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2024-10-03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共8篇)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篇1

河北省工商联民营企业 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以人为本 强化内功 沉着应对危机 打造文化畅达

——承德市河北畅达集团有限公司

在巍巍燕山的北部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就是被誉为紫塞明珠的“承德”,河北畅达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

集团始建于2002年,创始人即现任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贵玉,当年用借来的10万元创业,历经不到8年的发展,目前有9个子公司,注册资金1.33亿元,资产总额5.4亿元,有员工1200名,经营范围涉及矿业、油松花粉系列营养保健品开发利用、印刷器材、信用担保、文化艺术、运输、餐饮、旅游等,成为以矿业为依托、以油松花粉营养保健系列产品为龙头、多元支撑的民营企业集团。特别是自2008年9月以来,在许多企业经济下滑,不得不停产或倒闭的情况下,畅达集团2008年缴纳税金5587万元,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员工年收入比上年平均增长8.7个百分点;2009年1—5月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仍保持在本地民营企业的领先位置。

是什么使畅达集团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并跻身于同行业的佼佼者?是什么使畅达集团临危不乱,绝处逢生,保持运转?是强势的企业文化下形成的规范管理成就了畅达的辉煌。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经营机制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经营行为,是畅达集团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

首先,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动员大会、标语、宣传展板、演讲比赛、形势报告会、出刊《畅达简报》、编辑《知识百问》、召开“应对危机、科学发展”恳谈会、设立建议箱等载体,使员工清醒的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客观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本企业的冲击和影响,树立员工应对危机的信心,提高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的能力,为迎接挑战、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畅达集团从家族企业起步,几年来,逐步打破旧的管理模式,走出制约发展的管理瓶颈,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所以,在企业经营受到严峻挑战时刻,集团仍然把人才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社会高薪招聘企管、科研、技术等人才,一视同仁,倡导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营造和谐的选人用人环境,积极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留住骨干人才,使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面对危机,暴露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先后制定了各岗岗位责任制度、重要部门和岗位的管理制度、生产各环节的操作流程等80余项。在企业经营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集团及其子公司分别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三个认证。

四是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多种竞赛、评优、创建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发展新党员,已有11名同志加入党组织,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党总支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调整发展思路和战略,沉着应对经济危机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畅达集团矿业系统也没能独善其身,因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受阻,企业 经营经历着严重挑战。然而,畅达人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沉着应对,正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贵玉所说:“在危机面前,更是打造、升华企业文化的有利时机,要依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磨炼员工的素质,提升企业战胜危机、突破困境的应变能力。”畅达集团坚持沉下心来,寻找自己的应对之策,在“危”与“机”面前昂首向前,以坚定的应变能力超越自我,渡过寒冬。

首先集团高层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究,做出了创新管理模式,调整产业布局,突出盈利增长点,保运转、不裁员、保工资的决策,同时在生产管理、原料采购、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与调整,使之更贴近运营与市场实际。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降低成本,重新审视查找以前被忽视了的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削减不必要开支。集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挖潜增效具体措施,引导各分公司、部门紧密联系实际,牢牢抓住成本管理这个“牛鼻子”,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压缩办公费、招待费、小车管理费,倡议员工以大局为重,从节约一分钱做起,千方百计把成本降到最低。各子公司成本管理由原来月清月结变为日清日结,随时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矿业公司通过提高球磨机台效和设备作业率等措施保产量、降成本,成本核算工作登上新台阶。

另外,注重开拓市场,加大销售力度。修订完善营销管理办法,提高绩效工资含量,实行目标责任制,调动营销人员销售积极性。

三、以人为本,稳定队伍,和谐发展

走进河北畅达集团“创造最佳业绩,快乐实现自我”的红色大字便会映入眼帘。员工们服装整洁、精明干练,一张张写满镇 静、专注神情的笑脸,让人看不到经济危机的阴影,而是焕发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振奋,体现出一种不同反响的精气神,感受到畅达所特有的文化氛围。

第一,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畅达高层清醒的认识到,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员工是财富而不是包袱,企业更应该视员工如亲人,从各个方面给予关心关怀,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摆脱困境,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畅达集团把保生产、保运转、保就业作为第一要务。虽然目前集团矿业生产处于亏损经营,但是畅达人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有优惠的政策支持,有企业自身的挖潜增效,一定会冲破“黑暗”,度过危机。为此,集团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始终不忘顾全大局,宁可亏损也要保运转、保就业,认真履行“共同约定”。为了妥善安置矿业富余人员,组织员工进行综合素质、营销知识培训。目前,80%的员工仍在原岗位工作,20%的员工由集团在子公司之间调整转岗就业,并全额为员工缴纳各种劳动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工资,逢传统节日为员工发放福利物品。员工说:在畅达集团工作着舒心,生活着放心。

第二,加强培训,提升素质。优秀的员工需要优秀的团队锻造,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凝聚。经济危机之时,更需要高水平的员工。“创建学习型畅达,培养知识型员工”是畅达集团的文化经营理念。为此,加大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狠练内功,锻炼团队,提升能力,厚积而薄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加强培训的硬件建设,购置学习资料及图书1000多套,印制学习教材2000余本,聘教授到集团讲学,系统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及应对措施。同时,选派中高层管理者到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进修学习,了解当前国际动态,更好的为企业发展献计献 策。利用集团建立的清华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员工收看学习,实施了员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尽管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畅达的员工从未感到恐慌,因为他们精神是富有的,并对畅达充满坚定信心。2008年以来,集团举办各种培训班8期,培训1000余人次,派到外地培训深造12人次,有50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集团被劳动局、总工会、企协评为“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第三,寓教于乐,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开展专题演讲比赛、劳动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文化活动与企业发展相互融合,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职工之家”,包括员工活动室、培训室、荣誉室、棋牌室、图书室、健身房、篮球场和多功能厅等,提升了全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团每年都定期组织员工到全国各地旅游,使员工既开阔视野,又增强了团队精神。

