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语言学

2024-07-20

档案语言学(精选4篇)

档案语言学 篇1

一、语档语言学概念

语档语言学( Documentation Linguistics),也译为记录语言学( Linguistics documentation/language documentation)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档语言学概念的是德国科隆大学语言学家尼古拉斯·希默尔曼( Nikolaus Himmelmann) , 以其1998 年发表一篇题为《 记录语言学和描写语言学》 的重要文章为标记。 他指出:“ 语档语言学的目的是要全面地记录具有某一语言社团特色的语言实际……这……在本质上有别于……语言描写,其目的是把一门语言记录……成由各种抽象因素、结构和规则组成的一套体系。 ”[1]72006 年,他在 《 语档语言学: 是什么且有何意义?》(《 language documentation:what is it and what is it good for?》) 一文中再次提出:“ 语档语言学是为语言提供一个典型、持续且具有多目性的记录,其主要侧重于语言记录的方法、工具和理论基础。 ”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伍德·波利( Tony Woodbury 2006) 认为语档语言学为语言创建、注解、保存和传播的记录文档,其观点和技术来自于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多媒体技术等相关学科。

同时,尼古拉斯·希默尔曼( 2006) 提出语档语言学的基本数据形式及其五大重要特征: 一是关注原始语料数据。 语档语言学强调能对原始语料尽可能多的收集和分析,以满足用户的广泛使用。 二是重视语料的翻译和注释。所有原始语料必须有同步标音、详细解释和描述,且这些内容都容易理解和广泛共享。 三是原始语料数据的长期保存。 语档语言学重视对语料的建档问题,这是确保在遥远的未来,潜在用户能够得到相关的语言文献材料。 四是跨学科的团队工作。 语言档案资源建设需要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投入,而不能仅限于语言学。 五是同语言社区的密切合作和直接参与。 作为语料的来源者和共同研究者,语档语言学需要语言社区成员积极的参与合作。

彼得·K·奥斯丁( Peter·K·Austin 2010) 则指出,对语档语言学的理解,还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仅有语料的收集,未对语料数据进行整理,则不属于语档语言学的范畴。其次,语档语言学不是语言描写和技术的叠加。 20 世纪早期的一些学者认为,语档语言学是指语言的描写加之技术的运用,如数字音频和视频技术。 这样的观念无法解释语档语言学与描述语言学的区别,显然是不准确的。 再者,语档语言学不仅限于濒危语言的记录。 语档语言学的原则和实践可运用于所有语言,虽然这一学科主要是为解决濒危语言问题提出的,但从根本上说,它并不仅限于濒危语言,非濒危语言也同样适用。 最后,语档语言学的发展并不是一时的狂热,而是呈现阶段性的发展。 语档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其发展不是在语言学内短期的越轨,而是一个学科区域内的范式转变。我国学者黄成龙、李云兵等人认为:“ 纪录语言学是对一种语言多用途的纪录和语言资料的永久性保存, 其服务对象范围很广,不仅是语言学学者,而且包括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音乐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都可以从纪录语言学中获得有益的、可视的、真实的材料,为当地社区或族群关系研究等提供十分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2]262暨南大学范俊军指出:“ 语档语言学是专门研究濒危语言包括方言记录和保存的方法、手段和基本原理的一门交叉学科。 ”[3]47

笔者认为,语档语言学旨在为语言社区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记录、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一系理论依据和方法,其核心是构建语档,对原始语料进行长期保存。 不难看出, 语档语言学追求的是对语言本身的客观记录,具有原始记录性,且记录的内容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属于档案学研究的范畴。

二、语档语言学的研究任务

尼古拉斯·希默尔曼( 1998) 初次阐述语档语言学的概念时指出,语档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连同语言使用者的元语言知识一起,记录整个语言社区的语言实践和习俗。 这就包括了系统的收集、同步标音、翻译和分析各式各样的在其相应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样本。通过档案式保存旨在语言资源能提供给更广泛的潜在用户使用,这些用户不仅仅指语言学家,还包括了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语言社区成员和那些往往接触不到第一手资料的需求者。 显然,这样的记录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考虑的。

