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

2024-09-20

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精选7篇)

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 篇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课型: 复习课 课时数: 讲学时间: 20101月18号班级: 学号:

1、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2、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体会在用方程刻画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4、分析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能进行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二、【回归教材】:

1、阅读《》,试了解1)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伸缩变换公式的作用下,如何找到点P的对应点?试找出变换为的伸缩变换公式.(2)极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画一个,并写出点M的极径与极角来表示它的极坐标,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写出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可以用方程来表示,在极坐标系中,我们用什么方程来表示这段曲线呢?例如圆,直线,你是如何用极坐标方程表示它们的?

2、阅读选修4-4《》2)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有利于识别曲线的类型,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在互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什么问题?试探究一下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三、【达标练习与作业】: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经过一个伸缩变换后变为,则这个伸缩变换为.2、已知点的极坐标为,则它的直角坐标为 ;而如果点的直角坐标为,则它的极坐标为.3、化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则极坐标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 ;而圆心为,半径为3的圆所表示的极坐标方程为.4、直线(t为参数)的倾斜角的大小是.5、极坐标方程为,它所表示的圆的半径为.6、(t为参数)上到点的距离为的点坐标为.7、已知为参数,求点到方程表示的曲线的距离的最小值.8、已知直线(t为参数),求被双曲线截得的弦长.四、【课后反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2)

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 篇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设置了4个系列共5个模块和16个专题的选修课程, 其中虽有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等内容, 但对数学思想方法未作专题列及.本文将对高中开设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一些思考.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灵魂和精髓, 是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运用的方法, 是铭记在人们头脑中起永恒作用的精神和态度, 是数学的观点和文化.它能使人们领悟数学的真谛, 懂得数学的价值, 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它能把知识的学习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机地联系起来.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的本质, 它为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和解题策略, 为学生进行探究性数学学习提供了工具.波利亚 (G.Polya) 指出, 与其给人以死板的知识, 不如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方法, 点石成金的策略、手段.对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数学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综观数学发展史, 大凡有所成就的数学家, 在数学思想方法上都有良好的素质, 他们从研究数学的成功与失败中探索研究数学的思维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诱发了数学家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促进数学科学成果的涌现.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会对其终身的数学发现与创新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数学创新还是数学再创造, 绝不是数学材料、事实、知识的积累和增加, 而必须有新的思想方法的参与, 才会有数学创新, 才会有数学再创造.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认识, 是人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向导, 拥有它, 就等于找到了数学创新思维的突破口.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这就不仅要求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在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中, 数学思想方法成为数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器, 它传导着数学创造的精神, 对学生的数学创造意识施加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数学是一门主课, 传统的观点认为, 数学是抽象、严谨的学问, 很多学生在没有全面理解数学时, 就被灌输了数学枯燥乏味的思想.事实上, 数学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数学思想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锐利武器, 正如爱因斯坦 (A.Einstein) 所说:难以想象数学作为不依赖于客观世界的形式思维的产物竟能如此巧妙的切合于客观实际.数学教育要有趣味, 学校教育就要打破单一的课程教学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感到学起来有兴趣, 学完了有用.而开展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一条使学生全面理解数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事实上,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在具体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意向, 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策略, 具有普遍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 故在后继的学习活动中对主体的思维策略水平有较大的影响[1] ”.这种高层次的认知策略与操作阶段的学习完全不同, 不能仅凭借一两节课或几个例题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 也不能依靠生硬的说教或学生大题量的训练.《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 设立了4个系列共5个模块和16个专题的选修课程.这虽然为适应学生的个性成长, 提供了发展平台, 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仍然是零散的, 不系统的, 因此也就无法落实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2]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 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3] ”.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笔者设想, 在高中开设《中学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程, 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专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素养.果真如此,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就既有系统性又有实践性, 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功能和教学价值, 同时对学生形成数学观念, 领略数学文化的奥妙, 也是十分有益的.

2高中开设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高中开设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程, 是由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功能和教学价值所决定的.

2.1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4] ”.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 这种文化修养既涵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推理严谨、言必有据和条理化的思维习惯, 也涵盖理解数学的科学意义、领悟数学的文化内涵、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等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统摄数学知识而成为数学的灵魂, 数学教育在本质上是传承文明、传递文化、创造新思想的一种文化教育.所以, 数学的学习和训练, 决非单纯地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 提高文化品位, 陶冶一个人的品格和思维习惯, 提升个人素质的综合水平.数学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核心作用, 而且对人类文化及文明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影响说到底是数学思想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发挥了更为直接的作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塑造人们改造世界的理性精神,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 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有助于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美, 作为现实世界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属性总和, 具有均匀、对称、和谐、秩序、统一、简单、奇异、新颖等特征, 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包括了上述美的全部特征.无论是数学学习和数学创造, 数学思想方法都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 它精巧绝伦, 奇美无比, 其美育效果非同寻常.它的美学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而且在于它给人以美的启迪, 有助于完善人的审美结构.从认识论角度讲, 学习者是由于受到了“美”的引导和启迪, 激发了兴趣和动机, 才显现出发现和创造愿望的.所以, 可以这样说, “数学美”是数学学习和创造的动因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一道道绚丽多彩的耀眼光芒, 无疑是数学理性美的化身[5] , 它的美感因素和美育价值, 充分体现了数学发现的魅力和数学创造的精神, 它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显露出令人叫绝的优美特征, 常常使人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 春风化雨般地启迪和激励着数学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并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美”, 适时点拨和有意引导使学生在“数学美”的熏陶下得到美的启迪, 有利于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

