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学素养

2025-01-05

中学生科学素养(通用9篇)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1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日益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推崇,良好的科学素养也是学好小学科学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学科。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助推动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主动探究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慢慢进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小学科学老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也为学生日后科学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科研研究的第一步,古今中外,有无数的科学成果是通过仔细观察科学现象发现的,观察力也是科学学习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现象受启发而发现的,傅课通过观察简单的单摆现象发现地球其实是自传的。良好的观察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科学的学习,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意识。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植物》这一节时,可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包括大树、小草、花朵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植物的世界有初步的了解,方便日后的深入教学,如下一节《大树和小草》及最后一节《植物的共同特点》,就可根据学生的观察来开展教学;而对于《观察水生植物》这一节,由于校园内没有这个环境,科学老师可准备一个养了水草的鱼缸,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也可让学生在课后回家自己观察,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学生到自然水域进行观察。同样,《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的学习也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来学习。

二、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通过发挥创造性思维去探究科学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唯有如此,科学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小学教育过于重视考试科目的学习,而忽视了小学科学的学习,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科学得到了重视,但教学方式不合理,未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也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没能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的教学,大都是通过语言讲述或演示实验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算是实验课,学生也大都是按照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机械地进行实验,完全没有发挥探究性思维,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科学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遇到问题,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等待着老师的解释。比如,在学习《我们看到了根》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植物没有了根还能活吗?植物的根是否会喝水?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应该首先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一开始就向老师求解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也并不意味老师不管学生的学习,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三、培养学生提出质疑的习惯

问题意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成果也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的,问题意识是科学创新的前提。为此,科学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学习,敢于提出质疑。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怕被老师和同学笑话,这就需要老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比如,在教学《金鱼》这一节时,可为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小鱼缸,里面放几条金鱼,为学生创设好问题情境,让他们通过观察后提出问题。

(1)为什么金鱼在水里不会死?

(2)金鱼吃什么

(3)金鱼在水里游动时为何要不停地摆动尾巴?

(4)为什么水会变浑浊?

在提出这些问题后,老师要及时予以鼓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或是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实在太难,老师可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即使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很幼稚,老师也不应嘲笑他们,否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四、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探究习惯以及问题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习惯。不少小学生喜欢“动手”却不喜欢“动脑”,事实上,“动手”知识一种手段,将“动脑”和“动手”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磁铁有磁性》时,可让学生先动脑,思考磁铁为何有磁性,可吸附那些物体等问题,原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验证这些问题。总之,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直观重要,小学科学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观察习惯、探究习惯、质疑习惯和动手动脑习惯等。

参考文献:

[1]雒鹏程.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改革与开放,2009,09:133+135.[2]刘艳荣.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70.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2

心理学研究表面: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能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 激发学生兴趣, 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根本,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上好科学课的前提。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果整天把学生限制在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的教条上, 必定事与愿违。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采用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例如, 在《摩擦起电》一课中, 教师可以拿出一把用吹塑纸做的大金钥匙, 请学生们试着挂在黑板上。因为黑板上没有钉子, 学生一个一个上去试, 都无法挂上去, 学生好奇极了。这会, 教师再用一块丝绸对着黑板上的“金钥匙”擦两下, “金钥匙”就“粘”在黑板上了, 学生争先恐后到讲台用教师的方法挂“金钥匙”。经过以上环节的导入, 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 在《观察我们的身体》一课中, 教学重点是认识身体的外表结构, 知道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如果教师让学生接受式的学习, 或许几分钟学生就可以记忆, 但不会对身体这一单元的学习产生兴趣, 而且也不能理解。而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先放音乐, 师生随着音乐做运动, 接着设计了三次画画活动。第一次在纸上画一个人, 根据画的情况调动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让他们说说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接着, 教师指着自己的身体教学几个新概念, 并让学生在身体上找到这些部分。然后两人一组, 一人比划一人说, 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画, 身体各部分是否画完整。第二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画一个人, 学生通过画画, 既巩固了新知识, 又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然就很感兴趣很积极。在教学对称这一内容时, 我安排了两组体验活动, 单双手系红领巾、单双脚站立, 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对称、平衡的好处, 及产生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教学“身体内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第三次画画, 在刚才那个人的身体中画出你知道的器官。学生的画可谓千奇百怪, 百花齐放, 他们不能正确地画出器官的样子及位置, 但这一环节属于课外延伸的教学环节, 对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科学课的学生来说, 能简单画出, 用口描述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及浓厚的兴趣, 这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能更好的让他们对身体的了解及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 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也很好的培养了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教得轻松, 整个课堂宽松、和谐、充满了欢声笑语。

