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2024-10-04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通用8篇)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1

“营改增”就是营业税缴纳改变成为增值税缴纳,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创新以及发展,在这种新税收制度下,工程项目在造价计价以及工程项目效益核算等方面出现了变化,营改增对工程项目造价以及计价体系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营改增的政策,作为建筑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比如优化税收管理以及调整发展模式等。

一、“营改增”内容分析

营改增本质上属于新出台的减税政策,是国家为了降低我国各个行业的缴税负担而制定出来的税收方式。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简称为营改增。过去各个行业都需要缴纳高额营业税,如今只要缴纳一定的增值税。过去在缴纳营业税的过程中时常出现重复缴税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再次出现以及减轻各个行业缴税负担,政府提出将各个行业的营业税改变为增值税。营改增不但可以促使缴纳税收的方式及过程更为简洁,而且可以避免各个行业重复缴纳税款,促使各行业税收压力降低以及控制行业运营成本,从而为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快速发展提供更为简单、快捷的途径以及方式。

二、“营改增”优势分析

(一)避免重复缴税

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是为了促使各个行业的税收负担得以下降,营改增本质上行属于减税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各个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没有推行营改增以前,我国的各个行业都需要缴纳营业税,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道路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营改增方式的实施以及推广,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促使营业税当中的漏洞得到有效的弥补,尤其是可以有效避免纳税中重复缴纳的状况,进而降低社会各个行业的缴纳税收压力以及行业运营的压力。此外,营改增中有抵扣的措施,原本需要缴纳的税收可以由于营改增获得一定的抵扣,缴纳的税款大约是工程造价的3%。营改增的制度提出之后,整个工程的造价大约在正负3%变动,总体工程造价上涨3%或者下降3%,营改增对于工程造价产生一定影响。

(二)实现价税分离

抵消措施可以促使工程企业少缴纳一部分的税款,营业改增值税的过程中,工程项目需要缴税的环节都从营业税改成了增值税,并且工程当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抵消,促使过去密切关联的工程环节被拆分开来缴税,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环节要求更为严格,尤其是在信息采集以及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准确,从而促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价税分离的主要特点就是价税之间关系明确,缺点是计价的费用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以及测算。

三、“营改增”对于计价体系影响分析

(一)转变计税的税率

我国为了促使营业税转变成为增值税模式进行转变,制定了完善以及全面的增值税收的方案,在方案的内容当中明确了税率的问题,改变了传统工程缴纳工程总额度的3%营业税。首先,工程当中需要缴纳的税款环节以及缴纳税收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抵消,大大降低工程项目税款金额,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不断推广以及深入发展提出了定额取税方式,就是将工程建设当中的缴纳税收的3%的营业税改变成为缴纳11%营业税,根据实际的缴税情况进行分析,定额取税缴纳方式需要进一步商榷。其次,价税彻底分离,其中,营改增的最大作用是促使价税之间相互分离,并且在工程项目造价环节当中,需要将原本占造价金额3%的营业税加以剔除,之后将原料报价的税费剔除,从而促使材料报价无限接近最为真实的报价,换句话说,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裸价,充分了解市场真实材料的价格之后,将材料价格的报价实施重新调整,工程项目建设竣工之后应当对缴纳税收钱款实施重新的报价,通过将营业税逐渐转变成为增值税,在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应当为此缴税从而实现价税之间的分离,不但可以有效节约工程项目造价成本,而且可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利润。

(二)综合税负记取

营业税改变成为增值税的方式对于工程计价影响促使计价方式采取综合负税方式,换句话说,工程项目的计价体现基本上是保持在现存报价体系,根据这个基准,不需要实施大范围以及大规模的调整。工程项目的收费标准并不是总价3%的营业税,而是和工程实际情况符合的综合税负,综合税负经过工程造价人员的考察以及数据结算,因此,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及可靠性,综合税负方法成为工程造价系统当中十分快捷、简单的方式。

四、“营改增”对于工程造价体系重建影响分析

(一)影响预算计量模式

建筑行业对于工程决算造价主要根据工程计价的清单加以实现,对于其中规定的程序、项目以及计价等都是按照现在的税收政策加以缴纳。在定额取费的过程当中,针对附加税以及营业税,可以根据固定税率实施收取,并且在工程项目总价当中实施预算。工程造价计算的过程中,应当需要缴纳必要的增值税额,在实际的计算过程当中,其中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可以实现抵扣。然而,在实际工程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工程预算以及进项税额之间不能实现准确计算,就容易出现工程当中无法实现、确定和现行工程预算定额税费收取之间的差异,从而对工程造价总额形成影响。

(二)影响纳税义务时间

施工建设的阶段和传统制作业相比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在施工建筑的过程中,首先是发包方实施图纸设计以及出具的过程,之后,施工方根据图纸施工,由于在建筑当中的设计以及建筑的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建筑中的每一栋楼都不能完全一样,导致工程造价也存在显著差异性,工程计量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工程计量过程之中,如果工程造价在预决算之外的话,存在第三方的机构实施审计决算,导致工程项目计量工作量较大以及程序特别繁复。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在实施增值税改革之后,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对于建筑模式产生影响

当前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促使建筑行业发展转型是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加以分析,需要提升自身建筑实力以及不断拓展产业链和经营范围,进而出现建筑企业的新型发展模式,比如,BT以及BOT项目模式结合。针对BT项目来讲,施工企业根据单位专用发票实施入账和BT项目法规等发生一定冲突,在实施核算的过程中,根据施工营业额以及施工利息收入实施项税计提。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BT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资金需要,需要各种贷款予以支持,导致企业的税负加重,实行营改增的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转型模式带来严峻挑战。

