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2024-06-17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通用8篇)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篇1

全县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9月25日上午,县长在杜庄工业园管委会议室主持召开全县园区建设调度会议。副县长以及县政府办、项目办、发改局、规划处、国土局、南戴河工管委、杜庄镇、留守营镇、深河乡等相关部门、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名单附后)。

会议听取了各园区建设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就存在问题进行了认

真研究讨论。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全市产业聚集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意识,加快园区(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会议就全县园区建设下步工作做出安排,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园区范围划分问题。重点抓好“四园两带”建设,“四园”即杜庄、骊骅、深河及南戴河既有四个园区;“两带”即秦青公路沿线(杜庄、石门寨和驻操营三镇)工业产业带,留守营镇缸山至田各庄管区天马山红酒产业带。

二、关于成立领导机构问题。由常务副县长和副县长负责,研究理顺、创新园区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带的功能定位,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园区、产业带所在乡镇、管区的作用;抓紧研究园区、产业带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经费保障,提出具体建议。

三、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由各园区、产业带牵头单位负责,积极开展工作。一是要全力加快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注重发挥企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四、关于各园区、产业带运作形式问题。各园区、产业带要积极调整思路,在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强调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五、关于园区项目实施问题。各园区要依据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抓紧成型项目落实,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六、关于园区土地储备问题。由国土部门牵头,各园区、产业带以及所在乡镇、管区配合,加大土地收储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村庄整合与优势土地整理工作,为项目建设用地提供充足土地资源。

附:与会人员名单

县政府县长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篇2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力量, 而物流业作为复合型的服务产业在县域范围内已经开始蓬勃发展, 而商贸物流园区这种新型的、集约功能大、规模大的物流节点, 使得物流设施与各类物流企业在空间上得以集聚, 对于县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区都在利用资源优势, 挖掘自身潜力, 大力建设物流园区。

沿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 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乌江中下游, 是乌江流入长江在贵州省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城。这种多省交界区物流发展有着边贸物流的特点, 但是它又不像云南、吉林等边贸城市, 沿河县如何凭借其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 培育后发优势, 奋力打造立足四省交界、辐射周边、深入全国的黔渝湘鄂边界商贸物流园区, 从而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

二、发展条件

兴建一个商贸物流园区, 不是简单的“跑马圈地”, 商贸物流园区对县域空间要求十分严格, 也就是说, 不是每个县域都可以发展商贸物流园区, 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对县域空间的软硬环境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有当县域空间所提供的软硬环境相与商贸物流园区对空间的特殊要求相适应时, 商贸物流园区布局才能达到理想的最佳状态, 才能有助于物流系统和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 区位优势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沿河县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 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 素有“黔东北门户, 乌江要津”之称。以城区为中心已形成三纵五横一联线的县域公路网纵横交错, 县内的交通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的开发建设, 加上乌江“黄金水道”流经沿河, 县内各地和周边地区的水路交通网络已经畅通, 沿河县即将成为公、铁、水一体化立体式的交通枢纽城市, 为实现县域商贸流通的顺利畅通奠了基础条件。

另外, 在黔渝湘鄂四省交界区域, 沿河县处于通达南北、连接东西的最佳位置。但是, 目前周边地区尚没有形成大型的、区域性的物流园区, 这给沿河县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这也是沿河县抓住时机, 先行一步, 抢占流通制高点的区位和时机优势。

(二) 产业优势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优势产业主要有文化旅游产业、特色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工业。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沿河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及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使沿河文化旅游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特色生态农业方面, 沿河县生产的农副产品农副产品产量较大, 已建成山羊、黄牛、油桐、乌桕、中蜂、黄豆、花生、茶叶、烤烟、柑橘、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工业方面, 沿河县的地方工业已初具规模, 基本建成煤、萤石、铅锌等矿业, 水泥、砂砖、页岩等建筑材料业, 油脂加工、肉类佳通、酿酒等加工工业及电力等工业体系, 加上依托乌江彭水电站、沙坨电站建设、小水电开发、煤炭精炼、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工业也初具端倪。

这些正在发展壮大的行业和一些不断崛起的新兴行业, 都是流通业发展的产业依托, 也将是欠发达地区发展集散型物流业的市场基础。

(三) 资源优势

沿河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色产业享有盛名。沿河山羊、油桐、乌柏、中蜂蜜在唐代就被誉为“沿河四宝”, 名扬省内外。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果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优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萤石、铅锌矿、重晶石、铁、汞、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20多种, 储量可观, 具备开采价值;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值得开发与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势:沿河县及周边地区城乡大量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可以为发展商贸物流业提供充裕的人力条件。

三、商贸物流园区发展定位

(一) 发展战略定位

沿河县具有独特的资源特色, 围绕其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 打造特色品牌, 以特色资源为规划的支撑要素实现与周边地区商贸物流的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站在适当的高度, 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定位沿河县在区域经济、物流格局中的地位, 以商贸物流的发展促进其向上、下游延伸发展, 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区域经济的高度和视角审视和明确自身的定位。