四、真情奉献爱心 责任重如泰山

“发展思源,回报社会”是畅达集团的又一文化理念。几年来累计向社会慈善及公益事业捐款1200多万元。其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捐款捐物150多万元。

一是依法经营,诚信纳税。多年来,集团坚持按期缴纳全部税款,即使在企业资金出现紧张时,仍然及时缴纳税款,这已成为企业一条不容置疑的规矩。仅2005年以来,缴纳各种税金1.5亿元,被评为A级纳税单位。

二是解决劳动就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利用矿业、营养品等各个产业安排700多农民剩余劳力,每年通过油松花粉项目带动4万多农户增收脱贫。2009年被团省委、市委、县政府确定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已有10名青年进入畅达见习上岗,而且享受畅达正式员工同等待遇。三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新农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团市县委等部门举办“畅达杯”首届农民艺术节、新农村电视知识竞赛、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等;出资铺路架桥、修建公园、公厕,安装路灯;集团还选定两个贫困村作为扶贫点,帮助他们修建公路、建小学和村部;经常都到企业周边村镇和扶贫点开展“送温暖”活动,送去米、面、油、现金,到生病的孤寡老人家问寒问暖、排忧解难。

四是扶贫济困,资助弱势群体。集团多次为市、县、村小学捐资助教,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还在承德县两所中学设立了“王贵玉教学奖励基金”。在团市委“希望工程”设立畅达基金,2008年以来通过畅达基金捐款70万元,救助24例。

五是爱心奉献,情系灾区。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在山东公出的王贵玉立即决定为灾区捐款50万元,并于当日将这笔善款汇往中国红十字总会,委托他们将款项转往灾区。随后集团组织了所属9个公司募捐动员大会,自发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志愿者队伍,组织员工加班加点为抗震救灾官兵及志愿者生产了价值100多万元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的“畅达”油松花粉营养保健品,通过市民政部门发往灾区。集团及员工先后捐款捐物170余万元。董事长王贵玉还经常与四川灾区儿童联系沟通,送去关怀和问候。

这就是畅达集团的企业文化,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实现了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二00九年六月十六日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篇2

何鲁丽在开幕式上致辞, 她说, 此次峰会的召开, 适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回顾与总结新中国企业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梳理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为了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即将迈上亲手描绘“十二五”美好蓝图的新征程, 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此次大会, 能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动中国企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李守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黄中平分别致辞。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就会议的主题作了深入阐述。他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解决“民富”问题是当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提出“十二五”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 第一次把消费拉动放在了第一位, 这实质上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富。解决“民富”问题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思考如何将“民富”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会后, 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和“民富”理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500余名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开滦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航工业集团领导参加了“艰难辉煌—新中国创业发展期企业精神培育与实践”的专题研讨;国家电网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恒源祥集团领导参加了“基因再造—传统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的专题研讨;海尔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参加了“走向世界—新中国改革开放期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论坛;ABB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康明斯集团全球副总裁和商务部专家参加了“他山之石—国外企业精神内涵与实践”的专题论坛。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家的人文修养”的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作了大会总结。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2010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并作了要点说明;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篇3

了解文化差异,创造文化交流的氛围

中国企业与组织首先要充分认知中国的文化精神和内涵。例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知天、知人、知己之道,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如中国文化关注天人关系,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主张天人合一、和谐,人要遵循自然法则,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提倡“仁”、“义”的精神,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与人为善,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不仅要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也要了解西方和东方的风土人情、文化魅力。在跨国文化交流中,中国企业应具有世界眼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0多个,人口40多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在,宗教信仰繁多,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不同、观念不同、信仰不同,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中国人应该了解和掌握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外名胜古迹、哲学宗教、音乐绘画、社交礼仪等,这样才能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之桥梁,学习先进文化之先行者,推介中国文化之志愿者。

30多年来,我国企业与欧美国家交往较多,融合度高,管理文化比较也更充分。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作为世界两大文化阵营虽然过于简单,但从实践和管理的角度看,分析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在“一带一路”经济共建中给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系。

但是,文化差异在“一带一路”范围内更加复杂,即便在中华文明圈内,中国与新加坡、日本、韩国也不尽相同。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司法等各方面的内涵,其中文化的差异是关键因素之一。要进行跨国文化交流,首先就要对国外文化进行详细的研究。开展跨国文化交流的实证研究和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文化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值得国际化企业与组织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当今世界,2/3以上并购后的企业未能实现所期望的商业价值,2/3以上的并购企业失败源于并购后整合过程的文化冲突,并购后两家企业最难整合的是企业文化的整合。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条件进行跨国投资的大公司已经开始重视对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但对国外文化的研究却相对缺乏。

以人文精神焕发创新活力

加快与沿线国家文化沟通

“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是对“一带一路”的要求,我国企业积极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个通道的建设,其中的“民心相通”更是责无旁贷。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人文精神是特色之一,而较少宗教、民族色彩。“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是以人文精神加强加快与合作国之间的深入沟通与相互了解。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学识修养、人际交往、情感态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期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重功利、轻价值、重理性、轻人性的世俗态度,这是导致一些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从微观层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提高企业与组织成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以包容、平等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企业员工和民众进行文化交流。同时,跨文化国际合作和交往中,企业与组织应对外来文化具有批判意识、鉴别能力,以及解读各种文化差异性的观念、符号和象征的能力,才能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文化精髓,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这就要求企业与组织成员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立的人文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正在发生质变: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引进文化到推动文化走出去,从弱势走向强势,从世界文化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历史上,中华文化几度领先于世界,如今又迎来文化复兴的巨大机遇,企业与组织在此洪流中责无旁贷。

