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定义

2024-07-09

语言定义(通用7篇)

语言定义 篇1

学者在对对比语言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时,其“同”、“异”研究的共识始终不能达成,而要让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有所突破,自然要将对比语言学的“同”、“异”问题合理解决,才能让对比语言学的研究顺利开展。

一、 对比语言学的 “ 同” 、“异”之争观点

在语言学界内,有关于对比语言学这门学科的定义其“同”、“异”之争由来已久。而经过对诸多相关学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类后基本可将对比语言学的“同”、“异”之争观点分类四类。

1.关于对比语言学以同求异的观点。学者潘文国认为语言世界观是认识个性和共性的基础,因此认为语言之间自然存在共性,但更重要的是强调语言个性以及语言间的本质差异。他还主张英汉对比研究要从具体语言事实出发,对英汉之间差异研究应有所偏重。学者丁金国认为将人类语言共性可以概括为两类,包括范畴特征、疑问形式、语序、否定形式的形式共性;包括达意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的功能共性。语言的共性是确立英汉可比性的基础和前提,语言殊异性是对比的最后归宿,也就是说英汉语言不管如何从两个不同方向来朝着同一方向发展,都不会发展在一起。

2.关于对比语言学以同求同的观点。学者武雅清则认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是让学科通俗化,以实用主义思想指导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她认为在对比语言学研究上不是将研究重点落在寻找语言对立面上,而是找出其共性,将普通语法的探索以及语言事实的解释作为对比语言学研究重点。

3.关于对比语言学同异并重的观点。杨子俭等人主编《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时将语言对比的两级目标进行分解,指出语言间异同以及产生异同的原因,他指出从应用角度,则需要用共时的方法描述“异”,并通过历时研究的方法做出合理解释,而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则不能忽视“同”,所以他总结道:对比语言学在研究上既要研究两种语言的“异”,也要研究“同”,异同研究应并重,不要只偏向其中一方面。

4.关于对比语言学以异求同的观点。国内学者谭慧敏、潘文国认为由异求同是对比语言学在理论上甚至哲学层面上的最终追求目标。这种存在的或大或小差异的人类语言共同性,正是不同民族及文化间人们顺利交往和友好相处的根本。他们也同时指出这种在语言学上存在的共性并不是所有语法学派的通用规则,因为语言学共性只能是共同的原理、抽象的原则以及基本的规律,而不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学公式或是模板来套入加以说明。但因为此观点过于注重哲学层面,但并不符合实践性较强的对比语言学,所以现实意义不大。

二、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析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参考以及结合对比较语言学的实际经验和思考发现,概念混淆是造成同异之争的重要原因。以下就从术语使用现状、对比语言学学科定位、词义本身的区别等方面来结合语言学发展,对有关于术语界定提出有效方法。

1.“比较”和“对比”两术语的使用现状。发展到今天的对比语言学,在中国其学科名字基本不存在争议,但结合西方研究来看,“对比”和“比较”的混用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一些论文中“对比”和“比较”的混用现象突出,尤其是汉语中尤为普遍。一些文字对“对比”和“比较”两词则直接转换使用,不注意区分,有点文章则拒绝使用“对比”一词。

2.从学科定位对“比较”、“对比”意义考察。从西方对比语言学发展史可以看出,对比语言学主要是从比较语言学中衍生发展。从学科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比较语言学的“比较”范围要广泛于“对比”,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类型比较语言学的“对比”和“比较”都是并列。从语义场角度分析,“对比”和“比较”属于同一层次语义项,其共同的上义词出现词项空缺,因此使用“比较”替代。

可以总结:“对比”有异有同,但更加求异,“比较”有同有异,但更加求同。“比较”比起“对比”含义更加广泛,若在用词不确定情况下,使用“比较”更为恰当。

三、对比语言学定义

对比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比起西方,更为成熟和迅速。而结合西方和国内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可以将对比语言学定义为:它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兼有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共性,对比语言学的任务主要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比较,通过供时方法描述其间存在的异同,再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描述结果进行解释,从而利于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

总之,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兼具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共性,并要通过共时研究,寻找语言存在的相异点。对比语言学的同异之争是历史和现时问题的体现,主要因为对学科定位的理解存在偏差,加上“对比”和“比较”两词的混淆等等。要将同异之争更好解决,还有待学者专家对语言对比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语言定义 篇2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常见网络硬件平台的构成;

3、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有哪些?