五、企业面对“营改增”的对策分析

(一)调整发展模式

目前,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日益严峻,加之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建筑企业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劳动力成本比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利润严重下降,造成了企业发展过大的压力,作为建筑企业应当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调整,从而促使我国营改增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并且取得建筑行业支持。建筑企业应当积极面对营改增的政策,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不断提升建筑企业机械化水平以及资源利用的效率,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及实现产业升级、优化。

(二)优化税收管理模式

针对营改增的体制,作为建筑企业实施税收控制改革以及税收核算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断学习营改增的内容以及熟练掌握营改增的方法,特别是合同以及增值税审核的部分,应当重点加以掌握;其次,应当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工作,掌握进项税以及销项税核算工作流程;再次,对于制度当中的纳税地点以及纳税时间的规定,应当对财务系统实施必要升级以及更新,保障增值税发票管理一致性,现场施工信息化建设应当重点关注施工地点情况;最后,会计人员应当相互沟通,避免增值税发票在实际开具当中出现问题。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的影响,影响预算计量模式、影响纳税义务时间、对于建筑模式产生影响。在营改增的背景之下,作为建筑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优化税收管理模式以及调整发展模式等。

参考文献:

[1]王耀萱,陶学明,伍洋.基于现行综合单价计价模式下建筑业营改增后产生的问题及影响分析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10-112.

[2]何江兰.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体系及工程造价变化的影响分析[J].江西建材,2016,19:230.

[3]韩宇.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的影响[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114+128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2

1“营改增”的内容介绍

“营改增”指的是国家为了降低行业的企业税收负担而使用的一种降税方式[1], 简单的说就是减税。“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简称, 即以前的高营业税收改为合理简单的增值税收方式。国家为了杜绝行业过去的重度税收情况, 提出了“营改增”方案, 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行业重复交税的情况, 减轻了各行业的税收压力。不仅控制了企业营运的成本, 还方便了行业的缴税途径。“营改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 它也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营改增”也被国家广为推行。

推行“营改增”, 主要因为它有以下好处。

(1) 可以给行业减轻税务负担;过去, 各行各业的高营业税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企业面临的竞争较大。在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而“营改增”的政策则可以减少行业的重大税收顾虑, 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2) 能够有效弥补营业税收的漏洞;尤其是在重复征税方面, 这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打击。“营改增”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取消行业的顾虑和打击。

(3) 可以有效避免反复缴税;随着行业资金的流转, 很多情况下征税也避免不了重复, 导致行业成本加大, 发展困难。自从“营改增”推行之后, 其“抵扣”措施可有效通过“营改增”来进行税务抵扣, 不仅压缩了行业成本, 大大减低了行业的税收负担, 还可以把开支压缩到最低。

2“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的影响

2.1“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体系的影响

在建筑行业方面, “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对于行业的工程造价体系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 想要行业更好的发展, 需要对造价体系进行一系列的修改。虽说“营改增”进行了全面推行, 但是建筑行业的税收费率依然是以综合税率的形式收取。简单来说, 就是造价的3.41%[2], 而不是3%的营业税率。因此, 建筑行业如果需要实现“营改增”, 相关的计税方式、依据以及对象都需要发生变化。在“营改增”之后, 工程的造价模式发生变化后, 为了工程造价体系与工程体系相匹配, 税收制度也应该出行新的增值税税率。否则, 建筑行业的中标价将会失去法律依据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

在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制度后, 建筑企业的税率从原来的3%调制11%, 在理论研究方面来看, 建筑企业降低的综合税负可以由进项税额来抵扣,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进项税额抵扣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的性质决定的,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费支出就占了整个工程资金支出的三分一, 并且劳动工费的支出取得增值税发票的难度非常高。

2.2“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体系的影响

2.2.1“营改增”会改变行业的计税税率

我国实施“营改增”方案之后, 又制定一套完整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方案》。此套方案明确标出了税改后的税率计算方式, 改变了传统行业的收税税率方式。在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体系上, 之前需要缴税的环节可以抵消其他环节。也就是说, 它们之间的收税税率在各个项目上都是可以进行相互抵消的, 实际上大大降低了需要缴纳的税收费用。实施“营改增”之前, 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是要计入施工成本费用的。但是在“营改增”制度实施之后, 工程项目必须在各个费用支出的环节都要获取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保证税负情况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各项收入和成本的计算都要设置独立的税金核算机制, 过去使用的工程计价税金计算方法与营业税税制保持一致, 即:

实行“营改增”政策后, 所要缴纳的税金为: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需要注意的是, 这时的销项税额不再是税前造价*税率。

实施“营改增”政策后, 工程计价税金计算方法与增值税税制保持一致性, 各个环节都按照增值税进行缴纳, 这就使得材料、机械等价税分离, 也就说, 此时工程造价为不含税的价格。

2.2.2“营改增”实现价税彻底分离

“营改增”实现价税彻底分离是对建筑行业工程计价体系的最大影响。建筑行业在造价环节上除开营业税和报价税费后, 原材料的价格将会接近实际的“裸价”。在深入了解市场价格后可以重新将价格进行调整, 提升经济效益。之前的情况是, 在完成一个建筑工程后需要对营业税再次进行缴费, 而通过“营改增”, 建筑行业工程将不需要在完成项目之后进行再一次缴费, 真正实现税价分离, 节约工程造价成本并且能有效控制, 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2.3“营改增”可以实现综合记取税负