找准“保持自我”与“适应他人”

之间的平衡点

管理人员在国外的文化环境中既要注意“适应他人”,也要“保持自我”,关键是找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适应他人”是真正理解、尊重东道国的文化;“保持自我”是坚信本国优秀文化的特色魅力与影响力,并把它变为自己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要把中西方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多元企业文化。

跨国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对人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体系的开发利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的经理人,同时要实行开放的用人体系,尽量依靠当地人和意见领袖,借助他们的优势发展企业与组织的事业。

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做好跨国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在这些方面和国外有不小的差距。可以通过跨国文化研究并进行跨国文化培训,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提高管理人才跨文化能力。成功的国际业务人员要具备相关性格特征、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等素质。如何评估国际人才并据此派出海外工作人员是跨国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企业一开始就选拔合适的人才从事国际业务,将大大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发的成功率,大幅度减少国际人才培训经费和节省时间与精力投入。

充分利用经贸与文化交流平台

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跨国文化沟通是国际化企业与组织生存的重要前提,解决跨国文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便是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实施跨国文化沟通的途径之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主导或引导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参与,促进相互了解。

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利用的文化交流平台主要有:中国与沿线国家如伊朗、埃及等国互办的“文化年”“2015中国巴基斯坦友好交流年”等;经贸与文化贸易展会平台有“西洽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之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会”“广东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

企业文化交流材料 篇4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B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福银高速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是“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福州至银川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西省筹资建设的第一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跨长江高速公路桥梁。其技术含量高、质量标准高、环保要求高。

由桥梁公司承建的大桥北引桥部分,线路全长为2.205Km,位于和江西省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境内,途经陶圩和圩坝两个村庄、五大鱼塘及一条乡村公路,地理位臵复杂,既要跨105国道,还要跨长江黄广大堤施工,拆迁及现场施工协调难度大; 而且我B3合同段既在江西的南大门,又是湖北的北窗口。是一个真正的形象工程,干好本项目,建设好本项目的企业文化直接关系到公司,乃至一局的信誉与发展。

面对重重的困难和挑战,九江项目部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紧密围绕“高起点、严要求,又好又快建设九江大桥”的建设目标,结合项目实际,着力打造项目特色文化,以文化引领,以精神带动,以管理控制,灵活措施,团结合作,披荆斩棘,很快掀起了施工生产的攻坚战,确保了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项目开工至今,安全、质量、环保工作受控,其他工作进展良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江西省交通厅领导多次来工地检查指导,并对项目部所作出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他相邻标段兄弟单位来工地参观钢筋加工场,也是对项目工作的一种认可;项目部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工厂化作业、精细化操作、责任化考核”的要求,使工地工厂化、作业规范化,在业主全线评比中,项目临建工作评比荣获单项第一的好成绩,8月份全线劳动竞赛考核评比第一名,8月份综合治理及农民工管理工作评比第一名。这些成绩,使“中铁一局”这个品牌得到业主和监理共同认可,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员工们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

回顾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全面加强项目文化建设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创项目文化建设新局面。

优秀的项目文化可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良好形象,是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九江项目部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提升项目管理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项目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项目党支部书记为项目文化建设的总负责人,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一方面结合项目实际,制定项目文化为主题的项目精神、项目宗旨、项目经营理念、服务守则、质量方针、人才观等文化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

争优”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培育员工昂扬向上、务实进取的项目文化理念,不断把项目文化建设融入到项目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二)全面推行标准化,高起点,建设九江新长江大桥。

标准化驻地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办公区与生活区紧密相连,但却完全分开,生活与工作互不干扰,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为员工休息提供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公寓化”管理,员工宿舍实行标准三人间,并配备衣柜及桌椅,床单被褥由项目部免费提供,统一管理。项目在生产区、生活区装设的四个监控器,有专人值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保系统。

标准化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和钢筋数控弯曲中心作为项目部的一大亮点,也是项目实施标准化施工的新举措,采用钢筋笼自动化滚焊机进行钢筋笼制作,不仅大大提高了钢筋笼的制作效率,也提高了成品质量。硬化地面上,钢筋原材、成品及半成品材料、钢筋笼的摆放,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并设立齐全的材料标志牌,加盖顶棚之后,让整个加工过程如在室内,不受天气影响,使工地变为“车间”。

不仅如此,项目部还相继推出了标准化拌合站、标准化料仓、标准化梁场、标准化施工便道等系列“产品”,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品牌。

在员工服装统一方面,所有参建员工每人发放工装两套,确保“工装有换洗”,帮助员工培养“进入现场,必穿工装”的良好习惯。

(三)不断创新,以新的载体充分展示桥梁企业新形象。

从项目建点开始,就制定了《九江长江大桥项目文化宣传策划方案》,并且严格执行,从驻地建设到施工现场、从办公区到生活区、从室外到室内、从地面到空中的每个关键部位,都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宣传载体,通过彩门、标识标牌、横幅、大型喷绘、文化墙、展板展牌充分展示企业文化理念,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将中铁一局企业文化理念、形象标识展示完全融入到施工生产中。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制作各类宣传标牌标识200余块,投入资金20多万元。