可见, 语档语言学的研究任务取决于其研究的对象,及其社会需要。 从语档语言学的概念不难看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社区的语言实践活动,尤其是以濒临消亡的语言为研究的主体。 因此,笔者认为语档语言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在总结语言文献记录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的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揭示语言记录工作的运动规律,提出符合其要求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三、语档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语档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语档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归档前的语料采集、记录、整理等问题。 语档语言学的核心任务是为某一种指定的语言构建语料库,因而对语料的采集、整理、分析等环节则直接影响着语料的质与量。如何借助相应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析,也无疑属于了语档语言学研究的内容。 如:与语言族群的合作、语料采录的伦理问题、语料采录的技术手段和标准、语料分析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元数据的问题、语料采录的工作规范等。

2.语料资源的建档和长期保存。 从语档语言学的概念不难看出,对语料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档案式保护是语档语言学的本质要求。 具体研究的内容包括:语料归档处理的标准和规范、濒危语言数字档案馆的构建、数字化语档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 以及语档资源管理和存取的权限、责任等问题。

3.语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档语言学的宗旨是为语言社区和相关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语档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则理应成为语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语档资源的公开、语档资源的知识产权、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语档资源的整合、语言产品的开发等。

四、语档语言学的意义

据统计,当今尚存的7000 中语言中50- 90%到本世纪末将不再被传递给后代或被他人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档语言学蓬勃发展了近20 年, 笔者认为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1.语档语言学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为少数民资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 其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和我国国务院公布的《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的两个重要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作了充分的阐述,其中就指出濒危语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档语言学为全面、客观地记录濒危语言提供了一系列方法,为语言的复兴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顺应了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2.为语言消亡以后学习和恢复语言提供必需的全部信息,为其他潜在的可能用途提供语言资源,以满足语言族群保持语言或将来恢复语言的愿望,和社会公众对语言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3.语档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需要语言学知识支撑并服务于语言相关领域的档案学问题。 抢救和保护濒危语言仅仅从语言学或档案学的视角是很难解决的,而语档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弥补了这一空缺。 开展语档语言学研究,有利于拓展濒危语言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深化语言学界和档案学界对濒危语言和濒危语档工作的认识,在跨学科领域形成一个研究、开发、利用的合作机制。

4.为相关研究提供生动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语档记录形式一般以录音、录像为主,形成的语档资源多为声像档案资源。 同纸质档案相比,它更直观、生动、形象,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包括语言本身,还涉及民族文化、历史、宗教、习俗、音乐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锦芳.濒危语言的调查记录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2]黄成龙,李云兵,王峰.记录语言学:一门新兴交叉学科[J].语言科学,2011(3).

[3]范俊军,张帆.面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语档语言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档案语言学 篇2

党政机关需准备资料

(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法制办、财政局、档案局、地税局、法院、公安局、国税局、检察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文明办、渊泉镇、质量监督局、文体局、卫生局、商务局、旅游局、交通局、建设局、工商局)

党政机关共8个指标,装5个盒子

第1个盒子(指标1 机关推广普通话要求明确,制度健全,有检查落实措施;指标2 普通话成为党政机关主要工作用语)

1.说明本机关有公务员说普通话的有关制度、要求的相关资料,具体内容请用笔勾画出来。

2.说明本机关有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3.说明本机关对推普工作有检查和整改措施的相关资料,三年来具体检查工作的检查记录和改进措施等原始资料。

第2个盒子(指标3 按有关文件要求对在职公务员进行培训,应培训人员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

1.说明对本机关公务员普通话进行培训的相关资料,把涉及培训内容的话语勾画出来。

2.有对公务员进行普通话培训的规划。比如:文件通知几批第几期。

3.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统一规划,对应培训人员的培训率达到80%。说明本机关有对公务员进行普通话测试培训的规划和统计资料,如:通知、签到册、培训率、普通话等级证书复印件等。

4.公务员应测试人员的80%参加了测试。普通话证书复印件,测试率(自设表)、人员名单等。

5.本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普通话测试并达标。把第4条中的表册复印,把领导勾画标明。

