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通用12篇)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1
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产权登记网上审批流程图
申报单位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填写表格,上传附件材料。主管部门审核(5个工作日)市资产管理中心初审及意见(5个工作日)市财政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审批(5个工作日)
市财政局领导审批(5个工作日)资产管理中心核发产权登记证(3个工作日)
附件:按事项的要求提交相应附件材料并加盖公章;打印产权登记申报表格经单位主管部门盖章后送至市资产管理中心。
厦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心
地址:厦门市美湖路43号惠豪中心4楼 咨询电话:2223271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2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的意义。产权登记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也是资产管理区别于其它财政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主要特征。自1992年和1995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先后组织开展企业和事业单位产权登记工作以来, 产权登记在规范国有资产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和调整, 产权登记工作也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为了规范和强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管理和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财政部依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192号) 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等有关规定制定并出台了这一《办法》。《办法》共分六章七十一条, 从产权登记的功能定位、登记范围、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应当或不能办理产权登记的各类情形;产权登记的具体内容;产权登记程序和相关要求;产权登记年检制度、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产权登记工作进行了规定。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的含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是指国家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 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同级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进行登记, 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办法》根据“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求, 规定了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登记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 并规定了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在产权登记中的分工职责。办法还规定了产权登记工作的功能定位和登记范围。《办法》明确, 各级财政部门核发的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单位享有占有、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是依法确认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的法律凭证和依法经营国有资本的基本依据。
——产权登记实行信息化管理。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是产权登记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应当根据占有、变动、注销产权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更新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 对产权登记实行动态管理。今后, 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将实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产权登记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对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状况的高效、实时、动态、全过程监管。产权登记实行信息化管理。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登记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按照本办法申请办理产权登记和产权登记年度检查的,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办理产权登记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发生国有产权变动而不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或在办理产权登记事项时提供虚假信息等, 导致《事业单位产权登记证》或《企业产权登记证》登录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 事业单位或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或有关证明文件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3
区财政局:
根据《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财教〔2012〕242号)和国家、省、市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我单位申请办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产权登记,同时报送有关资料(后附附件清单目录)。
如无不妥,请批准。
资产管理员(签字):
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
****年**月**日
事业单位占有产权登记附件清单目录
(所有附件加盖公章,页数较多可以盖骑缝章)附件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占有登记)附件2:审批机关批准设立的文件; 附件3:国有资产总额及来源证明; 附件4:上一财务报告;
附件5:《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
附件6:《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附件……:设置抵押、质押、留置或提供保证、定金以及资产被司法机关冻结的相关文件和凭证;
附件……:涉及土地、林地、海域、房屋、车辆等重要资产的相关产权证明材料;
附件……:涉及对外投资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批复;
附件……:涉及资产评估事项的,应当提交相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文件;
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流程 篇4
一、举办单位或举办者向登记管理机关咨询 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基本条件:
1、有业务主管单位,并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2、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名称由行政区划名称、字号、行(事)业或业务领域、组织形式组成。自治区民政厅登记的冠“广西”,地、市、县登记的冠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不能冠“广西”;
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法人单位开办资金不得少于3万元);
5、有与该单位的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场所。
二、向业务主管单位提出申请 提交如下材料(一式三份):
1、成立申请书(内容包括:成立的目的、业务范围、可行性论证、筹备的基本情况、活动资金及经费来源渠道、举办者单位名称或申请人姓名等);
2、登记申请表;
3、法宝代表人或负责人登记表(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简历、身份证明、有否受到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4、党组织建设情况材料;
5、章程草案(一份,参照民政部示范本制定);
6、章程核准表;
7、证书底稿表;
8、内设机构备案表;
9、从业人员登记表、资格证明;
10、场所使用权证明;
11、验资报告(由法定的社会验资机构出具);
12、银行帐号备案表;
13、其他材料。
三、业务主管单位审查
1、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审查界定该单位是否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条件。对章程、资金、人员资格、场所设备等进行审查,同意成立的下发批准文件和执业许可证;
2、对同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其章程核准表和证书底稿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
四、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提交如下材料(一式三份):
1、登记申请书;
2、业务主管单位的批文和业务主管单位下发的执业许可证;
3、向业务主管单位提出申请时上交的除《成立申请书》以外的所有材料。
五、登记管理机关受理、审查
1、受理。对申请登记的举办单位或举办者所提交的文件(材料)、证件和填报的登记申请表齐全、有效后,方可受理,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受理通知书》;
2、审查。审查提交的文件、证件和填报的登记申请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并核实有关登记事项和条件。
六、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成立登记申请的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决定
对准予登记的下发关于同意登记的批复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批准通知书》,对不予登记的向申请单位或申请人和业务主管单位说明理由,并下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驳回通知书》。
七、登记管理机关发证、公告。
八、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到同级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5
一、代理单位登记应提供的材料:
(一)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其他城镇企业需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城镇私营企业需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营业执照》副本;外商投资企业及其经营性分支机构、办事处需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执照》或《外商投资企业办事机构注册证》;以上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