2. 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因此, 在上课时要有意设疑, 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疑中生思”, 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学生质疑的思维过程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中, 提出问题是学习科学的关键一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打开思路, 大胆怀疑, 大胆提问。在教学中, 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 让他们敢想, 解放学生的嘴巴, 让他们敢问,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 以趣生疑, 由疑引发好奇心, 由好奇引发需要, 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 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科学课堂上, 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想、敢问,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 一起探索、研究。课堂上, 教师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 不强行要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 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 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 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 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因未得到教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 这火花随急熄灭。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 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领时, 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 赞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 而后再予启发, 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的坐下。

3. 重视学生的前概念, 培养学生科学假设的能力

在探究教学“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这种基本模式中, 假设是一个把问题和验证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环节。面对呈现的问题, “可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验证?”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有了假设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如果牛顿没有“月亮是高达天际的苹果树上的一个大苹果”的假想, 他是否还能发现万有引力, 如果人们不是充满了“人造人”的幻想, 是否还有当今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类一切伟大的发明, 最初都源自于假设, 假设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是探究之门的金钥匙。在遇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假设, 是学生开始自主探究的第一步, 其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学生能沿着自己的假设展开探究活动,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 大胆进行假设,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 减小教师对探究内容和方法的控制。

例如, 教学《摩擦力》一课时, 关于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教材、教参都只谈到“物体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两个因素, 我备课时也只注重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我让学生“假设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条件有关”, 学生竟提出可能与“物体轻重、物体大小、物体形状、接触面的光滑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的大小、运动的方式等条件有关。学生提出的有些因素是我课前没想过的, 当时只有后悔自己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材料, 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顺利开展。虽然学生的大胆假设使我失去了对教学的控制, 但丰富的探究内容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加浓厚, 使教学过程更加充满了活力。这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是有多么的重要。

二、组织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配合, 师生之间的交流具有更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 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是探究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合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更能为平时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不敢举手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 积极主动的和其他同学争论、交流, 通过合作学习锻炼了自己, 逐步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合作学习中的平等、民主的合作精神也是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学生从小在小组合作中主动交流、互相协作, 可以培养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 逐步学会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会利用别人的观点启迪自己的思想, 从而形成正常的社交意识和较强的社交能力,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培养相互协作的科学精神。

三、深化探究活动, 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智慧能力, 它强调的是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见解, 具有创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地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 启发学生从多角度, 多层次思考问题, 鼓励求异, 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现。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与科学思想,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从而不断创新, 终身受益, 创新的前提就是自由, 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3

关键词:中学科学;培养学生; 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目标

尽管各国对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科学素养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也带来了差异,科学素养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但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则是基本一致的。科学素养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科学教育的立体画面。

考察各国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可以发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此各国的科学教育目标也有所不同,但从欧美主要国家这两者关系的比较中,我们认为其科学教育目标具有共同的特点: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课程目标从科学知识扩大到科学态度、价值观、判断力和审美意识,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对社会问题正确判断和解决的能力;对技术的重视;注重学生的发展与潜能的发挥,包括自主性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等等。

二、科学素养在科学教育中的实施

科学素养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得到落实,这是关键。我国科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目标体系与科学素养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科学课程教育目标的落实也就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实现。

(一)科学知识的转型和中学科学的知识教育

知识是教育目的得以實现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对不同的知识界定,可以归纳为:1.知识是人类对于经验中蕴含的法则赋予意义而结构化了的结果;2.知识是人的观念的总和;3.知识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4.知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历史经验和现时达到的科学新成就的总和。知识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诸如知识性质、知识的真理性、知识分类、知识价值、知识生成和知识层次等。

(二)科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Richard P.Feynman)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科学教育中的“科学过程”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那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把科学过程与方法看成一个系统,是指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科学家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三、科学素养与科学本质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从经典科学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站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视角加以审视,才可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层面上认识,在目前主要国家的有关科学教育标准的文献中,科学本质大致可以概括为:科学知识是多元的,具有暂时特征;科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的论据和怀疑,但又不完全依赖于这些东西;通向科学没有唯一的道路,因为没有一种普适的一步一步的科学方法;科学是一种解释自然现象的尝试;在科学中,规律和理论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应明白,即使有额外的证据,理论也并不变成规律;来自一切文化背景的人都对科学作出贡献;新的知识必须要清楚地、公开地得到报道;科学家需要保存准确的记录,需要同行评议,其研究结果需要可复现性;观察渗透理论;科学家要有创造性;科学史既揭示了科学的进化特征,也揭示了科学的革命特征;科学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科学和技术彼此影响;科学思想受到其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四、科学素养与STS教育