当今时代, 最有创造性者得胜利, 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为青少年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把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世纪, 新的时代, 人们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中学数学教学而言就是要努力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 逐渐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任何一门学科, 只有站在思想方法的高度上去审视和认识, 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就中学数学教学而言, 数学思想方法比较零散的隐藏在教材之中, 只要我们深刻地感受、自觉地运用,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即可启迪创造性思维品质, 它无疑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极好内容.一旦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 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 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在知识的获取、理解、运用过程中, 自觉地产生创新意识, 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体现.所以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它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2.4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有助于优化学生的人格品质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们创造探索的过程可以看出, 数学家们始终遵循着数学思想方法所指引的方向从事创新活动, 而这种思想方法在其创新活动中又得以不断升华和发展, 使他们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非凡的勇气和忘我的献身精神, 这正是科学创造活动本身对创造者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正是创造者必须具备的人格特质.中学生作为未来科学发展的主力军, 其人格品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其桥梁和纽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可让学生认识作为数学精髓和创新基础的数学思想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意志和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中, 既能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又能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及沉着冷静、果断机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条不紊的生活态度及习惯.而这种精神、品质和习惯对于其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化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2.5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有助于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和提高数学素养

我们知道, 数学思想方法是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 能够优化新、旧知识的组织方式, 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 它也是数学知识结构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学生就能够挖掘数学体系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对数学知识做出深刻的解释和理解.促进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中的一般性原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它不仅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更有利于长久保持, 应用的范围也非常广阔, 可以随时运用于任何情景中的类似问题.数学知识的积累为数学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 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是数学素养进一步完善的可靠保证.只有全面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真正领会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真谛;才能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疏通思维的渠道,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和开发;才能使学生在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中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3开设中学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程的可行性

3.1 具备新课程理念的设计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数学教育“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2] ”.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 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家的创新精神[2] ”.并且在课程目标中更为清楚地描述道:高中数学课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基本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 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和应用, 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2] ”.事实上, 《标准》在各部分的“说明与建议”中都要求引导和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充分说明,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能够将“数学探究、数学建摸、数学文化”作为选修课程, 那么将“数学思想方法”列为选修专题, 既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深化, 也是对“数学探究、数学建摸、数学文化”在结构上的补充和内容上的完善, 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更好体现.

3.2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过程分析

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方面, 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 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根据学习心理学的观点, 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不断转化、不断迁移、智力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数学课上, 由于能力、心理发展的限制, 学生往往只注意了数学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即使有所觉察, 也是处于“朦胧”状态.而在学生接触过较多的数学问题后, 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逐渐明朗, 开始理解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探索方式和策略, 并能概括总结出来, 进而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与应用.即学生能依据题意, 恰当运用某种思想方法进行探索, 以求得问题解决.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质的飞跃, 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已经不满足于一种方法和一种模式, 而是进行多元化地思考和探索, 并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 事实上, 这正是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

3.3 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分析

渗透性、层次性、目标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构成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最基本原则[6] .从上述原则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出,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应该在逐步渗透的基础上, 既要有明确的目标, 还要进行系统的实践活动.因此, 在反复渗透的过程中, 利用适当机会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强化和提高, 对它的内容、名称、规律、使用方法适度明确化, 逐步达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条理清晰、网络分明, 通过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有意启发和引导学生共同构建数学思想方法系统, 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体系.如果随心所欲,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 不断提炼思想方法、活化思想方法, 形成用思想方法指导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良好习惯, 从而逐步构建起个体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

3.4高考专题讲座、数学竞赛辅导有借鉴作用

无论是高考专题讲座, 还是数学竞赛辅导, 就其形式和内容而言, 都是按照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方式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 学生通过对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的领悟, 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数学思想方法.为提高数学素养、促进数学水平和增强创新能力, 打开了宽敞的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 高考专题讲座和数学竞赛辅导, 就其本质而论, 无疑是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

4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本理念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应遵循以下的基本理念.

首先,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 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课程的开设, 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努力揭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为此, 在教材内容的选取、编写与实施等方面要冲破形式化的束缚.应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展现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思想方法全貌.通过典型例子的剖析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使学生认识数学本质, 关注数学知识的时代性、发展性、连续性、衔接性, 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 并从中感受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的过程.