(四)推行人性化管理,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1、如何吸引和凝聚职工忘我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项目施工做出巨大的贡献,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了解干部员工的疾苦,“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结合实际情况,项目部不断加大物质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增设洗衣房,建立了职工消费合作社、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职工活动室、篮球场等场所及设施;对项目部进行了环境美化,绿化率可达15%,院内青松翠竹、红花绿草、芬芳怡人;还安装了指示牌、文明标语、宣传照片等设施,为员工营造了和谐、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

2、大力倡导“爱心捐助”,项目部积极组织员工向陕西灾区共计捐款人民币3600多元。从项目领导到一线员工的各类人员参与了本次捐款,真正体现出大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甘愿为社会奉献爱心的高尚品德。

3、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抗洪抢险,支持公共设施建设,为当地村民办好事。7月2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着一股热爱企业的澎湃热情,临危受命奔赴到鹰厦铁路抢险奋战一线的雷斌、王红伟、韩红卫、欧云峰四位同志,在经历了8天的连续作战后,凯旋归来。项目部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四位同志在鹰厦抢险过程中服从大局,服从工作安排,斗志旺盛,为抢险发挥了应有作用,为桥梁公司争了荣誉,为中铁一局争了光。

项目部多次调配挖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协助当地地村民拆除房屋、清理场地;并拉运混合料为当地村民平整道路,方便小孩上学。在群众心中树立“中铁一局好”的形象。

4、积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和工作积极性。项目部多次组织为全体参建员工发放西瓜3次、冰糖和绿豆2次,防暑降温五件套1次,并严格按照“五同”管理规定,为外协队伍员工宿舍配备空调。

(五)积极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岗前及三级安全、特殊工种、专项施工等各类培训班57次,内容主要涉及临时用电、特种作业、车辆行驶、大临设施、基坑开挖及防护、专项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思想教育十项内容,培训人次可达2135人;委外培训17次,培训人次26人。通过自培、委培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项目领导的灵活决策能力、业务管理人员的贯彻执行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一线员工的开拓创新能力、值班人员的现场检查能力。

(六)做好“创先争优”工作,通过“评先选优”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各项工作水平。项目员工团结协作,积极奋战,在班子成员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开展学习巨晓林同志先进事迹,组织观看《远山的红叶》向王英同志学习、向“抗洪英雄”学习、争创 “四强四优”、管理人员集体参与现场劳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自身积极进取、敢于承担、争做先进、力评标兵的责任意识和先进思想,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获得全线一等奖,奖励5000元;《桩基施工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方案在业主方案评审活动中,获得1000元奖励;项目经理赵云峰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王海玮同志在桥梁公司青年安全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项目文化建设。开展了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充实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即:元旦参加了由业主组织 的“首届九江新长江大桥杯”篮球赛,并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5月1日开展了 “建局60周年及五一国际劳动节拔河比赛、投掷飞镖、快速抢答庆祝活动;上半年参加了由公司组织“青年安全演讲比赛”; 9月9日参与了由业主组织“责任胜于能力”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不但使员工丰富了知识,愉悦了身心,增长了见识,更大的是让员工感受到了九江项目大家庭的温暖、和谐,增强了广大员工为共建九江大桥而为之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二、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特色项目文化: 从建点开始,项目部就紧密围绕公司“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战略,在长江沿岸架桥铺路,结合实际情况,致力于项目文化建设工作,尤其在驻地、拌合站、钢筋加工场、梁场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四个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人员配臵标准化),通过多种宣传载体,充分展示了公司及员工工作理念,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九江项目文化体系,为创建桥梁品牌文化奠定基础。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理念,科学统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成功将其转化为促进施工的实际生产力,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从管理策划到施工操作各个环节,在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合理,全面规划,抓住重点,全力以赴,逐个突破。

(二)是“创一流管理,树一流形象,建一流大桥,育一流人才”的四个建设目标。即:严格按照项目流程及项目管理要求,因地制宜,推行标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高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品牌;通过项目文化宣传工作,重塑企业外部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严格管理,提高技术,加大过程监控,确保安全质量,建设一流大桥;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实际工作,为企业培养“品才兼优”的一流人才。

(三)是“围绕重点,把握细节,依托科技,打造特色,追求卓越”的建设理念。即: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心,分清主次矛盾,围绕重点工作,不断拓展延伸,实现全面“开工”;“细节决定成败”,把握好每个细节,才能确保每道工序的顺利完成,并实现工序间的成功转换,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成效;“建筑施工,科技先行”,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龙头,不断加强学习和积累,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施工工艺,从技术角度,精简工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持续创新,打造特色,学习标准、超越标准,追求完美。

(四)是“创优在我手中,国优在我心中”的建设口号。即:以“科学管理、首件示范、精细施工、严格控制”为质量方针;坚持“质量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客观、公正”的质量原则;努力实现“争创国优”的质量目标。

(五)是“透明公开、廉洁高效”的廉洁理念。设立“十二公开”栏,动态展示月度劳务分包情况,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主要物资设备月报表、月度安全费用表、项

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便民利用措施的等内容,并设廉政监督举报牌,加强广大员工的监督力度。

三、结合施工生产,弘扬发展企业文化:

项目部自成立以来,在公司正确领导及业主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展实施标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大力倡导“爱心捐助”、加大现场宣传、开展“创先争优”、组织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活动。顺利完成驻地、钢筋加工厂、拌合站等各项临建工作,目前梁场建设和施工便道硬化两项工作进展有序,预计在十月上旬全部完成,并在首件施工之后,桩基施工已完成20根。九江项目文化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但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系统思考,把握适度,才能将项目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下去。下一步项目部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项目文化建设:

