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2024-07-30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1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P2-3 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探索新知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根据图意,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 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4 0.7×4 12 ×5 1.2×5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

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4 1.35×4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谁来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2

一、运算推广,生成算式

学生前面学习的运算都是基于整数意义下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这里需要把原有的基于整数意义下的运算推广到有理数的运算,生成小数乘整数的算式,根据运算的意义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师:夏天的西瓜产量比较高,只有0.8元/千克(如图1)。夏天买3千克西瓜需要多少钱?

生1:每千克西瓜0.8元,3千克西瓜就是3个0.8元算3个0.8相加是多少可以列出乘法算式:0.8×3。

师:真会推理!根据求几个相同的整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想到求几个相同的小数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2:从这个问题中知道了单价和数量,要求总价,就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可以这样列式:0.8×3。

师:这位同学由整数运算里的“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想到了这个数量关系在小数运算里同样适用。刚才两位同学思考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3:都根据整数乘法算式想到了计算小数乘法算式,一个是借助于几个几相加来想的,另一个是借助于“单价×数量=总价”来想的。

师:借助于整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学过的数量关系想到小数乘法算式是个好方法!

通过减法运算,把自然数扩充到整数集,通过除法运算,把整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进一步把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都扩充到有理数集。当然,在进行运算推广的过程中,基于整数运算的意义和具体的情境抽象出来的数量关系也进一步推广。上述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把原有基于整数意义的乘法运算和相应的数量关系向小数推广,体会到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意义与整数乘法的运算意义相同,基于整数的意义抽象出来的数量关系,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一方面体会到运算扩充的过程,另一方面也逐步丰富了学生对原有数量关系的理解。

二、探索算理,形成算法

学生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意义后,还需基于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意义去探索运算的方法,基于数和运算两个层次的意义建立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实质性的联系,体会到两者在运算技巧上的相通性。

师:0.8×3的结果是多少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学生思考后组织交流)

生1:我是用加法算的,0.8+0.8+0.8=2.4,所以0.8×3=2.4。

生2:我是把0.8元想成8角,8×3=24(角),24角也是2.4元,所以0.8×3=2.4(元)。

生3:我是把0.8当成8个0.1,8个0.1乘3等于24个0.1,24个0.1就是2.4,所以0.8×3=2.4。

师:同学们想到了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4:他们都是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已经学过的计算。第一种方法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把小数乘整数还原成了小数加法,利用小数加法算小数乘法。

生5:第二、三种方法是利用整数乘整数想小数乘整数。第二种是借助于人民币的单位去想的,第三种是借助于计数单位去算的。

师:刚才这几种方法都能够算出小数乘整数的结果,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下面几道题(如图2)。

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6:如果借助于人民币的单位,那么思考过程会比较麻烦。直接借助于计算单位,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简单一些。

师:以最后一道算式0.3×6为例,它是借助于哪道算式来帮助我们思考的?

生7:借助于3×6来思考的,想成3个0.1乘6的结果是18个0.1,所以是1.8。

师:你认为借助于3×6这道算式还可以帮助我们想哪个小数乘6?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如图3)

师:以前借助于3×6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哪些整十、整百、整千数乘6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如图4)

师:比较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8:借助3×6这道算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9:小数乘整数其实和前面的一个数乘整十、整百和整千数的思考过程相同,只不过计数单位不同。

……

师:冬天的西瓜产量较少,价钱比较贵是2.35元/千克(图5),你能够算出冬天买3千克西瓜一共需要多少元吗?

生10:列算式是2.35×3,可以想成是235×3,想成235个0.01乘3,所以它的结果表示的是几个0.01。

生11:这道算式的计算过程如果感觉到麻烦,可以利用竖式来帮助计算。

师:(出示图6)小数乘整数像整数乘法一样,简单的我们可以口算,稍微复杂一点儿的就笔算。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是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但是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12: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在最后要点上小数点。

师: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呢?观察我们刚才计算的一些算式,你能够找到点小数点的窍门吗?

