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职能(共9篇)
县级职能 篇1
一、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的现状
在县级供电企业机构一体化改革推行以来, 工会的职能有了的调整和改变, 但是工会的职能的转变能力还有待加强, 工会墨守成规对于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业的发展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当下工会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工会活动创新不足
当下县级供电企业工会的创新能力不足, 工会的许多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切实的发挥其作用。工会每年开办的活动以书法比赛, 羽毛球、乒乓球比赛, 抽奖游戏等文体活动为主, 活动缺乏新意, 职工积极性不高, 工会俨然成为了娱乐场所。
2. 工会职工工作积极性不够
相对于别的部门, 工会是要处理各部门的关系的地方, 是保障职工利益的地方, 当然也是得罪人的地方, 许多工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办事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会职工为了不做错事, 就少做事的思想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3. 组织建设能力欠缺
当下县级供电企业工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兼职较多, 他们没有进行过工会工作的系统学习, 对工会的制度、标准呢、工作核心业务和流程不是非常熟悉, 这样也导致了工会的工作不够规范, 组织建设能力不足。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存在的这些问题也对供电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宣传企业安全生产、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等都未能够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所以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工会职能亟需解决。
二、县级供电企业工会职能分析
一般的企业的工会具有参与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和教育职能, 是要保证工作思想政治的方向、维护职工的权益、提升职工参与工作的能力以及吸引职工参与经济建设和改革。
1. 思想政治导向职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会的重中之重, 也是工会的指导思想。第一, 工会要组织职工学习党的最新思想。工会的工作要遵循《工会法》和《中国工会工作章程》, 注重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引导作用。比方说工会可以定时举办新思想学习大会, 这种大会可以切实的联系我们的供电企业工作, 学习其他企业优秀职工的事迹、观看其他职业职工的优秀工作视频等。当然宣传党的最新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会可以设定报刊栏, 每天定时更新报纸;建立工会思想网站, 宣传国家最新思想等。第二, 注重职工思想发展, 奖励思想先进者, 惩处浮夸和懒散作风者。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是比较辛苦的, 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工作懒散的状况, 工会要加强检查, 听取职工意见, 杜绝懒散工作作风, 对于表现优秀者也可以进行奖励, 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2. 组织工人参与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职能
工会要具有参与职能, 这种参与职能体现在县级供电企业主要是组织工人参与企业的发展。作为工会要首先不断完善职工资料, 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能力。资料的完善对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工会可以根据职工的资料, 对于企业发展的各方面对职工进行咨询, 并采取累计积分活动, 让职工的每一个建议都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而这种累计积分也会加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其次, 定时进行职工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职工的培训在往年主要采取报告会的形式, 工会每年花费大量地财力物力请来供电专职人员做报告, 可是收到的效果却一般, 在今后的职工培训中, 工会可以促进形式多元化, 比方说, 采取实地考察的形式, 对先进供电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比方说企业内部职工定期交流, 让优秀职工手把手教授新职工等。工人素质的提升对其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的作用将不可估量。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人才就是生产力!”
3. 领导职工保质保量完成企业任务的职能
供电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企业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工会要做到, 进行安全宣讲, 保证工作安全。由于长时间从事同一行业, 职工的安全意识已经越来越淡漠了, 安全宣讲、安全讲座、安全征文、安全报刊、安全条幅……这些一年复一年的活动并不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相反很多时候让员工比较反感。工会要改变安全宣讲的方式, 用比较有意境的视频、公益广告等, 让安全意识潜移默化, 提升安全宣讲的效果。除了安全, 质量也是企业工作的核心, 质量的提升需要职工的创新, 工会应增强创新奖励, 动员职工进行创新。工会要定期开展创新大会, 将职工的小想法公开实施, 提供企业的工作效率;工会也可以开展一些实战比赛, 比方说线路抢修中问题排查的速度比赛, 让获胜者讲述自己的经验等。
4. 听取职工意见, 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
相对于其他的部门, 工会的最大职能应该是为职工服务, 它应该是职工之家, 除了联系职工和企业之外, 工会的最大作用应该是保障职工的权益。首先, 工会要不但的完善其诉求平台, 建立职工之间的论坛、贴吧, 开通职工短信业务, 意见信箱等, 让职工畅所欲言, 为职工提供安全、安稳的后勤保障。其次, 工会要为职工谋求最大的福利, 即使调整职工工资、增强职工创新奖惩的力度, 与企业高层协商, 提高职工的各种福利待遇等。再次, 工会应疏导企业思想交流渠道, 让职工和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对话, 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的利益。当然这种思想交流也包括职工和职工之间的交流, 让职工之间畅所欲言才能有效地提升工作的效率。
三、结语
如果说企业的管理是一盘棋, 那么政工管理和发展就是这盘棋的“帅”, 它引导着企业的政治思想、引导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引导着企业的创新建设, 当然它对企业的长足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县级供电企业工会要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 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企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佟丽霞.关于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 (1) :32, 34.
[2]党妍, 李宣宏.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思考[J].广东科技, 2013, (20) :191.
[3]吴怀召.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1) :282.
县级职能 篇2
县政府办:
一、负责县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以及其它县政府会议的会务工作,协助县政府领导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二、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或上报的文件。
三、组织协调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政府领导决定。
四、研究县政府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请示县政府的问题,提出审核处理意见、报县政府领导审批。
五、督促检查县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县政府公文、会议决定事项及县政府领导有关批示的执行落买情况并跟踪调研,及时向县政府领导反馈有关情况。
六、协助县政府领导组织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
七、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报告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建议和反映的重要问题,及时办理县政府领导交办的有关来信来访事项。
八、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发挥参谋作用。(县政府政策研究室)
九、负责县政府的值班工作,及时向县政府领导报告重大情况,并协助处理各部门和各乡(镇)向县政府报送的重要问题。
十、做好行政事务和后勤服务工作,为县政府领导和政府各部门及基层服务。
十一、负责办公室机关及指导办公室管理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十二、负责全县政府系统目标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考核。
十三、负责政府外事、侨务工作。
十四、负责政府法制工作。起草、审核、解释政府规范性文件并实施监督工作;办理县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及县政府行政诉讼案件;承办全县《四川省行政执法证》和《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的核发及监督管理工作。(县法制办)
十五、负责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负责城市经济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以及企事业等单项(专项)改革的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工作。
十六、负责全县民族宗教事务工作。负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王作的方针政策在全县〃的贯彻执行;协调各方面力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协调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团体及其宗教活动。(县民宗局)
十七、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财政局:
一、贯彻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及中长期财政规划;拟定和执行全县财政分配政策改革方案;参与宏观经济预测和全县重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综合平衡全县财力的建议;制定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规章、制度;指导全县财政工作。
二、研究拟制全县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办法;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国债转贷资金。
三、编制年度县级预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县政府委托,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全县及县级财政预算、决算及其执行情况;协助确定全县地方财政税收收入计划; 管理县级各项财政收入、预算外资金(包括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及财政专户;核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制定和规范全县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具体办法。
四、联系、协调与国税、地税等部门的税收业务工作;参与地方税制改革,会同税务等部门上报地方税制改革方案。
五、管理县级财政公共支出;贯彻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政策,拟定和执行政府采购规章;制定需要全县统一的有关开支标准和支出规定;管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收支计划和有关国际收支事项;执行并实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六、贯彻执行社会保障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县级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参与研究、拟定各项社会保障的政策。
七、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改革方案、拟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绩效评价;组织实施县级国有资产权属界定、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转让,监缴国有资产收益;负责国有资产的统计、分析;指导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清查登记等项和工作;指导资产评估业务;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相关财务会计制度。
八、管理和监督财政性经济发展支出、县级财政安排的经贸、农业支出、挖潜改造支出、科技支出以及县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资金;审查财政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的概、预、决(结)算;监管供销社系统的财务;监管地方商业银行、保险、证券、担保行和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财务;承担外 国政府、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和国际农发基金会的政府性外债管理工作;负责彩票的监管和发行规模的审核上报工作。
九、管理全县会计工作;贯彻实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拟定和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有关具体办法和补充规定;会同有关部门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工作;负责会计委派制度试点工作;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组织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
十、负责全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拟定财政监督的规章制度;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反映财政收支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具体建议;依法查处重点违反财经纪律和打击报复案件。
十一、组织财政业务和人才培训;负责财政信息和财政宣传工作;指导财政系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及劳动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结合全县实际,拟定相应的政策、行政规章和具体改革方案,编制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起草、制定全县行政规章、基本标准、管理规则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遵守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工作落实情况,面向权限行使监督、检查权。