其次, 学习数学史, 了解数学发展过程.数学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发展史, 通过学习数学史, 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 更深刻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数学发展的过程, 隐含着数学家发明创造的过程, 它为我们提供了数学创造的经验与教训, 了解和学习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传记是我们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如波利亚 (G.Polya) 所说的:“没有什么比看到数学发明的源泉 (与过程) 更重要了, 它比发明本身更重要.”

第三, 倡导合作学习, 突出数学文化.新课程标准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追求的基本理念, 倡导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理所当然是《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课程设立所崇尚的.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 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同学的想法和认识, 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本质, 掌握思想方法, 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应当在文本中反映数学知识的历史地位、社会价值和发展趋势, 凸现数学对认识客观世界与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价值.同时要着力彰显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以全面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第四,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提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改革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种变革的实质就是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教师要从以往知识的讲授者、拥有者、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帮助者, 与学生平等、自由、合作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 这种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交流的关系使得教师的教学权与学生的学习权能在一个适宜的平台上达到和谐.在这样的情景下, 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质疑、反思、提问、操作、实验、互相探讨, 平等参与教学过程, 建构动态发展的知识体系, 能真正成为数学知识的建构者、发现者, 不断地增进自信心, 增强理解力、领悟力、洞察力.同时也能不断增进师生相互理解、尊重、信任, 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场所, 成为促成学生、教师、课程发展的重要园地.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方式、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因此《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鼓励师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 深刻认识当代数学发展的技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季素月.数学技能教与学的若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3, 12 (2) :27-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11.

[3]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33.

[4]张顺燕.数学与文化———在北大数学文化节上的报告[J].数学通报, 2001, (1) :1-3.

[5]傅敏, 等.数学教育研究新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240-243.

高中数学选修课程的开发体会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开发体会

一、防止“数学化”现象

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新课改更注重的是能否学以致

用,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及能否满足个人发展的实际应用。由于我校的新课改刚刚起步,所以对教师最大的考验就是手头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为此,省教研室组织专家,编写了介于教材与课标之间的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包括教学中的每个章节、每个模块;同时,编写了新课程的同步使用作业本。为了更好地执行新课改的要求,省教育厅还会对数学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为了保证质量,还会邀请很多专家甚至是教材编写专家一起交流。另外,数学教研室还准备在报纸、杂志上开设“课改之窗”,在网络上建立“课改博客群”,与一线教师一起互动,共同探讨新课程该怎么教。

二、系统化地学习选修课程

新课改无论怎么修改标准,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缺少。所以笔者建议系统中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三个功能,一个供学生自主选课,一个供教师进行查询,最后一个是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选课系统的参与者是参加选课的学生,选课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修改密码、第一次选课(初选)、第二次选课(复选)、查询课程信息等。开设选修课的老师有权利查询学生的选修课程,所以他们参与系统的功能也必须具备修改密码、查询相关的课程信息,包括自己选修课程的学生名单等等。教务管理员则负责选课管理,主要管理功能包括:添加课程、修改密码、浏览选课情况、关闭选课人数不足15的课程。通过对这三大功能的系统分析,我们能看出每一个系统功能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色和优点,在达到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感。综合统一而成的选修系统才更加完美,便于管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形象化,特别是对数学这样比较抽象和概念的学科。数学书上的内容著述方式多为描述,概念比较抽象,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要求比较高。然而,工科某些选修课所涉及的领域日常生活当中少有接触,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而很难理解某些现象及其机理。而课堂授课也只是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起到辅助的作用。

创新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思维,但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就是把创新的思维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内容中去。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需要教师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活跃于科研活动中,将更多更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带领他们进行更多的亲身参与的创新性实验,使他们永葆创新思

维,拥有创新能力。

归根结底,在课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教师不能忘记。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加强教学评价艺术的修养,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科学的法官”“思索的哲人”和“爱的化身”。

参考文献:

[1]郝玉梅,孙长春.浅谈新课程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曹立佐,李信梅.新教学计划与新教学大纲实施之观念种种[J].中等医学教育,1995(5).

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 能利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2。 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3。 体会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复习1:归纳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合情推理的结论 。

复习2:演绎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演绎推理的结论 。

复习3:归纳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合情推理的结论 。

复习4:演绎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演绎推理的结论 。

二、新课导学

※ 典型例题

例1 观察(1)(2)

由以上两式成立,推广到一般结论,写出你的推论。

变式:已知:

通过观察上述两等式的规律,请你写出一般性的命题,并给出的`证明。

例2 在 中,若 ,则 ,则在立体几何中,给出四面体性质的猜想。

变式:命题“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于常数,”对正四面体是否有类似的结论?

例3: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d ,前n项和为 ,有如下性质:

(1) ,

(2)若 ,

则 ,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 中,写出类似的性质。

例4 判断下面的推理是否正确,并用符号表示其中蕴含的推理规则:已知 是5的倍数,可知或者m+1是5的倍数,或者5m+1是5的倍数;因为5m+1不是5的倍数,所以m+1是5的倍数。

※ 动手试试

练1。若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记 ,试通过计算 的值,推测出

练2。代数中有乘法公式。:

再以乘法运算继续求:

…………

观察上述结果,你能做出什么猜想?