生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乘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生14:因为乘数的单位是0.1、0.01、0.001……那么结果的单位也就是0.1、0.01、0.001……所以乘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

对于小数乘整数,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于能够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里面究竟有什么联系?可以这样来理解:所有的有限小数都可以写成以10的整数次幂为基底的形式。以0.03这个小数为例:0.03=3×10-2,这种形式与整十、整百数形式相当,以300这个百数为例:300=3×102,从形式上来看,两者是统一的。如果把300乘2,这其中的计算过程实质是这样的:300×2=3×102×2=3×2×102=6×102,联系计数单位表达就是:300乘2等于3个100乘2,结果是6个100,6个100是600;形式化的算法是:先算3乘2等于6,在6的后面再添上两个0。这种描述性的算理与形式化的算法与上面的算式表达实质相同,一个是抽象的数学算式,一个是基于儿童经验的表达。如果把0.03这个小数乘2,也就是这样的运算过程:0.03×2=3×10-2×2=3×2×10-2=6×10-2,联系计数单位的表述就是:3个0.01乘2,结果是6个0.01,6个0.01结果是0.06,形式化的算法就是:3乘2等于6,原来的0.03是两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两位点上小数点。从一个数乘整百数与小数乘整数的运算过程的算式表达来看,两者的运算过程是相同的。上述过程中,在学生联系计数单位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后,通过进一步的联想生成一系列小数乘整数的算式。并且适时转换思维的角度,学生联想到前面的一个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通过联想与比较,理解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通过对复杂算式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里本质上的相通也包含运算形式上的相通,简单的算式直接口算,复杂的算式运用笔算,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建立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联系。

三、适时回顾,丰富认识

“算理”顾名思义就是对计算过程的理解,由于学生学习经验的限制,这种对算理理解的方式与数学家头脑里对算理理解的方式有区别。在后续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回顾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丰富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算理的理解。在小数乘小数新课的学习快结束时,可以安排这样的回顾过程:

师:今天我们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小数转化成了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可不可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谁来举个例子说说?

生1:0.8乘3,把0.8乘10,结果是8,8乘3的结果是24,因为乘数乘了10,所以,把24除以10,结果是2.4。

生2:小数乘小数是把两个数都转化成了整数,所以,乘得的积要除以两个数扩大倍数的积;而小数乘整数只是把其中的一个数转化成了整数,所以乘得的积只要除以一个数扩大的倍数。

从教材的安排序列来看,学生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基于小数乘整数的经验学习了小数的移动,然后基于小数点移动的经验将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但是,从学生的学习经验来看,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后,完全可以理解并接受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所以,可以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后,再次基于积的变化规律去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过程,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运算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两者形成高度统一的运算过程,认识到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基于新的数集的运算,需要让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对原来的运算和数量关系进行自然扩充;对计算算理的理解需要联系运算的意义,通过对数的意义的把握,建立与已有运算过程的联系;在学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后,还需要适当回顾理解算理的过程,基于不同的经验去理解计算的规则,提升学生理解算理的水平。

摘要:在计算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对原来的运算和数量关系进行自然扩充,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形成对运算意义的把握,形成计算方法,建立与已有计算过程的联系。在学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后,还需要适当回顾理解算理的过程,基于不同的经验去理解计算的规则,提升学生理解算理的水平。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67-01

不少学生在完成“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看似很低级的错误,我们往往把这些错误归结为学生粗心大意。其实不然,学生计算错误的背后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为受制于教材编排体系,有的是因为旧知识的负迁移,还有的是因为认知偏差。

一、小数乘整数的教学现状

“小数乘整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教材说明中认为:在具体情境中,小数乘整数很容易转化为整数乘法,联系整数乘、除法的意义也很容易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意义,因而这部分内容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意义较为轻松,然而在探索计算方法时,却总会出现种种问题,尤以下面几种现象最为突出。

(一)0.8乘3写竖式时,3与谁对齐?学生中通常有两种观念:一种认为3应该与0对齐,一种认为3应该与8对齐;

(二)在引导学生计算出0.8×3=2.4、2.35×3=7.05后,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小数点是怎么确定的。学生交流时也存在两种观点:大多数学生认为积的小数点与小数因数的小数点对齐,只有很少部分学生认为积的小数位数与小数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而当学生说出积的小数点与小数因数的小数点对齐时,许多老师无法正确引导,只能含糊地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学习。

