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工业园区(通用3篇)
县级工业园区 篇1
一、余庆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1.基本概况。余庆工业园区县采取“一园三区”的规划, 以位于县境中部两条省道交汇处的龙溪镇10平方公里的工业聚集区为主, 以县城所在地5平方公里的白泥产业园区和 (乌) 江北门松烟的5平方公里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补充, 形成了“聚集成熟企业, 培育新兴产业, 扶持返乡创业”的“一园三区”发展格局, 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目前余庆县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 引进企业30家, 投产企业12家, 在建企业18家, 园区内涵盖农产品深加工、鞋业、电子、饲料加工、木材加工、烟花爆竹等行业。投产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 实现税收1100万元, 就地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近2000人。
2.园区产业结构。其中龙溪工业聚集区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高科技企业为主, 松烟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主要以小微企业为主, 白泥产业园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以及花卉产业为主。其中松烟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已入驻园区创办企业的有7家。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家具、棉纺等行业。龙溪工业园区, 已入园创办的企业已有18家, 其中15家已建成投产。涵盖农产品深加工、鞋业、电子、饲料加工、木材加工、烟花爆竹等行业。白泥产业园区目前还处于建设之中, 尚未有企业实际投产。
从以上三个园区的建设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 园区内有影响企业的数量少, 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 产业层次还不高, 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的传统加工企业 (产业) , 园区的产业结构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还不强。园区进驻的企业由于建区条件和基础不同, 发展的规模、水平极不平衡。
二、余庆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推动与制约因素
1.推动因素。 (1) 自身因素。首先是劳动力优势, 余庆劳动力资源丰富, 且相对其他地区廉价, 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是社会网络关系, 当地政府牢固树立了“输出劳动力, 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 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 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2) 发展机遇因素。首先是国际性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 余庆县劳动力优势明显, 应该在产业转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以及在“国发二号”文件的背景下,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各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创新型政策。
2.制约因素。 (1) 地区竞争加剧。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经济增长, 盲目建设工业园区, 往往造成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浪费资源。 (2) 地形、地势不便于开发, 开发成本高。复杂的地形、地势条件使得本县规划工作难度大,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 (3) 经济社会管理专业人才欠缺。工业人才缺乏。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工人才比较匮乏。 (4) 交通设施不发达。交通不发达, 余庆境内没有铁路, 缺少与省内外经济联系的高速公路通道, 县城内的陆路交通主干线等级和通达能力也需要提升。 (5) 资源贫乏。余庆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缺少一些可以开展大型工业产业的矿物质资源。 (6) 土地与资金问题。工业用地指标不足、审批困难;在征地过程中与农民难以达成一致。企业融资难, 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担保难。
余庆县工业园区的发展困境
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和分析, 结合余庆县发展中的推动与制约因素, 得出余庆县工业园区目前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 园区规划不尽合理
余庆县采取“一园三区”的总体规划, 建设规划方面采取的是三点同时开花的策略, 余庆县工业底子薄弱, 资金欠缺, 导致现在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 除龙溪工业聚集区以外, 其他两园均未实际投产, 相反还在基础设施上花费大量闲置资金。
(二)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工业园区建设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缺口较大。另外, 入园企业由于先期资金投入大、不能利用土地使用权获得抵押贷款等因素, 也普遍存在资金问题。最后, 由于是政府主导, 导致民间资本很难融入当地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些问题, 成为制约余庆县工业园区建设的瓶颈因素。
(三) 园区产业链未形成
工业园区内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产业关系链还没有形成, 并没有优先投入一批主导的产业或企业, 以带来经济上的增长极效应。
余庆县在建设工业园区过程中, 并没有依据产业分工原则与产业关联效应来建立, 只重视引进企业的数量和招商的资金量大小, 而不关心进入园区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 因而导致园区内企业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网络。大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简单扩大规模的阶段, 园区内同一行业的企业数量少, 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和其他园区之间缺乏合作和沟通。企业的学习与创新不够普及, 企业竞争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缺乏内在动力, 创新主体之间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无法形成以竞争与协作为核心、以创新和提高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从总体上来讲, 余庆县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
三、建议与小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 要切实做大做好余庆县工业园区, 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取得突破。尤其是干部, 一定要树立一种服务、让利、辨别意识。
二是要扫清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建立新的园区管理体制, 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
三是在项目用地、资金、人才上取得突破。
四是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发展农产品特色加工业。
总之, 制约余庆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交通和人才为其最大的制约因素。余庆县工业园区的发展本身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和质量还很低下。工业经济还没有处于综合经济的主导地位, 落后于其他经济类型。因此, 余庆县工业园区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占余庆总体工业经济、余庆综合经济的比重太轻, 没有足够的能量推动余庆县经济的发展, 没有发挥出工业园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吉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业园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5 (10)
[2]曾国平.胡新华.曹跃群.工业园区产业选择策略研究—以重庆寸滩港工业园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 (6)
县级工业园区 篇2
各市环保局:
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66号)和《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3号)要求,为加强源头科学控制,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制度,我厅结合全省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决定建立全省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基地)等园区规划环评复核备案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备案范围
全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基地)等园区(以下统称各类园区),包括环境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乡镇级各类产业聚集区(基地)等。
二、备案内容
各类园区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要求。对于实施不足5年的各类园区,规划编制部门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向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我厅报送园区环保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对于实施5年以上的各类园区,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的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审核,并将审核意见报我厅复核备案。