4、TCP/IP协议族?

5、区别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答:

1、由一些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组合即为计算机网络。

2、常见的网络硬件平台的构成有: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服务器、用户主机以及网管。

3、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TCP/IP参考模型。

4、TCP/IP也称为“国际协议簇”,它并不单指TCP和IP这两个具体的协议,还包括与其有关的协议,所以也表示为TCP/IP族。TCP/IP族由五层组成: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包含了其相对独立的协议。应用层定义了许多协议,如:HTTP、SMTP、FTP协议等:运输层主要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络层使用IP网际协议;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基本都支持可用和标准的协议。

5、通信子网是负责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的网络,由传输线和交换单元组成;

重新定义“重新定义” 篇3

有特别具体的,比如手机、电视、汽车、中式快餐、民宿、手表:也有特别虚幻的,比如旗舰、奇葩、计算、创新、商业逻辑……哪儿哪儿都是,人人都说,你会不会冷不丁冒出一种我们所处的这个位面正在疯狂升级或是快速消解的错觉?

或者就像面对“最熟悉的陌生人”时的那种错愕和慌张?

人都快变成一坨数据了,客户和商家的关系都能用程序和算法表达了,这让身处社会转型期或是正被科技革命“折磨”的时代中的诸多个体倍感不适。

不适感绝非只是个体感受清晰,其实公司和商业机构面临着更剧烈的挣扎。它们用种种“重新定义”来摆脱茫然、确定坐标,甚至是指引方向。其中的绝大多数,只是选择了一个新视角、一种新表达方式、一套更迎合潮流的皮囊,来换取安全感和正确性。

仅仅做到这些,在“杂音”越来越多的时候,在大量破坏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出现的时候,显然不够。

前几天和德勤的一位合伙人聊天,谈起传统企业该怎么办的问题。“旧世界”里的众多传统资产、顽固的战略惯性,都极大影响了传统企业的决策效率。“从前的‘战略优先、技术实现’,现在已经变成了‘技术优先,战略实现’。”

能不能叫停传统投资?销售渠道能不能全部放到线上?既然无法回避BAT的“入侵”,那么能不能和它们立刻全面合作起来而别再等签了什么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再行动?消费者的习惯的确正在改变,那么能不能抢在他们前面培育或是引导,而不是跟在后面被动应对?

“离终端消费者越近,受到数字化冲击的影响越小”——不妨从头再想想你们的那些‘重新定义”吧。

当然,外部的诸多纷扰之下,更需要清晰的认知逻辑和对商业本质的尊重。

“尽管科技革命给市场带来了诸多杂音,但是你不能迷失于商业中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创造出人们觉得‘我想要’的产品。”杰克·韦尔奇和苏茜·韦尔奇在新书《商业的本质》里这样写道:“这一点在1960年是真理,在今天是真理,等到了2060年仍然会是真理。”。

语言定义 篇4

20世纪80年代中期, Kellerman和Sharwood Smith主张CLI可以涵盖语言接触带来的全部影响。之后, CLI日渐得到广泛的认可。但近年来, 一些学者提出异议, 认为“站在个体学习者的角度,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 更多地被看作是多元能力融合的产物, 而不是两种或多种语言能力独立性的体现”。对于给语言迁移下定义, 国内外学者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本文从国外研究的成果出发, 呈现对语言迁移的不同见解。

根据韦氏国际英语词典 (第三版) , “transfer”源于拉丁语“transferre”, 意为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的转移, 留下印记, 以及摹绘。在语言学中, 迁移意味着学习者把母语的知识迁移到目的语中, 或者将母语的知识泛化到语言学习过程之中, 来促进目的语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 从来源和性质上看, 此处的迁移, 是中性词。

翻阅维基百科, 可以发现:Language Transfer, 也称Linguistic Interference, Cross-meaning, 指语言学习者在使用二语时, 同时运用母语相关知识的现象。其标准定义为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影响。所以, 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一语被转移到二语的情况, 有时二语也能被移转至三语。