(三)在完成“练一练”中3.7×5、0.18×5与例题相似,学生能顺利完成,但练习46×1.3学生却无从下手。在一次听课中,笔者发现,班上绝大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在学生的尝试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做法:

二、原因分析

(一)“相同数位对齐”的负迁移

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前,学生学习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学习、练习中已经形成了小数点对齐的思维定势,同时在学生以往所有的竖式计算中(加、减、乘、除)都一再强调“相同数位对齐”,这些知识使学生产生计算小数乘法时也应小数点对齐的思维定势。同时在主题图的探究中,在学生列出0.8×3后,结合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学生用0.8+0.8+0.8=2.4计算,再次强化了小数点对齐。因此,学生在列0.8×3的竖式时,将3与0对齐也就变得很正常。

(二)教师处理教材的不当

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往往过于强调列出竖式用加法算出结果,加强了小数加法的负迁移作用。此外过于强调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探究0.8×3等于多少时,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法,分散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不能集中到将0.8×3看成8×3来计算。过于依赖教材,缺少对学生已有知识、思维习惯的分析。因此,小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稍微引导一下学生就能解决,但在学生独立列竖式之前,一直没有明确的小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生列出各种各样的竖式也就自然而然了。

三、教学对策

(一)淡化“相同数位对齐”的负迁移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看,学生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牢固的思维定势,特别是在整数乘除法中也一再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淡化“相同数位对齐”对这节课学习的影响,在学生探究0.8×3、2.35×3结果是多少时,当学生联系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提出用加法验证时,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口算,只列出横式而不出示竖式,尽量淡化相同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

(二)减少观察竖式产生的错误感知

在教学例1时,让学生直接列出竖式容易导致学生从竖式中感知出相同数位对齐,产生错误的思维定势,要想处理好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当学生没有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时,就应回避竖式的写法。当学生通过加法得出0.8×3=2.4、2.35×3=7.05后,不要求学生列出竖式计算。在“试一试”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476×12、28×53、103×25,再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4.76×12、2.8×53、103×0.25,然后再比较积的变化,这样学生对“将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这两个小数乘法计算中的关键也就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减少了其他错误思维定势的影响。

(三)增加小数乘两位数的教学

在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结论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教师可以在例题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练习。例如,西瓜每千克卖2.35元,买4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通过对2.35×43的竖式写法的探究,既验证了前面学习中产生的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结论,同时也使学生真正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的典型错误,加强引导,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数乘法:

口算:14×250×37×11350×242×2015×690×833×3024×49×20210×460×50 同时指名2人板演:

用竖式计算:624×835×16

揭题:同学们能够又快又好地计算整数乘法,那你们会计算小数乘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二、新课

1.初步感受小数乘法。

出示:夏天买西瓜每千克0.8元,老师想买3千克西瓜,应付多少钱?

(1)学生列式:0.8×3=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指出: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算完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

(2)交流:

生1:因为8×3=24,所以0.8×3=2.4

师:为什么要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如果不加,2.4元就变成了24元)生2:0.8+0.8+0.8=2.4生3: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生4:竖式计算。

2.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6.35 × 3=

导语:刚才我们在计算0.8×3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可以列乘法竖式来计算,那么要计算6.35 × 9这一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大部分学生选竖式)

(1)探索算法

①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2人板演(1人末尾对齐,1人没对齐)。

② 集体交流。

讲评乘法竖式计算过程:指名说说算法,强调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观察第2个竖式计算: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因为要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所以末尾对齐。)

验证:刚才同学们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这样的算法对不对呢?想办法验证一下(可用计算器,也可用加法)。

③ 初步感知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刚才计算时你怎么知道积是两位小数?(因为因数里有两位小数)

观察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有什么猜想?(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④积的小数位数

出示“试一试”

先让学生猜想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指出: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同样多。

3.归纳计算法则:

(1)计算:3.7×5=48×1.3=

先指名说说:你想怎样计算?然后学生独立计算,2人板演。

讲评,重点解决48×1.3的竖式计算格式。

(2)归纳计算法则。

让学生说说小数乘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师: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应用

