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简介

2024-09-30

《社会语言学》简介(精选12篇)

《社会语言学》简介 篇1

《社会语言学》简介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牛津语言学导论丛书之一,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作者Bernard Spolsky是以色列Bar-Ilan大学英语教授.全书共分四部分:概述、论著节选、参考文献,以及专业术语汇编.

作 者:Bernard Spolsky 刘汝山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当代语言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LINGUISTICS年,卷(期):4(1)分类号: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简介 篇2

语言学家认为, 只有联系话语表达所涉及的事件, 才能领会在有关场景中使用的语言意义。这种语言事件都有各自文化的印记。交际民族志产生和发展于某个特定民族, 该民族的文化就是其最好的体现。交际民族志相对稳定, 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它也展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交际民族志的研究主体问题在这一最基本的问题中得到最好的解答: 一个语言使用者要想在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区中恰当交流, 需要指代什么, 他、她是如何学着去做的? 这种知识以及要运用这种知识所需的技巧就是“交际能力”。我们所说的能力不仅包括交际规则, 还包含文化知识以及构成言语事件语境和内容的基础知识。言语交际的落脚点集中在言语社区。这一研究方法的首要目的是引导那些描述性语料的收集和分析, 这些语料关乎社会意义的传达方式: “对于任何形式的言语交际, 我们都问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交流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 来自社会系统的信息” ( Douglas1971) 。这就使得交际民族志成为带有实质性内容的探究. 该领域涉及到语言学方面的诸多方面。如交际模式, 交际功能, 言语社区, 言语分类, 语言变体, 言语事件的分析等等。

二、交际民族志代表人物简介

海姆斯提出的用以在文化语境中分析言语事件的模式就是“SPEAKING”模式。该模式由16 部分组成, 海姆斯认为这16 个部分对准确的描述任一言语事件都是必须的。这16 个组成部分最后被整理成八部分, 形成缩略词“SPEAKING”———

S –背景和场景: 言语实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P –参与者: 语言实践的参与者及其角色 ( 如: 说话人、听话人、观众……)

E –目的: 言语交际的目的是什么, 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A –行为次序: 构成言语事件的行为有哪些, 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顺序进行的

K –风格: 言语事件进行时表现出的语气

I –语式: 语言交际使用的方式 ( 如. 说话, 唱歌, 写字, 打鼓, 吹哨……) , 以及语言使用者选用的语言

N –准则: 产生和解释言语行为所遵循的准则

G –体裁: 言语事件属于什么“类别” ( 如: 访谈, 闲话……)

SPEAKING模式是交际民族志较为有价值的模式, 也是语言交际民族志中常用的描述性框架。海姆斯将表示交际情景的八个英文词字母按顺序排列为“SPEAKING”, 来表示言语情景组成部分。这八个部分和交际双方的文化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在交际民族志看来, 言谈最能体现语言和文化、社会及个人的关系。

谈到交际民族志,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甘伯兹了。当他在密歇根大学时, 在Herbert Penzl的指导下, 写了一篇名为《斯瓦比亚瑙县的方言, 密歇根州》的论文, 并于1954 年获得了博士学位。1956 年甘伯兹成为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教师。在那里, 甘伯兹与戴尔Hymes开发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社会语言学。他们贡献出的这种新方法即为交际民族志。甘伯兹在海姆斯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不同言语社区的力量。甘伯兹注意到, 任何语言的标准变体就是那些拥有权力的群体的方言。他将之成为“标准方言 ( prestige dialect) ”。那些非该方言本族语者, 即那些使用力量弱小的本地方言的人, 被称为“双语言者” ( 能够流利使用他们的本地方言, 也会说标准方言) , 而那些本地方言是声望的方言也很少有机会使用其他代码。甘伯兹感兴趣的是在何种情况下, 对话者的文化影响对话的方式使对话推断和解释语言或非语言符号, 他称之为语境线索。甘伯兹的著作和研究使社会语言学研究受益良多。

三、交际民族志研究的重要性

交际民族志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对交际行为的归类。对人类学来说, 交际民族志将对文化系统的理解扩大到了语言的范围, 同时将语言和社会组织, 价值和信仰等在社会化过程中代代相传的模式联系起来。此外, 其对文化传承和发展, 如文化适应等具有重要作用。

对心理语言学来说, 交际民族志意味着儿童语言习得并不仅仅依赖天生的能力, 还得考虑在社会中言语交际的特殊形式。对社会语言学研究来说, 其特殊贡献正如甘伯兹所说的, 即使物质资料已被记录, 没有关于限制语言选择的社会规则的民族志知识, 社会重要性还是难以衡量。对于应用语言学来说, 交际语言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明确了在多样的语境情况下二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沟通必须知道的内容。而对纯理论语言学而言, 交际语言学既能对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的共性做出解释, 又使用于纯语言及其比较领域的描述和分析。

摘要:交际民族志 (EOC) 是一种于广阔的社会、人文语境下分析自然交际语料的方法, 应用于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交际民族志与纯粹的民族志学不同的是, 交际民族志考虑到了语言交际所使用的符号, 包含口语却不拘泥与口语和特定的环境。交际民族志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 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交际民族志是由戴尔·海姆斯为了支持自己“交际能力”的观点提出的。他认为,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 还包括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即一个人具备“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交际民族志是在言语社区内分析语言使用模式的一种方法, 属于定性研究的一种。由于它重视人的社会行为及其文化内涵, 研究语言交际行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者倾向与把它归入社会语言学;但是, 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具有比社会语言学更为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话语分析,交际民族志,简介

参考文献

[1]Muriel Saville-Troike,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Wiley-Blackwell, 2002.12.