第3个盒子(指标4 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公务员的一项条件和考核公务员的一项内容)

1.人事部门规定把普通话合格作为公务员录用的参考条件。装人事局的文件复印件,要把其中的内容画出来。

2.各机关考核公务员时把普通话合格作为一项内容。考核资料中有相关资料请用笔勾画出来。

第4个盒子(指标5 各机关对用字规范化要求明确,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对本机关用字规范提出要求。说明本机关有公务员使用

规范汉字的有关制度、要求的相关资料,具体内容请用笔勾画出来。

2.有领导负责本机关用字规范化工作。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把复印件装入。

3.有检查和改进措施。可与普通话用同一个材料{把第二个盒子(3)的材料复印装入。}

第5个盒子(指标6 公文、印章及其他材料用字规范)

1.公文用字规范。三年半(2009~2012上半年,以下同)中任一年的5份文件,连续文号的。

2.印章用字规范。单位所有的印章盖在一张纸上,装入盒子。

3.其他材料用字规范。评估团会检查随时遇到的各种材料,如讲话稿,走廊、室内墙面上的资料等,尤其是汇报材料,每个评估团成员人手一份,要特别注意。

指标7 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电子屏幕、印刷体的标语(牌)等用字规范(实地查看)

指标8宣传栏、公告栏等用字规范(实地查看)

学校需准备资料

(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榆林中学、一小、二小、三小、一幼、二幼、三幼)

学校共14个指标,装8个资料盒

第1个盒子(指标1 主管部门将普及普通话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教育督导、评估检查的内容,措施到位,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将普通话纳入教育教学要求。装入教育局的文件,把相关内容勾画出来。

2.在进行教育督导、评估检查时,把普及普通话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在进行其中任一项工作时把普及普通话作为一项工作内容。包括学校和教育局检查、评估中涉及普通话内容的资料,如表册、文件、记录等等。

第2个盒子(指标2 各级各类学校将普及普通话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要求明确,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有普及普通话的要求。找来一个资料,诸如制度等就可,但要把相关具体内容勾画出来。

2.有领导分管,有部门、人员负责。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材料。

3.有检查、改进措施。学校有普及普通话检查改进措施的

相关资料,如:听课、教案检查等,只要证明做过即可。

指标3 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实地检查)指标4 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园语言。(实地检查)

第3个盒子(指标5 对在职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在职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

1.在职教师80%参加过培训。说明学校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及达标的资料:通知、签到册、培训率(含人员名单)等。

2.在职教师80%参加过测试。说明学校对教师进行普通话测试及达标的资料,如:通知、签到册、培训率、普通话等级证书复印件等。

3.在职教师80%以上达到规定等级。普通话证书复印件,自设统计表,要将语文与非语文教师分开,具体核算。

第4个盒子(指标6 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和录用教师的一项条件)

1.列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并已实施。说明本校将普通话列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的规定及达标的相关资料,如制度、实施方案、记录等。

2.作为录用教师的资格要求并已实施。装入教育局的相关文件或本校对新教师的相关要求,另外新进教师的名单、他们的普通话证书复印件,要分逐一表明。

指标7 小学、中等学校及普通高校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

通话。(实地检查)

第5个盒子(指标8 主管部门把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教育督导、评估检查的内容,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主管部门把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装入教育局的文件,把相关内容勾画出来。

2.在进行教育督导、评估检查时,把用字规范化作为一项内容;在进行其中任一项工作时把用字规范化作为一项工作内容。

第6个盒子(指标9 各级各类学校将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要求明确,制度健全,严格管理)

1.有用字规范化的要求。找来一个资料,诸如制度等就可,但要把相关具体内容勾画出来。

2.有领导分管,有部门、人员负责。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材料。

3.有检查和改进措施。学校有用字规范化检查改进措施的相关资料,如:听课、教案检查等,只要证明做过即可。

指标10 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标语(牌)用字符合要求。(实地检查)

第7个盒子(指标11 公文、校刊(报)、讲义、试卷及其他文字材料用字规范)