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和交叉学科蓬勃兴起的应然产物,旨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内在动机,正确理解和处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和追求,是科学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范型。

STS教育是STS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STS研究在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是对当代科学教育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而采用的一种文化策略,是在当代社会与文化范式转变过程中应运而生的。STS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不只是对某些具体的科学教育策略进行调整和改革,它追求的是科学教育范式的整体变革,而且这种变革的依据就在于整个人类文化的转变。STS教育不仅将人类文化的总体战略具体化到科学教育领域,而且用这种文化战略的意图和理念指导科学教育的具体改革行动。可以认为,即使是最专门的科学知识,也能够把它恰当地理解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类活动的特定产物,即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STS教育以科学技术素养为出发点,以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将科学技术素养作为适应整个社会和文化战略转变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当我们思考以科学技术素养发展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改革时,STS教育自然就凸显出来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之路,是全面提高公民科学技术素养的有效方略。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论文 篇4

要高起点地把学生领进门,我们教师必须有真功夫,下大力气备课,对教材做到融会贯通,抓得住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然后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地把学生教好。培养学生应体现于“五”教学环节:读、做、议、问、评。即“读”———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做”———独立完成作业;“议”与“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解答问题;“评”———我们教师要高屋建瓴地讲、少而精地讲、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对书上推导的定理、公式,要求他们尽量自己推导,书上例题,要求学生先不看,而是自己先做,哪怕是三思不得其解也比先看会了强得许多。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不是我们教师给学生讲通的,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想通的。因此,对领悟性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先自学新课,自己做习题,记下学习后的重点和难点,待教师讲新课时,就在学懂融会贯通上用力气。这样先学一步的做法,学习效果好、效率高,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的考试也很轻松,而且能腾出时间去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风气。对于“差生”,要指导他们看书,提问题答不上来,再接着去看书,好好地去想,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强调自学、自学、再自学,思考、思考、再思考。

2.2 培养学生归纳共性问题的能力

学习应该是“勤奋+方法”,而勤奋主要指自学深思,方法则主要指“归绎法”,它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归纳法,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其内涵为:从“厚”提炼出“薄”,从“多”提炼出“少”,摸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再以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这就找到学习的“点金术”。要研究在学习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中怎样处理知识中存在的表里关系、彼此关系、主次关系、异同关系,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体现,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困惑之处———怎样正确对待上述4项辨证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往往很少在教材、教参中体现,完全依教师自己实践和钻研才能体会到,这需要我们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这样的教育、教学的体会,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2.3 让问题充满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存在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维和精神。科学探究过程是紧紧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因而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两环节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因而要从人们平常的、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需要慧眼识真的眼力。在传统的教育中,绝大部分教师采用“去问题化”的教学,它给学生形成一个极强的心理定势场,形成了永不变的主题: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养成不想问题、不会提问题的习惯,从而缺乏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不断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疑问、困惑、障碍、矛盾得到披露,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经意的问题,提出令人拍案叫好的问题,从中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性。

2.4 走出课堂,让学生会用物理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例如,在高二学生学完“交变电流”后,组织他们参观新余大唐发电有限公司的发电全过程,请总工程师给我们师生做火力发电的专题报告;参观大众汽车修配公司,请工程师实地讲解汽车机电部分的工作原理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学生们长了不少见识,有意识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寻找生活、生产中蕴含着的物理学知识、方法,或用物理学的知识、原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进一步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加强了对物理知识、规律的应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过程体验,进而实现有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五策略的论文 篇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交流——互动”,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心理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同时还要通过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合理地创设适当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远离平衡态,通过学习达到新的平衡,使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要从整体原理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最终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下面谈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五策略:

一、支持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注重激励评价,培养求知欲及信心。

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的某些内容产生了兴趣。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使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滋长、扩大。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即使不全面,也都应热情、耐心、正确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其思路,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贵有思,教重在引。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知识的兴趣,主动地学习。

例如上“分离盐与水的方法”这一节,老师可拿出“食用盐”和从“盐水中分离出来的盐”,问:“这两种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来历一样吗?”在学生的猜测中可顺势引出使盐水中的盐现身的实验设计。在得出分离方法后对应课前的引导,可用视频对食用盐的加工制作过程做一了解,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提供学习资源,问题探究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问题探究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关键性的、共性的问题,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设问,使学生学得全而深,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再从头至尾认真讲解一遍。要从我们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地设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通过学习来满足这种欲望。