[2]杨增城.话语分析的社会文化视角.广西社会科学, 2007.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发展阶段简介 篇3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语言学;语言国情学;言语交际

在世界语言学发展史上,俄罗斯语言学一直是一支生力军,对人类语言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一、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创立阶段——语言国情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摆脱了结构主义的束缚,不再满足对作为一个封闭静态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分析和描写,转而重视研究“语境中的语言”和“运用中的语言”。语言学研究逐渐由语言转向言语、由形式转向意义(知识)、由结构转向功能、由描写转向阐释(认知)。

语言国情学(几H H r B 0 C’p a H 0 B e耳ex n c)正是在这一宏观理论背景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在微观研究方面,语言国情学的核心其实是语义问题。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语义学实际上已经从意义过渡到知识的研究(Kapay n o z,t988)。语言国情学正是把语义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研究的代表陸学科之一。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词语、句子或语篇中的民族文化语义(Hau H 0 H a/I L H 0一“y兀b T y p HLI n K 0 M n o H e H T)o

语言国情学是科斯托马罗夫(B,r,K o c’o u ap o。)与维列夏金(E,M,B e p c IU a r x n)开创的。1971年在《国情与对外俄语教学专题讨论会)上,科斯托马罗夫与维列夏金提出了把语言国情列为同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并驾齐驱的第五个学科和用俄语讲授语言国情知识的观点。语言国情学这一术语最早用在科斯托马罗夫与维列夏金合写的《对外俄语教学中国情方面的语言学问题)一书(1971),但直到70年代末,人们对这一术语还感到很陌生。1972年在列宁格勒举行了第一次语言国情专题讨论会,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被选人《国情知识与对外俄语教学》论文集。

1973年,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总部设在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建立了专门的语言国情学部,自此语言国情学成为该协会以后历届世界大会的固定议题,其学术刊物《国外俄语教学》还开辟有专栏介绍语言国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继承阶段——关千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研究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的政治动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引发了人们对事物、现象的重新思考和认识。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继续沿用语言国情学理论宣传苏联文化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语言国情学长期以来忽视语言自身文化性的状况也迫使俄罗斯学者对这门学科的出路和发展方向进行新的思考与探讨。

言语行为模式是就广义而言的,既体现在全人类层面,又体现在单独的社会形式和民族文化层面,而各民族又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个人层面和不同的社会阶层、职业团体之中。因为不同民族对同种行为的完成方式各异,所以在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模式化的社会经验。掌握模式化的社会经验成为对外俄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对外俄语教学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民族文化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具体实施。语言国情学和与其相关的对外俄语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为解决教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这一领域的宽泛性,语言国情学还未能研究言语活动的所有民族文化现象,这其中包括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

1993年至1996年,俄罗斯文化语言学(语言国情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体现这一突破的代表著作是普罗霍罗夫(D,E,n p o x o p o。)的《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及其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作用》(

三、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阶段——个性的语言文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靠理论思想不断推陈出新,语言国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一些自身固有的矛盾无法克服,研究者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重新回到问题的起点,思索“语言国情学是什么”、“什么才是它的研究对象”、“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出于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语言国情学朝着两个主要方向向前发展:一是语言学家(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家)、文化学家和语言教学法家出于不同的目的有意将语言国情学整合到各自学科下作它们的一个分支,赋予其重要的却不是唯一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文化学和教学法理论与语言国情学作为对外俄语教学一个方面的普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987年放德萨会议成为语言国情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语言国情学先天固有的内在矛盾得到了充分暴露和集中展现。其研究对象已经失去了边界,目的与手段混为一谈,“语言国情学”的致命缺陷恰恰在于它内涵上的不足性却被强行赋予了全兼容的特质研究者为解决术语界限不清带来的思想与方法的混乱,下决心开辟一条新的语言国情学发展道路。

基于对语言国情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沃罗比约夫(B,B,B o p o 6 b s s)从微观角度出发,对俄罗斯特有的“民族个性”进行深层阐释,推动了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其代表著作有《民族个性的语言文化学聚合体》(《几H H r B o K y 厦 b T y p o JI o r H q c C x a且 Ⅱa P a双H r M a 厦H q H 0 C T H))由俄罗斯民族大学出版问世。沃罗比约夫阐述了从描写客观世界的文化学到描写个性的文化语言学。他指出。个陸不仅是一种历史、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众所周知,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个性,都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在语言文化领域系统描写和分析俄罗斯民族个性以便研究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是该书的宗旨所在。语言文化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新思维方向,沃罗比约夫把俄罗斯民族个性作为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这在苏俄语言文化学研究史上是一种创见。他把民族个性看作是分析民族文化特点的重要依据和解释语言外深层意义的根源。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从创立、继承到发展阶段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任何学术不是从零开始的,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语言学没有例外,必将循途继轨,不断有所发明发现。

英语语言文学系简介 篇4

英语语言文学系,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英语专业教师19人,教授、副教授占47%,讲师占47%,助教占6%,6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并聘有外籍教师授课。目前拥有在校生496人,共分为20个教学班。毕业生遍布于辽宁、北京、上海、山东、深圳等地。许多毕业生成为外事外交人员、高校及中学外语骨干教师,以及行政、企事业单位中高级管理人才。多名毕业生直接考入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视听、英美文学史与作品选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笔译、口译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基本技能、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外语人才。

08届汉语言文学5、6班简介 篇5

08届汉语言文学5、6班简介

2006年9月,119名优秀学生从1200多名参加河北师范大学专接本考试的考

生中脱颖而出,进入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深造。我们来自全省30多个师专院校,胸怀共同的理

想,秉承一样的信念,我们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2008届汉语言文学5、6

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2008届5、6班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同学们在扎扎实实钻