三、贯彻、执行“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措施、办法,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规划全县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认真做好企 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规划,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制定我县职业介绍机构的内部管理规则;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就业、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省市有关职业技能开发规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组织实施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在国家和省市职业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负责全县职业培训、技术等级鉴定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全县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和失业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培训;贯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表彰、奖励和职业技能竞赛规则、政策和措施;贯彻执行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办法。
五、贯彻省市劳动关系调整的政策、规定及基本规则;落实企业劳动用人制度的有关政策;实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的规则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仲裁的规范规则;根据国家制定的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企业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拟定相关实施办法、措施;负责政策性安置和调配工作;参与评定国家和省市级企业劳动模范;参与全县征兵和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
六、贯彻执行改制的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工资的宏观政策和措施;监督企业执行企业工资指导线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工资收入调节政策和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审核县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
七、贯彻执行省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的基本政策、基本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八、贯彻、落实省市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的政策、规章、规定;对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按时上报;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管理及监督;贯彻、制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规则和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九、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标准。
十、承担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险的统计和信息工作,配合州建设全州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定期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险事业统计公报、信息资料及发展预测报告。
十一、组织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险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产业发展工作;负责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险领域标准化工作。
十二、承办县委、县政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统计局:
一、制定统计规划。依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制定全县的统计工作规划、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和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县、乡各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建立统计体系。根据国家、省、市和县委、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建立健全全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统计指标体系;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全县经济、社会、科技、统计调查制度。
三、接受政府委托,承担大型的国情国力普查:人口普 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统一组织协调县、乡各部门社会经济调查和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审查县、乡各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组织全县统计报表的管理工作。
四、提供统计分析。搜集、整理、提供全县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建立并不断完善宏观预警监测系统,向县委、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为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五、编纂统计资料。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县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编辑出版《镇平县统计年鉴》;协助完成市对县、县对乡的目标监测考核工作;组织开展各乡镇综合实力排序工作;规划、管理全县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咨询行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信息咨询服务市场。
六、实施信息工程。建立健全和管理全县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体系,以社会经济进度数据库、年报数据库、普查数据库“三库”建设为重点,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县、乡各部门的统计数据库网络。
七、负责两队工作。受省统计局委托管理国家、省设在镇平县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规划、管理、完善全县农村、城市和企业抽样调查工作,不断提高各个调查系统的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和服务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各调查体系、调查网络的作用。
八、搞好统计培训。组织全县统计干部业务技术培训,完成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培训和组织工作,开展统计科学的研究和交流工作等。
九、履行监督职能。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镇平县的实际情况,规划和设计全县性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调查方案及实施办法,经批准后贯彻实施。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承担完成中央、省、市驻镇平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统计核算任务;负责县、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和运行监测工作。
十、抓好精神文明。在搞好上述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社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项工作,并承办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发改局:
一、贯彻执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综合计划;研究提出全县经济发展的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衔接、平衡主要待业的行业规划,加强实施过程中的宏观调控;提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作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分析县内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组织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三、负责汇总和分析全县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综合协调财政、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以及县上直接掌握的经济手段的使用,并通过法规和政策协调、信息指导,保证规划、计划的实施。
四、研究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综合性、全局性问题及对策,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建议,协调发展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县综合配套改革与体制创新,组织、指导和协调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重大专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
五、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情况,提出全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建议。
六、提出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投资结构,编制年度投资计划;研究提出有关重大投资政策,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参与并提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垢资金安排意见,指导和监督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申报限额以上和审批、核准、备案权限以内的基本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负责全县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出资的工业(含内贸)、农业、水利、交通、信息产业等行业和产业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开工报告审查与转报工作;引导民间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负责编制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年度投资计划;负责组织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工作,制定本县重大项目稽察的措施。
七、研究提出全县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提出利用外资的方向、领域和重点,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控工作;提出拟定全县工商领域外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意见;审批权限以内外商投资项目;申报和审核利用外资、境外投资项目。
八、研究分析全县经济结构的状况,提出优化所有制结构的建议,拟定促进全县多种经济成份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全县重要经济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综合协调产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拟定全县能源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做好能源供需预测和综合平衡;研究提出全县高技术产业战略和发展规划,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
九、研究分析县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研究推进国民经济市场化和市场体系建立中的重要体制改革和政策问题;管理粮食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县级储备工作;研究拟定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提出县内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规划、总体布局和重大调控政策。
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动员与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协调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汇总编制人力资源开发总体发展规划。
十一、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拟定全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规划,参与组织协调规划的实施;参与国土开发、整治、保护总体规划的组织协调,做好土地利用计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衔接工作。
十二、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协调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十三、拟定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有关规范性文件。
十四、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招标投标工作,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招标投标配套规定和必须进行招标投标项目的具体范围、规模标准;按照职责权限对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十五、负责价格(收费)的调控、管理、监督。按权限审批或审核价格(收费)。
十六、负责以工代赈项目的规划、论证、储备、筛选、上报、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监督。
十七、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国土局: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地有关土地管理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实施监督检查。
二、统一管理全县土地和城乡地籍。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规划、计划、组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计划并按计划管理程序上报下达,对规划、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主管全县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工作,统一审核、征用、划拨建设用地,承办由县政府审批的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负责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组织、协调、审查、报批和出让方案的落实。
四、组织编制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指标。
五、管理全县土地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全县土地市场管理方面的文件、政策、规范土地市场,负责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的权属管理和监督检查,协助财税部门 做好土地税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六、管理全县国土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整治,负责土地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工作。
七、负责全县国土整治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土地科技推广、组织、指导土地管理干部培训。