“营改增”推行之后的影响不仅有计税税率的改变和实现价税分离, 还有实现综合记取税负的作用。这就表明, 建筑行业的造价工程项目可以维持基本的报价体系, 以此为基准将不再对工程项目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和调整。也就是说, 工程项目在收取税率方面将不再占用造价总金额应用税的3%了, 而是整个工程的综合税负。综合税负是经过专业造价人员的严谨审核, 真实性和准确性较高。所以, 综合记取税负是当前造价工程体系中最简便的方式。

3 调整“营改增”的计价模式策略及计价体系的相关措施

3.1 调整工程计价体系模式的策略

理论上, 增值税应该是由消费者承担的, 因为它指的是一种价外税。在国外, 增值税实施的报价形式基本属于价税分离, 通过内部测算方式使用价税分离的形式对原消费者进行修改, 以便更好的满足税收的实际需要。因此, 在调整工程计价模式上可采用以下策略: (1) 实现价税分离;价税分离后即以现有的报价进行组价后经过测算再对各种材料进行价格分析, 可以说是做到真正的裸价了。增值税专票在抵用之后, 需对费用进行重新定价, 因为在税外之后价格没有上行。这种方式将导致建筑行业的招标情况更加复杂化, 无论是在工程的建筑上, 还是在工程使用的原材料中。项目成本都无法将增值税额进行估算和确定, 因此, 需要展开不同的测算工作, 更好的控制价格因素。 (2) 实现综合税负收取;在改变税收收取方式后理论上只是对当前的工程造价体系进行了简单的修订, 但麻烦的是需要确定综合税负收取。在实现“营改增”后, 可以通过划价方式对市场进行管理。 (3) 可以依据税法调整税率;在项目实施中, 由于施工单位属于弱势单位, 基本上不可能获得确定的造价总额。若不改变方式, 计价体系在金额上将与实际情况中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可以提供相关税法依据调整税收税率而不改变分项计价的模式。

3.2 实现“营改增”计价体系的相关措施

实现“营改增”计价体系的相关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执行: (1) 分包劳务, 减少税负;项目成本中, 分包成本将会占到将近一半的成本, 其余基本是人工费用。除了进行增值税的抵扣, 没有其他办法获取进项增值税票。在“营改增”后, 劳务分包将增加税负, 增加的这部分则会转移到承包单位总部去。 (2) 完善“营改增”的过渡政策;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时间持续较久, 相关项目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因此, 可以将没有完成的项目使用现有政策定期定额收取税费来保障建筑行业的过渡期。 (3) 对税收制度进行统一改革;建筑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特殊性质, 因为它并不只存在于某一个固定的城市。随着营改增”制度的实施, 工程的计价体系实现了优化调整, 有效降低了税负压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意义重大。建筑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实施“营改增”制度将会影响到各个方面, 给其他工程体系带来影响。为了更好的推行“营改增”, 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推动其发展。从而保障建筑行业的发展平稳, 进而更好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新.“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的影响[J].四川水泥, 2016, (5) .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3

关键词:营改增;地方税;地方税体系

一、地方税及地方税体系的内涵

对于地方税的定义,业内专家学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我国国务院规定:地方税是指税权划归地方的税收,即由地方根据宪法或者其他国家法律的规定制定地方税收法规,征收和使用的税收。也就是说,要判定一个税种是否属于地方税,主要应当从税收的立法权、执法权和收入使用权是否划归地方三个方面判断。一是从税收立法权角度进行界定;二是从税收的征管权角度入手界定;最后是从税收收入的归属角度界定。按照不同的界定标准,地方税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口径。大口径,是指凡收入权归属于地方政府的税种都属于地方税;中口径,是指收入权归属地方政府,且由地方负责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属于地方税;小口径,视为不仅征管权和收入权归地方,并且税收立法权也属于地方政府的税种才是地方税。

地方税体系是根据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等,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地方税制结构和有效的进行税收征管,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它主要包括地方税收管理权限体系和地方税制度体系;其中地方税收管理权限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税收立法权、收入归属权和征收管理权限。

二、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地方税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税权划分不合理。税收制度中缺乏税收基本大法,税收立法层次不高。并且,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只对一部分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位条例具有立法权,这就使得地方的税收立法权过于有限,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的调解作用,增加了落后地区的税收负担,间接地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第二,税收管理权限过度集中于中央,地方缺少相应的税收管理权限。1994年的分税制确定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税制体系,但对于地方税务机关来说,不彻底的分税制极易导致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关之间的扯皮,增加征税成本。也会使地方税务机关的征管脱节,无法有效地进行管理。

第三,地方税税收收入规模过小。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税收收入所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已不到50%,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转让、土地批租的运作来增加收益,以“卖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出现土地财政的问题等。

第四,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主体税种不明确。在地方政府取得的税收收入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占有很大比重。而其他地方税种都是一些零散的税种,不能成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所以现行地方税体系中尚无税源丰富、规模较大,易于地方政府征管的主体税种。

(二)营改增对地方税体系的影响

营业税是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地方税收的1/3左右,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3年营业税占地方税收入的比重分别是:33.67%,34.19%,32.79%,34.46%,34.12%,33.28%,33.28%,31.98%。但地方政府所分享的增值稅收入在地方收入中比重却是逐年下降的,这说明增值税的增长速度是低于地方税收的增长速度的。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营改增在全国试点的首个申报期就减税130.13亿元。因此,随着改革逐步推进,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的税收将大量流入增值税,其中的一大部分将被中央分享,导致地方税的主体税种流失,地方税收收入减少。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地方收入体系,重新寻找和培育地方税主体税种,弥补营改增之后的税收空缺。