研学业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上我们不甘落后,文体活动中

同样奋勇争先:在专科期间,我们多人多次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涌现了许多优秀运动

员。运动场上我们英姿飒爽,文艺舞台上我们尽显风采。此外,我们曾获得“校级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多人次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

党员”称号,多人次获得“省高校优秀毕业生”和“校级十佳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有多人

成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多人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作品。

三年的专科学习使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两年的本科学习开拓了我们的视

野,经过教育实习的洗礼,我们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自信,还有多人参加

了暑假三下乡活动。

我们这119人融合了省内各个专科院校的优良作风,在河北师大的大熔炉里锻炼得更

加坚强,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五年的时间,两个学校的求学经历,形成了我们踏踏实实的学风、吃苦耐劳的作风,使我们增强了实践能力,丰富了人生阅历,从而少了一份青涩和

浮躁,多了一些成熟和稳重。我们不会就此停下追求的脚步,我们会继续拼搏,不断接受挑

战,用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开拓属于我们的新天地!

我们的口号: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社会实践社团简介 篇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创建于2006年10月,是一个实践性社团。在这6年的发展中,我们为社团的生存与创新倾注了历届所有社员的心血。目前有来自本校区各年级各专业的会员160余人.社会实践社秉承“促进大学生对社会额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的宗旨,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工作目标,开展了各类实践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和义工活动,举办假面舞会等活动。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全力配合社团团体活动,接受社团管理服务中心指引,努力学习学校优秀社团的经验。社会实践社在短短的几年里,逐步发展壮大,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荣获“校十佳社团”。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一届接一届的社团成员都不遗余力,认真勤恳,踏实工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了我们的工作章程,进一步规整了社团纪律,努力改善者我社的精神风貌,挖掘、保存和发扬着社团文化精华,设立了比较齐全的内部组织机制,包括:社长、副社长、秘书处、宣传部、人事部、外联部、新闻部、策划部、纪检部等部门,为更大力度配合我社“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发展重点和强化我社社团实践性质。现社会实践社已是一个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富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先锋模范社团。

《社会语言学》简介 篇7

美国俄亥俄州考试内容标准与课程标准内容年段标准相匹配。该州每门学科的每个年级都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它们是考题编制的重要依据。例如,该州K-12英语语言艺术的内容标准的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因素意识、词汇识别标准。

低年级学生学会辨认字母和单词,为阅读奠基;学会找到读音和字母符号间的对应关系,据此学习生词;能积累词汇,以便快速而准确地阅读。三年级学生要能流畅地朗读,语调和语速要能根据内容的不同而有变化。

第二,词汇获得标准。

能在口头或书面语境中获取词汇,诸如阅读书报、与他人口头交流;能在情景中和他人的解释中获取新词;学会用拆分和组合单词的技能扩大词汇量。几年后,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词汇学习知识、习得具体的词语,帮助自己理解文本。

第三,阅读过程。

阅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初学阅读的学生要学会与文本展开表层阅读(抓字面意义)和深层阅读(抓文脉和思想)。当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就要学会分析和评判文本的价值、作者的态度或目的,还要学会利用元认知策略,就文本理解状况开展自我对话,进行自我提问、自我纠偏、自我评估。

第四,阅读应用:信息、技术和论说文标准。

学生要学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如为学习某个主题、为做一件事情、为作一个决策、为完成一个任务等,带着目的和任务去阅读。阅读材料必须广泛,包括随笔、杂志、报纸、课本、教参、电子刊物等。学生要学会根据文本的某部分预测和建构文本,诸如标题、副标题、插图、图像等;要学会读懂表格、图表、地图等;还要学会用文脉知识组织文本,分析文本,并得出结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要学会发现文本中的矛盾、偏见、成见等信息。

第五,阅读应用:文学作品标准。

阅读目的在于提高对人们的理解力,如理解作品应是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作家所写的,作品类型涉及寓言、神话、故事、小说、诗歌和戏剧等。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有4个:描述和讨论作品要素,如情节、人物、场景;作者语言特色分析,如词语和修辞的选用;各种文本的比较阅读;批判性和创造性解读文本。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要学会对文学作品加以解释、分析、批判,以获得更深的理解。

第六,写作过程标准。

写作过程包括写前准备、写中草拟、写后修改和发表。学生要学会思考:作品是写给谁看的?同时,学生要有读者意识和目的意识:要会用写作技巧,遣词造句恰当;要会用润色技巧,使文章有文采,最终提高作品的内容、脉络、语法和修辞水平;还要会编辑文稿,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七,写作应用标准。

学生必须有文体意识,不同作品类型,其语言风格、形式、词汇是不一样的。写作体裁应与学生写作水平相匹配。初学写作时,学生从应用文体开始,如写信。稍有基础的学生要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群选用得体的文体;要能解释选用这种文体比其他文体恰当的理由;要学会选用与内容相匹配的词汇来交流。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能熟练运用多数文体的语言和结构进行写作;要能根据读者和写作目的精选语言以提高作品质量。

第八,写作习惯标准。

写作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精品阅读的滋养和写作实践的锻造。写作习惯有认真拼写、理解此处用这个标点符号而不用那个标点符号的理由、语法逻辑前后一致等。

第九,研究课题标准。

能从话题、专题和问题中选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能从媒体、参考资料和科技资讯中检索、选用相关信息;能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成果。

第十,交流:口头和视觉交流标准。

《社会语言学》简介 篇8

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于能源类的企业来讲,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质,其业务会对当地的环境和社会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社会经济测评工具”SEAT:项目全程得到监督

