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教育的思考

2024-06-12

对学困生教育的思考(通用9篇)

对学困生教育的思考 篇1

对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的若干思考 ——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许多高校已经逐渐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第一、学校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目前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还很不重视,很多高校的励志教育只是走走过场,做做表面文章,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大会小会强调,形式主义的现象相当严重。第二、目标不明确,没有与德育有效结合。高校励志团队建设目标不明确,盲目开展工作,举办活动只追求数量不注重实效。在思政课为主体的德育中没有引入励志教育内容,励志教育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德育的目的。第三、团队管理不规范,励志教育内容单一。励志教育的无组织状态一直是困扰其发展和普及的重大障碍。

二、课题实施的意义

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激发大学生潜能的人生观教育。完整意义上的励志教育应该包括帮助大学生立志和后续的长效激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贫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针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开展励志教育,让贫困大学生牢固树立用知识改变自身命运和家乡面貌的理想,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把目前的艰难困苦作为对自己意志的磨练,有助于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三、课题探究的目的

通过对我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调查,初步了解当前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终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加强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励志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励志教育,能够最广泛地调动贫困生的积极因索,最有效地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最充分地激发他们的活力。引导贫困生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养成执着勤奋的学习态度,塑造奋发有为的精神气质,追求坚毅、高尚的人格品质,进一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工作,一般都是从经济和物质上进行帮助,扶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严重缺乏对贫困生的精神救助,有时虽在开展,但不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而且活动形式单一,收效甚微。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重视不够,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还很不重视,很多高校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励志教育机构或社团组织。即使设立了励志教育机构,也存在管理不规范,引导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励志教育的顺利开展。很多高校的励志教育只是走走过场,做做表面文章,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大会小会强调,形式主义的现象相当严重。其次,目标不明确,没有与德育有效结合。高校励志团队建设目标不明确,盲目开展工作,举办活动只追求数量不注重实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不能将德育与励志教育结合起来,以思政课为主体的德育中没有引入励志教育内容,励志教育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德育的目的。最后,团队管理不规范,励志教育内容单一。很多高校在开展励志教育过程中,总是一味强调吃苦精神,认为励志就是吃苦,励志活动也就围绕如何让学生能吃苦展开。这样扭曲和缩小了励志教育的内涵,使励志教育走入误区。

3、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高校贫困生工作过多的关注了学校、社会和国家要给他们提供什么,而忽略了应该怎样帮助贫困生砥砺品格、学好知识和技能等的励志教育。我们要鼓励贫困生积极投身实践.克服自卑和怯弱的心理,以自身完善的人格、坚毅的品质、过硬的本领去重视自己,如此他们才能科学地谋求自身的发展,从而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改变家庭的命运。也唯有如此我们高等教育的资助下作才能不流于短浅和表面化。从而达到帮扶现在,激励未来的目的,最终实现高校校园、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贫困生长期经受着责任压力和经济压力,这使得他们在心理和思想上存在着各种缺陷,从而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社会上的人士普遍认为:越是贫困的学生,越应该积极向上、品学兼优、懂事明理。但是,现实显示,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贫困”现象,如失落感和挫折感。再加上大学的高昂学费,使得这些贫困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难免产生畏惧心理,也导致了他们依赖社会资助的心理越发严重,以至于“人穷志短”现象的出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重重压力时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4、新时期完善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若干举措

第一、通过理论教育和心理引导相结合,加强贫困生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完善理论教育,使之树立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第二、在资助工作中强化励志教育,有效引导贫困生励志学习,提高综合素养。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足加剧了心理思想问题,学校更要花大力气,帮助困难生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克服经济负担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奋勇开拓,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充分利用校园课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贫困学生励志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改革教学,将贫困生特殊群体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意志,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课题采用的方法

l、文献检索法:运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采集国家相关政策信息,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广泛了解国内外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的动态和相关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使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已有研究基础之上,站到更高层次的起点上。

2、调查法:①采用问卷调查对我校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及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主要调查贫困生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状态,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等;②召开贫困生座谈会。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各种情况,遴选研究中出现的疑点问题和解决措施;③走访。走访我校从事学生工作老师,了解并交流贫困生精神状态及励志教育措施。

3、分析法:统计、分析、整合资料。从问卷调查、走访及相关资料中汇总各方面收集到的资料,分析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提出高校开展贫困生励志教育的相关举措。

4、学科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原理,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贫困生的励志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贫困生做为特殊的群体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针对目前高校励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防止励志教育过程中出现走过场、走形式等现象,关键是要建立扶贫励志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高校励志教育的新模式。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基本把握了我校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思想管理工作,努力完善我校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我们要通过对我校贫困生的励志教育,让我校的贫困生成为积极上进、品学兼优、明白事理的社会有用之才。

七、主要参考文献

[1] 黎齐英.地方高校贫困生励志教育探索.[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05)[2] 曲翠平;孙奇琦;叶宜生.高职院校贫困生励志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10(04)[3] 郑秋.贫困生励志成才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4] 张莉萍.浅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5] 张宇斐.探索对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励志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