三、营改增背景下完善我国地方税系的建议

一是健全地方税收法律体系。将现在所实行的各种暂行条例改为法律法规,并且还要进一步深化“费改税”,使税收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中央应该合理划分一部分税收立法权给地方政府,使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现有的税源和他们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地制度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税收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可以考虑将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归并确定为财产税。同时,也应该适当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使它们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有力补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和完善,把它作为地方税体系的一个主体税种去对待。三是优化地方收入结构。可以借助营改增的机会适当调整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体制,可以将其比例由原来的75:25调整为60:40,也可以逐步调整,随着前期改革的测算最终确定分享比例。同时,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较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提高一般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1] 葛静.“营改增”后重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路和选择[J].税务研究,2015.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4

转载▼

标签:分类: 财会与税务

转载

原文地址:于丽 :“营改增”将改变企业原有定价体系作者:云中飞

“营改增”将改变企业原有定价体系

灵活定价或可帮助企业笑对“营改增”

于丽

中国会计报 2012-09-28 10:56:2

4“营改增”改变了什么?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改变只是从去地税局缴税改到国税局缴税,那么企业的会计人员大可不必紧张失措。重要的是,“营改增”带给企业和会计人员的改变和挑战远非如此。用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的话说,“营改增”将改变的是企业原有的定价体系,甚至更多。

改革推进促使企业必须“充电”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上,“营改增”的话题备受关注。

当这项改革的试点仅在上海展开时,“营改增”并没有让全国的企业都感到如此不安。但此次扩围,国家不光把试点区域拓展为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8个省市,并在文件中规定了相应的时间节点:北京市应当于2012年9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江苏省、安徽省应当于2012年10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福建省、广东省应当于2012年11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天津市、浙江省、湖北省应当于2012年12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

一场席卷全国的税制改革顿时有了些汹涌澎湃的气氛。

让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的会计人员最先感受到改革气氛的是,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开发票这件小事即将变得有点“小挑战”。这种挑战是从购买和安装税控机开始的。去税务局递交了材料登记购买、安装税控机的企业排起了长队,去相关机构咨询政策的企业也是络绎不绝。

一家航空公司的财务人员向记者表示,“营改增”试点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变化。他们必须重新梳理适用于公司的相关税收政策法规,并将原来业务处理的相关环节进行重新审视和安排,从而确保公司在改革之后能够准确计税并控制有可能带来的税收风险。

在学术界,有关“营改增”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务系系主任艾华教授告诉记者,针对改革涉及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热点领域,他们正在积极把研究成果集结成册,以便于帮助企业更好地了理解改革中的相关政策变化。

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王进介绍说,除了税务局举办的培训班,针对“营改增”的政策宣讲会他们事务所已经办了好几期,企业对相关政策的变化和具体业务的处理非常关注。王进预计,由税制改革带来的旺盛需求或将成为税务中介行业的一次发展机遇。要抓住这次机会,唯有依靠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必须吃准吃透政策,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税收咨询和筹划建议。

企业原有定价体系面临挑战

如果从税种特点来看,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不同除了在于“抵扣”上,还在于一个是价内税,一个是价外税。“营改增”之后,企业就必须考虑原有的定价体系是否合理的问题。

许善达举了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在“营改增”的当下,企业调整原有定价体系的重要性。

例如,一家运输企业对外提供运输服务,并与A公司签订了一笔100万元的服务合同。

在原有税制下,如果不考虑其他税种及成本的因素,运输公司要给A公司开具100万元的营业税发票,自己需要据此缴纳5万元(100×5%)的营业税,剩余95万元归运输公司支配。

在“营改增”之后,同样不考虑其他税种及成本的因素,运输公司要给A公司开具的发票金额仍然是100万元,A公司可以据其进行进项税抵扣,运输公司却需要缴纳9万余元〔100÷(1+11%)×11%〕的增值税,剩余的约91万元归运输公司支配。

如此一来,运输公司岂不亏了。

同样是一单100万元的生意,“营改增”后运输公司不但税负上升了,收入也减少了,遭受了双重损失。

俗话说,变则通。如果运输公司能够熟练掌握“营改增”的相关政策依据,适当改变自己的定价体系,结果将大不一样。

试想,如果运输公司通过谈判,把合同金额谈到106万元,那么,A公司可以据此抵扣约9万元,运输公司缴纳了约10万元税款后,还可以剩余96万元左右。如此一来,做了同样的一笔生意,双方都既没有多缴税,企业也没有多花钱。

由上述案例可见,由于有了“抵扣”因素,使合作双方的价格博弈不再成为一场“零和游戏”。

一家企业获得收益的胜算也往往体现在对于税收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

营改增后建筑工程造价计算问题 篇5

之所以说此轮全面增值税试点中,建筑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原因之一就是增值税对工程造价的形成,产生了伤筋动骨的影响。

工程造价,就是在人、材、机成本的基础上,加成管理费与利润,最后再加上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中人材机成本是行业标准、市场行情与个人经验的综合,管理费、利润率、风险金是内心的期望。而营业税金呢?“3.41%!”哪怕他不知道这3.41%是怎么来的。

所以,营改增之前,一位资深的项目经理,可以非常确切地在心中估出一个简单项目的造价。比如:某县一个土方工程,工作量有100方,人、材、机的成本分别是50,20,10。那么,成本就是8,000元。加上30%的管理费和20%的利润,不考虑风险因素,合计就是12,000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12,000×3.41%=409.5元 所以,最终得出的工程造价就是12,409.5元。

不论是甲方还是各投标方,都可以按自己对工作量、成本、管理费率、利润率的认识,来形成自己的工程造价。

营改增后,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根本原因在于,增值税是“价外税”,税在价外,要想形成一个正确的造价,必须首先把“可抵扣的增值税”从价格之中给“掰”出来。