英美资源集团是1999年由南非英美公司和Minorco公司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作为世界领先的矿业和自然资源公司,集团及其子公司、合资公司的业务涉及铂金、钻石、煤炭、黄金、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工业矿物、造纸及纸品包装八大领域,具有强大的财政和科技实力,在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澳洲都有业务操作和发展。2002 年,英美资源集团在北京开设代表处,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集团所有的业务部门都在中国积极地开展业务,也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带到中国。

开发SEAT的动力

英美资源集团一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集团对企业自身与环境和社会的关系出发,特别考虑到勘探、开采等公司2/3的业务都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社区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业务开展带来的利益和影响进行管理,能够对社区关心的合理的事宜给予回应,同时支持对公众的承诺,例如《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这些都是公司考虑应予回应的问题。为此英美资源集团制定了一套工作程序,命名为“社会经济测评工具”即SEAT,用这个工具来帮助公司了解每项业务的经营,对所在社区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从而确保每个项目都成为促进社区更有效发展的伙伴,同时也是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负责任。

SEAT的目标

英美资源集团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定位在将企业活动与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强化SEAT工具所具有的专业的社会和社区功能,增强集团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同时SEAT工具也是评价贡献地区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数,从而帮助集团为贡献可持续发展进行相应的业务配备,这些努力都将提高集团运营的社会许可度,确保竞争优势。

SEAT的实施过程

见下页图

企业和所在社区的共赢

这套检测评估工具成为英美资源集团内部遵行的标准,于2003年开始在英美资源集团实行。目前,已经在超过16个国家的60多个运营地点使用,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智利、中国、捷克共和国、纳米比亚、波兰、俄罗斯、斯洛伐克、南非、斯威士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成为集团在全世界开展的所有重要业务、运作活动地区的强制准则,在执行过程中,集团也加强了与地区的NGO组织进行合作。受英美资源集团的委托,美国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对“社会经济测评工具”SEAT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独立评估,其给出的主要结论为:“社会经济测评工具”SEAT为发现并解决社会经济效应问题,提供了全面、具体的指导;由于许多项目还处在早期实施阶段,目前还很难衡量SEATD 的影响力,英美资源的若干运营公司已经实现了从“慈善事业”到“战略性社会投资”的明显转变;全面的SEAT报告与良好的社区关系有很强的相关性。

SEAT在中国的实践

2003年底泰玛士集团收购了位于浙江湖州的杨家埠石灰石采石场,收购以后,泰玛士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提高采石场的环保标准,严格执行了“社会经济测评工具”SEAT程序。公司大力投资选矿厂以减少柴油消耗,并购买了除尘设备、降尘系统、隔音屏障和噪音封闭设备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公司还在矿区周边进行绿化并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确保能最大程度地回采和利用矿产资源。此外,泰玛士公司实施了其国际安全战略,使工伤事故大大减少。通过与当地社区开展开诚布公的对话,公司主动与当地社区建立了关系,公司还实行了一种对当地优惠的挑选承包商的做法来保证当地社区能从新的就业机会中获益。在发展员工技能和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方面,泰玛士也投入大量资金。这方面已经完成的项目包括新建社区道路,扩建排水系统和新建灌溉系统等。2007年11月,泰玛士矿业(湖州)有限公司在北京获得2007年中国矿业大会颁发的矿业环保奖,杨家埠采石场被浙江省政府选为模范采石场并鼓励其它采石场前去参观学习。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篇9

社会福利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当全面完善。嘉阳鑫认为了解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助于您在移民后合理地利用于自己有利的福利措施,争取和保障自己应有的权益。

美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从1936年社会安全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实行之后,逐步完善起来的。嘉阳鑫海外服务中心梳理了几类社会安全法案福利措施,具体包含如下:

1、联邦社会保险:联邦社会保险是为就职人士设立的,在职或曾经工作过的本人及其家属都可参加,主要包括退休金(Retirement Benefits)、抚恤金(Survivor’s Benefits)、伤残金(Disability Benefits)和医疗福利(Medicare Benefits)等。

2、孕妇与儿童福利:为保护和增进孕妇及儿童的健康而设,并不分派现金,而是提供健康服务。

3、公共援助金(public assistance):专为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失明者、老人、残障者及无收入的家庭而设。由州政府按各自生活条件发放,申请者将接受调查以证明有申领资格。

4、失业补助金(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只要是遭辞退失业的,不管有无积蓄都可申请。一般补助期是6至9个月,按各州不同情况可能会有所延长。

社会安全法案是全国性的,为保障所有人的权益而设立。除公共援助金外,大部分福利措施是不论贫富人人皆得的。值得一提的是,社安局规定,领取社会安全金的人员不一定要住在美国境内,以方便生活在海外的退休人士。

除了社会安全法案所包括的上述福利政策之外,美国还有很多涉及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社会福利,嘉阳鑫归纳了几类比较常见的:

一、工作保险

1、失业保险金(unemployment Insurance)失业保险金是一种保险制度。每月从受保人工资中扣除部分来投保,受保人一旦失业即可获赔,获赔金额一般是原工资的一半。

2、工人赔偿金(Worker’s Compensation Program)由雇主向州政府或保险公司投保,工人因工受伤即可申领。具体赔偿金额和时期由雇主所交的保费多少而定,同时也能报销一定的医疗费用。工人赔偿金非美籍人士亦可申请,且不会影响他日转换身份或入籍。

3、州立伤残保险金(State Disability Insurance)全美只有加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夏威夷和波多黎各设有此类保险金,专为因短期疾病暂不能工作的人员而设。换言之,受保人在得病期间必须是受雇的,复原后重新开始工作,保险金就停止赔付。

二、生活补助(Public Service for Low Income Persons)