结合沿河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 围绕“大健康、大旅游、大服务、大能源”四大产业, 依托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 以大开放姿态大势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主的服务业, 以白及、青钱柳等名贵中药材为主的健康养生产业, 以乌江画廊景区为主的生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以空心李、千年古茶、白山羊等为主的农特产业, 以水电、核电为主的能源产业, 最终依托特色资源, 建设具有区域甚至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市场体系, 把专业市场打造成为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大规模、功能齐全、辐射广的现代化商贸服务平台及特色资源商品集散中心, 努力实现农特产品及大健康养生基地县、能源建设重点县、生态旅游示范县和乌江物流港口门户城市, 将沿河县打造成为“生产之城、生态之城、生活之城”, 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 总体目标

以特色资源及其特色产业为依托, 以物流通道, 尤其是乌江航运的规划建设为契机, 加快产业布局、市场资源和物流资源的优化调整和整合, 稳步推进专业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从硬条件 (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等) 和软环境 (政策体制、市场环境等) 两个方面入手, 提升专业市场和物流节点的服务辐射能力和区域影响力;依托专业市场和物流业的发展, 带动本地特色资源加工制造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与周边及成渝经济区合作, 实现以大市场、大流通带动大产业、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 近期目标:近10年内,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与新建部分基础设施, 初步建成立足于沿河县的商贸物流园区, 完善相应的专业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 搭建公共信息平台, 引进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本地比主力物流企业, 从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 远期目标:在未来20年, 建成乌江最大的物流港口门户城市, 物流业着眼于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形成集物流服务、交易、信息服务等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将市场形态向电子商务延伸, 市场技术、信息技术、交易方式、展示手段的全面提升, 物流服务能力和范围由覆盖全县至辐射周边地区, 物流业的发展成为全县的经济增长点。

四、建设商贸物流园区的对策

(一) 政府帮扶, 科学发展

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机遇, 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资金要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在物流建设项目中的作用, 形成“政府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投融资体制, 实现联动发展, 互惠双赢。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重点建设, 将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相结合, 拓宽融资渠道。

沿河县商贸物流园区建设, 结合本县当前的实际情况, 可以分“轻、重、缓、急”, 有规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 可以选择一、二个效益较好、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项目作为重点项目, 选择一、二家具有实力的企业作为扶持对象, 率先启动, 使率先启动的项目在乌江航运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中, 以点带面起到整体推动的作用, 扶持具有实力的企业, 树立为物流行业发展的典型。

(二) 培育和发展物流主体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体, 是社会物流资源的组织者和高质量服务的提供者, 代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应加快建立重点物流企业培育发展机制, 培养一批经营规模大, 发展前景好的物流企业, 实施重点扶持。具体推进措施:

一是推进工业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再造物流流程, 整合物流环节, 发展专业物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把自营物流系统逐步分离, 发展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公司。二是推进商贸物流发展。支持商贸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整合供应、采购、销售环节, 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物流模式, 实现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融合及供应链一体化物流配送服务。重点推进大型商贸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公共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推进农业物流发展。积极推进粮食、蔬菜和农资物流发展, 完善农业物流配送网络。探索建立物流配送为支撑的城市便民连锁超市体系。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商品流通网络和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四是加快冷链物流发展, 农产品流通具有大规模、长距离、反季节的特点, 对农产品物流服务规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冷链物流适应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客观需要, 保证食品安全、满足居民消费的必要保证。五是积极支持运输、仓储、货代、邮政等传统物流企业, 扩大增值服务, 延伸服务领域, 或与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快步向规模化、专业化物流企业转型。六是结合物流园区建设, 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先进的物流运行系统, 参与整合物流资源和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三) 完善配套, 成熟发展

重视创新商业模式, 积极建设和完善沿河县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和相关设施配套。沿河县商贸物流区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要符合物流运作的要求, 还要方便和改善县域范围之内及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完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的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 逐步建立沿河县商贸物流园区内商贸、物流、金融、会展等各种配套服务业态, 全面推进产业链建设, 积极培育相关配套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推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 依托信息技术, 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信息平台能整合资源, 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从而极大地降低物流企业的营运成本。而沿河县商贸物流园区要实现园区内部及外部各企业、各类市场、其它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 又要与贵州省物流信息平台、周边地区及兄弟县市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换, 就要加快建设通用信息平台。同时,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及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提高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 最终使得企业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互动发展, 打造出极具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链中心。

(五) 大力引进物流人才, 加强专业培养

沿河县的商贸物流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物流人才, 因此沿河县应该加强物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有关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国际金融与贸易等方面的在职培训, 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商贸理念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及懂商贸业务知识, 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复合型商贸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沿河县商贸物流城的作用, 制定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引进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并加强与物流行业协会、物流企业与贵州省及周边地区高校的合作交流, 促进本地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用物流行业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沿河县商贸物流园区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六) 加强区域合作, 推动物流发展

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合作, 沿河县与周边地区应进一步超越行政区域限制, 迅速融入武陵山经济区和黔渝边区经济协作区, 加强与重庆市的沟通和联系, 加强规划和协调, 立足于优势互补, 以需求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 按照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资源, 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完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 努力促进整个区域物流运作的—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规模化, 最终达到提高合作区域总体竞争力的目标。