实际上, “迁移”并非是在二语习得领域首先被提出的, 它最先属于学习心理学的范畴。在心理学中, “迁移”指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H·Ellis将“迁移”定义为“对于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 主张“语言迁移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的概念”。根据James的观点, 将任务A和任务B分别置换为一语和二语, 则为语言迁移。换言之,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的学习心理理论。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学术界掀起了对语言迁移研究的新一轮热潮。Sharwood Smith和Kellerman指出:“迁移是一种跨语际的影响, 是中性理论。迁移是上位词, ‘interference (干扰) ’、‘borrowing (借用) ’、‘avoidance (回避) ’、以及‘language loss (语言缺失) ’等概念, 均在跨语际影响的范围之内。在二语习得中, 迁移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其服务于最核心的目的。迁移描述的是语言元素从一种语言融入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依据两人的观点, “influence”强调因语言接触所产生的隐性影响。经过Sharwood Smith进一步提炼和深化, “Cross-linguisticInfluence”这一全新术语应运而生。新术语的完善之处在于, 不仅体现了一语对学习二语的作用, 而且将三语对二语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考虑在内。除此之外, 还包含了二语对一语的潜在影响。

Gass的观点如下:“迁移是将母语 (或其他语言) 应用到二语习得中去”。据Gass和Selinker编著的《语言学习中的语言迁移》, 至少有十七种方法来定义“语言迁移”。

“迁移被看作是一个统称, 指源于非二语语言的各种影响。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多样, 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正迁移、负迁移, 此外, 还表现为回避现象、过度使用”, RodEllis如是认为。他指出, 无论是“迁移”还是“干扰”, 都与二语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紧密相关。然而, 目前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看法是, 学习者的母语不足以充分解释学习习性方面的信息。迁移不仅是传统的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 还指学习者已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新语言习得的影响。

在众多关于语言迁移的文献中, Odlin的著作可谓是最有影响力的。1989年, Odlin在《语言迁移》中, 给语言迁移下了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习得的 (或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对于语言迁移的确切含义, 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甚至是误解。为证实误解的存在, Odlin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取得的研究发现如下。第一, 语言迁移并非像行为主义者所说, 是简单的习惯形成的结果。行为主义认为, 语言的习得过程与其他的习惯形成一样, 是“刺激—反应”形成习惯的结果。行为主义迁移观认为, 新习惯的产生会导致旧习惯的消亡。但事实上, 母语影响二语习得的进程。第二, 语言迁移并不是母语干扰。对比分析的强势假设错误之处在于, 过分强调母语对目的语的负面影响, 而对母语对学习者的积极作用重视不够。Odlin总结道, 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 既有积极层面的, 又有消极层面的。“干扰”被视为等同于负迁移。另外, 他主张不管是正迁移, 还是负迁移, 都应得到研究者同等的重视。第三, 迁移并非意味着简单地求助于原有的母语知识。在双语和多语环境下, 迁移可能受多种语言的影响。因此, 语言迁移不仅包括由一语到二语的顺向迁移, 由二语到三语的横向迁移, 还包括由二语到一语的逆向迁移。

虽然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对语言迁移的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语言学习指明了方向, 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小雪.高校公共外语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

语言定义 篇5

(1)先定义结构体类型再定义变量名

先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一般形式为:

struct结构体名{成员列表};

(2)在定义类型的同时定义变量:一般形式为:

struct结构体名

{

成员列表

}变量名列表;

(3)直接定义结构类型变量:一般形式:

struct

{

成员列表

}变量名列表;

即不出现结构体名。

2.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引用:在定义了结构体变量后,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引用结构体类型的变量:

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

这里″.″是成员(分量)运算符,它在所有的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

3.共用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为:

union共用体名

{成员列表

}变量列表;

4.共用体变量的引用:可以用下面的形式引用共用体变量:

共用体变量名.成员名

14.2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输出、删除与插入

1.链表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据结构,它是动态地进行存储分配的一种结构。

2.所谓建立链表是指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个链表,即一个一个地输入各结点数据,并建立起前后相链的关系。