1、粮食券(Food Stamp)美国联邦农业部拨款给州政府发放粮食券,只可换取美国出产的农作物,不能换取金钱,以救济收入低微的家庭。不过该补助只限美国公民。

2、学校提供的廉价或免费膳食(School Lunch Program)这是政府为保证学童的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全国性营养膳食计划。非美籍人士也可受益。

3、家居能源补助计划(Home 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专为低收入家庭减轻煤电费用而设,非美籍人士也能享受。能源补助除帮助支付煤电费外,还可代为修理暖炉、煤气管等相关暖气设备。

4、廉价公共房屋(Public Low Income Housing)这项福利有公共房屋、津贴房屋、租金津贴和廉价屋四种形式,申请人必须年满62岁或收入低微,其中一些房屋补助要求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三、.医疗补助

1、医药补助(Medicaid)不同于医疗保险,医药补助是一个保健计划,专为收入低微的家庭设立,可以同时享受医疗保险,但只限于美国公民。

随州市社会福利院简介 篇10

随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于2011年1月9日经市编委批准成立,是由随州市政府兴办的综合性福利事业机构,内设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实行“三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随州市社会福利院于2011年9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可容纳300名老人,主要承担着供养市城镇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老优抚对象的职责和保障供养对象衣、食、住、医、葬、养、治、教的工作。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篇11

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前缀“eu”为“good,well(好)”之意,词根“pheme”意为“speak(说话)”,二者相合就是“comfortable words”即“好听的话”。英语中的许多委婉语来源于《圣经》,且很多经典名著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歌等等。

一、英语委婉语的成因

1.社会成因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委婉语便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它的产生必然与当时当地的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旧时英、美的社会礼节中,人们在赴宴或进餐时需要回避政治、宗教和性爱三个话题,因此,当时有关这三个方面的委婉语便大行其道。处在动乱和战争年代的欧美社会,在语言方面无暇讲究,表达往往粗野直率,所以委婉语乏有使用,当然也鲜有新词出现。欧美社会进入和平与发展时期以后,人们追求文明,注重礼仪,委婉语开始大量涌现。为了促进沟通,争取合作,人们创造了职业委婉语、黑人委婉语和犯罪委婉语等;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各个政府、党团及其领袖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各种活动中频繁使用政治委婉语和战争委婉语。

2.文化成因

英语委婉语的产生与欧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委婉语缘起于古希腊人因对大自然的力量迷惑不解而产生的敬畏崇拜,之后古希腊的文化传入欧美各国,并进一步融合了欧美一贯崇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大大影响或改变了英语委婉语的内容。人们推崇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认为一切与私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年龄、体形、婚姻、贫富等都不宜直白提及,当以委婉、间接表述。如用golden years(黄金时代)指代old age,用plump(丰满的)表示fat,用split up(分裂)来说明divorce等等。另外,有关人体、性爱、生育、殡葬等方面的委婉语在整个欧美文化中也一直是推陈出新、层出不穷的。

3.心理成因

英语委婉语中一个最古老的分支是有关上帝、神明与魔鬼的表述。英美人民和古希腊人一样,敬畏上帝,畏惧神明,他们认为直言上帝的名字是亵渎神明,直呼鬼怪其名会使它们应声而至,这种恐惧心理催生了大量有关上帝、神明和魔鬼的委婉别称。另外,英语中,对于老人、黑人及各种“卑微”的职业有着很丰富的委婉表达,这种美化心理体现出人们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有关死亡、排泄和性爱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所忌讳的,还有疾病与残障的表述,都体现出人们的遮盖心理,提及时摒弃粗俗不堪、直白刺耳的词汇,取而代之以温和、文雅的语言,使听者倍感宽慰。

二、英语委婉语的特点

1.时代性

语言的时代特点体现在语言的与时俱进,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千百年来,许多英语委婉语也经历了出现、消失、意义改变等的变化。对于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代往往会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同一种表达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委婉义。比如,对于黑人的称呼,18世纪时“Negro”是通用的委婉语,用来替代“slave(奴隶)”;到了19世纪初叶,随着废奴运动的渐渐兴起,人们开始回避使用“Negro”一词,而用“colored”指代黑人;20世纪初期,在称呼黑人时,人们会回避使用“black”一词,因为直接提及肤色易使人产生反感,但是60年代以后,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领袖们常常有意识地使用black这个词,以激起黑人的民族感和反抗精神。自此,black从不逊语变成了“Negro”的委婉语。

2.民族性

古往今来,各民族的文化中,有些禁忌之处的委婉语是各民族语言通用的。如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汉语中有“过世”“已故”等,英语中有“be gone”“pass away”等;对“排泄”的委婉表达,汉语有“解手”“方便”等,英语中有“make water”“make number one”等。然而,有一部分委婉语则是某个民族所特有的。如英、美人对恶心和呕吐等也常常不愿意直言,认为其形象不佳,有伤大雅,他们用“stomach awareness(胃部有知觉)”来表达“恶心”的意思,用“airsickness(晕机)”或“lose a meal(失去一顿饭)”来表示“呕吐”之意。

3.语域性

语言环境对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说话人的年龄、性别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相同的需要避讳的事物往往会用不同的委婉语来表达。比如,“离婚”就有三种不同的委婉语,“cancel a marriage(解除婚姻)”是正式、文气的表达,“break up(分手)”是口语化表达,“holy deadlock(神圣的僵局)”则带有强烈的戏谑色彩。又如,同样要表达“去厕所”,一般性礼貌用语是“wash my hands(洗手)”或“excuse me(失陪)”,而“to powder ones face(往脸上搽点粉)”却多为女士所用,用在男子身上则带有戏谑色彩,类似的“shake hands with an old friend(去与一位老友握手)”则只用于男性;另外,某些象声词如“cis-cis” 或“wee-wee(小便)”,“poo-poo(大便)”等则多见于儿语或与儿童的对话中。