(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单位登记表》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五)《单位经办人授权委托书》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六)《开户申请表》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七)《住房公积金汇缴(跨年)清册》两份,加盖单位公章。
(八)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部“印鉴卡”,加盖单位预留印鉴。
开户单位将以上材料填写完整,于每月1至15日前送到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6
由于虚拟产权式商铺是一种特殊的房产模式,各商铺的物权属性究竟如何,学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说
数人区分建筑物而各有其一部分的情况, 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区分之方式有横有纵以及横纵结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含三个要素, 即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部分所有权以及因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因此,所谓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此三项权利中,以专有部分所有权为主导,是其他两种权利的基础,而成立专有部分所有权关键在于对专有部分的认定。故要判断虚拟产权式商铺模式中的权利类型是否属于建筑物区分所有, 首先要判断被分割成一个个小面积的商铺能否成为专有部分。
专有部分,指区分建筑物内有独立构造、能独立使用的建筑物的某一单元部分,要成为区分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应当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第一,必须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指各个专有部分之间,应当在构造上能区分彼此之间的界限和范围。第二,必须具有使用上的独立性,指建筑物被区分的各部分,具有能独立满足一般生活目的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该部分能单独使用,有独立门户与公共走廊或公共楼梯等公共设施相通,否则不得成为区分所有权的客体;另一方面,该部分具有独立的经济效用, 与一般建筑物一样可用于居住、办公或经商诸用途。笔者对此持赞同观点。专有部分是区分建筑物的核心部分,共有部分是将建筑物划分为一个个专有部分而形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反观虚拟产权式商铺,虽然其实际上分属于多个不同的所有者,但其不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且亦不具有使用上的独立性,他们是被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和发挥作用的,面积概念上的分割始终不是实体分割,因此笔者认为虚拟产权式商铺的权利类型并非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有学者提出,虚拟产权式商铺的产权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且主张“只要是建筑物各区分部分之间没有明显遮蔽性,在建筑物特定用途下而具有独立性,都可成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笔者认为,虽然因概念分割而形成的一个个产权式商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但不应将这种独立性无限放大。不论如何发展,其亦不能被扩大到等同于实体分割使用。
1.2相邻权说
依相邻权形成的是不动产相邻关系,指相互毗连或邻近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间依法应当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本质上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
相邻关系的产生应当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不动产须相邻:相邻关系仅涉及不动产权利人, 与动产权利人无关。相邻不动产包括相邻土地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物。相邻包括直接毗邻和间接毗邻。间接毗邻情形,以不动产占有、 使用方面存在影响为限。其二是相邻关系的主体为不动产权利人:在我国,土地属于国家与集体所有,国家、集体通过出让合同、承包合同等方式将用益权能让渡给第三人,第三人因此成为使用权人。所以,不动产权利人包括所有权人、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等不动产物权人。
相邻关系以不动产权利人的容忍义务为主要内容,尽管其就相对方的角度而言属于一种权利,即相邻权,但相邻关系主要强调的是不动产权利人应有的容忍义务。
按上文中相邻关系的构成要件分析,似乎虚拟产权式商铺是符合的,但我们应当注意产权式商铺模式的特殊性。各产权式商铺的购买者并不对自己所购买的商铺进行直接占有使用, 而是由经营商对商场整体进行使用,这是产权式商铺模式在运作方式上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不会有各个所有人进行各自经营的情况,也就根本不存在商铺之间相不相邻的问题,更不用提因商铺相邻使得各商铺所有人由于法律规定而要为其他商铺所有人使用商铺便利对自己商铺的权利进行主动受限的问题了。因此,虽然每个产权式商铺可被视为不动产分割出售,但由于其未进行物理意义上的分割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不动产,故完整意义上的不动产中存在的问题或关系并不一定都会出现在虚拟产权式商铺模式中,相邻关系即为典型例子。笔者认为,虚拟产权式商铺中的权利不属于相邻权,权利类型的性质也就不适用相邻关系理论。
1.3共有权说
共有是指两个以上民事主体对某物共同享有所有权的状态,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共有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共有的客体是一个物,也可以是多个物。《物权法》第九十三、 九十四条规定,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数人依自己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各共有人享有的权利对应的是应有“份额”。按份共有权人的份额是抽象的, 而非指共有物具体的或实体的部分,“只是确定各共有人行使权利的比例或者范围而已”。共同共有权是指数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形成某一共同关系,基于该共同关系而共同享有的所有权。其发生的基础是共同关系的存在,具体包括夫妻关系、家庭共同生活关系、合伙关系以及继承关系,基于这些关系才能产生共同共有关系。
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具有如下四点区别。第一,产生原因不同。共同共有必须存在共同关系这个基础,而前者则无此要求。第二,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不同。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有物的全部并非某一部分,各共有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相同的,而按份共有人则是根据应有份额来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第三,共有期间的分割限制不同。共同共有人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得请求分割共有物,但前者除非特别约定,否则共有人有分割请求权。第四,对共有物的处分原则不同。共同共有中要对共有物处分和进行重大修缮的话,一般要经全体共有人同意, 而前者只需2/3以上共有人同意即可对共有物进行处分和重大修缮。
由于共同共有关系要求以共同关系为基础, 虚拟产权式商铺各所有人之间显然不具有上述共同共有关系。那是否属于按份共有呢?笔者认为,虚拟产权式商铺权利性质属于按份共有,因为商场作为一个整体,却有两个以上的所有权人,且各产权人依投资多寡来享益相应比例。或许有人会说,按份共有人享有的份额只是观念上对共有物整体的划分,各共有人的权利是及于共有物整体的,并非只针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而实践中,虚拟产权式商铺在销售给投资者时都会说明位于商场的某个位置,此点与按份共有的本质内涵不符,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事实上,对于同一商场而言,购买哪个位置的商铺并不重要,只要投入的购房款相同,投资收益就相同。开发商销售商铺时,同一商场的价格是相同的,并不按商铺所处位置之不同而异, 故其并不关心商铺的具体位置。另外,投资者不能私自经营也不能私自委托别人经营商铺,故对商铺的具体位置不会作出要求。多数情况下开发商或经营商并不对商场作物理上的分割,即便作分割,也是出于经营之需,租赁业务管理公司亦并不把每个商铺所获收益发给该商铺所有者,而是将整个商场的收益依业主投资额多少分配给各投资者。因此,如果某个商铺的所有者依合同上标注的编号和位置,占有、使用所购商铺的话, 不仅违反合同原意,也可能侵犯其他铺主利益, 破坏了商城整体经营的商业价值。如果签约时就知商铺允许独立经营,位置偏僻的商铺将难以卖出,虚拟产权式的商铺将不可能销售下去。由此, 应当认为,虚拟产权式商铺买卖合同中约定的商铺位置只是一个虚拟符号,不具实质意义,各商铺投资者仅依自己所占份额的大小来获取收益。
由此可见,虚拟产权式商铺各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应认定为按份共有关系。
2虚拟产权式商铺权属登记的现实困境
由于虚拟产权式商铺属于不动产,只有经过登记,获得国家认可,才能受到法律保护。但因虚拟产权式商铺的特殊性( 产权式商业物业中各个铺位之间并无传统意义上的分割墙壁),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虚拟产权式商铺的产权登记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而各个地方管理部门的做法也不尽相同。诸如北京、南京、长沙等地规定虚拟产权式商铺可予登记,而上海、深圳、合肥等城市则禁止对此进行登记。
缺乏统一的立法指导,往往会令虚拟产权式商铺失去很多潜在的中小投资者,而多地禁止登记的做法,严重挫伤了中小投资者投资商铺的积极性。因不给购房者颁发所购商铺物业的产证则必然导致中小投资者对商铺的产权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认定和保护。如果其权利受损,甚至在不能取得商铺房产共有权证书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只能依据普通房屋买卖合同向开发商主张自己的债权而非物权。按照民法理论,在一般情况下,物权优先于债权而受保护;基于物权保护优于债权保护的原理,法律对投资者根据房屋买卖合同所享有的债权保护力度没有对经登记后产生的物权保护力度大。这种危及投资人投资安全的潜在风险状态,无疑使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欲求降低,损害了虚拟产权式商铺的经营发展。
在许多产权式商业物业问题的法律纠纷中, 案件双方争议的焦点就在于铺位户主对该商场相应经营场地所有权之性质以及是否具有独立完整所有权的问题,其核心即为投资者能否获取铺位的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物权的一种,其客体范围一定在物权的客体范围之内,即在物权法规定的“物” 这一范围之内,故产权式商铺的投资者能否取得商铺所有权,关键在于商铺是否属于物权法上的“物”。《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 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表明物包括动产、不动产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权利。商铺显然非动产,也非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权利,其唯一可能隶属的范围就是不动产。其实,在实践中,开发商是将商铺作为房屋或类似于房屋的不动产来销售的。那么房屋所有权的客体是什么?包不包括虚拟产权式商铺这种特殊的形式呢?