五、结束语

沿河县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经济总量进入了新的台阶。而商贸物流发展也将成为沿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而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仅仅是追求纯粹的经济效益, 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重。因此, 建设商贸物流园区这项公益事业, 需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出发, 对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城市交通运输设施、物流设施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重视, 而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模式, 提升其专业化程度和服务层次, 为沿河县现代商贸物流业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

摘要:本文试图就贵州省沿河县建设商贸物流园区的基础条件、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及园区规划建议等问题, 做了一系列的探讨, 以期能对县域范围内的的物流发展战略及商贸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商贸,物流园区,县域

参考文献

[1]周长青, 常东红, 卜春颖.多省交界处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探讨[J].商业时代, 2006, (29) :88~90.

[2]张昊龙, 李兴志.济宁市商贸物流发展战略浅析[J].中国市场, 2014, (22) :22~23.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篇3

关键词 水稻; 产业提升; 园区建设

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物资,水稻生产是粮食生产的大头,常年水稻生产约占中国谷物种植面积30%,约占粮食总产的40%,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抓住水稻生产, 在一定程度上就抓住了粮食生产主动权[1]。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 就浙江而言是典型的山区县之一, 境内山多地少, 耕地资源较为贫乏, 全县仅有耕地面积6 849 hm2 , 人均耕地仅0.055 hm2 , 明显低于全国人均耕地0.093 hm2的水平, 在20世纪的60-80年代,在低海拔地区曾有连作稻栽培,而至90年代起己渲变为纯单季稻地区,全县17万人口,常年种植单季稻4 000-4 666.7 hm2。加之地处山区, 缘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 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单位产量较之生产条件优异的先进发达地区明显偏低, 常年粮食生产不足以自给, 有赖于外地调入以补缺口。针对景宁县的粮食生产现实,为了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科学种田水平及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自给能力,自2012年以来,本项目组借力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了水稻产业提升示范园区项目建设,经于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有效实现水稻产业提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为了快速推进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步伐,将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并发挥长期效益,笔者试就景宁县的水稻产业提升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实践

作一表述,以期供以借鉴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

1 工作措施

1.1 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组领导工作,项目开展讫始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交通局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县农业局以农作站、植保站、土肥站、产业科、农经科干骨力量组织建立了技术实施小组,项目实施所在乡镇、街道也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分别组织开展组织协调、资金落实、资金管理、计划方案拟订、技术指导、责任落实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1.2 制定项目计划方案

为使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技术措施稳妥有序地落到实处,在继项目立项、建立组织后,根据项目建设目标要求,各项目建设区的现实情况,所需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因地制宜,量财而出的原则,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在经实地调研,掌握基础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制定出工作措施、技术措施、工作方法、资金安排、管理使用、工作进展、目标预期、标示牌设置为内容较为详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方案,以保项目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

1.3 开展宣传培训

水稻产业提升,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前期投入,惠及长远利益的投资性项目,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和惠及主体积极参与。为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达到项目建设目标要求,在项目建设实践中项目组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当地媒体、会议宣传发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水稻产业提升重要意义的宣传工作,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门、社会民众、参与主体对水稻产业提升重要意义的认识,为项目的有效实施营造了社会氛围,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水稻产业提升,必须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于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开展了水稻种植技术培训。据统计自2012年开展项目建设以来累计授课培训56期、受训2 250余人次,开展送科下乡活动21次,召开现场会5次、与会320多人次,现场技术指导23次、接受指导130余人,印发技术资料6 000余份,提供专业技术信息21期,发送手机短信90余条。通过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有效提高项目实施主体的科学种植水平和技术到位率。

1.4 提供资金支持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是基础保障,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通过积极争取,取得上级政府的鼎力支持,尽其所能自筹资金,4年来共计筹措项目资金673.9万元,其中:省以上补助资金6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6.0万元,生产主体自筹资金27.9万元。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1.5 规范项目管理

为了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县农业局项目管理办法》和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发出的浙农计发【2013】61号文件规定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分工负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每个乡镇、街道,每一个项目实施单位均有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按照建设内容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县报账制,财政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排灌沟渠、田间作业道路建设及“三新”技术推广,其他建设内容所需资金原则上应由实施主体即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补充。实施小组及农业部门积极做好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应用工作。

1.6 建立技术探索研究示范基地

为了切合当地生产实际,充实完善水稻产业提升技术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开展进行技术探索研究工作,选择在原有生产条件尚可、易于改良,当地乡镇政府、农民积极性高,科技基础较好,乐于接受农业先进技术的澄照乡金丘村建立了16.3 hm2探索研究示范基地,在基地内,在改良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2]、沃土工程建设、测土配方施肥[3]、病虫害绿色防控[4]、合理灌溉、立体种养、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措施的落实和技术内容的探索应用取得明显的效果,形成一套较为适合当地生产实际、实用可行的技术体系。为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幅射带动作用。