练3。 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r,三边长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类比思想,若四面体内切球半径为R,四个面的面积为 ,则四面体的体积V= 。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合情推理 ;结论不一定正确。

2。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前提和推理形式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由数列 ,猜想该数列的第n项可能是( )。

A。 B。 C。 D。

2。下面四个在平面内成立的结论

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②一条直线如果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必与另一条相交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④一条直线如果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必与另一条相交

在空间中也成立的为( )。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3。在数列 中,已知 ,试归纳推理出 。

4。 用演绎推理证明函数 是增函数时的大前提是( )。

A。增函数的定义 B。函数 满足增函数的定义

C。若 ,则 D。若 , 则

5。 设平面内有n条直线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 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 = ;当n>4时,=(用含n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课后作业

1。判别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1)如果不买彩票,那么就不能中奖。因为你买了彩票,所以你一定中奖、

(2)因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则此四边形是正方形。

(3)因为 ,所以

2 证明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

3。 数列 满足 ,先计算数列的前4项,再归纳猜想 。

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 篇5

课时安排 1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一开始就简明地介绍了数的概念的发展过程,对已经学过的数集因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的过程进行概括;然后说明数集的每一次扩充,对数学学科本身来说,也解决了在原有数集中某种运算不是永远可以实施的矛盾,使得某些代数方程在新的数集中能够有解.复数,最初还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后来由于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应用而进一步发展.将已经学过的数集进行概括并用表列出.

复数的概念是在引入虚数单位i,并同时规定了它的两条性质之后自然地得出的.扩充到复数集后,方程x2=-1,x2-x+1=0等才有解.

在规定i的第二条性质时,原有的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规定除法、减法呢?由学生自己探索讨论.

把a+bi(a、b∈R)叫做复数,这是复数的代数形式,既与以后的几何表示、向量表示相对应,也说明任何一个复数均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唯一确定,是复数能由复平面内的点来表示的理论基础.

虚数、纯虚数、实部与虚部等概念是复数的最基本的概念.除了教科书中的一些实例外,教学中还要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判别,以加深学生理解.这里主要是分类,让学生总结实数集、虚数集、纯虚数集都是复数的真子集.让学生讨论下列两个问题:①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什么?②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不能比较大小的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第一课时

课题

§4.1 复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引进复数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虚数的单位i. 2.理解并掌握虚数单位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的规律.

3.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集、代数形式、虚数、纯虚数、实部、虚部). 4.理解并掌握复数相等的有关概念.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利用复数的有关概念对复数进行分类(实数、纯虚数、虚数),并求出有关参数的取值范围.

2.会用复数相等的定义求有关参数(未知数)的值. 3.使学生学会用定义和有关数学思想解题.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矛盾转化、分与合、实与虚等唯物辩证观点,让学生学会对事物归纳与认识,深刻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深刻认识到人在事物发展变化中所应体现的价值和作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领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富民强而奋.

教学重点

复数的概念、虚数单位i、复数的分类(实数、虚数、纯虚数)和复数相等等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复数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以及在数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虚数单位i的引进及复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复数的概念是在引入虚数单位i并同时规定了它的两条性质之后,自然地得出的.在规定i的第二条性质时,原有的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观点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的教学方法.复数的概念如果单纯地讲解或介绍定显得较为枯燥无味,学生不易接受.教学时,我们采用讲解或体验已学过的数集的扩充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数集的扩充是生产实践的需要,也是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介绍数的概念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数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各种数集之间的关系有着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虚数的概念、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分类.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含幻灯片、幻灯机).幻灯片两张. 幻灯片:(记作§4.1A)对已经学过的数集进行概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理数就是一切形如

m的数,其中m∈Z,n∈N*,所以有理数集实际上就是分数集. n(2){有理数}={分数}={循环小数}{小数}=R.

(3)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之间有如下的关系:NZQR. 幻灯片:(记作§4.1B)

两个不全为实数的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不能比较大小.

(1)根据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知,在a=c,b=d两式中,只要有一个不成立,那么a+bi≠c+di.(2)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则可以比较大小,否则,不能比较大小.(3)“不能比较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之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种关系同时满足实数

集中大小关系的四条性质:

①对于任意实数a、b来说,a<b,a=b,b<a这三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②如果a<b,b<c,那么a<c; ③如果a<b,那么a+c<b+c; ④如果a<b,c>0,那么ac<bc.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师]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天天与各种数打交道,因而对数的概念和运算并不陌生,现在我们来回顾学过了哪些数集呢?