1.公文、校刊(报)、讲义用字规范。说明本校公文、校刊

(校报)、教案(讲义)、试卷用字规范的相关材料,如:顺号文件5份、校报2期(县一中就有校报)、教案5份。

2.试卷及其他文字材料用字规范。试卷10份,新卷或已答的卷都可,但必须是学校自己印刷的。

指标12 板报、宣传栏、公告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实地检查)

第8个盒子(指标13 教师板书及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符合要求)

1.板书用字符合要求。评估团成员主要通过经过或立足在教室门口听、看教师是否使用普通话授课,板书是否规范等。

2.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符合要求。装入10本作业本,其中5本作文本,5本其他学科的。此项幼儿园不查。

指标14 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规范字。(实地抽查)

媒体需准备资料

(广播电影电视局)

媒体共13指标,装4个资料盒

第1个盒子(指标1 主管部门和电台、电视台将普及普通话纳入行业管理内容,要求明确,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有本系统、本单位普及普通话的要求将相关资料装入,并将具体内容画出。

2.电台、电视台建立普及普通话工作责任制,将相关资料装入,并将具体内容画出。

3.电台、电视台对播音、主持用语有检查和改进措施。有上级主管部门与本单位的检查记录、通报、改进措施等相关资料。

指标2 电台、电视台自办节目(戏曲、曲艺和省政府特批使用方言播出的节目除外)以普通话为播出用语。(现场抽查节目)

第2个盒子(指标3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并做到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

1.要求全部参加测试,有测试达标率统计表、所有人员名单等。

2.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规定等级,要所有人员的普通话证书

复印件。

3.有等级上岗制度的相关文件、制度、工作记录,如检查记录(报告上级和本单位的)。

以下5个指标属于出版业,有资料就装入盒子,没有则不装 指标4 主管部门和出版单位把用字规范化纳入常规管理,制度健全,要求严格。

指标5 编辑、记者、校对及计算机录入人员具有正确运用规范字的能力,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指标6 印刷体报头(名)、刊名用字、封皮用字、报刊标题、栏目名称用字符合要求。

指标7 内文用字规范。指标8 广告用字符合规定。

第3个盒子(指标9 主管部门和电视台、电影电视制作单位把用字规范化纳入常规管理,制度健全,要求严格)

1.主管部门把用字规范化作为影视节目质量要求的一项内容,将相关文件装入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

2.电视台、电影电视制作单位建立用字规范化管理责任制,装入本单位的相关资料,如制度、责任书以及检查、整改措施等。

第4个盒子(指标10 影视编辑、中文字幕机操作人员具有正确运用规范字的能力,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上述人员80%参加过主管部门或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的有关汉字规范化知识培训,将培训证书、培训通知、统计表等装入,没有则不用装入,千万不要造假。

指标11 印刷体厂名、台名、制作单位名称和栏目名称、片名用字符合要求。(实地检查)

指标12 字幕用字规范。(实地检查)指标13 广告用字符合规定。(实地检查)

公共服务行业需准备资料

(电信局、工商银行、火车站、建设银行、联通、农发行、农业银行、信合、平安人寿、人保财险、人民银行、人寿保险、人寿财险、移动、邮政局)

公共服务行业8个指标,3个资料盒

第1个盒子(指标1 各主管部门对本行业使用普通话有明确要求,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1.商业、邮政、电信、文化、交通、铁路、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推普工作有要求,对口装入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

2.上述部门对本行业推普工作有检查和改进措施,对口装入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如:检查记录、照片,但要附注说明、改进措施等。

指标2 各行业所属单位以普通话为主要服务用语(实地抽查)

第2个盒子(指标3 特定岗位人员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

1.上述人员80%参加过培训,有培训制度、普通话证书复印

件、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率统计表等。

2.上述人员经测试80%达到规定等级,有测试人员名单、测试达标统计表等,具体等级要注明。

第3个盒子(指标4 各行业对用字规范化有明确要求,制度健全,工作落实)

1.商业、邮政、电信、文化、交通、铁路、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行业主管部门对用字规范化有明确要求,对口装入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2.上述部门把用字规范化纳入常规管理,有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装入纳入常规管理的相关文件、制度以及本单位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