八、管理局直属单位,负责全县土地管理系统的业务指导。
九、承办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监察局:
一、主管全县的纪律检查工作。负责贯彻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定,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二、主管全县行政监察工作。负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党委和政府有关行政监察工作的决定,监督检查县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上级颁发的决议和命令的情况,保证政令畅通。
三、负责调查处理县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及其他党内法规的案件,决定给予或取消这些案件中的党员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
四、负责调查处理县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的行为,并根据责任人所犯错误的情节轻重,作出撤职及撤职以外的行政处分(对涉及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按法定程序办理);受理监察对象不服政纪处分的申诉,受理个人或对监察对象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
五、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负责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制定全县党风党纪教育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党的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和对党员的遵守纪律的教育工作。
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行政监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清廉。
七、会同各单位做好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工作,审核乡(镇)纪委、机关单位纪检组的班子和监察室人选,组织和指导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
八、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对选拔任用党政府干部工作实行检查监督,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和县纠正行为不正之风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九、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纪委、监察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委县政府目标督查办:
一、负责全县经济、非经济和重要工作目标的分解、下达、考评和奖惩方案的制定。
二、负责县委、县政府半年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总结、数据统计、分析上报。
三、负责全县各级各类目标的监控、督查、考评和结果的公布、使用。
四、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党政重要会议、文件、决定(议)精神及重大工作部署情况。
五、督查办理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批示、交办的督查事项。
六、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县编办:
一、负责研究起草本县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统一管理本县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的机构编制工作。
二、负责研究拟订本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协调并组织实施本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工作。
三、负责协调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职能配置及调整工作,协调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与乡镇之间的职责分工。
四、负责审核报批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的机构设置;核定县级机关的内设机构。
五、统一管理本县行政编制总额;核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机关和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各乡镇的行政编制。
六、负责研究拟订本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配置标准;审核报批本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核定本县机关、事业单位科级领导职数。
七、负责研究拟订本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定编标准;审核报批相当正副科级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核定相当股级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八、负责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机关和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负责指导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九、统一管理本县县属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审核 报批县属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设置、变更等事项。
十、负责监督检查本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以及机构编制的落实情况。
十一、负责机构编制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
十二、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保密局: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市党委、政府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关于保密工作的批示、决定。
二、制定全县保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拟定(修定)有关保密工作规章或者工作细则,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制度,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四、指导、协调全县范围内党、政、军、社会团体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保密工作,督促、监督、检查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要害部门(单位)遵守各项保密法规、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五、研究分析保密工作的形势及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保密工作的全局性、政策性建议。
六、组织、指导保密宣传教育和干部培训工作。
七、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重大经济、科技项目、重点工作和重大涉密、涉外活动的保密工作,指导、参与制定各种专项保密方案。
八、负责密件、密品出境的保密审查。
九、指导、督促、检查印制、复印行业的保密管理工作。
十、负责通信和办公自动化领域的保密管理、组织协调 保密技术防范,开展保密技术检查工作。
十一、组织、指导、督促泄密事件的查处工作,直接参与重大泄密事件的调查处理,组织有关部门对泄露的国家秘密采取补救措施。
十二、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县委保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人防办: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人民防空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制订我县人民防空工作的具体措施、办法,拟订全县人民防空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县范围内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人民防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规划,审核城镇总体规划中贯彻落实人民防空要求及人民防空建设规划情况,依法对城镇和经济目标的人民防空建设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组织开展人民防空指挥工作。组织制订城镇防空袭方案和各项保障方案的落实。拟制人民防空演习计划、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制定群众防空组织的训练计划,指导群众防空组织的建设和训练工作。指导城镇开展战时人口疏散基地建设。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的防护和管理。
四、组织管理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制定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组网原则、方案,协调利用邮电、军队通信网以及其他部门专用通信网保障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工作。对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建设实施计划、技术和质量管理,监督全县人民 防空通信警报畅通。实施人民防空无线电管理。
五、组织管理人民防空工程建设。按照国家人民防空工程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对人民防空工程(含结合民用建筑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建设实施计划、技术和质量管理。指导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和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中落实人民防空要求工作。指导人民防空工程平时开发利用工作。
六、组织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制定全县人民防空教育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人民防空知识和技能。
七、管理人民防空经费和资产。编制人民防空经费预算,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八、组织人民防空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
九、组织人民防空干部教育培训。制定人民防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十、组织人防法规的执法监察,依法保护人防工程和各种设施,对人防执法监察单位进行指导和管理,提高执法水平。
十一、战时组织开展城镇人民防空袭斗争。
1、根据上级命令,发动防空袭警报、组织指挥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和开展空袭斗争。
2、组织城镇人口和主要物资疏散。
3、配合城镇防卫作战和要地防空作战。
4、配合有关部门组织重要经济目标防护。
5、组织指挥防空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进行抢险抢修,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灰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县采购中心: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家、省颁布的政府采购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根据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的原则,组织本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集中采购活动。
三、拟定项目的采购方式。
四、配合审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资格。
五、拟定招标文件、项目采购信息和发布政府采购公告。
六、发售招标文件。
七、组织开标、评标、定标工作。
八、监督合同签订、履行、参与项目验收。
九、制定新采购项目的实施方案。
十、负责编制本县政府采购报表、报告,分析采购执行情况。
十一、建立与本级政府采购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和采购台账。
十二、接受采购人县级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政府采购的委托、监督。
十三、不断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十四、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招投标管理机构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招投标服务水平和质量。
十五、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的事宜。
县委县政府接待办:
一、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拟定全县接待工作 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协调全县各接待单位的工作关系,并对全县接待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三、负责上级领导到我县视察调研活动的接待工作,以及外地县、市级及其以上领导同志率团来我县参观考察活动的接待工作。
四、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市级及其以上机关在我县召开会议的会务工作;参与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县级大型重要会议和重大节庆活动的接待服务工作。
五、负责收集、梳理和整合接待信息资源,为县领导提供接待工作信息服务和加强与改进接待工作的意见、建议。
六、负责与外地接待办的联络和交流,做好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到外参观考察时前站联络、跟踪服务及食宿安排等项工作。
七、负责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名义邀请的参加我县各种重大节庆活动的贵宾和各级领导的接待服务工作。
八、承办县分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县档案局:
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统筹安排全县档案工作。
二、负责全县档案行政管理。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全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业务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
三、接收、征集、整理和集中统一管理全县党政机关、群众团体、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和有关璧山历史发展的档 案资料,承担档案馆馆藏档案安全的责任。负责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维护全县档案资料信息网络,负责全县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四、负责全县档案宣传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五、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开发档案资源。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依法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负责利用档案资料开展社会教育服务,向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六、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县地方志办:
一、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法规;
二、组织、指导、督促和依法检查地方志工作;
三、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四、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五、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