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有理数[生]实数 负整数分数无理数[师]由自然数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最后扩充到实数,那么还能继续扩充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数即复数(板书课题). Ⅱ.讲授新课

(一)概念形成[放投影或多媒体](由学生阅读)

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在狩猎、采集果实等劳动中,由于计数的需要,就产生了1,2,3,4等数以及表示“没有”的数0.自然数的全体构成自然数集N.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数的概念也得到了发展.

为了解决测量、分配中遇到的将某些量进行等分的问题,人们引进了分数;为了表示各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满足记数的需要,人们又引进了负数,这样就把数集扩充到了有理数集Q,显然NQ.如果把自然数集(含正整数和0)与负整数集合并在一起,构成整数集Z,则有ZQ、NZ.如果把整数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有理数集实际上就是分数集. 有些量与量之间的比值,例如用正方形的边长去度量它的对角线所得的结果,无法用有理数表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又引进了无理数.所谓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集与无理数集合并在一起,构成实数集R.因为有理数都可看作循环小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实数集实际上就是小数集.(学生阅读完毕,教师放出幻灯片§4.1A) [师]数集因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数集的每一次扩充,对数学学科本身来说,解决了在原有数集中某种运算不是永远可以实施的矛盾,分数解决了在整数集中不能整除的矛盾,负数解决了在正有理数集中不够减的矛盾,无理数解决了开方开不尽的矛盾.但是,数集扩充到实数集R以后,像x2=-1这样的方程还是无解的,因为没有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由于解方程的需要,人们引入了一个新数i,叫做虚数单位,并规定:(板书及以下两条)

(1)它的平方等于-1,即i2=-1;

(2)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师]有哪些运算律呢?

[生]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

[师]在这种规定下,i可以与实数b相乘,结果是什么? [生]i·b=b·i,满足交换律.

[师]在这种规定下,i可以与实数a相加,结果是什么? [生]i+a=a+i,满足交换律.

[师]如果i与实数b相乘,再与实数a相加,结果是什么呢? [生]i·b+a=a+bi.

[师]引进了新的虚数单位i后,数的范围又扩充了,出现了形如a+bi(a、b∈R)的数,它在前面所学的数集中没有,这样人们把它们叫做复数.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什么? [生]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一般用字母C表示.(板书) [师]在这种规定下,i与-1的关系如何呢?

[生]i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x2=-1的一个根. [师]方程x2=-1的另一个根呢? [生]-i.

[师]复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即z=a+bi(a、b∈R).把复数表示成a+bi的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板书)

对于复数a+bi(a、b∈R),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实数? [生]当且仅当b=0时,复数a+bi(a、b∈R)它是实数a. [师]如果b≠0时,这样复数是什么样的数呢? [生]当b≠0时,复数z=a+bi叫做虚数.

[师]在虚数的情况下,如果a=0时,它又是什么数呢? [生]当a=0且b≠0时,z=bi叫做纯虚数.

[师]a、b满足什么条件时,z=a+bi(a、b∈R)是0? [生]当且仅当a=b=0时,z就是实数0.

[师]这样复数z=a+bi(a、b∈R)就可以分成哪几种情况呢?

a>0正实数b0z是实数aa0实数0a<0负实数[生]复数zabi(a、bR)

a0纯虚数biboz是虚数(b0,bR)a0非纯虚数的虚数[师]这里的实数a、b分别叫做复数z=a+bi(a、b∈R)的实部与虚部(板书).

11i ,i,35i的实部和虚部,有没有纯虚数? 23111[生]它们都是虚数,它们的实部分别是2,-3,0,3;虚部分别是3, , ,-5;i是纯

233请你们说出复数2+3i,3虚数.

[师]-2i+3.14的实部和虚部是什么? [生]实部是-2,虚部是3.14.

[众生](齐声说)错!实部是3.14,虚部是-2.

[师]实数集和复数集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生]实数集R是复数集C的真子集,即RC. [师]数集扩充后,常用的数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NZQRC.

[师]有没有两个复数相等呢?如何定义?

[生]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这就是说:如果a、b、c、d∈R,那么a+bi=c+dia=c,b=d.[师]复数z=a+bi(a、b∈R)为零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生]复数a+bi=0(a、b∈R)的充要条件是a=0且b=0.

[师]复数相等的定义是在复数集中解方程的重要依据.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如3+5i与4+3i不能比较大小. 现有一个命题“任何两个复数都不能比较大小”,对吗?

[生]不对.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就可以比较大小.只有当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时才不能比较大小.

[师]“不能比较大小”的确切含义是指:不论怎样定义两个复数之间的一个关系“<”,都不能使这种关系同时满足实数集中大小关系的四条性质.(打出幻灯片§4.1 B)(由学生阅读)(二)课本例题

[例1]实数m取什么数值时,复数z=m+1+(m-1)i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分析:因为m∈R,所以m+1,m-1都是实数,由复数z=a+bi是实数、虚数和纯虚数的条件可以确定m的值. 解:(1)当m-1=0,即m=1时,复数z是实数;(2)当m-1≠0,即m≠1时,复数z是虚数;

(3)当m+1=0,且m-1≠0时,即m=-1时,复数z 是纯虚数. [例2]已知(2x-1)+i=y-(3-y)i,其中x、y∈R, 求x与y. 分析:运用复数相等的定义求解.