3.所谓输出链表就是将链表各结点的数据依次输出。

4.所谓删除链表事实上就是删除链表中的某个结点。

5.所谓插入链表就是在链表中某个位置插入一个或几个结点。

1.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数组

2.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指针

3.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解析:运算

4.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函数

5.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解析:C语言程序实例

6.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C语言的特点

7.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C语言的应用

8.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解析:程序设计基本

9.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考点解析:常用的输人函数

语言定义 篇6

GIS应用模型跨越多学科领域、种类繁多, 并具有空间性、动态性、复杂性、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1]。对于这些应用模型而言, 为了进一步集成应用, 需要实现不同形式应用模型之间的交互, 这就需要定义一个可互操作的交换格式, 模型描述语言成为实现该功能的有效手段。

通过应用模型描述语言MDL描述模型, 可以实现应用模型定义与执行两个阶段的分离, 成为应用模型信息交换的中介。应用模型实例文档是应用模型的对应文档, 可以实现模型文档化和文档跟踪。这样, 应用模型描述语言也就可以提供另外一种GIS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 在不依赖于模型定义工具的情况下, 建立格式化文本的模型定义语言, 直接进行后续处理与应用, 支持模型交互与集成, 是模型复用的基础。

在MS/OR与DSS领域, 针对于各种数学模型, 建立了大量的模型描述语言, 包括基于程序方式的、数据方式的、逻辑方式的、图形文法方式的描述语言等[2]。目前基于数据方式的模型表示是主流, 包括各种代数建模语言AMPL、GAMS、MODLER、Modelica、AIMMS、STELLA、 DEMOS, 结构建模语言SML, 扩展结构建模语言ESML, 面向对象的模型描述语言等。

由于GIS应用模型具有空间性、多元性特点, 使得MS/OR与DSS领域的模型描述语言很难适合GIS应用模型, 即使基于上述各种模型描述语言建立了GIS应用模型描述语言, 但是由于建模方法、模型描述语言定义的不同, 也难以实现模型之间的交互与转换, 限制了应用模型的集成应用能力。

XML具有简单、自定义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可扩充性, 而且XML是良构的, 可实现异构环境下信息交互, 并以有效的规范验证文档的合法性, 而且能够方便地被应用程序处理。XML的良构性, 为描述GIS应用模型的空间、多元、动态等特性提供了基础。同时, XML已经成为W3C的标准, 基于XML建立的应用模型描述语言将可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领域间的互操作。目前已经有多个平台 (如.net) 软件 (XPath) 支持XML文档的处理与分析, 基于这些平台软件将可以方便开发应用模型描述文档编辑、处理、分析工具。同时, 目前大量的研究也集中在XML数据库的存储、处理、分析与原型系统开发工作, 基于这些研究将最终可把模型存储在数据库中, 将大大提高应用模型的管理能力。因而采用XML技术定义的GIS应用模型描述语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广泛的前景。

1 应用模型4层描述框架

为支持应用模型各个层面的集成, 应用模型描述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模型定义, 是对模型结构、参数、输入输出变量的描述;②模型元数据定义, 包括模型陈述元数据与模型服务元数据, 是对应用模型条件、质量、分发等的描述;③模型组件描述信息定义, 是对模型基本运行实体组件相关属性信息的描述;④模型服务描述信息定义, 是模型外部运行实体模型服务的相关属性信息[3]。4个层面的模型定义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基于4层的模型描述体系, 即模型定义—模型元数据定义—模型组件字典定义—模型服务描述信息定义, 将可以支持不同层面的模型集成应用。在统一的模型描述语言下 (如基于XML Schema的模型描述语言) , 模型定义可以实现对模型本身的描述, 支持模型定义的查询浏览与维护, 支持不同模型之间定义级的集成;模型元数据定义将支持模型元数据的浏览、查询与更新, 支持模型服务抽取与集成;模型组件字典定义支持模型组件演化、维护, 是实现模型组件抽取集成的关键;模型服务定义采用统一的WSDL规范 (基于XML Schema标准) , 支持模型服务的发布、注册与调用。4层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目前模型描述上的不足, 支持不同粒度 (模型组件、模型服务) 、不同目的 (语义实体、运行实体) 的模型集成应用。

基于GIS应用模型描述框架, 完整GBMDL包括:应用模型定义描述、应用模型元数据描述、应用模型组件描述、应用模型服务描述4个部分。4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应用模型的总体BNF描述, 具体如下。