住建部办公厅赶在财税36号文之前,发出了关于调整工程造价计算方法的通知(建办标[2016]4号文),这个以办公厅而非部的名义发的通知,对工程造价进行了一个非常笼统的指导,大概说来分为三步:

① 先计算出不含可抵扣增值税的成本

② 再在其基础上,加上管理费和利润等标高金 ③ 再乘以111% 于是就得出了整个工程在增值税环境之下的造价。顺便可以看到,在住建部办公厅看来,未来的工程造价,都是含可抵扣增值税的含税价。

这个方法近乎于纸上谈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可抵扣的增值税”到底是多少呢?这可不是一个眉头一皱,就能算出来的东西;其次是没有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以上例那位项目经理来说,8,000元的人材机成本中,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到底有多少呢?问谁都不可能问出个名堂,一切只能自己“估计”,问题是,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一番,简直是估无可估的。

以商混为例,市面上有按3%开票的,也有按17%开票的,不开票的我们就不讨论了。从不同人手上买,掰出来的可抵扣增值税就不同。大体说来,对于采购方而言,考虑到城建与教附的因素,报价10,000开17%专票,与报价8,660开3%专票,其成本几乎一致。

但增值税并非取得专用发票就能抵扣,还必须要考虑到进项抵扣对资金流与发票流的要求,这些显然都对项目经理们的知识面形成了新考验。

为迎接营改增,项目经理们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听说要开专票,供应商一般都会要求“涨价”,假定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项目经理们发现,上例中的人材机成本变成了8,500元,再加上总计50%的标高金,含税造价就成为了:8,500×150%=12,750元。

同时,项目经理还必须估计到,可以取得的那一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税额”一栏加在一起的合计数是多少。例如是300元,掰掉它,税前成本就出来了:12,750元-300元=12,450元。

现在还应该尽量把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算一算,假定税率为10%,则本项目导致的附加税可以表示为一个方程((12,450+附加税)×11%-300)×10%=附加税

解这个方程得用到小学四年级的知识,附加税=108元。于是,最终工程造价出来了:

工程造价=(12,450+108)×(1+11%)=13,939元。难吧?

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计算之难,不在计算上,而在如何预计与把握能掰去多少可抵扣进项税金。形像说就是:“采购时能以什么样的价格取得什么样的发票”。

营改增后,水泥、砂石、钢筋、机械的价格肯定会变化,营改增后,能取得多少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肯定充满着变数。于是,以什么价格去招标?以什么价格去投标?这就要大家——建材商、建筑商、甲方——一齐摸石头过河了。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6

2.1调整直接费

直接费,指的是建安工程中直接消耗在工程项目中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在营改增政策下发并被广泛应用后,水利工程已对直接费用做了相应调整,以前的营业税计价下直接费包含了税价,而增值税计价下直接费则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后的除税价。具体来说,应从人工费调整、材料费调整和机械使用费调整三个方面来说:(1)人工费调整。增值税计价下的人工费增加了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基金、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等内容,其他不变;(2)材料费调整。将计价体系计算的材料费乘以相应专业的材料费调整系数,未计价材料和合同约定可调价的材料按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3)机械使用费调整。将计价体系计算的机械费乘以相应专业的机械费调整系数;将原先机械使用费改为施工机具使用费;取消原机械使用费内容中的养路费或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

2.2调整管理费、利润以及施工措施费

调整管理费的具体措施是将管理费改为企业管理费,并合并利润,统称为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其中,企业管理费主要是城市建设税、河道管理费以及教育附加,并为不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后的除税价。施工措施费的调整与直接费相同,将营业税计价下的含税价改为增值税计价下的不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后的除税价。

2.3调整规费

调整规费的具体措施为将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险费,主要包含养老、医疗、生育以及工伤保险费,营业税计价下的社会保障费主要是根据直接费合计为基数计算得出,而增值税计价下的社会保险费则是根据人工费为基数计算得出,并乘以相应费率。

2.4调整税金

营业税下的税金包括城市建设税、教育附加以及地方教育附加,通常约为3.48%。在增值税计价下,将这些费用计入企业管理费中,税金只包含增值税,通常取11%,计算方法则为税前工程造价乘以11%。

3“营改增”在水利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中的应用

3.1概况分析

某洪涝防护工程“营改增”前后工程造价的对比见表1。在增值税模式下,总造价增加了11.71万元,占原营业税模式下工程总造价的1.1%,增加额主要集中在工程投资中。

3.2变化分析

通过对比该工程在不同计税方式下的工程造价,可看出在增值税模式下,工程造价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1)该工程总造价增加,增幅约为0.7%―1%;(2)工程中的人工费基本保持不变;(3)工程中的税金和间接费增加,其中,税金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程材料的增值税的收取。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规则和计价体系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调整,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勇于面对挑战。做好工程计价体系的调整、衔接和服务工作,指导工程计价从营业税模式向增值税模式的过度,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楼晓雯.“营改增”后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程序的变化探析[J].价值工程,(28).