房屋所有权的客体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房屋。 接着来看商铺是否属于这一范畴。通常认为,房屋是供人们使用的、有着固定空间的建筑物;这种固定空间通常都以砖瓦等材料形成,至少也会用木板等实体材料进行彼此的隔断。而产权式商铺有概念分割和实体分割两种,对于实体型商铺,其以木板或玻璃等隔开,可形成固定的空间,符合房屋的核心要义,可成为所有权的客体。 但我国绝大多数产权式商铺系采取概念分割的虚拟产权式商铺,这种商铺的四至确实没有墙体或其他分隔物体,但整栋房屋则有完整的墙体,笔者认为它仍然应视作为“房屋”。
我们不妨再从所有权的本质试作分析。所有权作为物权的一种,其符合“一物一权”的基本物权法原则,因此一个所有权对应一个物,这个物应当具有可独立于它物、可被从它物中区分开来的特性。这便是独立性要求,即所有权的客体应当具有独立性特点。那么虚拟产权式商铺是否具有这种独立性呢?
“一个物具有物理上的独立性,固然可以作为独立物而存在,但如果不具有物理上的独立性,也可以交易上的观念和法律规定作为标准来确定某物是否具有独立性。”这揭示了拥有独立性的物所应具有的使用上、观念上和法律上的三项独立属性。首先,使用上的独立性是指事物即使在物理上与其他物互相连接但在使用时可将其划分为若干部分而成单独的交易对象, 也不妨碍其成为独立物,并单独成为物权的客体。我国虚拟产权式商铺中,绝大多数的情况是: 每个投资者的商铺与其他人的商铺在物理结构上是相互连接的,虽每个人的商铺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商铺而独立存在,但就产权式商铺的特定商业功能来说,各个商铺可独立的占有、使用、 转让其摊位,其具使用上的独立性。其次,观念上的独立性是可以在实践中渐渐形成的。虚拟产权式商铺模式是对一个商场整体进行分割,然后将分割出来的小面积出售给不同的投资者所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成功实践, 这种模式的使用观念已经形成,产权式商铺的分割出售得到认可,那么其也就具有了观念上的使用独立性。虚拟产权式商铺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发展至今虽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种将整体进行面积分割出售模式的承认。在实践中,人们接受这种新的房地产营销模式作为一种投资渠道。我国多地出现的“产权式商铺热” 也证明了人们观念上的认可。最后,法律上的独立性是以法律规定为标准的,即法律通过直接规定或者间接反推等方式表明某物具有独立性, 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规定可以进行登记。对此,我国各地在产权式商铺引进之初基本是持准予登记的态度,但后来随着该模式在实践中产生较为严重的问题而逐渐转为禁止的态度了,但这不能说明产权式商铺不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 反而说明了其可以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之本质。
根据上述分析,虚拟产权式商铺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符合所有权客体的本质要求;换句话说,虚拟产权式商铺可以成为所有权的客体。 但正如上文所说,在我国实践中,许多地方法律规范禁止对单个虚拟产权式商铺的产权进行登记,如果不准予登记,投资者对产权式商铺的权利就不属于法律上认可的所有权,这就产生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使得投资者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不仅所期待的收益无所依附,甚至连投资利益都无从保障。
3解决虚拟产权式商铺权属登记问题的措施
为适应近年商业物业的发展形势,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法律上和具体运作上的建议。
第一,健全虚拟产权式商铺的相应立法。其一,在相应民事法律邻域,应明确产权式商铺的物权属性;其二,修改现行《房屋登记办法》有关条款和调整各地相应实施细则,统一确定产权式商业物业的登记方法,以便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让中小投资者可依其各自的投资比例和份额获取投资收益。
第二,允许分割销售。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允许房地产企业分割销售四周有明显界限的商业设施。
第三,加强对分割销售活动的全程监管。可以规定商业设施分割销售时应制定详细的预售销售方案。
第四,可采用“抽象分割”方式确认商铺构造独立性。比如,可以规定,商业设施分割既可采用实体墙进行分割亦可在室内装修结束后采取在地面嵌入铜条或使用其他适宜方式进行分割。以此认可划线分割商铺构造上的独立性,清除“虚拟产权式商铺”登记问题上的理论障碍。
产权登记工作总结 篇7
(2009.7.24--------2009。8。24)
尊敬的檀老师: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工作,让我对产权登记有了深入的了解,产权登记工作涉及的企业较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保量的完成此项工作,我们根据企业的多少及时间要求,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产权登记工作。
首先由各单位收集资料。资料的收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有了准确、齐全的资料,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企业的性质各异,有国有企业、独资企业、集体企业、控股企业等,我们主要是针对山西太原2009年铁路企业国有资产来进行产权登记。根据2009年的铁路企业产权登记工作的内容,让我了解了产权登记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年检、变动、占有、和注销。每种情况所收集的资料各不相同:
1.年检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有:①《年检产权登记表》一式两份;②办理年检产权登记申请;③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2008财务报告;④《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⑤《产权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2.变动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有:①《变动产权登记表》一式两份;②办理变动产权登记申请及办理原因、过程等说明③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④本企业和控股企业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⑤本企业《产权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和控股企
业的《产权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3.占有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有:
①《占有产权登记表》一式两份;②办理占有产权登记申请及办理原因、过程等说明;③批准企业设立的文件;④企业设立的章程文件;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2008财务报告;⑦经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
4.注销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有:
①《注销产权登记表》一式两份;②办理注销产权登记申请及办理原因、过程等说明;③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终止时的财务报告;⑤工商注销批准相关的核准文件;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⑦《产权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这些繁琐的资料收集给产权登记登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各单位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将资料尽可能的收齐,然后交由我们审核人员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审核工作。
其次我们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并进行汇总统计。2009年太原铁路局现有291家企业,2009年要求办理产权登记的单位有195家企业,根据其上交的资料情况逐个审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要求其按规定补齐手续,尽量做到资料完备。
最后我们把资料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计算机数据的录入,在录入的过程中信息要全面填写的数据要与单位上报的数据一致。在管理时因新旧软件版本的不同,在数据填写过程中出现数据不
符、代码不统一、股权比例不符等众多问题,我们对所出现的问题逐一核实直至完全正确。经过反复的核对、严格审核,确定可以办理的数量,其他企业因不同原因暂缓办理产权登记。
遗憾的是由于暑期放假时间短,我没能把产权登记这个工作项目的完整过程跟下来,但是这次短暂的实习机会,确让我受益非浅,首先它为我提供了初步的工作经验,为我今后做会计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让我懂得再多的工作(这次要审核的企业多,且资料繁琐),也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做事不能急躁,不能粗心。我们审核不仅要耐心细致,而且数据录入时还要准确无误,更不能带有抵触情绪进行工作。这对我的意志培养很有帮助。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校园里学到的书本知识是肤浅的,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这次实践还让我体会到企业员工还必须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工作的繁多,任务的繁重缺少任何一个人都会降低工作的效率。每个人都必须从大局从整体出发,认真仔细完成好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
总之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次实践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渴望,尤其是实践的学习。因此我感谢领导为我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也希望今后这样实践机会会更多。我会好好把握,虚心请教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2009年8月22日
曹慧颖
公式:
国有资产百分之百控股时(法人资本=国有法人资本)所有者权益
总额=国有资产总额
国有法人资本应享有的权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不是百分之百控股时(国有法人资本/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总额
=国有资产总额
办理商品房产权登记备案程序 篇8
各房地产开发公司:
一、房地产买卖合同备案程序
①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小区总平面图、商品房预售面积测绘资料。
②楼盘管理人员对小区进行楼盘管理,填写合同备案审批表。
③在房地产开发公司网上合同备案后,经办人员进行合同登记备案并整档。
二、商品房按揭登记备案程序
①房地产开发公司补充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证明和监理合同(核对原件由合同备案人员统一收件)。
②经办人员现场勘查,并填写《预购商品房抵押登记备案审批表》(副主任审核,主任审批)。
③档案管理人员、整档并保管。
三、商品房产权登记备案程序
①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小区总平面布置图、《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证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商品房销售情况或购房花名册、填写房产测绘委托书,由窗口统一收件。
②经办人员联合房产测绘公司现场勘查、丈量。
③经办人员对房产测绘公司提供《房产测绘成果报告书》进行审核(一式二份),同时填写《房地产开发公司产权登记备案情况表》。