nlc202309030043

1.7 改良生产条件

由于地处山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传统自然耕作习惯的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果生产条件不予改良,将严重制约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因此,本项目组充分发挥政府项目资金的“拉引”作用,积极自筹资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2012-2015年4年来共计建筑了拦水堰坝5座,新建灌溉渠道13 259.6 m,修复灌溉渠道5 625 m,新建U型槽水渠3 017 m,修建田间作业道路26 083.8 m,硬化机耕路990 m,埋设PE排水管1 374 m, 通过深耕加厚耕作层、添加客土、开设出排水沟、埋设PE排水管等措施改造低产15.2 hm2,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不利自然因素的制约,改善了生产条件,为水稻产业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8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水稻产业提升,无疑是在改良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将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于生产实践,几年来,为了丰富水稻产业提升的技术内容,发挥先进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积极作用,项目组积极组织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推广工作,4年来先后引进了中浙优8号、甬优15、双南帖红米等5个水稻品种在当地试种成功并推广种植,使得中浙优1号等在景宁县连续多年种植抗性退化的品种及时得以更换,发挥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增产、增效、提质作用。扶持添置了弥雾机等新型高效植保器械25台,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防治质量,减少了农药量,减轻了农药残留污染。 实施“沃土工程”, 在园区内实行稻草还田, 除部分田块种植冬季作物外推广种植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 以增加有机肥投入, 培肥土壤基础肥力。 在园区内开展进行土样检测, 依据土样检测结果、基础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结合穗期病虫防治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微肥、叶面肥,以供养分所需、平衡养分供应。建立排灌渠系,实行“三沟配套”,尽可能做到排灌分设, 对部分冷浸田实行垄畦栽培, 根据水稻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及时搁田。 推广普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引进推广抗性品种,增进自身免疫功能;播前晒种,种子消毒处理; 培育多蘖壮秧,带药下田;合理肥水管理,打捞浪头渣; 推行坎壁刀割除草[5]、田埂种植田埂豆[6]、芝麻等显花作物,为天敌提供更为适宜的栖养场所;在水稻插秧后1个月内原则上不用药防治水稻害虫,以增加天敌食源、加速繁殖,更好地发挥自然控害作用[7];扩大稻田养鸭生态种养面积,以其在稻田取食活动控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田畈内装置杀虫灯,以引诱灭杀稻田害虫;在稻田禁止使用禁限农药,推广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低毒有效、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并尽可能地实行混药兼治,交替轮换用药,以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增设病虫监测点,力争实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有效指导生产主体开展精准防治;创建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自愿互利原则,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多种形式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以实现快速有效防病虫的目的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协调应用,不仅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为害,并有效减轻了因过多使用农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为水稻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9 创建社会化服务组织

针对当地自农村承包生产经营以来, 农村呈现出分散、孤独生产经营状态;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普遍明显偏低,严重制约农村社会事业、产业提升与发展的现实;借鉴其他产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紧密把握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引导,扶持组织创建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到目前为在园区内组建了社会化服务组织18个,并配备一定的先进实用农耕、植保机具为农户提供代耕,病虫害防治,劳动力、农用器械调剂等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组织化程度,破解了季节性劳动力紧缺,农机具配备不足,科技素质偏低瓶颈制约,解决了单家独户生产经营难以把握、实现的现实难题,实现了服务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有效地提高了科技到位率。

2 工作成效

经过项目建设,使园区内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基本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景宁县的水稻产业提升树立了典范,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2.1 经济效益

4年来共建立了示范园区19个、累计实施面积846 hm2,据资料统计平均增产稻谷产量384.00 kg/hm2,增加产值1 152.00元/hm2,共增产稻谷324.864 t,增加产值97.46万元;园区内平均减少病虫害防治1.4次、减少化肥使用5.6 kg/hm2,节省成本投入717.90 元/hm2,平均节本增效1869.9元/hm2、共计节本增效158.19万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减轻了粮食生产归属于弱势产业的不良影响。

2.2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改良生产条件,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组织化、社会服务化水平,起到了积极有效的辐射作用,加快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提升步伐,对提高景宁县粮食自给能力,减少粮食缺口调入,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类心身健康水平,推动当地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2.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改良了生产条件,发挥了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了抗御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优化了农作措施,通过扩种绿肥、秸杆还田增加了有机肥投入,提高了土壤基础肥力,实行稻养鸭,保护利用天敌,优化了稻田生境,有效发挥自然控害作用,稳定了稻生境自我调节功能,减小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有效地推动了景宁县生态效益农业的发展,迎合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发展要求。

3 存在不足

尽管本项目组在水稻产业提升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取得了较为可喜的业绩,但分析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的现实,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1)是:就整体而言,因受地理位置,立地、交通条件,资金筹备,劳动力外出等因素影响,生产条件改良进展缓慢,有待加大投入,加快改进生产条件进程。(2)是:虽然在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辐射面欠广,推广应用步伐缓慢。(3)是:技术内容有待深化、组装配套,普及应用步伐仍需加快。(4)是:科技落户率偏低,科技培训、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5)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先进高效率机械装备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是: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偏低,有待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快推进。(7)是:生态环保、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明晰。诸上的问题与不足,将不同程度影响着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水平,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nlc202309030043

