思维习惯以及单位的工作作风看似抽象,但是这些无形的品质却可以引出种种具体表现。这就是说,要寻找各种办法,利用具体表现来检验那些内在的隐含的东西。

3、安全文化要求必须正确履行所有的重要安全职责,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丰富的知识和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并适时做出见解。

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它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要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整个核电厂内营造一个人人自觉关注核安全的氛围。

安全文化是核电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实质就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环境,通过各种专业或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有意识地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安全意识和态度,从而改进人员绩效和电站的安全性能,以便整体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安全文化只有与员工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核电厂的安全文化是国际核能届在三哩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提出的关于核安全的管理概念和管理原则,它是传统的纵深防御原则的扩充和延伸,也是核电厂安全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

核电厂提倡安全文化,其目的是使其全体员工养成共同的价值观,约束个人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最终实现核电厂创优业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行为和核电厂的安全之间联系极为密切,核电厂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错误。然而人的才智在查出潜在问题方面又是十分有效的,任何重大事故前都必须表现有不同的征兆,有经验的和有警觉的员工一般都能发现或觉察出来,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许多安全事故都可以在萌芽状态下消失或终结,不会造成重大核事故。从这一点来讲,人的才智对核安全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强调:从事任何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安全文化的原则行事,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规范满足安全文化的要求。事实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安全文化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传递在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中间,用人类创造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的方式培育着每一个人,使之具有现代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安全素养。安全文化的特性

安全文化的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层面上的特性

精神文化即信奉价值。信奉价值就是人们喜欢的、认为事物应该处于的状态。具体体现为:

(1)核电厂最高管理层对核安全的承诺。最高级别的经历们必须以他们的行为、对待安全的态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精神来证明他们对安全的承诺。否则,将会严重阻碍安全文化的正常发展。

(2)最高管理者声称核电厂安全享有最高优先权,当安全与生产矛盾时,工作应暂时停止,以便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评价和解决。员工们不应该在有风险情况下去取得某个生产目标。

(3)要有纵深防御保护措施,以便在一种保护措施失效下也能达成安全目标。

(4)组织要使员工不担心因暴露错误受到惩罚。

(5)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安全人人有责的观点。在组织内要形成“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思想。

(6)管理者对待员工应是值得信任的态度,并有意识去鼓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潜力,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让员工承担较大的工作责任也是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精神文化。

2、制度层面上的特性

安全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特性体现为:

(1)所有人员都要遵守规章制度和程序,违反规章制度和程序是表明安全文化薄弱的信号。

(2)组织机构中职务描述应准确、清晰,责任和分工一定要明确。

(3)要鼓励核电厂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对工作满意程度较高的团队和员工实行奖励制度,激发所有员工的上进心。

(4)要编制高质量的使用程序和文件,让员工易于理解和使用。

(5)要贯彻系统安全优先的原则,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运用。

(6)要教育员工对工作过程和对工作时间的关注,不要只顾眼前过程而忽略了对他人和未来工作的影响。

3、行为层面上的特性

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上的特性体现为:

(1)最高管理层支持安全的行为必须在同事和员工中显而易见,体现出他们的示范作用能推动安全事业。

(2)经理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以便能与员工讨论安全问题时充满信心。

(3)各类人员都要习惯性应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对工作结果进行批判性检查,依此推动安全绩效的改进。对潜在的缺陷能及时发现和得到很好的解决。

(4)要牢牢树立安全持续改进的观念,这类似于开展“自我批评”。一个强有力的自我评价过程能激励员工追求安全绩效方面的不断改进。

(5)要处理好与管理当局等外部组织的关系,要相互尊重和坦诚交流,这有助于增加双方的信任。

(6)要配置足够数量且称职的员工,否则会增加员工额外的风险。

(7)要求电站经理们与员工的关系是开放式的和相互尊重的,某些电厂的等级观念可能要强一些,但这并不应该妨碍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