④房产测绘公司通知领取审核后的《房产测绘成果报告书》。⑤楼盘管理人员对开发公司进行产权初始预登记收件,并打印收件单(客户联由开发公司收执)。
⑥楼盘管理人员在整个小区楼盘修改后对产权初始登记进行初审。
⑦审批、缮证、整档。
⑧楼盘管理人员向开发公司发放“产权初始登记通知单”。
南安市房地产管理处
二00六年九月十四日
抄送:陈组长、全体工作人员
附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产权初始登记通知单(存根联)
房地产开发公司:
你公司于年月日向我处申请座落于镇(办事处)街(路、巷)小区幢等房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已完成产权初始登记,请通知各购房户申请商品房屋变更登记。
特此通知。
南安市房地产管理处
年月日
房地产开发企业产权初始登记通知单(客户存根联)
房地产开发公司:
你公司于年月日向我处申请座落于镇(办事处)街(路、巷)小区幢等房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已完成产权初始登记,请通知各购房户申请商品房屋变更登记。
特此通知。
南安市房地产管理处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9
一、“三权分置”产权结构的内涵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三权分置”在政策文件上概括为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置。许多政策研究者,如韩长赋,张红宇等对“三权分置”的理解,是建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分离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认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并形成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格局。〔1〕〔2〕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思路来理解我国的土地产权结构是存在内在缺陷的。按照这种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会因为自身分离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而消灭。然而,问题是现实中不可能所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都会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只有那些出租或转包的土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才会分离出土地经营权;现实中的土地产权结构并不是都要表现为“三权分置”,也可能处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置的状态下。总之,现实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旦存在就不会因为从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而消灭,土地经营权也不可能脱离开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存在。
从实践和法律层面来看,“三权分置”更为准确的表述应当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置。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形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集体土地产权结构。“三权分置”中的第一次分置,是指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基础上通过实行土地承包制设立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农户拥有;第二次分置,是指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出租、转包等流转合约约定土地经营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其他土地经营者拥有。值得提出的是,“三权分置”中的每一次分置,都代表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和重大突破。
理解“三权分置”内涵的关键是科学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关系。按照产权经济学理论,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项土地产权都是从绝对的土地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都是绝对的土地所有权的具体表现形态。在“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土地经营权又是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派生出来的。更具体地说,土地经营权是依据土地出租、转包等流转合约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外的其他土地经营者所享有的一项权利,土地出租、转包等流转合约期满后土地经营权又复归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土地经营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恢复到圆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状态。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并不意味着原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只不过原来圆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设定了土地经营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圆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后变成为有负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这种有负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能称之为土地承包权的。正如发包的集体土地和没有发包的集体土地其土地所有权虽然有了差别但仍然都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出土地经营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没有分离出土地经营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有了负担上的差别,但仍然都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承担着不同的产权功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切土地权利的渊源,在“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促进土地利用外部性内在化和土地流转交易方面承担着核心功能,成为“三权分置”产权结构中的核心产权。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动的情况下,通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设立土地经营权为其他农业经营者享有,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经营权也就成为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两类物权之外的重要产权形式。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实现形式是土地承包制,通过实行土地承包制、设立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得以具体化。在土地承包制基础上,农户可以直接经营土地,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直接使用和经营土地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农户也可以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上约定土地经营权为其他农业经营主体拥有,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获得新的实现形式。“三权分置”从制度上构建了从集体到农户、从农户到农业经营者之间的清晰产权关系,构成了完整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在“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中,农户拥有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户直接拥有土地、经营土地的基本权利,照顾到了我国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国情。同时,“三权分置”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制度安排,为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的多样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满足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成为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制度。土地登记是确认和保护土地产权的基本手段,土地登记对确认和保护土地产权、完善“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完善“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就必须在正确理解“三权分置”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完善土地登记体系。
二、“三权分置”产权结构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空间边界和成员边界决定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在多大范围的土地上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必然要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为前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空间边界不清或存在纠纷的,涉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就不能登记发证。只有所有权边界清晰的土地,其承包经营权才可以正式进入确权登记发证程序。