4 今后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遵循“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负重拼搏、稳妥推进” 的原则,立足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取得新的进展。(1)是: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以促使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的快速推进。(2)是:动员社会名人、企业、大学生回乡创业者投身农业产业发展,注入资金,助推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发展。(3)是:鼓励发动生产主体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自筹资金,投注于水稻产业提升这一长期性惠农事业。(4)是: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5)是:拓宽思维,深化探索研究,充实完善技术内容,持之以恒地做好科技培训、指导,信息化服务工作,全面有效地提高科技到位率[8]。(6)是:根据水稻品种抗性退化进程,及时引进推广抗性优良品种,以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积极作用。(7)是:加强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有效提高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领域和水平[9]。(8)是:根据自愿互利原则,鼓励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以便生产经营管理,发挥规模效应。(9)是:探索建立生产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以发挥其永久性利用功能。(10)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面上生产的推广应用步伐。真实有效地将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这一利国惠民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 虞国平.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分析[J]. 新 西部(理论版),2009(11):31-33.

[2] 胡华伟,杜一新,何伟明. 对单季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集成的思考[J]. 中国稻米,2007(增):39-40.

[3] 郑世炎,杜一新,陈海丽,等. 对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 术的思考[J]. 农技服务,2012,29(2):258,260.

[4] 彭瑞庭,杜一新. 景宁县山区单季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及其推广应用[J]. 上海农业科技,2014(1)

[5] 杜一新,雷沈英,梁碧元. 稻田周边杂草的防除方法和 作物布局对捕食性天敌发生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04,24(3):27-28.

[6] 雷沈英,杜一新,刘少华. 田埂豆栽培技术[J]. 大豆科 技,2010(1):57-58.

[7] 陈关成,杜一新,李永青. 山区单季稻捕食性天敌发生 情况及保护利用技术措施初探[J]. 福建农业科技,2012 (增):49-52.

[8] 刘少华,杜一新,李永青. 农技培训是农技部门永恒的 主题[J]. 中国农业杂志(学术版),2012,5(1072-73.

[9] 闻 英.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探析[J]. 郑州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9-32.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篇4

会议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并结合县经济开发区各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开发区工业经济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经济见底、第二季度首月的经济低迷后,从5月份开始逐步出现了回暖迹象,截止6月底,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8亿元,工业增加值1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3%和40.6%。

崔黎指出,在国内外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企业利润缩小、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的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开发区企业,持续加大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在融资、供电等方面要尽力给企业提供帮助,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同时各企业要心系阜南,为阜南经济建设多出力,进一步坚定逆势攻坚的信心和决心,科学预测市场供求,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管理的预见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努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增强自主创新、创牌和纳税责任意识,自觉规范企业行为,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重视考核指标提升,努力在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提高责任意识上求突破,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改造升级上求进展,在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外延发展上求成效,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切实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着力抓好工业运行调度,破解难题,以更果敢的勇气,克服困难、摆脱困难、战胜困难,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让政府企业共同携手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完成。

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总结本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研究我县加快工业提速升位的有效措施,分析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明年我县工业生产做好准备。

一、~年工业工作

从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总体形势不错,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增长比例。但是,对当前全县的工业经济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盲目乐观,特别是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第一,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形势,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工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对GDp的贡献率达到xx%;外贸出口额xx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xx倍;工业技术改造投入xx亿元。xx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工业增加值xx亿元,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增长xx%。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

(二)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纳入市上考核的重点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xx%。而xx、xx、xx户重点优质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xx。超过了去年近xx个百分点,这种局面可喜亦忧。喜的是重点骨干企业始终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和增速,忧的是其他企业发展缓慢,折射出xx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逐渐显现一、三产业的比量逐渐倾向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逐渐倾向于新型工业、高技术产业,化工工业的比重逐年提升,已由原建材、轻工领军逐步向化工、医药、电子工业转化。

(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有经济平稳增长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增加较快,增幅达xx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减少,扭亏脱困工作有新的进展。从我县“工业xx亿工程”的重点企业来看,已呈现出在行业、产品、所有制结构和布局上较往年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

(五)化工企业效益良好,建材行业呈下滑趋势

xx等化工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xx等水泥生产企业的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建材行业呈现亏损的态势。

第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工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速度也不算太快,与许多兄弟县一样都存在着思想理念不新、体制性障碍较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向度不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产业链条不长、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共同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结合全县实际,针对xx工业发展自身特点和状况,找出当前工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发展缓慢,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现代工业特征不多,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二)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特别是煤炭、矿石、电力供应十分紧张。~年我县煤炭用量缺口达到xx万吨以上,用电量缺口日平均为xx万千瓦左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加之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后,对企业运输形成冲击。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销售价格多数不升反降,个别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三)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发展滞后。我县大多数企业缺乏原始积累,加之货款回收难度大,融资渠道狭窄,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短缺无力进行技术大幅度的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后,银行的贷款额度收缩,企业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陷入了缺资金—发展慢—更缺资金的恶性循环。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明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同志们,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资源约束的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压力的急剧加大,面对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艰巨任务,面对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思路,探索驾驶和推动我县工业发展新的途径和举措。明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着力实施工业“xx亿”工程。按照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头等大事,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盘活资产存量;坚持招商引资,狠抓新上项目,努力扩大增量,制定和落实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