对学困生教育的思考 篇2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

在我国,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而出现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困扰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日益突出的高校贫困生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教育及其管理问题的系统研究,努力解决好部分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在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也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研究,我们应引导贫困生群体追求自身价值,树立信心,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生活的动力,创建和谐校园,为科教兴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研究

1. 学习生活方面。

尽管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进取,学习态度端正努力,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因为经济困难等原因造成学习情况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为了解决好自己生活费用不可避免地耽误上课和减少在学习上所付出的时间,导致在自身学习上所花的精力过少,成绩不够理想。而另外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自身贫困,在吃喝穿戴、课外活动及各种人际交往中,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心理负担加重,觉得矮人一截,在学习上主观不努力,自我放松,自控能力差,把时间浪费在旷课睡觉、上网打游戏、看电子书、休闲消遣上等,由此造成学习状态差、平时表现较差的外在形象。

2. 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殊性,处于心理发育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阶段,而高校贫困生往往更容易由于自我认知上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日常行为及心理发育,易形成自闭、自卑及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部分贫困生还存在悲观、消沉等抑郁情绪,其表现出的自卑、敏感、孤僻、胆怯等人格特征,使其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易产生挫败感,导致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等状态。应该说,贫困生总体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

3. 就业方面。

大多数高校贫困生考虑由于自身的求学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转向选择就业。但由于长久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一定能够捧个金饭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多数贫困生鉴于自身的切身体会,思想认识上偏向大企业、大城市等,希望工作轻松、薪水丰厚、生活舒适,可是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由于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赚钱和书本知识上,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欠缺,综合素质偏低,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录用这样的学生。这样,贫困生自身的就业意愿就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产生矛盾,贫困生就业难度增大。

二、原因分析

1. 外部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化,在区域经济上出现了沿海发达经济区和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出现了收入差别化,随之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读书无用论”一段时间内甚嚣尘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读书几年不仅没有任何收入,家里本来就很困难的经济条件因要供其学费和生活费用更是雪上加霜,这就让贫困生和他的家庭不得不去考虑要不要继续读书。可想而知,一旦讨论读书的必要性时也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即便勉强去继续读书,贫困生带着对未来就业前途的困惑、迷茫和不确定性,带着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负担,同时还要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尽可能地通过带家教、推销等形式赚取生活费用,这样长期下来贫困生疲于应付生计,学习积极性不高,心理负担重,性格易孤僻、自卑、自闭,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观发生扭曲等,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 校园宿舍班级环境的影响。

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并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上不上大学并不重要,对子女在学习方面要求降低,有的上了大学也只求能毕业即可,学生本身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必担心毕业出路问题,形成不需要过于努力的惰性思想。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想脱离父辈们靠劳动力辛苦打工赚钱以养家糊口的循环生活方式外,只有读书深造才是相对可取的选择。而贫困生读书的艰辛和在学业上的努力却和部分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对贫困生的心理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宿舍班级学生的经济差异化导致学生关系之间的相对不和谐和心理落差,这对贫困生敏感而强烈的自尊心理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伤害。因此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渴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还应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爱、真诚相处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 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造成高校贫困生的原因有自身家庭的原因,也有家庭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所在偏远山区、经济落后,来自单亲或双亡家庭、家里主要劳动力少或失业,学生或家庭人员有长期疾病需要资金治疗等。不同的原因导致的贫困会形成不同的贫困生心理特征。因此,针对不同情况认真分析找到解决不同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一些经济贫困的学生已演化到思想意识贫困,甚至被扭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一部分群体。家庭的经济困难使部分贫困生从小就形成了冷漠、无助的心理,不能够正确理解社会中的贫困现象,对社会和学校的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是社会国家对他们的亏欠,有的甚至拿着助学金去吸烟、酗酒、泡网吧,很少能够意识到是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自己应当努力学习毕业后尽可能地回报社会。

三、高校贫困生教育及其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 重视感恩教育。

对高校贫困生应加强感恩教育,激发他们奋斗的决心和重拾未来发展的信心。国家、社会和学校资助贫困生,是希望广大贫困生通过经济上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对贫困生进行物资资助的同时要始终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使贫困生深刻领悟国家的关爱和期望,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体验爱和传递爱,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尽可能通过组织受资助的贫困生开展义务帮扶、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教育他们换位思考,懂得感恩,学会感谢人、体谅人和帮助人,让贫困生将感恩的意识转化为报恩和施恩的行动,在奉献中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例如学校可以在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等部门设置公益劳动岗位,展现受资助同学的回报意识,用自己的义务劳动行为诠释对学校社会的感恩精神。同时引导贫困生毕业后在工作事业上取得成绩时,懂得回报社会的关爱,继续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将爱继续传递下去。