土地登记是一种土地等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法,对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产生公示作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此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不以登记为生效的要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在“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承担着核心产权的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在集体土地产权登记中同样处于核心位置,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在我国“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土地承包中土地发包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主体是国家。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指国家将农民集体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和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等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是国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附设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上的其他土地权利的一种公示、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并不是二轮承包合同的简单复制,也不是新一轮的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对现实中依法可以确认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是对二轮承包以来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土地权利依法进行确认并登记,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现状基础上依法进行的确权登记。二轮承包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有些农户的承包地已经转让、互换了;有些农户的承包地经历了调整;有些农户的承包地已经在土地整治、土地置换后在空间上发生位移。过去土地发包中形成的土地承包合同以及后来的土地转让、互换合同,都是依法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文书凭证。由于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比较健全,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用益物权的权利归属总的来说是清楚的。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对应的物(即承包地)的界址并不清晰、面积并不准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就是以这些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等文书资料为依据,进行更为严格、更为规范、更为科学、更为准确的权利登记,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和它对应的物(即承包地)调查清楚并予以公示确认,通过登记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进一步从法律上、技术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用益物权落到实处。
严格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要求在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的同时,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指向的物即土地的位置、四至、面积等,也就是说要同时确权确地,实现权与物的无缝对接,“确权确股不确地”并不符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严格要求。实际上,对于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纠纷和权属界限纠纷的,可以暂缓登记。对于承包地入股,登记中要区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土地经营权入股。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经营的,应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情形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并登记。对于多个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应尽量分户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并登记;难以分户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位置、四至、面积的,可以在分户“确权确股”的同时确认入股后共同经营土地的位置、四至、面积,并作为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加以登记保护或者暂缓登记。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对权利而非合同的登记,其核心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用益物权的登记。按照承包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区分为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承包限于本集体经济内部的农户,因此,以承包方式取得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只能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限于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土地”以及养殖水面和一些零星土地,这类土地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这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并不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非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起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权能上更为充分,这表现在:其一,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其他方式承包土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取得权利时一般都支付了有偿价款,这类土地承包经营权一经取得其流转更加自由,而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则要受到限制。例如,对于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其二,非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而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在法律上没有做明确许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九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不仅包括家庭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也应当包括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从登记的全过程来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登记机关在特定时期内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认、登记,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总登记。总登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是全面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后首次进行的登记为初始登记。初始登记具有个别登记、日常登记的特点。很显然,总登记可能是初始登记,并不必然是初始登记。一般情况下,初始登记以权利人的申请为前提,权利人不提出申请就可以不作初始登记,而总登记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权利人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进行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期时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后第一次进行的登记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201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这次登记可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总登记;对于没有进行初始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来说,这次总登记同时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后的第一次登记即初始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是指因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生改变,或者因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的情形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下调整土地的;继承人继续承包的;土地整理中进行权属调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姓名或名称、地址发生变化的;承包地地址名称发生变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改变的,等等。注销登记是指因承包地(物)灭失或者土地承包经营权(权)的消灭而进行的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注销登记的情形主要有:发包方收回承包地的;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国家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的;依法依规改变耕地用途的;家庭户自然消亡的;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土地权利消灭的等。全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体系,需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三、“三权分置”产权结构下的土地经营权登记
在“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中,对于土地经营权是何种性质的产权,要否登记,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土地经营权应当被设计为物权才行,只有物权化后才能满足转让抵押的要求,其存续期限可以跨越《合同法》规定的20年,并按照他项物权进行登记加以强化;土地经营权通过法律加以法定化,一经设定即独立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并以之对抗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方)和所有权人(发包方),土地经营权人即可自由处分其土地经营权,不应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所有权人的干预。〔3〕〔4〕
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确实有利于保护土地经营权人的权益。但是,如果土地经营权法定化后的存续期限可以超越《合同法》规定的债权的最高期限,并且土地经营权的转让等处置行为无需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许可的话,那么,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期限比较短,尤其是剩余期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土地经营权相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来说无疑将会显得更为优越和强势,这势必造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冲突,不利于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是依照土地出租、转包等合同约定的权利,其本质上是一种土地承租权,在法律上应属债权性质。土地经营权的设立建立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同意的基础上,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同意就不可能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设立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处置也应当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知情和许可,土地经营权的存续期限不宜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