1.竖式计算:1.4×5=35×0.24

独立计算,2人板演。

重点讲评积末尾0的处理: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横式上一般省略不写。

2.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二3

3.拓展练习:

①根据148×23=3404,填一填:

14.8×23=()148×2.3=()148×0.23=()

1.48×23=()()×23=3.404

②()×()=0.4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5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

曹逸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

出示表格:

因数 2 2 2 因数 3 30 300 3000 积 60 600 6000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

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

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

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

1.14×5

0.013×20

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三、活学活用、拓展延伸

1、针对性练习:

因数 12

0.012 0.12

因数

0.36 36 3600

432

43.2

2、对比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并加以比较:

16.11×8

16.11+8

3、走进生活:

两种包装的薯片价格如下:

100克售价5.4元

50克售价2.75元

那种包装的薯片便宜?(请计算说明)

4、开放性练习:

假如每组有100元钱,大家对照好又多购物单,确定想买的商品的名称、单价、和数量,并计算出相应的价格,填写下表: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6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整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难点: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可以插入图片)

小数乘整数

例1、3.5×3=10.5元例2、0.72×5=3.6

3.5元=3元5角3.5角0.72扩大到它的100

72 3元×3=9元× 3 × 3×× 5 5角×3=15角10.5角9元+15角=10.5元最后的0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问道: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度过这个愉快的暑假的?这一天,小红、小明、小丽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公园游玩,他们被眼前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陶醉着。这时,小明看见公园一角有位阿姨正在卖着各式各样的风筝,买风筝的人真多,可热闹了。

紧接着我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及单价。提问:如果你来帮他们选,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

最后根据学生的提问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让课堂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设计熟悉的“买风筝”活动为背景,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易于激发童心童趣,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法”“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理当重点突破。我是这样做的:

学习例1。

1、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解答,列式计算。

2、分析交流: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利用先前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独立思考过程,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加深对自己思路的认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体现算法多样化。请你比一比,想一想,哪种解法较为简单。

4、集体交流:评出较简单的方法。

5、同步练习:请用你喜欢的方法为其他三个同学算出风筝的总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为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做准备。让学生在分析、对比、交流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渗透优化意识。同步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加学习信心。】

(二)教学例2。

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以“元”作为单位了,你应该怎样计算?

2、集体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教师引导概括:先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72×5=360,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要使积不变,积360应缩小到它的100倍。

4、提问:请你仔细观察积3.60,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体现《课标》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经验,给予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小结

1、提问:谁能说说小数乘整数可以怎样去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要点。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题。我安排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并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深化题。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检验并提高学生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力。我安排了《练习一》第1题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拓展题:《练习一》第2、3题。

【设计意图:我的设计目的在于以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出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我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本次课堂。

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应注意什么?

课后反思:

《小数乘整数》小学教学设计 篇7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 法: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

学 法: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分钟)

以前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今天先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出示目标:

(1分钟)

请同学们共同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三、自学探究

:(12分钟)

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内容:课本第2页。

自学时间:4分钟

自学方法:自己先独立看书思考,再动脑想一想,动笔算一算。

自学思考:①从例1的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②解决“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元”这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请列出算式。

③怎样计算1.7×6?列竖式怎样计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小组兵教兵: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做法,并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四、师生交流,教师精讲点拨

(10分钟)

1.学生针对自学思考3个问题进行交流汇报。

2.教师精讲:

①计算1.7×6时,把1.7元化成17角的目的是把1.7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进行计算。这运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②102是17×6的结果,要把这个结果转化成1.7×6的结果,还要把102缩小10倍。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乘完后,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③观察: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教师小结: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追踪训练一:

①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19.1×5的积有()位小数 5.82×5的积有()位小数

0.215×7的积有()位小数 15×0.03的积有()位小数

②计算(演板),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7×6 1.8×3 2.1×5 4.2×7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4.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上的试一试,集体订正。观察它与例1有什么不同?