4、物质层面上的特性

安全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特性体现为:

(1)员工应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要求员工超负荷工作,这会造成他们对安全问题的注意力和警惕性降低。

(2)要恰当地配置各种资源。在核电厂大修期间往往会包括人员和技能在内的更多的资源。

(3)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度。否则会造成员工情绪低落,经理们对该场所的工作缺乏兴趣。

安全文化的作用

核安全文化就是人们生活过程中,在核电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爱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它的功能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就是将人们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人,将核电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安全生产力。安全文化的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安全的责任及应有的态度,从而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2、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与其他的专业性管理不同,它们不像设计管理、物项管理、设备管理等局限于对企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对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人员的管理,它还承担者对安全生产协调一致的运作,不能出现梗阻。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安全文化能使之具有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

3、为使核电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好状态,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员工,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

特征定义 篇3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在以前的社会阶段中应当是没有的,劳动关系为什么会产生,那是因为一边是拥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而另一边是仅有劳动力提供的劳动者,拥有了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不会变成产品,生产资料成为一堆废物,而作为劳动者则只能提供劳动以换取报酬,这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此产生了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资料拥有者(用人单位)与劳动力提供者(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具有从属性且权利义务明确,劳动者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而他方给付报酬的契约性关系。

我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这一定义其实相当简陋,易使人将雇佣关系也作劳动关系理解。我国台湾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对劳动契约的表述比较能准确地反映劳动关系的内容:“劳动法(亦称劳工法)上之劳工契约,谓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方在从属的关系下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力,而他方给付报酬之契约乃为特种之雇佣契约,可称为从属性契约。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系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从属性劳动,提供职业之劳动力,并由此获取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由平等的民事主体成为不平等的从属性主体。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和另一方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建立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及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由双方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定。而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的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领导地位,双方由此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从属关系。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既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也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自始至终平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则自始至终不平等。

(2)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外形成统一的整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就是用人单位的一员,对外一般以用人单位的名义从事活动,可以代表用人单位与外面的主体进行民事行为,同时对外称呼时在自己的名字前也冠上单位名称。这点和劳务关系雇佣关系都有所不同。

(3)劳动关系国家干预较大,劳动关系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的重要方面,作这国家而言,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将其纳入管理是很必然的,这也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劳动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都用法律的方式确定劳动关系。我国建国以来,八十年代以前的观点认为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劳动者,以长期以来形成的家庭观念教育管理劳动者,劳动者的付出就像是对家庭的付出,那怕是付出生命,家人悲伤一下即可,劳动过程中也是任劳任怨,不計报酬。即使如此,国家也是干预的,在国家层面上设置了人事劳动管理机构,只是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但随着社会发展显然不能适应,于是先后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人事劳动部门及有关国家机关对于劳动方面的法规、规章更是不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无效。如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违约责任等都由法律进行规定。同时用人单位必须达到用人条件否则按非法用工处理,而作为劳动者也必须年满十六周岁,否则不能形成劳动关系。这些都是劳务及雇佣关系不要求的。

(4)劳动关系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因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同时又有一批缺乏生产资料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存劳动者的存在,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三)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确立后,在适用法律上规定得很明确,在确立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方面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进行规定。在劳动者受到伤害后有《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调整。

在处理程序上,劳动关系也有不同于其它法律关系的处理程序。首先如果产生劳动合同纠纷,如用人单位不缴纳保险等不履约的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对劳动仲裁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救济等。产生了劳动者受到伤害的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通过劳动仲裁及诉讼解决纠纷。总之,目前劳动关系适用法律从实体到程序都比较完善。

二、劳务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劳务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法律方面没有解释,《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在该法第五章第二节专门就劳务合同有关事宜进行了规定。《劳动合同法》上的劳务工隶属于劳务公司,与劳务公司系劳动关系,而作为用人单位而言,劳动合同用工是主要用工方式,劳务用工只是补充方式。公允许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法律这一规定笔者认为是在帮助用人单位逃避劳动关系责任。在现实中劳务派遣单位往往实力较差,很容易侵犯劳动者的利益。当然由此及相关其他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从中得出劳务关系的实质内涵。

