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纲性带来的思考 (人教新课标)

2024-07-17

无量纲性带来的思考 (人教新课标)(共2篇)

无量纲性带来的思考 (人教新课标) 篇1

上网查询后得知,量纲一词来源于物理,比较通俗地解释是:基本物理量的度量单位,例如长短、体积、质量、时间等等之单位。这些单位反映物理现象或物理量的度量,叫做“量纲”。无量纲就是没有单位的量。通常是比值或者概率。

史宁中教授认为,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能够把事物的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成可比的状态。这一点,有时候对于数学活动,特别是对于数学建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个小国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富有程度,与一个大国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富有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可比的。但是,一旦转换成人均GDP而得到GDP指数或者恩格尔系数,就可以进行相互间的比较。

就整个中小学数学来说,分数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作为有理数出现的一种数,它能和其他的数一样参与运算;另一个是以比的形式出现的数。而后者是小学分数教学的重点。因此,最重要的分数应该是真分数,它代表一个事物或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其本质在于它的无量纲性。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是否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完成学生对无量纲性的理解:

一,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感悟,分数的无量纲性对小学生而言是抽象的,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操作来加深理解,完成内化,所以我们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经常会采用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感悟

二,抓住重点展开教学,许多老师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把认识单位1作为教学重点,我也是这样,说不出确切的原因,但凭直觉感觉应是这样,事实上,分数的比的维度的认识,就是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所以我们把单位1作为教学重点没有错误,只是要把对单位1的认识和分数的无量纲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认识的有效性。

三,要为学生的认识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学生对分数的无量纲性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王主任所说,显性的认识有两个阶段,隐形的认识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学生不一定认识的深刻,但我们要为他积累必备的活动经验,如平均分的认识,找单位1的认识,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因为经验的积累就是感觉的积累,而感觉往往就是数感的来源。

四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以迁移促理解

我认为,自然数也存在着它的无量纲性,如我们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应用题时,通常告诉学生,“倍”不做单位,但没有给学生解释原因,其实这恰恰是数的无量纲性的例子,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通过知识的迁移加深学生对分数无量纲性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系统的把握对数的认识的建构,以达到知识竖成线,横成片的整体建构。

王主任在她的博文中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也许我们永远成为不了教学的艺术家和诗人,也许永远成为不了名师,教育专家,但我们追求过,幸福过,足矣。正如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心动不如行动,改变从现在开始。

无量纲性带来的思考 (人教新课标) 篇2

关键词:新课标,教育,互动教学,思考

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发挥自己的特长, 不断地发挥没有约束的想象空间, 同时我们要给予引导和启发,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有独立思维的空间、有展现自我的过程, 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性探索学习、思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并培养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对新课标环境下怎么更好地互动教学阐述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 培养意识

激发兴趣, 培养意识,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同时, 进一步拓宽了教学的含义, 使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因此,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必须转变角色, 教学模式的建立应当立足于既要注重技能的掌握、水平的提高, 更要注重对学生意识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兴趣的形成, 以及完善与个性的培养, 这样的备课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在课前实行导入式教学, 通过多媒体播放照片、音频、视频等导入课堂。在导入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同时,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问, 并以相当的热情、耐心和简单明了的语言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培养出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不常向老师提问的学生, 教师应多激励、多灌输“不懂就要问”的观念, 长此以往,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 使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敢于探索学习中存在的难关。

总之, 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变传统的“教师问, 学生答”为学生主动性探究, 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生潜力的发挥

1. 教育的意义是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个性。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参与性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的调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实现教学双方的最佳教学效益。新课程改革需要互动的课堂, 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不断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中, 教师可通过设疑、提问等方式与学生不断地进行互动。

2. 教师要从简单的“教书”过程逐步转变为“用书教”, 以此设计个性化课程, 设计个性化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学生所喜好的事物出发, 使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效果有所突破, 从根本上使学科本位的观念有所改变。

3. 落实课堂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定, 从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现有智力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因此, 要想准确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什么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 什么知识是学生可以接受的等等。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等的了解、认知, 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4. 明确目标提示与要求, 课前通过导学案把第二天要讲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在课件上进行标示, 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具体的任务, 在课堂开始时, 就向学生提出教学的目标和互动的内容, 让学生提前作准备, 准备课上的互动任务和互动内容。

三、参与学习, 教学相长

发扬民主, 学生学习兴趣要不断进行挖掘, 同时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学习的前提。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合作过程, 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 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平等的。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教师不仅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群体、个体之间的关系, 也要处理好教师与学习小组之间的关系, 并参与小组学习或作为小组的学习顾问, 为学生提供帮助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须转变角色、换位思考, 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教师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己进行学习的过程。比如在教学中, 某一个字被教师自己写错了多年,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都将这个字写成错别字了。在课堂上, 当学生提出他写了错别字时, 他就应该虚心地接受事实, 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师生间相互学习, 教学相长。

四、把握教学过程, 加强沟通与交流

新课标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不外乎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特长, 学生也应主动找教师沟通,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肯定和赞美,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现给老师, 激发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 使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对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 使学生不断进步。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 注意参与量的递进、参与难度的递进、参与主动性的递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递进。并且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疑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有效手段

学生的思维充满跳跃性, 而且充满了好奇。一旦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去做。如果对此没有兴趣, 就像强按牛喝水一样, 老师教起来缺乏激情, 学生学起来索然无趣, 学习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目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通过设疑,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 造成悬念, 那么, 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被激发, 思维就能被激活, 他们的智力活动就能达到最佳状态。设疑是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手段, 我们应灵活选择具体情况下的提问时机进行设疑, 当问题解决之后, 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 时机的效能得到发挥。例如, 教学中, 我们常常举出例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 自解自答。在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的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如此循环, 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被大大地激发了。

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 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指出“德育为先”。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善于捕捉教学中随处蕴藏的德育时机, 自觉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以及进取精神等教育, 提高教师本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创造和利用德育教育的时机下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方法, 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 与各学科充分整合, 多方面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 把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使课堂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兆金, 万维其.对能力的培养需细化[J].历史教学, 2015 (13) :12-15.

[2]贺伟.灵活运用新课标有效提高课堂教学[J].科技文汇, 2014 (281) :167-222.

[3]胡修芳.实施新课标以来的一些教学体会[J].考试周刊, 2015 (11) :135.

[4]马敏.新课标理念与常规教育的有效结合[J].教学研究, 2014 (11) :9-11.

上一篇:考生如何应对高考突发状况?下一篇:瑞雪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