4.可接受性

除了刻意制造的不友好气氛,语言的交际以顺畅、和谐、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目的。英语委婉语常采用溢美、弱化或避讳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维护受话人的利益和面子,减少其心理压力,以达到提高信息的可接受程度之目的。英语委婉语的这个特点也体现了西方社会的面子观理论。Goffman认为,面子与“难为情(embarrassed)”、“蒙羞(humiliated)”或“丢脸(losing face)”之类的感情概念有关。面子是人们在交际中十分珍重的东西,委婉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在保留面子方面的合作。比如,常用含糊之辞回避他人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甚少用“fat(胖的)”而用“large(大的)”或“mature(丰腴的、成熟的)”,用“inconvenienced(行动不便)”指代“crippled(残疾的)”,用“color deficient(色觉缺陷)”代替“color blindness(色盲)”,用“go somewhere(到某处去)”代替“go to the toilet(去厕所)”等等。

三、英语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1.避讳实现表达

英语委婉语可以通过美化禁忌词汇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实现交际,这体现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禁忌词汇常与能够引起人们恐慌的事物有关,在不得不提及时,便以委婉语代之。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妇女的腿一向是遮盖得严严实实,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暴露”出来,从此,人体那些性感的部位就成为交际中的禁忌语。时至今日,人们讳莫如深的私密部位亦在完全的禁忌范围中,如“backsides(后边)”指臀部,“lower parts(下部)”指男或女生殖器等。“死亡”在东西方文化中历来都是需要避讳的禁忌,英语委婉语中意指死亡的表达有:pass away,be at rest,go to heaven,with God,with the angels等。还有与死亡有关的殡葬词汇也是交际中的避讳语,如用“dress”表示“寿衣”,用“box”表示“棺材(coffin)”等等。

2.委婉传递礼貌

运用英语委婉语来表达负面信息以减少受话者的厌恶或尴尬情绪,同时传递言者自己的态度诚恳,从而顺利实现交际的目的是英语委婉语强大的礼貌功能表现之所在,同时也体现出西方社会倡导平等关系的价值取向。例如一些“卑微低下”的职业用溢美委婉语使其“高贵化,端庄化,体面化”,以迎合人们对“平等”的渴望,于是侍者领班被称为“captain(首领、队长)”,大楼勤杂工被称为“dwelling engineer(大楼工程师)”,工头被称为“supervisor(管理者)”,理发师barber被称为“hair stylist”,家庭主妇被称为“domestic manager(内务管理者)”,女仆被称为“maid(少女、姑娘)”,流浪汉被美称为“knight of the field(田野里的骑士)”,失业者被称为“forgotten man(被遗忘的人)”等等,这些抽象、间接的职业委婉语似乎提高了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淡化了心理自卑感,表象地实现了平等的人际关系。另外,当不得不提及令人伤感的缺点或缺陷时,人们也会用委婉语来表达尊重和礼貌,如用“elderly(年长的)”或“senior(资深的)”来说明old(老的),用“wonderful personality(完美品格)”或“homely (家常的)”来表示长得丑,用“little(小的)”来指代侏儒,用“slow-of-hearing(听觉迟钝的)”来指代耳聋,用“social disease(社会病)”来表示艾滋病(AIDS)等等。

3.掩饰模糊本义

可以说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灰暗、消极、丑陋的元素,委婉语恰似一层柔和、温情的面纱遮掩了不堪启齿的粗糙,这也是人们对委婉语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那些被委婉语掩盖了真相的事实使人虚实不分,真伪难分,蒙蔽了人们的判断。比如,在英美国家,对于有异常性取向的人,为了不会引起对方的不悦,常称其为“finger artist(指法艺术家)”或“funny(滑稽可笑的人)”;类似的异常性行为如“裸露癖” 被称为“dangler(悬垂者)”,“集体淫乱”更是被美化成“cultural exchange(文化交流)”,龌龊的色情出版物被称为“curiosa(稀罕之物、珍品)”。政府官员挪用公款被不痛不痒地描述为“误用”:misapply,misappropriate或misuse,肮脏的贿金亦被美化为“commission(佣金)”。在政治领域里,当权者为了减轻或冲淡恶性事故的影响,把灾难(disaster)大事化小的称为“event(事件)”,把经济衰退称为“slowdown(减速)”,为缓和关系将贫穷落后的国家称为“emerging country(新兴国家)”。英语委婉语中有关于战争的词汇也明显地体现出它的掩饰功能,使战争听起来不那么恐怖和残酷,如把战争称为“unfortunate interruption(不幸的插曲)”或“exchange(交流)”,把轰炸称为“air support(空中支持)”,把侵略称为“incursion(进入)”,把扫荡称为“sweeping operation(清扫行动)”等等。这些词汇从字面上看,连“动武”的意思都没有,使得战争显得冠冕堂皇,甚至名正言顺。

4.幽默促进和谐

英语中很多委婉语以幽默的表达使语言充满了活力与趣味,增加了语言的诙谐色彩,尤其是有些“婉上加婉”的说法更是显示出说话人的机智与幽默。例如,“to see a man about a dog(去找个人谈谈狗的事情)”在上个世纪使用时是指男士“出去喝一杯”,进入20世纪以来,就被用来指代“出去小便”,说话人常常面带笑容,这在美国口语中尤为多见,另有更加幽默之士将其颠倒成“to see a dog about a man(找条狗谈谈人的事情)”,在他人一愣一笑时从容离去。又如,人们一般认为生日的当天是需要庆祝的美好时光,而生日的服装“in ones birthday suit” 却偏偏当成“一丝不挂”的意思,因为人在降生的时候的确是“光溜溜的”,这样地用法颇具戏谑色彩。再如,把爱吃甜食和糖果说成是“have a sweet tooth(长了颗甜牙)”,使得不怎么优雅的贪食变得情有可原(因为牙齿长得特殊嘛!),反而显得很可爱,令人忍俊不禁。

将委婉语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反映出委婉语所具备的一定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结构背景的变迁,委婉语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英语委婉语蕴涵着英美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它的出现与使用体现出英语与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交际语境的互动关系。对于广大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来说,研究并掌握一定的英语委婉语将帮助他们提高对英语的鉴赏和应用水平,避免交际失误和人际矛盾,顺利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刘萍.论汉语委婉语的特征.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4).