(一)勞务关系的内涵

劳务关系指的是人们以活协的方式提供给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涵盖范围较广,内容可及劳动、雇佣、承揽、居间、委托、运输、保管等。在立法过程中因各方面的不同有些劳务关系有着自己的名称,因而很少提及劳务关系一词。1999年版《辞海》对劳务一词的解释就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的活动。是不是贴切不一定。但应当肯定的是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

(二)劳务关系的特征

(1)劳务关系是以工作完成为目的的契约。劳务不是用人单位工作的主要方面。

(2)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应为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工作成果是劳务者提供劳务获取报酬的条件,而作为使用劳务的一方仅据工作成果按合同约定付酬。

(3)劳务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这是区分劳动与劳务关系的关键,劳务提供者与劳务成果享有者之间以民事合同约定,地位平等没有从属。劳务提供者一般以自己的设备,枝术和劳力独立完成工作成果,不受劳务成果享有者的管理。

(4)劳务提供者风险自担。劳动关系下生产资料和劳者者相结合产生新产品或提高了生产资料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这当中存在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作为劳动者劳动力价值是不是都付与劳动者本人,很难清楚,但按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生产资料只是改变了形态,对其提值的原因都是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中含了提值后的劳动力报酬、国家参与分配的税收及生产资料拥有者的利润等,而除了劳动报酬外的价值都叫剩余价值。生产资料拥有者拥有了这部份价值当然应当承担为其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风险,而作为劳务提供者其劳动力价值已含在劳务报酬中,其风险自应当承担。其次,劳动者一般是仅有劳动力提供的自然人,根本承担不了劳动受到伤害的风险,从平衡几者的关系而言风险承提如此划分也是公平的。

(三)劳务关系的法律适用

劳务关系因其不同于劳动关系,系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适用方面也就是适用一般民事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三、雇佣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雇佣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初始形态,在最早的生产时期,生产资料少,社会化大生产难以形成,而存大着需要劳动力提供的情况下产生雇佣关系,时至今日,这样的劳动力提供方式也必不可少。

(一)雇佣关系的内涵

我国的法律对雇佣关系没有法律进行明确规定。在大陆法系国家各国一般都对雇佣设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及《中华民国民法典》等,另外,英美法系国家中的英国也有成文法对雇佣合同进行规定。

雇佣关系指雇用人与受雇人约定在一定时期内,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动并由雇用人支付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雇佣关系的特征

(1)主体地位平等,雇佣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平等,没有隶属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关系的产生、变更、履行和消灭均是平等的。

(2)当事人意思自治,国家不干预。

(3)主体范围较大,雇主可以是单位也可是公民,而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只能是单位而不能是个人,提供劳动力的人也没有限制。

(三)雇佣关系的法律适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雇佣关系是私有制下的用工制度,因此虽然其在现实社会中作用仍很强大,但由于雇佣关系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体制体现在法律中并无名分。对于雇佣《民法通则》中没有规定,《合同法》也没将其作为一类独立的有名合同。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围绕是否规定雇佣合同产生了很多争论,草案中也曾对雇佣合同进行了专章设计,但最终还是消失了。

目前为止,对于雇佣关系产生的纠纷只有当雇工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而合同订立及其它方面并无一字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五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这三类组织其实按照《劳动法》的观点应当属于用人单位,因而与其劳动者之间完全可以形成劳动关系,但因这一解释,在这三类组织中劳动的人员就成了雇工而不能适用劳动关系处理了,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组织与劳动者的关系也在改变。

其次,对于雇工受到损害的情况目前为止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进行了规定,在该经《解释》的第九条、第十一条分别规定了雇主责任、雇员责任,才使得对这类纠纷的处理有了实体法上的依据。