[2]王景.浅谈“营改增”对工程造价及计价体系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6(36).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7

一、各省、直辖市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本文以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地区(不含各自治区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划,对其计价依据调整(一般计税方法)分别进行比较。各省、直辖市调整文件的执行时间均以5月1日为截止点,计税方法大致分为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1. 华北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华北地区分别参照《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建筑业营改增后计价依据调整暂行规定》《建筑业营改增河北省建筑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办法》《建筑业“营改增”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和执行的说明》等文件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详见表1)。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北京市摊销材料费、租赁材料费及其他材料费的调整系数分别为:89.3%、90.7%和96.6%。

(2)河北省以费率计算的措施费中机械费除税系数为4%。

(3)河北省将原税金中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改为附加税费,计算式为:附加税费=增值税应纳税额×费率,费率按纳税地点在市区,在县城、镇和不在市区、县城、镇分别为:13.5%、11.23%和6.71%。

2. 东北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东北地区分别参照《关于建筑业营改增后辽宁省建筑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吉林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黑龙江省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和招投标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详见表2)。

3. 华中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华中地区分别参照《关于我省建筑业“营改增”后计价依据调整的意见》《湖北省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过渡方案》《关于增值税条件下计费程序和计费标准的规定》及《关于增值税条件下材料价格发布与使用的规定》等文件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详见表3)。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河南省企业管理费调整后,“营改增”后企业管理费=“营改增”前企业管理费×(1-5.13%)。

(2)湖南省将原税金中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改为附加征收税费,计算式为:附加征收税费=(建安造价+销项税额)×费率,费率按纳税地点在市区,在县城、镇和不在市区、县城、镇分别为:0.36%、0.3%和0.18%。

4. 华东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华东地区分别参照《关于做好本市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工作的通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江苏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详见表4)。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上海市人工费具体调整为:将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归入规费中,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归入施工管理费中。

(2)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以税前工程造价为基数乘以1‰。

5. 华南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华南地区分别参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调整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海南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见表5)。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广东省除税材料价格=材料价格/(1+综合扣税率),除税机械台班单价=Σ[机械台班费用构成项目金额/(1+税率)]。

(2)海南省材料不含税定额单价=材料含税定额单价÷1.02÷(1+税率或征收率)+材料含税定额单价÷1.02×2%×(30%÷1.17+70%),机械台班不含税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1.17+台班经常修理费×(70%÷1.17+30%)+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60%÷1.11+40%)+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1.17(或1.03)+台班车船税费+其他机械费。

6. 西北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西北地区分别参照《关于调整陕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甘肃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筑业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调整青海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见表6)。

陕西省将原税金中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改为附加税费,计算式为:附加税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率,税率按纳税地点在市区,在县城、镇和在市区、县城、镇以外分别为:0.48%、0.41%和0.28%。

7. 西南地区计价依据调整比较。

西南地区分别参照《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通知》《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四川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办法》《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调整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依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对建设工程计税依据进行调整(见表7)。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四川省综合费调整系数为105%。

(2)贵州省计算的材料费为不含未计价材和合同约定可调价的材料。

(3)云南省定额子目未计价材料预算单价=除税材料原价+除税运杂费+除税运输损耗费+除税采购及管理费。

(4)云南省税金的综合税率按工程在市区,在县城、镇和不在市区、县城、镇分别为11.36%、11.3%和11.18%。

二、各地区计价依据的比较与建议

1. 华北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华北地区四省市中,天津市计价依据的调整较为详细,主要体现在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两项中。北京市和山西省的优势体现在给出了风险幅度确定原则,在工程实施中对风险防范起到指导作用。主要的问题体现在:(1)河北省销项税额计算基础为税前工程造价与进项税额之差,但规定已明确各项费用均以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因此计算基础改为税前工程造价更为合适;(2)北京市施工机具使用费分为机械费、其他机具费和中小型机械费,名称不统一,应更改。

2. 东北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东北地区三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调整系数,但计算基础各有差别,如企业管理费,黑龙江省仅以人工费为基础,吉林省的计算基础为人工费和施工机具费之和,而辽宁省未给出计算基础,但其优势在于划分了工程类别。此外,黑龙江省规定将文明施工费中的脚手架费列入单价措施项目费,在费用划分上出现错误,文明施工费不应包含脚手架费。而吉林省的材料市场价格使用含进项税额的信息价格体系,所以也应增加不含进项税额的信息价格体系。

3. 华中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华中地区三省中,河南省的调整相对粗略,规定材料费(约占工程造价的70%)中材料价格由造价管理机构发布,没有考虑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价格是否及时,能否与投标报价同步等问题,建议对材料进行分类,如“一票制”和“两票制”材料,并在试算之后规定调整系数。湖南省在“其他规定”中提到“增值税税率6%”,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将税率改为11%。对于施工机具使用费,也建议添加具体的除税税率,否则不具有可行性。湖北省规定材料费以调整系数计算除税价格,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调整系数,不够完整。

4. 华东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华东地区七省市中,江西省给出了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进项税额的具体计算方法,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公布的信息价格可直接为含税价,将抵扣的操作过程转移给了投标方,促使其优化投标策略,减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但江西省一方面规定计费程序基本不调整,另一方面又规定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局承担发布计算程序的调整工作,导致对利润、规费、税金在新政策下的调整意见不明确,建议统一。

上海市对纳入规费中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费率规定不清,对纳入水费中的排污费计算也不清。江苏省在“取费标准调整”和“计算程序”中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的取费基础规定矛盾,在“计算程序”中未明确适用“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或“人工费”的条件。浙江省对不含税材料的价格未做明确规定,同时在机械台班单价的规定上前后矛盾。福建省对各材料费、机械费的调整系数规定不具体。

关于税金,上海市、福建省和山东省规定增值税即为当期销项税额,而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应加以区分。关于企业管理费,江苏省和福建省在文件中同时出现了“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两个术语,建议统一修改为“企业管理费”。关于文件的执行日期,浙江省和安徽省未做明确说明,建议参照其他省份修改。此外,建议安徽省在税前工程造价的组成上参考国家和其他各省市规定确定,同时补充规费的内容,如生育保险费。由于人工费一般无进项税额抵扣,建议山东省将人工费从费用项目组成中剔除,重点补充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的内容。