在GBMDL的4层描述框架中, 应用模型服务采用WSDL语言描述, 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应用模型定义描述、应用模型组件描述、应用模型元数据描述是GBMDL的重点。本文给出GBMDL的应用模型定义部分的描述内容、语言结构、实例文档等。

2 应用模型定义的BNF描述

应用模型定义部分是对应用模型结构描述。基于应用模型实体与应用模型数据分离的原则, 应用模型定义包括应用模型实体与应用模型数据两个部分。应用模型实体对应于模型内核, 是对模型结构表达。模型实体由多个模型组件组成。应用模型组件由输入、输出、状态集、操作、约束5个子类构成。应用模型的具体描述内容可以通过应用模型定义BNF描述详细说明, 具体如下:

应用模型数据主要定义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中间值的数据内容及其类型, 定义各变量值的物理存放位置, 支持应用模型计算。应用模型定义BNF如下:

为了实现GIS应用模型实体与应用模型数据的有效链接, 应用模型实体与应用模型数据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应用模型实体与应用模型数据约束包括非空间变量值约束、变量结构约束、空间变量时空语义约束。

(1) 变量值约束, 是对各变量 (输入、输出、状态变量) 值域或作用域的约束, 约束条件包括数据的取值类型、范围、精度、数据格式等。变量值约束隐含在应用模型数据类型定义过程中, 在约束定义中不单独给出。

(2) 变量结构约束, 变量结构约束是变量之间的限制, 包括变量数量、变量的顺序等, 如输入数据顺序是否与模型实体定义的输入数据顺序相一致。

(3) 空间变量时空语义约束, 时空间语义约束是一类特殊的时空信息处理过程完整性约束, 它既定义了空间数据的值域, 又定义了空间活动的规范, 同时还维护了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空间语义约束是GIS应用模型实体与应用模型数据之间的最重要的约束条件, 它包括3部分内容:即空间语义约束、时空间参照系约束、时空尺度约束。 应用模型约束BNF描述如下:

3 应用模型定义描述语言GBMDL设计

GBMDL以XML为基础, 它的语法遵循XML Schema的规范, 也就是说, GBMDL是采用XML Schema的语法规范定义的应用模型描述语言。对GBMDL的定义, 就是定义GBMDL Schema (GBMDL模式) , 然后以该模式为语法规范, 针对具体应用模型建立相应的GBMDL文档实例。

GBMDL的语言要素是由基本的数据类型按层次结构组合而成, XML Schema预定义了一些基本类型, 如数字型 (decimal、float、double) 、布尔型 (boolean) 、字符串型 (string) 、时间型 (time) 、日期型 (date) 等, 同时也预定义了其他一些派生数据类型。GBMDL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类型。为了深入描述应用模型实体与数据, GBMDL定义了应用模型数据类型, 主要针对具有空间特征的输入、输出、参数与状态变量等数据, 包括标识、名称、数据类型、维数、数据格式以及模型数据连接与值连接标签等。

基于应用模型定义的BNF描述, 可以定义应用模型定义的XML Schema结构, 包括应用模型标识、应用模型元数据标识、应用模型服务标识、应用模型实体、应用模型数据等, 如图2所示。详细的GBMDL应用模型定义XML Schema模式结构本文略。

4 基于GBMDL的小流域地貌演化模型描述

4.1 小流域地貌演化模型

小流域地貌演化模型MCGEM (The Modern Catchment Geomorphic Evolution Model) 输入数据主要是高分辨率的DEM、以及降雨实测数据, 模拟的是现代地貌演化, 时间尺度是几年、几十年到上百年, 空间尺度是几平方千米的小流域。该模型适用于物理过程占主导而不是化学过程占主导 (例如喀斯特地貌) 的任何类型的地貌。

小流域中地貌过程自成完整系统, 即暴雨径流期, 降雨发生雨滴激溅侵蚀;产流以后在分水岭地区形成片流, 发生片蚀;分水岭以下坡面汇集为散流, 进行细沟和浅沟侵蚀, 并开始出现重力侵蚀和潜蚀, 至谷底散流转变为暴流, 发生沟谷侵蚀;这是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过程, 在流域内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体系。具体包括风化过程、坡面过程、冲积沟谷河流过程、基岩沟谷河流过程等。根据应用模型元模型七元组定义, MCGEM描述如下[4]。