六、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县城投公司:
一、根据区政府授权具有融资、投资、开发、建设、土地储备等,对部分投融资项目具有总承包权和开发权;
二、负责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城乡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进行投融资;
三、负责投融资领域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负责建立企业信用,具体承办政府投融资资金的借入、使用、管理和偿还工作;
五、对投融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联系部门职能职责
县人大常委会: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二、领导、主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三、召集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四、讨论、决定本县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
五、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建议,决定对本县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部分变更。
六、监督县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七、撤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主席团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县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
八、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副县长的个别任免。
九、在县长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从县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副职领导人员中决定代理的人选。决定代理检察长,须报市人民检察院和人大常委会备案。
十、根据县长的提名,决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各序列局局长的任免;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 法的规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任免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十一、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撤销个别副县长。
十二、决定撤销由它任命的县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十三、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补选市人民代表大会出缺的代表和罢免个别代表。
十四、决定授予地方的荣誉称号等。
县政协:
一、负责在本县组织实现县政协全委会所作的决议和实施县政协主席会、常委会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
二、负责办理县政协主席会、常委会、全委会对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重要工作,听取情况通报,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监督的有关事项。
三、联系本县政协委员,组织委员进行视察、考察、调研、学习等活动,反映本县的社情民意。
四、督促本县有关单位、部门办理县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
五、指导本县各政协联络组的工作。
六、承办省、市政协办公厅(室)、县委和县政协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县人武部:
一、负责民兵组织建设和预备役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二、负责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和武器装备管 理工作。
三、协助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四、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和预备役军官的教育、培养、考核、选配和预备役军官军衔评授工作。
五、负责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战备、值勤、抢险救灾等任务,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参加三个文明建设。开展以劳养武活动。
六、认真履行县(市、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办)、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七、负责国防潜力调查工作,组织拟制战时动员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战时动员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负责兵役征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和烈属优抚工作。
九、负责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人民群众参军支前。
十、组织指挥民兵坚持就地作战和配合部队作战,担负战场勤务和巩固后方任务。
十一、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县地税局: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法令、政策及行政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执行措施;组织地方各项税收收入,确保完成税收任务;负责本县地方税费征收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本局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税收法律、政策和行政法规、规章的情况;调查了解纳税户 生产经营情况,帮助指导纳税人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促进本县经济发展;负责本局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的管理;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干部职工教育及税收宣传工作;负责本局税收计划、统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完成市地税局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县国税局: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本系统税收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根据本地区经济税源和上级国家税务局下达的税收计划,编制、分配和下达本系统税收收入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完成税收任务;充分发挥税收调控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四、负责本地区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
五、负责监督检查本系统的税收执法情况;负责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复议、诉讼和赔偿工作。
六、负责本地区进出口税收和涉外税收的管理工作。
七、分析税收信息,掌握税收动态,组织税法宣传工作。
八、承办市国家税务局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县工商联:
一、参与我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
二、密切与会员的联系,畅通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表彰宣传他们中的先进典型,做好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 推荐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引导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和谐劳动关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经营、照章纳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五、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参与经济纠纷的调解、仲裁。
六、为会员提供培训、融资、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提供对内、对外经贸交流服务,提供公共关系沟通协调服务,帮助会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组织会员举办和参加各种对内对外展销会、交易会,增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工商界人士的联系,开展促进经贸合作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增进与国外工商社团的交往,为国家扩大对外开放、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服务。
八、依法加强会产管理。
九、承办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事项,承办全国、省、市工商联交办的工作。
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
一、负责提出上报辖区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增值收益等年度计划初步意见。
二、落实市中心下达的归集、使用(提取、贷款)增值收益等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并及时上报计划执行情况。
三、负责辖区单位住房公积金汇缴、变更等业务办理工作。
四、负责辖区住房公积金提取、转移的审核、审批及办 理工作。
五、负责辖区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料的审核及贷款本息回收工作。
六、负责管理部经费的核算与管理工作。
七、做好管理部档案管理工作。
八、承办市中心委托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级职能 篇3
关键词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强化县级国资监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对地市级以上国资监管系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针,而对县级国资监管工作提出了选择性的监管意见。笔者就当前县级国资管理现状,浅议今后县级国资监管思路与方法。
一、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基本状况
一是县级都设立了国资监管机构,但没有一家为完全独立设置的“政府直属特设机构”。二是没有明确的监管对象。大部分县(市)区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未纳入统一监管范围,特别是投融资平台类企业和公益性企业仍然沿袭原有管理体制,由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三是仅限于国企资产统计、产权转让等基础管理,出资人最关键的“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四是上级指导监督地方工作局限于面上的综合性指导。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鉴于上述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现状,笔者建议:
(一)省市上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指导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责任,指导县级国资机构继续完善县级国资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责定位,明确国资机构统一履行开展辖区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
(二)努力营造推进国资监管工作的环境和氛围。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靠工作赢得信任,靠业绩获得认可,靠发展开拓空间。大力宣传国资、国企改革的形势与任务,宣传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和法规,宣传国资、国企改革的前景和希望,努力营造有利于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三)推进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四)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国资监管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尽快制定和健全本地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结合本地国资监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国有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统计、资产评估监管、财务管理、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制度,切实规范基础管理工作。应结合监管企业实际,研究制定财务监督、业绩考核、薪酬管理、董事会建设、监事会监督等出资人制度,为依法合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打下制度基础。
(五)进一步深化县(市)区国有企业改革。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坚持市场化和股权多元化改革方向,区分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本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出资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运行机制,完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工作机制。要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提高国有资源配置效率。
(六)完善指导监督县级国资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全市县级国资监管工作考评制度,对县级国资监管机构责任主体落实、机构建设、监管制度机制建设、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情况等进行考核评比,为各县(市)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供驱动力。创新指导监督工作方式,加强综合指导与专业指导的协调配合。市国资委各科(室)按照本业务领域的职责分工,细化和规范专业工作流程,强化全系统的专业培训,不断推进国资监管专业领域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县级职能 篇4
关键词:县级种子管理站,职能作用,对策
近年来,国务院、省、市依次出台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种子体制改革,促进种业的发展。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深化,依据《种子法》赋予的种子管理等职责[1]。罗平县农业局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委托罗平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行使种子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罗平县范围的主要农作物种子行使种子行政管理职能,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3项职能。通过组织实施,在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市场监管和良种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平县种子管理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认真做好行业指导、技术培训、种子储备、种子质量的监督检验及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等工作,发挥种子管理职能的作用。
1 品种管理