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方针,着力实施工业“xx亿”工程,即力争在~年发展xx户产值过5亿,xx户产值过2亿,xx户规模以上企业,使工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链条迅速延伸,产品结构迅速改善,对财政的贡献迅速增加。

第二,工业抓两手,推进工业发展新突破。一手抓做强做大现有骨干企业,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支持xx等xx户企业进行扩张,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企业技术改造(对1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实行贷款贴息),对新增规模企业进行奖励;另一手,要围绕加工业、区域特色与状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搞开发,想办法做出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企业,打造特色工业聚集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发挥后发优势,在高起点上奋力,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工业经济超常发展。用现代新型工业的视野审视工业现状,进一步增强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的紧迫意识。要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坚持用内涵、外延两种模式发展工业,不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xx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充分利用优势资本和先进技术,狠抓现有工业各个产业层次项目的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于高起点,与现行工业布局和特色相衔接,从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方面入手,引进化工、纸业、电子、医药等先进项目,聚集资本,扩大工业规模,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性扩张。

第四,以“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模式为重点,巩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崭新的县域工业布局。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发展的要求,思考和调整工业布局。以做大做强核心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共荣的产业集群。要以xx三大骨干企业为依托,构建以铬盐系列产品、浆纸一体化系列产品、磷化工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轻化工产业集群;以xx为依托,引进电子、医药等新型工业项目,打造新型工业集群。加快壮大轻化工、建材、食品、制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加快壮大xx等一批大企业,加快xx等一批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全面优化工业布局。

第五,抓好对工业的预测和分析。认真分析研究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希望工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超前性,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准确地把握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特别是要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的情况和问题找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六,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完善的引资奖励措施,坚持全民招商的原则,特别是各个工业主管部门要抓好各自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时,要特别抓好今年以来已签约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实工作,认真研究解决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把这些项目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落到实处。

第七,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一是政府带头,为建立好的银企关系搭建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增进银企双方的隐妥与合作。二是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模范城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培植扶持一批诚信企业,促进投融资环境的根本改善。三是金融机构要尽最大努力增加信贷投放。xx,xx银政企融资项目洽谈会的召开,农行xx支行和xx公司等xx对合作单位法定代表分别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达成双方合作协议,工业企业一定要抓好、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

第八,加强督查促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县委和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奖励方面的政策措施,对这些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执行。县委、政府要组成督查组,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落实缓慢和执行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第九,创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这里主要是指软环境,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政务风气的根本好转。主要领导要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抓发展中去。每年我们的书记、县长都要深入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办公会定板的事情,有些部门落实起来缓慢,没有跟上县委、政府的步子,使县委、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和承诺在某种程度停留在口头上。这里,请监察部门牵头,对于那些工作不在状态,甚至对企业的事情拖着不办,“吃、拿、卡、要”的,进行严肃查处。按照xx的要求,县上专门成立了工业经济协调领导小组,xx书记任组长,xx任副组长。以后企业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找我们协调小组,涉及到资金问题,我们一起找银行;涉及到电的问题,我们找电力部门;涉及到气、水,我们找相关部门协调;涉及到办事和服务环境的问题,该打谁的板子就打谁的板子,决不姑媳养奸。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措施,为xx的工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越是加快发展,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今后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重点领域的隐患较多,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力度,指导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健全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发展。对一小部分排污不达标、整改不力的小企业,要依法实施关停。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监查,严厉整治不达标和超标排污企业,要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篇6

同志们:

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发展步伐,促进我县经济较快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具体研究部署我县工业工作。前面,县委书记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论述了走工业化道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对如何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了全面的部署,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实施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XX副县长对我县工业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XX副县长宣读了《博湖县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与会人员对各乡镇10个点进行了观摩,会议期间,部分乡(镇)和企业作了典型发言,参加会议的人员分组对县委书记的讲话、《若干意见》和《激励机制》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谈了很好的意见。 这次工业经济发展会议是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的情况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的一次内容十分丰富、主题十分鲜明、反响十分强烈的工业专题会议。会议对理清我县工业发展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博湖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好,把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好。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这次会议是全面安排和部署我县工业工作任务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县上下要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迅速传达这次工业经济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深入学习和讨论,努力把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主题上来。

二是要理清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围绕《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切实理清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路,认真研究和制定明年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抓紧对明年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逐一细化分解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工业各项工作开展。

三是要坚持真抓实干。我县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当务之急是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抓落实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摸透实情,培养典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采取超常规措施,改进工作方法,讲究工作技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实施重点突破,确保工业经济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与兄弟县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的差距,最终体现在工业上的差距。经济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希望和出路也在工业。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所以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我们要牢固确立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提高对发展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首先,推进工业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靠工业化来带动。我县的企业大部分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户与大市场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确保了农民增收。今年,通过凯泽、万福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农民仅种植工业番茄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103元。其次,推进工业化,是培植财源的支柱。我县能不能加快发展,关键在工业。要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根本途径就是抓住机遇,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实践已经证明,工业经济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培育新的工业企业,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最后,工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充分就业。通过发展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小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充分就业。同时,还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推动城镇化进程。