5.小数乘整数怎样列竖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小数乘整数,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6.跟踪训练二。(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6×0.3 3.6×7 9×5.1学生板演并说出计算方法,然后集体订正。教师针对出错较多的9×5.1进行讲解。并明确列竖式的方法,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写在下面计算简便。

五、当堂训练

(7

分钟)

1.完成p4课堂活动。先计算,再说说两个算式有哪些不同。

3×9 21×6 44×5 137×

30.3×9 21×0.6 44×0.5 1.37×3

2.用竖式计算

27×0.3 7.2×6 8×3.2六、课堂总结

(3分钟)

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培养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共同答疑)

七、达标检测

(6分钟)

1.认真填空

a.把5.8扩大()倍是58 69缩小()倍是0.69

b.0.4+0.4+0.4+0.4+0.4+0.4=()×()

c.计算0.23×11时,先把0.23看作()来计算,这样他扩大()倍,要使积不变,应把计算后的积缩小()倍。

2..用竖式计算

3×1.8 1.7×8 23×0.4

92×0.6 1.6×3 7×3.5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1.用加法计算:1.7+1.7+1.7+1.7+1.7+1.7=10.2(元)

用乘法计算:1.7×6=10.6(元)

1.7元=17角 1.7 扩大10倍 1 7

17×6=102(角)× 6 ×6

102角=10.2元 10.2 缩小10倍1 0 2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第一课时,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经历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建立模型和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PPT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四年级的同学们很聪明,老师今天考考你们:

1元=    角    3元=     角     10角=      元        102角=    元

一、创设问题情境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连小学四年级的小明、小军、小刚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踢起了足球,即使在这么高温的天气里也是乐此不疲。这不,口渴了,他们三人到商店里买水喝。假如他们3人买同样的饮料。

1、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1:买3瓶娃哈哈矿泉水要多少钱?

预设2:买3瓶冰绿茶要多少钱?

2、你能解决吗?    1、1×3=3元      2、3.5×3=?

3、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哪道是我们学过了的,哪道还没有学过?

3.5×3和我们以前学的1×3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探究3.5×3的计算方法

1)、估算  4×3    3×3

2)、小组合作尝试计算

3)、汇报交流

方法一、加法  3.5+3.5+3.5=10.5元

方法二、转换单位  3.5元=35角   35×3=105角=10.5元

方法三、竖式计算(略)重点探究竖式计算

三、练习闯关我最行

1、尝试练习

1) 0.72×5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末尾有0)

2、对比练习

做书上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

思考: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何不同?

3、总结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积的末尾有0要去掉。

4、勇争先夺红旗

2.5×4    2.4×3    3.5×2     3.3×5    12.5×8

5、极限挑战竞风流

用1、2、3、4、5  这5个数字和一个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乘一位整数(123.4×5)。能写几个算式就写几个算式,并算出积。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学习的知识,看看能派上什么用场?

六、爱数学吧 !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5~56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2.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西瓜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但在不同的季节,西瓜的单价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请大家观察这里的西瓜价格。

出示例l两幅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问题(l)和问题(2)。

引导: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板书:0.8×3=)为什么这样列式?

冬天买3千克呢?(板书:2.35×3=)这个算式表示的什么意思?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入: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两个整数相乘,是整数乘法。这两道算式里都有一个乘数是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参与

探索新知 1.学生探究0.8×3并交流想法。

引导:0.8×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结果吗?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结合交流集体讲评,引导理解不同算法(交流时出现几种理解几种):(1)用加法算:3个0.8相加。(2)换算成“角”算:0.8元是8角。

0.8 8×3-24(角)0.8 24角=2.4元 +0.8 2.4(3)联系小数的意义画图推算:0.8里面有(8)个0.1,3个0.8就是(24)个0.1,也就是2.4.(结合方法说明.用方格图表示出一共24个0.1即2.4的结果)

(4)用竖式笔算:

学生尝试计算,师展示两种写法: 0.8 0.8 ×3 ×3

2.4 2.4 交流:应该怎样列竖式?把0.8看作多少来计算的? 师强调看作整数乘,把末位对齐。2.尝试计算2.35×3的积。

引导:这里乘数有一位小数,积也是一位小数,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我们继续研究。现在请大家计算2.35×3,在课本上先用加法竖式计算得数是多少,再在乘法竖式上算一算、填一填,想想积有几位小数,算出得数。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出竖式,并巡视、指导。交流:加法怎样算的?(在竖式上板书加的过程)得数是几?为什么是两位小数?