1.1 加大公益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力度,提高特适品种市场占有率
基础性公益试验研究,种子管理站每年度承担国家、云南省油菜新品种(新组合),云南省杂交籼稻水稻新品种(新组合)等区域性试验、生产试验及新品种展示,为国家、云南省新品种审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罗平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受相关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委托,组织省内外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材料进行抗病性等方面的筛选,为育种单位新品种的杂交、选育提供抗病性优材料,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针对罗平县种子生产经营农作物品种多的实际情况,种子管理站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品种特适性试验示范和推介引导,提高不同生态区域特适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品种自身的优质、抗逆性好、增产优势好的特性[2],受到群众欢迎。
1.2 加大新品种试验种植力度,为品种准入提供理论依据
依据《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作物品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推广或者销售的农作物种子,在未种植过的生态区域推广或者销售前,应当在县以上种子管理机构监督下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种植,并出具先进性和适用性的书面证明,方可推广或者销售”的规定,监督种子生产企业按照要求,进行新品种试种工作。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3个省(区)结合部,境内生态环境类型特殊、复杂,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实行新品种试种制度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使用不适宜的种子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用种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进入罗平县种子市场的品种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条件:经国家、云南省、曲靖市审定(或认定)通过,并在罗平县种子管理站的监督下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种植证明其适应性后的品种,才能在罗平县区域内进行推广或销售。
1.3 开展新品种展示工作,为群众在选择品种方面提供方便
罗平县种子管理站根据罗平坝区和山区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把一些符合准入的农作物新品种集中进行连片示范,从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示范,形成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下年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扩大示范推广提供栽培技术,同时为群众提供现场参观学习起到了典型示范效果、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2 质量管理
2.1 对亲本管理,是保障种子质量关键
在该县制种的种子企业,制种前按照相关规定到县种子管理站进行备案,并提供亲本种子有关的质量情况。管理站要求种子生产企业按照亲本自交系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管理好亲本种源,在制种的前一年,按照亲本自交系保纯繁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选穗套袋,在苗期、拔节期、抽丝期分期限去劣去杂,才能达到亲本质量要求。
2.2 对制种过程管理,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点
在制种过程中,种子管理站对制种地隔离区进行检查,是否达到种子制种隔离区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要限期改正或者另选其他地方。种植后种子管理站组织有检验资格的检验员经常深入制种地检查指导,特别要把好苗期、去雄期检验关,按照田间检验规定要求,及时处理存在问题,达到田检规定的各项指标;在种子收获时,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收获现场认真细致地指导好制种农户进行穗选,去掉一些自交系、杂穗、劣穗、病穗等[3],保证种子质量,同时对种子企业入库的种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2.3 对市场种子质量抽检,是种子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断之一
在种子销售前,种子管理站对罗平县内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种子批次的抽检;在销售过程中,以县农业局种子管理部门为主,联合县内相关执法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检,利用现有种子检验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初检,将初检结果告知经销商,如果发现种子达不到种子质量指标要求,及时通知经销商停止销售,要求用备份样品送到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复检,再根据复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种子管理站或者其他执法部门经常深入县乡镇村种子经销地对种子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检查,尽量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农户,让农户用上“放心种”,确保农业用种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2.4 对大田生产管理,是跟踪种子质量检查的一种方式
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生产资料,从种至收受自然环境、立体气候、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等表现不一样,种子管理站利用抽检的备份样品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及时指导好面上农业生产,为农民增产、农业增收起到一定作用。
3 生产经营许可管理
3.1 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种子代销商证照检查
种子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从种子营业执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书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无证生产无证经营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教育、处罚。
3.2 严肃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经营商证照的管理
在追究对群体的损失赔偿责任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处罚;提供有效的相关材料,建议相关办证机关取缔或者注销有关证照,不得再从事种子方面的经营活动;情节恶劣的行为,及时送交相关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维护合法的种子经营行为,保护种子经营者、消费者切身利益。
3.3 标签标识管理
在检查种子包装方面,由于种子方面的标签标识按照正规的要求起步较晚,目前具备全国销售的种子经营企业能够基本上按照要求进行包装,规模较小且正在兼并、重组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标签标识在完善过程中。如果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部分种子经营企业在种子包装标签标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增加了种子管理部门工作量。执法手断和设备落后于种子市场的发展需求,只有在常规识别标签标识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管理。
4 种子市场监管
4.1 部门系统监管
根据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县农业、县工商、县质监、县公安等职能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赋予的职能范围内履行好各自职责;农业部门是种子管理的执法主体单位之一,利用好县乡(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和功能,以品种准入、新品种展示、种子质量监管、种植过程投诉、种子备案书等方面为重点,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监管;县乡(镇)工商管理部门以营业执照、假劣种子监管等为重点,坚决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行为;县质监局主要以种子标签标识、种子净重量、种子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县公安局根据种子经营者在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立案侦查,移交相关执法部门。
4.2 联合监管,形成合力
近些年来,每到大春、小春销售种子的关键时期和种子治理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县农业、县工商、县质监、县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合起来,深入到县乡镇村种子经销门市对种子进行检查、抽检等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一系列打击,收到很好效果,维护了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利。
4.3 重点监管与常规监管相结合
由于县级种子经销商之间呈现出多级批发的现象,一般是县批发乡(镇)、乡(镇)批发村级,因此从种子源头加强管理,特别对重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代销大户进行有效监管,是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同时以县乡(镇)种子经销部为重点,兼顾乡村集贸市场的管理。
4.4 索票索证的监管
种子经销商购种时,要求种子企业提供购种相关单据、种子合格证等有效凭据,销售时要向购种农户开据销售单据,并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在种子发生纠纷时,可以查到种子来源、销售去向,为解决种子纠纷提供事实依据。
5 县级种子管理站发挥种子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等作用
近年来,罗平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每年都举办2~3次种子方面的培训会,参加会议的有种业生产经营企业、全县农作物种子代销商、各乡(镇)农技站站长、局属相关站所负责人及县直相关部门领导;培训会上邀请县工商部门、县质监部门、县公安、县法院等领导和技术人员从不同角度和业务范围进行宣传培训,加大对种子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和行业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培训;同时,组织参会人员实地观摩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现场,让参会者进一步了解各品种的特征特性。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使种子生产经营(代销)者对种子法律法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加深,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增强对农作物品种特征特性的感性认识,正确引导农民科学选购良种,为农业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科学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认真做好群众对种子事故来信来访处理工作
目前,罗平县种子事故纠纷投诉主要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由于技术过失引起的事故[4]、“套牌种子”引起的种子纠纷。种子管理站实行首问责任制,每起案件均按照罗平县种子管理站的服务承诺及限时办结制的要求,积极做好上访或投诉、举报案件的登记、核实、调查和鉴定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依法及时、客观、公正地调解种子事故纠纷,维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把查处结果向上访群众或举报人反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7 参与全县良种推广,为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作用
县级种子管理站在抓好种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品种试验研究和示范结果,在不同生态区域内,利用品种的特适性和良种增产潜力因素,为各类作物示范样板成功举办提供良种的优质服务;在近些年来大小春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勇.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种子市场监管[J].中国种业,2012(10):40-41.
[2]丁志军.县级种子管理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实行有效监管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2(10):38-39.
[3]资菊丽,蔡成向.如何通过种子检验提高玉米制种质量[J].云南农业,2008(S1):181-182.
县级职能 篇5
交流探索 加入时间:2009-06-03 09:14:00 来源:叙永县人事局 作者:吴亚琼
叶天富 点击数:172
5摘要:县级政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政府机构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构设置不够合理,职能还需进一步明晰,管理关系仍要进一步理顺。结合当前政府机构改革趋势,县级政府应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规范机构设置,进一步强化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县级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其担负的任务最为繁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也最为艰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县级政府如何落实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在现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县级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如何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认真解决的课题。为此,按照省、市关于做好地方机构改革调研工作的部署和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我办结合自身职能,深入到相关部门对其机构运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关于县级政府机构运行及履行职责情况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我县政府机构改革及运行情况简要回顾
2001年以来,我县县级机构经历了几次调整:一是2001年机构改革,对县级党政机构进行了大调整。此次改革通过部门“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整合职能,归并机构,设置党委工作机构7个,政府工作机构21个,政府直属事业单位3个,议事协调机构4个。在此次改革中,撤销了贸易局、乡镇企业管理局、轻工总会等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部门,完成了政府行政部门从生产经营领域的退出机制。全县行政编制按17%进行精简,事业编制按20%进行精简,富余人员进行了多种渠道的分流,达到了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减少冗员的预期目标;二是2005年政府机构的局部改革。将县发展计划局改组为县发展与改革局,承担综合议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将县经济贸易局更名为县经济和商务局,承担经济运行和企业指导、协调,以及内、外贸管理职能。将县卫生局承担的食品、保建品、化妆品监管职能划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将县计划生育局更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三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新建或调整了一些县级机构。2005年组建了城市管理局;2007年成立了县委群众工作局、政务服务中心;将教育科学技术局更名为教育局,成立了科学技术局;将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局更名为规划建设局;开展了公安警务运行机制改革,调整了公安局内设机构;四是2008年乡镇机构改革。对乡镇行政事业机构进行了科学设置,并重新核定了人