我们一定要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工业,重视工业,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积极负责的工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深入的作风去发现问题、迎接挑战、解决矛盾、突破难关,从而打开工业工作新局面,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促使我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创新工业思维,找准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我们抓工

业发展,要具有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明确博湖工业发展定位,找准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市场导向,树立竞争意识,选准和打造适合博湖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博湖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就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准三个着力点。

一是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着力点。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支柱产业单一,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已成为我县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虽然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要看到这些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突出表现为“特而不优,优而不强”,大部分农副产品加工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延深不够,以番茄酱生产为例,各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加工生产大包装产品上,缺乏对工业番茄深加工、精加工的企业。因此,今后要加大现有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把小企业做大,把大企业做强。要进一步加强构建产业集群的整合,依托现有企业,围绕主导产品,生产配套产品,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在培育我县优势企业群体过程中,还要把握这么一个原则,即企业不分内外、不分大小,要同等对待,放宽准入领域,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于这个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思考。

二是以发展资源挖潜型工业为着力点。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的阶段,在资源加工方面,还是比较原始的初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实现工业化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是要看到我们在农副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以及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方面,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领域和空间,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当前关键是要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抓好资源优势与市场的对接,创新思维,敢于包装、善于包装项目,上一批新的带动力强的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县外资本、民间资本和银行资金的投入,培育和壮大我县的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以发展外源型经济为着力点。要破除“当前资源”论,牢固树立“开放兴县”的观念。跳出现有资源的圈子,把我县的工业融入到全州、全疆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盘子”中去定位、去发展,寻找市场空白点,开拓视野,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形成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的格局。对于我县没有的资源,也要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创造优越条件,想方设法让企业来博湖投资建厂,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外地没有或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具体来讲,就是要大力发展“两头在外”(市场和原料在外)的企业,如环联电线电缆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今后,能否再引进一些这方面的企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很好的思考一下。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找准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就要采取强有力的办法和措施,加快发展步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在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大局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在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我们有很多资源,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导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只有敞开县门,对外开放,拿最好的资源来换取资金,我县的经济才能活起来。实现工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落户博湖。因此,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一项全局性、牵动性的工作来抓。结合博湖实际,首先要做好工业项目,通过项目来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民间资金。能不能招来商,引来资,关键是有没有好的项目。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集中力量,想方设法充实项目库,精选一批成本低、风险小、回报率高的特色工业项目。对于我们自己可以做的项目,要组织人员精心编制,对自己做不了的项目,要多渠道开展项目推介,运用市场化手段,请专家来做。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件事,为什么我县招商引资力度不大,关键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的班子来研究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因此,必须要建立一种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和常设机构,把招商引资这项工作促起来。

二是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取得突破。招商引资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阵地、就是机遇、就是生产力,优化投资环境就是巩固阵地、抢抓机遇,发展生产力。我县在地缘和土地资源方面,与外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焉耆与和静有铁路优势,焉耆与和硕有高速公路的优势,而和硕与和静有大量土地(戈壁滩)优势,运输成本和投资成本都比我县低,我们只有营造比外县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良的环境,在同等条件下,才能吸引客商到博湖投资。因此,全县上下,从各级领导到一般干部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经济环境,牢固树立为外商、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把为企业、为客商服务作为职能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来完成,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来完成,尽量为到博湖的投资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要努力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利商品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种不良的政务环境非常可怕,我们绝不允许它在博湖存在。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优化,努力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为客商服务,让客商感到,博湖的各级政府就是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遵守规则的政府、讲究效率和诚信的政府。要全面落实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全面推行“一站式”、“保姆式”和“直通车”服务,把博湖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环境洼地”、快捷高效的“服务高地”、聚才引凤的“风水宝地”。

三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取得突破。目前,我县企业还是以“输血”式为主进行自我发展,远未达到自身“造血”的功能,对金融部门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另外,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个别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拖欠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银行贷款风险增加,失去了贷款的信心。这就导致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两种现象并存,在这个问题上,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作为金融部门要更新观念,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灵活执行贷款政策,把握好资金投向,不但对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放贷,对经济效益好、信誉高、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也要敢于放贷,特别是对好的投资项目,要善于放贷,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促使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此外,还要做好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西海担保公司的作用,提高担保能力,完善服务体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帮助和支持,逐步建立健全资金担保、产品开发、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等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体系,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不断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诚信和守信企业。良好的信誉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的重要保证。县域企业应视诚信为生命,讲信用、守合同,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以积极还本付息的实际行动争当银行优质客户,形成企业与银行互信互利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发展,也为县域经济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和发展机遇。

四是在政策创新上取得突破。要破除“政策僵化”论,牢固树立“发展是最大政策”的观念。现在个别部门始终没有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外地企业来投资建厂,凡与部门利益相关的,不是推脱不办,就是强调国家这个政策那个法规。现在,大家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因此,决不能把政策当作枯燥的本本和僵化的教条,去束缚生动鲜活的实践。要认真结合我县实际,深入研究政策,善于用活政策,敢于发展政策,即使政策没有规定可以干,但只要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干,我们就可以干。