乘法怎样算的?(在竖式上板书乘的过程)得数应该是几位小数?(在积里点小数点)你是怎样想的呢?

说明:这里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在积里点小数点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个两位小数相加的和还是两位小数,所以2.35×3的积也是两位,是7.05;也可以这样想:2.35表示235个百分之一,按235×3得出705,表示有705个百分之一,所以积是7.05。

师:通过验证,我们初步确认: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我们在后面学习小数乘法时,还要探讨“为什么相同”这个问题。现在,请大家同桌之间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三、巩固深化,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大家先读一读“练一练”第1题,再来说说下面三题都先按哪道算式计算,再点小数点的。

让学生独立写出各题的积。交流结果,说说怎样想的。指出:这三道小数乘整数的题,都是按148×23算出得数3404,关键是看乘数有几位小数,就在积里点出小数点。

2.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计算,两人板演。集体讲评,检查计算过程。提问:第二小题按整数算出的积是90,怎样点小数点的?这里有哪些题的积需要化简?

指出:像第二小题这样,整数相乘的积是90,点出两位小数时,要在整数部分添“0”;像第二、第四小题这样末尾是0能化简的,得数要化简。

3.做练习十第1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选择2-3题(如0.4×3、2×0.07、6×1.5)说说怎样算的。

4.做练习十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交流解答方法,说明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得数,理解方法。

四、全课总结,完成作业 1.引导小结。

提问: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关键在哪里?还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第2、3题。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买西瓜”的情境,自然地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10

1.填一填。

(1)0.86扩大到它的( )倍是86;0.008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 )。

(2)把25缩小为原来的1100是( );460缩小到原数的1 是4.6。

(3)0.45×6的积有( )位小数;0.047×38的积有( )位小数。

(4)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扩大了( )倍。

(5)计算0.68×5时,先把0.68扩大到它的( )倍,变成68×5。算出积后,再把积缩小到它的( )倍,得( )。小数点末尾的0可以去掉,得( )。

2.在里填上“>”“<”或“=”。

28×0.64285.06×15.06

0.93×662.57×92.57+9

365×1036.5×100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 篇11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以上已习得的知识、经验对本节课知识的构建非常有必要,因此我们在课的设计上力求沟通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教材以三峡工程——三峡发电了为素材引入课题,以“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着力点,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在小数乘法到整数乘法的转化过程中逐步达成“理解小数乘整数”算理这一目标,最终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生能说出算理,明白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能进行有序的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3.在对算理的学习交流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思想,培养数学推理能力,规范数学表达。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小数乘整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音乐、自制答题板。

【教学学法】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手段】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等数学活动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判断、比较、归纳、总结等方式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一、复习导入:

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谁能快速的计算出这三道题目?

28×9= 280×9=

2800×9=

仔细观察这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比观察,你会更容易发现变化规律。

从上往下观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对,这是有规律可循!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设计意图: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意在唤起学生已有的旧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思维方式和知识上的铺垫。】

二、提出问题

在世界的东方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勤劳的祖先创造过五千年的文明。而今,我们智慧的同胞们仍在不断的续写传奇。2009年,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它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效益等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工程的最前端。想不想亲自目睹下他的风采?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放录像]

谁来继续介绍一下三峡电厂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想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意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可以吗?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58.6×6

三、解决问题:

1、估算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结果是多少? 我们先来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

(预设:58.6≈60,60×6=360,58.6×6≈360(万千瓦时))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在计算教学中,从而为后面学生计算精确值提供依据。)2.精确计算

58.6×6?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独立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计算58.6×6?(1)小组合作

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

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的渴望。同时,期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2)交流算法:

哪些小组愿意把组内的发现跟全班同学交流?有请代表。第一种:连加

(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请评价下我们小组的做法?