指标5 名称牌、招牌、广告制作业从业人员具有正确运用规范字的能力,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有就装,没有就不装)

名称牌、招牌、广告制作业从业人员参加过主管部门或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的有关汉字规范化知识培训的相关资料。

指标6 名称牌、招牌用字符合要求,其中的汉语拼音、外文部分书写正确。(实地检查)

指标7 街巷牌、公共交通站名牌、公共设施标志牌、交通指示牌用字符合标准。(实地检查)

档案语言学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归档原则;档案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并成为推进我国繁荣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1]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在语言文学类非遗资源归属与保护上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特别是以方言为主体的濒危语言、以口头传说、故事、谚语、歌谣、民歌等为载体的民间文学,以及以特色语言、习俗为主体的传统曲艺、戏剧,都是亟需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内容。立足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的特点及价值,就其归档及开发利用展开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特点及价值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态的口头性,表现在地方戏曲、民间文学、曲艺、民歌、语言文字习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坠子、豫剧、各地方言中的谚语、歌谣、神话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深刻的“广泛性”。如河南的豫剧,其独特的旋律与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类方言语音、词汇的广泛运用,唱词、念白等多具有口头表达性,使其在文艺表现上更具地方特色。

从河南省第一批非遗文化名录来看,涉及语言文学类的就有18项。如虞城县花木兰传说、汝南县梁祝传说、泌阳县盘古神话、武陟县、西平县、汝南县、平舆县等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还有辉县市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卫辉市关于柳毅的传说,济源市关于邵原创世的神话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除此之外,南阳市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灵宝市关于皇帝的传说、长葛市关于葛天氏的传说、濮阳县关于帝舜的传说等等,这些民间文化不仅对现代人民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也蕴涵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审美等领域,体现了民族精神。在语言文化类非遗文化中,方言占据重要地位。如豫剧、河南坠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础上。

2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确认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丰富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从以方言为特征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文化形式进行多方面记录和归类管理,以便于继承和创新。总的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归档概念不清晰,范围不明确。在实际传承与保护中,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的正确理解,未能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确归档范围。[2]

2.2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遗文化档案的收集、归类、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规范,工作机制被动,与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协同机制欠缺。

2.3 缺乏规范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评定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纳入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前提。尽管当前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非遗文化档案保护政策,但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还未全面执行,特别是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4 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重视不足。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档案管理,未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也未能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使得归档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2.5 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安全性较低。河南省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保持条件较差,以铁皮柜为主,缺乏防火、防盗、防霉、防水、防虫等,有些地方的非遗文化资源仅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有的缺乏备份,电子档案一旦丢失,其损失难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滞后,缺乏专业性。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其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相对滞后。如何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多样化管理,如何推进非遗文化

资源数字化宣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提升非遗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3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原则

针对学术界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讨论来看,王云庆提出“做好非遗文化档案管理,应从建档上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以分级保护、优化利用为基本原则”;[3]孙展红提出“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应‘依项建档、分级建档和抢救性建档”。[4]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实际,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3.1 统一领导。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政府要发挥自身协调作用,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如针对当前重复建档、档案工作评定标准不一致,缺乏统一领导机制等问题进行专门协同解决。

3.2 分级管理。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采用全部移交给档案机构进行保管并不现实,一方面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现有档案机构人力、物力条件有关。因此,从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归档上,对于濒危资源要归口于档案机构,对于衍生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应根据分级制度进行归档管理。

3.3 依项建档。对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在保护与档案管理上,应该根据“项目”划分,进行归口管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出两类划分,一类是民间传统文化,如语言、音乐、文学、游戏、礼仪、神话、建筑艺术等民间文化形式;二类是基于“文化空间”的各类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等。[5]要根据各项目独立设置,明确档号,科学编制。

3.4 真实完整。坚持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保证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价值的重要原则。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归类管理中,确保非遗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