2x1y5解: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方程组所以x,y=4.

21(3y)(三)精选例题

[例1]复数z=log2(x2-3x-3)+log2(x-3),当x为何实数时,(1)z∈R;(2)z为虚数;(3)z为纯虚数.

x23x3>0,①解:(1)因为一个复数是实数的充要条件是虚部为零,所以有

log(x3)0.②2由②得x=4,经验证满足①.

所以当x=4时,z∈R.

x23x3>0,(2)因为一个复数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虚部非零,所以有解得

2(x3)0.log321321321321或x<x><x<4或x>4.所以当<x<4或x>4时,22,即

22x>3且x4z为虚数.

(3)因为一个复数是纯虚数,则其实部为零且虚部不为0,所以有

log2(x23x3)0,x或x4,解得无解. x>3且x4,log2(x3)0.所以复数z不可能是纯虚数.

[例2]设复数z=2logax+(loga2x-1)i(a>0,a≠1),问当x为何实数时,z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解:(1)当loga2x-1=0,即x=a或

1时,z为实数. aloga2x101(2)当即x≠a,x ,

ax>0∴x>0且x≠a且x1时,z是虚数. ax2loga0,(3)当即x=1时,z为纯虚数. xloga10,[例3]判断下列式子的对错:

(1)当z∈C,则z2≥0;

(2)若z1、z2∈C,且z1-z2>0,则z1>z2;(3)若a>b,则a+i>b+i.

解:(1)z2≥0,当且仅当z∈R时成立,如设z=i,则z2=i2=-1<0,故(1)是错误的.

(2)反例:设z1=2+i,z2=-1+i,满足z1-z2=3>0,因此z1、z2不能比较大小,故(2)也是错误的.(3)∵a>b,故a、b∈R.∴a+i与b+i都是虚数,不能比较大小.故(3)错.

解题回顾:理解复数与实数的一个重要区别: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大小,因此不等式的性质在复数集中不适用. [例4](1)设复数z=ab+(a2+b2)i(a、b∈R),a、b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z是实数、虚数、纯虚数?

(2)bi是什么数?

解:(1)当a、b同时为0时,z为实数;当a、b不全为0时,z是虚数;当a、b有且仅有一个为0或者说a、b有且仅有一个不为0时,z为纯虚数.

(2)当b=0或b为纯虚数时,bi是实数;当b为不是0的实数时,bi是纯虚数;当b为非纯虚数时,bi是非纯虚数.

解题回顾:在判断所给一个复数类型时,首先一定要弄清题目中的参数有无要求,然后再将复数中的实部与虚部分清.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149练习1、2.(二)补充练习 1.设集合C={复数},A={实数},B={纯虚数},若全集S=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C

B.CSA=B C.A∩(CSB)=

D.B∪(CSB)=C 答案:D

2.若复数z1=sin2θ+icosθ,z2=cosθ+i3sinθ,z1=z2,则θ等于() A.kπ(k∈Z) C.2kπ±

B.2kπ+ (k∈Z) 3(k∈Z) 3D.2kπ+(k∈Z)

6解析:∵z1=z2,∴其充要条件为

1sin,sin2cos,2∴ cos3sin.tan3.3∴θ=2kπ+,k∈Z.故选D. 6答案:D 3.已知集合M={1,2,(m2-3m-1)+(m2-5m-6)i},集合P={-1,3}.M∩P={3},则实数m的值为() A.-1 B.-1或4

C.6

D.6或-1 解析:由题设知3∈M,∴m2-3m-1+(m2-5m-6)i=3.

2m3m13,∴2∴m=-1.故选A. m5m60.答案:A 4.满足方程x2-2x-3+(9y2-6y+1)i=0的实数对(x,y)表示的点的个数是_________.

x3或x1,2x2x30,解析:由题意知2∴ 16y6y10.y3.∴点对有(3,11)、(-1,),共有2个. 33答案:2

5.设复数z=log2(m2-3m-3)+ilog2(3-m)(m∈R),如果z是纯虚数,求m的值.

2m3m31,log2(m23m3)0,解:由题意知∴3m1,log(3m)o23m>0.m23m40,∴ m2且m<3.∴m=-1.

6.若方程x2+(m+2i)x+(2+mi)=0至少有一个实数根,试求实数m的值. 解:方程化为(x2+mx+2)+(2x+m)i=0.

x2mx20,∴ 2xm0mm2m220.∴x,242∴m2=8.∴m=±22.7.已知m∈R,复数z纯虚数;(4)z=m(m2)+(m2+2m-3)i,当m为何值时,(1)z∈R;(2)z是虚数;(3)z是

m11+4i. 2m22m30,解:(1)m需满足

m10.解之得m=-3.