1、把握适度,协调关系。项目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加强项目文化建设,要正确把握项目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之间的协调关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全面推进项目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2、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项目文化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指导方针,加强项目各项制度建设;坚持 “以人为本、强化责任、细化管理,狠抓落实”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项目制度,岗位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使项目管理和员工行为均有章可循,提高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倡导在共同的桥梁文化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全力打造适合项目自身特色的优秀项目文化,实现项目自我价值的升华。

四、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项目文化建设的力度。项目部党政正职及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加大号召动员与监督管理工作力度,要视项目文化建设作为项目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在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努力实现“全员大行动”;

2、对主抓文化建设的人员统一组织,定期培训,提高能力,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企业文化交流汇报材料 篇5

在新的竞争格式下,xx分公司将面对更加剧烈的竞争挑战,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更加艰巨的建设任务,如何让企业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是xx分公司今年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动身点。作为省级企业文化一星级示范点,xx分公司既要立足深进宣传贯彻执行团体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也要全面落实省公司围绕创新主题,推动出色班组文化建设,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要求,还应学习团体示范点先进经验,结合本身特点,不断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发掘亮点,探索规律,真正实现文化建设到文化管理转变。2012年xx分公司将结合团体与省公司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唆使、新要求,以创新作为主题,设计展开贯串全年的系列主题建设活动,增强全员创新化意识,加强团队执行力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效力,推动企业基础管理提升。以丰富班组文化活动为载体,继续深进推动出色班组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班组,构成团结、创新、奋发、活力的团队协力;延续完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更好的进行管理和落地企业文化工作,xx分公司同时成立了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保障了企业文化工作在各层面的落地展开。同时以创新为主线,从温馨、奉献、和谐三个方面实现企业文化落地。重点打造xx分公司特点关爱文化从内部员工到外部社会,体现xx人勇于承当社会责任的光辉形象。分别从为员工营建温馨的氛围、从在各种困难眼前都提供良好的服务与对热中于社会公益事业这三个方面打造特点xx分公司企业文化。

1、围绕创新主题展开企业文化落地活动企业文化启动会。召开企业文化启动会,宣贯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意义,使员工明白企业中创新是其不断壮大发展的动力,清楚本身承当的责任。同时让员工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让员工晓得感恩不但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公司、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展开《企业创新》征文活动。不断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司管理水平提升的必定选择。以征文活动的情势,进一步强化和明晰全员的责任意识,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营建优秀执行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各级管理职员的工作效力,使中国移动价值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打造出色人材战略体系。为贯彻落实公司从优秀到出色的新逾越战略,打造出色组织,培养出色的人材队伍,xx分公司通过展开各种竞聘工作,为优秀员工提供上升通道。

2、从温馨、奉献、和谐三个方面着手,打造感动xx移动的文化氛围一是和谐方案让员工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让员工晓得感恩不但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公司、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篇6

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以文化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东风水务公司

东风水务公司始建于1969年,在职职工***人,现有4个供水分厂和1个污水处理厂。在长期的改革发展中,东风水务公司始终秉承“做高尚的人,送纯洁的水”的企业精神,将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以传播和实践核心理念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形成”,积极谋求水务公司转型升级,促进了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目前,东风水务公司已初步构建起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积极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良性机制,树立了独具水务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坚持完善体系,形成孕育文化成长的优良土壤 东风水务公司以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为指导,积极融入十堰管理部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布局,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着力加强战略性引导,把建设独具特色的水务文化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不断推动文化理念传承创新,持续丰富和发展东风水务文化,有效提升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党委重点工作,先后制定了《水厂企业文化建设第一个三年规划》(2004-2007年)、《水厂企业文化建设第二个三年规划》(2008-2010年)和《水厂企业文化建设第三个三年规划》(2011-2013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呈螺旋上升发展态势。在此期间,编制下发了“四手册一读本”,即企业文化手册、中层干部手册、员工手册、VI手册和企业文化读本。同时,严格按照各阶段《三年规划》

1确定的短期目标和工作要求,稳步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核心理念宣贯和主题鲜明的文化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逐步建立起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水务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坚持宣贯引导,形成文化推广的浓厚氛围

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东风水务公司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引导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根据企业面临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生产经营工作形势,我们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服务东风、发展水务”和“大学习、大讨论、大解放”等为主题,广泛开展了形势目标教育活动,引导职工认清当前形势,明确肩负的责任,坚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以水务公司“四手册一读本”为基础教材,同时,下发了《担当、奋进、和谐》、十堰管理部《企业文化工作手册》、《十堰管理部杰出员工事迹集锦》丛书等相关资料,通过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知识传播和培训,使员工深刻认识并感受到,只要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努力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有成才的机会,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从而促进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和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市场部党支部荣获东风公司2010五星级“四强”党支部称号。花果水泵班和水质检验所中心化验班分别荣获东风公司“工人先锋号”和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巾帼示范班组”荣誉称号。先进个人方面,先后涌现出东风公司十大青年明星王新周,十堰管理部杰出员工张云锋、张学礼和郭宏等多名优秀人才。