4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流程

4.1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收集。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来看,在档案收集上应该拓宽途径。一是开展档案征集。由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来源广泛,对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要从征集公告、田野调查中主动收集;二是做好档案接收。特别是协调好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与非遗文化档案馆的对接,完善非遗文化档案保护与保存体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别是对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要从考证、挖掘、整合中发现,加强保护;四是接受捐赠。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归属关系上,尊重个人意愿专藏妥善保管,并对捐赠者奖励;五是有偿购买。通过平等协商,从非遗文化所有者手中计价收购并存档保护,对于重要的非遗文化档案,要科学鉴定,保障档案的价值。

4.2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整理。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要从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中,对收集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提升档案材料的系统性、条理性,为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如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档案管理中,注重档案形成时间、档案形式、档案内容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民间文学、传说、故事、谚语等形式进行归档整理。

4.3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鉴定。根据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特点,从鉴定方法、标准、原则等方面,确定其价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种类繁多,对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况,要进行科学化、专业化鉴定,为做好档案管理把好关。针对不同载体档案的特点,从保管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科学管理。

4.4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目标来看,一方面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实现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非遗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如对某些戏剧文化进行汇编和展示,供相关院校及科研机构查证研究。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归档管理后,从对文学艺术档案原件等档案史料中,为社会及文艺工作提供参考,还可以从传统非遗文化遗产档案的加工编写中,撰写语言文学艺术著作,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系2016年平顶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立阳.“传统”之合法性的构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42~45.

[2]詹娜.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存困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74~77.

[3]王云庆,王宁.近十年来大学生诚信档案研究评述及展望[J].北京档案.2016(02):67~69.

[4]孙展红.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相关问题及实现途径[J]. 黑龙江档案. 2011(01):27~31.

[5]韩宇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事理、学理、哲理思考[J].中州学刊.2012(02):31~33.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来稿日期:2016-08-16)

[1]刘志国.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述评[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1).

[2]周晓东,席倩莹.隐性知识重用性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2014(6).

[3]钱秀萍.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4]张庆来,苏云.基于SECI模型的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8).

档案管理工作中语言技巧的运用 篇4

一、档案收集工作中语言技巧的运用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是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 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 把分散在各机关、个人手中有价值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有关机关档案室和各级档案馆, 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它是保证档案齐全完整的关键环节。针对档案接收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归档单位或个人不愿移交、移交不全、拖延移交等问题, 档案管理人员在语言运用上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 用肯定的语言, 引起归档单位足够重视

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实施使档案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也使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收集工作时理直气壮, 言之有据。在收集档案时语言表达要言辞肯定, 准确无误, 毫不含糊。哪些资料必须归档, 哪些不归档, 何时归档, 归档的截止日期, 要让归档单位清楚明白并重视起来, 从而保证档案收集的及时完整。

(二) 以人性化的语言, 取得归档单位积极配合

进行档案收集时, 如果一味强调法规条款, 语气生硬, 容易使档案的形成单位产生抵触情绪, 势必影响收集效果。要从归档部门的利益出发, 用人性化的语言做通他们的工作。如, 有的部门不愿意移交或者只肯移交一部分资料, 认为放在自己部门使用方便, 就这一情况可以做如下解释:首先, 档案留在本部门, 一旦丢失要负很大责任, 在档案库房保存会更安全;其次, 其他部门来查找利用档案时, 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而档案部门有专人负责提供利用;最后, 如果觉得自己利用不便, 可以保留复印件, 需要原件时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移交目录到档案室很快找到。

富于人性化的语言, 不但能促使机关档案形成部门乐观积极地配合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收集工作, 而且在档案征集时则更为重要。征集的档案通常都流散在社会上或个人手中, 需要同各种各样的征集对象打交道, 不仅要注意政策、法规, 更要掌握语言技巧, 学会用人性化的语言宣传国家政策, 以情感人。如, 告诉档案持有者, 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 其所有权不变;捐赠、交献历史档案原件, 档案馆会赠送其复制件和纪念品, 还会予以必要的物质报酬和一定的荣誉, 甚至有偿购买;移交、捐赠、寄存档案后, 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 而且档案馆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尊重他们提出的限制利用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取得他们的支持, 顺利完成档案征集工作, 丰富馆藏。