2. 加强积极心理学教育和引导。

有些高校为了减轻贫困生的心理负担,体现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一进校就宣传各类补助政策,而对于贫困大学生应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实际困难,规划好大学生活却提得很少。这种外在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忽略了学生自身潜力的发展,从贫困生的自身发展考虑,可以激发贫困生改变现状的动力,由内在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贫困生的自立精神,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解决贫困生问题也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而积极心理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协助贫困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以贫困生自我发展为基点,激活其精神动力,把外部的支持与贫困生自身的优秀品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贫困生群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他们的优秀品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增进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类群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同学和老师的关怀、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悦纳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摆脱心理的贫困,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3. 完善资助体系,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农村信用社生源地贷款为主体,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勤工俭学为主要形式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对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支持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首先应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充实现有资助体系,寻求社会个人或单位资助,积极筹集社会资金,成立专门的募捐部门,借鉴国外的募捐经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向校友和社会相关企业筹款,拓展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其次应加大提高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的资助力度。最后应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自身专业知识的优势,面向社会,主动联系校外企事业单位,组织学生在校外建立勤工助学基地,通过劳动获得社会的资助。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创造条件,设立适合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使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活动获得一定的报酬。

建立贫困生动态档案是规范管理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和日常生活表现进行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然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初步认定,并在每个学年初根据贫困生家庭脱困情况的变化对贫困生人员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建立起比较全面、客观的贫困生动态档案,为进一步做好贫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要切实做好勤工俭学的管理,勤工俭学不仅是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有效途径,更在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紧密结合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全面需求,尽可能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勤工助学与就业、择业结合起来,让贫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参加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中,尽早了解社会,及早接触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以便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同时加强对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国家利益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引导他们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到边疆、到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这样将更有利于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贫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需求、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切实关注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志刚等.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2.

[2]肖冬梅, 白学伟.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

[3]许丽芬.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8.

对学困生教育的思考 篇3

一、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基础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目的则是通过学习要得到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因此,在学困生教学中,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自我,对他们提出恰当要求,从而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要只是给他们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要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困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知道从学习中能学到什么,教学生如何达到该目标。“没有要求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教育。”但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恰当可行。当然学习目标应是学生的自觉愿望和个人实际,并且是他们经过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二、沟通并培养学困生的情意素质是保障

1.增强教师亲和力,调动积极因素

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师表形象最容易让学生亲近、感染和敬佩,亲近了就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情意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师生间在教学中进行情感交流,对于学困生而言,在经过几次挫折或失败后,往往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产生畏难情绪。此时,最需要的是教师的耐心引导。师生情感融洽,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不得法也是其中一个主原因。学困生往往思维不灵活,不懂得如何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善于记简要的笔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结合数学课的特点,恰当地引入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耐心和认真帮助差生解决学习困难。

3.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兴趣,创设成功的机遇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师生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情感素质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随时创设能使学生表现自己的情境,使他们受尊重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为成功的学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效应。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就能不断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厌烦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4.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激励性评价

初中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胜心,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和体验成功刺激的群体。如果在学习中屡遭挫折,他们就容易失去信心,教师要营造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学困生取得某一方面的进步时,要多给予表扬性的评价,对他们的学习行为、结果、过程等作出积极的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以鼓励为主,常使用“大有进步”“表现得很棒”等表扬话语。通过这样的评价,既尊重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分层教学中,对学困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学困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融洽了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方秋燕.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35-36.

[2]张学妹.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 袁淑梅:吉林省舒兰市第五中学 袁

对学困生教育的思考 篇4

师生——老师与学生。在学校,就是由老师与学生所组成的。在学校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老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样本,无论是高至校长,下至搞卫生的清洁工。他们所做的事情,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在他们眼里,成绩好、听话的就是“优生”,反之为“学困生”。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学生总有好有差的。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学困生”。

老师对“优生”的关心很容易,因为“优生”在各方面都不错,自然会比较喜欢。但“学困生”则不然,而作为教师或班主任,最头痛难处理的也是学困生。这部分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思想和行为、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与众不同。他们多少都会受到教师与同学不同程度的冷落与歧视。但他们仍我行我素,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教育效果不大。这样的学生,现在越来越多见了。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学校中,优生占少数,而中等偏差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这无疑是给班集体的管理或教育工作加了难度。在教育事业当中有句话“因材施教”,对优生不能放松,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更要用心。只有针对不同的被教育者,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因此,要做好一名教师或班主任,更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从心理健康教育学看

虽然统一称他们为学困生,但每个同学的心理思想都不尽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恨自己的“成绩错”、恨自己的“做不好事”。

这部分“学困生”的心理主要是有端正学习态度,但学习成绩总是跟不上。他们拼搏、奋斗,但每次都失败,所以他们失去了信心。所以,对这部分同学,教师要多点找他们的优点,多给予肯定,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有自暴自弃特点。