除不断从精神层面引导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还特别注重VI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利用建筑物标识、内部刊物《东风供水》、水务公司网站、企业宣传片和橱窗板报、电话彩铃等各种载体,加大企业文化宣传推广力度。我们把抽象的理念、警句等“固化”和“物化”到生产和员工生活的环境中,在办公场所制作了企业文化写真宣传画16幅、企业文化理念宣传标语牌20余块;今年以来,我们又投入专项资金,分批分期对企业内部VI标识进行了逐步更新,其中,结合吴家沟供水分厂升级改造工程,特别进行了VI系统整体规划和植入,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与此同时,在办公场所、办公用品上合理使用传递文化信息的视觉识别系统,为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形成文化传播的主旋律 为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我们在开展“企业文化之我见”征文比赛、企业文化故事宣讲、企业文化知识竞赛、“身边人说身边事”企业文化故事连载和企业文化问卷调查等活动的基础上,每年推出一个主题,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实践”活动,把贯彻以“与东风共进步,与新事业同发展,打造央企一流水务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理念群作为宣传、贯彻、落实东风水务文化的总体目标。

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风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的主题确定为“承担责任、实现价值”,以文体活动周、学习培训周、优质服务周和成果展示周四项重点活动,调动全体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责任感。2010年,突出了“传承、进步、共享”的主题,以开展企业文化考核评估、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选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典型试点单位等三项重点工作为支撑,丰富文化内涵,推进文化传播,以文化力增强向心力,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为圆满实现水厂各项指标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今年,正值东风水务公司转型、事业发展方兴未艾之际,我们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主题,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贯彻“五点工作法”相结合,在《东风供水》对基层各党支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版报道,加速了全厂员工对水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效地提升了文化的影响力。

在大力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同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力争做到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中心,持续加强安全文化、廉洁文化、执行力文化等子文化的建设,有效提高全厂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相继开展了主题鲜明的“科技活动周”、“装备改善活动月”和“安全环保月”等活动。在廉洁文化建设中,以每年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为重要载体,搭建起廉洁文化宣贯的立体平台,积极修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开展专项廉政知识培训、组织廉政书法摄影展、发送廉政短信等系列活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廉洁制度体系;在执行力文化建设中,全面修订和完善了企业工作流程,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并积极导入方针管理等先进工具,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努力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篇7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放眼全球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公司国际交流与合作业务随之增多,这对处理国际合作业务的应用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为日常国际合作业务的办理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国际部原有的国际合作信息系统建设于2003年,该系统采用IBM Domino平台,以总部为中心,通过分布式模式部署到下属各网省公司。原国际合作信息系统中,网省公司具有出国(境)任务、出国(境)计划、函件往来、来访接待、出国报告、项目信息、合同管理、对外投资等功能模块,系统数据由网省公司向总部单向传递,网省公司无法接收总部批复的信息。并且各网省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系统使用效果不尽相同,存在部分网省公司同时使用其他辅助系统来处理内部业务的情况。

随着国际合作业务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的开展,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国际合作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符合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公司于2006年11月,由国际合作部和信息化工作部联合启动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建设项目。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功能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按照公司具体开展国际合作业务为主线进行设计,系统核心模块围绕整个出国事件办理流程设置,对出国计划、出国任务、出国团组、出国人员证照办理、出国经费、领导出访、出国总结这一闭环全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做到所有出国相关信息的可查、办理过程可控;再配以邀请来华、外事会见、国际会议、境外机构、境外项目、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国际交流、境外工作开展、境外信息收集等工作,使总部国际部领导通过该系统便可以了解整个国家电网公司国际业务的开展情况;最后为了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打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系统内出国总结和国际信息模块定期发布优秀出国总结和国际信息专刊,共享出国团队学习成果和各网省公司收集到的有价值的国际信息。系统还开发了领导讲话、规章制度、工作简报、通知公告、工作表单、协议管理、宣传材料等众多辅助业务功能模块,便于系统内各单位的国际合作业务专责管理和查阅国际合作业务的相关资料。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的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1.2 架构设计

1.2.1 系统软件架构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在逻辑上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3层。

1)表示层。主要用来控制输出在最终用户端的内容,输出内容根据所采用的不同协议可输出HTML、XML等表现形式。整个体系结构的表示层采用Web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系统的功能,服务器端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动态生成用户界面返回给客户端。

2)业务逻辑层。负责整个系统的业务实现,通过业务规则对业务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表示层展现给用户。业务逻辑层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既有常规的数据操作,也有复杂的业务处理逻辑。业务逻辑层重点考虑并发性、事务、接口等问题。为了降低程序的复杂度,系统在业务逻辑层建立针对不同业务视图的控制器,从而业务逻辑处理可以分解为可灵活拼装和组合的简单部件,单个部件可靠性更高、性能更好。

3)数据持久层。把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业务基础组件架构中,业务逻辑层以对象的方式操作数据,业务层所需要持久化的数据也可以由数据持久层映射到数据库。

这种3层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整个系统基于SoTower快速开发平台进行建设,该平台为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一系列底层基础功能支持,包括工作流、报表、权限、安全管理等。在快速开发平台的有力支持下,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并且使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流程、权限等方面统一标准、统一接口,在结构上也更为清晰,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耦合程度,为后期同其他业务系统的横向集成提供先决条件。

1.2.2 系统部署架构

一期建成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总体部署采用两级部署、三级应用模式,即在物理上只在公司总部和各网省公司二级部署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在地市级及以下不再部署,在应用上通过系统的灵活定制和个性化功能满足各级单位业务应用上的个性化需求。地市公司直接通过信息内网访问其所在的网省公司的业务应用进行业务信息的上报工作,直属单位直接登录总部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各网省公司拥有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总部系统与各网省公司系统之间可实现纵向信息交互,各网省公司系统之间没有横向信息交互。