(2)m需满足m2+2m-3≠0且m-1≠0,解之得m≠1且m≠-3.

m(m2)0,(3)m需满足m1

m22m30.解之得m=0或m=-2. m(m2)1,(4)m需满足m12

m22m34.解之得m∈.

8.(2005年湖北省五校联考)已知k∈R,方程x2+(k+3i)x+4+k=0一定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A.|k|≥4

B.k≥2+25或k≤2-25 D.k=-4 C.k=±32

解析:设x=t是方程的实根,

∴t2+kt+Δ+k+3t·i=0.

t2kt4k0,由复数相等的定义知

3t0.∴k=-4.故选D. 答案: D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虚数单位i及它的两条性质,复数的定义、实部、虚部及有关分类问题,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等等.基本思想是:利用复数的概念,联系以前学过的实数的性质,对复数的知识有较完整的认识,以及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 Ⅴ.课后作业

课本P150习题4.1 1、2、3、4. 板书设计

§4.1复数的有关概念

一、虚数单位i:i2=-1. 两条规定:(1)i2=-1;

(2)i与实数满足加、乘运算的有关运算律.

二、复数定义: 1.形如a+bi(a、b∈R)叫做复数. 2.分类

b0实数zazabia0纯虚数

b0z为虚数a0非纯虚数3.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a、b、c、d∈R)

z1=a+bi,z2=c+di,z1=z2

ac,bd.z=a+bi=0a=b=0. 例题分析

课本例题 例1 例2 精选例题 例1 例2 数系扩充

正整数有理数0实数分数复数无理数虚数预习提纲 1 2 ……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 篇6

知识网络:

单元切块: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运动的描述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直加速度

线直线运动的条件:a、v0共线

运匀速直线运动s=vt,s-t图,(a=0)

动vvs?v1

t?0?at,0t?at2

典型的直线运动2规律

v2?v2v0?vt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t0?2as,s?2t

自由落体(a=g)

特例

竖直上抛(a=g)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图象。其中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难点是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把握。

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复习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例1】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v12?v2v1?v2C.v1?v2A.(v1+v2)/2B.D.2v1v2v1?v2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全程的平均速度v?2v1v2ss??sstv1?v2?2v12v2,故正确答案为D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t(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a的方向只与△

v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点评1: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

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

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点评2:物体是否作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加速度的增大

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1)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

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2)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

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仍相同,二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已经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1s后的速度为vt=10m/s或vt=-10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

a?vt?v010?4v?v0?10?4??6m/s或a?t???14m/s。t1t1

答案:6m/s或14m/s

点评: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6、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

物体为参照物。

【例3】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考系,求甲的位移大小和方

向?

解析:如图所示,以乙的矢量末端为起点,向甲的矢量末端作一条有向线段,即为甲相对乙的位移,由图可知,甲相对乙的位移大小为2m,方向,南偏西45°。

点评:通过该例可以看出,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参考系,参考系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参考系的选取要以解题方便为原则。在具体题目中,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下面再举一例。

【例4】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

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

的时间相等,各为1小时;小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小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5400m,时间为2小时。易得水的速度为0.75m/s。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v线运动。

2.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

三、综合例析

【例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s,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它是速度为恒矢量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t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A错,B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CD正确.

【例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根据a??v

t可知,Δ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则表示?vt越大,故加速度也越大,

B正确.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没有直接联系,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加速度大小变小,速度可以是不断增大.故此题应选B.

【例7】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1.03106V/m,一带电量q=1.0310-8C、质量m=2.5310-3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5-2t,式中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s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m,位移为m。

解析:须注意本题第一问要求的是路程;第二问要求的是位移。

将x=5-2t和s?v0t对照,可知该物体的初位置x0=5m,初速度v0=?2m/s,运动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即沿x轴负方向,因此从开始运动到5s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10m,而位移为?5m。

【例8】某游艇匀速滑直线河流逆水航行,在某处丢失了一个救生圈,丢失后经t秒才发现,于是游艇立即返航去追赶,结果在丢失点下游距丢失点s米处追上,求水速.(水流速恒定,游艇往返的划行速率不变)。

解析:以水为参照物(或救生圈为参照物),则游艇相对救生圈往返的位移大小相等,且游艇相对救生圈的速率也不变,故返航追上救生圈的时间也为t秒,从丢失到追上的时间为2t秒,在2t秒时间内,救生圈随水运动了s米,故水速v?2st

高中数学选修全套教案 篇7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

教学建议

(1)、建议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摘录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复习初中知识导入,通过设问,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现实导入,由台湾问题,引出台湾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危害,导入新课。

(2)、第一目“国门洞开”,侧重讲述列强的军事侵华,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即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教材讲述了两个方面,即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教材内容十分概括,教师应补充适当的材料来说明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中国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揭示

出列强侵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对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应放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讲解上,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结合视频材料,通过投影播放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归纳,既要了解具体的危害,又要总体归纳为“中国主权遭践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防止形成错误认识,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列强的侵华对中国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养成。