员编制。同时着力对农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体系进行了改革,理顺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与乡镇间的管理关系。
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县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调控能力不断提高。通过2001年机构改革,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下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再保留轻工总会、商业局等专业经济管理部门。2005又将发展计划局改为发展与改革局,经济贸易局改为经济和商务局,切实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完成了县级政府从经济的直接参与者到经济的宏观调控者的转型,切实解决了政企不分,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
(二)行政效能建设得到增强。突出抓好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在27个行政职能部门设立了行政审批股,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股集中,各单位行政审批股向政务中心窗口集中,实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一站式办理,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行政效能,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人民群众。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强化。通过对公安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完善了公安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公安三基工程得到了顺利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四)更加关注民生,群众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成立了县委群众工作局,成立了群众工作中心、惠民帮扶中心,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调处和化解群众矛盾,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日臻完善。
二、政府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我县政府职能的转变已取得了较大成果,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功能不断完善,但随着县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在政府机构运行中,仍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2001年机构改革中,由于受机构限额的限制,有的行政单位划成了另一行政单位的下一层级,如环境保护局划为规划建设局的二级局,农机局划为水利局的二级局,统计局、物价局划为发展与改革局的二级局。由于主管局和二级局间的职能差异较大,事实上根本无法对二级局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工作上的管理,反而增加了管理层级,对二级局的工作形成了制肘。从平时的工作运行来看,这些二级局事实上已脱离了一级局的管理,一直处于独立运作状态。
(二)有的机构职能弱化,不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如粮食局在2001年机构改革以前,一直属于政府行政工作部门,2001年机构改革后,被改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职能在不断弱化。随着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管理改革的深化,粮食安全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对粮食部门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粮食部门机构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粮食安全管理的需要;又如畜牧局,近几年动物疫情形势比
较严峻,给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日益重要,而畜牧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其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造成了其机构设置与承担的职能不相对称,不利于我县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再如城市管理局,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在城乡综合治理中担负主要任务,由于其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上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
(三)有的部门行政事业人员混岗,政事不分现象仍然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其局机关内部行政内设机构和事业站混为一体,行政人员比例小,事业人员偏多,事业站实质上承担的是业务股室的工作,履行的是局机关行政管理职能。由于人、财、物均未独立,事业单位不能作为一级法人独立开展工作,其自身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随着公务员津补贴的实施,这些单位中,事业人员和行政人员工资待遇存在差异,也给单位内部管理带来困难,不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人员的积极性。
(四)有的部门编制偏紧,人员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如教育系统,去年市上下达我县中小学教师编制4681名,而根据全县实际学生人数,按中小学师生比计算,实需中小学教师编制数为5225名,全县教师编制紧缺。从我办到各学校调研的情况看,多数学校班级学生数在60人以上,有的中学班级学生数达80多人,教师资源的紧缺,严重制约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教育局作为教育系统的主管局,承担对全县教育教学单位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其局机关人员应是对教育教学专业比较熟悉的人员,而目前招录的公务员,多为非教育专业的人员,在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上还需要一个重新学习、逐步适应的过程,不利于对学校的有效管理;又如公安系统,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公安部门要求的提高,目前的公安编制已偏少,为此,在2007的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中,不得不聘用一部分协警协助公安执法。今年按省上要求,需进一步补充公安人员,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空余编制,这就对及时补充我县公安警力形成了制约,也制约了我县公安三基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五)机构设置过多,受条条干预现象仍然存在。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上级业务部门以批项目、批资金、升级达标、考核一票否决等形式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管理,但事实上,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目前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还属于一种项目经济模式,地方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因此,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成为很多部门的主要工作,而上级业务部门在批项目、批资金时,往往要求下级政府要对口设立相关机构,对下级工作的考核和升级达标,也往往以是否设立对口机构为前提,这就造成了一些“项目机构”、“达标机构”、“受检机构”的产生。
三、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县级政府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合理划分职能,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建立部门间制度化的协调程序与规则,避免交叉重叠、推诿扯皮等现象。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
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理顺部门间的管理关系,将环境保护局与规划建设局管理脱勾,物价局、统计局与发展与改革局管理脱勾,农机局与水利局管理脱勾,作为独立工作部门,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强化畜牧局、粮食局、城管局行政管理职能。
(二)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要及时确定首问负责岗位,实行挂牌上岗。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和审批标准要进行公布,将限时办结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审批岗位。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严格定岗、定责、定人,提高现场办结率。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立并联审批“绿色通道”。深化政务公开,把办事公开和纠风工作、执法监察工作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打造一个运转协调、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政务环境,为我县招商引资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建立和完善事业法人制度,赋予事业单位法人地位,着力解决“政事不分”问题。将事业单位职能从机关行政管理职能中剥离出来,让事业单位能独立履行其专业技术服务职能。减少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的控制,着力解决其事业人员与行政事业人员混岗,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职责不明、权限不清的问题。
县级职能 篇6
1 县级种子管理站的现状
县级种子管理站目前面临的市场环境、种子法规体系以及自身的生存环境与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前截然不同, 有些差强人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职能交叉, 行政效率低
县级种子管理站目前履行的相关职能几乎都与农林系统的其他业务部门职能交叉, 缺乏独立性。种子的生产、经营的行政许可和管理由农林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科室掌控, 种子管理站仅一般性地参与, 造成种子行政许可的责职不明, 跟踪管理缺位。品种试验和论证工作长期职能不顺, 多头共管, 难以统一, 缺乏规范、公正和权威。品种推介发布更是趋于混乱, 种子质量监管的抽检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应, 对市场种子质量有监管责任却无约束力;由于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不具备执法权, 需要依赖于农林综合执法部门。因此, 目前种子管理站所拥有的职能权限注定难有作为。
1.2 地位边缘化, 缺乏管理权威
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 种子管理站从原来农林系统最具实力最受重视的部门变成了最弱小、最被忽视的单位, 种子管理以罚代管的观念和意识在县级较为突出, 故而种子管理站的职能地位受到严重影响。对种子管理工作, 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无动于衷, 上级业务部门指导较少, 同级行政部门重视不够, 这种现象逐年加剧。种子管理职能渐渐变得可有可无, 无足轻重, 纵然种子管理站努力尽职也缺乏权威, 作为不大。
1.3 自身建设不够, 履职能力薄弱
县级种子管理站普遍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人员问题。编制不足, 在岗人员更少, 一般仅3~5人, 而既精通农业和种子技术又懂得法律法规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 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和适应种子管理的业务需要。
二是经费问题。目前, 种子管理站的经费虽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但仅解决了吃饭问题, 仍然处于有钱养兵, 没钱打仗的境地。而种子管理站既没有收费项目, 又没有罚没款返还, 时下各类农业项目几乎都与种子站无缘, 业务工作也不能借助项目支撑, 因此, 关于种子检验室建设、品种试验基地建设、品种考察活动组织、办公设施和市场监管必备的信息、交通装备, 都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实施和购置, 严重制约了种子管理站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和职能的履行。
1.4 种子管理环境和法规因素的制约
首先, 由于种子的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是在种子市场没有开放的环境下制定和逐步配套的, 尚未完善, 与现行开放的种子市场体系不对接, 缺乏可操作性,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级种子管理站具体的管理行为。例如, 2004年出台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实质上制约了种子市场的质量监管行为;又如《种子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在品种推广上有矛盾, 且《种子法》及配套的规章在品种审定推广和管理上欠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是造成目前种子市场品种乱引乱推和“多、乱、杂”的根源。
其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种子管理执法环境恶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种子市场执法不公正、不规范, 甚至人情执法, 使得种子管理工作更加被动和艰难。
第三, 由于种子管理工作没有列入上级农林部门对下级的考核管理, 省、市种子管理部门对县级的业务联系和指导上相比农技植保、土肥部门少, 故一定程度上导致行政部门对种子管理站及其工作重视不够。
2 如何才能发挥好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职能
县级的种子市场管理最直接、最具体、最关键, 其职能效应直接影响着县域内种业的发展、市场秩序供种质量和优良品种的应用水平。种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仅靠行政执法所能替代的。因此, 解决处理好县级种子管理站面临的困难, 才能充分发挥好其职能作用。
2.1 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种子管理工作
县级种子管理要从治本入手。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提高广大种子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 增强依法生产经营的主动性、自觉性。要通过加强一系列科学的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加强品种的筛选和论证, 大力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普及。要通过加强对种子企业供种的指导和服务, 加强质量控制和规范经营行为, 提升供种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市场监管和执法打击相结合, 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活动, 整顿市场秩序。要转换以罚代管的方式, 不断实现监管工作前移力争种子入市前管住管好。
2.2 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 明确职责