(1) 时间集。MCGEM的时间集T可表示为:{t | t=N*Δt, N≥0}, 其中Δt为固定的时间步长, 采用的是对于坡面以及基岩侵蚀适合的较长的时间步长;终止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 一种方法是根据undefined确定, 此时地貌演化处于动态平衡中。

(2) 输入集。MCGEM输入集X包括:流域初始DEM、降雨 (雨强、降雨历时和降雨间隔) 和土壤 (粒径组成、容重) 。

(3) 输入段集。MCGEM的输入段集与输入集相同。

(4) 内部状态集。

1) 参数。Kw是基岩表面风化速率, 可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选取;α是常量指数, 可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选取;Kd是扩散系数, 可利用坡度汇流面积关系来率定;Kf是常量系数, m1、n1、m2、n2是常量指数, 可以利用坡度汇流面积曲线和高程面积曲线率定;Kb表示河床的可蚀性, 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D为DEM单元格大小 (DEM分辨率) 。

2) 状态变量。S是坡度, 直接根据DEM可计算得出;Qs是推移质、悬移质或总泥沙流量;Q是径流流量, 根据降雨量和DEM可得出;h为单元格的高程;U为构造抬升速率;R是基岩厚度;C是风化层厚度;ω是由于风化引起的基岩表面降低速率;E为基岩沟谷河流过程侵蚀速率;Qs是沟谷泥沙输移速率;qm是单位宽度坡面泥沙输移速率。

5) 状态转移函数。MCGEM状态转移函数包括风化过程、坡面过程、冲击沟谷河流过程、基岩沟谷河流过程。分别描述如下:

风化过程:

undefined

坡面过程:

undefined

qm=KdS。

冲积沟谷河流过程:

undefined

qs=Ks/D;

Qs=Kf/Qm1Dn1。

基岩沟谷河流过程:

undefined。

qm=KdS。

(6) 输出函数。MCGEM的输出函数为每个单元格的高程, 该高程等于基岩的高程加风化层厚度, 公式如下:h=R+C。

基岩的连续方程如下:

undefined。

风化层厚度变化连续方程如下:

undefined。

(7) 输出集。MCGEM的输出集为达到给定终止条件时的流域DEM。

4.2 MCGEM的GBMDL描述

本节基于GBMDL模式对MCGEM应用模型定义进行描述, 包括MCGEM模型实体的输入、状态变量与参数、输出、约束以及操作函数5个部分, 其中操作函数包括态转移函数 (风化过程、坡面过程、冲积沟谷河流过程、基岩沟谷河流) 与输出函数。给出MCGEM实体定义实例文档部分如下:

5 GBMDL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工作

(1) GBMDL具有开放的语义结构, 继承了XML Schema的可扩展性机制。在使用了适当的扩展机制之后, GBMDL可以表示多种应用模型, 而且可以利用XML Schema的include和import等机制来复用已经定义好的XML Schema, 实现各类应用模型GBMDL的模块化开发与集成。

(2) 利用XML的链接机制 (XLink) , 可以实现应用模型描述文档的协作开发, 使不同的开发者开发的应用模型描述文档集成起来, 有利于大型模型库建库过程中的模型描述文档开发。

(3) GBMDL有望成为应用模型存储的标准, 以往模型存储一直是一个难题, 基于GBMDL不仅可以描述应用模型, 而且可以作为应用模型存储的标准, 且可有效支持模型查询与集成等。

(4) GBMDL包括4个部分, 即模型定义描述、模型元数据描述、模型组件描述、模型服务描述 (统一采用WSDL) , 因此GBMDL是一个完整的应用模型描述语言, 支持整个模型生命周期全过程 (本文仅详细给出应用模型定义的描述) , 并可以实现分布式环境下领域间应用模型描述的互操作。

(5) GBMDL的生成环境相对比较宽松, 包括文本编辑器、XML的软件编辑器、其他各类XML编辑器等。但是为了有效支持应用模型GBMDL的编辑工作, 需要开发专门的文档编辑器、检查分析器等。

本文进一步的研究包括:①GBMDL编辑器与检查分析器的研发工作;②基于GBMDL模型实例文档的解析、抽取、集成、一致性检查等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桥, 吴纪桃.GIS中的应用模型及其管理研究[J].测绘学报, 1997, 26 (3) :280-283.