例如“电路出故障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学生多方面动手尝试,出现问题时及时提出疑难困惑,对发现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会这样?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如何改进实验方法?……以此形成探究性学习。这样以自己发现的问题入手,实验探究的目标性更强。

四、分组互助合作学习,进行探究训练。

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读书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四到六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每个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要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问题探讨、实验探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充分挖掘并利用实验资源,改变实验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现有的教材把实验分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这大大减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实际上,许多验证性实验可以改为探究性实验,可以提前到理论课前去上。

例如“萌发的种子”这节课,在上课前段时间(到上课时种子已发芽)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种子并进行实验,上课时首先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由于实验前没有任何提示和要求,情况会多种多样,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同学之间交流评价,对引出的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在问题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对“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学生就有了经验基础,可让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6

这本书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它们分别是:《我是最棒的的》、《生活离不开电》、《最庞大的动物家族——昆虫》、《如果可以穿越太空》。你们还记得在五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吗?是《装满昆虫的衣袋》,还记得主人公是谁吗?嗯,对了,是,法布尔,还记得他的着作名称吗?,对了,是《昆虫记》。

在科学的茫茫大海中,法布尔与他的《昆虫记》算是一颗耀眼的大珍珠。可不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是科学中的巨着。由此看来,《昆虫记》对科学的贡献很大。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观察科学,研究科学,让科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读后感《读《学生科学素养读本》有感600字作文》。《昆虫记》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由此看来,观察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正所谓巴甫洛夫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一样。

知识是浩瀚的海洋。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实验,解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所以,法布尔又被称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成为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因为,这本《学生科学素养读本》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开启了我智慧的大门,增强了我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我成为了一名善于观察,善于研究的人。

我们探索科学,我们发现科学,我们研究科学,我们爱科学!!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7

关键词: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培养,科学能力

1 科学素养的内涵及要素

科学素养一词, 一开始是被用作理想化的口号, 没有特定的意义。多数人认为, 首次使用“科学素养”一词来探讨科学教育问题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赫德, 他与1958年发表了一篇《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的论文, 把科学素养解释为科学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并探讨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自此以后, 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素养问题, 并把培养科学素养做为科学教育的口号经常提及。当今世界各国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见解各异, 但又不乏共同之处。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 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现在认为: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 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这五大要素中, 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自然科学基础是我校现在开设的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基础课, 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是教学目标重要的内容, 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培养师范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2.1 力求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其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 其成果是科学理论知识, 其认知主体是科学家, 其活动规范是科学精神, 其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从这种广义的观点出发, 把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的理解, 建立在这种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科学教育不仅要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传授, 而且还要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 (STS教育) 的认识。

2.2 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根据上述广义的科学本质的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内涵, 科学素质就不只是科学知识一个方面, 还涉及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2.3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确定师范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 应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少数精英分子, 所以它应该具有普及性。同时还应考虑到师范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知识的阶段, 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对其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应与这种特点相符。要选择那些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素质。此外, 还必须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全面考虑基础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要选择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 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有关, 又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3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做法

3.1 与科学前沿接轨开发科研潜能

新课程增添了一些科学前沿的知识, 尤其是在现代技术方面改动很大。这就提醒我们, 培养科学素质绝不是纸上谈兵。我们在教学中, 要深入浅出地介绍最新科研成果, 与科学前沿接轨, 以便达到新课标要求。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上经常根据课标内容, 与科技新闻接轨, 通过讨论来实现课标要求。比如: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 (telomerase) , 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那时候, 我正好讲到生命的结构基础, 与这个内容相关。于是, 在第二天上课时, 就公布了这条特大新闻, 介绍大致内容。然后, 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热烈的讨论, 大家理解了, 这一科研成果, 无疑是医学界, 乃至人类的爆炸性新闻。科学是无国界的, 我们要为之鼓掌。同学们针对这个科研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并对未来发展前景展开了幻想。虽然有的观点有点幼稚, 但是, 大家已经对生物科学前沿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并且深入理解了当前所学知识, 还提前介入到本学期的内容, 这为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2 与传统美德挂钩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有许多传统美德需要不断地发扬光大。比如:在讲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 大家理解了精子的长途跋涉和胚胎发育的辛苦, 从而唤起珍惜生命和孝敬父母的意识。再如:讲到遗传病时, 大家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认识到远缘杂交的好处, 认同了我提出的恋爱半径的建议。