当然,为了加强对土地经营者权益的保护,特别是为了向土地经营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可操作的融资工具,可考虑将现在土地出租、转包的备案制改为等登记制,建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5〕日本就建立有土地承租权登记制度。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申请承租权的设定或承租物转租的登记时,于申请书中应记载租金数额。如果登记原因定有存续期间或租金支付时期时,或许可移转承租权或转租承租物时,亦应予以记载。”
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从权利客体来划分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本身的登记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土地抵押权、地役权等其他土地权利的登记。土地经营权一旦设立,就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负担存在,因此,可以将土地经营权纳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中的其他土地权利登记范畴,和抵押权、地役权等权利一道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负担在登记簿中加以记载。土地经营权登记的意义在于,通过登记公示,加强对土地经营权人的权益保护,平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土地经营者在土地租约存续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稳定土地经营关系,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登记公示,防止土地经营者以土地经营权为担保进行多头融资,从而有效控制和防范相关金融风险。在登记中可采取自愿登记的原则,相关当事人可以自愿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上没有设定土地经营权的,就无需进行土地经营权登记。通过土地转包、出租设定土地经营权的,或者转租土地的,土地经营权人可以要求相关当事人予以配合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土地经营权上设定抵押的,贷款人可以要求相关当事人配合进行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
四、小结
“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制度。从法律层面和土地登记角度来看,“三权分置”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置。政策文件在突出政策创新的同时,对“三权分置”的表述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法律概念的基础之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在“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外部性内在化和土地流转交易的核心产权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在土地登记中越来越居于核心位置。完善“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就必须在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全过程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体系。
土地经营权本质上是土地承租权。为了加强对土地经营者权益的保护,稳定土地经营关系,防范控制金融风险,可以将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负担的土地经营权纳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中的其他土地权利登记范畴予以登记。
摘要:从土地登记角度来看,“三权分置”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置。完善“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需要在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基础上全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体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经营者权益,稳定土地经营关系,防范控制金融风险,可将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负担的土地经营权纳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中的其他土地权利登记范畴予以登记。
关键词:“三权分置”,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土地经营权登记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土地“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J].农村工作通讯,2016,(03).
[2]张红宇.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J].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5,(03).
[3]孙宪忠.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需要解决的法律认识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6,(02).
[4]高圣平.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规则之构建——兼评重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模式[J].法商研究,2016,(01).
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监制办法 篇10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监制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为保证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印制质量,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制定了《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监制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印发前,已经完成政府采购程序并开始印制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省份,要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将尚未备案的有关情况,及时报国土资源部补充备案。
本通知有效期为8年。
2016年4月26日
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监制办法
一、为保证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印制质量,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二、《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监制。监制职责包括:发布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统一样式,规定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印制标准,实行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印制情况备案,掌握全国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印制和发行情况;组织印制和发放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国务院批准项目用海、用岛等不动产登记所需的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涉及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监制的事务性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具体承办。
三、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印制、发行、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有关权限不得下放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招标等符合政府采购规定的方式,确定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承印单位;决定本地是否需要印制增加少数民族文字的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需要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统一组织翻译、印制和发布,并与全国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内容保持一致。
四、在开始批量印制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前,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将承印单位的确定方式,承印单位的名称、服务期限、印制单价以及承印单位制作的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样本,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国土资源部将备案信息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
五、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成本核算和印制管理,严格控制印制成本,建立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确保承印单位在统一组织下,严格根据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印制标准,按照印制合同或者任务书确定的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种类、数量和印制流水号,开展印制工作,保证印制质量。
六、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应当具有唯一的印制流水号。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不动产权证书和登记证明的印制数量、印制流水号段和发行情况,并在发行的同时报送国土资源部。
房地产权登记有何法律效力 篇11
依法登记的房地产权利受法律保护。房地产权利经登记后,产权即得到法律上的承认。产权人可以依法对其房地产行使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权能,任何其他人无权干涉或妨碍,否则产权人可依法律请求法律上的保护。
6、房地产登记发证由哪个部门负责?根据《房地产登记条例》规定,是合法拥有房地产的凭证。
房地产登记的种类有哪些?