小结:评价的小组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提出表扬!交流的小组想到了运用乘法的意义,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来解决,确实动脑思考了!其实啊,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设计意图:设计小组间的互相评价意在促使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互动促使课堂生成和深入。】

第二种:先×10,后÷10

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对于这种方法,谁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58.6×10变成586?”

(如果生提不出来,师:老师有问题要问,为什么要先乘以10,最后算出结果以后为什么还要再除以10?)

(如果提出问题)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老师追问:对于这种方法,你有问题要问吗?

(预设:因为把58.6扩大了10倍,用586×6=3516,积也扩大了10倍,要想得到原来的积,就必须缩小1/10,所以最后要除以10)

小结:这个方法真是巧妙,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我们熟悉的整数乘法,问题很容易解决了。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真厉害!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为实现生生互动创造基础。“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问题吗?”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增加生生的互动。】

第三种:58×6+06.×6

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 谁来猜猜他们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真不简单,能把58.6拆成58和0.6的和,同样解决了问题。其实这就是咱们前面学过的一个运算律——乘法分配律。那你知道为什么0.6×6得3.6,他们怎么算的?(6×6=36,0.6×6=3.6。)小结:这里也是把0.6看成整数来计算!看来把小数变成整数来计算能解决大问题。

【设计意图: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迁移,此处也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体现算法多样性。】 第四种:竖式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

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 小结: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设计意图:感受不同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体会不同思维间的关联和区别。】(把第二种方法和最后一种方法同时展示,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都是变成整数来计算的(3)算法优化

(把这四种方法同时展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一下这四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来!咱俩一起合作!就用这种方法把大家的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是,先把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

提问: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6的积呢?小数点点在哪?

现在你明白了积里面的小数点是怎么来的吗?谁来把这个思路完整的说一遍?

是啊,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实现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从而促使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4)总结思想

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家发现的过程,感受到了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结: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

13.2×4

(2)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过渡:刚才我们做的是一位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一位小数乘两位整数。(出示错题)刚才,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对他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再次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结:其实呀!我们还要好好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还有错的也不要着急。就像这样,先仔细找找原因,再改过来!

(3)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如何列式并解决呢?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孩子的叙述提问:0.62转化成了多少?扩大了多少倍变成62?计算出结果以后小数点又是怎么移动的?)

如果是二位小数乘整数,积会是几位小数?三位小数乘整数呢?四位小呢?

观察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方法: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计算两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两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五、实际应用:

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 后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来看!(数学小故事)(故事内容:老爷爷在卖苹果,1.5元一斤。小姑娘过来讲价:“太贵了,5元钱3斤卖不卖?”,老爷爷说:“不卖!不卖!”)

小结:看来不学会小数乘法的知识是不行的。刚才大家都认为老爷爷傻,其实呀,换一个角度想,老爷爷可能并不傻,他不贪图眼前的小利,讲究的是诚信经营。

【设计意图:数学小故事意在密切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的价值。】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篇12

其一、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1、学法指导跨越幅度太大,多数学生看着学法指导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2、内容含量大。两个例题放在一节课,如果是以前的教学方法,时间会很充裕,完成两个例题及相关练习不成问题,可因为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孩子们还找不着门道,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任务没有完成。

其二、学法指导上的问题。

新的模式学生不了解,不知道老师又在耍什么花招,茫然中似乎还在等着接招,却不知学习任务已经布置下去,很多学生倍感茫然,手里端着书,眼睛盯着学法指导,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不仅反映出学生没有自学能力,也说明我在备课时对课堂预设不够,没想到孩子们会如此茫然,如果课前交代一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他们该怎么做,效果会好一些。

其三、实行过程中的问题。

因为陌生,所以各个环节都显得时间不够用,十五分钟仍然有部分同学没有完成自学任务(有的同学一节课也未必能完成),在检查自学效果时,让后进生汇报,再让后进生更正,因为我对学生不熟悉,在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时关注不到位,以至于在汇报环节浪费很多时间。利用小组合作,对“小数乘以整数”转化成“整数乘以整数”说理过程落实还可以,但当堂训练环节因时间关系,完全取消了。

上一篇:绿化技术标准下一篇:绩效考核目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