(3)、第二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讲述列强的政治侵华,本目内容不是重点,只需按教材讲清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大概过程及危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无须过多展开。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建议:

(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列举这方面的史实,并将其概括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正是这些斗争才使近代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本节内容重在宏观把握,对于每一件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事迹按教材讲述即可,无须展开,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基本史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堂收复新疆”是清朝政府官兵收复国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线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教学建议

(1)、导入:图片或视频导入,选取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或复习导入,提问上节问题,导入新课;或讨论导入,讨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导入新课;或联系实际导入,摘取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待战争问题所持态度的材料,导入新课。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这一段历史,高一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重在分析探讨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第一目“侵华日军的罪行”,主要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暴行以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的原因可从日本、中国两方面来分析,揭示其主要原因。侵华过程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两大阶段,具体过程可让学生阅读。日军的暴行可通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来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痛恨。本目讲完可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思考”来归纳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4)、第二目“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可先向学生简单交待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理解它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各界为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武装抵抗、经济抵制、学生运动等。

(5)、第三目“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情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应肯定其应有的地位,也应给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中共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

(6)、第四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教学中重点应放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上。可通过课本“知识链接”、“知料卡片”以及“史学争鸣”的阅读,引导学生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可从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两大方面来分析。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通史概要:

初中时,学生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解放战争的胜利等,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

②、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取得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

环境的局限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后者,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

(2)、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从两个方面学习:第一,从原则、办法、目的三点掌握其内容;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革命性、局限性两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具有空想性。

(3)、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线索:天京变乱,由盛而衰;中外敌人,联合镇压;天京陷落,标志失败。对于这段知识,只需依据教材处理即可,注意增加一些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以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5)、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多角度探究、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二、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②、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③、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结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如群众基础、起义前的准备、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等等。关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放映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

用教材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使学生明白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含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引用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3)、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分析,需要论从史出,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分析。

(4)、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协作开展一次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②、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比较和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运用: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措施的对比,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从总体上认识:本课教材从五四运动及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2)、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影视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把握历史感。

如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影片,不必太多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和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强调“开端”两字。

(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可以放映电影《开天辟地》某些片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4)、关于“国民革命”一目,只需讲清教材具体史实,关于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失败”的含义,然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依次总结失败原因。

(5)、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目的教学,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引出中共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之加以概述,并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分析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6)、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目中,对比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与蒋介石集团的行动,突出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将解放战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胜利。在阐述战争过程中运用地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形势。

(7)、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中各阶层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3)、对于“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一目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增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料,为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做好知识铺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引导学生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谈谈其颁布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谈谈一届人大的召开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目教学,请学生就所学的知识,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论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的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条件的可以请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谈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如: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以增强对此制度的现实理解。

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③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践踏。

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资料片,特别可播放关于刘少奇冤案的资料,或根据本课的引言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针对各个问题逐一共同探究。

(3)、在讲述八大背景及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资料卡片中“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加深对八大的理解。

(4)、在讲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教师可通过影像资料简要介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面产生的失误:“左”倾政治错误的发展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严重偏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使学生深刻理解“文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的破坏进行准备;还可以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作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5)、在讲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目时,先放映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片资料,然后在具体介绍其内容;

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今天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其转折性的内涵。

(6)、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目,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本理清思路即可,无需展开。

三、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

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教师可介入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3)、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的展示,对比建国前后的外交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学习思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涵及制定原因,掌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

(4)、阅读“知识链接”等文字图片资料,归纳分析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建树及意义。

(5)、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有条件将观看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可以在课堂上辑录部分,或几个镜头)、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并加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6)、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组探讨中国参加日内瓦、万隆等国际会议的意义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和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在联合国发挥的应有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展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①、联系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讨论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原因。

②、理解什么是合法权利及恢复的标志,并结合“学习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而不用“加入”一词?

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

(3)、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或由学生模拟,再现历史情境,然后:

①、分析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重大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②、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注意区别“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关系。

③、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

(4)、关于中日建交,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①、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掌握中日建交的史实,由此理解中日建交的意义(注意: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社团等的推动作用)。

②、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5)、引导学生列表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其他成就及其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要求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把握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并归纳在新政策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作用。学习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新时期外交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④、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难点

师生交谈等形式。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以及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 ①、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②、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政策,真正了解调整的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

(3)、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所作出的贡献。

(4)、关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将所收集的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报、图片展览、影视资料等。先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以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学生可以演绎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情景,分析什么是“上海共识”。

③、引导学生以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认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联系伦敦爆炸案等事件,说明其积极性。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 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投影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3)、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理。

(4)、投影《古代希腊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什么影响?

(5)、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课前编练课本剧《古希腊公民的一天》,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希腊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进而理解古希腊公民的权利和素质表现。

(7)、最后回到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由学生归纳整理,教师适当补充)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上一篇:女英文名大全下一篇:让阳光照进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