[2]王桥, 陈锁忠, 闾国年, 杨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实现技术[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1, 6 (9) :912-917.

[3]于海龙, 刘丽萍, 邬伦.基于Web Services的模型复用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 (18) :4139-4145.

语言定义 篇7

一、再思文字定义

(一) “文字”一词的比较

汉语“文字”一词, 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约相当于象形和指事这两种六书字体, 是指“形成符号的动机性表达手段” (孟华, 2004:89) 。在英文中, 没有与“文字”直接对应的单词, 常用的是“writing”, 原意为“书写”,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汉字符号和西方字母符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侧重于形和意的结合, 后者则较为单纯地关注于形。在西方语言学界, writing与“言语” (speech, 也有将其译为“口语”) 为同一级概念。David Crystal在他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语言”的两种不同但是平级的表现方法和渠道, 由这两种方法和渠道得到的结果就是“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 (Crystal, 2002:179-181) ;Coulmas则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平级的“交流活动”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 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看作是语言的两种形式。这些术语经常被混乱使用, 导致了文字研究话语圈内一定程度的混乱。在这些情况下, 文字被定义为语言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这与“工具论”在本质上是类似的, 延续了西方关于语言、文字思想的传统, 是典型的索绪尔式等级制文字定义。

(二) 语言中心主义下的文字定义

自索绪尔以来, 在现代语言学的领域, 文字被作为语言的附属品、记录工具对待, 其地位之低与作用功能之高, 形成了极为强烈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反差。这种观点被德里达斥为语音中心主义 (phonocentrism) 或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其历史久远, 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在《费德若篇》 (Phaedrus) 中就提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引用古埃及国王Thamus和文字的创造神Theuth的一段故事, 故事中Theuth将自己创造的文字展示给Thamus国王看, 言称这项发明将能帮助埃及人提升智慧和改善记忆, 但是国王持怀疑立场, 斥之为辅助记忆的工具, 人们一旦采用了这种工具, 就会依赖外在性的资源而不会靠精神上的内省获得知识, 其所获得的并不是真知, 而是伪知识 (Postman1992:74)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中也有“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的论说。语言 (口语, 或有声语) 的重要性远在文字之上, 这跟汉语文化的情况截然相反。索绪尔在特殊的语言学转型背景之下, 作出“文字表现语言”的论断, 将注意力从语文学 (philology) 吸引到语言本体研究上来, 而之后的语言学界却一直遵循着这个说法, 并以之为教条, 一致将文字定义为记录或表现语言的工具, 没有综合考虑世界范围内其他的重要文字系统如汉字的实际情况。类似的还有前苏联语言学家伊斯特林的定义:“文字是有声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 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是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 长久保持, 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B.A.伊斯特林, 1987:10)

(三) 符号学视野的文字定义

我国国内语言学界关于文字的定义起初跟西方语言学的结论一脉相承, 统一认定文字是记录语言表现语言的工具。然而,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稳步的发展, 国内也开始积极反思传统的语言文字观, 尤其是在立足于汉语汉字的实际,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 吸取多年文字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教训, 重新审视将西方逻各斯主义和语言学思想用于汉语汉字研究所造成的弊端和不足。汉字, 作为人类现存使用年限最悠久、单语使用人数最多的独特非字母文字, 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跳出语言作为文字定义标准的圈子, 从符号的角度尝试分析文字, 如孟华、黄亚平、陈宗明等, 就汉字符号学写出两本专著, 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批判西方关于文字定义的同时, 国内也有人提出重新考量汉代著名文人扬雄的文字说:“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将此视为更适合汉字的文字定义, “把文字看成直接表达心灵经验 (思想、意义) 的, 比口语更形象化的视觉符号” (曹念明, 2006:28) , 强调文字相对于语言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出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文字是“人们使用由线条 (笔画) 组成的字符集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情绪的视觉符号系统” (ibid:35-36) 。较之于以语言为准绳的文字定义方法, 这个定义实际上将文字的范围扩大到了包含所有书写的表音、表意符号在内, 也不否认文字有记录语言的功能。然而, 该定义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字符集”本身可以指称“文字符号的集合”, 而且与后面的“视觉符号”有重复累赘之嫌;另外, 符号过程 (semiosis) 的完成, 必须有符号释解双方的共同理解作为基础, 所以, 约定俗成 (conventional) 是文字的一个必要前提因素。为了精确起见, 我们可以在原定义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将文字定义为:人类用线条 (笔画) 组成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和情绪的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再思言文关系