2010年,为了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号召,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的统一要求,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一级部署改造工作。改造后的一级部署系统部署在公司总部,整合了原有的31套独立系统,完成了原有31个数据库的合并和大量历史数据迁移工作;通过一级部署系统的建设,对原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结构重新进行梳理和设计,提高系统功能配置的灵活性,使一套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网省用户的个性需求;在一级部署系统建设过程中,大量地优化了系统性能,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在原有硬件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大量用户并发使用系统的要求。改造后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部署情况如图3所示。

2 建设历程

2006年11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部、信息化工作部联合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启动会,确定研发队伍,由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成项目组,启动项目建设工作。2007年1月编制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需求规范;4月系统业务需求规范及系统原型设计通过公司国际部确认,项目组在近5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完成系统设计、开发、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等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开发任务;8月系统顺利通过第三方测试、信息安全实验室的软件安全评测及用户测试;9月底顺利完成了4家试点网省公司的系统实施工作。公司国际部于2007年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推广集中培训班,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系统的全面应用做好了铺垫。经过1个多月的数据移植、测试、联调及完善工作,系统具备了全面推广的条件,并于2007年11月28日分5个批次全面展开在30家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的推广实施工作。

2008年4月21日,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30家网省公司实现全面上线试运行,2008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2009年1月项目通过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工程验收,正式移交运维,成为第一个实现由项目建设阶段转为系统运维阶段的业务系统。3月项目顺利通过公司科技部组织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验收,5月启动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二期建设,7月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2月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整体验收。

2010年,按照公司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加快实现SG-ERP工程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开展部分业务应用由两级部署向总部一级部署的试点工作,由于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具有业务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实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成为首批试点项目。

2010年4月一级部署建设工作正式启动,5月信息化工作部完成对项目建设方案的审核,成立一级部署联合工作组,正式进入集中建设阶段。项目组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工作后,于2010年8月圆满地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程序开发以及第三方测试等各项工作。分批次对总部、华北、浙江、外服公司开展专家评审及用户测试,并于2010年8月30日至9月2日成功举办了一级部署上线启动培训会,会议达到了预期深化应用的效果。在总结各单位专家意见后,项目组对一级部署系统进行了修改完善,项目于2010年9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

2011年1月7日项目二期顺利通过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

3 收获成果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先后经历《国家电网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开发与使用》、《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二期建设》、《产业类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施》、《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一级部署建设》等4个科技项目,在30家网省公司及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等共计31家单位进行推广实施,实现了公司总部、网省/直属、地市公司3级业务应用。系统的32个功能模块,全面覆盖了公司主要国际合作业务。

截止到2010年12月,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共审批完成出国任务约6 000件,办理出国团组近7 000个,办理护照近5万本,处理国际信息近9 000条,收集整理出国总结近千件。从业务受理量和信息系统数据量2方面综合分析,国际合作业务应用使用效果明显、应用充分,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纵向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各单位通过系统进行网上办公,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标准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横向上国际合作业务应用完成了与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平台集成:实现企业门户单点登录、待办提醒功能;实现与门户目录数据同步功能,系统内所有人员和组织结构信息均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目录系统,从根源上保证了数据的规范和统一;完成与IMS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等应用系统的接入,多方面多角度展现系统运行和使用情况。

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是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中较早启动的项目之一,是第一个完全遵循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和建设要求的业务应用建设项目,第一个完成全面推广实施工作,第一批通过公司总部建设转运维工程验收。项目先后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工程验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项目验收,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整体验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尝试摸索工作,许多做法为后续其他业务应用建设所借鉴。2008年,在信息化工作部组织的面向网省公司的推广实施满意度调查中,国际合作应用建设项目排在第1位。2009年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 经验总结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梳理了国际合作业务架构,统一了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加强了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用计算机手段设计实现了各个业务功能模块,满足了国际合作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需求。系统的建成,对规范公司国际合作业务管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考虑到统一标准和个性化需求2方面因素,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可配置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更新进行平滑过渡。系统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为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合作业务进一步深化应用提供了充分借鉴和共享资源,为公司国际合作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梳理和总结整个项目的建设历程,在项目流程控制、各阶段工作内容掌握、进度控制、里程碑节点建立、项目组织、人员管理、文档管理、经费管理、成果总结等多项工作中得到学习和提升。通过完成一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达到建成一个系统、梳理一类流程、锻炼一个队伍、培养一批人才、积累一套文档的“五个一”目标。

5 展望

国家电网公司在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伴随着SG186工程的全面竣工,迎接我们的将是SG-ERP工程的全面启动。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团队也将设立长远目标,将系统建设规划与公司发展方向相结合,分3个阶段逐步完成公司提出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第1阶段: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功能,使之成为专业领域业务功能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首先在系统内建立出国事件跟踪机制、实现电子印章认证、完善系统查询统计等业务功能。通过与公司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横向集成,实现出国人员、外事费用预算、境外项目业务的全面管理,将国际合作业务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2阶段:强化总部对网省公司、直属单位以及地市公司业务部门的综合管理,加大管控力度,建立标准业务体系,通过深化应用提高公司外经贸、能源合作等国际合作业务管理水平。配合外交部证照管理机构,研究二维码信息录入、电子相片、电子护照相关新技术,开发实现系统新功能。

第3阶段:业务标准化和管理集中化模式的形成,为国际合作业务应用系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交流论文 篇8