县级种子管理站是县级农林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种子管理机构, 也是种子管理的责任主体, 相关的权属也应归于种子管理站。应明确种子的行政许可和管理、品种试验推广、种子市场监管、种子事故的处理、种子的行政处罚等由种子管理站统一负责牵头或扎口管理, 其他部门进行配合。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利用好县级种子管理的专业基础和优势, 调动其种子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解决互相扯皮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2.3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能力
县级种子管理站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根据本县种子工作的需要, 扩编增员, 解决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状况,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种子管理队伍。
二是加强品种试验体系建设。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涉种项目的支撑, 争取企业的赞助, 加强县级农作物品种试验园区和展示基地的建设, 逐步建立完善的各类作物的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
三是加强种子检测体系的建设。要通过逐年增加财政预算和争取项目支持, 加强县级种子检验室建设, 不断提高检测手段和能力, 尽早通过标准检验室认证。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尤其要加强信息、检测、装备建设, 不断提高对市场供求预测、质量检测和市场管理的能力。
2.4 围绕现代农业, 突出重点工作
县级职能 篇7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维护金融稳定, 把县域建设成为金融安全区, 既是县级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 也是县级地方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 各方面积极工作, 形成合力, 才能切实肩负起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重任。现实是地方政府虽设立了相应的“金融办”, 但尚未建立起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机制, 大多数单位和部门对维护金融稳定的认识还不到位, 工作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各方面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责任不清, 只把它当作临时性工作应付一下了事, 给人行牵头、协调此项工作带来困难, 严重影响了维护金融稳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协调能力应是执政能力的题中之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把协调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作为一项工程来筹划和实践, 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领导是服务, 管理是服务, 协调同样是服务, 且相辅相成。要建立实践、内容、效益相统一的新机制, 在形式服从内容的前提下, 实现工作方式和载体的创新, 也就是从现实需要和客观实际出发, 对成本与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后, 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现效益的最的大化, 同时实现工作预期的长远影响。现在县级地方政府一般由一名副职领导分工联系协调金融工作, 领导分管工作较多, 联系协调金融工作只是其中一项。由于协调的工作面较窄, 力度和深度不够, 好多工作就停留在会议层面, 落实不到位。如已建立的“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信用村镇建设领导小组”、“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等, 由于机制的缺失, 效果大打折扣。在有的地方, 已有人对“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质疑, 原因是参与的多, 做事实的少, 不符合务实、高效的行政要求。在地方政府设立专门协调机构, 就是要加大政府协调经济金融工作的力度, 把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事项落到实处, 同时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方面的决策参考、工作建议。由县级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 联系协调县域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这样的机制就会具有稳定性、长效性。对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形成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合力
要维护县领域金融稳定, 就必须努力建设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一个地方的金融生态环境和谐与否, 直接影响到这个地方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如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建设诚信社会,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却问题多多。在对县内银行业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调研中, 我们发现各银行为维护金融债权所打的官司, 仍是胜诉的多, 执行到位的少, 金融法治环境极待改善。在建设诚信社会方面, 地方政府虽也做了一些工作, 但收效不大。因为没有科学的整体规划, 没有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未形成多方联动、相互促进的合力, 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是很难形成的。
发展县域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重任历史地落在县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肩上。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贷款难, 农户贷款难, 资金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有若干事例可以说明, 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好, 就会形成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双赢格局, 同样, 也有若干事例可以说明, 由于认识不到位, 沟通和协调工作不到位, 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许多好事都不能做到“把好事办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除了有好的政策引导和政府财政的投入外, 更多的要依靠金融的投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搞经济建设就必须重视金融、研究金融。探讨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 密切经济金融之间的联系, 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既是金融部门的重要职责, 更是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良好的金融生态能形成资金集聚的“洼地效应”, 反之, 则是资金外流。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 各方面密切配合, 积极工作, 才能切实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县级人民银行要积极主动, 为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献计献策。县域各金融机构要主动配合, 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渗透到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从政府各相关部门到乡 (镇) 村组都要协调配合, 形成联动。只要各方面合力推动, 积极创新, 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一定会得到优化, 资金集聚的“凹地效应”也一定会在县域显现出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乡村银行、各种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将会迅速发展起来。县里虽有人民银行的支行和银监部门的办事机构, 但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 除了监督管理难度大外, 协调工作的难度同样会很大, 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 大量的协调工作需要有人做。再就是保险业在县域发展较快, 以嵩明县为例, 现有8家保险机构, 由于县级没有保险监管部门, 协调工作困难重重。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银行、证券、保险一家都不能少。如何形成共识, 形成合力, 需要政府发挥好沟通协调的主导作用。
三、畅通获取信息的渠道
要保证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取得实效, 就需要获得大量的日常监管信息、风险监管信息。只有对大量的、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才能对金融风险作出科学的评估和判断。现实是, 由于金融体制的某些方面先天不足, 制约了人民银行全面有效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如央行的统计制度不完善, 对证券、保险业的情况缺乏了解。我们曾组织专人对县内的保险机构进行专题调研, 县域保险机构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规模小, 且监管缺位。因为县级没有设立保险监管机构, 地方政府也不好管理, 人行要获取保险方面的信息, 不知路在何方。
根据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的实际, 建立县域金融信息共享机制。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职责主要在县级人民银行, 应赋予县级人民银行相应的职权, 负责收集和加工整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方面的信息, 为科学判断金融机构风险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 作出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判断, 提高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的有效性。与此同时, 县级人民银行应发挥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神经末梢”的作用,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金融稳定工作调查研究, 只要是涉及金融稳定范畴的问题都要想方设法开展调查研究, 要通过调查获取信息, 掌握情况, 作出评估和判断, 该提醒的要提醒, 该上报的要上报, 该处置的要妥善处置。
四、建立健全内部协调机制
在县级人民银行, 由于受机构人员编制的限制, 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人员来负责金融稳定工作, 加之维护金融稳定工作涉及到县级支行每一个内设机构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如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理银行结算账户, 管理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负责反假币, 反洗钱, 还有提供再贷款, 依法监测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对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救助等。据了解, 目前大多县级人民银行内部还未建立起相互配合、科学有序、共同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机制。县级人民银行应积极建立金融稳定工作内部协调机制,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金融稳定工作例会, 对辖内各金融机构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掌握基本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对存在一般风险隐患的金融机构要及时作出风险提示, 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要作出快速反应, 包括与监管部门沟通协商、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采取必要措施等。还要科学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迅速有效处置辖区的金融突发事件,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建立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协调配合、运转有序、反映迅速、处置得当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维护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 保障辖区经济金融安全, 促进辖区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总之, 一定要有机制, 有作为, 履职到位。
金融稳定, 事关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银监分设后, 人民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监测转变到更为超脱的地位, 从现场的、实务的风险监测, 转换到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上来。这一转变, 是与加强央行贯彻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密切相关的,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金融稳定这一平台, 金融是否稳定, 同时又是制定和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履行好维护金融稳定职能, 县级人民银行还需进行多方努力。
证明
时代金融5月下半月刊第24页《信用卡盈利模式的营销策略分析》一文作者蔡玮的作者单位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学院。
特此证明。
县级职能 篇8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县域实体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遏制中小企业整体经营业绩下滑的趋势, 需要财政部门更新观念,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紧密结合县域中小企业特点、产业特点, 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从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忧脱困和长远发展防止县域经济出现大的滑坡角度出发, 调整确定新情况下财源建设和财政企业工作的新思路, 研究落实新措施, 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时机。
二、认真研究上级财政政策, 加强企业调研工作
(1) 要认真研究好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导向。对国家财政涉及企业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如:项目投资、减税政策、节能减排、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进行深入研究, 在把握好政策的同时, 加强与有关企业的沟通, 搞好信息传递, 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2) 要加强企业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当前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质困难和对财政工作的诉求, 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做到有的放矢, 雪中送炭。 (3)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积极研究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时期的措施和手段。