房地产登记的种类分为初始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变更登记、其它登记。
房地产证有什么作用?
《房地产证》是权利人依法管理、经营、使用和处分房地产的凭证,是合法拥有房地产的凭证。
哪些房地产合同须办理公证手续?按照有关规定,房地产合同当事人一方为境外人士或机构的,须办理合同公证手续。现在规定境内人士亦须办理合同公证。
10、什么是房地产权权初始登记?
指对末经登记机关确认其房地产权利,领取房地产权利证书的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附着物的所有权进行的登记。
11、土地的使用年期是如何确定的?
凡与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的用地,其土地使用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即: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用地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12、什么是期房?
期房是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了取得房地产大产权证(完成初始登记)止,在这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期房在港澳地区称作为买“楼花”,这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屋销售方式。购买期房也就是购房者购买尚处于建造之中的房地产项目。
13、什么是现房?现房是指开发商已办妥房地产权证(大产证)的商品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现房买卖合同。在通常意义上指的现房是指项目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可以入住的房屋。
14、“五证”与“两书”
五证: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b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建设工程开工证;d国有土地使用证;e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两书:a《住宅质量保证书》b《住宅使用说明书》
15、房地产开发商预售商品房地产时应符合什么条件?
(1)土地使用权已经依法登记,取得房地产权利证书;
(2)取得《建筑许可证》和《开工许可证》;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 篇12
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
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制发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并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港澳地区)登记、注册的境外企业(公司)和非经营性机构(以下统称境外机构)都必须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办理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境外产权登记)。
第三条 境外企业是指由我国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及非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境外非经营性机构,是指驻外使、领馆、记者站、以及不产生经济收入的代表处、办事处等。
境外国有资产,是指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以国有资产(含国有法人财产)向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以及非经营性机构中应属国有的各项资产。
境外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占有境外国有资产的境外机构的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境外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境外机构占有、使用境外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第四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定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是国家对境外机构占用的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和境外机构合法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凭证。
第五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境外产权登记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掌握境外机构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情况(二)监测境外机构国有资产产权的变动情况(三)检查国有资产营运状况(四)监督境外机构出资行为
(五)在产权登记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编报产权登记及产权变动情况分析报告,并报送同级政府和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第二章 产权登记的原则和程序
第六条 境外产权登记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分级登记的原则,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境外企业的产权隶属关系和境外行政事业机构的财务隶属关系组织实施。
第七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中央各部门所属境外机构的立案、占有、变动、注销产权登记以及所属境外一级机构的检查产权登记。包括: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财务关系直接隶属于财政部的境外机构。(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公司直属的境外机构。
(三)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由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事业单位及全国性社会团体的直属公司、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设立的境外机构。(四)其他财务关系隶属中央的境外机构。
境外一级机构是指境内单位直接投资到境外创办的企业或设立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 以下境外机构的检查登记,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据产权关系,委托主管部门或投资派出单位负责审定。
受托单位要将产权登记汇总情况及境外一级机构产权年检登记表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备案,并附说明分析材料。
(一)一些特殊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境外一级机构;(二)境外一级机构所属的以下各级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三)境内二级(含二级)以下单位所属的境外一级机构。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境外机构的产权登记。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暂行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精神作出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每年应于产权登记检查结束后60日内,将产权检查登记汇总情况及说明材料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第十条 由国内多个部门或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共同用国有资产到境外设立的机构,其境外产权登记分别由各投资或派出单位到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并在备注中予以说明。
第十一条 境外企业属于具有公司法人和非经营性机构双重身份的,其内部财务分别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申办产权登记时,应分别进行登记,其法人公司的国有资产按境外企业的登记要求办理,其代表处(办事处)的国有资产按境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登记要求办理。
第十二条 境外产权登记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需申办产权登记的境外机构,由境外机构或其投资、派出单位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经确认受理后,发给《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由境外机构或境内投资、派出单位填写,并由该机构法定代表人、中方代表人或国内投资、派出单位负责人签字。
(二)申办登记的境外机构将产权登记表报投资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
(三)由境外机构或其投资、派出单位持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加盖公章的产权登记表及有关文件、证件、资料到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审定手续。
(四)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办理境外机构产权检查登记的主管部门,由境外机构或投资、派出单位填写产权登记表,并由境外机构或投资、派出单位法定代表人、中方代表人签字,报经境内投资或派出单位审查后,由受托单位负责办理所属境外机构产权检查登记审定手续,并负责将产权检查登记汇总情况及境外一级机构产权检查登记表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五)在境内注册登记并在境外设有分支机构的公司、企业单位,在办理产权登记时,原则上必须先办理境外产权登记后,再办理境内产权登记。
第三章 产权登记的形式 第十三条 产权登记分为立案产权登记、占有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册产权登记和检查产权登记。《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分为立案登记表、占有登记表、变动登记表、注销登记表、检查登记表。
第十四条 立案产权登记为备案登记,适用于新批准的境外投资项目。经国务院和各地方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审批单位,批准在境外设立的机构和项目投资,在政府授权部门审核颁发批准证书及相应的批准文件后、外汇管理部门批准汇出资金之前,必须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立案产权登记。