总之,在以提供劳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及雇佣关系,由于其基础都是提供劳动力,所以在现实之中特别是针对劳动力提供是以自然人个体进行的情况下,这几种关系变得难以区分,而由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出现纠纷后所带来的责任承担及应承担责任的大小、方式都有所不同,不仅法学理论界应认真研究,更应当在立法方面予以解决。以便于司法实践。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吕琳:《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张克勇、郭才森:《浅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务合同》,法律教育网。

重新定义丝网版画的特征 篇4

一、丝网版画的最大优势

丝网版画的最大优势,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彻底的平面化语言、影像语言的利用、色彩置换的快捷、当代科技手段的综合利用等几大特点。

1. 彻底的平面化语言。

这是丝网技术最容易表达的效果。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流派纷呈, 英国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Clifve Bell, 1881—1964) 于19世纪末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现代艺术理论概况。现代艺术的整体特征是瓦解了古典主义依靠明暗、光线等多层次过度的技法, 取而代之的是用轮廓和平面色彩表达造型。所以平面化的痕迹渗透在现代艺术的大部分流派的语言特征。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 后期喜欢平面的色块组织极其抽象的造型, 并且其色块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他利用局部的黑色色块, 把鲜艳的色块连接在一起, 使画面完整统一。其主要使用手段为剪纸和丝网版画。而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画家也马克·罗斯科Rothko (1903-1970) , 其作品是对色彩、平衡、形状、构成、深度、尺度等形式因素的关注。在他的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有边缘的色块, 但感觉到的却是由微妙色彩对比所辐射出的情绪, 尤其是后期可以见到两三个色彩明亮、边缘柔和、微微发光的矩形色块, 它们毫无重量感地排列在一起, 如同一种自由的思想漂浮于画布上空。简练、单纯, 但却磁力般地将人深深吸引, 罗思科在绘画中注入了强烈的精神成分。通过几位画家的画面关系分析, 在当代艺术中, 造型的平面化处理是当代艺术的主要视觉特征, 这种平面化的效果, 是丝网最容易表现的效果。

2. 影像语言的利用。

自相机发明以来开始变革的现代艺术, 在对待摄影的态度上,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最大限度的离开摄影, 即表达摄影所不能表达的, 从塞尚、梵高、毕加索、到波洛克其绘画都与摄影毫无关系, 完全抛弃了摄影般的古典艺术法则。第二种态度是理性的看待摄影, 利用摄影语言、摄影手段进行绘画创作。直至当代艺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摄影、影像是的主要媒介之一。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 利用成像清楚的照片进行参考, 绘制成虚化的影像的效果。John Mc Hale约翰·麦克黑尔 (1922—1978) , 米莫罗泰拉Mimmo Rotella, 爱德华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 (1924—2005) , 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 (1922—2011) , Peter Blake彼得·布莱克 (1932年) 、Tom Wesselmann汤姆·韦塞尔曼 (1931-2004) 则利用杂志等印刷品的图像进行拼贴组合画面。汉密尔顿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庭如此幸福》画面尺寸只有26×25cm, 就是有利用印刷图像进行画面拼贴的画面。而更多画家则是利用丝网印刷技术感光摄影图像进行创作。把图像巧妙地进行了画面的转换, 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28-87)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 、吉尔·伯特 (1943—) &乔治 (1942—) 等等,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之后于1987年发明的Photoshop软件, 则把摄影多种曝光, 各种滤镜的运用等各种摄影技术和摄影暗房手工处理图像实现了数字化, 使调整摄影图片成为非常简单、非常普及的技术, 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对图像认识的更加深刻和利用图像更观念化的创作。