二、档案指导工作中语言技巧的运用

档案指导工作是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保证案卷质量的关键环节, 对推动档案事业向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档案管理部门在以往的指导中存在着服务不深入, 不到位的现象。解决的办法, 除了讲究态度和方法, 加强业务的熟练程度, 更应力求在语言表达上做到通俗、准确、细致, 使被指导者领会得清楚明白, 整理案卷时得心应手, 从而提高归档案卷的质量, 起到最佳的业务指导效果。

(一) 通俗

指导时尽量回避专业性过强的术语, 必须使用时, 要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说明。比如, 高校实体分类法管理下的档号“2009-DQ11-01”其中2009为归档年度, DQ为党群行政类档案的分类号, 是党群和行政这两个词拼音第一个字母D和Q的组合, 01为案卷的流水号。再如, 全宗号的问题。有的机构名称有变化, 但其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未发生变化, 其档案仍接续原来的全宗, 全宗号继续使用;有的甲乙两个单位合署办公, 构成联合全宗, 其中甲单位的档案由乙单位代管或向档案馆移交, 则甲单位档案接续在乙单位全宗后。

(二) 准确

对于归档部门疑惑的问题, 回答要准确有据, 使人信服。比如“一份文件同时涉及基建和财务两方面内容, 应归在哪一类里”。首先要以内容的侧重点为主要依据, 如果还是难以确定, 可以参考文件的拟稿单位;再如“上级来文的保管期限, 哪种情况划为永久, 哪种情况划为长期”。只看与本单位的关系, 密切相关的就作永久保存。

(三) 细致

对于档案整理中细节问题要解释到位。如, 页和张的区别, 标注页码时空白页、正反页的编写及标注位置, 卷内目录中书写的字体、格式, 必须一一讲解清楚, 这样移交档案的合格率才能提高。

三、档案利用工作中语言技巧的运用

开发利用档案, 使档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社会稳定服务是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之一, 也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需要, 更是档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档案管理人员同利用者之间的接触首先是语言的接触, 要想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就必须运用好语言工具做好和档案利用者的沟通工作, 它直接影响档案部门的服务形象, 体现档案人员的素质, 更关乎档案利用效果。在档案利用中对语言运用的要求是:

(一) 文明

档案人员在利用工作中要把礼节性的文明用语常挂嘴边。如, 见面询问要说“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 忌用“哎, 你有什么事?”;没查到利用者需要的档案要说“很遗憾, 没有您要找的档案。”, 忌用“你要的东西查不到!”。只有文明热忱的语言, 才能赢得利用者的信任与尊重, 为管理者和利用者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二) 耐心

与利用者之间的交流要不厌其烦, 对于个别利用者提出的难以达到的要求, 要委婉耐心地解释。如, 有些档案利用需要提供有效证件方可查询, 而利用者认为跑了很远的路, 却不能办理, 是不近人情。解释时, 不要简单的搬出规章制度, 要引导利用者换位思考。“如果把你们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不明身份的人, 也是不公平的, 这是对档案信息持有者利益的保护”。耐心合理的话语, 总会求得利用者的理解和支持。

(三) 善用肢体语言配合口头语言

肢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 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实现沟通目的的无声语言, 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无声表现。在档案利用环节, 档案管理人员与利用者之间接触距离较近, 善于运用庄重、得体、协调的肢体语言, 不仅能体现档案管理人员的内在修养, 使档案利用者得到人格的尊重, 还为档案管理人员与利用者之间沟通并融洽感情及争取利用者的理解、配合、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如, 在接待利用者打招呼的同时起身相迎相送, 微笑着递上一杯水。尤其是利用者遇到困难的时候, 一个安慰的眼神, 会让人倍感亲切, 留下友善的良好印象。档案人员要学会并善于使用肢体语言配合口头语言的表达, 提高自身素质, 维护档案服务窗口形象。

总之, 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体会并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艺术。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在档案的收集、指导、利用工作中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 既便于档案管理部门同归档单位和档案利用者之间沟通关系, 有效地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和规范系统, 更有利树立档案部门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

上一篇:高职语文口语教学论文下一篇:银行信贷资产转让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