对文字的研究, 出发点有很多, 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考古学、传媒学等, 总结起来, 都有两个共同的参照系, 那就是人类思维和语言 (文章中“语言”指口语, 或有声语) 。其中, 语言是一个分界点: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这个问题决定了文字研究的走向。

表中“等级”指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 “记录情况”指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或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记录的“对象”。

现代语言学家已明确地将文字与语言区别开来, “文字并非语言”, 这一点已经在Bloomfield、Crystal、Coulmas、Dinneen等众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得以阐明 (Bloomfield, 2002:298;Crystal, 2002:179;Coulmas, 1989:273;Dinneen 1995:2) 。由此可以得出, 文字不隶属于语言, 语言也不隶属于文字, 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地位应该也必须是相对独立的。根据上表显示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一) 文字和语言不平级

将文字看成具有他律性 (heteronomous, heteronomy) , 从属于语言, 居于次位 (secondary) (N觟th 1990:261) ;语言为一级符号, 记录、反映思维, 文字为二级符号, 记录、反映语言 (陈宗明, 2001:8) ;语言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 (高名凯、石安石, 1987:186)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工具;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 (叶蜚声、徐通锵, 1991:173) ;甚至有人说文字隶属于语言, 等等。这类观点最早应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spoken words (ta en to phone) are the symbols of mental experience (pathemata tes psyches) and writt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spoken words.” (Derrida, 1997 (1967) :98) 就是说:“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多年来, 这种观点在中西方学界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导致文字的研究从属于语言学, 甚至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整体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符号系统, 文字系统具有表现整体语言的使命, 看起来它们各自和相互的价值不用冒被埋没的风险,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 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 (索绪尔, 1980:46-48) 。

(二) 文字和语言平级

二者是两个平行的记录、反映思维的符号系统;文字和语言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互为符号, 这也就是文字有时“遮蔽”和“投射改变”语言的原因所在 (孟华, 2004:33) ;文字, 是平行于听觉符号的视觉符号, 记录思想情感 (Jean, 2001:12;曹念明, 2006:35-36) , 等等。这类观点, 是近些年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语言文字观。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经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发现并批判了这种思想下语言文字观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文字理论:文字“不再表示一种主要能指的不一致的复制品, 不再表示能指的能指, 文字概念开始超出语言的范围” (德里达, 1999:8) 。他以“分延”的文字观代替了索绪尔式的“等级”观, 文字在呈现语言的同时, 也否定了语言, 因为文字的在场, 必然是语言的不在场;同时, 文字呈现自身, 是以语言的形式, 模拟采用语言的结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记录语言”, 事实上, 文字以语言的结构或方式呈现自己, 所得到的只是语言的摹本, 而并非原型, 这个原型是不在场的 (孟华, 2004:28-29) 。德里达的理论之提出, 处在特殊的反逻各斯主义背景之下, 所以, 可能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文字虽然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总的来说, 它终究不能完全代替语言;而且对不少语种来说, 字母文字描写、记录语言的功能仍然是既成的事实, 德里达的理论改变了一叶蔽目的“文字仅仅为了表现语言而存在”这样的论断, 但没有改变字母文字的这种表音事实。

三、结语

文字的定义并不一定能够用语言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 已经相对独立于语言的听觉符号系统之外, 但是又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 呈一种双螺旋式平行关系。此在彼缺失或不在场的情况下, 行使意指作用, 表现思维, 传递情感。在使用文字的文化中, 两种符号系统之间应是一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或者真的就如索绪尔所说,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 (索绪尔1980:46-48) 。

摘要:文章从符号学视角重新审视文字的定义, 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 认为文字是和语言同级的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者在各自的符号过程中既相对独立, 又相辅相成。

上一篇:国际医疗旅游论文下一篇:教室节能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