3.3 与生活实际相关指导正确消费

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经常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探讨身边事例的科学性, 以指导正确消费。比如:当讲到地球上的资源时, 我让学生知道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长, 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改变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 节约资源, 改善地球负担。

讲到生命的物质基础时, 发现学生缺钙症状--抽筋现象比较普遍, 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如何补?市场调查发现, 有关钙剂从上百元到几角钱不等。那么, 吃哪一种产品既经济实惠, 又有效果呢?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讨论以后, 豁然开朗。原来, 经常喝骨头汤才是最好的办法。类似这样的实例很多, 涉及食品、药品、饰品、衣物、家居装潢等许多方面, 在消费观念上, 自然科学知识起到了指导。

3.4 与相关学科联系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 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 还要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所谓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这个角度上讲, 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的, 必须协调合作, 共同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技能, 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在自然科学课堂上, 我会指导学生用语文基础知识来审题;用比喻、联想、概括等修辞方法总结所学规律;用英文缩写记忆术语;用数学概念迁移新概念。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有这样一段话:“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修养, 是从一个人在最初年月所形成的种种看法和价值观念逐渐培养起来的”。可见, 科学素养是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科学美化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科学这个概念的出现一直到今天, 在人们心目中, 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 有很浓的原发性的味道。

我认为, 现在仍以原发性的概念来作为科学教育是不妥的, 应赋予它现代的内容。如果把科学比拟作一个人的话, 那么它的知识体系相当于骨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获得知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 以及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则相当于血肉;它在更深层次里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内涵, 它的内在美, 它的魅力, 以及由“科学精神”一词所涵盖的一切, 则是它的灵魂。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和存在于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那么学生得到的就是科学的有血有肉的完整躯体;只有在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同时能够传递出它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深刻内涵, 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 来促使他们朝着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科学品质的方向发展, 这才是科学教育的真谛, 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真正意义的科学教育, 是具有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袁运开, 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素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越来越重要,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竞争因素,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传统的科学教學中,很多老师都不太重视这门学科,单单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疏导,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我们要把实践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目的,实践课更应该如此,下面就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和大家共勉。

一、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扫除一部分的教学误区。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对此,我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学目标不断细化,更多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然后,我建议老师要明确教学对象,由于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都不太成熟,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实行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以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小学三年级是学习的分水岭,三年级之前,我们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并且动手能力不足,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萌生对科学的兴趣,偶尔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制作。小学三年级以后,我们的教育方向就要随之发生改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分清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

二、在活动中明确实践过程的重要性

在小学科学实践课程中,老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把学生的实践结果作为教学评价的根本,这就忽略了实践活动过程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实践活动之前都会进行实验设计,当然这样的做法有其好处,也有其弊端,学生在实践中有了老师的安排就会一味遵循教师的要求,那么这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学生不能开动脑筋进行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实践活动就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负担,所以,我们在教学评价的时候不应该以教学结果作为评价的根本,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设计,自主进行分组并完成任务,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结果的交流,同时把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状态下让学生把握科学的精神。

三、选择适宜的实践课题

在小学的科学实践课中,课本上的实践课题比较丰富,但并不是每一个实践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这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而定,择优选择。并且,我们还可以自己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教学领域应该更加广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实践设置,所以,在选择课题方面对学生十分重要,有了一个良好的课题,就会加深学生对这个专题的了解,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怎样选择适合的课题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讨论,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把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学校的资源问题,在有效的资源中进行科学实践探究。

四、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原则

在小学科学实践中,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技能技巧,而且要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原则意识。比如说,实践性原则,就是要学生亲手去做,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只学习理论知识,忽略动手实践,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际,研究成果要反映课堂实践,形成一种科学的素养。还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统一性原则,我们要求学生发展个性,但并不是不服从老师的指导,为所欲为。我们在实践中要找到一个中心,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同时学生还要有合作意识,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除此之外,还要有可操作性原则,我们设计的方法和途径都要适应学科的科学性,根据自身条件和学校资源进行操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上面我们所说的原则外,科学探究还需要开放性原则,我们要围绕研究的中心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与现实不断融合,相互作用,在方法和途径上得以延伸,博采众长,不拘一格。这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系列科学原则,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发现更多的科学原则,不断规范小学科学探究,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原则,让学生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学习环境,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参考文献:

[1]李开荣.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J].新课程:小学,2013(02).

[2]王丽玲.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深化农村科学教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6).