这部分同学大部分是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家庭教育学当中,有说到早期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成功的家庭的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失误与不足,将给人的一生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与障碍。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所以,对于这部分同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多点关心与爱护,更要有耐心。因为他们缺少家庭的关心,没能得到家庭的关注,所以,教师要给予他们比其他同学的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同时也要和家长多勾通。

3、不当一回事。

这部分同学大部分是家庭环境比较好,在生活当中没有“辛苦”这样的概念,整天玩乐,不把读书当回事,混到个毕业就行。对于这部分同学,先从家长入手,得到家长的配合,那就容易解决了。

二、要全面的看待学困生

任何学生都有优点与缺点,作为教师最忌的就是只看到学生的其中之一面,就下定论。这样就不能全面的认识学生,会导致这个教师在教育时出现误差,没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因此,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放弃先入为主的观点,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有句话说“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学生能够成才,学会做人。而对待学困生,首先要做到用“诚”、“爱”来感染学生。

当然,要学生接受你,并喜欢、相信你,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以试用以下几个方法:

1、和学困生站在平等的线上。要和学困生做朋友,先让差生感觉到你和他们做朋友,你是和他们站在同一线的,这样就也办了,千万不能以教师的身分去命令或强迫他们做事情。在和他谈心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问一下他们的意见;几次之后,他们慢慢的也会说一些他们的事情。因为他们以经慢慢的相信你了。

2、在行动中表现。

对于学困生,不能和他们讲太多的道理、品德,因为他们不是现在才差的,以前肯定有很多教师对他们讲过很多的人生道理、品德,他们听得不想听了,听了也没感觉了。其实,那些道理什么的,他们都懂,只是没能做到。所以这些对他没有用的,只能用行动去打动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去实施。比如:找一些真实的新闻故事片给他看,看后也不用说什么,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3、利用生活

在生活中,是最容易接近学生的距离的,就是要容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的给予他们帮助。因为,学困生在平时都是没人理他们的生活问题,大部分学困生都会表现得不在乎,其实有哪个人不需要别人去关心的呢?例如:有同学突然生病了,教师或班主任能及时的给予帮助和照顾的话,他会记在心里的。

4、培养学困生的兴趣

这要老师细心的观察他们的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导学生的兴趣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思考 篇5

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应如何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在当今中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片大好”还是“令人担忧”

一些人认为,中国当前农村教育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至20世纪末在农村已完成全面“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自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下发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村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自2006年起得以全面实施,至今已有10年之久,农村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小升初”率长期稳定在九成以上。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首先,自2000年至2010年期间过快过急地推行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资料称,2000-2010年间中国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幅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幅约60%,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负逾25%。10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每小时消失4所农村学校),导致一些农村地区学龄儿童上学困难;其次,农村学生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且辍学主体由高年级学生转为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复读后再辍学的比例也有升高之虞;第三,农村学校师资、校舍和教学资源质、量均得不到保证,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第四,“进城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势成痼疾。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一些引发广泛争议的农村教育政策、举措,其出台的初衷是好的。

当初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撤并边远、分散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资源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提高有限教育成本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农村学生学习条件;淘汰农村代课教师的目的,则是规范教师职业标准,提升农村教学品质。

然而这些良好的初衷却并未能全部换来预期效果,以至于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不得不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在事实上修正了持续10年的农村中小学校撤并趋势,在一些农村边远地区,“不规范师资”在事实上的继续被使用,也大有“触底反弹”之势。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尽管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迈出了第一步,但毋庸讳言的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市替代农村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相对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农村发展速度大为滞后,单从相对差距论,城乡落差在许多地方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绝对数量上看固然大幅度增加,但和城市相比较,“相对增幅”则极为有限,在中国经济结构迅速升级换代的21世纪,这种状况持续10年以上的结果,就是令农村生源在升学、就业等领域的竞争力每况愈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自给、半自给和“准城乡分离型”,迅速演进为如今的外向型、工商业主导型和“城市依附型”,和城市经济结合愈紧密的农村,经济越发达,社会进步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城镇化的提速又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变成城镇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新城里人”。然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并非都能跟得上、都能适应这样迅速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变,许多地方出现了不适应、不配套的情况,农村教育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不适应、不配套的具体表现

这种不适应、不配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条块分割的义务教育模式和“大流动”的农村学龄儿童状况不相匹配。随着大量民工进城和跨省流动,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在远离故土乡村的城市和城郊结合部定居,安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的下一代或随父母离乡、进城,或本就出生在城镇,“农村老家”对他们而言和城里小伙伴一样陌生和不适应。但于此同时,中国义务教育却经历了一个从“全国一盘棋”到各省各自为政的发展阶段,这虽然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却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新城里人”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结果导致部分“新城里人”子弟因寄读困难而不得不栖身教学质量、条件不规范和参差不齐的“民工学校”(对“民工学校”的整治又成为新的两难),即便顺利寄读,“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同校同班,不同教学大纲和高考考卷”也让“新城里人”无时无刻不被强制性忆起自己的“农村身份”,并不得不忍受从日常学习到升学考试的一系列不便。为摆脱这些不便,许多“新城里人”只能将学龄子女送回农村老家,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农村户口、城里思维”的“留守儿童”远离熟悉的生长环境,远离父母,又造成新的问题。