3. 色彩置换的快捷。

因为丝网的技术, 才有了这样一个令艺术家喜欢的方式。当丝网制版形成一定的漏墨区域, 艺术家不但可以按照既定的颜色进行印制, 而且可以使整个创作过程变得更加富有戏剧性的———置换颜色进行印制。丝网技术实现了非常快捷的置换颜色, 使画面原本的色彩关系完全改变, 从而带来同一画面的不同趣味。安迪·沃霍尔是运用最充分和最成功的画家, 其代表作品《玛丽莲·梦露》一直持续创作了3~5年, 其大量的作品就是利用制版完成的几套色不同置换。形成了众多不同色彩关系的《玛丽莲·梦露》。色彩, 在版画的很多版种中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唯独丝网版画, 套色的便捷使色彩的利用变得十分丰富, 尤其是在学习丝网版画的过程中, 反复置换颜色, 会提高我们对画面色彩的把控能力。从而充分挖掘丝网版画色彩的表现力, 对画面中微妙变化的把握, 色彩的协调性的高度把握。

4. 当代科技手段的综合利用。

当代科技一般所指为数字技术处理图像, 有关这种技术的设备、软件在当今层出不穷。第二类技术为跨学科、跨行业现代技术的运用, 比如雕刻机进行丝网版面制作。现代科技, 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 网络时代、图像时代, 数字技术时代、娱乐时代, 它们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迫使我们重新构建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艺术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时代性, 历史上任何科技的改进都带来了艺术创作的不同方式和不同趣味。版画是所有传统绘画学科中与科技结合最紧密的, 而丝网版画出现, 则是版画与现代科技的最新碰撞, 是当代科技与绘画结合最紧密的画种, 在捕捉图像、调整图像、菲林输出、感光制版等环节都可以利用电脑协助。持续地研究和运用在丝网版画中利用现代科技, 是一项最重要的课题。Roy Lichtensten罗伊·李希腾斯坦 (1923—) , James Rosenquist詹姆斯·罗森奎斯特 (1933—) 等等大量波普艺术家正式使用当代的科技, 使作品独树一帜。

二、丝网的一般特征

1. 图像的重复的快捷。

可以把画纸平铺在台面上, 把图像进行一个个的重复印制。从而形成图像无限重复的力量。Andy Warhol安迪·沃霍尔 (1928—1987) 使用此技法比较多, 但现代印刷技术可以更快的重复图像。

2. 承印物的多样性。

其他绘画都可以在任何媒介上表现, 相对于版画的其他版种而言, 丝网可以不受承印物的限制, 可以在任何材质上印制。承印物的不限制, 是丝网一直以类引以为豪的优点。但这也是相对版画的其他版种而言。版画其他版种对纸张的要求, 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铜版纸张要求耐水、耐压, 必须采用含植物纤维量强、无工业胶水的纸张。石版, 对纸张的要求也极高。而唯独丝网, 可以印在任何物体上, 玻璃上, 石头上, 木板上都可以印制。但这些所有的物体, 都早已是直接绘画的载体。从原始人绘制在洞窟上, 地面上, 墙面上, 刀中世纪绘制在木板上, 布面上等等。无不是对载体的无限自由。水墨画也是如此, 在陶瓷上、织物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3. 大幅画面的印制。

油画, 可以画的很大, 尤其是当代、现当代绘画中, 尺幅都很大。美国画家克洛斯的超写实油画, 尺幅达到3~5米。国画可以选择大型宣纸直接绘制, 也可以使用拓裱技术, 把多张小画面的纸张组合在一起。国画、油画等画种都可以不受尺幅的限制, 而版画就不一样, 版画受机器、材料的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尺幅相对较小。丢勒的那么复杂的铜版画, 尺幅也就10厘米多。石版画石材的大小限制了画面的尺寸的大小, 更不用说了。传统的木刻插图, 是书籍的一部分, 尺寸也可想而知。当代木刻, 也受压印机尺寸的限制, 而无法完成大幅面的, 除非采用手工完成已印制。相对于版画的其他版种而言, 丝网在印制大幅面画面上占有天然优势, 丝网印刷时当下还活跃于市场的唯一印刷技术, 市场需求的大幅面画面, 需要大型机械完成印制, 因此, 大幅面丝网机械的生产成为厂家互相竞争的动力。所以丝网版画能够相对于其他版种而言, 会尺幅比较大, 但比起其他绘画手段的随意性。那就不能企及了。