五是在建立激励机制上取得突破。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民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干部群众中蕴藏着大量的招商信息和巨大的招商力量,我们要尽力把这些招商热情充分激发出来,组织懂业务、懂政策的精兵强将挖资源、找客商、寻项目。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责任制及激励机制》,明确规定对积极引进工业企业成绩显著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实行重奖,建立这么一个激励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县内县外的力量参与工业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激发大家招商引资、开发项目的热情,营造一个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会后,办公室要根据大家讨论的情况,对这个激励机制进行修改完善,尽快下发。

同志们,加快博湖工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同时也充满压力、充满挑战。让我们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奋勇争先,为全面完成加快博湖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县工业园区建设趋势调研报告 篇7

一、建设工业园区是大趋势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要加快全县的经济发展,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建好工业园区则是破解工业难题的重要方法。

(一)建设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来我县投资工业的外来企业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县内没有合适的工业用地,城区周围又没有工业园区。一个企业要到县内来投资,首先看重的是投资条件,其次是优惠政策。因此,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摆清主次,把提供建厂条件放在优惠政策之前。工业园区就是为企业提供最现实、最直接、最实惠的平台。

(二)建设工业园区是拓展城市框架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我县城区范围太小,城镇人口集聚在县城内,消费也浓缩在城内,这与今后城区发展的方向极不相称。今年我们搞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要明确县城主要功能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进一步扩大县城框架”,这是完全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建设工业园区,可以有效地拓展城区框架。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的建设,将不断增大县城容量。

(三)建设工业园区是紧抓政策机遇的大好时机。在国家扩大内需这样的大好机遇下,加强建设工业园区,在土地征用、金融贷款、项目申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二、抓好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今年,县委、县政府将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快响水洞工业园区、通州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园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明年企业正式入园。目前,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正处在起步阶段。对如何加快县工业园区建设,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保持高度统一的思想。建设工业园区是全县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领导必须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统一。首先,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要有决心,形成一致共识;其次,各相关部门要有积极的行动,特别是在园区建设时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方面都要给予全力支持。同时要有工作的紧迫感,要紧抓国家在贷款、贴息、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机遇,形成一盘棋的思想。

2、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园区规划。规划是行动的指南。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节约投资、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工业园区的规划要本着“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原则,遵循“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特别是在功能分区、道路布置、管线架接、美化绿化、排水排污等硬件方面要高瞻远瞩,留有余地,既要结合当前实际,又要考虑日后的规模扩张。

3、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健全组织机构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力保障。县委、县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抽调部门、单位的精兵强将来实施这项工作,要明确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便于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园区建设进度,保障园区畅通高效运行。

4、要开辟切实有效的投资渠道。从我县的实际出发,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要建立政府、企业、项目配套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资金筹措体系,保障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一是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保证园区基础公用设施的建设;二是通过以土地置换、资金扶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各入园企业参与道路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申报争取园区建设扶持配套资金;四是积极争取中省市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财政扶持资金或财政贴息贷款。

5、要出台更加完善的优惠政策。工业园区要按照“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标准服务”的原则,重在服务和协调,只要是承诺的事情,就要一定办到、办好。要学习借鉴其它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实行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机制,理顺审批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帮助入园企业解决投资前和投资后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达到“亲商、安商、富商”的目的。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 篇8

一、明确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综合优势,不断加大我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培育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理顺管理机制

工业园区是指目前我县范围内正在建设及今后拟建的所有工业园区,现有园区主要包括:青县工业园区、韩商工业园区(马厂镇)、电子机箱工业园区(马厂镇)、金牛工业园区(金牛镇)、青崇路工业园区(清州镇)、104国道工业园区(上伍乡、清州镇、马厂镇)、古典家具工业园区(流河镇)、缝制设备工业园区(盘古乡)、上伍工业园区(上伍乡)。工业园区分县、镇两级管理。

(一)青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全县各工业园区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并具体负责青县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土地储备及招商洽谈等相关工作。

(二)青县工业园区之外的各园区实行乡镇负责制,由所属乡镇政府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入区企业的服务等各项工作。各有关乡镇要建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三、营造发展环境

(一)各县直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国家政策没有明确禁止且有利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胆探索尝试,为园区发展提供一切便利。国土部门要将各工业园区用地优先列入土地调规计划,积极上跑有关部门争取用地指标。交通部门要对各工业园区的交通路网建设给予倾斜。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可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设置派出机构,为园区建设和发展搞好服务。

(二)严格落实审批服务包办制和收费“一票制”管理,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效能,促进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封闭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规范对园区企业的检查行为,杜绝对工业园区企业的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按照“集体领导、具体负责”的原则,青县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工业园区的统一领导,研究制订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县政府主管副县长负责指导各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

(二)青县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对全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调度,并将调度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对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镇(乡、场)或单位给予表彰,对动作迟缓、进展不大的给予批评。

上一篇:心与心的交织美文下一篇:分秒必争的急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