[3] 宋艳平.英语委婉语赏析.考试周刊,2009(18).

[4] 姚剑鹏.委婉语的文化探源.山东外语教学,2003(4).

[5] 张丽君.英语委婉语探究.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 周波澜.英语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广告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篇12

关键词:广告语,社会语言学,性别,地域,年龄

社会语言学家Romaine指出:“语言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自从有了商品交换与生产,广告也随之产生。广告语的设计不仅来源于社会,并且还会影响人们语言的新潮。因此,广告语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的语言形式,它反映了社会,并且影响着社会。

1理论背景

人们说话的方式反映了人们周围的环境。社会语言学就是研究社会因素如何反映在人们的语言中(Burton,S et al.,2001:153)。Mc Kay,S,L&Hornberger,N,H(1995)在他们的书中谈到了社会对语言的各方面影响。文化、政治、科技和商业都促进了多语言的形成。

由此可见,社会结构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具有巨大的影响,而语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例如新词和网络语的更新透视着社会的发展。吴荣辉等人(2008)分析了二战后美国英语几类新词的出现、来源以及构成,呈现了美国社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一些词缀如vitual,net,web,cyber,ware等结合出许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新词。这些新词的形成都是和社会紧密联系的,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广告语是一种新的思潮。

2社会语言学对广告语的影响

2.1性别差异

人们不仅创造了语言,也是语言的使用者。因此,研究语言学也应该站在人们的角度来研究。而在人们中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性别差异(Dong Jinyu,2014:92-96)。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一个社会可能只有一种语言,但是肯定有各种各样的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形式。(Li Yani,2001:297-299)男女差异,不只体现在心理、爱好、性格等方面。长期以来,女人总是被冠以“妈妈”“家庭主妇”的称号,即使现在很多女性已经成为职业女性,她们也投入了更多心思在家庭中。广告抓住了这一特性,将很多生活用品与女性结合起来。例如Johnson’s baby soapprotects like a mother and your touch nurtures baby’s future.此外,女性还注重自身的美丽。而男士主要关注身份地位以及事业等。例如,A Rolex will never change the world.We leave that to people who wear them.因此,广告语体现了男女不同的语言形式。对于女性,广告语倾向于对产品的外貌或特征进行细致的描述,而男性的广告语则相对简单,突出重点,强调其实用性。

相同品种的产品广告语言形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清扬男士洗发水的代言人是韩国型男Rain。I breath.I move.I sweet with the world watching my hair,my clothes.I like black.Black is good.Looking good means no dandruff.Confidence means no dandruff.Clear means no dandruff.I trust clear.Dandruff never comes back.整个广告的背景涉及跑车、舞台以及舞蹈,这些都是活力男人的象征。语言简单,运用了排比句,整个广告词也都是陈述语气叙述,并且在每个部分都进行了断句。前一句都是在为下一句广告词做铺垫。其中谈到的自信和黑色都是男性的代表词。而清扬女士洗发水的代言人则是徐熙娣,广告一开始,她就摆了一个迷人的姿势。“如果一次次对你撒谎,绝对会甩了他,对吗?我需要真正持久去屑的洗发露。在清扬法国技术中心,我终于找到了能说话算数的全新清扬洗发露,含维他矿物有效去屑,一周又一周,头屑再没回来,就要清扬一辈子。”根据Coates(1993),女性被认为是啰嗦的,女性广告可能是为女性和女性顾客所设计的。因此,女性广告往往比男性广告要长,并且会有更多名词的使用。通过与男士清扬洗发水广告词的对比,可以发现女士的广告词相对比较长,而且对清扬的内在特征进行了描写。利用设问使语气更加强劲有力,第一句广告语通过设问,引导消费者去相信清扬会真的帮你甩掉头屑。真正持久、说话算数以及设问句式都是在强调清扬的特性。相同品种的产品广告语言形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另外,不同品种的产品广告语言形式差异也比较突出。女性的广告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化妆品广告。“底妆不透气,美宝莲梦幻呼吸粉底液,独特空气气垫科技,持含百万微米细胞,让肌肤自由呼吸,非凡遮瑕,毛孔隐形,发现丝动般无暇的梦幻肌肤”。这则广告运用了很多的形容词,贴合女性的审美要求。而男性广告中则主要突显出了男性的阳刚之气,更多的强调成功和气派。如七匹狼的广告: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整个句式不啰嗦、繁杂,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比如apple:The power to be your best.句式简单但是满足了男士顾客的内在需求。与女性广告相对比,可以看出,男性广告语简单,但是较多地使用了修辞手法去加强语气,而女性广告语中则较多地运用名词和形容词。根据Willemsen(1998)的研究,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并且揭示了事物与人的特性。男性广告中使用较少的修饰语,语言更加直接有力。但是在女性广告中使用较多的修饰语会增加语言的色彩。实际上,这是根据男女性格差异来区分开的。