中学生科学素养 篇9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教育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就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宗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人们要想很好地驾驭科学技术,使其为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而且更需要全体公民对科学和技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中各行业从业人员劳动素质的要求,并使公民能理性地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为此,学校科学教育就必须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服务,并把它作为科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素养呢?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直译成中文是“科学读写能力”的意思。在英文科学素养中的literacy一词指读写能力,它来自 英文词汇literate,而literate则来源于拉丁语literatus,指有文化、有学问的意思。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语境中,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实际上指的是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素养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受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

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 “科学素养包括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界并能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 的能力。” [2]

科学素养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从其起源和发展来看,它有丰富的内涵,目前国际上正朝着能够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可实际操作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同组织或个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科学素养的内涵给出不同的理解方式或内容,但从本质上看,科学素养的内涵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仅直接关系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而且也关系到将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潜力。因此,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其科学素养的水平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影响不言而喻,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当前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素养呢?

1.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科学视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世界 ,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资本,知识改变世界。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对人们的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传统科学技术发展进入网络时代 ,也推动了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 ,即脑力劳动者内部的分工。这种变革 ,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因此 ,当今的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科学视野 ,要努力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这样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大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探求真理、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一种勇气和人格,是现代人的性格、心理和气质,是求实原则、理性思维、探索精神、质疑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学精神的本质,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性思考是认识的途径,合理质疑是科学的天性,不断探

索是科学的本能,创造发明是科学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探索未知、创造知识为己任,把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3.当代大学生要具有科学的研究能力。科学研究的目的既是创造精神财富,创造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也是创造物质财富,是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应用于实践,在生产和实践中发现新科学。科学研究是探索性、创造性的社会劳动,是进行科学认知、科学发现的劳动过程。科学研究能力是科学素质中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想象创新能力、掌握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及良好的记忆能力等等。为了提高科学的研究能力,必须提高科学研究的素质,这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也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大学生科学素养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却不容乐观。据有关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显示,对于科学研究方法,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2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而高达65%的大学生则表示“不太了解”,还有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3]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本质尚缺少必要 的掌握和理解,甚至缺乏对常识性科学知识的必要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状况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上的国内缺乏培养科学素养上壤的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微观上的教育体制弊端、教育活动主体思想认识偏差等因素。

1.教育体制存在弊端。教育体制上的弊端对人学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首先,大学生科学素养不足不可避免地受其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我国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得中小学不重视科学素养教育的风气在高校中得到延续,大学生沿袭了过去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为考试而学,对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高校文、理科学生除学习各自专业的必修课外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这就极易出现人学生偏科现象:绝大多数大学生出于几个人兴趣和选修课程的难易程度尤其是该门课程的通过率来决定选修哪门课程。这样,相对枯燥的科学类课程受到了轻视和冷落。再次,虽然目前已有少部分高校将人学生科研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但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缺乏针对人学生的专门科研活动,缺少专门机构对人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出指导和安排,这种体制上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校园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进而使得大学生缺少科学技能的锻炼与培养。

2.科学素养认识存在偏差。首先,教育工作者认识上存在偏差,在高校领导层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加强,而科学素养则处在受忽视、放任自流或是从属地位。高校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现状,要将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纳入日常工作中来,在教学目标上要体现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其次,大学生自身在科学素养方面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素质只要体现在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至于素养问题,是十分抽象的,从而妨碍了大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所需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对策探析

改善大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的状况,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科学素养认识、科学的课程体系建构和大学校园科学氛围建设等方面入手来解决。

1.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当代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应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合理利用高校这一宽松的学习环境,自觉将科学素养的锻炼与提高纳入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安排当中,不仅要在课堂上汲取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在专题网站、各类媒体宣传上猎取科学知识,并在生活中注重锻炼和实践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唯如此,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这一现实。

2.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且规定学生必须要在有关课程模块里,修满相应的学分,达到要求才能毕业。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规定人文社科专业、艺术和体育专业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增加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同时还应设大量与科学素养有关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化学与社会、近代物理导论、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社会、科学技术和人的关系,了解高新科技的前沿知识和掌握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等。

3.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即理解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进行科学推理,运用科学进行个人事务决策和形成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其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其次,我们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受到教育,他们还会在大学创设的高品位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素养的形成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它需要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这就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科学导向,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反映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科普交流、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桂青,教育科学研究应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基,中国教育报[N],2007年7

月14日.[2]OECD/PISA.Measuring Student Knowledge and Skills[R].The PISA Assessment of

上一篇:中共资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简历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