5. 华南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华南地区二省市中,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都采用了相同的调整方法,但广东省在人工费中增列两项具体费用的情况下,不应规定“按现行定额中的编制期基价计算定额人工费”,建议对现行定额人工费做相应调整。文件中规定“增值税为当期销项税额”,建议修改为“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海南省文件相对而言较简略,建议补充“营改增”后计价程序的调整,对文件中同时出现“企业管理费”和“管理费”术语的问题,建议参照江苏省的修改意见。

6. 西北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西北地区三省中,陕西省主要采用过渡性综合系数法,但在已经计算出营业税下不含税工程造价和增值税下税前工程造价的前提下,以二者的比值计算综合系数,进而得到增值税税前工程造价显得重复、无意义。建议给出具体的增值税税前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同时明确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等的除税价格计算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税制改革,在文件的规范性上也应完善。另外,建议甘肃省将文件中的“税额”二字改为“增值税销项税额”。

7. 西南地区计价依据的分析与建议。

西南地区四省中,对计价费用项目都采用调整系数的方法。四川省和贵州省在施工机具使用费上都规定了统一的系数,建议对施工机具使用费按照费用组成分别给出系数,另外,建议贵州省对材料费按材料进行分类。四川省针对材料费给出了调整系数法和计算公式法两种方法,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矛盾。在文件规范性方面,建议重庆市在税金的定义中添加“按税法规定”五字,为了前后的一致,将材料费中的“扣税系数”改为“扣减系数”。对云南省文件中出现的“企业管理费”和“管理费”术语问题,建议参照江苏省的修改意见。

三、“营改增”前后案例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某工程项目为西安市某小区办公楼,为2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74.14m2,檐口标高6.3m,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其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有:《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价目表》等。

1. 计价依据调整前投标报价。如表8所示:

2. 计价依据调整后投标报价。如表9所示:

由于陕西省未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列入企业管理费中,且对材料费和施工机具使用费未作规定,所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中仅对人工土石方部分做系数调整,减少16499.03元(17005.80×0.9702);土建工程的综合系数为0.9251;附加税费是指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该工程在市区,费率为0.48%。

3. 调整前后比较分析。经计算,该工程在调整后的税前工程造价为289304.32元,相较调整前的313249.73元,下降23945.41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分部分项工程费中人工土石方部分乘以系数0.9702。调整后的含税工程造价为322628.89元,相较调整前的323931.55元,下降1302.66元,除了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系数调整,主要是附加税费的费率降低。

调整后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31823.48元(不含附加税费),要实现不高于调整前的税金金额,可抵扣进项税额需达到22642.75元(31823.48+1501.09-10681.82)以上。在陕西省“同一合同工程项目,‘营改增’后企业税赋有所下降”原则的指导下,各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防止以前由项目经理发布指令随意报数或弃票等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对上述各省市计价依据调整进行比较分析后可知,计价依据的调整方法主要有:(1)调整系数法(包括扣减系数、过渡性系数、综合费率等)。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提前测算好各费用的进项税额占比,对定额基价不进行大变动的前提下,在投标标价过程中由造价人员直接乘以系数,前期的理论测算,对后续的进项税额抵扣也有一定的保证。但由于材料的不同,需分类测算,且由于价格的波动,需定期修改,因而前期工作量较大。(2)不含税费用公式计算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造价机构不需发布不含税价格,也减轻了前期测算工作量,计算的过程中根据给定的公式计算即可。(3)由造价管理机构发布含税和不含税信息价等方法。该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分依赖造价机构,会造成施工单位对政策一知半解,对整个市场的发展不利,且发布的价格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建议该方法辅以前两种方法使用。

对于“营改增”后影响较大的材料费,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等14省市采用了方法(1),江西省、山东省和海南省采用了方法(2),山西省、辽宁省和河南省等7省采用了方法(3)。而黑龙江省和山东省未作具体规定,由于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60%左右,影响重大,建议参照本文方法和其他省市规定补充。对于施工机具使用费,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等15省市采用了方法(1),建议各省市按费用组成分别给出系数,上海市、江苏省和云南省采用了方法(2),江西省、广东省和海南省采用了方法(3),而山西省、黑龙江省和湖南省等5省未作具体规定。

对于税金的变化,调整的主要方式有:(1)将原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纳入企业管理费中,同时根据各地特色选择性地包含河道管理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费用,并重新调整企业管理费的费率,建议各省市明确规定企业管理费和税金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施工机具使用费为不含税价格。北京市、天津市和山西省等采用了该方法,占分析总数的84.62%,但是部分省市仍需重新调整费率,否则体现不出新加内容,本质上相当于忽略了该部分费用。(2)将原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合并为附加税费,依据工程所在地或纳税地点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税率。云南省、陕西省、湖南省和河北省采用了该方法,占分析总数的15.38%。该方法不影响企业管理费的计算,只需重新测定该部分的税率即可,也可以参照云南省做法,与增值税税率结合,采用综合税率,便于计算。在文件的规范性上,如专业术语,应参照建标[2013]44号文件执行。

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按费用构成要素组成划分)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和税金等进行了逐一分析,对各省市的计价依据执行有实际意义。各省市的费用组成、取费基础和计价程序也应逐渐趋于一致,便于招投标的全国统一。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还应对“营改增”下招投标策略、工程各参与方应对策略等进行研究。

摘要:为了顺应税制改革,在“营改增”背景下,各省市陆续调整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但其可行性和完善性有待检验。按地区划分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地区发现其异同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实际案例检验“营改增”前后计价依据的差别,为顺利过渡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计价依据,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税金

参考文献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京建发[2016]116号,2016-04-0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建办标[2016]4号,2016-02-19.