三、丝网的劣势

传统认为的丝网版画优势, 随着时间的转换, 它已经变为劣势、比如丰富的肌理。在丝网刚刚产生的当下, 很多画家在菲林片上通过水油不混的原理、用刀刮刻颜料、实物捺印等表现肌理。但是随着综合版画的发展, 综合材料直接进入制版环节, 任何材料的痕迹, 都可以通过铜版机压印实现。所以, 丝网表现的肌理, 在综合版面前, 感觉逊色。再次, 丰富层次的表现也是丝网的弱点。丰富微妙的层次是版画表现的弱点, 同时也是丝网版画的弱点。受版的限制, 而没有画笔那样自由生动描绘画面层次。

四、结语

当下艺术创作重思想、重观念的年代, 个性的思想论、哲学观左右创作, 而以技法为本体研究出发, 为艺术家所不屑。但对于技术性极强的版画创作而言, 以技法为前提, 以当代艺术理论为视觉支撑, 拓展技法本身所能拓展的更多空间, 是版画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英]Mark Francis.POP[M].Phaidon Press, 伦敦:菲登出版社, 2010.

[2][法]于贝尔·达弥施, 著.董强, 译.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特征 篇5

普遍性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

方便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业活动。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账户资金、查询信息等,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在电子商务商业活动中,有大量的人脉资源开发和沟通,从业时间灵活,完成公司要求,有钱有闲。

整体性

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率,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协调性

商业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往往是一气呵成的。

电子商务的功能: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定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广告宣传

电子商务可凭借企业的 Web 服务器和客户的浏览,在 Internet 上发布各类商业信息。客户可借助网上的检索工具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而商家可利用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与以往的各类广告相比,网上的广告成本最为低廉,而给顾客的信息量却最为丰富。

咨询洽谈

电子商务可借助非实时的电子邮件,新闻组和实时的讨论组来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如有进一步的需求,还可用网上的白板会议 (Whiteboard Conference) 来交流即时的图形信息。网上的咨询和洽谈能超越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

网上订购

电子商务可借助Web中的邮件交互传送实现网上的订购。网上的订购通常都是在产品介绍的页面上提供十分友好的订购提示信息和订购交互格式框。当客户填完订购单后,通常系统会回复确认信息单来保证订购信息的收悉。订购信息也可采用加密的方式使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会泄漏。

网上支付

电子商务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网上支付是重要的环节。客户和商家之间可采用信用卡账号实施支付。在网上直接采用电子支付手段将可省略交易中很多人员的开销。网上支付将需要更为可靠的信息传输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欺骗、窃听、冒用等非法行为。

电子账户

网上的支付必需要有电子金融来支持,即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要为金融服务提供网上操作的服务。而电子账户管理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信用卡号或银行帐号都是电子账户的一种标志。而其可信度需配以必要技术措施来保证,如数字凭证、数字签名、加密等,这些手段的应用提供了电子账户操作的安全性。

服务传递

对于已付了款的客户应将其订购的货物尽快地传递到他们的手中。而有些货物在本地,有些货物在异地,电子邮件将能在网络中进行物流的调配。而最适合在网上直接传递的货物是信息产品。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它能直接从电子仓库中将货物发到用户端。

意见征询

电子商务能十分方便地采用网页上的“选择”、“填空”等格式文件来收集用户对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这样使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客户的反馈意见不仅能提高售后服务的水平,更使企业获得改进产品、发现市场的商业机会。

交易管理

上一篇:FLUENT数值分析下一篇:四个“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