(一) 注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改革完善财政各项企业扶持资金的投入方式
县级财政由于受财力条件的制约, 在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方面相对有限, 因此讲求财政资金的投入效果和方式尤为重要。对财政扶持资金的分配方式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式改进和完善。 (1) 建立健全资金扶持项目的专家评审制度, 以便优中选优, 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中去。 (2) 改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为按项目投资总额贴息的方式投入, 与企业投资额的大小挂钩, 以财政扶持资金拉动企业增加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3) 设立县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建立财政资金的投入和退出机制,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 积极支持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县域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规划
目前的困难局面, 对企业来讲, 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危机时期所造成的优胜劣汰的直接结果,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行业的重新洗牌。帮助企业在危机中生存下来, 可以为以后的发展争取更大的机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需要县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切实承担好各自的职责, 市财政应积极支持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结合县域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规划和具体措施, 指导企业采取正确的经营对策。
(三)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担保机构作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融资中介, 是推进银企合作、完善金融业务链条、化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增强企业信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是政府部门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宏观调控措施化解金融风险、改善融资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 为国内国外经济发达地区所广泛采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信用担保机构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作用更加突出, 没有很好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依托, 国家出台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 很难得到真正落实。要解决好这个矛盾, 就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支持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搭建一条沟通和联系桥梁。
(四) 有所作为, 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做点实事
县级财政部门应履行好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责, 真正做到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真正为中小企业做些好事、实事, 如企业融资方面, 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下, 应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研究纾解企业困难的措施和办法, 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探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等融资方式, 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五) 积极探索企业间联合协作运行机制,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县域经济尽管行业特点各有差异但都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支柱产业。从有利于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角度出发, 财政部门应积极支持有关职能部门发挥好协调人和召集人的作用, 积极探索行业内企业间联合协作的可能性和有效办法。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 可以采取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对各企业所需同一原材料实行集中统一采购, 增加原材料采购方面的话语权, 节约采购成本。在产品销售环节可以探讨在企业间建立松散型的销售联盟, 互通有无,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降低产品销售成本。在运输环节, 可以探讨物流行业与制造业企业间的委托代理业务, 降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
(六) 支持有关部门开展好企业相关培训工作
财政部门应安排相应的培训经费, 支持有关职能部门抓好企业培训工作,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的决策能力。当前应重点支持搞好两个层面的培训工作。 (1) 企业厂长经理培训。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开阔企业厂长经理的视野, 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2) 产业工人技术技能业务培训。目前一些企业开工不足, 一线工人离岗或轮岗, 应抓住难得的时机, 以企业为主体, 采取必要的财政补助政策, 抓好产业工人技术技能轮训, 全面提高我市产业工人业务素质, 为企业将来的大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摘要:县级财政部门如何发挥好职能作用, 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是对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财政工作与经济工作息息相关, 认真履行好财政工作职责, 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是需要财政部门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对财政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县级职能 篇9
一、市场化改革中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必要性
(一) 行业营销方式逐渐面向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烟草行业的营销方式正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而发生改变, 这就要求企业营销队伍实现职能转型。一方面, 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以卖烟为目的, 它正朝着以服务为目的的方向转变。如今, 烟草商业企业已经完成了坐商到行商的转型, 正继续往服务商的方向转变, 服务变成烟草商业企业基本的营销工作内容。另一方面, 传统烟草营销的关注焦点是零售客户市场, 如今其关注焦点正朝着消费者市场进行转变。随着在信息平台上逐渐实现对烟草营销批发信息的采集, 营销队伍应关注烟草营销信息、消费信息, 包括价格、渠道、状态等, 而采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应用成为市场化取向改革下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的关键工作内容。
(二) 烟草营销工作更关注市场效益
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下, 烟草营销工作对于市场效益的关注度更大, 这也要求烟草营销队伍尽早实现职能转型。因此, 县级烟草商业企业为转变粗放式管理, 坚持推进精益管理、市场管理, 从而向管理、市场要效益, 形成新的税利增长点, 一方面需要营销队伍给予市场效益更多的关注。即对市场营销资源的投入、产出的关系进行有效管理, 从而花费更小的成本尽可能获取最大的市场营销效益。另一方面需要营销队伍给予市场营销效率更多的关注, 在营销工作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重视执行时间, 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从而用更短的时间尽可能获取最大的市场营销成效。同时, 营销队伍应按照市场营销的流程与程序执行工作, 通过流程化、程序化使市场营销分工更加明确、精细, 从而简化程序, 转变营销职能, 形成专业的烟草营销技能。
二、基于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策略
(一) 深入理解市场经济, 正确把握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方向
为实现烟草营销队伍职能转型, 我们应深入理解市场经济, 从而正确把握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方向。首先, 何为市场经济?它就是依据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一种经济, 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等价交换。当然, 等价交换只能以供求双方的平等为基础才能实现, 任何不平等因素都会扭曲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包括法律、道德、行政权力等。换言之, 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下, 县级烟草分销商与终端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完全平等的, 是经济主体关系, 它们不能存在一方利益比另一方利益多的特权。其次, 何为垄断?它是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力限制、排除竞争者的行为、状态, 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
为此, 县级烟草商业企业在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时就要千方百计主动缓和市场与垄断之间的矛盾, 在不改变垄断体制的前提下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中。而营销队伍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力, 应正确把握职能转型方向, 掌握应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对话营销队伍, 真正实现职能转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烟草营销队伍要摒弃传统营销观念, 真正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重视为客户提供市场服务, 并动态调整客户信息, 善于借鉴其他企业在销售终端上采取的服务做法。具体而言, 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下的职能主要包括分析和开发市场、培育品牌、服务客户。一是客户经理要充分掌握自己管辖的区域市场, 并对市场总容量、地方特色市场等进行分析, 开发出婚丧嫁娶等风俗市场;二是培育品牌, 需要客户经理全面调研和了解所辖区域市场的经济、文化、风俗等, 合理制定培育品牌的发展规划, 尽量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依据经营能力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服务计划, 把客户经理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客户享受到全方位服务。
(二)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实现营销队伍职业化与市场化转型
首先, 何为职业化?它就是指烟草营销队伍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确保工作更到位, 这是职能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县级烟草商业企业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方面对烟草营销队伍提高更高的业务技能要求, 将职能梳理后就形成标准化的烟草营销工作要求、内容, 进一步明晰工作流程, 并在手持终端系统中纳入服务流程, 营销队伍不仅要为零售客户提供服务, 还要提供标准化的市场营销服务。另一方面对烟草营销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行为规范要求, 不仅要严格遵守企业规定、规范, 尤其是一线营销人员, 零售客户依赖营销职能整合服务的程度更高, 且职能转型之后要求营销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 从而把企业文化体现在个体的营销行为上。
其次, 何为市场化?它就是指烟草营销队伍的工作效率及效益要更突出, 即烟草营销工作更加关注市场效益, 不仅要精简人员, 还要实行职能再造, 要求一线营销人员可按照相关办证信息担负起现场勘验工作, 并跳过稽查员, 与烟草专卖的内勤人员直接实现工作衔接, 通过梳理、整合、再造营销职能, 进一步凸显出市场营销效益。
(三) 科学开展培训工作, 提高县级烟草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
烟草营销队伍职能转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需要企业坚持开展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 企业要注重培养营销队伍的自学能力, 及时了解各种新的营销理念、方式及做法, 让营销队伍在海量的信息咨询面前能科学归纳、总结、借鉴、创新, 通过掌握自学方法紧跟市场化取向改革提出的职能转型要求。另一方面, 企业要通过培训把正确的营销理论灌输到营销队伍中, 针对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训练, 从而提高营销队伍的销售技能, 增强队伍的信心与团队精神。另外, 培训形式应不拘一格, 大胆引进一些拓展训练, 在跟班操作训练中适当应用岗位互换锻炼。在开展培训工作时, 应注意烟草营销队伍积累的新问题, 把握培训重点, 详细记录营销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科学调整培训计划, 使培训与烟草营销工作实际更加贴近, 从而为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的职能转型提供长期保障。
三、结语
当下, 烟草行业市场正在快速变化着, 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相当复杂, 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 需要县级烟草商业企业充分认识到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必要性, 并采取策略促进转型, 促使烟草商业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环境, 为烟草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当前, 县级烟草商业企业在市场化取向改革环境下普遍实行全员营销战略, 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因素就是营销队伍职能转型及整体素质的高低。文章从市场化改革中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职能转型的必要性出发, 探究提出若干职能转型策略, 希望能为提升烟草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化取向改革,县级烟草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职能转型
参考文献
[1]郭兴堃, 李健, 郭靖, 张辉.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政策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 2015 (04) .
[2]齐刚毅.浅析精益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卷烟商业企业营销队伍转型[J].现代商业, 2014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