关健词:交流资料指标经营管理

1参照同行业指标制定经营目标考核

1.1参照同行业标准的重要性我在包钢运输部从事二十年的考核工作,正确评价铁路运输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是铁路运输考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评价我部铁路运输的经营成果,只能参照在同行业中铁路运输经营指标才有可比性,提高本单位的的地位至关重要的,也是提高我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关健,通过同行业对比指标,对影响企业后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我部未来发展潜力的综合分析,对我部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我部的经营效绩和经营业绩的基本结论,在铁路运输资料交流中发现问题。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全国同行业评价的标准值,使我部的考核纵向、横向实际比较,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建立动态的评价标准值,将我部的指标应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实际标准,很清楚处在什么位置,比较公正,客观。

1.2计算口径相一致是冶金铁路运输指标具有可比性的生命只有计算口径一致,各大钢厂在进行同行业指标交流才存在着意义,同行业指标做为考核比较有意义。指导冶金企业运输工作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同行业指标交流,为经营管理、经营决策、制订计划、组织生产和供销、以及实行现代化管理都要以的先进性指标为依据。

1.3充分保证交流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各大钢厂指标比较才存在意义同时指出各项指标数据的来源保持准确性,各项指标才具有可比性,而一旦统计数字出现虚假现象。算出的指标就毫无意义。其中实物指标如铁路运输量,时期指标指冶金企业一段时期内活动结果的总量指标如运量指标等等。时点指标某一刻状况的总量指标如职工人数。工作各环节提高数据质量。

2同行业交流资料指标计算口径中存在的问题

2.1指标车辆工作量、车辆检修费用、车辆单车成本、机车工作量,机车台日产量,厂内车普通车日产量、铁路运输单位成本等指标在计算的口径中虽使用的是同一计算公式,但是对于每一项指标中的子项、母项理解不同,使用的数据也不相同,造成这些指标可比性较差。采取一致的计算口径,冶金企业铁路运输专业交流才有交流的,必要。否则,指标的外涵、内延不一样,也就是说指标的母项或者子项不一样,计算出的结果相比较岂不是没有任何意义。工作量这一指标的含义在冶金企业铁路运输统计规程第19页规定是指每辆支配车辆完成的运量表示。

车辆工作量的计算工式=厂内车运输总量,支配车辆的平均辆数。它没有明确的解释子项和母项所包含的含义。但我的理解是厂内车运输总量顾名思义即包括冶金车运量又包括普通车运量,即然子项包括普通车和冶金车,母项相对应的车辆数当然指的是支配的冶金车数与普通车数之和。在十几大钢厂的交流资料中这一指标有三种计算方法,有的是用厂内普通车运输总量除以支配的普通车车数。有的是用厂内普通车加冶金车运输总量除以支配的普通车加冶金车辆数。我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计算方法,还有的钢厂的计算方法是用厂内普通车运输总量除以厂内普通车数,大部分钢厂采用此种计算方法。还有个别的钢厂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用厂内普通车运量除支配的厂内车总数。

有的采用的计算公式为(厂内普通车运量+厂内冶金车运量),支配的普通车辆数。子项包含普通车、冶金车运量,母项却只有普通车数。

车辆工作量采用的计算公式是厂内普通车加冶金车运输总量除以支配厂内普通车辆数加冶金车辆数。

2.2车辆检修费用在冶金运输统规第20页明确指出其含义是包括车辆大修、年修、辅修、列检消耗的原材料配件、油脂费、互换配件和修理补充及予提费、委外配件加工费、运杂费等。

车辆检修费用的计算公式=车辆检修费用/支配车辆的平均辆数。年度车辆检修费用它在统规中没有明确提出包括普通车和冶金车,各大钢厂在交流这一指标中存在的问题与车辆工作量这一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一致,有的钢厂包括普通车和冶金车检修费用,有的钢厂只包括普通车的检修费用。我理解这一指标的含义包括普通车、冶金车大修、年修、辅修列检消耗的原材科油脂费用等。相对应的母项支配车辆的平均辆数也应包括普通车和冶金车。

2.3车辆单车成本计算公式上存在的问题基本同车辆检修费用计算公式上存在的问题相似。

2.4一些指标相互具有联带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的子项或者母项是同一指标应该是相同的。一些钢厂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具有联带关系的指标是相同的,而另一些钢厂指标在计算具有联带关系的指标是不相同的。

2.5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母项与千人负伤率、千人死亡率的母项都是铁路运输部门在籍人数。应该是一致的。某钢厂运输部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母项的人数为3426人,而千人负伤率、和千人死亡率母项的人数居然是41115人,相差如此悬殊。

从各大钢厂的交流资料进行对比,计算口径不一样,铁路运输专业交流资料指标计算口径各不相同。如机车综合能耗这项指标等于蒸汽机车消耗换算成标准煤加上内燃机车耗柴油换算成标准煤,除以贷物周转量。折算系数有的按1.571。有的钢厂则不是。

3指标与考核相挂钩,强调指标的权威性

通过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电话沟通,统一计算口径的含义,评价指标选择同行业指标优秀、良好平均水平做为参照,为实施定量化,科学量化的各项考核指标打下基础,根据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定我部年内生产经营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目标考核指标参照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核,使目标考核指标不但合理,可以操作,层层考核,考核指标一旦确定,坚决考核执行,每年制定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在年初职代会上签订单位的目标责任状。使本企业能够发现安全、运输、设备、能耗、财务指标、及可比指标如铁路运输单位成本,机车综合能耗,等各项指标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次,为考核部各项指标带来依据,能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当前业绩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加强了连带责任考核,避免只考核员工,不考核领导的,只考核车间,不考核机关的片面性考核办法,考核我部的各项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与考核挂钩与效益挂钩,强调指标的权威性,考核才有据可依。

4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上一篇: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启务实新风下一篇: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