(一)规划文本与批复文件:包括园区名称,批准机关与批准文号,批准面积与范围,园区产业定位,用地功能布局,环境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实施与投资等,主要规划变更事项说明。
(二)规划环评情况:规划环评批准机关、批准文号,规划环评变更事项说明等。
(三)实施情况:规划实施现状,规划环评实施现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匹配情况,环境监管现状等。
三、备案要求
(一)各市环保局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的各类园区,按照备案内容要求将相关材料(一式四份)报我厅复核备案。现有各类园区应在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备案。以后新批准的各类园区在批准后3个月内进行备案。
(二)属于备案范围内的各类园区,因产业定位不明确、功能区划不清晰、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未通过我厅审查的,应在2014年底前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完成整改。
(三)各级环保部门要将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今后,根据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所有新建、扩建工业类项目应进各类园区。新建工业项目必须与园区的产业定位相符合,与园区的环境基础设施相匹配。
(四)对已建成但未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各类园区,应抓紧编制完成规划环评文件,按规定报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在审查未完成前,各级环保部门暂停受理该园区内的各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五)各类园区规划变更应及时履行规划环评手续,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用地规模、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在发生变更后的6个月内应当重新开展规划环评或者进行补充规划环评,并履行相关手续。未履行规划环评变更手续的,各级环保部门不得受理和审批原批准规划范围外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六)对于未能全部按期完成各类园区备案的设区的市,我厅将暂缓下放省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在备案工作完成前,各级环保部门也不得审批未备案园区的入园工业项目。对备案工作严重滞后、情节严重的,将对该园区所属的市或县(市、区)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限批。
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园区备案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纳入环评审批信息统计,进行考核。若发现有瞒报、漏报或弄虚作假情况,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县级工业园区 篇3
一走出思想误区、加大监管力度
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处于经济发展的考虑, 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环境责任要求, 这对县级工业企业环境责任监管将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但是, 环保部门不能被这种表面的导向所误导, 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更加重视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环保部门要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认识到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工作当中做到严格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严格贯彻各项法律要求, 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方面的要求。在工作当中, 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不要被其它部门的工作干扰, 更不要为了所谓的地方经济利益牺牲环境利益, 要坚决摒弃这种错误的发展思想, 树立起正确的环境执法、管理观念。在此基础上, 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 制定详细的监管措施和监管计划, 将这些措施和计划严格的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 确保环境监管工作的实效性。
二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与方法
县级环境保护单位, 要根据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形势, 针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 不断创新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实现监管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事业机关日常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县级环保部门在工作当中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一方面, 县级环保部门要为所有呢工业企业建立环保电子档案, 将工业企业每次环保检查工作都记录在案, 包括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的环保设备、设施的安装及使用情况, 环境违法情况等, 以便于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 在此基础上, 将检查中发现存在环保问题的工业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明确工作的重点,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 就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部门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 加强与工业企业之间的沟通, 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工作报告, 包括详细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日志, 其它污染物处理日志, 以及工业企业其它方面的采取的措施, 阐明企业在履行自身的环境责任所做的努力。
2.要充分利用群众进行监督
县级环保部门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工业企业的分布则呈现出散乱的特征, 一个县级城市可能有上百家工业企业, 甚至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达到上千家。而一个县级环保职能部门只有十几到二十几个工作人员, 企业的数量和工作人员的数量严重不成比例, 单纯依靠环保部门自身的力量实际上很难对工业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利用群众对环保企业进行监督。一方面, 环保部门应该向社会公布环保问题举报电话、信箱、QQ等, 鼓励群众针对工业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针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核实, 并向社会通报事件的处理情况。另一方面, 在日常环境监察活动当中, 也要充分利用群众开展工作, 如通过群众了解企业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 了解企业是否存在隐蔽排污口等等, 一般来说群众长期生活在企业周边地区, 对于这些信息最为了解, 通过群众了解这些情况, 可以掌握企业排污的第一手资料。
三重点做好隐蔽排污设施的监察力度
隐蔽排污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如地下排污设施、隐蔽排污管道的等等, 这些都是企业为了逃避自己的环保责任而采取的违法行为。县级环保部门在工作当中, 要重点做好这些隐蔽排污设施监察力度。一方面, 在厂区监察的额过程中, 要加大检查的细致性,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蔽排污设施的地方, 如厂区当中一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 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千方百计组织检查人员进入的地方等等, 这些都是容易存在隐蔽排污设施的地方。另一方面, 要在长期周围进行隐蔽排污检查, 包括管道排污、运输设备排污等等吗, 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措施, 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要加大处罚力度, 对隐蔽排污的一律采取停产整顿等措施, 迫使工业企业认真履行自己的环保责任。
四结语
总之, 县级环保单位在工作当中应该将工业企业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增强环境监管的效果, 保护本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级工业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 但是这些企业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多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给地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 就县级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管工作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并提出了一些浅薄之见, 以期能够对县级环保部门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监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