其次,教学条件、内容的改变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十多年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面貌剧变的十多年,社会在变,经济结构在变,知识更新的提速和就业门槛的提升,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农村教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不配套,导致农村子弟竞争力的相对下降和新时代“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正如一些常年从事贫困农村助学工作的朋友所言,“穷”、“付不起学费”仅仅是农村辍学率、尤其低年级辍学率上升的一部分原因,而另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甚至“越读越浪费”——一个农村子弟读到初中、高中,并不能从中获得现实的收益,而“少读了几年书”的同伴则可能去城里打工“多赚了几年钱”,即便留在乡下也能帮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如果考上大学,还要贴上至少三四年的不菲开销(在有些边远、贫困地区,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其家庭全部年收入的几倍),而由于“扩招”和“不包分配”,“高价供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很可能长期“收不回本”,这无形中影响了许多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和许多助学团体、个人,都侧重于前一部分原因的帮扶,却缺乏对后部分原因所导致农村辍学、厌学的充分、深刻认识和适当政策调整,并严重影响到帮扶效果。

同样令部分农村教育帮扶者困惑的,是那些“帮扶幸运儿”们普遍不愿留在或回到贫困的家乡,而是利用一切可能远离那里。笔者一位在云南鹤庆山区帮教多年的朋友就曾苦恼地说“我们帮服务的结果,是让那里最聪明的孩子都永远离开家乡,这不是越帮越‘失血’么”?

改变思路:“有进有退” 值得思索的是,中国曾经是全球范围内农村“读书意愿”最强烈的地区。

早在帝王时代,“耕读世家”就成为社会称赞的典范,不仅富裕、小康的农村家庭子弟热衷读书,贫寒子弟只要有条件也乐此不疲;步入近代,先有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普及乡村教育,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张旗鼓的农村扫盲、中小学教育普及;改革开放之初,许多省、市农村中小学掀起读书热,一些沿海省份的部分农村“县中”,高考录取率甚至压倒大多数同省大城市重点中学,以至于部分城市家长将正读高中或落榜复读的子女送到“县中”去“进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当时的农村,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中国的帝王时代有千年科举历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终南捷径就是读书-科举-做官,尽管这条路是不折不扣的高淘汰率“窄路”,但毕竟赋予农村子弟靠自身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可能性和机遇,这足以激励众多农村学子勤学不辍;近代和建国后虽然科举停办,但读书依然是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大专院校“包分配”时代,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大专甚至中专,就可以“农转非”并成为“国家干部”,吃上农村人人羡慕的“皇粮”,笔者在80年代曾参观某苏北高升学率“县中”,见高三毕业班课桌上都刻着“别忘了你还是农村户口”的字样,“有用才读书”的“原动力”昭然若揭——对此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事实。

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多数地方社会发展程度不高,有限但有针对性的一些文化知识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如在改革开放之初,笔者老家(安徽著名贫困县泗县)就有亲戚凭借初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搞“分层鱼塘”成了“万元户”,即便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时期,也有远亲因“识文断字”被推举为生产队会计,过上了稍好于乡亲的生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乡村文化程度普遍极为低下,相对文化稍高的部分“读书人”可以借自己的“相对知识落差”和“稀缺资源垄断”成功“变现”,这虽然是时代的悲剧,却在客观上维系了许多农村子弟及其家庭对上学、读书的热情。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食物链”,从总体上讲这是进步,是大势所趋,就教育环节而言也是“进步为主”,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产业门槛的提升让“识文断字”不再能“变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统招统分体制的改变,又让“学而优则仕”这一曾经最有效的“农村学子激励原动力”变得成本沉重、代价高昂且风险大增。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帮扶的思路,即不再将帮扶的重点放在“让农村孩子上得起学”,而是放在“让农村上学的孩子未来过得更好”上。要做到这一点,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不断推进”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思路,转而采取“因地制宜、有进有退”的方略。

所谓“有进”,即在主要层面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素质,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必须指出,“撤并农村学校”和“淘汰代课教师”等争议性措施并非一无可取,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初衷仍然不应否定,过去的“一刀切”需要纠正,但因噎废食同样不可取,简陋、粗放、聊胜于无的教育,只能培养出越来越不符合社会需要、越来越缺乏现代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农村青年,而要解决上述两难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基数。

“有进”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理顺体制,让“新城里人”在城镇长大甚至出生的“农村子弟”不仅能接受和周围“城里孩子”同等的学校教育,也能获得和后者同等的考试、升学机会,这样做,不仅能彻底解决“城市农村子弟”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也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稳定,改善合格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减少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所谓“有退”,即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现实情况,不能照搬工业化国家“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基础教学应更加有的放矢,毕竟在那些地方,绝大多数适龄儿童现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非升学,取法梁、晏、陶等先贤和新中国几十年农村教育普及经验,在这部分乡村的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农村实用知识、技能的教育并注重适时更新,不仅会极大提高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社会面貌和风气。