营改增工程计价体系 篇8

关键词:营改增;工程造价;工程承包模式;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49-2

0 引言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基本上固定了我国的财务框架。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也得到了相继发展,原有的税收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国家经济体制。因此,我国要进行税制改革,在未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前,我国一直实行两税并行的制度,这种制度在初期时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并且在完善税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实行营改增政以策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营改增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在工程造价控制和工程承包模式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

1 现阶段两税并行制度产生的问题

1.1 重复征税问题

在我国的税收制度中,营业税主要的收取方式是按照营业额的全额来进行征税的过程,这种征税方式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会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市场化的程度愈来愈深,重复征税的问题使市场不公平现象频出,对于整个社会的分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 服务业发展问题

对于服务行业来说,营业税的全额征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服务行业的税负情况,使得第三产业得不到全面性的发展,间接的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导致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得不到提升。在当代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因此,要改变现在的税收制度,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1.3 成本问题

两税并行制度的存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制度在征税上有的时候很难判断应该征收哪一税款,或者是两种税款都需要征收等情况。因此,造成税收混乱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营业税的征收一般都是由地方的税务机构进行征收工作,并对所收缴上来的税款进行统一管理;而增值税的征收不同于营业税,它是由省级税务部门直接进行征收管理。这种情况的出现让税务征收与管理产生了不定程度的问题,导致税收部门整体的管理成本过高。

由于以上的原因,国家要对两税并行的制度进行整改,把我国的税收体系改革方案符合时代的新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2 “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造价是一个工程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进行预算或者是工程中实际资产投资所产生的费用。简单的说,就是这项工程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所花费的费用。

2.1 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而以往营业税的投资金额过大,实行的“营改增”政策之后,工程投资可以通过抵扣进项税额来降低投资金额的输出,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的表现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项目投资的数目增加。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税额抵扣来减少投资资金的投入,间接的减少了企业的税负压力,与此同时,企业就会按照相应的投资规模进行抵税,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

第二,缩短投资周期。“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制度,对于企业添加新设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对于营业税中进项税抵扣的时间来说,有利于企业对投资项目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周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第三,企业进行投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进行调整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对国家的政策进行相应了解,以期投资后可以实现最大的利益。例如:自“营改增”政策在我国实行之后,各企业将上半年的投资计划都做出了时间上的推迟,以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

2.2 对现金流的影响

在以前,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时,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企业的现金流动过大,不利于企业的财政管理。自从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进项税额能够进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现金的流动,并且能够使企业的现金流趋于稳定,以达到改善企业现金流动过大的目的。

3 “营改增”对工程承包模式的影响

工程承包的模式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也受到了影响。以往的承包模式有总承包以专业专项承包。这些承包模式在两税并行的制度下对资金的核算产生一定的困难,对于某些支出不知应该采用营业税征收还是采用增值税进行赋税征收,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实行“营改增”制度之后,对于工程中的许多项目都有明确规定可以采取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例如,机器设备、施工材料等,减少了企业的负担。

4 实行“营改增”后采取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物资采购方面的管理

对于工程的原料和设备采购来说,要选择有增值税纳税资格的企业和供应商进行合作,减少同小规模纳税公司的合作,以降低企业的征税金额。然而,在现实的工程采购中,小规模的公司往往能够为工程投资企业提供更低的购买价格,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就会选择小规模的材料供应公司。

在上述这种现象出现之后,国家实行了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制度,所以企业应该重新审视材料供应商的纳税额度。如果小规模供应公司不能够开设增值税发票,只有当其价格达到84%左右的时候,企业才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4.2 规范化工程管理

在某些企业中为了减轻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将与营业场所有关的工程资金划分到“营业场所”的项目成本中,但在计算企业增值税工作中,根据现在实行的增值税税法规定:建筑物、建筑构架及其相关附属品、工程施工中固定资产的支出均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在企业实际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工作中,应将建筑物、建筑构架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划分在“营业场所”的项目中,其他的设施之外的设备、材料、施工所用软件及工厂所需服务费等应避免纳入“营业场所”项目之中,尽可能避免税务机关将其划分为工程不动产范围内。

4.3 改进工程承包模式

根据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来看,工程项目承包模式的不同导致在企业纳税筹划分为也不同,但无论是何种的工程承包模式,都存在着企业纳税风险,企业为减少纳税风险概率的发生,就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避免混合销售纳税风险中,企业可将原有的承包模式转化为“甲供材料”承包模式,即企业在工程施工中从自身的材料库中领取材料;第二,在特殊情况下工程材料由第三方供应时必需采用“包工包料”承包模式时,企业应分别同工程施工方、材料供应方签订工程项目施工合同,避免税务机关将其视为同一企业销售行为。

5 结束语

实行“营改增”制度以后,能够优化我国的税收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两税并行制度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的实行“营改增”制度,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且让各企业了解税制改革的好处,在“营改增”制度的施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物资采购方面的管理,规范化工程管理模式,改进工程承包模式等方法加快营改增制度的实行,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将挑战转变为机遇,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王军,熊雪军.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会计师,2014(3):9-10.

[2] 李兰,肖双琼.建筑业“营改增”的税负变化及影响研究[J].商业研究,2014(3):62-67.

[3] 熊玉红,梁萍.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负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会计之友,2014(17):103-105.

[4] 李楠.浅析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和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5(33):278.

[5] 李清明.浅谈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

上一篇:qq唯美英文网名下一篇:中班教案颜色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