2.2地域差异

Wardhaugh(1998)认为描述语言变化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指,某一特定语言的使用者有时会讲出不同的方言。一方面,社会差异主要表现在单词、语法、发音上。语言代表了社会地位,它是由教育、工作和收入水平所决定的。在英国,Cockney English与工人阶级紧密联系,而Received Pronunciation则被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以及有威望的人群的口音。当然,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语言的层级也会有所改变。就拿贝克汉姆而言,他出生在工人阶级家庭,而成名后口音也变成了牛津口音。另一方面,地域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国内品种与国外品种。相对于其他种类的英语,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体现了较大的地域差异。就拿单词来说,可以发现美国喜欢省略单词的一个字母或以上,使其看起来简单。比如,美国喜欢说color,而英国则喜欢colour。所以说,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地理差异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地域差异。广告亦是如此。广告中的地域差异指的是根据覆盖的区域范围不同,广播电视台及电视台播放不同的节目。也可能是为了某一个特定区域的具体规划,比如当地的新闻联播以及针对性的广告等。所以,广告设计者设计广告时需要区别对待。

地域差异中最典型的差异是城市与农村广告的差异。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并且有不断的外来人口涌入,所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容易受到时尚广告的影响,有时候会将它们用于日常交流中。比如duang,我就是我,透心凉等等。与城市广告相比,农村的广告内容也比较少,主要涉及饲料、摩托车、水泥、蜂花洗发水、雅霜等等。还有一些非商业型的广告更为突出,比如,“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另一方面,方言也揭露了广告的地域性。我国大部分的广告都是普通话,而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有些地方广告也使用了当地方言。肯德基最新推出了一则新的融合各地方言的广告,“翅桶十翅翅痴吃,次次吃翅吃十翅,试试吃吃翅桶翅,翅桶十翅翅痴吃......”这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更加认同这则广告,并且也增加了广告的影响力。

2.3年龄差异

人类语言的产生是通过结合通用的共享能力(Chomsky,1957)与个人和社区的社会互动。同社会行为的其他方面一样,语言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Eckert(1996)提出对于年龄与语言的研究,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研究,是一项基于生活和历史交叉口的研究。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单个说话者或说话者的年龄都同时体现了历史与人生阶段。因此,语言的年龄变化能体现言语变化是随着时间以及个人的年龄而产生变化的。戴庆夏也认为语言中存在的年龄差异是所有差异中最直接、最常见的。

因此,在设计广告语时,设计者也应该将年龄差异考虑在内。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考虑广告语言的特征。首先,儿童喜欢好玩的东西,他们对食物、玩具、动漫等都难以抗拒。另外,他们对复杂性的语言还不能掌握,所以,在设计针对儿童的广告时,应将广告语言简单化,浅显易懂最重要。例如,美国费雪的一款“跳舞的伙伴”广告:Get ready to wake up.That is what I call move to move beat.That is fun.第二,青少年喜欢新奇,紧跟时尚潮流的事物。他们对语言的触感性较高,喜欢新词新语,变化比较大。例如,(1)港台地区LEE:敢走在前面,就是LEE;(2)李维牛仔裤:不同的酷,相同的裤。这些富有个性的广告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追求个性,渴望与众不同的特点。对于年轻人而言,酷文化是一种紧跟时尚的文化,酷与裤谐音,这则广告词保持了品牌的新鲜,也打动了酷族们。第三,成年人虽然男女差异大,但是他们都较多考虑到商品的实用性。例如,(1)Nature’s Way:Vite gummies are 1/2 price.Live.Look.Feelwell;(2)佳洁士:加量不加价,还是三块九。这些广告抓住了成人的心理特征,语言简单,较多地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但是能够一下抓住顾客的眼球,吸引消费者。第四,老人追求幸福安逸、健康以及一家人的团圆。例如:(1)思念汤圆广告:小汤圆,大团圆。中国式团圆,少不了思念汤圆;(2)乐事家庭装:团圆就是乐事,恭喜恭喜。这些团圆的广告中,总是会有老人的身影和一家人团圆的画面,虽然总体设计差不多,但是会传递出浓浓的温馨。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广告语言反映了年龄的差异。广告设计者要迎合消费者,设计出不同的广告来取得他们的信任。

3结语

杨永林(2004)曾说过语言是记录社会生活的活化石;语言是反映社会风貌的广角镜;语言是了解社会变革的历史画卷;语言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百科全书。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广告语,不仅为社会语言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能在广告语的设计中加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使广告语更加迎合大众的需求。

当然,本文只是从几个社会因素来讨论广告语的特点,实际上,社会因素远远不止这些。总之,社会结构影响了人们的语言的使用,造成了语言的差异性。对于广告语而言,设计者需要针对这些差异,设计不同的广告语来迎合大众的需求,从而实现其最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urton,S.,Bateson,E.V.,&Dechaine,R.M.Linguistics for dummies[M].John Wiley&Sons Canada Ltd.,2012:153.

[2]Chomsky,N.Syntactic structures[M].The Hague and Paris:Mouton,1957.

[3]Coates,J.Women,men and language[M].Harlow:Longman,1993.

[4]Dong Jinyu.Study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nder the sociolinguistics[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4:92-96.

[5]Eckert,P.Age as sociolinguistic variable[M].University of Ottawa,1996.

[6]Li Yani.Gender difference in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J].Overseas English,2011:297-299.

[7]Mc Kay,S.L.,&Hornberger,N.H.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8]Wardhaugh,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9]Willemsen,T.M.Widening the gender gap:teenage magazines for girls and boys[J].Sex Role,1998:38,851-861.

[10]吴荣辉,张雅娜,张欢.从新词变化透视美国社会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91-93.

上一篇:课程教学有效性下一篇:公证处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