对语文教育的思考二 篇6

1、要目中有人。教师的一切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对待。教师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视的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当作容器,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应试教育环境下,把学生当作训练的工具,做题的机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怠尽。

2、语文课最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很多名篇也可吹毛求疵,语文课的答案不唯一。数学题有几种有限的解法,大多数题都只有一个答案,而语文则不然。语文题则要寻求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人的价值在于个性,世界之所以五彩缤纷,是因为人的个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是无限的,树立自信心。

3、教师的作用就是提高发展学生。知识量的大小不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高明的教师在于通过一道桥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由不会到 会,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不能到能。

4、语文教学中什么时候讲,学生的自学能力受原有知识的制约,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窍不通的时候,教师要讲,以给学生一个基础,要打开学生的思路。

学生的自学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有些内容离开老师的讲,百思不得其解。只有老师讲解学生才能理解所学内容。

学生的思维虽然是活跃的,但缺乏广度和深度,老师的讲可以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延深其深度。

5、关于讲,专讲学生不懂的地方,一篇现代文,学生不懂的地方大概只有十分之二三,一篇文言文大概只有基十分之五六。

对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篇7

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自卑心理,觉得在校园生活中低人一等,成了“二等公民”,这样的消极心态对其语文学习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心病还须心药医”,笔者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以无私的师爱去逐步化解学生心灵的坚冰,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理。在教学工作中处处渗透人人平等的理念,教育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迈向成功之路也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捷径,有意识地表扬学困生在其他方面的一些优点长处,让他们不为人知的优点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有助于改变全班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另外,笔者还鼓励他们要纵向对比,和自己的上学期、上个月、上周比较,鼓励学困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只要比以往有了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成功,让学生逐步恢复自信,增强语文学习的热情,这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情感基础。

二、要求上适当降低,消除学生畏难的情绪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看似比较合理,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落实,实际上“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容易在具体实践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班级学困生而言,要求过高,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因此,在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一定要改变“一刀切”的教学目标要求,要针对学困生的特点适当降低要求,以和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相适应,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

三、课堂上提供平台,激发语文学习参与性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学困生群体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将课堂提问、练习的主要目标限定在中等以上学生的层面,尤其是优秀生,看似课堂轰轰烈烈,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学生整体学习成效的提高。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忽略了学困生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为各个层面的学生提供学习参与的平台,其中也兼顾到学困生群体,将其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许多教师都习惯于提问优秀生,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可以迅速回答出来,看似整个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效果非常好,实际上只是表面现象,还有许多中后位置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并且参与性也不高。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相对较难较为深奥的提问向优秀生群体进行发问,以他们的回答来带动其他学生拓展思维方式。为了调动中后位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专门设置了一些简单化的题目在课堂上向他们提问,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提高了这一群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防止他们在课堂上被边缘化。这对于学困生群体的转化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有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才能够提高学习激情和学习效率。

四、帮扶上开展结对,要求学生间互帮互助

在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班级整体情感与氛围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淡漠的生活与学习氛围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笔者在教学与管理中倡导互帮互助的理念,不仅自己给予学困生尊重、关心和帮助,同时也要求班级学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拉一把这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在班级学困生的转化方面,笔者要求班级干部、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头,主动积极地开展结对,既可以一人结对一个,也可以几人结对一个,运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协助学困生认识自己语文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订有针对性的“补差”计划,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最为有效的环节。另一方面,还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技巧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形象记忆、深刻理解,总结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如阅读五步成功法、预习三步法、形象记忆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技巧,从而有利于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考核上分层实施,促进最近发展区进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考核分为能力考核与卷面考核两个方面,在这一环节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侧重于对学困生单独要求。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在能力考核方面,如普通话发音、课文背诵、口语表达等方面,以更加贴近他们能力基础的考核内容进行能力过关,缓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情感,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不再是一件非常艰难和痛苦的事情。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笔者及时加以表扬,让他们在分层考核的环节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成功与幸福,以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更加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同时,在卷面考核方面,单独设置B类难度的试卷,以保证学困生在经过自己努力之后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篇8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实践。

一、对学困生形成的三种主要原因的探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所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困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目的不明确,缺乏动机和兴趣而无心向学

这部分学生因长期受家庭因素或社会不良因素等影响,造成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无目标,因而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缺乏求知欲,无心向学,成为了“不学”型学困生。

2.方法不正确,导致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信心

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学习基础缺陷,而学习基础的缺陷又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形成学习上更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自卑感,从而成为了“怕学”型学困生。