凡是用实物投入境外的,必须由投资单位或境外机构组建单位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资产评估立项,并聘请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后,由投资单位或组建单位持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证明到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立案产权登记,填报《国有资产实物境外投资出口核验表》。外汇管理部门和出境地海关部门凭其持有的境外产权立案登记表和《国有资产实物境外投资出口核验表》等有关资料办理批准资金汇出和实物放行出关核验手续。
第十五条 境内投资或派出单位办理立案产权登记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或上级投资单位的批准文件;(三)公司章程和建立公司的协议、合同;(四)国有资本金的来源证明;(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六条 新批准设立的境外机构在境外正式注册后60日内需办理占有产权登记。申办时,应填写占有产权登记表,并提交项目立案登记表影印件。
第十七条 境外企业发生下列变动情形之一时,应自境内有关部门批准变动之日起60日内办理变动产权登记:
(一)机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中方代表人改变;(二)国有资本的增减变化;(三)国有资产经营形式变化;(四)境内投资或派出单位的变动;
境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发生变动的情况,可以结合年检产权登记一并进行,并对变动情况及原因作出说明。
第十八条 境外机构在办理变动产权登记时,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变更事项的上级有关部门的批件;(二)最近一次的产权年检登记表;
(三)变更上年经当地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并经主管单位审核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的有关文件;
(四)以个人名义持股或拥有物业产权的有关法律文件;(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它文件。
第十九条 境外机构再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或控股投资项目,应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办理占有产权登记。境外机构向其他单位投资参股,可根据具体情况,不再办理产权变动登记,但应在检查产权登记中予以反映。
第二十条 境外机构发生下列变动情形之一时,应经境内有关部门批准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清算和处置后60日内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一)境外机构分立、撤销、被兼并、被合并或破产;(二)境外机构转让全部国有资产产权。
第二十一条 境外机构在办理注销产权登记时,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注销产权的审批单位的批准文件;(二)当地的有关法律文件和资产评估报告;(三)境外机构财产清理报告书;
(四)产权注销当期经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确认的并经主管单位审核的资产负债表及编制说明;
(五)最近一次产权年检登记表及其占有产权登记表;(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它有关文件。
第二十二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对境外机构进行产权登记检查(年检登记),检查境外机构占有、使用境外国有资产情况,主要包括:
(一)是否按规定申办境外国有资产占有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二)境外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三)出资人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
(四)境外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情况;(五)境外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六)以个人名义持有国有股权或拥有物业产权的情况。第二十三条 年检登记事宜,应在每年9月30日以前办理完毕。境外机构的年检登记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并统一到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审定手续。境外企业申办年检登记时,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经当地注册会计师审查、签字的被检查的会计报表(或影印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
(二)以个人名义持股或拥有物业产权的有关法律文件;(三)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说明;(四)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状况及分析报告;
(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有关文件。
境外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与其主管部门商定,可两年进行一次。
境外一级机构在办理年检登记时,必须提供所属二级以下(含二级)境外机构国有资产情况合并或汇总报表。受委托办理境外机构产权年检登记审定手续的单位或部门,必须汇总上报由本部门审定的境外机构国有资产情况汇总报表,并附境外机构年检登记表(汇总报表表式另行制发)。
第二十四条 境外机构申办产权登记,必须如实填报相应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根据本《实施细则》制订的表式,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另行下发。
第二十五条 在办理境外产权登记时,境外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持股或拥有物业产权在境外进行产权注册的境外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89]54号文件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司法部、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境外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进行产权注册办理委托协议公证的规定〉的通知》(国资境外发[1991]73号)的要求,先办理以个人名义进行产权注册的股权委托手续或委托协议书的公证手续后,再办理产权登记。办理产权登记时,必须提交委托或公证法律手续的复印件。
第四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六条 境外产权登记表一式四份,分别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境外机构、国内投资单位或主管部门保存。| 规定由境外机构保存的登记表,若该境外机构具备条件的,登记表可由其保存;若条件不具备的,登记表可以委托国内投资或派出单位代为保管。
第二十七条 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和有关资料属国家或企业机密的经济资料,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妥善保管审定后的产权登记表及有关资料,并建立专门档案。
第二十八条 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审定的产权登记表是产权登记的法律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借、出租、或出售,有遗失或毁坏的,应向原产权登记机关申请补领。
第二十九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一制定产权登记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境外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对境外机构的境内投资单位分别作出如下处罚:(一)在规定期限内不办理产权登记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仍不办理的处以1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隐瞒真实情况,虚报国家资本金,骗取产权登记的,上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视情节轻重,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撤销职务的处分;
(三)不按规定办理变动产权登记或注销产权登记的,处以1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仍不办理的,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四)在规定期限内不办理产权登记检查的,处以1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批评;
(五)申办产权登记检查时提供虚假文件、资料的,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六)伪造、涂改、出卖、出租产权登记表的,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批评,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撤职处分;
第三十一条 境内投资派出单位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复议申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有异议的,可向法院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 境外机构因不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及其检查,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三十三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利用职权刁难境外机构的,或谋取私利,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直至撤销职务的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事业单位产权登记流程】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统发工资系统操作流程09-05
新参保单位办理社保缴费登记流程图07-02
贵州事业单位招考:2016贵州册亨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07-02
事业单位辞职报告书与事业单位领导述职报告09-24
国有事业单位07-18
公共事业单位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