3.压力过大,感到读书辛苦而厌恶学习

这部分学生本来思想素质和学习基础都较好,因长期以来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作业任务,而感到读书辛苦,且枯燥无味,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渐渐沦为“厌学”型学困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提出:“IQ至多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其余80%则归于其他因素。”影响学困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学习心理上的问题。其中有认知因素,更多的是非认知因素的问题。如耐挫力、成就动机、求知欲、学习责任感、自信心、学习毅力等。而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这些学困生具备这些优良的学习心理因素。

二、对学困生学习心理优势的分析

学困生与优秀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三种心理优势:

1.学习内驱力更大

对学生来说,进步越大,成就感越强,由此内化的学习驱动力就越大。学困生由于更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自然就会产生比优秀生更大的内驱力。

2.向师性更明显

学困生一旦有了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包含深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他们都会感到无限的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到老师是在关心自己,于是产生对老师特殊的好感。师生情感的交互感染,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学困生也就因“向师”而“向科”。

3.耐挫力更强

学困生由于经常感受失败,已经习惯了失败所带来的打击,因而能淡化一些挫折体验,产生一定的耐挫力。

正因为学困生具有这么多的心理优势,所以,学困生不仅大有希望,甚至有更大的教育潜能,有可能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三、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良药——体验成功

情感教育不但是“培养情感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是“用情感进行教育”。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的研究表明:同样一个人,在通过体验成功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成功前的3-4倍。所以,矫治、转化学困生的首要良药是使学困生品尝成功的滋味,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抛弃自卑,增强自信心,把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学习上的要求变成内在的学习需要,促使他们自我转化。

1.让学困生在班集体中有事可做

在小学生看来,能为班集体做事是很光荣的。根据学困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把班级中的一些工作有意地安排给他们去做,并注意及时地指导、帮扶,使学困生能在班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发起成就动机,满足他们的归属需要,在学习与交往中相互关心、相互信任,从而增强自信与力量。

学困生王刚,升入三年级时是全年级有名的学困生,特别是数学,没有及格过,同学们瞧不起他,都不愿跟他同桌。但王刚长得人高马大,而且劳动特别积极。我请他担任劳动委员后,班里高、危、难、脏的活,别人干不了,他却每次都干得非常漂亮,而且总能想到比较实用的方法,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自己也在班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渐渐有了自信。王刚上课开始专心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到了四年级第二学期,他的数学成绩跃居班级中等,一次摸底测试成绩竟高达93分,他终于昂起了头。

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学困生也能当上班干部

为了使学困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我采用轮值制聘用班干部,让每个同学机会均等,让每个同学发挥才能,让每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同学在自主管理中自我教育。

学困生马萍,最怕做作业,开学没多久的一个星期一,她为了躲避老师和组长对作业的检查,竞早上背着书包躲进了某居民楼中的一个废弃的小房间里,晚上太阳落山了才背着书包回家,连续两天没有去学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查不到她的作业,再也不敢追问了,只好在旁督促她做完再回家。偶尔的一天,她及时做完了功课,并在校自觉完成了当天的家庭作业。我立即在课堂上表扬了她,并当众许诺:如果能连续一个星期及时完成作业,下次的组长就优先轮到她。暗中还派了一名优秀生去提醒、帮助她。也许她从来没有做过班干部,没有尝试过做班干部的滋味。她真的坚持连续一星期及时完成了作业,我也兑现诺言,让她当上了小组长。以后,她虽然也有迟交作业的时候,却再也没有不做,甚至逃避的现象了。因为她及时完成作业,老师能及时发现她知识的缺陷,及时进行辅导,她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小组长工作也甚为出色。她终于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地,她树立了自己只要肯做,没有什么能难倒自己的自信心。她的进步也带动了班上另一些学困生的进步。

3.让学困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长处,学困生可能在其他方面有长处。要善于发现这些学困生的特长,并给他们展示出来的机会。如安排一些故事会、猜谜语竞赛、新闻发布会、劳技比赛等。让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参与的机会多了,学困生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样,就为学困生显示自己独特的本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供了机会。只要学困生的特殊才华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并受到肯定和赞赏,学困生就会消除自卑心理,重新振作起来。

4.让学困生体验良好的学习情感

良好的学习情感对学困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课堂上创设成功的条件,学生才会喜欢这门学科,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把学困生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多设计些简单问题和习题,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多以恰当的问题提问他们,并给以鼓励性的肯定。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学困生如能经常性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他就能发挥出学习上的最大潜能,从而离开学困生之列。

5.让学困生也有“最漂亮”的作业

批语不是批作文的专利,它可以在批任何作业时应用。近年来,我在学生的数学作业本上几乎每次都写上鼓励性的批语,当然,学困生的“漂亮”与优秀生的“漂亮”是有区别的。但在学困生看来,他也能获得和优秀生同样的等第,这可是非同小可的成功。于是,他在作业上就想与优秀生一比高低,也就会有“最漂亮”的作业,课堂听讲也会有很大的改观。教师简单的一句批语,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接下来的作业,他将完成得更加漂亮。而学困生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某位老师赏识,希望之火便会立即点燃,对这位老师充满信赖,因信其师而信其道,这一学科也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学困生了。

综上所述,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获得学习的愉快和成功,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积极的动机,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心理动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学习过程的愉快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昆仑小学)

对教育的学分制的思考 篇9

追寻嘉兴学校学分制,秀州中学首创,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实行了学分制。秀州中学1947届毕业的校友薛九皋老先生在《雪泥鸿爪忆秀州》的《母校的必修、选修和学分制》中写到:“1924年我校实行新学制 ┅┅ 全校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种” 薛九皋老先生又写到“据1929年《秀州钟》第八期记载,高初中必修、选修的表格,得知这一时期高中公共必修课有32种,初中必修课43种。薛九皋老先生回忆道,当时秀州中学采用选科和能力分组试验,一方面使程度较整齐,另一方面又能为天赋高者提供方便,提早毕业。吴世昌原来没有上过中学,1925年考入秀州中学后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学完高中的全部课程并考上南开大学预科。

学分制为学生的开拓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界人士越来越认识到学分制对发展学生、开拓学生的重要性。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始大胆地实践学分制让更多的学生能早日成材。

初中学分制的实践已在上海的尚文中学和北京石景山区的实验中学和永乐二中开展,辽宁省的鞍山市也在进行“学年学分制的”探索。上海的尚文中学已有成果,两年里,有8位优秀的初二学生提前修完初中的四年课程,通过中考被大通、向明等市、区级重点高中录取。尚文中学的校长管彦中认为:“学生若在三年时间里学完四年的初中课程,那么就没有必要‘拖’四年,跳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鞍山市在初中实行“学年学分制”的一个学期中,激励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活动、课题等,调动了学生参加学科认知性学习以外的各类实践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初步形成。上海、北京、鞍山开展学分制的学校普遍认为,学分制的实行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更高的目标,使他们在学习上能“吃饱”。

初中实行学分制并不是一时的兴起,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制度,也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而现在的教育体制却大大地滞后市场经济人才的需要。即使你是人才也得从小学一级一级地往上读,几十年来呆板的教育制度埋没无数人才。从上海的尚文中学和北京石景山区的实验中学和永乐二中及辽宁省的鞍山市初中学分制实施的情况看,学分制大大有利于教学和教育的改革,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学分制的实施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早出人才的好途径。二十世纪代秀州中学学分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学分制的优越性。

当今初中实行学分制究竟有什么好处和优势?

一、学分制能适应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需求。学分制的发展起源于选修课的产生,选修课首创于18世纪的德国,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在1872年产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级有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它要求教育不能仅仅用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并发展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学分制的实施正是适应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北京石景山教育局的有关人士认为:在初中阶段实行学分制,主要为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一改仅仅以期终考试分数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和全面实现科学管理的目的。

二、学分制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和教材内容很少变化且单一化。“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已经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阻碍了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学分制的省市有21个近61所高中学校,近两年部分省市的初中也开始学分制的实验,并且正在逐步推广和发展。教育部也要求在2004年逐步在高中推广学分制制度。由此可见学分制的实行已势在必行,而高初中的课程改革与学分制的实行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实行学分制的目的也在于此。

三、学分制能给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权。学分制的实行是学生从按要求学习到自己选择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年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不能越雷池半步,而学分制彻底打破了学年制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更高的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分制使学生不再“拖”时间,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海尚文中学在两年的实践中,每年在各类竞赛获奖的学生达300余人,其中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每年都有20多人次,名列黄浦区初中前茅。尚文中学实行学分制的原则是“下要保底,大面积合格,上不封顶,鼓励冒尖,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因此,在短短的两年里有8位初二学生提前修完初中的四年课程通过了中考,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

四、学分制能提高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实行学分制必然使教师增强竞争意识,由于学分制的性质,学习质量以学分绩点来衡量学生的,所以学生必然更加勤奋学习。学生通过选修课自然对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的评价,因此,学生必须选择教师。部分教师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可能,这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促使教师钻研业务,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必须按学生的要求,由“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强调单一的灌输,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模式从整齐划一转向多样化,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面临学分制实施的困难。

一、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学分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却不能与学分制相适应和发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无法使新的教育观念有效地贯彻。虽然素质教育已喊了好几年了,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沉重的精神负担压抑着广大的教师。因此,实行学分制必须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每个教师都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变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二、必须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学分制是一项教育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如跳级制度,提前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制度与政策等等,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才能使学分制有效展开。

三、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与制度。学分制和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分制的实施是对旧教育体制的挑战和冲击,不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制定学分制的评估体系与制度,学分制是难以开展和实施的。

学分制是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在经济世界化,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实行学分制是十分必要的,它必将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顺利进行和师资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它必将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它必将推进我国人才培养的速度和人才质量的提高,使教育真正做到“三个面向”。

上一篇:j教师转正定级申请书下一篇:泉塘中心团支部